2014年12月31日星期三

唐铭:大陆气功热冷却15年 江泽民是如何延续这场浩劫的?


近日,大陆媒体连续多篇文章 报导关于〝气功 〞的文章,有的论述八十年代 的气功热;有的肯定了八九 十年代气功热的特异功能;还有对冷却15年的气功热作反思。但无论怎样,这些文章的突然出现,绝不是偶然,让人不得不反思八九十年代的气功热为何突然消失?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1979年开始,各种不同的气功功法兴起,公园和公共场所的练习人逐渐增多,各种训练班、带功报告等等相继产生,媒体对气功强身健体甚至因练气功而产生的特异功能也多有报导。


从1992年开始,法轮功 出现了,该功法要求重德,按真善忍的标准向高层 次修炼,几年间吸引了数千万气功爱好者,把气功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彼时该功法得到国内外众多褒奖。


1999年,江泽民出于个人嫉妒,发动了对法轮功的镇压,随后所有气功功法都不允许出现在公共场所,八九十年代的那一场席卷全国的气功热由此烟消云散。


当年6月7日,江在中央局会议上发表关于抓紧处理和解决法轮功问题 的讲话,把法轮功的产生和迅速传播说成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同我党争夺群众、争夺阵地的一场政治斗争〞。江泽民对法轮功问题作过大大小小十三次指示,主持过多次会议,一手发动了打击法轮功的政治迫害运动,声称要在三个月内解决掉法轮功。


7月19日,江泽民下达了开始镇压的命令。二零零一年,江泽民、罗干集团又策划和导演了〝天安门 自焚 〞事件,试图栽赃陷害法轮功,一把〝伪火 〞蒙骗了许多人,以此引起社会和民众对法轮功的仇恨,使迫害升级。法轮功学员进行反迫害大面积讲真相揭露迫害,使得中共骑虎难下,便采取〝外松内紧〞的方针,于是迫害逐渐由公开转入地下,中共内部称之为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中共大陆媒体最近开始回顾那一场气功热,从中共对〝气功〞的敏感度来看,当前中共高层 似乎在为下一步的解禁〝气功〞预热,说到底,中共解禁〝气功〞就必须客观公正的面对法轮功问题,而面对法轮功问题就必须面对中共以及清算参与 迫害的所有官员,因此,中共媒体论〝气功热〞所涉及的绝不是一个简单问题。


法轮功在国外乃至全世界方兴未艾,十五年过去了而中共至今没有纠正错误,江泽民集团又是如何延续这场浩劫 的?


中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中共用尽所有流氓 手段、用尽最残酷的折磨、用这种天底下从未有过的邪恶来对付一群手无寸铁的轮功学员,中共耗费了一场大型战争的经费,但最终也没有将法轮功镇压下去,相反中共将自己搞得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包括江泽民在内的中共数十名官员被国际多个法庭起诉,还时不时走垃圾通道以避开正义 的呼声和目光,给国人丢尽了脸,更令中共胆寒的是,引发上亿人表示退出党、团、队。


欠下法轮功血债的江泽民集团由铺天盖地的打压变成惶惶不可终日的自我防范,于是江泽民在退出政坛时安排了一个巨大的血债帮体系在中央各机构部门任职,以防翻船遭到清算。


我们看到胡锦涛被挟持成小媳妇,政令不出。到了习近平执政,开始〝打虎〞反击,且不论习近平是否借贪腐之名清理血债帮来赎罪或其它政治目的。在笔者看来目前被打掉的〝老虎苍蝇〞几乎都与江派血债帮有关,除了站在前台的周永康 等高官落马外,江派血债帮体系还隐藏有为人不知的、秘密施行迫害的高官。他们从胡锦涛执政时期一直跨进了习近平时期。


下马,官媒罕见抛出其隐秘头衔〝610〞办公室副组长,世人这才知道,他竟然隐藏在迫害法轮功 的最高机构里发号施令。接下来我们不得不分析刚落马的〝大内总管〞


团派出身的令计划一直被视为是团派胡锦涛的人,但在法拉利车祸之后,胡锦涛否认令计划为自己人,令计划的步步高升,后台是薄一波、江泽民、曾庆红等人。退出政坛的江派高官推出令计划的首要目的就是继续维持迫害。在薄熙来大势已去便出手倒薄,扮演无间道,隐藏非常深密。


1999年12月,江泽民集团正在紧锣密鼓镇压法轮功的时候,令计划晋升为副主任、兼调研室主任,主要职能是负责重要工作部署和督促检查,对江泽民派系的各种镇压指令进行转达和催办落实,对法轮功的镇压各地方曾一度疲软,在催办和督促下使镇压态势一直延续下来。


江泽民集团,为了逃避清算,不断参政人事布局,引起高层激烈角逐,一直以来法轮功问题成为了中共政局和权力斗争的核心问题,无论被迫作〝小媳妇〞还是主动扮〝武松〞,都离不开〝法轮功〞这个核心问题,如今江泽民集团大势已去,解禁气功终究是必然趋势。


目前,习近平的〝打虎〞已经逼近江泽民、曾庆红。在这场荒诞的迫害中,究竟还有多少为人不知的推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新唐人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心镜洞察幽微


二零一零年四月七日】清代,友人于道光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位读书人,夜里经过岳帝庙,庙宇的朱门紧闭着,但却见到一个人从庙中走出来。那位读书人知道这是神灵,便顶礼膜拜,口呼上圣。那人伸出手扶起他说:“我不是高贵神灵,是右台司镜吏(管理右台‘心镜’的小官),因送文簿来到这里。”读书人问道:“你司什么镜,是‘业镜’吗?”


司镜吏说:“差不多,但又是另一种镜,叫‘心镜’。‘业镜所照的,是人们做事的善恶。至于心中的细微感触,感情的真伪万端,生生灭灭,没有定规,深藏不露,幽深秘密,无迹可寻。有的人,往往外表像麒麟、凤凰一般,内心却像鬼蜮,这些都隐藏在心底,业镜是不能照出来的。


“宋朝之后,社会道德更趋低下,邪恶之徒的种种伪装术,更趋精熟,掩饰弥缝。有人竟然一生干坏事,都被他蒙混过去,没有失败过。所以上天诸神合议,将业镜移到左台,照真小人;再增设‘心镜’置于右台,照伪君子。两镜的圆光,左右对映,人们的内心,就洞然明晰:有拗捩不顺从的,有偏颇不正的,有浓黑如漆的,有弯曲如钩的;有的肮脏如大粪,有的浑浊如泥,有的内心险恶,千遮万掩;有的多方结纳,百般钻营;有的像荆棘,像刀剑;有的像蜂蝎,像虎狼;有的呈现出冠盖的影像,有的呈现出金银宝器的气象,甚至有的隐隐显现出秘戏图上的影像。但是回顾他们的外形,则都是道貌岸然的正人君子。在许多人之中,圆润精莹如明珠,清澈激越如水晶的,千百人中,只有一二人而已。


“这些情况,我站在‘心镜’旁边,都记录下来。三个月来一次岳帝庙,呈送文簿让岳帝判定罪福。大约名位越高的坏人,对他惩罚越严;手段越巧妙的坏人,对他惩罚越重。《春秋》记载:鲁国二百四十年的历史 ,其中可憎恶的人物不少,上天却雷轰伯夷的庙,特别体现对展禽的惩罚,就是由于他隐匿了罪恶的缘故。你要记住:人应诚实厚朴。任何阴恶,都掩盖不住,只会招致更大的惩罚!”


那位读书人,听了右台司镜吏的话后,恭敬地向他下拜,说:“谨记教诲,谢谢!”他回家以后,专门请于道光先生,写了一个匾额:“观心”,挂在自己的居室门上,以此自警。


正是:

心镜明察秋毫,

任何隐罪难逃,

万般掩饰与遮盖,

一切都是徒劳。


堂堂正正做人,

老老实实最好。

千载明月如玉盘,

君子襟怀皎皎!


