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一)


二零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中国 古人非常注重家风、家教,注重对子女的德性培养,以传统文化 中的仁义礼智信、向道、向善等理念正面引导,“重德修身”成为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古圣先贤们对子女的仁慈关爱和严格要求,使其在任何时候能够择善而从,走正人生之路而无怨无悔。古人家教的智慧,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以下举些例子。


孔子教子学《诗》、《礼》






先师孔子行教像(唐?吴道子)

先师孔子行教像(唐•吴道子)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有三千学生。《论语•季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学生陈亢有一天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听到有与别人不同的教诲吗?”孔鲤说:“没有啊。有一次我父亲曾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无以言。’我马上就去学《诗》。又有一次,遇到父亲一个人在那里,我快步走过,父亲问我:‘有没有学《礼》?’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礼》,无以立。’我马上又去学《礼》。我只听到这两件事。”陈亢下来高兴地说:“我问一个问题 ,却得到三个收获,知道了学《诗》的道理和学《礼记》的道理,还知道了君子对待自己的儿子与别人的孩子是一样的。”


的确,诗和礼,都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孔子说:“诗言志,歌咏言”,认为利用文艺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的教育,比说教往往有效的多。相传《诗经》三百零五篇,就是他亲自删定的,内容多和修身、知命、追随道义有关。孔子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就应从这里开始,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另外,通过读诗也能够学到许多历史 、自然、社会知识。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所说的礼,就是社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从学礼开始,教育学生树立自己的德行,从实践中逐渐培养出学生的自觉的道德主体意识,进而成为日后通达天道、经世济民的基础。


孔子教育儿子学“诗”学“礼”,和对其他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并没有因为孔鲤是自己的儿子就放松对他的要求,这一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一视同仁和对儿子寄予着很高的希望。后代的读书人,把孔子教子的方法称做“诗礼传家”。


(待续)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二)


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日】(接前文)


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元刻本《颜氏家训》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的思想家、教育家,出身士族,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敬信神佛,笃信因果。《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规范,影响很大。全书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主要强调道德修养,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统 儒家思想教育子弟,并宣扬伦理纲常以及佛家因果报应思想等,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蕴的作品。认为教育后代要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象尧舜那样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经得起任何磨难,注重气节的培养。他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


颜之推认为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启心扉、完善德行、行道利世,首先动机要端正,学习内容提倡读圣贤之书,实践道义。在学习方法方面,提出了专心、勤学、切磋、踏实的主张。他非常重视对子女进行早教,而且越早越好,不要失去机会。颜之推的几个孩子三岁开始读书,并背诵经典,当孩子们问道:“我们知道了要读书,但为什么要这样早呢?”颜之推告诉孩子:“接触圣贤之书越早越好啊,小时记忆力好,背会的书往往终生不忘。”颜之推还教育子女一生都要学习,勤勉惜时,无论时逢战乱或生活窘迫时,他都督促孩子们勤习经史,并说:“读书明理,在任何时候,尤其在紧要关头或每到有大事时就知道怎么去做。”他的几个孩子后来在经史方面都很有成就,都是重节操、做事有责任感的人。


(待续)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教育的根本是什么(图)


二零一一年三月一日】王守仁是明朝思想家、教育家,因其曾驻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即王阳明。






明朝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

明朝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

王阳明有一篇文章 《送宗伯乔白岩序》(宗伯是礼部尚书的别称。乔白岩姓乔名宇,号白岩),是乔宇将出任南京礼部尚书时,到作者家中辞行、交谈,然后由作者整理成文,送给乔宇,作为临别的赠言。


文中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论述了治学的根本问题 。治学要专、要精,但专与精如果离开了道,不是流于溺,就是失于僻。所谓“道”,王阳明是指天地 万物生成发育的大道 。专,专一,精,精粹。如果用专与精的心力明白了天地万物生成发育的大道,那些词章、技能等无关轻重的事情不也就自通了吗?


庖丁解牛的故事就是注解王阳明论点的一个好例子。“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厨师给梁惠王解剖牛时所展现的出神入化的技艺。庖丁的动作不但优美,而且解剖牛时的声音还与乐曲的节奏合拍。那么,一个厨师是怎么达到这种境界的呢?他的回答也很特别:“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说的非常明白,自己之所以能做到这一步,是因为自己对“道”的体悟要超过对技艺本身的追求。


由此可见,古人对为师者的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就不难理解了,这个道不是一般事物的规律,而是天地万物生化的大道,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把这个道传授给学生。这个“道”在中国 的儒、释、道的经典中都有不同角度的阐述。


可是当今的中国大陆被窃取后,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尤其是“”,已经把中华民族真正的传统文化 摧毁了,中共又刻意歪曲传统 文化,为了维护其邪恶的统治而加以利用。同时因为西方实证科技文明的冲击,人们已经很难明白古人要表达的确切含义了。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已经成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而机械的思维方式,从而对宇宙、人体、以及天地万物的认识就象盲人摸象一样那样的幼稚可笑。


值得欣慰的是,就在人类迷茫无依的时刻,把宇宙的根本特性“真、善、忍”的大法大道传给了人类与各界众生,使人类可以以此来洞彻生命、宇宙以及其间万事万物的奥秘。那么,在当下做教师把法轮大法告诉学生,就是真正在尽到为师“传道”的职责,为人父母的按照“真、善、忍”教育孩子就会塑成孩子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来看两个遵循法轮大法中的道理而在学业和工作中受益的例子。


重点大学全年级第一名成绩的由来


扬清在明慧网发表文章说,小时候他好好学习仅仅是为了不被父亲训斥,成绩也只是班里的中等偏上。中学时开始思考人生,在强烈的功成名就的思想支配下刻苦攻读,终于考上了重点大学,成绩虽然不错,也从没有冒过尖。但是代价是很大的,经常学到晚上十一、二点,头发掉了一大把,眼圈黑黑的,毕业照上沧桑 的象个老人。


到了大学,仿佛到了奋斗的终点,便懈怠了。看电影、旅游、活动,缤纷的校园充满了诱惑。空虚、迷茫也随之而来,在学校图书馆看了古今中外很多哲学书、宗教书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后来看到了大师著作《转法轮 》,内心被深深的震撼。“真、善、忍”、“返本归真”,一直萦绕在心里,使他一下子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他在文中说:“通过不断的学法,我明白了作为学生就应该学习好,学习好的目的是今后为工作负责,为社会负责。在学习中我按照法的要求修去执著心。比如,有时做课业会想得个好成绩,一下子就意识到这是颗名利之心,应当去掉它,取而代之的是怎样将课业做好 ,学成后更好的为社会负责、服务;当我的作业做的不错时会有想显示显示的想法,又意识到这是颗显示心应该去掉。我的心感到越来越平静、踏实,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充实的过着。 ”


当有一天同学突然告诉他:“你是全年级第一!”的时候他还以为同学在跟他开玩笑。


因为他每天要抽很多时间学法、炼功,根本没有先前考学时刻苦,和其他同学一样只是上课听听讲,下课完成作业,考前看看书而已。全年级有近两百多高手,况且他原本在这些高手如云的优等生中并不出色,入学的成绩在年级能排到五、六十名就不错了。 可是当拿到成绩单时他惊讶了,真的是重点大学的全年级第一名。


至此扬清写道:“原来在我不断的学法修炼的过程中我的心静了很多,不再为名利所累,学习起来很轻松,老师讲什么很快能领会,没有多付出就很轻易地考取了第一名。是法轮大法澄清了我的心,开启了我的智慧。从畏惧父亲而学,到为了名利苦学,再到修炼法轮大法后的明理而学,法轮大法在我身上展现了神奇的威力。 ”


“姜丝穿针鼻”与“豆腐上切肉”的绝妙技艺


二零一零年八月六日,电视台上有一段视频,首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鲁菜冠军陈永明展示了“姜丝穿针鼻”与“豆腐上切肉”的绝妙技艺。


在电视上陈永明展示了直刀切、片刀切、切丝、花刀切等娴熟技艺后,还蒙上眼睛表演“盲切”。他用自己切出的姜丝去穿针鼻,随便拿起一根就穿过去了。他在豆腐上表演切肉,切出的肉丝大小一致、粗细均匀,真的是令人叹为观止。


陈永明说:“当你人和刀合为一体的时候,你的刀技会提上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大家可能听说过人刀合一的那种状态,有朋友说,你提的是精神上的东西,我们切菜这是技术上的事。实际上精神和技术是合二为一的,当你的精神和物质达到合为一体时,那你的操作技术会提升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境界。” “在刀和你的心融在一起一瞬间,你能分明你片的有多薄、切的有多细。”“如果你想做一个好的厨师,想要在厨师行业达到一种境界的话,心刀合一,人锅合一,达到那样更高境界的话,你必须净化自己。”


其实,陈永明所表演的“豆腐上切肉”与“姜丝穿针”的绝活,也是一个在厨师界流传的传说,现在已没有人能做到了。陈永明直言不讳地说他的这一功夫,是在参加新唐人中国菜厨技大赛以后,在修炼法轮大法的过程中,忽然间觉得自己有一种提高,很自然地就掌握了这一门独到的功夫。


陈永明所展示的刀功以及他的体悟,那是一种境界提高后的状态,这就不是单纯练习技术所能达到的了,主要是要求厨师的心要纯净,达到一种人刀合一的境界。


象以上这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都在法轮大法的指导下通过修炼自己,获得了身心的健康,道德的升华,在所从事的工作或者各项技艺中不断体悟着“道”,也在自己从法轮大法中领悟的“道”的指导下使各种技能随之升华。此时我们更能体会到,当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把法轮大法介绍给学生才是真正把学生引领上人生的正途。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三)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日】(接前文)


