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4日星期六

湮没的历史:诸子百家

文:不名

时光飞逝。历史的车轮很快驶入了约公元前500年。此时,东方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末期,一个思想者的时代就要开始了。

老子的“道”将要传于天下,一时百家争鸣,各种学说、思想、主张争相出炉,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这一时代,堪称中华思想史上之盛世,比之欧洲古希腊时代,毫不逊色。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思想与智慧获得空前发展,其壮观的场面可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貔美。

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们登场了。

道家

老子是道家的鼻祖,他提出的基本思想范畴是“道”,所以后人称老子一派为道家。

老子写下了《道德经》。《道德经》共五千多字,但后世研究这五千多字的著作,至少超过原著一万倍以上,说它是“汗牛充栋”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老子并没有给这五千言题书名,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所以后人称它为《道德经》。今人往往把“道德”视为一个事物,其实古文中一个字就代表一个事物,所以道是道,德是德,是指两个事物。老子既讲了道,又讲了德,合在一起就是《道德经》。

许多人将《道德经》看作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但是真正有缘的人却将其视为得道修炼之法,并依此進行修炼,达到返本归真的人生目地。正如老子在开篇中讲:“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道”不是“常道”。正因为不是一般的“道”,不是随随便便让人得的,所以才非常珍贵。而大道传出,身在人世迷中的人们态度也是不一样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为了让有缘人得道,让上士最终返本归真,老子在短短的五千言中告诉了人们这个“道”的含义以及与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的关系,如何做人并最终如何达到返本归真等一系列问题。而对其它问题的阐述恰恰是为了那个最终的目地做铺垫。老子为了让修道之人明白修道之法,还多次谈到了有“道”的圣人在面对各种问题时是如何做的,以此作为人们的榜样。

为何传道?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无疑,老子认为道德远高于仁义,故曰:“大道废,有仁义。”意思是说,因为大道没有了,人们才追求仁义。老子认为社会的发展导致人类对名、利的追逐,从而扰乱了人们的心性,失去了本真。仁义、忠孝的出现正说明了社会道德的败坏。正因为社会中存在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现象,人们才向往仁义、忠孝。如果人人都相亲相爱,政治清明廉洁,这些就象普通衣食住行一样自然而然,没有人会加以倡导。为了让人们可以归真,于是老子传出了“道”。

道是什么?

《道德经》开篇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所说的这个非同一般的“道”究竟是什么?老子描绘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正是这个神奇的“道”,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却是真真切切存在的。老子告诉我们:“道之为物,惟恍惟忽。恍兮忽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被称为天地之母的“道”,自然就是宇宙万物起源的根本了。

这个称为宇宙本源的“道”是如何造化万物的呢?老子告诉我们:“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整个宇宙的演变正是在“道”的作用下开始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也是宇宙中所有生命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

既然“道”造就了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那么“道”不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吗?不就是规范人类道德和行为的最高法则吗?如果人类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不就是在修道了吗?不就是在返本归真吗?

那么该如何去做呢?老子同样给出了答案。

如何修道?

对于那些向“道”之人,如何能让其返本归真呢?老子给出的回答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修道者要向善。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 (《道德经》第八章)

修道者要杜绝各种欲望和执著。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修道者要“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道德经》第十九章)

修道者要做到清净无为。“清静,才是天下的正道”。(《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修道还要坚定信道。老子说“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即使不是修道之人,读了《道德经》,也会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修炼的人和不修炼的人的区别在于:修炼的人不追求人世的利益,追求的是返本归真;不修炼的人恰恰相反,执著于世间的一切利欲。这正说明得到真道是如何的可贵。

老子的“道” 深遂渊博,启悟智慧,同佛法和西方的神谕一样,是修道之法。只是世人执于世间名利,从中看出的只是人世间一般的道理。

儒家

儒家说:“统治者要讲求王道、推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天下;统治者还要在人民中间推崇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才能教化万民。”

儒家尊崇仁义道德,因此几千年来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其几代佼佼者,始终为中华子孙所景仰。如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后世历代君王都尊孔夫子为圣人。

