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访问并收藏(大陆直连,无需翻墙软件):
- 镜像1、请先打开禁闻代理,点击其中任一镜像网址,在网址后面加上/gczx.html 就是广传真相平台了。
- 镜像2:https://s3.amazonaws.com/b99/gczx.html
2015年10月10日星期六
广传真相平台2.0 轻量级翻墙工具
轮回故事:百变奇女
文/石方行 来源:看十方博客
说起人与人之间在轮回转生中的缘份,很多时候是很有意思的,有的时候不是简单的恩怨促成了今生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好与坏的表现。有的时候真的有些传奇色彩,才促成了今生能够互相的欣赏,这可以算作一种“知己”的缘份吧。
古来人们都说苏杭出美女,因为这里的气候湿润加之水土的因素,女孩们在这里成长,自然秉承着上天的恩赐,美貌如花。
在明朝中叶,这里居住着一位叫做云琳的女孩,这位女孩生在一个很有钱的人家,长得比周围的女孩都更漂亮,尤其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非常的惹人喜爱。
云琳自小接受着琴棋书画的教育,刺绣也非常在行。乐器,琵琶、古筝最为擅长,书法和诗歌也是她的长项。最为拿手的是这位女孩会模仿别人。简直能模仿的惟妙惟肖。
记得一次一位老家人出外买东西,女孩就在眷属面前换上这位老家人穿过的服装,模仿老家人的一举一动,惹得大家似乎都觉得是老家人的“翻版”。后来碰巧老家人回来了,看到云琳正在模仿她,看了一会儿,就说,你如果戴上假头套,脸上在有些皱纹,和我就一模一样了。这一年她才十二岁。
本来云琳应该在那无忧无虑中度过青少年的时期,后来一场大火改变了她的命运。
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在炎热的夏季,有一天晚上她正在床上熟睡,外面邻居家着火,此时刮起大风,把一根烧着的木头刮到她的屋内,正好把脸烧伤,基本上是完全毁容。云琳拼命跑了出去,来到外面的盛满水的大缸旁无意中看到自己水中的脸型,万念俱灰。简直烧的不成样子了。因为她最在意这张脸,整张脸给她带来无数的憧憬与向往,这一下子让其无法面对未来。于是跑到了一个小河边,毫无顾忌的跳了下去。
怎奈她命不该绝。一位在新疆天山博格达峰修行数十年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女道姑路过此地,见有人落水,赶紧搭救。
把云琳救上岸,见云琳气息微弱,就拿出她们这一门的救命丹药,给她喂服下去,这种丹药不但能救人于危难,更能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云琳醒来后,见自己获救,因自己无颜面对相邻,于是就央求道姑带自己走。道姑见其根基不错,于是就把她带回天山博格达峰。
在那里道姑拿出一种“仙水”轻轻的涂抹在云琳的脸上,过来几日,云琳的脸上的疤痕就愈合与平复了。看起来不是特别的难看了。
在闲暇的时候,道姑和云琳聊天,知道了云琳的特长,于是因材施教,在诗歌和古筝方面做了大量的引导。云琳经常希望道姑能教给她一些修行吐纳的方法。道姑说:“你尘缘未了,我别的不能教你,只能教你假死之术。”这样在天山的博格达峰云琳呆了四五年吧。
下山的时候云琳刚刚二十出头的年纪,临别时,道姑给她四张人皮面具。并说,戴上不同的面具,就得有四种不同人的性格表现。
从此以后,云琳就带着这几张面具行走江湖。
有的时候,她展现出身着淡蓝色衣装江南女子的婉约风韵;有的时候展现出身着浅粉衣装的西域女子的恢弘大气;有的时候表现为身着绿装一代才女的潇洒风流;有的时候身着淡黄色衣装就如同小家碧玉一般的宁静若水。
一次当云琳走到西安大雁塔附近的一个酒楼上,正在吃酒,就听人说,这里有一位非常会写诗的才子,他的诗歌能让青山为之感动,能让碧水为之倾倒,总而言之能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云琳听着很好奇,就想:“世界上真有如此神奇的男子?我得会他一会。”于是她走上前去,问那些人:“请问你们说的那位奇男子最常去的是什么地方?”那些人看看这位貌美如花的女子,说:“华清池,当年杨贵妃洗浴的地方。”“谢谢了。”云琳说完径直到华清池而去。到了那里,先是饱览了一下这里的各类风景,然后见四下无人,就觉得这样一直等下去也不行,于是就在一个石头的平面上写下了一首藏头诗,并一幅西湖简约工笔画:
吾心天地间
想遇对酒仙
见面皆凭缘
君意遇有贤(即:遇到贤者(或贤惠)你究竟想不想见一面。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等你闲暇的时候愿不愿见一面呢?)
留下所在住址,转身离去。
在客栈的等待对于云琳来说是漫长的,云琳揣摩了多种见这位奇男子的方式,四种人皮面具一一试过,不同的面具就得有不同性格与喜好、特长的表现,否则“穿帮”了不行。后来她因为年纪小,所以爱捉弄人的顽皮性格表现出来了。当时她就想如果能见到这个奇男子,那就用这四种性格逐一展现,看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客栈中等了两个来月,她觉得没啥希望了就想离开那里。后来走出两个时辰的功夫,突然想起有个包裹落在客栈中,于是回去取。
回去的时候,看到桌上有一张纸,上书:
缘缘缘
吾来汝走不相见
留字赠诗心相惜
世言难辨(即:用世上的语言都说不明白的意思)
缘到即见
缘灭吾汝相隔于尘世间
最后是他所居住的客栈名称。
因为云琳属于半个修行中的人,看到这个字体,能从中看出这个人的品行和人生阅历。觉得这个人还挺好的。于是拿出古筝,找出浅粉色衣装,瞬间化为恢弘大气的西域女子。
到了这位奇男子所居住的客栈,云琳觉得亲自去找他有些冒昧,毕竟自己是如花似玉的女孩。于是走到了这家客栈的门旁,拿出古筝,弹奏出一首恢弘大气的曲目。
原本这里人来人往很热闹,当云琳弹奏起来之后,四周鸦雀无声,旁人小声说:这个曲子真有沉鱼之容,落雁之意,闭月之境,羞花之品。此时就听楼上有人高声吟道:
九天妙音落凡间
玉指飞动似真仙
余音渺渺彻耳畔
自在洒脱步云间!
云琳也沉浸在这美妙的境地当中了,如醉如痴的弹奏着。听有人这么一说:睁开似水的眸子,寻声望去,只见在二楼露台有一人:头戴公子巾,身着浅蓝色的披风,内衬水蓝色的大袖长衫,足蹬长靴。看第一眼就知道这位不是那种百无一用的书生,而是一位英雄式的书生。
云琳看后,小脸马上就象红透的苹果一般,通红通红的。那位奇男子,见云琳害羞,就主动从楼上下来,走到云琳面前,抱腕拱手:“在下浩峰,在楼上闻听姑娘谈此神曲,故而冒昧感叹,如有得罪,请多海涵。”云琳见状马上还礼,“小妹的琴艺不佳,让浩峰兄见笑了。”
接下来,奇男子请云琳到二楼吃酒。她们在一起聊的很开心。正在聊得高兴的时候,云琳问:“兄台,听说你写的诗歌能达到山为之感动,碧水为之倾倒的程度,请问这是怎么达到的呢?”浩峰说:“我出生在河南贫寒的家庭中,后来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遇到一位道人,他老人家喝酒喝多了,倒在路边睡觉。我父亲怕他冻坏了,就把他抱回家中。后来道人就在我们家住了下来。在平时道人就教我识字,后来道人喜欢吟诗,我一点点的也学会了。这位道人有的时候很有意思。有一次我明明看到他和衣而卧,不一会,只见他的衣服空了,人不知所踪。再过了一会儿,人又在那里了,只不过床头多了一些奇异的水果。等道人醒来,他拿来给我们一家分享。当我们问道人这水果是从哪里来的,他总是说,出去到别人家做客,人家送他的。别的再也不多说。后来我家逐渐的兴旺起来了。我十六岁那年,道人离开了这里。离开前说,我二十五岁那年会遇到一些离奇的事情,无论遇到什么,让我好好珍惜。”
云琳闻听若有所思的说:“看来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的。”就把自己的身世和怎么找到他这个过程详细的说了一通。当然隐瞒了她脸被大火毁容的一幕和与之相关的情节和道姑、四个人皮面具的事情。
后来的日子云琳和浩峰整日的粘在一起,云琳的贤淑和浩峰的大气很是相配。后来浩峰提出来想娶云琳,云琳说:“一年之后在秭归相见吧,那是屈原的故里。在那里见面有意义。”浩峰听完也觉得说的很在理,于是就同意了。说完他们相处了三个月就分开了。
分开之后浩峰就往三峡那里走,在半路途中遇到一位身着黄色衣装的小家碧玉,走在路上被一群恶少堵住去路,正欲图谋不轨,浩峰一见立即出手相救。因为浩峰会些武术,于是三下五除二就把那些恶少打跑了。
浩峰望着这位小家碧玉觉得似乎有点熟悉,有其是那双眼睛。这位小家碧玉先是向他表达谢意,然后又看看他的衣服,说:“我刺绣功夫十分了得,为了回报您的救命之恩,就让我帮你在衣服上绣点图案吧。”浩峰推辞不过只得同意。
就这样,浩峰的衣服上被绣上了西湖和苏州的繁华街景。浩峰看看,觉得这幅西湖图,似乎和云琳给留下的藏头诗上的西湖图有些相像。“她们之间难道有些关联?”于是打听这位姑娘的家事。女孩眼神幽幽,欲言又止。浩峰也不便多问。时间稍微长一点,浩峰觉得这位姑娘的心非常细,非常的会体贴人。于是就说:“我几个月之后到秭归,去娶一个女孩,你如果不嫌弃,也跟我一起去吧,去见见那位恢弘大气的西域女孩。”谁知这位女孩此时很大方的说:“要不你也娶了我吧。我来照顾你的饮食起居,也照顾她。这样你和她一起弹琴作诗的时候也得有个欣赏的人呀!当年苏东坡尚且有朝云为伴(在第二任夫人在世的时候)我就当你的朝云吧!”浩峰闻听喜不自胜。答应她了。
于是两个人一同前往秭归,按约定的日子,找到了云琳。此时浩峰却发现那位小家碧玉不见了。他只好一个人去见云琳。云琳还是那身打扮。见到他温婉一笑。拿出古筝,又弹奏了一曲。两人对酒当歌。喝完酒,浩峰就把在前来秭归的半路途中遇到那位小家碧玉的经过说了一遍。云琳一笑:“既然你喜欢她,那就让她过来吧。”浩峰闻言,四下寻找,也没有找到,心里虽然着急,但也没有办法,只得作罢。
就在他们要举行婚礼的前夜,云琳的脉象微弱,很快就去世了。浩峰伤心过度昏了过去。醒来时,发现云琳的尸体已经不知哪里去了。无奈,浩峰将云琳弹过的古筝留作纪念。
过了半天,那位小家碧玉又一次来到了浩峰的身边安慰他,鼓励他。浩峰问:“这些日子你跑到哪里去了?”这位小家碧玉只是说:“临时有急事出去了。”别的什么也没有多说。浩峰为了怀念云琳的知遇之恩,决定三年之后再迎娶这位小家碧玉。结果当他们一同走在一座山梁的时候,这位小家碧玉失足滚落山崖而死。浩峰又十分的伤心。慨叹良久。将小家碧玉在自己衣服上的刺绣剪下来作为纪念,和云琳的古筝放在一起。
