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8日星期一

尊师弘道 富而无骄(2)

尊师弘道 富而无骄(2)

尊师弘道 富而无骄(1)

tian.jpg

文: 书僮
转自:明慧网

古人求学,将尊师重道放在第一位,修其心要先诚其意,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子贡虽不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却是记载中最尊重孔子的学生

子贡,复姓端木(约前520年-公元前456年),春秋末年卫国人。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十七岁拜孔子为师,二十多岁继承家业,曾任鲁、卫两国的相国。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瑚琏之器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担当大任。

尊师重道

孔子大约在50岁之后弃官离鲁,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陈、宋、曹、郑、蔡、楚等国。这一游就是十四年,主要是传播他的儒家思想。孔子周游办学的钱都是谁出呢?是子贡。司马迁在《史记》里写道,孔子七十多个高徒,子贡是最为富裕的一个。

子贡赞助就是单纯的赞助,不象现代社会,将教育商业化,讲投资回报,或是干脆利用名人效应大力推销自己的品牌,甚至搞直播带货。子贡没有这样做,只是尽师徒之道,为传播大道而不计钱财。

子贡生性聪慧,就连孔子本人有时也说子贡比自己机敏。江湖上有人传说,子贡要贤于孔子。有一次,齐国齐景公就问子贡,孔子有何贤能之处?子贡回答说:“孔子是圣人,不仅仅是贤能。”齐景公追问“圣在何处?”子贡答曰“不知!”齐景公很诧异。没想到,子贡接着大声说:“赐终身载天,不知天之高也;终身践地,不知地之厚也;赐之事仲尼,譬犹渴操壶勺就江海而饮之,腹满而去,又自知江海之深乎!”齐景公一听,大为感慨。子贡把孔子的圣德比作天地和江海,而他自己满腹经纶也只是江海一粟。

鲁国的司马叔孙武叔在朝上对大臣们说:“子贡比孔子的学问还要渊博。”路过的司马子服景伯将此事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我家的墙只有肩膀那么高,人们从外面就可看到墙内,我尊师家的墙有好几丈高,找不到门的人,是无法洞见里边宗庙的雄伟堂皇。武叔说这样的话,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啊。”于是后世多以“赐墙及肩”作为自谦之语,又以“万仞宫墙”形容孔子学问渊博。

叔孙武叔后来又诋毁孔子,子贡非常严肃地说:“不要这样做,仲尼是诋毁不了的。别人的贤能好比可以越过的山丘,而仲尼好比日月光辉,怎能逾越?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本身有什么损伤呢?这是不自量力啊。”

孔子去世,其他弟子皆为孔子服丧三年,唯独子贡守丧守了六年。春秋时代,标准的服丧是三年,子贡双倍期的服丧,如果不是敬重恩师、思念恩师到了至臻至纯的境界是做不到的。

经商有道

中国古代社会重德轻利,“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所以孔子“罕言利”,但孔子的门徒里面却出现了子贡这样一个儒商的先祖。那么,子贡是如何成为春秋时代屈指可数的富豪巨商的呢?他的财富积累和儒家思想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

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经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经商,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后世所说“端木遗风”是指子贡留下的诚信经商的风气。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子贡经商事有记载。

史籍记载了子贡曾率百乘之队,载满黄金玉帛到列国觐见国君,所到之处,受到列国元首莫大的礼遇,气魄非凡。如此看来,用富可敌国来形容子贡的财富恐怕也不为过。

史载,子贡商道成功的秘诀之一是“人弃我取,人取我弃”。财神范蠡(前536年—前448年)也说,大旱的时候要买进船舶,洪涝的时候要买进车辆。

据《史记》记载,他“鬻财于曹、鲁之间”,奔走于各国之间做生意,不辞辛劳地往返于各国从事贸易活动,诚信为本,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的行事风格,使自己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以至于生意越做越大。在司马迁的笔下,古代的儒商,范蠡排首位,子贡仅排在范蠡之后。

鲁哀公十一年时,吴国要发兵远袭齐国。子贡认为,吴国肯定会在全国强征丝绵,以备军队御寒之用。这样吴国国内就会紧缺丝棉。如果囤积丝绵,到时候卖给吴国百姓,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于是他安排了很多人分头到各地去采购丝绵,然后快车运往吴国。吴国的百姓正衣着单薄、倍受寒冷之苦,子贡采购的丝绵一到就被抢购一空。

富而无骄

人一有了钱后会是什么样?什么样的都有。宝马香车、花天酒地、妻妾成群,自视高人一等,进而依附权势,取得政治话语权,甚至想一手遮天,最终结局悲惨。西晋有一个叫石崇的大富豪,奴仆无数,穷奢极侈,把家里的厕所盖得象皇宫宫殿一样,金碧辉煌,52岁时就惨死,连累家人共15口人全部被诛杀。这就是富而不仁的结果。