唐太宗重视教子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培养,亲自撰写《帝范》十二篇赐予太子,即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等为君应当遵守的十二条准则,指出:“此十二条者,帝大纲也。安危兴废,咸在兹焉”、“修身治国,备在其中”,谆谆告诫李治:效法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古代圣哲贤王,“非威德无以致远,非慈厚无以怀人”,“倾己勤劳,以行德义”。《帝范》也被历代帝王奉为家教圣经。唐太宗还写了《诫吴王恪书》、《戒皇属》等经典名篇,教导子女“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指出修养德行的重要性,多做善事、美德充盈才能福泽绵延;教导子女“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要自勉自制,严于律己,他讲述了自己数年“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把时间放在勤勉朝政上;教导子女“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之耕夫”,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要培养节俭朴素的品德。


唐太宗给几个儿子选择 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如房玄龄、李纲、张玄素、李百药、魏征等,并专门下诏书规定了对待老师的礼仪。他一方面教诫子女要尊师重教,“见师如见父”,要“宜加尊敬,不得懈怠”。一方面支持老师严格管教,鼓励老师对太子及诸王的过失极言切谏。老师们都能够坚定地履行职责,与唐太宗的理解、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唐太宗非常注意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进行道德教育,遇事必诲,使子女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品质。如有一次,他看到李治在一棵弯曲的树下休息,就教诲他说:“这树虽然弯曲,打上墨线就可以取直成材。做君主的即使本身并不高明,但是能接受别人的规谏,也可以变得圣明。”唐太宗还注意结合史实进行教育,他让魏征编录了《自古诸侯善恶录》,分赐诸子,要他们把书“置于座右,用为立身之本”,从前人善者成、恶者败的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得到鼓励,从而更加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做正人君子和爱护百姓的人。


(待续)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古人教子理念:重德修身(四)


二零一一年三月三日】(接前文)


范仲淹教子重德行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是北宋时思想家和教育家,熟读儒、道经典,并崇信佛法,官任参知政事,他在《岳阳楼记》中写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家喻户晓。他治家甚严,教子有方。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在他的教导下,他的四个儿子都从小就熟读经书,学有所成,为人正直。范家家风俭朴,乐善好施。


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到苏州去往四川运麦子。范纯仁回来时碰见了熟人石曼卿,得知他因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故停留在此。范纯仁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石曼卿,助其得以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因无法向父亲交差,所以久久地站立在父亲身旁,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道:“你在苏州遇到朋友了吗?”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并夸奖他做的对。


范仲淹虽然身居高位,俸禄丰厚,但他却不为子女留下钱财,而是全部用于扶危济困了,把乐于助人之仁德传给了子孙。他的长子范纯佑十六岁随父防御西夏,屡立战功,是其得力助手;次子范纯仁,后任宰相,在五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恪尽职守;三子范纯礼官至尚书右丞;四子范纯粹官至户部侍郎,受其父言传身教,他们都正义 敢言,关爱百姓,以清正廉洁著称,俭朴的作风始终从未改变,把做官得来的俸禄,大多用在了扩大父亲范仲淹创建的扶危济困的义庄上了,而自己与家人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古代家庭教育自始至终都是以伦理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的。为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子女。其实不管给其多少财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教其重德向善,才是为子女长远打算,因为德是做人最根本、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是一切福份的源泉,是留给孩子的最可靠的财富。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以人为重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二日】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他曾在鲁国做过官,但主要是从事教育,并周游列国宣讲他的做人理念,其中包括伦理概念、教育思想、主张、品德修养等等。


人们说,孔子做人的最高标准是“仁”,孔子的得意学生曾参认为,孔夫子讲的道理可以用“忠恕”二字贯穿起来。很多人也都知道,孔子思想中很强调“中庸”之道。那么,上天给人规定的纯正做人标准,都有哪些呢?是什么样的标准呢?这里,让我们陆续看一些孔子的故事和言行,从中找回失却的参考和借鉴。


《论语》一书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

这个故事是说,有一天,马棚失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首先问:“伤到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在春秋时代,马是非常重要的财产,不但标志着身份,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作战工具。然而,在人和物之间,孔子看重的是人,而不是物。这个故事反映了孔子做人理念中的“仁”字。为什么这么说呢?探究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先提及“人文”这个词。


“人文”一词的中文 ,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刚柔交错,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相传是周文王所做,周文王生活在公元前1152到前1056之间。也就是说,至少那个时候中土就有了“人文”的概念。


关于“人文”这个词的注解有很多,宋代程颐《伊川易传》对此的解释是:“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简单的说就是,“天文”是天体运行的规律,包括日月星辰的排列、运行,寒暑阴阳的交替变更;“人文”是做人治世之道,包括人的伦常、礼乐教化、道德修养。当然,现代人对人文的理解各有不同,所说的人文学科,是指哲学、文学、艺术 历史 、语言等学科。但不管怎样,人文的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这点,我们从上述这个春秋时代的孔子故事中,可以看到它的生动体现。


除此之外,对“人”的重视,在中国 传统文化 中很强调。比如宋代启蒙教材《三字经》中就给学生介绍了“三才者,天地 人”这个概念,其实这里讲的“三才”最早也是从《周易》中来的。


“天地之间人为大”,并不是说人类可以为所欲为。如果欺天蔑神、不敬天地、肆意毁坏自然,那只能给人类带来绝大的灾祸。“天地之间人为大”是指,在天地之间的广阔领域,万物为人类有正常生活环境而存在;没有了人,万物的存在就失去其根本意义。但是,人类自己必须懂得天人合一、依存天地、顺应和爱护自然的道理,因为没有了天地、自然,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没有天地组成的环境,人是无法独立生存的。


这里还有一层含义,就是我们在爱惜财物的同时,不能人、物颠倒。任何事都不能走极端,穷奢极欲,浪费和挥霍财物,或者把钱、财、物、动物看得比人还重要、比作人的原则还重要,都是不对的。比如编造的“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反复宣传把公社的羊看得比人类小姐妹的性命还重要,就是直接抹杀着中国人传统 的人文理念。现代教育用追求考试分数,来取代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也是对人心的窒息。其实中共把“党”、“党性 ”、“集团”、“”等概念模糊化、扩大化之后,在半个多世纪的洗脑中强制中国人把自己的思想、生命都置于“党”、“党性”等概念的控制之下,也是完全抵消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观的。


无论是教育、家庭、工作、治国,还是个人修养等等,中心都应该围绕着人和做人的根本。不懂的根本,就会漂浮不定、不得要领;而寻找根本,正是人生最重要、最高深的课题。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学而不思则罔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三日】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代鲁国人。他曾在鲁国做过官,一生主要是从事教育,并周游列国宣讲他的做人理念,其中包括伦理概念、教育思想、主张、品德修养等等。


人们说,孔子做人的最高标准是“仁”,孔子的得意学生曾参认为,孔夫子讲的道理可以用“忠恕”二字贯穿起来。很多人也都知道,孔子思想中很强调“中庸”之道。修炼人知道,提高心性,要从常人中的好人做起,然后做成比常人中的好人还好的人、更好的人,直至道德标准超常的人。那么,上天给人规定的纯正做人标准,都有哪些呢?是什么样的标准呢?上次我们讲了“问人不问马”的故事。这里,让我们看看孔子的另一段话。


据《论语》〈为政〉记载,孔子曾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用白话来说就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


只要学习过的人,背、记都是能做到的,但很多人在很多情况下,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也就是,把所学习的东西,当作外在的理论和知识“知道了”,而没有足够的思考,特别是结合切身实际的深入思考。这样的学习,是比较表面化的,可以形容为“囫囵吞枣”,真到需要应用的时候,往往因为一知半解,而不能发自内心地付诸实践;或者比较机械,说一只知道一,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那实践效果当然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现代科学 的教学,往往都是比较机械的、程式化、表面化的,与心性的磨炼、悟性的提高相隔绝,直接限制和淡化着人类的思维深度、广度、丰富程度。所以现代人学习,更要注意学习的思路,明白其中的利弊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不让自己的人脑被电脑化、机械化、僵硬化、线性化。


当然学习的另一面,正如孔子阐述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止,陷在原有的水平和层次中出不来,提高不上去,矛盾和难题也解决不了。当然,要学习,必须有明师。明师很难找,所以真正的明师找到了,就千万不要懈怠,要珍惜,要努力不断地学习、理解,以便按照明师的指导不打折扣的越做越好,精進不停,直到“圆满功成”。


当然,修炼还不同于做人,修炼人的学习也不同于一般的学理论、学知识,不同于常人的修身养性、自我修养。修炼的要求更高、道理更精深,如何做好 ,只有置身修炼的人在不断的实修中才能逐渐明白。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行善改命 因果不虚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四日】善者获福,恶者遭殃,古今无数事实就是验证,令人阅之凛然。顺应天理而向善就会给自己塑造好的命运;改过迁善,也会使命运转好。如唐代的裴度早年在看相时,说他会因饥饿而死,只因善行,后来出将入相;宋代的窦禹钧命中本无后嗣,就为还了遗金,后来却五子登科;明代袁了凡因修身、行善而延寿、多福。以下再举几个史料中记载的清代年间发生的故事。


(一)


阳羡(江苏宜兴)有一位书生,和同学结伴去参加选拔贡生的科试。因头一年岁考中,该生在经、古等科目连得第一,心想这次拔贡稳操胜券,每天在客栈里与同学们愉快地赋诗谈论,客栈里住着一位善于看相的相士,大家相处很好。


一天,书生问相士自己是否能选拔上,相士犹豫了一会儿,说:“早就想直言相告,但是又不敢说!”书生说:“没关系,说吧!”他才说:“你根本没有希望选上。你脸上已现晦暗之色,三日后三更有性命之忧。你最好赶快回家吧。”书生问:“能不能避免呢?”他说:“时间太紧了,不好说!”书生顿觉沮丧,马上想收拾行李回家,周围同学都指责相士胡说八道,劝阻书生,他虽然留了下来,但心里总感到不安。


考期快到了,这天晚上,同考的人都已入睡,书生走出门去散步,听到远处传来哭声,循声来到一间破屋门前,见一妇人抱着两个孩子在痛哭,一问才知原来她丈夫欠了一权势人家五十两银子还不起,被抓走催逼甚紧,打算卖妻子来偿还,妇人因舍不下儿女,所以悲哭。书生听明情况,立即回客栈拿了七十两银子交给妇人,说:“我这里还有些银子,帮助你们去还帐。有余的话,可以做点生意糊口,免得以后再借人钱背债!”