后来浩峰下江南,来到了苏州,在一座酒楼上遇到一位身着淡蓝色衣装怀抱琵琶的女子,这位女子长得真的用美若天仙差不多,弹起曲子来,真挚婉约,即柔情似水,又让人能上进的曲调;即能让人们在俗世中领略那份宁静,又能让心智得到慰藉与升华。
听得浩峰是如醉如痴。云琳和那位小家碧玉的死,让其很是痛苦,而当遇到这位曼妙的江南那女子他仿佛又一次遇到了知己一般。于是主动上前搭话,介绍自己,并作诗一首。女孩说,自己有位姐姐是才女,让她看看。后来女孩过来传话,说她姐姐想单独见见浩峰。浩峰闻听很是高兴。并对这位女孩在表示感谢的同时,也表露出自己爱慕的心迹,女孩一笑:“我倒是可以答应你,只是你可别见到我姐姐又说喜欢呀!”浩峰说:“我只喜欢你,当然如果你姐姐说喜欢我,那我就没法子了。”说笑完,女孩就走了。
过了几天正是和那位才女见面的日子。在一座桥头,浩峰一见那位女孩身着浅绿色衣装,非常的漂亮。她和她妹妹一样,眼睛都非常和水灵这一点与云琳和小家碧玉非常的相似。“她们几个要是一个人就好了,也就是一个人身上都有她们几个的优点那该多好呀。”浩峰思忖着。见到绿衣才女浩峰抱拳自我介绍,绿衣才女也大方的打招呼。然后说:“听她妹妹说遇到一位传说中的奇男子,作诗非常的厉害。我想与之一决高下。”浩峰谦虚了一番,然后相约过几日,找来附近的文人学子做评判。到了日子,他们在附近找了一家酒楼,让店主人拿出笔墨,两个人开始对诗。此时去的文人学子很多,很多都是很有名气的如唐伯虎、祝枝山等也来凑热闹。老百姓来的人也很多,很多商贩看来人多,甚至拿来一些小商品向人们兜售。两人是从日出对到日落,也没能分清输赢。最后,那位心直口快的祝枝山说话了:我看你们再比个三天三夜也难分胜负,要不你们回家比个十年二十年的,天天比,最终一定会有个输赢,大家看如何?”唐伯虎也跟着起哄:“那就那样吧,大家见证他们从此以后回家比试吧!”听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这样一说,满场的人都齐声说:“好”。绿衣女孩闻听脸羞得红了,她知道大家说的意思。浩峰说:“我和她妹妹有约在先,我不能说我喜欢她姐姐,虽然我喜欢才女,有其是能和我并驾齐驱的才女,但我不能说喜欢,这下咋办?”唐伯虎机灵说:“那就请小姐说喜欢浩峰小弟,就完了呗!”然后回头问大伙。大伙自然是想成全他们。在汹涌的“民意”下,绿衣小姐也就红着脸点头同意。
又过了几天,绿衣小姐主动哭着来找浩峰,说:“她妹妹得了重病,投河死了,尸体顺水漂走,只留下那把琵琶。”浩峰痛苦万分,带上江南女孩的那把琵琶。过了不久他想把绿衣女孩带回家乡河南,女孩同意了。一路上风餐露宿,也吃了很多的苦。后来不知怎的,又是在结婚前,女孩好像因水土不服,身体十分的不适,病的很重,尽管浩峰请来当地最好的医生也没能挽留住绿衣女孩的性命。不久她还是去世了。为了怀念她,浩峰把绿衣女孩写的诗歌留了几首在身边带着和其他女孩的遗物放在了一起。
这位女孩的去世对浩峰打击是非常大的,从此他的诗歌变得更加的深沉,对生命的思考也更加的深刻。
有的时候他很是痛苦就拿出来他生命中四位女孩的遗物看看。有一次他去一所寺院,看到一位女孩挎个小包裹也来敬香。从背影看,非常像云琳,也像小家碧玉,更像蓝衣江南女,还是更像绿衣才女呢?还是她们四位皆像呢?看这一眼,似乎提醒他,这四位女孩的背影,都很相像。如果她们穿上同样的服饰,从背影来看是分不出谁是谁的。
在敬香的时候他发愿:希望这几位女孩来生能过得好。从寺庙出来,他看见一位身着浅蓝色的江南女子,轻轻的从寺庙中走出,他看到心里一惊,难道她没有死?于是跑上前去,想问个究竟。怎奈这位蓝衣江南女似乎对他视而不见,快速的走着。浩峰就在后面紧紧的跟随。当走到一处宅院,蓝衣江南女进去了。浩峰也毫不犹豫的跟了进去。
当走到屋内,看见云琳穿着浅粉色衣装“站”在那里彰显着恢弘大气。身穿浅黄色衣装的小家碧玉也“站”在那里;蓝色江南女“坐”在那里;绿衣才女也“坐”在那里,只是换一种姿势。浩峰下意识的打开包裹,把古筝放在云琳的“手上”,把从衣襟上剪下来的刺绣放在小家碧玉的手上;把琵琶,放在江南女子的膝盖上;把诗词放在绿衣才女的手上。然后下意识的轻轻的呼唤她们,结果没有回应。他把手伸过去,却发现她们原来都是木头雕刻的,只是脸上似乎有人皮面具。这一吓让他再一次痛苦万分,觉得上天在作弄他,于是昏了过去。等他再醒来的时候,却发现他生命中的四位女孩轮番的过来看望他。此时的他似乎有所察觉:“你们几个是不是一个人,故意来捉弄我的?”说完就听一个人幽幽地说:“其实我也不想捉弄你,只是因为我的脸在一次大火中被烧坏,有些不愿见人罢了,你如果不嫌弃我,我就以真实面目呈现给你。”浩峰此时似乎一切都明白了。于是故意说:“让我喜欢你,那你同时要给我展现那四种女孩的优点。”女孩说:“那好吧。”于是摘下人皮面具,以其真实的容貌见浩峰,浩峰开始还是一惊,后来也就认可了。于是他们成家了。云琳也把自己脸被烧坏的过程和在天山博格达峰遇到老道姑,老道姑教给她如何装死和遇到浩峰之后,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作了说明。浩峰更觉得这位真的可以称作百变的奇女子!他们从此甜甜蜜蜜的过日子。这些详细就不再一一细表了。
from 气功网
终南山修道除魔之轮回往事
文/石方行
几年前,见到悠游的时候,他才两岁左右,好像是在一位朋友的婚宴上。这个小孩子今年9岁,长得很可爱,最有意思的是他长得特别的象他的父亲。后来他的父母带着孩子到我那里玩过几次。奇怪的是孩子第一次见到我父母,一点也不觉得生疏,到我家,就如同到自己的家里一般。
诗雨是一位女孩,正在上初中。第一次见我的时候,对我就很好,就是不爱吱声。这一点和她母亲正好相反。我呢,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就觉得很亲切。后来我明白了为什么对悠游和诗雨会有如此的感受。
当年在汉朝的时候,我一人在终南山修道,修了二十多年吧。后来就下山,一方面在云游中吃苦;另一方面,师父嘱托因在一阶段会有一些妖魔降世(有些是妖魔降世,有的属于妖魔附体)的人祸害人间,我需要和其他的一些人合力把这些坏人铲除。
在庐山的脚下,我遇到一个小男孩正在路边哭泣。哭的那个伤心程度就不要提了。我把他抱起来,说:“别哭了,你家大人呢?”小男孩一边哭一边说:“我爸让盗贼杀了,我娘早就去世了。现在只剩下我自己了。”看其可怜,我就把小孩留在身边。一位道人身边留个小男孩,这有点不成体统。但多次想给孩子找个人家收养,都没能成功。两三年过去了,孩子也长到七八岁的样子,也能够帮我做一点事情了。
后来我在九华山的山顶遇到一位年迈的道姑,这位道姑对我说,有个五岁的小女孩和我有缘,希望我能收留。我说:“我身边已经有个男孩了,再把一个女孩留在身边也不太方便。”道姑说:“这个女孩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自有别的去处,你不用担心。无奈我只好收养了她。
带着两个孩子,走在人间经常受人歧视,有的时候甚至会饿肚子。好在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我也在有时间的情况下,传授给两个孩子一些降妖除魔的法术。对于一些小的因妖魔作乱而导致的病症或状况,两个孩子都能做到手到“病”除。
有一次,一家死了十只羊,余下的都有病。甚至连主人也都整日病恹恹的样子。
当地人都说这家肯定有妖魔祸乱,我到那里之后,看看主人的情况也查看了羊圈里面的羊。我对悠游说:“这个事情交给你吧。”悠游说:“那好吧。”只见悠游取来一小瓶水,把他家的房前屋后的四个角都撒上一点的水,然后走到屋内在主人的额头上撒点水,然后把余下的水,洒到猪圈。做完这些悠游坐在主人的大门口开始念咒。不一会儿,就从这家房顶上和猪圈上出来一些妖魔,它们张牙舞爪的过来,悠游拿出一个小碗,把它们都扣在里面,彻底的化掉了。把这些妖魔清除掉,主人的病也就好了,只是因最近患病,身体有些显得虚弱。羊的疾病也好了。
还有一次,一个女人怀上了孩子,已经六个月了。这个女人此时却高烧不退。这下子可吓坏了家人。因为男主人是四代单传。而且男主人此时已经是四十五岁了。找来很多的郎中,吃了很多的药都没有什么效果,家人是心急如焚。后来遇到我,我说这次,由“诗雨负责吧。”诗雨答应之后,拿出她的法器——一把小扇子。让怀孕的妇女趴在床上,让家人掀开衣襟,诗雨拿着扇子猛的扇背部九下。然后只听屋内小桌子上的茶杯在乱动。诗雨快步走过去,用扇子把茶杯镇住,然后一掌下去,茶杯碎了,怀孕妇女高烧马上消退了。
后来在现今广东沿海一带,当时流行拿小孩祭祀海神的事情。这个不是古来留下来的,是刚出现不久。就是几个妖魔转生的人要吃小孩(五到十二岁之间的小孩)的心和脑子,觉得这两种东西能增补自己的能力。于是编出来要人们祭祀海神。否则就让这家不得安生。
因为这几个妖魔似乎有些来头。有几位有本事的人都看到了这一点,就一同来到这里。他们中有的是商人打扮,有的是书生打扮,有的是乞丐,有的却是如花似玉的美女打扮。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他们也都会心一笑。我们为了保险起见,一起研究怎么样能制服那些妖魔。
后来那位美女打扮的高人说:“你把悠游和诗雨借我。我带着他们深入妖魔藏身的地方,趁机消灭它们。为了保险起见,你们在外面接应。”听她这样一说,我说:“那这样,我也和你一同去,只不过我隐身于悠游的口袋中就是了。诗雨帮我拿着那只小勺就行了。”美女高人说:“那就这样吧。”准备就绪,美女高人在此地很快就造出简陋的屋子,两个小孩出出进进的。不久妖怪转生的人就上门索要孩子。说:“海神每年都需要孩子来供奉,否则海神就会兴风作浪。希望能把孩子带去供奉海神。”美女高人说:“孩子要抱走的话,那我可得跟随。”妖魔看到美女高人觉得长得还很美,说不定会一举两得。于是答应了。就这样四五个妖魔转生的人带着孩子和美女高人走到海边的一个僻静之处。美女高人一看附近都是小孩子的尸骨。五六个妖魔转生的人此时凶相毕露,周围的一些妖魔转生的人也围拢过来。两个孩子假装害怕。当妖魔走近的时候,美女高人亮出宝剑,悠游和诗雨也显示出他们的本事,我也出现在妖魔转生的人面前,拿起诗雨手上的勺子,但见这把勺子变得很大,直接奔它们的眼睛而去。这些妖魔转生的人先是一愣,然后明白我们是来清除它们的,躲过了勺子后,奋力和我们打了起来。因为它们数量比较多(一共二十来个吧)一时间打得有点难解难分。此时那些尾随我们而来的高人也相继参战,过了好一会的功夫才算把它们彻底消灭了。
自此当地百姓又过上了安宁的日子。因为这一场事情,让我和其他几位高人成了好友。后来在诗雨十六岁那年,美女高人把她带走,说是要承传她的一切。