(事据《阅微草堂笔记 》)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回思皇、帝、王(一)


二零一零年五月一日】皇帝或帝王是一个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名词,但是,它究竟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人对它的理解和解释。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召开了一次在中国 学术和思想史上都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即白虎观会议,对东汉以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经学进行了辩论,由当时的兰台令史也就是东汉的王朝史官班固整理,形成了《白虎通德论》一书,也叫《白虎通义》。我们主要以这本书为基础,来理解皇、帝、王的真实含义。


该书中记载:“帝王者何?号也。号者,功之表也,所以表功名德,号令臣下者也。德合天地 者称帝,仁义合者称王,别优劣也。”也就是说帝王的名称不是随意而指称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的。在中国古老的历史 中,有一个相传为三皇五帝的时期,三皇五帝在史书中的记载各不相同,《白虎通义》中认为三皇是伏羲氏、神农氏、燧人氏,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其后是三王,即夏、殷商、周。世代不同,名号也不同,皇、帝、王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境界和三种不同的治理人民的方式。


顺便说一下,“三皇五帝”的存在,并不是神话传说,而是在历史上确有其事的。这一点,已经为考古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所证实。所以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 ,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实。


一、说“皇”


皇,是一个名号,也称天皇,在《白虎通义》中解释的意思是“君也,美也,大也,天之总美大称也,时质故总之也,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另一部古书《管子》也说“明一者皇”。意思是:称之为皇的君主,深刻地洞察天道规律,而他管理人民所依据的是皇天对天地人万事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覆的至大至美的天道规律。在天道规律下,阴阳相荡,四时交替,人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没有区别,人也没有什么特殊性。正像老子所说:“天道无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刍狗,是古时祭祀时用的用草扎成的狗。人们把狗做成刍狗的时候,并不是爱它,重视它;祭祀完了抛开它,也不是恨它,轻视它。人们只是顺其自然地做该做的事。


三皇时期,人们穴居而处,穿的是动物的毛皮,喝的是山间的泉水,质朴无欲,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作为管理者的皇,垂拱无为,结绳而治,没有制度,没有刑罚,人言为“信”,出一言而民不违,在至简至易中人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上天以不言之言作为对人与万物深邃而广远的教诲。因为上天已经将最好的一切呈现给了世界,万物顺性而生,群民顺性而长,人们在宁静、安详、无欲无求中安享上天的盛宴。


三皇在《尚书大传》中还有一种说法,即以燧人氏为天皇、伏羲氏为人皇、神农氏为地皇,因为燧人氏钻木取火,教民熟食,为人类带来了光明,火,是太阳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阳为尊,因此,以天来比拟,称之为天皇;伏羲氏教民结网捕鱼,并且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始制八卦,使人能够探知天地变化的规律,辨别吉凶,缘天地规律而行,为天下人民设立最初的法则,使人真正成为了万物之灵,因此称之为人皇;神农氏教民制作耒耜,耕田播种,以尽地力,因此称之为地皇。皇的境界有道而无德,有万物的种类,而没有人为的区别,人们则天之道而行,大道 平夷,处处可通,没有任何扰动,美大而难言。


(待续)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回思皇、帝、王(二)


二零一零年五月二日】(接前文)


二、说“帝”


帝,是次于皇的名号,也称天帝,其所达到的境界和管理人民的依据是道德,以民为子,将人与万物相区别,没有皇的高远广大。


《白虎通》中论五帝:


黄帝号“自然”,始作制度,在天地 人的规律中取其中和、自然,万世不易;

颛顼号“高阳”,能专一持正天人之道,道德高明;

帝喾号“高辛”,能将道德施行、发挥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唐尧,唐者,荡荡也,至大之貌,尧者,峣峣也,至高之貌,是说唐尧的道德境界高远博大;

虞舜,虞者,乐也,舜者,顺也,循也,是说虞舜能继续推信唐尧之道,使人民欢乐和顺。


帝的境界有道有德,有天下的概念,但没有拥有天下的观念,更没有王朝国家的概念。德者,得也,是说人从天道规律中所获得用以指导自己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顺应规律的那部份内容。德只有人才能够获得,只有人才能够体悟,也只有人才能自己选择 ,自我约束。而道德境界阔大的帝可以带领他的人民走很远的路。有道行之则远,无道行之则近。“高谋远虑”,“高瞻远瞩”,并不是一句虚话。


人的道德境界越是崇高,就越是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洞彻和把握事物间的规律,做起事来就越是游刃有余,四通八达,否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处处掣肘,寸步难行。帝治理的时期,人们不再则天道而是则圣人之道而行,是以圣人对道的体悟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虽然是任德而为,但是,也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刑罚制度,有了强制的硬性规定,有了善恶的区别,有了黄帝的兵征天下,较之普遍无私、率性而为的天道规律而言,境界已经大大的缩小了。所以,老子称这种状态为“失道而后德”。


(待续)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包容的智慧


二零一零年五月四日】包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是一种无私的气度和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智慧和境界,这种境界源自于人的道德修养,来自于人的内心“善良、慈悲、仁爱”的自然流露。


包容的精神为历代圣贤所推崇,在传统的道、儒、佛家文化中多有论述。如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是指有淳厚的品德才能包容万物,并能与大道 相应,而大德的范式就是道;老子还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意思是大江大海之所以浩渺深渊,是因为它们善于居下位,以接纳涓涓细流,而成为水中之王者。孔子说:“宽则得众”;《尚书》中说“有容乃大”,认为有容量的才能称为“大”,所以,大地、大山、大川、大海等都带个“大”字,表明它们有无比深厚的兼容品质。佛家讲“一念 境转”、心中常存“感恩”、“善解”和“包容”,慈悲心怀,才能包容万物,心怀有多大,包容的世界就有多大。


包容是谦逊、虚怀若谷的品德。世上的人们性格不同,个性 各异,对事物的见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之圣贤充份尊重他人的见解,遇事为他人着想,从善如流,为后人做出了楷模。如西周时,周公辅佐成王,励精图治,思贤若渴,前来投奔的人非常多。他有时候洗一次头,几次握着散开的头发去见客;吃一顿饭,也数次吐出含在嘴里的食物去接待客人。即使这样,犹恐怠慢、埋没了来投奔的贤士。周公以“握发吐哺”的精神使天下人心所向,四夷宾服。周公告诫自己的儿子伯禽说:“圣上让你治理鲁国,你一定要谨守谦恭啊!要知道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则要使他滋润不枯,就象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而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啊!”


再如唐太宗不仅虚心纳谏,而且勇于求谏,真正做到了闻过则喜。他包容了魏征等人的犯颜直谏,宣扬别人的善言,目光高远,集聚全天下人的智慧,成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和盛唐文化的繁荣。


包容是宽恕待人。包容他人曾经的过失,是允许别人有过错,但并非不辨是非,而是“知常明”和“上善若水”,是促其改过自新的最大鼓励。如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对廉颇的包容成就了“将相和”的佳话:廉颇恃功对于封爵在自己之上的蔺相如很不服气,而蔺相如对廉颇的羞辱退让再三,是因为他以国家利益为重而不计较个人得失。蔺相如对自己左右的人说:“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这将影响到国家的安危。”廉颇知道后很惭愧,便负荆向蔺相如赔罪说:“我是个粗人,气量狭窄,不料您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蔺相如连忙扶起他说:“不敢当啊!咱们两人都是国家重臣,一起为国家出力,老将军能体谅我就足够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两个人从此成为莫逆之交,秦国因此不敢窥视赵国。


包容是以德感化他人,体现出一种关怀体谅,是以严律己和以宽待人。如明朝时的杨翥,平日持身谨慎,有一天晚上做梦,梦到自己在一个园林之中游览,顺手就摘下了树上的两颗李子来吃。醒了之后,他就痛责自己说:“这是因为我平时对于义和利认识不够清楚的缘故,才会在梦中梦到了偷吃人家园子里种的李子啊!”他从此更加严格修身。他的一位邻居,每逢雨天,便将自家院子里的积水排放到杨翥院中,家人告知杨翥,他却劝解家人说:“总是晴天的日子多,落雨的日子少。”邻居知道后被杨翥的忍让所感动。杨翥任礼部尚书时,有一次他家宅院的地基被一位邻居占去三尺,家人为此与对方发生争执,并希望杨翥出面干预,而杨翥一笑了之,并提笔写诗作答:“余地无多莫较量,一条分成两家墙,普天之下皆王土,再让三尺又何妨。”杨翥的礼让、谦和的气度,感化了邻居,非但不再争执,反而主动多让三尺,形成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六尺巷”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


包容是善的力量,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善彼此间的关系。古语说“厚德载物”,因德是无私的、最可信赖的,是万物皆可亲可近的媒介,这种德越淳厚,就越有承载性和包容性。因此道德高尚的人能够在任何环境中不为利欲所动,同情、爱护和帮助他人,心里总是装着别人的安危,唤醒、偕同他人一道行善、实践道义。


原文链接:包容的智慧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回思皇、帝、王(三)


二零一零年五月五日】(接前文)


三、说“王”


王,是又次于帝的名号,也称天王,天子。按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释义“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也就是说,王字的三横,分别代表了天道、地道、人道,中间的一竖代表着将三者贯通,作为王的人,必须具备对天道、地道和人道规律的把握。董仲舒是西汉大儒,是继孔子、孟子、荀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个重要代表。称天子,按照《白虎通义》的解释,是表明自己以爵事天,是受天命为王,拥有天下,替上天行使管理百姓的权限。按照董仲舒的解释,称天子,是表明为王是受到上天的护佑并且是被上天视为自己的孩子来护佑的。因此受命为王的,是一定要更改国号的,以表明上天的意志已经显明在自己的身上,并且要选择 天下的美称作为国号,以表彰自己的功业,这一国号同时也显示了自己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夏,大也,所以,夏也称为大夏,表明夏王朝的建立者夏启,所要守持的是天下大道


殷,中也,表明殷商的建立者商汤所要施行的是中和之道;