妇人感激不尽,又详细问了书生姓名和住地。书生返回客栈后,想起了相士的话,睡不着,听到已打三更,心想时间到了。正在疑虑之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那位妇人及其丈夫,两人特地前来叩谢,书生起来劝慰他们一番,把他们送出门外。此时,却听到后面一声巨响,一看房屋塌了,一面墙正砸在书生的卧床上,床和席子等都压成碎片。


第二天面见相士,人们都说他没算准。相士当然不知前一晚上的事,把书生仔细审视一番,说:“昨夜你一定做了什么事,满面阴德之相,而且德相很大。现在不会死了,而且还得选拔,当连捷中进士。如果以为我的话是胡说,昨天你早已死在塌墙之下了!”书生大加叹服。果然得拔贡,后入了翰林。救人即救己,助人即助己,果报竟然是如此地迅速快捷!


(二)


有一位读书人王生,平日工于心计,为人奸诈,所做之事都违背天理。当他参加秋试时,因文章 写得很有文采,房师想推荐他名列前茅。等到填榜时,试卷忽然找不到了,填榜完毕后,才从房师袖中掉出来。房师大悔,为王生惋惜,和王生见面说以后有机会一定举荐。


不久房师转调吏部,王生此时已进入大学。到了再度赴考,房师正好在考选司任职,看到王生非常高兴,想为他挑选一个合适的任职,但当选期到时,房师却因父丧而离职。过了三年,房师守孝完毕,仍回选司任职,王生也以资深学员身份应选。房师特别为他拣选一个官职,就职指日可待,可没过几天,王生却因母亲去世而回家守丧。房师很怜悯王生的命运坎坷,就推荐他到巡抚家当家教,但还未成行,巡抚又被免职了。


王生一生屡有奇遇,却都成了画饼,内心愤愤不平而生病,躺在床上三年。这一天,他反思自己往日所为,幡然悔悟说:“我所遇到的这些事,都不是偶然的。一生时运不济,这都是我做了太多恶业,积恶所造成的呀!今后要断恶向善,心术端正。”病情于是痊愈,后来终生行善,并常向人讲述因果报应的事理,劝勉人们向善才能心想事成,逆天理、拂人心的事是绝对不能干的。王生后来好几代的富贵显荣,人们都说是他行善的报应。


(三)


钱广生是一个开茶叶铺的商人,平日为人刻薄,积得现银五、六千两。他生得相貌魁梧,人们皆以大富翁称之。一天,有个相士来到此地,人称其决断如神,很多人前往观看,钱广生也来了。


钱广生看到一熟人赵某正在看相,相士皱眉说道:“尊相生得头皮宽厚,山根高直,原是福寿之相。但嫌黑气侵入天庭,不知做了何等坏事?只在一月内,寿数难逃。”其人大恼而去。钱广生倚仗自己相貌好也向前请教,相士细细观看,说:“尊相身体敦厚,一生积财富余。只是人中短缩,更加面皮虚薄。诀云:‘面皮虚薄,虽人中长而寿亦亏。’又云:‘面皮急如鼓,寿只三十五。’请问多大年纪?”钱广生答道:“今年正是三十五岁。”相士又道:“莫怪我直说,寿算只在百日内,身后之事,须要早为料理。”


钱广生送了相金,回家着实烦恼,想到:“先相的赵某,说他寿命只在一月内,我尚远有百日,先看赵某应与不应。”原来,这赵某系江都县书吏。其年旱荒,奉命发赈米赈济,他虚捏了多户,自己侵蚀了赈米五十余石,结果被本官察出处死,果在一月之内。钱广生见赵某已经应验,更加忧虑。一日,忽梦见已故某仆来说道:“我因生平忠直,在城隍处当差,专勾拘人犯赴冥。今见票上人犯四名,内有主人名字,特来报知。我先往丹阳等处拘人,待拘到一同前往,可速些料理家务。我三日后必到,一到刻不能缓。”钱广生醒来想到儿女幼小,世间许多未了事件,不知料理哪一件,于是痛哭,邻舍老翁来问明原因,说道:“生死大事,无法可作,痛哭苦恼,俱有何益?闻得巨渤禅师是个得道高僧,你急速去求他指点,或有可生之路,亦不可知。”


钱广生即来寻见巨渤禅师,说相士、故仆原委,痛哭跪求。禅师道:“人之死生定数 ,何能脱逃?然虔诚敬佛向善,福寿必然全备,须将平日刻毒尽改为仁慈,或可回天保护。”


钱广生回去后力行善事,每日念经诵佛,并对家人说:“我亲见赵某冒侵赈米五十余石,即促寿凶死。目今年岁大荒,我愿将此银买米赈饥,普救民命。”于是令人赍银三千两,买米赈饥。钱广生后来果然并无灾殃,其子体父之志,存心慈厚,皆敬佛向善,不仅贩茶贸易兴隆,又增开几家零售店,还增开一大布店。


钱广生寿至一百多岁,鹤发童颜,过百岁寿诞时,他虽一贸易之人,可是满城内外,人众几千,本城府县、大小各官绅衿,俱亲自到门恭贺,称其为全福之人。钱广生告诫子孙说:“我寿命只该三十五岁,遇禅师指教,今已百余岁,且又子孙满堂,财谷饶余,感念天地 神明保佑,你们一定要奉循天理,常存天良,不可违悖啊!”


因果循环、善恶有报是客观存在的真理。人都希望有好的未来 ,(明代的)王华年轻时,在一富翁家教书,由于他的人品佳、学问又好,颇获主人赏识。富翁无子,看见王华才学兼备,便心生一计,有天就派遣小妾到王华的房间,事先在一张纸上写着:“欲求人间种”。小妾年轻貌美,走到王华房中,拿出主人的纸条,巧笑倩兮地问:“意下如何?”王华不假思索,援笔立就,写下:“恐惊天上神”。王华后来官至吏部尚书,且获麟子。阳明先生在胎内十四个月才出生,祖母曾梦见神人自云送儿下,故而命名为云;五岁尚不能言,经高人指点,改名为“守仁”,方才开口。命好者必循天理而行,命歉者尤不可再伤天理也。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招吉或招祸,全在人心如何运用了。行善向善,不仅使自己去祸远灾、遇难呈祥,而且也是为后人积福、造福。心存天理,前程光明而远大。


(资料来源《太上感应篇 例证》、《坐花志果》等)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唐诗的味道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历来认为,王维虽然被誉为“诗佛”,但因为他的诗多是反映田园生活,没有那种忧国忧民,慷慨激昂的气魄,在思想内容上不能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相提并论。可是当我们了解王维的历史 ,他的佛教信仰,就不难发现,王维的田园诗正是他修炼境界的表现,本诗即可以作为佐证。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的由盛转衰,他的诗风也随着人生的经历、佛法修炼的领悟而变化。前期的诗,诗人 青春年少,正值盛唐时节,多是反映现实生活。后期国家动乱,隐居之意萌生,多是反映忘情山水田园,离世绝尘的愿望。本诗就可能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擅长山水画,也擅长田园诗。其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并称于世,被唐代宗誉为“天下文宗”。


这首诗前八句:斜斜夕阳的余晖照拂着村庄的篱落,归家的牛羊走入深深的街巷。惦记放牧孙儿的老叟,拄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前。雉鸡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已经稀薄。农夫们荷锄回到了村里,相见欢声笑语恋恋依依。一幅农家悠闲,了无尘嚣,仿佛世外桃源的画面印入眼中。让人怎能不羡慕呢,看到这样的悠闲自在,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一切的家国离乱,一切的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不值一提,不值得我们为之苦苦追求,争斗不休。真的好想回到这种世外桃源的怀抱啊。


诗中“荷锄”引自陶潜诗:带月荷锄归。陶潜作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巨大。无论是李白,还是王维,写起田园诗,都会不自觉的引用陶潜的诗句好词,只不过王维的诗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式微”引自《子贡诗传》:狄侵黎,黎侯出奔,卫穆公不礼焉。黎人怨 之,赋《旄邱》;黎大夫劝其君以归国,赋《式微》。《诗》:式微式微,胡不归?讲的是黎国大夫看到卫穆公对黎侯礼数不敬,打算劝其国君回国写的诗。在这里诗人既是表达了自己对于家国离乱,世间变化无常的怅然。也表达自己渴望回到故土,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


在古代的佛教修炼中,讲究的是寺庙修炼,离尘绝世,与世隔绝,清净无为,不执着世间的一切。王维是世俗中人,同时也是在家的佛教居士,自然也会有出世之心。虽然在世俗人的眼里看是消沉逃避,可是在修炼人的眼里看却是能够放下世间的执着而在佛法上精进的表现。王维诗中表现的山水之乐不是一种消极、追求闲情逸致的情绪,相反的,正是诗人在试图探索人生的真谛与佛法的奥妙,体悟自然天真的表现。


《渭川田家》这首诗表现了一种田园式的悠闲安逸,读着诗,想着画面,心中自然的平静了许多,读来颇有一种修炼人清清静静的感觉,这也体现了王维在佛法修炼中的境界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了。真是应了明代胡应麟的话“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原文链接:唐诗的味道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古代孝亲故事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孝顺瞎母,得大福报


崔沔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双眼失明,他就到处求医,结果无效。于是他就守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三十年,非常的恭敬小心,连晚上都不把帽子和外衣脱下来,以便随时起身侍奉。


每当遇到了佳节,或是美景良辰,他一定扶着母亲外出郊游,或走亲访友,和人们有说有笑,使母亲忘掉失明的痛苦。


后来,母亲过世了,崔沔伤心到吐血。他终身按母亲的意愿做人。他爱哥哥姐姐,就跟爱母亲一样;他对外甥侄子,好过对自己的孩子。所得的薪俸,都分给了亲人,并且说:“母亲既然已经过世了,我没有办法表达对母亲的孝心,想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最挂念的,就是哥哥、姐姐、外甥和侄子这四五个人了。所以我要好好的厚待他们,这样做,或许可以安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后来崔沔官做到了中书侍郎,他的儿子崔佑甫,成为贤明的宰相。唉!象崔沔这种人,实在是一位真正的孝子啊!母亲在世的时候,能够尽力的使老人家活得开心;母亲过世以后,又能够完成她老人家的心愿。然而世上却有身居富贵,有钱有势,对待自己的同胞兄弟姊妹,却和陌生的路人一样;甚至刻薄自己的双亲、岳父母。面对崔沔这样的孝心人,能够不感到惭愧吗?


