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星期六

修炼中的一次美色考验


来源:

一个生意上常来往的,以前我曾照顾过她,她人漂亮,精明能干,见面就“哥哥”的叫着。一次跟我对账时,她不时用目光瞅着我,我感觉她那种情和色的物质很浓。其实是我自己有色心,以前对她有过非分之想。如果我心里干净,一身正气,她绝不会用这种眼神看我。临走时她说:“大哥,你这人真好,你咋那么好呢?”我说:“修人都这样。”她说:“你家嫂子肯定对你好。”后来想是试探话。我说:“我那位是事业型女人,很能干。”她说:“来世咱俩做吧?”我一愣,不由看了她一眼,她水汪汪的一双眼睛正等着我回答。我笑了,心里虽然有点小波澜,但回答很干脆:“我是的,没有来世,这一生就修成了。”那种正念好像眼前什么都挡不住似的,一定是的加持。

取经路过女儿国时,面对国王美色的诱惑,那种考验也是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的,虽然之前唐僧历经千辛万苦,与西天只有,可是,过不去女儿国王这个关坎,什么都不算。面对女王的美色,唐僧是动心的,不动心就不叫关了。可是,不管心里怎么涌动,去西天那个决心是什么也挡不住的,这就是佛性的坚如磐石。


from 气功

千古义商张保皋(46):金瑜政贪图捷径引狼入室

文:刘如
来源:

正如阎长所料,金明的上大等大人病故,侍人的父亲继任上大等之位,王上一旦离世,侍中大人的父亲就会自然继承王位。由于父子二人不能同时担任重要职位,侍中大人因此退位,由金明接替了侍中大人的职位。金明一旦成了新任侍中,立即将张召唤到皇都,众人皆以为金明为报上次在清海受逐之辱,因此劝大使抗命。但是此时婷花的哥哥被夫人抛弃之后,张大使不记过往之仇将他收留在清海学做贸易,他劝大使不要抗命,毕竟是侍中之命,而且大使是王上亲封的职位,料金明不敢随便动手,他对官场的事物比较了解,可以陪同大使一同前往,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原来金明是为了让张大使协助自己图谋王位而将大使召唤到皇都的,他跟都督金阳一样,以为张大使一直在背后以巨大的财富和兵力援助前侍中大人,所以他表现的很大度的样子,不计前嫌,表示希望大使能到他身边支持他,协助他,就象协助过去的侍中大人一样。张大使明确的告诉金明,他从未协助过前侍中大人,永远不会参与皇都的政治争斗,他会遵照王命全力使清海繁荣,进而使新罗富足,如果金明真的为百姓着想,应该体谅他的。大使断然拒绝了金明的要求。金明被刺激的浑身颤抖,认为自己两次受辱,再也不能咽下这口气,发誓一定要除掉

夫人听说此事,提议刺杀前侍中大人金瑜政,以绝后患。金明于是听从夫人的提议,让夫人派刺客潜入金瑜政大人的府上。由于张大使来到皇都见过金明后,顺便拜访金瑜政大人,因此救了大人。夫人的刺杀虽然没能成功,却刺激了金瑜政,不管张大使如何劝他暂时去清海守护他的安全,大人就是听不进去,要跟金明和夫人决斗,绝对不许金明登上王位。婷花为不妨碍张大使与彩玲小姐的婚事,劝服大使将她放下,她会跟着大人,侍奉左右以报大人,因此跟着大人在皇都生活,她虽不赞同大人以牙还牙的报复行为,但是也无法劝服大人改变想法。

正是这个原因,阎长的一番谬论得到了大人的认同和赏识。阎长抓住机会提出只有杀掉金明才更有利大人的父亲登上王位,确保王位后,才能继续实施先王的改革。大人为图捷径,开始心动。他问阎长的身世,阎长并不隐瞒自己原先海盗头子的真实身份,告诉大人都督金阳给他的自由,他的过去已死,希望大人给他机会,让他为大人效命。阎长的才智与勇气非常具有诱惑力,符合着他想要除掉政敌的急切心愿,因此,大人明知阎长是个罪恶滔天的海盗,却对他的才智及武艺恋恋不舍。很显然,阎长可以成为他手中一把锋利无比的刀子,只要利用阎长,就可以轻易除掉眼中的政敌,大人心中被大大动摇,默许了阎长留在他身边的请求。婷花见状非常担忧。但是,由于大人的默许,阎长开始了他第一步的刺杀行动,首先把为金明出谋划策的谋士杀死了。

阎长刺杀金明的谋士不久,王上病危,金瑜政大人的父亲眼看就要登上王位,都督金阳非常着急,他认为不赶紧刺杀金明,就无法取得拥立新王的功劳,让阎长无论如何,一定要把金明除掉。阎长曾在扬州替李师道刺杀过唐朝的,因此这种高难度的冒险刺杀,无人能及。阎长趁金明在自己府上召开会议时,伪装与会人员混入其中,用飞镖刺中金明要害,成功完成任务。

金瑜政的父亲听说金阳杀了金明,刚开始非常生气,认为这是歹毒的行为,但是金阳却说他这是为了报答大人当年对他的救命之恩。金瑜政见政敌已除,正中下怀,没有责怪金阳,反而认为既然已成事实,干脆由他亲自出面除掉那些跟随金明的贵族,主动掀起了一场血腥的风暴,杀掉了许多无辜的人。认为这样才能树立王室的权威,帮助王上完成改革。夫人得知消息,赶紧带着金明的“尸体”逃出了皇都。由于许多跟随金明的贵族被金瑜政下令处决,皇都一时人心惶惶。金阳则派阎长四处寻找夫人的踪迹,要除掉夫人。但是始终找不到夫人。

张大使早离开皇都,回清海去了,因此根本不知道阎长被放出来,而且还跟了金阳,说服大人除去政敌。当他听到皇都发生的这些事情,是金瑜政大人利用一向厌恶的金阳杀害异己、铲除政敌,挑起了这场血腥的事件,简直难以置信,前侍中大人怎么能够留用金阳这种心术不正的人在身边替他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来。

婷花的哥哥昌剑公子是跟从夫人一路走过来的,他从腐败的乱世中得出一个自以为正确的结论,认为政治就是这样,就算是宿敌,为了眼前利益,也可以暂时合作。赵大人也是这样的见解,觉得很正常,反倒对张大使未能在皇都协助金瑜政、未能参与此事感到可惜,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就捞取不到拥立新王的功劳。

在权势利益面前,人往往随波逐流,但张大使并不被这些所动,他明确对大家表示:我跟(金瑜政)大人有来往是因为他对权力没有野心,如果他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引起这场血腥的纷乱是事实,如果他利用了金阳也是事实,那我会断绝与大人的来往。

其实,金瑜政大人此时所运用的手段跟夫人、金明所使用的手段没有两样,无论此时大人有多么好的借口,说是为了完成王上未完成的改革,这种血腥的残害无辜的手段都是无法原谅的。当年张大使剿灭海盗时,李大人面对他的时候也是振振有词,要推翻特权身份制度,要夺取天下改变受压迫的命运,所以不得不拿起刀剑,但是他的所作所为跟那些蛮横残忍的贵族没有任何区别,强取豪夺滥杀无辜,绑架百姓如畜生一样卖往他国,牟取暴利,罪恶滔天,人们多么容易在权势与金钱面前失去理性,忘记自己原先立志的初衷。张大使坚守薛大人的教导,自始至终都不曾忘记自己实现海上的远大目标的根本目的与出发点是为了救助更多的苦难中的百姓,是为了新罗整个国家的富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担心理想实现不了为借口而动用血腥的手段铲除异己、残害无辜。在这一点上,张大使非常的清醒。动用不义的手段走捷径的后果是非常危险的。前侍中大人很快会尝到这一苦果。

赵大人见大使不动心,眼看头功被金阳抢了,觉得很可惜,不停的劝大使应该现在赶紧动身前往皇都协助金瑜政大人,否则将来一定后悔。但是他们都忘了,大使得以受到王上的接见信任,得到大使的职位,都是践行之举而获得的。

大使见公子与赵大人等不停的劝他去皇都,心里很是郁闷,夜里一人独自在门外踱步。彩玲小姐此时已经与张大使成婚,她见丈夫心绪不宁,跟了出来,大使问采玲:你也认为我应该去皇都协助金瑜政大人吗?采玲回丈夫:我也不清楚该怎样做才是对的,但父亲在世的时候始终跟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他说生意人尝到权势的甜头后,总想走近道。我觉得没有必要抗拒权力 ,但也没有必要成为权力的奴隶去追逐权力,你现在不仅是我的丈夫,也是清海镇的首长,无论你做出什么判断,我都愿意跟随你。

张大使虽然没能跟婷花走到一起,不过却也娶了一位非常贤明理性的妻子。采玲小姐从小由父亲一手培育教导,非常了解父亲的生意之道,绝不会失去道义的原则,也从不屈服任何的权势。她在张大使面临重大的抉择时,总是肯定和支持着丈夫。采玲的话一下使大使混乱的思绪清晰起来,知道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是正确的,于是坚守在清海不动。


from 气功

2019年3月15日星期五

史上首位敢于舍命直谏的状元

文/宗家秀

山东武城人,年少好学,研读百家,最早是一名小吏。虽然隋末官场混乱,孙伏伽还是因为德才兼备而得提拔,几经升迁。隋炀帝末年,他被派往京畿重地万年县(今陕西西安)任法官。

三个奏折 从地方被调到中央

李渊君临天下后,,下旨广开言路,大小官员都可以给、朝政提意见,于是孙伏伽连上三折直谏皇帝,针砭时政。

孙伏伽劝谏李渊,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是皇帝听不得批评,闻过则怒,他认为天子有诤臣,胜似有千军万马,可化敌为友,强国于无形。

当时前线传捷报,太常寺卿献媚李渊,准备大搞庆典,以五百歌伎献舞于玄武门,因物资匮乏,太常寺卿就下令到民间征集舞服。

孙伏伽就此事直谏李渊:“歌舞宴乐是隋末的淫风沉渣泛起,有损大唐气象。皇帝不可贪安享乐,声色犬马,修身正己才能平天下。”

后来孙伏伽又劝告皇帝选贤任能,对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要慎重挑选,防止身边的人误国坏事。

李渊读罢奏折,认为孙伏伽胸怀坦荡,指陈得失无所回避,至诚恳切,下诏让他当治书侍御史。

就这样,出身卑微的孙伏伽因为三个奏折,就从一个地方县级官员跃至中央级官员,还得到了三百匹锦帛的赏赐。

拦路死谏

就在人们以为孙伏伽会专心当御史时,孙伏伽却以官员身份参试大唐的首次科考,结果年近四十的孙伏伽成为中国历史上科举第一人,笔试第一名,殿试也得了第一。

自此,孙伏伽更加得到朝廷的信任与重用。唐太宗将其调到大理寺司法部门任少卿,后又任民部侍郎。退休前,孙伏伽任大理寺卿,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唐太宗曾一度迷上打猎,一日他领着侍卫,背弓插箭,牵着猎犬,整装待发。突然孙伏伽匆匆赶来,一把拉住皇帝的马缰说:“骑马射箭游猎,若是少年还有情有可原,您贵为天子,热衷打猎既不利于国家,又不是值得后世效法的好榜样,臣以为陛下不当如此!”

