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0日星期六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46 天竺老僧

治国大道(四):王霸之道

文:李道真

来源:正见网

轮回故事

接前文:
 治国大道(一):皇道无为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治国大道(三):无为而治

四、王霸之道

过后,大禹开创了夏朝,“家天下”的朝代制代替了禅让制,中华历史迈入了夏、商、周三代。同时,中华民族也由“帝”道时期,步入到“王”道治国时期,由“五帝”时期进入到“三王五霸”时代。

《礼.号谥记》中将夏朝开创者大禹、商朝开创者商汤、周朝开创者周武王,并称为三王。(16)

我们先看看“王”的涵义是什么:

《说文解字》说:使天下百姓纷纷归顺依附的人称为“王”。孔子与董仲舒说:王字为一竖贯穿三横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三才,意为能贯通天、地、人三才的称为“王”。(17)

《管子.真法篇》说:通达于“德”的为王。(18)

《礼记.谥法》中说:仁义所在者称王。

到了王道治国时期,人心变得更加复杂与污浊,天下更偏离了。“王”便贯通天、地、人,制定礼乐制度规正的行为,以教化天下,向天下推行仁义,于是天下纷纷归服。

《太平经》中说:帝从天地间参悟出道的智慧,使天下归于和谐平衡,远离凶险,所以称帝。王(施行仁义)使人民万物归顺于他而不受到伤害,所以称王。(19)

帝治时期,人类偏离了大道,但还不算太远,所以帝从天地万物间悟道,发现了维系天地万物和谐平衡的这套机制,从而建立德,以使天地万物于和谐。到了王治时期,人类偏离大道已太远了,无法再达到“道”的标准,王便依据道德,以礼乐手段,从外在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以达到仁义的标准,使天下维持在相对和谐的状态,使人民万物归顺于他而不受到伤害。

再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式微,王道衰弱,人心道德再度败坏,以至于礼崩乐坏,天下诸侯便纷纷称霸,应运而生。

《春秋》中说: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并称为五霸。(20)

《管子.真法篇》说:达到以武力手段让天下威服的称为“霸”。

孟子说:依靠武力假借仁义之名而威服天下的叫做“霸”,要称霸,一定得依赖强大的国力;依靠道德,施行仁义而使天下人心归服的叫做“王”,要称王,不必借助强大的国力。商汤仅凭借七十里的土地而以仁义臣服天下,建立商朝;文王也只凭借百里的土地而使天下人心归顺,创下周朝基业。靠武力,无法使人真心服从,只是让人一时屈从于强力而不敢反抗;凭借仁义道德,才能使人心悦诚服。(21)

孟子的话,将王道与霸道的区别说得非常清楚。到了霸道时期,治国方式已由通过仁义教化来归顺人心,转变为以武力强制手段使天下屈从。

东汉桓谭的《新论?王霸第二》中说:上古时有三皇、五帝,而后又有三王、五霸,这些都是天下君王的代表。三皇以道治世,五帝以德化物,三王施行仁义,五霸凭借的是权术智巧。不施用刑罚,没有任何法令制度而使大治的称为皇;有法令制度,但不施用刑罚而使国家治理的称为帝;赏善杀恶,让天下诸侯都归顺臣服的称为王;倚仗武力,与诸侯签订盟誓,假借信义矫正天下的称为霸。王,是归往的意思,意思是说王以仁义惠泽天下,令百姓纷纷归往。王道治国,先为百姓除害,使百姓丰衣足食,然后以礼义教化百姓,以刑罚威服百姓,以达到扬善去恶的目的,使天下安乐。霸道治国,好大喜功,令君主尊贵而臣民卑贱,将国家权势全部集中在君主一人的手中,由君主一人发号司令、生杀予夺,然后利用强权威势使法令必行,赏罚必信,使天下百官都得以整治……据说孔门子弟中,连五尺小孩都不屑于谈论五霸的事,因为耻其违背仁义而崇尚权诈。(22)

桓谭将中华治国过程中的特点论述得比较到位,从三皇开始到周朝结束,中华历史中治国的过程,共经历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这四个时期。纵观这整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规律:中华治国过程的发展与社会人心的堕落是同步的;也可以说社会人心道德的层次决定着治国方式与社会形态,这是核心所在。

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称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平六国,建立秦朝。他统一了文字与度量衡,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中华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始皇被称为“祖龙”,他首次将“皇”与“帝”合起来使用,创立了“皇帝”的尊号,为后世历朝历代的演绎发展开创了千秋基业。

注:

16、《礼号谥记》说:“夏禹、殷汤、周武王,是三王也。”
17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
18  、《管子.真法篇》:“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
19、《太平经》:帝者,为天地之间作智,使不陷于凶恶,故称帝也。王者,人民万物归王之不伤,故称王。
20 、《春秋》说: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五伯也。(《风俗通义》引)
21、《孟子.公孙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
22、《新论.王霸第二》:夫上古称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霸,此皆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其说之曰: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王者,往也,言其惠泽优游,天下归往也。……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后教以礼仪,而威以刑诛,使知好恶去就,是故大化四凑,天下安乐,此王者之术。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权统由一,政不二门,赏罚必信,法令着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术……传曰:“孔氏门人,五尺童子,不言五霸事者,恶其违仁义而尚权诈也”。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师生恩谊(数文)

文:曾敬贤

来源:正见网

一、国乱知忠臣

唐朝中叶,出现了一次很大的祸乱,就是安史之乱。那时因为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国政荒废,结果安禄山开始作乱。数月之内,失去了半壁江山。所有科举出身,念圣贤书的人,到哪里去了?统统都举白旗投降。当时有两位忠臣,一个叫张巡,一个叫许远,他们死守淮阳城,奋力抵抗,安禄山的军队,一直打不进来。这才让唐朝的军队,得以喘息,重新调整,重新备战。假如没有张巡、许远,唐朝可能就失败了。

后来,安禄山把张巡、许远抓起来,对他们严刑拷打,叫他们投降,他们至死不肯。还当着安禄山的面,骂他是叛臣。安禄山十分生气,下令把他们的牙齿,都拔掉。他们依旧正气凛然,含血唾骂安禄山。

张巡和许远,那种大义凛然的气概,能够屹立如山。

二、冒雪还书

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叫宋濂。他小时候很穷,没有钱买书,就到一个大户人家去借书。大户人家的态度,有点傲慢,借给他一本很厚的书,跟他说:“借你十天,到了期限,要立即给我还回来。”

结果十天以后,下了一场很大的雪,主人觉得他一定不会来还书。但是,时间一到,宋濂冒着大风雪,把这本书送了回来。大户主人,看了也很感动,就对宋濂说:“往后我们家的书,你都可以借给你!”

做人,以建立了信用,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师生恩谊

明朝有个忠臣叫左忠毅。有一年,左忠毅公担任了主考官,来自各地的人,正要准备参加进士考试。

左忠毅公,时时都想着要为国家选拔人才,举贤荐能。他在考试前夕,还穿着平民的衣服,到离京城附近比较大的一些寺院里去,微服选贤。

他为什么不到酒楼去找?有钱住酒楼的人,是否是贤才?很难说!因为好逸就恶劳。以前的读书人,都很刻苦,学问才有所成就。所以,左忠毅公,就到寺庙里去巡视,他走到了一个书生旁边,这位书生写完太累,就睡着了。左公看完他写的文章,深深到这位读书人,对于国家十分忠诚,对于人民有一种使命感。左公看完他的文章,很欢喜,随手就把自己的大衣,披在这广年轻人的身上,这个年轻人就是史可法。

后来正式考试,在阅卷的过程中,左公一看到这篇文章,立即就想到是谁写的。因为文章是从一个人的内心流露出来的,可以从文章中感受到他的气节和志向。所以就把他面署第一,后来史可法考上了状元。

考上状元以后,上榜的学子,都要去拜主考官为师,所以那天,史可法就去拜访和师母。一进门,老师左公就对他的夫人说:“往后继承我的志业,不是我的儿子,而是这位学生。”

读书人,不担心自己没有子嗣;担心的是唯恐不能把圣人的道德学问,承传下去。自己没有子嗣,只是影响一家;道德学问没有人承传,将影响后代的子孙。他们的心中,时时想着要为国家举才荐贤。

左公看到史可法心生欢喜,因为他帮助国家选了一位非常好的栋梁之材。后来,左公与史可法同朝为官,一起效忠朝廷。

明朝末年,宦官当政,左公被乱臣陷害,关到监狱。史可法非常紧张,害怕老师在监狱里受到残害,想尽办法要去探望老师。他的老师确实备受酷刑,用烧烫的铁片,捂在眼睛上,膝盖以下,也被切掉了。史可法心急如焚,就去求狱中的士卒。这些士卒,也被他对老师的一份孝心,所感动,就建议他伪装成乞丐的模样,混进监狱里去。

史可法走进监狱,缓缓的朝老师的方向走过去。当他看到老师的身体状况,不禁失声痛哭,扑在老师的面前。左公虽然眼睛张不开,但耳朵还可以听得到。当他听到史可法的声音,非常警觉,用他的双手把眼睛撑开,目光炯炯,看着史可法。他说:“你是什么身分?你是国家的栋梁,你怎么可以让自己身陷危险的境地?与其这些乱臣贼子把你害死,不如我现在就活活把你打死。”说完之后,左公就捡起身旁的石头,往史可法的方向,投扔过去。史可法看到老师如此震怒,就立即离开。

左公为何如此生气?唯恐学生的安危、国家的前途受到影响,纵使他身陷这样大的痛苦之中,念念也没有为自己,还是为国家,为自己的学生。

后来,左公去世了,史可法担任国家的要职,带兵在外。他带兵在外的时候,都没有到床上睡过觉,让士兵分成三队,轮流跟他背靠背休息,守夜。他的士兵,看了以后,也很感动,就说:“大人,这样下去,会损害你的身体。”史可法对士兵说:“假如我去睡觉,敌人来犯,让国家受到损害,那我就对不起国家,更对不起我的老师。”老师教诲要念念为国家,史可法确实不敢忘怀。所以,回馈师长最重要的是要“依教奉行”!

后来,史可法每次回到他的故乡,第一个不是回家。到哪里去?先到老师的家里!虽然老师不在了,他的师母还在,还有老师的后代子孙,他都竭尽全力,奉养照顾。确实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四、曾参教妻

春秋时代,曾参的,有一天出门买菜,他的孩子吵着要去。他妻子太对小孩说:“不要吵,你不要跟我去,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儿子就不吵了,也不去了。

他的妻子从市场上回来,看到曾参正在磨刀。他妻子很紧张,就跑过来说:“我跟孩子开玩笑的,哄哄他,你还当真?”曾参对妻子说:“假如你骗孩子一次,可能你这一辈子所说的话,他都不会相信,所以还是得按照你的承诺,去做事。”

为人父母,“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人往往在很高兴的时候,都会随口承诺,这很不恰当。很多大人在打牌的时候,孩子要什么,大人都同意,以后孩子知道,大人打牌的时候,最能要到东西。这些都要注意,不然孩子学到的不是老实,而是察言观色。有没有发觉现代的孩子眼色特别厉害?这不好!如果不老实的话,将来孩子的人生,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五、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时代,有个大臣叫宋弘。他非常有德行,在国家做司空,是个很大的官职。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去世了,她独自在家寡居。湖阳公主跟光武帝在谈话中,透露出有意要嫁给宋弘,因为她觉得宋弘非常有德行。一般皇亲国戚,下嫁给下属官员,这个官员马上就变成皇亲国戚,而且又是皇上的姐夫,那是很荣耀的。

光武帝就跟宋弘探听口气,看他愿不愿意把原配放下,娶他姐姐。一般人都是希望能够攀到这门亲事,宋弘则不然。他听了以后,就对光武帝说:“贫贱之交不可忘 , 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就是形容原配,陪伴我们胼手胝足,一起创造家庭的妻子,岂能抛弃!