我带着悠游云游四海,浪迹天涯,最后远走南洋,在一座小岛上终了一生。
from 气功网
我在十六世纪的西班牙当大老板的轮回经历
文/石方行 来源:看十方博客
在世间上有这样一些人,在别人看来很难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但他们觉得自己活得很开心。
这类事情好坏两方面都有。有的人不务正业,拿钱不当回事,手里有点钱就吃喝嫖赌都花光了。有的恰恰相反,自己辛苦的赚了一些钱,一点也舍不得花,一幅守财奴的样子。有的也是辛苦赚钱,但似乎觉得世界上似乎还有比挣钱、求名更重要的东西。
记得韩剧中《商道》有两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赚取人心。”“做生意,就如同做人(一般)”。
古来有很多的达官贵人宁愿舍去名利而出世修行,今天有很多中国大陆的法轮功修炼人,在中共邪党的迫害中宁愿舍弃一切,也要坚定他们的信仰。这是把获取钱财、名利当作第一要务的人理解不了的。
拿我自己来说,今生小的时候虽然家境困难,但我对钱财从不看重,我喜欢看书,喜欢弄清楚生命为什么来到人间,生命应该怎样活着,和将来的去向。长到成年之后也是这样,虽然我努力的挣钱,但我不会花钱,不会用钱来为自己过得安逸而花。在生活上自己都是出于一种“得过且过”的状态,从来不赶时髦,任何东西非常注重实用,能用就绝对不换。朋友经常嘲笑我,我却觉得“喜新厌旧”是一种罪过,除非原有的东西的确不能用了。这种心理状态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其实这与前生我的一段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在十六世纪,我在西班牙,当时因为靠近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出海口),我在那里开了很多的买卖,以致十几年之后,我变得很有钱,当时连很多达官贵人看到我都很尊敬我。
在媒人的介绍下,我和一位大官的女儿结婚,婚后的生活美满而幸福。
后来因为我的买卖很多,就让妻弟帮着管理,时间一长,妻弟就动了不该动的心思,但这还是处于谋划阶段。后来我因为有事情去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办事,妻弟就劝说妻子,想办法把我弄死,好独占家产。妻子当时没有同意,后来经不住妻弟的一再诱惑和挑唆,也就同意了。
等我回来后妻弟和妻子对我出奇的好,我心里觉得很纳闷,但也没有多想。有一天妻子和妻弟约我到海上泛舟。我没有多想也就答应了。在小舟上,我们一起喝着美酒,吃着美食,浏览着岸边旖旎的风光,简直美不胜收。
正在感慨着,妻弟拿出一壶酒,给我斟满,说是敬我,我一仰脖喝干。我看妻子的脸色顿时变了。妻弟起身说,姐夫你慢慢享受风景吧,我和姐姐有事先回去了。妻子走过来拥抱我一下。然后乘坐另一艘小舟离去了。
他们离开之后,我一个人坐在小舟里,尽情的继续欣赏美景,不一会儿就感觉到天旋地转,心脏跳动的了不得。本能的喊妻子救我,喊过之后才明白原来妻子和妻弟是有预谋的在害我。知道这一切都晚了。我在小舟上翻滚,口吐白沫不省人事。
小舟顺着水漂流到了大西洋,后来又被风吹倒了非洲西海岸今天的摩洛哥一带。
本来当地人是想把我当作“猎物”拿回去吃掉的,但发现我口吐白沫,也就把我从小舟上抬下来,扔到不远处的沙漠中。想让风沙把我埋了,免得我飘在海里,他们出海看到,不吉利。
在沙漠中我被扔的地方有一种植物,清晨露水从该植物的叶子上滴落下来,正好滴到我的口中,因为该植物的叶片很大很多,我的脸上半个身体上都吸收了露珠。
因为该植物药用价值很高,露珠滴下时也含有了其药用成份,再加上我身重的毒不是特别的重,于是过了几天我竟然缓醒过来。看见眼前的沙漠,真是觉得恍如隔世一般。
仔细想想先前的经历,自己顿觉钱财真乃身外之物,不但是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罪魁祸首。当时我就觉得一切都是“钱财”惹得祸。所以对钱诅咒起来,心生怨气。(这种心态有些偏激,这是肯定的)
想想自己那么信任妻子和妻弟,但他们却心生歹意,一起合谋害我,真是人心难测呀!
后来在沙漠中我找到了水源和食物,后来我来到了岸边,遇到一艘可以回西班牙的商船,搭乘回到了西班牙。这已经是四年过去了。
回到西班牙我才听说,妻弟为了独占我的那些产业,而谋害我妻子,我妻子当时也想独占产业,于是两个人在饭桌上互相下剧毒,一起都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更是痛苦不堪,觉得世上的人为了钱财不择手段之后,最后竟落得个如此凄惨的下场,真是不值得。
于是我回到家乡,把所有的产业都交给政府,我一个人出走海外,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各地的朋友很多,因为从前在生意上多有来往,所以大家看我到来,都很愿意接待我,有很多人经常劝我再从新的做生意,都被我谢绝了。
后来我一直游历到希腊的雅典,在那里定居下来,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最后活到不到八十岁,才终老。也算是落得个善终。
通过这个故事我就是想说明:很多人爱钱,追求钱,只要是正路来的,都无可厚非。但有些人尽管也尽力赚钱,但内心中却不是很爱钱,也不是很愿意花钱,这都是有原因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人各有志”嘛!其实在其他方面何尝不是如此呢?!是这个道理吧!
from 气功网
轮回故事:古印度王子的千载姻缘
文/石方行
爱情故事是古往今来人们永恒的话题。在人间,因为有爱情,才能有幸福,才能成家,才能繁衍。爱情有的是凄美的,有的是平淡恒久的,有的却是有着传奇色彩。
远地的那位姐姐一直想知道和姐夫之间的有关爱情方面的缘份。因为他们今生在爱情方面也算是历经了一些波折,不管怎样最终还是能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而努力着,这就非常的难得。
有感于此,今天我们就借着这个机会写写他们之间的从前的爱情故事。因为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不是一生一世,是有着很多次,在此我们只说在某一生中他们所经历的故事。
在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当时有很多的小国,姐夫是一位小国的王子。这位王子,长得非常的英俊,射箭的本领非常的高强,而且愿意打猎。经常带着随从到山林中狩猎。每次都能带回很多猎物,人们欢呼雀跃玩的异常的高兴。
这位王子也到了要成婚的年龄了,国王派人给他物色好几个对像,有的是邻国的公主,有的那个地方数一数二的美女,怎奈,他不知怎的,就觉得那些都不是他的伴侣。
国王和王后看其年龄越来越大,也就愈加的着急,有的时候甚至经常埋怨他,甚至直截了当的问他:你究竟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当媳妇呢?每当这个时候,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对父母耍蛮:“反正我觉得那些都不合适,再慢慢等等看吧。”父母也无奈的默认了他这种做法了。
有一天王子也是因为婚姻的事情而闷闷不乐的出去狩猎,走到一处山坡看到一群鹿在那里悠闲的吃草,为首的是一头非常威武的母鹿,这只母鹿,不但长得相对于其他鹿要高大,而且从毛的色泽上来看,就不是一般的母鹿,而且那双忽闪而明亮的眼睛,让王子心生爱怜。此时王子的箭都在弦上,不知怎的,当他看到这只母鹿,就感觉很亲切,于是把箭放下,轻轻的把弓拉开(没有拉圆)然后松开。当鹿群听到有响动,也就四散而去了。随从人员一看王子有意放走了鹿群,也就没有追赶,他们在返回的途中又打了一些别的野味,带了回来。
自从这次狩猎回来之后,王子不知为何就是忘不掉那只母鹿那双眼睛,经常在眼前浮现。甚至在睡梦中都能梦到。有的时候他甚至想,要是这只母鹿能变成女孩陪着我一起走过这漫漫的人生之路,该多好呀!
国王和王后,看到他们的宝贝儿子这几天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很是心疼,于是在一天晚上,把王子找去,问他:最近怎么好像有心事?王子说:“我在打猎的时候,看到一只母鹿,觉得很特别。”这下子可把国王和王后气坏了,冲他大叫:“有那么多的贤惠的美女,你不要,一只母鹿你觉得很特别,你是不是疯了?”“我也没说要娶母鹿呀,你们急什么呢?”王子小声嘟囔着。
过了几天,王子又带着随从到另外一片森林里狩猎,非常不巧的是此时遇到大雨,王子所骑的坐骑惊了,与随从失散了。毕竟王子有着一身的功夫在身,即便与随从失散,他也没怎么惊慌。于是信马游缰的走着,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再抬头看天,天色将晚,只好摸索着向前走着,走了不远,看到前方好像有光亮。
王子催马前行,走到光亮处,看是一座不大的石屋,里面有一位漂亮的女孩正在那里做饭。王子也有些感觉饿了,于是走上前去,客气的说:“姑娘,我是一位迷路之人,因天色已晚可否能给我一点东西吃?”女孩一听从屋内走出来,上下打量王子,看见王子果然是一表人材,脸一红小声说:“那就进来吧!”王子入得屋内看见屋内有石床、石桌、石凳,常用的物品一应俱全。
坐下之后,女孩拿出一些吃的给王子,一边忙活一边说:“我这里也没啥好吃的,请您多多包涵!”此时他们目光相撞,王子觉得女孩那种眼神似乎很熟悉,怎么有点像那只母鹿?“不能吧,世上哪有那么巧的事情。”王子安慰自己。
女孩说什么吃的,其实是客套话,给王子准备的饭菜还是蛮丰盛的。吃完饭天色已经很晚很晚了。王子要走,女孩说:“刚下完大雨,你又不认得路,此时出去,你也很难回家。不如明天起早再走吧。”王子想想也有道理。这一夜,王子和女孩一起聊了很多很多,王子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能把自己心底甚至连父母都不知道的事情,都愿意说出来。女孩在那里静静的听着,时不时的给予“点评”一下。惹得王子发现虽然“第一次”见到女孩,就已经很喜欢上她了。更何况那位女孩的眼神,是和那只母鹿那么的相像!
