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2日星期六

历史故事:梦中得神点化,常遇春归附明太祖

文:吕文
来源:

手下有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名叫,字“伯仁”,号“燕衡”。这常遇春并不是一开始就追随朱元璋的,他能成为朱元璋的手下,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元朝末年朝廷昏庸腐败,民不聊生,各路英雄豪杰纷纷起义。常遇春无法忍受饥饿、贫困的生活,为了不得不投奔附近的义军首领刘聚。刘聚见常遇春神勇无比,就拉拢厚待他,将其视为自己的心腹。然而刘聚心无大志,只是想趁着乱世抢掠,当个大盗而已。满腔壮志豪情的常遇春因此而苦恼。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刘聚率众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抢掠,恰好朱元璋也要率军攻和州。当时的某日白天,常遇春在刘聚的营中正打盹小睡片刻,在睡梦中他见到一位道士过来对他说:起来,起来,快起来!此处不是你之处,你命中要追随的主公来了。

常遇春当时就醒来了,他悟到这无比清晰的梦是神人在点化自己。他马上打探此时和州除了刘聚外还有什么势力,一问才知道,原来朱元璋的义军也过来了。他化装成普通民众观察朱元璋的人马,发现他们纪律严明,不害百姓,而且还看见了朱元璋,亲眼目睹了其平易近人的风范。结合神人的点化与自己所见,他悟到朱元璋才是自己要追随的主公。常遇春当即决定放弃过去的一切,铁了心追随朱元璋。从此屡屡立下战功,成为明朝开国名将,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死后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其实历史上历朝历代在兴起、得国的过程中,都有许多这样的神迹发生,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历史一直是神在系统的安排,各王朝都是按照神意交替掌管东土神州,并在此过程中承传神传文化。然而到了红朝,其崛起过程中就没有什么神迹,后来看了《宣言》,其第一句话“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幽灵不就是恶灵、邪灵吗?至此我才知道原来共产党兴起、掌权的背后没有正神的安排,有的只是邪灵趁着东方古国的虚弱期,趁虚而入。人间的表象就是中共靠着美丽的谎言骗人,窃取国军抗战成果,趁着国难发家掌权。因此中共和历史中任何王朝都不同,它是邪灵操控出来残害炎黄子孙的。中共绝不等于中国,中共不灭,国难未已,爱中国就必须抛弃中共,唾弃中共,远离中共。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资料来源:《剪胜野闻》、《明史》


from 气功

【典故新解】 愚公移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文:俞元
来源:

《列子·汤问》中有篇寓言故事,年近九十的想要挖平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他率儿孙三人上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晕倒渤海边上,一年往返一次。邻居有七八岁孤儿,蹦蹦跳跳跑来相助。河边有智叟嘲笑愚公残余的岁月,连草都动不了,如何挖动山?愚公说:“我们家一代又一代,子子孙孙无穷尽,怎么挖不平山呢?”智叟无语。山神听了,赶紧向天帝报告。天帝感念愚公的诚心,命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愚公出行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的理念是人力叠加,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一代一代挖山不止。可人世间有“相生相克”的理,潜伏的灾难也是叠加的。说不定哪天发生了山崩、山火或泥石流等天灾;还有挖山过程中,可能会有巨石滚下或大树倒下,还有毒蛇猛兽,瘟疫……随便一个意外,都能让愚公家族的香火不能延续,都会中断他们的工程。也就是说,愚公能不能挖成,要看天意。天允许,人才能做成!

曾提出“,改造中国”的口号,他删掉了原故事中的“帝感其诚”的天意涵义,掀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大跃进,强调人定胜天,人海战术,结果因非正常死亡的,海了去了,有数千万之多;改造的结果是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后患无穷。背离天意、违背客观规律,众人越团结、越坚持不懈,最终带来的灾难越大。

《愚公移山》的作者列子,是战国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留世的一百三十多篇寓言中,有不少是通过故事来讲述道家修炼的内涵。愚公的表现也体现了一个修道者的境界。讲修真,返本归真。

愚公在移山的过程中,心念纯真,没有一丝杂念。他没有想自己还能活多久?后代能传多少代?什么天灾人祸、艰难困苦呀,多长时间才能做完呀?这些人心人念,他一概没有,做到了“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愚公能像婴儿一样无忧无虑,心平气和地去挖山担土,以至于邻居家七八岁的孩童,欢蹦乱跳地去帮助他。因为他达到了某一层次修炼境界的标准,因此天帝派人帮他拿掉了那两座大山,扫清了他修炼的障碍。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from 气功

2020年9月11日星期五

章天亮:中国古代的琴与箫

新唐人电视台的新年晚会上,常常会听到古琴和箫的声音,让人感到心里安稳舒适。我对于西方的乐器了解很少,对于中国乐器的音质音色也所知有限。但是史书上流传下来的乐器制造方法和功用倒也颇有些神秘色彩,故写出来和读者分享一下。

》上说,琴本为伏羲氏所琢。有一次伏羲看到凤凰来仪,飞坠在一株梧桐树上。那梧桐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按天、地、人三才,截为三段;取中间一段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制成乐器。琴长三尺六寸六分,按三百六十六日;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最开始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

《警世通言》上的记载多半是可信的。司马迁在的《律书》上还给了一种数学计算方法。古时候制作乐器的时候用丝线做弦,对于丝线的数目是有严格要求的,这个名目叫做「三分损益」。最粗的弦是「宫」弦,用81根丝。去掉81的三分之一(「损」),得54根丝。所以「徵」弦是54根丝。增加54的三分之一(「益」),即54加上18得72,这就是「商」弦的数目。去掉72的三分之一,得48,这就是「羽」弦的数目。增加48的三分之一,得64,这就是「角」弦的数目。

这种制琴的方法赋予琴一些不可思议的通灵现象。大家都听说过「高山流水」的典故。说的是春秋年间,晋国大夫俞奉命去楚国修聘,中秋之夜泊船于一座山崖下,适逢雨收云散,皓月当空。伯牙抚琴一曲,刚好樵夫钟子期在山崖下躲雨听琴。伯牙问子期:「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子期答应一试,于是伯牙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钟子期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钟子期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伯牙大惊,推琴而起,遂与子期结为兄弟,留下千古传奇。

在《》中还有这么一段。刘备在荆州赴宴,蔡瑁要杀刘备,于是刘备跃马澶溪,跑到水镜先生的庄外。水镜先生正在弹琴,忽然停下来说:「琴韵清幽,音中忽起高亢之调。必有英雄窃听。」看来,看来琴声不仅能够反映弹琴者的思想,对于周遭事物,也有感应。

《三国演义》中讲「群英会蒋干中计」,周瑜见到蒋干的时候说,「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这里面提到的师旷是春秋时一个很了不起的乐师。春秋末年,楚国入侵郑国,郑简公求救于晋国。晋平公手下的乐师师旷就说,让我用声音来占卜一下,于是师旷吹奏《南风》,又吹奏《北风》。奏罢,师旷禀告说,《南风》的声音压抑,《北风》的声音平和,楚兵定然无功而返,三天以后,我们就会听到好消息了。果然,三天后,楚国出了内乱,只得退兵。《东周列国志》上说师旷「能察气候之盈虚,明阴阳之消长;天时人事,审验无差;风角鸟鸣,吉凶如见。」

史书上关于箫的记载没有像琴那么多。我在谈到龙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一个「乘龙快婿」的典故。这个乘龙快婿就是萧史。萧史在见到秦穆公的时候,曾经演奏数曲,《东周列国志》上说萧史「才品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至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百鸟和鸣,经时方散。」

穆公大悦。闻萧史为甚么吹箫可以招来百鸟,萧史回答说,箫是伏羲所制,当时一共有三十二根管子,其形参差,排成凤翼的模样;声音则仿造凤鸣。后来人把箫的形状简化了。但是「箫制虽减,其声不变,作者以像凤鸣,凤乃百鸟之王,故皆闻凤声而翔集也。昔舜作箫韶之乐,凤凰应声而来仪,凤且可致,况他鸟乎?」

《史记》的《乐书》的最后记载了师旷与楚灵王论音乐的一段对话。很多音乐都要有德的人才能听。《乐书》还说可以从琴的「宫、商、角、徵、羽」这五音中听出一个国家的「君、臣、民、事、物」的状况,以及琴的五音与人的五脏的对应关系,与人的「仁义礼智信」这五种美德的对应关系。所以正大的音乐对于涵养人的道德和改善人的健康都是很有好处的。

的晚会音乐常令人听而忘倦,杂念不起,恐怕也和其中的琴箫之声有些关系吧。这就要读者和观众去亲身体验了。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来源:大纪元


from 气功

孔子谈怎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共二文)

文:慧勉 整理
来源:

一、谈用人之道

鲁哀公请孔子,谈谈用人之道。

孔子说:“各依其能力,来派任官职,特别留心不要任用嘴巴太快的、说话华而不实的、喋喋不休的人。话说得太快,常常是贪求不厌的小人;说话华而不实,往往是好作乱的小人;话说得太多,往往是内心诡诈的小人。”

孔子进一步打说:“弓要先考虑调和,再要求劲道;马要先考虑驯良,再要求雄骏;士人要先考虑他的节操,再要求他的能力。没有节操,而能力强的人,是最危险的,像豺狼一样,绝对不可任用。”

二、怎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鲁哀公问孔子:“我希望鲁国能够‘进可攻,退可守’,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到?”

孔子说:“如果居上位者的作为,能够依照礼法,上从君王,下至百姓,上下都亲爱和乐,则天下百姓都像自己的人民一样,又有谁会来攻击您呢? 如果是相反的情况,鲁国的百姓都看您是,叛的叛,逃的逃,还有谁要跟您一起守卫鲁国呢?”

鲁哀公听了,称是。于是下令:废除禁止人民上山、下水,并降低关隘市场的,以加惠百姓。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均据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


from 气功

敲金戞玉,格言联璧(之三)

文:陆文农 整理
来源:

【原文】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
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
【今译】
古往今来世代显赫的家族,无不由积德造就:
天地之间最为高尚的人品,还是从读书养成。

【原文】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今译】
读书即使不能成名,也会使人品格高雅;
修德即使不图报答,也能使人恬然心安。

【原文】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
【今译】
诸位到这里为了什么?难道仅仅限于学问和文章,掌握一点微末的技艺,便算得上读书之人?
在我所要求的并不高,只不过为子为臣为弟为友,尽到五种人伦的本分,共做恪守礼教的人。

【原文】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今译】
聪明用在正道上,越聪明越完美,文才功名会使他
聪明用在邪路上,越聪明越荒谬,文才功名会使他更加奸诈。

【原文】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今译】
战场虽有阵列,但以勇猛为根本;
丧事虽有礼仪,但以哀戚为根本;
士人虽,但以品行为根本。

【原文】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
巧妇,不可以去拾粪;
文士,不可以管食堂。
【今译】
飘摇的旋风,不能调和音调;
灵巧的妇人,不能主持捡粪;
文章的高手,不能管理食堂。
(比喻不可胡乱用人)

【原文】
舍事功,更无学问;
求性道,不外文章。
【今译】
舍弃事业成功,没有实际的学问;
追求性理道德,离不开经史文章。

【原文】
何谓至行?曰庸行;
何谓大人?曰小心;
何以上达?曰下学;
何以远到?曰近思。
【今译】
怎样才算高明的行为?中庸不偏的行为;
怎样才算有德望的人?小心恭谨的人:
怎样才能上?要下学人事;
怎么才能远达目标?从近处思考。

【原文】
竭忠尽孝,谓之人;
治国经邦,谓之学。
【今译】
能竭忠尽孝,才可以叫做人;
能治国安邦,才可叫作学问。

【原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今译】
只要志向坚定,终究是可以成功的,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矢志不回,百里秦川终于归了西楚;
只要肯于吃苦,上天是不会辜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百折不挠,三千兵马也可吞灭吴国。
(这是蒲松龄科场失败后,所写的自勉对联)

【原文】
学以聚之:
问以辨之:
宽以居之;
仁以行之。
【今译】
通过学习来聚集学问;
通过问辩来明辨道理;
以宽广的胸怀 来存养于心;
以仁爱的心地 来力行于世。

【原文】
行善最乐;
读书便佳。
【今译】
助人
读书求上进,很高兴。

(以上均据清代金缨《格言联壁》)

【附录】
《格言联壁》这部书,自上个世纪50年代初问世以来,到本世纪的40年代末,曾经风靡了全国整整百年之久。其间,地无分南北,户无分贫富,几乎家置一编,人人诵习,置为座右之铭者有之,备为课子之经者,亦有之。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我们重温此书,觉得很有必要重新把它介绍给广大的读者。