宋弘说话很有善巧,他先对皇上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皇帝听到此话,就会提起道义之心;接下去再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如此,皇帝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就不强人所难。

宋弘虽然只是拒绝了这件婚事,但他影响的范围却非常大。因为他是朝廷的达官,假如他娶了皇帝的姐姐,将会造成朝廷不好的风气。而他如此有道义,也端正了朝廷重视情义的风气。相信当时所有的官员一定不敢把原配休了。假如休了,一定会受到所有舆论的斥责。确实,读书人所做的每件事,都要为国家社会负责,不只是为当时的国家社会,还要为以后的国家社会起好的作用。这些风范都是无量功德,假如没有宋弘演出这样的好戏,我们就没有学习效法的机会。

六、张劭等待范式

在汉朝时候,有个读书人叫张劭。他在太学里,认识了另外一个朋友叫范式,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后来离开太学,他们就相约两年以后的某一天见面。结果两年以后那一天,张劭就跟他母亲说,我们两年前约好了,他今天一定会来。因为两家相隔几百里,所以他母亲不相信。不过张劭很有信心,他说范式是个重承诺的人,一定会到。果然,那一天范式真的来了。

后来张劭病危,就跟他的妻子说,要告知范式,说他一定会全心全力照顾他的家人。张劭去世以后,正要安葬,因为范式还没到,所以如何安葬,好像都不能做主。后来范式赶到了,棺木才顺利葬下去。以后,范式对于张劭妻儿的照顾和安排,都非常之好。

(均据《渊鉴类函》)

本文标签:,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3月9日星期五

【成语故事】行将就木

【命运的迷雾】韩琦以诚待小人

治国大道(三):无为而治

文:李道真

来源:正见网

轮回故事

接前文:
治国大道(一):皇道无为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三、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一直是之道的最高境界与终极目标,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具体论述一下无为而治的内涵。

正如人体的呼吸、心跳、消化等五脏六腑的运作,以及细胞的新陈代谢等,这些都不需要人工的干预,自动按照人体的自然规律在运行着。这个人体的先天自然规律可称为人体之道。人体的一切细胞、组织等,都在冥冥中遵照人体之道自动运行着,根本不需要人工的干预。如果这一切人体机制都需要人工的干预,不能自然运行,那就麻烦了,就会使人不堪重负,一会儿要控制心跳,一会儿不能忘了呼吸,一会儿又要指挥消化系统,一会儿要安排一个个细胞的新陈代谢……人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更不可能有这个智慧去控制这些,这样人体的自然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很快会功能紊乱而死亡。

运转亦是如此,都按照自然之道自动运行着,一切都和谐完美、生生不息,人工的干预往往导致了自然界的破坏与毁灭。若自然界的四季六气循环、水循环、矿物质循环、生物循环、大气循环……都需要人工的干预才能运行,那么自然界马上会崩溃解体,导致天灾不断,世界走向末日。

这就是道,它是冥冥中存在的一种客观机制,存在于自然万物的先天本源中,贯穿于宇宙中的一切。它是造就宇宙万物,维系宇宙万物存在的一种最和谐完美的机制。

宇宙万物都在道中所生,由道所维系,所以自然万物的先天本性都在道中。这个时期,万物顺从天性自然率性而为,由心所发,皆在道中,整体和谐而完美。后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生命被后天的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而堕落,失去了先天的纯真本性,从而偏离了大道,使世界最完美和谐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种种痛苦灾难应运而生。生命偏离道越多,灾害与痛苦就越大,完全脱离了大道,脱离了维系这一切存在的根本,那一切都将解体毁灭。

在天地万物之初,处于先天自然纯真的状态,没有私心、欲望,简单。那时,人类率性而为,一切都在道中自动运行,一切都在道中达到最和谐完美的状态,根本不需要任何政府机制与人为手段的干涉,一切人为的干涉都是破坏,这就是无为而治。

正如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给他强行安装一个心脏起博器来干涉他的心跳,那这个人没病也给整出个心脏病来,就是这个道理。也可以说,无为而治就是使生命回归于道中,回归于先天自然纯真的无邪本性,从而在这套自动完美的机制中自发运行,摆脱任何人为手段的干预。

这时再回头去看前面的皇道治国,就更能理解了。皇道处于人类之初,处于人类最纯真无邪的状态,天下皆于道中自行运转,所以皇道完全施行无为而治,这是生命先天的无为状态。正如《白虎通义》中说的:“打扰到了任何一个百姓,都不能称为皇,完全不干涉到任何一个百姓的生活,才能称皇。皇道治国,黄金被遗弃在山间,没有人开采;珍珠玉石被丢弃在水中,没有人打捞;百姓住洞穴,穿毛皮,饮甘露,与自然一体,无忧无虑,无欲无求,快乐自在,人与天地神灵相通。”

黄帝治国

《列子》中记载:黄帝白天睡觉,梦中神游到上古神国华胥国。其国没有管理者,一切随自然而行,百姓纯真无邪,没有私心、欲望,也没有生老病死等一切痛苦。他们可以凌空飞行,行使超自然的神力,水火和自然万物等都不能伤害他们,是一个奇妙的极乐国土。黄帝醒来后,同时悟得了养生与治国之道,经过二十八年,使天下大治,将当时的国家治理得差不多同华胥国一样,成为半人半神的理想国度。

《神奇秘谱》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并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将天下治理成半神国度后,创作了上古著名的琴曲《华胥引》,以示纪念。这就是琴曲《华胥引》的来历。(12)

史书上记载说,黄帝在位后期,天下大治,天人感应,祥瑞不断。景星出现在天空,有神草生于庭院,每有奸侫之人进入,草便指向他,草名叫屈轶。(13) 那时,凤凰降临人间,在宫中筑巢,龙为黄帝驾车,麒麟游走于苑囿……(14)

《淮南子》记载说:黄帝大治天下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没有盗贼,市场里没有,天下无争,乡野村夫都相让以财产,连猪狗都将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让食……到处都是一派和谐美满的景象。 这就是黄帝成功施行无为而治后的社会写照。(15)

但“帝”道所达到的无为而治,与“皇”道时期的先天无为而治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到了帝治时期,天下已经偏离大道很久了,战争与犯罪已开始大面积出现,于是产生了兵征天下、施用刑法等等强制治理手段。帝王便洞悉天地万物,从中悟道,从而参悟出这套维系自然万物自动运行的最和谐完美机制,因而建立德,使天下回归于道的标准中自动运行,实现后天的无为而治。

这与中医治病养生的道理也是一样:人体由于后天的七情六淫等伤害,破坏了身体先天的平衡,而偏离了人体之道,偏离了这套和谐完美的自行机制,从而产生各种疾病与痛苦。这时就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去治疗调整,使身体恢复健康平衡,重新回归于人体先天的机制中自动运行。

治病的最终目地,是为了使身体能够脱离治疗手段而自动健康运行;治国的最终目地,也是为了使天下能够脱离政府法令等的人为干预而自动运行,达到最完美和谐的状态,这就是无为而治。所以,黄帝神游华胥国后,同时悟得治国与养生的道理。

注:
12、《神奇秘谱》:“(华胥引)是曲者,太古之曲也,黄帝所作。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天下不治,于是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华胥氏之国,其国自然,民无嗜欲,而不夭殇,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美恶不萌于心,山谷不踬其步,熙乐以生。黄帝既寤,怡然自得,通于圣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几若华胥之国。”

13、《宋书.符瑞志》:圣德光被,羣瑞毕臻,有屈轶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有景云之瑞,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

14 、《宋书.符瑞志》:黄帝黄服斋于中宫,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皇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鸟来仪。
15 、《淮南子》: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厯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天,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闇,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家教珍事:王母教子:不畏权贵!(三篇)

文:慧淳

来源:正见网

一、王义方之母教子:不畏

王义方(615—669),唐代泗州涟水县(今江苏涟水县)人,他自幼丧父,侍奉母亲,非常恭敬。他饱读诗书,通晓四书五经,是个饱学之士。王义方一生官位不高,最高只任御史台侍御史,属六、七品的监察官,但他却名登国史,在《旧唐书》《新唐书》中均有他的传记,北宋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中,也有关于王义方的记载。

当时的宰相,是名臣魏徵,魏徵很欣赏王义方的才华,也很看重他的为人,魏徵的妻子有个侄女,已到出嫁年龄,尚未婚配,魏徵便想将妻侄女,嫁给王义方,于是便托人带话给王义方。按理说,王义方的官职-不大,正需要在朝廷里找个靠山往上爬,而魏徵是当朝宰相,位高权重,这不正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吗?可是,让人不解的是,面对天上掉下来的这个大馅饼,王义方却不为所动,他很坚决地谢绝了这门亲事。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完。过了不久,魏徵染病去世,而王义方又做出了一个让人不解的举动,他亲自托人上门,表示愿意娶魏徵的妻侄女为妻。女方当然愿意,于是,两个人结为连理。

魏徵在世时,健拒绝婚事;魏徵去世了,却主动上门求娶,这是怎么回事呢?大家议论纷纷,有人就问王义方为什么,要这样做?王义方说:“我之前拒婚,是因为魏徵正处在高位,我不想趋附权贵。如今魏公去世了,我要实现他生前的愿望,以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事情传开,人们都纷纷赞扬王义方的正直为人。

而后,由于友人的事,王义方受到牵连,被贬为吉安丞,后又历任洹水、云阳二县丞。656年,升为侍御史,时间不长,因为弹劾宰相李义府的罪行而被贬斥。晚年,定居昌乐(今河北省南乐),聚徒讲学。

王义方任侍御史时,经常到全国各地视察。侍御史就是专门负责视察工作的官员。

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王义方升任侍御吏,当时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掌朝政。李义府(614—666)是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当时正任右丞相,主管兵部、刑部、工部三部之事,手中握有相当大的权力。在任职期间,他依仗武则天的权势,卖官鬻爵,中伤善良,欺压凌辱百姓,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此人表面是待人温柔和蔼,同人说话时,总是面带笑容,暗地里却是进行陷害中伤,为人阴险毒辣。当时,人们都称他为“笑中刀”。又因为李义府诡计多端,心狠手辣,害人时常不动声色,很不容易为人觉察,所以,人们又称他“人猫”。

上下官员虽然都很痛恨他,但无奈他身居要职,权力极大,一般人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

李义府凭借自己的权势,要强行霸占良家妇女淳于氏,淳于氏不从,在李义府的威逼下,上吊自杀。虽然许多人早已知道此事,但没有人敢告发。

这桩人命案,被王义方发现,他想向皇帝告发,这也是他的职责。可是,一想到是当朝大臣李义府所为,而李义府有权有势,凶狠残暴,他担心会因此而招惹灾祸。王义方心里矛盾重重,一时还拿不定主意。

回到京城以后,王义方一直闷闷不乐、心事重重。母亲发现儿子的情绪不大对头,就询问道:“儿子,你怎么整天沉默寡言、若有所思的样子,是不是此次外出视察,发现了什么难以处理的案件?”

这真是“知儿莫如母”。王义方觉得母亲是一个深明义理的母亲,母亲既然问到头上,就不能再向母亲隐瞒。他告诉母亲:“母亲大人,儿这次到外地视察,发现当朝大臣李义府,依仗权势欺人,将一良家妇女,活活逼迫致死!我作为侍御史,看到迫害无辜,而不告发,是不忠于职守;如果告发此事,李义府身居高位,谁都知道他心狠手辣,我很可能因此要遭到他的报复、陷害,让母亲受牵连,这是对母亲的不孝。二者必居其一。我想来想去,总也拿不定主意。请母亲大人帮我拿个主意,您看如何是好?”

母亲听了儿子的述说,对李义府的残暴行径,非常气愤。她大义凛然地说:“儿子,过去王陵的母亲,能舍身教子,坚持的事业;你能忠于职守,勇敢地同当道奸臣斗争,为民伸张正义,即便是我为之而丧生,也会死而无怨!你绝不要顾虑重重,不能姑息养奸!”