神助孝子,复得杏地


明代的吕升,从小就失去了母亲。他侍奉父亲,非常孝顺。父亲因为年岁很大,夜里常会起来小便,吕升就与父亲同睡,以便就近照料。吕升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四五次,照顾年迈的父亲小便。


有一年,遇到了兵荒马乱,盗匪遍地横行,吕升就背着父亲,逃入山中,在半途中却遇到了强盗;但是这些强盗,因为对吕升的孝心早有耳闻,受到感动,所以没有为难他们父子。


吕升的父亲,平时很喜欢吃一种滋味香甜的杏子,吕升为此还特别在家里附近种植了许多杏树。但是,种植的杏树的地面,后来却被邻居给强占去了。


吕升无奈,就写了一篇奏章,禀告神明,向神求助。神明就谴责强占吕升杏地的邻居,让他的家人生病,告谕他说:“你要立刻把强占的杏地,还给孝子吕升!”直到这强占杏地的邻居,把杏地还给了吕升,神明才让他们家人的病立即痊愈。


孝子堂前生芝草


唐朝的李迥秀,天性至孝,他的母亲出身贫贱,而他的妻子出身富贵,不愿意孝顺婆婆;并且还经常骂家中的婢女,李迥秀的母亲听起来,心中感到很不快乐。


李迥秀教育妻子,要她变得宽厚贤淑些,但是她做不到。李迥秀就把妻子给休了。有人就问他:“你到底为了什么缘故,把妻子给休掉了呢?”


他说:“我娶妻的目的,就是要妻子侍奉母亲啊!可是,我的妻子不能够和颜悦色的对待下人,更不愿尽心尽力的侍奉婆婆。那么,这样的媳妇,我怎么可以留她在家呢?”


李迥秀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因而在他家的堂前,生出了芝草。唐中宗知道了,还特别颁下了诏书,表彰他的孝行。


少女曹娥,投江背父


汉朝的时候,浙江上虞县,有位女孩名叫曹娥,他的父亲叫曹盱,是一位巫师。在五月五日端午节的那天,他乘船在江上迎神,一不小心坠入江中淹死了。


曹娥那年才十四岁,她沿着江边,寻找父亲的尸体,但是却都遍寻不着。曹娥就在江边哭泣了七天七夜,然后就跳入江中,经过了五天,曹娥背着父亲的尸体,两人一同浮出了江面。


远近的人看到之后,都感到十分震惊。上虞县的县令度尚,专门把这件事情,奏报朝廷。皇帝因而下诏书表彰曹娥的孝行,并且为曹娥在江边建立了一个祠堂。


曹娥至今,仍然被人们所祭拜,敬重。


上帝奖赏吴孝妇


宋朝的吴孝妇,她的丈夫早死,又没有儿子。但是她侍奉婆婆,非常的孝顺。婆婆年老,而且眼睛有病;想到自己的媳妇太孤单了,就想招一个义子,为儿媳成亲。


吴孝妇哭着向婆婆说:“自古以来,烈女是不事二夫的。我自然应当竭力的奉侍婆婆,还请婆婆放心。”


吴孝妇为邻居做手工粗活,赚些钱来养婆婆。间或有人送她好的食物,她就带回家给婆婆吃。有一次,她煮饭还没有煮熟,邻居的妈妈有急事,喊她出去帮忙;婆婆担心饭煮得太久,会煮焦了,就把它放在盒子中;因为眼睛看不清楚,实际上是把饭,放进了垃圾桶里面。


吴孝妇回来以后,看到了也不去问,就赶快的向邻居借些饭来,给婆婆吃;然后再用水把弄脏的饭洗干净,蒸熟了以后,自己吃。


有一天,她忽然梦到:两位穿着青色衣服的童子,驾着祥云,来到她的面前,手里拿着符牒说道:“我们是奉了上帝的玉旨,来召吴孝妇晋见。”


吴孝妇见到了上帝,上帝对她说:“你只是一个村妇,能够如此勤苦尽心的侍奉婆婆,实在是令人尊敬!因此特别赏赐你一千文钱,拿回家中,供养婆婆;从今以后,你再也不必去做粗活手工,赚钱养家了。”说罢,命两位青衣童子,将吴孝妇送回。


吴孝妇一梦醒来,发现床头果然放着有一千文钱。而且用完之后,床头就又会出现一千文钱。如此周而复始,延绵不绝!


(以上均据《集福消灾之道》)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唐太宗给魏征立碑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建立唐王朝实行德政,留下了很多君圣臣贤的故事。以下是笔者从唐代刘肃《大唐新语》中选译的两个故事。


唐太宗给魏征立碑


魏征向太宗陈述自古以来君王治理国家、达到天下太平的方法。太宗认为他的话很对。


封德彝在旁边,反驳说:“夏、商、周三代之后,人逐渐狡薄欺诈,所以秦朝治国专用刑法,汉朝将仁义与刑法掺杂使用,都是想使民风纯正,却未能实现。魏征是个书生,如果轻信了他的话,恐怕会使国家遭到败乱。”


魏征责问封德彝说:“五帝、三王治国时,并没有更换国中的人民而实现了教化。只因躬行无为而治之道,就成就了帝业;躬行仁义之道,就成就王业,这都在于当时国君的治理和教化。我们考察古代典籍的记载,就可以明白。古时黄帝与蚩尤打仗,战胜蚩尤之后,就致力于教化而使天下太平。九黎作乱,颛顼就出兵征伐他们,战胜之后,也没有失于教化。夏桀淫乱暴虐,而商汤赶走了他;商纣王无道,周武王就讨伐他。上面讲的这些,都达到了天下太平。如果说:人是越来越狡薄欺诈,根本不可能再做到纯正朴实,那么,时至今日,现在的社会上,应该人人都变成了鬼怪妖精,那当然再也用不上加以教化了!”


封德彝再也找不到话来反驳魏征。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亲自为他撰写碑文,并亲笔书写在碑上。后来,因为有人说魏征的坏话,唐太宗下令把碑毁坏了。


到唐太宗征讨辽东,未能获胜时,自己非常悔恨。他叹息说:“如果当时有魏征健在,他绝不会让我去攻打辽东啊!”唐太宗度过辽水后,命令用驿马奔驰传命,以少牢祭奠魏征,重新给魏征立了碑。


唐太宗与房玄龄、杜如晦的友谊


杜如晦年轻时聪慧明智,神采过人。唐太宗提拔他做秦王府兵曹(官职名)。不久,调陕州任长史。


房玄龄对太宗说:“杜如晦这个人聪慧明智,通晓事理,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如果您只想保持藩王的地位,就用不上他;如果大王您想要经营天下,成就帝业,没有这个人就不行。”


于是,唐太宗就请杜如晦辅助秦府,封他做建平县男爵,委任他为文学馆学士。他命令人给他写赞道:“建平文雅,休有烈光。怀中履义,身立名扬!”


贞观初年,杜如晦担右仆射,房玄龄任左仆射。唐太宗对他们说:“你们身为仆射,应该:耳听得远,眼看得宽,寻求察访贤明有智慧的人。近来听说你们听取和接受诉讼的状子,每天阅读这些状子已经使你们没有空闲,哪里还能为我寻找贤士呢?”于是,他们更加勤政荐贤。


从此,朝廷机构的组建、计划,都由他们两人制定。他们制定的命令,注意宽缓平和,用人不求全责备,也不用自己的长处去衡量别人。杜如晦和玄龄推荐的人,好象比他们自己都好。


唐太宗每次和房玄龄商议国事,房玄龄都说:“没有杜如晦,不能谋划好这件事。”等到杜如晦来了,互相商讨的结果,最后往往还是采用房玄龄的计策。


房、杜两人决断大事,总是互相商量。至今说起良相来,人们总是称赞房杜二人。


后来,杜如晦去世了。太宗对虞世南说:“我和杜如晦的君臣情义很重,他不幸去世,我很悲痛。你知道我的心意,就请你为他撰写碑文吧!”