第二天一早王子启程告别,并承诺,回去禀告国王和王后,选良辰择吉日,回来娶女孩。女孩的脸羞红了,低头不语。王子走了不远,就遇上了随从,也找到一位向导,一起回去了。
此时的国王和王后正着急的等待着王子的归来,等到王子回来他们也就放心了。
回来之后,王子休息了一下,然后把在深山迷路之后遇到那位女孩的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国王和王后总觉得女孩来历有些不明,也没有显赫的地位,而没有同意,但他们知道王子的性格,也就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嘴上说:“娶妻的事情,是大事,不能唐突,让我们好好商量一下吧!”王子一听觉得也有道理,就和父母告辞出来了。
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呆了两天,后来王子觉得有些郁闷,就带着两个随从徒步走出王宫,在不远处有一只奇草长得很可爱,王子走过去,顺手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嘴里,嚼了起来,嚼着嚼着王子就感觉天旋地转,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不省人事。随从们马上报告给国王和王后,国王马上找最好的医生给医治。
结果招来了很多的名医,都没有办法让王子起死回生。后来在临国的国王介绍下,有一位会法术的的修行人来到这里,看到王子出现的这种情形,于是拿出他的金丹给王子用水化开后喝下,王子不长时间过后,缓醒过来。人是醒过来了,可是其他人都不认识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得了“失忆症”,他只记得那只母鹿的眼神。这下子国王和王后都慌了手脚。四处派媒人给王子说亲,但无论怎么好的女孩,王子见了都说:“我喜欢带有那只母鹿那种明澈眼神的女孩”这下子,都把对方给吓住了。再后来国王和王后也就放弃了给王子找别的女孩的想法。
时光过得很快,二十年过去了。在这期间王子的内心是深受煎熬。而女孩那里也是一样。本来和王子说好的回头来娶她。但王子一走,就是音信皆无。女孩安慰自己,也许国王和王后,觉得自己没什么地位而暂时不同意吧,王子应该是一个遵守诚信的人。也许再过一两年,国王和王后能真正的接受我的时候,王子就会来娶我。
女孩就在这样的期盼的心态中打发日子,因为她还有一些别的事情,时光一点点的在不知不觉中也就过去了。
二十年过去了,虽然女孩也快四十来岁了,但因为她可以算得上是半神之体,容貌上与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后来她决定走出丛林,一探究竟。
当她走出丛林的来到王子所在国度的时候,就听当地人说:“王子因误食毒草得了一场大病,病后得了‘忆症’只记得母鹿那种眼神了,别的都忘记了,无论什么样的姑娘他都看不上。”“真是个怜的王子。”她附和道。
来到王宫门外,告诉守门她想见国王,能医好王子的“失忆症”。老国王和王后亲自出来迎接,说:“只要能医好王子的病,什么条件他们都能答应。”她轻轻一笑,说:“到那时让王子跟你们讲条件吧。”女孩来到王子的床前,看到王子憔悴的面容,也是说不出来的心疼。
当时正值中午。女孩转身对老国王和王后说:“晚上王子的病就能好了。只要你们按照我的话去做。”到了晚上,熄灯,女孩走入王子的屋内,当下人们再掌上灯的时候,人们都傻了,只见屋里有一只母鹿在那里,用一双清澈的明眸,看着王子。此时王子有些困意,当王子再一次看到母鹿那双眼睛的时候,先是说自己是不是在梦里?当得知是在现实中的时候,他晕了过去(高兴的),等他再醒来的时候,一切不适的症状全消失了。也想起过去的所有的事情。他抚摸着母鹿,母鹿也舔着王子的手。王子说:“你要是石屋的那个女孩该多好呀!”此时的母鹿含情脉脉的看着他,说:“是你亲口说要娶我的!”王子听了先是一愣,然后明白了,原来这只母鹿,就是自己所真心喜欢的女孩呀!王子当时泪如雨下,赶紧说:“那你赶紧变回女孩的样子吧!大家再把灯熄了。”等再次灯火通明的时候,女孩就出现在王子的面前。
此时王子真是百感交集,立即拉着女孩的小手,跪在父母面前,请父母成全。老国王和王后,见此情形,也非常的为他们对爱情的坚贞而感动也就成全了他们。
后来老国王和王后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并把王位让给了王子。
有一天王子和女孩闲聊,王子问女孩:“你怎么能变成母鹿呢?你就不怕我一箭把你射死吗?”女孩一笑:“你如果把我射死,那就只能来生找你算账,你看到母鹿,没有射箭,说明你还有善心。因为在天上和你有缘,看你今生喜欢狩猎,所以我故意在今生变成母鹿,和你结缘,后来你迷路,我变回原貌,也想看你是否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那你觉得我怎样?”王子追问道。“还行吧。”女孩说完两个人都开心的笑了起来。
王子和女孩幸福的生活着。因为女孩为人非常的善良和有方法,帮助王子励精图治,为了国家和百姓做了很多的贡献,这个国家由此而走向全盛时期。
后来女孩给王子生了一个男婴,这些详细情况就不一一细说了。
这正是:
千载姻缘缘份牵
忠贞不渝心相连
今朝携手同路行
相濡以沫笑欢颜!
from 气功网
云陀罗的修行故事
文/石方行 来源:看十方博客
朋友之间的缘份有的时候也蛮有意思的。我有一位大姐,一次来信和我说说她与另外一个人很谈得来,相处的也很好。而且因为大姐为人热情,对于能谈得来的朋友能够把心敞开。所以大姐有很多的朋友。
既然大姐想知道和那个好朋友之间前缘往事,我们就借此机会聊聊吧。
距今大约三千年多前,当时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出世,在古印度的丛林里,有一位叫做云陀罗的修行人,这位修行人在修炼上非常的刻苦,但有的时候这位修行人的悟性不是特别好,所以修行起来进度就比较慢。
不管怎样,这位修行人经过十几年的修炼还是修出来一些超常能力,也感受到修行的殊胜与美妙的境界,但此时距离能彻底的超脱于生死轮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很大的神仙派一个小女孩来点悟他。当时他就想,一个小女孩,能有多高的悟性和能力呢?那位大神仙,看出他的疑虑,就把一把神鞭给了这位小女孩,然后就消失了。
醒来后,他觉得这个梦很奇怪,也没太当回事。又过了半年左右吧。他在一个山谷里遇到一位年纪约十四五岁的年纪的女孩,拿着一把鞭子,和父亲在那里放羊。
再看这羊,长得和一般的羊也没啥大的区别,但凭直觉来看就有些怪怪的。因为这附近几乎没有人家,十几年来根本没有见过这里有放羊的。
再看那位小女孩,他觉得怎么那么眼熟;再看鞭子,也觉得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时间又想不起来。
等他回来之后,仔细一想,原来是在半年前的梦中见过。看来这位小女孩难道真是神仙派下来点悟我的吗?想到这里,他跑着去那个山谷中,想找到那位小女孩问个究竟。怎奈小女孩和他父亲赶着羊,不知什么时候离开了。
云陀罗感到很遗憾,但转念一想:如果是神仙派来点化我的,那以后会再见面的。从此他每天都去那个山谷中等待。
但,那位女孩和羊群始终没有再出现。正当他百思不解的时候,一个念头飘入脑际:我总是想在那个山谷见小女孩,这本身不就是悟性不好的表现嘛!修行讲究的是“随缘”,而不是刻意强求什么。小女孩不出现的本身,不就是对我的点悟吗?明白这些,他觉得对于修行似乎又前进了一步。
后来他就放下了他对这位小女孩的执着之后,过了二十来天,他在一座山顶上见到了小女孩和她的父亲。见面问候之后,他坦言了自己以前做的那个梦。并想借小女孩的鞭子看看。女孩借给他了。他把鞭子拿到手,轻轻一甩,眼前就出现了美丽的彩云;再一甩,几只羊出现了。把鞭子收起来,这些又都不见了。
看到这种景象,云陀罗就知道这真是神鞭。从此对小女孩很是客气。也经常的把修行上的问题和小女孩聊。
按说他们之间年龄相差四十岁,怎么能够在修行上能够相互补充呢?其实小女孩正如云陀罗在梦中所梦到的,小女孩是被赋予点悟云陀罗的责任而来。这是有着系统安排的。而不是在人中经过成长而得出的阅历。而且小女孩也是通过完成这个责任而要在其中磨炼一番,这也是一种很特别的修行方式。所以是在修炼中相互补充。
有一次,云陀罗闭关三年,在闭关的过程中,他身体虽然坐在那里,但是他的魂魄出去到了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如同人间的皇宫一般,人们都在那里生活上虽然很奢华,但勾心斗角的弄得很苦恼。面对那里的险恶,他心里很痛苦。虽然站在局外,但那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有一种感同身受一般。
结束闭关之后,他的心情有些不好受。遇到小女孩,他诉说了这方面。小女孩,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拿出神鞭一晃,他面前就出现一面镜子,镜子里又出现那个人间皇宫的场景。他马上就明白了:那些似乎是他从前的某一生所经历的,既然和很多人有着各种恩怨纠葛,那今生修行不就能解决那些问题嘛!
看着那些过去的事情而“入戏”,心在动,这本身不就是自己还没有稳住自己的心而造成的嘛!