法家

而那边,法家在大声主张:“无教化,去仁爱,传任刑法而致治。”意思是不需要仁义道德的教化,只需要严明的刑罚就可以达到天下大治。

法治当然有其一定的社会作用,但法治不能调整全部的社会关系。在一些特殊的社会关系领域,还是需要靠伦理道德来调整才能奏效。但法家一味夸大刑罚的作用,而无视道德教化的根本作用。其结果必然是百姓并非真心向善,只是慑于强威而不敢越轨。人们心中充满了反感,整个社会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之中。因为人心的反感,所以这种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的。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天下不能大治,人心亦不能趋善。

法家以商鞅、韩非子、李斯为代表人物,但这几位“仁兄”都没有好下场。

商鞅变法,其新法严厉而残酷。全国百姓每十家编为“什”,每五家编为“伍”,一家有罪,其余九家都要检举,否则十家连坐。这就是“连坐之法”。此外,新法还有许多严厉的惩罚措施。百姓不敢议论新法,更不敢擅自越轨,整个社会显得非常安定,但这并非由于百姓道德的提升而是因为慑于新法的严酷。

商鞅也是个阴险狡诈、背信弃义、为达目地不择手段的人。有一年,商鞅劝说秦孝公攻打魏国。商鞅派人送信给魏公子.n,骗.n说希望能与他相会,一起喝杯酒,订立盟约。.n信以为真,前来会盟。当双方正在喝酒时,商鞅的伏兵俘虏了公子.n,趁机打垮了魏军。

商鞅做秦相十年,得罪了许多人。赵良曾告诫他说:“靠小臣见到秦王,这就不是正道;做秦相不以百姓为主,却大肆修建宫廷,这可不是建功立业的正道;对太子的师傅实行酷刑,用严刑峻法残害人民,会累积怨恨和祸患。如果你还是贪图富贵,压制百姓,那么一旦秦王去世,您就会遭殃的。您只有劝说秦王,让他重用隐士、遵从礼法、尊重有德之人,你才会安全。否则,不久就会大祸临头。”但是商鞅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五个月之后秦孝公死了,太子登位,马上派人逮捕商鞅。商鞅逃到关口,晚上想住店。店主不知道他就是商鞅,说:“商鞅的法令规定,不能留宿没有证件的人,否则店主就算犯罪!”商鞅长叹一声道:“唉!法制过分,竟然可以达到这个地步!”只好连夜逃到魏国。魏国人恨他曾欺骗公子.n而使魏军吃了败仗,一开始不肯收留他,后来怕得罪秦国,就把商鞅抓住送回秦国。后来秦惠王用五马分尸来处治商鞅,然后杀掉了商鞅全家。

韩非子主张刑罚而不赞成仁爱。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这出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所谓“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一切都由利益决定。人性之恶是无法用道德及教育来感化的,只有用威严及刑罚才能惩治。

在治理国家方面,他认为不能靠人民自动来为国家服务,而要用严厉的法治来强迫人民行动。韩非子认为,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大家都会为利益而争斗,只有用强权、威严来压制人性中的恶,用严厉的法治来镇压人民,才能防止社会动乱。

韩非子的主张得到秦王的赏识。但是李斯、姚贾害怕韩非受宠,影响自己的地位,就在秦王面前诽谤韩非。秦王就下令惩罚韩非。李斯得令,派人送去毒药令韩非自杀。结果韩非不得善终,客死他乡。后来秦王后悔,想要放了韩非,但韩非已经死了。

李斯的志向就是做一只“粮仓之鼠”。仓鼠之志决定了他只会关心自己的利益而漠视他人的利益,甚至敌视他人的利益。

《谏逐客书》是中国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作品。李斯在这篇书中不仅强调了外国人才对秦国有用,还特别强调从外国来秦国寻求功名的士人都愿意效忠秦王。但李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而陷害韩非,所使用的理由,恰恰就是当年自己在《谏逐客书》中所批驳的言论。他口气一转,郑重其事地强调说外国人不可能效忠秦王,这是人之常情。他劝说秦王把韩非杀掉,以免韩非可能帮助其它的国家与秦国作对。这些不过是借口,实质是极度的嫉妒驱使着李斯对于可能的竞争对手痛下杀手、斩草除根。李斯看到秦王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就先下手为强,把韩非毒死在狱中。果然,秦王很快就后悔了,但是李斯已经“捷足先登”了。

