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1日星期六

丹麦媒体曝光中共干扰神韵演出失败

【文史】郑和下西洋 弘扬灿烂中华文明(下)

家教珍事:陈济受母诫 终身不醉酒

程实陈济有一次因喝酒过多而犯了过错,陈母教训了儿子。陈济将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他就十分注意节制。一直到六十二岁去世,他都再也没有喝醉过酒。(图:薯饼/大纪元)

陈济有一次因喝酒过多而犯了过错,陈母教训了儿子。陈济将的教诲,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他就十分注意节制。一直到六十二岁去世,他都再也没有喝醉过酒。(图:薯饼/)

明朝人陈济,字伯载,武进(今属江苏)人。他天资过人,读书过目成诵。有一次,他的父亲,命他到钱塘(今浙江杭州)办事,家人为他备办了资费,并带了一批货物。等到回来时,只见他将卖货的钱,一半都买了书。他读书口诵手抄,勤奋不已。十几年下来,陈济精通经史百家,博学多识。明成祖下诏修《永乐大典》,陈济以一介布衣,被朝中大臣推荐为都总裁,曾綮等修撰都当他的副手。陈济和少师姚广孝等裁定体例,将数百万卷书,整理得井然有序,让太学中的数千儒生,整理编次。参与修撰者,凡有疑问,都来向陈济讨教,陈济总是立刻给予解答,表现出广博的学识。

陈济生性谨慎,办事沉稳无过,连皇太子也十分器重他,凡是修撰古籍之事,都很放心地交给陈济去办。陈济又常常上奏言事,往往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对他十分信任,让他给五个皇孙传授经书。

陈济身为一个者,对母亲却十分孝顺。当他年少的时候,有一次曾经因为喝酒过多,而犯了过错。为此事,陈母教训了儿子。陈济将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中,从此以后,他就十分注意节制。一直到他六十二岁去世,他都再也没有喝醉过酒,可说是善于受教。(《明史?陈济传》)@*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梁馨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谦虚恭和 以德服人

作者: 秦山 整理 来源:

《文子》卷三十五记载,“人之情,服于德,不服于力。故古之圣王,以其言下人,以其身后人,即天下推而不厌,戴而不重。此德有余,而气顺也。故知予之为德,知后之为先,即几道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心理,是顺服于,而不顺服于威力。所以古代的圣明君主,处处言语谦卑,事事行在人后,天下人都推重他而不厌烦他,拥戴他在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有重压。这就是德高有余而气顺于道。因此,懂得“给予”就是“得到”,懂得甘居人后实际上是站在了人前,这就接近于“道”了。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做事才会顺畅;谦和的美德才能获得人心,赢得众望。“和衷少争,谦德少妒”。推崇中庸之道,做事谦恭忍让,留有余地,得饶人处且饶人,有时“难得糊涂”反而是一种大智。从以下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谦虚恭和、以德服人的益处。

冯道谦德少争 成“乱世不倒翁”

冯道在后唐事四帝,在后晋事二帝,在后汉、后周也备受重用,五代时他六度为相,前后拜相二十余年。冯道历经五朝、八姓(八个家族)、十三帝,“累朝不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前后为官四十多年,始终不倒,令人称奇,被称为“乱世不倒翁”。

冯道谦德少争,他做宰相时,有一个举子李导求见。冯道对李导说:老夫名道,由来已久,又累任宰相,你不可能不知道,但还取名道,合乎礼吗?李导听了不服,说:相公之“道”是无寸底的,小子的“导”是有寸底的,怎么不可呢!冯道听后竟说:老夫不唯名无寸,诸事亦无寸,“吾子可谓知人矣”。一笑了之。承认自己“无寸”且“了无怒色”。

冯道为人也十分刻苦俭约。在晋梁交战前线,他在军中只搭一茅屋,室内不设床席,睡觉仅用一捆牧草。送给他在战争中掠得的美女,他无法推却时就安置于别室,等找到她原来的亲人后再送回去。他因父丧丁忧期间,遇到饥荒,他就尽自己所有用来救济乡里,亲自种田背柴。有因人力不足而致田地荒芜的人家,他就不声不响地在夜里帮助耕种,事后人家前来道谢,他认为这完全是应该做的。

冯道面对王朝的频繁更替,却始终屹立不倒,跟他谦逊恭和、崇尚道德有很大的关系。从以下冯道创作的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为人处世的原则,“乱世不倒翁”的成功秘诀也许就在此中吧。

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天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王昶谦逊 教导后辈谦恭宽厚

曹魏时有个叫王昶的刺史要求自己的儿子要谦逊宽厚。魏青龙五年(公元237年)一月,魏明帝下诏,要求每位公卿都向朝廷举荐一位德才兼备的人。司马懿推荐的人才是衮州刺史王昶。

王昶平日为人谨慎、谦逊,他教导他的后辈要谦恭宽厚,他常说:“成长快的生物,往往死得也快,而成长慢的生物往往衰亡得也相应比较慢。比如某些草,早晨开花常常在晚上就凋零了。而松柏虽然生长缓慢,但即使在严冬也能保持经久不凋。因此,办事情不要急于求成。如果做事时能把退缩当成前进,谦让当作获利,软弱当作刚强,那他就很少会失败。如果有人批评你,应该先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真的有过失。如果有,证明人家说得对;若没有,也只是证明人家说得不对而已。人家说对了,自然应该虚心接受,人家说得不对,对你也没有什么坏处,你有什么值得抱怨的?”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谦受益,满招损”,自古谦虚就是中国人所秉承的一种美德。为人随和豁达、谦逊待人,不但修养自身,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灾祸。淳朴敦厚、保持和气是一种珍贵的品格,能使人冷静理智的思考和面对解决问题;退一步海阔天空,相反,意气用事、恃才傲物往往却会找来祸端。

张廷玉代子谦让 美德彰显天下

张廷玉是清朝有名的重臣,雍正初晋士,后兼任军机大臣。张廷玉虽身居高官,却从不为子女们谋求私利。

张廷玉的长子张若霭在经过乡试、会试之后,于雍正十一年三月参加了殿试。诸大臣阅卷后,将密封的试卷进呈雍正帝亲览定夺。雍正帝在阅至第五本时,策内论“公忠体国”一条,有“善则相劝,过则相规,无诈无虞,必诚必信,则同官一体也,内外亦一体也”数语,雍正认为此论言辞恳切,“颇得古大臣之风”,遂将此考生拔置一甲三名,即探花。后来拆开卷子,方知此人即大学士张廷玉之子张若霭。雍正帝十分欣慰,认为“大臣子弟能知忠君爱国之心异日必能为国家抒诚宣力。大学士张廷玉立朝数十年,清忠和厚,始终不渝。”“张若霭秉承家教,兼之世德所钟,故能若此。”并指出,此事“非独家瑞,亦国之庆也”。为了让张廷玉尽快得到这个喜讯,雍正帝立即派人告知了张廷玉。

可是张廷玉却不这样认为,他要求面见雍正帝。获准进殿后,他恳切地向雍正帝表示,自己身为朝廷大臣,儿子又登一甲三名,实有不妥,没容张廷玉多讲,雍正帝即说,“朕实出至公,非以大臣之子有意甄拔”。张廷玉听罢,再三恳辞,他说,“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为鼎甲。臣蒙恩现居官府,而犬子张若霭登一甲三名,占寒士之先,于心实有不安倘蒙皇恩,名列二甲,已为荣幸。”张廷玉是深知一、二甲这一差别的,但是为了给儿子留个上进的机会,他还是提出了改为二甲的要求。雍正帝以为张廷玉只是一般的谦让,便对他说:“伊家忠尽积德,有次佳子弟,中一鼎甲,亦人所共服,何必逊让?”张廷玉见雍正帝没有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跪在面前,再次恳求:“皇上至公,以臣子一日之长,蒙拔鼎甲。但臣家已倍沐皇恩,臣愿让与天下寒士,求皇上怜臣愚忠。若君恩祖德,佑庇臣子,留其福分,以为将来上进之阶,更为美事。”张廷玉“陈奏之时,情词垦至”,雍正帝“不得不勉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不久,在张榜的同时,雍正帝为此事特颁谕旨,表彰张廷玉代子谦让的美德,并让普天下之士子共知之。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节义之人济以和衷,才不启忿争之路;功名之士承以谦德,方不开嫉妒之门。”也就是说,崇尚节义的人要用谦和诚恳的态度来适当加以调和,才不至于留下引起激烈纷争的隐患;功成名就的人要保持谦恭和蔼的美德,这样才不会给人开启嫉妒之门。张廷玉代子谦让、处事不争,张若霭也能秉承家风,他们的美德流传至今。

结语

圣明的人,越是成功,越会谦和;美好的品德才是需要不断修养和推崇的。在人生的顺境中,以谦卑的心态面对赞扬和荣耀,谦虚恭和的与人相处,努力的传播德行的重要、宣扬道德的美好;在人生的逆境和面对挫折时,谦和忍让的心态能够理性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迎来人生的转机、创造良好的新的机遇,走出人生的低谷,开创良性的局面。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不断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文献参考及出处

1. 魏徵、虞世南、褚遂良等,《群书治要》,唐
2. 文子,《文子》,先秦
3.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宋
4. 冯道,《偶作》,五代十国
5. 冯道,《天道》,五代十国
6. 陈寿,《三国志·王昶传》,晋
7.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民国
8. 洪应明,《菜根谭》,明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家教珍事:韦诜择婿重品行

作者: 齐整升 来源:

唐代,润州刺史韦诜(读身),因为自己是大家望族,甚有名望,所以有个女儿到了待嫁之年,仍未让她出阁,想找个好女婿。他选择女婿特别严格,有不少门第高贵、声名很大的人前来求偶,韦诜都不中意,没有答应。这时候,裴宽在韦诜手下当参军,是韦诜的下属。裴宽生性通敏,善骑射,略通文墨。

有一个官休日,韦诜闲来无事,便登楼眺望。忽然见到不远处一所住宅的后园中,正有数人,在手忙脚乱地掩埋着什么东西。韦诜感到十分奇怪,便特意去问管理地方的吏员,那里住的是什么人?吏员回答说:“这是参军裴宽的住宅。”

于是,韦诜便将裴宽召来,问他在家宅后园中,掩埋的是什么东西?裴宽诚实地回答道:“宽义不以包苴污家,适有人以鹿为饷,致而去。不敢自欺,故瘗(读益)之。”(意思是说:我向来不肯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以玷污我家的名节。刚才有人送我鹿,送到后就离去了,我不知其名姓,无法送还。我不敢自欺欺人,因为人家不知道而接受下来,所以战把鹿埋掉。“包苴”意指礼物,“瘗”即埋。

韦诜听完裴宽的解释,不由得从内心发出赞叹,惊异于裴宽竟有如此高尚的情操。于是,他将裴宽提拔为按察判官,并决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回到家中,韦诜将自己的决定,告诉,说:“我们一直想找一个好女婿,如今终于找到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天,韦诜便为裴宽和自己的女儿办喜事。他请来自己的亲戚族人,让他们来看自己的乘龙快婿。这一天,裴宽穿了件绿色衣服,长得既高又瘦,其貌不扬,一进韦家之门,韦诜的亲戚族人,都窃笑不止,把裴宽叫做“绿鹳雀”。韦诜却不以为意,对众人说:“爱其女,必以为贤公侯妻也,何可以貌求人?”他不管众人的反应,毅然将女儿嫁给了裴宽。

韦诜择婿注重其品德,而不重其外貌与身份,是十分可取的。韦诜的眼力确实没有错,女婿裴宽,后来果然很有出息。没过多久,裴宽就被朝廷重用,前后任刑部员外郎、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礼部尚书等职。裴宽为官正直不阿,在朝中时,不怕得罪权贵,不肯徇私;任地方官时,则很有政绩,百姓感戴。史书上说他“为政务清简,所莅人爱之,世皆冀其得宰相”。可见他在当时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裴宽有兄弟八人,都通过科举做了官。兄弟之间十分友爱,在城东造八所住宅,相邻而居。裴宽的甥侄辈也都有名,家族人口众多,吃饭时常常要以击鼓为号。所以在开元、天宝年间,如果要讲家族名望,以裴家为最好。裴宽与韦氏,夫妻白头偕老,福寿贵盛,裴宽享年七十五岁才去世。

(《新唐书•裴宽传》、《明皇杂录》)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中华传统美德之——忠孝节义(三)

文/静远

“节,操也”(《说文解字》),指气节、节操等。气节是重要的做人理念,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高尚人格,表现为坚持真理和正义,在任何环境中都不屈服的顽强精神。信念是气节的源泉,对真理的坚定信仰和崇高气节既是人生的理想追求,也是社会价值取向,成为衡量人们为人处世的人格标准。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成为中国古代正人君子心中恪守的一把良知尺度。东汉何晏说:“喻凡人处治世,亦能自修整,与君子同。在浊世,然后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也。”

