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星期六

《千古一帝秦始皇》第4集 秦王改过听茅焦

古风悠悠:陶侃为人处世的高风亮节

作者: 慧勉 来源:正见网

纪元265—316年,是中国的西晋时期;纪元317-420年,是东晋时期。现在讲的,发生在东晋时期。二十七岁的晋明帝司马绍,因病去世,五岁的太子司马衍继位,历史上称作成帝,主持大政的是小皇帝的舅舅庾亮。

庾亮倚仗权势,随便杀人。有个老臣名叫司马宗,被撤了职,心里很不满,竟被庾亮杀死。小皇帝好久没看到司马宗,有一次就问舅舅:“我那个白头发公公(指司马宗)上哪儿去了?”

庾亮哄着小外甥说:“他要造反,被(我)杀掉了。”

小皇帝一听如此,大哭起来:“舅舅,你说老公公造反,就杀了他。那么别人说你造反,杀你不杀呢?”

这番话,天真无邪,说者无心,倒把那老辣的庾亮,惊出一身冷汗。

庾亮有两个政坛敌手,一位就是当时的名士陶侃。他是朝廷最杰出的人物,很有个性。纪元315年,他从荆州调到广州当刺史,威望高,上平安无事。他除了读书,每天早晨,从书房里搬一百块土砖到院子里去,傍晚又将土砖搬回书房,终年不断。部下都很奇怪,问这有什么意思?

他说:“我一直在考虑中原大事,将来还得骑马打仗。如今悠闲自在,弄得体质脆弱,如何能够承担恢复中原的重任?故此天天锻炼啊!”

陶侃办事特别认真。每天处理各种事务,不管所费时间有多长,总是正襟危坐:腰板挺直,双膝并拢,目不斜视:大小事务,井井有条,一丝不苟。他常对部属们感慨:“是上古的圣人,还要珍惜每寸光阴;我们只是些普通人,应当爱惜一分一秒的光阴才对呢。如果饱食终日,游逛嬉戏,活着无益于社会,死后默默无闻,就是自暴自弃,枉作一世人了。”

当初在荆州任上,有些不自爱,在办公室里,谈笑嬉闹,喝老酒,下围棋。陶侃不客气地叫人把棋子和瓶子,统统没收,丢入大江。如果是高级官吏,还得抽鞭子,严加训斥:“喝酒赌博,是放猪娃的游戏;清谈无聊的空话,对实际毫无益处。严肃的政府官员,应当衣冠整洁,哪有时间,耍嘴皮子吹牛,冒充高雅呢?”这是对当时士大夫纵酒放荡、不管正事的腐朽作风的尖锐批评。

偶尔有人送来礼物,陶侃定要追问是从何处得到的。若是他自己的劳动所得,虽然很微薄,也非常高兴,欣然接受,回报的礼物却要超过对方三倍。如果是投机取巧得来的不义之财,他不但严加拒绝,还要呵骂斥责,毫不留情。

有一次,他在郊外闲走,看到一个城里人,手里玩弄着几根没有黄熟的稻穗,即停步问他:“这有什么用?”

那人如实回答:“走过田边,抽几根谷子,随便玩玩,没别的意思。”

陶侃脸色顿时大变:“你住在城里,不挑粪,不耕种,不知艰难辛苦,竟然偷人家的稻谷,玩玩?那我就跟你玩玩吧!”喝令随从:揍了他一顿鞭子。这当然是陶侃(他当时是刺史,管理该地区)的一时激愤,未必恰当。但他关心疾苦、爱惜人力物力的,却是感人至深的!老百姓听说此事后,很受感动!都努力耕织,几年之间,家家有余粮,户户有闲钱。

他曾受命建造船只。工作的时候,哪怕是半截木头,一个竹蔸,地上的锯末屑,都收拾装好,造册登记。部属说他太小气,太抠,很不理解。

某年元旦宴会,大雪初晴,厅前的冰雪还没有融化,很难下脚行走,他便叫人把锯木屑,撒在雪上,很快就融化干净了。可见他对日常生活的精打细算!多年以后,桓温征伐巴、蜀,建造大量船舰,他又用这批竹蔸,作钉子用。当时的工匠及百姓,对此事赞叹不止!