母亲的态度,使王义方解除了思想顾虑,更加坚定了斗争的决心。在母亲正义感的鼓舞下,他大胆地向皇帝揭发了李义府的罪行。

然而,昏庸的唐高宗,过于轻信奸臣李义府,为其花言巧语所蒙骗,不相信当朝丞相,会做出这样的事。不但没有惩治奸臣李义府,反而说是王义方攻击诬陷当朝丞相,下令将王义方贬黜为莱州司户参军。

王义方的母亲,虽有思想准备,但得知此事后,仍然义愤填膺。在奸臣当道的情况下,是无处伸张正义的。即便如此,王义方的母亲,始终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表现出了崇高的情操和信念。

二、泷冈溪畔的贤母——欧阳修之母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庆历中任谏官,欧阳修支持范仲淹,主张改良政治,革除时弊,结果触犯政敌,被诬贬谪。后来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公集》遗世。

欧阳修是我国古代在艰难的成长环境中,苦学成才的典型文人,他的成长,与他的母亲郑氏,密不可分。

欧阳修四岁时,其父欧阳观,在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军事判官任上,去世,家中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身上。母亲带他投靠叔父欧阳晔。因其父为人敦厚,为官清廉,死后家中一贫如洗,买不起纸笔,母亲只好以芦荻作笔,以沙滩作纸,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也非常听话,跟着母亲的教导,在地上一笔一画地进行写字练习,反反复复地练,错了再写,直到写对、写工整为止,一丝不苟。这就是史书所传的“郑夫人画荻教子”。郑氏的这种教导,使欧阳修从小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在母亲的熏陶下,欧阳修的文学才华,很快显露出来,十几岁时,不但能把周朴、郑谷的诗集,流利地背出,而且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写诗作赋的技巧。母亲不断地给他讲如何做人的故事,告诉他为人为官,不要随声附和、随波逐流。

欧阳修由于家里穷,常外出借书看,他家里附近有一个李姓藏书家,家中遍藏典籍。欧阳修不断到这里与李家的孩子一起玩,时间久了,就将李家的书,借回家看,无论是滴水成冰的隆冬,还是赤日炎炎的盛夏,从不间断,从不松懈。每见到书上一些好的内容,他都赶快把它抄下来。一天,他从李家旧纸筐里,发现一部六卷本韩愈的文集,经主人允许,便带回家里。打开一看,如获至宝,便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阅读。他高兴地说:世上竟有这么好的文章!

当时欧阳修的年纪还小,对韩愈的文学思想内容,还吃不透。然而他却为韩愈散文独特的风格所感动。他痛切地感到宋初以来,社会上流行的那种只讲文法、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实在是误人子弟。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启迪下,一个学习韩愈、革除当时文坛上那种坏风气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油然升起。

良好的品德,是成长必须具备的条件。欧阳修的生前曾在道州、泰州,做过管理行政事务和司法的小官。他关心民间疾苦,正直廉洁,为民爱戴。欧阳修长大做官以后,母亲还经常不断地将他父亲为官的事迹,讲给他听。她说:“你父亲做司法官的时候,常在夜间处理案件,对于涉及平民百姓的案宗,他都十分慎重,翻来覆去地看,凡是能够从轻的,都从轻判处;而对于那些实在不能从轻的,往往深表同情,叹息不止。”  “你父亲做官,廉洁奉公,不谋私利,而且经常以财物接济别人,喜欢交结宾朋。他的官俸虽然不多,却常常不让有剩余。他常常说:不要把金钱变成累赘。所以他去世后,没有留下一间房,没有留下一垄地。”  “对于父母的奉养不一定要十分丰盛,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孝心。自己的财物虽然不能布施到穷人身上,重要的是心存仁义。我没有能力教导你,只要你能记住你父亲的教诲,我就放心了。”母亲的这些语重心长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欧阳修的脑海里。

景祐元年(1034年),欧阳修任职已满三年,回京述职,被留在京城编写《崇文总目》。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与权贵斗争失败,被逐出京城。欧阳修虽与范仲淹并无交情,但自幼受母亲教导,处处以父亲欧阳观为人处世的准则,来督导自己,不苟合于世俗。他眼见忠臣蒙冤,义愤填膺,毅然提笔,不顾“戒越职言事”的禁令,以文章论救范仲淹,指责谏官高若讷,谄媚权贵,利欲熏心,文过饰非,不主持正义,  “不复知有羞耻事”。措辞如此激烈,自然激怒了朝中权贵。很快,欧阳修受诬被贬,也离开了京城,出任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由于权贵们逼迫甚紧,欧阳修来不及收拾妥当,就匆匆上船离京。仓促之间,他落入水中,险些淹死在汴河的激流中。此时的欧阳修,心情极度沮丧。他的母亲郑氏,这位饱尝生活苦难的女子,坚决支持儿子的行动,面对窘境,谈笑自如,并不顾体弱多病,提出跟随欧阳修前往夷陵。母亲的理解和支持,在欧阳修人生极为低落的时候,再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欧阳修渐渐从被贬的落魄心情中,调整过来,重新燃起了对生活、对事业的热爱之情,最终官复原职,开始了一段新的奋斗历程。

欧阳修为官清正,但也不忘孝敬为自己备尝艰辛的母亲。皇祐五年(1 053年),欧阳修的母亲,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病逝于南京,欧阳修将母亲遗体,运送故乡安葬。母亲慈祥的面容,劳碌奔波的身影,时时出现在眼前,母亲的谆谆教导,激励他成就了一生的功业。

三、侯氏:教出两位宋学泰斗的传奇母亲

每一位母亲,都是一个传奇;每一位传奇母亲的背后,都有一些发人深省的故事。本文向大家介绍一位善于子女的母亲,不是“三迁”的孟母,亦非“刺字”的岳母,而是培育出两位宋学泰斗——程颢和程颐的母亲侯氏。可以这么说,二程之所以能成为开创北宋理学的旷世大儒,除了与他们自身的天赋异禀和渊博学识分不开外,也与他们母亲的教育密不可分。

《世说新语》上,记载了一个关于孔融的典故。孔融十岁时,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是俊才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门官为他通传后,请入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曰:  “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亦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 后至,得闻此事,便道: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意。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 “想君小时,乃当了了。”这个典故也被侯氏用于教育自己的两个孩子。小时候的程颢和程颐,兄弟俩博闻强识,聪明绝顶,也常因别人叫他们“神童”而骄傲,母亲侯氏,就经常告诫他们, “神童”如果滋生自得与懈怠的心理,是最终难成大事的,最终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要想将来有大出息,就得苦读不辍,养成好、勤读书的习惯。

侯氏不愧为一位出色的早教专家,她在激发、督促孩子读书方面,除了耳提面命、严加督促外,还特别注意教育方法。纵观历代贤母,能做到这一点的屈指可数。如她在两个孩子用的书本上,亲笔写上“我爱惜勤读书儿”之类的话语,就是用母爱激励两个儿子读书,谁爱读书、勤读书、读得好,妈妈就爱谁、疼谁。

这一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程颢和程颐之间,为了获得母亲更多的疼爱,争先恐后地刻苦攻读,程颢手不释卷,程颐经常苦读到夜深人静,两人形成了积极的竞学之风。

侯氏在程颢的书本上写“殿前及第程延寿”的字样(鼓励他入仕当官),而在程颐的书本上则写了“处士”两字(鼓励他做有才德的士人),这种不同的教子方式很值得我们思考。为何要这么写?为何作为母亲,对两个儿子的未来进行如此截然不同的激励?细想一下,其实不难理解,所谓“知子莫如母”,侯氏认为程颐的秉性与程颢不同,他为人傲岸耿介,不适合做官,更适合做一个教书育人、专心治学的学者。通过志向激励,帮助孩子完成各自的志向设定,为孩子读书,设置可预见的目标。

结果果然如侯氏所料,程颢长大后,积极入世,努力应举,并顺利中了进士;而程颐呢,则对科甲功名不感兴趣,而对办学、搞教育,特别积极。对此,程颐曾经自嘲“及先兄登第,颐以不才,罢应科举”,显然,  “不才”只是他不赶独木桥的借口和自谦之词而已,其实他目穷千卷,才压万人,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对于兄弟二人,截然相反的命运,程颐不无感慨地说:“方知夫人知之于童稚中矣。”

仁宗皇祜四年(1052年),四十八岁的侯氏,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因父亲侯道济、丈夫程垧,均在朝为官,且学问人品及官声都很不错,朝廷按旧例追封侯氏为寿安县君。这个时候,程颢二十一岁,程颐二十岁,兄弟俩尚在南安军(今江西省大余县),跟着周敦颐求学,虽然才名俱已在外,而且程颐十八岁时,还上书宋仁宗,希望“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曾引起朝野学术界的巨大震动。但毕竟两兄弟,均人微言轻,没能在母亲去世时,彰显出母亲的“教子有方”,而使母亲获得更显贵的朝廷册封。

五年后的仁宗 嘉佑二年(1057年),情况发生了改变。二十六岁的程颢一举高中,金榜题名,官鄠县(今陕西户县)主簿;而二十五岁的程颐,以布衣之身,在京师(今开封)授徒讲学,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致“斯文大兴”。程家两兄弟,一时间名声大噪于京师,再加上父亲程垧又从江西兴国县令荣升龚州(今属广西)知州,一门三杰,声名震动朝野。

仁宗皇帝对二程的才名,早有耳闻,于是详细询问身边大臣,打听二人的成长环境与受教育经历,得知皆程母侯氏教育之功,不禁心生钦佩,遂再次下旨,追封侯氏为上谷郡君,予以褒奖。

一位普通母亲,教出两位名留青史的宋学泰斗,堪称不朽之传奇。二程成名之后,亦不忘母亲的教育固基之德,曾专程由洛阳来到母亲的出生之地——太原盂县去讲学,今盂县肖家汇乡兴道村的“程子岩”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均据《渊鉴类函》)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3月8日星期四

酌古鉴今:组“狗”党,钳言论,被灭族!(数文)

文:艾佚名

来源:

一、屠杀流民,遭鬼魂打死

唐朝时的侍御史万国俊,出身令史,以残忍为心,以杀戮为能。他曾经奏请六道使,屠杀流亡的百姓,死人无数。

后来,,他从御史衙门出来,骑马行至天津桥南,忽然见到满路都是鬼魂,阻拦他骑的马腿,使他不得前进。

他的随从们,听见他口中连连喊叫道:“磕头饶命,磕头饶命!”连声呼痛不已。

过了一会儿,他就趴到马鞍子上,舌头竟然吐出几尺长,浑身青肿。

随从的人,把他抬回家中,睡到半夜,就死了。

二、李某背疮是冥衙鞭笞,无法治好!

唐武宗会昌年间,有个叫王瑶的人,讲了如下的故事:

王瑶的远祖,本来是青州人,在平卢节度使的手下当差。当时,那个作官的主人李某,名字记不清了,脊背上长了一个疽疮,医生们都束手无策。王瑶的远祖,非常忠敬主人李某,就虔诚的用牺牲(肉类)、币帛,去祭祷泰山。居然感动得岳神现形,前来探问。

王瑶的远祖,便叩头哭泣,请求岳神怜悯我家主公李某。

岳神道:“你的主人,位居藩镇,其职责在于抚养黎民。而他却残害生灵,肆行无道,淫刑滥罚。以致冤魂上诉。他所患的疽疮,就是受冥衙鞭笞的明证,一定是治不好的。上天的惩罚,谁能宽宥呢?”

王瑶的远祖,于是拜求岳神,想见一见主公(李某)。得到允许相见。后来,他回到青州时,主公已经死掉了。

王瑶的远祖,便把在泰山所见到的情况,禀告给主公李某的夫人。

夫人说:“你有什么凭证?”