一生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坚持原则、矢志不渝的,他倡导“遵天道,循纲常,行仁政”、“尽人事而听天命”。他认为君子的意志不仅是无所畏惧的勇敢,而且有承担重任的坚毅,“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除邪扶正,济世安民,一切行为以能彰显伦理道德及作为人民表率为目标,是道义的实践者和克己的典范,是承担社会教化的中坚力量。

孔子率领学生周游列国弘道时曾几次被困,一次,在陈、蔡两地之间没有了粮食,面对困境,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这时微风送来了阵阵的清香,孔子循香味而行,在幽谷的深处发现了一片兰花,仙姿清韵,端庄素雅,生长在这里,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赞,却默默的芳香四溢。孔子对学生们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然后作《倚兰操》并操琴赞颂,继续说道:“困境所含的道理,就好比是从严寒到温暖,经过严寒之后,温暖的春天就会到来,这些只有贤德的人能够了解,有些人却不能明白。”子贡问:“为什么有些人不明白呢?”孔子说:“胸无大志的人只看到眼前,对自己没有见到的就不相信。而对于敢担当大任的人来说,不会因外界的压力而改变操守,因为他们心中有道,所以能高瞻远瞩、智慧深广,把逆境变为顺境。”学生们都受到了启发和鼓舞,第二天就解除了困境。

孟子提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认为君子实践道义、维护道义,任何时候都要保全自己的德性,都不能丧失气节,这就是大节的体现。孟子周游列国,所述乃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之德及王道,受到魏惠王、齐宣王等的礼遇,使其行仁政,民心归附,多次避免了战争的发生。孟子在与诸侯王公交往中不卑不亢,表现出高度的原则,当别人问他为何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时,他回答:“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指出不管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坚守心中的道德原则,不渝其志,做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任何时代都有这样有风骨的人,他们的事迹永留青史,被后人怀念和景仰。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国家的砥柱。他们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为后人做出了楷模。如西汉时的苏武,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匈奴首领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先用财富、官位等引诱他,苏武均义正辞严地拒绝。后来又企图用艰难困苦的生活迫使他就范,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果草籽充饥,唯一与他相伴的,就是他所持的那根旌节时刻不离身,白天持旌节牧羊,晚上持旌节睡觉,在他心目中,那根旌节就是汉朝的象征,他要维护国家的尊严,时刻不忘自己汉使的身份。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十九年,历尽艰辛,始终节操不改,终于回到汉朝。苏武进入的那一天,长安城里的百姓都出来迎接他,人们见苏武须发皆白,手里仍然庄重地握着那根已经光秃秃的旌节(日久节仗上的毛都脱掉了),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苏武不辱使命,人们称赞他“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唐太宗有诗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赠萧瑀》)唐太宗以此诗赠送给萧瑀,是对萧瑀的高度赞扬和肯定。萧瑀为人刚正不阿,淡泊名利,是开唐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诗中以自然景物为喻,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猛烈的狂风中,只有刚劲有力的韧草才不会被吹倒;在动荡的乱世,可以辨别出谁是忠诚正直之臣。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义;而有智慧的人,心中必定怀有仁爱。

北宋范仲淹受儒家思想影响,从小就立下“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之志”的誓言,并一生都坚守这一信念,史载其“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他为官则勤政爱民、奖掖人才,居乡则自奉俭约、乐善好施,修水利、举人才、置义田、兴义学、济贫困等。他因直言上谏触怒权贵而屡遭贬谪,但他将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仍然坚持为民请命。他阐发孔孟的精神,立身行道,在《岳阳楼记》中写下了“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他提倡的这种“先忧后乐”的精神成为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一的准则,把人们从物质环境的优劣和个人的得失中超脱出来,挣脱名利缰索,进入无私的境界。史载,范仲淹“每感论国事,时至泣下,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诗中写道天地间有一股浩然正气,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历久弥新,万古长存。正义之士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中都不绝改变浩然气节。南宋右丞相文天祥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坚持以抗元为己任,在朝主战,国破举旗,组织义军,被俘后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许诺授予其丞相之职,并派已降的南宋恭帝及多批降臣前来劝诱,文天祥丝毫不为之所动,严词拒绝,并写下气势磅礴的《正气歌》以明志,表现了他的铮铮铁骨。文天祥写有“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这样的诗句,从他对古代贤臣志士光明磊落、忠义英名万古流芳的赞颂,可以看出他对威武不屈的崇高气节和爱国精神的推崇。

“万古纲常担上肩,脊梁铁硬对皇天。人生芳秽有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年。”这是南宋谢枋得与朋友的唱和诗《和曹东谷韵》,表达出自己要以天下为己任,愿肩担万古纲常的重任,脊梁就象铁一样的坚硬有力,对天对地问心无愧。青史留名还是遗臭万年乃是千万年的大事,而人间的名利等等不过是几十年间匆匆而过的事而已。指出君子虽身处乱世逆境,但不为物惑,敢担当大任,不与社会浊流同流合污,节操自持,方能无愧于皇天后土。南宋郑思肖在《二砺》中写道:“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意思是在我心中立下了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沉沦,决不能让华夏大地任人侵凌。充分表现出作者以此砥砺自己坚贞的气节及忧国忧民之心。

传统文化中,古人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君子”,赞美它们经冬不凋的品质,以此来赞美那些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始终坚持真理和正义的人们。松四季常青,生机盎然,追求阳光,坚毅而持久,有一股“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之气;竹不怕寒冷,也不惧炎热,冷热起伏,只会使它显得更加青翠挺拔,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剑拔十寻,枝摩苍天,“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题画?竹石》);梅开在百花之先,独占严冬,香溢早春,冰姿玉立,清逸出尘,被誉为“东风第一枝”,“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陆游《梅花绝句》)。在北风凛冽、万物凋零的时候,松、竹、梅以其不惧风雪的傲然风骨,为世人展现出高风亮节,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视为高洁和气节的象征,这也正是无数仁人志士、正人君子品格的写照!

(待续)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6年6月10日星期五

【文史】郑和下西洋 展示灿烂中华文明(上)

【文史】汉武帝推动冶铁业的繁荣(下)

端午思忠烈 赠扇送清风(图)

文/皇甫容

忠义精神光耀古今(章翠英绘图)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大中华地区重要的节日之一。古时认为黄历五月是“阴阳争,生死分”的月份。为禳灾驱毒避邪,时人采摘兰草以香汤沐浴,悬挂艾草菖蒲,并“止声色”、“退嗜欲”、“定心气”的端正,驱赶邪气。

端午节以世代相传的传统方式,为华夏子孙奠下远离恶毒邪佞的保身之道。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端午节随着人文的演绎,逐渐丰富了内涵。

一心求真为民的楚国大夫屈原于五月五日含冤投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与恶势合污的忠贞,为端午之风增添了深沉刚烈的气度。这股正气逾越千年传递至今,今天品来浓郁酣畅,令后人无限缅怀敬仰。

春秋时期吴国大宰,贪财好色受越国贿赂,向吴王夫差进谗言陷害忠臣。吴王赐他宝剑,伍子胥由此而死。衔冤而死的伍子胥,愤恨之气使其“驱水为涛,以溺杀人”,后“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浙江一代皆建子胥庙,尽释缅怀尊敬,安抚告慰冤灵。

东汉孝女曹娥因父溺毙江中,不见尸首,昼夜沿江号哭。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孝感动天之义,为她建庙立碑。

这三段和端午节有关的历史传说,“屈原九死不悔忠义,子胥孤臣孽子之愤,曹娥孝感动天之义”,忠臣烈女的义行为端午增加了浓厚的深沉和刚烈。

不过端午节的深沉刚烈之气,随着唐太宗端午赠扇的故事,也另辟蹊径的赋予了新的内涵,世人由此也走出了端午的伤感。

据《唐会要》记载:“(贞观)十八年五月,太宗为飞白书,作鸾凤蟠龙等字,笔势惊绝。谓司徒长孙无忌、吏部尚书杨师道曰:‘五日旧俗,必用服玩相贺,朕今各赐君飞白扇二枚,庶动清风,以增美德。’”

原本,扇子和美德之间风牛马不相及。东晋时期袁宏要去担任地方官,友人谢安赠他一面扇子,勉励袁宏为当地百姓送去仁义之风,“奉扬仁风,慰彼黎庶。”。因此扇子便拥有了仁义美德的寓意。或许,太宗有意效法的用心贤德,于端午赠送大臣菖蒲扇,不仅释义大唐圣主的体恤,也取菖蒲清香驱邪的之意,勉励大臣弘扬仁义古风。

太宗首开端午赠扇之风,也意在取清慧美德善化人间。希望后世子孙常常“庶动清风,以增美德”,确保世代长安。因此端午节,因太宗这段额外的花絮,增添了大唐富庶包容之中的清风雅趣。

在“阴阳争,生死分”的时月,采摘艾草菖蒲高挂门庭,时人以兰草香汤沐浴后,“止声色”、“薄滋味”、“退嗜欲”,众人皆以静心端正,请祈禳灾避邪,远离“蟾蜍、蛇、蝎、蜥蜴、蜈蚣”这五毒。在早已崩坏的五毒恶世,一切荡然无复孑遗时,太宗赠扇(谐音:赠善)更有现实意义,“庶动清风,以增美德”的这股清风,或更适合端午的原意和初衷。

来源:新生网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神仙故事:精通幻术的神仙孙博

作者: 文仙 来源:

在古老的神传文化中,有一门科学叫幻术。会的人不多,大都是师传的,所以难以普及。幻术有的一面,也有法术的一面,法术的一面是可以承传的,神通的一面就要靠自己的心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修为了。

据《传》记载,孙博是河东郡人,很有才华,善作文章,曾写文章一百多篇,背诵经书几十万字。晚年时孙博爱好道家学问,研究墨子关于道学的论述。他能让草木、金属、石头着起火来,燃烧的火光照亮好几里地,他自己也能起火燃烧,从嘴里喷出火来,用手一指大树草丛,立刻就变得焦黄枯死。再一指,大树和草丛就又恢复原状。

有一次,有个人的奴仆逃跑后藏在军营里,抓不到他。孙博就对奴仆的主人说:“我可以为你发火焚烧营房,那时你的奴仆一定会从营房里跑出来,你就等着抓他吧。“于是孙博就把一枚红色的丸子扔到军营门里,片刻之间燃起熊熊烈火,那奴仆果然跑出营房,被他的主人抓住。孙博又用一枚黑色的丸子扔进营门,火立刻就灭了,军营中的房舍和所有的东西像没着火时一样毫无损坏。当孙博作法兴火烧什么的时候,别人用水浇火,火始终不灭,必须过一阵由孙博发令让火停止燃烧火才能熄灭。孙博在水里走身上不湿,在火里钻身上不燃,他还能让千百个人跟着他在水里钻火里走,所有的人都不沾水不被火烧。他能在水面上铺开席褥,请大家坐在上面饮酒作乐,还能让大家在水面上跳舞而不湿不沉。孙博能钻进山间的石壁和地上的石板里去,起初还能看见石壁里有他的后背和两只耳朵,过了半天就消失在石壁里了。他还能吞下几千把刀剑,能自由地出入于墙壁里,好像墙壁原来就有洞似的。他能把铜镜扯拉成刀剑,又能把刀剑团弄成镜子,变形之后就定了形,只有他用手指一下,才能恢复原形。后来,孙博进到林虑山中,服用了神丹灵药,成仙西去。

神通在古代是非常普遍的,特别是道家修炼中,几乎高人都有自己的一些能力。我们知道最多的是八仙的故事还有济公的传说,已经成为经典。其它一些不知名的还有很多。

原文:孙博者,河东人也。有清才,能属文,著书百余篇,诵经数十万言。晚乃好道,治墨子之术。能令草木金石皆为火,光照数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指大树生草则焦枯,更指还如故。又有人亡奴,藏匿军中者,捕之不得。博语奴主曰:“吾为卿烧其营舍,奴必走出,卿但谛伺捉之。”于是博以一赤丸子,掷军门,须臾火起烛天,奴果走出,乃得之。博乃复以一青丸子掷之,火即灭,屋舍百物,如故不损。博每作火有所烧,他人以水灌之,终不可灭,须臾自止之,方止。行水火中不沾灼,亦能使千百人从己蹈之,俱不沾灼,又与人往水上,布席而坐,饮食作乐,使众人舞于水上。又山间石壁,地上盘石,博入其中,渐见背及两耳,良久都没。又能吞刀剑数千枚,及壁中出入,如孔穴也。能引镜为刀,屈刀为镜,可积时不改,须博指之,乃复如故。后入林虑山,服神丹而仙去。(出《神仙传》)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家教珍事:孟仁的母亲教子廉明

作者: 慧淳 来源:

三国时,吴建衡三年(271),司空(官职名)孟仁,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不幸去世。孟仁,字恭武,湖北江夏人。他本名孟宗,因避吴帝孙皓字,遂改名孟仁。他出身寒微,最后官至吴国司空。可以说,孟仁的行事,全都是他呕心沥血,精心教育的结果。

从孟仁年幼时开始,孟母便开始对儿子进行严格的教育。孟仁年少时,便出门求学,跟从南阳学者李肃学习。孟仁的母亲,真不愧是个有心人,临行前,特地为儿子赶制了一条特别厚实而且特别大的被子。旁人见她做法独特,猜不出她的用意,感到惊奇,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孟母告诉人家:“我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品性,可以赢得别人跟他交往。出门求学的人,大多贫困,有的学生外出求学,甚至没有被子可带。我缝这样一条大被子,就是为了让我儿子的同学,可以跟我儿子同睡,以便跟我儿子结为益友。这对他学习上,一定会有所帮助。”话一经点明,旁人也就完全理解了孟仁母亲的良苦用心和仁厚。

别人的理解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孟仁领会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以后,大大激励了其发奋好学的精神。他读书非常勤奋,常常晚上挑灯夜读,不肯休息。他的老师李肃,对他十分赞赏,当面夸奖他说:“你真是宰相之器!”

