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8日星期六

酌古鉴今:最大与最小(数文)

文:蔡新知 整理 来源:

一、最大与最小 

《晏子春秋.外篇第八》记载:问晏子道:“天下有最大的东西吗?”

晏子回答说:“有。大鹏的脚,在浮云上游动,背上升到青天,尾巴倒伏在天空里,跳起来,嘴到北海啄食,脖子和尾巴,横隔在天地之间,可是还不知道它那有六根翎管的翅膀,在什么地方。”

齐景公又向:“天下有最小的东西吗?”

晏子回答说:“有。东海有一种虫,在蚊子的睫毛上筑巢,不停地产子,不停地飞动,而蚊子却若无其事,不因此而惊慌。我晏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东海的渔夫,却把它叫做焦冥。”

既然世界上又有最大的,又有最小的,人只在中间。人还有什么可骄傲或自卑的呢?

【赏析】

什么东西最大?什么东西最小?这是先秦时代,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庄子?秋水》记载:河伯曾经同北海若议论:天地是不是最大?毫末是不是最小?同样的问题,晏子作了不同的回答:大鹏最大,焦冥最小。答案尽管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想了解自然的可贵的探索精神。晏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生动细致的描述,简直可以同庄子的表述相媲美。

“既然世界上又有最大的,又有最小的,人只在中间。人还有什么可骄傲或自卑的呢?”—那就老老实实、勤勤恳恳、正正派派、好好做人吧!

二、循表渡河   

.慎大览?察今》记载:楚国想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水中,做好渡河的标记。不久,澭水突然上涨,楚国人却不知道,他们仍按照标记,在夜里徒步渡河,因此有一千多人被淹死,军队惊恐得象都市里的房子倒塌一样。

【赏析】

楚人偷袭宋国之前,派人“先表澭水”(早先在澭水河里做好标记),这本是先行一步的聪明之举,可是,他们偏偏忽略了“澭水暴溢”的可能性。情况变了,还是照老标记去过河,本是有备之战,结果反而不战自败。世上的事,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彼时彼地的东西,不一定适合于此时此地,如果墨守成规,生搬硬套,吃现成饭,那么,真理也会成为谬误。世间并没有亘古不变、包治百病的药方,只有联系实际、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药到病除。讲到治病,人的疾病,都是业力造成的。国家的祸乱,也是如此。楚国想偷袭宋国,本属做恶,古圣主张:邪不压正,邪国不可侵害正义之邦。治病与治国,其理一也。因此,楚国有一千多人被淹死,军队惊恐得象都市里的房子倒塌一样。也是。坏人与邪国,他们做恶,不信报应,但他们必遭报应!这时的报应,突入其来,由不得他们。

三、九方皋相马

《列于.说符》记载:秦穆公对伯乐说:“你的年纪大了,你的儿孙辈中,有没有可以派去帮我寻求千里马的人?”

伯乐回答说:“良马可以从它的形貌和筋骨上,加以考察,但天下最好的马,评判的方法却似有似无,很难把握。这种马,奔跑不扬起灰尘,跑过后不留下足迹。我的儿孙们都是些凡庸之辈,他们可以找到一般的好马,却识别不了天下最优良的马。我有一位共同打过柴、挑过菜的伙伴,叫九方皋,这个人相马的本领,不在我之下。我请求您召见他。”

秦穆公便召见了九方皋,让九方皋去寻找天下最优良的千里马。九方皋出去了,然后回来,报告说:“最优良的马,已经找到了,在沙丘那儿。”

秦穆公问:“是匹什么样的马呢?”

九方皋说:“是匹母马,黄色的。”

秦穆公派人去取马,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秦穆公不高兴。把伯乐找来。对伯乐说:“差劲啊,你让我派去找天下无双的名马的九方皋,连马的毛色、公母,都分辨不清。他还能识别马的好坏吗?”

伯乐长叹一声,说:“难道他真的达到了这样的地步了吗!这就是他胜过我千万倍的地方,没有人能抵得上他。象九方皋这样的相马圣手,他所看到的,是马的天生的秘密。他抓住了马的根本,而忽视了马的皮毛、粗迹;看到马的内在品质,而忽略了马的外表;他看到他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而没看到他认为不需要看到的地方;观察了他认为必须观察的,而遗漏了他认为不必观察的。象九方皋这样的相马方法,有着比相马本身,更重大的意义!”

等到把马取回来一试,它果然是匹天下无双的最优之马!

【赏析】

为求得天下最优之马,伯乐向秦穆公推荐了九方皋。九方皋经过三个月的观察,终于找到了一匹天下无双的千里马,虽然他在说明马的雌雄和毛色时,出了一些小小的错误。

九方皋的相马术,说明了看问题要从大处着眼.要抓住根本,透过现象看本质。考察人要从整体上去看,全面地看问题,重视人的根本品质。

世有九方皋,然后有千里马!世有伯乐,然后有九方皋。

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

四、正本清源,心无旁骛,吃透实质,排除干扰!

《列子.说符》记载:的邻居,丢失了一只羊,已带领全家去寻找,又跑来请杨子的僮仆,去帮助追寻。

杨子说:“嗬!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派那么多人去寻找呢?”

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等到找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

邻居回答说:“没有找回来。”

杨子又问:“为什么没有找回呢?”

邻居说:“岔路中又有岔路。我仍不知该往哪条路上去找,所以只好都回来了。”

杨子的脸色有些不高兴。半晌没有讲话,整天都没有笑容。杨子的门人们,觉得很奇怪,向杨子问原因道:“羊,不过是不值钱的牲口,况且又不是您的,但您却整天不说不笑,愁眉苦脸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杨子不予回答,门人们得不到答案。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出门,把这件事告诉了心都子。心都子和孟孙阳一起,去见杨子,问道:“从前有这样三兄弟,在齐鲁之间游学,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学得了之道后回家。他们的父亲说:‘你们已学完回来,请给我说说什么是仁义之道,行吗?’

老大说:‘仁义之道,就是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然后才谈得上名誉。’老二说:‘仁义之道就是要不惜生命地保护名誉。’老三说:‘仁义之道就是既要保全生命,也要保全名誉。’他们兄弟三人的仁义之道,完全不同,但却出于同一个儒士的教导。谁对谁不对呢?”

杨子说:“有个居住在河边的人,熟悉水性,敢于游水,驾船摆渡来赚钱,供养百口之家。背着粮食来向他学习游水的人,成群结队,结果淹死的人,差不多达到半数。这些人本来是来学游水的,而不是来学淹水的,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你认为谁对谁不对呢?”

心都子无声地退了出去。孟孙阳责备他说:“你提问为什么那么拐弯抹角的,而我们老师的回答,又那么古里古怪?我更加困惑不解了。”

心都子说:“大路因为岔道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对一种学术的理解不同,而丧失这种学术的本义。学术的本源是一致的,相同的,但到后来,却像现在这样互相分歧。唯有回归到本源上来,才能不丧失这种学术的本义。你长期在先生的门下求教,学习先生的学说。而竟不懂你先生说的什么意思,太可悲了!”

【赏析】

杨朱的邻居,因歧路之中,又多歧路,而丢失了羊。学者们则因为理解不一,各执已见,而丧失了一种学术的真谛和本源。可见世事枝节纷繁,复杂多变,很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以至于舍本逐末。唯一的办法是:归同反一,正本清源。吃透实质,心无旁骛,才不致于被细枝末节,纠缠干扰。

正本清源,心无旁骛,吃透实质,排除干扰。这就对了!

五、虚弦射鸟

《战国策.楚策四》记载:从前有一天,更赢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仰头看见有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可以为您用拉弓而不发射箭矢的方法,射下鸟来。”

魏王说:“难道射术可以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吗?”更赢说:“可以。”

停了一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赢虚拉了一下弓弦,就把它射下来了。魏王说:“射术怎么真的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啊?”

