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日星期六

《西游》小趣:佛法慈悲与威严同在

文:乐宇 来源:正见网

我们看连续剧《西游记》时,会认为孙悟空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孙悟空也有很多的忌讳的。《》是唐僧四人在佛家修炼的过程,而既有慈悲的一面也有其威严的一面。我们看原著就会发现这一点。在佛法威严的威慑下,悟空也是小心翼翼的。

一:发火 悟空害怕

菩萨不会真的像人一样发火,而是一种对善恶的态度。是人有时把菩萨人性话了。在(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中,是讲述了悟空请菩萨来降伏红孩儿的故事。在南海见菩萨发火,悟空马上不敢再撒泼说滑了。

菩萨道:“既他是三昧火,神通广大,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行者道:“本欲来的,只是弟子被烟熏了,不能驾云,却教猪八戒来请菩萨。”菩萨道:“悟能不曾来呀。”行者道:“正是。未曾到得宝山,被那妖精假变做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赚入洞中,现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蒸吃哩。”菩萨听说,心中大怒道:“那泼妖敢变我的模样!”恨了一声,将手中宝珠净瓶往海心里扑的一掼,唬得那行者毛骨竦然,即起身侍立下面。道:“这菩萨火性不退,好是怪老孙说的话不好,坏了他的德行,就把净瓶掼了。可惜,可惜!早知送了我老孙,却不是一件大人事?”

二:降妖路上 悟空不敢走在前面

悟空出于对菩萨的尊敬不敢走在前面,是佛法威严一面所显现的。在神佛面前,不敬佛也是大罪。

孙大圣十分欢喜,请观音出了潮音仙洞。诸天大神都列在普陀岩上。菩萨道:“悟空过海。”行者躬身道:“请菩萨先行。”菩萨道:“你先过去。”行者磕头道:“弟子不敢在菩萨面前施展。若驾筋斗云啊,掀露,恐菩萨怪我不敬。”菩萨闻言,即着善财龙女去莲花池里,劈一瓣莲花,放在石岩下边水上,教行者:“你上那莲花瓣儿,我渡你过海。”行者见了道:“菩萨,这花瓣儿,又轻又薄,如何载得我起!这一翙翻跌下水去,却不湿了虎皮裙?走了硝,天冷怎穿!”菩萨喝道:“你且上去看!”行者不敢推辞,舍命往上跳。果然先见轻小,到上面比海船还大三分,行者欢喜道:“菩萨,载得我了。”

三:菩萨慈悲 不伤无辜

在我们的眼里,妖怪是要除掉的,而在菩萨的眼里,一切生命都是珍惜的。所以在淹没山时,要将无辜的妖怪先搬走。这大概就是神佛的慈悲吧。

菩萨闻言,即命住下祥云,在那山头上念一声“甗”字咒语,只见那山左山右,走出许多神鬼,却乃是本山土地众神,都到菩萨宝莲座下磕头。菩萨道:“汝等俱莫惊张,我今来擒此魔王。你与我把这团围打扫干净,要三百里远近地方,不许一个生灵在地。将那窝中小兽,窟内雏虫,都送在巅峰之上安生。”众神遵依而退。须臾间,又来回复,菩萨道:“既然干净,俱各回祠。”遂把净瓶扳倒,唿喇喇倾出水来,就如雷响。真个是:漫过山头,冲开石壁。漫过山头如海势,冲开石壁似汪洋。黑雾涨天全水气,沧波影日幌寒光。遍崖冲玉浪,满海长金莲。菩萨大展降魔法,袖中取出定身禅。化做落伽仙景界,真如南海一般般。秀蒲挺出昙花嫩,香草舒开贝叶鲜。紫竹几竿鹦鹉歇,青松数簇鹧鸪喧。万迭波涛连四野,只闻风吼水漫天。孙大圣见了,暗中赞叹道:“果然是一个大慈大悲的菩萨!若老孙有此法力,将瓶儿望山一倒,管什么禽兽蛇虫哩!”

四:以古论今看今朝

今天的人不信佛,甚至侮辱佛,侮辱信佛修佛之人,用严酷的迫害来对待他们。其罪之大,简直可以将自己化为灰烬。试想连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在神佛面前都是恭恭敬敬的,人这样做下场是什么,已经可想而知了。

当年的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吃的苦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今天那些迫害人的罪,要比其大无数倍了。

(出自:《西游记》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中国画原论(七):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文:天外客 见善 来源:正见网

中国传统绘画是基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形式之一。训练中主要讲究笔法、笔意、技巧三大类。所谓笔法,顾名思义就是用笔的方法,主要有提、按、顿、甩四个技巧。基本与书法用笔同道,主要讲究的是对毛笔控制的能力,所以说学习书法对画好中有很大帮助,原因在于它能够训练对毛笔的熟练掌握。由于毛笔的构造特点,对笔尖、腹、根的每一部分的不同使用都会给画面带来不一样的效果,所以对笔法的掌握是绘画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也许作为,书法结体上未必甚佳,但是对书法笔划的线条练习却必须要熟练掌握,因为中国画的造型特点就是线,而线集中体现了笔力的功夫,也就是画之“骨”。这也是衡量画家技法水平的关键点之一,是属于传统中国画中难度较高的基本功练习,同时也是最能反映中国传统绘画特点的元素之一。

而笔意是指用笔的韵味。韵味的表面体现在于用笔节奏的变化,虚、实、强、弱、浓、淡、粗、细、快、慢、精匀、粗犷等等,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变化万端,随描绘对象之质感及内涵而变化。此外还包括对中锋侧锋的如意运用,是随着画面要表达的意韵神思而有所变化的,也是跟作者的内在变化及心境状态相生的,而这种韵味也是随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演绎所形成的民族情怀灌输到骨子里形成的特点,对一点一划都有内心难以言表的细腻情感。书画中都有这么一句话叫“意在笔先”,就是在落笔以前,心中已经有一个境界,然后以意带笔,纵横绢素。所以古典中国画中才会出现那么多种用笔用线的描法与各类皴法,适合展现不同性格的人物与各种环境的山水草木,显的丰富多彩。

技巧是指一些有一定难度需要练习性的术类,比如长短线的练习,皴、擦、点、染、水法、墨法及各种染色技巧,包括对金银矿物颜色在各种材料中的应用。

中国画在造型技法上分为双钩和没骨,形式上分为水墨、白描、重彩、浅绛。中国画在唐宋以前,作画颜料基本以矿物颜料为主,又称“石色”。主要有朱砂、石青、石绿、赭石等,因此,中国画也叫“丹青”。至唐宋后,颜料种类逐渐丰富,不仅有矿物颜料,还出现了植物性颜料及动物颜料,植物颜料以其透明故,亦称“水色”。唐宋前,画多作于壁上,颜料颗粒较粗,至唐宋则逐渐以卷轴画为主流,由于作画材质的改变,颜料色相种类增多,性能改进,中国绘画也逐渐走向细腻写实,两宋画院时期为其历史中发展的高峰。

中国画在构图上的特点大多是散点透视的,当然也包含有焦点透视,但主要是散点透视的特点。同时中国画在构图上还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可以将不同时空的事物在同一个平面上去展现。比如在敦煌壁画经变图中常常描绘佛魔之战,佛在与魔的对战中,另外空间的佛的变化身以及护法神如何与魔在另外空间的变化身斗法的经过,这些不同空间的体现都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以散点透视的方式展现出来,能表现不同空间的更深内涵,非常独特。这种表现方式还可以利用中国画手卷式的构图把不同时间段的故事表现在一幅画上,比如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将宴会的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在一个平面上展现出来,十分巧妙。

中国画在内涵表达方式上,和诗歌的修辞手法一样繁复,但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三种特点:记录式、直意式和曲意式。

“记录式”多为绘画记录之用。如唐代张萱之《捣练图》、五代顾闳中之《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之《清明上河图》、郭忠恕之《明皇避暑宫图》、元代王振鹏之《龙池竞渡图》等,皆以记物、记事或标本图录为目的而作,盖文之不达者,图以示之。

“直意式”即画面内容直接表达其内涵。或警世教化之用,如唐代吴道子之《地狱变相图》、历代之《孝经图》等;或仰神佛、高士之姿,如敦煌壁画之经变图、诸佛、菩萨、罗汉等造像、宋代马麟之《静听松风图》、(传)李公麟之《维摩诘图》、宋徽宗之《听琴图》等;或美静女风韵之态,如唐代周昉之《簪花仕女图》、明代仇英之《汉宫春晓图》等;或状天地山川之大,如宋代王希孟之《千里江山图》、赵伯驹之《江山秋色图》等;或言草木鸟虫之情,如宋代李迪之《红芙蓉》与《白芙蓉》图、赵昌之《竹虫图》等,如此种种。

“曲意式”即含蓄表达内涵,多用比喻、借代或象征等手法。如梅、兰、竹、菊四君子,深受历代文人所喜爱,文人常借之以譬喻道义节操。中华文化取法自然,故自然万物皆有象征内涵,如虚怀若谷、坚如磐石、山高水长、静水流深等等词汇中都蕴含了古人效法自然的文化特征。文人骚客也常常比兴于自然万象,随意赋予内涵,比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等,使得所寄托物象能够传达出十分丰富而有韵味的内涵。而古代杰出的画家们也同诗人一样,将画作赋予隽永含蓄的内涵,令人品味无穷。如五代荆浩之《匡庐图》、宋代范宽之《溪山行旅图》、李成之《读碑窠石图》、元代任仁发之《二马图》、王冕之《墨梅图》等。皆以客观自然物象,赋予特殊内涵而曲折表达内心之意,将物象化为象征语言为己所用,使得中国画的意蕴别开生面。除了这些借物寓意之外,也经常借事寄怀,如同写文章借历史故事以喻胸怀,或宣化时世,或劝诫世人等等。如南宋李唐之《采薇图》、佚名之《折槛图》、明代李在之《琴高乘鲤图》等。在五千年文明演绎中留下了大量的这类的历史故事和典故,为今天人们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题材。

以上所描述三种绘画内涵表达方式特点中,以曲意式最为含蓄,亦为历代杰出画家所常用。由于内涵的表现常常很隐晦,所以也最不易被一般人体察画中深意。其实人们常常谈到“内涵”二字,却不知在绘画中它除了具象内容所表达的意思之外,那无形中透过画作的笔墨本身和创作构思的表达方式中,所传达出的无形信息对观者造成的心理感受则是另外一层更真实的内涵。就好比一个人做什么事是一方面,而他怎么去做事和他的举手投足间所散发的信息则又是另一方面,可是后者往往更能够真正反映一个人的境界。也就是说这个“内涵”有双重含义,一个是指画作本身展现的内容,一个是画作中体现的作者本人的状态和境界。撇开创作内容的本身,作品还能散发不同的气质,或静穆、或深沉、或浮躁、或单薄、或豪放、或拘谨、或俊雅、或粗野等等不一而足,所以中国的传统丹青之道,从来不是单纯只讲技巧的。可是由于今天人上的原因,只注重怎么练技巧,却往往忽略修心是比技巧更重要的。所以有很多学画的人会出现进步缓慢,以及在后来的创作进程中常常陷入瓶颈而不知所措,以致于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创作和创作的是什么。

剑道在剑外,到了更高的水平层次上,所有的正统技艺都是这样认识的,技术的本身只是小能小术,修心重德的根本才是大道。技术本身是有限制的,因为按照传统文化中认为那是“形而下”的东西,只是“器”,是有形的,所以就很有限,就好象天地间再大的容器都不可能超过天地之间的范围。如同语言,当人的某种体会超越了人在现实中所学的知识,超越了人眼能够看到的境界时就没办法再用人的语言去描述了,所有的语言都到了尽头。但是虽然如此,随着思想境界的提高,语言的本身也会被升华,随着境界的提升它又包含了更高的真理,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绘画也是这样,随着境界的提高,绘画技法也会得到提升,对技巧的本身能够更加成熟的掌握。你的表达方式,运用技术的方式也会随着整体心性的提高而升华,笔墨的本身也自然就包含了更高境界的内涵,虽然笔墨达到了极限,可是内涵却得到了无形的更广延伸,显得余韵悠远,所以更能打动人。但如果心性境界没有那么高,就达不到这一点。

中国画内涵之表达是画家个人综合水平的展现,包含着画家的心境修为、文化素养、平生阅历及对自然、、生命的认知。画家个人境界越高,表现方式越丰富细腻。现特举一例以具体说明古人创作内涵的体现方式。

北宋李成,原系前朝李唐皇室后裔,胸怀大志,精通山水画,时人推誉为“古今第一”。今借其《读碑窠石图》试解中国传统绘画内涵的表达方式。读古人名画,先要了解其人基本生平才能够更贴近真实的领会。李成虽贵为皇室后裔,却生逢离乱之际,一生潦倒,志气难申,空有经纶之腹,却无仕途之命。虽精于画道却耻与画工同列,故不肯以丹青为计。虽求画者甚众,却因此而十分穷困,郁郁终年,四十八岁而殁。

从这些背景中,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李成的面貌:有志气但观念固执;有才华但心胸压抑;气质孤高却不洒脱。据说生前也曾屡被举荐,但终不成功,此图大概是仕途彻底无望之后所作,具体年月不祥。我们看这幅图的意象,近处土坡流畅舒缓,上有窠石,生的几棵狰狞老树,古碑一座,一小童伴一骑驴老者读碑。放眼一望,满纸苍凉,暮气沉沉,一股萧森凄怆之意迎面而来。那么此图在表现什么呢?为什么那么苍凉呢?

绘画中以墓碑作为主体意象表达的作品极为罕见,因为墓碑总是与死亡相关联的,所以这幅画的内涵一定很特别。从作品中透出的气息已经奠定了一个沉重的基调,加上周围环境刻画的配衬,更凸显了这种苍凉的气氛。从李成的身世与遭遇来看,他将墓碑作为主体展现,结合着上面我们谈到的中国绘画内涵表达方式的特点来推断,这个墓碑实际上应是作者的自我譬喻。因为在古代,碑的意义很重,它是用来记载生平功勋事迹以及标志的象征,能被立碑的人也一定是有贡献有作为的人,非比等闲。而画中的碑又有着华丽的雕刻,却孤寂荒芜在无人的旷野与枯树之间,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李成的一生,有着贵族的血脉,治世的才华,却得不到用武之地,只能空老于凡尘,没有任何功绩于世,一生的抱负只能沉于心间,却无书写之处。岂不正如这华丽的碑,映衬着李成的身世,却又无一字用来书写可照后人的卓越功绩,无名无姓,任凭荒芜没于草莽之间。令人不禁联想“碑板无文荆棘深,石兽沉沦松柏秃”的苍凉诗句。如何不凄苦,如何不苍凉!正如人生,纵然才华盖世,怎奈生不逢时,随着光阴的飞逝,终将化作历史的过客,被人遗忘。努力着想要留下什么,却看看老之将至,最后的一点志气也将被消磨殆尽,到头来不过是空怀大志,焉能不慨叹之无情。如不是出于此情此景,谁会这样去表现画面呢?