唐太宗说:“朕有侍卫护驾,又不扰民,你尽管放心。”

未曾料到,孙伏伽将马缰绕在腰间,噗通长跪于马前死谏:“陛下今天就请从老臣身上踏过去,臣愿意一死换得陛下纳谏。”

唐太宗见状,怒斥:“你好大胆!限制起我的来了!来人,把他拖出去斩了!”几位魁梧的武士马上将孙伏伽围住。

孙伏伽面无惧色:“夏朝的关龙逢也是因直言进谏而被杀的,看陛下犯过而不改,我情愿和他在九泉之下相见,也胜过茍活。”

唐太宗见孙伏伽如此倔强,不顾性命,也为他大无畏的精神和一片忠心所感动,便对孙伏伽说:“你忠谏报君,这是大唐王朝的福份!那朕今天就不出去了。”不久,唐太宗封孙伏伽任谏议大夫。

为人忠直的孙伏伽从不俯首帖耳,照样一路官运亨通。老来他辞官回乡,恬然归隐山野,于658年离世。

(来源:《旧唐书.孙伏伽传》、《资治通鉴》、王定保《唐摭言》、徐松《登科记考》、徐应秋《玉芝堂谈荟》)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爱民必先去弊政”(数文)

文:曾敬贤
来源:正见网

一、“这就是为百姓办实事益民县令郭谘清官啊!”

清代金庸斋《居官必览.赋税》记载:

郭谘担任肥乡县县令时,发现田赋征收极,且长年得不到治理。郭谘到任后,心中想道:“赋税征收不公平,唯独富户逃免,而贫户日益困难,致使隐瞒、霸占土地的人,日益增多,因生活艰难而逃亡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样下去,国家所征收的赋税,将会更少了。这可是作县令的罪过啊!”于是,他闭屋思过,几天不出,想出了透明、公开、老百性都会的、容易执行的“以千步丈量田地”之法,四处丈量登记,终于得到了农村田亩的实数。坏人现形,真相大白!除去无地承担赋税的四百家,改正无赋税、却有土地的一百多家,隐藏土地不报,又拖欠赋税的有八十万。从此以后,百姓负担公平,流民都陆续返回家乡。全乡欢腾!

潘鳞长评价说:“丈量土地的办法,不是说不可用,但必须像郭谘那样做,才会有好的效果。除去没有地、却依然缴纳租税者的赋税,则不致于让他们白白交税而受累。改正不交租税、却占有土地者的赋税,则不致于出现隐占田地的豪强。使贫户不致于受欺并苦困,而逃亡的人,就可以恢复家业了。田赋不平难治政!这就是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益民县令郭谘清官啊!”

二、徐九经为民办事!

《明史?循吏徐九思传》记载:徐九思,又名徐九经。(即新编剧《七品芝麻官》的主人翁徐九经)嘉靖四年(1525年)中举,屡考进士不中,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经部选为句容知县,为任九年。

徐九经是江西贵溪县人。开始办事时,谦恭谨慎,好像无所作为。不久,发现有一名书吏,偷盗空白印信,徐九经按查书吏的罪责,一贯避轻就重, 危害百姓。即对他进行惩罚判决。上司来为书吏说情,徐九经没有徇情。此后,吏员们个个小心戒惴,不法行为,收敛了许多。

徐九经办事,对普通百姓施加恩惠,而对于豪猾宦家,特别严厉。对诉讼者,鞭笞不超过十下。诸种催科事项,预先与百姓约定期限,逾期只是命令里老者,责之而已。从此以后,衙役没有敢到村间乡里去扰民的。

本县东西有通途大路七十里,尘土累积有三尺,每逢雨雪时,泥泞埋没大腿。徐九经节省公费,自掏钱,请民工铺上山石,方便了行路。

朝廷多次派有权势的太监,到本县三茅山祈祷神灵。县民苦于供应。徐九经搜寻故旧档案,查到“有盐引金”,久贮于府库的项目,请示用此项给以支付,使县民没有受到困扰。

灾荒年,粮食价格飞速上涨。巡抚发下官仓粮谷数百石,要县里平价出售,而偿还价值回官府。徐九经说:“这种出售,都是豪强富户买去。贫民虽然是平价,也没有钱来买。”于是,以时价卖出一半,还粮谷价值于官府,而以剩余粮谷,煮粥给饥民吃。粮谷多,则让贫民量力分别背负回去,那些在山区边远的人,则就近取用富人的粮谷,由官府偿还他们,这样就保全、救活了很多贫民。

他曾经说:“即使是天子布施大恩大惠,怎么能人人蠲免田租、赐给免除徭役呢?灾荒之年,全在我们这些县官,斟酌缓急,合情合理操办救民为宜。”后来,他因为与应天府尹不合,为巡抚所弹劾。吏部尚书熊浃,知道徐九经的贤能,特为他请示留任。

 三、满岱宽待百姓

清代袁守定《图民录》卷3记载:

天生仁厚,是做官的第一美德。近来,吾丰县的父母官(即知县)名叫满岱,是满族人,生性有长者风范,为人宽厚仁恕有余,不曾挑剔过百姓的过失,而善于热情关怀抚育百姓。他曾经从春天到冬天,仅仅采用了一次杖刑二十的刑罚。

吾丰县是个政务繁杂的县,素来难以治理。满岱县令不用鞭打刑罚,而吾丰县却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过去,吾丰县的衙役狡猾,历来善于盘剥百姓,因为满公不轻易用鞭打,所以百姓不怕衙役,而衙役也就没办法插手,再从中盘剥了。

后来,满岱因事被人弹劾,老百姓中不论是什么人,都为他哭泣。

满岱的天性纯真自然,不是勉强做出来的,做官的人应当学习效法他。

四、叶士宽善待贫民,智斥欺诈!  

《清史稿?叶士宽传》记载:

叶士宽,字映庭,江苏吴县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举人,官至宁绍台道。

叶士宽被任命为山西定襄知县时,访问人民的痛苦,革除苛捐杂税,办事不通过手下的一般官吏,亲问亲为,所以事务办成,而不搅扰人民。雍正八年(1730年),升迁为沁州知州,代理潞安知府。

做知府期间,他革除没有名目的各种杂税,恢复四门的集市,以方便商民。曾经代理平阳、太原知县事,治理和品行是山西的第一。雍正十二年(1734年),他因才能出众,被推举,升迁为浙江绍兴知府。有不务正业的人,格斗杀死读书人,士子们喧哗,将要举行罢试(拒绝统一考试),叶士宽正在三江闸查勘,奔驰赶回,只用数语,便化解了此事。

有一次,大风掀起的潮水冲垮海塘,叶士宽亲自领导堵筑工程,便完工了。乾隆初年,调往金华府。东阳县有饥民,要求赈济的人数以万计。叶士宽说:“按照户口登记实施赈济,这是赈济登记的户口,不是赈济饥民。”便召集饥民前来,注名于簿册,而斥责二人,民众乃安定。二人中一个是妇女,曾经因诉讼到过官府,穿的是华丽服装,现在,她改换破旧衣服,来乞求赈济,被叶士宽认出,下令剥去她的破旧衣服,里面尽然穿着华丽服装。另一个是男子,容貌很是光鲜,叶士宽下令让他喝下脓疮落荚泡成的汁水,而使他恶心而呕吐出酒肉来。只此二人,未予赈济。众人惊服!那些想冒假领取赈济的人,悄悄散去。

五、于亲爱百姓

《清史稿.于成龙传》记载:
罗城县地处万山之中,疟疾、等,传染瘟疫盛行,瑶、僮(壮)等少数民族,粗犷凶悍,刚刚纳入清朝版图。当时战争刚结束,遍地荒芜,县中的居民,仅有六家。罗城县没有城郭和县衙门。于成龙到任以后,马上召集县府官吏和百姓,对他们施行安抚,申明治安纪律制度。一旦强盗出现,立即逮捕问罪,请示上官核实,审判定案后,即行处决,使人民得以安心居住。邻近的瑶族,每年都来抢掠,于成龙纠集乡兵,声言要直捣巢穴,但实际上却采取“开诚布公,消嫌释疑”的策略,与瑶族首领盟誓,“约每年十月,犒赏六只花酒一次”,瑶族首领,因此畏惧而感化,发誓不再侵犯罗城县境内。人民得以尽心尽力地耕耘。

于成龙在罗城县任职七年,与人民敬爱就像家人父子。于成龙写报告给上级官府,恳请宽免徭役,上书改官盐为流商盐,以降低盐价。修建学校,以施行。创设养济院,以收养孤寡老人。凡是应该兴建和废除的政事,都按顺序施行,罗城县迅即变成为安定太平的安乐县。

六、“爱民必先去弊政。弊政除,百姓服!”

《清史稿?循吏传》记载:
刘衡曾经说:法律的意义,在于提倡忠厚。根本是在于治理。要求达到爱民的目的。然而爱民必须先除去危害民众的事情,因此常常寓宽大于严正。官民之间的阻隔,都是因为胥吏们表里为奸。刘衡所到各县,设长条几案于大堂左右,把六房分为六个隔断。各房书吏呈上案件,则各自在本隔左侧几案放置,准备妥当则击打石磬以通告。刘衡亲自去取,立刻为他们核实办理,放置在右侧的几案。各房书吏以顺序承领,壅隔弊病全部革除。有诉讼时,坐在衙门,堂堂皇皇受理诉讼状,亲自书写命令,叫原告交给里正,转里正传带所诉讼的人,传到立即审讯结案。不是重大案件,不派遣衙役拘拿;既然派遣,必须注明衙役的姓名、年龄、相貌在拘拿凭据上。又命令衙役,互相担保写下文书,设立连坐法,使那些祸害百姓的衙役,无所施展伎俩。刘衡性格平素很严厉,办理诉讼案件,则脸色转为和缓,如果弄明其中情理,笞杖不超过十下,惟有对豪强奸猾的人,则痛加惩治,一点也不留情。他曾经访问和延请士绅,了解地方利害所在,依次兴举其利,而革除其害。对待县丞、主簿、驻守军官等同僚,一定是和睦同心,时常周济他们的困乏,情事急迫可以互相倚靠。并在城乡,建立义学,在公余时,亲自去讲学。为政治理的重点,主要以抚恤贫困,保护百姓、纠正人心、端正士人风气为主。

刘衡经常说:“爱民必先去弊政。弊政除,百姓服!”

七、体恤铺行,仁恩难量

清代金庸斋《居官必览?事使》记载:官府与百姓地位悬殊,在进行交易、征税、赈济的时候,最容易萌生欺诈。那么不知体恤百姓的人,往往以征用日常用品的名义,而滋扰民间,自己却安然不觉。例如在索取物品时,为求精美而责令更换,其中一定增加有闲杂费用。发价者一旦经人转授,必有中饱勒索的弊端产生。更严重的是有的还要伺候奔走,百姓的本业被长期耽误,但官府则还认为自己未尝横敛于民,哪里知道承担服役的人,早已不堪忍受了呢?

高忠宪公在《答陈石湖令君》中说:“怜悯驿铺兵丁,对于取得民心来说,是最为快捷的事。比如置办酒席一事,碗碟从铺户中拿来,但最后丢失破损,杯盘狼藉,不堪目睹。如果用公费开支购买器皿使用,并贮存在库中,由专人掌管,就不用烦扰老百姓。以此事推之,就可以使老百姓安定。”他在《宪约》中,还有这样的话:“上司铺张摆设,往往借用当铺,江南则派粮长借办,极其扰民害民。应当从本县节省的公费中置办,让库吏收领封存,归人查盘事件,不允许移用而造成缺少。”唉!可叹高公,多么细致周全啊!作为知府知县,应当知道只要按此事情推而广之,那么他们对百姓的大仁大恩,就难以度量了。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二十七):太宗择官不避仇 奉孔子之道

文:刘如
来源: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唯才是举,奉公选才,原本出自教导的择官之道。谁能做到,必出盛世。正因努力奉行,亲身实践,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它要求帝王放下个人恩怨情仇,一心为公,毫无偏私。择官时不以个人喜好、关系亲疏为准则,而是以是否对国家百姓有利,是否有贤才胜任官职为标准。太宗依据圣人教导进行实践的过程,被详尽记载于《贞观政要》<论公平>这一章,成为后世治国用人的典范。

太宗面对亲信的抱怨

<论公平>的第一段,先讲到太宗择官不避仇,引发了旧时属下的不满,但是太宗依旧奉行天下为公,唯才是举的正道。不被亲疏关系所左右。

原文: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及齐府左右处分之先己。”太宗曰:“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尧、舜废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诛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为公,无私于物。昔诸葛孔明,小国之相,犹曰‘吾心如称,不能为人作轻重,况我今理大国乎?朕与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则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今所以择贤才者,盖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问堪否,岂以新故异情?凡一面尚且相亲,况旧人而顿忘也!才若不堪,亦岂以旧人而先用?今不论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岂是至公之道耶?”