更赢说:“这是因为这雁有心病。”魏王说:“你怎么知道的?”更赢回答说:“它飞得很慢,而且叫声很凄惨。飞得慢,是因伤口痛;叫声凄惨,是因离群很久了。所以它伤口没有好,而又惊魂未定,这时它听到弓弦发出的声音,用劲振翅往高处飞,导致伤口撕裂,而坠落地上。”

【赏析】

惨痛的经历,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它往往使人以后每遇同样境况,便心慌意乱,手足失措。此所谓“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

人如有此种心理障碍,往往来源于先前不能明察事理,作恶多端。恶魁们一旦陷于此种境地,其死期必不远矣!

六、螳螂捕蝉…

《韩诗外传》记载: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它正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时,却不知道有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起颈脖,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螳螂正要吃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是想啄死螳螂吃掉它。黄雀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之下,有个拿着弹丸的小孩,那小孩拉开弹弓,正准备射黄雀。孩子正要射时,却不知脚前有个深坑,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些鸟虫和这孩子,都是贪图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旁隐藏着的祸害。

【赏析】

知了、螳螂、黄雀和童子,在同一背景的舞台上,演出着相类似的悲剧,而悲剧的根源,却都在于“贪前之利,而不顾后害。”

人如果这样,也免不了悲剧的结局。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目光短浅.眼睛只盯于眼皮底下鼻子尖般大的利益,而不顾身后潜伏的危机、杀机,最终是免不了要翻船覆车,丢掉性命的。

所以,居安思危,近忧远虑,应成为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原则。追名逐利、伸手夺财的时候,要想到“三尺头上有神灵,损人利己遭报应。”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占了小便宜而吃大亏。

七、宓子论人之过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
宓子的一个朋友,带一位客人,来拜访宓子。

客人走后,宓子对这个朋友说:“你带来的这位客人,别的都好,就是有三个错误:一见我就笑,是轻浮和不懂规矩的表现;言谈中从不提起自己的老师,是一种对老师不敬的叛逆行为;刚见面,交情还不深,就推心置腹地说一大堆,这是稀里糊涂的表现。”

宓子的朋友,不以为然。那位客人听说后,对宓子的这番批评,不同意,向宓子的朋友,解释道:“我一见他就笑,说明我坦荡无私;我在谈话中不提及我的老师,是为了打通与别人之间的隔阂,以便交往;我与你的朋友宓子,交情不深,而敢说心里话,是对宓子忠诚和信任的表现。”宓子的朋友,认为这位朋友没有错。不对的是宓子。

那位客人的言行,本来就是一个样。但却可以被一种人,看作君子;也可以被另一种人,看作小人。这完全是由于各人自己的看法不同。

【赏析】

认识一个人,并不容易。仅据一时一地的言谈举止,就对别人妄加批评,误解别人的本意。这反而显出自己的浅薄。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多做事以助人为乐,少讲话以静心养性。


from 气功

皇帝不能以个人喜怒,任意而为(数文)

文:陆善 整理 来源:

一、不能以个人喜怒,任意而为

曾经有一个官员,很不讨的喜欢,所以,当这个官员有功应提升之时,赵匡胤就不予批准。大臣赵普,坚决请求照章办事,赵匡胤和气地说:“我就是不给他升官,你有什么办法?”

赵普说:“刑罚是用来惩治坏人坏事的,赏赐是用来酬劳有功之人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赏罚制度为天下人共同拥有,不是您个人的事情,怎么能以您个人的喜怒,而任意为之呢?”赵匡胤更加生气了,转身进入宫内。赵普就一直站在宫门外等候。过了很久,赵匡胤醒悟过来了,觉得赵普说得很在理,便答应赵普的请求,提升了那个官员。

“皇帝不能以个人喜怒,任意而为”的谏言,受到了赵匡胤的尊重。

(源自宋代司马光《涑水记闻》)

二、宋太祖认错

宋太祖赵匡胤,曾经在,用弹弓打雀。群臣口称:有急事求见。太祖马上召见他们。然而,群臣所说的,不过是很一般的事情。

太祖大怒,追问其中缘故:“为何要骗我?”有一臣回答说:“我认为此事,总比用弹弓打雀重要。”

宋太祖更加生气,举起手中持拿的斧子,就用斧子的把柄,撞击那人的嘴,打掉那人的两颗牙齿。那人慢慢地拾起牙齿,放在怀中。

宋太祖骂道:“你揣起牙齿,难道想告我不成?”那人回答说:“我自然不能告您,但自有史官来记载这件事。”

宋太祖转念一想:“此人说得实在有理,其错在我!”遂转怒为喜,赐给这人许多财物,并安慰他。

(《涑水记闻》)

三、王钦若阴险,巧言中伤他人

王钦若为人阴险狡诈,善于以诡诈之言陷害他人,而被陷害之人,往往还蒙在鼓里。

时,王钦若与王旦,同为。当时,翰林学士李宗谔,很有名望,王旦很器重他,想推荐他做宰相副职,就把这个想法,先告诉了王钦若。王钦若说:“此事甚好。”王旦说:“还应禀告皇上。”当时李宗谔家里很贫穷,所得俸禄不足以用来娶妾。王旦曾前前后后,资助他一千多贯钱。这些事,王钦若都知道。按以往的规矩,任宰相副职向皇帝谢恩之日,朝廷赏赐之物,价值将近三千贯钱。王钦若便趁机会,禀告真宗说:“李宗谔平日欠了王旦很多钱还不上,王旦推荐李宗谔任宰相副职的目的,是让他得此赏赐,以归还自己的债,并不是为选拔人才。”

第二天,王旦将推荐李宗谔之事,对真宗一说,真宗当即变了脸色,不予批准。

(《涑水记闻》)

四、奢物亡国

宋太祖赵匡胤,平定了后蜀,走进蜀宫,见蜀后主孟昶的宫中,有镶嵌宝物的便盆,立刻命人将它打碎,并说:“他(孟昶)追求这么奢侈的享受,还想不亡国,哪里能做得到?”于是,凡看到诸侯、大臣们有奢侈品,一律命令予以焚毁。

(《涑水记闻》)

五、先见之明

宋真宗已经与契丹和亲。王旦问李沆:“你看和亲之事如何?”李沆说:“好是好啊,可是边境上祸患平息了,恐怕君主会渐渐滋生奢侈享乐之心。”当时,王旦听了,并没有把他的话,当做一回事。等到宋真宗晚年,大修宫殿楼阁,到各处巡视、游玩时,王旦才私下里感叹说:“李公可称得上是有先见之明呀!”

(《涑水记闻》)

六、举贤不避亲

侍中曹彬将死,宋真宗亲临探视,问他有何后事嘱托?曹彬说:“臣无事可言。”真宗一再追问,他才说:“臣有两个儿子曹璨和曹玮,都有才能,可以任用为将。让他们继续卫国效力。”真宗问二子优劣如何?曹彬回答说:“曹璨的才德不如曹玮。”后来事实证明,曹彬所言,都是实话。

(《涑水记闻》)

七、宋真宗不罪言者,并下诏表彰

石熙政,任宁州(今甘肃一带)知州时,上书宋真宗:“前几天清远(县名,今属)军失守,是因为朝廷一向对此地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造成的。”并由此提出向宁州增兵三五万人的请求。

宋真宗说:“西边之事,我从来不敢忘记。只是石熙政远离朝廷,不知内情罢了。”

周莹等人说:“清远失守,是将帅无能的缘故,而石熙政,却敢于如此,一定要治他的罪!”

宋真宗说:“群臣敢于进言,是非常难得的。如果其言可用,就采纳。不可用,就算了。假若一定给石熙政治罪,那以后谁还敢进言?”于是,下诏书,表彰了石熙政。

(《涑水记闻》)

八、寇母严教

寇准小时候,不注重小节的修养,爱好携带鹰、狗去游猎。他母亲教子严厉,有一次怒其浪荡,举起秤砣砸他,打中了他的脚,流了血。

寇准从此改过,努力学习。等到他做了高官时,母亲已死去了。每当寇准摸到脚上的疤痕时,就会落泪,因为他想起:没有当年母亲的严教,怎会有自己的今日?