周,是至、密的意思,表明周王朝的建立者周文王,认为自己所循行的道德严谨周密,无所不至。周是三代中礼仪文化最盛的朝代。所以,孔子曾感叹而歆羡地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王所奉行的是行仁布义、赏善诛恶的王道。仁,是成就万物,和洽万民;义者宜也,是理之所在,理所应当。王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表明自己是上天选定的子民,获得上天的认可后,才能以王道来管理群民,而皇、帝则不必,因为他们自身的行为就在天道之中或接近于天道。由此可见,王是等而下之的。所以老子才说“大道废,有仁义”、“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夏和殷商时期,主要是部落,西周建立才实行分封制,王的时期是部落或诸侯分制,王为部落或诸侯的共主,这一段历史 为“国天下”时期。


这就是中国 历史上站在社会最高位置上的国家管理者所曾经具有的博大的胸襟和气度,包容天地 ,吞吐万物,远不是今天的家所能够比拟的。在皇、帝、王的时代,由于人们都站在道德的基点上为人处世,所以,人们对规律神机奥秘的洞察力和运用能力是今天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尤其是今天的人都以进化论 来看待古人,以为古人都是蒙昧无知,每天为了填饱肚子而疲于奔命,没有什么知识,也没有什么技术。其实,世代所留下的神话传说就是当时人们的真实写照,作为当时群民的首领,不是像今天一样是由财富、地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由掌握天道规律的深浅所决定的,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天指的是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而不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天,所以才称之为玄、称之为微、称之为幽。境界最高深者才能成为皇、帝、王。大家都知道,宏观世界的一切无不由微观世界构成而来,由于掌握着更深远、更玄奥的远远超越于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微观世界的天道规律,这些皇、帝、王能够与宇宙的能量场地感应、沟通、融合,真实地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不仅能呼风唤雨,移山填海,甚至能调谐四时和阴阳,经纬天地,化生万物,就象今天的人们可以行云播雨一样。所以,他们才被称为天皇、天帝、天王,他们的真实存在,慢慢 的越来越不被道德水平日渐降低的后人所理解,直至变成了神话传说,遥遥地伫立在历史的开端。


帝位的更迭是通过禅让的形式实现的,王位的转移则是通过顺应天意民心、诛罚无道而实现的。后为春秋五伯,也叫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王,以信义矫世,争霸天下,将天下视为一己之私有,经过春秋战国的激烈角逐,秦王嬴政战胜了各诸侯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君主制帝国,所以,开启了两千余年的朝代更迭历史,而这种更替虽然也是顺应天意而为,但主要是通过以暴易暴的形式实现的。有得必有失,所以才体现出治乱更迭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兴盛衰亡的历史规律。从此开始了一家一姓治理国家的“家天下”时代。


秦始皇赢政采皇、帝号合称,将它作为拥有天下者的尊名,从此以后才有了皇帝这一称号。古代设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没有以王来命名臣子的。功臣子弟得以封王,是从汉高祖刘邦开始的。但从此以后,皇、帝、王的深刻含义也就渐渐隐藏于最高的权力背后了,人们更多体会到的是它那高高在上、号令天下的尊崇地位。但是历代的帝王,尤其是其中的优秀者,如唐太宗李世民,清王朝的康熙大帝,都努力地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来阐释皇帝、帝王这两个词的久远而深刻的内涵。


《孝经钩命诀》是一部纬书,它上面说了这样一句话:“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五霸骛。”揭示了历史发展越来越等而下之,越来越快的坠落趋势。人的纯真质朴,以及人与天地相沟通的自然属性和先天本能,随着人对自身的认识和自卫能力的提高,以及对外在物质占有欲望的日渐强烈,越来越退化、丧失,这就是“天道退行”,按照成住坏灭的事物发展规律,事物一旦产生,就只能踏上由生到死的单行道,与时俱进只能是随着世运的衰败走向灭亡,老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将“不敢为天下先”作为自己的三宝之一,提出返璞归真这一与历史前进的步伐相背而行的发展道路,要“知其柔,守其雌”,要“复归于婴儿”;而作为中国传统 文化另一主流的儒家,也一直采取向后看的回观返照立场来评价人和事,将历史的过去作为一个参照物,说帝王贤明必称“尧舜禹汤”,“周孔文王”,因为他们都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往回返,才能摆脱灭亡的命运,因此,才给后人留下了对于道和德的阐释,告诫人们不要忘记自己来的那个幽邈而玄微的地方,那个产生自己的地方,要保持逆流而上的向道之心,惟其如此,才能挣脱名利欲望的牵绊和诱惑,才能从狭小逼仄、随世下流的世间之道,掉头而返,才能越走越宽,重新踏上无形大道,使生命与天地共长久,永远保持在成住的状态。这也造就了中国久远的历史文化中所显现出的独特的返本归真的修炼思想和行为。求仙访道、隐逸田园、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化最为深刻的主流,即使在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中,也保持着这种往回返的强烈意识,所以,中国文人的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是对“德”和“道”的追求,是面对自己在人生道路中的各种考验和诱惑,坚定自己对道德的体认,同时也坚定自己所达到的道德境界,所以中国文人身上体现出一种共有的“舍生取义”、“君子固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其中既透露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又有着对于天地、社会、道德人伦的深沉的责任感,“道能弘人,非人弘道”,而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深沉的责任感,只有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所以,积极的进取精神必然要落回到自我的升华上,修身养性,返本归真,虽然在道家和儒家所表现的不同,一个出世,一个入世,但在修身、升华对道德规律的体认上,二者在本质上却是相通的。所以,儒道互补,共同塑造着历朝历代士人的精神,也塑造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而今,这一宏远而壮阔的民族精神却难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再现了,如果说人失去了精神的内在支撑力,是行尸走肉,那么整个民族失去了精神又该怎样呢?民族的危亡不是决定于人口的数量和眼前的虚假繁荣,而是来自于精神的首先消亡。那么,今天的中华民族真的是处于煌煌盛世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主要参考资料:

《老子新译》 译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2月版

《论语注疏》 李学勤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上古中华文明》 王大有著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6年版

《绎史》

《白虎通德论》 [东汉]班固


(完)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 打铁时允诺的五百贯钱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六日】隋朝末年,太原居住着一位书生,靠教书养家糊口,家里很穷苦。他的家离官府仓库很近,有一次,他钻进仓库,看那库内有几万贯钱就忍不住拿了一些。正巧此时,出来一位手持枪、身披金甲的人对他说:“你要钱,可以到尉迟公那里要个公帖,这是尉迟敬德的钱。”书生明白后就到处访求尉迟敬德,可一直也没有找到这个人。


有一天到了打铁的铺子里,听说这里有个打铁的叫尉迟敬德。书生进铺一看,尉迟敬德正在赤着上身蓬着头发打铁。书生不语,直到尉迟敬德休息了,就赶紧上前拜见。尉迟就问他:“书生何故如此?”书生说:“我家 很贫困,您又很富贵,想要五百贯钱,不知能不能给?”尉迟很生气的说:“我是个打铁的,怎么能富贵?你是在侮辱我吧!”书生说:“如果您能可怜我,只要给我写个字条就可以,以后您就会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尉迟没办法,只好让书生自己写字条。字条上写道:“今付某某五百贯钱。”写上日期,最后又署上尉迟的名字。


书生拜谢后拿着字条走了。尉迟和他的徒弟连连拍手大笑,认为这书生太荒谬了。书生得到字条后回到库里,又见到金甲人,把字条呈给他,金甲人看后笑着说:“对。”然后让书生把字条系在房梁上边,并允许书生拿钱,但只限五百贯。


一些年后,敬德辅佐唐太宗李世民,立下特大的功劳,当他解甲归田时,皇帝恩赐给他一库尚未启封的财物。尉迟敬德的下属开库看钱,对帐查点,发现少了五百贯。正要处罚守库人时,忽然发现房梁上的字条,敬德一看,原来是打铁时写的字条。他一连几天惊叹不已,派人暗暗寻找书生,找到后,书生把所见到的事都告诉了敬德,敬德又重重赏赐了他,并把库中的财物分给了以前的朋友们。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富贵乃天定,且分毫不差。


(故事载自《唐逸史·尉迟敬德》)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古代邻里故事几则


二零一零年五月十七日】人在社会当中,离不开与人交往,我国传统文化 非常注重以道德和伦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邻里关系。古语云:“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古人认为与人为善是为人处世原则,而行善、行道之人才是真正有福的。古代仁人君子善待、包容他人,扶危济困,留下了许多小故事。以下为其中几例。


陶渊明移居


晋代著名诗人 陶渊明在一首《移居》诗中写道:“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他选择 移居南村,是因为他看中了这里有很多“素心人”,希望能和这些人朝夕相处,“素心人”是指内心纯净、朴素之人,陶渊明每日躬耕陇亩、赋诗言志、安于贫、乐于道,也正是这样的人。诗中还记述了他在南村与邻居的友好关系:“邻曲时来往,抗言谈往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他常与邻居们一起探讨诗文与人生,大家直率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了好文章 一同欣赏,有了疑难不解的问题 互相切磋分析。人们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的邻里关系使彼此之间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染,获益匪浅。