孟仁成人以后,开初担任骠骑将军朱据手下的小军吏,这时,他便将母亲接去,一道生活。他官职既卑,又很不得志,境况十分艰难。一天晚上,外面大雨,家中屋漏,难以安寝。孟仁自己倒还不觉什么,只是感到竟让自己母亲经受这样的苦楚,越想越觉得难过。他从床上爬起身来,情不自禁地流泪哭泣,向母亲谢罪。

孟仁母亲却不以为意,她勉励儿子道:“只要你不忘志向,勤奋努力,受点苦不算什么,有什么值得哭的呢!”盂仁听到母亲的勉励,立即收泪止声。

骠骑将军朱据,知道他们母子俩的窘况后,便将孟仁提升为监池司马(即管理渔业的小官)。孟仁虽家里境况贫寒,却很清廉。这时候,他的母亲,已经不在他的任所,而是回老家去住了。孟仁虽身为监池司马,却自己学会了结网,又用自己结的网,亲自捕鱼。他将捕到的鱼加工成鱼干,寄中给老母亲吃。孟仁母亲收到后,却当即将鱼干退回,并写了一封信,去责备儿子道:“你身为渔官,却将鱼干寄给我,难道你不懂得要避嫌疑吗?”

孟仁就是在母亲的不断教育督促下,逐渐成熟起来。后来他当了县令,仍然不能将老母亲带到任上,因此每得到什么时新的食物,都要先寄回家,给母亲吃,以尽孝道。孟仁母亲后来亡故,孟仁十分悲痛,不顾朝廷的法令,弃官不做,回家守孝。幸而朝廷知道他的孝心,赦免了他的过错。事过之后,仍然让他出来做官。

因为有了母亲的教诲,孟仁才养成了勤奋的精神和方正廉明的性格。

(《三国志•孙皓传注》、《渊鉴类函》等)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老子独创的十一大成语 《道德经》智慧精髓体悟

【摘要】《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尽说人道,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


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尽说人道,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独创的,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体悟《》的真谛。我们从这些成语中,再次精挑细选出最具人生智慧的15个。这15个成语,可以说字字都是真智慧,个个都是大境界,值得认真品读领悟。

 

一、自知之明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智慧精髓体悟

自知,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战国策·齐策》中的邹忌就很有自知之明,没有被旁人的吹捧搞昏了头脑,他说:“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一个严于自省和自律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但人要做到这一点,往往是比较难的,要求别人易,要求自己难。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進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正是進步的开始。

 http://public2.soundofhope.org/sites/default/files/p20_images/201606/26c4e0b48580ef26ab17723ef24ecfbd.jpg

二、慎终如始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64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智慧精髓体悟

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为人处事不能善始善终,原因一般可以归结于两个方面。

首先,虎头蛇尾,开端和过程都很重视、谨慎,而到结尾处却放松了警惕和要求;其次,急于求成,开头和过程都很认真,眼看将要大功告成,杂念、欲望、贪念便起来了,患得患失,最终前功尽弃。

“慎终如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严于律己,老老实实地将该做的事情做到最后,又要“淡泊以明志,以致远”,始终保持平和、“虚静”的心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成功三要素:勤奋、坚持加心态。

 

三、和光同尘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56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智慧精髓体悟

和光同尘,就是要含敛光耀,混同尘世,不要标新立异,不要过分张扬自己的特殊之处,融入社会,融入周围的环境。要不在前也不在后,这样就能远离纷争和耻辱。

“和光同尘”既是对外的处世,也是对内的修身。大凡有道之君子,或德行高洁之士,必有一股清高之气,不愿与人和同,于是流于狂狷。狂者过之,狷者有所不及。

道家圣人处世,要的则是虽然怀和氏之璧,但是外面看过去却十分朴实,穿着普通的衣服。以及“光而不耀”,虽然有光芒,但是却不会那么耀眼,不会过于招摇。这既是处世远祸的智慧,其实又何尝不是修行的一种境界呢?

 

四、知雄守雌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智慧精髓体悟

知雄守雌,是最为恰切、稳妥地对全面情况進行把握。老子不仅提倡“守雌”,关键更在于“知雄”。“知雄”不是仗势欺人或“得理不让人”,而是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守雌”不是被动地“任人欺凌”,而是处后、守柔、含藏、内敛。假装不知,实际上清楚;假装不行动,实际上是因还不能行动,或需要待机而动。这才是真正的知雄守雌。

 

五、多藏厚亡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4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智慧精髓体悟

在老子看来,寻求声誉、财物与顾全性命是相对不相容的。过于爱名利必定要付出很大的消耗,越大的积藏必遭受越大的损失。

多藏,就是指对物质生活的过度追求。一个片面追求物质好处的人,一定会采用各种手腕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因不义而落入不利的因果,必将招致反噬。

“多藏必厚亡”,并不仅仅指物资方面的损失,也指人的精力、人格、品德方面的损失。贪求私欲者往往被财欲、物欲、色欲、权欲等迷住心窍,攫求无已,终至纵欲成灾。

 

六、祸福相依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智慧精髓体悟

祸能生福的原因,是当一个人处在危险或灾难的时刻,很认真地想求平安,并且能够深入地体会求得平安的道理,尤其是他能够心存畏惧恭敬,谨慎自己的言行。

而福能生祸的原因,就是当人在居安的时候,不能够思危,而且还放纵自己奢侈逸乐的念头,言行举止骄傲懈怠,尤其多有处事轻率、态度傲慢,甚至欺侮别人的情形发生。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会在不知不觉中增减变化,没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觉察到的。

 

七、天道好还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智慧精髓

有一句非常流行的网络语: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就是天道好还。

事物发展到非常强力的状态之后,势必逆反,因为物极必反,所以不管不顾地将强力推行到底,一定是“不道”的行为,这种“不道”的行为就一定会很快衰亡、灭亡。

暴力必然引来暴力,只有用柔性的策略才能化解暴力。不要用暴力去解决问题,对人要做到仁至义尽,不要逞强好胜,取得了成功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做过头之事,要有一份仁慈的心,以人为本,以和为贵。

 

八、知足不辱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智慧精髓体悟

知足,不是满足现状,不是固步自封,也不是对烦恼的麻木和对矛盾的逃避,而是承认人的时间、精力、智慧和机遇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欲望,也不可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所以,人的要求和行为应该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不要超越可能与应该的范围。如果一味贪求得不到或无须得到的东西,无休止地奔波忙碌,不仅活得痛苦,还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九、知止不殆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4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智慧精髓体悟

知止需要智慧,要知道何时应该停止、何地必须停止,否则就会过犹不及,出现危险。

现代生活中,有人坦然面对人生,懂得知止不殆,因而终生如意。也有一些人生性耿直,不会转弯,不知知止不殆,虽然才华横溢,却常常遭人嫉妒,往往无辜受敌。也有一些人,炫耀富贵,喜欢显摆,结果招来祸患。

人的中,经常听到的教导和鼓励是“不断進取,奋斗不止”,很少有人劝告人们“结合实际,适可而止”。進是勇气,是方向;止是智慧,也是一种方向。汉张良就是因为懂得审时度势,在刘邦为帝后主动请辞,只求封留侯,才保全了性命。相反,自负的韩信不知何时该止,才最终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十、大巧若拙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5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智慧精髓体悟

这一章还很有意思,如果反过来呢?看上去能力特强的人,一定不是最强的;看上去特满的,一定不是最充实的;看上去特别正直的,一定不是最正直的;看上去技巧最多的,一定不是最聪明的;看上去最能说的,一定不是口才最好的。

而事实就是如此,否则“深藏不露”“真人不露相”这些说法就不会那么深入人心。金庸武侠小说里很多角色都是如此,越牛的人,越不显山露水;而且越厉害的功夫,也都越显得笨拙;比如神一般的扫地僧,比如独孤求败的重剑无锋。

一力破十会,一白遮百丑。高手之所以若拙,是因为他们实力足够强大,所以才有底气。需要技巧么?需要。但在实力面前,技巧的作用就显得非常渺小了。老老实实积累自己的实力,比什么都重要。

十一、知足常乐

成语出处

《道德经》第46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智慧精髓体悟

知足常乐不是安于现状、故步自封,这样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也是不能长久的。要警惕无止尽的欲望,以及追逐欲望所可能带来的祸患。如何应对呢?那就是“知足”。

当然,无论知足还是不知足,都不能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处境,所以由“知足”带来的“常乐”就不是现实上的,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对名与利的超越。要达到这种境界,我们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的目的,了解自己的能力,把握自己的机遇。不是自己的别想的太多,是自己的要从容享受,以此来平复自己不切实际的妄想。

烦恼多与“不知足”有关,知足也许不能改变现状,却能消除烦恼,而这不正是人无论追求什么,都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吗?如此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快乐。用一个“淡”字观照世间千情百态,才能懂得动静相宜、取舍有法的道理。

 

来源:网络

责编:祥和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3) 擒薛破刘

2016年6月9日星期四

【文史】诸葛亮文治武功 谥封忠武侯 (下)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 锋芒初露

写作丛谈:郑板桥论标题

作者: 庄敏 来源:

郑板桥,名燮,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乾隆元年,中了进士之后,在山东范县和潍县当知县,前后十二年,又是一位有名的清官,大大的好人。他“爱民如子",处理诉讼“案无留牍,亦无冤民。”在潍县时,“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到了秋天又歉收,郑燮“捐廉代输(把自己的官职工资,拿出来借给穷人),去之日,悉取券焚之(离职走时,把借条都烧毁了)。”在当时的社会上,有这样的清官,是非常难得的。

郑燮淡于名利,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思想境界很高。他三岁丧母,由乳母抚养成人。后来他始终敬重乳母和继母。郑燮还十分爱护和关心堂弟和子侄辈,以及所有的族人;他周济贫穷,帮助寒士,有口皆碑。他当了十多年的官,由于“请赈,忤大吏,乞疾归。”囊橐萧然,后来,只得靠卖书画为生。这些当然都值得称颂。但本文要讲的,则是他谈诗文标题的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他的弟弟,也颇喜欢写诗。郑燮曾写信对弟弟说:

“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 不可不慎也。”

郑燮在这里讲的,自然是诗的题目,即标题。但细审其意,似还包括主题思想在内。那就是说:好的标题应当反映出好的主题思想来。接着,他还分析道:

“少陵诗,高绝千古,自不必言,即其命题,已早据百尺楼上矣。通体不能悉举,且就一二言之:《哀江头》、《哀王孙》伤亡国也;《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前后《出塞》诸篇,悲戍役也;《兵车行》、《丽人行》,乱之始也;《达行在所三首》,庆中兴也;《北征》、《洗兵马》,喜复国、望太平也。只一开卷,阅其题次,一种忧国忧民、忽悲忽喜之情,以及宗庙丘墟、关山劳戍之苦,宛然在目!其题如此,其诗,有不痛心入骨者乎?”

他进一步以杜甫作品的标题,同陆游作品的标题,作了联系、分析,然后指出:

“近世诗家题目,非赏花即宴集,非喜晤即赠行;满纸人名,某轩、某园、某亭、某斋、某楼、某岩、某村墅,皆市井流俗不堪之子(!),今日才立别号,明日便上诗笺。其题如此,其诗可知。其诗如此,其人品又可知矣!”

最后,他告诫其弟说:

“弟欲从事于此,可以终岁不作,不可以一字苟吟。慎题目,所以端人心,厉风教也!”