大意:唐太宗刚即位不久,中书令房玄龄上奏说:“原秦王府(太宗原为秦王)侍奉陛下左右的一些老部下,因未被封官,他们都埋怨陛下,说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部下都比他们早先安排了官职。”太宗说:“古时候所谓的大公,是仁德宽厚、公正无私。丹朱、商均是尧、舜的儿子,而尧、舜却因他们无德无才而废黜了他们,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却把他们杀掉。由此可知,作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为公,不存偏私之心。从前诸葛孔明,只是蜀国的丞相,他还说‘我的心就像秤那样公平,不能因人而轻重有别’。何况我如今治理一个泱泱大国呢?我们的衣食都出自百姓,这就是说,百姓的人力已奉献给了朝廷,而我们的恩泽却没有遍及民间,如今朝廷之所以要选择贤才,就是要安抚百姓。用人只问是否有能力胜任,怎能因亲疏、新旧关系而区别对待呢?凡是见过一面的人尚且感到亲近,何况是旧的下属,怎会一下子就忘掉呢?但如果才能不堪胜任,又怎能因是旧的下属而先任用?如今你们不谈论他们能不能胜任,而只说他们有怨言,这难道是至公之道吗?”

解读:皇权无私  外举不避仇

这段话提到的前太子与齐王,就是太宗的长兄太子和四弟李元吉。太宗还是秦王时,这两位兄弟因嫉恨秦王平定天下的功劳而屡屡在高祖面前陷害秦王,要置秦王于死地。因此用今天的话说,太宗与前太子宫和齐王府的属下,就是仇敌的关系。但是太宗并未因此而排斥他们,反倒被太宗原先的部分属下抱怨,太宗给仇人的下属安排官职反倒比他们这些亲信更加早。意思是待仇人比自己人还好。

实际上,太宗不过抱着公道之心对待所有人,无论亲疏与否,恩怨如何,是否曾经有仇,只要有才安抚百姓,对百姓有利,他就任用。原因在于,自己身为帝王,不仅仅是身边亲信的主人,更是天下之主,仇人也好,亲信也罢,都成为了自己的子民,要。个人的恩怨情仇,不应该成为帝王的用人标准,所以,他只能按照如今天下之主的身份来做事:宽恕公平。

其实,按照这段话,可以看到,这些抱怨的人,只是一部分原先太宗的下属,并非全部。所有的下属,太宗都按是否有能力安抚百姓来安排他们。如果仇敌的部下更有能力,更加适合,那就安排他们上任,标准就是唯才是举。并非待仇人更好;也并非有什么先后顺序;也不等于到了以后,就一定会安排官职给这些所谓的落在后边的下属,如果没有能力,也许都不安排。

太宗非常明智,明白任用官员,目的是恩泽百姓,安抚百姓,因此所有官职,都不是帝王个人的私有财产,可以随便赠送给人的东西,而是公职。必须用之以公道。这就是讲的皇权无私的含义。太宗深明其道,举出公认的圣王尧、舜,和著名的大臣周公与诸葛孔明的例子来说明,他只是尽帝王职责,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有理有据地抵制这些谬论,驳回了部分旧臣的抱怨。

说白了,太宗是站在维护百姓的角度在做事,而那些抱怨的属下,只是站在自己个人利益的角度在看问题。因此心生怨恨。这里太宗的做法,正是“外举不避仇”的实践。择官用人并不回避个人关系的仇人。那么“内举不避亲”又是何意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理清唯才是举的真正含义。

唯才是举  举的是贤者之才

这个才,指的是贤才,也就是说必须德才兼备。光有才智而无德的人,被古人定义为小人,小人的才智会祸国殃民,因此,古人讲唯才是举时,必然是德才兼备的贤才。太宗虽然在此没有专门针对这一点展开具体论述,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无需多说,古时候的人,对人的德行本就要求很高,这是个基本概念,无论你是否为官,都要按仁义之道来要求自己,只不过,如果没有读过书,没有具体的为官的才能和见识,比方你不识字,不会写公文,如何处理公务呢?就象一个大夫,光有救人的仁心,有爱护子女一样的父母心,但如果没有医术,同样有心无力,无法看病救人,成为一个大夫。因此,为官者,除了基本的理所当然的为人之道,还需要为官的才智。这才讲唯才是举。并非有了才就不看德行了。

其实太宗接下来的一段话,就可以证明,太宗说的才,就是德才兼备的贤才:

原文:贞观元年,有上封事者,请秦府旧兵并授以武职,追入宿卫。太宗谓曰:“朕以天下为家,不能私于一物,惟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况古人云:‘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汝之此意,非益政理。”

大意:贞观元年,有人上书请求把秦府旧兵都授予武职,补充进宫中做侍卫。太宗说:“我以天下为家,在任何事物上都不能偏私。唯有才能与德行能作为任用的标准,怎能因为新旧关系而有所分别呢?况且古人说:‘用兵就像用火一样,不抑制反会把自身烧死。’你的提议,对治理国家没有好处。”

这里的“惟有才行是任”指的就是德才兼备方是唯一择官用人的标准。进一步把唯才是举的含义讲清楚了。 那么下期,我们再来谈谈,太宗是如何认识“内举不避亲”的。


from 气功

千古义商张保皋(45):阎长被秘密释放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那么,在这场风暴正式展开前,剧中交代了本对权势争夺非常厌恶、曾经羞辱夫人、拒绝夫人财富支持的侍人是怎样一步步掉入金阳的圈套、将他原本厌恶的金阳留在身边发动血腥手段除去政敌的。

其实金阳早在张大使受封为清海镇大使后,看好了张大使拥有的比夫人更加强大的力量,他想借用大使的力量进入权力的中心,希望大使能用他巨大的财富和兵力象“协助”侍中大人那样协助他图谋将来,他可以成为张大使的眼睛,替大使除去想要牵制和危害大使的。说白了就是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相互利用。张大使马上拒绝了金阳,并明确告诉他,自己从未资助过侍中大人,只有侍中大人帮助自己而已,如果都督需要协助,夫人应该最合适不过了。金阳因遭大使拒绝,无法动用大使拥有的强大兵力,从此怀恨在心,并开始秘密建立自己的军队,图谋在未来的王位争夺战中派上用场。就因为他的野心,他秘密释放本该一辈子待在奴隶场的海盗头领阎长及其手下白庆、张行首,让他们加入秘密军队,替自己卖命。阎长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心术不正的人所利用,将他一身过人的才智与武艺继续用在助纣为虐的恶行上,无知的再度成为恶人手中的一把杀人的利器,毁灭着自己的人生。

金阳告诉阎长,只要阎长愿意跟随他,可以答应他任何要求,问阎长有何愿望。阎长说要杀了张保皋为自己报仇。金阳听了一点也不吃惊,只要阎长从今往后愿意为他效命,那就可以自由的完成心愿。阎长又被恶人成功的抓住他的仇恨,以给他自由报仇为条件,立下了终身为恶人卖命的约定。善恶是非不分的阎长,又将死守他所谓的助纣为虐的“约定”,成为千古罪人。

阎长获得自由,马上要去报仇,但是,来到清海后他发现一切都变了,清海被建设的如同军事要塞,想用他手中的刀子去刺杀张保皋,已经不太可能,清海士兵层层防守,根本无法秘密潜入本阵接近张保皋,平时他身边的士兵护卫也非常多。

金阳就是为了刺激阎长,让他亲自看到张保皋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才好劝服阎长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去争夺权势。他教阎长,如果想要报仇杀了张保皋,就要获得比他更大的权势。金阳让阎长到离清海最近的仁王寺,名为借住修行,实则让他边观察张保皋边研读史书,在史书中图谋获得权势的有利方法。金阳启发阎长,中国西汉末年王莽之所以能篡夺王上的宝座,就是因为王室薄弱,各方势力强盛的结果,跟今天新罗的情形十分相似,王莽将女儿嫁给皇上后又毒死了皇上,自己做了假皇帝。金阳将这些中国历史上被否定的违背道义的反面奉为获得王权的“智慧”教导阎长,而他自己将来真的仿照王莽篡权的手法,毒死王上,又将自己女儿嫁给后继的小王上,把小王上当作傀儡,一手操纵了王室,这是后话,不过靠血腥与不义获得的政权,当然也不会长久,新罗那段几年或十几年就更换王上更是频频发生,非常的混乱,因此新罗很快走向灭亡,张保皋就处在这样一个极其混乱的历史阶段,因此他的人生才会走得如此的艰辛,结局才会如此的悲壮。

阎长受到错误的教导,带着这样的思路看遍了中国的史书,他看不到暴政无法长久的教训,看不到违背道义以武力残暴获得的政权将屈服于更大的武力的正理、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正理。因此,他一辈子只知道用刀子解决问题,谁对自己不利,就将谁除掉。因为这种方法最为简单、快捷,但也最不得人心、最没有基础。

他在唐朝跟随李大人时为了牵制打击薛平商团也是受到这样的教导,所用的就是这种手段,这种残暴卑鄙的手段虽然也一时奏效,让李大人迅速得到薛大人的大行都之位、抢到薛大人的丹砂独家销售权,可是,由于这一切都是靠贿赂与疯狂的血腥杀人得来的,真的是来的快去的也快。但阎长看不到这些罪恶因素的教训,反而将怨恨发泄到了张保皋的身上,认为是张保皋毁了他们。阎长落入金阳的手中,因此又要重蹈覆辙,一辈子都无法摆脱无知下自我毁灭的悲剧命运,愚蠢的要成为金阳的工具,要为李大人和自己被判奴隶的痛苦向张保皋报仇,完全不能体会张保皋当初让他赎罪和反省的良苦

就这样,读完史书后,阎长为金阳分析新罗的形势:要想在王位争夺战中获胜,就要懂得选择值得协助推举的新王。阎长认为,现在的上大等大人很快就要病故,接任上大等职位的只能是侍中大人的父亲,王上一旦离世,继位的必定会是侍中大人的父亲,因此金明虽然也有继位的资格,但不得人心不足为虑。因此他劝金阳要想办法接近侍中大人,获得他的信任,全力助他父亲登上王位,这样就可以获得功臣的位置,掌握巨大的权势。

金阳惊讶阎长的才智,决定“帮助”侍中大人,阎长准备利用侍中大人常召见青年俊才的机会,投到侍中大人的门下,获得大人对他的赏识,以此接近大人,取得大人对他的信任。

侍中大人很快会因为夫人对他的刺杀行为(为了拥立金明除掉对手侍中大人)所刺激,被阎长的谬论所迷惑,最终动了走捷径的心。想走捷径会使很多人偏离方向,动用不正的手段。侍中大人的这个过程被描述的十分详细,他觉得自己是在为王室做好事,为了改革不得已的做法。这个做法为何是谬误的,该剧通过张保皋的思考与选择,向观众给出了非常形象而明确的答案。


from 气功

华夏诗醇:“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文: 郑重
来源:

【原诗】
:《蝉》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今译】
蝉栖高树,餐风饮露难以得饱,
发出哀伤之声,也无人倾听。
到了五更时,已声嘶力竭,
树色依然碧绿,还是不动于情。
官职卑微如桃梗,飘泊无定,
眼看杂草丛生,要把故园芜平。
感谢蝉鸣不断,使人警醒,
我也和你一样安贫乐道,举家清贫!