司马徽让猪


东汉时的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一位善于识拔贤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徽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居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后来人们称司马徽为“水镜先生”,这也是人们对他清雅、纯明的品性的赞扬。


訾汝道善施


元代时德州齐河人訾汝道,平日乐善好施,以善行闻名乡里。同乡刘显等人贫困无法维生,訾汝道一一分给他们一些田地,让他们收地租维持生活,直到他们终老把田地收回去。有一年瘟疫流行,当时人们传说吃一种能使人发汗的瓜病就好了,訾汝道买了很多瓜,带上粮食,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一户户亲自送去,救治了很多人。他曾经在春天把麦子、高粱借给人,等到丰收年景再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债人无粮偿还,訾汝道就把借券焚烧了,不要他们归还。他对家人说:“积累粮食本来就是为了防备饥荒,所以如果遇到灾荒年景,一定要帮助贫穷的乡亲。”


杨翥卖驴


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骑驴上朝或外出。他对驴子很喜欢,每天上朝回家,亲自为驴子喂料并经常照看。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头,快六十岁的时候生了个儿子,老来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兴。但这个孩子一听到杨翥的驴子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可杨翥是朝廷大官,这家人也不敢向杨翥说这个事。眼看那孩子一听到驴子叫就哭,饮食也明显减少,父母最后还是把这件事和杨翥说了。杨翥听后二话没说,随即就把自己的驴子卖了,从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古语云:“里仁为美”、“睦乃四邻”、“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指出人们做事要以道义为衡量原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有仁爱之心,同情、关爱和帮助他人,能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这是人德行修养的体现,这也是善化他人,播种善因,使社会拥有和睦温暖的人伦关系,这也是成为社会正义 的基础。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 择善固执 惟日孜孜


二零一零年六月一日】古人感戴上天造就和覆载之恩,秉圣贤传承下来的教诲,以追求道行为先,认为重德行善、顺应天意的人是有福的。古之圣贤、君子通达道理,安于天命,千言万语都是要教人行善,明辨是非善恶,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去恶从善,鼓舞人们追求真理,留下了许多引导世人向善的励志格言。


志于道。我国传统文化 讲“敬天知命”,儒、释、道三家学说将天人合一理念深植人心。例如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求道”就是追求真理,指出读书人是为追求圣道,要卫道弘道,使道常在世间。孔子又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指道不可片刻离开,道与生命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道如果可以离开,它就不是真道。可见圣人追求道的心是何等的迫切,何等的看重。孔子还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心中有道,便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 使命感,心怀天下,其一言一行都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影响社会、善化他人。孟子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


善恶有报。善者获福,恶者招祸,天理昭彰,丝毫无差。有人因一念 的诚善,就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就明显遭天谴罚。佛家中讲:“种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道家中讲:“祸福无门,惟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人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至,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儒家中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孔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尚书》中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作善自福生,作恶自灾生。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劝善戒恶。《楚书》中说:“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古人认为善是社会祥和太平的根源,而恶则是社会灾难的根源。因此人们以道义衡量,即知道怎样的行为是道德或不道德的,然后在行动上自觉地行善去恶,坚定道德意志。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君子为善若水,拥之可以在山,激之可以过颡,能方能圆,委曲随形。故君子能柔而不弱,能强而不刚,如水之性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是以柔弱胜刚强”。孔子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易》中说:“出其言善,则千里应之;出言不善,则千里违之”。唐太宗御制榜文中说:“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 不容奸。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行善是得到源远流长的福报的根源。


彰显善德。古人认为,修身是在独立世界的生命中每个人应有的严肃,此乃人的心性。孔子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荀子说:“积土成山,风雨 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循焉”;朱熹说:“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人孰无过,有了过失能够改,就是善莫大焉啊。孟子提出做人要坚守人的良知良能,“良知”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捍卫真理、道德的勇气及不为任何阴暗势力所收买。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任何环境中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才能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古语说:“择善固执,惟日孜孜”,若要择善,必先知善,道德和信仰就是扬善弃恶的力量,我国传统 文化是神传给人的,给人指明精神回归、淳德归道之路,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引导人们以道德水准衡量一切事物,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善”与“恶”、“正”与“邪”这些原则性问题 ,能够择善而从,志坚行笃。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中国画探微(一)


二零一零年六月二日】中国 画是具有悠久历史 和优良传统 的民族绘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以表现题材划分有人物、山水、花鸟三科;按表现手法来看有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之别。绘画的工具材料为中国特制的笔、墨、纸、砚,造型手段以线条为骨,以颜色为辅。由于书画同源以及二者在抒情达意上都和线条运用紧密相连,因此,绘画同诗文、书法乃至篆刻相互影响,日益结合,形成了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艺术 特征,有人说这样一句话:书画不分家。也是此种意思。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就如奔流在华夏土地上的黄河 、长江一样源远流长。从战国、秦、汉一直到清代,在二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画家辈出,仅《历代画史汇传》所录,就有画家七千五百余人,加之他书所载及见于画迹者,当在万人以上。他们辛勤的艺术创作,留下了无数的优秀作品,是承载中华神传文明的重要依据,在中华神传文明的历史上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上一次人类文明由于道德的败坏被神销毁时,那时的文化也大量丧失。随着新人类开始,人们只能使用石器,在新石器时代,远古的先民们用简单的黑、白、红三种颜色,以粗放的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法,在陶器上绘制出自己所熟悉、所喜爱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这个时期的绘画实践都是通过这种反应,表达人们的生活和对神的崇拜,同时满足生活中审美的需要,这是中国画的萌芽阶段。


经过夏、商、周,进入战国、两汉,随着神传文明的开创,绘画艺术已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从河南汲县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河南辉县出土的宴乐射猎纹铜鉴,湖南长沙出土的《人物夔凤帛画》、《御龙人物图》、《马王堆汉墓帛画》等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时,人们已进一步重视对画家情思寓意的描述,人们已不仅要求绘画对象的概括描述,在这些作品中描述的对象从人物到大自然,从天上到人间,场景扩大了,景观丰富了,手法浪漫了,造型虽然简单,却栩栩如生,很能传神。因此,更深刻的反映神界与神传文明的绘画诞生了。其以线描勾勒的形象,略施色彩的绘画形式和造型语言成了后来中国画的最基本要素和传统。这个时期是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


到了魏晋、南北朝,绘画艺术非常繁荣,著名的画家有顾恺之、谢赫、陆探微、张僧繇等。此时,山水、花鸟、走兽是画家们描绘的主要对象,尤其是山水画,已脱离了人物画背景的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评论家,他们的论著,对后世起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东晋的顾恺之和南朝的谢赫。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和“迁想妙得”这两个著名的论点。他指明画家在作画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精神本质的酷似。在他看来,写形传神,应该是画家的感受,所理解,所熔铸的形、神,应该有画家自己的人生感悟在发挥作用。他以“迁想妙得”,就是指画家把自己的理念升华和人生感悟迁入绘画对象中,“神与物游”,达到情景交溶、事物合一,然后“妙得”这种浸透了画家思想感情的绘画对象的形、神,从而创造出更典型化、理想化的艺术形象。这两个论点的提出,使前人曾经有过的、类似的、尚处在萌芽状态的思想变的清晰化、系统 化了。


(待续)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中国画探微(2)


二零一零年六月三日】(接前文)


谢赫在所著的《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著名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中国 画学上较早较系统 的绘画要旨,它将顾恺之所强调的画家精神贯穿到整个绘画创作过程当中。作为绘画创作与批评鉴赏的准则,“六法”论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时期,佛教盛行。佛教中的绘画艺术 也很突出,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上宏伟的艺术宝库。留存了不少壁画。当时画家中也有不少修炼人,如得道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的故事经久流传。传说张僧繇在寺院的壁上画了几条龙,栩栩如生,但都没有点眼睛。观看的人们纷纷要画家给龙画上眼睛。张僧繇说:给龙画上眼睛,龙会飞走。众人不信,请求他画上龙睛,张僧繇给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点了眼睛的龙破墙而出,腾云而去。


隋代,在绘画史上,成为魏晋南北朝过渡到唐代的一座桥梁,其绘画艺术,主要为皇家贵族宫廷审美以及敬神所用。绘画体裁有寺壁画、卷轴画,描绘的对象既有山水景物,也有人物故事,画风上多趋于富丽。流传下来的作品中,以展子虔的《游春图》最负盛名,它是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中有迹可考的最早的一件作品,从中可知,山水画的发展此时已结束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稚拙阶段,从而进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时期。