这里的“端人心、厉风教”,就是思想境界、标准第一的问题。就是强调:诗文乃不朽之圣事,经国之大业,垂范天下,教化万民,涤荡邪佞,推崇贤俊,利国益民的根本大业。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郑板桥这两句话,是颇有道理的。

郑板桥讲的是诗文的标题和主题思想,其实是关系到文格和人格高下的实质问题了。

“振衣千仭冈,濯足流!”——伟哉!
“辞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快也!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 太宗出世

作者: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组 来源:

前言

尧、舜、禹三位圣君上次滔天洪水后开创本次人类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教化人民,重德崇道。秦皇汉武一统天下,开疆扩土,钦定国家体制,确立思想体系。三国之时,曹操、刘备、孙权、、周瑜联袂上演千秋大戏,圆满诠释“义”之内涵。这些千古英雄人物虽处不同朝代,皆致力于开创、保护神传文化;亦与不同天朝众生结缘、演绎新朝新文化。一幕幕大戏,惊天地、泣鬼神,轰轰烈烈,光耀寰宇。

公元280年,三国归晋,华夏暂为一统。但合分变易,众多天国生命皆欲往中原大舞台演绎一番。故八王乱晋,五胡十六,宋齐梁陈,纷纷扰扰,战乱再生。又三百年硝烟,六朝风华退逝。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大隋天朝,始有隋唐风云。

从隋文帝至隋炀帝,到李渊、李世民太原起兵(大业十三年,617年),仅短短几十年,天下大乱,反声四起,战端又开。大隋天朝幕起幕落,演绎又近尾声。自古乱世出英雄。上天此时必然安排大觉者下世扭转乾坤,安邦定国,迎一朝新人,创一代新风。“兵征天下,王者治国”,免不了金戈铁马,几番征战,送结缘已毕之大隋天朝众生转生他邦。中土之上,再辟崭新天朝,一场震烁古今的大戏又将启幕。

十六岁起,身先士卒,跃马横弓,冲锋陷阵,统帅三军,所向无敌,平群寇,定中原,一统天下。

君临天下后,太宗携领臣民开创亘古未有、万方承平之贞观盛世。太宗文武全才,智慧超群。作为皇帝,他礼贤下士,兼听纳谏,任人唯贤,治国之道备受后世推崇;作为将军,他率军所向披靡,战功显赫,威名远播;作为诗人,他勤于创作,首创吟源,开创唐朝三百年风雅之盛。

太宗在位二十三年中,国政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武功兴盛;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璀璨辉煌,如日中天;巍巍大唐,盛况空前,万国来朝,乃当时世界上最富强昌盛的国家。

太宗将中华五千年文明推至顶峰,使神传文化光大至极。贞观盛唐,在太宗亲自呵护下,儒、释、道俱兴,不光华夏子民修道、修佛、敬天信神,更将中华神传文化撒向世界,使周边国家以至世界其它地区国家皆深受大唐神传文化影响。至今全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城皆称“唐人街”,贞观治绩一直为后世传颂。

大唐王朝,君临天下,威震八荒,其海纳百川之博大,恢宏自信之气度,其无比辉煌、无比强盛、无比荣光之盛世,傲视古今!

第一章 太宗出世 君权神授

隋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8日),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诞生于武功(今陕西咸阳境内)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旧唐书?太宗上》)

古人常称皇帝、君王为天子或真命天子等,言喻他们并非一般生命,并不是一般常人随随便便即可为之!作为天子,“父天母地以养人”——表明人世间一切,他们都得承担。他们得承继天命,治理天下万物,为其除害;将各自为政的地区以及民心,统一在自己德配天地的修为中,使人人各得其所、各安其份、各得其宜而天下大治。

因此,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为天下人效仿之楷模。正因为他们身居如此高位,而不视为一己私有;肩负如此重责,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神便给予荣耀,授之神圣至尊天号及权柄。

太宗降生时之二龙相戏,以神奇、祥瑞、特殊的方式昭告天下,有特殊之人降生!

《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记载:“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

高祖李渊驻节岐州,太宗当时只有四岁。一位书生自称善于看相,见到高祖时说:“您是贵人,而且有贵子。”见到太宗时说:“龙凤姿容,天日相貌,到二十岁,必定能济世安民。”李渊听罢,这分明揭示太宗李世民将来会做皇上!这话若要传扬出去,岂非招来灭门之祸!高祖害怕书生言语泄露,即派人追杀,书生忽然不知去向。高祖信为天神,因此采纳“济世安民”之意为太宗李世民的名字。如相士所言,太宗身世确实非比寻常,在《大兴善寺钟铭序》中,太宗揭示自己金轮圣王的身份,降生皇室,心系天下,普度众生:“皇帝道业金轮,心居黄屋,覆焘万方,舟航三界。欲使云和之乐,共法鼓而同宣。雅颂之声,随梵音而俱远。”贞观九年(635年),太宗在《度僧于天下诏》中,亦明示︰“朕钦若金轮,恭膺宝命,至德之训,无远不思,大圣之规,无幽不察,欲使人免盖缠,家登仁寿,冥缘显应,大庇含灵。五福着于洪范,三灾终于世界。”

大唐圣主,一出生便迥异于常人。太宗“生而不惊”。仿佛一切都将在他无私无我的善化下遵从其差遣。幼年时期,太宗便异常聪慧;洞察至深至远;把握时机果断行事;怀大志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小小年纪,深谋远虑,当时没人能测得其心智。

太宗应相士之言,自十八岁劝父起兵起,便开始其济世安民之非凡一生。君临天下后,仅几年时间,便将分崩离析、战乱不止近四百年之华夏各国,一统在大唐王朝之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李世民病逝于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1岁,葬于昭陵(今陕西礼泉烟霞乡九嵕山)。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公元749年(唐玄宗天宝八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公元754年(天宝十三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新唐书》称太宗:“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传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呜呼,可谓难得也!”

其大意为:像太宗如此治世至极之君主不世出啊!夏禹有天下,传十六代君王,仅只少康有复兴王朝之功业。商汤拥天下,传二十八君王,其中最兴盛者,仅号称“三宗”之三人(太甲、武丁、祖乙)。周武王拥有天下,传位三十六任君王,只有成王、康王之文治与宣王之武功,其他君主均无可称道。尽管《诗经》、《尚书》记载,时有缺略之处,但夏、商、周三代占有天下一千七百余年,传承七十多位君主,其中卓绝显见于后世者,不过此六七位君王罢了。盛世君主可谓难得呀!

《旧唐书》评价:“史臣曰:臣观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吴兢在《〈贞观政要〉序》中说:“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古籍证明人有灵魂存在

作者: 夏风 来源:

人有没有是相信有灵魂的,古籍也是有记载的。据《续子不语》记载,金山县有一老农,某月初一梦一青衣人好像拿着公差的文书来,对他说:“你本月十七数尽应死,因勤慎没有大过,死后就会托生某家为子,亦小康,寿考无虑也。我因此先来告诉你一声,早处分家事,到时候我来与你去投胎就是了。”其人醒,告诉所有的家人,仔细将家事嘱咐,几天就处理完了,等待官差来接自己。

到了十二日夜晚,忽又梦见那位青衣官差来催促,老农以没有到期推辞,青衣官差回答:“我当然知道,但是这位妇人于初十晚偶失足摔倒了,动了胎气,不能等到十七日了,坐到草垫子上。儿已早产了,必须灵魂入窍,才能饮食,今已三日,君若不行,彼不能生矣。”老农明白,告诉其事于家人,于是躺在床上死了。

如果灵魂没有注入,人生下来大概就是一个死胎,因为那只是一块没有灵魂的肉而已。灵魂才是生命存在的主因。

原文:金山县有老农某月朔梦一青衣人似公差赍牒来,语之曰:“子本月十七数尽应死,因一生勤慎无大过,死后即托生某家为子,亦小康,寿考无虑也。我故先来告知,便时早处分家事,届期我来同子往投胎可也。”其人醒,遍告家人,悉以家事付儿子,不数日处置毕,拭巾待期而已。

至十二日夜,忽又梦见前青衣来促之行,农以未及期为辞,曰:“我固知之,第彼妇于初十晚偶失足致仆,损动胎气,不能待至十七,即于是夕坐蓐。儿已产,须生魂入窍,乃能饮食,今已三日,君若不行,彼不能生矣。”农寤,述其事于家人,复安枕而殁。

(出自《续子不语》)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6年6月8日星期三

【文史】诸葛亮文治武功 谥封忠武侯 (上)

【文史】汉武帝推动冶铁业的繁荣 (上)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 太宗出世

神仙故事:谪仙杜兰香

作者: 文仙 来源:正见网

古人曾称李白为谪仙,有人说是比喻李白的诗文才气高。其实古人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历史上曾有很多的谪仙出现。因为那是一种对犯错的惩罚方式。

有个打鱼的人在湘江洞庭岸边,听见有小孩的啼哭声,四下一看没有发现别人,只有一个三岁小在岸边。打鱼的人很怜悯这个小孩,就把她抱走抚养。

小女孩长到十多岁时,天姿奇伟,容颜艳丽,光彩照人,赶上了。有一天,有个青童灵人从空中下来,降临到她的家里,带着她离去。就要升天的时候,小女孩对她的养父说:“我是仙女杜兰香,因为犯了错误被贬到。天上的日期是有严格限制的,今天我就要回去了。”

自从升天以后,有时她也回家。其后,她又在洞庭包山降临到张硕的家中,因为张硕也是个修道的人。杜兰香降临张硕家三年。教给张硕举形飞化的道术,张硕也获得成仙的机会。杜兰香刚降临张家的时候,留下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用这些仙器仙物作为她登上真仙的证据。

又有一天晚上,兰香命侍女拿着黄麟羽毛的帔肩、大红色的鞋、黑色的帽子、鹤羽的大氅和饰有丹玉珰珮的宝剑,把它们送给张硕,说:“这都是上仙穿戴的东西,不是人间洞天所有之物。”不知道张硕成仙后仙官是什么班次、什么品级。

后来打鱼人也老了,因为杜兰香的缘故,却越来越年轻了,往往不吃东西,后也学道江湖。后来不知道去哪里了。

贬谪自古有之,从来没有消失过。直至今天仍有这样的人出现,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原文:杜兰香者,有渔父于湘江洞庭之岸,闻儿啼声,四顾无人,惟三岁女子在岸侧,渔父怜而举之。十余岁,天姿奇伟,灵颜姝莹,迨天人也。忽有青童灵人,自空而 下,来集其家,携女而去。临升天,谓其父曰:“我仙女杜兰香也,有过谪于人间。玄期有限,今去矣。”自后时亦还家。其后于洞庭包山降张硕家,盖修道者也。兰香降之三年,授以举形飞化之道,硕亦得仙。初降时,留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以为登真之信焉。又一夕,命侍女赍黄麟羽帔、绛履玄冠、鹤氅之服、丹玉珮 挥剑,以授于硕,曰:“此上仙之所服,非洞天之所有也。”不知张硕仙官定何班品。渔父亦老,因益少,往往不食。亦学道江湖,不知所之。(出墉城《集仙 录》)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6年6月7日星期二

中华传统美德之——忠孝节义(二)

文/静远

(接上文)

“夫孝,德之本也。”(《孝经·开宗明义》)“孝”字汉字构成,上为老、下为子,意为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殷商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孝”字。“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推及一切皆加礼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为修齐治平之基础。在中国传统规范中,孝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汉字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一切的教育随之扩展开来,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孝经》和《二十四孝》是传统孝文化的重要著作,前者为理论阐述,后者是实践例证。《孝经》内容为“为曾子陈孝道也”,在这里孔子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孝道。一直以来,孝被认为是孔子仁学的基础,儒家思想重视家庭伦理,其中“孝”又占了极重的分量,“百善孝为先”。孔子倡导“仁、义、礼、智、信”,但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儒家思想中,家族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伦理,“孝”向上延伸为大臣对君主的“忠”。“悌”是兄弟之间的关系,可以横向延伸成朋友之间的“义”。儒家倡导在家族中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慈”可以向下延伸为君主对大臣的“仁”。只要家族中的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也就自然得以维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的,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环境、不同角度行孝的故事集合而成,事迹生动感人,使人读后留下深刻印象,很好的宣扬了儒家思想及孝道。

《孝经》等儒家经典论述了孝的内涵、目的和意义,首先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并根据不同的人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并提出天子应率民事天,“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因天意至仁,天子必须效法天,实行仁政;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之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君主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孔子对曾参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你知道那是什么吗?”曾参避席答道:“学生我不够聪明,哪里会知道呢?”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诗经》中说过‘怎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平民,孝道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另外还要能够继承先人的志向,完成前人的事业,这也是对长辈孝的体现,是一种永恒的孝和敬。”

曾参说:“孝道是多么博大高深呀!”孔子说:“先王见教育可以感化民众,所以他首先表现为博爱,人民因此没敢遗弃父母双亲的;向人民陈述道德、礼义,人民就起来去遵行;他又率先以恭敬和谦让垂范于人民,于是人民就不争斗;用礼仪和音乐引导他们,人民就和睦相处;告诉人民对值得喜好的美的东西和令人厌恶的丑的东西的区别,人民就知道禁令而不犯法了。”