画中碑侧,书有“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字样,由此可知是二人合作。据史传,二人为挚友,王晓为当时人物名家,惜其画史无名,不能祥知。即为挚友,想必知音。以李成孤高之人品,岂会轻易使他人在自己作品上落墨?必是两心相通之人,方能互为照鉴。王晓必能深解画意,乃能补其人物。由图中看这骑驴老者,来至碑前,似欲细究其人其事,欠身观看,却不得一字信息。这个细节既突出了这份悲凉又暗涵着非常深刻的生命内涵,人生如戏,我方唱罢你登场,谁的命运不在其中呢?在命运面前谁是看客谁是戏中人呢?这难道不是对后人观画者的一种生命启示吗?或许这读碑老人画的便是王晓本人。

再看碑后丛树的表现,虽然干枯老朽,却似尚有勃勃生机,而枝干虬曲之态似做呐喊挣扎之状,似乎在表现与命运相抗而不得的无奈。以此衬托着林间的墓碑,造成了画面中动态感与静态感的鲜明对比,形象生动而无掩饰的体现了这种情感状态,同时也使画面极具感染的张力。在画面构图上也形成了景与人、大与小、多与少的无声对话,构图在空间上取法平远,远景虚无清旷,显得意味无穷。

回头再看整幅画,意境萧然的背后既有着作者对自己悲苦命运的倾诉,也暗含着对人生仅仅是过客的失落感悟,同时也是对命运的一种叩问,人生究竟为何?抱负落空的不甘心与名利在时间的长河中都将化为虚无,化做挣扎的枯朽老树与冷如石砌的墓碑,对看客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启迪呢?画中处处可见作者的身影,对于细节之安排,物象之精绘,无不是作者凄怆内心世界的反映,虽然李成遗世真迹绝少,但自古以为此图最为贴近李成的气质神韵,当为真迹不虚。这幅图也确实能够反映出李成的精神境界的一面,与其生平境遇颇能相通。

这幅作品,令古今很多人为之动容,之所以在画史上有其一席之地,许便是因为这份深沉带来的人性共鸣。作者将这份凄怆的内涵突出的淋漓尽致,笔墨的精微表现,与对物象的构思安排都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创作水平。如果你了解作者的生平,就会发现画与其人的联系竟如此紧密。李成生平喜做寒林,墨迹熹微,景深而意远,气象萧森,韵味深沉,也恰与其人生相合。由于长期不改变这种凄怆的心境,对壮志难酬的耿耿于怀,使得心胸不能洒脱,自然也很难长寿。而另一位宋代山水大家范宽却与之迥然相异,范宽其人好道,素有大量,故时人以“宽”呼之。观其画作,每做全景巨幅,气象堂堂;主峰伟岸,笔势雄强;与山传神,极有真意。实亦其人生性格内境所致,两相对照,画如其人,可见一斑。

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在技法表现形式上与内涵的展现上都无不体现了着重于“意”的特点。如果自身境界不高,无有雅怀,加之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不了解就难以继承这种半为写真半为意的特点,并将其发扬光大。所以加强自身境界修养的提升,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付出。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12日星期五

好莱坞明星大赞的年轻「音乐才子」!满满的正能量足以净化人心…

中国画原论(六): 绘画与道德

文:天外客、见善  来源:正见网

今天许多人在谈到传统文化时,大多把它当作是一种知识和学问了,其实那只是文字记载上最表面的东西,而它背后更深邃的内涵,才是文化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人的语言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很多时候我们感受到超乎寻常的体验都是无法用语言去表达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体会。更高境界的内涵虽然不能再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但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形延伸反而却显得更为有力了,因为它超越了人的语言所能触及的境界。

其实谈到境界一词,也许宇宙中真的是存在着许多境界的,至少我们从宗教中知道,除了我们人所生存的以外还有天堂和地狱,一个是充满光明美好的世界,一个是充满阴暗恐怖的世界,而人的空间恰恰在两者中间。按照宗教的说法,这两个去处是根据生命中的善恶来决定的。修善的不断向上突破境界,直至成为天上的生命,完全从人的肉身俗趣中解脱出来,永远幸福美好并且是充满神性与智慧和获得大自在;而做恶的则要根据自己的恶行,以德损失的多少到地狱受审判,在六道中继续轮回等等。那么这也是人们的观念中善恶有报的根据。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也能够更容易的理解,为什么人要向往更高的境界,为什么自古都把境界的高低看的很重要。其实这决定着人生的未来,而这境界存在的形式却都不是人的肉眼所能见的,这给人造成了一定的迷的状态,人生也就象是一场迷局中的选择了,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对人善恶的考验。按照佛教中的说法,人的既定命运是无法改变的,来到世间过什么样的生活是根据前生的因果业力早已安排好的,所以人们也常常在现实利益与情感的交织中感叹身不由己,在迷中被动的或主动的干过很多错事,并且最后还要为自己的所为承担后果。但是神也并没有完全剥夺人的所有权利,那就是对善与恶的选择,否则人生的意义就只能是悲剧了,经典中的教义对于提升境界的可能也就不存在了。而对善恶的选择也成了世上的人唯一改变命运的方法,正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当然,这种观念在今天普及的实证科学中尚不敢承认,也正因为如此,才造成了今天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浅薄与缺乏应有的尊重,文化所承载的是生命的意义,而不是在阐述知识。其实今天人对知识与的迷信一点不亚于对神的信仰。现代科学虽然看似给人类带来了一定上的发展,却因为忽视了精神层面的作用而影响了人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对人性的堕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善与恶的角度看,生命确实是存在境界差异的,如果天堂与地狱是真实的存在,那么也就形成了与人道德境界高低的对应关系。其实,在宇宙的庞大无比面前,人类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呢?都十分的渺小。常言道:海水不可斗量!就是用斗这个计量单位或者仪器是无法去测定海洋的。那么人类这个只有几百年历史的科技产物,如何能够去衡量整个宇宙?如何能够探索一切空间中所存在的物质因素与其存在形式呢?所以以有限的科学名义否定神佛与其他生命形式的存在,至少站在这个角度上说是存在狭隘的。人们常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科学怎么能把尚未发现的事物断言它不存在呢?其实从科学本身的意义来看,这都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实证科学讲究的是论证,要确定一件事物不存在就要推翻所有关于那件事物确实存在的依据,比如科学要证明不存在神佛,那么就至少需要探索整个宇宙的一切物质空间中都不存在任何高于人类的高级智慧生命,现有的科技水平肯定是达不到的,而且证明没有比证明有难得太多了。现代人否定传统的信仰与道德,多数是出于想要放纵自己的欲望而不用有道德上的任何顾及,也有的人觉得自己的科学观念受到了冲击等等。其实就科学而言,许多发现都是以前未知的,如果现在没发现就断言其不存在,这不是也局限了科学的发展了吗?所以这种思维观念真的是需要改进的,否则人永远只能在已有的技术与知识框框中固步自封。

即使现代科学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不能直接去论证信仰的真实性,但是从今天的某些科学发现中也能找到一些证据来说明善恶对人的实质影响。因为绘画艺术中也直接反映着人的道德观念,所以一定要深入的说明这部分。

在前文提到的“水实验”中,就是通过科学的方式证实了精神在物质上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经典的实验中,他将两杯水分别贴上不同的标签,一个是善意的语言,一个是恶意的语言,然后拿去冷冻结晶。实验发现善意标签的水结出了纯净而漂亮的规则图形;而恶意标签的水则没有结出漂亮规则的图形。这个实验做了不止一次,也不止一种。由此而得的灵感,甚至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贴上善意标签的苹果保鲜时间长,而贴上恶意标签的苹果发霉变质的快,听美好音乐的植物比听噪音的植物生长的好很多等等,这个实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证实。其实这些发现在很古老的时期就已经被证实和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了,比如音乐在古老的时期就是被当作药物看待的,能起到治病的作用,在黄帝时期草药被广泛应用之前,就是用音乐来疗病的,所谓“乐先药后”。所以仓颉在造字的时候,将音乐的“乐”(“樂”)字加上一个草字头,就是“药”(“藥”)了。当然这个能治病的音乐得符合德音雅乐的要求,而治病的理论是基于五行的相生相克,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水试验”不但在视觉上使用了文字形式,也有图像的方式和听觉的方式,所以它同时也反映了“万物皆有灵”,万物对善恶都有感应,具备对善恶信息的辨别能力,这正是这个实验的可贵之处,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一点。所以对于我们人而言,如果每天接触都是良性信息,思考问题都是带有善念的,那对于我们自身及周围的环境,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思考问题带有恶念,那对于我们自身的健康以及周围的环境又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其实善与恶的实质反应不但对个人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对行业、对国家和民族也是一样,再大到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兴替都是有巨大影响的。在现有的文字记载中,全世界各个民族都有对“大洪水”时期的记忆。在《圣经?创世纪》中记载道:“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宙斯访查人类,发现人类道德相当败坏,于是命雨神降雨,波塞冬掘开引来海水,彻底淹灭了上一期的希腊文明。而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当时是尧帝在位期间,神在尧帝祭天之时,显神迹并教诲尧帝:“水方至为害,命子救之”(大洪水危害人间,你要拯救百姓。见《古今乐录》)。由此开始了大禹治水的神迹和各种传说。大禹受命于尧帝,治理水患,用了很多年才成功。如果这些记载和传说是信实的,可见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因那场大洪水而发生文明上的彻底毁灭,而当时的很多中国人逃到了昆仑山顶,同时保存了史前的部分文明,才不至于文化传承失续,得以绵延至今,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太极、河图、洛书、周易、八卦等等史前的文化。

为什么在历史上会发生那样大的灾难?按照因果的说法,是由于人类整体上的道德境界已经很坏了,表现上就是远离神的信仰,放纵人的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各种欲望,这样的人,在神的眼里,与兽无异。然而虽然人类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还是有内心充满善信的人被留了下来。所以今天的我们不能不冷静的想一想“善与恶”这个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休戚相关的人生终极问题。几千年来,中华承传的无不昭示着天道的威严与善恶的果报。留下的经典浩如烟海,反复的在锤炼人对善恶的观念。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那场覆盖全球的灾难中保存下来一部分,想来也必定是神对中华文化的眷顾,对中国人的珍惜。尤其对于今天乱象丛生、观念颠倒的社会而言,则更具有莫大的生命启迪——保持善良。

从善恶果报上讲,我们不能忽视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对自己、对别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前景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后果,也能明白了古人的文化中为什么一直很强调道德,为什么说道德左右了一切个人的命运与文明进程。而艺术是完全根植于道德的文化,如果不讲道德,艺术的发展就会发生偏离,同时因为艺术在文化中是起到道德观念导向的先锋军作用的,也就是说艺术反映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同时也能直接左右人们的道德观念。当人们不重视道德而随意操作艺术并不断打破道德禁忌时,同时就会败坏人的文化,进而败坏人的道德观念,那时不仅仅是艺术本身的灾难,也是整个人类进入可怕危险期的时候。从这个角度说,信仰在维护道德方面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东西方的艺术最先都是出现在神的殿堂里,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艺术的神圣与纯洁,才能保持神传给人的正统审美观念,从而净化人心,一切才能长久而繁荣。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被中共系统的破坏,造成文化的断层和信仰的缺失,此时很多中国人已不具备辨别善与恶的能力了,甚至在错乱的观念中不断的混淆着善恶,主要的表现是一切都用利益去衡量,而有的人在为了满足自私的欲望中还在无知的触犯着生命的禁忌,给社会和自己都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也给自己的未来都埋下了摆脱不了的因果。

另外,再先说一说创作正统艺术的好处,我们知道文字对道理的宣传远不及图画形象生动的展现来的更直接和普遍。人的道德观念在于平时的耳濡目染之中建立,因为眼睛与耳朵都是直通心灵的入口,而人的思想与身体就像是一个容器一样,一个人装了什么东西就代表他是什么。就像一个盆,装了黄金珠宝就是聚宝盆,装了垃圾就是垃圾桶。所以人要想修好自己,提高自己的品德气质,就要往这个容器里装上好东西才行,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一个人如果思想中,歪门邪道的东西、欲望的东西装多了就会成为不够好的人,因为思想主导行为,这是必然的。

图像对视觉的刺激直接波及心灵,声音同样能催动人的内心,带动人的情感。所以当我们看到古典的绘有神像的天顶壁画与雕塑,会被那强大的正能量震撼的所有坏的观念都不翼而飞,被那完美的技艺神工,与神的充满慈悲的能量所感动无比。当我们听到那充满对神圣与光明的赞颂的旋律与音符,整个人心会随着音乐的起伏而升起正义的慈善与内心的被净化,人的视听都被神圣纯净慈爱的能量所包裹时,那不好的观念哪里还有存在的空间呢?所以在道德鼎盛的时期,人类的艺术都是表现神表现光明的,而不是以个人情怀的抒发作为主题表现的,但其实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已经包含个人情怀了,只是不刻意以个人为出发点而已。

西方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之一的,他就是一个充满对神信仰的杰出雕塑家兼画家、诗人、建筑师。当他创作雕像大卫时,亲自去石料厂挑选石头,然而他却选择了一个众人都认为是不堪大用的顽石,最后他却把它雕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当人们盛赞他的鬼斧神工时,他却充满对神敬仰的说,上帝早已把完美的艺术形象放置在这块石头中,而我所做的不过是找到它,并将包在外面的一层多余的石头凿掉而已。这一年,他29岁,却成就了这一艺术史上的最伟大杰作之一。不仅如此他又在教皇的任命下,独自一人完成了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组画与祭台画《最后的审判》。然而不可思议的是,米开朗基罗并不擅长湿壁画,他是一个专业的雕塑家,从来没有过画壁画的经验,可是奇迹就这样产生了,西斯廷天顶壁画无疑是本次人类文明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米开朗基罗将自己毕生的才华都奉献给了神圣艺术,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面对他对神的赞颂和空前的绘画绝技也无不感叹艺术家的伟大。连同时期并称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拉斐尔在看到《创世纪》组画后,也发出感叹道:“幸运生逢米开朗基罗时代”!可见一代正统艺术家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是多么深厚。

中国的画圣吴道子也同样是把一身的神妙功夫奉献给了对佛道信仰的瞻拜之中,尽管遗迹甚少,依然留下了他许多的创作神奇佳话。史载他在长安做过的《地狱变相图》壁画,时人言之:“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足见他的绘画对当时的人们产生过多么巨大的正面感召力。并且在白描技艺上开创了吴带当风的风格,一直影响至今。

相传唐代人物画家周昉因为技艺精绝,常被召至宫中作画。一日在为后宫嫔妃作画时,得知这些宫女妃嫔,入宫十五年竟从未见过皇帝的尊容。宫女失落寂寞的情状深深触动了周昉,于是他为此创作了一副《挥扇仕女图》,图中女子或立或坐,或抚琴或徘徊,守持纨扇,面容皆现悲凉之状,意在“秋来纨扇合收藏”之意,来表达宫女妃嫔们对自身青春易逝,年华不再的感伤。皇帝看后先是大赞画技,而后突现沉思,屏退了周昉。后来不久周昉在一故友处,偶逢当日磨墨仕女携夫拜见,惊问之,乃知是因为自己的作品令皇帝触动,而将进宫多年未得幸之宫女妃嫔尽数使归故里,成了史上以画谏君的佳话。从这些事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充满善意的创作立意,会给社会及人的命运会带来怎样的正面影响。