李斯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能够飞黄腾达,而国家的长治久安、天下百姓的疾苦根本不是他所关心的。

秦始皇死后,李斯与赵高一起封锁秦始皇的死讯,伪造遗诏,陷害扶苏、蒙恬,扶持二世胡亥当上了皇帝。这是秦朝灭亡的开始,李斯作为丞相,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李斯又纵容胡亥骄奢淫逸、压榨百姓、迫害大臣,导致普天下之人对他们的怨愤。六国旧族与陈胜、吴广纷纷起义,逼近首都咸阳。当秦二世质问李斯时,李斯为了保住自己的爵禄地位,运用超人的辩才,教导胡亥:作皇帝不能为天下服务,而要让天下为你服务。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你要对所有人严加监视,用酷刑惩罚他们。他举了一个例子,把灰土洒在道路上本来是很小的过错,但是商鞅对这个人施了残酷的肉刑。百姓看见这样小的过错都要受到那样残酷的刑法,就会俯首帖耳为你服务了。李斯進一步劝说胡亥要自我放纵、享尽人间之乐,并无耻的说这样才算是贤明的帝王,决不能让所谓的仁义、道德以及大臣的谏说等等妨碍自己。李斯告诉二世要限制一切,但不能被任何东西所限制。

听了李斯的劝告,胡亥变本加厉的搜刮民脂民膏、残害百姓。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起义军获得了广泛的支持,结果秦朝迅速灭亡。

李斯只忠于自己的利益,并不忠于秦朝,更不忠于百姓。多行不义必自毙,粮仓之鼠李斯遇到了更为狡诈、阴险的赵高,最后惨死在赵高的手里,家族全被杀光。

法家人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严而少恩,不顾亲情,不顾友谊,不顾社会舆论,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甚至他人生命,务以残酷为尚的思维与行为模式,终将被世人所唾弃。历史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法治,很多社会关系还需要法律来调整。我反对的是过分夸大法治的作用,一味依赖法治而不進行道德教化。事实上,如果人心趋善,整个社会只需要很简单的王法就可以治理好。而如果人心不古,法律必须随之变得非常复杂,否则就不能达到治理的目的。古代的法律相对简单,因为只需要那么简单就能达到治理的目的。中国古代的汉唐两朝,其“德主刑辅”、“德本刑用”的法律原则在创造出这两大盛世中的作用是不可抹灭的。而现代法律则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完备。但即使这么完备,仍然制止不了越来越多的犯罪现象,因为人心不正,再完备的法律也是防不胜防。如果人心正,众人皆善,那么法律也要面临“下岗”。

墨家

在广大农村的田埂上,生活简朴,穿着短衣草鞋的墨子正向他的弟子们传播墨家学说:

“墨家主张贵俭、兼爱、非攻、上贤。贵俭是指生活要俭朴,兼爱是指人们要互相友爱,非攻是指不要打不义的战争,上贤是指要选拔贤能的人做官……”

墨子所主张的,皆是善行,后人应当遵从,不可废也。

名家

何为名家?名家者,实与近代西学东渐中从西方传来的逻辑(LOGIC)学相近,名家人物站在哲学角度上对事物之间的关系進行逻辑上的辨析。

名家之学看似无用,实是先秦诸子中的一朵绚烂的奇葩。它实是儒、道、墨、法诸家所共有的辩证法。名家之学属纯理论范畴,不易对天下大势产生直接的作用,但它却在思想上指导着人们的言行。因此,很难明确指出哪几个人是名家代表人物。勉强要指出几个来,看来只有惠施和公孙龙了,但他们的书已经佚失了。

阴阳家

阴阳家之学以阴阳、五行、天文、星象、历法、占卜等为主。阴阳之说源于《周易》,五行之说源于《洪范》,两者均为阴阳家之理论基础。

此类学说不易为人所理解。阴阳学说是中国上古传下的文明,是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天文学、历法学、预测学。