曾参说:“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孔子说:“人之行,莫大于孝。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恪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什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

曾参说∶“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儿女都听从父母的指命,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父母有敢于能跟自己诤谏的子女,他们就不会去做无礼的事了,就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所以对于父母有不义之事时,子女一定要诤谏劝阻,故云‘从义不从父’。子女必须要能够明辨是非,父母说得对的才能听从,不对的不能听从,对于父母不对的言行要力劝,这才是孝道的真义。”

古时历代都有表彰孝子的事迹,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能青史留名。在个人的品性上,能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以德修身,向善向上,还能在立身行道方面有所建树,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孝行。

如《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的故事:虞舜,上古五帝之一,性至孝。他的父亲瞽叟不辨是非,继母言语荒谬,继母所生的弟弟骄慢成性,一家人都容不下舜,时谋陷害。他处在这种家庭之中,却能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舜十几岁时就被赶出了家门,他独自一人来到历山耕种,虽然自己历尽困苦艰难,仍旧将他辛勤劳动所得的粮食和财帛接济父母和其他贫困的人。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他到了哪里,都善待他人,人们都愿意追随他,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瞽叟及其继母与弟弟,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得以免祸;让舜掘井时,却从上面下土填井,舜掘地道走脱。事后舜毫不记恨,仍对其一如既往。帝尧选贤任能,听说舜的孝行,后来禅位于他。舜继位后,以德化民,他的父母弟弟也都得到感化。有诗赞舜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德育古鉴》记载的“孝德感神”的故事:东汉兰期,年纪二百多岁了,鹤发童颜,率其家百余口,精修孝行,并以善化导他人。一日遇一仙人点化:“汝视人已不为两物,参天地本于一心,善及天下,功德大矣。吾语汝孝悌之理:夫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即此论之,上自天子,下至庶人,孝道所至,异类皆应,孝之义大矣哉!”于是将仙家妙道授与兰期。兰期从此悟道修炼,遂成仙道。

清代康熙为史上一代明君,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而他的孝道同样也为人所称颂:“象康熙皇帝那样最出色、最典型的孝道,甚至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空前的。”这是法国的白晋在写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信中所说。《康熙起居注》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我皇上至德纯孝,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州岛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居则视膳于寝门,出则亲扶于雕辇。万机稍暇,则修温清之仪;千里时巡,恒驰络绎之使。此皇上事太皇太后于平日,诚自古帝王之未有也。”这正是康熙孝道的真实写照。康熙多次讲道:“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他每日“亲诣慈宁(太皇太后居住慈宁宫)问起居”,“晨昏敬睹慈颜豫”。外出时也多次遣使问候,如有一次外出,他特意赶在“端阳节前一日回宫”,并为此赋诗一首:“满路榴花映玉舆,炉烟香绕侍臣裾。经时远道彤闱隔,先向慈宁问起居。”

康熙颁发了著名的《圣谕十六条》,以之作为士民行为准则,十六条中,以孝悌为重。《康熙教子庭训格言》中训曰:“吾人燕居之时,惟宜言古人善行善言。朕每对尔等多教以善,尔等回家,各告尔之,尔之妻子亦莫不乐于听也。事之美,岂有逾此者乎!”意思是:“家人团聚、闲居是快乐的事情,只应说古人的善行善言。我每次都教诲你们要多行善事,你们回家后也要把我的话告诉你们的妻子、儿女,你们的妻子、儿女也没有一个人不乐于听从这样劝导的。世上的好事,还有超过此的吗!”训中还有:“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指出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不在于穿衣、饮食方面的奉养。惟持善心,行合道,以此来告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孝啊。

(待续)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文史漫谈:以仁为本 利民兴国

作者: 秦山 整理 来源:正见网

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家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之内;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犹恶醉而强酒。”

这段话的意思是讲,孟子说:“夏、商、周三代能得到天下,是因为施行仁政;他们丧失天下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诸侯各国的衰落与兴盛、生存与灭亡也是同样的道理。天子没有仁德,就保不住天下;诸侯没有仁德,就保不住国土;卿大夫没有仁德,就保不住国家的祠堂;士人和百姓没有仁德,就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如今厌恶死亡却喜好残暴,就好比厌恶喝醉却大肆喝酒一样。”

施行仁义、推崇美好的,对于个人而言,会使自身的修养德行提升,感化周围的人,那么自身的生存环境祥和而美好;推广于更大的环境,整个国家都崇尚仁义道德,那么就会兴盛富强,社会就会安宁富庶。我们从以下古籍中记载的事例来借鉴一下。

对庄公和景公的劝谏

庄公将要讨伐晋国,征询晏子的意见。晏子说:“此事不可。您所得到的东西很多而欲望却还是很多,欲望不断滋长,意气也不断骄纵。所得已多而欲望犹盛的人就会遭遇危险,欲望滋长而意气骄纵的人就会陷入困境。如今君主您任用勇力之士,以此进攻身为诸侯盟主的晋国。如果进攻晋国不成功的话,那就是国家的福气。没有德行却有功绩的君主,忧患必定会涉及自身。”庄公变了脸色,非常不高兴。于是晏子辞退官职不再为臣,退隐于乡野,堂下杂草丛生,门外长满荆棘。庄公最终还是任用勇力之士,向西进攻晋国,攻取朝歌,到达太行山和孟门,回程时还攻打莒国,通过且于之地的隧道。一年后,百姓离散,庄公也被崔杼杀害。崔杼为乱的时候,驱逐了齐国公室诸公子。

没有听从晏子的劝谏,庄公不注重德行而推崇武力,虽然暂时取得了一些功绩,然而这些功绩如同沙丘上建造的房子不经考验,一夕崩塌,庄公自己也惨遭杀害。

比较与庄公,类似的事件,景公听取了晏子的意见。

景公准备兴兵攻打鲁国,咨询晏子的意见。晏子回答说:“此事不可。鲁公崇好仁义而百姓拥戴。崇好仁义的君主,国家就能安定,受民拥戴的君主,君民就能。伯禽治国的遗风犹存,因此不可攻打鲁国。进攻崇好仁义的国家必遭不祥,危害安定祥和的国家定陷困厄。我还听说,讨伐他国的君主,自身的德行足以使国家安定,足以使君民和谐。做到了国家安定,君民和谐,然后才可以兴兵征讨暴乱之国。如今君主您嗜好饮酒而行为乖僻,德行不能使国家安定;赋敛沉重而号令急切,政治上不能使君民和谐。德行不能使国家安定就会有危险,政治不能使君民和谐就会有动乱。自身尚不能避免危险和动乱,却想攻打安定和谐的国家这是不可以的。您不如整治齐国政治,等待鲁国君主自己治国混乱。到那个时候,鲁国臣民与君主离心,君主怨恨臣下,然后顺势讨伐鲁国,就会仁义深厚而获利众多。仁义深厚,敌人就会很少;获利众多,百姓就会喜欢。”景公说:“你说得好。”最终没有去攻打鲁国。

从庄公和景公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仁义道德对于国家的兴盛存亡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啊。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楚国的伍举有一段著名的关于章华台的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布施美德、推行仁德对于国家的重大意义。

楚灵王费大力营建了华美的章华台,伍举指出章华台不美,因为它浪费如此大的气力,弄得国库虚空、民生凋敝,认为只有体现仁德的事物才是美的。

楚灵王营建了章华台,和伍举一同登了上去,说:“这台真美啊!”伍举说,“我听说国君把接受天禄当作美,把安定百姓当作快乐,把听从任用有德行的人当作耳聪,把招来远方的人归服当作圣明。没有听说把建筑高大的台观和雕梁画栋当作美,把用钟磬笙箫等演奏的盛大、喧哗的音乐当作快乐;没有听说把观赏阔绰的场面、眼看奢侈的摆设、沉迷女色之中当作目明,把善辨音乐的清浊当作耳聪。”

“所谓美,是对上对下、对内对外、对大对小、对远对近都没有妨害,这才叫美。如果用眼睛看起来是很美,但乱取财用使库藏虚空,这是刮取民财使自己富厚而让民众贫困,有什么美呢?做国君的,应与民众共处,民众已贫困了,国君怎么能富有呢?何况人的私欲太多,就会使道德仁义减少;不能施行道德仁义,就会使国内的民众忧愁叛离,境外诸侯抗拒违命。天子的尊贵,在于他尊公、侯为百官之长,让伯、子、男为师旅之长。他享有美名,在于他对远近的人布施美德,使大小诸侯得道安定。若聚敛民财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使民众忧损失去安乐,就会产生叛离之心,那造成的罪恶就大了,那悦目的美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君主认为这台非常美,营造得合适,楚国大概就危险了!”

从伍举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兴败存亡的关键是是否施行了仁义道德,背离了这一基点,这个国家怎么能够长治久安呢!

秦穆公宽仁免农夫死刑得到善报

对于个人而言,遵行仁义道德会给自己带来善报。

春秋时期,秦穆公在岐山有一个牧场,饲养着各种名马。有一天几匹马跑掉了,管理牧场的牧官大为惊恐,因为一旦被大王知道,定遭斩首。牧官四处寻找,结果在山下附近的村庄找到了部分疑似马骨的骨头,心想,马一定是被这些吃掉了。牧官大为愤怒,把这个村庄的三百个农民全部判以死刑,并交给穆公。牧官怕穆公震怒,于是带领这些农民向穆公报告说,这些农民把王室牧场里的名马吃掉了,因此才判他们死刑。穆公听了不但不怒,还说这几匹马是精肉质,就赏赐给他们下酒。结果这三百个农民被免除了死刑,高兴地回家了。

几年后,秦穆公与晋惠公交战,陷入绝境,士兵被敌军包围,眼看快被消灭,秦穆公自己也性命堪忧。这时敌军的一角开始崩裂,一群骑马的士兵冲进来,靠近秦穆公的军队协助战斗。这些人非常勇猛,晋军节节败退,最后只得全部撤走,穆公脱离险境。到达安全地点后,穆公向这些勇敢善战的士兵表达自己的谢意,并问他们是哪里的队伍。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以前吃了大王的名马而被赦免死罪的农民。

秦穆公的宽仁、一念之善,最终使自己得救,心怀仁善、善待他人一定能够得到福报。

结语

努力的实践仁义道德,以仁爱之心善待他人,会得到福报;以仁为本、崇尚道德,从个人到社会,祥和美好的环境会形成良性的循环,最后推广到整个国家,这个国家就会经久不衰、兴盛繁荣。

文献参考及出处
1. 《群书治要》
2. 《孟子》
3. 《晏子春秋》
4. 《国语》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破斧”歌的由来

作者: 刘丰 来源:

东方文化最早的音乐,大概就是这首“破斧”歌,它的产生源于古代的一个

夏君孔甲在东阳萯山打猎。天刮起大风,天色昏暗,孔甲迷失了方向,走进一家老百姓的屋子。这家人家正在生。有人说:“君主到来,这是好日子啊,这个该子一定大吉大利。”有人说。“怕享受不了这个福分啊,这个孩子一定会遭受灾难。”夏君就把这个孩子带了回去,说:“让他作我的,看谁敢害他。”孩子长大成人了,一次帐幕掀动,屋椽裂开,斧子掉下来砍断了他的脚,于是只好作守门之官。孔甲叹息道:“哎!发生了这种灾难,是命里注定吧!”于是创作出“破斧”之歌。这是最早的东方音乐。(《吕氏春秋.音初》)

原文: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天大风,晦盲,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或曰:“后来,是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或曰:“不胜也,之子是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坼,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孔甲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为 “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史】永乐大帝开疆拓土 疆域广大(下)

感人至深!以佛法治国的南朝梁武帝(图)


梁武帝萧衍,南梁政权的建立者。梁武帝以佛国,为超渡郗氏,编制《梁皇宝忏》,还为父母建盖两寺院。(图片)

南朝王室变迁,更相迭起,大部分的帝王都采取保护佛教的政策,尤以梁武帝最负盛名。由于帝王对佛教的保护,外国僧侣来华的情况盛行,随着译经事业的发展,启发对经典的研究,为往后诸学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以佛法治国、整理内政与文教,是南朝政治、文化及佛教最兴盛的时期。

梁武帝起初研究儒学,后逐渐为佛教高妙之理所慑,他在《舍道归佛文》中说:“宁在正法之中长沦恶道,不愿依教暂得生天。”天监十六年(西元517年)废除天下道观,令道士还俗。后来更在撰述的《断酒肉文》中坚誓素食,并下诏宗庙不得用荤食祭祀。中国僧众素食之风从此建立。

梁武帝受菩萨戒,有“菩萨”之称;随皇帝同时受戒者,有四万八千人,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梁武帝常行普同供养,曾多次开设大规模的斋会,如无遮大会、平等大会、盂兰盆会等。四次舍身同泰寺时,为四众讲经,这是历朝帝王中前所未有。梁武帝也热心于佛教教理的研究,著作有《涅槃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等义疏百卷,其佛学造诣深厚,有以见之。