从古人的环境背景看,是因为人有信仰,道德观念才会被保护,所以艺术家才能有那样的创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正统观念越来越变的不纯,甚至连信仰的根基也遭到了摧残。这时的人们就最缺乏善与恶的正统观念与价值,因为内在道德往往不为肉眼所能见,而现实利益又是实实在在可以触及到的,人们在欲望的诱惑下不堪忍受,纷纷沉醉在名利争夺与纵欲的现实中。许多原有的道德顾忌也被抛掷脑后,随着日积月累,便出现了观念的变异与道德底线的全面崩溃。什么样的所谓艺术创作都出现了,加速的败坏了人的道德观念,人对什么是正统的艺术也越来越无法认识。

再从善恶果报上讲,充满非道德因素的作品会给人带来什么后果呢?在明朝,曾有一个姓陆的人,家境富裕,平素里喜欢做山水画,练习的也很勤奋,远近小有名声。但是在正事之余,偶尔也会画些春宫图,极尽巧思。每画完一帧就置于案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本册页。有时家中来了客人好友,他也会饶有兴致的拿给宾客们欣赏,并有赠送,得者无不欣喜而去。一日,家中仆人打理房间,瞥见此图,便偷看起来,并在色欲的诱惑下拿着这本春册,来到小姐房中诱其做下苟且之事。后来小姐有孕,被陆老知晓,盛怒之下得了大病,仆人也被惩罚后送入大牢,小姐未婚先孕的事也被传的满城风雨,难以再嫁,不久陆老在强大的心理重创下去世。家中尚有一子,性格顽劣,在陆老去世后,好赌成性,年纪轻轻便将家中积蓄全部败光,最后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女儿也失去依靠,沦落风尘。这一切的不幸皆因一本春册而起,可见其恶劣影响和报应之大。

自古皆言,万恶淫为首,在正统的观念中以及道德鼎盛的时期,人们都是以这为耻的,绝对不能触犯的,甚至为了严禁这样的恶行定下许多刑罚的规矩,可是还是禁不住人的欲望在随着道德观念下滑的过程中愈演愈烈,在今天的社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色情画,裸体画随处可见,已经不需要掩藏了。历史上一些有名的画家,不幸早亡,或家道十分败落,其中有很大部分也是跟宣扬色情有关,绘画中作恶,莫此为甚!

人在无知中,往往会造下许多罪过,给自己的未来埋下祸根,害己害人。现代人由于缺失了传统道德观念的教化,无知的把那种消极度日,及时享乐的赤裸情怀当作“率真”加以赞赏和推崇,这是非常可悲的。绘画中作恶的形式并不仅限于挑动人之恶欲,还有一些充斥阴邪的东西也会对人的观念及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因为万物有灵,虽然许多看起来没有生命的东西,但其实它也是由层层物质因素组成的,就像人的身体也都是由同一类物质因素组成的,只是表现出来的状态与存在形式不同而已,都在对人生存的空间场时时放射着信息。有正的有邪的,都会对人产生无形的影响。绘画作品虽说看起来仅仅是薄薄的一张纸,可是它所承载的内涵与信息却是活的,时时的在往所在空间中散发,对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长久的影响。最终会造成人或向善而心明神亮,或造成人内心压抑被杀伤,或诱导人激发人性之恶,或招来其他的生命附着,或伤害人之精体,不一而足。

所以古代正统的画家与文士,极其慎重作画的题材与挂画欣赏,很强调画中涵义的趋吉避凶。除了不为道德所容的表现情欲的题材外,那些本身充满诡异阴性内涵的事物也一样被忌讳,不能作为创作主体来表现。比如蛇、狐狸带有恶毒性和魅惑性的生物以及民间信仰中低层空间的鬼魂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属于不祥之物,散发的都是低灵负面的信息,会对人产生极其不善的影响,所以在正统文化中是不被提倡表现的。

而这种题材在当今的绘画创作中就没有那种观念上的禁锢了,创作的题材是得到了自由的发展,但同时也释放了许多负面因素对人观念的侵袭。这种诡异题材的作品,因为少有人表现而容易在当今的绘画圈获得关注,甚至有些还会引起社会争议,从而增强了画家及其作品的知名度。这种诡异类的作品在日本绘画中比较多见,日本绘画的形式原本也是承继中国传统绘画,所以表现形式的手法很近似于中国画的表现方法,后来融合了他自己民族的文化特点。日本画中透着日本民族对技术层面的苛求,对材料的应用极为讲究,但往往在作品内涵上却多趋向诡谲。就像上面举的例子,这种诡异题材的作品在日本画中比较多见,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很少有。那些纯粹表现恐怖因素及阴间鬼魂的作品,令人看后毛骨悚然,内心压抑。从正统道理以及中医学的角度讲,这样的东西绝对不会对人产生正面影响,不管它的表面技术有多高超,越高超反而越是加强了画中阴邪的生命因素,挂在房间里一定会造成对人的生命威胁,会招来负面的信息于人不利。这里可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在讲述我个人的观点。同类物质信息会互相招引的,所谓腥臊处必生蚊蝇,这是定律。

在日本古代曾有一个女画家喜欢追求这些怪异的表现,因此画过一副地狱中各种鬼的长卷。由于为了追求生动,她就会在思想中以及行为中有意去追求那些鬼的行为来帮助达到创作目的,这其实就是把境界与低层鬼魅连接了,所以就会招来这些很不干净的东西。过去修行中的人明白,人的念头会得到宇宙中不同善恶生命的加强,善念会得到神佛的加持,而恶念也会被邪恶的生命加强。所谓:“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由于没有正统思想的把握,结果造成女画家精神崩溃,主意识不能自控,疯癫起来,大病了一场,医生也难以治疗。后来是她的师父把她近期的作品找出来,发现了创作一半的鬼图,拿出来一看就明白了因果,于是在画卷的末尾恭敬的补画了一尊地藏王菩萨和几个向菩萨跪伏在地的小鬼。邪气乃得以镇止,徒弟的状态才好转过来,这是用现代科学也难以解释的事情。

由此看来,对艺术创作题材的选择是不能不慎重的,如果一个人经常去表现美好正面的事物,那自然也一定会对人产生良性影响。传统的五行学说中认为,五色对应着人的五脏,人的感官对颜色也有着极其敏感的体验,所以那些充满正统内涵和正统技巧的画作也常常被拿来给人治病。纯净的颜色与合符道德内涵的作品,使人在观看欣赏中,随着精神的被陶冶,病情就已经得到好转了。因为人的精神与物质是一体的,从医学上说,人的病状很多先是由精神层面引起的。现代科学也发现人的精神就是物质,故而才会有惊恐忧思导致生病的事情。所以病根在心,药物只是调理物质身体有形的一面,而要根本上去除病根就得修心,这在古代的著名医书中也是这样论述的,比如《黄帝内经》、《千金方》中都认为最好的灵丹妙药是守住人的元神,就是精、气、神的最高一层——神的那部分。怎么守住元神?就是人要内修道德,保守良知良能。清心寡欲自然也就不会招来诱导生病的外在因素了,并且能够在止息欲望中减缓人体细胞的代谢速度,从而真正达到养生和益寿延年。那么当一个人在创作天国世界与佛像时,往往心境祥和,思想中只想着佛国的殊胜美好与神佛的慈悲教诲,而没有欲望和争斗的杂念,精神的物质就会往正面演化,同时散发着强大善的能量,人的道德感就会增强,这本身就是一种修炼的过程了,所以说正统绘画创作的过程就像修行一样。

可是由于正统文化的被破坏,人的变异观念的盛行,致使今天的绘画审美出现了众多的病态。色彩不再崇尚纯正明丽而代之以污浊阴沉,造型不再崇尚规则而精确的美感而代之以丑化的不规则的变形,构图不讲究法则,创作意图不注重端正,理念不清晰。创作者不知道自己在表现什么,甚至许多所谓的艺术家,他的创作过程就是魔性的展现,完全任由不规则的后天观念不清醒的在作为。这些都是与正统创作思想相背离的,却是像在追求魔鬼的心理状态,自然也就排斥光明纯净的美感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中国画也变成了各种外来元素的大杂烩,面目全非,真正的中国画就被解体不存在了。实际上越是高档的艺术,越是讲究纯粹,这也是为什么凡是正统的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种排斥不是因为保守,而是为了保持自身体系的纯净,否则就有解体消失之忧。当今许多的从事艺术者已经不懂得这些了。

孔子云:“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儒家对于士人在创作艺术之前,对所应具备的品德提出的要求。实际上,这种理念一直贯穿在整个传统文化之中,在民众中也是被一致承认和接受的,甚至也早已渗透进人们的血液中,成为每一个人的共识。即使到今天,人们利益至上的观念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仍然没人敢公开否定道德的存在价值。道德塑造了人的正统思想,同时也在教会人正统的审美观念,使人明白什么才是人应有的对美的感受。在道德体系中的一切观念都是系统的,连贯的;而人的表面意识却是随时会变的,不规范、不连续、不系统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全的正统的思想,很可能就会随着后天形成的表面意识去做事。而在创作中,如果正念起不到主导作用,就一定会随着变幻不定的意识去做,那时的艺术创作严格的说是人不清醒的为,失去真实的自己,而由着下意识去控制创作,那么创作出来的东西能是好的吗?能是符合人类正统审美观念的吗?

今天很多人由于没有清醒理智的正念,反而去习惯被表面意识操控的行为,画出来的人也没有清醒理智的精神,都像个游魂一样,实际上就是这样造成的。可能有人会说,历史上也有不少很著名并且影响很大的艺术家也是靠这种追求表面意识行为来创作的。比如唐代写狂草的张旭、怀素和宋代画家梁楷,历史上也记载,这些人都嗜酒,每次挥毫以前,都要先喝醉,然后借着醉意去书写、绘画。不正的东西自古就有,发展到今天,不是有人写字画画连喊带叫、随意涂鸦的小丑表演也被周围群众喝彩吗?甚至还被当成业界的“新宠”,正常的人都觉得怪怪的。这些不好的东西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事物总是按照相生相克的规律在发展的,所以像这样不正的因素自古就存在并同时流传了下来,不代表出现的时间长就说明它是正的是好的,坏的东西也有它的流传形式。

真正从正统道德观念出发,其实不难分辨孰是孰非。当人的心偏离道德标准的要求时,不是也反应在了各行各业之中了吗?在今天书画技法水平降低的同时,不是同样因为人心下滑的原因也导致了许多作画材料质量的劣变吗?多少书画界同仁,曾因寻觅不到优良的材料与书画工具而叫苦不迭,不是这个因素造成的吗?其实又何止书画领域呢?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也到处充斥着假冒以及劣质的东西,有毒食品、毒疫苗的新闻频频曝光,这些不都是因为人心不正的因素所致吗?如果人人都能自己约束自己,按照正统道德的要求,共同维护好人的生存环境,不就可以阻止很多灾难的发生了吗?如此说来,人不重德不就是自己在害自己吗?按照宗教的说法,这不就是受到了惩罚吗?如果善与恶对人对社会的影响真的如此重要,那么画家坚守自己手中之笔就显得尤为关键了,从自己的作品流向社会的那一刻起,可能就在对人的道德观念起着导向作用。如果艺术家能有一颗负责任的心,我想那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莫大的幸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十五)(数文)

文:陆善  来源:

一、张咏果断,正气冲天

宋朝人张咏,在崇阳地区为官时,有一天,他发现一名从府库中出来的官员的鬓发下,夹着一枚钱币。经质问后,那个官员承认是从府库中拿的钱币。张咏命人杖打这名官员,这官员(有后台,胆子大)生气地说:“一枚钱币有什么了不起?竟然要杖打我!你也只敢打我,不敢杀我!”

张咏沉思片刻,提笔判道:“一天取一枚钱,一千天就是一千枚钱。时间久了,即使绳索也能锯断木条,滴水也能贯穿石块(原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日积月累,性质严重。”

于是,他就亲自拿剑,下堂斩下那名官员的头。然后到府衙,自我弹劾,陈述罪状。这件事,至今还被崇阳百姓,津津乐道,赞叹不止。

评曰】

世上若是少了这些有胆量、能果断的官员,那些强横小人,更会无所不为了。

有一个贼人,误杀了一头耕牛,畏罪逃逸,张咏答允贼人,如果前来自首,就不再追究此事。贼人不肯,张咏就扣留贼人的母亲,十天也没等到贼人前来自首。就下令释放他的母亲,又扣留了他的。只隔了一个晚上,贼人就前来自首。

张咏判道:“拘留母亲十天,不如扣留妻子一夜,为什么母子之情,如此淡薄?夫妻之情,却如此深厚?其不孝如此!杀!” 于是,在市集繁华路边,斩杀贼人。其他有犯死罪者,听说这事,纷纷前来自首。张咏也实践诺言,放他们回去种田。以后,青年们都重视孝道,贼人也少了。

二、杨守礼为民忘死,勇平

明朝嘉靖年间,直隶安州,发生大地震,一些州人趁乱杀人,抢夺财物,无视官府律法的存在。州官害怕暴乱殃及自身,逃得不知所踪。杨少保南涧公(杨守礼)不当官已经有二十多年了,他想去平定暴乱,有人劝他:“切莫称头,顾好自己的身家性命!” 他忍不住,让人张贴告示,向民众解释朝廷律法。过了两天,暴乱仍旧没有平息,杨公就架起牛皮帐,率领家丁,会同地方知事者,联合斩杀了为首暴动的四个首恶分子,并把他们的脑袋,分别悬挂在四个城门上。这场暴乱,就平息了。

【冯梦龙评曰】

李彦和云:“杨守礼虽有雄才伟略,假如心中存有一丝死生利害的念头,就不能做到身无任何官职,而行官员之职责,那么,他那股代表正义的浩然之气,也就难以显现了。”像杨守礼这等英雄豪杰,起到的大作用,很难和固执、不知变通的儒生谈论。”

三、窦建德智勇双全

隋朝自立为夏王的窦建德,年轻时,有一天夜里,盗匪闯入他家。窦建德发觉后,站在窗下,接连杀了三名盗匪。其他盗匪一见,吓得不敢进屋,只在屋外,恳求将他们同伴的尸体,还给他们。

窦建德说:“你们丢下绳索,让我绑上尸首呀。”盗匪扔下绳索,窦建德却将绳索绑在自己身上,当盗匪用力拉过墙头时,窦建德立即反身跳起,就这样又杀了好几名盗匪。从此,窦建德声名更盛了。

四、李福惩一儆百,效果很好!