(《涑水记闻》)


from 气功

2019年9月27日星期五

历史故事:北宋宰相张昪,晚年结庐修佛法

文:德惠 来源:正见网

张昪(biàn),字“杲(gǎo)卿”,因为“昪”与“昇”字形相近,有的文章将他的姓名误写为“张昇”或“张升”。他在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中進士。累官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要职,因为当过枢密使,又被称为“枢相”,年老后以“太子太师”致仕(退休),去世后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康节”。

他与当时的一位法名“化成”的僧人有过交往,据记载化成有功能,可以知晓人们前世、今生、来世的情况,故被称为“三命僧化成”。可见张昪是有佛缘的。北宋的官员俸禄是很好的,有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等各种名目,此外朝廷还时常给予赏赐。可张昪为官五十一年,当宰相十六年,他退休后居然“生计不丰”。查阅《宋史》,张昪仕途没有大的波折,而且深得仁宗皇帝信任,对英宗即位也是立了大功的,司马光也曾上书称赞:张昪为清直之人。可见造成他晚年“生计不丰”的原因之一是他非常清廉,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仗义施舍等其它原因,可惜没有详细记载。

张昪作为当过宰相的高官,对于退休后的清贫生活,居然“翛(xiāo)然自适”。“翛然”: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此处形容他退休后内心旷达、愉悦,摆脱了世俗烦恼。他在嵩阳紫虚谷搭建了一座草庵,每日在其中修行,“晨起焚香,读《华严》,庵中无长物,荻帘、纸帐、布被、革履而已”。此时的他创作了一首《满江红》,闻者莫不仰慕,他的修行选择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词曰:

无利无名,无荣无辱,无烦无恼。夜灯前,独歌独酌,独吟独笑。
况值群山初雪满,又兼明月交光好。便假饶,百岁拟如何,从他老。
知富贵,谁能保?知功业,何时了?算箪瓢金玉,所争多少。
一瞬光阴何足道,但思行乐常不早。待春来,携酒殢(tì)东风,眠芳草。

从张昪的事迹中,我们看到他当过宰相,位极人臣,能笑对清贫的晚年生活,静心修行,是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整个社会对他选择修行也是极其敬佩的。这足以说明传统的中国人都是有信仰,尊重信仰的。可是现在的整体上没有信仰,甚至一听到修炼就反感,这不是传统文化造成的,而是中共在几十年里有意为之的结果。例如在大陆的网页中查张昪的资料,除了、古文资料外,所找到的介绍中几乎都不提他的信仰、修行,而只说他是个清官,晚年过起了粗茶淡饭、布衣草鞋的朴素田园生活。中共在系统的把古代社会敬神的真相隐瞒起来,欺骗现代的中国人。中国当今道德沦丧等众多问题,都是中共故意破坏中国与信仰造成的。可见中共的确是个害人的邪党。

资料来源:《青箱杂记》


from 气功

义解三国(1)《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中国人熟知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三国的上百个经典人物故事,大多出自《三国演义》,但它的原型,却来自《三国志》,那么这两本书,区别何在?

简单的说,前者是,就像今天的大型史剧,属于文学作品,来自历史但并非等同历史,后者是史书,真实的历史记载。那有人要问了,既然《三国演义》不能完全等同真实的历史,这些故事的意义何在。其实很简单,历史小说,主要目的是向广大百姓生动传神地传达和揭示那段历史在古代被上演、被安排的真正目的。代表著作者的历史观,就是如何看这部历史,如何认识这部历史,并将这个认识,以小说的方式展现出来。

古人写小说,跟今天不同,因为受的教育不同,过去的读书人叫做儒生,就是孔子讲的仁义礼智信的教育。救助和百姓,或者教导人如何做好人,就是读书人的大志。因此,有大志的小说家大多用尽毕生的精力完成自己的作品,目的就是要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要给社会和百姓做出贡献。因此,他们绝对不会写出来仅仅为了给大家看热闹,他们写历史小说,为的是揭示一段历史的真实意义。什么意义呢?就是作者自己看到的文化的内涵,给人留下人生模范和教训,教会人如何正确地做人。

比如这部《三国演义》,整部书就在揭示:三国历史的出现,为的就是给人类留下一段关于“义”的做人的文化,就是在教会人如何在各种情形下遵守做人的道义。为了生动传神地揭示这一点,将历史人物进行加工,让这些故事精彩纷呈,历史人物深深地刻入百姓的心中,千古流传,人们因此懂得了“义”的真实含义。

人们熟知的关羽,因此上演“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等对刘备主公不离不弃,对对手曹操也要有恩必报等故事,因此有了“义薄云天”的定位。刘备与诸葛亮则留下“三顾茅庐”“鞠躬尽瘁”的君臣之义。

因此这部小说被命名为《三国演义》,演的,就是一个“义”字,在作者看来,历史就是冥冥中安排好的剧本,为人类留下义的文化而来。

因此这部小说,从刘关张的“桃园结义”故事开卷,就像现代的连续剧一样,主人公会首先出场,而一出场,就会紧扣作者展现“义”的主题。我们将顺着这个“义”的主线,站在作者罗贯中的角度,还原《三国演义》各段经典故事的真相。

(待续)


from 气功

紫玉金砂(1):紫砂文化渊源

文:意文 来源:

前言

宜兴紫砂器是历经千年的传统文化,底蕴极深,不仅是实用器物,还集绘画、诗文、书法、印款、雕塑等艺术于一身,显示出中国丰富的传统内涵。但当今紫砂业已经沦为造假化工、赝品、灌漿品、代工壶、机器车制、手拉紫砂的市场。

尤以近年电商以及网拍的风行,商家利用人们捡漏的观念以及贪小便宜的心理,恰恰促成了假货市场的横行。

部分紫砂艺人为抬高身份,自封大师或各种称号早已泛滥成灾,盲目以职称来选壶,误导消费者,败坏风气!

这一切是市场导向误区以及从业者道德下滑所致,消费者购买此类艺术品要有正确的心态及辨别知识,紫砂从业者也需坚守紫砂艺术的本质与本心。从事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紫砂者,从艺也必须具备有“艺德”才是。

不论商业市场如何改变,坚持正统泥料,保持传统器形,维持独特紫砂器制作方法,這些“泥、形、工”艺术才得以传承。

本文希望从头说起,从各种角度说说紫砂的过去以及现在……

* * * *

说起紫砂文化,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独特的工艺、古朴优美的造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它和茶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紫砂壶在中国更被誉为“茶具之首”,也形成了独特的紫砂文化。

“紫玉金砂”的美誉

“紫玉金砂”是对紫砂的一种赞誉和美称。之所以称紫砂为‘紫玉金砂’,是因为用紫砂泥中的优质紫泥制成的紫砂壶,成器后,经泡养,温润光洁,古朴典雅犹如紫玉,随机隐然显现的石英,似满天的星斗,抑或像纷扬的雪花,给人‘紫玉金砂’之感。

古今文献记载上,对紫砂壶有多种称谓,如“茗壶”“注春”“茶瓶”“茗瓶”“瓦壶”“泥壶”“紫瓯”“砂罂”“紫砂罐”“茶注”“砂壶”“宜壶”“砂器”“紫砂器”等等,虽名号不一,但指的都是宜兴的紫砂壶。

说起“紫砂”自然就讲到紫砂壶。其实“紫砂”和“紫砂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紫砂〔一〕,是泛指用紫砂土制作的器具;紫砂壶则是其中的一种,紫砂壶代表着紫砂,但紫砂不一定指紫砂壶,所以紫砂器的出现不能代表紫砂壶的诞生,究其起源,目前看法尚不一致。

紫砂器的历史

汉代以前,茶(荼)主要是熬中药的器具。

两晋时期,饮茶器具称“茶器”,制茶工具称“茶具”。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喝茶自南北朝开始,原先是把茶当药吃,将茶叶放在钵子里煮,烧开后倒在茶碗中。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随着饮茶风气普及,茶器日趋工巧,唐代末年出现了紫砂为原料的煮水壶。