但是,陶侃却深受庾亮的猜忌,成为庾亮的忌恨对象。

庾亮另一大对头是苏峻。纪元324年秋天,苏峻因为打败反叛者王敦,而立了大功,因功受赏,当了历阳内史。

苏峻手下有一万精兵,武器也很精良,是当时朝廷所依靠的重要力量。苏峻的风头十足,自然骄傲自大起来。他收罗了一些江湖上的亡命之徒,组成一支私人武装,费用还要公家供给。稍有不合他心意的地方,就骂骂咧咧。

正在主持朝廷大政的庾亮,十分疑忌,便想把苏峻召进京城,给个闲职,夺掉他的兵权。可是朝中的大臣们并不同意,觉得苏峻虽然傲慢,但他本人,不曾有叛乱的形迹,何苦逼之太甚?庾亮坚持己见,非要苏峻进京不可。

苏峻知道情况不妙,以退为守,上了一封书信给朝廷,说是愿意到海边荒凉的地方,过日子。庾亮拒绝了。

苏峻被逼得走头无路,下定决心,给庾亮一个答复:“我宁山头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头。”意思是说,我宁愿站在山头上嘹望监牢,也不能蹲在监牢里仰望山顶。因为他知道,真到了那一步,任凭你多么想望那青翠的山峰,在监牢里也是不可能的了!

他知道庾亮要对他下毒手,就被逼造反。在纪元328年春天,苏峻出兵建康。他英勇善战,屡战屡胜,渡过大江,直指建康城边,顺风放火,把都城中的衙门烧了个干净。苏峻的大军冲进了台城。这里是小皇帝的住处。

叛乱的军士们,倒不敢对皇帝怎么样,只是把后宫的妇女财物,一空。宫中存有二十万匹布,金银各五千斤,铜钱数亿,绢几万匹,其他日用生活物品不计其数,全被搬光,只给小皇帝留了几石老米。

当苏峻的大军攻到建康城下,庾亮的部属被冲得七零八落。身边只剩下自家兄弟和眷属了。他带着这帮子人,准备逃到浔阳(今九江)去。临行前,他对将军钟雅说:“这里的事情,都交给你了!”

钟雅是个正直的人,看到这般情景,既难过,又愤怒,说道:“大厦倾,梁断,柱头倒,这是谁的责任?”庾亮惶惶急急,止住钟雅,讲:“事到如今,没时间再多讲了!”

庾亮抢上小船,径直溯江、向上游逃走。这时乱兵互相斗殴,肆意抢劫。庾亮四面开弓,竟把掌舵的师傅,给射死了。船上的随从,一个个惊慌失措,想跳水逃走。庾亮神色镇定,慢条斯理地,看了看自已的手,叹息一声说道:“我这双手,真没用啊,射不倒反贼,反而伤了自家人,实在惭愧!”他是把(本是朝廷的)抢劫的兵士,当成盗贼来杀的。

苏峻派兵进攻吴国,内史庾冰是庾亮的兄弟,抵挡不住,向会稽(今绍兴)撤退。到了浙江(今富春江),风声更紧,到处在悬赏捉拿他。

吴国有个小兵,将他藏在船舱底,用竹席子盖住,逆水而上,神情自若。遇到哨卡和巡逻兵,就用木桨敲着船舷,高声唱着:“何处觅庾冰?庾冰正在此!”都以为他是喝醉了,才这么胡喊乱叫的,况且又是这等要杀头的事,哪会疑心到他的头上?这样,庾冰竟被送到安全的地方,保住了性命。