唐代,是五千年 中华神传文明中的最辉煌时期。伴随着文学、诗歌、音乐、舞蹈、雕塑、书法等各种艺术的发展高潮,绘画也进入到一个繁荣昌盛的阶段。此时的绘画已有了人物、山水、花鸟、鬼神、鞍马、屋宇等分科,而且风格多样,有吴道子的疏体、李思训的密体、王维的疏密相间体。整体画风雄伟壮健。较为突出的画家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曹霸、韩干、张萱、周昉、边鸾等等,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流传下来的作品,如《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江帆楼阁图》、《送子天王图》、《雪溪图》、《五牛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均成为千古佳作。不但对后世,而且对东方各国,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唐朝的绘画在历史 上之所以光辉灿烂,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当时的画家能够面向现实。他们的取材,不但触及当时重大的社会事件,而且注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种活动。虽然描绘的对象,只限于皇公大族,富贵人家,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能刻画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于自然山水的描写,产生的青绿、水墨二种不同风格,体现出画家艺术思路的广阔和表现手法的丰富。


唐代的绘画,与同时代的文学艺术(诗歌、音乐、书法、舞蹈)交流 甚密,如吴道子观裴将军舞剑后,作画“有若神助”,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草书甚是长进,诗人 李白、杜甫、顾况、白居易写了不少论画诗,而画家王维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密切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是唐代绘画之所以出现的又一重要原因。


五代、两宋的绘画,绚丽多彩。它继承了唐代丰富的传统 ,竭力创造,出现了大步迈进的气象。尤其是两宋绘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


五代的绘画,在唐代至北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当时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都作为独立的画科而逐渐壮大。花鸟画中产生了以黄荃为代表的设色浓艳和以徐熙为代表的水墨淡彩两大风格,世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人物画中,周文矩的《重屏会棋图》和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堪称典范,作品中,对人物的刻画已不是一般泛泛的描绘,而是着重内心世界的表现,从而加深了思想深度的表达。山水画中,荆浩、关仝强调师法造化、“搜妙创真”,通过“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表现方法,开创了大气磅礴的“全景山水”。其成就,对后世山水画的发展均产生较大的影响。


两宋,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为宫廷服务的院体画和文人大夫借以抒情遣兴的文人画都有很大发展。在题材方面,盛行山水画和花鸟画。院体画讲究法度、强调形似,文人画则重传神、抒情和写趣。由于画院画家来自四方,并重写生,保持了留心现实事物的变化作为绘画表现根据的良好风气,所以一直是推动两宋绘画发展的主流。绘画发展到宋代,出现了很多水平很高的典范作品,如《朝元仙杖图》、《钱塘观潮图》、《水墨枇杷小鸟》、《五马图》、《维摩诘图》、《清明上河图》、《泼墨仙人》、《潇湘图》、《秋山问道图》、《夏山图》、《踏歌图》、《长江图》、《江山秋色图》、《果熟来禽图》、《荷花》、《寒禽图》等等。著名画家有郭熙、李成、范宽、董源、巨然、易元吉、张择端、武宗元、文同、苏轼、李公麟、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粱楷、赵伯驹等。


绘画艺术的繁荣,带来了绘画美学探讨升温,此时期的重要论述著作达20余篇,由于当时绘画的主要题材是山水花鸟之类,因此,论山水花鸟画就成了绘画美学探讨的主要内容。如《圣朝名画评》、《图画见闻志》、《林泉高致》、《山水纯全集》、《画梅法》、《梦溪笔谈》等等。这些论著对关于写形传神问题 、关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方法问题、关于画家在绘画创作中的所起的作用问题、关于表现技巧问题、关于对待古人遗产问题以及关于绘画艺术的社会作用问题都提出了许多具体而深刻的见解,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到了元、明、清时期,随着人类道德的下滑,绘画艺术的总趋势是走下坡路,但这段时期也有两个对画坛较有影响的时期,即文人画的兴起和八大、的画坛影响。


文人画兴起于元代,当时,蒙古族入侵中原,一些拒不仕元的画家借绘画来写愁寄恨、明志遣兴,因此,重抒情,轻写实,重笔墨情趣,轻刻意求似,重潇洒简逸,轻繁缛工整的画风盛极一时。便于抒情写趣而无须强调形似的山水画,宜于发挥笔墨并适合抒发坚贞高逸之志的梅兰竹菊成为当时广为采用的题材。绘画文学化了,因此,绘画上的题跋用印也开始被看作画面美的组成部份而受到重视。由于文人对绘画的广泛参与 ,因而主张书画相通,主张书法入画,主张画贵有书卷气,蔚然成风。元代的山水画家多隐居山林、参禅修道,蕴含着“出世”的感悟精神。这时的作品,尽管有真山真水的依据,但是,不论春夏秋冬、崇山峻岭或浅汀平坡,总是给人以冷落、清淡或荒寒的感觉。在笔墨艺术效果的表现中,充份体现了文人画家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对大自然的更深层的认识以及对艺术的敏感。文人画的兴起,突破了宋代院体画主统画坛的局面,促使了我国绘画史上画风的大转变 。其中主要代表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八大山人、石涛,均为清代画家,由于出身于明朝王室后裔,家世悲惨,内心充满复杂的矛盾和隐痛,最后出家为僧。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倾其种种思绪,造型奇特、笔法恣纵、不落陈规、追求新异。但感觉此时画风已开始了变异。


中国画是神传给人的,纯正的中国画令人叹服,其美的形象、画面,美的笔触、墨痕、色调,美的思绪、哲理、诗意,构成了它独有的俊逸,歌颂神;鞭挞罪恶,歌颂美好、光明的内涵对道德和社会的维护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我们从中国画中能看到流光溢彩、造化无穷的大千世界,能领略到神的慈悲与人间善恶是非,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净化。


中国画的个性 精神是强烈而突出的,古往今来,每一个杰出的中国画家,每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从来都不是囿于某一具体的表现描绘,而是在努力探求人与神的深层联系和对生命真谛的感悟,并通过比兴、寓意、象征等手法来表达某种思绪、心态。即“借景抒情”、“状物言志”。因此中国画这一艺术瑰宝的光辉不仅仅来自于它的艺术技巧和形式美法则,更来自于艺术家深厚的生活体验和修养境界。


创始人大师说过:“美术对于人类来讲是很重要的,它和人类其它文化一样,是能够在人类社会起到一种对人的观念上的导向作用,影响着人类的审美观念。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人类应有的正确的美的感受,这是和人类的道德基准息息相关的。如果人把不美的东西当作是美,那人类的道德已经完了”“中国画讲意嘛,画它的意境、内涵,所以多数都画山水,毕竟中国人是半神文化,意识中不愿意表现太多的人,也是前面我讲的原因的,所以多数画山水。但是也有画人的,不过一般不用模特,完全是构思出来的,这样倒也干净。当然了,也不是完全不画真人,历史上有些英雄人物、人们纪念的人物画家也会去画,到了近代就比较丰富了。其实发现的最早期的中国画还是画神的,而且在寺院中从古到今也一直都有表现佛、道、神的画。”(《美术创作研究会讲法》)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琴棋书画——此中有真意


二零一零年六月六日】“琴、棋、书、画”是中国 古代四大文化艺术 ,源远流长,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自古以来谦谦君子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我国传统文化 讲究人、意、物、境相融统一,形神兼备,“琴、棋、书、画”四艺因其清、和、淡、雅的风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既为修身养德,亦为经世济用,造诣深者都有着相当高的道德境界。



琴,是指“古琴”,又称“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世传远古圣人伏羲、神农、尧、舜,按天地 、阴阳、五行之说削桐为琴,束丝为弦,周文王、周武王又各加一弦,即七弦琴,以通神明之德,修身理性,返其天真。古琴形制依凤之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琴面“上圆而敛,法天”,为阳;背板“下方而平,法地”,为阴,如东汉《新论琴道》所说“远古圣人上观法于天,下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而创制”。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分别象征天、地、人,三者相合而万事俱谐。古琴的音箱壁较厚,琴弦较长,所以其声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历史 沧桑 感。


古琴以其“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被视为高雅的代表和君子的象征,《礼记》上说:“士无故不撤琴瑟”。古琴丰富的文化涵载是儒、释、道三大家传统 文化在琴中的结晶,讲求“琴德”与“琴道”,道法自然,重弦外之音,讲求中正平和、以善感化,“以己之心会物之神,以达于天地之道”。琴乐圣洁飘逸,可以载道,可以象德,可以明志,可以静心,可以启智。因此古之圣贤制礼作乐教化天下之民,使民心善良,向往道义。流传至今的著名古琴曲有《南风》、《萧韶》、《猗兰操》、《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心无物欲乾坤静,坐有琴书便是仙”,古琴韵意横生,古人留下了很多雅致的诗词文画,如《诗经》中写道:“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唐代李白在《听蜀僧濬弹琴》中写道:“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张祜在《听岳州徐员外弹琴》中写道:“玉律潜符一古琴,哲人心见圣人心”。古琴以祥和的乐境、至美的乐音启迪人的心灵,在清静中达到人神相和,感悟德的内涵和大音希声的道的境界。