纵横家

何谓纵横?纵指合纵,横指连横,是战国时期苏秦、张仪等政客一时的外交策略。此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人物,后来又有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等人继之。

苏秦一开始前往秦国游说秦王行王霸之道,但未被采纳。回到家中,苏秦发奋钻研姜太公(吕尚)所传《阴符经》数年,苦苦思索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的原因。他勤奋读书,每当读到夜里想睡觉时,便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警醒自己。“锥刺股”的典故,就出自苏秦。经过数年的用功,又進一步研究了当时的天下大势,苏秦的脑海中产生了一套新的谋略构想,自信能够说动当世之君。他改变策略,转而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之君,使其合纵以拒秦。策略被采纳,遂六国大封相,苏秦被拜为六国联盟纵约长,即六国联盟之相。合纵策略一出,秦兵不敢东出函谷关者十五年。可惜,苏秦在风光了十几年之后,在齐国被人刺杀。

张仪和苏秦在年少时同学于鬼谷子门下,因此两人是同学。苏秦一死,张仪便出来游说六国,使其弃合纵之策,转而依附于秦国,此谓连横之策。连横之策,亦免战事多年,天下百姓因此得以休养生息。

纵横家之言相当于现在的外交谋略,重视现实,可视作我国古代的政治外交学。并且,合纵连横之策,确实避免了多年的战争,史书上说,“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维持二十九年大体上还算和平安定的局面,对于天下百姓是有益的。

然纵横之策只是一时的权谋,其根本的用心动机,只是为了谋取个人的功名富贵,并没有为天下长治久安作打算。因此,纵横家虽在政治上煊赫一时,风云二三十年,毕竟不能与儒、释、道的教化之功相提并论。苏、张等人能成为大谋略家、聪明的凡夫,但无法成为超凡入圣的圣人。是为个人谋取私利,还是为天下苍生谋福利,这是凡人与圣人的界限。

杂家

所谓杂家,实是杂取诸家之言而成。杂家并录儒、道、墨、名、法诸家之言,自身并无宗旨。然其所录诸家之说,有原书已佚者,仍可借以参考,窥见一二。如战国时秦相吕布韦的《吕氏春秋》,即是杂家之说。

农家

农家则“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其学术著作多为农技之书,对于促進农业发展,满足百姓衣食,甚有贡献。农家代表人物当推许行。

小说家

至于小说家,可不是指现在写小说的人,而是指用很浅近的说法,如譬喻,寓言之类去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使君民乐于听受。但其学说主张,仍出于其它学派。所以,小说家指的是表达言论所采用的形式,而非指言论的实质。

故十家之中,其可观者九家而已。这九家又称九流。中国民间有“三教九流”的说法。三教自是指儒、释、道三教,九流则是指除去小说家以外的道、儒、法、墨、名、阴阳、纵横、杂、农九家。

兵家

其实,除去九家以外,还有兵家等流派,只是古人没把他们纳入统计。如春秋时的孙武、战国时的孙膑、庞涓均为兵家之代表人物。孙武著有《孙子兵法》,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孙膑、庞涓,与在战国史上留下了“合纵连衡”一页的苏秦、张仪,均为鬼谷子的弟子。孙膑、庞涓学兵法,苏秦、张仪学谋略。他们学成下山后对战国时期的军事、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

鬼谷子是春秋时代晋平公时人,他是当时及后世极为神秘的人物,属于道家之流的隐士,隐居在鬼谷中,因此就用鬼谷作了自己的名号。鬼谷子实际上姓王名栩。他修炼多年,为人朴实无华、大智若愚,并且对数学、占卜、兵法、游说,出世养生等皆有相当造诣。