“苏峻被逼造反之乱”,最后总算被陶侃(还有庾亮)等人平定了,可建康城和周围的州郡,经受了一次惨痛的浩劫。

陶侃自己曾被庾亮所忌恨,但他以国事为重,把个人的恩怨,置之脑后。

(事据《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华夏诗醇:“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作者: 郑重 来源:正见网

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
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
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今译】

今天郡斋里显得寒冷清凄,
忽想起有隐者在全椒山里。
也许他此刻还在山中砍柴,
归来之后好煮饭做菜充饥。
我想带着一瓢酒登门拜访,
风雨夜让他得到一些慰藉。
空旷的山谷到处落叶飘飞,
什么能找到他的行迹?

【注解】

全椒:地名,今安徽省全椒县。山: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的神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至兴元元年(784),韦应物为滁州刺史。这首诗就是他写寄赠全椒山中道士的。
郡斋:官署中休息的斋舍。 束荆薪:捆柴。
煮白石:语出葛洪《神仙传》卷二“白石先生”条:“…常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号曰白石先生。”这里借用来形容道士的清苦

【赏析】

此诗是风雨之夕,写来慰藉全椒山中道士的。作者对山中道士,怀有深厚友情。他由郡斋寒凉,想到山中隐士,接着想到道士山中生活的清苦,进而想携酒往访,以慰其寂寥,但又怕不能相遇,于是凝望远山,无限惆怅。

全诗写的都是作者所思所想,但把这些想象都化作了鲜明的形象。如山中生活的清苦,用“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句,引用典故,极有特色。欲访,又担心不能相遇,用“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句,这个想象中的画面,尤富韵致,激发人的联想,使人品味不尽,堪称佳句。作者对山中隐者的这种深情厚意,当然无缘无故,它反映了作者向往隐逸生活的志愿。

全诗只是淡淡写来,但内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感情。据说苏轼很喜爱这首诗。施补华《岘佣说诗》记载:“《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韦应物)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此便是自然(韦应物)和雕饰(苏东坡)的区别。

【诸家评汇】

唐仲言:此言道士炼药山中,我欲载酒以访之,惟恐莫能寻其形迹,盖状其所居之幽僻也。(《解》)
刘须溪:其诗自多,此景意及得意如此,亦少。(《唐诗品汇》引)
(宋)洪迈:此篇高妙超诣,固不容夸说,而结句非语言思索可得,东坡依韵(苏东坡依他的和诗),远不及。(《容斋随笔》)
王世贞:韦左司《今朝郡斋冷》是唐选佳境。(《艺苑卮言》)
王湘绮:绝妙极矣!不必有深意,然不能数见,以其通首空灵,不可多得也。(《手批唐诗选》)
钟惺:此等诗,妙在工拙之外。(《唐诗归》)
(唐)张为:列韦应物为上 入室一人,举例“欲持一瓢酒,远寄风雨夕。”(《主客图》)
(宋)俞文豹:愚谓陶、韦、杜三诗结尾(注:陶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韦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杜诗:“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自是诗人造玄入妙处。如机动籁鸣,非思索可到,又岂模仿所能及。……观应物《全椒》诗,初无一字援引,而超清高远,与坡公所和者不同矣。(《吹剑录》)
(宋)许顗:韦苏州诗云:“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东坡用其韵曰:“寄语庵中人,飞空本无迹。”此非才不逮,盖绝唱不当和也。(《许彦周诗话》)
沈归愚:(“落叶满空山”二句)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唐诗别裁》)
(清)陆次云:仙人犹易见,隐士更难寻。雪上飞鸿,杳然莫测。(《唐诗读本》引)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7年3月10日星期五

中国历史正述-夏之四:洪水茫茫 禹敷下土

来源:正见新闻网 作者名: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夏朝:大禹时代之三

茫茫,禹敷下土

大禹具有超凡的神通和大德行,他的事功远远超过。长沙子弹库《楚帛书》中的《创世章》记载了禹带领契布土治水,丈量大地和天数,直到天地之极。山陵壅塞,他们令山陵与江海之间阴阳寒热之气相通。使四时相替,日月相代,天地重归秩序。