棋,是指“围棋”,相传起源于尧舜之时,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古人下围棋是为了修身养性、生慧增智,而且围棋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围棋盘象征着宇宙,中间的一点天元代表宇宙的中心,而满盘其他的三百六十个棋点代表着其他三百六十个天体,而三百六十这个目数在旧历当中恰恰代表了三百六十天。而四个边就是作为一年的四季春夏秋冬,黑白子的不同,作为黑夜与白昼的交替,如此一来,宇宙天地的一切便具象化在这个小小的棋盘当中。围棋玄妙无穷,一张方圆不及二尺的棋盘上一十九纹棋路纵横交错,泾渭分明。三百六十一枚黑白棋子错落有致,变幻无常,包罗万象。


围棋体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智慧与灵性,规则简单而变化无穷,从棋盘中有限的空间进入到无限的空间。历史上有许多先知先觉,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围棋歌》中写道:“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人生百态尽现于棋局之中,诸葛亮察世间万物于胸,觉天地变化于前,认为世间事似乎在举子落子之间都会产生影响,体现出超然脱世的智者风范。唐太宗也雅好围棋,深明棋艺棋理,并作有不少围棋诗赋,如他在《咏棋》中写道:“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而他在与虬髯客的对弈中,沉稳地“一子定乾坤”的故事更被后人传为美谈。


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围棋的描写。如刘禹锡的“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惊叹了围棋之妙着;宋代张拟的“豪鹰欲击形还匿,怒蚁初复陈已成”,描写了围棋的沧海桑田;元代黄庚的“何处仙人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一枰玉子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手谈、玉子均为围棋的别称),描写出在静里思索,在棋处安生的幽远意境。人生如棋,棋亦如人生,人可以不下棋,但不能不走人生的棋。因为人一出生就在棋中,棋一盘结束可以再来一盘,而人一生的棋局只有一盘,落子不悔,人生岂可走回头路?围棋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看清全盘,目光高远,找到自己的因缘,找到通向美好未来 的光明大道 ,认真走好每一步,才会有完美的结局。



“书”,是指书法,是用毛笔书写篆、隶、正、行各体汉字的艺术。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它体现在字里行间之中,体现在行云流水的笔画之中,体现在通篇的布局之中,形式美与内容美的和谐,造就了书法艺术的和谐之美。蚕头燕尾的隶书,中规中矩的楷书,潇洒飘逸的行书……异彩纷呈,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我国书法历来注重字的气质、,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与无尽的心旷神怡之感。书法也与书写者的性格特征、志向、思想境界密切相关。古人提倡“作字先做人,心正则笔正”,《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认为不断升华思想境界,才会使艺术作品展现出神采和神韵 。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书法家几乎都是品德高尚之人,他们的道德、人格、气节和他们的书法作品并传后世,使人赞颂不已。比如,王羲之品德清纯,他的字清秀超逸;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忠正廉洁,其书法充满严正之气;欧阳询、欧阳通父子不同流俗,其书法险劲秀拔;颜真卿刚正不阿,他的字也结体严谨,法度完备,“望之知为盛德君子也”。


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虔心信道、修道,以纯正的心感受天地造化自然万物之美,探索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他在《书断》中说:“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在《兰亭》诗中说:“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他的美文妙笔《兰亭序》、《十七帖》等,堪为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唐太宗非常重视书法,倡导天下学习王羲之的字体,使书法正统化,并亲笔撰写了《王羲之传论》,并称其“尽善尽美”。唐代书法水平因而达到了历朝历代的巅峰,也是我国书法史上书法家最多的一个朝代。



画”,是指“中国画”,又称国画。我国传统绘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中国画与书法一样,强调笔墨工夫,都是以毛笔落墨的轻重疾徐,造成线条的刚直、柔和、严整、飘逸等不同变化;而水墨的浓淡,也表现出微妙的韵律,千姿百态。


中国画讲究神似,更讲究意境,作画者做到得心应手,意到笔随,力求生动、传神,产生无尽的意趣和诗意。如北齐时曹仲达擅画佛画,他画过许多佛陀、菩萨、神仙,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被誉为“曹衣出水”;唐代吴道子被尊为“一代画圣”,擅画佛像、神仙和广阔的宇宙,笔法圆转飘逸,所画人物衣褶飘举,线条遒劲,人称“兰叶描”,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从古代画家作品及其笔法上,人们可以看到其纯净的心态、内在的精神力量及从中获得的审美艺术观照。


中国画讲究含蓄,只要心有灵犀,就能领悟意境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画作中有表现光明和庄严的神佛圣境、有风骨的仁人志士、象征着气节的梅、兰、竹、菊等,使人升起对神佛的敬仰,坚守节操和向善向上。国画中还有与诗文相辅相成,内涵丰富,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唐代王维一生“好道”,他画的《山阴图》,在平坦山丘上,两人对座相谈,一人隔溪独望前山风景,远景是烟雾迷蒙的山林,正使人想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画的《江山雪霁图》,天高淡远,含万千气象于幽深静穆之中,正使人想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元代王冕一生爱梅、咏梅,他画的《墨梅》,画面题诗:“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些画作意味隽永,都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的神妙和蕴含的无限生机。


琴棋书画,精妙绝伦,不愧为我国艺术之奇葩,从中可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韵深意远。其实一切正统艺术无不如此,含蕴着宇宙人生的深刻道理,启发人们感悟人生的真谛和完善理想道德人格,探求天道,追求宁静高远的境界。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山水有清音


二零一零年六月十七日】我国古典诗词一向以含蓄蕴藉为美,山水诗词是古典诗词的重要组成部份,其主要特征是题材来源的广泛性、多元化及其意境世界的宏博与精奥。每一首山水诗词的背后都有一祯独特的风景。古人登山观瀑,临江泛舟,仰观天宇,俯视山川,高山、奔流、江海、世间万物,就是最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为诗人 抒怀言志的载体,都有着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韵外之致”的意象之美。传统 山水诗词以自然特有的山水清音、万物欣欣向荣等意象,蕴含着古人深沉的宇宙观和自然观,唯美地传承了传统文化 的精神。以下举些例子。


青山


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铸造品格风骨,让人有坚强的意志,其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承载万物;其亘古不移为人们提供思想的参照物,启发人们超越俗世名利,探求永恒,使人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晋代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唐代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 非人间”。在这里生命与自然、宇宙被圆容为一体,美好、理想的世界绝非烦扰的世俗所能比拟,反映了人们返朴归真的渴望。


历史 长河中,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如《三国演义》开篇的《临江仙》中写道:“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启示人们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人们喜欢以“青山”意象入诗,还包括人们对“青”字的喜爱,在汉语表示颜色的词汇中,“青”是富于生命力的颜色之一。如汉乐府《长歌行》中写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写道:“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青山的绵延不绝,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


登高


“千古词客心,万古凭栏意”,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空间与时间的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们会真切地感受到自身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春秋代序,日夜更替,人会感到人生如寄,时光易逝,启发人对人生真谛、意义和宇宙奥秘的探求。唐代杜甫在《望岳》中说:“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宋代寇准在《咏华山》中说:“只有天在上,更无与山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站在山峰之顶,群山白云都在脚下,自感与日月之近,顶天立地,气象万千,体现出一种精神空间的向上和不断精进的生命意志。


白云


云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诗人借此构筑了一个归隐的乐园。“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王微《叙画》)。古诗中“云”往往与归隐、修行连结在一起。唐代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说:“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人寻访的隐者是一位采药、济世救人的修道人,这首问答诗,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表达了诗人对修道者的敬佩;宋代魏野在《寻隐者不遇》中说:“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诗中描写的白云满地的草屋,入仙入境的感觉,多么迷人、脱俗的景致!由此也可想见修道者的超然出尘 的胸怀。


流水


春水、秋水、江水、河水、波平如镜的水、一泻千里的水……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启迪人的智慧灵性,让人有深长的眼光。南朝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写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写水之静谧;唐代王维在《桃源行》中写的“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写水之仙源;苏轼在《夜泛西湖》中写的“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写水中风景;宋代邵雍在《清夜吟》中写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描写出月亮正走到天心、微风正吹拂着水面时,那种清美的感觉、欣怡的境界,有多少人能体会到呢。


关于瀑布意象的诗词也很多,如唐代李忱在《瀑布联句》中说:“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描绘瀑布的雄奇壮美,一往无前,具有冲决一切阻碍、挣脱一切束缚的神奇力量,最后回归大海的怀抱,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使人感悟到大自然的高妙构思、神奇伟力及生命在天地间的辉煌。


清风、细雨


风,飘荡天宇,无孔不入,使世间万物动容变形,摇曳生姿。“东风夜放花千树”、“东风吹水绿参差”,这是春风的生机和活力。唐代白居易写的“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描绘出春风先唤醒了花中仙子,又吹开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鲜花,迎来了万紫千红;杜甫写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描绘出和风送暖、鱼游燕翔的活泼景象。雨,滋润万物,清新洁净,有着洗净尘世喧嚣的作用。唐代王维写的“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描绘出山中一夜雨过,飞泉百道,远远望去好象悬挂在树梢上一般;宋代翁卷写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描绘出山坡原野草木葱茏,河渠纵横交错,杜鹃在声声啼叫,细雨在微风中如雾如烟。使人们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之美和诗人从容恬静的气度。