《格言联璧》全书分为学问、存养、持躬、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等十一类,可以说是一座包罗宏富的格言宝库。这些富赡充韧,雕镂璀璨的格言,警世醒心,教诲启迪人们求真、向善,是心灵美德的结晶。它引导我们勤学苦读,务实求精;穷则思变,自强不息;修身律己,慎独自省;谦逊谨慎,恭敬礼让;诚恳朴实,重诺守信;崇尚节操,舍生取义;敬老慈幼,勤俭持家;清心寡欲,杜奢节用;忧国爱民,拯时济世;清廉从政,;执法如山,守身如玉;怜孤悯弱,扶危济困……。可以说荟萃了我们伟大的传统美德。其精义妙谛,耐人寻绎;隽语警句,目不暇接。

这些格言,绝大多数都是用工稳的对偶句,骈偶句式,结构整齐,易诵易记,读来琅琅上口。语言准确朴实,含义明晰深沉,极少用典,可称为雅俗共赏的醒世恒言,令人吟咏无穷,玩味不尽,足可方轨前贤,垂范后世。

《格言联璧》,一名《格言合璧》。作者金缨,字兰生,清朝后期,生于浙江山阴的书香人家。其父辑有《几希录》一书。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金缨承其父志,辑成《几希录续刻》。其后又遍阅先哲语录,遇有警世名言,即予抄录,积久成帙,编为十类,题名《觉觉录》。只因卷帙浩繁,工程巨大,资金筹集不易,未能立即刊刻,于是就把其中的完整语句先行刊布,名为《格言联璧》,时为咸丰元年(1851年)。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此书出版以后,立即传布于长江大河南北,先后出现了许多刻本。弘一大师也将此书置于枕边,朝夕诵读,爱不释手。


from 气功

2020年9月10日星期四

弥勒佛和弥赛亚:末劫时期东西方共同的救世主


甘肃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中未来佛弥勒造像为弥勒大佛半蹲半起的鎏金铜像,谕示弥勒佛已起身离座,带着法轮来到人间救度世人。

《圣经》预言,在人类的最后时刻,以色列复国之后,救世主弥赛亚将来到人间;而东方的佛经也称,在优昙婆罗花开放之时,未来佛弥勒已下世普渡众生。现在,所有预言中的事已相继出现,东西方的救世主是否已来到我们的身边?

佛经与《圣经》都提到人类在末劫时期会有救世主降世拯救众生。佛经认为末法时期会有未来佛弥勒下世救度众生,而《圣经》认为末劫来临之时,会有弥赛亚降世拯救众生。如果佛经与《圣经》是可信的,那么人类将会出现两个救世主,除非佛经中的弥勒就是《圣经》中的弥赛亚。

弥勒佛和弥赛亚是同一人?

已故著名国学大师、佛学家、翻译家季羡林和其徒弟钱文忠教授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发现了佛家与基督教之间的联系,那就是“佛家的未来佛弥勒佛和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同一个人”。

根据上海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考证,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包括西亚、北非、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和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流行着一种未来救世主的信仰,耶稣宗教里的弥赛亚,就是这种救世主信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种信仰在圣经《旧约》里面就已经有了。而印度的弥勒信仰,在学术界已经确认,和这种全世界范围的救世主信仰是密切相关、彼此影响的,印度的弥勒信仰就是救世主信仰的一个组成部份。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弥勒之所以是未来佛,是未来的救世主,有印度的根源,也有更广大范围的全世界或者古代世界的根源,是当时普遍流行的弥赛亚信仰的一个部份。

汉语当中弥勒这个词语从何而来?这实际上蕴含着人类文明世界一个大谜。

据收入《季羡林文集》第十二卷的〈梅呾利耶与弥勒〉一文考证,早期佛经的原本大多是“胡本”,是用中亚和古代新疆的语言文字写就的,并不是规范的印度梵文。因此,“弥勒”很可能是从新疆吐火罗语的Metrak或Maitrak直接音译过来的,这个字和梵文的maitri(慈悲、慈爱)有关,所以,“弥勒”又意译为“慈氏”。故而,早在中国后汉、三国时期,大量汉译佛典资料中“弥勒”和“慈氏”(菩萨)同时出现。

确实如此,弥勒从时间上和广度上都超越了佛教范畴。在中国,最早得到民众信仰的,不是观世音菩萨,也不是阿弥陀佛,而是弥勒菩萨。人们发现,弥勒信仰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整个文明世界的一个优秀文化凝聚体,在佛教当中找不到除此之外的第二个菩萨或者佛具有如此广阔而深厚的国际文化背景。

弥勒,在梵文里面叫maitreya,巴利文里面叫metteya,会中文的人一听就跟弥勒的发音没有关系。大唐玄奘法师在翻译中发现了这一点,因此玄奘说译错了,应该翻译成“梅呾利耶”。但大家并没有接受玄奘这位顶尖高僧的意见,还是约定俗成的叫弥勒,“梅呾利耶”遂成为玄奘法师的个人专利。

西方等待的神叫“弥赛亚”,英译文Messiah,是从希伯来文Masiah(有时写为mashiach)翻过来的。希腊文把它翻成christos,“受膏的”,由此引出“基督”(Christ)。“弥赛亚”与“基督”基本上意义相同,《新约》作者亦把他等同于犹太的弥赛亚。

Maitreya和Masiah二者音近。事实上,源自吐火罗语中的弥勒就是希伯来语当中的弥赛亚,同一个词,只不过在西方要读弥赛亚,而在我们这边就念弥勒,这样类似的情况在人类文明史上很常见。

拉卜楞寺弥勒佛像造型藏玄机

佛经上知,弥勒是“万王之王”在末世由最高处下走时所使用的佛号,法轮圣王是“万王之王”下到法界时的法号(人间称转轮圣王),所以释迦牟尼告诉他的弟子:法轮圣王也称弥勒。

慈悲、光明、希望是未来佛弥勒的精神内涵。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寺中的几尊造像,揭示了弥勒下世度人的玄机。

拉卜楞寺创建于清康熙年间(170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的原名很长,简称扎西奇寺,其汉意为“吉祥旋寺”。

因为创建该寺的一世、二世等寺主都是深谙天机的活佛,所以拉卜楞寺佛之造像深藏玄机,尤其是寺中的两尊弥勒大佛的造像意味深邃。

在寺院大经堂近旁的西后殿里供奉着弥勒大佛半蹲半起的鎏金铜像,佛的双手在胸前做着手势。据导游喇嘛在向瞻仰游人解答关于佛手势的提问时说:“这是弥勒佛在向世间转法轮!他半蹲半起,谕示弥勒佛将带着法轮来到人间救度世人。”据悉,拉卜楞寺的原名为扎西奇寺(意为吉祥旋寺),其涵义就是法轮转动呈吉祥。

大金瓦殿中央供奉的弥勒大佛,是由本寺二世寺主在两百多年前特邀尼泊尔工匠铸造的鎏金铜像,佛高10米。在弥勒佛像的正前下方安放着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小铜像。这种把两尊佛像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一高一低的同时安排在一个供坛的造型、布局实属罕见。

据导游喇嘛向游人解说:“在前面的小佛像是释迦牟尼佛和他的弟子,后面的弥勒佛手拿法轮,他是宇宙中最广大、最有能力的如来,他将带着法轮来救度宇宙众生,也是宇宙众生唯一的拯救者。”显而易见,造像突显弥勒佛(转轮圣王)层次之高、法力之大,而且,其救度整个人类的浩大慈悲也通过其造像与释迦牟尼佛的大小对比而充分的反应出来。该寺把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堂称小金瓦殿、而将弥勒佛殿称为大金瓦殿。

神在人中

《圣经》里无论新约还是旧约都预言了救世主弥赛亚在人类最后时刻将要降临。在他们的宗教传说中救世主弥赛亚来到人间之前,其中一个征兆是以色列复国,并且以色列复国后的那一代人就可以看到救世主弥赛亚。

二战结束,以色列人经过几千年的流浪在世界的注目下真的复国了。1948年5月13日,耶路撒冷发表犹太大会宣言,宣布“以色列复国”。虽然西方主流社会是基督教、天主教等,而以色列是犹太教,但要控制耶路撒冷,即这个神回来的条件之一,向来是那么的重要,因而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主流社会一直非常坚定地支持以色列,在这一点上完全抛弃了历史上的宗教纷争。

在东方同样也记载了未来佛弥勒(转轮圣王)下世的另一重大信号。佛经《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佛经《无量寿经》中也记载:优昙婆罗花是祥瑞之兆。《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自1992年以来,韩国、日本、台湾、泰国、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澳洲、美国各州、加拿大、欧洲、中国大陆各省,皆相继发现圣洁的优昙婆罗花。人们可以通过网路图片搜索,一睹其高贵圣洁之风采。婆罗花无根、无叶、无水、无土;玻璃、钢铁、佛像、树叶、纸箱、塑胶均可开放,有花开超过一年仍生机盎然。自古以来无人得见,今天的植物学家也为之瞠目结舌。今年(2011)按佛记是3038年,优昙婆罗花已在世界各地盛开,实乃上天垂相。

民间造像与预言明示

中国民间保留有一个弥勒的造型,一尊笑哈哈的佛像,在身体周围有十八个小孩子,玩耍,各具形态,称为十八子弥勒。而十八子,合成一个“李”字,即预示“弥勒佛要在末劫时下世传法度人,凡身姓李。”这个传说伴随着弥勒佛十八子造像一直流传至今。

韩国《格庵遗录》预言:何为圣人,木子姓氏(姓李),属兔,四月出生在三八级(南北朝鲜分界线)以北,三神山下(即长白山公主岭)……此圣人是天上王中之王,即法轮圣王,此次下凡人间称弥勒佛。

刘伯温的《推碑图》也曾预言道:“而时弥勒佛透虚到南阖浮提世界中天中国金鸡目奉玉清时年,劫尽,龙华会虎,兔之年到中天,以木子姓”,就是说“未来佛”弥勒佛,会在兔年转生在“中天中国”,并在中国这只“金鸡”版图眼睛所在的地方(指吉林省)降生,以“木子”“李”为姓。

1951年5月13日,农历四月初八,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生于中国吉林省公主岭市,属兔,这一天正好是佛教中的“佛诞节”;同时这一天也是从1951年复活节算起的第五十天,几乎就是基督教的“圣灵降临节”。至此,心有感悟之人,或许对西方宗教的重要节日“复活节”(Easter)为何称为“东方来者”,对为何人们一直保留着用复活节兔(圣人属兔)和复活节彩蛋(与中国金鸡有关)来作纪念活动的古老习俗,都会有一个全新的领悟。而圣诞节家家供放着的一段子木,其中的暗示更是让人感受到神意玄妙。

法国人诺查丹玛斯在其著作《诸世纪》预言集中,准确地预言了过去几百年来世界各地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其中第二纪第二十九首,《诸世纪》明确预言了在人类末世里救度众生的救世主。

一位东方人离开他的家乡,
穿越亚平宁山脉到达法国,
他将越过、海洋和冰雪,
每个人都将被他的神杖打动。

这首预言诗预言的是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结束了在中国大陆的传法后,来到了西方,并在西方的许多国家传法,使法轮大法洪传到了全世界。诺氏在第十纪第七十首第三句提到“伟大的赫耳墨斯”,来形容法轮功创始人洪传大法是为人类讲述和传播宇宙神佛之道,而“赫耳墨斯”有一根神杖,用来唤醒世人,所以本预言诗的第四句说“每个人都将被他的神杖打动”,即是预言法轮大法的洪传将使每一个世人被打动,而他们对待大法的态度将决定他们的未来。

据佛经记载,转轮圣王拥有与佛一样的32相、7宝,是不用武力用正义转动正法的轮,以此来支配世界的理想王。不论佛教、基督教、儒教,只要不断向人们给予慈悲,就可能有缘相见转轮圣王。但好事多磨,神真的来了,人却迟疑起来。

世人迷中不醒

世传布袋和尚为弥勒俗世化身,他在后梁贞明二年(西元916年)3月3日,示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布袋和尚的辞世偈告诉世人,在未来佛弥勒降世救人时,尽管不断的展现,但世人却不能面对现实。

《圣经》《约翰福音》(1:10-11):“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倒不接待他。”《圣经》还说,救主降世救人时,他的光要瞬间照亮世界,如闪电从天这边一闪,直照到天那边,可是世人却并不认为他是救主,并且他要先受许多苦,遭到不明真相世人的诋毁。