鬼谷子对于自己的两个徒弟孙膑,庞涓势不相容早就明察,他改孙宾的名字为孙膑,暗示他将遭膑刑(膑为当时一种刑罚)。庞涓与孙膑有八拜之交,庞涓曾发誓若背信弃义,则遭万箭穿身。有一次庞涓听说魏国花高价钱纳贤,他动了心要去魏国做官。鬼谷子告诫庞涓不能够欺骗别人,如果你骗别人的话,那以后你要上别人的大当。最后他就送给庞涓八个字:“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他下山之后,巧妙地应用了其祖上传下的《孙子兵法》,屡战屡胜打败了当时以庞涓为帅的强大的魏国,充分地演绎了战略战术在战争中的应用。他以弱胜强,围魏救赵,诱敌骄兵的战例都被后人引用、借鉴,在中外军事史中留下了辉煌的典范。

庞涓没有听鬼谷子的话,出于妒嫉,他欺骗孙膑,骗取其祖上传下的《孙子兵法》,并且残酷迫害孙膑,使其遭受了膑刑。当其残杀孙膑的阴谋败露后,孙膑逃回齐国并在最后一战中,将庞涓引至“马陵道” 。结果庞涓上了孙膑的当,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应了他发下的誓言,也应了鬼谷子所占庞涓将“遇马而瘁”的预言

鬼谷子悲叹其道将会失传,当孙膑、庞涓下山后,常常流着泪给苏秦、张仪讲学,希望他们二人能悟道。但二人终因根基太浅,始终未能开窍。后来他俩下山时,鬼谷先生也为他俩占卜前程,后均应验无误。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3年2月3日星期五

神仙故事:可以点石成金的林仙人

tian.jpg

文:德惠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福建延平府(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有位林道人很是神奇,大家不知他的籍贯、姓名,只知道世人常称他为“林仙人”,所以本文也从俗称他“林仙人”。林仙人自称是从纯阳祖师吕洞宾那里得到点石成金法术的,其法术很神奇,能使世间的顽石、瓦砾、乃至草木和各种药材等等人间各种物品,应手就变成金子,而且根本就不需要架设丹炉烧炼。他用法术变化出的金银都用来救济贫苦,从来不曾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过法术。

福建沙县有个王别驾辞官归隐,“别驾”是州级长官的佐吏。这个王别驾很喜欢道家术类的东西,因此把林仙人请到家中供养,对他很是恭敬。当时一些贪婪之人想学点石成金的法术发财,纷纷想学林仙人的法术,可都被拒绝了,这些人就经常在僻静之处拦截恐吓、威胁林仙人,可都没成功。延平府的新知府刚来不到十天,这些贪婪的人趁他不了解情况就诬告林仙人。新知府本来就厌恶神棍,因此被蒙蔽,大怒,命差役前去抓捕林仙人。可抓捕计划尚未布置完毕,便有人禀报:林仙人已经在门外求见了。于是知府命人带入府中,只见林仙人“秀眉美髯”,真的有种超出凡尘的气质,于是心中诧异,神色缓和下来说:你有什么法术,能现在给我看看吗?

林仙人说:贫道学的法术不需要世间的炉火,更不会用幻惑之术骗人,只是在关键时刻救济别人而已,您一定要看,那我只有从命了。于是知府命左右取来一大锭水银,称重为两镒,镒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两镒就是四十两。林仙人要来些清水,将水银全数注入盛水的容器,随后用手探入其中搅合揉搓片刻,再看水银和水都消失了,竟全都变成了银子。知府命手下召来银匠当场检验是真银,设炉熔化后检验是真银,凝固后再看依旧是真银不变,知府方才相信,恭恭敬敬的以大礼相送,让林仙人回去了。

这林仙人还有一件奇事,他平日大多时都在深山幽谷无人之处苦修,只是入城时才住王别驾家。王别驾也是好道之人,他在家里也设丹炉烧炼,可从未成功过。他多次见过林仙人的神迹,于是向他殷勤求法,但都被拒绝了。道人每次往来城市都经常用法术救济贫苦之人。

一天王别驾家里的仆人驾着柴车送林仙人回山,半路上仆人突然下车跪着求林仙人说:仙人您用法术变化金银,接济穷苦,功德广大!可小的家里也穷到了骨子里,求大仙您稍稍施法搭救。