唐朝尚书李福,镇守南梁时,境内有许多朝廷官员的产业及后裔,州中的一些无赖分子,争相为这些贵族子弟效命,在境内胡作非为。前任太守,不敢管他们,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李福做事,严明果断,他命人编了几个竹笼,召来为恶最多的一个贵族子弟,盘问他的家世谱系,及现今仍在朝做官的亲戚族人。然后说:“你的身世如此显赫,却做出这等败坏门风的事,不怕辱没祖先吗?我今天对你的惩罚,你的家人听到后,一定会很高兴。”

于是,李福命人,将为恶最多的那个贵族子弟,装入竹笼,沉入江中,从此其余子弟们,各自警惕,收敛行迹。转变作风,遵规守法。效果很好!

五、齐桓公选贤,不因循拖拉

宁戚是卫国人,在喂牛时,喜欢敲打牛角唱歌。齐桓公觉得他很特别,准备提拔他官做。大臣们却劝阻说:“卫国离齐国并不远,不如先派人打听他的为人,如果他确实贤能,再任用也不迟。”齐桓公说:“去打听,就可能因为他有小缺点,而因小弃大,人多嘴杂,莫衷一是。这就是如今的君王,总是得不到天下贤人、智士的原因。” 于是,齐桓公当天晚上,就拜宁戚为上卿。

宁戚到朝廷后,主管农业,成绩显著,受到农民的欢迎。助齐桓主称霸有功。

六、高洋快刀斩乱丝

北齐文宣帝高洋,即位以前,内心清明,但外表不显。大家都看不出来。只有其父高欢,看出他的襟怀,说:“此儿的智慧思虑,更在我之上。”

有一次,高欢为测试儿子们,对事物的应变能力,就交给每个儿子一把乱丝,要他们整理。他的几个儿子,正低头整理乱丝,忙得不可开交。

只有高洋,拿起刀,咔嚓一下,斩断乱丝,说:“乱了,就应该立刻斩断它!”高欢大喜。

古谚云:“快刀斩乱麻(乱丝也包括在内)。”这是一种治事的重要经验。

【冯梦龙评曰】

有智慧,才能对事物有更深入的观察与了解,才能做出更正确的判断。在应该当机立断时,不能果断做决定,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反而会贻误良机,受到损害。

七、“再接再厉,坚持到底”

宋朝人种世衡,要修筑宽州城,苦恼找不到水源,凿地深达一百五十尺,仍只见石块,工人拱手说:“这地方不可能掘出泉水来!”

种世衡说:“凿开这层石块,再坚持挖下去,可能就有泉水了!你们每挖一畚箕泥沙,我赏你们一锭银子!”  工人于是再次奋力挖掘,从石层往下凿了没多深,泉水就源源涌出了。

“再接再厉,坚持到底”:正是事业成功的秘诀!

八、孤胆英雄韩浩

三国时,魏国人夏侯悖,担任濮阳太守。吕布派手下的一个将领,假装,乘机劫持夏侯悖为。然后,向魏国索要大批的珠宝和黄金。众位将领,都束手无策。

只有韩浩一人,率兵驻守营门外,命令诸将全副武装,在一旁待命。部署完毕后,韩浩来到拘禁夏侯悖的营房,对劫持的人说:“你们这些顽劣的凶徒,胆敢劫持大将军!你们还想活命吗?现在我奉命讨贼,又岂能为了保全大将军的命,而答应你们的要求?”  接着又哭着对夏侯悖说:“为了维护国法的尊严,我冒死杀贼,顾不上您了,请你原谅!” 说完,韩浩下令营外的军队,攻击劫持人质的贼兵,贼兵十分惊慌,跪下来叩头,继续索讨财物。韩浩一把将贼兵,揪出营门外,将其斩杀。夏侯悖也得以保全性命。

听说这件事后,称赞韩浩处理得当,并因此下令:以后若再有绑架人质的事件发生,一定要拿下劫匪,不必顾虑人质的安危,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来劫持人质了。

九、“杀掉护身将,主子便投降!”

东汉时,隗嚣部将高峻,占据高平县第一城,迟迟不向光武帝称臣。于是,光武帝派寇恂,拿着谕旨,前往招降。寇恂来到高峻的驻地,高峻先派军师皇甫文,出面拜见寇恂,皇甫文言辞谦逊,但不投降的意态坚决,寇恂十分生气,命人处斩皇甫文。诸将纷纷劝阻,寇恂不听,于是皇甫文真被砍了头。

寇恂派高峻的副将,回去禀告说:“军师态度无礼,已遭处斩。阁下若有归顺之意,请立即投降。不投降就请固守城门吧。”

高峻听了十分惶恐,立即大开城门请降。诸将纷纷向寇恂道贺,并且问道:“请问你杀了高峻的使者,而高峻却请降了,是什么原因呢?”

寇恂说:“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大臣,高峻的一切行事,都出自皇甫文的策划。日前皇甫文来时,言辞虽婉转,但丝毫没有归顺之心。如果不杀皇甫文,那么皇甫文的狡计,就能得逞。杀了皇甫文,那高峻少了胆,就只有投降了。”

【冯梦龙评曰】

唐僖宗逃亡到四川成都时,害怕蛮人伺机骚扰,答应和蛮族联姻。蛮王命宰相赵隆眉、杨奇鲲、段义宗,前去拜谒僖宗,并且迎娶公主。

太尉高骈,得知僖宗许婚之事,立即自淮南紧急传书,说:“蛮王的心腹,就只有这三人,请毒死这三个人。”  直到僖宗回京,也一直平安无事。这也是寇恂一类的智慧。这叫做:“杀掉护身将,主子便投降!”(这是一条重要经验!)

(以上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全书》)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11日星期四

全面分析并痛斥中国人有劣根性之说

作者:古镜

自五四以来,一股咒骂传统文化的浊流似沉渣泛起,日渐狂嚣;由文化而民族,最终演变成整个民族的疯狂自虐、自贬、自残。特别是篡政之后,对传统文化的灭绝式摧残,使大多数的中国人除了记得炎黄子孙或四大发明几个词外,早已忘记了昔日华夏的辉煌与荣耀,民族自信心付之阙如。在党文化长年累月的毒害下,整个民族的品质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著。当“中国人素质低”、“中国人的劣根性”成为大部分国民的口头禅时,我们的民族精神已被邪党掏空,整个民族陷入了空前的自卑之中。中国人真的有劣根性吗?什么才是我们民族的根?中国人的根在哪里?只要我们翻开,不难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

一个民族的总体品格一般来自于两方面的支撑,即血缘上的遗传与文化上的承传。这两样才是一个民族能立于世间的根基,我们称之为文化之根与血缘之根,而在的历史上,文脉与血脉又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文化的基因常会溶入到生命基因中去,所以中国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会流露出传统文化所赋予的独特神韵

中华民族虽然是一个多民族融合成的群体,但其主体还是一脉相承的。从开天辟地的盘古神、造人的女娲神,然后向下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成汤、文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华民族的来源。历史上这些伟大的神者、圣者就是我们的祖先、华夏族的源头,他超越时空,连系着广阔的宇宙。我们是一个神创的民族,是神的子民、神的后裔,我们的国度被称作神州。这样的血缘之根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世上又有几个民族能有如此荣耀的神传渊源?

这些伟大的神者、圣者还留给了我们一套神奇的文化,从黄帝的修大道、创制度、定人文、美风俗,白日飞升、乘龙而去开始,中国就奠定了以道为旨、以德立身的修炼文化模式。在而后的五千年岁月里,无数的古圣先贤们呕心沥血为传统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与美韵。儒家文化与佛家文化的交相辉映,更使得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无涯,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传统中国人优秀的品格亦得益于这种文化的塑造。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安贫乐道、乐善好施;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穷则独善、达则兼济;而女子亦是幽婉闲静,贤惠善良;守贞养德,柔顺含芳;举止有持,仪容端庄……。

在漫长的历史光阴里,中国人从来都有着超然的自信与豁达的胸襟,天朝上国的文华鼎盛足以让他们引以为傲。三代隐者的孤绝、春秋高士的古风、两汉大儒的深泓、魏晋名士的清玄、隋唐宦客的诗情、大宋文士的儒雅、明清士子的风流,一贯而下,像一串清流透明而净澈。他们的身上无不折射出传统国人的丰神秀骨,优雅美仪,一派泱泱大国的雍容气度。何曾有什么劣根之讥!而在外邦的眼里,中国人更是礼仪上国的化内之民,敬如上宾、为之仰视。从血缘上与文化上我们都可以自豪的说,中华民族的根是扎在天上的。哺育出如此伟大民族的文化若是劣等文化,请问这个世上还有什么能称作文化?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传统中国人没有缺点,没有恶类。人世间不是天堂,是一个情利交织的场所,人心是善恶同在的,人性也有其固有的弱点。人性中的自私、贪婪、好利、懦弱等等是普遍存在的,而非是哪一个民族专有的。云:有所长者必有所短。就中华民族而言,由于中国是一个向内凝聚的守成型国家,与向外征服型的国家相比,多了一些阴柔的因素。比如能忍却易生嫉妒;崇尚平和且易成文弱;这是人间事物两面性之体现,何关民族之优劣。而且在道德强势的时代,这些因素微不足道,也不是历史的主流。以此而言中国人有劣根,若不是出于一叶障目式的短见,就是在别有用心或心理变态状态下的胡言乱语。

“中国人的劣根性”之所以会在五四以后鸦声渐起,那是共产殖民文化进入神州的邪恶号角。虽然在当时中国已染上沉痾,但是要想在神州植入一种邪恶的文化,并非是一件易事。首先就要彻底的否定其文化传统,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那个被邪党文妖们捧为“民族魂”的鲁讯与所谓的左翼作家,正是扮演了这一丑陋的角色。鲁讯是不是被邪党收买笔者并无考证,但其文章恰恰迎合了邪党的需要。其对中华民族的批评并非是基于一种理性与对民族之爱,而是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与肆意歪曲。其惯用手法就是把一些社会个别人的懦弱、迂腐、愚昧等等品质无限放大,说成是中国人的通病;把一些江湖骗子的勾当与民间的极端个例说成是中华文化的罪过,并加以口诛笔伐、广而告之。于是孔乙己、阿Q之类都成了中国人的形象代言人。其狂人日记就像是一个疯狗的狂吠,骂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就是吃人;骂梅兰芳是、骂中国书一看就睡觉,还咒骂中医、咒骂汉字……,其言行称之为汉奸毫不过分。但他的文章却深得邪党之欢心,在篡政后把它竖到文学的圣殿里,放到各级教科书里,经由洗脑教师的充分煽情,盅惑了无数的国民,于是乎“中国人的劣根性”成了多数大陆人的共识。大凡黑暗的心灵只能感受到黑暗。

当民族文化已成为虚无之时,中共的便全面占领了大陆的天空、海洋、人心。六十年来,实实在在的把中国人变成了一个劣等的民族、剧毒的民族。中共邪党反过来还倒打一耙,把其罪恶又推到了传统文化的头上,真是翻手覆手,作恶于于无形之中。世界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政府像中共一样以摧残自己的民族文化、贬低自己的民族为能事。可笑的是,它们还动辄就给别人扣上反华帽子,它们才是一股真正的反华势力,一群披着中国人皮的恶魔,谋杀中华民族的元凶。可怜亦可恨的许多粪民也跟着附和,在被中共肆意愚弄、掠夺、摧残、代表的同时,还在高唱红歌向党表忠心,向祖先吐口水。他们已是异化了的中国、共产魔教民、马列子孙;他们的身上才真正体现了中共党文化的劣根性:认兽为祖、认匪作妈、品格低贱、见钱眼开、不讲道德、无视天理、善恶不分、开放乱伦、崇洋媚外……!

在这些中共教民的身上,曾经的泱泱大国风度,转换成了一群政治奴隶要“解放”全世界的邪教豪情。对自己民族的无知、对世界的无知、对文化的无知使他们们极度偏执,自卑却又狂傲,行为低下却又装腔作势,道德堕落却又以己心测人。中共邪党肆意的摧残破坏中华文化,他们紧跟作恶,惟恐落后;当他国人士批评两句中共之时,他们更是群起而攻之,斥为辱华;他们时常以四大发明之类来自豪一下,却又总是以中国人的劣根性来显示其高人一等。呜呼,世上再难找到这样一群精神错乱的丧魂落魄之人,一群游离于人类文化之外的无根之人。

然历史终不会湮灭,百年以来,大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并没有在邪党的暴政下断绝。在无边的黑暗里,在十恶毒世的汹涌浊流中,在邪党亘古绝今的恐怖里,依然有点点的霞光闪耀其中。那些为捍卫神圣信仰而百折不挠的者,为捍卫民众利益挺身而出的正义之士,为铲除暴政而日夜奔波的民主斗士们,以其坚韧、博爱、善良、睿慧秉承了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人。而近年来在海外大放异彩的《神韵》歌舞晚会,更是复活了灿烂的中华神传文化,瑰丽芳芬,持久而悠远,赢得全世界的美誉。也向世界召告了中国人没有什么劣根性,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即使在其最为苦难的时刻,却向世界民众奉捧出了人间最为美妙的精神之花。历史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在神州巨变的前夜,至今依然沉迷在邪党文化中的同胞们,也愿你们早日清醒,摆脱中共邪教,回归我们民族的根,做一个令人自豪的中国人。

来源:大纪元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

千古隐逸之宗陶渊明

陶渊明

文/云中君

(公元365年~427年)是晋代文学家,名潜,字符亮,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小时候家境贫困,但是他努力钻研儒家经典,年轻时一度出仕,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小官,41岁时挂印辞官,隐居于庐山脚下,躬耕田园,饮酒赋诗,终老一生。后人称赞他为“千古隐逸之宗”。

陶渊明不仅是中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也是辞赋家、散文家,留有诗歌一百二十多首,辞赋散文十多篇。后世的金朝诗人元好问评论陶渊明的诗时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纯。”其诗歌和散文浑然天成,自然质朴不加修饰,剥尽铅华腻粉,独见真率情志,具有真纯隽永、万古常新的韵味。他的诗歌基本上可分为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咏怀诗抨击现实社会政治的黑暗,田园诗则歌颂大自然风光、赞美田园生活,同时也反映农人的清苦。

陶渊明的〈饮酒〉、〈杂诗〉、〈咏贫士〉、〈归园田居〉五首、〈移居〉等杰出诗篇超凡脱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脍炙人口,千古传颂,是陶渊明一生的写照。如同菊花是百花之中的隐士一样,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像菊花一样清雅淡香,永为后人所仰慕。

幼年丧父家道中落 尊崇儒道博览群书

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曾做过太守,外祖父孟嘉也是东晋的名士。然而,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中落,八岁时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生活拮据。尽管如此,自幼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

陶渊明年幼时,多寄居在外祖父孟嘉家中。孟嘉是当代名士,也是陶渊明生活上的老师,他“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这自然对陶渊明影响很大,“吁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陶渊明的个性、修养,都有其外祖父的遗风。

孟嘉的家里藏书很多,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方便条件。在学者们以老、庄为宗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只学习《老子》和《庄子》,还学习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使他内心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与“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高才扬名四方 妙句频出巧对知县

少年时代的陶渊明非常好学,每天除了躬耕菜园之外,就是专心、写诗作赋,所写诗词歌赋在当地很有名气。当时居住地的王知县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走马上任之初就想探试一下陶渊明的学识是否名副其实。

有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浇水,王知县突然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眯起双眼,打量他说:“你就是陶潜吗?”陶渊明忙说:“小人正是!”

