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星期六

廉洁生威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文/罗忍


明代宣德年间,担任镇帅的官员,一到广西,当地的土官,便前来送一份厚礼,时间一长,便成了规律。前来上任的镇帅,一接受礼物,就被土官所左右。


这天,大将军云山,刚到广西任镇帅,土官们便送来了厚礼。


云山请来刚直的当地府吏郑牢,询问道:“这些礼物,我收、还是不收?”


郑牢说:“新衣服上身,弄脏后,就洗不干净了,将军就像这新衣。”


云山说:“要是不收,土官生疑起事,又如何?”


郑牢回答说:“贪污受贿,按照法律是要处死的。将军难道不懂法而怕那些地头蛇吗?”


云山说:“你说的很对。”便全部退还了礼物。一切政务,严格按法律办事,因此,土官们畏惧诚服,有所调遣,大家都服从指挥,谁都不敢胡作非为。


云山每到一处,还能请教乡亲父老,奖励善良,查询各项政令落实的情况。当地人都很尊重他。


(事据《通鉴纪事本末 》)



原文链接:廉洁生威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医山夜话:天目所见疾病的根本原因及对策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作者:一修 来源:正见网


亲爱的朋友,当您作为一名高材生正在名牌大学医学院接受一场高科技的熏陶,历经病因、病理、诊断、与善长治疗等一个医学生临床课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记忆和行为专门训练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所崇拜的这座神圣殿堂也许存在着很多错误的理论和说教,使你逐渐步入一个与真理相悖,实践中越走越窄的窘地。作为一个历经中医带徒、中医大专,医科大学学历,四十多年医龄的中医大夫,我特别想给您讲我有代表性的一个病例。


在病因学方面,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理论上都有很详尽的论述,但在临症中病人大都不能很确切讲明自己发病的原因,特别是很多顽固的慢性病,即便是在医生多方启示引导下,病人也是大概可能难以确定,最终医生不得不在病历上写下不明原因出现了什么什么病状。就是医生都认为没有原因的病症是不合逻辑的,只是讲不清、道不明、难以确定而已。所以在慢性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对病因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很低,而往往更注重病理的研究。比如二十年多前一个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位患有青光眼而终致失明的高级工程师,我从未接治过青光眼患者,特别是象这位年逾花甲,曾先后被省里几家大医院的眼科宣布为没有治疗价值的病人。所以我一再对朋友说:中医虽然一般不分科,但由于医生经历不同,对疾病的诊治还是有偏重之别与善长之分的,这个病人如果叫我治还不如找个毕业二三年的专科医生。最后朋友说:王工对医院的治疗已经完全丧失信心,我给他说你不但是个很有经验的老中医而且练气功 也很有造诣一定会找到办法的,所以他才又有了迫切治病的想法。


我安排在値行政班的晚上九点和这个病人见面,当时是11月份,一个年轻人把他搀进来之后,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走进灯火明亮的院办公室,在光线巨大反差情况下一进门我就说:“你指一下灯在哪?” 他看了老一会结果还是指错了方向。随后我给他减免了其它程序直接就开始了脉诊,此时我的心超乎寻常清静。渐渐的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小姑娘的形象,她个头不高,圆圆的稚嫩的脸,头上梳着一个马尾辫,穿着一件印成黑红线条格格图案的夹克衫。这个影像在告诉我什么?迅速排除与病因无关的因素,望着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我叫年轻人回避一下,然后大胆的问了一句:“你是否曾与一个姑娘有染。”只见他神情微微一震,随后做出矢口否认的动作。面对他慌乱的神态,我说:“我是给你治病的医生,不必慌张,再说,我也没必要关心你的隐私。既然没有就算了,好了,你可以走了。”我开门示意那个年轻人去搀他,他迅速摆脱,一声不响的坐了好一会然后结结巴巴的说:“你说,⋯⋯那个姑娘长什么样?”我温和详细的讲了讲我看到的那个影像。他随后连着说:“就是她,就是她。”紧接着他便毫无保留的讲了一遍他们媾合的原因过程,并且说:“我的病难道和这有关系吗?”我说:“你看那个姑娘和你孙女的年龄差不多,你和她乱伦,难道没有罪吗?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他很震惊,哭着问我说,他已经受到了严厉惩罚,他在日常生活遭受的痛苦和折磨,真是一言难尽,但这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和同事搞了三个重要的科研项目,事刚刚进行了一半就因为他搁置在那已经两年多了,这是他终身最大的遗憾。这病还能治吗?还有希望吗?此时我也被感动了。


我静下来继续给他诊脉,影像又出现了,还是那位姑娘,此时她解开了胸衣露出了右侧乳房,是一个饱满的乳房。这又是什么暗示。停了一会,我突然心中一亮,便说,有办法了,要想治好你的病,需要那位姑娘右侧乳房的乳汁来点你的眼。谁知他一听便急切的说:谁知她现在在哪?谁知她结婚没有?谁知她现在是否在哺乳期?我说命运的安排可能是事先定好的,也许上苍对你有重托,会给你一个机会。


一年多后 ,我在大学路灯具总店的马路对面不经意远远看到了一个像是王工的人,他正在给其他几个同事讲解什么,走近一看果然是王工,看到他那神采飞扬、潇洒自如的神态,要不是当年对他面部表情有更多的观察,留下深刻记忆,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就是一年多前的那个连点光感都没有的盲人 。我走到他面前说:“某工认识我吗?”他摇了摇头,我又说:“听我的话音熟悉吗?”他点点头表示熟悉。我又问:你那三项科研搞得怎么样了?他疑惑的望着我 。我说:借个地方说话好吗?我们来到了路边花池旁随口问他:你的眼治好啦?他表情凝重,突然紧紧抓住我的手,问:你是赵大夫?我点点头,他激动的说:大恩人呀,几次想去找你表示感谢可是又怕你看不起我,所以越是搁置越不敢见你,看来咱们真是有大缘,上苍安排咱们还得见面。他随后又把他如何通过他妹妹,当时也在那个单位一起上班并且也认识那个姑娘,通过几个人费尽周折找到了她,巧的很她生孩子刚出满月,奶水很足,他妹妹谎称小儿子搞电焊刺伤了眼,急需要人奶点眼,……。