《诸世纪》中的预言也唯一的标明了此重大事件的年月:“1999年7月,为使安哥鲁亚王复活,恐怖大王将从天而落……”

1999年7月的确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日子,被《诸世纪》标为反基督的人物江泽民,发动了对法轮大法修炼者的全面镇压。一时间,腥风血雨,诽谤谣言,魔难在中原,令世人迷惑、跟风。这场《圣经.启示录》记述为羊羔与兽的正邪最后之战——哈米吉多顿,至今已经近12年了,无数的大法徒在坚忍中承受着无名魔难的同时,从未放弃过他们讲真相、救众生的使命。公然对抗“真善忍”宇宙佛法,在这场正邪较量中,已深陷泥潭。唐代《推背图》中“九十九年成大错”一语成谶。

最终要归向神

《长阿含经》卷十八:“转轮圣王出世……时东方诸小王见大王至,皆捧珍宝以示归顺。余南、西、北三方亦如是。”

《圣经》《启示录》(7:9-10):“此后,我观看,见有许多的人,没有人能数过来,从各国、各族、各民、各方来的,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穿白衣,手拿棕树枝,大声喊着说:‘愿救恩归与坐在宝座我们的神,也归与羔羊。’”

尽管要历经魔难,然而最后人却都要归向神,这些人来自各方、各国、各族。佛经与圣经在这点上的描写一致。

新天新地新人类

在救主降世拯救众生之后,人间迎来了新天新地新人类。

《弥勒下生经》:“国土咸富盛,无罚无灾厄;彼诸男女等,皆由善业生。地无诸棘剌,唯生青草,履践随足,喻若睹罗绵。自然出香稻,美味皆充足。诸树生衣服,众彩共庄严;树高三拘舍,花果常充实。时彼国中人,皆寿八万岁,无有诸疾苦,离恼常安乐”。

《圣经》《以赛亚书》(65:19-20):“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其中必没有数夭亡的婴孩,也没有寿数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以赛亚书》(65:23-25):“他们必不徒然劳碌,所生产的,也不遭灾害,因为都是蒙耶和华赐福的后裔,他们的子孙也是如此……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这是耶和华说的。”《圣经》《启示录》(22:2)这样描写新天新地:“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或作“回”)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的乃为医治万民。”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由此,经过这场正邪之战后,能因维护佛法之道义而留下来的人有福了。他们长寿安乐,无罚无灾,花果充实,美味充足,和平相处,没有争斗,人类从此进入了新的纪元。


from 气功

因果报应实录:“付之脱欢”,恶报方式由神安排

文:吕文
来源:

元朝时,有个叫“脱欢”的官员,从名字看应该是蒙,从本则记载中看其权力还不小。这位脱欢在建康(今南京)的时候,他府上有位宾客在某一天起得特别早,隐隐约约听到大堂上有人说话。他想这可能是脱欢在和幕僚说话,可又觉的不太像,于是在大堂外探头朝里张望。

他见到有俩个人正在交谈,一个说:“付之火”,另一个说“不可,恐延及他人”;一人又说:“付之灾”, 另一人说:“其家亦有未当死者”,其中一个最后说:“付之脱欢”,说完了俩人都消失不见了。宾客吓了一跳,知道遇见另外空间的生命了,他想俩人说话又是火又是灾的,是不是有什么大祸要发生,于是连和主人告辞都顾不上,当即就离开了。

当天脱欢出门就遇到告状的民众,状告某富豪,仗势欺人,在乡里横行霸道,害人恶行累累。脱欢当即下令查办,此富豪罪行确凿无疑,最后判处抄没家产,其家人全部流放远方。一年后,这位宾客又见到了脱欢,宾客见他平安无事,才把那天早上见到的件说了出来。脱欢听后,想起那天他下令查办某富豪的事情,告诉了宾客。至此他们才明白:宾客那天早上见到的是管的俩位神灵,因某富豪多端,他们在商谈如何惩治,用火用灾都不太恰当,最好的办法是“付之脱欢”,接受人间法律的

从这则记载中看,恶有恶报不仅是必定的规律,就连恶报的方式都是由神来安排好的。当今作恶极多,许多民众都在急切的希望它早日灭亡,其实它灭亡的方式、时间,神已经安排好了。之所以中共没有立刻灭亡的原因,就在于还有许多善良人没有认清中共的邪恶,没有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如果此时消灭中共的灾难发生了,那些没有退出的人都会被牵连而遭灾。上天慈悲一直在给人机会退出中共,因此一直在等待,当然这种等待不可能是无限期的。在这段时间,组织就是最明智的选择。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资料来源:《至正直记》


from 气功

古人延年益寿的秘诀

文:心空
来源:

二姑曾给我讲过村里的一个故事,至今还记忆犹新

村里有个倒插门女婿,对待老母亲总是恶言恶语,时不时的还想动手打她。老母亲辛辛苦苦的养了一群母鸡,却被他一包老鼠药全部毒死了,老母亲气的有苦难言。村里有个佛教中的居士,劝他一块去某庙里烧香拜佛,碍于面子,他们一块去了。他问庙里的主持前程如何,如何才能多得,主持告诉他:“今晚给您开门的就是您的活菩萨。”他半信半疑的回来了,正好是半夜,人都睡的很死,他敲了半天门,没人听到,正一肚子火。他的母亲听到了,赶快过来给他开门,他一看是他母亲,就踏了她一脚,骂骂咧咧的进了门,把庙里主持的叮嘱忘的一干二净。她的母亲是活活被他吓死了。后来这个倒插门女婿得了,在痛苦中去世。出殡那天,他虽然有儿有女,却听不到一声哭声。

传统文化典籍里有许多行善积德,消灾改相延寿的故事

笔者在这里摘录一例,与读者共享,愿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宋朝时,建康江宁县有个开客栈的王公,人称王老实,他一生敬佛,买卖公平,常接济穷人,从无一点欺心之事。

有一年二月十五黄昏之夜,店小二正要关店门,忽见几个朱衣幞头的,带着不少车马仆从,来到店前大喊:“速开门,我们要在此歇马。”店小二急忙进来禀告王老实,王老实到店里一看,那几个将军都已进来坐下了。

王老实恭敬的端上酒宴,又拿些酒食犒劳仆从。顷刻间,一群人手里拿了一大捆,又有一群人手里拿着几百枚木钉签子,走到朱衣将军面前道:“请布围。”朱衣将军应允。这些人出去,将木签钉在地下,又将绳索系在上面,四围兜转,街前街后、巷里巷外、坊曲人家,甚至几角旮旯处,尽皆围了绳索。这些人弄完了过来禀道:“绳索俱已围完,此店也围在其中。” 几个朱衣将军议论道:“这王老实,一生无欺心之事,诚善待人,乐善好施,上帝皆知,此一店可以单独饶恕。” 众将军都说道:“若咱们不饶恕这一店,便不见天理公道之事了。可将此店移出围外。”众人急忙拔起木签,解去绳索,将此店移出围外。朱衣将军对王老实道:“以此相报。” 说罢,都上马如飞而去,转眼消失。

王老实和店小二再看那四围钉的木签和绳索也都不见了,非常震惊。这时恰值夜巡官带人巡夜来到客栈前,问王老实为什么深夜还开着门点着灯,王老实一一告知。夜巡官将此事禀与上官,上官不信,说他妖言惑众,将王老实监禁到狱中。

两天后,建康发生灾,凡前日绳索经过之处,尽数焚烧,一片灰烬,片瓦无存。惟王老实的客栈安然无恙,王老实也被放回家了。

还有一个清朝时的故事

望江有个倪,他曾客居金陵,金陵当时有个星相术士看相非常准确。这个相士见了倪老翁后,说其气色暗晦,不出一月将寿终,催促他赶快回家安排后事,晚了就来不及了。倪老翁听后闷闷不乐,急忙雇了艘船往家赶。

船到芜湖时,倪老翁在夜色中登岸远望,突然发现有一女子抱着婴儿,哭泣着站在江边,欲投江自尽。倪老翁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寻短见?”女子擦着泪说道:“我丈夫嗜赌成性,昨天赌输了很多钱,准备将我卖给赌徒。我上难舍公婆,下难抛幼小的孩子,想来想去,还是一死了之吧。”

倪老翁问卖了多少钱,女子说二十两。倪老翁说:“这是小事,你赶快抱着孩子回家吧,明早我拿钱给你丈夫还债就可以了。”女子犹豫不信,倪老翁指江发誓,又详细记下女子的住处,女子这才哭着叩谢离去。

第二天一大早,倪老翁就带上银子寻访那女子的家,那女子见到倪老翁喜出望外,告诉公婆:“这就是我在江边遇到的善人啊!”倪老翁让他们找来那些赌徒,替其丈夫偿还了赌债,并且训诫他们以后不要再同其丈夫赌钱,赌徒们都答应了。

倪老翁又拿出三十两银子给那丈夫说:“这些钱给你,可以维持一下生计。你以后好好做人,一家数口不会再受饥冻之苦了。你非常贤惠孝顺,你应当爱护和敬重她。不嫌冒昧的话,我愿意收她为义女。我经常从这里往返,会时常来探望的,缺什么我会帮你们。”一家人听后大喜,都跪拜地下,叩问恩公姓名,倪老翁只是笑笑说:“时间长了会知道的。”从此,倪老翁每次路过芜湖,都会到这里探望。丈夫从此戒赌,对妻子和孩子也很好,慢慢富裕起来。

一晃一年过去了,倪老翁再次到金陵拜访那位相士,责问他为什么说的话根本就不灵验。相士一见倪老翁就惊奇的说道:“看你阴德纹满面,不但寿命延长了,而且后福无量啊!”并问他自上次分别后到底做了什么积德的好事。倪老翁茫然不知所以,想来想去,可能就是在芜湖边救那欲投江女子的事吧?

倪老翁因为一念之仁而救活了多条人命,保全了一个家庭,他因此而积德并延长了寿命,又过了十二年才寿终,享高寿八十余岁。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行小善,积小德,日积月累就是大德,文中的王老实全家不仅躲过了灭顶之灾,也躲过了牢狱之灾,这是全家延寿,所积之德福报于家人;活人性命是积大德的善举,延寿是神佛赐予人的福报之一。倪老翁出于善心,不忍心看到一家人骨肉分离,不仅拿出银子替其丈夫偿还了赌债,还拿出三十两银子劝善其丈夫,这是活人性命的无量功德,从而有延寿十二年的福报,高寿寿终。


from 气功

2020年9月9日星期三

熵增漫谈之一:从富不过三代说起

文:寒江雪
来源:

俗语云;富不过三代。这方面的案例很多,这里并非要剖析某个案例,从中发现经验教训。只是从发展的内在机制上加以探讨,试图发现普遍性的规律,从中得出一个家族如何长盛不衰的方向。

富贵之家都希望福泽绵延子孙;书香门第也希望代代学富五车,跻身庙堂;商贾大户也都希望财富世代相传。为什么这些很少能实现呢?清朝富甲天下的徽商、盐商、乔家大院,哪一个传到今天?被列入成功学典范的,随着的离去急速败落了。这些人的后代哪里去了?其中固然有社会大形势变迁的因素,但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常态,人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和发展,在未知的变化中,并且选择正确的方向,走向光明。

前些天读到一篇关于的文章,文中提到要立足社会,并让这个家庭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关键就是两个字:勤与俭。他要求孩子们一生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自曾国藩以下八代人中无一“败家子”,有名望者多达240余人,大部分都是学者、教授之类的,在官场的却不多。曾国藩不希望自己的后代从政,因为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决定家族成败的,是如何塑造子孙后代的品德,而不是给他们留下多少钱财或多大的官位。

从曾国藩家训和后代的事例可以看出两点:一是人必须离开闲、散、奢舒适区;二是人的一生必须要不断进取和提升个人能力,永远在进步的路上。这一切的内在规律正是对熵增原理机制的诠释。这两点恰恰是一种负熵(熵减)态,不断存储能量的状态,即现在人们常说的充电状态,而非耗散能量状态。