【注释】
本以二句:认为蝉居于高树,只餐风饮露,不吃食物。二句意思是:即以高树相栖,就难免饥饿,因而虽声带怨愤,也是徒劳。
五更二句:疏欲断意:谓蝉通宵啼鸣,到五更时,已无力气,疏落之声,已近断绝。但所栖之树却无情自碧,不顾蝉的呼叫,不理解蝉的衷情。
薄宦:指官职卑微。  梗:犹泛,代用一段寓言,桃梗说土偶人是泥土做成的人形,到秋天降雨时,就要。土偶回答说:我毁坏了,不过复归于泥土。而你这树枝条,被水漂走,却不知道要漂到何处?本句意谓官卑职微,行迹不定,无所归依。  芜已平:指杂草从生,盖满故园。
烦君二句:君:指蝉。警:惊醒、触动之意。举家清:指全家清苦。这两句是作者对蝉说的话:感谢你用你的鸣声,给我提示,警醒我:要安贫乐道,坚守我全家的清苦高洁!

【解析】
这是诗人的一首著名咏物诗。通过咏蝉,寄寓自己的志愿情怀。前二联写蝉,达到了物我同一,写蝉即者自己的身世。蝉高栖难饱,费声长鸣,却无人理解,纯属徒劳,这正是作者清高自处,而世情冷漠,无人相知的写照。三联写作者因蝉声引起的感受,抒发自己身为薄宦,飘泊外乡的哀伤。最后则物我合写,以蝉自警,要和蝉一样坚守贞操,自甘清贫。

诗以蝉起,又以蝉结,章法严密,物态的精细刻画,与情意的婉转表述,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确是托物咏怀的名作。为历来为诗家所称赏。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谢谢您多次、经常的提醒、警示我:应该安贫乐道,勿忘初心,清廉到底!我也正是如此,举家(全家)清正!

明代学问家陆绍珩说:“俭为贤德,贫是美称。”古人诗云:“官到能贫便是清!”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应以清正为好!


from 气功

幸有仙庭秀 可以慰乡愁

—— 散评2019年神韵演出
文:今昭
来源:正见网

想必读者诸公亦早已听闻“世界第一秀”的名声。笔者曾连续两年在观赏神韵演出后作观后感,试图描摹其神妙于万一,然而却越来越发觉:神韵的意涵深邃广博,决非拙笔可以轻易摹写。因此,今岁只作片语散评,发一孔之见,启万有之思。

今岁之观神韵,感触最深的是“”。

节目背景里喧嚷繁华的小镇,像极了国内某处名胜的景致:一样的烟火喧喧、一样的花灯如昼,令我这个漂泊异乡数载,且不知何时得以归的游子心里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觉。更不用提彝族舞、顶罐舞等民族舞中鲜亮欲滴的服饰:能量之强,直叫人感到阵阵如电击般的热流袭来。纵使是边疆异域的风情,也透着莫名的熟悉。连接和今天,草原上奔舞的仿佛就是当年的大汗…… 也许宿世轮回中见过,今生,也在什么地方见过罢?

但神韵之慰乡愁,又不止于此。

居庸关外,血染黄沙的疆场战士,怎的竟像是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一卷《明史》中奔腾而出?“观画入境”的那幅古画,看着十分眼熟。是宋徽宗的瑞鹤图?还是乾隆的石渠宝笈?随着背景动画,我跟着剧中人物步上彩桥、步入月宫。仿佛是进入壶中天地的书生:追随仙人的脚步,得以一睹乾坤。借助天幕营造出的3D、甚至近乎4D的奇佳效果,瑰奇灿烂的神话,此刻真实生发于眼前;从小就熟悉的古书故典、神仙传奇,今日又以新面孔示现:那里永远有山明水秀的风景,英姿俊拔的少年;有丽舞翩翩的仙娥、书声朗朗的青襟;有永不凋谢的花朵,绝不衰老的世情…… 如同相别多年的老友一朝重见:容颜微变,却依然分辨得出其神韵来。

但尚不止于此。

神韵的节目,中有极深的内涵。比如“观画入境”中女子画龙点睛的那句诗:一句破题,笔势雄壮出尘,决不似闺阁气象。作为诗词爱好者,看到这短短的五绝二十字,竟一时间不知何以评说,仿佛被这首小诗震撼,无以、也不敢随意评说,因这最后的五个字是如此理白言明,全然不顾忌前三句的铺陈辗转,一气冲开重雾,点到了人心最深处那片最难触及、却最是柔软的地方。

不同于另两个爱情故事,我更愿意将这个节目理解为超越男女之间关系的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心灵交流。跨越时空,与神交,这岂不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常态?就像自己有一天偶然翻到方孝孺的《深虑论》,一读之下,大为吃惊:通篇论调,与愚意何其相似!不禁感叹:千载之下,竟为知己。

又比如,那溶在五千文明点点滴滴中的修炼西游记的节目里,我看到的不只有唐僧师徒四人,更有那万人之上、集世间荣华于一身的女王:因为欲念贪痴,才会招来邪灵附体;正邪交战中修去邪欲,江山复清明,自己的王国众生也得以安宁。而最感动的莫过于结尾处仙人的现身:原来整个过程中,上师一直都在身边,看护着你、保护着你。在你绝望到自己都想要放弃时,是他抱着你、背着你走了过来。

在这个世界上,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渴望回归的因素。不同于强制性的清规戒律,这种渗透进民族血脉的因素,体现在历朝历代的翰墨丹青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看过不少神韵采访,许多西方观众提到过“我仿佛在哪里见过这场景”、“感觉就像回家了”、“我觉得我是中国人” ……  也许不止中国人,世界上每个民族的人们内心最深处都有这种渴望回归的愿望,如同每个民族在开始的时候,都流传着神创造了生命、神会回来救人的传说。

而这个讯息,也再强烈明白不过的贯穿在神韵演出里了:不在青灯古佛旁,也不在山林寺庙间,他们就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在道德下滑的浊世里…  黄衣蓝裙,那是黄袈裟和青莲花的颜色吗?当血红的镰刀锤现出真容,撒旦魔教的印记向人们传递着清晰的信号:它是为着而来的。当最后一刻马克思的脸被神力摧毁,主佛光耀无际挽救乾坤…… 现场捡耳朵听到一句观众采访“希望神韵的光芒能照亮后现代化的世界。” 个中深意,宁不如斯?

作家宋紫凤曾写过一段我极为钟爱的文字:“而说起这些,便如羁旅之人坐数家珍以慰思乡之苦。想来古人如我,我如古人,坐于高天之下,望彼正色苍苍,荏苒于心头的总是远谪红尘的乡愁。”  有观众说“中华文化如河水般源远流长,我愿逆流而上直溯其源头。” 也许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就是我们来时的天界;而这五千年文明的不息传承,正是为铺垫我们回归各自天国的神路。

因此,神韵之于我,就像“月宫会嫦娥”中仙人腰带化作的彩桥:长愿霓虹作飞架,无边天法是清流。她不只是漂泊他乡的客栈中,萍水相逢的旅人偶然间共饮一壶酒、稍作倾谈的约略宽慰,而是天上仙出现在你面前,指引了一条道路、备好了一辆马车,让你真真切切的看到:回乡之时,指日可待。

诗曰:
世乱不堪看,独自莫登楼
家在云深处,归去复何求
红尘千载客,游子几轮秋
幸有仙庭秀,可以慰乡愁


from 气功

2019年3月14日星期四

古代故事:什么人地狱不敢留

文:如一
来源:正见网

中华五千年文化是神传文化,基点是天人合一,善恶有报,人只有顺应天理而行才有美。天上有,地下有地狱的存在。人在世间一生行善积了大德,死后可做天人享福,后世儿孙有无穷福报;人在世间做尽了坏事,死后要下地狱受罪,后世儿孙有很大恶报,甚至会断子绝孙;家族有大阴德,能出个人,那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一旦修成,那是高级生命,是神佛道,家族有大福报。

翻阅浩瀚古典书籍,里面有很多传统文化故事,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遭恶报,还有明白真相得福报的故事,也有很多修炼故事,其中就有地狱不敢留人的故事。那么什么样的人地狱不敢留呢?

有个大官死后到地狱,阎王对他并不尊敬,却对一个农家妇女无比尊敬,又是拱手相迎,又是赐座,他很不解,就问阎王是怎么回事。阎王说:她虽然不识字,但在世间忠厚为人,勤恳做事,本本分分,积了大德,该到天上享福,等一会有人来接她上天。而那个大官作恶很多,有的是自认为很隐秘的坏事,但在阎王面前,没有任何隐秘可言,清清楚楚展现在面前,最后这个大官低头认罪,甘愿接受地狱的惩罚。

人间积大德该做天人的地狱不敢留。还有一种负有还阳劝善使命的人地狱也不敢留。这样的故事更多,在此仅举一例。

南宋时期,一位八十五岁的老翁阴差阳错来到地府,亲眼目睹很多景象。他还阳后口述亲身经历,由县里的文官详细记录下来。

黄翁,名叫大言,浦城人,寄居在广德军(隶属江南东路,治建康府)。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十一月四日这天,黄大言因为长久患病,心跳暂停,昏昏沉沉中,他听到一名穿着黄衣的童子呼唤他出门。

他们行走在大道上,但见道路两旁都是垂柳,池塘的水格外清澈。虽然现实生活中已是寒冬时节,他却在这里看到盛夏才会盛开的荷花。奇怪的是,行走了十多里,却看不到一个居民。远远地看到巍峨的殿宇楼台,一片金碧辉煌的气象。

黄衣童子带着黄大言进入大门。黄大言看到上万的人站在殿堂下。再看大殿上,有四人戴着通天冠,穿着金色的衣袍,分别坐在不同的席位上。一位穿紫衣的差吏问黄大言:“你生前做过哪些善事?”黄大言说:“往年兵乱时,曾经被二个贼寇掠夺了财物。但是不久后他们就被捕了,同乡的人想杀他们。我心生怜悯,就拿出二万钱,赎下他们的死罪。”除此之外,还包括平生戒杀、诵念佛经、修造神像等几十件事。紫衣差吏让他站在巨大的镜子下面,以便照出他生前之事,发现他也没有冤债。

总管司长下令放黄大言回去。副官王珣殷切地叮嘱黄大言:“你会再次返回人间,见到世人,一定要劝他们修善重德、敬畏天地、孝养父母、心怀平等心。不要杀害生命、不要贪占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不要贪恋女色、不要心怀妒嫉、不要诽谤善良、不要伤害他人。一旦造恶在身,等到寿数一尽,就会堕入深深的地狱,永无出头之日。一直到恶业还完之后才能转生于饿鬼、畜生道,佛经中有上百种劝的戒言都不是虚言。”

回到总管司,很多相识的人纷纷嘱托他,代为叮嘱子孙多做功德。黄大言接受了这些熟人的嘱托之后,接着就有一名童子来带黄大言回去。

返回途中,路过一座山洞,旁边是一条臭气熏天的臭河。领路的童子说:“世人将剩饭、剩酒、剩茶丢在沟里,土地神全都为他们收藏着。等到他们命终时再拿给他们吃。”

童子带着黄大言又走了数里路,再次来到一处王所。大王吩咐道:“你返回人间,还可再活五年,将我的话传给世人,行善的人即生人世,享受幸福安乐;作恶的人将堕入万劫之地,永受无间之苦。而且要让听到这些话的人口口相传。”说罢,命青衣童子带黄大言走出长春门,这时又看到了他来时所看到的荷花。待过桥时,他不慎失足坠桥,由此惊醒,这天是初八日,他已经昏迷了四天。当年黄大言八十五岁。崇仁县的一名文官秦绛听说此事后,特别为黄大言做了这则记录。(事据《夷坚丙志》卷八)


from 气功

“西游”悟道:人间孝心最大 神仙佛心为重

来源:

西游记》中的很多妖怪,也有自己的好的一面,比如铁扇。而黑熊怪也是,他既有人间的,也有向佛之心。

一:为母过祭日 孝心满满

那行者正观山景,忽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却轻步潜踪,闪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观看。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左首下是一个道人,右首下是一个白衣秀士,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正说中间,那黑汉笑道:“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白衣秀士道:“年年与大王上寿,今年岂有不来之理?”