王瑶的远祖说:“我在冥府时,也想到回来时,没有凭信的问题。当我见到主公正身披刑具时,就请主公从身穿的衣服上,撕下一小块布,方圆约有一寸大小,主公交给了我,说:‘你回去,把这个让我家里夫人看看。”

夫人见到这块衣服碎片,便去验证丈夫临终时所穿的衣服,果然有撕裂的地方。那碎片上还带着疮血,才知道这人(王瑶的远祖)确实在冥府,见到过自己的丈夫,其所说情景,真实不谬。

三、陈岘活占便宜,死受烧烤!

五代时的闽王,名叫王审知,刚进入晋安的时候,府中事务繁多,经费不足。孔目官陈岘献计,请求用有钱人充当“和市官”,恣意征用物资,只付给他们很微薄的价钱。富人大吃苦头,而陈岘因此得宠,升为支计官。

过了数年,有两个吏员,手执文书,到陈岘住的闾里来找他,问陈支计官的家在哪里?别人问:“有什么事?”答道:“他献计设置和市官,为此破家的人很多。那些破家人的祖宗们,都到冥府的水西大王那里投诉。大王派我们二人(冥吏),来拘捕、烧烤他!”

当时,陈岘势力正大,人们害怕不敢说。次日,陈岘从府中回来,急忙召集家里人,设斋祭祷,神色仓皇。这一天,闾里中的人,又见到那两个冥吏,进入陈岘家,陈岘就突然死了。

阳间的邪恶事,百姓遭殃,无法讨公道。到了阴间去申诉,一定会得到公正处理。所谓:昭昭,魔鬼难逃;活沾便宜,死受烧烤!

四、组“狗”党,钳,被灭族!

五代时的蜀国(前蜀)有寻事团,也叫中团,由小院使萧怀武掌管,这属于巡逻兵的职务。萧怀武多年来,用寻事团,捕捉的盗贼很多,势力很大,积攒了巨万的金钱,府邸仅次于王侯,府中的声色妓乐,为一时之冠。所管的寻事团共百余人,每人各养部下十余人,时聚时散,人们都分不清是谁,统称之为“狗”(走狗,类似特务)。至于偏僻的街坊里巷,兽医酒保,乞丐雇工,以及小贩儿童,都可能是他们的“狗”。民间有在一起偶尔说些什么,官府无不知晓。还有些分散在州郡官府及勋贵之家,当厨子马夫,赶车奏乐的,都是他们的“狗”。公私动静,无不很快传到萧怀武那里。所以人人心怀恐惧,经常疑心自己的心腹肘臂之间,都有他们的“狗”。

萧怀武杀人不计其数。蜀国新建之初,有与自己不和的,以及家中藏有金钱的,萧怀武随时抓捕入寻事团,全部杀死,冤枉之声,充闻于里巷。后来,郭崇韬攻破前蜀,有人告发萧怀武图谋造反,于是萧怀武一家百余人,不论老少,一律被斩杀于市。

五、李龟祯叫子务农,莫做官!

宋太祖乾德年间,后蜀的御史李龟祯,久居御史之职。一天曾出门走到三井桥,忽然见到十多个人,蓬头披发,叫冤喊屈,渐渐逼近。

李龟祯很是害怕,急忙掉转马头,径自回家,告诉了妻子,并告诫他儿子说:“你们长大了,就在家务农,千万不要当官。我是那么廉洁谨慎,战战兢兢。没想到,还是做了有冤枉人的事!现在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从此得病,不久身亡。

六、变厉鬼,喊“索命”!

蜀国的御史陈洁,为人惨毒。主管量刑定狱,务以深文苛刻为能事,十年之内,由他定成死罪的,达千人之多。

有一次,他避暑于路边的街亭,见蜘蛛悬丝于面前,就用手去接那根丝。不料,那根丝,突然变成个大蜘蛛,咬住他的中指。他把蜘蛛拨到地上。那个大蜘蛛,又立刻变成厉鬼,口喊“索命”!他惊吓不已。中指的伤口,渐渐变成疮,痛苦了十天,他就死了。

(均据《太平广记》)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治国大道(二):帝道立德

文:李道真

来源:正见网

轮回故事

接前文: 治国大道(一):皇道无为

二、帝道立德

到了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与物质生活的丰富,人类的开始堕落,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充塞污染,开始变得聪明狡诈、相互争斗。这样人类便慢慢与自然大道产生了间隔,离神越来越远,神力就逐渐消失,自然环境也随之越来越恶化,人类开始与自然万物为敌,相互戒备伤害,生存状态慢慢变得痛苦而艰难。

由此,皇道便慢慢在历史中没落。《洛书》中说:“皇道缺失、没落后,帝道便开始兴起。”(6)

于是,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进入了这一轮五千年文明的五帝时期。五帝时期是这一轮中华文明的开端,起源于黄帝。其实五帝时期也并不是指只诞生了五位帝王的时期,而是以五位帝王为代表的时期,以黄帝为始祖,到舜帝结束,时间跨度近约千年。像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舜等,都是五帝时期的帝王。

《说文解字》中说:帝与谛同义,意为能洞悉世间万物的真谛,是统治天下的君王称号。(7)

《管子?真法篇》中也说:能洞察、体悟出天道的为帝。(8)

《礼记?谥法》中说:效法天地之道,而建立起天地般博大之“德”的称为帝。(9)

《尚书大传》中也说:帝,效法天道而建立道德、设立刑法……(10)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洞悉天地万物,从中参悟出大道,并遵循大道建立“德”,以“德”教化天下百姓的,称为“帝”。

在三皇时期,人类处于先天的纯真无邪状态,没有受到任何污染。“皇”直接彰显天道,以开化蒙昧,使心灵纯真而简单的初期人类,在道中自然率性而为,施行无为而治,天下行于道中。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進程中,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开始相互欺诈、争夺,社会中相应出现了犯罪与战争等灾祸。此时,人类已经背离了大道,不能再任由百姓自然率性而为,必须建立“德”,以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重新回归于道的标准。

此时,“帝”便应运而生。他们洞悉天地万物,从中参悟大道,因而建立“德”,以德规范天下百姓的言行,引导百姓回归于道中,以达到无为而治的最终目标。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失道而后德。

那“道”与“德”的区别在哪呢?

确切的说,德是依照道而建立的准则。中国古老而神秘的无字天书《周易》,所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对应关系:天象变化对应而引起的变化。同时《周易》还展现了天道运行所对应生成德的过程:乾道生坤德,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生涩的理论可能难以理解,下面举简单的事例来说明:

当人类纯真无邪之时,根本不懂得欺诈为何物,没有任何的心机与智巧,人言为信,天下无欺。这时人类的心中,根本没有“诚信”这个概念,因为没有欺诈,所以与这时的人类讲诚信完全是多余的。这就像是天真无邪的幼儿一样,他根本不懂得欺诈,与他讲诚信反而污染复杂了他的心灵。这就是道,回归于最纯真无邪的先天状态,一切只是自然率性而为。这时“道”是无形的,因为天下都行于道中,所以谁也觉察不到“道”的存在,他是维系天地万物自然运行的机制。

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心灵慢慢变得不再纯真,被各种私心欲望所污染,从而生出心机与智巧,出现了欺诈、争斗等。这时,天下便偏离了“道”,天下的和谐与平衡便被打破,生命间开始相互伤害,带来各种痛苦与灾难。为了使天下重新归于和谐美好的状态,就必须使生命回归于“道”。所以必须有大智慧的生命能从天地万物间参悟出道,参悟出这套使天地万物维系和谐与完美的机制,因而使“道”显形,以建立参照标准,使生命回归。这建立起来的参照标准就是“德”,这从天地间参悟出道的大智慧生命就是“帝”。

比如:当生命偏离道,产生了欺诈后,便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和谐,这时便会相应产生“诚信”这种“德”,以纠正生命的偏离,使生命能回归于道,“德”就这样慢慢建立起来了。

“德”是依据“道”所建立的标准,也可看作是“道”在人间的一种显形。当天下万物都行于道中时,是不存在“德”这个概念的,此时“道”是完全无形的。在生命偏离了道后,自然和谐被打破,才有了参照与对比,道便被觉察出来。正如没有“上”作为参照与对比,就无法建立“下”这个概念一样,它们是一体同在的。

在生命偏离了道,打破了原有的和谐,便有了对比与参照,这时“道”便得以“显形”,“帝”便从天地万物间参悟出这套和谐完美的机制,因而建立起标准,使生命回归于和谐,这便是“德”。因此当生命偏离大道,产生了“欺诈”时,便建立了“诚信”;产生了“恶”便建立“善”,产生“争斗”便建立“谦让”……

当生命纯真无邪之时,一切都自然率性而为,行于道中,天下完美而和谐,根本不需要用“德”去规范言行,那是多余的。这就是“皇”道,也就是孔子晚年时所说的终极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其实就是回归于道中后,一切自然率性而为。这是孔子经过一生的历练,不断修德,最终回归于道的过程;说明儒家走到了顶点,便回归于道家;“德”完备而达无形时,便归入了“道”。

帝通过悟道立德,引导天下百姓回归于道的标准,最终实现无为而治,这是后天的无为而治,与皇道时期的先天无为而治是有差别的。

据史料记载,五帝时期,最后一个接近无为而治的帝王是

据说尧帝在位晚期时,天下被治理得非常好。《高士传》记载说:尧帝时,天下太平、和谐,百姓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天下到处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悠然自乐。看到老人快乐无忧的样子,路人感叹地说:“这些都是尧帝的盛德所赐啊!”老人听到后,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何徳于我哉”。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击壤歌”,它描述出尧时那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绝美景象,意境悠远深长,画面安祥质朴。这也是尧帝使天下大治后,民风民德的纯真展现,一切顺应自然,好像帝王根本不存在一样。

注:

6、 《洛书》曰:“皇道缺故帝者兴。”

7、  《说文解字》: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8 、 《管子?真法篇》说:“察道者帝”。

9 、 《礼记.谥法》:“德象天地称帝。

10、 《尚书大传》:“天立五帝以为相,四时施生,法度明察,春夏庆赏,秋冬刑罚,帝者任德设刑,以则象之,言其能行天道,举错审谛也。”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楼兰古城毁灭的启示

文:如一

来源:

据史书记载,有名的丝绸之路上有一个美丽富庶的,地位很重要,是来往客商的供给站。司马迁的《史记》有记载。但是楼兰古国是如何消失的,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后人不得而知。

熟悉传统文化的读者能够猜出来,应该与楼兰古国人的道德水准有关,是当时楼兰人道德的败坏带来的灭顶之灾。楼兰人如何道德败坏,楼兰古国如何,史书中没有记载。

正见网刊登了一篇大陆法轮功学员解密楼兰古国灭亡之谜的文章《解密楼兰:久远天意下密札示警 道德沦丧时沙埋古国》,从中可以看出楼兰古国的道德是如何沦丧,上天又是以何种方式覆灭古国的,对于今天的有着不同寻常的启示。

“那时的楼兰城,建筑精美,方形的城池,城里的建筑是方形的,带着尖尖的顶。城中心有玄天坛,通第五层天,供奉着天神,有彻地坛,通第五层地,供奉着地神。水神罗布,隐身于清澈的水泊中,润泽着这一方水土,使其水草肥美,生机盎然。”人对神的崇拜与信奉,道德水准的提高,带来了楼兰古国的美丽与富庶。

“在未继承王位前,(楼兰国)国王就知道城中有些糜烂的场所中发生的事情,他收敛着自己,给人以正直的形像,其实他曾经秘密的進入过几次那样的场所,放纵过自己。现在,他和一位年轻的佞臣艾虎走的极近,艾虎把许多奇异的事情说给国王听,包括大量的糜乱之事,国王对艾虎说的那些事情充满了好奇,国王在艾虎的怂恿下,开始悄悄出去,進入那些场所,他在放纵自己蛰伏许久的欲望,在他喝的水中,吃的食物中都有助性的东西。