后来,唐太宗品尝新瓜美味,想到了杜如晦,立刻非常悲伤,只吃了一半就不吃了。并派人把另一半新瓜,放到杜如晦的灵座上。


有一次,唐太宗把黄银带赐给房玄龄时,对他说:“杜如晦和你同心协力辅佐我,今天我赐黄银带,只给了你一个人。杜如晦,我却再也见不到了!”说着,泪流满面。


因为黄银带避恶,是鬼神所惧怕的东西。所以,唐太宗就派人取来一条金带,请房玄龄把金带转送到杜如晦的家里。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康熙扶植奖励清官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八日】康熙皇帝倡导尊德崇道,实行仁政德治,他说:“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矣”。他言传身教,严于律己,堪称内圣外王的典范。有一代明君,必有一代贤臣,各级官员纷纷效仿,以人品相砥砺,以名节、操守为尚,爱民惠民,清廉之风蔚然而成,清官廉吏层出不穷,“海宇升平,人民乐业”。


康熙谈治国之道:“先圣先师道法相传,昭垂统绪,炳若日星。朕远承心学,稽古敏求,效法不已,渐进自然。然后施之政教,庶不与圣贤相悖耳”。在具体实施方法上“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以达“覃敷文教”、“返朴还淳”的太平盛世。康熙重视官员的道德人品,大力扶植奖励清官,扶正抑邪,利用各种机会劝谕大臣、督抚等官以百姓疾苦为念,作清廉为政的表率。清官们对百姓的仁爱的精神,就是康熙仁爱精神的体现,他们都具有深厚的道德素养,两袖清风,不畏权贵,深受百姓爱戴。康熙一朝,清官、名臣灿若明星,举不胜举。


汤斌出任陕西潼关道时,为不扰地方百姓,他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一头驮着两套旧被褥,一个竹书箱;主仆二人各骑一头,到了潼关,守关的把总还以为他是赶考的书生。可他上任不到三个月,潼关各州县的奸滑之徒就不敢再作恶,纷纷收敛,百姓则安居乐业。一时间,“汤青天”的美名家喻户晓。汤斌不仅为官清正,居家也颇有颜回之风。平时采野菜供膳,每餐必有一味豆腐,百姓们亲切的称他为“豆腐汤”,以颂扬他为官清廉。


汤斌出任江宁巡抚行前,康熙对他说:“居官以正风俗为先。江苏习尚华侈,其加意化导,非旦夕事,必从容渐摩逐渐达到,使之改心易虑。”并赐予其鞍马、衣料、银钱,又赐御书三轴并说:“今当远离,展此如对朕也。”此足可见康熙的良苦用心。康熙南巡到苏州见汤斌后又对他说:“向闻吴阊江浙一带繁盛,今观其风土,尚虚华,安佚乐,逐末者多,力田者寡。尔当使之去奢返朴,事事务本,庶几可挽颓风。”又赐其御书。汤斌勤政恤民,倡导节俭,使民风改观,返朴还淳,他说:“公则明,廉则威。”康熙称赞他:“洁己率属,实心任事。允宜拔擢,以风有位”。汤斌去世后,康熙赐其谥号“文正”。


赴任广西罗城知县前曾与友人书中说:“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念,誓勿昧天理良心”。罗城百废待举,于成龙实施教化,并带领百姓搞农业生产、兴办学校,罗城大治,“居罗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于成龙赴任四川知府时,四川因遭战乱最久,人口锐减为全国之首,他推行善政,不到二年,人口骤增,大量田地开辟。他由武昌知府迁福建按察使时,其舟将发,百姓痛哭挽留,“民遮送至九江,凡数万人,哭声与江涛相乱”。到任后,即释放被株连冤民数千人,善政迭出,被百姓呼为“于青天”。他自奉简朴清苦,“日惟以粗粝蔬菜自给”,荒年时以屑糠杂米为粥,客至亦如此待之,说:“如法行之,可留余米赈饥民也。”江南人民因而亲切的称他“于青菜”。他的志节清操享誉当时,据载,当他出任两江总督的消息传出后,南京布价骤然上涨,“金陵阖城尽换布衣,士大夫减驱从、尚节俭,尽改奢靡之风……奸佞人等不得不迁往他处。数月之间江南“官吏望风改操”,政化大行。


康熙得知于成龙事迹,亲自召见他,表彰说:“你为当今清官第一”,并殷殷勉励:“为政当知大体,小聪小察不足尚。人贵始终一节,尔其勉旃!”赏赐白金、良马、御制诗等。于成龙提出蠲免钱粮、赈济灾荒等要求,无不得到康熙应允。由于他心为百姓,招致了有些权贵的不满,他们散布流言蜚语,朝中有人借机弹劾他,说他年老昏聩,越来越蜕化变质,康熙回答说:“朕广泛听取了众人的评论,都称赞于成龙廉洁如初。是因为他性格耿直,刚正不阿,才会有人因嫉恨而进谗言诬告他。”康熙让朝廷将于成龙的事迹昭告天下,进行传颂。于成龙去世后,将军、都统等人察看他的遗物,“竹筐里只有一袭绨袍,桌上几罐盐豉”。康熙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赐其谥号:清端,并为其祠题额“高行清粹”四字以示褒扬。


康熙曾令于成龙荐举廉吏,荐举的一些人中有一人也叫于成龙,是通州知州、汉军镶黄旗人,后被称为小于成龙。因为他廉能称职,诚心爱民,介然自守,不攀高结贵,即使他本旗王爷的门上也不走动,深得康熙欣赏。五年之间,小于成龙便从知州、知府擢为按察使,康熙赐亲书手卷一轴,并对他说:“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尔必自始至终毋有改操,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无负朕优眷之意。”几年后,又擢为直隶巡抚。陛辞时,康熙询问:“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小于成龙奏称:“弭盗为先,奸恶之徒倚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之。”康熙大为赞许。后来,康熙以小于成龙“廉能称职,诚心爱民”,特旨嘉奖,并赐鞍马、银两等,后历升左都御史、河道总督等职。


针对有些八旗外任官员之弊,康熙将小于成龙作为八旗子弟的榜样,曾亲自召见其父、原任参领于得水,赏赐貂裘,嘉其教子有方,并殷殷叮咛,令其继续勉励其子“殚心竭力,始终如一”。又谕八旗都统、侍郎诸臣,有子弟为外吏者,务必写信训勉,学习小于成龙之洁己爱民。并通令果有洁己爱民如小于成龙者,将立即擢用。


张伯行任山东济宁道时,正逢岁荒,便倾其家资购粮、制棉衣赈济灾民。布政使以其擅自动用“仓谷”上疏论劾,张伯行义正词严的说:“有旨治赈,不能算专擅。上视民如伤,仓谷重乎?人命重乎?”张伯行还督修黄河 南岸二百余里大堤及马家港、东坝、高家堰水利工程,治理济宁运河,康熙赞其治河有方而有功,召见他并赐予其“布泽安流”匾额。


张伯行任督抚时,曾作一《禁止馈送檄》,严禁属员馈送。檄文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此即张伯行修身之金绳铁矩,也是百姓称其为“八一 巡抚”美誉的来历。张伯行是当时名儒,以直声浩气名传天下,他一生“读书自少至老,不厌不倦,虽鞍马舟车之上,未尝释卷”,以其身正为官一任,施惠一方,在江南任官数年,百姓称其“只饮江南一杯水”。康熙称赞他说:“凡为大臣,当仰体君心,惠爱百姓。如张伯行为巡抚时,凡地方情形,米麦价值,皆不时奏闻,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也”、“张伯行居官甚清,最不易得”,赐其“廉惠宣猷”匾额,表彰他是清廉仁惠的榜样。


“誓不取民一钱”的张伯行,与被称为“壁立千仞”的清官陈瑸在当时被颂为“泰华两峰,同标峻绝”。陈瑸是张伯行举荐的,赴任四川提学道时,仅一仆相随,衣被一如布衣平民,在任上“杜请托,一意甄拔人才”、“清介公慎,杜绝苞苴”。任台厦道时,他将应得银三万两,全用于公事。陈瑸超擢为巡抚时,单骑赴任,其僚属竟不知来者是何人。到任即弹劾纵役扰民的知府知县,并上疏禁加耗、禁馈送、崇节俭、怜贫苦等数项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康熙下诏嘉勉,谕以“躬行实践,勿鹜虚名”。一次,陈瑸在畅春园觐见康熙,君臣在澹宁居谈话。陈瑸奏言:“官吏妄取一钱,即与百千万金无异。人所以贪取,皆为用不足。臣初任知县,即不至穷苦,不取一钱,亦自足用。”康熙听罢,非常感叹,问起陈瑸如何来京,陈瑸答:“蒙抚臣给臣盘缠赴任。又到衢州见总督,总督说汝到任后应请陛见,皇上必叫汝去看;若无盘缠,如何去得呢!臣得总督给的盘缠,方能来京。”康熙感叹的说:“汝竟是苦行老僧一样!”


一次,康熙对群臣说:“陈瑸生长海滨,非世家大族,又无门生故旧,而天下皆称其清。非有实行,岂能如此?国家得此等人,实为祥瑞。允宜从优表异,以鼓励清操”、“陈瑸居官甚优,操守极清,诚清廉中之卓绝者”。


为官清廉者经常受到康熙的特殊眷顾。如彭鹏秉公执法,为民作主,敢于伸张正义 ,其事迹被后人编成小说 《彭公案》。康熙知道彭鹏清廉,在接见他时,赐给他内库帑银三百,并说:“知道你清正,不接受百姓的钱,这些钱给你养廉。”而江宁巡抚慕天颜则因为“自任巡抚以来,未闻有清廉之名”,被降级调用。康熙深知清官刚正不阿,、奸佞之徒常嫉恨、造谣或诽谤,因而常加意保护,他曾宣布“萧永藻、富宁安、张鹏翮、赵申乔、施世纶、殷泰、张伯行,此数人,皆清官,朕皆爱惜保全”,“朕保全清官”、“使为正人者,无所畏 惧”。他明察是非曲直,从不听信谗言,使贪墨之徒没有市场。


在康熙的取士标准里,人品和操守是最为重要的,“节操清廉,最为紧要”。康熙朝名臣皆有君子之风,都有非常动人的事迹,始终如一,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康熙率领群臣创造出一代天朝盛世,后称“康乾之治”,中国 经济总量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百姓安居乐业,各地五谷丰登,使传统文化 中修己的理想得以实现,使恪守“天理良心”、“仁爱”等道德理念得以彰显。史载:“时天子广厉风节,群士慕效,吏治丕变。循吏被荐膺显擢者,先后踵相接”、“久道化成,德洋恩普,黄童白叟尽乐恬熙,僻壤、荒陬咸知亲逊”。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二零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下面的故事均译自唐代刘肃《大唐新语》。


笔者初读《大唐新语》,感觉唐太宗活得很不,动辄获咎。但他的本性善良大度,能接受正确意见。笔者又觉得,群臣对他监督太严,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并有极其刺耳之言。后来一想:这正是唐太宗能成为英明君主的起点,贞观盛世的成因。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唐太宗正是这样,一番番经受磨练,成为中国 历史 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大唐新语》具体记述了李世民的做人履迹,贞观盛世的成功历程。








唐太宗

张玄素论治国之道


贞观初年,唐太宗听说了张玄素的大名以后,便立即召见他,向他询问治国之道。


张玄素回答说:“我看自古以来,没有象隋朝那样,死丧祸乱来得那样厉害的。究其原因,难道不是他的君主专权、一天比一天混乱的缘故吗?假使君主在上,能够虚心接受意见;群臣在下,能够矫正过失,哪里会导致那样的局面呢?况且作为万乘之君,要想使自己独断国家的各种事务,哪怕一天只决断十件事,那也可能就有五件事出偏差,何况日理万机呢?如此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便会谬误百出,国家不亡何待?陛下如果能借鉴隋朝危亡的原因,一天比一天慎重;诚能如此,则尧舜治世之道,便无以复加了!”