二:称佛家宝物为宝贝 佛心满满

黑汉道:“我夜来得了一件宝贝,名唤锦襕佛衣,诚然是件玩好之物。我明日就以他为寿,大开筵宴,邀请各山道官,庆贺佛衣,就称为佛衣会如何?”道人笑道:“妙,妙,妙!我明日先来拜寿,后日再来赴宴。”行者闻得佛衣之言,定以为是他宝贝,他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高叫道:“我把你这伙贼怪!你偷了我的袈裟,要做什么佛衣会!趁早儿将来还我!”喝一声:“休走!”轮起棒照头一下,慌得那黑汉化风而逃,道人驾云而走,只把个白衣秀士,一棒打死,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索性提起来,捽做五七断,径入深山,找寻那个黑汉。

三:神看人心 有缘为先

任何生命首先要有善心,佛心。符合了最基本的条件才可以得到成佛的机会。黑熊怪因为自己的孝心和向佛之心,才得到了得道的机会,被选中。看上去是他抢了袈裟,实则是观音菩萨在给他一个结缘的机会。
今天的人也是如此,只有向善向佛才会得到神的眷顾,而善待修炼人就是最基本的条件。那些人的人,结局已经定了,岂不可惜。

注:出自《》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from 气功

古代故事:造假害人有恶报

文:铭刻
来源:

《逸史》里记载了一则官员恩将仇报,诬陷的故事。

唐代丞相宋申锡(?-833年),刚开始当宰相的时候,很受恩宠,他也很以“致天下太平”为己任。

当时,郑注举止放纵,四处勾结邪佞,以追求权柄。宋申锡想除掉他,便任命朋友王璠为京兆尹,暗自与他商定,让他密秘查访郑注的不法行为,然后献上他的罪状,由京兆府擒拿,用杖打死。此事虽已约定,但王璠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认为郑注为宦官所喜爱,就想与他靠近,便把宋申锡的计划,全部告诉了郑注。郑注便报告给宦官王守澄。没过几天,他们便伪造了宋申锡的罪状,命人告发他,说他以诗文与诸王勾结,图谋不轨,以衣物金宝奇玉为抵押;并命人模仿宋申锡的手迹,写的都很逼真。

大狱成于宫内,公卿百官,皆知宋申锡宰相的廉正,坚信其决无谋反的行为,此案必是冤枉。三司以下,迭相奏呈,要求交付外廷核实,这样,宋申锡才只贬谪为开州司马。

宋申锡到任几个月,他就不胜其愤,而死。

到了第二年,唐文宗降下恩诏,准许将宋申锡归葬于京城。到了唐文宗大和九年春天,宋夫人(宋申锡妻)中午,在堂前午睡,看见宋申锡从中门進来,不觉惊起。宋申锡用手招她,她便走下台阶。宋申锡道:“你且随我来,有一点儿东西,要让你看。”便把她领出城,好像到了浐水河边,在几里外,一片荒墟上,看到有一个大坑,坑里有小竹笼、小木匣,各数个,都有封记。宋申锡便提起一个,让夫人看,说:“这就是那贼子!”

于是便愤怒叱骂。夫人问:“这是谁?”宋申锡道:“是王璠。我的上诉,已被上帝批准了。”夫人再问:“其余那些是谁?”宋申锡道:“很快你就会知道他们是谁了。”说罢,宋夫人就洒然而醒,遍体流汗。当即就告诉了家人和亲属,并用笔记写下梦中的经过情景,收藏在衣箱中。

到这年十一月,王璠果然因“甘露之变”被腰斩于市,同时受戮者还有数人,都埋在城外的那一个坑内。这才知道宋公(宋申锡宰相)的鬼魂所说的不假。

清代周思仁《安士全书》里也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梁曲地区的宏某,家财万贯。他到湘州贩卖,经营几年后,买得巨木数排,一根根都长达五十多丈,世所罕见。

当时,武帝想要在文皇帝的陵墓上,建造“皇基寺”,要购买名贵木材。宏某的木材,正在这时,运到南津。南津尉(尉是官职名)孟少卿,为了迎合皇上的旨意, 妄图占有这笔私财。于是搜取宏某的衣服财物,诬蔑他是抢劫得来的。又说他的木排,超过了规定,不是商人所能容许的。

把他的全部木船没收,并处以死刑。

宏某临刑那一天,他叫妻子在自己的棺材里面,放了一些黄纸和笔墨,他本人又写了孟少卿及有关人等的名字几十个,吞下肚子。

宏某死后,才过一个月,孟少卿忽然看见宏某来讨命。开头还能努力回避,以后,嘴里就只能连喊“开恩”,吐血而死。其他与本案有关的若干官吏,几个月以内,均相继死亡。“皇基寺”建造刚刚完工,就遇上一场大火,大柱木头埋在地下,全部化为灰烬,没有一截木材留下。


from 气功

2019年3月13日星期三

天涯寻法:咸海西域

文:石方行
来源:正见网

本篇要写的地方包括新疆和中亚(五国:即哈萨克、土库曼、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斯坦)及咸海附近地区。盛产瓜果;异族风情浓厚,人们能歌善舞,而且热情豪爽;胡杨树成了美丽而悲壮的风景;山多、沙漠多,河流成了珍贵的水源。

经历了几千年风雨,尤其是外族和其他的熏染,这里早已没有当初的人文特点了,但不管经历了多少年,不管在地上还有无的当初中华早期的遗存,那种真实的是任何时候都无法抹掉的。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了中华上古遗民上到上的事情,我们这篇就从这里开始写起。

咱要说明的是,在这块土地上所出现的古老文明不止一次,有很多次,所以上古史书中才有“九皇十纪”的说法。在青海的白公山地区现在还有年代久远的金属管状物遗存,因为此地没有工业,而且经过检验,还有百分之五的元素是什么检验不出来,这样就大大增加了铁管的神秘感。有的说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遗迹,有的说是史前文明的遗留。(详见《古今神秘现象全记录(考古篇)》一书)咱这里只说有本次文明有关的部份。

大家都听说过昆仑山上有一位叫做母的神,在《山海经》、《穆天子传》都曾经提到过,有的甚至说她曾经派手下的神帮助华夏始祖黄帝战胜蚩尤。可见昆仑山和西王母在华夏子民心中的地位。但现在很多人到昆仑山上去寻找西王母和瑶池的踪迹却一无所获,从而否定西王母和瑶池的存在。

这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神都有其展现给人的方式,人也有自己所能见到的东西。也就是说,上古时期,人们道德标准很高,那就让人(大面积的)看到神的一些状态和表现;后来随着人类的道德标准的下滑,人看到的神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少;到了现在人们在普遍受无神论影响,那神也就很少给人展现出来了。只会针对个别的小面积的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所以人总是用“眼见为实”的思维去研究中华古代的文明,是根本研究不明白的。

其实西王母这位神就是在上一个文明末期,中土遗民到昆仑山上这个时期出现的。因为当时能上得了昆仑山的都属于比较道德方面好的。为了更好的让人们守住自己心中的信仰,这位神被更高的神派下来到人间教化人们。

当时因为洪水实在是太大了,人们都被吓坏了。上得了昆仑山的人们都为之庆幸,感叹着生命的无常。

在人们惊魂未定的时候,西王母自天而来,人们为了敬仰神,帮她修了居住的所在。西王母就开始在这里教化一方众生。

因为上天垂怜这些遗民,经常派更多的天神下来,与西王母一道去教化众生,帮助众生。

后来大洪水退去,西王母和很多的神都告诉人们应该下到地面上在神的指引下去开创文明。当时的西域及咸海地区可以说是理想的所在。在临行前,西王母告诉大家说,你们现在当人只是为了以后能回到天上真正的家园做铺垫,千万不要忘了这一点;无论你们今后所开创的文明有多辉煌,也不可亵渎与毁谤神!否则就会得到神的惩罚。另外在任何时候都要记着:你们是神的子民!

对这番话大家都铭记于心,同时也记着在昆仑山上有这么一位叫做西王母的神。

当人们分批(有从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阿尔泰山山脉等处)下到西域和咸海四周之后,人们开始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因为地域不同,所创造出的风格也有一些差异。后来随着文明的发展一些不好的人心也逐渐的显露出来了。这样一来,有关上古文明的记忆在下一代就逐渐的被模糊了,这也是被神有意安排的。因为创世主要在这里开创真正的神传文明,为了本次文明后期在人间洪传宇宙大法做铺垫。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或者可以叫文明的过渡期。这段历史也是极为复杂,这里只是概括、笼统的说了一下。

在这个时期这里也是几经文明。等到上古文明的遗迹和记忆被时间之神从人们的视野和思维中彻底抹去之后,新的文明就将开始。

当人们需要在哪方面迈入文明的门槛,就会出现一位相应的神下世。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有巢氏等等的神先后下世。

这里要说明的是,因为在不同地区和时期都有相应的神下世,比如神农氏,很多人会说神农氏活动的地理范围在湖北神农架那一大的范围,而不是我提到的新疆-咸海这个范围。真实的情况是:在新疆-咸海这一地区,在中华文明上古时期也有一些神下世来教给人们耕作、认识农作物和药材。但既然历史上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我也不好说出他们叫什么。所以只能用大家熟知的“神农氏”这个大家都熟悉的名字来代替他们真实的名字。其他的神也是如此。其实那个时候来了更多的神,都为轩辕黄帝开创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做了很好、坚实的铺垫。

虽然这里的人们已经下昆仑山很多年,也经过了多少代了,他们对过去文明的记忆和技能都忘记了,但在他们中间还流传着昆仑山和西王母的故事。后来因为中亚距离西亚比较近,西亚及北非的风俗也沾染了一些,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西王母的形像弄得“本土化”了,也就是符合自己的观念化了。以后就出现现在流行的那种形像。其实西王母长得非常漂亮,根本不象人们所想象与谣传的那样。当然有的时候西王母故意在人们面前显现成另一种样子是为了符合对方的观念,从而更好地点化他而已。

在这个时期,也有很多的神下世,有的就以人的表现来行神事,在这个时期也有一些人悟性很好也想加入修行的行列中,郎颜就是其中的一位。

那个时代食物都很匮乏,但他从来不与别人争;在获取食物时,无论有多么危险,他也从不退缩,他自小听说了很多关于神仙的故事,更是向往修成神仙,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机缘

有一次大家一起出外猎取食物,遇到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大家都被吓跑了,但他没有被吓跑,反而迎着猛兽而去。猛兽一下子把他扑倒,叼着他就回洞了。旁边的人回过神来都为他感到悲伤。但当他被猛兽叼到洞穴之后,正要吃他,他下意识的说:“我倒不怕被你吃掉,我就觉得只是听说世间有神仙,可是我没见过,真感到遗憾。”说完眼睛一闭就等着死了。但这话一出,猛兽却用舌头舔舔他的脸,扭头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猛兽叼来一些生的动物扔在那里,他那时经常在野外,也懂得怎么用火,于是用他的办法生起火来,将动物烤熟了吃。那个猛兽也坐在一边看着他,时间长了他俩也成了朋友。

有一次他想回去,可是猛兽却守在洞口不让他走,这让他十分的不解,但也没有办法,只好在这里呆着。有一次他觉得实在太闷了,趁着猛兽外出时,他走出山洞,走出山洞不远就被吓到了,这山洞四面不靠,往下看都是悬崖,无路可走。此时猛兽又回来了,他也只好灰溜溜的回到山洞里好好呆着,不敢出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猛兽走过来,示意他骑在它的背上,他不明所以的骑上了,那只猛兽出了洞口一下子就飞上了天,他吓得不敢睁开眼睛。过了好半天,猛兽在一座高山的大殿前停下。他心想这个地方真的好大。他从猛兽的背上下来,走上前叩门。

因为他披着树皮、头发很长,样子粗犷,看门的人看了半天,才问他找谁?他说我是被一只猛兽驮到这里来的,我因为不知谁在这里,所以我也不知道找哪一位。此时从里面走出一位侍女模样的人,走过来说,你还跟我来吧。

他跟随侍女走了進去,一边走,一边打听里面是谁,那位侍女说,你不是在被吃掉前自己说见不到神很遗憾吗?这次就让你见见神的样子。他闻听此言感到很震惊,暗想,自己当时所说的话,她怎么知道的呢!看来真的有神!正这么想着他们就走到了这位神的面前。

这位神很和蔼,很的说,我就是你们历代传说中的西王母。这里是昆仑山的瑶池。你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对我说好了。

他一听顿时觉得历代传言原来都是真的呀!自己真的见到了西王母!他高兴的都“以头呛地”了,(因为原始人还不如现代人沉稳)哭了好半天。

西王母看他哭够了,就语重心长的说:“你也算是有缘能来到这里,而有许多人如果没有缘份,即便是来到了昆仑山也见不到我。”

郎颜闻听觉得自己要更加珍惜这个机会,于是问西王母:“我怎么才能找到修行的方法?在此时有没有可以传授给我修行方法的人?西王母一笑:有是有,可是今生你遇不到了。郎颜坚定地说:如果有来生,我肯定会好好的寻找!