唐代饮茶法,是先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油膏、米粉等,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放上调料煎煮。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之用》曰:“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熟盂”,即盛沸水之盂,“瓷”当是瓷,而“沙”则应为紫砂泥,“或瓷或沙”即是或用瓷土或用紫砂泥制成的熟盂。

也就是说,紫砂器在唐代已出现。目前虽无唐代紫砂器的出土发现,但据考古调查,宜兴地区的古窑址,自汉至唐,有汉代的川埠乡和西山前的窑址群,有六朝的南山北麓汤渡村和均山的青瓷窑群,有唐代的涧古龙窑址等等。

紫砂壶因茶而生

当宋代已形成“哥、官、汝、定、钧”五大窑系,呈现瓷器全盛期时,紫砂才出现。

宋代的紫砂壶已在文人中广为使用,大诗人欧阳修曾诗云:“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诗中的“紫瓯”即紫砂壶。

诗书画家苏东坡在《煎茶歌》里唱出“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绝句,于是便有了苏东坡饮茶的三个要求之一的“一定要紫砂壶煮茶”的说法。

梅尧臣在《寄茶诗》中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其中的“紫泥”、“砂罂”所指是否为紫砂的推论,也苦等了近千年才于1976年考古发现,丁蜀镇红旗陶瓷厂在建基施工中,发现了羊角山古窑址,发掘中获得平盖龙头双条把壶、高颈六方壶和提梁壶等实物遗存。这也是普遍认为紫砂或紫砂壶起源于北宋中期最重要的依据。也同时印证了梅诗。

“宋代,赵佶在大观元年(1107)亲着《大观茶论》全书共二十篇,记述了茶的产地、采制、烹试、斗茶风尚等,“以帝王之尊,倡导茶学。

宋太祖赵匡胤好茶,宫廷茶事极盛,用茶精品为“龙凤团茶”极品达每团数十万钱。“斗茶”之风大盛,源于五代的“点茶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斗茶把烹煮改为冲泡,到了南宋,泡茶方法出现了,此时瓷器烧制转入以烧盏和壶茶具为主”。

南宋紫砂其实物有现藏在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一座古井中发现的三件瑰宝,以及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的一幅《卢仝煮茶图》中置于竹炉上的“水壶”图貌。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元朝至明代中期之前,封建统治者为获得奢侈豪华生活所需的手工业制品,垄断工匠和技术,把全国工匠集中在“寝宫手工业作坊”里监督劳动。直至明代20年完全废除“瓦匠制”,名工巧匠可以自由流动,江西景德镇造瓷名工陈仲美、周时通、吴十九、吴明官、崔国樊等纷纷来到丁蜀改业紫砂,促进了紫砂工艺的改进和发展。

蔡司沾《霁园丛话》里就有“奈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五文字”的记载,这是目前所知在紫砂器物上题刻词句的最早年代。但是元代有没有紫砂器出土,更无实物佐证。


元末明初-粗砂执壶

阳羡茗壶”正始”之首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

史籍中明确地说,紫砂陶器创始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的和书僮是创始人。龚春本名“供春”,少时为吴颐山的书僮,当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供春就偷闲出来,私访寺内制壶的和尚,心手并用,学以习之,终成大家,他制作的紫砂壶被称为“供春壶”,当时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美称。

供春所制茶壶,款式不一。主要有“龙蛋”“印方”“刻角印方”“六角宫灯”等,尤以“树瘿壶”独具风格——此壶呈栗色,乍看似老松树皮,凹凸不平,类松根,质朴古雅,别具匠心。据说当时供春在寺内学艺时,曾看到寺内一古银杏树上有树瘿,形状古朴,奇拙,就模仿树瘿的造型,用手指捏为形,再用茶匙挖空内壁,做成几把”树瘿壶”。这独树一帜的紫砂壶,受到当时社会名流、雅士们的认同、欣赏和赞叹,为其起名曰:”供春壶”,供春遂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壶名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供春款树瘿壶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设茶司马,专事茶贸易”。又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9月发布诏令,废团茶,兴叶茶。从此改变了人们的饮茶方式,用壶泡茶之风兴起。

明末,紫砂被葡萄牙商人带到欧洲,称为”红色瓷器”。


图:本幅描绘唐代诗人卢仝(约795-835)席地坐于一装饰华丽的花毯之上,身旁摆放有三足朱泥茶壶、白瓷茶瓯、朱漆茶托、书画册等。前面则画一老妪煽火烹茶。以朱泥宜兴茶壶煮茶,为明中期以后的叶茶泡法,故应与元代画家钱选无关。

明末清初紫砂器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清中叶以后,文人墨客参与紫砂壶的设计制作,运用书法、诗画、篆刻、雕塑、镂空、镶嵌、泥绘、彩釉、绞泥、掺砂、磨光等技法,一壶之上集工艺技法之大成。文人参与制壶,是清代紫砂壶艺突出的时代特征,且成为清代壶艺的主流,其优秀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茶具,更是一件艺术品。

特别是装饰了富丽华美的珐琅彩和泥绘画面,立即身价倍增,加之官宦文人画家对紫砂壶的推崇喜爱,促进了紫砂器的繁荣发展。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价值,在《阳羡茗壶系》〔二〕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一壶重不数两,价重每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直至二十世纪初紫砂壶的生产转入完全商业化阶段。这时期,宜兴的紫砂作品也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并在多项博览会中获奖。

由十七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历经明末、清、民国初年约三百年的时间是紫砂壶的黄金期,也是紫砂工艺史上百品竞新的高峰期。


图:乾隆皇帝身着汉人服饰,在坐榻上观赏皇家收藏的各种器物。

紫砂壶的发展史之复兴期

二十世纪30年代末至50年代初,期间连年的战乱,民不聊生,紫砂行业也跌入了低谷。宜兴窑场大半倒毁,生产每况愈下。紫砂从业人员纷纷改行,上山砍柴下田耕种,过着贫困的生活。至1949年,紫砂行业仅剩20余名工匠,烧制紫砂的龙窑也仅存一二条,全年也仅烧三四窑。

二十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政府成立“宜兴紫砂产销联合营业处”,统一组织生产销售,紫砂壶生产逐步得到发展。

是紫砂壶的第二故乡


图:1990年代台湾贩卖紫砂壶的茶行

近代紫砂真正繁荣起来是从香港和台湾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新、韩、港和台等国家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达、生活富足之余,对艺术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商人和收藏家认识到宜兴紫砂独特的价值,因此在20世纪70至90年代期间大量收购宜兴紫砂产品,由此触发了紫砂壶市场的火热。

中国经济在90年代后期腾飞、一些收藏家也开始大量收购紫砂壶;特别是到了2005年宜兴黄龙山封矿之后,造假的化工紫砂产品大量兴起,更是大量回购台湾市场上紫砂壶,同时倾销紫假砂来台湾及各国华人地区。这几十年在台湾民间确实收藏了一定数量的紫砂壶,台湾再度为保存文化贡献記上一筆,說是紫砂壶的第二故乡也不为过。

注:
〔一〕国家标准的科学定义是“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征黏土制成,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且透气性能好的无釉陶器”。
〔二〕阳羡:宜兴战国时代称“荆溪”,秦汉时置名为“阳羡”。

(待续)


from 气功

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

历史故事:唐朝隐士胡令能,奇梦得诗才

文:德惠 来源:

中国大陆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胡令能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诗曰:“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此诗栩栩如生的刻画了垂钓小儿的形象,描绘出童趣盎然的情景。课本的解读,只限于诗意,对作者胡令能最多只介绍是唐朝隐士。

在大陆网络上搜索作者简介,内容稍多一点,也只是说他本是普通人,一次做梦:梦中有人剖开他的肚子,将一卷书放入其中,醒来就能吟咏诗文了。有的简介甚至还刻意说:做个梦就会写诗不科学,是编造的,让大家不要信。我详细查了一下古籍,找出关于胡令能的记载,用白话文介绍给大家。