后来他在任何时候都能把自己心稳住,无论在任何时候看到什么,心都不随着其沉浮起落。
咱们长话短说,这样云陀罗在遇到一些重大问题的时候,就经常的和小女孩探讨,另他在修行方面进步非常的快。
后来他都能经常的飞起来,经常能去天上很多地方,见过很多的神仙。
在云陀罗修行之路要结束的时候,遇到一种考验:小女孩倒在他修行山洞的门外。
当时他心里开始一动,后来觉得心动不对劲。心想:“既然这个小女孩是大神仙有意派来点悟我的,那她这种状态是不还是在看我对修行是不是坚信,对于神是不是依旧充满敬意?”当想到这里,他面对高山、清溪和天地坦荡的说:“请天地之间的所有神仙放心,我对于修行的路是无比坚定的,对于神仙我是无比虔诚、敬重的。天地为证。”说完他的身体完全起空了,从天空中飘来美妙的音乐声,一件彩衣披到了他的身上,但见此时的他:头顶宝冠,足蹬莲花,威严无比。此时再看那位小女孩,从地上慢慢站起,看到云陀罗已经圆满飞天了,小女孩一笑,也变成神仙的样子,转瞬就飞走了……
文中的小女孩就是我的那位大姐。云陀罗就是大姐的那位朋友。
2015/9/4
from 气功网
我和小莉、小彦的轮回故事
文/石方行 来源:看十方博客
又快到中秋佳节了,望着那轮圆缺轮回的明月,我不自觉的想起了前年在中秋前夕,我遇到了两位新朋友,她们是在我的一位老朋友介绍下认识的。其中一位年龄大一点的,咱就叫她小莉吧,年龄小一点的就叫小彦。
朋友刚认识,免不了在一起吃顿便饭,在饭桌上随便点了两个菜:肉末茄子和韭菜炒蚶子。在饭桌上自然聊起来轮回的话题。
我就给她们说了一个有点意思的故事:
元朝时,我是一个书生,很穷,家里只有我孤身一人,父母早已不在人世。但我对诗文很擅长,而且字写得很好。附近的乡亲都愿意在年节或者家里有婚丧嫁娶之类的需要写字的时候,让我帮个忙。我对此也算是乐而不疲。有的看我很穷,写完字之后,就给点散碎银子,有的穷的就给点饭吃,有的就给点酒喝,而有的就给点米粮之类的。
有一年马上到年关了(腊月二十九),这一年这里的收成都不好,似乎还没有要找我写对联的人,于是想到绍兴城里去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需要写字的人。
我这个人似乎有些对世间的事情了解的不多,经验也少。一般来说马上到年关,一些买卖店铺都关门了,人员都开始回家准备过年了。谁还能在街上需要写字呢?
我拿着笔和写好的几个字(做样品)挨家走,但整个大街几乎都是空荡荡的。走了一整天,此时我已经很饿了。于是我躲在了一个角落的背风处,想休息一会儿,不知不觉中有些睡着了。不知多久,好像掌灯了,我刚起身想往家走,被一个女的叫住:你给我写一幅对联吧!我顿时来了精神。问道:“请问你是自家用,还是做生意用呢?“那个女的一听,就说:“你跟我来吧。”我跟随她来到一个小酒馆,这个店铺门面不大,但里面布置的很温馨很干净。她把我让到屋内,拿出纸墨,我就在纸上写出了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晓酒一杯有天地
(下联)晓菜一碟望八方
横批:胸藏四海
写完那个女的说:“这个‘晓’字怎样解释?”我一笑:“人常说拂晓,就是天快大明的意思,那这里这个‘晓’字其实就是上等的好的意思。很多人路过这里,看到这幅对联,肯定好奇,会觉得很特别。那好奇的人多了,客人不就多了吗?”那个女的心领神会。于是拿出五两银子算作我的酬劳。我谢过,在离去前,知道这个女的是这家酒馆的老板娘,名叫:小彦。我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住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依旧在村子和附近的镇子上给别人写字,自己没啥事也向别人要点纸墨,来写成诗文。一来二去很多人都知道有我这个人。找我写字作诗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天,外面下着大雨,我的陋屋中下着小雨,我正和几位同样贫寒的朋友在一起谈诗。小彦冒雨匆匆而来,我似乎都有点忘记她了。她一见到我就说:“请你多光顾我的小酒馆几次吧!”我说;“为什么?”她说:“自从我的小酒馆的门口贴上你写的对联之后,不久,经常有一些书生打扮的人来这里,询问你的下落,都想和你认识认识。后来我想,你如果经常去我那里,也会给我带来好的生意。于是今日正好有空,冒雨我就赶来了。”
“这个嘛…..,好吧,有成人之美的才能算的上君子”我笑着说。
我说到做到,过了几天就到那个酒馆中小坐一会儿,在那里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孩。老板娘介绍说,因为生意的兴隆,她小姑也来到这里帮忙。
也许是老板娘在她小姑面前提过我的原因,她小姑一见到我就很高兴。给我准备酒菜,正在我吃的高兴的时候,请我写字。原本觉得写点字,哄她高兴也就完了。怎奈我经常去,她是经常让我写字,写完她一般都保存一个月左右,就拿出来挂在酒馆的内墙上。这样很多的读书人来的越来越多,在这里我也结识了一些读书人。
不管怎样,我喝酒还是要给人家钱的。而且我这个虽然穷,但性格豪爽。朋友在一起吃饭,只要我兜里有钱基本上都是我付钱。但这样一来,我的生活更是经常陷入窘境。
时间长了,我的窘境也被老板娘的小姑(小莉)看出来了。为了不伤害我的自尊心,如果我没钱付酒钱的时候,她就让我写一首诗歌给她,也算当作酒钱。
因为酒这个东西,是越喝越上瘾。过了几年之后,我的身体就很不好了。一次因为写对联被有些别有用心的读书人诬陷之后,让我的身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我再一次到酒馆喝酒,这次也是分文皆无。在喝完酒的时候,小莉依旧拿出纸墨让我写,我提笔写下了:
尘世烦恼多
写字惹出祸
还未等写出下两句,我就倒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小莉不知道我已经死了,还不依不饶的推着我的身体,说:“醒醒,醒醒,请把剩下两句写完再睡!”……
说完这个故事我们几个人心情都有点复杂,没想到萍水相逢还有这样一段缘份。今生小莉和小彦两个人,虽然性格不同,但非常要好。小莉依旧喜欢诗文,而小彦为人象男的一般,有着豪爽、仗义的性格。
在吃完饭临走时,还是给小莉留下一首长诗。也算把从前没写完的写完吧。
限于篇幅咱就不详细叙述了。
from 气功网
我和老舅的轮回故事
文/石方行 来源:看十方博客
今天我的心情很沉重,因为大我一旬的老舅三日前因病去世,家人为了不让远离家乡的我担心,当时就没有跟我说。
听完这个消息,我就想起今生小的时候老舅照顾我的一幕幕:我是在一个寒夜里出生,姥家人怕我在农村冷着,在出生之后一个星期,就把我抱到城里,当时姥家虽然在城里,但家境也不算富裕。当时的老舅还是个十三四岁孩子,晚上我一感觉冷,就像小鸡一样的唧唧的叫,老舅就在半夜爬起来给我生火烧炉子。后来我十七岁搬到姥家,老舅更是无微不至的帮我们。那份亲情着实让人感动。
可以这样说,在我生命中一位重要的恩人就是老舅。
他这个人非常的仗义、善良,但就是喜欢酗酒,吸烟,爱交朋友。从十八九岁开始吸烟酗酒,一直到去世也没有放弃。
这次去世因为他长期酗酒导致身体不灵活而翻墙摔倒,手和后脑摔伤,虽然经过两次手术,一时得到缓解,能下床溜达,甚至能走远一点的路,但因为其内脏全部都有问题,又躺在床上,后来经过两年左右的痛苦,终因所有器官全部衰竭而去世。
通过老舅的去世,我想起了当年释迦摩尼佛当王子的时候,出游四门所遇见的情形。一个对自己有恩情的人,没等到自己回报于他,他却不在人世。可见人间的一切是多么的无情与无常呀!
为了回报于老舅对我的恩情,我就将我和老舅之间缘份写出来,来告慰老舅吧!
在唐朝时,老舅是一位现今伊朗、阿富汗地区国家的一位王子,一次随着商队骑着骆驼穿过沙漠来到中土大唐。
当老舅看到大唐盛世繁华的景象,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在此来到大唐好好学习一番。因为当时有事,着急就回去了。回去不久他所在的国家发生因为外部势力的介入而发生了内讧。老舅一方兵败,逃出了那里。逃向哪里成了人们争议的话题。后来老舅就想起大唐盛世繁华的景象和包容的精神,就决定逃往中土。
当他们一行人逃到敦煌附近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二十来个人了。更为不巧的是当地起了巨大的沙尘暴。这队人马顿时迷路。老舅和其他人也失去了联系,身上所带的水和干粮早已经吃完了。后来又经过七天七夜的行程,老舅被饿晕了,此时所骑的骆驼也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死去了。
所幸的是一位年迈的老婆婆路过此地,看到一位年轻人倒在那里,就用所带的水,润湿他的嘴唇,然后喂他一些水,看到他逐渐的缓醒过来,又把少量的干粮泡在水里喂他。然后搀扶着他回到自己家里。
老婆婆的家非常简陋,在一座小山的避风处,附近有一汪清泉常年流水。绿草和游鱼在里面自由的生长。
老婆婆把他扶到简易的床上,又喂他喝了一些水,吃了一点东西,躺下,让他好好休息。
等他醒来的时候,老婆婆已经出去了。
因为他对此处的地理不熟,怕迷路,也就未敢远走,就出来在陋屋附近转转,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小的寺庙,庙里供奉着佛祖。按说域外的人,对中华文化不甚了解,但因为他原来曾经来过中国,也在路途上跟商团人员闲聊的时候,了解了一些中国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等方面。所以在这里看到寺院中供奉的佛像,他是认识的。
正在这个时候,老婆婆背了一小袋米回来了。看到他出来走动,就说,还是回屋吧,外面风沙大。
回到屋内,他就问老婆婆以什么为生?老婆婆就说:“我一个人靠化缘为生。平时我总是在这个陋屋中呆着,在这段时间,我经常去前面的小庙给佛祖上香,平时在家打坐修行。当没有米了,我就到不远处的集镇上化点来。因为当地人都很信佛,几十年来,他们都知道我一直在这里独自拜佛修行,大家都很理解和支持。那天恰好我去集上办事,没有带米回来,在路上遇到你了,也就把你救回来了。”
老婆婆说完,又反问这个年轻人:“你看上去不像中原人,怎么会倒在那里?”他就把自己的经历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最后老人问:“那你今后想怎么办呢?”他说:“如果您不嫌麻烦的话,我想在您这里小住几日,先好好熟悉熟悉中原很多方面的文化礼仪等等,然后我会到长安定居。如果能这样的话,那对我熟悉和尽快适应中土生活是会有很大帮助的。”老人答应他了。就这样他在这里呆了二十来天,就要起身离开。在离开前,他跪在老婆婆面前说:“如果有来生我会报答您的救命之恩!”老婆婆说:“不用报答,救人是我的本份,只要你能心向佛法,做一个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我也就心满意足了!”他点头,垂泪而去。
后来他辗转来到长安,深深的被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并在那里娶妻生子,定居下来,成了有着中亚人面孔的“中国人”。这些咱就不详述了。
文中的王子是老舅,而那个老婆婆是我。因为有着上面的善缘,所以老舅今生在我出生之后就那么对我好!可见什么都会有前因,才会有后果的。也希望我们都能善待身边的所有人,先把善的“因”种下,才会有善的“果实”结出,是这样吧!