类似以上病人的情况前后还有几个,也有不少是病人身上有他已故亲人的形像。但临床上天目看到最多的病还是根源于在病人周围或身上有各种各样的动物、飞禽和昆虫类的影像。昆虫类大多极小但却密集度很大,很难看清楚。


鉴于这些病例,很多时间我在想人得病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些在用肉眼看不到的生命都是在何处存在的?它们是病因吗?如若不是,为什么经过针对性的处置往往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用所有医学方法所望尘莫及的。如若是,现代科学 为什么不能确定它们的存在,在病因学上确立它们的位置。过去也曾经听说过附体、报应等等说法,但都是作为封建迷信、伪科学等进行否定和批判。这些既然是病人和医生不可能承认和确知的病因,那么目前医学上的病因学完善吗?准确吗?有价值吗?是真理吗?


修炼法轮功 以后,看了李洪志 师父的《转法轮》才彻底明白了病因的真相。李洪志师父在《论语》中讲:



“现代人类的知识,所能了解的只是极浅的一点点而已,离真正认识宇宙的真相,相差甚远。”《转法轮》还告诉我们:“因为这个宇宙中有这样一个理,常人中的事情,按照佛家讲,都是有因缘关系的,生老病死,在常人就是这样存在的。因为人在以前做过坏事而产生的业力才造成有病或者魔难。”

作为一名法轮功弟子 ,我现在面对病人急切求愈的目光时,不是象过去一样忽视病因的治病价值,而是想方设法告诉他什么是他的真正病因,用李洪志大师讲的法理去引导他尽快脱离病苦,也因此而的确创造了不少奇迹。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5年3月6日星期五

【传统文化】安逸胜毒酒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2006年2月3日】陶侃,字士行,溪族,原籍东晋鄱阳郡(今江西波阳县东北)人,东晋名臣。


陶侃立有战功,曾任荆州刺史。有人因妒忌而说坏话陷害他,陶侃被降职调往偏僻的广州地区。


陶侃在广州无事可做,非常清闲,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放纵自己贪图安逸享受。而是每天早晨把一百块砖(“甓”)从书房里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再把砖搬回屋内。人们很奇怪,便问他原因。


陶侃回答说:“我致力于收复中原,如果过于安逸闲散致使意志消沉,恐怕将来不能成就大事。”


陶侃后来回到荆州,荆州百姓高兴地互相庆贺。在荆州他尽管公务繁忙,可仍然坚持搬砖,以此磨练自己意志,后人称其为“运甓翁”。


陶侃经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他尚且珍惜每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就应该更加要珍惜每一分光阴,怎能去放纵游乐,醉生梦死呢?”现在长沙开福区有个“惜阴里”,据说就是由陶侃这句珍惜光阴的名言而得名。


忍辱负重、不图安逸、意志坚韧的陶侃后来被提升为征西大将军兼荆州刺史,都督八州军事,封爵长沙郡公,声名显赫。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曾经进谏齐桓公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古人视贪图安逸比毒酒更害人,因为它会吞噬人们的意志。古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吧!


《汉书》中也说:“古人把贪图安逸视为毒酒,把丧失道德而富贵称之为不幸。汉朝兴起,直到孝平帝,诸侯王数以百计,大多骄横荒淫丧失道德。为什么这样呢?沉溺在放纵恣肆的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地位导致他们如此。”这真是后人应该引以为鉴的。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行善积德 天赐福禄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5日】明朝广平的张绣,家贫无子,家里有一个空坛。他把省下来的钱都存入坛子中,十年省吃俭用,坛子才满起来。


张绣的邻居生了三个儿子,家主犯罪要被流放,打算卖掉妻子。张绣担心女人 一走,三个孩子就会失去依靠,无家可归,于是把自己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钱全部拿出来,去赎回那个女人。但还不足,他的夫人就取下一根簪子凑齐了钱数。


这天晚上,张绣夫妻俩梦见一位天神抱着一个长的很好的孩子送给他们,他们后来果真生了一个儿子,为其取名叫国彦。这个儿子后来当了大官,一直升到刑部尚书。孙子我续、我绳,都官至藩臬。


自己本来就很穷困,但在看到他人有难时,夫妻俩却能够拿出两人十年积攒的钱财来进行救助。不怪乎上天赐予福报,使其家境渐好,子孙昌盛,这都是因为他们行善积德的原故。看来,一个人无论是行善还是做恶,上天真的是历历在目啊!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便宜不便宜 欠债必要还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5日】明万历己丑年,太原船户王彦须借了一个富翁银一两八钱没还就死了。


有一天,富翁看见王彦须腰系白带,走进牛栏里面去了。一会儿,有人报告说牛生了崽。富翁走去一看,牛崽腰下有白纹。


牛长大后,富翁叫放牛人把牛牵出去卖了,嘱咐只卖一两八钱。放牛人在路上遇到何屠户,何就按这个价买去了。


后来有一个农夫,看见这条牛很强健,打算买回去耕地,就把价钱提到二两六钱从何屠户那买了回去。这条牛很会耕地,而且不需人去照管。有一天却无故死在山岩下,农夫非常遗恨。


不久农夫知道了牛是从富翁家里卖出的,就去问这条牛为什么只卖一两八钱。富翁说:“这条牛就是王彦须,他只欠我一两八钱。”


何屠户一听,忽然有所觉悟说:“王彦须欠我肉钱八钱,所以我就多卖了八钱。”


过了一段时间,农夫也恍然大悟说:“我曾经欠王彦须的银钱没还,到今天就还了。”


大家都感叹因果的奇妙。


上天在平衡主宰着一切,因果循环,丝毫不差。看似占了便宜,终究还是要偿还;以为伤害了别人,孰不知自己也一定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偿还。真是“便宜不便宜,伤人乃伤己。”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忠善驱祸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5日】宋均,字叔庠,东汉南阳安众人,喜欢读经书,精通《诗》、《礼》,曾任九江郡太守、尚书令、司隶校尉等职。