胡令能,家中贫困,靠给人磨洗铜镜,修补盆、锅为生。他虽然穷困,可生性豁达,志向高洁,一心想修道。胡令能是圃(pǔ)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战国时期道家著名修炼人列子名“御寇”,也是圃田人,和胡令能是隔了一千多年的同乡。列子修道九年,炼成御风之术,能够御风飞行,被后世尊为“冲虚真人”。列子的坟墓也在圃田,虽过了千年,依然被当地人作为“贤者之迹”留存了下来,并建祠敬仰。

胡令能想修道,可找不到师父传授,只得常常去列子坟墓祭拜,以表自己对道家的仰慕渴求之心。他只要得到好的水果、名茶、美酒就必定将其祭献于列子祠前。胡令能这样坚持了好些年,某日他忽然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人用刀剖开他的肚子,将一卷书放入其心中,醒后就能作诗了。诗句“皆绮美之词”,完全不是他身边人可以教授的。

胡令能突然会作诗了,太守等名流皆来看望他,大家见了他的诗后,有人想送给他钱、财、物,可他一概严词拒收。他依然靠着原来补锅磨镜的职业谋生,因此得了个外号叫“胡钉铰”。他终其一生都未曾出仕,人们赞叹他“真隐者之风”。后来还有人称“胡钉铰”与“张打油”二人为打油诗的始祖。看了古籍中的记载,非常明显:他的诗才,来源于另外空间生命的赐予,也许生命看到其求道的诚意,而他的缘分又未到,就先给他一些诗才。胡令能有了诗才后,不以此求取人间仕途、钱财,没有任何为个人利益而造假的可能性,更加肯定了其真实性。其事迹说明了另外空间的存在,现代科学真的实在太有限了!大陆网页上对胡令能事迹的故意忽略,其实反映出来:中共在隐瞒古人、敬神、祈求神、仰慕修道的真实情况,在刻意欺骗中国人民。中共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它坚持“”,和神的中华文明格格不入,它的领导们表面上拥有中国国籍,可是却没有一颗真正的中国心,操纵其思想、言行的是从欧洲传来的马列垃圾。中共绝不等于中国,爱国绝不是爱党。

资料来源:《云溪友议》


from 气功

古人宽忍大度故事数则

宽容忍让、大度雅量是传统美德,一个人为人处世中能够做到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亦能化解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而对待他人忍让也是善良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宽容大度的胸怀与品质,值得我们现代人借鉴。

(一)

谚语说:被刀枪所伤,容易忍受,而被谤言所伤是最难消解的。而古人是如何对待中伤自己的人和事的呢?

终不自辩

北宋时的蔡襄曾经在会灵东园饮酒,席间有一位坐客射箭误伤了一位游人,坐客立即说是蔡襄的箭矢伤害了游人,京城里一下子都纷纷传说这件事。皇帝听说后问蔡襄是否有此事,蔡襄只是叩头请求原谅,始终不替自己辩白,从宫中回来以后也没有告诉别人。

终不自明

东晋的高防曾任澶州防御史张从恩的判官,当时有一名军校叫段洪进,偷了官府的木材做家具,张从恩知道后很是气愤,就想杀了他。段洪进为保全自己,就伪供说:“这都是高防让我干的。”张从恩向高防证实段洪进的话,高防承认了这件事,段洪进因此免于一死。

很快,张从恩拿了一万缗钱、一匹马送给高防,打发他走了。高防平静地离去,始终不辩明自己的冤枉。后来张从恩又派人将高防追了回来。过了一年多,张从恩的亲信说高防自己认罪,是为了。张从恩惊叹不已,更加礼待高防了。

(二)

施舍给别人钱财,这是不难做到的事,但是善待正在侵害自己财物的人,这个境界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得金不认

张知常在太学的时候,家里托人带给他十两金子,同寝室的人趁着张知常不在,就打开了他的箱子,把金子拿走了。学校的官吏召集同寝舍的人进行搜查。搜到了金子,张知常却说:“这不是我的金子。”

那个同寝舍拿金子的人,趁夜晚将金子放在衣袖中归还张知常,张知常知道他很贫困,送了一半金子给他。前辈们说张知常送人金子,这是人们容易做到的;但是仓促中得到金子却不认,这是别人所做不到的。

济盗成良

曹州于令仪,本是市民,为人忠厚,不损人利己,晚年家境颇为富裕。一天晚上有人到他家行盗。于令仪的儿子们抓住了小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于令仪对他说:“你平时从未做过坏事,何苦做小偷呢?”

那人回答说:“都是贫穷逼的。”于令仪问他需要什么,小偷回答说:“有一万钱就足以买食物及衣服了。”于令仪按照他说的数目给了他。小偷刚一走,于令仪又叫他回来,盗贼很害怕,以为于令仪反悔了,要告发他。

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却背着一万钱,恐怕夜里巡逻的人会盘问你。”于令仪将他留到天亮才打发他走。盗贼十分惭愧,终于成为良民。邻居乡里都称于令仪是善人。于令仪选择子侄中的优秀者,兴办了学校,请有名望的教书先生来执教。儿子及侄子于杰效,陆续考中了进士,成为曹州南面一带的望族。这也是他做善事的吧。

(三)

宽容不等于纵容。别人伤害自己,可以宽容隐忍,不放在心上,如若安邦济世,当选贤良。

自择所安

北宋名相,从前由右拾遗升为江南转运使。一天举行家宴,一个仆人偷了若干件银器藏在怀里,齐贤在门帘后看见却不过问。后来,齐贤晚年任宰相,他家的仆人很多也做了官,只有那位仆人竟没有官职俸禄。

这个奴仆乘空闲时间跪在齐贤面前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比我后来的人都已经封官,您为什么独独遗忘了我呢?”于是哭泣不停。齐贤同情地说:“我本来不想说,你又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在江南时,你偷盗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即使你自己也不知道。”

“我现在位居宰相,任免官员,激励贤良,斥退,怎能推荐一个小偷做官呢?看在你侍候了我很长时间,现在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因为我既然揭发这件过去的事,你也必然有愧于我而无法再留下。”仆人十分震惊,哭着拜别而去。

程颐讲过,“忍所不能忍,容所不能容,惟识量过人者能之。”陆游诗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内心期有颐。”杜甫有言:“忍过事堪者。”

这些古来贤者所讲的话都是很朴实诚挚的。现代的人,在浮华的物欲干扰中,在党文化的蛊惑下,更应该静下心来,学学古人宽忍体谅、虚怀大度的雅量。

(事据元代吴亮《忍经》)


from 气功

2019年9月25日星期三

历史故事:北宋将军王赡,毁佛遭报而死

文:德惠 来源:

王赡,中晚期的将军,因为字形相近的关系,现在有的文章中将其错写为“王瞻”。亲政后,尽逐了所有反对变法的旧党大臣,恢复的新法,任用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党首领章惇为相。在军事上,宋哲宗开始谋划出兵讨伐西夏。提到西夏,就不得不说到青唐地区。青唐位于今甘肃地区,在北宋时期是宋朝和吐蕃、西夏的交界。青唐地区在唐朝时属于中原王朝,后来被吐蕃和西夏所有,境内有党项、吐蕃、羌等众多民族。

当时青唐的吐蕃等当地部族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两面摇摆,很多时候倾向于西夏,给宋朝制造麻烦。王赡等将军建议乘吐蕃内部分裂之际,收复青唐,经略河湟,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同时打通了被西夏阻断的,这也是汉朝通西域断匈奴右臂之策。假使宋朝能由此灭西夏,那么就可以取得对辽国的战略优势。