林仙人听他说的实在可怜,也有点受感动,就让他拿块石头,仆人满地想找块大石头,找来找去,找到块大的,一称正好七斤八两。林仙人见他如此贪心,叹道:你福薄,承受不起。仆人当即跪下叩头不止,林仙人勉强伸指点了一下石头,仆人解下腰带将石头包好绑在腰上。林仙人告诫他:不可妄动,回家后才能打开。仆人回去的半路上,只感觉石头变的越来越凉,冰冷至极,心想一定是变了,于是不顾林仙人的告诫,打开一看却是变成了白盐,称了称正好七斤半,古代十六两为一斤,也就是七斤八两,石头变成了等重的食盐。食盐拿到市场卖了八十文,正好是他一天的工钱。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辛卯年),福建人礼部右侍郎田一俊病逝于京城,万历皇帝诏赠礼部尚书,并派翰林董其昌扶灵柩归葬福建故里。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号“文敏”,是明朝后期著名大臣、书画家、收藏家。当时董其昌偶然与林仙人相识于王别驾的宴会上,得知他有神术,于是对宴会主人王别驾说:林尊师是真有道者,听闻他有指石成金之道术,可试着让我们看看吗?王别驾也请林仙人展露一下。林仙人说:小事一桩,但要学士(董其昌)取一物作为验证。

那天正是黄历七月十三日,新秋炎热,有刚落下的梧桐子,于是董其昌取梧桐子一枚为证。林仙人喝完茶碗中的茶水,将此梧桐子投入茶碗中,用手一指转眼间就变成银珠,用茶匙盛出满座宾客传看、检验,无不惊叹、震惊。董其昌又说:梧桐子可以变为银珠,银珠能还原成梧桐子吗?于是林仙人接过银珠,再次放入茶碗中,过了一会儿再取出,竟又是原先那枚梧桐子。如此这般的反复三次变化。最后,林仙人把梧桐子变成的银珠赠给董其昌说:“此乃真银,纵放置五百年,亦不虞有变”,董其昌将其收入袖中致谢。经过这次奇迹,延平不少官员都想学点石成金的法术,但林仙人全都拒绝了。

林仙人还曾经对董其昌说:贫道的道法可以“通天地,役鬼神”,但是只能找适合的人传授,绝对不能妄传轻授,我看学士你有非凡的神骨,可谓“道缘天分,尘世罕见”,如果你有心修道,贫道定当传授。我作为修道人讲究积阴德,利益万物众生,救济世人,希望能借助学士你的高才,为我写篇文章,让福建世人乃至后人都知道有道法神迹存在,文章完成后,我就要离开福建了。

董其昌当时爽快的答应了,回去后半夜一想:我为此人立传写篇文章不难,可万一他是个妖道,去干什么不法之事,事败了,岂不连累我的名声受损?况且天生我董其昌文笔非凡,文名显赫,怎么还要去依靠宣扬道家点石成金的法术去济世利人?于是,第二天他让管家取些绸缎和一双鞋送给林仙人作为临别的礼物。

林仙人知道董其昌心中有疑心,于是上前迎接管家道:你家主人昨日承诺为我立传,谁知夜半升起疑心,但依然送我礼物,终究不失为忠厚长者啊。他接过礼物说:请稍等片刻,我也有薄礼相赠。他于是脚下踩断一片断瓦,拾起这一小片断瓦,称量一下与十二枚铜钱等重,然后立刻用纸包好递给管家说:这是给你家主人董学士的酬金,切记中途不能打开看啊。管家不知林仙人何意,但出于礼貌,依旧道谢后离去。回到董其昌住的旅馆,汇报此事,董其昌打开纸包,里面竟是品质上等的黄金一块,而且其形状就是那一小片断瓦的形状。董其昌这才明白林仙人是真仙。

董其昌办完皇帝交代的任务,回程前又专程派人去找林仙人,可没有找到。原来林仙人对王别驾说:我的师父吕洞宾近来隐居在武夷山大王峰以北的幔亭峰下,混迹在仆从、樵夫之中点化世人,可惜世人多不识仙。现在我这个当徒弟的要赶着给师父送寒衣了,于是就离开了王别驾家,从此不知所踪。

