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0日星期一

紫玉金砂(2) 宜兴紫砂矿源探究

文:意文 来源:

宜兴紫砂矿源是地球上唯一的、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虽然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紫砂泥矿源,研究人员进行过各种实验分析其矿物成分、化学结构、成矿年代等因素的影响,皆无法与宜兴紫砂相提并论。

“世界上只有一把,它的名字叫宜兴”

宜兴丁蜀镇是著名的紫砂壶产地,在当地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青龙跟黄龙是玉皇的两个儿子,一次下凡来到了江南,看到这里的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泽之中,住在树上,吃的是半生不熟的食物,所以常常生病,於是起了恻隐之心向玉皇禀告,请求玉帝赐给当地老百姓一块能够安身立命之处。

豈知玉帝非但不同意,还將他俩打入天牢,不准再下到人间,青龙与黃龙万般无奈,于是商量着再偷偷下到人间。他们将看守的牢头灌醉,驾着风雨乘着雷电,又来到丁蜀地区。

牢头发现兄弟俩已逃跑立即禀报玉皇。玉皇派兵追赶,眼看就要追上时,青龙拉着黄龙的手大喝一声:“跟我来!”倏地一下卧倒在地,只见他俩的身躯牢牢扎入水中,顿时耸起了两座山峰,隔断了浩渺的泽国。从此,丁蜀地区的百姓们脱离了生活在水泽之苦。

他们见黄龙变成的黄龙山石一块块整齐成方,便用来盖房造屋,青龙山的石头可以烧成石灰,用来涂抹墙壁,牢固又美观,从此人们有了安定的居所。一日,一异僧指引当地百姓到黄龙山挖掘紫砂泥,软和又刚柔是上好的矿土,土具五色,灿烂光亮,亦称“五色土”,可以用来制造器皿。丁蜀地区的百姓就凭着青龙黄龙的恩赐,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出灿烂辉煌的紫砂文明。

虽是传说,但宜兴紫砂矿料色彩丰富,全世界只有黄龙山底下才有这样的紫砂泥却是事实。

紫砂的發祥地

宜兴无锡市丁蜀鎮是紫砂文化的發祥地。据考证,古紫砂窯址位於宜興蠡墅村羊角山,是丁蜀镇黃龙山的支脈系統,这里是盛产紫砂泥矿的地方,所以把窯建在的產地。

据资料记载,宜兴陶土总存储量达1000亿吨以上,但紫砂泥(包括紫泥、红泥、本山绿泥)只占其中的3%左右,紫砂原矿从明、清一直到1949年以后开采量甚微,当时制壶者均是根据手头活计来取材的,做一点去采掘一点。

黄龙山井下采掘出的大都是做普通陶器的甲泥,紫砂泥比较少,靠近“龙脉”〔一〕的位置就会有。千百年来,陶工们练就了一套识别泥料的本领。从矿里采出的泥,用眼睛一看,便可断定是紫砂矿泥还是普通甲泥。黄龙山矿区采掘的普通甲泥便用于制作缸、罐、坛、瓮等普通陶器。

以前这两种泥料的区别谁也说不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地质队取样化验用解释了这个千古之谜。紫砂泥与普通甲泥的主要区别在于泥中的天然金属成分的含量,含量高的是紫砂泥,其余便是普通甲泥。

早期采掘困难

明清时期开采陶土便已是黄龙山一带农民的主要副业。清初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砠白砀,凿黄龙。宛掘井兮千寻,攻岩有骨,若入渊兮百仞”。王稚登《荆溪疏》中记“……高原峻板,半凿为坡……”这些都是记载了早期陶工在黄龙山采掘紫砂泥料的情景。

矿料的开采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露天开采(明掘),适用于接近地层表面的矿料。以采嫩泥居多,一般只需掘去一二米废土,即可采得。

一种是坑道开采(暗掘),主要开采甲泥及紫砂矿料等。因紫砂矿料埋藏较深,采掘斜井的方式开采。先凿成矿井,穿过黄石岩层进行开采,或直接在黄石层下部凿横穿式隧道至泥层进行开采。早期开采主要在矿体露头处,沿泥层追泥掘进,或是凭经验在黄龙山的山底脚处试找“眼口”,由“眼口”开凿引进至黄石层下部。当发现有泥可采时,逐步追泥深入“眼口”便扩大成为“宕口”。

早期使用的开采工具很简单,主要是榔头、楔子、尖嘴锄等,属于浅表层或单一小洞井开采。其开采方式基本是沿泥层顺层开采,有时采用开支巷道采掘,或是上下泥层串插开采。根据泥层的走向,掘进深2、30米,最深4、50米。坑道内用黄石块砌成高1.6~1.8米,宽1米左右的拱形串(支护)。挖进一二米再以黄石砌拱搭圈,以防止塌方。

坑道内照明用油盏火,运输基本以竹簸萁装泥,短扁担挑运。洞内窄小,斜坡坡度大,且坑道内阴暗潮湿,极其难走,采掘条件极其恶劣。有时掘进时遇到黄石岩壁(龙筋)〔二〕、挖通、或者坑道塌方等都只能绕道或停止开采。