王知县坐下之后,手摸着八字胡,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说:“听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一对,好吗?”

陶渊明笑着回答说:“请大人出上联吧!”

王知县环视四周,看到菜园里种有一畦向日葵,这些葵花刚刚开放,于是灵机一动随口道出上联;“雏葵俯枝,小脸盘可识地理?”陶渊明略为思考了一下,看到了庭前的荷塘里茁出鲜红的荷苞,于是就想出了巧妙的下联;“新苞出土,大朱笔熟点天文!”

王知县看了,暗中惊叹陶渊明的才思敏捷,又出上联说:“小孩子出言吞天口。”陶渊明随即对出下联:“老大人苦究志士心。”知县这时才知道陶渊明果然很有学问,又立志苦学,不禁肃然起敬。便站起来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连赞叹道:“小兄弟!果然聪明过人又有志气,佩服!佩服!”陶渊明谦逊诚恳地说:“还请大人日后多多指点!”说罢又拿过自己的习作,请知县指教。王知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自嘲诗:

“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雏来揖客,挥毫坐谈禅,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王知县看后,对陶渊明更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忘年之交。

铁面无私得罪官亲 挂印辞官回归田园

义熙元年(405年)秋天,在仕途上几经沉浮的陶渊明就任彭泽,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就任之初果断决定清查全县户口。但是,当他把想法告诉衙役们时,县丞支吾其词,书办、主簿开始表示反对。县主簿蒋惠如实告诉陶渊明:“回禀大人,据我所知,敢于隐瞒户口的主要有两种人:一种是财大气粗的大地主,因为有钱,他们就用大量钱财贿赂清查的衙役,帮他们隐瞒人口;另一种是当地的豪绅,他们因为家族中有人在州郡中做官,清查人员不敢进行正常的工作,如富豪何泰的弟弟何隆,长期担任寻阳郡丞,是太守的副职,主管一郡官员的考核和选拔任用,所以彭泽县历任县令都对何泰家格外优待。只是象征性地登记完事。大人如果要使清查工作真正取得成功,必须事先制定出对付这两种人的办法。”

县丞赵朗这时在一旁说:“擒贼先擒王,只要能把城北大富豪何泰家的户口查清核实,其他人家的事情也就好办了。”

陶渊明听过县丞、主簿的禀告,就在第二天清晨派县中衙役给何泰送去了一份大红请柬,邀请他到县衙赴宴,顺便商量地方上的一些杂务。

何泰不敢公然与县令对抗,于是写了一封简短的复函,说天气遽冷,偶感风寒,身体不适,不能如约前往县衙谒见。何泰心想,我不离开家中,看你如何来我家清查。正在家中盘算着下一步的对策,远处传来隐隐约约的鸣锣喝道之声,渐渐这声音变得清晰响亮起来,似乎已经到了自家门口,何泰正在疑惑的时候,管家进来禀报:“老爷,县太爷来到了门外。”

何泰一时手足无措,陶渊明已经带着主簿蒋惠和县丞赵朗进了客厅。

“何兄贵体欠安,本县特来探望。不请自来,还望何兄多多见谅。”陶渊明满脸堆笑地说。何泰见状,忙一躬到地,回答:“岂敢,岂敢。何某偶尔感染微恙,不意惊动大人,何某有失远迎,请恕不知之罪。”

“既然贵体已经好转,那就太好了。”接着陶渊明话锋一转,说道:“本县正在清查户口,想必何兄也已知详?”何泰连声附和:“知详,知详。”渊明紧追不放:“既然知详,贵兄是彭泽城的名门大户,还望何兄能给予支持,带个头。”何泰擦着头上的冷汗,诺诺道:“理应带头、理应带头。”

“那好!”陶渊明高兴地拍了一下手,对等在门外的书办张欣说:“书办,请与何老爷家管家核对一下何家奴仆的花名册。”何泰管家翻着眼睛,望着何泰:“这个、这个……”

“还不快去!”何泰哭丧着脸对管家挥挥手,接着又对管家说:“回来,吩咐厨房准备些酒菜,请县令大人用餐。”

“用餐就不必了。”陶渊明摆摆手,“还是把正事办快一点。”

管家见说,转身随书办到帐房核对花名册去了。大概过了餐把饭时光,书办拿着花名册向陶渊明禀报:“禀报大人,何家实有男丁二百名,实报二十名,瞒报一百八十名。”

“好!”陶渊明将手一拍,对何泰道:“如此说来,何兄家就按二百名男丁上缴税米啰!”然后转身对衙役们说:“鸣锣开道,回县衙!”随着一声吆喝,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何泰的家门。

何泰的弟弟何隆时任浔阳郡丞,事后他为此事设计报复。陶渊明就任县令的第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十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遂挂印辞官。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勤学如春起之苗日有所长 辍学如磨刀之石日有所亏

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田园生活。有一天,一名少年前来向他求教:“陶先生,我十分敬佩您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您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然后,他拉着少年的手来到亲手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遵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有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说:“不知道。”

陶渊明说:“这是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诗赋精品传颂千古 高风亮节光照后人

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更是喜欢“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真正的清静无为,使其心灵得到了高度的升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陶渊明居然能准确地预知自己去世的时间,并且在去世的前一天就为自己写好了挽歌诗三首。如果不是一个修行得道者,是不可能有这种预测功能的。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五首,是田园诗中的精品和极品。他的不朽诗篇和高尚的人品,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辛弃疾等几代的思想和创作,同时也为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当李白高唱胸臆“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的时候、当白居易怅然吟诵“每逢姓陶人,使我心依然”的时候、当朱熹挥毫写下“认得渊明千古意,南山经雨更苍然”的时候、当乾隆抚琴轻叹“不独学彭泽,自取琴中情”的时候、当龚自珍衷心感怀“莫言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的时候,陶渊明的精神境界其实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敬慕。

苏东坡在评价陶诗时说:“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惧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苏东坡一生把陶渊明当成良师益友,不但爱好其诗,更仰慕他的为人,晚年在〈与苏辙书〉中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孔子曾说过:“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陶渊明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后,终于决定辞官归园田居。他躬耕自资,安贫乐道。出仕之后的陶渊明虽未能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却真实地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他的隐居生活虽然清苦,却也恬淡自得。饮酒赋诗,抚琴读书,成为后世文人隐士的楷模。最终,陶渊明在“心宁形释,与万化冥合”中寻到了精神上的宁静与自由,了悟了人生的真谛──返本归真。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五行与中华历史

文:智明  来源:正见网

历史有三个显著阶段。第一阶段为神本时代,即六千年前到三千年前,共三千年的历史,起点是伏羲画八卦,即先天八卦,终点是文王画八卦,即后天八卦,因此易卦中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同是八卦,为何有先天后天之分呢?因上天发生了变化,宇宙亦变化,自然八卦所表现的宇宙形貌而言也就变化了。当然,这前三千年与后三千年的变化非常显著,表现为三个大方面:天地倒悬、阴阳颠倒、人伦窜乱,即天地人发生了相反的、相悖的逆向变化,因此由先天八卦变成了后天八卦。
神本时代,即上古时期,有两个显著特征:相生,人神同在。

第一个显著特征: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主要体现在五帝的轮替关系上,三皇是指伏羲、、神农。伏羲是天皇,女娲是地皇,他们是兄妹,先后都担当天职,在属性上未发生变化,同属木。木生火,因此接下来,神农即人皇,也是炎帝,两火重叠,五行则属火。与炎帝阪泉大战后,炎帝退到南方,主掌神农架一带,南方在方位上也属火,因此在属性上是完全适应的。

伏羲画的先天八卦,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有了卦就可实现天人合一,通达上天旨意,因此被称为天皇。女娲,抟土造人,且确立了婚姻制度。有了人,大地才有生机,即大地上的一切因人而生。地球上若无人,一切皆不生,故东西方都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老子也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神农主耕稼。从他开始,尝百草,可以给人治病;开始耕播,有了庄稼,这都与人事相关,而被称为人皇。

因此,三皇相生就是木生火的关系。天地人三才也有顺序,先有天,再有地,后有人,因此说人生于天地之间,表明天地在前,人在后。没有时空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大地上的万物。故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五行相生还表现为五帝相生,五帝即为黄帝、炎帝,尧、舜、禹。炎帝属火,黄帝属土。大地则被称黄土,黄帝主宰中原,五行中土的方位也居中,尧则属金,舜属水,禹属木,启则属火。

为何属性如此呢?其实,五行既可单个找到特征对应,也可通过相应关系推演。如夏,夏启开创的夏,国号为夏,夏天炎热,艳阳当空,温度高,本就是火的象征,因此夏属火。禹与启是父子关系,启是禹的儿子,夏和禹是承接关系,在五行上是木生火的关系。舜的五行是水,就是那个时代发生的。如尚书记载,舜对臣子说:洪水荡荡,淹没了山林,人兽无处安生。海拔两千米以下的所有空间都被水淹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几乎毁于一旦,西方神话诺亚方舟的故事即在此时发生。如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上的东方人幸存了下来,随着大洪水慢慢消退,到东向的则为蒙古人,到南边的则为藏族人,黄河流域往下的则为汉族人,河西走廊翻过凉山则为彝族人等。

因为五行相生,一朝天子与另一朝天子之间,即使有战争,也是小规模的,也非一个要吃掉另一个,流血事件非常少,整个天下相对太平。炎帝与黄帝之间的战争,也只是炎帝退到南方,黄帝主宰北方,并无大肆杀戮。

第二个显著特征:人神同在。

人神同在,即三皇五帝时代,普通人还是多数,但同有很多超常人,他们神通大显,以半人半神的形象行走世间,普通人不觉惊喜,那是人人信神的时代,神迹常现则不足为怪。

如伏羲以木德为王,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在黄河边,看见白龟浮出水面,龟背上有图案,即河图,他根据河图,画出了八卦,开创了先天易,中华称为神州也与此关。尤其是此后三千年,神人与层出不穷,整个中华大地弥漫人神同在的现实,人神同在,他们开创的文化神秘无比,有鬼神难测之秘。因此,中华大地亦被称为神州。如今,在山西,有座卦山,就是八卦的布列,据说伏羲曾在此画八卦。其实,天上早有八卦,先天宇宙就是河图的征兆,伏羲仅仅是秉承天意而已,接受白龟的启示和卦山悟的形式,上天选择了伏羲。而且上天还特意作了安排,如他天资聪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居住在卦山,把地理明白对应;让乌龟托出河图,让他直接获得点悟。上天的良苦用心,目的就是给人留下八卦与易的教化,让中华人有了文化的归依,天下事从来都是一盘大棋,上天早已安排,而非人说了算。

再说,女娲干的事也惊天动地,神奇不已。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危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如今谁能看见有洞呢?补天本就是神迹。女娲又把一只鳌的四脚斩断,作为四柱,来撑天空,用炉灰来阻止洪水。而这个鳌肯定也是神物了。女娲抟土造人,非同小可,西方有上帝造人,南美洲等地民族也有神造人之说,与猴子进化无丝毫关系。其实,人就是神造的。

神农呢,他教民播五谷,尝百草,非一般人可达到,这行为本身就特了不得。大禹治水,能驱动很多妖魔,自己可变庞大动物撞开山形,其儿子启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其妻涂山氏转身之间变成石头,都很神奇。在《混元圣纪》一书中就记载了老子、黄帝等修成神仙之事。黄帝曾多次问道广成子,之后白日飞升,修成了神仙。道家修成神仙从三皇时代就开始了,儒家也非从孔子开始,孔子仅仅是儒家的集大成者而已。也因人普遍信神,很多人修成了神,白日飞升的故事在神州大地到处上演。因人心道德普遍高尚,人们生活恬淡,不恋权位,普遍高寿,天子之位也不愿坐。

在天地人三皇时代,也产生了天地人三书。天书即《易经》,就可以通天,通神,通未来,从古至今展示着神奇预测能力,寓意博大精神所讲天道,是一切文化的源头,揭示的是宇宙规律,看世间一目了然,其六十四卦囊括了人世间一切,包括今天电脑技术的发现也与此关。

地书即《山海经》,也是一本奇书,记载的是全球地理,大洪水之前就走遍了五湖四海。海内经其实是中华地理,海外经就是全球地理,国内外专家都已证实,展现了一个神奇的时代,那时的科技比今天发达的多。而且,那时,不同地理的生命形状、特性与神性都有记载,我们在书中可看到王母、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颛顼复活(或许颛顼与耶稣为同一人)。

人书即《黄帝内径》,是中医之源。《内经》中的阴阳五行、乃至人体经络很是透彻,人人都是良医,都可自保健康,若用于治人,肯定是手到擒来。内经中所记述:上古人有神人、智人、圣人、贤人等,即使贤人都很高寿,神人与智人则更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表现的都是很神奇的东西。《黄帝内经》所言经络,当今科学都无法发现,但针灸与汤药就是按照阴阳与经络之理来治病的,经络肯定存在,只是比细胞、分子更细微的物质微粒,科学难以发现。但在人神同在时代,很多人都有一双慧眼,如象岐伯这样的人,一眼就看到了人体经络,并画出来,当然是小。那时,很多人都懂养生,知道天道,懂得效法阴阳的道理,而且合乎天地间术数的要求,吃饭喝水都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从不透支体力与劳力,他们的形体精神都能保全,因此,人人长寿,上古三千年人们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今人的平均寿命。

孔子曾赞叹:尧舜治理天下,攻击正南面而已。即拱拱手,整理整理衣服,天下就得到大治。为何?人神俱在,神在给人示范,人人都效法神的高标,重善积德,天下怎会混乱呢,治理也就小菜一碟。

可惜,一场大洪水终结了人神同在的时代。之后,神本时代就到了人本时代,五行相克了。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10日星期三

中国画原论(五):中国画的雅与俗

文:天外客、见善  来源:正见网

在艺术领域内谈到“雅”与“俗”,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一般首先想到的是指人的欣赏品位上的不同差异,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有些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的断层,很多都已经发生了变异,而人们却已经习惯了被变异后的认知,以致于出现许多基础概念上的误差,造成观念上的混乱。而这种混乱由于人的性格不同,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也不同,从而出现了带有自我因素浓重而缺乏正统依据的个人解读,就此也变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以要想从新规范这方面的观念,求得正见,就需要从基础语言概念上还原真意。

最早在《毛诗序》中,释“雅”为“正”,“正”即“标准”之义,所以“雅”的含义就是代表“正的”、“标准的”。再引申一点讲,就是符合正统道德理念的,这样才能是正的。而“俗”字的意思是因地方风气而产生的习惯、礼节等。《汉书.地理志》曰:“凡民函五常之性,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所以“俗”往往是形成于地方风土及人的情感习性产生的特点,所以这两个字的本身从大的方面来说本无对立性。可是为什么后人会把雅俗对立使用呢?这是因为在“俗”所包含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来源于人的情欲而非理性的一面,而正统道德理念恰恰是讲究要避免这种不理性的。所谓“发乎情,止乎礼”。因为“雅”代表着道德理念上正的标准,所以这两个字就被人潜移默化的对立看待和使用了。