唐太宗非常同意他的意见。


魏征劝止追查县吏


唐太宗游幸九成宫(在陕西鳞游县的西边)以后,回到京城,有宫女住在湋川县的官舍里。不久,李靖和王珪到来,湋川县的官吏,把宫女从官舍移走,而让李靖、王珪住下来。


唐太宗得知后,恼怒的说:“作威作福的权柄,难道掌握在李靖这几个人手里?县吏为什么优礼接待李靖,而慢怠我的宫女?”随即下令查处湋川县的官吏。


魏征劝阻说:“李靖他们几个人,是陛下的心腹大臣,而宫女则是服侍皇上、皇后的奴婢,若论他们双方的职守,不可同日而语。何况李靖等人外出,各地官吏,要向他们打听朝廷的纲纪;陛下外出回朝后,也常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李靖等人,自然应当与下面的官吏见面,下面的官吏,也不能不去参见大臣。至于宫女,除了供给她们饮食外,并不需要另外参见、奉承。因此,如果以此为罪,去责罚县吏,恐怕不利于陛下的仁德名声,使天下人听说后,会惊骇不已。”


唐太宗说:“你的话很对。”于是放弃了追查县吏罪过的事。


仁者之言,其利博大


贞观初年,唐太宗修洛阳宫殿,准备巡行视察用。


给事中(官职名)张玄素上书,极力劝谏,他在奏书中写道:“我听说阿房宫修成,秦人离散;章华台筑成,楚国众叛亲离;乾元殿竣工,隋朝的百姓也就解体了。况且拿陛下今天的国力,和当年的隋朝有什么不同?役使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承袭隋朝灭亡的弊端,由此说来,陛下的过失,超过隋炀帝很远了。我很希望陛下,思考这件事情,不要被由余(春秋时的西戎人。西戎王派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为了炫耀秦国,让由余参观华丽的秦国宫室。由余看后,感叹道:‘如果这是役使鬼神修建的,就烦劳了鬼神;如果这是役使人力建造的,就是坑害了百姓。这就是中原国家发生祸乱的原因啊!’)嘲笑,这就是天下的极大幸运了。”


唐太宗问:“你认为我不如隋炀帝,与夏代的桀帝、商代的纣帝相比,又怎么样呢?”


张玄素回答说:“如果乾元殿终于兴修,就可说结果与桀纣是一样的昏乱。况且陛下刚刚平定洛阳,太上皇(唐高祖李渊)诏令,高门大殿都应当焚毁。您当时认为,瓦木可以用,不应焚毁,请求赐给贫困的人,事虽没有施行,但天下的人,都称赞陛下有大德。今天如果不按照旧例,就是把隋朝的劳役复活、再现了。仅在五六年内,您的态度,前后就有如此的不同,您用什么来昭示万民,光耀天下呢?”


唐太宗说:“你讲得好!”赐给张玄素彩绢三百匹。


魏征赞叹说:“张玄素公,论说事理,有回天之力,可谓仁者之言,所带来的利益,非常博大呀!”


劝勿独自避暑


唐太宗将要去九成宫避暑。马周劝谏说:“我见到您的诏令,说是要在二月二日那天,去九成宫避暑。我私下里认为:太上皇年岁已高,陛下应该早晚侍奉膳食,侍养日常生活。现在陛下要去的九成宫,离京城二百多里,发动车驾,须要十几天,不是早晨走、天黑就可以到达。或许太上皇有时想念陛下,想要和陛下见面的时候,他怎么去呢?况且今天车驾启行,本意只是为了避暑,可是太上皇还留在暑热的地方,而陛下却自己去到清凉的地方。您这种避热逐凉的行为,我感到非常不安。”


唐太宗称赞他说得好。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古代先贤正己化人故事选


二零一一年四月二日】


一、司马光使洛阳风俗为之一变


宋朝的司马光为人忠厚正直,天下闻名。正因为他的德望威仪非常博大,所以他住在洛阳的时候,洛阳的风俗都受到他的影响感化,而为之一变。


由此以来,洛阳世人多能崇尚名节,而羞于谈论钱财利害;人人都有廉耻的观念,知道有所警惕,不敢为非作歹了。


就是后生小辈想要做一件事情,也必定会互相的提醒,彼此的警惕说:“千万别做坏事啊!如果做了坏事,一旦被司马光知道,那就会无地自容啊!”


二、陈寔劝导梁上君子


后汉时,有位名叫陈寔的正人君子,待人宽厚,处事公正。乡里间若是有人发生了争执,都会请陈寔出面协调,究竟是谁对、谁错?陈寔都能够公平、准确地做出裁判,并且讲清对错的道理,令争执的双方都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久而久之,乡里间就流传了一句谚语:“宁可被官府责罚打板子,千万别被陈寔点名说不是。”


有一天夜晚,陈寔的家里来了一位小偷,躲在屋子的大梁上面,被陈寔发现了。陈寔就起床拿着蜡烛,招呼家中的子弟,集合起来训话。陈寔说:“人不可以不自勉啊!不善之人,未必是他本来就恶,只是因为他经常做恶事,养成了习惯之后,以至于此。就象我们家屋梁上面的那位君子(梁上君子,典出于此)心地本来不坏,也是饥寒交迫所致……”


这个小偷,听到了陈寔的话,大吃一惊,就从屋梁上跳了下来,向陈寔认错请罪;陈寔和颜悦色地劝导他,要他立志改过迁善,别再做见不得人的事。并且还赠送他绢布两疋,勉励他务必要痛下决心改过。


陈寔的作风,影响所及,居然感化了一个县。从此以后,县里再也没有盗窃的事情发生了。


三、房太守的言传身教


五代时,房景伯担任清和太守,他廉洁奉公,生性至孝。房景伯的母亲,不但学问好,而且还十分通情达理。


贝邱地方,有一位妇人,列举了她儿子不孝的事实,把自己的儿子告到了太守府。


房景伯的母亲,就向房景伯说:“这里的老百姓,尚未能明白道理,未能通晓礼义,这是你作为太守,教导不力所致。你可不要过份的责备他们啊!”


房景伯的母亲将这位告自己儿子不孝的贝邱妇人,召到太守府里面,和她在一起吃饭,并且叫她的儿子在旁边站着,要他看着太守房景伯如何地侍奉自己的母亲吃饭。然后,再叫他吃饭。


这样过了十天,这位不孝的儿子,天天亲眼看到房太守恭谨孝顺地侍奉母亲的行为,受到很大震动,就对他的母亲说:“妈!我错了,我一定会改过,从今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您老人家的。我们回家吧!”


房景伯的母亲,对房景伯太守和贝邱妇人说:“这孩子,表面上虽然已经露出了惭愧的样子;但是他的内心,却还没有真正地感到惭愧。”因此,就再留贝邱妇人母子二人,在太守府中,继续生活了二十多天。


二十天以后,贝邱妇人的儿子,忽然向母亲下跪,叩头忏悔,一直叩头到流血。贝邱妇人因此而感动得泪流满面,乞求太守,准许他们母子回家。


后来,这位贝邱妇人的儿子,居然以孝顺而闻名乡里,成了孝子。


(以上均据《集福消灾之道》)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古代济危解难故事选


二零一一年四月四日】


一、路遇母女,解囊相助


宋朝的王曾,在他赴京赶考的途中,见到有母女二人,在路旁哭泣,而且,哭声甚为悲切。王曾就去询问附近的邻居,邻人说:“这对母女家里穷,她们家积欠公家的税赋钱,官府现在催逼得紧。只好准备把女儿卖掉,来还债。母女俩难舍难分,所以才哭啊!”


王曾于是就去拜访她家,了解到情况确实如此。王曾对这位母亲说:“你可以把女儿卖给我,我因为做官,必须要经常的往来,路过此地。这样,你们母女,也可以时常的见面。”这位母亲同意了,于是,王曾就给了她所欠官府的钱,约定三天之后,王曾再来到这里,将她的女儿带走。


但是,过了三天之后,王曾并没有去她家带走她的女儿。这位母亲感到很奇怪,就到王曾所讲的他的住处去拜访。这时候,才知道:王曾只是个读书人,已经离家去赶考了。王曾还留下了一封信,嘱咐家人,交给这位母亲。王曾在信中,建议这位母亲,为自己的女儿,选择 一位忠实可靠的人家,把她嫁出去。


后来,王曾到京城赴考,连续三次,都高中了榜首,做到很高的官位,并且还被皇帝封为沂国公。


二、里长仁心,分金共存


新建县这个地方,有一年,闹过大饥荒


有位人家穷到了极点,家中只剩下一升多的米了。于是就煮饭,并且在饭里下毒,希望夫妻共同饱吃一顿以后,再死。正要吃饭的时候,刚巧里长(相当于保长)来到他家,向他们催要所积欠公家的钱款。里长正饿着肚子,看到他家煮好的饭,就想要去吃。


这位穷人,急忙的阻止里长说:“这个饭,不是你所应该吃的啊!”于是就哭着说出原因来。里长听了,心里很难过,就对他说:“你家怎么会穷到这个地步呢?我家 虽然也缺粮,但是也还有五斗米啊!这样好了,你就跟随我回家拿些米,回来吃,这样至少也可以再多活些日子!”


这位穷人,跟随里长到他家,背着米,回到自己家中之后,发现米袋里面,有五十两黄金。穷人心想:这一定是公家的钱,就急忙的拿回去还给里长。里长说:“这不是官府的钱,一定是老天赏赐给我们的啊!”