進入楼兰的来往客商在楼兰补充供给,同时在尽情的享乐、纵欲,楼兰少女的童贞成为高价购买的物品,国中已无纯洁的少女。来自东西方的大量性乱的东西在楼兰早已迅速传播,使楼兰人的道德在迅速下滑,有许多淳朴的楼兰人在堕落,国王也在堕落,他回王宫的脚步变的发飘,他把让人沉迷的东西带進了王宫。”

在欲望与放纵中,楼兰国的国王一天天在迷失,也变的越来越昏庸,他不理朝政,花天酒地,胡吃海喝,在酒和药物的刺激下,国王要带着放荡的女人進入王宫,甚至许诺要把王后的位置给那个放荡的女人。他开始对不敬,并跪拜了外来的邪灵,他的跪拜,使上天震怒,玄天坛和彻地坛上供奉的神灵已经离开神像,楼兰的地脉开始出现了变动。

这篇文章描述了黄沙覆盖楼兰城的可怕景象:“这时,漫天的黄沙已经埋住了楼兰东南的村落,继续向楼兰城推進,(楼兰国)公主透过漫漫黄沙,看见了黄沙后面有神仙出现,神仙手中拿着沙盘,在徐徐扬沙,公主听到神仙说:“壮观啊。”公主看见,每一个沙粒都是,它们雀跃着,说要埋葬淫乱之城。公主心想:“真是一场灾难啊!”黄沙以极快的速度在推進,很快都城被黄沙覆盖住,黄沙向西北推进,楼兰就这样快速的消失了。”

楼兰的消失,令当时的人都非常困惑,那个地方变成了沙漠,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过往此地的客商不从道德上反思,却在回忆楼兰的富庶、回忆在楼兰的放荡生活,也迷惑于楼兰的消失。

楼兰人道德的丧失与沉沦,导致了楼兰古国的毁灭。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3月7日星期三

【命运的迷雾】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中国古诗词文化:虞世南~蝉

文:calmyi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治国大道(一):皇道无为

文:李道真

来源:正见网

轮回故事

笔者梳理了整个历史中之道的发展过程,并将各家治国思想的模型提炼了出来,希望对当今能有一个警醒与借鉴作用,能在这最关键的历史时刻,作出正确而明智的选择,不与魔鬼为伍,为自己选择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时间已不多了,一旦犹豫错过,将永远失去机会!

总体上来说,在中华君主治世的历史進程中,治国之道经历了皇道、帝道、王道、霸道这四个过程。我们先沿着中华历史的脉络,来了解一下皇、帝、王、霸之间的区别:

在远古留下来的传说中,从盘古开天地,女娲与众神造人以来,目前所知的最早中华史是史。三皇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周礼》,其次见于《吕氏春秋》。在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引用李斯的话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一般来说,将天皇、地皇与泰皇(人皇)合称为三皇,而这三皇具体是谁,又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也有的说三皇分为前三皇、中三皇与后三皇,一共有九皇。总之关于三皇的说法很多,它代表着我们这轮五千年文明之前的一段漫长而神秘的史前文明时期,时间跨度极其的遥远与漫长。

《春秋纬》中记载说:从远古的泰皇氏时期开始,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经历了十纪,跨越了三百二十六万七千年。

三皇时期的具体时间跨度,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知道,三皇时期远不止三位“皇”的诞生,它代表着一段极漫长而神秘的史前文明时期。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等等,都属于三皇时期的皇。据古文献记载,“皇”是来自宇宙高层的神灵,他们降世于人间,成为人间的皇,传授给人类智慧与,呵护人类走出蒙昧,进入文明。也就是说中华的文化源自于上天,源自于神,绝不是凡人的智慧所能创造出来的,所以称为神传文化

我们再来看一看“皇”的内涵:

《管子?真法篇》中说:“明一者皇”。先秦时期称“道”为“太一”,可理解为彰明,照亮混沌未明的世界的为皇。

《春秋运斗枢》中也说:“皇代表天,天道不言,四季循环,万物相生。三皇施行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具备极高的道德,他们说出的话百姓都不会违背,如同皇天一般,所以称为皇。”(1)

《白虎通义》中说:“凡被称为皇的人,光芒万丈,施行无为而治,行不言之教,以大道化育万物,天下百姓都不会违背他。若以人为的手段治理天下,干涉到了任何一个百姓的生活,都不能称其为皇。所以那时候,天下行于大道,黄金被遗弃在山间,没有人开采;珍珠玉石被丢弃在水中,没有人打捞;百姓住洞穴,穿毛皮,饮甘露,与自然一体,无忧无虑,无欲无求,与天地神灵相通。”(2)

据记载,在史前的太古之时,在人类之初,百姓纯真无邪,没有私欲,与自然相合为一,单纯的如同一张白纸。那时人类处于蒙昧时期,没有文明,对自然宇宙没有任何的认知,什么也不懂,如同刚出生的。所以神下世,化身为人间的“皇”,将上天的智慧传授给人类,照亮了混沌未明的世界,像父母呵护着婴儿一样,带领着人类走过漫长的历史时期,进入文明。

那时大地上,到处都是奇花异果、甘霖醴泉、仙禽神兽,环境优美富丽,万物和谐而不相伤害。那时人类具有神通,离神很近,无需耕种劳作而生活富足,无忧无虑,没有灾难痛苦,生活得简单幸福。那时人类没有政府机构,依道而行,无需治理,如同黄帝梦游所至的“华胥神国”:

《帝王世纪》等古文献中记载:在远古三皇时期,华胥国有一位女子称为华胥氏。一天华胥氏发现华胥国的雷泽边有巨大的脚印,便好奇的将自己的脚踩在巨大脚印上,因此受到上天的感应而怀孕,生下了伏羲氏。伏羲氏是五位天帝之一的东方苍帝感生于人间,是三皇之一,给人类留下了八卦等天机大道。(3)

《列子?黄帝篇》中记载说:黄帝白天睡觉,梦中神游到了伏羲氏的故乡华胥国。华胥国在非常遥远的神秘地方,是人力不能够到达的,只能神游。这个国家没有管理者,一切与自然相合一,百姓没有私心欲望,心灵非常纯真,既不恋生也不畏死,完全顺应于自然。因此他们没有任何痛苦,自然万物都不能伤害他们,他们可以乘空飞行,具备神通,以半人半神的状态存在,是一个奇妙的极乐国土。黄帝醒来后,从中顿悟了养身治国之道,便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使天下顺应于大道,达到了无为而治,将天下治理得同华胥国一样。(4)

《淮南子?本经训》中记载说:在远古容成氏统治时期,人们像大雁一样自然有序的在大路上行走,外出时随手就将婴儿放置在巢屋里不会有任何危险,吃不完的粮食就随意堆积在田头从不会丢失;行走时尾随着豺狼虎豹、走路时踩到毒蛇都没有任何危险,人们都这样自然快乐的生活着,从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5)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对皇道治国时的社会状态了解一二:在极远古时期,人类心灵纯真、没有什么私心欲望,没有受到后天的污染,处于自然蒙昧的状态,如同初生婴儿一般。那时高层的神灵降生于大地,成为人间的皇,他们如同皇天一般,光芒万丈,带来天道真机,传授给人类文明与智慧,行不言之教,施行无为而治,使天下行于大道。于是,那时人类与天地神灵相通,处于半人半神的状态。那时地上环境富丽美好无比,人与自然相合一体,没有痛苦忧愁,生活得简单快乐,无欲无求……

注:

1  《风俗通义.卷一》引《春秋运斗枢》:“皇者天,天不言,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无为,设言而民不违,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

2  《白虎通义》:“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烦一夫、扰一士以劳天下不为皇也,不扰匹夫匹妇故为皇。故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岩居穴处,衣皮毛,饮泉液,吮露英,虚无寥廓,与天地通灵也。”

3  《帝王世纪》:“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母曰华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牺。长于成纪。”

4 《列子.黄帝篇》载:“黄帝昼寝,梦游华胥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 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 故无利害:者无的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无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5  《淮南子.本经训》:昔容成氏之时,道路雁行列处,托婴儿于巢上,置余粮于畮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3月6日星期二

【未解之谜】奇怪的民族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七)

文:启航

来源:正见网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六)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五)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四)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三)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二)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一)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十)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九)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八)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七)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六)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五)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四)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三)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二)
一路圣缘:摩天国与金字塔(一)

在请佛仪式的第二天,摩彩去见祭司,她以跪拜神佛的礼节叩拜蒙刚,蒙刚说:“公主啊,您知道了什么?”摩彩说:“我看见在请求巨佛降临的仪式上,从您的身上出去一个形像上到佛像上,我知道,您一定就是在未来能拯救我们的巨佛,您在不同的天界有不同的形像,现在,您以祭司的形像化身于世间,引导我们皈于正道!”

蒙刚说:“公主啊,请以寻常礼待我。您是尊贵的公主,是佛前虔诚的弟子,上天赋予您神圣的使命,让您知道了许多的天机,这是您在天界的选择,也是神佛对您的慈爱,愿您的这部分记忆在久远的末世能够苏醒,去告诉世人您知道的一切。”摩彩说:“伟大的祭司,您为什么用‘您’来称呼我呀?我承受不起呀!”

蒙刚说:“公主在要承担唤醒世人记忆的职责,要写出金塔的由来,把知道的一切告诉世人,让世人知道 ,在生生世世的等待中,神佛一直与世人同在,一直在人世间导航。可是在久远的等待中,人会忘记经历的事情,神在漫长的再生过程中也会抹去过去的记忆,到时需要有人来唤醒天上和人间的记忆,公主是拥有非凡神笔的人,是能打开众生记忆的人,我在替众生感谢公主,请公主接受。同时我希望公主在未来不困在轮回中,不锁入情劫里。”摩彩说:“我请求您的加持,在未来恶世,不迷失在人中,所经历的一切记忆都能复苏。”祭司说:“未来恶世,我会持佑您的佛性,您也要警醒啊!”摩彩再次叩拜了祭司。

在请佛仪式的第三天晚上,摩乐做了一个梦,看见郁郁葱葱的大地上兴起了许许多多的佛塔,佛塔里面都供奉着巨佛。醒来后,摩乐明白了,全天下都要供奉巨佛,与巨佛结缘。

摩乐去见祭司,说了自己的梦。祭司说:“从梦中看,天下苍生都要与巨佛结缘,这是众生之福。请王传命,全国、友好之国、臣服之国都要修建佛塔,供奉巨佛,不失佛缘。”摩乐回到王宫,发布了命令,各地要就地取材,修建佛塔,供奉巨佛,又发信函邀请国王前往

艺术团体的演出还在继续,他们的表演非常受欢迎,在都城持续的中,每天台前都挤满了民众。在第九天时,摩彩又去观看演出,她穿着寻常的装束,在节目更替的时间里,她感觉到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自己。她想:“这不是我国的民众,肯定是其它国家的人。”在整个演出中,她经常觉察到那束目光执著的看着自己,摩彩不动声色的看着演出。

看完演出后,摩彩心中有些不安,她去见祭司。叩拜神佛后,祭司对她说:“远方的娄施国国王来了,他要结缘巨佛,可是,他又生出对公主的爱恋,这是莫名的附加,公主应该觉察到了?”摩彩倏然一惊,她说:“我的确感觉到了,在观看神韵之舞时,有一道目光在注视着我,好象在宣告自己的意向。”

祭司说:“公主有怎样的想法呢?”摩彩想了想,说:“我想尽自己一生的精力,来礼敬神佛,尘世爱恋的出现,对我是一种捆绑,我会拒绝。我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呢?我想,是因为我对神佛没有献出自己的全心,在心灵的纯净上还有不足之处。如果我一心向佛,内心的纯净会渗透在身体的表面,会给人以圣洁的感觉,我的心中还是有对尘世爱恋的渴求,才会招致别人见到我后,心意有萌动,这是我的问题呀!我想,我应该象山中的隐修者一样,净心修行。”

祭司说:“公主啊,不必象隐修者一样。公主知道吗,在请求巨佛降临的仪式上,在山中的许许多多的隐修者都出来了,他们都知道巨佛的传说,他们知道王室的职责,关注着王室的举措,有的隐修者观看了整个请佛过程;有的还没有回山,在观看演出。我国的演出,因为演出者对佛的虔诚信仰,无论是舞蹈,还是歌唱,都得到了神佛的加持,在天界来看,都闪现着光芒。公主还有承担的使命,还要在王室中完成使命,不要苛责自己呀!”