from 气功网
班昭的轮回故事
名人轮回之天赐《女诫》
文/石方行
秦汉时期是中原统一国家模式的雏形时期,当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中原百姓经过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争鸣与社会大动荡以及秦朝的短暂统一后又陷入楚汉争霸时期,经过西汉的“文景之治”之后,民力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回复。张骞出使西域,促使中原和西域文化沟通频繁,卫青、霍去病等大战匈奴稳定边疆。这就奠定了地理意义上的中国。
因为特别是在汉朝(西汉、东汉)传承400来年,时间较长,这样原有的居民能够相对能稳定的生息繁衍,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有着统一文字和相对统一语言、服饰、生活习惯的群体——汉族。
汉朝在文化上以辞赋著称,司马相如就是其中的代表。因为国家能够相对的维持得持久一些,那记述历史也就成了当务之急。《史记》《汉书》都是出于汉朝。
做人有孔子儒家的理论,治国有老子道家的学说,那女人如何做才符合标准呢?这就成为摆在现实面前的一个问题。虽然孔子也提到做女人的一些问题,但不够系统。那么怎样让男女各安其道,也就是按照男女因性别不同而共同遵守道德理念,这样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要说正文之前,咱先说说那时候妇女所处的地位。在秦汉时期,妇女的地位都很高,在有的地区甚至妇女的地位比男人还高,在家里女人说的算。虽然当官的男人居多,但汉朝妇女抛头露面的不算什么新鲜事。汉赋大家司马相如早年和卓文君私奔之后,一起回来“当街沽酒”的故事就说明这一点。
秦汉时期妇女地位不是最高的,最高的应该是唐宋时期。唐朝社会环境风气开放,宋朝时期特别是北宋民殷国富,妇女地位也随之上升。以后的朝代妇女就成了被压制的对像了。
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就需要上天安排一个人出世,来规范女人的行为准则。
在人间,表面上看是人与人组成的群落而形成了社会,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上天来管理和系统的安排的。
在天上有一负责管理人间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神看到在人间男和女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的时候,就委派他身边的一位神下世负责此事。
这位神为了能真正体验和领悟作为女人在人间应该怎么做是最应该的,在人间也转生多次:
转生贫民女子体验贫苦女人怎样当;转生才女,转生富家女,转生被男人抛弃的女子,转生成有着幸福美满婚姻的女子,转生成皇后等等,各种阶层,不同命运的女子她都转生过,只是为了体验作为女人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好。
当这些都一一体验过之后,她就在汉朝时期转生成班昭。要给后世的女性留下一个刚柔相济的实实在在的例子。按照历史上特别是《后汉书.列女传》的记载:
班昭(约45年-约117年),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
班昭出身儒学世家,父亲班彪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学者,在父辈的影响熏陶下,班昭学问广博,很有才干。十四岁时,班昭嫁于同郡人曹世叔。丈夫早年去世后,班昭清守妇规,举止合乎礼仪,气节品行非常好。
班昭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和《天文志》,未完成就谢世了,班昭奉旨入东观臧书阁,续写《汉书》,并补充了“八表”和《天文志》。按说,写史书不但要有学问,而且要本着“秉实记述“的原则,还要有广阔、睿智的胸襟和眼界,而且笔功还不能弱。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因为只是在记录一件事情本身的过程中,这件事出现的目的和意义也得描述出来,才让后人能看得懂。所以写史书不是一般人能写的了的。
《汉书》刚面世时,许多人读不懂,同郡马融便拜伏在藏书阁下,跟随班昭学习《汉书》;后来皇帝又下诏书叫马融的哥哥马续接替班昭,完成《汉书》。
后来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为老师,号“大家(gū)”。曾经上书和帝为年迈的兄(班超)请命,回返中原故土。每逢各地贡献珍贵稀奇物品,就叫班昭作赋赞扬。 邓太后临朝听政后,特许班昭参与政事。谏言太后,准许太后的哥哥告老还乡。班昭为政勤奋,邓太后非常满意,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国相。
《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昭著作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谕、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其儿媳丁氏曾编撰成集,今佚。班昭作品存世有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九十六》收录的《东征赋》、《女诫》等七篇 ,班昭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见于《文选》李善注中。
表面上说经过大半生的体验之后,班昭晚年,身患疾病,家中女子们又正当出嫁的年龄,班昭担心她们不懂妇女礼仪,令未来的夫家失面子,辱没了宗族,于闲暇时作《女诫》七章,以做勉励。在创作过程中她的从前在轮回中的记忆打开,使之总结出了适合于各个阶层女人的为妇之道,并在成书之际得到天神的点悟和认可。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课书,书成后,对宫内妇女的教育很有帮助,京城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
在近代以后有人说:班昭的《女诫》要求女人顺从的言论极大桎梏了女性一千多年。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女诫》是班昭作为一位长辈写给待嫁女儿们的,她从一位母亲疼爱女儿,又要让女儿们在未来的夫家做好,而写的。从常理角度来说,班昭作为一位中央政权核心级别的女政治家,无论是在朝野和家庭地位都是很高的,她很有才学,又很有远见。她本身就是女性的代表。但她为什么写出让女儿们顺从自己(未来)的丈夫或者婆婆的话呢?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咱做个比喻:一位严厉的父亲对待儿女非常的严格,甚至在他们不听话的时候打骂他们。但当外人对自己子女打骂的时候,他们是舍不得的。也就是说班昭的“顺从”之意,是写给自己女儿们的。而绝不是让丈夫和婆婆们可以随意指使的。
孔子所言“男尊女卑”,绝不是男人尊贵,女人卑贱的意思!而是男人阳刚,女人阴柔一些的意思。这就如同高山与大海的关系。
男人和女人虽然都是从人胎降世,但因性别不同,那社会上的分工也自然就不同了。“男主外,女主内”阴阳相合,这才是人间的和谐统一,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而后来人因为道德不行了,男人逐渐的“权欲”膨胀,一点点曲解了先贤的话,而造成了孔子的“蒙冤”千载!
说到孔子“蒙冤”,还有那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后人也认为孔子在把“女人”和“小人”并论,是在歧视女人。
其实正如“历史春秋网”上说的:这整句话反映的其实是孔子的择婿观。“女子”,并非现在所指的“女人”。古代传统称儿子、女儿为“子”,“子”也指女儿,这里说“女子”,在“子”前加一“女”字,是特别指明是“女儿”。《说文解字》解:“与,赐与也。”“与”在这里指嫁的意思是“嫁与”。
这句的意思是说:只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才难相处。近之,其品德低贱,行为无赖,近不得;远,心系女儿,远不得。这个咱就不远说了。
班昭那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完成了神交代的“怎样做女人”的使命之后,因其功德卓著,直接返回天庭。后来又多次降世为中华文明做了很多的贡献。
今朝班昭转生成为我认识的一位很可爱的小女孩。有的时候我在看这个孩子身后所展现出来的那些在轮回转世中的一幕幕场景和经历,也真的很有意思。今生只不过是一个生命在转生轮回中的电影胶片中的一帧而已。这样说来,珍惜现在就是珍惜从前也是在珍惜自己的未来。
2015/10/10
from 气功网
黄道婆的轮回故事
名人轮回(8):衣披天下(上)
文/石方行
如果说上古时期轩辕黄帝的正妻嫘祖发明了养蚕织布的技术,让我们的先民们学会穿衣,摒弃了披树叶的野人般的生活。
当织布产业不断的進步,社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分工越来越精细,不同境界的神不断的下世当人等等因素造成人们着装的方式越来越繁多起来,而且随着人口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纺织技术根本适应不了现实的需要的时候,一位织布改革家应孕而生。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说,为什么这位改革家不是生于秦皇汉武时期,或者隋唐五代或者两宋时期?要说中国历史的格局,秦之前是国家模式的发展雏形和少年时期,而秦皇汉武时代可以称作国家体制的初步完善时期,唐宋时代是国家模式的成熟时期,而元(包括清)属于在外族和中原文化冲撞融合中国家体制的融合时期,而明属于原有的国家体制的走向衰落的时期。清代属于帝王体制彻底没落时期。中华民国是现代社会民主实践时期,而中共邪党所建的现今大陆政权,从国家体制而言是属于集古今中外邪恶之大全的政教合一体制(马列邪教体制),是个畸形的国家体制。
唐朝思想开放,兼容并蓄,宋朝和平时期经济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准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到了元朝时期,生产力虽然有了進一步的发展,但在蒙古人的统治下,朝野有一种彪悍的风气,这个朝野不像唐宋时期那么宽容。
这一点从敦煌壁画人物的颜色中就能看得出来。元朝时期色泽比较凝重,不象唐宋时期的大气、婀娜的体态。在这样一种氛围下,老百姓的那种因生产力发展而想要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广泛的需要逐渐的被激发出来。而且因历史给元朝安排有天下(统一中国)的时间并不长,而且百姓在着装方面的有着大的改变就需要一个过程。虽说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人们的服饰也会发生改变,那是不同层次的生命(神)带来的(因为他们从天界下来的时间不同,服饰也不同,所以不同朝代服饰各不相同)那么所以为了在明朝之后,让人们在衣着服饰方面真正的丰富起来,那在元朝时期出现一位纺织改革家,也是正当其时。当然这一切本身也是上天有意、周密的安排。
要说正文之前,咱先说说黎族。对于不同民族而言,在人间的舞台上出现,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不仅仅是为了丰富人间的衣食住行、语言、习惯、风土人情等等方面的表现,有的更是为了给一些大的民族或者政权提供某种帮助而存在的。
比如:经过现代历史学家研究,唐太宗有可能是鲜卑人的后代,明成祖朱棣是太祖朱元璋的蒙古妃子所生。在东北八十年代前后,农村曾经流行“悠车”(哄小孩睡觉用的)就来源于满族,佛教的信仰有的就是从古印度经过边境的少数民族再传到中土的。作为民族之间,很多时候很多方面是在社会的发展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的。
就拿黎族人来说,为什么处于“瘴气蔽天”(当时的环境)的海南,在纺织业就发展得那么快呢?因为海南处于相对于独立的地理环境。四面都是大海,岛上有山有水(五指山、万泉河等等)在中土人看来,这里已经是属于“天涯海角”了。这里椰树飘飘海天一色,要说美是非常的美丽。当时这里环境过于潮湿,中土人初来这里非常不适应,经常得病,所以才说这里瘴气重。
作为中国本土人而言,也不是一个神所造就的。有的神造就出来的人,因为后来地理环境的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说到地理环境,这就有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韵味了。看似把“地球仪”一转,整个地球上的一切尽收眼底。其实那只是表面。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神来管辖,这个地区的水土,社会环境、人文特点、文化氛围等等和其他地区都会有一定的差别。换句话说有很多也是神有意这样安排。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广泛,经常是南腔北调的人聚集一堂,展现各自的特色。
要说黎族人纺织业的发展,也是拜上天所赐,一位天神下凡来到人间,传给他们技艺,不但让这一方百姓穿的靓丽,更是有着更深远的安排。在那位天神临走的时候说:“你们将来要遇到海上来的而且是历尽磨难的童养媳,一定要好好对待她,把这些技艺都传给她。这才是我对你们由衷的期望。”(待续)
2015/10/6
名人轮回(9):衣披天下(下)
文/石方行
(接上文)当地的人们特别是在老人之间口耳相传着神的嘱托。后来直到有一天他们从码头上迎来了一位怯生生的女子。一问原来她从黄浦江坐船而来。当地人细细一问,原来她是松江乌泥泾人,小的时候,家乡贫困又经常遇到天灾,十岁那年做了人家的童养媳。在婆家,她小小年纪什么活都干,但即便是这样她还是经常受打骂,饿饭,受到了很多的凌辱。这次是因为她白天干活非常劳累,本想休息一下再做饭,怎奈她婆婆不依不饶,和丈夫打她一顿,关起来。她这下心彻底凉透了,后来想办法逃了出来,一直跑到黄浦江,上了一艘南下的船,阴差阳错来到了了这里。
当她述说完自己的故事之后,当地人唏嘘一阵子,非常的同情她,把她安顿下来了。起初她很不适应这里的生活。饮食起居和风俗习惯等等都不适应。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慈善的笑意。
很多刚来这里的人都觉得黎族人比较野蛮,其实他们那种外表刚强的性格是出于生存的需要(整日与野兽打交道),加之这里比较封闭,接触外界人比较少,而且出于自保的本性,所以看上去不好相处。其实如果让他们能感受到对方的善意,那他们也是很好相处的,尤其是黎族女性。当初苏东坡被北宋皇帝贬到这里的时候,当地人就给予他很大的慰藉。这是即便不懂得对方的语言,但从表情中就能读懂一些。这对于这位受尽凌辱的女性来说是莫大的安慰。
在这里她呆了几天,发现当地人对于纺线织布很有研究。原本在家里她也做过不少这方面的活计,但是在这里却发现黎族人在这方面的手艺更为高超和娴熟,而且富有特点,如能纺织出来的布,花纹颜色多彩而细腻。
当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带着黎族人纺织出来的衣物,拿给了自己的父老乡亲,他们都非常的高兴。醒来之后她把这个梦和收留她的老妈妈说了。老妈妈一听就想起了从前祖上所流传了几代的“神谕”。于是找来在纺织方面更有经验的人们,大家一起把自己最好的手艺拿出来传授给她。
她原本是一位十分聪明而且善于思考与动手的人。她把在汉地所知道的纺织方面的手艺也拿出来了,不断的和当地的技术進行融和、贯通,并对原有的技艺進行改造。这样当地的技艺水平也在不断的向上提升。纺织出来的衣物,成为来自大陆商人们的紧俏货。她的威望也日渐提高。
当地人看她如此的心灵手巧,不断的想把她留在当地。也给她相继介绍了一些好小伙子。怎奈她对此都是无动于衷。她想的是要把自己学到的手传回中原,让家乡的人们都能因纺织而活得好一些,不要继续受天灾所害。换一种方式活法。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她表面上的语言、习惯等等方面已经成为地道的黎族人。有一天她又做了和起初基本上完全一样的梦。她知道,自己该北上回家了。
当黎族乡亲们依依不舍的送她的时候,她劝大家:“我回去不是完成当初神的嘱托吗?当时神传授给你们纺织技艺,其中一个目地不是让中原人都活得更多彩吗?”