相传武帝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往生后堕为蟒蛇,痛苦不堪,因而求助于武帝。武帝为超度其夫人郗氏,制作《梁皇宝忏》,请僧礼忏。这部忏法,绵延千余年,至今仍旧不衰。此外,武帝也躬自阅读经藏而协助编修《水陆仪轨》,并设水陆大斋,使得冥阳两利,恩被古今。在位期间,创建光宅寺、开善寺、同泰寺等著名寺院,其中更为追荐父母而建大智度寺与大爱敬寺。据说,梁武帝在寺中行供养之际,对父母孺慕之情,油然而生,往往哽咽饮泣,左右使从无不感动流泪。

梁武帝亲自撰述佛书、提倡译经事业、建造寺塔、讲经法会,乃至于舍身、放生、布施等,在位时,寺院增加八百余所,僧尼增加五万多人,为南朝的佛教灌溉出美丽的花朵。在佛教历史上,与印度的阿育王,一东一西,相互辉映。

梁朝之后的陈高祖、文帝、宣帝等,也都是信奉佛教的帝王。整个南朝帝王护持佛教的情形,在杜牧脍炙人口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犹可窥见。

责任编辑: 镶嵌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6年6月6日星期一

酌古鉴今: 记取“覆水难收”的教训

艾佚名俗话讲:“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间本来是应该相互扶助、共渡难关的。而朱买臣夫妇之间的这段故事,则令人叹息。(图:薯饼/大纪元)

俗话讲:“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间本来是应该相互扶助、共渡难关的。而朱买臣之间的这段故事,则令人叹息。(图:薯饼/大纪元)

据《汉书?列传第三十四》记载:朱买臣字子翁,吴地会稽人。他喜好读书,不经营产业,因为家境贫穷,他经常要砍柴卖薪以供饮食。一次,朱买臣背着一捆木柴,边走边诵读书文。其妻背着柴禾,跟在后面,几次阻止他,让他不要在路上高声朗诵,可他反而加大了音量。妻子深以为耻,要求离婚。

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时,应该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跟我受了这么多日子的苦,那时我一定好好报答你。”

他的妻子怨恨道:“像你这样,我恐怕最终会在地沟里,怎么可能富贵?”朱买臣实在留不住她,只好让她改嫁了。

后来,朱买臣一个人独自背着柴禾,在路上边走边诵读。经过墓地时,恰好碰见前妻与她新嫁的,在一起来上坟,身穿华缎。他们夫妻二人,见朱买臣又寒冷又饥饿,就送给他吃食。

后来,朱买臣继续攻读诗书,学有所成,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当地官员,听说新太守要来上任,便叫百姓们打扫道路。县级以下官吏,都来迎接,所坐车乘,多至百辆。朱买臣进入吴地,看见他的前妻及其丈夫(此时他们已经贫困了)在为自己清扫道路,就停下来,让他们坐在自己的后车中,一起进入太守官邸。朱买臣将前妻夫妇安置在后花园的房屋里,并供给饮食,以为报答。不料,其前妻住了一个月,羞愧难当,竟然自杀了。他只好送给她丈夫一些钱,用以安葬她。

朱买臣又召集以前对他有恩的人,一一报答。

【评述】
李白诗云:

会稽愚妇轻买臣,
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朱买臣妻崔氏“会稽愚妇”的称号,已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了眼光短浅的势利小人的代名词,《朱买臣休妻》也成为戏曲中的经典剧目。

俗话讲:“一日夫妻百日恩。”夫妻间本来是应该相互扶助、共渡难关的。而朱买臣夫妇之间的这段故事,则令人叹息。

类似的事情,在过去有,将来也还会有。只可惜,随着世风日下,“朱买臣”越来越少,而“朱买臣妻”却越来越多。

今天的“朱买臣妻”们,可不仅仅是一走了之,而是要极尽能事地在枕边煽动“朱买臣”们,要不停地“贪”,要不停地“向上爬”。

而现在的“朱买臣”们,如果耳根软,心中没有定盘星,往往会被蛊惑,为了金钱和地位,不遗余力、不择手段,等到一朝失足落水,才有所醒悟,可惜为时已晚。

纵观古今,在那些因贪污腐败而身败名裂的人之中,有多少是被家中“朱买臣妻”的“枕头风”吹到这一步的?如此看来,朱买臣被老婆炒了鱿鱼,还算是幸运的。

民间传说,当朱买臣衣锦还乡时,崔氏曾希望和他破镜重圆,但遭拒绝。朱买臣将一盆水泼在地上,让崔氏收回来,这就是成语“覆水难收”的来历。

崔氏的水,收不回来,而今天那些被“枕头风”吹得堕落的腐败分子的水,又有谁能收回呢?

人身难得!为人者,男子汉大丈夫,堕落以后,不也是“覆水难收”吗?都要记取“覆水难收”的教训!@*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梁馨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文史】永乐大帝开疆拓土 囊括库页岛(上)

家教珍事:隽母督子:宽厚待民!(二文)

作者: 陆真 来源:

一、为育儿 孟母费心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儒家学说的继承人。他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他的祖上是鲁国的,他本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孟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嫡系正传,着重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提出“仁政”的主张。现有《孟子》一书传世,集中反映了他在政治、学术等方面的主张。

孟子的很善于教育,留下了许多教育孟轲成人的动人。孟母教子,历代被认为是母教的典范。

孟子的母亲,从儿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处处、时时注意给孟子以良好的教育。孟子的家,一度曾住在墓地附近,年幼的孟子尚不懂事,好奇心很强,他常在墓地上玩,因为经常看到大人办丧葬之事,便也很起劲地学习出殡丧葬这一套。孟母见儿子这样,叹息着说:“这里不是适合我儿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她毅然决然把家搬到别处去。

第二次的住家,靠近一个集市。集市上每每热闹非凡,叫卖声不绝于耳。谁知道由于耳濡目染,没过多久,年幼无知的孟子,又不知不觉地学起商人叫卖之类的事情来了,常以此作为游戏。孟子的母亲,目睹儿子的作为,叹息道:“这里仍然不是适合我儿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又毫不犹豫地搬了家。

这一次,孟子的母亲注意了周围的环境,特意将家搬到了一所学堂的附近。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孟子所学的,便完全是有关学习、读书的那一套了。孟母见儿子的行为,慢慢走上正道,完全符合礼仪规范,才真正放了心,说:“这才真正是适合我儿子成长的地方!”便定居下来,不再搬迁了。

以上就是历史上脍炙人口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力。在这个故事中,孟母虽然没有直接对孟轲施加教育,但特别重视环境对于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说明她深深懂得:环境改造人——这一教育学原理。

孟子的母亲同样很重视亲自对儿子施以教育。有一次,年幼的孟子没有学好功课,便回到了家中。孟母这时正在布机上织布,知道儿子没有好好学习,思索片刻,便拿起一把刀,将布机上正在织着的布割断。孟轲惶恐地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孟母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割断这正在织着的布一样。君子不断学习,可以成就功名;多多请益,可以增长知识。这样,平时闲居时就可以做到心境安逸宁静,做起事来,就可以远避灾祸。现在你荒废学业,没有知识,将来做起事来,就无法避开祸患,这跟靠纺织糊口的人,半途荒废不再织布有什么两样?如果纺织者不再纺织,怎么能让丈夫、孩子有衣服穿,而且不缺吃的呢?不干活而中断衣食之源,男子不肯修养品性,学习知识,即使不做盗贼,也只好一辈子充当劳力之人!”孟子听完母亲的这一番教训,十分惶恐,深受鞭策,以后便日夜勤学不息,又拜孔子门人子思为老师,最后终于成为天下闻名的儒学大师。

孟子既是一位儒者,平时便十分注意个人修养,当然也以此要求自己的妻子。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很随便地把两腿叉开,坐着。孟子进屋,一见妻子这种样子,很不高兴,便去对自己的母亲说:“我的妻子太没有教养,请把她休回娘家去。”孟母问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她两腿叉开,很不雅观地坐着。”孟母问儿子:“你怎么知道她这样子的?”孟子答道:“是我亲眼看到的。”于是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母亲。孟母对儿子说:“如此说来,不是你妻子没有教养,倒是你自己缺乏教养。《礼记》上说,要进屋门时,先要问一下:谁在里面?要上厅堂时,一定要高声说话。这意思就是说,不应该在别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现在你到她私人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门又没有发出声响,以致让你看见她不雅观的样子。这是你自己失礼,不能怪你的妻子!”

孟子听了母亲的这番教导,深感自己做错了事,便再也不提要休掉妻子的话了。

(《列女传•母仪》、《韩诗外传》卷九)

二、隽母督子:宽厚待民!

隽(读俊)不疑,字曼倩,西汉时勃海郡(今河北沧州市东南)人。他深谙礼仪,很有才能,是勃海郡有名的才学之士。汉武帝末年,勃海郡盗贼蜂起,朝廷派暴胜之(人名)为直指使,到郡平乱。暴胜之到郡之后,耳闻隽不疑的名声,特意召见他,问他治乱之策,隽不疑对答道:“为吏太刚则折,太柔则废,威行施之以恩,然后树功扬名。”竭力劝告暴胜之要恩威并施,不可一味施威。暴胜之对隽不疑极为赞赏,和他交谈了一天,接着便上奏朝廷,竭力推荐隽不疑,朝廷终于任命隽不疑为青州刺史。

隽不疑为官以后,果然奉行他的恩威并施的主张,在树威之时,不忘宽厚待民,很有政绩。而细究起来,隽不疑的这种宽以治民的思想观念,实际上来源于他的母亲。

汉昭帝即位后,隽不疑因平息齐孝王孙子刘泽的谋反,而立下功劳,朝廷将他提升为京兆尹,并赏赐给他百万钱。隽不疑任京兆尹后,在加强法治的同时,时时不忘宽以治下,因而很得民心,京城的士子百姓,对他都极为敬服。

隽不疑担任京兆尹后,尽管公务极其繁忙,但他却总是不忘于百忙之中,抽时间到下面去,调查一番案狱情况,并将囚徒的情况记录下来,仔细审阅考察,看有没有什么冤情在里面?

隽不疑的母亲,明理贤达,对于隽不疑的公事,她从不随便过问;但对于儿子的治狱,她却总是不大放心。每当隽不疑调查案情后,回到家中,她总要问儿子道:“你有没有平反一些案件?有多少人免于冤屈而死?”

隽不疑此时总是乐于告诉母亲平反了几个案件,使几个囚犯免于屈死。每当听到这些,隽母便喜笑颜开,像遇到了什么喜事一样,连吃饭、说话等,都显得与往常不同。但是,有时候隽不疑也不得不告诉母亲,这一次没有平反什么案件,也没有为哪一个囚犯减轻罪名。每当遇到这样的时候,隽不疑的母亲,便显得闷闷不乐,甚至连饭也不肯吃。仿佛那些与她素不相识的囚犯,是她的至亲骨肉一样!

隽母对人的这种宽厚仁慈态度,深深地影响了隽不疑。所以,隽不疑担任京兆尹期间,尽管法令甚严,却从不滥加刑罚,使无辜者受屈。以至后来,隽不疑因病离任,京城的百姓还经常怀念他。继任的京兆尹赵广汉,则公开对人承认说:他和隽不疑比起来,真是相差得太远了。

(《汉书•隽不疑传》)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文/郑介文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春秋中期郑国公室司马子国(人名)的。郑简公十二年(前544年),子产为卿,第二年执政。

子产是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与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齐名。他针对郑国“国小而逼,族大宠多”的实际情况,内修政治,以图自立,外则婉转周旋于晋、楚两大国之间,避免兼并,并开展了一系列措施,为郑国争取到一个相对安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三年之后,郑国大治。人民歌颂她:“我有儿子,子产她;我有田地,子产让它增产。假使子产死了,谁来继承他呢?”