西王母严肃的说:其实在人间到时候会有炎黄两位神仙出世,最终轩辕黄帝会战胜困难一统天下,到那个时候你无论如何要与他结下缘份,这样你的生命才有意义。至于说找人修行,其实现在所有修行的人都是在等一种可以彻底解决生命回升的修行大法。这种修行的大法据说只有创世的觉者才具备。……

他默默的把西王母的话记在心里。他与西王母又聊了一些别的话,在这里西王母请他吃了一顿饭,他觉得这里的东西简直是自己那里没有的,实在是太好吃了,本想拿些水果回去,但却不好意思说出口。西王母看出他的意思,就说,你问问它们(水果)有谁愿意跟你去,你可以带走它。结果谁也不愿意。有个仙桃说:我与轩辕黄帝有缘,到时你与轩辕黄帝结缘的时候别忘了提我一下。他也把这话谨记于心。

在侍女的带领下,他走出了大门,跨上猛兽,猛兽又起空把他送了回来,这次没有回到山洞,而是回到了他住的地方。

等猛兽离去之后,大家围拢过来,他把自己经历一一说明,大家都觉得神真的是存在的。

就这样又过了好多代,当轩辕黄帝真的出世,后来黄帝遇到嫘祖,朗颜当时算作嫘祖身边的侍者之类的家臣。后来随嫘祖到了轩辕黄帝身边。这是中华文明的范围已经逐渐的东移,移到了巴尔(口客)什湖与内蒙、甘肃贺兰山一带。同时其它的部落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文明如:东夷和长江流域及黑龙江流域文明和中南半岛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的文明也在逐渐形成甚至初具规模。

有一天白天他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硕大的桃子,晚上在梦中想起在西王母的瑶池遇到那个桃子所说的话。过了几日,他找了个机会把此事对轩辕黄帝说了。轩辕黄帝沉思半天说,一切缘份等战蚩尤的时候再了吧,现在是系统开创中华神传文明的时候。

后来轩辕黄帝与蚩尤发生大战,在大战的过程中黄帝作战不利,西王母先后派九天玄女和素女帮助。这是人们流传下来的说法。在当时其实有很多的神出现。

严格说来轩辕黄帝与蚩尤之间的战争属于新旧文明体系之战。蚩尤属于上一次文明体系遗留的群体,所以器械方面很发达。他背后也有属于那一体系的旧神魔,因为他们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现在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还是将蚩尤当作祖先,也算是上古文明的一种遗留吧。

上古文明时代不同、文明程度也各不相同也不是一种,遗留下来的有好几种,后来在横断山区以及云贵高原一带遗留比较多一些,因为那样地区比较封闭,算是留个见证。

此时的九天玄女所带的法器中就有那个仙桃演化成的,也算是起到了帮助轩辕黄帝的正面作用,也了却了前缘。

轩辕黄帝统一各大部落之后,力量扩大到山东半岛及长江流域。巴蜀及西南夷和珠江流域也有影响但此时不是很大。

朗颜后来被轩辕黄帝派到北边驻守,在那一生的后些年,遇到几位修行的人,那些人都把自己知道的修行的方法讲给了他。因为他想那一生完成轩辕黄帝所托付的责任,就没有抛下驻守的职责而去修行。

他去世的时候,轩辕黄帝早已乘龙飞升,但他心里对修行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多次与将要下到人间传法的觉者以各种方式结缘,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也建立过很多辉煌的功业,当然也做过一些坏事。

今朝他已经得到了万古难遇的法轮大法。坚定而稳健的走在回家的路上。朗颜现在在澳大利亚。

这正是:
勇于舍命遇奇缘
昆仑山上王母见
带着嘱托回尘间
悠悠千年了前愿!

说明:实际上在中华上古文明时期,人们的语言不是很丰富,为了更好的让读者朋友接受和不产生阅读障碍,我将其转换成现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from 气功

“西游”悟道:动七情唐僧落难 一把火断却人心

来源:正见网

在《西游记》中因为有人身而人心重,八戒因堕入畜生道,有猪身也也是人心重。常言道人有七情六欲,所以唐僧也是如此。

一:出 唐僧化缘

三藏道:“不是关风,我看那里是个人家,意欲自去化些斋吃。”行者笑道:“你看说的是那里话。你要吃斋,我自去化,俗语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岂有为弟子者高坐,教师父去化斋之理?”三藏道:“不是这等说。平日间一望无边无际,你们没远没近的去化斋,今日人家逼近,可以叫应,也让我去化一个来。”八戒道:“师父没主张。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儿苦,你况是个父辈,我等俱是弟子。古书云:有事弟子服其劳,等我老猪去。”三藏道:“徒弟啊,今日天气晴明,与那风雨之时不同。那时节,汝等必定远去,此个人家,等我去,有斋无斋,可以就回走路。”沙僧在旁笑道:“师兄,不必多讲,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八戒依言,即取出钵盂,与他换了衣帽。

二:误入魔窟 险丧性命

有一上前,把石头门推开两扇,请唐僧里面坐。那长老只得进去,忽抬头看时,铺设的都是石桌、石凳,冷气阴阴。长老心惊,暗自思忖道:“这去处少吉多凶,断然不善。”众女子喜笑吟吟都道:“长老请坐。”长老没奈何,只得坐了,少时间,打个冷禁。众女子问道:“长老是何宝山?化什么缘?还是修桥补路,建寺礼塔,还是造佛印经?请缘簿出来看看。”长老道:“我不是化缘的和尚。”女子道:“既不化缘,到此何干?”长老道:“我是东土大唐差去西天大雷音求经者。适过宝方,腹间饥馁,特造檀府,募化一斋,贫僧就行也。”众女子道:“好,好,好!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三:唐僧魔窟得救 去掉显示人心

三兄弟方才闯过桥去,径入洞里,只见老师父吊在那里哼哼的哭哩。八戒近前道:“师父,你是要来这里吊了耍子,不知作成我跌了多少跟头哩!”沙僧道:“且解下师父再说。”行者即将绳索挑断放下唐僧,都问道:“妖精那里去了?”唐僧道:“那七个怪都赤条条的往后边叫儿子去了。”行者道:“兄弟们,跟我来寻去。”三人各持兵器,往后园里寻处,不见踪迹。都到那桃李树上寻遍不见。八戒道:“去了,去了!”沙僧道:“不必寻他,等我扶师父去也。”弟兄们复来前面请唐僧上马道:“师父,下次化斋,还让我们去。”唐僧道:“徒弟呵,以后就是饿死,也再不自专了。”八戒道:“你们扶师父走着,等老猪一顿钯筑倒他这房子,教他来时没处安身。”行者笑道:“筑还费力,不若寻些柴来,与他个断根罢。”好呆子,寻了些朽松破竹,干柳枯藤,点上一把火,烘烘的都烧得干净。师徒却才放心前来。

注:出自第七十二回 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from 气功

2019年3月12日星期二

神韵欧美澳热演 艺术瑰宝启迪人心

文/雪莉

在过去的一周里,美国神韵艺术团继续兵分六路,在美国、欧洲、澳洲同步巡演,用音乐和舞蹈将中华五千年神传文化带给全球观众。

连续十三年,神韵艺术团用鸿篇巨制展现纯善纯美的,观众们为演出倾倒,有的说令自己学会善良认识真理,有的觉得神韵引人深思,有的表示看了神韵感到“神一直都在”。政要精英、名流和资深演艺界人士深受震撼,他们对神韵的艺术造诣和对启迪人心的力量表达高度推崇,甚至体会到对神佛的敬仰对至关重要。

2019年3月6日晚,神韵纽约艺术团今年重返纽约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展开本年度纽约站第二轮的首场演出,全场门票销售一空。
3月6日至10日,神韵世界艺术团在悉尼Lyric剧院(Sydney Lyric Theatre)连续上演八场演出,包括其中一场加场演出,几乎场场爆满,剧院连日挂出“Full House”的牌子。
今年神韵巡回艺术团从2月8日至3月3日,在美国费城玛丽安剧院(Merriam Theater)连续上演二十五场演出,场场大爆满,所有演出票几乎全部售罄。图为3月3日下午的最后一场演出圆满落幕。

 

3月6日至10日,神韵北美艺术团在拉斯维加斯史密斯表演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七场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图为10日下午场的演出结束时,演员谢幕。

著名法学家:看到创世主的恩赐

国际著名法律学家大卫.弗林特(David Flint)

3月6日晚,国际著名法律学家大卫.弗林特(David Flint)观赏了神韵世界艺术团在悉尼的首演,演出表达的信息在他心里引起共鸣。他说:“我要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制作,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我衷心地祝贺神韵艺术总监获得如此超凡的成就。”

弗林特是前澳大利亚广播管理局局长,澳大利亚新闻理事会主席。1991年被世界法学家协会授予世界杰出法律学者称号。1995年获颁澳大利亚勋章。

弗林特先生表示:“演出中的信息非常明确,人们的生活中不能没有神、宗教。人是被造就成有信仰的生命,如果不是宗教、不是对神的信仰,其它思想就会进入人的大脑,那么人为的信仰就会代替信神,这会使人堕落。人是受创世主恩赐的,所有的灵感、所有的文化、所有的文明都来自于创世主,在神韵壮丽的演出中,你能看到这一点。”

他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古国之一,可能是最古老的文明,对此,我们有许多东西需要了解,而演出让我们窥见了这个传统文化,这非常重要,传统文化需要保存,需要展示给全世界的其他人。”

影视明星:神正在我们之间

3月8日晚,著名演员、歌唱家、导演彼得.库森斯(Peter Cousens)在悉尼Lyric剧院(Sydney Lyric Theatre)观看了神韵世界艺术团的演出。

彼得.库森斯是澳大利亚著名演员,曾在多部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中领衔主演。而且他多才多艺,作为专业歌唱家,曾在音乐剧中演唱。他还导演过两部电影,现在是澳大利亚纽省教育厅启动的“天才培养项目(Talent Development Project)”的艺术总监。观赏神韵让彼得.库森斯对其中展现的精神内涵产生共鸣。

“我喜欢节目故事中蕴含的神话。我觉得这是相当美丽的,我们不常能看到这样的神话。表现修炼和天人之类的内容。我认为传统文化重要。尤其是的政治环境,是在限制这种传统。所以神韵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说到神,我觉得神在我们所有人之间,包括舞台上还有观众之间。我认为,创意在很大程度上是神的意向,显然我们从今晚的演出中看到了很多。我觉得神韵演出非常特别、与众不同,而且启迪人心,让我们去思考,启发我们这些西方艺术家,让我们明白创作的目的是什么。