她于元贞(1295—1296年)挥泪告别了二、三十年来朝夕相处的黎族乡亲,带上轧(yà)、弹弓、纺车、织机 和图案纹样,坐上一艘北上的商船,回到了久别的家乡——乌泥泾镇。
回到家乡,一打听,环境没啥大的改变,还是那么的贫穷。她原来的丈夫和婆婆早已过世。乡亲们对她非常的好。她也把自己在海南黎族人所学的纺织技艺无私的拿了出来。
渐渐的,当地各个阶层的妇女也学会了这种先進工艺,在成品的数量、质量和花色品种上都有了大大的提高。生活方面也有了逐步的改善。大家对她更加的尊敬了。
她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的将纺织器械進行改革。而且产品越来越好,这里也成了国内客商倾慕的地方。不久,以“乌泥泾被”为名的棉纺织品闻名全国,远销各地。没过几年她又把纺织技术带到杭州一带,后又传到了全国各地。到了明朝,乌泥泾所在的松江一带已经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有“衣被天下”之称。意思是说他们织的棉布,天下人都在穿用。后来产品和技术传到了国外,非常受欢迎。
晚年时当地百姓感谢她的无私付出,而都十分的照顾她,她晚年过得很幸福。她于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至元二年(1336),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后因战乱,祠被毁。至正二十二年(1362)乡人张守中重建并请王逢作诗纪念。
她就是出生于南宋末年(1245年)的纺织改革家:黄道婆。今朝这位黄道婆转生成为我身边的一位嫂子。模样和当初差不多,自小也算的上是历尽苦难,今朝一家人过得很幸福。
今日她的丈夫半开玩笑的说:“我前几年去海南做买卖,赔点钱,是不是算作她当初在海南被优待所欠下东西的一点补偿?”我说:“也许吧,反正什么事也不会是简单和偶然的。”言外之意,也许与她丈夫本身从前在海南从前的轮回中所欠下的也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这些与本文关系不大也就不多说了。
2015/10/6
from 气功网
耶律楚材轮回故事
名人轮回(7):劝勉屠戮
文/石方行
因为宋朝自始至终对武将都比较忌讳,所以采用了“昌文偃武”的策略,包括在宋代的史书中记载武将很多都故意没有记载,即便是记载了很多方面也是语焉不详,为的就是不突出武将,以防武将功高盖主,江山易手。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清时期的话本小说,描述了很多宋朝时期的武将,而且对该武将的社会和家庭关系描绘的很详尽,虽然其中的很多情节是杜撰的,但也算是对宋朝武将经历的一种故事性的“补充”吧。以至于今天在一般的(非历史学家等)人们特别是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出生着几代人的印象中,宋代武将的经历,就是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了。
但这样做(“昌文偃武“的策略)在当时有个最大的坏处就是:军力不强。所以在对辽(契丹)金和西夏的作战中经常失利,更别说对待蒙古铁骑。
那么蒙古人,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他的强大本身也是上天有意安排出来的,也是要来中原的舞台上演绎一回。同时也让汉族人要更有血性一些。这就好比一个野生鹿群,如果没有狼,时间久了鹿不但品种不会优良,反而会出现退化的现象。狼多也不行,一点没有也不行。所以“相生相克”在历史变革中也很实用。清朝的出现亦是如此。
如果十九世纪中叶西方文明用坚船利炮打开的是汉民族王朝的大门,那也许会比满清的处境更惨。在满清的时候汉民族本身也处于被统治的地位,满清统治和外国侵略,双重压力,最终激起了汉民族的血性,建立中华民国。因为激发出了血性所以才在后来的对日作战中,以巨大的代价战胜了日本。话题不远说。
那么从人间表面上而言,蒙古当时处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比较野蛮和落后。那么如果他们入主中原,那就会给中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能留下中原文明的火种不被蒙古人熄灭,同时又要让蒙古民族走入文明社会,最终溶在中华文明之中,那就要出现一个能让蒙古统治者信服的人。
说到蒙古民族溶在中华文明之中,因为后来的满清和蒙古当时都有着对佛的信仰,而在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统治时期走到了一起。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因为在元朝初期民族之间的隔阂,如果直接是汉人,在统治者与这个人相遇的时候那会导致信任危机。所以上天就安排一个契丹族的金国人耶律楚材降世。
因为耶律楚材前生曾经是南宋初年著名抗金将领岳飞的儿子岳云转世。因为岳云于公元1142年被杀,因其受祖母(岳飞的母亲)教诲很深 “精忠之心”犹在,但天意当亡大宋,而且还有其他人也会继续演绎对宋朝忠义之举,念及天下会归元,而且蒙古民族野蛮和杀戮成性,于是就让岳云在下一生在乱世中做个比较有钱的商人,作为“修整”和“充实”他那一生酷爱搜集各类书籍,见多识广,同时也得到了一些隐遁世间的修行人的教诲,然后在公元1190年转生成一位对国家和百姓有深远影响的人物——耶律楚材。这样既成就了他的对大宋(更准确的说是对中原文化)的一片赤诚的忠心,也让中原的农耕文明得以延续。因为到了末法时期,历史真正的大戏要在中原演绎,所以中原文明必须保留,这是上天早已安排好了的。
因为蒙古人的嗜杀性格太严重,所以上天安排长春真人丘处机道长和学佛法的耶律楚材一同劝勉成吉思汗。这样才能保险一些。其实在表面上看来是一个道士和一位心怀佛法的人劝勉成吉思汗,其实在背后很多神的因素也在消减着蒙古人的嗜杀与不文明的种种因素。
其实说到嗜杀和游牧民族其他方面的不理性不完善的特点,其实背后也是有神的因素在其作用。只不过这类神不是善的,而是恶的神或叫“凶神恶煞”也行。
自从长春真人丘处机和耶律楚材出现时候,劝勉成吉思汗和拖雷包括后来的元太宗(阔里台)的过程就是一场正神和邪神之间的较量过程。在人间表面就是原本攻下城池就屠城灭民、君臣之间不讲礼数,不尊礼法,想用游牧民族的统治方式对待农耕文明,后来一点点的都改变了。
虽然说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汉化最浅的一朝,但可以说没有耶律楚材,汉族会遭受更大的劫难。
下面是耶律楚材简要的人生经历:
耶律楚材在金章宗明昌元年六月二十日(1190年7月24日),生于燕京,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东丹国国王耶律倍的八世孙。
当楚材出生时,其父耶律履精通术数已届六十岁高龄,耶律履以“吾六十得此子,吾家千里驹也,他日必成伟器,且当为异国用”,便引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典故,为其子命名。
耶律楚材两岁丧父,后由其母杨氏扶养、教育成人。因精通汉族文化使他能博览群书,又能诗善文,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医卜及释道等学说无一不精。
耶律楚材于1215年至1218年期间在燕京报恩寺向一位佛教的宗师行秀(1166—1246年,号万松老人)学佛。他参禅三年,懂得了“忘死生,外身世,毁誉不能动,哀乐不能入”的道理,被认可为佛门的世俗弟子,法号“湛然居士”。
1218年夏天,成吉思汗于漠北草原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接见了他,经过了解,就日益器重他。
成吉思汗定燕,召为相,历事两朝,凡蒙古陋风,悉为改革,蒙古立国规模多出其手,也为后来忽必烈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
元太宗三年(1231年)农历八月,始立中书省,以耶律楚材为中书令。期间推行各种改革及善政。先后实施了:
确立跪礼,制订君臣之仪;兴科崇儒,发展文人治国;改变屠城传统,着重富国保民;整顿吏治,废除羊羔儿利。
其人刚正不阿,以为天下表率,为了秉公断案敢于顶撞皇帝,弄得皇帝当着大臣面前承认错误:“朕虽为帝,宁无过举耶?”