为什么有些人表现出很有礼仪的风范就被称为“儒雅”呢?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奠定了做人的行为规范,就是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标准,“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人能够完全符合这个标准就可以被称为“君子”,也就是有道德的人。所以这种君子般优雅的风范就被称为“儒雅”。之所以雅,就是因为符合了正统做人的标准。如果做人不依从这个标准,而仅从个人情感欲望出发,那就是世俗之人。为什么要有这些规范?因为人性中是善与恶同在的,人的恶正体现在人的情感欲望的不加节制,而肉体欲望的本身跟动物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奠定这些规范从本质意义上说也是将人与禽兽区分开,对待人与动物是不能够等同的。

,士人将琴、棋、书、画、茶、花、香等视为雅事,在今天人的观念中依然是这么认为的,为什么人会有这样的观念呢?也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的形式本身及内涵是符合正统标准的。虽然艺术形式之间有着千差万别,可是它们却有一个共通性,就是对道德理念的遵循,体现和承负着正统的道德价值。反过来说,之所以俗,究其根本,也就是与正统道德理念出现了背离。

那么中中的雅俗具体是怎么区分的呢?如果从“俗”的基本大意来说,其实很多地方画派的产生,尤其是在山水画上划分的南北两大派系,他们的绘画特点其实都是风俗所生,并非技法本身所造成的风格差异,而是不同的区域地理与风俗特点造就了不同的表现技法。比如北方之山多为石山,树多根扎石缝而生,雨水不盛,土质不丰,故而树多瘦而曲张,概因水土营养不足所致,山势高俊,所以北方山水画总体显的雄浑大气。当然这种水土特点也同时养成了北方人性格上的豪迈。而南方之山多为土山,山峦圆厚,水土丰足,林木枝叶茂盛而能遮掩山体,所以南方山水尽显灵秀之气,南方人的性格也随这种区域风俗显得文秀而精致。所以这种差异的本身并无高低、雅俗之分,只是不同的地理特征造成的表面形式的不同而已,可以说这都属于“俗”的特点,所以“俗“的本身并无反义。在明代,董其昌以自己南方人的地域特点,兼以文人画的表现方式,站在这个角度上,为了推崇南方绘画的地位而将北方绘画贬之为“俗”,就有些很不合适了,甚至被他的观念影响到的后世,竟发展到杜绝弟子、门人使用北方斧劈皴技法在画面上表现,认为那是粗野的,这种出自于情感的片面偏激观念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俗”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民众都熟悉的,都喜闻乐见的,所以叫“通俗”。其实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些被历代推崇的经典之作,从这个角度说,它其实都是通俗的,并不是人看不懂的东西。画的内容都是符合各地方风土人情的,所以人们也觉得真实亲切,那么这样的东西它就会,所以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古典的也是通俗的,通俗的也是流行的。我们今天用现在人的观点去看待那些传世之作,认为它高高在上是典雅的、高雅的,其实在那幅画产生的年代里它就是通俗和流行的。而之所以被叫做经典是因为它经过了历史的考验。在北宋绘画圈流行这样一句话:“营丘之士,惟摹李成;关陕之士,惟摹范宽”。可见李成与范宽的山水风格及表现技法不但在今天被推崇,在当时就已经是很流行的了,而且从学者甚众,并不是曲高和寡的东西。我们之所以认为它很高雅,都去学习他,尊崇他,是因为他达到了绘画上的标准,开创了技法标准的范式,同时作品在内涵上也蕴藏了文化背景中所推崇的道德价值的境界,实质上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既然“俗”并不代表是不好的,为什么很多人还怕创作时落入俗套呢?这是俗的一般性特点造成的,人总是喜欢追求新奇的表现,太普通而千篇一律的东西会使人造成视觉疲劳,因而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比如喜欢牡丹的人太多了,所以画牡丹的人也很多,大家画的都一样,这就造成了同一题材的泛滥。对于常常接触这种东西的人,他就会觉得没什么新奇的地方,都太一般了!并不是说画牡丹就是俗的,而是很多人画一样的牡丹,并且仅仅是基于娱乐大众眼目的一般水平上,没有更高精神内涵的展现。如果谁能独出心裁,技高一筹,照样还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牡丹画来,人们同样会喜欢,并会认为那是高雅的,就看有没有更高的水平,而不是题材本身的问题。

由于“俗”中还带有情感欲望的特点,所以往往显出来的趣味不高,在有高尚境界追求和对精神世界向往的人眼中,往往瞧不起这些东西。的生活在那种敬天知命的文化氛围里大多追求精神上的知足和灵性上的追求。其实,从人类幸福感的体验来说,物质上需求的越少,精神上的满足感就会越大,而痛苦往往源自无法被满足的欲望。当时的人们在对神的信仰中更加明白心性本身的重要,所以很强调德行,相信灵魂来自天上,从而保守灵魂的纯洁以等待最后生命的归宿。所以死亡对有信仰的人来说,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反而是生命从肉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回归天界的过程。对于身边活着的人而言,这种观念的本身也是最好的一味慰藉心灵的良药。而要做到保守灵魂的纯洁,就需要对欲望加以节制,因为欲望的放纵会使人失去对自我的控制,会迷失本性,会损耗败坏身体,严重失去理性时,甚至会做出败坏人伦的大恶。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所以对有信仰的人来说,他能分得清现实的物质利益的诱惑和道德标准对他的要求,所以处事的观念都尽量不放在为求物质表面的满足上着眼。而那些经常只从物质表面或个人欲望需求着眼的人就会被斥之为“俗”。简单理解就是,“雅”讲的是遵循“礼义”,“俗”在情感层面上遵循的是“利益”。当人站在一个更高的,超越人欲望的角度上品味一切的时候,人往往能感受到超凡的体验与智慧,那么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观念,凡是站在情欲基础上的趣味就高尚不了,所以就把这种品位的东西笼统的叫做“俗”了。

可见“俗”跟“雅”的对立性只体现在对正统标准的遵守与否上。在传统绘画中,遵守作画规矩、讲究法度的作品就是符合“雅”的定义的,不但要表现的主题内涵上符合正统道德的标准,在形式表现上也要符合这种标准。就像诗歌,不同的文体都有各自的一定格律要求,不是随随便便的,那些格律的要求不仅能增强诗歌本身的韵律美感,也是符合音乐的震动频率的,对人体是有益的,并且能使人增强道德感,起到美化精神情操的作用。正统音乐也是这样,正统文化中包含的东西都会对人体及精神情操方面有很大益处,这一点在现代科技界也有所证实。许多人做了一些科学实验,对着植物播放古典音乐和现代流行摇滚乐,发现听古典音乐的植物长势茂盛比不听音乐的同类植物增产数倍,而听现代流行摇滚乐的植物则比正常植物减产了许多。像这类实验还有日本一个博士做的“水试验”,甚至证明了连水这种被现代科学认为无生命特征的无机物质都是能与善恶因素沟通而发生变化的,使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认知有了更进一步的发现,同时也反映了“万物皆有灵”的传统观念。从这也能看出,正统文化对生命的益处是真实不虚的。而且各个艺术形式要求的本身,同时也使成为艺术家的门槛有了难度,有了区分的界限。

从具体绘画的角度来说,“俗”在绘画技法中的表现为不遵法度,技巧弊病多,或者是没有掌握应有的技术知识,致使画面笔墨不周,色调不谐,结构不稳。再有就是习气甚重,何谓习气?就是惯用的伎俩,指仅对某一种手法很熟练,很依赖于某一种手法,并且以同一种手法表现不同的事物,出现技法或者同类型作品泛滥的程度。比如画不同的树,却用相同的笔法去表现不同的质感,只是不同种类的树造型不同罢了,所以这样就会造成视觉重复与技巧的单一,就显得平庸和普通。绘画不同于工业制造,不仅讲技术性更讲心性,作画过程的内心是求静的,惟静而能达意深远。有些大制作是非常耗费心血的,每一个环节不到位都可能造成整个作品的失败,如果急于求成,必然导致画面火气,沉不下去,画面浮躁就会让人有不适感,使观者内心躁动,如火烤一般,雅意又从何来呢?

除了技巧层面,在创作观念上所体现的俗气是不遵从正的审美理念。有些画家不是他不具备应有的造型能力,也不一定他不知道美的表现是什么样的,而是他不愿意按照正统的审美规范去表现事物,也许是出于标新立异的求名之心,也许是为了跟风求取利益,甚至或是出于变异的心理行为,他有意不表现自然的美好,却以扭曲怪异、甚至丑恶为美好,并美其名曰“天真”、“奇古”、“古拙”。没有任何正统绘画法度与正统审美,任意创造,时下此风甚是盛行,严重扰乱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正确理解。很多这样以专业身份自居的人,他的审美品位其实反而连普通人都不如,因为他连生命本然的审美属性都丢失了,同时也是因为道德观念的堕落才使得他们敢去做侮辱、破坏神圣艺术的事。所以要想回归正统,不但要在技巧上扎实,更要在心性上实现真正的自我回归才能做到,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缘木求鱼,偏离传统。那些充斥笔墨粗烂、不讲形似而违背技法要求的,或者不顾忌道德约束的内涵与内容的作品,无论是何人所作,也不管流传了多少年代,都是属于恶俗的。

其实衡量标准一直很简单,是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欲的表现越来越占了上风,并且随着传统文化的被破坏,很多语言内涵都发生了变质,而语言能塑造人们的思想,所以才造成了人们观念上的混乱,所以这些都需要正本清源,从源头上归正一切,才能厘清原委,回归正统绘画机制,纯正绘画雅俗观念。

(待续)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8日星期一

高人点化贺知章得道成仙

文:小东 来源:

一、贺知章寻访

贺知章,在西京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对门有一个小板门,经常看见有一个骑着驴在那儿出入。过了五、六年,再看那老人的脸色衣服象原来一样,没有变化。询问巷中的邻里,都说是西市卖穿钱绳索的王老,没有别的职业。经观察,看出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贺知章经常在空闲日子到王老那里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谨慎。他只有一个使唤童子。贺知章就问他的职业,老人很随便地回答。由于和他往来增多,逐渐地更加尊敬,言论也逐渐多起来,于是在言谈中说了他善于修道炼丹之术。贺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为师。

二、看淡 老人点化贺知章看淡钱财

后来贺知章和夫人拿一颗明珠,自己说是在家乡的时候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献给老人,请求老人给讲授道法。老人接过之后就把明珠交给童子,让他买饼来,童子用明珠换来三十多个烧饼,并请贺知章吃。贺知章自己心想,宝珠是特意送给老人的,可老人却如此轻用。心里很不愉快。

三、老人点化 劝贺知章辞官还乡

老人已经察觉说:“道术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争呢?悭惜之心不停止,道术没有理由成功。应当到深山穷谷中,勤奋地、专心致志地探索寻取它,不是市朝所能传授的。”贺知章听了颇有心得,领悟了老人的意思,拜了老人就离开了。过了几天,老人不见了。贺知章于是请求辞官,入道还乡。(摘录自《原化记》)

在一般人看来,老人将明珠随便舍弃买饼,至少是对贺知章的不尊敬。而这恰恰是老人以身施教,告诉贺知章要看淡名利。站在人的基点看问题,是看不到真理的。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十三)(数文)

文:陆善 来源:

一、刘坦除奸安民,功大无声

南北朝时,刘坦任长沙太守,兼管湘州事务。当时,正逢王僧杰谋反,湘州各郡,群起响应。前任湘州镇军钟玄绍,也暗地预谋做内应,将选择日子起兵。

刘坦探知这个阴谋,却假装不知道,照常处理讼案。到了晚上,故意打开城门,作疑兵之计,使得钟玄绍不敢起兵。第二天早上,钟玄绍问刘坦:“为何晚上大开城门?”刘坦一面把钟玄绍留下,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的话;一面秘密派亲兵,去搜查钟玄绍家中书信。钟玄绍还在座,而士卒已经回来,且得到记载事情本末的文书,刘坦因而拿出来,质问钟玄绍,钟玄绍遂俯首认罪,当即被处死。

刘坦烧掉文书,以安抚钟玄绍的余党。于是,湘州各郡,都得到了安宁。

二、箕子见微知著

纣王刚即位,就命人制造象牙筷子。箕子(纣王的叔父)叹息说:“他用象牙筷子吃饭,一定不会用陶碗盛装食物,将来还会做犀角美玉的杯子。有了美玉杯、象牙筷,一定不会吃粗陋的食物,穿粗糙的衣服,也不会住在茅草房屋里,就会要求身披锦衣上九重,脚踩高台广室。为了达到这个标准,向天下四处寻求仍不能满足,对远方珍奇的物品与车马宫室的需索,就从此开始了……我害怕他由此走向灭亡!”

不久,纣王果然建筑鹿台,用美玉建宫室及门户。狗马及珍奇物品,充满宫中。建酒池肉林,并在宫中,设立九个市集。结果,百姓都背叛了他。

三、殷长者用行为回话

周武王进入以后,听说殷商有一位长者,便前去见他,向他询问殷商灭亡的原因。殷商的长者,回答说:“大王想知道原因,就请中午再来。”

等到中午时分,长者却没有来,武王觉得很奇怪。说:“我已经知道原因了。这个人是君子,不肯批评自己君王的过失。像他这样约定而不到,说话不讲诚信,就是殷商灭亡的原因。他已经用这种方式,告诉大王了。”

殷商王朝的君主,欺骗百姓,就是它灭亡的原因!

四、与伯禽

姜太公受封于齐地,五个月后,就回来报告政情。周公问:“怎么这么快呀?”

姜太公说:“我简化了他们君臣上下之礼仪。又不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所以政治局面,很快得到安定。”

伯禽(周公之子)受封于鲁,三年后,才回来报告政情。周公说:“为什么这么迟呀?”

伯禽说:“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革新了他们的礼节,使丧礼三年后,才解除丧服。”

周公说:“如此看来,后代的鲁国,必将臣服于齐国啊。(鲁国)处理政事不能简易,人民就不能亲近他;只有平易近人的执政者,人民才会归顺他。”

五、何曾知两代人的吉凶

晋朝人何曾,字颖考,经常陪侍晋武帝饮宴。

有一天,何曾回家后,对儿子们说:“皇上开创大业,理当流传久远。但是,我每次陪侍他饮宴,从未听他谈过经略国家的远大计划,只讲些日常琐事。恐怕他的子孙会很危险。事业止于本身而停滞,子孙堪忧!你们(儿子辈)还可以得以善终。”  何曾又指着孙子们说:“你们(孙子辈)必定有灾祸临身!”

后来,何绥(何曾的孙子)被东海王司马越杀害。何嵩哭着说:“我的祖父(何曾),实在是非常圣明啊!”  何嵩、何绥,都是何邵之子、何曾之孙。

六、的远见

管仲生病,齐桓公去看望他,问道:“仲父(管仲)生病了,关于治国之道,有什么可以教导寡人的?”