摩彩说:“祭司啊,我要坦诚我的想法,我不想再次走入婚恋中,可是看见新婚的夫妻在向我敬礼时,我含笑祝福了他们,可是我发现,在我的心中,有时却冒出一丝遗憾或是眷恋的情感,内心好象在渴望一份不变的情缘和不舍的爱恋。一次在梦中,我梦见了代乐,他一直含笑看着我,我试图握住他的手,却觉的那只手遥不可及,醒后,我流下了眼泪,我看到,我还没有舍弃那种情感,还在回味那份宠爱,为此,我很犹豫,有罪恶的感觉,毕竟在绝望时,是巨佛消弭了我的痛苦,指引了我的人生。正如祭司所说,在人命和天命之间,我要选择天命,可是,有时那嘈杂的念头,却牵绊着我,象心头长出的微小的刺,在轻轻摇动,让我的心不得安宁。”

祭司说:“公主,请听我说,我们在生生世世的生命流转中,都在积淀着各种情感,它们就象杂草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出现,如果不注意,就会疯长。公主只需把握自己的一思一念,用意志力去甄别,去把握,去消去那些想法,就可以了,在俗世中,这也是在修行啊。其实无论走不走入婚姻中,都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在俗世中一样可以修行自己。”摩彩叩谢了祭司的点化。

摩彩回王宫后,看见有人在搬运礼盒,她看见哥哥手中拿着书信,摩乐说:“远方娄施国的国王微服進入我国,在都城居住了月余,说是仰慕巨佛,仰慕我国的,渴望与我相识。我们要礼待这位国王。”

在王宫,摩乐接见了娄施国的国王娄益,娄益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有王者的风范和威仪。他对摩乐彬彬有礼,他希望能与摩乐一起礼敬巨佛,他认为这对自己来说是莫大的荣耀。摩乐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礼敬神佛之后,娄益对摩乐说:“我希望在我国供奉巨佛,万民与巨佛结,希望在末世,结圣缘的臣民能得到救度,这是作为一个王者的最大心愿,我请求借用昆仑,帮助我国雕铸佛像。”摩乐答应了娄益的请求。

在王宫的宴会上,娄益见到了摩彩,摩彩察觉到了娄益那烁烁的眼神,知道那眼神中带有的情意。在举杯祝福时,摩彩对娄益说:“尊贵的国王,我钦佩您,您远道而来,是听到了巨佛的传说,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国民的福祉,您是一位伟大的国王,您为您的国民发出了最纯洁的心愿,神佛看到了您金子一样纯净的心,一定会加持您的请求。”

娄益以尊贵的礼仪回敬了摩彩的祝福,他说:“我仰慕公主的盛名,知道十年前公主参与修建金塔,知道摩天国的对外战事中公主的事迹,進入摩天国后,感知到了公主在童谣里的地位,我认为公主是非常了不起的人,请接受我对您的敬意。我有一个问题,想询问公主,不知是否冒昧?”

摩彩说:“您远道而来,是尊贵的,您的问题,我都会给一个明确的回复。”娄益说:“王室成员都在担负国家的职责,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承担,我知道公主拥有神圣的职责,对摩天国有伟大的付出,我想知道,公主在此之后,有怎样的心愿?”

摩彩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我紧握佛缘,不致沉迷,把一生的精力用来礼敬神佛,我要在这方国土上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和我国的臣民一起,纯净自己的心灵,叩拜神佛。”摩彩在说话间,娄益看到了摩彩脸上闪现着光华,恍如天人一般。娄益钦佩摩彩,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你最大的心愿是引导国民与巨佛结缘,在你的心愿中,应该以此为大,收起心中冒出的那些念头, 打消那些想法,不要因为掺入的想法,使自己对神佛的心不虔诚、不圣洁。

许多国家的国王陆续来到了摩天国,因为在不同的国家,都有通晓天意的人,他们都知道巨佛的传说,知道伟大的巨佛在遥远的后世会拯救世人,为此,他们都希望在自己的国家供奉巨佛。他们和摩乐一起,在祭司的引导下,叩拜巨佛。

各国国王都观看了摩天国的演出,对演出赞不绝口,他们提议,这样美奂绝伦的表演,应该走出摩天国,让各国人们得以观赏。他们对摩乐提出了这样的请求,摩乐看到站在一旁的祭司脸上漾起了笑意。摩乐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各国国王先后邀请艺术团体去自己的国家演出,预约了演出的时间。

昆仑笔绘了大量的巨佛画像,建筑家们绘制了大量的金塔建筑示意图,摩乐把这些赠给各国国王,各国国王回去后,无不派人雕铸佛像,修建佛塔,一片繁忙。

(待续)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清代官场毒誓应验的两则记载(图)

文:陆文

来源:

在清朝咸丰年间,遵化直隶州(今河北省遵化市)有位刺史,“刺史”在清代是知州的别称,是一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位刺史为了标榜自己很廉洁,提了一幅对联挂在大堂中:“我如枉法脑涂地,尔莫欺心头有天”,然而实际上他却是一个贪官,枉法贪污之事干了不少,以至于一州百姓大多都能说上几件。他的对联不过是欺人,掩人耳目罢了。

由于当时官场腐败,这刺史居然平安退休,回老家河南某县养老。某日他在登山途中竟失足坠落,头碰巨石,顿时头破脑裂当场死亡,脑浆都出来了。真的应验了对联中所说的“我如枉法脑涂地”。

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有位,想要加收漕运费用为自己牟利,每石粮食要多收数百钱,县民纷纷提出质疑,反对声四起。他召集百姓,当众率领与漕运相关的胥吏(也就是办事员)二十人,到城隍庙中对神发,誓言为“所加公费出于不得已,非以肥私橐也,办漕加费,涓滴归公。有沾染一钱者,官不能保首领以没(官员死时不能保住脑袋,身首分离),胥吏等皆立受显罚。”当时人们普遍信神,看到县令都带人在神像前发了毒誓,也就相信了,钱很快收上来了。然而这县令却和胥吏们一起中饱私囊,把这些钱瓜分了。

不到一年,这二十位胥吏竟全部相继死亡,县令头颈部也溃烂生了一个大疮,病情日益危急。一天县衙门的守门人,突然在恍惚中看见一个长相打扮和城隍神一样的人進来了,转眼间又看见他提着县令的脑袋,缓步离开。他悟到这是城隍神来了,急忙向后院跑去,看县令情况如何,当时县衙都是前院办公,后院给县令居住。刚跑几步,他就听见后院传来家属的痛哭声,原来县令刚刚去世,死时“颈烂头落而死”,城隍神真的让他应验了“官不能保首领以没”的毒誓。通过胥吏们和县令的死亡,人们也都知道他们都违背毒誓,贪污了多收的费用。

这两则实例均记载在清代薛福成(西元1838-1894年)所著的《庸庵笔记》中。薛福成本人早年为曾国藩幕僚,后随李鸿章办外交。历任浙江宁绍台道、湖南按察使,晚年任出使英、法、比、意四国大臣,深知晚清官场内情,因此其记载真实性极高,可谓真实不虚。

相关阅读得道高僧揭示人类、外星人、人生真相之谜

共产党 伊斯兰国

中共邪教

这两则真实的事例不仅告诉我们善恶有报的道理,更告诉我们人的誓言有神在听,是会起作用,是会应验的,不能随便发誓言。当今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不知道,他们都发过一种极可怕的毒誓:很多人都加入过党、团、队组织,在加入时都发了“牺牲一切”,“贡献出一切力量”的毒誓。中共是什么?中国人心里都清楚,它是一个独裁的党,发动各种整死了不知多少人,现在更是造就出无数贪官污吏,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没干过什么好事,全社会都被它害苦了。有高人更是指出:中共就是邪教,中共背后是邪灵,就是来害人毁人的。然而善恶终有报,上天必定报应它,让它遭大恶报而灭亡。当中共要灭亡时,那么党、团、队员们发过的毒誓都会兑现,就真的就要为中共当牺牲品,做陪葬了。在无知中加入过中共组织的人,就只能等死吗?不是的,只要能声明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化名退出也可以),就能废除毒誓,走向新生未来天灭中共的大难就与你无关了。

资料来源:《庸庵笔记.墨吏设誓受谴》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3月5日星期一

【大唐圣王李世民】第16集 日经八战 衣不解甲 决战宋金刚

【魏武大帝曹操】第9集 祸乱丛生

【大清圣祖康熙帝】第7-下集 帝王才气 博学中西

家教珍事:李母教子(三篇)

文:秦如初

来源:正见网

一、陶母教子千古传名

(259—334),字士行,原籍鄱阳郡(今江西鄱阳县东北)人,后迁居庐江郡寻阳县(今江西九江),东晋著名的军事家。陶侃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陶侃出世不久,陶丹就去世了。陶丹家境贫寒,没有什么积蓄。陶母纺纱织布,洗衣做饭,照料孤儿,辛勤劳作后,还要挤时间教育儿子。她认为,孩子的品格,是从幼年形成的。课子不严,教子不紧,将会贻误孩子的一生。她教育儿子崇尚勤劳,又教育孩子“结交胜己”,就是说要结交那些人品、学识胜于自己的人,向他们学习,不滥交朋友。更不能结交损友。

◎截发延宾

陶母一个人抚养陶侃,日子过得十分清苦。,陶侃的好友范逵等数人,路过陶侃家,正赶上天色将晚,冰雪封道,于是来陶侃家借宿。突然的来访,让本来十分贫寒的陶家,拿什么来招待呢?陶侃一时手足无措,过意不去,范逵也显得很尴尬。陶母见状,连忙上前,热情招呼客人,同时要陶侃和客人聊聊天、叙叙旧,她转身便去安排食宿问题

家中早已无钱买米,怎么办呢?陶母习惯地用手捋了下鬓角,顿时想出了办法。她趁客人们闲坐寒暄之际,毫不犹豫地拿出剪刀。  “咔嚓”一声,将青丝剪下,编成假发,旋即出门卖与邻人,换回了米油酒菜。但还缺柴火、马料,在这冰天雪地里实难寻觅,陶母便撬下几块旧楼板当柴烧,把垫在床上的草席子,拿出来切碎喂马。陶母通过努力,把客人款待得很好。

范逵等人,深为感动,连声赞道:“非此母不生此子!”母亲用自己的行动,教育着陶侃。“截发延宾”的待人美德,深深铭刻在陶侃心上。陶侃为官以后,始终保持着“恭而好礼”,“引接疏远,门无停客”的待人作风。

◎送子“三土”

陶侃在踏上仕途赴任之际,陶母把儿子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你开始做事了,我很高兴;但我希望你要做一个清正之人,不可误国害民。”  陶侃说:“孩儿一定牢牢记住。”

陶母又说:“为母我,拿不出什么东西为你饯行,就送你三件土物吧。”

“三件土物?” 陶侃疑惑不解。

“是的。”陶母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包袱,递给陶侃说:“带上它吧,到时你自会明白的。”来到官府后,陶侃打开包袱一看,只见里面包着一坯土块、一只土碗和一块白色土布。他先是一怔,过了一会儿,才慢慢领悟到母亲的用意:原来,一坯土块,是教儿子永记家乡故土;一只土碗,是教儿子莫贪图荣华富贵,要保持自家本色;一块白色土布,是告诉儿子,为官要尽心恤民,廉洁奉公,清清白白,永不忘本!