1241年12月11日,元太宗窝阔台病逝,乃马真皇后临朝称制,她当政期间,朝政多乱,耶律楚材身为中书令,却力争不得。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甲辰年)五月十四日(1244年6月20日),耶律楚材悲愤以终,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赠经国议制寅亮佐运功臣、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文正。也是因为耶律楚材的德行其子耶律铸为元世祖时宰相。(以上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
在汉族人建立的宋朝被大元所灭之时,幸好有耶律楚材的出现汉人才没有受到灭种的命运。也正是因为耶律楚材“按计划”完成保护汉人和教化蒙古人的作用,那么在明朝耶律楚材又转生成一位朱元璋帐下的开国元帅徐达。
以至今日,再见到这个人时,虽然他表面上很不着眼、非常普通和寻常,和最普通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他今生用他的方式来完成心怀天下、心怀苍生的历史使命。限于篇幅这些详细就不写了。
二零一五年十月一日于国殇日
from 气功网
2015年10月9日星期五
印尼四百名师生齐炼法轮功(组图)
【明慧网】每周六早晨,数百名印度尼西亚巴丹岛和谐学校的师生会在学校的广场集体体操。二零一五年九月五日,他们首次炼了法轮功的五套功法。
图1-3:巴丹岛“和谐”中学与“和谐”专科约四百位师生集体晨炼法轮功的五套功法 |
图4:中学校长和专科校长以及老师们也一起晨炼法轮功的五套功法 |
巴丹岛部份法轮功学员到学校传播福音,校方当即表示这么好的功法,应该让学生们都知道。那天有四百名中学生和专科生,加上老师们,以及该校的校长,聚集一起齐炼功的机会。
还有很多练完体操的小学生们,怀着好奇心,纷纷前来观看学长和老师炼五套功法。炼完后,部份中学生向学员索取法轮功的简介,也有学生的家长向教功的学员咨询,学员建议他们到附近的炼功点进一步了解法轮功。
from 气功网
牛顿妙譬说服哈雷信神
艾萨克.牛顿在科学领域里的杰出成就,在世上赢得了“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与“近代物理学之父”的尊称。有关牛顿的传记,多数都止于讲述牛顿的科学成就,却遗漏了牛顿的信仰。牛顿自己的手稿,展现了信仰在他科学生涯中的重要地位。牛顿从研究自然的奥秘开始,发现自然深不可测终而进入了宗教殿堂,向世人证明了高级生命创造的宇宙是何等奇妙和伟大。
牛顿生于1642年12月25日午夜,是一个早产儿。牛顿的父亲是不识字的农夫,母亲哈拿是个性坚强的女人,一起经营在英国乌斯托普的小农场。牛顿的父母俩都属于清教徒--信仰坚定的基督徒。
在牛顿出生前3个月,他的父亲病逝,缺乏人力的小农场没有收成,家境更是贫穷。哈拿才死了丈夫,眼看唯一的孩子也要死了,在最绝望的时候想起了圣经上也有一个名叫哈拿的女子,在难过时向上帝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你。”牛顿的母亲怀抱着她的早产儿,向上帝发出同样的祷告。在牛顿的一生中,母亲的这个祷告对于他的个性与信仰有深刻的影响。牛顿在大二时,在笔记本上写下祷告:
上帝啊!若我心偏于邪恶,请勿成全我;
不是为得祝福来跟随你;
不是只在教会中渴慕你;
让我做个敬畏你的人,
且因着敬畏你,
而不畏惧邪恶的人。
牛顿经常思索当年母亲的祷告蒙上帝垂听这件事,他意识到上帝让他活下来,一定有些事是要他去完成的。他以毕生精力研究宇宙的奥秘,对“无神论主义”深不以为然,他指出:“当我观察太阳系时,看到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刚好使地球得到适量的光和热,这可不是偶然的现象!”
伟大的造物主
在精密研究考察奇妙的宇宙结构后,牛顿更深深地感到创造宇宙者的伟大,真的是无可测度。一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却自认为对宇宙的奥秘所知有限,有如沧海一粟。
牛顿曾说:“在没有物质的地方有什么呢?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从何而来呢?宇宙万物为什么井然有序呢?行星的作用是什么?动物的眼睛是根据光学原理设计的吗?岂不是宇宙间有一位造物主吗?虽然科学未能使我们立刻明白万物的起源,但这些都引导我们归向万有的神面前。”从牛顿的时代开始,几百年来虽然科学日新月异,牛顿的疑问在人间研究的尽头还是看不到答案!
论到天体的构造与运行,牛顿严正地表示:“从诸天文系的奇妙安排,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必是全知全能的高级生命的作为。宇宙间一切有机无机的万事万物,都是从永生真神的智慧大能而来;祂是充满万有,全知全能的;祂在这无边无量、井然有序的大千世界中,凭其旨意,创造万物,运行万物,并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人类;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宇宙的万物,必然有一位全能的神在掌管统治。在望远镜的末端,我看到了神的踪迹。”
妙譬说服哈雷信神
牛顿毕生的主要精力用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视科学为余事。他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说,他不过是在“追随神的思想”,“照神的思想去思想而已”。
牛顿有一位朋友,就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哈雷,他因推算出一颗彗星的轨道,这颗彗星后来被命名为哈雷慧星,他却不肯相信宇宙中一切的天体是神创造的。
有一次,牛顿造了一个太阳系模型,中央是一个镀金的太阳,四周对应着天体秩序排列着各大行星,一拉曲柄,各星立即照自己的轨道和谐转动,非常美妙。一天,哈雷来访,见到这模型,玩弄了很久,惊叹叫好,急着问这是谁造的。
牛顿回答说,这个模型没有人设计和制造的,只不过是偶然各种材料凑巧碰在一起而形成的。哈雷说,无论如何必定有创造它的人,无疑地是位天才。这时,牛顿拍着哈雷的肩头说:“这个模型虽然精巧,但比起真正太阳系,实在算不了什么!你尚且相信一定有制造它的人,那么比这个模型精巧亿万倍的太阳系,岂不是全能的神,用高度智慧创造出来的?”哈雷这才恍然大悟,也相信了有神存在。
牛顿临终前,面对仰慕他智慧和称颂他伟大科学成就的人,谦虚地说:“我的工作和神的伟大创造相比,我只是一个在海边拾取小石和贝壳的小孩子。真理浩瀚如海洋,远非我们所能尽窥”。
来源:新生网
发稿:2015年10月9日
from 气功网
2015年10月8日星期四
贪恋美色 口眼造业 福禄折尽
明朝的吕清,平日喜好谈论淫秽之事和偷窥妇女。恣意以口眼造淫业,行为非常放荡。他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家里非常贫穷,两个儿子相继的死去。
有一天,吕清忽然暴毙,见到了祖父很生气的对他说:“我们家两代积德行善,你命中该发巨万的财富,没想到你贪恋美色,口眼都在造业,福报都快要折尽了。我恐怕你会真的去犯邪淫的恶事,那么我们吕家的后嗣,就没有指望了。所以我才哀求恳请阎王,提前把你拘到阴曹地府来看一看邪淫的厉害!”吕清说:“听说奸淫别人的妻女,会得到绝后的报应,事实上我也很害怕会得到这个报应,所以我未曾犯过啊!”
旁边一位冥官说道:“岂只是绝后而已啊!如果是女子主动来勾引,而自己就顺水推舟不推辞,这个罪孽,就是只有绝后的报应。若是自己引诱逼迫女子,屡屡再犯,迫害他人妻女的,甚至堕胎或杀死对方妻子或丈夫的,反应岂只是绝后呢?对于邪淫罪的惩罚,在阳世间的法律太宽松,但是阴间的法律却是最严。凡是人一动了邪淫的欲念,就是罪业。三尸神就会自首,灶君和城隍就会据实的奏明,如果他们隐匿或是漏掉,便是大过啊!你试看今天的发落,便知道了。”
过了一会儿,鬼卒们就带了许多犯过邪淫罪的犯人上殿,他们都披枷带锁跪在地上,阎王厉声吩咐道:“某人变为乞丐疯癫作哑巴,某人变为娼妓后瞎眼,某人两世作牛,某人十世作猪。”接着就由鬼卒押去投胎。吕清亲眼目睹,毛骨悚然。
只听冥官对他说:“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呢!你千万不要贪图片刻的欢娱而失去了人身,应该避色如同避箭一样,而且要刻印文章劝世啊!”不久,阎王就把吕清放回了阳间。吕清刻印《游冥录》一万张以警惕世人,而且尽力的行善。吕清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连续生了两个儿子,而且家财万贯,非常的富有。吕清后来决定避绝尘嚣,往南海修道去了。这是吕清的同乡蔡菁,为他所作的记载。
(来源于《感应篇汇编》)——明慧网
from 气功网
2015年10月7日星期三
诸葛亮转世的故事
印度的一个胡僧,不知其姓名。他的面貌丑陋,身穿乾陀色缦条衣,脚踏革履,手持铁锡,化行于京辇。
当韦皋降生的时候,才三天他家就召僧斋,胡僧不召自来,韦氏的家僮非常生气,只给他一个破席子坐在庭院中。吃完饭以后,韦氏命乳母抱出婴儿请群僧为婴儿祈寿。胡僧忽然站起来对婴儿说:“别久无恙乎?”婴儿好像很高兴的样子,众人都很惊异。韦氏的先君说:“这孩子出生才三日,我师何故说分别很久了?”胡僧说:“这不是施主能知道的。”韦氏一定要知道。胡僧说:“这孩子是诸葛武侯的后身,武侯在东汉的时候为蜀丞相,蜀人受他的恩惠很久,现在降生于世将之家,将为蜀门帅。而且受蜀人之福。我以前在剑门与这孩子友善,现听说降生于韦氏,故不远而来。”
韦氏惊异于胡僧的话,因而以武侯作为婴儿的字。后来韦皋累迁太尉兼中书令,在蜀门十八年,果然非常契合胡僧的话。【明慧网】(《神僧传》)
from 气功网
2015年10月5日星期一
鲁惟一儒
文/慧勉
庄子去见鲁哀公。
鲁哀公说:“我们鲁国多的是儒门弟子,很少有研究你那道家学说的。”
庄子说:“鲁国的儒生很少。”
鲁哀公说:“我们全鲁国的人,都穿戴儒者的服饰。怎么能说少呢?”
庄子说:“我听说,儒者戴着圆帽的,知道天文;脚下穿方鞋的,明察地理;用五色丝带把玉块系在腰间的,临事能很快做出决断。然而,一个君子,真的有这些能力,未必是这样穿戴。这样穿戴的,亦未必就一定有以上的能力。假如你不相信,你可以向全国发布一个法令,说:‘没有某种能力,而穿戴某种服饰的,一律要处死罪。’你再看看有几个人还穿戴儒者的服饰?”
于是,鲁哀公便下了这样一个法令。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五天后,全鲁国除了一个男子即孔子而外,其他,便没有一个再敢穿戴儒者服饰的了。
庄子说:“全鲁国只有一个儒者,能说多吗?”
(据《渊鉴内函》)
来源:新生网
发稿:2015年10月5日
from 气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