宋均任九江郡太守时,勤政爱民,下属各县全都太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九江一向多虎害,官府经常招募猎手设栅栏陷阱捕捉,但猛虎仍然造成了很多伤害。


宋均颁下公文命令所属各县:“长江、淮河一带有猛兽,正如北方有鸡、猪,本是平常之事。如今猛虎为害民间,原因在于官吏残暴,而且辛苦捕猎,也不符合怜悯体恤百姓的原则。如今务必要清除污吏,考虑提拔忠诚善良之士,可一举撤去栅栏陷阱,并减免赋税。”


此后,老虎陆续东游渡江而去,九江再没有出现虎害。明帝听说了宋均的名声,所以让他负责中枢机要。百姓感其德,为其建清风阁以示纪念。清风阁虽已毁,但地名至今尚存。


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山阳、楚、沛多蝗虫,当蝗虫飞到九江边境时,都突然向东西散去,不入九江境内。


这个故事在《后汉书》、《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看来,人们只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弃恶从善,自然就能够消灾避祸。如果一个地区瘟疫肆虐,天灾人祸 横行,那么就需要反思一下了,现在统治下的中国大陆不就是这样吗?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律己求责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8日】皇甫绩,字功明,隋朝安定朝那人。三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因此由外祖父韦孝宽抚养教育。


有一次,皇甫绩与几个表兄下棋玩,韦孝宽知道后,认为他们荒废学业,要严厉处罚他们,但怜悯皇甫绩年纪尚小,又是个孤儿,因此特地网开一面,不打算处罚他了。


皇甫绩听说后,说道:“我由外祖父养育,没有家人管教,如果不能自己严格约束克制自己,自励自强,将来怎能做大事呢?”于是便让人杖打了自己三十下。


皇甫绩小小年纪,便如此严于律己,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韦孝宽看后感动的流下了眼泪。皇甫绩后来成为隋朝名臣,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感恩图报 诚实守信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0日】詹谷,清乾隆年间人氏,家境贫寒,为人忠厚守信。


上海崇明岛有一家当铺,店主是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的一位陈姓老人,他雇请了詹谷来当铺做伙计帮忙。


詹谷在当铺十分勤勉能干,待客诚恳耐心,凡詹谷经手的钱财物品都一清二楚,当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店主把很多事都放心让詹谷去做,对待他好象自己的家人一样。


后来,店主收到家信,说是妻子病重,要他赶紧回去。店主看出詹谷是位诚实君子,便将整个当铺托付给了詹谷,自己回了老家。詹谷答应店主会尽力帮忙照顾当铺的生意,希望他快去快回。


店主本来就年老体衰,加上忧虑焦心及长途跋涉,没想到刚到家就一病不起,很快就病逝了。


两地相隔千里,讯息闭塞。店主走后,詹谷独自照顾着当铺的生意,不敢有丝毫松懈,生意发展的很好。他曾想回家探望父母妻儿,但因店主还没回来,所以一直没有成行。


这样一直过了十年时间。一天,当铺里来了个年轻人,与店主长得十分像,詹谷一问,原来是店主的儿子。詹谷在得知店主早已去世后,想起当年店主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自己不禁潸然泪下。


詹谷随即取出十年来的账簿交给了店主儿子,店主儿子一看,所有账目清清楚楚。又带着店主儿子清点实物,并一一交接。店主儿子非常感动,立即付给了詹谷十年来的薪水,并馈赠他四百两银子。


詹谷收下了薪水,但对赠送的银子却坚决不收,说:“受人之恩,理当相报;受人之托,理当守诺。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你也不必再言谢。只是我已经出来十年,如今你来了,还请公子允许我回老家去与家人团聚。”


詹谷临走时,向店主儿子殷殷叮嘱当铺的生意,然后背起简单的行李告辞了。店主儿子十分惋惜没能留住詹谷,感叹道:“真是位诚实守信的君子!”


感恩图报、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詹谷受店主一言之托,为履行一个承诺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即使面对巨额财物也没有丝毫私心,称其为诚实守信的君子真是当之无愧。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仁德为宝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0日】东周时魏文侯魏斯去世以后,太子魏击继位。有一天,魏击乘船沿黄河顺流而下。船刚划到河中央,魏击看到两岸林木葱茏,峰峦绵延,景色宜人,心情十分愉快。


“太美了!”他情不自禁的赞叹,又笑着对身边的大将吴起说:“山河如此险固,真是魏国的无价之宝啊!”


吴起听了,却摇了摇头,说:“真正的无价之宝是国君的仁德,而不是险要的地势。从前苗氏居住的地方,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山河可算极为险固了,可是因为部落的首领不讲仁德,还是被禹消灭了。夏桀居住的地方,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华山,南面是伊阙山,北面是羊肠坂,但因为朝政,夏桀终被商汤放逐。商纣的国都,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常山雄踞城北,黄河流经城南,可因为残酷暴戾,商纣最后还是被周武王杀死。”


魏击两眼出神的盯着吴起,若有所悟的点点头。吴起神色严峻的继续说道:“主公如果不施行德政,恐怕连这条船上的人也会成为主公的敌人。”


魏击由衷的赞叹道:“一点不错,你说的太好了!”


(出自《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陶侃惜时节用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1日】东晋明帝太宁三年(公元325年)五月,朝廷任命广州刺史陶侃为荆州刺史。


陶侃到任后,非常珍惜时间。他常说:“大禹那样的圣人,尚且珍惜每一寸光阴,我们平庸之辈,就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阴。人活着应该有所作为,怎么能自暴自弃呢?”