大禹积石导河,铺创,整治江河,命名山川,事功至伟,故称神禹。

上古洪水之时,禽兽遍地,凶猛的野兽、披一身麟甲的爬虫类和各种鸷鸟繁多,远远多过当时昆仑山上幸存的人。“古者禽兽多而民少。”(《庄子盗拓篇》)大洪水退去之后,大块大块的荒地上各种奇形怪状的禽兽加速繁衍。禹和部落首领以及徒众们走过洪水猛兽遍地的高地丘陵,险状万分。时常,他们足迹所到之处是人迹罕见,甚至人迹从未到过的蛮荒之地。

古学的相关资料显示,铁器的出现是在春秋后期,由此推知,大禹时代百姓的日常开凿工具可能性较大的是青铜。然而无论是铁还是青铜,大禹都不太可能只凭借这些就能在艰险的环境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而从史书中留下的记述中,我们知道大禹在开山辟地、导水东归的过程中,展现过广大的神力与诸多的神迹

《诗经?商颂》里这样写道:“洪水茫茫,禹敷下土”。鲧从天庭盗来息壤,围堵洪水却不见收效。不过时,也使用了息壤,却有效地治理了洪水,那么禹又是如何治水的呢。原来大禹将填土造陆之法与疏浚导引之法,结合运用。在山川险阻恶水漫淹的大地上,大禹把生长不止的息壤抛入渊水中、覆在山丘上,土地一寸寸长高了,高出泛滥的大水,万民在上面居住。大禹又用息壤造出一座座高山,改变了大地的地貌。大禹一边治水,一边为神州大地的山川命名,引导神州大地上的河流,又用来自天庭的息壤积山造陆。在鲧的手中未能起到功效的息壤,在大禹的手中却发挥了整治山河的大作用。

得到天神相助的治水工程,虽然充满神迹,却并没有因此而显得轻松。古籍中记载着大禹治水的辛劳。身为部落首领,他“身执耒锸,以为民先”,卷起被浑身汗湿透、暴雨浇淋,又一回回在烈阳下晒干的布裳,领着部落首领益、后稷、契一群人穿越沼泽,攀上高山,深入紧邻水面、水浪风声咆哮的陵地。

禹亲自持筐操铲劳作,梳理天下的河川,小腿枯瘦无肉,光剩下骨头,腿胫上的毛全脱落了,骤雨清洗他的身子,疾风梳着他一头的乱发。就这样,大禹一个接一个安置著万国。大禹是一位大圣人,为了天下如此劳损自己。

《贾谊书》:“禹常昼不暇食,而夜不暇寝。方是时,忧务民也。”

《淮南子原道篇》:“禹之趋时,冠挂而不顾,履遗而不取,非争其先也,争得其时也。”

大禹带领着这群上古的能人,身披粗麻旧裳,肩上背着准绳和各式度量的尺规工具,开辟九州,凿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把高地用土垫得更高,低洼的地带疏濬为陂塘河川。就这样,大禹一里一里、一条河一条河治理这莽莽大地,呼啸不驯的万水顺服了,奔流向大川和低洼的湿地。

应龙与神龟

传说禹在治水时,前边有应龙开道,后边有大神龟一路曳尾相随。应龙我们不陌生了,这就是当年涿鹿之战,黄帝大战蚩尤时呼风唤雨、帮助黄帝赢得胜利的应龙。“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当年应龙背上插一双巨翅,在涿鹿古战场上鼓翅生风,召唤来暴烈的雷雨从天而降,把蚩尤打得落荒而逃。现在,在大禹治水的路上,它又担当重任,鼓起威猛惊人的巨翼在蛮荒中引路,魁梧的禹肩披一身绳索尺规,在应龙身后迈大步跟随。