建议得到了章惇的全力支持,于是宋哲宗决定出兵。王赡很快就领军渡黄河,作战顺利,攻取邈川,之后吐蕃首领瞎征自青唐脱身来降,宋军收复青唐。之后宋朝以青唐为鄯州,以邈川为湟州,对西夏取得了战略优势。然而,就在此战之后的第二年,宋哲宗去世,继位。宋徽宗又开始大量任用反对变法的大臣。王赡因为曾得到章惇的支持,被视作支持变法的势力,因此成为被弹劾的对象,被贬房州(今湖北房县)。可反对变法的旧党大臣并没有放过他,继续弹劾王赡,甚至提出要处死他以安抚吐蕃势力。王赡最后绝望自杀而死。

宋徽宗在不久后,便下令为王赡平反昭雪,追赠保平军节度观察留后。后人评价此事,认为王赡只是一个单纯的将军,有功于国,竟因为朝廷内部变化而受到牵连,无辜而死。很多人提到此事,都为王赡感到不平。然而北宋支持或反对变法的新旧两党,的确经常爆发争斗,但一般都是将对方赶出朝堂,贬到地方,赶到偏远的地方就够了。像这样不依不饶,提议处死谢罪的并不寻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直到笔者偶尔看到一则记载,才知道王赡之死的真正原因。

据宋代古籍《画墁录》记载,王赡被贬房州后,要在当地买房居住,可他拿出来的都是被肢解的佛像。原来青唐等地的吐蕃部族都信佛教,他们用很多黄金来装饰佛像,所以王赡便把很多这样的佛像肢解,当成战利品带回来。当地人一看,都不买,说不是纯金,纯度不够(据我猜测,人们都知道敬佛,不敢购买,说纯度不够只是借口而已)。王赡为证明这些被肢解的佛像可以炼出金子来,便拿出一只佛手,让工匠放到熔炉里去熔化。工匠不得已,只好生火,把风箱开到最大,火也烧到最大,熔炼了好半天,拿出来一看佛手竟然丝毫未损。看到这奇迹,大家都更加确信王赡犯了肢解佛像,得罪神佛的大罪,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歌利王”。“歌利王”是佛经中记载的恶世无道王,曾经起大恶之心,割截仙人肢体。

资料来源:《画墁录》

 


from 气功

2019年9月24日星期二

李元一念失仙缘 今日世人临生死

文:玉霖 来源:

前几年朋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遇到,神仙要其跟其离开。结果这个人说要回家与父母说一声,回来时发现神仙早走了。

谏议大夫李元曾。因为寒冷。对着门生火,有一个戴着大,直接走进来烤脚,好长时间,老人问李元说:“愿意和我一起离开这里吗?我知道你有志向。我是秦时的官,因为避祸获得了道术。”  于是摘去帽子,须髯飘洒,很雄伟。老人说:“这些须髯都是在山中长出来的。”李元想了想回答说:“我的还没了,过几天可以吗?”老人起来说:“原来是这样!”于是出门走了。李元牵着老人的衣服羞愧地再三道歉,老人头也不回的走了。第二天,李元去寻找老人,再也找不到了。(出自《逸史》)

有些东西是长时间的积累所得,而在关键时刻一念却是至关重要的。就像是今天,每个人都在面临着善与恶的选择,也许一个善念,就会得救;一个恶念就会堕入无间地狱。关键时刻的选择,就是生与死的选择。


from 气功

延寿不是神话,而是一种真实的福报

文:向上 来源:

很多读者都看过《三国演义》,知道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的手段。诸葛亮病重时,想仗着胸中所学,通过特殊的办法延寿一纪(十二年),结果被魏延以报告军情为由慌慌张张闯入,一脚踏灭了主灯,导致延寿失败。诸葛亮延寿失败的原因是做了损德的事。七擒七纵孟获中,诸葛亮利用计谋火烧三万藤甲军,看到那种惨状,诸葛亮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诸葛亮以亲身实践告诉后人:损德必损寿,采用任何办法去延寿都是徒劳,违背天理,什么事都做不成,枉费心机。

传统文化中也有做坏事损德损寿的故事。昔有合州的都吏孙亮,一天看见阴间的使者前来追捕他,孙亮说:“看相的人说我寿命是七十三岁,现在我才六十二岁,你是不是追错了呢?”

使者说:“你做了三件不为人知、应受天谴的事,所以才削减去你十一年的寿命。你同郡的人马清,因婚姻的事打官司,本来理由很正当,你却故意使他受冤屈,不秉公办事,所以减少寿命三年;公差孙侑本来没有过错,你为了讨好太守,编造他的坏话,使他遭到鞭打,又减少你三年寿命;你的姨母骂你,你推她,使她摔倒在地,又减了你五年寿命,所以你的寿命到现在已经尽了。”

孙亮听了,知道使者所说皆属实,自己找不出话对答,于是就死了。

损德损寿,相反,积德能延寿。这样的故事在传统文化故事中比比皆是。

据《善余堂笔乘》记载:程夷伯二十九岁时,曾经梦见父亲告诉他:“你今年会死,可以求觉海救你!”他醒来以后,感觉十分迷惘。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四川的出家人,对相术非常精通。他叩请法师的法号,法师回答:“贫僧法名觉海!”

他请觉海法师算命,觉海法师回答:“你的年龄很短促,恐怕不能活到明年!”程夷伯再三恳求觉海法师,法师就找了一杯水,呵气到水中,然后叫夷伯喝下这一杯水,并且说:“今天夜晚,如果有吉祥的梦,可以立即通知我!”

当天夜晚,程夷伯梦到一间官府,左廊下所站立的男子和女人都穿戴整齐,表现出欣喜的样子。右廊下所站立的人都戴上枷锁和绳索,而且哀号哭泣。旁边有一个人说:“左廊是修建桥梁和道路的人,右廊是毁坏桥梁和道路的人。如果要增福添寿,自己可以选择!”

于是,程夷伯就发心修补桥梁道路,不遗余力。后来他又遇见觉海法师,法师说:“你的寿命已经延长了!”

后来,程夷伯活到九十二岁,子孙五世昌隆。

据《录》记载:时又去拜访了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你来年七月寿数已尽怎么还去远地作官呢?”他说:“我本来也知道寿数将尽,但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出嫁,我想赚点钱给她出嫁罢了。”然后就上任去了。

到任后买了一个婢女,询问她的出身。婢女说:“我父亲曾当作堰官,因为兵寇作乱,被卖到这个地方。“他惊讶地站起来,又问她父亲的名字,原来是过去的老朋友。就对她的母亲说:“我的女儿不愁出嫁,先把她的嫁妆拿出来,在城里找一个谨慎善良的人给你的女儿婚配。”任职十年期满回到京城,那个占卜的人吓了一跳说:“你以前怎么骗我骗得那么厉害,算你的官禄和寿命全都没有了,现还一点儿事也没有。莫非天干地支有了错误?还是有阴德报应?”范说:“都没有。”占卜的人一再追问,范先生才把嫁女仆的事告诉他。占卜的人说:“这就对了,你的福寿不可限量了。”后来他作了几任官才死。

据《报应录》记载:唐朝咸通年间,吉州的牙将李质得了病快要死了,忽然做梦去了冥府,见那主管官说:“你曾经救了七个人的命,应该延长十四年的寿命。”

小吏拿文书去请上命。过了半天,出来对李质说:“事情办完了。”马上命令使者领着李质送他回家。

他们走到一座高山上,那使者把他推下山去。他就吓醒了。李质暗暗牢记着这件事。从这以后病渐渐好转直到痊愈。后来果然又活了十四年才死。

延寿是福报的一种形式,符合天理,所以有延寿的福报。修桥补路,无偿帮助他人,救人性命等都是积德的善事,所以才有延寿的福报。善恶有报的天理贯通古今,不会因为谎言的蒙蔽而改变,民间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曾看到一篇文章,讲述一个姐姐的婆婆81岁那一年,忽然病倒,十几天不吃不喝。家里人找了先生,准备后事。先生看过后说:“老太太已经到寿,该走了,但有一个瘫子在那面(指阎王)给她求了十五年寿。”大伙儿都面面相觑,不知这个“瘫子”是谁。不知谁冷不丁想起了,说道:“不是咱家大奶奶吗?”大伙儿恍然大悟。大奶奶就是姐姐的奶婆婆,晚年瘫痪在炕,整整三年,都是姐姐的婆婆喂吃喂喝,端屎端尿,有时便不出,姐姐的婆婆就用手抠,也不嫌脏。

这个姐姐的婆婆活了下来,并神奇的又活了十五年,96岁无疾而终。

今天大陆中国人,很注重养生,想长寿,把体育锻炼、多挣钱获得更先进医疗技术当作长寿的方法。能不能达到长寿呢?