董其昌的那粒银珠子看上去坑坑洼洼,和真的梧桐子外形一模一样,后来被董其昌的友人范尔孚借去为母亲治病,再也不曾归还;那一小片断瓦形黄金,也被朱氏太夫人借去熬草药汤救人了,据说治好了许多人。因为据传说,用神仙点化的金银可以治病,多有奇效。而且中医里面确实有使用金银、金银箔的记载,例如中医古籍《本草害利》中说“入药金银用箔,或用簪环首饰”,“凡使金银铜铁,只可悬煎于药铫中,借气以生药力”。中医古籍 《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说:金银箔“之入肺部,固其类也。其性沉重,能制火脏之轻扬,故亦入心经。过服必中其毒,以鹧鸪肉解之。”

以上关于林仙人的事迹,都是明代古籍《狯园》的作者钱希言,在董其昌家里的戏鸿堂中,听其亲口所说,时间是在万历甲寅年(公元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黄历六月初五。董其昌是当时著名大臣,所说的话应该可以保证真实性,而且钱希言也是当时著名文人之一,没有必要去假托或编造董其昌所言。可见林仙人的神迹是真实存在的,修炼是真实存在的,修炼有成后就可以有神迹出现。

从林仙人与仆人的故事可知,他用神迹帮人也要看人有没有福分去承受,不能乱来,仆人无福,石头没有变成金银,而是变成了等重的食盐。林仙人认为董其昌根基好“道缘天分,尘世罕见”,可是董其昌心生怀疑、顾虑,林仙人就不再见他了,可见修炼人一定要绝对的信师信法。林仙人神通大显,可是天冷了,还是要去给师父吕洞宾送寒衣,可见其敬师的一片诚心,可知修炼人无论修多高,永远都要敬师敬法。

资料来源:明朝钱希言《狯园》

原文:万历中,福建延平府有林道人者,不察所从来,亦莫知姓氏,俗呼为林仙人。从纯阳祖师受指石成金之法,能令顽石瓦砾、草木诸药,人间所有之物,应手而变,不事炼合。然其术以救济贫乏为主,未尝自润也。沙县王别驾某罢官归,颇乐方术,延之于家,礼待甚渥。常有贪夫求其术不得,每于僻静处恐胁备至。时延平守下车旬月,深嫉此辈,贪夫陈状讦之。守怒,急遣分捕,而林已在门矣。遽令召入,林秀眉美髯,姿出格外。守望见,心异之,词色稍和,谓曰:“若有何术,能立就乎?”林语曰:“贫道非炉火术,亦不幻惑贵人,但以振乏绝而已。公既欲试,惟所命耳。”守即戒左右取水银一大锭,计重二镒,与之。林因请水一器,投水银其中,用手揉之,少顷澄水已成好银。守大惊,亟呼银工就地为炉,依法烧炼,果竟不变,乃厚礼而遣焉。云间董翰林其昌,辛卯岁为送其座师田侍郎一俊丧还闽中,偶会林于别驾席上,知其术神,告主人曰:“林尊师真有道者,闻其指石之术,可试以为药乎?”别驾为请于林,林曰:“此小事耳,惟学士取一物为验。”时七月十三日,炎海新秋,梧桐落子,董遂取盘中梧子一粒授林。方茶次,林便投入茶碗,随所指立变为银,徐徐以匙行碗,挑银梧子出。举座验之,无不骇愕。董曰:“梧子化为银矣,银独不可复化为梧子乎?”林接取,再纳茶碗,良久出之,故是梧子也。如此者三。林曰:“此真银矣,五百年后不复变也。”董乃藏诸袖中,因尔致敬。于时延平官僚咸欲传术,卒不肯授。从容谓翰林曰:“某之术通天地,役鬼神,非其人不妄授者。观学士神骨非凡,有少道分,当不靳指示。但某常拯救人,以阴功及物,须藉学士高文流传闽中,请从此他逝矣。”董慨然许诺,中夜思维:“吾为此人立传,万一事败,岂非名节玷乎?且天生其昌,宁能藉黄白之术以济世哉!”明日遣家监进得持轻吹二端、织成履子一緉,送林留别。而林已逆知其心事矣,乃迎而语之曰:“而主昨许为吾作传,夜半生疑,然仍遣币致敬,终不失为长者。”卒受其礼,谓曰:“某亦欲附薄仪报谢之,望少待。”忽于脚下碾一断瓦,约重十二镮,急取纸包裹,以授家监,曰:“聊用奉酬学士。然慎勿于途中开视也。”家监唯唯谢辞而去。及抵行馆,董发其所裹,上金燦然,宛是断瓦之状矣。林所居深山邃谷无人迹处,往来城市,每客别驾家。别驾平生好烧水银,寂寂无验,见林神异,自扑泥中礼拜殷勤,董不为动也。林每从山中出,日费数金,并以济乏,皆成于俄顷点化,以不过多。忽一日驾柴车还山,役夫跪而请曰:“仙官济人之功广矣,如某辈贫入膏肓,忍不援手一救耶?”林为之动容,令求一片石。役夫就地选取大者,秤之重七斤八两,林叹曰:“嗟乎!福薄之人,何以当此!”役夫叩头再四。林不得已,强举一指指之,即脱其腰缠来固缚,戒不得妄动,抵家后方可开也。役夫行至半途,觉腰中极冷,疑其有异,因辄开视,乃是七斤半白盐耳。诣市鬻之,得钱八十文,仅酬一日之劳而已。又言吕翁踪迹近躲在幔亭峰下,常溷仆夫樵子之中,故时人莫识也。今当往送寒衣,旦夕且去。董濒行,再使人物色之,林已飘然不知其所适矣。银梧子上有星靥,类梧子形。里人范尔孚请以救母,遂留不归。其所赠小饼金,朱氏太夫人亦请去煎汤,所救多愈。吴儿咸言神仙点金可以疗疾矣。甲寅六月五日,在董氏戏鸿堂闻说(有删减)。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3年1月31日星期二