管仲回答说:“希望君王疏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四人。”

桓公说:“易牙把自己的儿子烹煮来给寡人吃,只为了寡人能够吃到人肉的美味。还有什么可疑吗?”
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儿子的,能狠得下心杀自己的儿子,对国君又有什么狠不下心的?”

桓公又问:“竖刁阉割自己,以求得亲近于寡人,还有什么可疑吗?”
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爱惜身体的,能狠得下心残害自己的身体,对国君又有什么狠不下心的?”

桓公又问:“常之巫能卜知生死,为寡人除病,还有什么可疑吗?”
管仲说:“生死是天命,生病是疏忽。大王不笃信天命,固守本分,而依靠常之巫,他将借此胡作非为,造言惑众。”

桓公又问:“卫公子启方,侍候寡人十五年了,父亲去世都不敢回去奔丧,还有什么可疑吗?”
管仲说:‘‘人之常情没有不敬爱自己父亲的,能狠得下心不奔父丧,对国君又有什么狠不下心的?”

齐桓公最后说:“好,我答应你。”  管仲去世后,桓公就把这四个人全部赶走。但是,桓公从此食不知味,宫室不整理,旧病又发作,上朝也毫无威严。

经过三年,桓公说:“仲父(管仲)的看法,是不是错了?” 于是又把那四个人,都召回宫里。第二年,桓公生病,常之巫出宫宣布说:“桓公将于某日去世。”易牙、竖刁、常之巫相继起而作乱。关闭宫门,建筑高墙,不准任何人进出。桓公要求饮水食物,都得不到。卫公子启方,以四十个社(二十五户为一社,即一千户)的名籍,归降卫国。

齐桓公听说这四人作乱,感慨地流着泪说:“唉!圣人的见识,真的是很远大呀!”

评曰】

从前,吴起的是齐国人,吴起为了取得鲁国将领的地位,去攻击齐国,就杀死了妻子,可是鲁国人都说他的坏话。乐羊讨伐中山国,中山国君把乐羊的儿子烹煮送来给乐羊,乐羊当着使者的面,吃了一碗,表示不在乎。魏文侯奖赏他的功劳,却怀疑他的居心。能做出不近人情之事的人,其心不可测。

明英宗天顺年间,都指挥(官职名)马良,非常宠爱妻子。妻子去世,英宗常常安慰他。随后马良有数日未曾出现,英宗问及,左右的人说他刚娶妻。英宗很生气地说:“这家伙对夫妻的感情都看得这么淡薄,还能忠心侍候我吗?” 于是对马良,处以杖刑,并疏远他。宣宗宣德年间,金吾卫指挥傅广,阉割自己,请求效命宫中。宣宗说:“此人官位已到三品,还想要做什么?居然自甘卑贱,以求权势!交付法司问罪!”唉!这也是圣人的远见!

七、种氏子弟“除暴安良”

宋代时,忻州、代州的种氏子弟们,都有大志,想练出一身武艺,为民仗义,除暴安良。每逢聚集练武时,多以能用奇谋取胜为能事。

有一天晚上,青年们走到月庄(地名),停了下来。有位庄户的农民,迎上前来,对他们说:“这几个晚上,常有一只,到麦场软软的麦杆堆上,翻来滚去地玩得很快活,很久才离去。你们最好这几天别去麦场,以免遇上老虎,枉送了性命。”

那几个青年听了,有人就表示谢意,回头就要避去。有的建议:干脆一箭,将老虎射死算了。而一名种氏子弟,在后边笑着说:“我根本不需要用箭,只要用木胶即可。就好像用木胶粘飞鸟那样容易。”

众人都责怪他说大话,这位种氏子弟说:“请各位凑一百文钱,准备酒席请客。如果我没能办到自己所说的事,酒钱全由我一个人出。”众人一口答应。

第二天早晨,种氏子弟邀集庄户,共同炼制出一斗多的木胶,然后涂在麦场堆放的麦杆上,并绑上一只羊,作为诱饵。而众人,则在四周埋伏,观看。当晚,月光穿过林间时,老虎果然来了,它先发现那只被绑住的羊,立即向有羊的地方走过去,想大嚼饱餐一顿。

那只老虎刚走到麦场上,却被麦杆上的木胶粘住,它想摆脱麦杆,伸个懒腰,打个滚,没想到几滚之后,粘得更多,无法动弹。老虎性情刚烈,被麦杆粘住,难以忍受。于是伏在地上大声吼叫,又腾跃而起,跳了几乎有一丈高。它不断地挣脱,腾跃……一会儿,那老虎就僵直不动了。过了很长时间,众人一起呼喊着,跑上前去,发觉老虎已经死了。那个羊,早已吓得昏沉倒地。被救起后,牵抱而去。

大家对那位种氏子弟的计谋和胜利,敬佩欢呼,赞扬他果真是个能够“除暴安良”的好青年!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全书》)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中国画原论(四):画如其人

文:天外客 见善 来源:

画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自古就有论见。不过类似观点更早的时候不是论述在品画上,在《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这是现存最早记载对写诗著文与人的精神内在之间关系的理解与认识,可以说是后来历代文人提出的“诗如其人”、“文如其人”观念的发源。而西汉扬雄在《法言?问神卷第五》中又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也指出人的一言一行是内心真实道德境界的显现,随着这种观念被大众接受与广泛适应于各种文艺事业上,“画如其人”的观念也就自然出现了。

由于在古代社会,社会各个阶层和各行各业普遍都强调道德价值观念,强调“德”的作用,看重“人心”,所以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衡量人与事物的标准首先是观其道德境界的高低。世间之事,多是人之所为,人的道德境界不同,自然也会在做的事情中体现出差异。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体现,因为文艺作品直接是人的精神主导创造的,是人内心世界的展现。所以人有品格的差异,艺术作品也同样有品格差异。从这个角度来说,画如其人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当然要想系统的说清楚人的道德与其作品的关系,我们就不能脱离历史、脱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道德观念体系去谈论了。

人的外源于天地自然,内生于先天本性,但是也可以被后天塑造,关键在于它建立在一个怎样的价值观的基础上与如何被引导。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很强调道德,因为道德观念不但塑造了人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也同时塑造了人对美的认识,所以对艺术的审美同时也体现着人的道德观念。那么符合道德观念的审美,自然是崇尚自然美的,和纯正纯善的。而如果人的头脑里装了不正确的观念,加上错误的引导,人的审美趣味可能就会被塑造成变异和反传统的。那时人对美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是与纯正纯善相反的。换句话说,当人们的审美观念普遍出现变异,把不美当作美的时候,就是人的道德观念不行了的时候。

我们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古人的审美基础价值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审美观念的变化,都是符合古代当时的文化背景特点的。比如大唐时期崇尚富丽堂皇的正大气象,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无论山水或人物,都崇尚色彩华丽,充满贵气。人物健硕丰美,神态昂然;壁画格局洪阔,大气非凡,充满正的气象。与当时人们的文化及综合国力的强盛是相吻合的。到了宋代,则呈现出静穆庄重,作品气息相对是内敛的,更重于文质的韵味,刻画精微,细腻逼真,笔法精到。这是符合宋朝崇文重道,格物致知的理学(即道学)文化思想内涵的。而元代外族统治汉人的时间较短,这时期的绘画基本上还是对宋代绘画的继承,只是较之于宋画则稍显张扬随意,也是文人画发展的鼎盛时期,也许文人绘画推崇意境萧疏的特点也是与中原沦为异族统治的悲观心理有着一定的关系吧。所以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绘画气格都是与当时整体文化特点相吻合的。

但是无论总体上绘画风格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所体现的主题思想都没有离开传统文化的核心:修炼和重德。而整个五千年文明的古代社会可以说都是处在对神有信仰的时代,对善恶有报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艺术创作中,都讲究崇尚善的美,而避讳表现不正的思想观念,这是传统绘画的一贯价值主流。所以中国传统绘画在人物创作题材中,历来是以佛、道、神的形象与宗教神仙故事以及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文人高士为主流的。而表现仕女题材则以传统女性的贤良淑美的道德韵致为主题,也都是围绕着以道德崇尚为核心的审美价值而创作。这也是符合传统绘画“承教化、助人伦”的绘画理念的。而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也往往是出自于人们天性朴素的审美观念去模仿自然造化之神工,或者借以寄托高尚的道德情怀,或者寻求内心的清净、忘却世俗的营营,或者予以美好的寓意和祝福等等。

在这一点上,今人绘画则与古人颇有不同,在绘画选材及表现上,今人多是出自以功利的目的和追求时尚风潮为主。因为在实证科学的普及观念中,对有神论的信仰往往是站在否定的角度上,认为那些都是不存在的。且不说这种科学的论断是否正确,我们从信仰对人的道德教化的作用来看,现在普遍认为今天人的道德是不及古人的。究其原因,是因为对神佛信仰的存在给善恶标准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果报应也保证了世间一切利益得失的公平。这种文化思想是在历史上一直被演绎着贯通在古代社会从上到下一切体系中的。即使是也自称天子,权力是在天之下的,也会失道寡助的,治理国家,发号施令也要以“奉天承运”为前提,所以中国人所说的“天”成了一切有神信仰的统称。“天理”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谁也不能逾越,谁也回避不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神的信仰实现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并且在有神论的信仰体系中,认为行善得福,作恶必受惩罚,因果轮报。这对世间每个人人性中的恶给予了有力的自我约束,从而维护了人类的道德几千年。在上古时期,甚至国家都不需要设立监牢,对于犯罪的人,画地为牢,犯人都会严格自律而不会走出圈子。古人之善信,可见一斑。

如果按照这样的阐述来看,今天的人在失去信仰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对社会公正评判的依据,人们心底的善念也失去了保护,没有了对善恶有报的畏惧,人就可能会在现实利益和欲望的诱惑下为所欲为,而不用有道德上的顾忌。尽管现在人为增加了许多管控的律法,但是强制的手段并未能从根本上断绝人行恶的念头,人的欲望不会因人间的法律而自主控制,而掌管律法的人也是束缚在自己的欲望中的,难保不会借权谋私。那么在这样缺乏信仰的环境下的文化发展如何呢?

我们看到,今天的绘画从表面技法上来说,已经很少有人尊重对古法的传承,也不讲究笔墨基本功的训练,所以正统技法几乎失传。而这个时代又追崇所谓的创新,所以为了名利,出人头地,很多所谓艺术家在形式上出现了很多标新立异甚至很另类的艺术创作。由于对神佛失去信仰,自然表达神佛题材的作品早已不是主流,除却宗教中专门从事佛像绘画的僧人或居士,世上那些艺术家偶尔也会创作一些与神佛相关的作品,但是由于思想中没有对神佛的正念,很多创作都是不够庄重的,甚至是对神不敬的,把神佛的形像故意扭曲变形,画的很丑陋。有的则肆意涂抹,残形晦暗,毫无正统内涵可言。一改古人对待佛像绘画的状态,不能不说是这一时期的人失去了对待神佛信仰文化应有的态度造成的。而在人物画创作上,英雄的气概、高士的胸襟与淑女的雅意也被当下时代少男少女的潮流时尚占据了主流,颂扬道德美的绘画理念被时代潮流的欲望追逐所取代。这其实也比较符合当下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古代环境下,孺子受到圣贤书中道德的教化,从小立志不凡,要做有德之士。而今天的孩子们生活在大比拼的年代,大多是受到金钱名利的怂恿,从小就养成争强好胜的心态,立志长大后要如何获取成功、如何满足自己的虚荣和争强等等。从这些对比来看,也更说明了道德价值观念在影响着一切。

另外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些具体的正面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人品和画品的关系。唐代画圣,由其名亦可知其为修道人,精于道释、人物、山水、楼台等题材,并且画塑双工,尤精于道释画!修道人之境界,意在脱俗,道德自然是高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吴道子流传下来的画迹中,比如《送子天王图》中,感受到那一份飘逸出尘,超凡脱俗的神韵。线条笔法劲健,疏朗磊落;人物神采飞扬,视之如生。当时与后世对他的评价都很高,乃被尊为画圣。道子当年在长安还做过《地狱变相图》壁画,竟致翌日清晨,所有卖肉的摊铺都关门停售了,可见道子绘画所展现的力量,吴道子的境界在他的绘画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宋代,最被推崇的山水画作品当属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幅画将山的风骨真神表现的很震撼,高大雄伟,庄重威严,给人一种巨碑式的肃穆感。范宽的其它画作也都具有这一特征,独创的雨点皴将山的质感逼真的呈现,画中透出的雄伟深邃的意境,感动了古今无数绘画爱好者与文人墨客。而范宽史载其人素来好道,有大量,时人故以“宽”呼之。他的本名叫范中正,字中立。由此看来,他不仅可以说画如其人,而且名如其人。

画如其人这个说法不但适用于家,对于西方亦然。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作为当时最杰出的雕塑家与画家,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赞美上帝的艺术创作中,留下了诸如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组画与祭坛画《最后的审判》、以及《哀悼基督》、《大卫》等雕塑的伟大创举,令后世无比瞻仰。没有对神虔诚的信仰是做不到这一点的,米开朗基罗的一生为人,可谓其志高、其志纯、其志洁,几乎一生都只活动于教堂中。创作时,不许任何人探视,一个人从设计脚手架到创作草图,调和颜料,时而仰面朝天,时而曲身躬对,从头至尾,全部独立完成。那样繁细的工作,那么宏大的构思,那么精湛的技艺,那么劳累的煎熬,如果没有惊人的毅力与天赐的智慧是绝难做到的。米开朗基罗的艰辛付出,对于人类艺术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也无不体现着他的虔诚的信仰、坚实的修为和深沉的性格。

那么今天有些人为什么对“画如其人”这个观点存有疑惑呢?甚至有的人看似还能找出一些反例来证明不一定画如其人。

其实是这样的,一个原因是与传统文化断层,失去了正统文化的道德衡量标准;另一个原因是接受了错误的教育观念从而被误导。现代人的审美是追逐潮流的,随着世风败坏,善恶颠倒,人们就很容易误将不好的东西当作好,而把一些好的东西当作了不好,这样就造成了审美观念上的错乱,他就会怀疑“画如其人”这个理念说法。比如我们现在学习水粉画,喜欢用带有块面感的笔触去堆积颜料,不讲究色彩的柔和过渡与真实,而且为了色彩丰富把描绘的事物原本没有的颜色也要硬往上画,以体现与环境色的和谐。这种做法被当下中国高考应试教育的观念普遍接纳,并被认为是美的,还有的美术学校崇尚“灰调子”的色彩理念,不喜欢色彩纯净、对比明亮的用色观念,一直以来我们也是这样被教育的。