熵增原理是一条与能量守恒有同等地位的原理,多年前在物理化学课上涉及到。当时的感受是,“熵焓“好比”伤寒论“,理解起来有点找不到着力点。现在已扩展应用到经济等诸多领域。由于篇幅限制,关于熵增原理的介绍留待后续篇章逐步展开。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熵增原理源于热力学定律,实际上是一种宇宙观。


from 气功

解读文艺复兴之后两百年间的美术

文:Arnaud H.
来源:正见网

灿烂辉煌的可谓是西方艺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了,其影响之深远,犹如历史篇章里的黄钟大吕,震古烁今。本次人类文明中的美术在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并对其后两百年的西方艺术有着直接的影响。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文艺复兴之后的两百年却是各类相生相克因素处于激烈而又微妙的冲突下,阴阳平衡被逐步打破的阶段,所涉及因素之庞杂、其背后范围之深远,绝非笔者一两篇文章所能讲得清楚的。因此,本文只是根据个人粗浅的理解,从几个方面简单地谈一谈当时西方美术的大致情况,以及这段历史带给人的一些启示。

意识与物质

艺术作为一种思想性很强的门类,其本身与意识、理念之类的因素联系密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往往都是先有一个艺术理念,再通过艺术技法的合理运用,以具体的物质材料将其表现出来。这一过程与唯物主义所推崇的“物质决定意识”的论点恰恰相反。事实上,一个人做什么,都是靠他的思想意识控制自己的物质身体去行动,他的思想意识才是起决定作用的。

当然,现今无论是科学界还是哲学界,都早已能证明意识本身就是一种物质了,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是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只是由于中国读者在学校里都学过唯物主义理论,所以为了破除这种谬误的观念,我们先假设性地把两者分割开来看。

在中文的艺术史论类文章里,最常见的学术研究一般都习惯于把艺术与经济学挂钩,让人误以为中国的艺术研究者都是经济学家。这是源于唯物主义“物质决定论”的延伸观点,即“经济基础决定论”,用大白话讲就是从古到今有钱就能决定一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套理论与近代的秘密结社以及社会金融秩序关系密切,但由于不是本文所讨论的中心,这里不多作评述,只是从表面浅显的道理上简单地谈一谈。

那么有钱能不能决定一切呢?且不谈今天的经济社会里都不乏藐视金钱之辈,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很多国家,一个普通人中的富商,无论有多少钱,如果他不是贵族或者僧侣阶层,在上层社会都是没有话语权的。

为什么?因为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思想观念而不是金钱这种物质。古人的群体意识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能因为一个人有钱就能与僧侣——遵循神佛教导的群体,或者王公贵族——君权神授群体,拥有同等的话语权。归根结底,都是源于人对神的敬仰。

同样道理,要想研究艺术,尤其是史上宗教信仰占文明主导地位时期的艺术,不搞清楚各类相应的思想观念,是难以明确艺术的发展轨迹的。历史上的不少艺术作品都能体现其背后所隐含的信仰、理念和艺术观。从世间低维的位置看,人类艺术的发展也是各种意识相互交锋的展现,而意识本身是活的、有灵性的。艺术作品中的思想理念与表现它们的物质材料就像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讲,意识与物质又是统一的。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这些因素在美术史上的部分展现。

主题禁令

文艺复兴的结束时间在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一般都认为从十七世纪开始就已经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了。所以我们暂时将文艺复兴之后的两百年理解为一个概括的数字,即十七、十八世纪这样一个大的范围。

这一时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艺术题材的选择所呈现出的巨大区别。这种差异源于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对艺术产生的影响。相对于原有的天主教,新教由于教义上的分歧对艺术的态度与过去的传统大相径庭。

为了避免名词上的混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汉语圈民间普遍用“基督教”一词直接称呼新教,这种叫法其实是错误的。基督教(Christianity)是一个整体的宗教概念,其中包含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诸多分支派别,有两千年的历史。而新教(Protestantism),也就是很多中国人所称呼的“基督教”,是十六世纪西方宗教改革后所建立的一个基督教分支,成立时间距今将近五百年,两者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新教强烈反对偶像和圣像崇拜,它与天主教对“偶像崇拜”的解读不同,让很多艺术作品直接被判了死刑。首当其冲的就是具有三维空间属性的雕塑。教堂里那些耶稣、圣玛利亚和圣徒们的雕像很容易被定义为偶像崇拜,这一点激起不少狂热的新教徒冲入教堂,从毁坏塑像、铲除浮雕发展到砸碎玻璃花窗、焚烧绘画。因为对很多新教徒而言,上帝的神性无需通过符号或图像显示,一切炫耀浮华都会起到负面作用,所以不能留存。因此,我们今天看到的新教教堂很多都被粉刷得白白净净,里面没有绘画或雕塑,并将一切装饰因素减到最少,力求简洁。


图例:1566年,加尔文派的新教徒正在毁坏安特卫普圣母主教座堂中的雕像与宗教画,图为弗拉芒版画家霍根贝格(Frans Hogenberg)所绘制。

由于文艺复兴及其之前的美术都是以宗教绘画、雕塑为主,历代艺术家们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理论主要也都集中在如何描绘神与圣徒这些方面。但自从十六世纪中后期的“破坏圣像运动”出现后,在新教控制的国家和地区,美术工作者们不得不抛弃传统的主流题材,转而寻找一些世俗或边缘题材的订单来养家糊口。不过,由于这些作品大多缺乏思想性,再加上原有的艺术理论被“自废武功”,导致很多新教国家和地区的美术迅速没落。比如在丢勒(Albrecht Durer,德国画家,1471年 – 1528年)与荷尔拜因(Hans Holbein the Younger,德国画家,约1497年 – 1543年)的时代之后,他们国家其他美术家的名字出现在艺术史书上的频率明显降到了低谷。

新教国家中相对“安全”度过这场艺术转型危机的地方是尼德兰。因为早期弗拉芒画派(Flemish Primitives)在绘制宗教祭坛画时有刻画大量细节的传统。为了使作品里表现的故事情景显得真实,画家们不仅在画中的主体人物身上精雕细刻,而且还会用非凡的耐心与精湛的技法描绘所有出现在作品里的花草树木、静物景观、飞禽走兽等一切形象。这样一来,那片地区的艺术家们对这些动植物等各类形象都做过专门系统的研究。因此,当新教不允许艺术家表现天主教的传统题材时,静物、风景、肖像、风俗画等题材便能支撑着荷兰的艺术家们蹒跚前行。

然而,这种权宜之计也只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维持当地艺术有限的活力与艺术市场短暂繁荣的表象,这种情况在十七世纪得以体现。由于新教禁令,艺术家们不得不回避那些神圣主题,包括古希腊神话题材也受到牵连,而只能在民俗、静物、肖像等不需要太多思想性的题材里钻研,这让艺术在许多人心目中贬值成了纯粹的商品。

在全民的年代,人们面对表现神或圣徒的艺术作品时,都会慎重、尊崇地对待;而一旦大量艺术作品与这种神圣脱离关系时,艺术就成了人手中的玩物,人可以随意地去“玩艺术”,毫无思想压力地任意改变传统,使审美时尚迅速变换。艺术家们根据不断变化的新潮流纷纷改变美术技法,以各种表面风格的创新来弥补作品思想性的欠缺,导致艺术潮流逐渐显得肤浅和表面化。艺术家也慢慢失去了文艺复兴三杰时代的高尚地位,被大众视作纯粹的手艺人或刷颜料的工匠。

当然,一切也不都是绝对的。在当时的荷兰也能看到少量表现神和圣徒的美术作品——毕竟总会有人喜爱这类主题,比如伦勃朗(Rembrandt)就画过一些宗教题材的画。在商业强盛的时代,新教禁令也不是那么严格和绝对,因为荷兰仍然有一部分居民悄悄信奉天主教,这种题材的私人收藏并不会导致多大的危险,但大部分艺术家仍然选择避开这一领域。

在中国出版的一些艺术史书籍中,很多都写着当时的荷兰画家们不画宗教与神话题材,是他们勇于摆脱传统宗教主题禁锢、追求自由的结果。实乃谬之千里。十六、十七世纪,宗教信仰仍在欧洲人的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画家们都是为了顺应其教派的宗教要求才这样做的。由于中国的美术教科书是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点,有意无视一切在漫长历史上主导人类思想的信仰、神学因素,所以才会得出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论。

十七世纪的 “荷兰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经济发达,艺术品市场兴盛,所产出的绘画作品数以百万计,却没有造就出多少一流的艺术大师来。今天人们所熟知的伦勃朗、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等艺术家在当年并不受推崇,甚至一度处境贫困,难以为生。从史书中可以看到,那几十年短暂的繁荣时期过去后,荷兰的美术就走向了没落。

习惯于从经济角度看待历史的人会认为荷兰美术的垮掉是由于后来国力衰退造成的。诚然,艺术的发展确实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支持,但经济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史上以新教为主的国家里从来都不乏强国,比如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成为超级大国的美利坚合众国,但总体来说都没有在美术史上留下多少浓墨重彩的篇章。

不论人怎么想,事实胜于雄辩。禁止艺术表现神,其实就是在阉割艺术最主要的部分,破坏艺术的根本,势必会造成艺术逐步走向败落。从文化角度看,假如所有美术作品都不表现神,人们就难以知道神的形像,即使有语言文字上的描述,那与看到具体图像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部分文化就会出现视觉概念上的缺漏。人类的历史是有神照看的,神也不会让禁止画神地区的艺术长盛不衰。

相对与相合

在美术创作题材方面,天主教与新教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与历史有关。自文明伊始,人类就不断通过美术作品去表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的向往。中世纪基督教在欧洲占据主导思想时,教会就利用美术作品向大量不识字的人宣讲教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一直鼓励艺术家表现神圣题材。

不仅如此,美术作品还在一些通过祈祷和默想来修行的基督教宗派里扮演着帮助修士进入修炼状态的角色,(详情请见《从一段艺术史看人类思想的变迁》)有的修会甚至还要求艺术家在美术技法上对此作出一些专业的调整。

例如十二世纪,天主教的熙笃会(Cistercians)发现在祷告时,偏黑白类单色可以帮助修士消除杂念,因此开始要求一些教堂和修道院把彩色玻璃花窗做成单色的,以减少感官刺激,让人更加专注于修行。

这种做法逐渐蔓延到其他修会,以至于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习俗。从十三世纪中期开始,浅灰色的花窗在一些地区便成为了时尚;而到了十五世纪,北方已能时常看到一种流行的做法:一些宗派的修士们会在每年四十天的大斋期间将朴素无色的布匹铺在彩色祭坛上遮挡;如果祭坛画是三联的,便无需外物遮挡,因为三联画的左右两边可像两扇门一样关上,遮住中间彩色的主画,而在关闭的那一面则会要求画家绘制两幅单色的图,其灰色在专业上被称作“Grisaille”。


图例:波尔蒂纳里三联祭坛画(Portinari Altarpiece)关上的样子,关闭面以单色完成,作者为弗拉芒画家凡·德·高斯(Hugo van der Goes),板上油画,祭坛画打开后为253厘米×586厘米,约作于1475年。

宗教改革与新教出现后,信仰的波动影响到了方方面面,也包括美术。不同于文艺复兴盛期各类艺术思想、技法风格层出不穷的拓展状态,艺术的发展在相生相克的因素中越来越体现出不同阵营各自收紧与统合的趋势。而当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寻求收紧时,不同因素的对立就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我们看到,印刷术的普及促进了书籍出版与文化发展,可是宗教机构的图书检查制度又销毁了大量书籍;天主教愿意把一切传统艺术元素都纳入教堂,而新教以反对偶像崇拜为由把教堂里的美术因素削减到最少;宗教力量加紧打压反宗教势力,但崇尚科学研究的反抗势力却日益强盛;在宗教内部,天主教以异端为名处死了不少新教教徒,而新教统治区也以火刑对天主教徒还以颜色……

在这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特伦托会议(Council of Trent,1545年 – 1563年)后,针对艺术界在文艺复兴时期所出现的滥用宗教主题的乱象,天主教会决定对宗教图像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严格规范,要求艺术家描绘宗教主题时应呈现庄严的场景,并在作品中表达出神圣的感情。

随着十六世纪下半叶宗教战争的白热化,天主教与新教在对美术的态度上也向两极化发展。新教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与奢华,因此在艺术上主张简朴,并且严禁各类可能涉及偶像崇拜的主题。而新教所反对的,却正好是天主教所支持的,因为天主教并不认为千年来艺术界描绘神的一贯传统就是偶像崇拜。在这方面早有经验的罗马教廷便把资金投入到有才华的艺术家那里,让他们以无比灿烂的视觉艺术来描绘天堂的壮丽,把天主教的大教堂装饰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殿堂,借此吸引大众皈依。