即使是露天开采,工人们也是使用锄头、簸萁、扁担、木制独轮车等这些原始的工具,采掘条件差,效率低,采出的矿料由木制独轮车沿着山路载运至山下河边,再由船运送至各个泥场。

早期的开采属于个体、小业主开采,矿点分布广泛,矿层各不相同:采掘的紫砂矿料数量有限,种类却多样。因紫砂矿料在矿层中含量较少,一直以来泥料都比较“金贵”,所以紫砂泥也有“富贵土”之称。


图:民国35年宜兴地方报纸《品报》提出宜兴要振兴宜兴千年紫砂经济的报道。

紫砂矿料开采阶段

1945以前,紫砂陶土的开挖主要集中在大水潭附近,也就是所谓的正宗紫砂土在黄龙山。

1950年后四号井、五号井等较大的坑道使用,开挖量增多,但紫砂厂用泥时并不太区分。

1955年7月以前属于个体人工开采,工具和采掘工艺都十分原始,属早期开采阶段。

1955年7月成立宜兴采矿公司,接收了当地所有陶土开采的个体矿井及宕口,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管理开采,矿料开采逐步走向正规化、机械化。 此后,黄龙山才成为陶土开采的矿区。

1956年陶土的开采总量为18万吨。

1957年开始使用机械排除宕底积水,并在各个宕口筑一条石帮、竹底土溜槽,矿料可以从各矿井直接溜至山下堆泥场。

1958年由红旗宕改造扩建,为单井筒设计,宽1.8米,高2.2米。矿料开采开始使用冲条凿炮眼、和炸药爆破,运输使用橡皮轮胎小板车。

1959年矿井内采用电灯照明,开始使用人工电钻打眼。

1960年代原料总厂成立,才设置分捡车间,將紫砂矿料从开采出來的夾泥中分捡出,供給紫砂工艺厂使用。

1962年底,地面运输开始使用汽车装运矿料。

1963年使用煤电钻采掘,工作效率提高,代替了一部分繁重的体力劳动。

1964年落矿采用风钻打眼后炸药爆破,地面运输改为矿车自溜。

1966年,宜兴陶瓷公司成立原料总厂集中开采,丁蜀地区所有陶瓷厂家的陶土原料,都由原料总厂负责有计划,有步骤的拨给。

1972年在黄龙山西侧新建了四号矿井一期工程,

1982年五月兴建了二期工程。

1979年8月又在黄龙山东面北侧新建了五号矿井,自此开采能力不断扩大。

1987年底,矿料开采已普遍使用风动凿岩机、湿式电煤钻、液压挖掘机、链板输送机以及多式绞车等机械设备,并采用“空房悬顶”有轨无底柱分段落矿、中深孔回采等新工艺。 矿井内的通风、排水、防尘和通讯等各种设施也日趋完善,为矿料开采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1990年代随着紫砂热的升温,开始细分矿源,使得一些稀少品种大量出现。

1990年代中后期,日用陶被其他工业日用制品所代替,而逐渐衰弱,为此原料总厂关闭了所有矿井。唯独有紫砂一枝独秀。

紫砂泥矿禁采令

紫砂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港台地区掀起热潮,至今已风卷全球。紫砂从业人员有原来的几百号人现发展到几十万人,紫砂已成为丁蜀地区的主产业。

“户户捶泥,家家制壶”导致黄龙山紫砂原矿滥开滥采,缺乏管理造成资源严重浪费,尤其是承包商不按山脉脉理、原矿储量等合理采掘,这种破坏性的开采,造成黄龙山面目疮痍,地下水不断渗出,最后成了一个大水潭,为了眼前利益毁灭了独特珍稀的矿区生态。


图:黄龙山面目疮痍,地下水不断渗出,最后成了一个大水潭


图:矿区告示牌: 关闭宕口 严禁入内

为此,宜兴采取有效,于2004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宜兴紫砂保护发展议案》,2005年4月出台了“禁采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开采挖掘。

2005年宜兴市政府停止了对黄龙山矿的开采。最后一口井,4号井就是那时被填埋的。从此,宜兴人停止了疯狂的掠夺式开采,宜兴的紫砂矿也得到了保护,“禁采令”的贯彻实施,及时制止了无序乱采现象,有效保护了宜兴紫砂这一独特的矿产资源。

同时为了加强保护矿山资源的措施,宜兴市政府还确定黄龙山为紫砂陶土资源保护区,并建立“丁蜀后工业遗址公园”。至此,宜興丁蜀鎮黃龙山紫砂礦土的开采从此禁绝。


图:“丁蜀后工业遗址公园”

注:
〔一〕什么叫“龙脉”?龙脉就是陶土矿脉的走势。黄龙山的龙脉就像大海波浪一样,一波一波,有高有低,而且是南高北低,有时在一个平面采着,发现龙脉慢慢低下来,直到采掘平面被坚硬的龙脉档住,就要用炸药打通这一层脉。龙脉有厚有薄,有的几米就穿过了,有时要打进去几十米才能进到另一层甲泥矿脉。

〔二〕矿层中间会出现竖着的特别坚硬的黄石岩壁(俗称“龙筋”)
(待续)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