郑国是一个小国,夹在晋国与楚国之间,对两个大国谁也得罪不起,晋楚两国争霸,向小国勒索贡物,郑国两边应付,这就是“国小而逼”。郑国贵族势力很大,公室的众公子之间,互相争权,很不好当执政官,这就是“族大宠多”。子产执政,是得到贵族领袖子皮的支持。子皮对子产说:“你很能干,郑国的事就交给你了,你好好干。”子产说:“郑国夹在大国之间,贵族势力又大,受宠信的人很多,我没能力胜任。”子皮说:“你放心,我带头服从你,树立你的威信,为了郑国,挑起这副担子吧!”子产就这样做了郑国的执政官。

子产执政后,果然不负子皮厚望。他内修政理,对外争国权,使郑国成为一个富强的小国,晋、楚大国不敢怠慢。这里就说说子产的内政外交吧。

子产对内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不顾旧贵族顽固势力的反对,“作封洫”,就是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就是开殖田沟,重新丈量土地,确立公田和私田的疆界,编制种田的农户,五家为伍,严格管理,推行私田化,国家按亩征税。大族羊卷(人名)带头反对,他借口祭祀用牲,向子产“请田”打猎。子产不许,说:“按照制度,只有国君才能用猎获的野兽祭祀,你用一般的牲口就行了。”羊卷愤怒,他召集壮丁要向子产动武。子产办事极有原则性,他豪不畏缩,在子皮支持下,将羊卷驱逐出郑国。三年后又把羊卷请回来。羊卷的封邑和历年收入,子产妥善保管,全部交还羊卷,做到了仁至义尽,团结了贵族。

接着子产“作丘赋”,按私有田亩多少,来征收军赋,保证军资收入。子产还打破贵族与平民的阶级阵线,使有私田的平民可以作甲士,扩大了统治基础。按旧制,只有贵族士的阶层才能当甲士,现在一般平民就可作甲士。“作丘赋”,增强了国力,又促进了阶级关系的变化,一箭双雕。

纪元前136年,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大鼎上,向社会公布,人人知法执法,增加了透明度,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旧传统。子产还重视乡校的议论,从这里收集人民的意见。乡校是一个村落中的云集中心,既是学校,又是集会交流中心。人们在这里交流、学习,还可以发牢骚。有人提出禁止乡校议论朝政,子产不同意,认为这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错误做法,要让人民讲话,讲实话,讲真心话。人民有意见要疏导,而不是堵塞。堵塞人民讲话,就象筑河堤堵住流水一样,一旦堤溃,那时就伤人必多。这表现了子产的民主意识。

子产外交手腕灵活,主要是保持了郑国的独立与尊重。他出使晋国,巧言拒索贿,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晋国范宣子执政,此人十分贪婪,经常向诸侯国索要大量财物。纪元前549年2月,郑简公到晋国去朝聘,执政子西陪他前去,子产便写了一封信给范宣子,托子西带去。

范宣子收到子产的信,便拆开阅读,只见信上写着:“您作为晋国的执政,治理晋国,在四周的诸侯国中,没有听到过您的好名声,只听到索要大量贡献礼品,使人感到非常困惑,我听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主持国家政权,不担心没有财物,只担心没有良善美好的名声。如果诸侯贡献的财物,聚集在晋国国君手里,为国内公卿所不满,内部就会分裂;如果您凭借执政的地位,把诸侯国的供品当作自己的私利,集中在您的手中,国内公卿也将会不满而导致内部分裂。诸侯内部不一致,晋国的盟主地位就要动摇。晋国内部不一致,您的家族就要受损害,您的执政地位就会不巩固。您为什么这样不明白事理啊!用这么多的财富干什么?好的名声,好比是装载道德的车子。道德,是国家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国家才不容易损坏。难道为国当政的人,不应该致力于此吗?有了道德,人们之间就会和乐,团结和乐,国家就能长治久安。所以《诗经》上说‘和乐啊君子,是国家和家族的基础,’这就是要求您有好名声啊!用谅解来发扬德行,那么,就可以载上好名声前进了。这样远方的人们便会感德慕名来投奔您;近处的人们就感德慕名服从您,这样晋国就强大了,您的执政地位也巩固了。您是宁可让人对您说,‘您确实养活了我,’还是说,‘您剥削我来养活自己’呢?要知道大象因为有了象牙而毁灭了自己,这是由于值钱的缘故。请您权衡利弊,好好考虑吧。”

范宣子读完子产的信,心底豁然开朗,觉得子产处处从捍卫晋国的霸主地位出发。从保护自己的执政地位出发,来分析和认识问题,站得高,看得远,说得既合情、又合理,真是字字玑珠,句句锦绣,大为高兴,热情地接待了郑简公,退回了他们送来的礼物。从此以后,范宣子便减轻了诸侯的贡品负担。

纪元前526年,晋国韩宣子到郑国访问,韩宣子名起,宣子是他的谥号,当时是晋国的卿士。他有一副玉环,其中一片玉环在郑国商人那里。他乘出访郑国的机会,向郑国国君索要商人手里的玉环,这也是一种索贿行为。子产不答应,说:“这不是属于国家的器物,我们的国君不与闻此事。”委婉地拒绝了韩起的请求。当时郑国的卿士子大叔、子羽,不理解子产的用心,都对子产说:“韩宣子的要求不多,仅仅是一只玉环。晋国是不可以得罪的。还是满足他的要求,不要得罪他们吧。如果有人在当中挑拨离间,晋国一发怒,我们追悔也来不及了!何必爱惜一只玉环,得罪大国,何况还是向商人要的,送给韩起吧!”

子产耐心地对他们解释说:“我并不是看不起晋国,对它有二心。这次不给韩宣子玉环,是为了忠信的缘故。我听说君子不担心没有财物,而担心被立为卿士后没有好的名声。我听说治理国家不是怕不能奉事大国,抚育小国,而是怕没有礼制来规范它的地位。大国的人给小国下命令,而要求满足,小国将用什么来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们呢?何况大国的欲壑难填,如果一次给了,一次不给,得罪将会更大。大国的要求,如果不据理驳斥,他们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这样,我们将成为晋国边境上的一个县城,哪里还有自己的独立和主权。再从韩起个人来看,韩起奉命出使,而索取玉环,他的贪婪邪恶就永远洗刷不了了,难道不是罪过吗?拿出一只玉环而引出两起罪恶:我们失去了独立国家的地位,韩宣子则成为贪婪的人,哪里能够这样做呢?而且我们用玉环换取罪恶,也太不上算了。”子产的话很有道理。

韩起见子产不给玉环,便自己向商人购买,已经成交了。其实是向商人施加压力,强行索取。商人说:“按郑国法令,外国人购买东西,一定要报告执政。”韩起便向子产请求说:“我请求得到玉环,您认为不合于道义,所以我就不敢再次请求。现在从商人那里购买。商人说,‘一定要把这件事向您报告。’我就‘郑重地提出请求。’言下之意一定要叫子产答应。不料子产仍然不答应,回答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和商人都是从周朝迁居出来的,大家并肩协作战斗,开了这片疆土,建立了自己的家园。世世代代都订立盟誓,用以互相信赖。盟誓说,‘你不要背叛我,我也不要强买你的东西,不要乞求,不要掠夺。你有赚钱的买卖和宝贵的货物,我也不加过问。’今天您带着友好的情谊,来到我国访问,而告诉我们去强夺商人的东西,这是教我们背弃盟誓,不守信用,恐怕不可以吧!我想,您如果得到玉环而失去诸侯的信任,一定是不会这样做的;如果大国有命令,要我们没完没了地供应财物,那就是把我国当成晋国的附庸,失去主权和独立地位,我们也是不会这样做的,我如果献上这个玉环,实在不知道有什么道理和好处,所以敢对您私下说清楚。”

韩起听了子产一席话,觉得句句在理。就将玉环退还给商人,说:“我韩起虽然不聪明,但道理还是明白的,怎敢为求取小小的玉环而招来两个罪过:不尊重郑国的主权、独立;让自己背上贪婪的恶名。”他对子产怀着感激之情,临离开郑国的时候,亲自牵着马,捧着玉,作为礼物,到子产家登门道谢。说:“您让我韩起舍弃那个玉环,这是赐给我金玉之言,而免我一死,我岂敢不手持薄礼而拜谢。”

子产以他出色的政绩,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因此他死后,全国一片哭声,老年人、年轻人、男人、女人,他们都一致呼唤:“子产走了,我们到哪里去安身?(原文是:子产去我死乎?民将安归!)”

(事据《史记.循吏列传》等书)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6年6月5日星期日

佛……为什么不帮你?看完,我终于明白了!(组图)


佛……为什么不帮你?看完,我终于明白了!

南山上有一座神庙,里面供奉著一尊佛祖。传说这尊佛祖非常灵验,只要信徒心诚意正的许愿,佛祖都会大发慈悲,帮信徒圆他的梦。有一个信徒听说了这件事,他为了表现出虔诚的心,在佛祖诞辰时,亲自背着三样牲礼,一步一步地爬上南山,准备在佛祖的生日时,向佛祖许愿。

他爬过一山又一山,当汗流浃背时,他怕失了恭敬的心,说什么也不肯放下牲礼,稍作休息,当身疲力竭时,他怕误了生辰之时,说什么也不肯慢下脚步,稍作停留。历尽千辛万苦,虔诚的信徒终于到了神庙。他恭敬的将牲礼摆上供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诚敬的向佛祖祷告说:灵验的佛祖啊!我已经考了十年功名,却都一直无法如愿。你的法力无边,请你看在我这么虔诚的份上,让我今年金榜题名吧!

信徒虔诚的祷告完毕之后,收拾起牲礼准备打道回府。他才走出庙口,就看见一个乞丐伸手向他乞讨说:大方的施主呀!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了,请你可怜可怜我,给我一点祭拜的牲礼充充饑吧!

信徒看乞丐脏兮兮的模样,露出嫌恶的表情挥挥手,说:走!走!瞧你又破又烂,别弄脏我的牲礼,我的牲礼还要带回家给妻子儿女吃呢!哪里有你的份!

乞丐不断地磕头乞求,说:大方的施主呀!我就快了,只要给我一点点牲礼就够了呀!请你救救我吧!

信徒怕乞丐来抢他的牲礼,赶紧扛起牲礼,头也不回的跑下山去。

乞丐饿的全身无力,裹着身上仅有的破毛毯,缩著身子蹲在庙旁。

一只跑向了乞丐……夜,渐渐深了,天气也愈来愈冷了,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冻得直打哆嗦的紧紧裹住。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一只全身都是脓疮的癞痢狗,一瘸一瘸地跑到乞丐身边,叼著毛毯一角,盖住满是脓疮的身子,紧紧偎在乞丐身旁取暖。

小狗身上的脓疮破了,脓水沾脏了乞丐的毛毯,把毛毯弄的又臭又黏。乞丐生气的踹了小狗一下,说:滚!滚!瞧你满身又脓又疮,别弄脏了我的毛毯,这里可没有你窝身的地方。

小狗挨不起痛,泪眼汪汪的慢慢跑开,当天晚上就冻死在神庙的大门边。

第二天,乞丐也死了,乞丐虽然有毛毯覆身没有冻死,但也因为缺少食物而饿死了。

半年后,虔诚的信徒进京赴考又落榜了。

他气冲冲的跑上南山,向佛祖抱怨说:说什么你的法力无边,根本都是骗人的,如果你真的灵验,为什么连一个简单的考试都没有办法帮我,还让我名落孙山?

佛祖显灵了,问信徒:为什么我要帮你?

信徒回答:“我虔诚的扛着牲礼上山,为了赶在你的诞辰之前来到庙里,一刻也不敢休息,光是这份诚意,你就应该帮我。

佛祖叫乞丐的出来,乞丐的灵魂向信徒大声哀嚎,说:我只请你给我一点牲礼,让我填饱肚子,你都不肯,连这一点施舍之心都没有,佛祖为什么要帮助你?

不过佛祖呀!你也真是残忍,宁可眼睁睁的看我饿死,也不肯赐一点东西给我吃,难道你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吗?

佛祖又叫小狗的灵魂出来,小狗的灵魂向乞丐大声吠叫,说:我只求你让我窝在毛毯旁,给我一点毛毯的温暖,对你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损失,你都不肯了,信徒为什么要施舍你?佛祖又为什么要怜悯你?

最后,佛祖指著信徒说:让你金榜题名;再指著乞丐说,让你丰衣足食,对我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但是,你们连自己能力所及,可以轻易帮助别人的都不肯付出,你们又有什么地方值得我动这举手之劳呢?

佛祖说完,顺手把信徒的榜单抛到深谷中,信徒再也与功名无缘!


付出一个微笑,其实很简单。(以上皆为图片)

付出一个微笑,其实很简单

有人说,现在的人真是太小气了,连一个微笑都舍不得送人愁眉苦脸,让人觉得面目可憎。

我们总是容易把所有心思,放在我们期待“得到”的地方,脑海中无时无刻盘算著,我们做这些事,可以得到什么利益?可以享受什么成果?

却很少把心思投入可以“喜舍”的部分,想想我们这么做,别人会不会方便一点?能不能轻松一些?

学会“付出”,才有收获!

但是,假使我们都不愿意给别人什么,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必须给我们呢?在我们有能力的时候,不肯伸出援手,那么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要伸出援手?

太多人都不明白:你所给予的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不要总是想着失去了什么!

想想你拥有的是否比别人更多!

想想你拥有的给你带来了什么幸福!

不懂感恩的人连他所有的也将被夺去,如若一味向他人索取也终将被人索取!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

人跟人之间或是人跟其他生命的对待相处,都会有回报。如果不是直接回应,也会有因果循环,结果终究会落在自己身上,做最后的承担!