于是里长就与这家穷人,平分了这些金子。这两家人,因此都能够平安的度过了荒年。


三、荒年发横财者戒


段廿八这个人,屯积的米粮,有数十个仓库之多。遇到了荒年,却想趁机大捞一笔横财,就把米抬高了价钱出售。


官府派人到段廿八的家里,借米赈灾,谈妥约定,段廿八答应了。


但是第二天的早晨,看见大批的饥民,都在他家外面排队等候领米,段廿八这时,却后悔了,他不肯发米给饥民。饥民于是就喧哗鼓噪起来。


段廿八就命令家人,把门全都关起来,拒绝外人进入。就在这个时候,谷仓里面的米,不知道怎么搞的,全都一堆堆的堆到了街道上。饥民们看见了,个个争先恐后,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就把米给取光了。


而段廿八,则被一声干雷(天未下雨,却打雷)给打死了。


四、救人便是救己!


高邮地方,有位名叫张百户的人,他有一次坐在船上,看见远处有一个人,爬在已经翻了船的船背上,载浮载沉,十分的危险,正在高喊着救命。张百户也帮助大喊,请渔船前往搭救!但是,渔船上都没有回应。


张百户立即拿出了十两银子,赏给船夫,于是,船夫才肯前往搭救。


结果救起来一看,那个快要淹死的人,原来就是张百户的儿子啊!


(以上均据《集福消灾之道》)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古诗中的云


二零一一年四月五日】云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如同自然界的云,五彩斑斓,形态万千,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文化内涵。在很多脍炙人口的咏云诗中,诗人 的理想、品质、操守、气节、感悟等都寄寓其中,从中可以感受到其心灵境界、审美境界和人生追求,使人受到启迪和勉励。


人们每每抬头望天,悠悠白云飘然而来,飘然而去,轻盈、透明,一种云卷云舒的气度会引起人无限的遐思。由于云轻、淡、随风吹送、高举脱俗,常成为诗人关注吟咏的对象。诗经《齐风》里便有:“英英白云,露彼菅茅”;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中写道:“青云衣兮白霓裳”,以“青云”为衣“白霓”为裳,寄寓诗人精神上的高洁。云常与青山相伴出现于诗作中,元代张养浩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云山之美:“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白云缭绕在山间,令人神往,绿水倒映着白云,同样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朓《登江中孤屿》)。宋代姚镛访问友人时,竟然“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访中洲》),因此诗人也常以云水对举,烘托出一种行云流水的意趣。


古语云:“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可见,云与雨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唐代李白写的“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唐代王维写的“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云以“从龙为霖”的济世之义,被诗人赋予了儒家经世济民之志和道家功成不居的精神,如清代张伯行在《云》中写道:“灵山 藏云根,郁郁生岩窦。直上九天表,须臾弥宇宙。乘时作霖雨,遂使嘉禾秀。膏泽遍苍生,普世登仁寿。不自居其功,飘然复归岫”。


云形态万千、瞬息万变,亦常用于比喻变幻不定的世事和时光的流逝。如唐代崔颢在《黄鹤楼》中写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出对岁月如流、时光不再的感叹;唐代杜甫在《登楼》中写的:“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寄寓着人世沧桑 的感慨;宋代岳飞在《满江红》中写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表现出其为国为民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


一重山水,一弦清音,一片素心……精微处含宇宙,恢弘处见精神。云是诗人的精神家园,古诗中“云”往往与归隐、修行连结在一起,以云象征淡泊无争,表现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象征着无意功名利禄的隐逸精神。无论是田园屋舍的静谧悠远,还是葱郁山川的云飞水动,皆天然,一种自然清新之美、超世拔俗之境悠然铺开,涤净着人们的心尘。


晋代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境,亲切宁静,无尘无染。读了他的诗,人们便想起他的品德,“翼翼归鸟,晨去于林;远之八表,近憩云岑”(《归鸟》),诗人以归鸟自喻,有时飞到极遥远的地方,有时憩息在高入青云的山峰;“灵凤扶云舞,神鸾调玉音”(《读山海经》),描绘出云中世界的美妙;“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和郭主簿》),诗人仰望天边的一抹白云,表明自己洁身自好,弃官归田,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坚持安贫守道的素志,也把读者的思绪引向了风俗淳美的古代社会。


南朝陶弘景在山中修道时写下了:“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以飘逸的白云委婉地谢绝了皇帝的出仕之邀。唐代僧皎然写的:“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使人们从云意象中,体会出清高旷远的意境。李白写的:“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南山白云对诗人象故交一般友好和亲近,诗人与白云似乎神交已久;他送别友人时写道:“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写出友人无论去到哪里,处处都有高洁的白云相伴,友人的隐士之风尽在不言之中。


缥缈的白云使人想起神仙或仙境。“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古代的游仙访道诗常出现“白云”、“五云”“彩云”等意象。古人向往神仙世界,通过描写永恒的仙境、仙人、仙物,勉励世人踏上修道、向善之正途。如宋代黄庭坚写的“桃源仙境”词:“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水调歌头·游览》)。


“白云”之仙家意象,则使白云出现超然、哲理的意味。古人勤读诗书,修身养性,在传统 道家、佛家思想影响下,充满对神佛的正信。唐代王维潜心修道,其诗有一种空明澄净、清幽绝俗的美,“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禅境,“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之佳境……宁静中蕴涵生机,达到“神与物游”的境界。李白游遍名山大川,求仙访道,昊天、白云等都成为其诗歌中理想空间的广阔背景,如他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写道:“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他在《下途归石门旧居》中写道:“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在他看来,纷扰的人间世事,只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规劝世人要超脱名利,不为物欲所牵累,及时修炼,追求美好的永恒之境。


古人用云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因此古诗中的云意象既是具象又是理念,清代钱竹初写道:“海上秋风江上莼,尘颜久已怅迷津”、“劳生那复计年华,归识吾生本有涯……他日并登皇甫《传》,始知真契在烟霞”。尘世中的人们早已渴望指点迷津,无限美妙在烟霞的深处,返本归真才是做人的真谛,关注天地永恒的大道 ,追随宇宙真理,达到生命的永生、永纯和永恒,这是人明智的永远不悔的选择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自幼不信神佛的韦氏子一家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日】韦氏子举止着装,很有儒者风度,他在唐朝元和年间,被委以重任。但他自幼不信神佛。


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相里氏,小女儿嫁给胡氏。大女婿支持岳父的主张,拒不信佛;二女婿却与之相反,他素常恭敬神佛,并能研习佛学经卷。


韦氏子卧病在床的时候,命令自己的儿子说:“我从不信佛,现在我要死了,你们千万不要用佛家礼仪来发送我。如果请僧人念经,祈求于神灵的保佑,都是违背我平生的志向!”不久,韦氏子死了。他儿子依从了父亲的要求。除去丧服以后,二女婿的妻子胡氏(韦氏子的小女儿),也接着去世了。


凶信传到相里氏大女婿的家里,因为相里氏的妻子(韦氏子的大女儿)也病卧在床,家里人就没把胡氏妻死的消息告诉她。


不久相里氏妻,病情加重,临近死期,她婆家人哭着围绕在她身旁,并不时察看她是否断气。忽然间,相里氏妻,好象有鬼神在扶助支撑着她,迅速的起身坐定,呼叫着胡氏妻(即二妹)的名字,然后说:“我二妹已经死了好几个月,为什么不把消息告诉我?”接着落泪,呜咽啼哭。


她丈夫相里氏,欺骗她说:“哪能有这事,贤妹只不过得了点小病,听说最近已经康复了。你昏迷中所见到的情形,不可能有什么凭据。快不要悲伤叹气了,现在你的病重,你自己 还必须休养歇息。”


妻子(大女儿)又哭泣说:“我妹妹现在就在我身边!她自己说今年十月份就死了。我十分想念家里人,请让我弟兄们快来,我有紧急事情转告他们。昨天,我到地府西边的阴曹之内去过,听到高墙里面,有冤屈痛苦和悔恨呼叫的声音,好象有先父(即韦氏子)的声音,也在里面;我看到高墙上,有猛烈的火光,飞迸而出;火焰之势,如风雷一般。我请求入内,依照礼节会见一下先父,却不能办到。于是,我只好远隔高墙,哭叫先父,先父随声呼喊说:‘我因为生平诽谤佛法,所以受难,极为苦切,不分白天、不分黑夜的煎熬,一点儿也没有休息的时候。这里的刑罚和名目,来不及细说。只有全家人幡然改变过去不敬信神佛的态度,立即崇敬神佛,尚能补救万一。我现在轮到劫难,必须承受,很难指望有所免罪减刑;只想在持续受苦的一百刻中,有一刻能暂得休息,也可稍松一口气啊!你妹妹过去的罪过不轻,但因为她丈夫家信佛积善,所以她往后不会下地狱,即刻就要上升到天堂去了。’妾因为夫君的心志和先父的一样,我也当遭受百日的惩罚,然后再脱生投胎,将要超生脱变为乌鸦。再到七度亡魂,请僧人念经超度的时候,就来到此处。”


她丈夫相里氏哭泣着说:“水火之间的变化,是事物本来就具备的特性。雀变成蛤蟆,蛇变成鸡,鸡变成飞鸽,鸠鸟变成苍鹰,田鼠变成鹌鹑,腐烂的草变成萤火虫,人变成虎,变成猿,变成鱼,变成鳖之类的动物,史传书上,屡见不鲜。对你转生乌鸦的说法,岂敢表示惊讶?可是乌鸦是成群飞来的,每群都有几十只,我怎么能认出哪一只是你变的,并加以敬重呢?”妻子说:“尾巴底下长有白毛的那一只乌鸦,就是妾托生的。我现在要告诫世界之上,不信神佛、不做善事的人:阳间有人诛杀,阴间有鬼诛杀,丝毫也不差!试看年间的人,是何等的多,而现世人却大量减少了。原来是行善的人少了,作恶的人多了。由此说来,一间茅厕之内,虫豸之数,以万为单位计算;一块砖头之下,蝼蚁的数目,以千万为单位计算。可昔日的著名城市和大都会,已变得空阔荒荡,无人居住;昔日肥美的土地、平川、原野,现在极目所望,到处都是荒原草莽。能不说是世态险恶的验证吗?你们要多多告诫世间之人,要敬信神佛,勉励扶植慈善的事业吧!”言毕,相里氏妻又倒在床上,到了天亮的时候,就去世了。


她生前做相里氏的媳妇,奉养公婆非常慈祥,侍候丈夫非常温顺;作为长者,非常慈祥,与下人相处非常谦逊。因此,全体家人都为她的死怜惜,怜悯她正值美好的年华却要转生成乌鸦异类。无论年幼或年长的人,都哭着等待乌鸦的到来。


到了预定日期,果然飞来了几十只乌鸦。只有一只栖息在庭院大树的低枝上,窥视着婆婆的房门,悲叫之声委屈婉转,好象有什么要倾诉似的。老少之人看到这情形,没有不呜咽伤心的。仔细察看它的尾部,果然有几根羽毛,象雪一样洁白。婆婆举起自己的手,并祝福的说:“我刚去世的儿媳妇,在将亡的时候,说她应该脱生乌鸦而尾部有白毛;如果你真是我儿媳所变,请飞下来,停在我手上!”