“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 (《山海经》)应龙的大尾巴一甩,地里出现了一道深沟,把溪泉导向河流,又把河流导入大川。就这样,大禹在神兽威猛不可挡的威力下,在泛滥的洪水中掘石凿山,疏导河川。

说起应龙,它的来头不小。“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述异记》)应龙在龙的级别中是最高的。此外,“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广雅?释螭》)

身为龙的级别中最高的,应龙两肋下插一双巨翅,拍击双翼时鼓鼓生风。在诸龙之中,应龙出类拔萃,又叫神龙。因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又被视为雨神。传说只要在地上画上应龙那吓人的模样就能招来上天降雨。(《山海经?大荒东经》)

有这位当年鼎力相助黄帝得胜的大将在前面开路,大地开坼,使高大的丘陵更高、凹陷的洼地更低,大水浩浩荡荡流向低处,露出土地。大禹依循着应龙左右摇摆的大尾巴画出来的溪泉凿出一条条河川,导引大水奔流而去。

在勇猛的应龙和大禹身后,还有一只巨大的神龟在地上缓缓爬行。大龟的背上驮著神奇的息壤,一路尾随着大禹前行,好让禹随时取来息壤撒在水中填平大水、生出土地,或加高土地小丘,好让人们有居住的地方。

大禹让神奇的息壤派上了大用场。这一回,禹没有受到天帝的阻止,却得到了上天的指引和天赐的助力。应龙神龟这一双神兽就是天赐给神禹的得力助手。

大禹填水造陆有创世的规模。“合计大的湖泊深潭,深度在三百仞以上的,在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里内有九渊。禹于是用息土填塞洪水,这样就造出了很多大山。”(《淮南子?地形训》)

从应龙神龟在治水中所做的工作我们看出来,一个掘沟引泉,一个驮上息壤,大禹治水掩埋和疏导并用。“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画何历?”在《天问》中,以诗歌描绘了大禹治水,应龙以尾划地、神龟所驮息壤生出无垠土地填平深渊那惊天撼地的图景。面对浩瀚无边的洪水,没有来自上天的神物息壤和神兽奇异的大能,上古的人们如何整治瀚漫无边的山河?

于是在大禹治水中出现了这雄伟生动的景象。应龙鼓翼在前,神龟迂回在后,大禹率领着一群风尘仆仆的部落首领,千万民众,各人背负着各样尺规器具刀斧,奔赴在大水尚未消歇上古苍莽的黄土高原上。#

参考文献:
1. 《楚帛书》
2. 《太平御览》
3. 《淮南子》
4. 《述异记》
5. 《庄子》
6. 《山海经》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寓言故事】面对批评

《千古一帝秦始皇》第四集

古风悠悠:辞荣誉陶侃回乡

作者: 慧勉 来源:

陶侃打败苏峻之后,功勋显赫,威信极高,朝廷升他为太尉。不久,又提升为大,规定他:上朝不用拜

陶侃为人谦虚谨慎,坚决推辞这一荣誉和待遇,不予接受。人到晚年,生怕自己会变得骄傲专权,便有意推掉各种事务,多次要求回到自己的封地长沙,去养老。朝廷没有答应,请他坐镇武昌 ,主持晋朝西面的军政大局。这时,北面是石勒的后赵,西面是李雄的成汉,三国鼎立,虽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小摩擦倒也时有发生。因此,陶侃并不清闲。

他所管辖的地方,东到宣城,西到白帝城,北到襄樊,南及越南中部,合共八州,纵横几千里,占了东晋王朝地盘的六分之五。由于他的认真勤勉,管理这些地方,做到了井井有条,百姓安宁,路不拾遗。