陶侃的僚属中,有的人饮酒赌博,荒废政务,陶侃派人把他们的酒具和赌具都投入江中,并对他们严加责罚。有人馈赠陶侃礼品,陶侃总要先问清礼品的来路。如果礼品是馈赠人自己的劳动所得,即使价值微薄他也喜欢,并且还要回赠这个人价值是礼品三倍以上的东西。如果礼品来路不正,或者属于民脂民膏,陶侃则严加斥责,决不接受。


一天,陶侃外出巡视,路上看到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把未成熟的稻子。陶侃叫住这个人,问他拿稻子干什么。那个人回答说:“我路过一片稻田,随手摘了一把拿着玩儿。”


陶侃大怒,斥责他说:“你不是种田人,就可以毁坏别人的庄稼吗?”


说罢,他马上让侍从狠狠责打这个人。百姓们得知此事,更加拥戴陶侃。


陶侃派人打造船只,他把锯下来的木屑和竹头都收集起来并派专人保管。他的僚属都不解其意。元旦那天,僚属们在州府聚会。雪后初晴,州府门外的道路泥泞难行。陶侃让人把木屑拿出来铺在路上,人走在上面又干爽又舒服。


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十一月,大将军桓温率兵攻蜀,急需竹钉打造船只。陶侃把库存的竹头拿出来,使桓温解了燃眉之急。


出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令公固穷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1日】孔子说:“君子固穷”,意思是君子要安于贫困,不失气节。北魏中书侍郎高允正是一个“固穷”的“君子”。


早先,北魏朝廷的官员都没有俸禄。一般官员都有自己的家产,高允却没有。他家里一贫如洗,常常靠他的儿子们上山打柴维持生计。但这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在朝廷中,他以直谏著称。朝廷内如果有什么事做的不合适,他就请求晋见皇上。北魏文成帝拓跋浚常常屏退左右,单独和他交谈。有时高允言辞激烈,切中要害,拓跋浚听不下去,只好让人把他扶下去。不过,拓跋浚对高允非常信任,特地提升他做中书令。


有一天,司徒陸丽忍不住对拓跋浚说:“陛下,高允虽然蒙受恩惠,可他家里实在是穷啊!”


拓跋浚一愣,说:“这怎么可能?”


“千真万确,他的妻儿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根本无法出来见人。”


拓跋浚当即起驾,亲自来到高允家。他一看,高允家里只有几间草房,床上只有粗布被褥,妻儿穿的是旧棉絮做的衣袍,厨房里也只有些咸菜。拓跋浚感叹不已,马上赐给高允五百匹缯帛、一千斛粮食,并任命高允的长子高悦为长乐太守。高允坚决推辞,拓跋浚不肯答应。


从此,拓跋浚对高允更加器重,见面常呼他“令公”,而不叫他的名字。


出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讲求信义 以德交和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2日】西晋时,平南将军羊祜非常注重道德,讲究信义,以此来争取东吴民心。每次和东吴交战,他都事先约定日期,从来也不搞突然袭击。部将中有人要向他献诡诈的计谋,羊祜总是给他喝醇厚的美酒,让他醉的说不出话来。


羊祜的军队在东吴境内割了谷子,必定记下数量,然后派人送去绢帛偿还。羊祜和部下在长江、沔水一带打猎,从不跨越边境一步。东吴人打伤的禽兽跑到晋境,羊祜马上派人送还东吴。这样一来,羊祜得到了东吴边境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羊祜和东吴都护陆抗相互对峙,双方的使者时有往来。陆抗有时派人给羊祜送去美酒,羊祜从不生疑,端起来就喝。陆抗生病,羊祜派人给他送来药,陆抗也不怀疑 ,马上就服下。陆抗的侍从劝阻陆抗,陆抗说:“人家不怀疑我的酒,我怎么能怀疑人家的药呢?”


陆抗还经常教导士兵说:“如果别人总是行善,我们总是作恶,等于军队还未上战场,就已经自行瓦解。”


吴乌程侯孙皓听说陆抗和羊祜关系和谐,交往密切,就派人责备他。陆抗说:“乡间百姓之间的交往都要讲道德信义,何况大国呢!”就这样,他们双方各守边界,一直相安无事。


(出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谢弘微不争财产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3日】东晋孝武帝时,尚书仆射谢混娶了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女儿晋陵公主为妻。谢混死后,司马曜下令让晋陵公主与谢家断绝婚姻关系。谢混累代为辅政大臣,家财万贯,童仆千人,极其富有。但谢混膝下只有两个女儿,年龄只有几岁。晋陵公主就把家事全部委托谢混的侄子谢弘微管理。


九年以后,刘裕即位,当上了刘宋的第一代皇帝。他把晋陵公主贬为东乡君,允许东乡君返回谢家。


东乡君走进谢家的大门,发现谢家不仅没有衰落,反而比过去兴旺。屋宇一新,仓廪丰满,农田面积大大增加了。再看看帐簿,一文钱、一尺帛都记的十分清楚。东乡君感慨万千,激动的说:“尚书仆射一向器重阿微这孩子,可谓知人啊!他九泉有知,也会高兴的。”


这一年,东乡君病逝。人们都认为谢家的财产应当有谢弘微的一份儿,至少应当把田宅童仆分给他。然而谢弘微分文不取,还自己出资安葬了东乡君。谢混的大女婿殷叡喜欢赌博,见谢弘微不要财产,就把小姨子、伯母和两个姑母应得的份额侵吞了,全部用来偿还赌债。由于谢弘微的感化,大家也都没有计较。


有人责备谢弘微说:“谢家几代的财产,让殷叡一下子抵了赌债,实在不公平,谢公怎么不说句话?为了自己的名声,让别人受穷,这也说不过去呀!”


谢弘微淡然一笑,说:“亲戚争财,实在无聊。人家自家人尚且不说话,我怎么能引导他们去争夺呢?财产嘛,分多分少,还不至于受穷。分的再多,死了也带不走。何必呢!”