由于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强调静谧、均衡的风格区别较大,令人耳目一新,从十六世纪末开始,这种气势宏大、富于动感的艺术便从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迅速遍及欧洲,后人称它为“巴洛克”(Baroque)。很快,整个艺术领域,包括绘画、音乐、建筑、装饰艺术等各方面都开始充满了运动、变化与恢宏气势,这种趋势在十七世纪的欧洲进入全盛时期。


图例:《神意的胜利》( The Triumph of Divine Providence),穹顶湿壁画,作者:科尔托纳(Pietro da Cortona),1400厘米×2400厘米,作于1632年 – 1639年,现存于罗马巴贝里尼宫大厅。艺术家将建筑、雕塑与绘画等诸多因素集于一体,作品极具巴洛克美术风格。

同时与巴洛克相对应的,还有一种主要的艺术风格,就是继承文艺复兴美学观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风格。这种艺术品味原本就一直存在,尤其在法国的路易十三(Louis XIII)、路易十四(Louis XIV)时期得到了王室的扶持。古典主义美术以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为典范,崇尚理性,遵循规范,在典雅、和谐的艺术中寻求真理。

同十七世纪欧洲各国的君主一样,法国的统治者们在国力上升时期也希望借助艺术的宣传力量,来彰显他们的权威。以天主教为国教的法兰西在美术上没有新教国家的那些禁忌,同时法国从弗朗索瓦一世(Francois Ier)开始就早已形成了发展艺术的国家传统,因此法国王室不断投入资金,依靠艺术的感染力来巩固人们头脑中“君权神授”的思想。


图例: 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尚拜涅(Philippe de Champaigne)的《摩西与十诫》(Moise et les Dix Commandements),布面油画,92厘米×75厘米,完成于1648年。

正如法国在美术上所承载的文化使命那样,1648年,王家绘画与雕塑学院(Acade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的建立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法国在西方美术界的领先地位。法国的美术学院并非史上最早的美院,但却是在强盛的国力与合适的时机下建立起来的,让西方艺术的中心逐渐从意大利转向了法国。艺术学院制度的推广其实也是走回了西方史前文明中艺术的学术化承传之路。法国美院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学术研究,提出的艺术理论日趋成熟,因此受到各国的重视。

当时作为另一个艺术繁荣地区的荷兰虽然美术经济发达,但在当地盛行一时的风俗画终究显得不够高雅,缺乏深度,很快便如潮水般消退。非常依赖市场经济的荷兰美术有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牢固的学术体系,缺乏有影响力的美术理论专着,造成美术上的学术性不足。艺术终究是一门精神性很强的学科,光靠经济基础还是不够的。

南边的佛兰德斯等地原本与荷兰都属于尼德兰,从1556年开始被西班牙统治。1581年,北部七省独立为荷兰共和国后,南部剩下的地区仍然由信天主教的西班牙统治。因此在十七世纪,两边艺术的发展便分道扬镳。不同于荷兰画家,不论是来自安特卫普的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还是来自布鲁塞尔的尚拜涅(Philippe de Champaigne,1629年转籍法国),他们作画时完全无需考虑新教禁令,只管全身心地用高超的技艺在作品中表达对神的崇敬。事实证明,艺术只有表现神才会兴盛,而神也会赐福于作画之人。这些画家无论在当世或后世都享誉盛名,衣食无忧。这与荷兰画家们通过降价营销追求市场竞争力,以致于大批艺术家最终贫困潦倒的悲惨境遇完全是天壤之别。

美术学院的建立也体现出此时艺术的收紧与规范。这种由教师统一授课、学生集体学习的方式自然不同于以前艺术圈内作坊式的学徒制,也引起了整体艺术风格的规则化。原来分散于各地的小流派在这种大一统的趋势下逐渐减少,不同国家的绘画风格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也慢慢呈现出一定的统合趋势。

由于学院的规范化特点,富于个人激情类的作品是不被鼓励的,所以学院派整体上偏向于古典主义美术风格,强调造型、平衡、素描关系等因素,而不鼓励学生着手大量色彩学派的研究。但看重色彩、明暗、动势、激情的巴洛克艺术家们则想方设法把他们的艺术理念引入学院之内。因此,与其说古典主义风格与巴洛克潮流对抗,不如说这两者是一种竞争与共生的关系。尤其是十七世纪末以后,越来越多的巴洛克艺术家在学院高层任职,也让学院艺术风格处于变化之中。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让巴洛克与古典主义一动一静,相得益彰,在很多地方都能体现出来。比如著名的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就是巴洛克与古典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凡尔赛宫的宫殿是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但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是巴洛克的变体洛可可(Rococo)风格。可见,当时人们的审美并不会被单一的艺术流派所禁锢。

科学思想的蔓延与宗教信仰的衰弱

之所以要谈一谈科学,是因为美术史上无论是新颜料的发明、调色液的使用,还是艺术理论的更新,亦或美术主题的变化都与之相关。在史上很长一段时期,科学的发展一直处于半停滞状态。因为古人的头脑里普遍没有推动科学发展的意识,即使有也只限于极少数人,这也就造成了当时的物质世界不存在类似今天的科研环境。在和平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平静地过日子、做传统工作以及去教堂充实信仰等等与现代科学完全无关之事。但在宗教改革后,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

新教由于在教义上绕开了教廷,强调个体与上帝直接的关系,自然希望信徒们都有能力自行阅读《圣经》,而不是通过神职人员讲授。然而在十六世纪遍地文盲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多少人有能力读书识字。因此,新教国家就从教育入手,致力于提高民众的识字率,以便他们能读懂《圣经》。

国民识字率与文化水平的普遍提升造就出了更多的知识份子,而在这些人中,又有很多虔诚的信徒一生追求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以此向世人证明神的创造是多么伟大。其实,这种向外求的态度已经完全不同于原始基督教内修的原则了,但它却逐渐形成了一种思想潮流。一代代科学家因此而不懈努力,推动了科学的迅速发展。

新教民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自然让天主教倍感压力。如果随处可见新教知识份子口若悬河地论述新教有多么优秀,那么天主教如何在吸引信徒方面不处于劣势?于是在天主教高层的授意下,建立于十六世纪,用来对付宗教改革的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便发挥作用,也开始大力办学,培养效忠教廷的神职人员和天主教势力的知识份子。这些举动同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当信仰处于比较纯正的状态时,科学发展的本身未必会破坏信仰。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科学家都是虔诚的宗教信徒,他们并没有因为科学知识丰富就不再信神。而当信仰已经不纯的时候,一旦有其它因素掺杂进来,就可能造成对信仰的进一步破坏。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科学实验结果的公布与发表,让人们更愿意相信亲眼所见的东西。这导致人真正的信仰逐渐被科学所取代,而宗教则慢慢被视为一种人类文明、社会学概念中的东西。

人心的变化和宗教的衰弱与宗教教义本身也有直接关系。从细节上可以发现,当时不少科学研究推翻的并不是基督教核心思想,而是一些历史上发展出来的神学理论。举个例子,比如基督教神学里有不少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理论。当从比萨斜塔(Tower of Pisa)上同时扔下的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落地的事实,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的理论时,就引起了一些人对神学的怀疑,进而引发出对神是否存在的诘问。

但是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亚里士多德可不是基督教徒,他是公元前384年到公元前322年那个时代的人物,他死后三百多年耶稣才降生,耶稣离世后才由门徒建立了基督教。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早期一些传教士结合古希腊哲学论证基督教教义的合理性时被加入基督教理论体系之中的,严格地说属于一种外来的东西,破坏了宗教教义原有的纯粹。这些异质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就已经显露出它们作用于宗教中的弊端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副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

与之相应的还有一些人对《圣经》的否定。众所周知,《圣经》既非耶和华,亦非耶稣亲笔所著,而是后人记载的。在流传、转述、回忆、记叙以及翻译的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现大量误差,而且人也难以理解觉者们在高层次讲话的真正内涵与所指,因此在落笔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语义上的偏差,甚至张冠李戴的情况。比如觉者们谈到的“天”与科学家们研究的“”完全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概念。但源于人的狭隘逻辑上非此即彼的低智慧,科学与神学逐渐对立了起来。科学难以证明神的存在,而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就容易被误读为科学证明神不存在。再加上很多神职人员日益严重的腐败与作威作福令人反感,便推动了唯物主义式理性思维的蔓延。

亚里士多德理论中的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在中世纪附身于基督教神学,以自然神学(Natural theology)的面貌示人,在一贯讲求学术传统的天主教会的支持下得以发展壮大。当然,在这过程中也有人反对亚里士多德,说他是异教徒。但不论这种学问是被冠以“亚里士多德”还是随便一个其他名字,其精神早已像藤蔓一样不断地生长起来了。

早期的科学在世界各国都不属于独立的学科,而是与神学、神秘学、信仰等因素融为一体的。比如天文学源于远古的星象理论与占星术,化学脱胎于炼金术等等……在科学隐秘的发展过程中,伯地区高度发达的炼金术与占星术也被传入了欧洲,同时参杂着穆斯林世界中的部分宗教理论,进一步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基督教。看似后来的科学知识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但科研之路却是从宗教中一步步发展出来的。

宗教改革后,新教主张“信徒皆祭司”的理论更让不少新教科学家视自然科学研究为探索上帝造物的祭司活动,甚至在十七世纪还形成了哲学风潮。于是,在一些秘密社团方方面面的资助下,原来的自然哲学逐步脱胎成今天的,科学完全独立于神学,并要把神学踏在脚下。

宗教势力方面的行为也为这种信仰的转变充当了催化剂。当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1543年发表日心说,挑战神学地心说的时候,教会采取了宽容的态度,罗马教廷在七十多年间并没有对哥白尼的著作明令禁止过。然而到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著书立说的年代,教廷的态度就已经完全转变了。不同于布鲁诺(Giordano Bruno)被烧死其实是与科学毫不相干的案例,伽利略1633年被宗教裁判所判处在家中终身软禁,则与他支持日心说有关。不少相关的科学文献也在十七世纪初被列入《禁书目录》(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严禁印刷、进口与出售。

这种通过暴力扼杀的方式确实从表面上维护了教廷的威严,但在民众思想逐步活跃的时代里却会导致人心渐失。宗教信仰建立在人真心去信奉的基础之上,一旦人们心里已经不相信宗教了,只是在表面上屈从于教会所掌握的武力,而不得不违心地服从教会的时候,宗教就不再具备原来教导人心的作用了,这势必引起它在实质上的衰败。从成住坏灭、阴阳正负的角度看,一切都在朝着负面的方向发展。

负面因素的增长从物质层面也能体现出来。由于科学的发展,十七世纪滑膛枪及燧石枪的发明,导致本次人类冷兵器史上最强的制式盔甲——板甲的防护力已经无法抵挡枪械轻便而强大的杀伤力,不得不逐渐被弃用。至此,毁灭的力量越来越超过了防护的力量,人类走向坏灭的趋势日益明显。

而在思想领域,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的出现更是打破了此前社会中正与负的平衡。以实证科学的发展为理论基础,推崇唯物主义式理性思维的启蒙主义者们以其尖锐的逻辑与敏捷的思辩刺痛了正处于不断衰弱状态下的宗教权威。如果说十七世纪带有唯物主义倾向的“自然神论”(Deism)的出现已经让当时的宗教界大呼“异端”了,那么无神论的理论化与系统化更是让各大教派震怒不已。但此时匿于暗处的共济会(Freemasonry)、光明会(Illuminati,也译作“光照帮”)、撒旦崇拜(Satanism)、路西法主义(Luciferianism)等敌对力量已然势大,传统宗教已经不再有能力在意识领域统御大众的思想了。很多神职人员自身的德行不够,其道德感召力不足,无法使人心折服。相反,还引起不少反对者借题发挥,攻击宗教。比如从小在耶稣会读书的伏尔泰(Voltaire),成年后不但没有效忠教廷,反而一生都靠大骂基督教在上流社会混得如鱼得水,名利双收,甚至死后都能名垂青史。

随着反神、反传统的思想越传越广,人们的道德在不知不觉中被破坏了。启蒙主义吹捧个体的自由与科学的理性,人性中自私自利的部分就会膨胀起来;人不信神,就会没有任何思想约束地随心所欲,哪怕侵害他人也在所不惜。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Encyclopedie)的发行更是打着科普的幌子评论时政,在词条下插入大段喧宾夺主的反宗教观点或政治宣传。而对于天地万物的解释,也是依靠当时低下的科学水平,大多以无神论或唯物论为宗旨随便下定义。虽然漏洞百出,但它们却奠定了近现代人类的整体思维模式。