而子贡呢,时刻谨记孔子的教诲,以“温、良、恭、俭、让” 的传统美德自律,克己扬人, 将“仁、礼、义” 的道德价值内置于心,在商言商、在政言政。他以儒兴商,忠诚守信,以义取利,谋利有度,绝不欺诈。致富之后,他也没有为富不仁,而是以利济世,经常散发家财,救济困窘。

《吕氏春秋》中有一个“子贡赎人”的故事:当时鲁国有项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赎回来,之后赎金可以从国库中得到补偿。子贡有一次花钱赎了一个在国外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因为所行的是道义之事,因此拒绝了国家的赔偿。

当然,这样的品行并非天生,而是自我修为的养成。据载,有一天,子贡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华装贵服,走在一条巷子口就被堵住了,原因是巷子口太小,子贡马车太大。正在这不得转圜的时候,子贡一抬头看见了老同学原宪。原宪衣着褴褛、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着。子贡一看哑然失笑:“久违了老同学,你咋困窘成这样啦?”

原宪一脸正色,回答说:“我听说,没有钱财也只不过是囊中羞涩,但追求大道而未竟才是真正的困窘啊!我现在不过只是穷一点而已,怎么能说是困窘呢?”子贡一听,马上汗颜。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待续)

西游炼心篇:难难难,道最玄

tian.jpg

文:了缘

悟空打破盘中之谜,自是欢喜,只是要偷偷的乐,不能与人分享,还得装的若无其事如寻常一般,真是难熬啊,只盼那月上柳梢头,人约子时后。

按捺住好心情,好不容易熬到子时前后,悟空起身穿衣,偷偷溜出去,看看月色,月朗星稀,正是访道寻真之时。寻至后门处,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心中一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你看他,这机灵劲,猴精,猴精的。前有一闭,此又一开,这门儿一闭一开,又是一哑谜。悟空一见,立刻领悟师父所传达的心意,这是要给自己开后门传道了。写到这里我有理由怀疑,后世风行的走后门一说,来源于此地。

悟空进的门里,走到祖师塌下,见祖师躬身朝里睡着了。只留个后背给他,得,又是一考题。这个时候考的是悟空的态度了,也就是求法的诚意。师父睡着了,还给个后脑勺,都知道后脑勺上没长眼睛。也就意味着此时悟空的表现,可以没有约束的自由发挥了。都知道心猿灵动,没有定性,听祖师讲道都坐不住,足之舞之的没个正形。

那师父睡着了,看不到的时候呢?身处师父的卧室里,师父的家底可都在这里,说不定哪里藏着宝贝呢,现成的长生不老药啥的,吃一颗都不用修了,可以躺平了,这时稍微有点贪心,猴子说不定就真做贼了。而且悟空还真有做贼的潜质,后来闹天宫的前奏不就是偷了蟠桃会,又顺路偷吃了太上老君炼丹炉的丹,惹了泼天大祸摆不平,才反了吗。这时悟空在师父背后的表现,才是真性情,除了长生之法,别无所求,眼里只有师父,都没四处乱看,没一点歪心邪念出来,谦卑规矩的很。

所以悟空不敢惊动师父的好觉,随即跪在塌前,心无杂念,默默等待时机成熟。这个态度令师父很满意,恭喜悟空又过关了。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来寻真法就得拿出恭敬的态度,表现出妥妥的诚意来,真法不是烂大街的白菜,想得真传首先得尊师重道。这不仅是个态度问题,还关系着将来,能正悟多少法的层面问题,因为修炼中的悟性,是建立在信师信法的基础上的,所以呢,这个基础必须得有,还得给夯实了。

而且修炼是严肃的,得真传就必须得真修,师父也不能天天盯着督促你去修。那就只有靠自律了,只有自己管住自己那颗躁动的心,使其能静得下来,自觉的去精进,才能闯过重重魔障,证得金光大道。悟空这一跪,尊师重道就坐实了,孺子可教也。

那祖师也不好继续装睡了,悠悠醒来,口中吟到: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教口困舌头干。

这盘中之迷又来一道,金丹吗,跟盘子一个形状。想要打破难啊!所以祖师张口先点出修炼的难度。只有晓得修炼的难度,才有决心去破迷,没决心的就知难而退吧,不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道的玄妙就不必我去说了,自古以来,这经,那经的一大堆,凡是称的上经的都与道有关。是古圣先贤在证道的路上的,一点感悟,人道是天道的显化,能用人间文字描述出来的道,是证道之心的外化。说白了道就是人的心路历程,对人生经历的正确体验,这个体验与天道契合,就叫天人合一,与魔道契合就叫堕落,正是好坏一念间啊!