(出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修桥补路双瞎眼故事的启示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六年二月十六日】前些天,一位老给我讲了一个民间流传的故事:修桥补路双瞎眼。细细回味,受益颇多。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包拯为相时发生在民间的一桩逸事。有一个村庄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个孩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问其故,孩曰,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哈哈一乐了之。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


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这个残疾孩子全身心投入其中。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这么可怜的一个孩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可是这个孩子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着力所能及的活。在大家合力下桥终于修成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孩子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脸上露出了平生以来最欢乐的笑容。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壮壮行色。可是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过后,众人发现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恰巧民间称之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公干至此。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被村民情绪所带动,挥毫疾书,写下了“宁行恶 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老包将公干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题字一事。因为尽管心中为那孩子行善事得恶报之事十二分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龙子,十分招人喜爱,可就是孩子整天啼哭,特意让老包去看看。老包见那孩子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有一行字。近前一看,正是自己写的那六个字“宁行恶 勿行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赶忙伸手向字擦去。说来奇怪,字瞬间踪迹全无。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老包抹去(别人看那行字只是一个胎记),唯恐抹去了福根,不依不饶的斥责包拯。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将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甚觉蹊跷,命老包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老包枕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尽显。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神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 事。于是神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神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所以雷击毙命。阎王爷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某些方面已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这个民间流传的小故事。作为一个修炼人来看,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宇宙的理与我们人类的理是反的。人想的都是享受、舒适、如何过的好,为此斤斤计较,损人利己,勾心斗角,甚至犯下伤天害理的罪恶。而对于修炼人,吃苦、魔难、还业则是大好事。只有舍弃才能得到。常人在迷中,看事物只能看到一个点,一条线,引申下去也只能是一个面,看到的全是假相、表相。而不同境界的修炼者,则能多角度,全方位,立体的去体悟和观察事物,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卖土老人的故事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8日】老家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老家西南方向二、三里路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高家庄子,村里人男耕女织,日子过得殷实丰厚。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用两个筐篓担一担土沿街叫卖,却乏人问津。见无人买土,老人对村人说:“家有老母,断粮有几天了,家中没有什么东西,只得挑这担土换钱养母。”


村人从未听过卖土换钱的奇事,不禁哄笑起来,一人道:“老头,这土有什么稀奇?到处都是,谁会买啊?”老人说:“此物看似平常,但厚德载物,可救人于大难,求求哪个好心人可怜可怜家中老母,买下这担土吧。”老人说完,另一人道:“土能救人?谁信?老头不是骗我们吧?”又引来众人一阵晒笑。老人见无人买土,叹息道:“老汉我走街串巷,卖土送货(活)十几天,可惜至今无人要,可怜我那老母又要挨饿了。”这时,一位高姓忠厚长者看见老人可怜的样子,心生悲悯,对老人说:“老人家,你的土我买了,给你三百钱,将土倒在庄外围子就行了,收拾收拾快回家吧,免得家中老母牵挂。”众人见状,皆笑他痴,一哄而散。


此时天色已晚,卖土老人将土围着高姓长者的房屋撒了一圈,对高姓长者说:“货(活)给你了。”然后就离开了。


是夜,地裂天崩,山呼海啸,暴雨如注,传说中北海和南海接了头。第二天,高姓长者出门一看,自己的房屋被土堤围着,堤外一片,邻居们已被洪水冲的荡然无存,只剩下他一家孤零零被土围着。高姓长者明白了:原来是卖土老人救了他们全家!老人撒的土挡住了洪水。洪水退后,高姓长者领着全家迁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善可救己。正是高姓长者的善举救了他一家人,神救度的是善良人。假如村人事先知道善举能够挽救他们,他们一定会帮助卖土老人。可是历史已经过去了,是不能重来的,村人也就没有再次选择 的机会了,他们的教训只能留待后人去评说与借鉴。


同样,在今天,可敬的中国同胞,我告诉您:善待,认清中共邪退出中共邪党 组织(党、团、队),会给您开创美好的未来 。在大显之前,每个人还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未来;否则真相大白于天下时,一切的痛悔都将无济于事了。千万别让村人的历史教训重演啊!


(载自明慧周末)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公正无私 知错即改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8日】东汉左雄,曾任尚书令,他推荐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左雄担任司隶校尉后,又推荐前任冀州刺史冯直有将帅之才。


后来,因冯直曾经犯过贪污罪,周举便以此事弹劾左雄,说他推荐人才不当。


周举能有如此成就得益于左雄的推荐,现在却出来弹劾左雄,当时很多人认为周举这是忘恩负义。左雄也对周举说:“我推荐了您,反受您的打击,真是自做自受。”


周举回答说:“过去,赵宣子任用韩厥为司马,韩厥却按军法将赵宣子的奴仆杀掉,赵宣子对各位大夫说:‘你们应该向我祝贺,我推荐的韩厥果然尽职守责。’而今,承蒙您不嫌弃我没有才能,而将我推荐到朝廷,所以,我不敢迎合您,让您蒙羞。可是,想不到您的看法和赵宣子完全不一样。”


左雄听后大为高兴,向周举道歉说:“我曾经做过冯直父亲的部属,又和冯直是好朋友。如今你因此而弹劾我,这正是我的过错。”


从此,天下人对知错即改、胸襟开阔的左雄更为尊敬。周举因为尽职守责、公正无私,也屡次被委以重任。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夏侯端忠义持节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18日】唐初时大理司直夏侯端在兵马护送下奉命到各州县传递檄文,有20多个州县派使者到长安表示归附大唐。夏侯端走到谯州时,由于汴州和亳州向王世充投降,他返回长安的路被切断了。


夏侯端被困在沼泽中,粮食快吃完了,而他的两千多士兵仍然跟随他。夏侯端杀了马匹犒劳士兵,流着泪说:“我身奉王命,必须持节自守。你们都有妻儿老小,不必效仿我。长期困在这里,难免一死。请你们砍下我的头献给贼人,你们一定会得到富贵的。”


士兵们泪如雨下,说:“夏侯公不是什么皇室宗亲,为了忠义却要牺牲自己。我们虽然地位卑微,但都有良心,怎么能害了夏侯公去求得自己的私利呢?”