有个退休的干部,很注重体育锻炼,每天要打两个小时的,有一年的年前还在乒乓球比赛中得了第二名,年后三月份,听单位同事讲,这位退休干部查出来胃癌,三个月就去世了。

本村一个老年人,走南闯北,很有见地,谈起养生头头是道。今年八月份,和我见面还聊天,八月底发病,九月初就病逝离开了人间。

不重德,不做行善积德的事,相信中共邪党,跟着中共邪党做尽坏事,只会损德损寿,怎么可能延寿呢?用尽人中的办法都达不到延寿的目的。


from 气功

迷中看《西游》:悟空自勾生死簿 法徒跳出三界外

文:石空 来源:

西游记》中的被阎王派鬼押到地狱,结果悟空不仅在地狱,还勾了自己的生死簿,结果玉帝也无可奈何。因为悟空其实已经出了三界。

一:悟空自知出三界 阎王遣鬼勾魂魄

只见那美睡里见两人拿一张批文,上有“孙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说,套上绳就把的魂灵儿索了去,踉踉跄跄,直带到一座城边。猴王渐觉酒醒,忽抬头观看,那城上有一铁牌,牌上有三个大字,乃“幽”。美猴王顿然醒悟道:“幽冥界乃阎王所居,何为到此?”那两人道:“你今阳寿该终,我两人领批,勾你来也。”猴王听说,道:“我老孙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那两个勾死人只管扯扯拉拉,定要拖他进去。那猴王恼起性来,耳朵中掣出宝贝,幌一幌,碗来粗细,略举手,把两个勾死人打为肉酱。

二:悟空地狱除己名  一路棒打出冥界

另有个簿子,悟空亲自检阅,直到那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方注着孙悟空名字,乃天产石猴,该寿三百四十二岁,善终。悟空道:“我也不记寿数几何,且只消了名字便罢,取笔过来!”那判官慌忙捧笔,饱掭浓墨。悟空拿过簿子,把猴属之类,但有名者一概勾之。脁下簿子道:“了帐,了帐!今番不伏你管了!”一路棒打出幽冥界。

三:不归三界管

孙悟空当时因拜为师,修了道法而出了三界,在当时已经不归三界管,所以即使自己勾了自己的生死簿,众神也不能拿他如何。到后来,悟空随唐僧取经,助如来弘法而成就斗战胜佛,三界就更不管了。也不用自己去勾什么生死簿了,因为三界已经没有了他的名字。

注:内容出自《》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from 气功

2019年9月23日星期一

顺应天道 以德为本

文/欧阳云

名医孙思邈医术高明,为人正直,,曾治好许多病患,被人们尊奉为药王。孙思邈生性淡泊,隐居在太白山中潜心修道。

当时的名士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都以待师长的礼数来尊敬孙思邈。卢照邻曾向他学习修身之道、天文、医术等,是当时著名的“仙宗十友”之一。他向孙思邈请教:“名医治病,它的道理如何呢?”

孙思邈回答说:“善于顺应天道规律的人,必然可以参政于人事;善于对人体了解透彻的人,也必须要以天的道理为依据。天候有四季,有五行,相互更替,犹似轮转。天道之气和顺而为雨;愤怒起来便化为风;凝结而成霜雾;张扬就是虹霓。

人也相对应于四肢五脏,昼行夜寝,呼吸精气,吐故纳新。这就是人身的自然规律。阴阳之道,天人相应,天人相通,人身的阴阳与自然界并没什么差别。人身的阴阳失去常度时,身体表面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状态,根本原因却在形体内。

天地也是如此,星辰偏离轨道飞行,日月的运行出现错乱,寒暑异常,江河干涸,都是因为偏离天道的规律。良医治病,用药疏导,用针剂拯救;圣人济世,用调和,用政事辅助,使一切归于天理正道。所以,人体可以调节,天地有可以消除的灾。上医医未病之病,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他指出良医:“要以济世救人为怀,不求功名利禄;行事果断,且用心要细;心智要圆活,行为要方正;不为利回,不为义疚。”

孙思邈把医德规范放在从医的首位,指出学医的动机要纯正,必须具备“人命至重”和“志存救济”的高尚医德。提出“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研茧,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他还写道:“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此,把自己的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宇。他本人也是以德修身,,他将常见的疾病药方,刻在石碑上,立在住所路旁,让人自己照方,不取分文。

孙思邈善参天地与人质的同一性,提出做人要以修身、养德为第一要旨。他的学生向他请教修身养性之要,他回答说:“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先知自慎也。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堕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货不殖,子无畏则忘孝,父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勋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是以太上畏道、畏天,其次畏物,其次畏人,其次畏身。”

孙思邈认为做人要恪守天道,修德积善。广积善德、心地善良,福泽自然长久,必然、长寿;性既为善,内外百病皆不生。如果心性不善,即使吃灵丹妙药,也不得长寿;如果违背天理行事,什么药也无济于事。所以做人最重要的是修德。

唐代魏征等人受命编修齐、梁、周、隋等五代史,恐怕有遗漏,多次向孙思邈请教。他用口传授,就象亲眼所见一样,人们都感到很奇异。东台侍郎孙处约,曾经带着五个儿子孙侹、孙儆、孙俊、孙侑、孙佺去拜见孙思邈。

孙思邈说:“孙俊应当首先显贵;孙侑应当显达得较晚;孙侹的地位最高,灾祸出在执掌兵权上。”后来都象他说的一样应验了。太子詹事卢齐卿,小时候向孙思邈请教人伦的事情,孙思邈说:“五十年后,你的官职可达一方诸侯之长,我的孙子会成为你的部下,你应当自律自重才是。”

卢齐卿后来做了徐州刺史,孙思邈的孙子孙溥,果然是徐州萧县的县令。他当初对卢齐卿说这话的时候,孙溥尚未出生,而他已预先知道了孙溥的事情。孙思邈通晓古今,一生好道修道,善于推算天文历法,很多事先知先觉,在他身上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情。

赞孙思邈“凿开径路,名魁大医。羽翼三圣,调和四时。降龙伏虎,拯衰救危。巍巍堂堂,百代之师”。


from 气功

2019年9月22日星期日

道家修炼故事:张润子

文:德惠 来源:

张润子,不知他的本名和籍贯,只知道他往来于嵩高山(今河南嵩山)中,常常在道教宫观中干活而不要任何报酬。他常年都穿草鞋、纸衣,且“寒暑不易”。唐宋之时,确实有贫困者和一些苦行的修炼者是穿纸衣的,宋代古籍《文房四谱?纸谱》中就记载“山居者常以纸为衣”。他经常对人说“人身要滋润”,大家难解其意,久而久之就称呼他为“张润子”。一些人知道他是人,想细细询问他的修行方法,可除了一句“人身要滋润”外,就是一些更加听不懂的话。

张润子曾写过一首诗:
溟涬深藏大道根,槁形存志默然昏。霏霏雨洒昆仑路,浩浩风轰瀚海门。
日月气交金鼎暖,乾坤爻动玉炉温。须将此理生前炼,莫学凡夫死后论。

后来,他又来到郑州的新郑(今河南新郑市),找到一户李氏人家去当佣人了。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辞李氏而去,临别时留下一首颂曰:

学勤于初,成之有余。一身常润,百海不枯。
道隐元冥,鷇(kòu)食鹑(chún)居。精成功毕,复我清都。

辞李氏而去的当天,他对徒弟说:“玉皇有诏,吾升天矣”。话音才落,只见他所住的房舍东南方的大槐树上,出现“五色云,天乐之音”,张润子飞了起来,“乘云而去”。

《礼记.大学》中有言“富润屋,德润身”,我想张润子所说的“人身要滋润”的一层含义就是要吧。从他为道教宫观干活而不要任何报酬,穿草鞋、纸衣等行为看,他真的是在通过不断吃苦、行善而积德。这也许是他的修炼方式之一吧。另外也说明就连要积德,都要通过“人身要滋润”的方式说出来。可见过去的修行真的是处处要人悟,几乎一切都不明说的,这种方式对于当今想修炼的人而言,实在是太难了。那是不是今天的人就极难修行了呢?不是,当今的法轮就是真正的佛家修炼功法,可以性命双修,而且把过去从来不讲的修炼真机,都用最朴实的大白话讲了出来。这是万古都难遇的机缘,有心修炼者请千万不要错过。

资料来源:《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from 气功

感悟中医

文:清风 来源:

华夏五千年的岁月,中医一直伴随着我们。他是在没有现在这种实证科学的古代清静社会状态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中医的基础理论, 看病的手法,药材的采集炮制和药方的配制等,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具体从业医生的修炼和信神敬神的社会氛围,这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土壤。

中医的所有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 经络学说等等都是人在修炼的过程中用功能看到后归纳和总结出来的,是的产物,当然不同的修炼人层次不同,看到的也有所不同,而像 《皇帝内经》这类的经典则是由皇帝之类的层次极高的修道人直接传给人的,古代一般的中医都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们的层次总体没有那么高,但其中的佼佼者如华佗,孙思邈之类的层次也是不低的,所以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用功能看到的东西著书立说。行医的医生自己也必须修心养性,打坐实修,因为中医诊断疾病的方式就是望、闻、问、切 ,心性越高,修炼的层次就越高,功能越能显现出来,对疾病的诊断越准确,药方的配制越准确,治病的效果也就越好,反之也是这样。再有就是药材的问题,古代的药材是没有污染的,采集后用特定的方法炮制,这个过程中操作者(不一定是医生本人)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个人心性很好,抱着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去完成,最终药材的疗效也就好,也就是说这同样是离不开修炼的,只是具体的人不一定有这样明确的修炼概念。

可以把中医比喻成一颗树,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使其枝繁叶茂,而一旦土壤发生了变异和退化甚至变得有毒,这颗树就会逐渐的枯萎和死亡,这就是今天中医面临的状况。

灌输,使华夏子孙逐渐失去了对神以及修炼的正信 ,随着真正内行的中医不断衰老和故去,后来者极少有人明白中医的真谛,修心养性当然谈不上,打坐实修更是无稽之谈,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式的运用几乎就是流于形式,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可想而知,加上环境的不断污染,药材生长和炮制的工业化,最终的疗效不可避免的大打折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氛围里无论表面上建多少中医的医院,培养多少所谓的医生都没有实质的作用,中医几乎就是一个植物人。

神创造了人的,同时也将治病的中医传给人,使人维持健康的身体,而宇宙邪操纵的共产邪灵则用种种手段毁坏中医生存的土壤,败坏行医者本人在内的所有人的,同时将建立在无神论和实证基础上的西医用各种手段强行嫁接到中医上来,使其不伦不类,和它们毁灭人精神的种种安排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未来 华夏儿女将重拾对神的正信,对修炼的正确认识,中医也将恢复其本来面目,与人类同行,再创辉煌。


from 气功

家风与报应

文:陆文 来源:

中国古代的人很重视言传身教与的培养与承传。古人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相信“”,相信善恶有报的天理,只有多做的事,有一个好的家风,才能保住自己的家族,后世儿孙才能得到,从而福报连连,绵延长久。

正见网有一个栏目“家教珍事”,刊登了一篇文章《黄雀报恩,儿孙清正,家教堪钦!》。在此,完整引述本文,请读者感受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对后世儿孙的影响。

东汉时代的杨震,少而好学,博览群籍,学问深湛。当时的儒者都对他十分敬重,因他是潼关以西的华阴人,所以都尊称他为“关西孔子”。由于他名声甚大,以至连潼关也得了个“杨震关”的别名。

据《续齐谐记》记载:杨震的父亲杨宝,在九岁时,一次到华阴山下玩耍,见一只黄雀,被鹰搏伤,坠于树下,又被蝼蚁所咬。

杨宝心生怜悯,便将黄雀,救回家中,悉心养护百日。待它伤愈后,放黄雀飞去。到了晚上,有一黄衣童子,特来拜谢杨宝,说:“我是使者,您如此仁爱,救我性命,十分感激。我送您白环四只,让您的子孙,洁白如环,位至三公。以报答您相救之恩!”

后来杨宝长大成人,学识渊博,平素以教授弟子为业。朝廷慕其名声,征召他出来做官。杨宝不愿应召,竟悄然遁去,隐居不知所终。后来,杨宝有了儿子,取名杨震,从小洁身自好,纯洁如玉。看来确实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并与救黄雀、得白环有关。

杨震至孝,牢记父亲的教导,专心向学,几十年中,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他也不肯应召。直到五十岁时,才应朝廷之召,出来做了官。汉安帝即位的延平元年(106年),他任东莱太守,后曾任司徒、太尉等职。杨震为官清廉,耿直无私。

杨震当年赴东莱太守之任时,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受杨震举荐而出来为官的,感他之恩,便趁晚到杨震住所,送他黄金十斤,以作报答。杨震对王密说:“我十分了解你,难道你不了解我了吗?为什么要送我黄金?”王密道:“送你黄金,报答你对我的恩情,这也是人之常情。何况这是在晚上,四下无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此事。”

杨震听他这样说,正色答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意思是这件事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也知道,你怎么能说无人知道?王密被杨震的一番话,说得满面羞愧,将黄金拿走了。这个“四知”的典故,后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清廉故事。

杨震后来改任涿郡太府,照样十分公正清廉,从不与人通关节、走门路。杨震的子弟们,常常只吃粗茶淡饭,出门也不像其他官员的子弟一样坐车,总是步行。

杨震的见他身为太守,家中境况却那样清苦,便委婉地劝告他:为子孙着想,适当置办一些产业。杨震却总是不肯,他地对劝他的人说:“让我的后代,被人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留给他们‘清白’两个字,比什么都强,这难道不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吗?”

后来,杨震官至太常、太尉,刚直不阿的性格,未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有位大臣,想要让杨震征辟自己的哥哥为官,杨震坚决不同意。因诸如此类的事情,杨震得罪了不少权贵,终于遭受谗言之害,被收印罢官。那些奸臣们,还不肯就此罢休,又向皇帝进谗,将杨震遣返回老家。杨震悲愤交集,走到城西的夕阳亭,痛心地对自己的儿子、学生们说:“一个人死,总是难免的,我蒙朝廷之恩,任职高官。却不能诛灭奸臣,使朝廷安定,我有什么脸再见日月!”又吩咐自己的儿子说:“我死以后,你们用杂木为我做口棺材,用布盖住身子即可。不要归葬祖坟,也不必祭祀我!”说完这番痛心疾首的话,杨震便端起一杯毒酒,一饮而尽,自杀身亡。

杨震除了将清白家风留给子女以外,同时也将笃志好学、刚正不阿等诸多好品格,留给了子女。杨震的子孙入朝为官的很多,大多能继承其父、祖的好品性。杨震的小儿子杨奉、杨奉的儿子杨敷,都笃志好学,博闻多识,人们都认为:他们继承了杨震的衣钵。而杨震却说:是他继承了父亲杨宝的衣钵。

杨震的曾孙杨奇,在汉灵帝时,任侍中,对皇帝也照样不肯阿谀奉迎。汉灵帝尽管十分不悦,却也不得不承认道:“他连我都照样敢于顶撞,真是个强项令,真正是杨震的子孙!”

杨家真是家学渊源,家风至正,家教堪钦啊!

原文链接:家风与报应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