资深电视总监:演出打开我的视野

拉斯维加斯当地电视台KLAS TV的新闻总监和主管安德烈斯.冈萨雷斯(Andres Gonzalez)与太太雅莉沙(Alexa Gonzalez)观看了神韵北美艺术团,3月8日晚在拉斯维加斯史密斯表演艺术中心的演出后,心情愉悦。

安德烈斯.冈萨雷斯(Andres Gonzalez)是拉斯维加斯当地电视台KLAS TV的新闻总监和主管,前NBA新闻运作经理,从事电视台工作三十多年余载。他与太太对神韵期待已久,如今终于如愿以偿。

“演出其实,比我期待的还要精彩,现场乐团的演奏令人惊叹。”“演出打开了我的思维,了解到来自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能看到这些,真的是太棒了。”

他说:“演出打开了我的视野,与之前所自认为了解的中国文化标准不同。”

他还说:“演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和演出的反馈都是非常正面的,我祈祷他们能够持续多年做下去。”

芭蕾舞学校校长:舞蹈极其出色

3月8日下午,芭蕾舞学校校长维多利亚.布察查(Viktoria Bulecza)(右二)偕同一家八口在德国路德维希堡的王宫花园剧院观看了美国神韵国际艺术团的演出。

维多利亚.布察查惊叹神韵舞蹈演员水平高超,在空中翻腾侧转,无声落地的一系列动作让她大开眼界。

维多利亚.布察查原为专业芭蕾舞演员,曾经师从英国皇家芭蕾舞学校副校长帕梅拉.梅(Pamela May)。她在比蒂希海姆(Bietigheim)开设了一家芭蕾舞学校,教授芭蕾至今已有十五年。

“舞蹈演员翻腾落地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要知道,这种飘飞若举的效果非常非常难!神韵舞蹈家做得太出色了!还有双手倒立侧翻,在空中做侧手翻,真是精彩连连。”“女舞蹈演员拿着(丝绸)扇子,动作如同一个人一样,她们舞动绸扇的动作真的太整齐了,而且舞蹈还配合音乐的节拍,这真的非常不容易!”

著名时尚设计师:服装舞蹈相得益彰

3月6日晚,著名时装设计师五十川明(Akira Isogawa)观看了神韵世界艺术团在悉尼Lyric 剧院(Sydney Lyric Theatre)的首场演出。

时隔多年,著名时装设计师五十川明(Akira Isogawa)3月6日晚第二次观看神韵演出。他说:“服装颜色充满活力,面料的选择高明,服装随着演员的舞动更显飘逸流畅。”

五十川明出生在日本,二十一岁时来到澳洲学习时装设计,现在,他是澳洲最著名、最成功的时装设计师之一,有自己的品牌,是众多奖项的获得者。2005年澳大利亚邮政发行了印有他形象的纪念邮票。

他表示:“以前我只是在画像上看到中国的传统服饰,今晚在舞台上它们展示出了动态美,特别是随着演员的优美舞姿显得非常美丽。”

他说:“真是太令人振奋了,中国人的传统现在被现代人诠释的变样了……今晚观看神韵演出,了解了神韵要传递的价值理念,这真是太值得庆祝了。”

高级珠宝品牌老板:神韵从各方面都远远超过欧洲文化

高级珠宝品牌老板尼古拉斯.佩林(Nicolas Perrin)和太太一起观看了神韵国际艺术团3月3日下午在日内瓦BFM剧院的演出。

观众中同样对时尚设计慧眼独具的是瑞士珠宝品牌创立人 尼古拉斯.佩林 (Nicolas Perrin)先生,他看到的是神韵从各方面都远远超过欧洲文化。

尼古拉斯.佩林是高级珠宝品牌O. J. Perrin的家族企业老板及珠宝设计师。在凯旋门附近、蒙田大道等巴黎最贵的著名奢侈品商业区有五家珠宝店,在日内瓦、迪拜、东京等城市也有珠宝店。

他说:“神韵从技艺上、表演上和高雅姿态方面,都远远超过我们欧洲两千年的文化。”

他说:“我觉得从十八世纪开始的欧洲,远不如中国古典舞跳得那么自如。神韵舞蹈演员们技艺高超、训练有素、绝活儿精湛,所有人都跳得那么精准,动作非常严谨,真是了不起。”

国际歌唱大赛冠军:歌声贴近我心

3月8日晚,专业歌剧演唱家约翰.西米诺(John Cimino)偕太太来到林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观赏神韵纽约艺术团的演出。对神韵歌唱家的歌声发出由衷的赞叹。

西米诺先生说:“神韵歌唱家的唱法很难用我们今天在歌剧院了解的唱法来定义它,是美声唱法抑或是意大利歌剧唱法,我不想将它归类于其中的一种唱法,因为它太贴近我的心了。我知道他们唱得非常非常好。”

约翰.西米诺曾获帕瓦罗蒂国际歌唱大赛冠军和其他二十多项国际及全美歌唱大赛的冠军,并曾与帕瓦罗蒂、贝吉、安娜.莫芙等歌剧大师同台演出,在欧美备受赞誉。

他说:“(神韵)音乐非常有独创性,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当你遇见一种新风格,你的耳朵一定会捕捉住。”“很好的乐团,指挥的理念通过多种不同乐器,以非常富于想象力的方式表达了出来。音乐非常激动人心,没有哪一刻令你感到厌烦或无聊,总是充满活力与生机。”

甲骨文公司副总裁:神韵让我们记忆起如何来到这里

埃尔南.卡普德维拉(Hernan Capdevila)先生是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Oracle)的副总裁兼学习云(Learning Cloud)部门总经理。3月10日,他和两个孩子一起观赏了神韵。

埃尔南.卡普德维拉(Hernan Capdevila)先生表示:“神韵演员有高超的技艺,整个演出很精巧细致,注重细节。非常精彩。”

神韵精美的演出不但让卡普德维拉先生父女三人感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其内涵也让卡普德维拉先生产生共鸣,他说:“我来自阿根廷,有西班牙血统。神韵演出让我思考我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为什么来在这里,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任何传统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能让我们想起我们是如何来到这里的。”

政要来函祝贺

2019年3月6日,神韵北美艺术团2019年巡回演出抵达世界娱乐之都拉斯维加斯(Las Vegas),将在当地史密斯表演艺术中心举行七场演出。从联邦议员到州长市长,内华达州各级政要纷纷发来贺信,盛赞神韵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并预祝演出成功。

3月6日,享誉全球的神韵北美艺术团2019年巡回演出抵达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Las Vegas),政要祝贺。一排左起:联邦参议员凯瑟琳.科尔特斯.马斯托( Catherine Cortez Masto)、杰基.罗森(Jacky Rosen),联邦众议员迪娜.提图斯(Dina Titus)、苏茜.李(Susie Lee)、史蒂文.霍斯福德(Steven Horsford);二排左起:内华达州长史蒂夫.西索拉克(Steve Sisolak)、副州长凯特.马歇尔(Kate Marshall),州参议员凯尔文.阿特金森(Kelvin Atkinson)、莫.丹尼斯(Mo Denis),拉斯维加斯市长卡罗琳.古德曼(Carolyn G. Goodman)。

内华达联邦参议员凯瑟琳.科尔特斯.马斯托(Catherine Cortez Masto)在贺信中表示:“欢迎回到拉斯维加斯。他们通过这难得的机会丰富我们的社区,让我们见证最好的中国古典舞蹈和音乐。”

内华达州首位非裔国会议员史蒂文.霍斯福德(Steven Horsford)在贺信中说:“神韵的使命是重振拥有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讲究道德和对神的信仰,却在共产主义统治下被压制并几近丧失。神韵今天在中国是看不到的,然而神韵已经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在全球一百多个城市演出,将中国古代文化的奇迹带给数百万人,每年都有新节目。”

联邦参议员的杰基.罗森(Jacky Rosen)在贺信中表示:“十几年来,神韵艺术团以一种精湛而动人的戏剧体验丰富了我们的社区。他们将古代的英雄传说、现代的勇气故事和美丽的舞蹈融入演出中。我想向演员和工作人员致以最诚挚的祝贺,祝贺他们在组织这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晚会中取得成功。”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韩魏赵三家分晋,智伯实在该死!

文: 严谨
来源:

故事发生在战国初期,即公元前453年。当时的,拥有现在的山西和东南的边缘地带;国都建在绛城(今山西曲沃附近)。晋国的君王出公,并不掌握实权,而由四个卿大夫,主持政事。其中的首要人物是智伯。

智伯的水平和道德修养都不高,但野心勃勃,目中无人。另外三人是,魏国的魏桓子,还有韩国的韩康子。他们三人,也各有心思,只等时机成熟,就要自立为诸侯国王。此时的晋国,已经危机四伏了。

有一回,智伯和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喝得酒酣耳热,言语之间,智伯嘲戏韩康子和他的大臣段规(人名),对他们摆出一副轻鄙的样子。智伯的家臣智国,得知此事后,严肃地规劝他说:“主公呀,你若不谦虚慎重,防备灾祸,说不定灾祸就要到来了!”

智伯耸耸肩膀,两手一摊,满不在乎的说:“嘻,哪儿来的灾祸?除非我自己制造灾祸,谁又敢来兴风作浪?”

智国摇摇头,说:“话可不能这样说!君子要小心谨慎,考虑周到,才能避免大害。主公竟然在酒宴场中,嘲戏人家的国君和大臣,不是小事啊!蚂蚁蚊虫也会叮人呢,何况是一国的君、相?” 智伯没有吭声,很不以为然。

不久,智伯起了贪婪之心,要求韩国割让一块土地。韩康子不愿割,段规劝他说:“智伯为人,既贪心,又强横,我们不割让土地,他会出兵攻打的,抵抗得住吗?不如割给他一块,让他骄傲放纵起来,自然又想去占别人的便宜。要是别人不给,他会出兵进攻。我们呢,那就静以待变,看他去自找倒霉吧!”韩康子听从了段规的劝告。智伯很轻易地取得一个万户居民的大县,洋洋自得。随即又找魏桓子要求割地。

魏桓子本想拒绝智伯的要求。他的大臣任章问道:“主公何以不愿割地呢?”桓子说:“智伯毫无道理嘛!为什么给他?”

任章耐心地解释道:“智伯无故索要土地,各国都很恐惧。我们忍让点,再给他些,他必然更加骄横。智伯骄横轻敌,恐惧担忧的人反而会团结起来。凭着团结的军队,对付骄傲轻敌的智伯,他的日子长得了吗?古人说得好:‘将欲取之,必先与之。’主公给他土地,让他头脑昏昏,我们再联络别人去收拾他,岂不大妙?何须硬行顶撞,挨他的刀剑!”

魏桓子听了,:“好的!就这么办。”于是,魏桓子也割让给他一个万户大县。智伯十分得意,又找赵襄子要地。襄子强硬得很,就是不给。智伯大发雷霆,率领韩、魏两国的军队,向赵国发起进攻。襄子主动撤到晋阳(今太原)。

晋阳是他父亲精心经营的地方,城池坚固,粮草丰足,人心协和。智伯久攻不下,便下令在汾水上筑堤,堵截河水,企图灌入晋阳城里。

城墙被大水包围住了,越灌越深,最后只剩六尺高,没被淹没。

城内百姓的灶炕,浸在水里,成了青蛙的栖息出没之所。军民的处境非常艰难,但却没有丝毫松懈气馁。

有一天,智伯巡视汾河的水势,坐着兵车。桓子执缰赶车,康子坐在右边保卫。智伯指点着浮在水中的城垛,自言自语地说:“今天我才明白,水的用处可大啊!它能毁掉城池,也能灭亡国家呀。”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桓子碰了碰康子的手肘,康子踹了踹桓子的脚跟,两人用眼神,沟通了意思:可不是吗?水也可以淹没我们的国都呢。

智伯的家臣缔疵,提醒智伯:“韩康子和魏桓子一定要反叛主公了!”智伯很惊讶:“你是怎么知道的?”