生意、生机


山中胜景、田园风光,其中蕴含着生意和生机。如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唐代贺兰进明写道:“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古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更与佛道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綦毋潜写道:“白日传心静,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宿龙兴寺》);菊花是傲霜之花,唐代白居易写道:“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咏菊》);梅花是报春使者,宋代陆游写道:“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只自如”(《雪中寻梅》),这里诗人们对花的品格和气质的赞美,也是诗人追求理想人格的写照,含蕴着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价值。此外,古人以“节操棱棱还自持”描写松柏的坚贞,以“天涯何处无芳草”描写春草的繁茂,这些都使人们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山水中,感受到自然造物的生生不息,心灵得到净化,使纯净的心境与纯朴的自然融为一体。-


古典诗词中的山水意象,色彩纷呈,意义深远,是宇宙生命美妙的自然呈现,是山川草木、日月风云藉诗人妙笔而获致的美的律动。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有限的物象有了无限的意韵,品味其独特的审美意蕴,感悟诗中所昭示的深刻道理,使人领悟到传统文化之深之博之美,使人获得对宇宙、人生的理性认识和励志生命的人文品性。


原文链接:山水有清音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古典名著开篇、结尾诗词选


二零一零年六月三十日】仰望文学的天空,经典作品可谓是繁星满天。古人云“文以载道”,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都离不开一个“道”字,其具体而微地集中表现为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对崇德修身的颖悟,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 的天命观和道德观,为心灵指明方向。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往往都有一个结构严谨的布局,吸引人的开头和意味深长的结尾。文章 的开篇诗词有揭示主题、直接点明所要叙述之事所要表达之意,在文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结尾诗词令人回味,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整部作品富有含蓄的韵味和具有文生文外的特点。以下举一些例子。


《三国演义》开篇: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结尾诗词中写有: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演义”这个概念,古已有之,古人推重讲史并不徒讲而已,而是叙史存义,强调阐发正统思想理义,重在“演义”。后来人们也常常把历史 称之为“演义”。《三国演义》在艺术 上是历史演义小说 的成功典范,全书通篇讲述的就是一个“义”字,宣扬忠孝节义,天命天理,治国平天下,也有谋略、智慧在其中,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传统 文化中的天命观。书中多次讲到“天意”主宰着人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认为预兆吉凶、星辰明晦、乾象变化等都是“天意”的表现,“天意”是人所不能违抗的,人只能顺天而行。


红楼梦 》开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结尾有诗云: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梦”者,一切皆虚幻也;“红楼梦”者,红尘梦幻也。《红楼梦》的中心线索是一块灵石的经历,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幻为人身,后又引登彼岸。书中的《鸟投林》告诉人们:世间万事有因,欠债必还,曲终人散;书中跛足道人在《好了歌》中罗列了炎凉世态中人情冷暖变化的一些现象;而甄士隐的注解则更进一步洞察了一切事物是过眼烟云,并且看穿了世人的荒唐之处在于“反认他乡是故乡”。佛家认为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一切都是幻象,是不实的。喻示世人来头非比寻常,从天上而来,从远古走来,切勿迷失本来面目,抛弃对红楼的痴迷,梦醒时明心见性,返本归真。


《水浒传》开篇: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七雄绕绕乱春秋。见成名无数,图形无数,更有那逃名无数。刹时新月下长川,江湖桑田变古路。讶求鱼缘木,拟穷猿择木,恐伤,弓远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听取新声曲度。


结尾有诗云: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水浒传》讲述了朝代更替中兴衰与变乱,洪太尉误走妖邪,放出了镇压于伏魔殿的待罪天罡与地煞星君,纷纷转生成人出世,这也是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来历。其中的恩恩怨怨透着个人意志的不由自主,是非谁人定?兴衰岂无凭?《水浒传》里的强盗也承认天道,行事讲“义”字当先,但在人们的眼里看他们又是落草为寇,在人世间,如果所作所为符合了做人的道德规范,做出了了不起的事,就会被人称为英雄,就是“盗亦有道”的强盗文化。它反映了人无论身处何境,都要遵循做人的道德规范,替天行道,惩奸肃贪,保境,也会得到神明的相助,善恶有报,自食其果。


西游记 》开篇:


混沌未分天地 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结尾有诗云:


圣僧努力取经编,西宇周流十四年。苦历程途遭患难,多经山水受迍邅。

功完八九 还加九,行满三千及大千。大觉妙文回上国,至今东土永留传。


又有诗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同生极乐国,尽报此一身。


《西游记》是一部觉悟之书,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经传东土的故事。唐僧是一位慈悲为怀、一身正气的圣僧,立志拜佛求取真经以济众生,意志坚定,持之以恒。孙悟空忠心护师,全始全终;除恶扬善,救人救彻。唐僧师徒对佛法的坚定信仰鼓舞着后人,他们虽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却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得道成佛,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向善才是人生正道。《西游记》展示的是人生的超越过程与归宿,也是四大名著中惟一具有圆满的结局。


《封神演义》开篇(节录):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


结尾有诗云:


蒙蒙香霭彩云生,满道讴歌贺太平;北极祥光笼兑地,南来紫气绕金城。

群仙此日皆证果,列圣明朝监返真;万古嵩呼禋祀远,从今让国永澄清。


《封神演义》的主旨是歌颂光明正义 ,倡导道德伦理,激浊扬清,认为有德者是天命之所归。书中的道德高尚之士无不顺天而行。神仙世界中的老子、元始、准提、接引等助周反商,替天行道;周文王、周武王实行仁政;姜子牙辅周灭纣,他们都认为“天”不仅主宰着无穷世事和人的命运,而且还能区别善恶而给人以佐助或惩罚,强调天人合一,坚信正义必胜。书中还讲到古代社会是以道德为核心,人们至高的追求就是求道。“道德”从表层按着天理做好 人,积累德行,深入就涉及思想境界的升华,人可以通过修炼而达到更高的标准,以至成仙得道。


《东游记》开篇:


点绛唇


流水行云,气清奇,将谁依附?烟云名声,留与幽人付。犬吠天空,鹤唳乘风去,难凭据,八仙 何处,演卷从头顾。


结尾有诗云:泉瀑涓涓净,山花霭霭飞;白云回合处,应是至人栖。


神仙世界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境界。《东游记》记叙了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启悟人们面对世事沧桑 ,一切如过往云烟,有的只是对人之为人的本体思考,对生命、宇宙奥秘的探求,对无限永恒境界的向往,看破红尘,抛弃名利,返回自己的先天本性,回到自己的本来的地方。


《说唐全传》开篇:


繁华消歇似轻云,不朽还须建大勋。壮略欲扶天日坠,雄心岂入弩骀群。

时危俊杰姑埋迹,运启英雄早致君。怪是史书收不尽,故将彩笔谱奇文。


结尾有诗云:


天眷太宗登宝位,近臣传诏赐皇封;唐家景运从兹盛,舜日尧天喜再逢。


《说唐全传》记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统华夏、开创贞观之治的过程。李世民十八岁时,在太原随父李渊起兵讨逆,救民于水火。他治军严明,每次作战时总是身先士卒,所带领的队伍战无不胜。在战争年代,他总是把天下武功最高强的英雄豪杰集中于自己的骑兵队伍中;和平时期则把四海最优秀的学人智者收罗于秦王府中;建立唐朝后,带领群杰殷殷打造出锦绣山河、繁华社会、灿烂文化。“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垂范后世。


《说岳全传》开篇: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中间南北纵横。闲将二帝事评论,忠义堪悲堪敬。

忠义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痴蝇。忽荣忽辱总虚名,怎奈黄粱不醒!


结尾有诗云:


力图社稷逞豪雄,辛苦当年百战中。日月同明惟赤胆,天人共鉴在清衷。

一门忠义名犹在,几处烽烟事已空。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谁与立奇功!