夏侯端说:“既然你们不忍心杀我,我就自刎。”


说着,他拔出剑,却被士兵死死抱住。大家在沼泽地中艰难的行走,他们既要忍受饥饿的折磨,又要对付王世充军队的追杀。五天后,跟随夏侯端的士兵只剩下52人了。一路上,夏侯端始终手持作为使臣信物的旌节。当时河南除了杞州外,都是王世充的势力范围。杞州刺史李公逸派兵迎接夏侯端,王世充也派人用官职收买他。夏侯端当着王世充使者的面烧了王世充的诏书,怒斥道:“我是天子的使节,怎么能接受贼人的官职?除非杀了我!”


他取下旌节上的旄藏在怀里,把刀插在节竿上,披荆斩棘,昼夜兼程,返回长安。随行的士兵有的被虎狼吃掉,有的坠崖溺水,活着的只有20多人,个个鬓发脱落,全没有人样。夏侯端觐见李渊,丝毫不提一路的辛苦,只是抱憾自己没有完成使命。


(选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国学小常识:“三才”是什么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作者:照远 来源:正见网


“三才”就是指天、地、人。比如唐代著名的诗人 李白、杜甫和王维就分别被称为天才、地才和人才,这个“三才”的说法是怎样来的呢?下面就给大家简单的做一介绍。


“三才”一词最早见于《易经》的传文之中,如在其“系辞下”中说到:“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在“说卦”中又说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才的意思就是道,引申为才华、能力、本事等等。


比如说,天有才,寒往暑来、云行雨施等是为天之才;地有才,承载万物,养育众生等是为地之才;人有才,文明智慧,创造历史等是为人之才。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杜甫和王维就以他们迥异的风格和出众的才华被当世人和后人分别称为天才、地才和人才。


如李白的诗歌高阔辽远、洒脱飘逸,合天之道故称天才;杜甫的诗歌凝练厚重、大气深沉,配地之德故称地才;王维的诗歌空明宁静、慧心禅机 ,得人之灵故称人才。






from 气功

2015年3月5日星期四

明·仇英画文征明书《孔子圣绩图》(组图)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来源: 博客 作者: 潮河边人


出品于明代万历二十年的《孔子圣迹图》,是我国最早成形的连环画作品,用连环画的方式再现了孔子的一生行迹与相关的历史事件 ,如“问礼老聃”、“韦编三绝”、“泰山问政”、“诛少正卯”、“夹谷会齐”、“楚狂接舆”等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圣迹图中都作了非常生动的展示。这本连环画105页,每页纸约长60厘米,宽约40厘米,比现在8开报纸还大。当时的所谓连环画是给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欣赏的。


孔子圣绩图


圣迹图,是一部表现孔子一生事迹的连环图画。为表达对孔子的尊崇和敬仰,也为方便后人纪念和供奉祭祀,自汉代开始,不断有人绘画和塑造孔子的形象。史载东汉光和元年(一百七十八年)京师“置鸿都门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从汉代画像石中也可看到以孔子故事为题材的画面,北宋孔庙石刻中,存有传说晋代顾恺之、唐代吴道子的孔子画像,元、明、清各代,画像更多,不胜枚举。传世作品,也不罕见。而以连环图画的形式,描绘孔子,当为宋代以后。连环图画启始于唐代,是时佛学东渐,为弘扬佛法,广为宣化,追求明白浅显,通俗易懂,僧人将释加牟尼本生故事,或凿于洞窟,或绘于墙壁、纸绢,或刻板印刷,对佛学的传播和流行起了重要作用。宋、元、明之际,德治教化出现了“二十四孝图”和绣像话本、小说,上图下文,故事连贯,均为大众启蒙读物。描绘孔子生平的圣迹图,目的相同,功用相仿,最初是木版雕制,以便印刷流传,明代《圣迹殿记》载“阙里故有圣迹图若干幅,在枣梨,奈何不以贞珉寿,亦散在各庑,奈何不殿列而严奉”。即为例证。


孔府文物档案馆旧存圣迹图,有石刻、木刻本、彩绘本等。其中石刻圣迹图存于孔庙圣迹殿,共一百二十幅,有图一百一十二幅,为明万历二十年(一五九二年)镌刻上石。木雕印版则有清康熙无字本、乾隆有字本两种,枣木质地,因残缺损失,数目不一。彩绘本圣迹图,三十六幅,装裱成活页式册页,推测在明成化、弘治年间绘制。这些版本,题材一致,构图相似,均为横幅,尺寸大小也相差无几,但它们之间的相互传承关系尚存疑问。


此圣迹图原图为册页,硬质封面、封底,木芯装裱红色花纹宋锦,紫檀边框。封面题签,竖排双行正楷“仇十洲画”,“文征明书”,大字“圣绩图”。分为上、下两函。版心绢质纸托绫裱,以硬纸对褶成幅,连缀样式,右为图画,左为诗堂。封面、封底与版心脱离,护页残损,上卷存画十九幅,前后护页各一,下卷存画二十幅,跋文一幅,前后护页各一,按宋以后规制,应为二十四幅册页。


此圣迹图绘画内容,依次为一、祷尼山图,二、无题款,补名“麒麟玉书图”,三、二龙五老图,四、空中奏乐图,五、为儿戏图,六、为委吏图,七、昭公赐鲤图,八、为乘田吏图,九、问礼老聃图,十、在齐闻韶图,十一、学琴师襄图,十二、晏婴阻封图,十三、退修琴书图,十四、铭金人图,十五、途遇图,十六、齐鲁会夹谷图,十七、齐人归女乐图,十八、堕三都图,十九、去鲁图,二十、围匡图,二十一、击磬图,二十二、子见南子图,二十三、同车次乘图,二十四、习礼树下图,二十五、累累说圣图,二十六、临河而返图,二十七、灵公问陈图,二十八、问津图,二十九、楚王使聘图,三十、在陈绝粮图,三十一、接舆狂歌图,三十二、子西阻封图,三十三、删述六经图,三十四、天降赤虹图,三十五、西狩获麟图,三十六、问疾图,三十七、赐药图,三十八、梦奠两楹图,三十九、子贡庐墓图。最后一图末尾有“实父仇英制”文字题款。印章一方,葫芦形边框,篆书阳文“十洲”和“嘉靖戊戌春二月书于停云馆,长洲文征明”文字题款,方形印章两枚,篆书阳文“征”、“明”。最后一幅则为款署“征明”和庚子春高阳“许初”的跋文两篇,共计图三十九幅,文字一幅。