启蒙运动是针对当时所有具备正常传统思想的人进行的一次大洗脑运动,希望借助实证科学知识和无神论观点在意识形态上取代宗教信仰,为颠覆传统的社会秩序打下思想基础。其用意在于通过洗脑宣传打掉人的正信,并为从十八世纪末开始策划的一系列大规模杀人革命提供理论支持。(详细内容请参看《第一次巴黎公社与新古典主义美术》)

美术发展的日渐式微

科学与思想的变革对美术的影响是巨大的。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宗教主题作品在比例上呈逐步减少的趋势,包括在鼓励宗教题材创作的天主教国家里也是如此。进入十八世纪后,这一趋势在整个欧洲可谓愈演愈烈。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在常理之中。如果一个画家不信神或者不怎么信神了,那么他的创作重心自然不会放在如何表现神那里。除非有这方面的订单,否则画家在个人的创作中就不会去画神;而当有订单时,不信神的画家则是以牟利为目的去画神,画面上不自觉流露出来的心境,与所要求的那种真正虔诚信仰的意境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作品所带的信息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十八世纪承袭巴洛克风格的洛可可时期,美术呈现出向两方面发展。在宗教作品中,艺术家们一如既往地表达天国的神圣与辉煌,在艺术形式上除了继承此前巴洛克风格的活跃动势、恢宏风貌外,更加侧重于技艺手法的轻盈灵巧与装饰元素的丰富纤细等因素。而在世俗艺术中更多描绘的则是人世的浮华与情感的细腻浪漫。此时的世俗主题多表现上流社会快乐生活、追求情爱等内容,或以神话题材来作隐喻,表达生活的乐趣。


图例:位于德国的维斯教堂(Wieskirche)内部景观,建筑装潢采用了典型的洛可可风格。

人间的艺术自然可以表达世俗生活,这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此时的世俗艺术在去掉神圣因素后形成了一种趋势,变得越来越低俗,那就成问题了。从艺术史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中、后期的一些知名画作已经放弃了以前借用神话来掩饰的遮羞布,直接去表达违背道德的主题了,比如表现同时代男女偷情的场景,甚至描绘一些猥亵的画面等。但那时败坏了的社会风气却让某些色情画家在美术界身居高位,颇负盛名。

从艺术水平上看,洛可可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造型等实用艺术始终具有非凡的美感与不朽的工艺价值,这与今天的美术史书上所常见的洛可可“代表画家”们在创作题材方面的低俗显得格格不入。事实上,人们还是能够找出一些立意优秀的洛可可作品的,但由于启蒙主义等变异的思想热衷于宣扬追求自由、反对传统礼教束缚的观念,加之社会高层的享乐与腐败,导致那些破坏道德的作品却被吹捧了起来,造成了艺术迅速走向败坏的恶果。

历史的发展始终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使在多重相生相克的制衡作用下,此时的阴阳却在一点一点地滑向失衡——阴越来越强盛,而阳则在削弱。虽然洛可可艺术也属于正统艺术之一,但也是传统发展到后期阴盛阳衰的体现。洛可可风格的艺术品位讲究往细小处走,着眼于细腻、琐碎的装饰风格,不再有前代艺术的大气与雄浑。受这种艺术的影响,男性行事风格也逐渐像女性般优雅。上个世纪的美国历史学家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在他的书中对此评价道:“这个时期的艺术缺乏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艺术作品中公认的男性气概和力量特征,它是女性艺术而非男性艺术。从男人的服饰、家具,还有他们一边用漂亮的中国茶具喝着巧克力奶,一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政治上的流言蜚语,就能断定洛可可时期是女性时期而不是男性时期。”

如果说这种变化还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那么法国大革命后,更严重的变异便无法让人接受了,那些东西将取代正常的阴阳,魔鬼开始一步步统治世界,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艺术的败坏并不仅仅局限于作品的立意。由于意识和物质是一性的,所以当整体艺术思想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承载其艺术思想的物质媒介本身同样会出问题。这一点也是唯物主义者们所想象不到的。

科学的发展,使画家们得到了材料成本更为低廉、价格更为便宜的颜料。原来需要从某些贵重的天然矿物中提取的色料,随着科技的进步,通过化学的方式就能从廉价的材料中合成。

以群青(Ultramarine)为例,传统的群青色由于来源于稀有矿石青金岩(Lapis lazuli),所以极其昂贵,高品质的青金石甚至超过了黄金的价格。这种以宝石为原料所制成的蓝色显得异常高贵、饱满、庄严,色泽璀璨。而虔诚的古人认为应该用最珍贵的颜料来赞颂神,因此,传统绘画中圣玛利亚(Saint Mary)的衣服就一直是群青色的。

十八世纪初,当人们以近代化学的方式合成出价格更为便宜的普蓝(Prussian blue)颜料后,不少画家认为其近似的色彩能作为昂贵群青色的替代品,并在创作中付诸实践——至于神圣与否,那早已不在此时人们考虑的范围之内了。但是化学合成的产物如何能与真正的天然宝石同日而语?普蓝颜料无论在纯度、亮度、耐久度、耐光性等诸多方面都远不及真群青,即使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美解决。尤其在化学还不发达的阶段,因此而造成油画的变色、发黑、开裂等各种麻烦随着时间的流逝层出不穷。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一些其他颜料上,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有关绘画材料的改变还涉及到调色油的变化。历史上原本用于主流油画媒介中的干性油类是亚麻仁油(Linseed oil)与核桃油(Walnut oil),这两种干性油在空气中氧化后的结膜非常坚固,很适合于制作油画颜料。但油类在绘画上都有一个缺点,就是会随着时间慢慢变黄。因此,一直有不少画家试图找到不会变黄的油。十七、十八世纪后,荷兰、法国和意大利的画家们越来越多地采用罂粟籽油(Poppyseed oil)来制作颜料,因为这种油变黄的幅度小于其他油类。

罂粟籽油在绘画上的运用并不算某种发明,因为人们很早以前就已经了解这种油的特性了。但罂粟这种植物在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却让人敬而远之,因为它在西方文化里一直是睡眠与死亡的象征。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罂粟曾被视为献给死者的礼物。可想而知,这种不吉利的植物在相信鬼神的年代里会有多么受排斥。然而到了经过启蒙运动洗脑的时代,科学化的思想让人们更愿意从实用角度出发,并将那些古代文化束之高阁。

其实不止西方如此,东方也同样有类似的文化。中国清代的《右台仙馆笔记》中阐述诸神以“鸦片烟劫”来清理道德败坏的人类时,也曾提到罂粟内被灌注了无间地狱中罪魂的膏血。此书在卷二写道:“然罂粟本属草花,自古有之,其汁淡薄,不能熬膏。故又命九幽主者,于无间地狱中,择取不忠、不孝、无礼义廉耻诸罪魂,录送此间,榨取膏血,转付地上山陵原隰坟衍之神。使将此膏血灌入罂粟花根内,自根而上达花苞,则其汁自然浓郁,一经熬炼,光色黝然。”

对鬼神之说嗤之以鼻的实证科学让人迷信于亲眼所见的事物,但人的眼睛却有相当大的局限,看不见的东西太多,而且只看到眼前与表面势必会造成短视。从短期来看,罂粟籽油的确非常清亮透明,色泽很浅,但随着油膜的老化,多年后它与亚麻仁油的变黄状况其实没有多大区别。然而从结膜的坚固程度上讲,亚麻仁油明显要比罂粟籽油优秀很多。同时,罂粟籽油干燥非常缓慢的特性,始终让色层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在传统的多层画法中,如果下层使用了罂粟籽油,就必须等待很多天,直到它干透后才能再画新的色层。但实际作画时,一般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待干的。而当底层还没有彻底干燥就画上新的色层后,便会造成开裂。

这些负面情况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以至于美术史上几代材料学家,从十八世纪出生的蒙塔贝尔(Jacques-Nicolas Paillot de Montabert,1771年 – 1849年)到十九世纪的爱伯奈尔(Friedrich Eibner,1825年 – 1877年),再到二十世纪的多奈尔(Max Doerner,1870年 – 1939年),都对罂粟籽油颇有微词。爱伯奈尔甚至直言这种油完全不适用于油画。但圈内的人都知道,罂粟籽油一直在被广泛使用。为什么?因为很多生产管装颜料的厂家喜欢不易干的油,这样,商品在没卖出去之前就能储存得更久;而且,颜料挤出来后,不泛黄的透明油感能让商品的成色显得更好看,自然能吸引买家。

可见,科学是发展了,但美术却在走向衰败。现代人发明了各种高级的颜料,却很难再看到凡·艾克(Jan van Eyck,约1390年 – 1441年)时代的作品中那种明亮、清丽、优美的色彩了。科学不发达时代的油画可以保存六百年;而到了科学发达的今天,如果一幅油画在五十年内不出问题,人们就可以称赞颜料的质量了。众所周知,所谓“先进”的科技时代从来也没有造就出一位能比肩文艺复兴大师那样的艺术巨匠来。科学的进步只是表面的浮光掠影,而道德的下滑却造成了人类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道德风尚与艺术传承

公元前的古希腊人有在神像和上着色的传统。古代科技不发达,很多颜料来源于稀有的矿石,因此价格高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逐渐具备了某些昂贵色料的廉价替代品,但即使如此,我们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像画上还是能够看到大面积的真金白银被贴覆其上。虽然时代变了,人群不同了, 信仰的神不一样了,但人对神崇敬、虔诚的心却没变。

良好的品格也体现在对美术事务的态度上。十九世纪法国美术史家、绘画材料学家达尔崩(Charles Dalbon)在他的著作中记录了文艺复兴时期根特(Ghent)画家行会的一些严格的行规:为了保障画作的坚固,如果规定了要使用某些高品质颜料(诸如青金石、铁石英等),但画家却用廉价颜料调配出同样的颜色鱼目混珠,一经发现,便要处以价值十里弗尔的罚款(大约相当于当时一名车夫或随从两个月左右的收入)。同时,行会管事还会不定期到各个画家工作室或家中突袭检查是否存在颜料造假或其他违反行规的行为。类似的规定在当时其他一些地区也是如此。

这些行规有力地保障了绘画材质的高端与稳定,使画作可以长时期保存,让我们在今天还能欣赏到数百年前的杰出作品。只是这些规矩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被废除了。当以物质利益为准则、缩减成本、追求效率的思想充斥人们头脑的时候,文化仿佛变成了快餐。科学与经济的发展把材料方面的事情都交给了颜料厂,与材料紧密相联的美术技法因此也逐渐走向下坡。今天的美术教育界都知道,学术理论与具体实践可以说是脱离的。西方国家的美术学院基本上都不教美术材料与技法了,架上绘画被大部分“艺术家”所抛弃,不少美术专业的教授甚至完全不会画画。

早期著名材料与技法学家琴尼尼(Cennino Cennini,约1360年 – 1440年)在他的画论中讲述了他那个时代从学徒成长为画家所需的时间:首先,要学习一年的基础素描;然后在训练基本功的同时,需要在画家作坊里经历6年时间,从研磨颜料、准备基底材料开始学习绘画材料的一切细节;此后,还要再花6年深入学习色彩运用、壁画技巧等进阶功课——前后至少要经过13年的刻苦训练才能出师。这还只是一个基础数字,不少人即使掌握了画家所必需的专业技能,却仍然选择留在经验丰富的老师那里深造。琴尼尼举例说意大利画家乔托(Giotto)的弟子加迪(Taddeo Gaddi)在乔托身边呆了24年才学成离开。

深入研究过西方美术的人都知道,史上那些传统美术大师们基本上都是饱学之士,他们对艺术史、技法史、材料史的了解和掌握远超其他同行。他们中大部分人都不辞劳苦,亲自游历各国,近距离观摩、学习前代大师们的原作,研究不同流派的艺术特点。一代代艺术家们契而不舍的努力,也铺就了西方美术的学术性道路,充实了艺术的传承与内涵。

从技艺层面看,搞好传统艺术涉及到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造型能力,通俗地讲就是作品像不像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作品的艺术感,这就涉及到人文、历史、艺术传承方面的问题了。前者很好理解,无论是画家还是雕塑家都需要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而关于后者,不熟悉西方美术史的人可能不太了解,下面举个中国书法的例子来做类比。

大家知道,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学界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但不懂书法的人将之与其他行书相比,会认为不都是那么写么?其中有些字的间架结构还不一定人人都觉得好看,品不出那个“天下第一”的味道来。只有内行才能从书法流派、笔法、章法、风格、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来品鉴出其优美。此作在书法史上的渊源致使其历史地位超然。