而猴子为什么称为心猿,因为他是唐僧正念的显化,也是正念的执行者,所以悟空也叫行者。别看西天的路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可悟空扭扭屁股一个筋斗云就到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能去个来回。

真的一点都不夸张,修炼人的正念,想去哪里就是一瞬间,动动念头就到了。就是这个肉体凡胎跟秤砣一样重,有人心坠着,正念随时会被邪念替代。正念都不能时刻保持住,肉身可不是一星半点的正念能带的动的,别忘了人有佛性也皆有魔性。

悟空是正念的执行者,正念在时,悟空的本事就大,正念萎靡时,邪念就起作用。正念发乎于心,邪念也发乎于心,心魔外化为妖魔鬼怪时,悟空降妖伏魔的能力完全取决于,唐僧的心性,另外空间是正邪大战的战场。人的现实空间就由思想来体现,正邪交战的念头也相当的激烈,俗称思想斗争,过程足以扰乱人的心性,这正是实践法的最好体验,也是炼心的过程,每个真修弟子都必须闯出一条正悟之道,从而觉悟更高层面的本性,重新拿回被封印的能量,在法中祭炼,提纯。

顺便剧透一下,悟空的金箍棒,其实就是唐僧这个主元神的功柱,副元神是护法,与主元神一体同心,可以执行主元神的意志,调动修好的能量去打怪升级。但唐僧的心性必须稳住,直线上升,悟空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唐僧的心性掉下来,悟空的能力就被人心局限住了,会跌份降维,相当于被妖魔鬼怪给降维打击了,一个小怪就能伤了他。唐僧的人心重,悟空就会吃亏,金箍棒都不好用了。只有在魔难中提高心性,才能升维,把留在原地的邪祟,降维打击掉。灵山吗?有这个肉身坠着,这十万八千里路,还真省不了几步,除非你能24小时保持正念,每一关都能在第一时间开悟升维,时刻保持降维打怪的状态,那灵山,扭扭屁股就到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师父传给我们的是如意法,之所以修的不如意,七灾八难的,都是人心有漏。只要把握住向内找的法宝,站在无私无我的基点上正悟,时刻查缺补漏,何愁修炼不速成。争分夺秒的领悟如意法,并且做到位,那修炼真是开了挂的爽啊!

问题是悟到容易,做到难,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我早就悟到了,可至今还做不到位,也不知道大审判时,会不会因此又给减分,这分丢的不值啊,脸皮厚点还能喊声冤啊。哎!什么时候思想与正念同步,一秒不差的落实到行动上,做到思想与言行同步,把中间的阻力,私心杂念都给秒杀了,真正做到身神合一。身心的每个细胞都被高能量物质同化了,与正念一样纯净的没有杂质了,才能突破时空维度的限制,总算有个神样了,一眼万年,一念满苍穹。

你看修炼从理论上来说就这么简单,可实践起来却千难万难,这一路上淘汰率跟下饺子似的,垮垮往下掉的人心惊胆战啊!实在是悟到容易做到难啊!何况还有迷在表象中的,更是难上加难。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秦始皇为何被冤2000多年

tian.jpg

文:云卷

秦始皇暴君形象被人贴了2000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有媒体报道《云梦秦简》的相关消息,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秦始皇的功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13岁登基21岁亲政,用了十年时间吞并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达500多年的战乱。他创建帝制,中央集权,废分封,行郡县,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匈奴,南讨百越、北征匈奴,扫除外患,开疆拓土,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在中国教科书上却把他写成暴君的形象,着重讲其独断专行、奴役人民等,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焚书坑儒、孟姜女哭长城等耳熟能详的故事。

1975年12月在湖北省睡虎地秦墓中挖出了《云梦秦简》,共计1155枚。墓主名叫“喜”,是秦朝县里一名主管司法的官吏,这些竹简是他的个人笔记,这些竹简中有612枚是跟秦朝法律文书相关的内容。在这份竹简里记录的内容颠覆了所有人的认知。

现在老百姓对秦始皇误解最深的三个问题分别是:1、焚书坑儒、孟姜女哭长城;2、陈胜、吴广因为暴政而起义;3、阿房宫的大兴土木。下面我们结合《云梦秦简》将这三个问题一一分析。

1、关于焚书坑儒、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言

最脍炙人口的就属焚书坑儒和孟姜女哭长城故事,其实都是后代的文人墨客强加到秦始皇身上的。“焚书”是当年秦始皇烧掉了大量的儒家类书籍,但是却完整的保留了许多医学和农学书籍。“坑儒”是当年秦始皇杀了四百多名江湖术士,后来却被人诬陷杀了上千名儒生。