此圣迹图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取材得当。各种版本的圣迹图,均依据《论语》、《史记·孔子世家》等古籍,截取孔子生平主要事迹绘制而成。此图,从祷尼山图起,到子贡庐墓图止,比较明代各版,删除了“诛少正卯”、“归田谢过”诸图,而代之以“铭金人图”、“途遇图”、“堕三都图”、“楚王使聘图”等图。尤其是删除了后面的“汉高祀鲁”、“真宗祀鲁”图,使故事更加完整、集中和简练。增加的几幅图中,“问疾图”、“赐药图”描绘鲁哀公对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鲁之大老的尊重,也间接表达了画作者对孔子的评价和崇敬。特别是增加了明代彩绘本缺少的“累累说圣图”,突出表现孔子身处逆境毫不气馁的豁达乐观精神。都显示了作者在内容取材上的境界、眼光和文化素质。二是画艺纯熟高超。此图,是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中的青绛人物画。三十九幅作品,每幅在构图上都十分考究,充分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透视方法,人物、景物的安排,均衡和谐,主次分明,相互呼应,疏密有致。人物造型上,与传统人物画为突出主题,故意将主要人物加高加大不同,而是将人物依身份、年龄等因素而定,高矮一致,大小匀称,用前后顺序,所处位置,来突出主要人物。在技法运用上,线条流畅圆润,人物眉目清楚,细致入微,画面干净,工整精致,在深色衬地上,人物设色以浅淡为主,周围山石、树木则青碧浓重,与同类画种如明代圣迹图、清代康熙亲耕图、乾隆秋狩图等人物、景物全施以重彩绝然不同,形成明显的对比和反差,也凸显了人物形象。整体观之,绘画精致不苟,人物神态传真,淡雅妩媚中又不失艳丽端庄,题字小楷,位置经营得体,笔墨颇具功力,与绘画相得益彰,是一件代表了当时人物绘画水平的精品杰作。故而,具有相当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附:孔子简介


孔子,山东曲阜人,生于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卒于公元前四百七十九年,其先祖是宋国贵族,后迁于鲁国。孔子幼年丧父,生活困苦,但自强不息,虚心向学,青年曾任小吏,尽忠职守,中年聚徒讲学,教导有方,晚年,虽短暂从政,但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为追求理想,实现抱负,周游列国,凄凄惶惶,颠沛流离,历经坎坷,暮年才回到家乡鲁国,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教授学生,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忠、孝、仁、义、礼、智、诚、信等思想观念,励志修身、德育教化的治学教育方法,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石和核心,其内在的聚集力量使华夏文明三千年绵延不绝。举凡黄皮肤的中国人,思想中无不存在着儒家文化的基因,至今,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构筑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儒家思想还走出国门,不仅在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得到尊崇和提倡,成为这些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西方世界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而,孔子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历史 文化名人之一,被古代中国人尊称为“圣人”。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矢志不移真义士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2006年2月20日】西汉时苏武(字子卿)与李陵同在朝廷上担任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做了右校王。他听说苏武的事迹后,心里十分羞愧,不敢去见苏武。


十几年后,匈奴单于壶衍鞮派李陵到北海去看苏武。李陵见到苏武,非常高兴。他为苏武摆下酒宴,还安排乐队助兴。两人边吃边聊,喝到兴头儿上,李陵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子卿交情很深,特意派我来看子卿。当然,他是要子卿归降。子卿反正也不能再回汉朝,何必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子卿的信义节操,又有谁知道呢?子卿的两个兄弟畏罪自杀。我来的时候,太夫人已经去世,又听说嫂夫人改嫁。家中剩下的,只有子卿的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如今是生是死,不得而知。唉!人生如朝露,何必自苦如此呢!起初,我也曾痛不欲生,总觉的对不起汉朝。朝廷杀了我全家,逼的我无路可走,只好留在这里。皇上年事已高,喜怒无常,大臣们无缘无故就被满门抄斩,人人朝不保夕,子卿还要为谁效命呢?”


苏武回答说:“我父子并无寸功,全靠皇上栽培,才得以身居高位。我即使肝脑涂地,也要报答皇上的大恩。要是能死在汉朝,就算斧钺加身、汤锅烹煮,我也心甘情愿。做臣子的为朝廷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大王不要再说了!”


李陵见苏武情绪激动,便收住了话头。两个人一连几天都在一起喝酒。这一天,几杯酒下肚,李陵忍不住又劝苏武说:“子卿能不能再听听我的话?”


苏武放下酒杯,正色道:“我是死过几次的人,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的话,就让我死在大王面前!”


李陵见苏武如此坚决,不由得长叹一声,说:“唉!子卿真是个义士!我李陵,还有卫律,算什么东西!”


说着,他已经泪流满面。


李陵走后,心里一直挂念苏武,还派人送去几十头牛、羊。后来,李陵得到汉武帝去世的消息,又亲自到北海通知苏武。苏武连着几个月,每天早晚都要面向南方放声痛哭,有时哭的吐血不止,死去活来。


选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听而不闻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听而不闻”,按字典上的解释是用耳朵听了没有听進去,形容不关心,不重视。


从正体汉字的“聽”看,从耳从王从德(去双人旁)。“王”《说文》释为“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德(去双人旁)”则表示心中直言。


“听而不闻”,我个人体悟又有了另一层含义,我们应听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狂夫之言 圣人择焉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一日】一天,唐太宗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忽然一拳砸在案几上,怒喝道:“这个德参,难道国家不征一个人,不收一斗租,宫女都不留头发,他才称心如意吗?”