图例:现存于世的《兰亭集序神龙本》,普遍认为是最接近《兰亭序》正本的摹本(王羲之的《兰亭序》正本已失传)。

艺术的文化气息就是从历史中酝酿出来的。楷书里颜体有颜体的浑厚,柳体有柳体的骨感,每一家一派都有自己的特点。一个学书法的人光靠摆好字形的间架结构连入门都不算,还必须搞懂如何通过正确的运笔、合理的力度等一系列颇有讲究的方式,才能写出那些书法流派的些许艺术感。如果想要超越前人,那更是必须将这些艺术感彻底吃透,才能去寻找那一丝契机。

西方艺术也是如此,一直有一个历史传承问题,不同的流派都是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其中包括不同体系的专业材料、美术技法、艺术理念等方方面面。所以,如果一个画家的学徒只是练出了基本功,能够画得很像,但在艺术特色、格调、承传等其他方面还达不到要求,也是不被认可的。然而,在历史过程中,这些珍贵的理念也随着道德的下滑而逐渐走向没落。

西方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七宗罪”之首是傲慢,但人们却时常忘记这些古老的箴言。十七世纪后期,法兰西学院院士佩罗(Charles Perrault)撰文表示当时的美术在明暗对照、光影渐变以及构图布局等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拉斐尔(Raphael)的时代,进而引发出艺术界一些人的骄傲和对前人艺术理论的质疑——尤其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强调谦卑地观察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到了十八世纪,一套“不看实物也能描绘它”(Savoir copier la nature sans la voir)的理论逐渐风靡法国,导致艺术家们纷纷抛弃模特,直接通过想象创作。

作为依靠画笔为生的职业美术家,通过大量的训练,大多都能练就不用模特也能创作的技术。但由于抛弃了模特与实物,在创作时缺乏对自然的具体观察,单凭经验作画,导致画家们画出的人、物及环境等具体内容,很多都显得千篇一律。为了区别各自的作品,美术界便开始以笔触、笔法等人工痕迹来打造个人特色。此时的艺术,看起来还是在描绘具体的自然实景,但已经有了艺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气氛了。艺术家们在作品中更多表达的是自我,而非像以前那样,通过谦卑地师法自然,去表现神的造物。

这种卖弄笔法技巧的势头,到了弗拉戈纳尔(Jean-Honore Fragonard,1732年 – 1806年)的时代已经渐渐走向了极端。弗拉戈纳尔的画大部分都是以享乐、情欲为主题,所以在技巧上一直使用非常轻快而明显的笔触,配合华丽的颜色,烘托气氛。由于需要刻意地去表现这种轻快、活泼的运笔节奏,他手上的动作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因此画得很快,以至于后世西方不少艺评家都称他为“即兴表演者”(Improvisateur)。弗拉戈纳尔本人也以自己的速度而自豪,甚至为了速度放弃质量,搞出了一系列在一个小时内完成的作品。他在1769年完成的一幅肖像画的背面专门写上“一小时画完”(En une heure de temps),以此自夸。但谁都知道一个小时就画完的油画能有多高的完成度,因此还有艺术史家戏称他为“起稿大师”(Maître de l’ébauche)。

这些把高雅严肃艺术变成低俗娱乐杂耍的行为走到一个极端后,也让当时的艺术界有了警醒。人们发现,艺术实际上已经在衰退了,艺术家从原本开阔的师法自然到后来被封闭在人为制造的狭隘笔触里,所表达的不再是广博的大千世界,而是渺小的个人价值。西方主流艺术家们从历史上美术的发展过程中也看到艺术越发展越容易出问题,所以才不断表示要以古为典,谦卑地去学习前人的东西。尤其是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e)的出现与兴盛,彻底纠正了不良笔触的弊端,使下笔不再有明显的斧凿之痕,并再次强调回归古法的传统。因为只有往回返,才能避免艺术走向毁灭。

其实,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衰退的情况并不是文艺复兴之后才出现的,它在久远的历史中曾多次出现。如果要问人类擅长什么,那恐怕就是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了吧。因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重复的,冥冥中都有定数

我们知道,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的中世纪美术显得非常不成熟。而欧洲文艺复兴时的艺术家们正是在学习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后,才让西方美术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可见,两千年前的美术远比一千年前的美术更为成熟。这里就体现出一个与大多数人观念相反道理:人类的文化、艺术并不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就一定会进步,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一定就比前面的时代更为优秀。

据西方史书记载,从先前的艺术发达时期到后来的艺术不成熟时期之间,虽然一直有战乱、瘟疫等各种灾难,但在那期间人类并没有灭亡,也没有大规模灭绝艺术家的情况出现。可见,成熟艺术的衰败不是突然间发生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法国艺术史家莫罗·沃提耶(Charles Moreau-Vauthier,1857年 – 1924年)一百多年前在他的著作中引述了古罗马博物学者、作家老普林尼(Gaius Plinius Secundus,约23年 – 79年)当年所留下的一些有关绘画的论述,从中我们能发现成熟的艺术是如何在人们观念的变异中一步步走向败落的。据他描述,当时的人已经对常见的优美作品不感兴趣了,人们的艺术品味转向了未完成作品,认为只有没画完的图稿才能更好地呈现出艺术家的思想。而艺术家们为了显得“有思想”,便争相往不画完的方向去努力。老普林尼叹息道:“就好像人们不再知道如何描绘灵魂一样,现在人们连如何去画肉身也不关心了。”

那么这种败落的根源是什么呢?从公元79年庞贝古城(Pompeii)的覆灭可以看到原因:人的道德不行了。据考古学文献记载,庞贝出土的一些壁画其实都是装修工人的作品,水平不高,而壁画的内容却充斥着各种淫乱不堪甚至变态的场景,这与当时的人一味追求精神刺激,喜欢尝鲜的心理有关。所以在艺术上,人们也想尝尝不一样的口味,就造成了画家们抛弃传统艺术品味,舍本逐末地在“有思想”的草图上耕耘。从更高层面看,神传给人艺术可不是为了让人宣淫用的。当艺术被沦为破坏道德的工具后,上天也不会允许这种“艺术”继续兴盛,甚至相关的人都会受到天谴。庞贝古城一夜之间被彻底埋葬于维苏威火山(Vesuvio)的爆发之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可见,当人类道德败坏后,人的一切,包括文化、艺术都会随之衰落、败坏。尤其是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后,艺术出现了更大规模的衰退。原有的透视法与解剖学从公元三世纪就开始逐步失传,艺术家们由于不再具备相关知识而无法创作出符合标准的雕塑作品,以至于公元312年修建君士坦丁凯旋门(Arch of Constantine)时,人们不得不从罗马其它的公共建筑上拆卸浮雕来用作装饰。

中世纪的美术作品显得非常不成熟,有些看上去甚至像儿童画似的,就是由于此前技艺的失传造成的。幸运的是,这种艺术上的衰败并没有走到毁灭的那一步,文艺复兴开始后,艺术又得以回升。人类艺术因失去了传统而败落,又因向传统学习、走回传统之路而兴盛,这是历史的明证。

美术在十八世纪的下滑非常类似于它在古罗马时期的衰败,仿佛历史在重演。尤其到了十九世纪印象派出现后,传统艺术更是经受了灭顶之灾,无数高贵的艺术思想、造型手法、传统技艺不断失传,直到今天的美术界面临着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境地——西方的艺术圈基本上抛弃了传统的绘画与雕塑;东方的美术界一部分向西方现代派看齐,另一部分则孜孜不倦地沿袭着共产苏联的美术套路。

纵观历史,在过去“成、住、坏、灭”的大趋势下,文艺复兴以后两百年间的美术体现了各方面因素在相生相克中,从平衡逐渐滑向失衡的过程。无论历史上演了多少纷纷扰扰的剧目,其实也都是表面现象,真实的原因是人心的变化造成的。道德的下滑使一切形式都失去了依托,而观念的变异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状态的问题,人类文化的一切都会随之走向无法生长的贫瘠死地。

过去的历史能够给我们教训与参照,使人不重蹈覆辙,明心正见,洞悉宇宙的智慧与奥妙,这也是人类研读历史的诸多重要意义之一。在今天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以正念返观历史,不站在任何宗教的框框里,而是靠法理来明辨善恶,用真心善念去感悟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类艺术在凋零的最后如凤凰般涅槃重生,才能走出通达正统艺术的神传之路。

参考文献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Cennino Cennini,《 Libro dell’Arte 》, 1437
Charles Dalbon,《 Les origines de la peinture a l’huile 》, 1904
Charles George Herbermann,《 Catholic Encyclopedia 》, 1913
Charles Moreau-Vauthier,《 La peinture 》, 1913
Colin Jones,《 The Cambridg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France 》, 1999
Helen Jackson Zakin,《 French Cistercian Grisaille Glass 》, 1979
Hendrik Willem van Loon,《 How to Look at Pictures: a Short History of Painting 》, 1938
Jacques-Nicolas Paillot de Montabert,《 Traité complet de la Peinture 》, 1829
Leonor Merimee,《 De la peinture à l’huile 》, 1830
Martin Kemp,《 The 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Art 》, 2000
Max Doerner,《 Malmaterial und seine Verwendung im Bilde 》, 1921
Wang Xizhi,《 Lanting Xu 》, 353
William Fleming,《 Arts and Ideas 》, 1955
Yu Yue,《 Notes from the Celestial Place in Youtai Mountain 》, 1899


from 气功

2020年9月8日星期二

得失的感悟:理所当然

文: 郭适鸣
来源:

我们到世上来没有带什么,也不可能带什么回去。那么只要不愁衣食的活在当下,就当了。“知足常乐”,就会有 ; 不知足,往往是因为我们欠缺的只是没有把握好一个错失的机会、机遇。

“有理,有礼走遍天下”,理所当然 ; “理直气壮”,就不是那么的必然。农业社会讲究“情、理、法”,非常重视情,情的考量比理、比法规为重 ; 现代人则讲究“法、理、情”,法为首要考量,比理、比情看得重一些。所以,实务上“理所当然”并不是那么的必然,更不是万能的通关密语。比如说,至亲好友虽有通财之义,但是也不是那么的“理所当然”非得照办不可,因为至少必须排除两大类:好吃懒做;吸毒、赌博、醺酒、嗜嫖、投机性乱投资等等都不足可取,像这一类的通财借贷,“助人不成,反而害人”,当然不可为。

现代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往往都视之为“理所当然”,所以不觉得幸福。我们或许常常不自觉的认为自己知道的,能做的,别人也必须一样能做,总是把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别人身上,这样执着、攀比的“理所当然”的思维,是不是无形中把自己摆得太高高在上或者太看轻自己了,这两个极端下的心境又怎么会恬静心净呢 ?! 每一个人的天赋、际遇、生长背景、能耐、思维等等方方面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我们又怎么可以“理所当然”地要求别人和自己完全一样呢?!

世上有很多人总以为自己没有亲自看见的就不承认是事实,一股脑的“眼见为凭”,科学家还没有认识到的都是迷信、唯心的,像这样肤浅的“理所当然”愚见,科学又怎么能进步呢 ?! 常人的眼见如何能够透彻确保观察入微、呢!?