缔疵说:“我从他们的神情,看出来的。出兵之时,大家不是约定好了吗?破了晋阳城,三家瓜分赵国。如今,城墙只剩六尺高,城内的战马也快吃完了。几天之内,城就会攻破。成功摆在眼前,而康子和桓子却没有半点喜气,满脸都是愁云,分明是心情紧张。这种神色,不是另有阴谋的表现么?”

智伯没有听进这一番忠告。第二天,他竟然把缔疵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韩、魏二君。

康子和桓子听了,暗自吃惊,只得将计就计,反驳道:“这是赵襄子的反间计!他收买奸人,挑拨离间,破坏我们的团结,帮助赵国拖延时间。请你想想吧,瓜分赵国土地,好处唾手可得;丢掉便宜不捡,去干那些危险而又不可能成功的蠢事,不是太荒唐了么?你千万不要上当啊。”

智伯对他俩的掩饰之辞,深信不疑,连连抚慰道:“二位不必把这事放在心上,缔疵也太多虑了。”

等到康子和桓子走后,缔疵马上进来,问智伯说:“主公,你不相信我,也就罢了,怎么把我说的话,也通通告诉他们呢?”

智伯反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缔疵严肃地说:“我刚才碰到韩、魏二君,他俩不约而同地狠盯了我一眼,便急急忙忙地走开了。分明是晓得我看透了他们的心思嘛!”

智伯听了,不置可否,也没有改变态度。缔疵知道要出大事,便请求出使齐国,离开了晋阳。

赵襄子的处境十分危急,经过反复思谋,即派谋士张孟谈,偷出城外,暗地里会见韩、魏二君,当面陈述利害:“俗话说得好,唇亡则齿寒。智伯依仗武力,要挟二位,攻打赵国。我怕晋阳城破之后,就会兵临韩、魏两国的城下了。二位是不是应该当机立断呢?”

康子和桓子心事重重,吞吞吐吐地答道:“先生的话,我们倒也有些明白,只是恐怕谋事不成,反而受害呢!”

张孟谈 又诚恳地表白说:“有什么想法和打算,二位君王尽管坦然相告,听到的只有臣下一人,皇天后土作证,我决不泄漏!”于是,三人约定,共同对付智伯,商定了动手的方案和暗号。

“赵襄子听了张孟谈的汇报后,按约定的日期,消灭了智伯的守堤官兵,掘开河堤,洪水迅即汹涌地冲向智伯的营地。智伯的军队,遭到突然打击,混乱不堪。韩、魏两国的队伍,乘机从左、右两侧攻来,赵襄子带领精兵拦头迎击。智伯被打得大败。最后被杀,亲族也一起诛死了。

赵、魏、韩三国的君主,分掉了智伯家族的田地瓶财产,各自正式称起诸侯王来,晋国从此变得僻处一隅,势单力薄,奄奄一息了。这就是上所说的“”。

赵襄子杀死智伯之后,为了显示威风,竟把智伯的头盖骨,涂上油漆,用作饮酒的容器。

智伯的遭遇和赵襄子的行为,惹恼了一位侠义人物——豫让。豫让是智伯的家臣,他为主公的死难和所受的侮辱,而难过。决心杀死赵襄子,给主人报仇。

有一次,他扮成服劳役的罪人,怀里暗藏匕首,闪进赵国的宫殿,装作粉刷厕所墙壁,等待机会下手。赵襄子上厕所时,有所觉察,感到心神不宁,马上叫人搜查,抓住了豫让。

襄子的大臣,都主张杀掉刺客。可是襄子却认为:“智伯没有后人,豫让要替主人复仇,称得上忠诚侠义的志士。我很尊重义士,以后小心提防也就是了。”当场便放掉了豫让。

豫让并没有因此而受感动,改变复仇的意志,决心再次行刺,他用漆涂抹皮肤,身上到处生疮;又吞咽木炭粉末,喉咙刺激得嘶哑了,说不出话来。在街上讨饭时,连妻子也认不出他。

这一天,豫让路过朋友家门,却被认出来了。朋友非常难过,哭着劝他:“豫君,凭你的才能,去做赵襄子的侍臣,一定会受到重用的。

那时,再找机会下手,不是容易得多吗?何苦这样糟害自己呢?”

豫让叹息道:“我若去做赵君的侍臣,把自己交给他,又要暗中谋算他,便是不忠不信的奸邪小人。这是万万干不得的。我也明白,达到目的很困难,但决心干到底,要让普天下那些为臣不忠的伪君子,感到羞愧。”说罢,便跟朋友告别了。

过了些日子,豫让终于探听到襄子的行踪,随即埋伏在他必经之路的大桥脚下。

谁料襄子的车队,走到桥头,辕马突然失惊,蹶起前蹄,咆哮不前。卫队迅即搜索,又抓住了豫让。

襄子问豫让:你还有什么话说?他叹了口气:“我要为主公报仇,是出于良心;你不该死,是你的运气。我死而无怨,只是有些遗恨罢了。”

襄子听罢,暗暗叹息,于是脱下外袍,递给豫让:“这只怪你运气不佳。我用衣服代替自己的身体,成全你的一片痴心吧。”

豫让提起匕首,对准袍服,连刺三刀,然后从容地接受襄子的处罚,被杀身死。

(事据宋代《资治通鉴》)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二十六):长孙皇后嫁女论忠臣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今天,受现代古装剧等文艺作品的影响,人们错把善恶不分的唯唯诺诺,惟命是从视为忠,这是不读史书,杜绝传统的后果。所谓忠言逆耳。看到君王有错而不敢进逆耳忠言,只会说顺耳讨好的话,怎会是真正的忠臣呢?但是为何忠言会逆耳呢?为了清晰地了解这个忠的内涵,我们一同来看看唐朝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嫁女论忠臣的故事。

皇后:以抑制帝王私欲方为忠

这个故事出自《》<论公平>这一章。讲的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女儿长乐将要出嫁,陪嫁的财礼太多,受到魏征劝阻后,皇后对此事的认识。史书对这个故事的记录十分完整,我们先看白话文的大意(原文附在文章最后):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文德皇后(注:就是长孙皇后,死后谥号文德皇后,表示她德行昭著)所生。贞观六年将要出嫁,太宗敕令有司陪送的财礼,比当年高祖之女永嘉长公主出嫁时高出一倍。

魏征上奏劝阻说:“以前东汉明帝准备封赏他的儿子,说道:‘我的儿子怎么能跟先帝的儿子得到同样多的封赏呢?参照先帝之子楚王、淮阳王的一半去封赏吧。’以前的史家皆以此作为美谈。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女儿称为公主,既然在前面多了一个长字,那么就说明要比公主的身份尊贵,虽然对她们感情不同,可是道理却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如果公主的礼节逾越了长公主,道理上恐怕不妥,望您能够三思。”

太宗十分赞同。于是将这些话告诉了皇后,皇后听完赞叹道:“曾经听说您对魏征十分敬重,可是对于其中的缘故知之甚少,现在听到他进谏的这番话,可见他能够用道义来抑制帝王的私欲,真是国家社稷忠臣啊!我和您结发做了夫妻,承蒙您的敬重礼待,情深义重,每当有话要说的时候,也要察言观色,尚且不敢轻易触怒您的威严,何况作为臣下,和陛下情谊疏远、礼仪相隔呢?因此韩非子将此称为‘说难’,东方朔将其称为‘不易’,真的是非常有道理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拥有家国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能采纳这些忠言,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如果杜绝这些忠言,政局就会混乱不堪,我希望您能够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那就是天下的大幸了。”于是,长孙皇后请求太宗派遣中使带五百匹锦帛送到魏征家中赏赐他。

看完这个故事,估计对忠的内涵,有了一个很形象清晰的认识,唐太宗作为帝王,不可能事事想得周到,再英明,也会有失误出错的时候,因此,需要臣子的提醒辅助,弥补不足。这里太宗就犯了错,因为长乐公主是自己敬重的皇后所生,因私人感情,对妻子的偏爱,必然体现在女儿身上,对公主十分宠爱,不知不觉就感情用事,忘记了身为帝王不能偏私的道理了。于是给公主的陪嫁,比公主的姑姑,太宗的姐妹还要高出一倍,有违敬长辈的孝道,不合长幼有序的做人的道理了。长孙皇后不但不生气,不责怪魏征如此对待自己女儿,不给自己情面,反而称赞他为社稷忠臣,将忠臣的含义解释为“能够用道义来抑制帝王的私欲”实在精辟。

也就是说,忠言之所以逆耳,是因为它符合道义,逆的,必然是不合道义的只为自己个人高兴,满足私欲的帝王言行,当然不会让帝王顺心如意,自然就会逆耳。因此,道义是忠臣的尺度,不讲道义的惟命是从,绝非忠臣。

“忠言逆耳利于行”出自

皇后在这里,还讲到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其实出自孔子的教导。孔子曰:“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汤武以谔谔而昌,桀纣以唯唯而亡。君无争臣,父无争子,兄无争弟,士无争友,无其过者,未之有也。故曰:‘君失之,臣得之;父失之,子得之;兄失之,弟得之;己失之,友得之。’是以国无危亡之兆,家无悖乱之恶,父子兄弟无失,而交友无绝也。”(出自《孔子家语.六本》)

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商汤和周武王因为能听取进谏的直言而使国家昌盛,夏桀和商纣因为只听随声附和、唯命是从的话而国破身亡。国君没有直言敢谏的大臣,父亲没有直言敢谏的儿子,兄长没有直言敢劝的弟弟,士人没有直言敢劝的朋友,要想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国君有失误,臣子来补救;父亲有失误,儿子来补救;哥哥有失误,弟弟来补救;自己有失误,朋友来补救。’这样,国家就没有灭亡的危险,家庭就没有悖逆的坏事,父子兄弟之间不会失和,朋友也不会断绝来往。”

大家看看,孔子讲的忠,涉及到了君臣父子兄弟和朋友,其实也包括夫妻,所有人伦关系都需要忠言劝谏补救,方能使得国、家安康太平。跟“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少数暴君的谬论,有何关系呢?正因为我们不读传统教育留下的经典,方才被蒙蔽了真相,丑化了以忠孝为本的祖先。

传统教育普及民间,出自孔子,但是很多人也许从来就没有想过,孔子一生,到底在教育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教人怎样做一个好人。用古代的概念来说,就是仁义二字。在此基础又具体分出礼智信,合成五常。是对人这一层生命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传统教育,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仁主要指对别人的仁心善行,义首先针对自己,要求自己行为方正,符合正理做人。帝王则要公道,才能符合帝王的道义。因此,魏征提醒太宗,身为帝王,自己一定要做事公道,符合义理,方能让天下人信服,没有怨言。如果自己女儿陪嫁高出她的姑姑,就是对姑姑的不敬和太宗处事的不公。所以这个皇后论忠臣的故事,才被《贞观》放在《论公平》这一章。目的是教育后世帝王,处处事事要记住以公道处理事情,才能做到公正合理,天下太平。

附故事原文: 长乐公主,文德皇后所生也。贞观六年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征奏言:“昔汉明帝欲封其子,帝曰:‘朕子岂得同于先帝子乎?可半楚、淮阳王。’前史以为美谈。天子姊妹为长公主,天子之女为公主,既加长字,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殊,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公主,理恐不可,实愿陛下思之。”太宗称善。乃以其言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敬重魏征,殊未知其故,而今闻其谏,乃能以义制人主之情,真社稷臣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妻,曲蒙礼敬,情义深重,每将有言,必俟颜色,尚不敢轻犯威严,况在臣下,情疏礼隔?故韩非谓之说难,东方朔称其不易,良有以也。忠言逆耳而利于行,有国有家者深所要急,纳之则世治,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因请遣中使齎帛五百匹,诣征宅以赐之。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