母亲的忠告,深深打动了陶侃的心。后来,陶侃在仕途中,果然没有辜负陶母的期望。他正直为人,清白做官。

◎封坛退鲊

陶侃成人后,深知母亲的艰辛,为了分担母亲身上的生活担子,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县内找了一份“监鱼梁”的差事。这是个管理渔业的职务。浔阳濒临长江与鄱阳湖,水产自是丰盛,陶侃是渔乡人,对水产自然不觉陌生,加上母亲的指点教育,他干得头头是道,深得同事与上司的喜爱,因此人们喜欢与他交往。有一次,同事们见他生活俭朴,且工作认真,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就悄悄地从鱼库里取了些鱼,做成糟鱼,送给他吃。可孝顺的陶侃,想到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心中总觉歉疚不安。他舍不得自己吃,差人把这坛糟鱼,送给母亲。母亲先是欣慰,待问清缘由,得知是官物时,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她把糟鱼重新封好,又附上一封信,叫来人连同原物带回。

陶侃一见,先是不解,待读过母亲的来信之后,才恍然大悟。是啊,母亲说的可谓一针见血:“你身为官府的人,却拿公物送我,以为我会为此而高兴吗?不!恰恰相反,我不仅不欣慰,相反,我还替你担忧。你现在为监鱼梁,就拿官府的鱼送我;以后如果你为县令或官位更高,管理府库钱粮,岂不要把官府的钱粮往家里搬……”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决心遵循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勤于政事,多为国家做有益的工作。

陶母的高风亮节,千古传颂;陶母的煌煌母教,万世称扬!

二、传承绝学的一代贤母---宣文君

宣文君是“十六国时期”前秦女经学家。姓宋,名字失传,人称宋氏,后来被皇帝赐封为宣文君。

宋氏是韦逞之母。身世堪怜,幼年丧母,由其父抚养。父亲看她从小就很聪明伶俐,好学善问,觉得是可塑之才,就亲自向她传授儒家经典《周官经》。

父亲对宋氏说:“这部《周官经》是周公旦所编著,是一部阐述儒家理想官制的典籍,对历代官制的建置,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家传祖学,世世代代都以研究、传授《周官经》为业。到你这一代,人丁稀薄,只有你一个女孩。为了不使家业失传,我决定把这些学问,传授给你。你必须恭恭敬敬地学习,认认真真地钻研。不然的话,《周官经》的学问,就要断绝了。”宋氏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她把父亲的教诲,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当时,连年战火纷飞,社会动荡。就在这种情况下,宋氏照样精研《周官经》,从不懈怠。

纪元334年至349年期间,后赵皇帝石虎,在位。他性同野兽,荒淫无耻,征伐不息,众役繁兴,征调频仍,刑罚严酷,人民的脂膏被剥削得干干净净,人口被饿死了十之六七。为了逃避苛政,人们纷纷离家远走,出逃他国。

这时,宋氏已经结婚生子。为了躲避石虎的暴政,她身背父亲传给她的《周官经》,跟随丈夫,携带儿子,徒步迁徙到山东。在那里,他们得到胶东富人陈安寿的资助,勉强维生,但生活仍十分艰难困苦。

宋氏时刻都没有忘记继承父业,研究、弘扬《周官经》。生活的清贫,丝毫动摇不了她把《周官经》的学问 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决心。在儿子韦逞,长到十来岁的时候,就开始给他讲解《周官经》。

白天,她要上山打柴,但不管有多劳累,晚上她都要坚持在昏暗的油灯底下,教儿子读经。在儿子睡觉以后,她又操起纺车纺线,抚机织布,挣钱来供儿子求学。在宋氏的亲自指导下,子韦逞,对《周官经》也很有造诣,被任命为专门负责祭祀礼乐的太常官。

纪元357年,前秦国君苻坚即位。苻坚提倡汉,兼容各族,提倡儒学。于是,他大兴学校,广招精通并能传授周官学问的人才。他把各位经学博士请来,询问有没有人能传授《周官经》。博士们面面相觑,纷纷摇头,说:“不能胜任。”

正在苻坚失望之际,一位叫卢壶的博士,走上前来,禀告国君说: “现在,精通《周官经》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我听说,太常韦逞的母亲宋氏,深通儒家典籍,幼时即跟从父亲研习《周官经》,很有造诣,她现在已年过八旬。不过,听说她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思维也很清楚。看来,只有这位老人,才能担负起传授《周官经》的重任。”

秦王苻坚听了,又惊又喜,立即颁发诏旨,请宋氏来任教,并在都城设立《周官经》讲学堂,亲自招收了学生一百二十多人,由宋氏给学生讲解《周官经》。

在宋氏的刻苦努力下,《周官经》之学,不仅得以保存,而且又使之流传了下来。为表彰宋氏的功绩,秦王苻坚赐她为“宣文君”。

在当时社会,像宣文君这样有才华的女子,并不多见。为了继承、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她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刻苦钻研,成为不可多得的专门人才。同样也是为了继承、保存祖国文化遗产,她还精心培养儿子韦逞,教授《周官经》,也把儿子培养、造就成为专门人才,使《周官经》的研究,后继有人。

宣文君,不仅是一位了不起的母亲,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继往开来的经学家!

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源远流长,万古清芳!

三、李母教子:为时,要图清白!

唐朝初年,有个名叫李畲(读奢)的河北高邑人,家境贫寒,父亲因病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母亲李夫人,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并供他读书,教育他要清清白白地做人。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聪明好学的李畲,在科举考试中一举成名。踏入仕途后,他牢记母亲教诲,两袖清风,一尘不染,深受百姓爱戴。由于他清正廉洁,政绩卓著,武则天皇帝,将他调往京城任监察御史,主管考察官吏、巡视郡县、检查刑狱等。

一天,李畲在官邸审阅案卷,官仓小吏,奉命前来送廪米(薪俸)。家人量米时,发现比规定的数字多了三斛。李畲感到十分奇怪。小吏解释说,这是多年沿袭下来的惯例,过去给历任御史大人送米,也是如此。李畲正色说:  “我是朝廷执掌考察百官的官员,岂能执法犯法?多收三斛,无功受禄,是不许可的。”要小吏速将多出的米带走。小吏因奉上司之命到此,不敢擅自作主,婉言拒绝了李畲的要求,向他保证下不为例。

李畲见状转念一想,如今官场积习已久,颓风难改。况且三斛米和那些贪官污吏们搜刮的钱财相比,真是九牛一毛。于是便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正在这时,后院里传来母亲的呼唤。李畲赶至后院,原来母亲也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只见她神情严肃地说:“儿啊,这可千万使不得。娘只吃你分内的廪米,这多余的一粒也不能留!”

李畲自知有错,但因已答应小吏“下不为例”,如今又要悔言,面子实在难舍。于是便对母亲说: “这次就算了,我已吩咐小吏,下次不要再多送。”

李母一听大怒,声色俱厉地说:“廪米是万民血汗,怎能随意多收?  ‘下不为例’原是官场恶习!如何可以说出口? 你身为考察百官的官吏,自己却不能遵纪守法,又如何去正人呢?”

李畲听了,不觉愧疚难当,连连谢罪,并立即回到前厅,将多出的三斛米命小吏带回,还付给小吏力资。小吏十分感动地说: “付力钱,朝廷虽有明文规定,可从来就是句空话。小的不知给朝廷御史官送过多少次廪米,可谁也不曾付过一次力钱。”

小吏走后,母亲又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 “我早对你说过:处贫贱时,要有志气;为官吏时,要图清白!(这两句话,精粹凝重!堪称警言)三斛米虽然值不了多少钱,却在官德上,涂下污点。你要记着:办事要秉公,不畏权势,不欺弱民。即使仕途不顺,我宁愿和你回河南老家,你种田,我打草鞋,照样能过清白日子啊!”(李母的话,句句是金言!)

李畲听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连夜写出自劾状纸,揭发廪官滥送廪米,讨好官吏、糟蹋百姓血汗的罪行。迫使大小官吏,纷纷退回多收的廪米,付出该付的力钱。

李母不因为自己儿子已成功名、身居高位,而放松对他的严格要求。这对当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很有启发。

(均据《渊鉴类函》)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龙文鞭影》四豪(1):禹承虞舜 说相殷高

文: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来源:

【原文】
禹承虞舜,说相殷高。

yǔ chéng yú shùn,yuè xiàng yīn gāo
mso-hansi-font-family:新細明體;mso-hansi-theme-font:minor-fareast">。

禹承虞舜,说相殷高。

ㄩˇㄔㄥˊㄩˊㄕㄨㄣˋ,ㄩㄝˋㄒㄧㄤˋㄧㄣ ㄍㄠ。

【注释】

(1)禹:上古时期圣王,因治水有功,得舜帝让位,立国为夏,为开国之君。也称为“大禹”、“夏禹”。

(2)虞舜: 上古时期圣王,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他性情至孝以言行感动家人,孔子称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

(3)说:傅说,早年时为奴工,而后因治水有功,被起用为丞相,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

(4)殷高: 殷高宗,在位时期任用贤臣傅说为相,让商朝空前强盛史称“武丁中兴”。

【语译】

禹因过人德行及治水有功接受舜帝让位成为天子;傅说接受殷高宗的提拔成为宰相让商朝空前强盛。

【人物故事】

◎禹与虞舜:

帝尧在位的时候,洪水泛滥,人们都为此忧愁。尧让鲧治水,但成效不佳。舜继承帝位后任用了禹来治水,他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河流,一共疏导了九条大河,在这十三年中,禹公而忘私曾三过家门而没有回家。

经过他的努力,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海之内都适合人居住了,因为禹治水有功,人们尊称他为“大禹”。

当时中原的帝王是舜,他在世时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成材,就事先把帝位禅让给了禹,十七年后舜逝世大禹继位。他效仿尧、舜,不敢有私毫的懈怠,持续兢兢业业的治理天下。在那个时期人们敬天重德,在人间是神迹常显,是一个人神同在的时代。

◎殷高宗与傅说:

殷高宗武丁即位后一直不谈论政事,群臣为此议论纷纷。他于是写信诏告群臣说:“因为我要做天下民众的楷模,我怕自己德行不够,所以不敢说话。我一直在认真考虑治理天下的道理,于是梦见先王赐予我优秀的辅弼大臣,他会代替我发表政见。”他把自己在梦中遇见的大臣形像描摹下来,让人照着画像四处寻找。

当时,傅说正在傅岩的郊野修筑围墙,他与画像上的人最为相像,于是武丁立即立他为辅相,让傅说早晚在自己身边进纳善言,辅助他修德勤政。

傅说受命统领百官,他进言道:“英明的君主顺应天道,建立国家、设置都城并任命各级官员。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贪图安逸享乐,而是为了治理黎民百姓。”“上天聪明睿智、无所不察,圣明的帝王可以效法上天治理天下,群臣百官敬顺天命,黎民百姓也就可以得到治理…”

武丁听了这些建议,非常高兴。傅说拜行大礼,说:“知道怎么做并不困难,要付诸实行才困难。”他又说:“要学会抑制自己内心的欲望,务求勤勉于政事,这样才会提高自己的治国能力。诚心诚意想着治理好国家,你个人的道德素质才会日渐提高。”“如果为人过于自夸自大的话,即使有美好的东西,也会失去;如果过份炫耀自己的能力,反而容易失去自己的功劳。”傅说用这些话来劝谏武丁,希望武丁的德行不断增进。

武丁采用了傅说的进谏,并不断的修养自身德行,之后二人一起成就了中兴商朝的大业。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浅析“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文:如一

来源:正见网

小的时候,看到谁家出现天灾人祸,老人们会用因果报应看待,往往会说“报应、作孽”等,有的年轻一点的叔叔、阿姨们会说一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对这句话总感到有那么一点说不上来的感觉,与小时候听、奶奶讲的传统文化故事有不对的地方。

等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有了阅历,阅读了一些传统故事后,突然明白:小时候听到的那些故事,可没有讲过人的福与祸是绝对的,不可的,它会随着人的一念善恶而发生变化。

我们来共同欣赏几则一念善恶改变的故事。

双胞胎兄弟的同命异报

宋朝时,江西南昌有两个双胞胎兄弟高孝标和高孝积,举止言谈和才思颖悟都象同一人。十六岁时,他们一齐考上秀才。后来,又在同一年结婚,婚后,父母为使媳妇能辨认丈夫,命令他们穿着不同衣裳和鞋子,以便辨认。

,他们遇到道士陈希夷,陈希夷看了他们的面相以后,说:“你们两人眉清目秀,鼻梁挺直,嘴上有红色的痣,耳白而轮廓鲜红,气清神澈,都是科第中人。况你们现在眼耀彩色,必主同科高中!”