而实际上这些都与西方古典正统写实绘画的理念相差甚远,而且也根本不存在水粉画这么个过渡产物,也没有对于这种画法本身的可靠依据。这种画法是从近代苏联传过来的,而且也早已渐渐被西方国家所扬弃,可是在现时的中国仍然还在继续这么教。比起现代西方绘画,古典西方绘画是讲究隐藏用笔痕迹的,这样才能准确表现和完美呈现事物本身的质感之美,而不是当下这种色彩的教育,以显露笔触为美。真正的正统古典绘画都不是以炫技为目的的,东西方皆然。包括对印象派、抽象派绘画的认识,我们正常人一开始都不太接受这种表现行为与效果,可是随着那些人的不断宣传与灌输,时间久了,看的多了,在随着被灌输的观念那样去看待美术作品时居然也觉得那是美的了,甚至还能具体说出美在哪里。其实这也就是钻了人观念形成的空子,比如身边一个长相丑陋的人,随着见的时间久了,也就不觉得难看了。我们的一些变异审美观念就是这样慢慢被塑造的。如果没有潮流的推崇,从人的天生本然的智慧出发,谁会认为抽象派、印象派以及充满现代意识的东西是好的?名头与价钱本来就不是传统道德价值的衡量标准,只是人在追逐名利中掩埋了自己原有的智慧而已。

在中国绘画中,“文人画”被宣传的影响甚至一度能够成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代名词,可是那恰恰不能代表正统的中国画,甚至是中国画开始走向衰落的开始。它就像西方的印象派绘画一样,不完全抽象,也不完全写实,只讲自我情感的表达,很容易迷惑人。那么这种观念一旦渗透到整个艺术领域,必然造成人们理性的混乱和审美的变异,由于影响的时间太长,后世之人从一开始学画接触的就是这种东西与这套错误的审美理念,就可能会造成道德观念与审美理念的错位。那么就会导致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人的品行可能还不错,可是在绘画方面的审美观念和表达方式却是变异的。这就给人造成一种假象的错觉,认为画品跟人品没有关系。

其实,历史上以及今天都有很多画家名不副实,但经过错误观念的一代代积存和误导,都成了鼎鼎有名的宗师和大家,甚至人的衡量标准可以荒唐到把厕所用具堂而皇之的摆在艺术殿堂中的行为都能当成是最高档的艺术,那么这种观念如何能分得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呢?甚至中国有的研究生导师,不准许自己的学生创作准确漂亮的人物肖像,一定要扭曲造型,越丑越好,这种以丑为美的思想观念还有没有审美的底线了呢?或者说还有审美可言吗?这样的人,这样的观念,是不会认同画如其人的道理的,但是反过来说那些搞变态艺术的人也正因为他有了那样变态的思想状态才能搞得出来,反而从反面证明了画如其人是真实不虚的。

其实画如其人的内在逻辑体现在个人、道德和艺术三者的关系,道德观念起着绝对的作用,具体来说人品和画品是以道德观念为纽带的,人品的高低决定了绘画内涵境界的高低,绘画作品所表现的内涵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道德观念。画如其人并非是虚言妄论,只有恢复了人的正统道德观念,才能洗净变异的审美观念、回归正统的审美系统,才能为往圣继绝学,才能承担得起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继承和弘扬。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7日星期日

人见目前,天见久远

文:明了 来源:

2018年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就中美关系发表了8000余字的演讲。在文章最后一段的开头,他引用了一句中国的谚语:“Men see only the present, but heaven sees the future.” (人见目前,天见久远)。大部分的人,大概不知道这句谚语出自何处。这句话出自明.的《喻世明言》的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

文中说的是,东汉灵帝时,蜀郡益州有一秀才,复姓司马,名貌,表字重湘,资性聪明。年少时,应神童,在京城,因出言不逊,与考试官发生了冲突,被打落下去。到年长的时候,深悔轻薄之非,更修端谨之行,闭户读书,不问外事。双亲死,庐墓六年,人称其孝。乡里中屡次举他孝廉、有道及博学宏词,都为有势力者夺去,悒悒不得志。

自光和元年,灵帝始开西邸,卖官鬻爵,视官职尊卑,入钱多少,各有定价,欲为三公者,价千万;欲为卿者,价五百万。司马重湘家贫,因此无人提挈,淹滞至五十岁,空负一腔才学,不得出身,屈埋于众之人中,心中怏怏不平。乃因酒醉,取文房四宝,且吟且写,遂成《怨词》一篇,词曰:

天生我才兮,岂无用之?豪杰自期兮,奈此数奇。十不遇兮,困迹蓬虆。纷纷金紫兮,彼何人斯?胸无一物兮,囊有余资。富者乘云兮,贫者堕泥。贤愚颠倒兮,题雄为雌。世运沦夷兮,俾我嵚崎。天道何知兮,将无有私?欲叩末曲兮,悲涕淋漓。

写毕,讽咏再四。余情不尽,又题八句: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不觉天晚,点上灯来,重湘于灯下,将前诗吟哦了数遍,猛然怒起,把诗稿向灯焚了,叫道:“老天,老天!你若还有知,将何言抵对?我司马貌一生鲠直,并无奸佞,便提我到阎罗殿前,我也理直气壮,不怕甚的!”说罢,自觉身子困倦,倚卓而卧。

只见七八个鬼卒,青面獠牙,一般的三尺多长,从卓底下钻出,向重湘戏侮了回,说道:“你这秀才,有何才学,辄敢怨天尤地,毁谤阴司!如今我们来拿你去见阎罗王,只教你有口难开。”重湘道:“你阎罗王自不公正,反怪他人谤毁,是何道理!”众鬼不由分说,一齐上前,或扯手,或扯脚,把重湘拖下坐来,便将黑索子望他颈上套去。重湘大叫一声,醒将转来,满身冷汗。

重湘的怨言,被夜游神体察,奏知。金星奉旨,到阴司森罗殿,命即勾司马重湘到阎王殿。在阎王殿,阎王对报应有一段妙论:

阎君笑道:“天道报应,或迟或早,若明若暗;或食报于前生,或留报于后代。假如悭吝,其富乃前生行苦所致;今生悭吝,不种福田,来生必受饿鬼之报矣。贫人亦由前生作业,或横用非财,受享太过,以致今生穷苦;若随缘作善,来生依然丰衣足
食。由此而推,刻薄者虽今生富贵,难免堕落;忠厚者虽暂时亏辱,定注显达。此乃一定之理,又何疑焉?人见目前,天见久远。人每不能测天,致汝纷纭议论,皆由浅见薄识之故也。”

从彭斯的报告也可以知道,坏事做绝,恩将仇报,报应在即。望天下之人,明是非,晓天理,退出中共党团队,为自己选择美好未来

参考资料:
明.冯梦龙 《喻世明言》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十二)(数文)

文:陆善  来源:正见网

一、任用

诸葛亮征讨南中(地区名),孟获率众投降,汉军到达滇池,南中得到平定。

诸葛亮对南中兵的首领孟获等人,加以任用。有人劝谏道:“您天威所加,南人都服,然而夷(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谓)情难以预测,今日服,明日又叛。应当乘他们来降,立汉官,分别统辖他们,使他们接受约束,渐受政教影响,十年之内,他们就可以教化为良民,这是上计。”

诸葛亮不以为然。他说:“如果立汉官,就要留兵卒,留兵则不能解决吃饭问题,这是一个不宜(不妥当);夷人刚被征服,他们的父兄死伤。立汉官而不留兵卒,一定会酿成灾祸,这是第二个不宜;立汉官则不免要执行废杀之罪,那就会惹起衅端,不能取得南人信任,这是第三个不宜。现在我想不留兵,也不运粮,而使纲纪初定,夷汉安定,所以还是任用南人。”终于,还是采用诸葛亮的策略,当地秩序安定,民心喜悦。

【附录:中国历史人物大辞典】

孟获,三国时代彝族首领。建宁(云南曲靖)人。刘备过世后,他与当地大姓雍闽起兵反蜀汉。诸葛亮南征,雍闽为部下所杀,他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后仕蜀汉,官至御史中丞。

二、诸葛亮不忘人功

法正任蜀郡太守,封为扬武将军,对外统领京都和京城所管辖的地区,对内是主要出谋划策之人。以前,法正为人,一顿饭之恩,睚眦小怨,他都要报复,随意杀掉说自己坏话的人。已杀了数人。

有人把法正的行为,报告给诸葛亮,建议杀掉他。诸葛亮答道:“主公在公安(地名)时,对北,畏惧的强大;在东,害怕孙权的威逼。近又担心在肘腋之下,孙夫人(孙权之妹)发生变故。在那个时候,进退狼狈,法孝直(法正,字孝直)作为主公的辅翼,使主公翻然翱翱,不受他人约束。他当时立有大功!怎么可以用法令禁止他?而使他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呢?我以后,会劝导他的。”

三、空城计的原始故事

【原文】

葛亮屯阳平,遣魏延诸人,并兵东下,亮唯留万人守城。率二十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前。当亮六十里。亮闻懿垂至,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亮意气自若,令军中仆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懿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引军趋北山。亮拊手大笑曰:“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还白,如亮言。懿后知,深以为恨。

【译文】

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派魏延等诸将,合兵东下,诸葛亮只留一万士兵守城。司马懿率20万大军前来,诸葛亮与魏延军,各自走岔了。结果,司马懿大军,一直来到离诸葛亮仅60里之处。诸葛亮得知司马大军将至,本想前往魏延的军队那里,会合,可是相距路远。诸葛亮于是意气自如,命令军中偃旗息鼓,士兵不得随意出入营帐,大开四城门,洒扫道路,以待敌军。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用兵,一向谨慎(“诸葛一生唯谨慎”),而又未察见蜀兵势弱,因而怀疑诸葛亮有伏兵。于是,领军往北而去。

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大军已去,拍手大笑道:“司马懿一定认为我害怕,预先埋伏了强大兵力,因此沿山离去了。”哨兵回来报告,果如诸葛亮所言。

司马懿后来,得知蜀并无伏兵,深以为憾。

 四、诸葛亮以信治军

魏明帝(曹叡)亲自征蜀,驾幸长安,派司马懿督领张郃,雍(州)凉(州)劲旅三十多万,秘密行军,直奔剑阁。诸葛丞相当时屯兵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之处十中有二,轮换下山的士兵十中有八。

当时,魏军摆开军阵,即将交锋。蜀军参佐以下,都认为敌人势盛,没有一定的兵力,难以制胜,应该暂停一日,再进行下山轮换,用来壮大声势。可是,诸葛亮不同意改变命令,他说:“我统兵作战,以信用为根本,获得土地而失去信用,这是可惜的事。离开的人早以束装等待,妻子伸长脖子,在计算归期,即使临战困难,但道义上不能偏废。”并催着他们全都离去。于是去的人十分感动,愿意留下一战;未轮休的战士,更是群情激愤,愿以死相报。相互说:“诸葛公的大恩,虽死不忘!”

临战之日,莫不拔刀争先,以一当十,杀魏将张邰,击退司马懿一战,大胜魏军,这就是诸葛丞相坚守信用的结果啊!

五、张飞义释严颜

先主刘备,进入益州(四川的古称),张飞随诸葛亮溯流而上,到达巴都。巴都太守严颜,初闻刘璋要迎先主,拊胸感叹道:“这就叫独坐穷山,放虎自卫啊!”等到张飞大军到来,严颜便派兵阻守,不让张飞过去。

诸葛亮对张飞说:“严颜守义不屈,你将怎么对付他?”张飞道:“严颜已成亡国贱虏,不降就叫他死!”

诸葛亮道:“你们刚与刘豫州(刘备)共定天下,借助于蜀,现在刚入他人之国,怎么能杀义士呢?”

张飞道:“明白了。”于是下令道:“军中敢有人杀严颜的,斩不赦!”

战斗中,终于活捉了严颜。左右将严颜推入帐中,张飞大喝:“大军到来,你为什么不投降,而竟敢抗拒?”严颜说:“你们无理,侵犯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大怒,喝令左右,推出斩首!严颜脸色不变,平静的说:“砍头就砍头吧,何必发怒呢?”

张飞以其言为壮,亲自为他解去绳缚,请他上座,谢罪道:“您难道不知商亡、而微子归周的故事吗?刘豫州与振威(刘璋)都是同一宗室,一姓相承,何必要生怨嫌呢?”于是厚加礼仪,待严颜如宾客。严颜遂与亲和。

诸葛亮对先主说:“张飞是武人,却能义释严颜,有国士的风度啊!”

刘备又添一员大将,很高兴。赐张飞金五百斤、银千金(一金有二十两)、锦缎十匹,并让张飞担任巴西太守,封爵新亭侯。

六、宋均以有益百姓为本

汉明帝任用宋均为尚书令。宋均当初任九江太守,九江原先多虎患,曾经招募猎户,设陷阱捕虎。宋均发文给所辖各县道:“猛兽为民害,错在残暴的官吏。而劳动张捕,也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务必罢黜奸贪之人,而引荐良善之人,那样就可以完全不用陷阱,而虎患自息。”以后,果然不再有虎患了。

明帝听闻宋均的名声,所以让他到朝廷机要处任职。

宋均说:“国家喜爱文法廉吏,然而文吏习惯做欺谩之事,而廉吏也只是自己清廉,对百姓却并无益处啊。应该提倡荐贤士、除贪官,为百姓多做好事、实事,以有益于百姓为本!”汉明帝认为宋均说得有理。

 七、管宁区区二、三事

管宁与邴原、华歆是朋友。当时天下大乱,管宁听说公孙度令行海内外,就同邴原和太原王烈等人,都到辽东来。公孙度虚馆以待管宁等人,可是管宁就在山谷之间建屋而居。当时避中原战乱的人,都住在郡南,惟独管宁住在郡北。表示没有回归本土的意愿。

邻居有头牛,践踏了管宁的田,管宁把牛牵到阴凉处,给牛吃、饮,然后,再送还牛的主人。牛主得牛,且感且愧。

管宁所住的屯落,都是吃的井水,男女混杂,每到汲水时,常常发生争斗。管宁就买了很多汲器,分别放在井旁,甚至管宁先汲好水,放好,专等待别人来取水。来取水的人得到水,都感到很奇怪,一问方知是管宁做的,于是相互后悔自责,不再为汲水而争吵斗殴了。

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四年,下诏公卿引荐贤士,司徒华歆,举荐管宁。曹丕征召管宁,于是管宁带着家属,渡海回原郡。公孙恭送到南郊,又加赠服饰礼物。自从管宁来辽东,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和孙子公孙恭,前后赠给管宁的财物,他都接受不辞。到了今天临别之日,管宁把这些礼物,全都封还给公孙恭。

八、讲 求稳妥,贾诩巧于答问

贾诩侍奉曹操时,曹操的儿子曹丕,任五官将,而临淄侯曹植,才名正盛,二人各有党羽。曹丕让人问贾诩,怎么才能加强自己的势力,贾诩说:“希望将军发扬道德度量,亲躬事业,朝夕努力不倦,不违背做人子之道。如此而已!”

曹操曾屏退左右,而问贾诩关于立太子一事。贾诩默然不答。曹操说:“我问你话,却不回答,为什么呢?”贾诩说:“臣下在想一件事。”曹操说:“想的是什么呢?”贾诩说:“想的是袁本初(袁绍字本初)、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因立长、立少的问题,没处理好,而导致同室操戈,终于惨败。”

曹操闻言大笑,对立太子的选择,也就定下来了。

(均据明代《智囊全书》)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