她的话刚说完,那只乌鸦果真飞了下来,驯服并亲热的靠近她,前来吃食,好象平日驯养惯了的样子,吃完就离开了。从此,每天这只乌鸦,都来乞食,直到人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几个月后,乌鸦再也不来了。


噫!这实际上是神佛,通过相里氏妻,向世上不信神佛的人,在发出严重的警告啊!(事据《续玄经录》)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康熙论劳逸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一日】《清史稿·圣祖本纪》评价康熙说:“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康熙一生勤政,以下是他的庭训格言中关于劳逸的见解:


训曰: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不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故《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由是观之,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


翻译:世上的人都喜欢安逸而厌恶劳作,我却认为人只有恒久的劳作才会知道什么是安逸。如果一直处于安逸,那么不仅不会知道什么是安逸,而且遇到劳苦也就不能承受了。所以《易经》说:“天体运行强健,君子也应该自强不息。”这样看来,圣人把劳苦当作福,把安逸当作祸。


训曰:尝谓四肢之安佚也,性也。天下宁有不好逸乐者,但逸乐过节则不可。故君子者勤修不敢惰,制欲不敢纵,节乐不敢极,惜福不敢侈,守分不敢僭,是以身安而泽长也。《书》曰:“君子所其无逸。”《诗》曰:“好乐无荒,良士瞿瞿。”至哉,斯言乎!


翻译:曾经说追求身体的安逸是人的本性。天下哪有不喜欢安逸欢乐的人,但安逸欢乐过份了则不可以。所以君子勤恳的修行而不敢懒惰,抑制欲望而不敢放纵,节制玩乐而不敢走极端,珍惜福份而不敢奢侈,安守本分而不敢僭越,这样才会自身安顿而福泽久长。《尚书》说:“君子不追求安逸。”《诗经》说:“喜好逸乐但不荒废,贤良之士勤勤恳恳。”这话说的是最好的。


康熙在庭训格言中还说:“己逸而必念人之劳,己安而必思人之苦。”就是自己在安逸的时候,一定要想到他人的劳苦,为他人着想。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不愧苍天不负民”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二日】“清廉”是对官员操守的表征,强调的是为官者的品德。我国历史 上,出现过许多彪炳青史的清官廉吏,他们讲究天理良心,相信因果报应,崇尚洁己爱民,清心直道,淡泊自律,深受百姓的拥戴和推崇。他们或为表示心迹志向、或为警示自身而作的诗、文、辞、对联等,脍炙人口,充满正气,为后人留下无数佳话。以下举些例子。


诗歌


西汉时,汲黯新任淮阳太守,当地豪绅们欲备厚礼登门拜望,汲黯知悉,即写诗一首以榜文张示:


太守府门朝南开,无理有钱莫进来。

自知之明听劝导,行贿则是小人才。


唐代杜甫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府中当幕僚。一次,有人送他一条十分名贵的毛毯,名“织成锦”。杜甫原物送还后题诗曰:


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赠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


唐代白居易上任陕西周至县县尉时,针对当地贿赂之风,他当堂宣示:


自古衙门面向南,理在后边钱在先。

本县改衙面向北,钱路堵衙理通天。


此诗一出,百姓称颂,政风焕然一新。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还乡时,检点行囊发现箱内有两片天竺山石片,那是他游天竺山时捡的。此时他想,它山之石据为己有,似有不妥,便写诗以自省: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

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为两片石头自责,其为官之清白,令人感佩。


宋代包拯,一生光明磊落,“不爱乌纱只爱民”,民间称其为“包青天”,妇孺皆知其名。他出知端州(广东肇庆)时,端州的特产——端砚闻名天下,当时的权贵、大臣、学士们都以家中存有几方端砚为荣。而包拯直到离开端州,也没有带走一方端砚。他在府衙中央大厅墙壁上书写了一首明志诗《书端州郡斋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宋代山西阳城知县张之才,任上清谨爱民,颇有政声。他秩满离任时去当地商汤庙辞拜古帝商汤,并赋诗《辞汤庙诗》:


一官来此四经春,不愧苍天不愧民;

神道有灵应信我,去时犹似到时贫。


表明自己在阳城做官四年,上对苍天下对黎民都问心无愧。神明鉴察,自己离任时就如当初上任时是一样的贫穷。


明代吴讷为人刚直公正,廉洁自持,他任监察御史时,有一次巡视贵州,返京途中,地方土司专门派人追至夔州(今四川奉节)以黄金百两相送。吴讷愤然拒纳,连封皮都没有开启,就在礼盒上题诗一首《题礼盒》回绝:


萧萧行李向东还,要过前途最险滩。

若有赃私并土物,任教沉在碧波间。


这首诗是自警,是自律,是自省,也是对行贿人奉劝,自古来行贿受贿,天理难容。


明代李汰任朝廷主考官时,有一年在福建主持秋闱考试,李汰抵闽后,有的考生连夜上门想送礼通路子,被李汰一概拒绝。第二天,在科场的门上,高悬着一幅大匾,上面有主考官李汰题的一首诗:

  

义利源头识颇真,黄金难换腐儒贫,

暮夜无知者,须知乾坤有鬼神!


黄金不换清贫,主考官正气凛然,利益面前毫不动心,同时告诫人们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神共知。


明代于谦,为官一生家无余财,他曾针对当时许多官员乘巡视之机搜刮钱财,回京后向上司送礼物的风气,写了一首《入京诗》:


绢帕麻茹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搜刮的危害,清廉的必要,舆论的反应,劝谏的苦心,尽在诗中。


明代况钟,曾外放苏州知府,他到任后平反 冤狱,扬善惩恶,兴修学府,关心民间疾苦,被苏州人称为“况青天”。他任满赴京考绩时,写下了一首诗《离任》:


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

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简易轻便的行囊,天日可鉴的坦荡,超然物外的思绪,大义凛然的正气,跃然纸上,令人过目难忘。况钟还写了一首《拒礼诗》:


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描写出当他离任时,“士民”们纷纷赶来为他送行的感人场景。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他经常穿着布衣,到乡村田间关心农作,以至老人们和他见面时,还不识他是知县。六十一岁时愤而罢官,去官的那天,百姓遮道挽留。离开县衙门,两袖清风,两书夹板,一具阮弦,就是他全部财产。他曾作一首题竹诗曰:


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

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赃私遍鲁东。


他两袖清风,一贫如洗,还担心别人无端怀疑 ,其高风亮节恰似竹君子。


清代叶存仁先后在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做官,为官三十余年,毫不苟取,甘于淡泊。有一次,在他离任升迁之时,僚属们派船送行,但船只却迟迟不启程。直到夜半时,才见一叶小舟划来。原来是僚属们为他送来的礼物,因为怕人知道,所以特地选在深夜送来。叶存仁见此情景,挥笔写下一首拒礼诗,并将礼物退了回去:


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

感君相送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


好一句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的“不畏人知畏己知”,彰显了一种严于律己、力行道义的自觉境界。


楹联


明代吏部尚书王恕,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题联悬于吏部大堂:


仕于朝者,以馈遗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入都为羞。


“馈遗”、“苞苴”均指贿赂。此联告诫人们,切莫以贿赂买官卖官,并以此自律。 


清代张伯行从来不受属下分文赠礼,备受康熙皇帝的称赞,他任福建巡抚时,为杜绝送礼者,曾写了一篇《禁止馈送檄》张贴在巡抚署衙门外: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

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文字简洁,琅琅上口。那些送礼者见此檄文,不敢自讨没趣,均悄悄离去。


清代赵慎珍在桂林为官,一次,在升迁时为正己身,手书警联自诫: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尽管联句简直,但道出了为官者克己奉公、勤政为民的高风亮节,朴实而又自然。


清代无锡知府武漠赴任时,在置衙挂出副对联做告示,其中有一联曰:


罔违道,罔拂民,真正公平,心欺无怍;

不容情,不受贿,招摇撞骗,法所必严。


该联一贴出“四方人皆聚观,时先声所夺,平日绅衿之出入县庭者,皆息危惧”。


清代余小霞任广西三防主簿,桂林府重修廨置时,府衙楹联多出自余小霞之手笔,如仪门联、大堂联云:


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

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


清代忤墉在河北乐亭当知县时,曾在大堂柱上亲自书一副警示联:


受一文分外钱,远报儿孙近报身;

做半点亏心事,幽有鬼神明有天。


连收受一文分外钱都要得如此报应,警示人们要惕励因果,切莫欺心。


言为心声,古代清官们的拒贿诗联可以说是其人格精神的写照,从中可以看出其信奉“乌纱头上有青天”、“举头三尺有神明”、“官清民自安”等道德理念和为民造福的决心。他们坦荡的襟怀,无愧于天地 、无愧于百姓的浩然正气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同时也警醒和勉励世人:敬天信神,相信善恶有报,时时处处遵守天理、道德和良知!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