诸佛菩萨他们自己不会来帮你,他会派一些人到你身边来帮你!能向我们索取的人(乞丐、治病缺钱的人),其实都是诸佛菩萨安排来让我们种下福报种子的贵人!

善待众生,善待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如是因,得如是果。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来源: 网文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故国神游】熙宁万事转头空 沧桑只为鉴孤忠

酌古鉴今:秦昭襄王因得范睢而成大业

默安秦昭襄王用了范睢这个能人,终于使自己转危为安,使国力日益强大,使外交日益顺达。秦国按照范睢“远交近攻”的计策,果然瓦解了六国的联盟,使“天下来宾”,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图:志清/大纪元)

秦昭襄王用了范睢这个能人,终于使自己转危为安,使国力日益强大,使外交日益顺达。秦国按照范睢“远交近攻”的计策,果然瓦解了六国的联盟,使“天下来宾”,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图:志清/)

战国时期,魏国大梁人范睢(睢,音虽)很有才干,但是因为跟随大夫须贾,出使齐国,被齐襄王器重,回到魏国后,几乎被相国魏齐,当作卖国贼处死。范睢被打得九死一生,假装死了,躲到朋友郑安平家里,经郑安平上药调养,才保住了一条命。等到范睢能够行动了,郑安平就把他送到山里隐居起来,并且改名张禄。从此,再没人提到范睢了。郑安平时常下山,去打听国内国外的新闻。有一天,听宾馆的一个小兵说:“今天来了一位秦国的使臣叫王稽。他老问我这个那个的。好像是在寻找能人!”郑安平说:“明天你歇息歇息,我替你去当差。”第二天,郑安平就去伺候秦国的使臣王稽。王稽一见他很机灵,心里非常喜欢。晚上没人的时候,偷偷地问他:“你们国里有没有想要出来做官的头等能人?”郑安平说:“头等人才可不易找!早先倒有一个叫范睢的,可惜被相国打死了。”王稽说:“死了还说他干什么?我要的是活人!”郑安平说;“活的倒还有一个,他叫张禄,是我的同乡。论起他的才干来,真和范睢一模一样。”王稽本是受了秦昭襄王的嘱托,来物色人才的。一听说张禄是个头等人才,就很痛快地说:“能不能叫他来见见我?”郑安平摇了摇头,说:“张先生在国内有个仇人,弄得他不敢露面。说实在的吧,他要是没有仇人的话,早就当上魏国的相国了。”王稽说:“请他晚上来一趟:我暗中背着人和他谈谈,总可以吧。”

郑安平叫张禄打扮成下人的样子,夜里上宾馆去见王稽。两人一谈,十分投缘,谈了半宵。王稽叫他一同上秦国去,并跟他约好了五天之后,在边界上的“三亭岗”相会。

过了五天,办完了公事,王稽辞别了魏王。众大臣把他送到城外。王稽急忙赶着车马,跑到城外的三亭岗;每天东张西望的等著。忽然从树林子里跑出两个人来,正是郑安平和张禄。王稽就像捡到了宝贝似地请他们上车,一起上咸阳。他们进到秦国湖关的时候,碰见了秦国的丞相穰侯的巡查队。张禄知道后,连忙叫郑安平,一起藏到车箱里。王稽觉得很纳闷。

原来穰侯就是魏冉,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宣太后的兄弟。秦昭襄王即位的时候,年纪还轻,由太后执掌大权。她拜她兄弟魏冉为丞相。封为穰侯,又封她第二个兄弟为华阳君,姐弟三个把持着秦国的大权。后来秦昭襄王长大了,怪太后太专制,就封自己的兄弟公子悝,为泾阳君,公子市为高陵君,把太后的势力分散了些。穰侯、华阳君、泾阳君,高陵君,在秦国称为“四大”。其中最有权力的要数丞相穰侯。张禄曾听说过穰侯的专横和他那排斥外人的脾气,今天碰上了他,怕过不了这一关,才藏起来了。

一会儿,穰侯到了,不仅用眼睛往王稽的车里搜寻,还问王稽:从魏国带来门客没有?直到王稽说没有后,两人才各自上车分手走了。

张禄从车箱里出来,说:“好危险啦!我怕他还要回来搜查,我们还是先上前边去等著您吧。”说着,就同郑安平一同下了车。王稽说:“丞相已经过去了,还怕他干什么?”张禄说:“从他的口气里,我知道他巳经起了疑心。刚才没搜查,过一会儿他可能后悔。我们还是约好离这里十里地的地方再见吧。”说着,他就拉着郑安平往树林子里跑去。王稽只得赶着车马慢慢地走着,心里还直怪张禄太多心了。大概只走了七八里地的光景,穰侯果然派人追上来搜查了。王稽吃了一惊,不由得暗中佩服张禄有先见之明。

王稽带着张禄和郑安平,到了咸阳,向秦昭襄王报告后,就说:“魏国有位张禄先生,真称得起是天下少有的人才。他对我说,秦国在当前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要是大王能用他,他有法子使您转危为安。因此,我把他带来了。”秦昭襄王说:“这是说客的老调,他们总是夸夸其谈,暂且叫他住在客馆里吧。”

张禄在客馆里住了一年多了,秦昭襄王从未召见过他一回。有一天,他听说穰侯要去攻打齐国的刚城和寿城,以便扩大自己封邑的土地。当天晚上,张禄给秦昭襄王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下臣张禄,禀告大王:我在客馆里已经住了一年多了。大王要是认为我有点用处,那么就请给我一个朝见的日子;要是认为我没有用的话,把我留在客馆里又是什么意思呢?再说,我还有要紧的话想跟大王说一说。说不说在我,听不听在大王。万一我的话说得不对,大王只管把我治罪。请别因为看不起我,就把连推荐我的人也看轻了。”秦昭襄王看了这封信,就叫王稽,去约张禄进宫里来。

张禄进了宫中,故意乱走。这时,秦昭襄王就要过来了,宫里的太监怒气冲冲地赶他躲开,说:“大王来了!”张禄回说:“什么?秦国还有大王吗!”正在争吵的时候,秦昭襄王到了。张禄还在那里嚷着说:“秦国只有太后、穰侯,哪里有什么大王呢?”这句话正说到秦昭襄王的心坎上!于是,他就很恭敬地把张禄迎接到宫里。秦昭襄王叫左右都退下,向张禄拱了拱手,说:“请先生指教!”张禄只说:“哦,哦!”

秦王见他还不说话,又说:“请先生指教!”张禄仍然不言语。秦王第三回很真心实意地请求说:“难道先生认为我是不值得指教的吗?”张禄说:“以前姜太公碰见了文王,出了主意,把商朝灭了,得了天下。比干碰见了纣王,出了主意,纣王倒杀了他。这是什么缘故呢?还不是因为一个受人信服,一个不受人信服吗?如今我和大王还没有多深的交情,我要说的话,可是非常深刻。我怕的是‘交浅言深’,也像比干那样自招杀身之祸,因此大王问了我三回,我都不敢张嘴。”

秦昭襄王说:“我仰慕先生大才,才叫左右退下去,诚诚恳恳地请先生指教。不管是什么事,上自太后,下至大臣,请先生只管实实在在地说,我没有不愿意听的。”

张禄说:“大王能给我这么个机会,我就死了也心甘。”说着,他拜了一拜,秦王也向他作了一揖,君臣就谈论起来了。

张禄说:“论起秦国的地势来,哪个国家有这么天然的屏障?论起秦国的兵力来,哪个国家有这么多兵车,这么强大的士兵?论起秦国的人民来,哪个国家的人民也没有这么遵守纪律、爱护国家的!除了秦国,哪个能够管理诸侯、统一中国呢?大王虽说一心一意想这么干,可是几十年来,也没多大成就。这就是因为秦国只知道一会跟这个诸侯订立盟约,一会儿跟那个诸侯打仗,根本就没有一贯的政策。听说新近大王又上了丞相的一个大当:发兵去打齐国。”

秦王插嘴说:“这有什么不对?”张禄说:“齐国离秦国,相隔那么远,中间隔着和魏国。要是出去的兵马少了,就可能被齐国打败,让各国诸侯取笑,要是出去的兵马多了,国内也许会出乱子。就算一帆风顺地把齐国打败了,也不过叫韩国和魏国点便宜,大王又不能把齐国搬到秦国来。当初魏国越过赵国,把中山国打败了,没想到后来中山国倒给赵国并吞了。为什么呢?还不是因为中山离赵国近,离魏国远吗?我替大王着想,最好是一面跟齐国、楚国交好,一面去打韩国和魏国。离得远的国家,既然跟我们有了来往,就不会来管跟他们不相干的事情。把近的国家打下来,就能扩张秦国的地盘,打下了一寸土地,就多一寸,打下一尺,就多一尺。把韩国和魏国兼并之后,齐国和楚国还站得住吗?这种像蚕吃桑叶似地、由近而远的法子叫‘远交近攻’,是个最妥当的法子!”秦昭襄王拍着手说:“秦国真要是能够兼并六国,统一中原,全在乎先生的‘远交近攻’了!”当时就决定拜张禄为客卿,依照他的计策去做,把攻打齐国的兵马,都撤回来了。从此,秦国就专把韩国和魏国,当作进攻的目标,开始实行“远交近攻”的政策。

秦昭襄王非常信任张禄,常在晚上单独和他讨论朝廷大事。只要张禄说出办法来,秦王没有不听从的。这样,过了几年,张禄知道秦王巳经完全信任他了,就很严密地对他说:“大王这么信任我,我就是把我的命丢了,也报答不了大王的情义。可是我还不敢全部把我的意见都献出来。”秦昭襄王央求他说:“我把国家托付给先生,先生有什么意见,请只管说出来吧!”

张禄很郑重地对他说:“我在的时候,就听说齐国有个孟尝君,没听见说过齐王;可是秦国呢,只听说有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听不见说有君王!太后把持着大权,已经四十多年了。穰侯、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全是她的一党,这四个人各立门户,统治著秦国,称为‘四大贵族’。这四大贵族的私人势力和财产,比大王还大、还多呢!大王只是拱着手当过挂名的王,这是多么危险呀!当初齐国的崔杼,把持着大权,把齐庄公杀了。赵国的李兑,把持着大权,把赵主父杀了。如今穰侯仗着太后的势力,借着大王的名义,每打一回仗,诸侯没有不怕他的,每逢讲和,诸侯没有不感激他的。国内国外他都有联络,朝里的人,全成了他的心腹,大王已经孤立了。我真替大正担心!”

秦王一听,汗毛都竖起来了,对张禄说:“先生所说的,句句都是从心坎里发出来的话。为什么先生不早点提醒我呢?”

纪元前二六六年,秦昭襄王就把穰侯的相印,收了回来,叫他回陶邑去。穰侯把他历来搜括来的财宝装了足有一千多辆车,其中有好些宝物连秦国的仓库里也没有。过了几天,秦昭襄王又打发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上关外去住。接着他就逼着太后告老,不许参与朝政。他拜张禄为丞相,把应城封给他,称他为应侯。

秦昭襄王用了范睢这个能人,终于使自己转危为安,使国力日益强大,使外交日益顺达。秦国按照范睢“远交近攻”的计策,果然瓦解了六国的联盟,使“天下来宾”,为秦国后来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事据《史记?秦本纪》等书)@*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梁馨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读老子与孔子的精彩对话,体悟超然人生(图)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图片)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之源,明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非常擅长乐理,教授孔丘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丘观祭神的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孔子在这个地方逗留了几天。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他到馆舍之外,给了他一些赠言,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大意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送你几句话吧,不要诽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孔丘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孔丘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大意就是说,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听到孔丘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孔丘说:“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以后,孔子的弟子都纷纷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说道:“见之!”弟子问道:“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妙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另据《太平广记》记载,一次孔子谒见老子,老子问孔子曰:“亦得道乎?”孔子曰:“求二十七年而不得也。”老子曰:“使道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其君;使道而可进人,则人莫不进之其亲矣;使道可告人,则人莫不告之兄弟矣;使道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其子矣;然而不可者,无他也,中无主而道不可居也。”

孔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诵先王之道,明周、召之迹,以干七十余君而不见用,甚矣人之难说也。”老子曰:“夫六艺,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陈哉。今子所修者,皆因陈迹也。迹者履之出,而迹岂异哉?”

孔子归,三日不谈。子贡怪而问之。孔子曰:“吾见人之用意如飞鸟者,吾饰意以为弓弩射之,未尝不及而加之也;人之用意如糜鹿者,吾饰意以为走狗而逐之,未尝不衔而顿之也;人之用意如渊鱼者,吾饰意以为钩缗而投之,未尝不钓而制之也。至于龙,乘云气,游太清,吾不能逐也。今见老子,其犹龙乎,使吾口张而不能翕,舌出而不能缩,神错而不知其所居也。”

责任编辑: 宇欣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