侍中魏征拿过中牟县县丞皇甫德参的奏章,只见上面写道:“修筑洛阳宫,是劳顿百姓;收缴地租,是滥征赋税;普通女子以梳高耸的发髻为时尚,是受宫内的影响。”


魏征劝谏说:“陛下息怒。德参虽然有些偏颇,但自古以来,大臣上书时,常常唯恐言辞不够激烈,不能打动君主的心。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陛下动怒,说明德参的言辞已经打动了陛下,至于应该如何决断,请陛下明察。”


唐太宗这才消了气,叹息道:“你说的很对。我不能给德参加罪,否则以后谁还敢说话。”


魏征乘机又劝说道:“陛下近来已经不像过去那样喜欢直谏了,有时勉强容忍,也不像过去那样豁达了。”


太宗沉默良久,不得不承认魏征的话一针见血。他不仅没有怪罪皇甫德参,还赐给他丰厚的奖赏,任命他做监察御史。


(选自《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庸人自扰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22日】唐朝时蒲州刺史陆象先处理政务崇尚宽厚简约,在他的辖区内,一旦哪个官吏或者百姓犯了罪,他总是当面好言劝诫,然后放他们回家,并不处罚他们。


蒲州录事很不理解,就问陆象先:“明公不用刑杖,怎么能显示威风呢?”


陆象先微微一笑,说:“人心都是相通的,难道这些人听不懂我的话吗?如果一定要用刑杖来显示威风的话,那就应当从你开始。”


录事听了十分惭愧,尴尬的退了出去。


陆象先对别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为政要是正本清源,何愁天下不治!”


(选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虚心改过 从善如流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22日】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公元581年)二月,隋王杨坚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的禅让,继位做了皇帝,建立了隋朝。隋文帝杨坚是个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善于用人,而且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有一次,他恼怒某个人,想杀他,度支尚书苏威進谏。他当时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進去,还要亲自去杀了那个人。可是苏威拦在他面前,不让他走。他闪开苏威,还想出去,又被苏威拦住。杨坚气的拂衣而去,返回宫里。过了很久,他消气了,马上召见苏威,向苏威表示歉意,并诚恳的说:“你能这样做,我就没有什么忧虑了。”


还有一次,杨坚生一位郎官的气,下令在殿前抽打他。谏议大夫刘行本劝阻说:“陛下,这位郎官为官清廉,所犯过错很小,希望宽恕他。”


杨坚置之不理。


刘行本站在杨坚面前大声说:“陛下认为我还可以,方安置我在陛下身边。我说的要是对,陛下怎能不听呢!要是不对,陛下可以把我交给大理寺治罪。”


说完,他把笏板放在地下,转身退走。


杨坚连忙召回他,向他道歉,同时宽恕了被抽打的郎官。


(选自《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仁慈怜悯 积德昌后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24日】袁安,字邵公,东汉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为人仁慈,有怜悯之心,有才德。


有一次,洛阳下大雪,地面积雪有丈余,洛阳县令出来巡视,见家家户户都扫雪外出求食,但巡行到袁安门前时,却没有通路,于是命人扫除积雪进入袁安家中,发现袁安僵卧在床上,县令问他为何不出门求食,袁安回答说:“天下大雪人人都饥饿,不应再去向他人求取。”县令赏识他的才德,于是荐举他为孝廉。


后来袁安升为楚郡太守,恰逢朝廷中发生谋逆事件,受牵连的人多达数千,很多人遭受胁迫而含冤认罪,被判死刑者甚多。袁安到郡后,先到狱中调查,清理出许多无实据罪证者。


掌校理的府丞,和掌理文籍的官员,纷纷叩头争论,认为这样做有阿附叛徒的罪嫌,依法应与同罪,袁安说:“我这样处理,如有不合,身为太守,自当承担,与你们不相牵涉。”于是一一分别上奏,皇上感悟批准,由此洗清冤情,获得释放者有四百多家。


袁安一生积德颇多,他及他的子孙后代都蒙受上天赐予的福报。袁安累升太仆,官至司徒,他的子孙世代隆盛。其子袁京、袁敞都官至司空;袁京的儿子袁汤官居太尉;袁汤的儿子袁逢位居司空,袁隗位列太傅,“汝南袁氏”成为东汉著名的世族大家。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李克荐相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2006年2月25日】东周时魏文侯魏斯对大夫李克说:“先生曾经对我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我想从魏成和翟璜两人中选一个人做国相,你看他们俩谁更合适?”


李克摇摇头,说:“常言道:‘卑不谋尊,疏不谋亲。’我在朝廷以外任职,不敢妄议朝政。”


魏斯急切的说:“事到临头,请先生不必谦让。”


李克沉吟一下,这才说道:“主公拿不定主意,是没有仔细观察的缘故。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只需从五个方面观察就可以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敢。有了这样的观察,何必一定要听我的意见呢?”


魏斯听了不住的点头,他对李克说:“我已经确定国相的人选了。”


李克在回家的路上,正好遇上翟璜。翟璜连忙拦住他,问:“听说主公征求先生对国相人选的意见,到底选中了谁?”


“魏成。”李克说。


“什么?”翟璜立刻变了脸色,愤愤不平的说:“镇守河西的吴起是我推荐的,有了他,秦兵便不敢东犯。主公担心邺县难以治理,我就推荐了西门豹。主公要征伐中山,我又推荐了乐羊。攻克中山以后,没有得力的人选镇守,也是我推荐了先生。这些都是先生知道的,我哪一点比不上魏成?”


李克微微一笑,反问道:“足下当初向主公推荐我,难道是为了结营私,谋求高官厚禄吗?”翟璜一时语塞。


“主公今天问我谁做国相合适,我只不过照实说了一点意见。我之所以知道主公肯定会选择 魏成,是因为魏成每年的俸禄有十分之九用在外面,为魏国广招人才,只有十分之一留给家里用。所以主公才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样的英才。这三个人都被主公尊为老师。而足下推荐的五位,主公只是把他们当成臣属。仅此一点,足下怎么能和魏成相比呢?”


李克的一番话说的翟璜满面羞愧。他再三向李克道歉,说:“我是个粗鄙的人,刚才的话失礼了。我情愿终生拜先生为师。”


选自《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