《说岳全传》是一部以岳飞抗金故事为题材、带有历史演义色彩的英雄传奇小说。在金兵大举进兵中原的历史背景下,岳飞等爱国将领,力主抗战,收复失地;而秦桧为首的权奸集团,却卖国求和,陷害忠良。岳飞的“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凛然正气和爱国精神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得以根深叶茂,能够抵御任何狂风暴雨。千百年来,人民是多么怀念岳飞等忠臣良将,而对秦桧等奸臣又是何等的痛恨和憎恶!历史和人民明辨: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古典名著作品关注道德,关注人文,关注未来 ,认为生命只有承担了道义才是最可贵的,返本归真才是做人的真谛,鼓舞人们追求真理和光明。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君子之德风


二零一零年七月四日】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君子是明了人生真谛的人,无论在任何环境中能够坚守道义而行事,秉承圣贤的教诲而做人,其所到之处能润泽、教化一方,使人们崇尚道义。这种善于教化和感化,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以下为《论语》、《孔子家语》中记载的几个故事。


君子以行言


有一次,颜回问孔子说:“小人说的话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作为君子,不能不加以分辨啊。”孔子回答说:“君子用自己的行动来说话,言行一致,在一言一行中,力行圣贤之道;小人只是逞口舌之能,一味要求和指责别人,自己却不做实事。君子待人以诚,当了解到朋友有不符合道德仁义的时候,会义正词严地给予劝诫并向周围人劝善,内心是出自于爱护他人的责任心,事后朋友间关系会更为亲近;小人却站在共同作乱的基础上,看起来表面一致,转过背来就互相攻击。”孔子还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不随波逐流,更不会同流合污,每天牵挂的是怎样实践道义;小人则惦记的就是自己的个人空间。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考虑的是个人的私利,满脑子想的是个人的恩惠和小便宜。如《弟子规》所云:“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小人所为正好与君子相反。


一个人的言行皆由心而发,君子以仁存心,以理存心,言行自然善良仁厚,仁者爱人。当一个地方出现一位仁人君子,其纯正的善念自然会对一方产生影响,唤醒人的道德良知,扎下淳厚良善的美德。


匡人解甲


孔子率弟子前往宋国,到了匡地时,由于阳虎曾经施暴力于匡地的人民,当地人看到孔子的外貌与阳虎很相似,于是便以为阳虎又来了,赶快报告给匡地的主宰简子。简子听后,马上率领士兵,披上铠甲,驱马前往,将孔子一行人团团围住。子路生性勇猛,一见匡人来势汹汹地围攻,不知何故,非常不悦,拿起兵器便要与他们对战。孔子见了,立即制止子路说:“哪有修行仁义之人,改变不了世俗的凶暴呢?不讲授诗书,不学习礼乐,那是我的过错。如果以阐述先道,喜欢古代典章制度作为过失,那就不是我的过错了。周文王死了以后,文化典籍不都在我这吗?天如果要消灭周的文化,那么我也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既然天不想消灭这些文化,那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来!子路,你来唱,我来和。”子路听了孔子之教,便放下兵器,拿出琴开始弹唱起来,孔子于是和着音乐唱起来,唱了三遍之后,匡人知是圣人,并非阳虎,于是脱去铠甲,离开了。


孔子在被匡人突然围困的紧张气氛中,却能平心静气,先检点自己有无过失。如无,继续以礼乐教化世人,弹琴唱歌。这一举动,与阳虎完全不同,匡人一下明白了,此人虽貌似阳虎,却是一位彬彬有礼的君子、圣人,感到惭愧和感动,解甲而归。孔子以德化人,扭转了危局,被称为善之善者也,使人感受到其宽广仁厚的胸怀和以承继传统文化 命脉为己任的浩然之气。


大舜何冠


鲁哀公有一次问孔子说:“以前,舜王是戴什么样的帽子呢?”孔子没有马上回答,哀公便问道:“寡人向您请教,为何您不说话呢?”孔子作礼答道:“因为君上提的问题 ,并不是将大的方面放在前面,所以臣正考虑如何回答。”哀公听了奇怪,问道:“那大的方面是什么呢?”孔子说:“舜帝在做君王的时候,爱民如子,选贤任能。他的德行犹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宁静谦虚;教化如四时,涵容万物,使万物生长,所以四海皆接受舜帝的教化。于是,凤凰和麒麟都出现在境内,连鸟兽也感化于他的威德。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他好生啊!君上舍掉这些大的方面,却只问舜王戴什么帽子,臣因此才没能及时回答。”


舜的德行感召天地 ,泽被四方,历代诸侯君王,莫不仰慕舜王之德,能善治天下。鲁哀公身为一国之君,向孔子求教,然开口却只问舜王冠冕穿戴,未想到国计民生、舜之仁心德风,可谓舍本逐末,弃大就小了。孔子缓对,并非不答,只是希望能帮助哀公安邦定国,将大的方面放于心上。学习重实质而非形式,要学习舜王之仁爱好生,利益苍生百姓。


与善人居 如入芝兰之室


一次,孔子对曾参说:“子夏的学识会提高的很快,因为他喜欢与比他贤德的人在一起。所以说,跟善人一起,就象到了长满香花草的房子里,时间久了之后,被其感染与同化。因此,君子必然谨慎地选择 与自己在一起的人啊!”《弟子规》中也说道:“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同样也是告诉人们,亲近仁德之人,亲近良师益友,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学问。君子是修身的楷模,时时内观自省,让自己的品德日日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于律己而宽以待人,这种源自内心的清澈豁达,是一种宽恕仁厚的品格。孔子还说:“君子学道则爱人”,是说君子明白了道理就应该关爱他人,将所学道理落实在待人、处事、接物之中,以美好的道德化导人心,上善就象水一样,利益万物而无所争。


君子之德风,必然会带来一片祥和的气象,使人人知道自行节制,不做违背道义之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水准一日千里地下滑,人们是否还坚守着内心的志向和操守?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古风:还淳反朴(共五篇)


二零一零年七月五日】


一、还淳反朴


明山宾(人名)发迹之前,家中很穷,不得已把拉车的牛也打算卖掉。


买主付钱后,明山宾告诉买主:“这牛患有漏蹄病,已经治愈很长时间了。担心以后再复发,所以,我不能不告诉您。”


买主听了,急忙退掉牛,把钱要了回去。


阮孝绪听说这事后,不由感叹道:“诚实的明山宾,他的言行,足以使人心变得淳朴厚道。但要官方加以倡导才好!”


二、倾囊济友


胡宿是宋代晋陵(今江苏武进)人。胡宿在湖州郡衙工作时,少年时代的友人丁谓,去湖州求见,胡宿热情的招待了他。


丁谓家境贫寒,后来又以诗换米,来到湖州。胡宿再一次宴请他时,用的器皿,都是粗糙的陶制品。丁谓以为胡宿不尊重他,便要告辞离去。


胡宿赶忙拿出一盒银子,送给丁谓说:“现在,我家 也很拮据,只能以这点仅有的银子,来给您饯行。”丁谓这时方才明白:为什么招待他的器皿,全是粗糙的陶制品。


后来,丁谓升任为朝廷命官,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官职名),封晋国公。


胡宿当年倾囊济友,并不望报,但却得到了善报。丁谓感激他,提携他,胡宿得以高升。


三、王义方的义行


王义方,唐代时的涟水(今江苏涟水县)人。曾任侍御史。


王义方独自一人,因事骑马赶赴京城。在途中,见到有个人躺在路边,疲惫不堪,他便走上前去探问情况。那人答道:“我父亲在远方做官,现在病得很重,我想去看他。但现在实在累得走不动了。”


王义方听了,便将自己所骑的马,送给他骑。也不说明自己的姓名,转身就走了。


四、房景远义感盗贼


房景远,北魏时代的清河(今河北定河县)人。曾任主簿。


房景远,讲信用,乐善好施,因此而闻名当地。


歉收之年,他经常在十字街头煮粥,送给那些挨饿的人吃,救了许多人。


平原县人刘郁,一次路过兖州境内,遇上强盗,他们已经杀了十多人,轮到刘郁时,他说:“我与你是乡邻,为何杀我呢?”强盗说:“你说是我乡邻,那我问你,你和谁家是亲戚?”刘郁说:“房阳是我表兄。”阳是房景远的小名。强盗说:“我因吃过房阳(房景远)救济的粥,才活下来,怎么能杀他的亲戚呢?”当时就把抢夺刘郁的衣物,还给了刘郁,放他走。


其他的二十余人,也说:自己认识房阳。因此之故,一同得以活命。


五、忠义感天的仆人


李善,东汉时代的淯阳(令南阳县北)人。原为富豪李元家中的奴仆,后任太守。


李善原先在李元的家中做奴仆。李元的一家人,得了疫病全死了,只剩下了一个才出生数十天的婴儿,名叫李续,而李元的家里,有万贯家财。他家的仆人们,商量着要杀死李续,来分其遗产。


李善闻讯,急忙抱起李续,连夜逃往瑕丘县的山里,自己来喂养李续。喂食物,换尿布,无微不至地辛勤照料他。自己经常睡在湿床上,而让李续睡在干燥处。李续虽小,但李善对他,仍象对待老主人李元那样,有事也总是跪下请示,毕恭毕敬。


李续长到十岁时,李善带他回家,重整家业。并到官府告发了当年想杀害李续的那些仆人,使他们受到了应有的严惩。


这时,瑕丘县令钟离意,极力推荐李善,皇帝刘秀遂任命他做了太守。知道这事的百姓讲:“这是李善忠义感天的结果!”


李善上任途中,路过李元的墓地,距墓还有一里多时,李善便脱下官服,行跪拜礼,又除草,清坟墓,烧香祭祀,边哭边祝说:“老主人、老夫人,你们安息吧!……”连祭数日,才离去赴任。


(以上均据明代郑瑄《昨非庵日纂》)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