到了秋试时期,他两兄弟便同时赴京,寄住在亲戚家里。邻居住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寡妇。高孝标一心向学不为所动。高孝积把持不住,竟然跟那少妇私通。后来被人发觉,告诉寡妇族人。寡妇畏罪,竟然投河自尽。

秋考完毕,他们兄弟又去拜见陈希夷。陈希夷看了大吃一惊,说:“你们兄弟二人的相已经改变很大了,一位变得更好,另一位变得很坏。孝标眉现紫彩,眼耀文星,必定高中。孝积翠眉有变,双目浮睛,鼻梁赤而黑,神色颓然枯槁,气冷而散,这一定是损坏道德而使面相改变。这场考试不但考不取,反而有夭亡的预兆。”发榜后,高孝积落第,抑郁而死。

后来,高孝标当了大官,声名显赫,子孙众多而且贤能。他七十大寿时,陈希夷也来祝贺,并且即席发表感想:“看出一般人的面相是容易的!但是人的命运却不容易说得丝毫不差,因为命在天,相在人为。如果能顺应天理,合和人事,则世世必昌。上苍大公无私,福可以因为罪恶而消减,罪也可以善功相赎,生于心而发于面,逃不过他人的一双眼睛,这叫做福祸无门,惟人自召。”

丁寔居第六名

清朝年间,有位人丁寔,文思敏捷,很有才气,性情豪爽,因爱好赌博,常遭到父亲的责骂,却不思悔改,于是父亲一气之下,就把他赶出了家门。丁寔流落到京师,通过各种手段,进入了太学。一天,丁寔偶然经过相国寺,有个算命先生惊喜地说:“您的气色太好了!我在这里给很多人看过面相,您的最好。”算命先生问过丁寔的姓名后,就在墙壁上写道:“今年状元是丁寔。”从此丁寔愈发高兴傲慢了,赌博也更加厉害了。听说考生中有两个从四川来的生员,很有钱,就请二人聚赌。丁寔连连取胜,最后赢钱六百万。

几天后,丁寔又来相国寺,算命先生一见他就诧异地问:“您的气色怎么这么糟糕?绝对没有希望考中了,更何况中状元。”边说边急忙将墙上的纸撕下来,叹息道:“简直是败坏我的名声,这次确实算错了。”丁寔急忙询问原因。

算命先生说:“看相讲究先看人的额头,如果颜色黄润,而且有光泽就是吉相。如今您的额头又干又黑,一定是存心不良,得了,触怒了天神。”丁寔心里很害怕,急忙把实情告诉了他,并不解地问:“我们只是随便玩玩而已,竟这么严重吗?”算命先生驳斥道:“你不要说是玩耍,凡是有关财物的事情,都有天神监护着,接受了不义之财,自然要减损福报。”丁寔听后,悔恨交加,急切地问:“那么,我把钱还给他们行吗?”算命先生说:“如果你发心悔改,天神一定知道。你果真能改恶从善,还能得第六名。”丁寔急忙赶回去,把钱还给原主。并发愿不再赌博。果真,发榜时一个叫徐铎的考生中了状元,丁寔居第六名。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清朝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到省上去参加考试。文章写得自己很满意,所以就在省上等着发榜。

有一天,他偶然到一座寺庙去游玩。寺院的房檐下有一个以看相赚钱谋生的人。

读书人上前请问,看相的说:“你的骨相寒薄清苦,就算你有班固、司马迁那么好的才学,文章写得比韩愈、欧阳修的还好,也很难成名。”这位读书人不相信,榜发出来,果然没有考上。

他又去向看相的请问这一生的命运。看相的人说:“凭你的骨相,怎么敢给你说什么好话呢?不过,与其迫切求取功名,不如花点大气力积阴德。这样也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读书人在回家的路上,自言自语地说:“我的确很贫穷,周济别人,做好事,又怎么办得到呢?”这样翻来覆去地犹豫不决,很多天都拿不定主意。一天突然想到:“我平时曾到一些学馆去教书,看见那些做老师的,常常误人子弟,罪过最大。我从今天起,用心研究教学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来积德,也差不多吧。”

三年以后,他又去参加考试。他到寺院中去寻找看相的人,那人还在那里。行礼之后,看相的人说:“先生精神饱满,光彩照人,这次考试,考上是毫无疑问的。”

发榜时,果然榜上有名。这位读书人去庙里感谢看相的,并问道:“为什么过去谢绝我那么严峻,现在又这么准确地给我预测?”看相的人说:“我记不起了。”读书人把前次的事仔细说了一遍。看相的人说:“你的外形和骨相全部都变换了。用心于教学事业,这不是阴德是什么呢?以后的福德还大得很呢。”

犯淫邪之事,取不义之财,难逃;穷苦人家,用心研究教学之理,不误人子弟,积德改变了穷苦命运。所以,“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这句把人的福与祸绝对化了,看成了不可改变的东西。

实际上这句话来源于中共的党文化,它否定了,否定了天理的存在,否定了人能通过做好人,行善积德去改变命运;它蛊惑人只能认中共的命,谁按照中共的假、恶、斗去做,迫害打击善良的民众,“听党话,跟党走”,中共就给谁“福报”,给你一定的官职与钱财,甚至默许你吃喝嫖赌,包二奶、三奶等;有一天,中共出于暴政的需要,把谁定为“阶级敌人”,成了打击的对象,那也要认命,老老实实的接受中共的专政。谁有思想,有个人的见解,就会被中共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现在这个罪名不好听了,中共换了个罪名,叫“颠覆国家政权”。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3月4日星期日

古风正义:知县母亲救数万灾民得皇上嘉许

文:曾敬贤

来源:

的颜太夫人,是知县颜净甫的母亲,她秉性仁慈,教子有方,如用现代的名词说来,真可称得上一位“模范母亲”了。当颜净甫最初做官的时候,担任山东平度县的知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他廉明慈惠,有古代贤吏的美德。颜太夫人在官署中,受儿子的奉养,常常以爱民便民,教育她的儿子。

乾隆某年五月,颜净甫因公事到省里,忽然,县里发生大水,城外乡间的房屋,淹没了无数,乡民们为逃避水灾,蜂拥奔入城中的,不下数万人。由于大雨不停,水势愈涨愈大,县城也几乎将要被洪水淹没,们因为没有食物,以致号哭之声,震动天地。

这时,县府衙门里的官员,因知县颜净甫去了省里,不在城中,大家都束手无策。颜太夫人,看到这种情形,主动站出来,提出开启常平仓的米谷,(常平仓是当时储藏粮食的米仓),用以赈济饥饿的灾民。可是按照当时政府的严格规定:常平仓的米谷,一定要报请省级长官核准以後,方才可以开启。所以,县衙门的官员们,都不敢遵从颜太夫人的主张去做。

颜太夫人就向他们解释说:“常平仓的设立,本来就是调济急需之用。现在我们眼看数万饥民,嗷嗷待哺,倘若一定要报请上级核准,恐怕很多的民众,马上要变成饿鬼了!人命关天!如果上级政府要查辨我们未奉命令的擅自行动,我愿意一人担当过失,不要你们负任何责任。况且,我家中祖积颇有财产,若上级追究擅自散发的仓米,我可变卖了家产赔偿。”

可是衙门的官员,都很怕事,深惧上级政府查究,大家都是吐舌,不敢作声。

于是,颜太夫人再次钉截铁的说:“有事我一人担当,你们千万放心,不要怕连累。救民为上!”

县里的官员们,看到是知县的妈、颜太夫人,这样的坚决,不得不遵命而行,马上开启常平仓,把米谷一包一包的,完全散发给灾民,一时欢声雷动,灾民们都得庆更生!

城中的富绅们,得知此事,受到颜太夫人行为的感动,也都自动的捐中存谷,以助官府的不及。饥饿的数万百姓,未被饿死。

过了七天,洪水开始退落,存谷也已散尽。这时,知县颜净甫,在省城得到了家乡县城发水灾的报告。他急忙赶回县城,县府的属员,向知县报告散发常平仓米谷救灾的经过,颜知县听了,满面笑容的对属员们说:“我母亲要你们这样做,那是十分正确的!赶快为我缮具呈文,向省级长官报告经过,我当即派专人回家,变卖家产,以便赔补常平仓的米谷。你们是没有责任的,大家可以安心。”

哪知呈文禀到上峰,省级长官大为惊骇,竟奏请:以擅动仓谷的罪名,将颜知县撤职查辨!

幸而皇帝英明,了解详情后,对于颜氏(颜知县的母亲,俗称于颜氏,因娘家姓于)母子之所为,大为嘉许,未将省方的奏书批准,却下令所动仓谷,作正项开支报销,不必赔偿。并颁赐颜太夫人(即于颜氏)匾额,以示激励。

颜净甫感激皇上的洪恩,更奋勉为善,后调升为济南府知府,不久又擢升贵州省的巡抚。他的儿子颜检,由部曹升至直隶总督。孙儿伯焘,由翰林出身而任福建总督。其馀孙辈中,担任内官词林部曹,或外任监司郡守等官职者,更多。这都是颜太夫人稹善所获的好报。

颜太夫人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怀抱救人的悲愿,仅有仁慈的心肠还不够,更宜具有勇于负责的果敢精神,方能达到救人的目地。倘若畏畏缩缩,不敢担当责任,不仅难以救人,且往往因而贻误时机,酿成灾祸。我们静思社会上过去发生的不幸事件,每因主其事的公务人员,自己不敢稍负责任,事事都要向上级请示,以致遇到紧急灾祸,不能及时防救。而颜太夫人,以一女流,竟能在事起仓卒的灾难中,毅然独当重责,及时拯救数万灾民,免于饿殍。可知做一个活“菩萨”(比喻词),应具足“智、仁、勇”三连德,而后乃可。

(取材于古代的《坐花志果》)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古风正气:范仲淹用人不拘小节

文:作者:新宇

来源:正见网

北宋名臣,在上一向不拘小节,一些无故被贬的人,只要有真才,都会得到他的重用。

据智囊记载:范文正公任用士人,一向注重气节才干,而不拘泥于小过节。有气节才智的人,大多不会拘泥于琐碎的小事,如孙威敏、滕达道等人都曾受到他的敬重。在他为帅的时候,其府中所用的幕僚,许多都是一些被贬官而尚未平反复职的人。有人觉得这样的事奇怪,文正公说:“有才能而无过失的人,朝廷自然会任用他们。至于那些可用之才,不幸因事受到处罚,如果不趁机起用他们,就要变成真正的废人了。”因此文正公麾下拥有很多有才能的人。

古代的很多都是有的,一般居士多。很多人都有着慈悲的胸怀,范仲淹就是里面著名的一位。

原文:范文正公用士,多取气节而略细故,如孙威敏、滕达道,皆所素重。其为帅日,辟置僚幕客,多取谪籍未牵复人。或疑之。公曰:“人有才能而无过,朝廷自应用之。若其实有可用之材,不幸陷于吏议,不因事起之,遂为废人矣。”故公所举多得士。(出自古籍《智囊》)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