走進中国正统文化(第一册):第五单元 说“信”(上)(二)

走進中国正统文化(第一册):第五单元 说“信”(上)(二)


from 气功

中国古代经典章句评注: 孟告杞柳与湍水之辩

tian.jpg

文:王舍微

【原文】

出自于《孟子•告子章句上》: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杯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杯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杯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评注】

告子在杞柳与湍水之辩中的阐述是基于他“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的思想。孟子的论述则基于其“人性善”的思想 。告子采用类比法以杞柳之喻和湍水之喻阐释,孟子则以顺逆和上下诘问。这反映出告子将人性看做是一张白纸(湍水),向善或向恶(决诸东方或西方)取决于外部因素。孟子则认为人性之善且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 ),不善是因为外力所致( “搏而跃之”  “激而行之” )。杞柳与湍水类比准确与否姑且不论,但这里牵扯到善与恶、人性与仁义、顺之与戕贼、决诸与搏激诸层面如何认知的问题。

【评析】

历史上对孟告之辩的讨论一直持续到今天,其核心在于人性与仁义的关系是戕贼塑造,还是顺性而成?换言之,是先天的人性顺性而成了仁义,还是后天的熏陶将仁义戕贼塑造投射到人性白屏上?其中还涉及到自我、自身等关系,因此成为哲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也有人说孟告之辩以类比说理,缺乏形式逻辑而沦为诡辩。其实,这种论辩好比是三维空间中的两根直线,除了平行和相交之外还有更复杂的诸多状态。不一定非要分高下,而是通过论辩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

人性何所寄?哪一层是我?这需要立体的、多层面的认识人体自身。可以左右人身体的有主元神(包括携带的德和业力)、副元神、遗传信息、后天形成的各种观念或外来干扰,分布在身体的不同层空间中。人性中善恶同在,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既有佛性又有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决诸善则仁义;决诸恶则残暴。后天形成的种种观念(杯棬)则好比通向善或恶的管阀。决诸人性之善就下,遂成溪流,滋润良田;反之,搏激人性之恶跃之,势如山洪,摧枯拉朽。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