在现实社会中,人总是在意已失去的,却不懂得珍惜已经拥有的。当失去或缺乏某些东西时,我们总会念念不忘,然而一但拥有了,却又容易忽视它,甚至“理所当然”的。所以,我们常常需藉由“失去”,才能让人学习“看见”的能力,“看见”自己拥有的幸福,唯有“看见”才觉得弥足尊贵。

关于得失的道理,《转法轮》上说的更深入浅出。我深切体悟到 :宇宙中的理是公平的,所以纵使占了便宜或者骂人、打人是出了一口气,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毕竟还是得付出有形、无形的代价。回过头来看另外一方,“吃亏就是”、“输在表象,却赢了里子”,又何乐而不为呢?!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古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并没有那么绝对,人虽然大多数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自私,但也不是非得那么夸张地说,岂可变成“理所当然”的那么绝对呢!“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具体的说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高一层次来讲就是“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我们看起来好像没有失去什么,其实,失去的可能就是存在于无形空间的“德”,兹事体大,得不偿失,因此,唯有戒慎恐惧好自修为才是正途。


from 气功

民间传说:拘住龙卷风的老人

文:风行
来源:

中国人经常说“”,还真是有道理的。四五十年前,某农村有位姓陈的老人,有些“能力”。精通一些《》的玄理。

一日,陈老人在农田里干活。看到一个小旋风一样的东西,非常小。比草帽凹进去的部分还小。陈老人口中念念有词,将草帽压在小旋风上,草帽将旋风压在地下一动不动。

过了一会,老人又口中念念有词,手拿开了草帽。一股旋风直冲云霄,到了天上后,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将整个刮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陈老人急忙从田里往家返,龙卷风在后面跟了他一段路,也没有做什么,就刮向其他方向离开了。

我们看小旋风非常小,到了天上却变得非常大,有些不可思议。其实我们都看过伯故事中有《神灯》的传说,巨人在神灯里非常小,一旦出来就会变得非常大。大概与前面陈老人遇到的龙卷风,道理是一样的吧。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传说未必都是传说,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它是真的。只是我们站在自己的基点上看不明白而已。


from 气功

2020年9月7日星期一

为民与害民 报应各不同

文:如一
来源:

宋孝宗淳熙初年,林机任职给事中,属门下省,掌管上奏诸事。有一天清晨,掌管金钱及谷物的司农少卿来林府拜访林机,当时林机在门下省处理公务,还没有回家。林机的是王晓的侄女,流着眼泪向王晓哭诉说:“林家要绝嗣了。”王晓大吃一惊,急忙询问原因。

她回答:“天快亮的时候,我梦见一位朱衣神,拿着天符跟我说:‘天帝有命:林机议论国事时伤害百姓,特令要让林氏遭绝嗣之报。’我惊醒后,这个梦境仿佛。”王晓安慰她:“梦境不足为凭,不必太忧愁。”一会儿,林机返家,王晓从容的问他近来上奏的内容,林机回答:“最近四川因为旱灾,请求朝廷拨米十万石赈灾,皇上下旨照准所请。我认为十万石米数量太多,蜀道又非常难走,应当斟酌实情而后给与,所以退回朝廷。皇上谕令宰相说:‘四川西部的路途很遥远,如果等待查报核实,恐怕已经来不及救人了,不如暂时先给他们一半好了。’我最近只做了这一件事而已。”王晓听了之后,皱着眉头离去。

不久,林机因病还乡,死在福州。他的三个儿子也相继病死,子嗣断绝,没有后代。林机似乎只想为朝廷节省开支,而且要斟酌实情,却因此而伤害了百姓,并导致林家绝嗣。宋孝宗既然不听从林机的话,而赈灾的米粮竟然还是减少了一半。须知救民是最紧要的,莫要吝惜财利啊!

洪熙元年,有一位使者从南京回来,仁宗问他:“你到过的地方都有什么好的建议呢?”使者回答:“淮州、徐州、的人民多缺乏粮食,而地方政府正赶着要课征夏季的税捐,所以百姓负担很大。”仁宗立即召大学士杨士奇,请他起草减免一半粮税的诏文。

杨士奇请皇上准许他通知户部,仁宗说:“通知户部可以慢一点。拯救人民要紧!解救苍生的困厄当如救火拯溺,不可稍有迟疑。因为相关的部门会顾虑到国家的财政不足,必定不敢放手去做,所以贤卿暂且不要通知他们。”说完,仁宗便命中官取纸笔,令杨士奇快速书写诏文,呈览完毕,马上盖上玉玺,派遣使者出发赈灾。

然后,仁宗再告诉杨士奇说:“你现在可以去告诉户部,朕已免除那些地区的粮税了!”文武百官知道后,有的说:“那地方很广阔,其中未必完全没有收入,也许应该分别一下,才不会滥恩。”仁宗说:“体恤百姓宁可宽厚一些,赈灾济民要紧,难道要跟人民吗?”

明仁宗的做法值得称道,他效法圣王,处处以为楷模,任人唯贤,爱民如子,与后来的明宣宗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史载“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yǔ)充羡,闾(lǘ)阎乐业。岁不能灾。”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林机给了一个害民建议,导致病死绝嗣;明仁宗把百姓的疾苦放在第一位,宽厚体恤百姓,与后来的明宣宗一起开创了“仁宣之治”的大好局面。


from 气功

警句鉴赏: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数则)

文:余学真 整理
来源:

【警句1】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颤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今译】替水潭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赶来的,是鹞鹰。把百姓赶到汤、武那边去的,是夏桀与纣王。
【注释】渊:深水湾。  驱:驱赶。  獭(读塔):水獭。丛:森林。  爵:通“雀”。 鸇(读沾):鹞鹰一类的猛禽。
【出处】《孟子•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说明】这个警句,原意是用“獭为渊驱鱼”和“鹳为丛驱爵”为例,说明桀、纣行暴政,逼得百姓都逃到汤、武那里去了,结果有利于他人,有害于自己。这个警句,后来比喻一个国家或,由于主观原因,而失掉了民心。成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源于此。

【警句2】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今译】治河的人,要疏浚河道,使水流通畅;治理百姓的人,要开导百姓,使他们敢于说话。
【出处】《国语•周语上》:“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邵公:一作召公,周代燕国的始祖,曾佐武王灭商。  壅(读拥):堵塞不通。  溃:(水)冲破(堤坝流出来)。
【说明】这个警句的背景是: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的过失。邵公报告说:“人民不能忍受你的政令啦!”厉王大怒,找到一个卫国的巫士,叫他侦察议论厉王过失的人。这个巫士告发谁,就把谁杀掉。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讲话,在路上碰到,只能用眼睛示意。厉王高兴地告诉邵公,说,他能制止人们说他的坏话了!于是,邵公说了上面节引的话。但是,厉王没有听取邵公的意见,过了三年,国人发难,要打倒厉王,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此地。成语“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源于此。

【警句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今译】坚持不懈,正确去做的人,总会取得成功;不停步地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
梁丘据:齐国大夫,齐景公的宠臣。  及:赶上。  置:放弃。
故难及也:怎么能说难于赶上呢!故:何。
【说明】这个警句,是强调“为”和“行”的作用,指出无论干什么事,只要正确去做,“为而不置”、“行而不休”,就一定会成功的。晏子用这两句话回答梁丘据,既鼓励了对方做事要有恒心,又表现了晏子的谦逊态度。后人常用这两句话,劝人做事要有恒心。

【警句4】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
【今译】为了工作上的需要,而选择人去做的,国家就会治理好;
为了安插人(与人谋私)而选择官位的,国家就会被搞乱。
【出处】(五代•后晋)刘晌等《旧唐书•窦诞传》:“太宗常与之言,昏忘不能对,乃手诏曰:‘朕闻: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又见(宋)、宋祁等《新唐书•窦诞传》:“太宗与语,昏谬失对。乃下诏曰:‘诞比衰耗,不能事,朕知而任之,是谓不明。且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
【说明】这个警句是说,要把国家治理好,必须因事择人,不能因人设事、设官。此是治国的至理名言!

【警句5】为将之道,当先治心。
【今译】当将帅的要领,首先应当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
【注释】道:要领。  治:锻炼。
【出处】  (宋)苏洵《心术》:“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兴于左:突然出现于身旁。  瞬:眨眼。  制:控制,掌握。  利害:利弊。  待:对付。
【说明】这个警句,是开篇前两句话,对将领提出的要求,很有启发。
其实,任何做官的,都应当先治心,把心性摆正,才会作成正事!

【警句6】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今译】行善政的途径,虽然不同,但结果都能使国家安定;行暴政的方法,虽然也各有不同,但结果都会使国家混乱。
【出处】《尚书•周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说明】
这个警句是强调:要行善政,禁止。做事的,首先要端正。
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也要端正!

【警句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今译】凭借武力把别人征服,那不是(叫人)从心里诚服。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赡(读善):充足,丰富。  中心:内心。
【说明】这个警句,是孟子在阐述施仁政的时候说的。孟子说:“倚仗实力并且假借仁爱之名,号召征伐的人,可以称霸于诸侯,称霸一定要凭借国力的强大。依靠道德来实行仁政的,可以使天下归服,这样不必以强大的国力为基础——汤就仅用他纵横七十里的土地,文王也就仅用他纵横百里的土地,(实行了仁政,而使人心归服。)倚仗实力来使人服从的,人家不会心悦诚服。

【警句8】“以小人之腹,为之心。”
【今译】把小人的肚子,比作君子的内心。
【注释】小人:这里是自己的谦称。
【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原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属:刚刚。  厌(读艳):满足。
【说明】 这个警句的背景是:春秋时,鲁昭公二十八年秋天,晋国的韩宣子卒,魏献子执政。当年冬天,梗阳县发生一起有争执的,该县大夫魏戊,不能判决,便把案件上呈给魏献子。该案件当事人一方的大宗,把女乐送给魏献子,魏献子准备接受下来。魏戊得知后,便对大夫阎没、女宽说:“家主以不收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接受了梗阳人的女乐,贿赂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您二位一定要劝谏!”他们两人都答应了,退朝以后,等在庭院里。送饭菜进来了,魏献子叫他们吃饭。等到摆好了饭菜,两人三次叹息。饭后,魏献子问他们为什么叹息?两人同声回答说:“有人赐酒给我们两人,昨天没有吃饭。饭菜刚送到,担心不够吃,因此叹息。饭菜上了一半的时候,我们责备自己说:‘难道将军让我们吃饭会不够吃吗?’因此再次叹息。等到饭菜上完,愿君子的内心,如同小人的肚子,恰好饱足,就可以了。”魏献子听完他们两人的话,受到启发,便谢绝了梗阳人的贿赂。所节选这个警句,其义后来变为比喻以自己卑下的想法,去揣摩正人君子的意图(本是自谦的话),文字也演变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警句9】“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
【今译】用天下人的眼睛来观看,就没有看不到的事物。
【出处】《邓析子•转辞篇》:“目贵明,耳贵聪,心贵公。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以天下之智虑,则无不知。”  明:亮,看得清。  聪:听得真。
【说明】《邓析子》,书名。亦称《邓子》,邓析撰写。所节选的这段话说明,什么事只要凭借天下人的力量,就能目明、耳聪和无所不知,就不会有什么遗漏与错误。

【警句10】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今译】通过文章来结交朋友,通过朋友的帮助提高自己的品德。
【注释】辅:辅助,帮助。  仁:指品德。
【出处】《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说明】这个警句,是的学生曾参说的,原指交友之道。后来,“以文会友”在文人朋友之间常引用。这是一种正派交友、助人正义的行为和态度。

【警句11】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
【今译】凭着个人主观的好恶来行赏施罚,那么,必将出现同功的人不同赏,同过的人不同罚。
【注释】心:指主观愿望。裁:定夺。  轻重:指赏罚的轻重。  殊:不同。
【出处】《慎子•君人》:“君舍法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之。”舍法:抛开法度。  “怨之”句:这是怨恨产生的来源。
【说明】《慎子》书名,共四十二篇,现存七篇。慎子主张法治。本节所选的这个警句,强调依法办事,不能凭君主个人的主观愿望处理问题。

【警句12】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今译】用肉去驱除蚂蚁蚂蚁,就会越来越多;用鱼去驱赶苍蝇,
苍蝇就会越赶越来。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子绰曰:‘人莫能左画方、而右画圆也。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说明】所节选的这个警句,“以肉去蚁”、“以鱼驱蝇”为喻,说明方法不对头,使劲越大,离目的越远。韩非子引用这个比喻来说明:用私言、私心、私利 来治国,则奸人就会不请自来!

【警句13】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今译】用欺骗的手段对待老百姓,可以苟且得逞于一时,以后老百姓一定不会再相信了。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焚林而田:把森林烧光来猎取藏在林中的野兽。田:同“畋”,打猎。
【说明】所节选警句的背景是:春秋时,将与楚国作战,问计于舅犯(人名):“我将与楚国作战,他们人多,我们人少,怎么办呢?”舅犯说:“多礼的君子,不嫌忠信太多,打仗时,不嫌欺诈作假不够。您只要会欺骗他们就行了。”晋文公又就这件事问计于雍季,雍季回答时,说了上面节引的话。晋文公说:“说得好。”晋文公用舅犯的谋略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国,回朝赏赐爵禄,先赐给雍季,后赐给舅犯。群臣对此不解,说打败楚国是用了舅犯的谋略,为什么还后赏赐爵禄?晋文公解释说:“舅犯的话,是一时的权宜之计;雍季的话,符合万代的长远利益。”孔子听到这件事,说:“晋文公能称霸,是应该的啊!既知道一时的权宜之计,又懂得万代的长远利益。”

接着,韩非对此事进行了批驳,认为舅犯说的欺诈,不是对百姓,而是对敌人;雍季的回答,与晋文公的所问,没有联系。

安卓翻墙APPWindows翻墙:ChromeGo
AD:搬瓦工官方翻墙服务Just My Socks,不怕被墙

此处所节选的警句,后人用以说明不能搞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权宜之计。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