而课本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初的版本出自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讲述的是齐国一个大将军杞梁死后,他的妻子为丈夫的死而在路边哭泣。直到西汉时期刘向撰写《战国策》时,在这个故事基础上加入了妻子哭城的情节,说是妻子因为丈夫的死,眼泪流的把一座城池淹没了。后来到了唐朝,诗人惯体写了一首《杞梁妻》,把这个故事放在了秦始皇修长城时期。又有一个唐朝的诗人写了一首《同贤记》,直接将杞梁无名无姓的妻子改成孟姜女,这才被塑造成孟姜女为了哀悼死去的丈夫,哭倒了长城的令人发指的传说。

同时在《云梦秦简》中清楚的记载了劳役在修筑长城时是有工钱的。秦律规定就算是罪犯工作都是一天八钱的工资,在当时的秦朝官方粮票计算一两钱可以买到4斤粟米,所以一天八钱的工钱完全足够一个人养家糊口,甚至可以说待遇丰厚了。这也就佐证了孟姜女哭长城这件事的虚构。

2、关于陈胜、吴广因为暴政而起义

大家知道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是发生在秦二世时期,当时朝廷征发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前往渔阳防守,因为大雨延误,按照法律规定是都该杀头的,陈胜、吴广情急之下发动兵变。所以很多人把这次起义的原因归结为秦朝法律的严苛,认为是从秦始皇就开始用这一套严苛的法律,一直延申到秦二世。

可是我们从竹简中找到一段关于秦朝军队规定的记载:如果在服徭役期间延误三到五天,你将受到口头批评;六到十天,需要罚款一面盾牌的价值;超过十天,罚款会达到一套盔甲的价值。但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如雨或雾,所有刑罚都可以豁免。从这里可以看出秦始皇时期的法律是非常公正并且人性化的。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在秦二世在位时期,因秦二世胡亥凶残成性,不仅将其兄弟姐妹全部杀害,并陷害大臣,同时还宠幸奸臣赵高。更是变本加厉的对老百姓进行奴役,这就导致很多秦始皇设下的律法到他这已面目全非,也就有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局面。

竹简中还提到了秦朝的法律法规人性化的一面:当身高不足一米三,你将被免除征兵;每个家庭都必须留下一个男丁来照顾家庭和赡养老人;并且规定每年的二月不准进山砍树和捕杀幼鸟。不仅如此,秦简里还记录了上到国家洪涝灾害,下到郡县任免制度等各种各样的事情,其广度和深度令人晒舌。

3、阿房宫的大兴土木

唐代诗人杜牧写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占地三百余里,不仅富丽堂皇,里面还有各种金银财宝以及从六国送来的美女。人们看后心中便留下了一个骄奢、暴政的秦始皇形象。可是在200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队开始挖掘阿房宫遗址,得出阿房宫其实未建成的结论。后来考古学家又于2006年花费一年多时间勘查阿房宫,结果他们在阿房宫前殿遗址20万平方米的勘探面内只发现了几处红烧土遗迹,但是在咸阳宫遗址上却发现大量烧毁的痕迹。我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看到,司马迁只是记载了“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并未提及阿房宫。同时在《史记》中对阿房宫的描写,司马迁也明确的写出阿房宫只是一个企划图。专家认为,历史上有关项羽放火焚烧阿房宫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所以专家得出一个可信度很大的结论:项羽在秦朝覆灭时放的那把火,极有可能烧的是咸阳宫,而阿房宫在当时根本没有建完。

杜牧写《阿房宫赋》的目的是劝诫当时的统治者不要贪图享乐,剥削老百姓,重蹈秦朝的覆辙。其实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所征收的大部分赋税都用在了利国利民的基础设施上,被人诟病最多的是兴师动众的修建万里长城,可是如果没有长城,匈奴入侵的次数肯定会数倍增长,造成老百姓的生灵涂炭。而修建的灵渠、鸿沟也灌溉了关中数千亩的良田,这些都让后代子孙受益匪浅。

结语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因为这些刻板印象,有人指责秦始皇荒淫无道,可是他一生都未立皇后,并且提倡男女平等,保护女性权益;有人说他专横残暴,可是在他统治时期没有杀过一位忠臣;有人说他劳民伤财修建陵墓,然而以前大多君王是以活人殉葬,而他作为千古一帝,不忍滥杀无辜,选择用陶佣代替活人殉葬,还有一种说法说兵马俑是为千千万万战死沙场的秦人修筑的忠魂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