可是,经受四十一年的辛苦劳累之后,他终于病倒了,才写信要求退休。纪元334年夏天,他派殷羡(人名)到建康去,送回几十年来朝廷赐给的各种荣誉证物:发号施令的大将旌节,指挥战斗的帅旗,出征乘坐的专车,特等功臣的礼服和太尉勋章,八州刺史的印鉴和证书,以及官衙前的仪仗棨戟等等,凡是朝廷授给的,毫无保留。可有的人一向喜欢把这些东西,当作传家宝,要向人炫耀的。而他不留给家人,甚至不想留下痕迹,让昔日的光荣繁华,化为轻烟。

他把各种物资和器械,牛马车船,钱粮谷米,全都登记造册。仓库贴上封条,钥匙自己带着。然后把右司马王愆期 请来,一件件地清点交割,军政事务也同时交待明白。

六月的一天,他坐着一辆普通木头小车,到江边上船,回长沙去。自动来送行为文武官吏和城乡士民,人山人海,攀住他的车辕,哭声震动田野。

陶侃抑制住惜别之情,跟送行的们说:“我这老头儿完全垮了,动不得了,不就是因为你们一再挽留无法退休吗?其实,我哪里值得诸位这般尊重呢?”

骄阳当空,人潮也像大江的浪涛一样涌动,人们全都忘记了酷热,泪眼泣滴的望着陶侃西归的帆影,留恋、怅惘……

(事据《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龚胜大义凛然 以死拒官

作者: 默安 来源:

(纪元9—23年)纂汉、当上皇帝以后,开始大肆收买人心,起用那些有威望的人。王莽知道,老臣龚胜,在朝廷中,口碑非常好。于是他派使者,带着诏书、官印,来到龚胜的住处,能够请他“出山”。

早在王莽当皇上以前,龚胜就一直称病在家。使者到达龚胜的家乡后,马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王莽任命龚胜做师友“祭酒”的官职。接着,使者又找来了彭城的(龚胜的老家)郡太守、县令、县丞、郡县的三老、所有下属的,以及在县乡中有头有脸的士绅、儒生,等共一千多人,带着他们一起,到龚胜的府邸,送诏书。

使者认为,这么多人劳师动众地请你龚胜一个人,你不会不给面子吧?况且,这是封你龚胜做官,是很多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你龚胜不会这么不识抬举吧?因此,当大队人马来到龚胜府邸时,使者并没有“屈尊”进入龚府,而是站在门口,等着龚胜迎接。

可是,使者想错了!这个龚胜就是不给面子,就是“不识抬举”。龚胜派家人出来,对使者说,自己病得太严重,没法出来迎接。使者碰了一鼻子灰,心里非常不高兴。可是皇上交给的任务,还是要完成的啊!没办法,使者只好忍气吞声,自己捧着诏书来见龚胜。

这一见可不要紧,把个使者吓了一跳。原来,龚胜这老头儿,真是病得不轻。只见龚胜有气无力地躺在榻上,身上的官服好像很长没洗了。再看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而且,也是很长时间没清洗的样子。

使者先是假惺惺地问候了一番,然后就把皇帝的诏书、官印以及随带来的马车,一同给了龚胜,然后笑嘻嘻地说:“先生,皇上一直在朝廷中挂念您呢!现在圣明的新王朝建立了,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忘记过老先生您啊!您看,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您怎么也要出来主持大局吧!”

龚胜装作没听见,把头扭在一边。使者继续说:“先生,如今朝廷的制度还没有建立,很多大事也没有处理,就是等待您出山主持朝政啊!皇上有很多事情要请教您,想听听您准备实施哪些措施,治理国家,也好使新建立的国家,太平昌盛啊!”

龚胜听到这儿,抬了抬眼皮,有气无力地说:“劳烦使者回去禀报皇上,就说老朽愚昧,不能担当这么重大的任务。况且,老朽年纪大了,身体又非常不好,实在是无能为力啊!还是请你回去禀报,就说我实在不能答应这件事。”

使者说:“老先生说的是哪里话啊?您一定可以去的,没问题,您看……”说着,就把官印系在了龚胜的身上。龚胜一看,赶忙又摘了下来,说什么也不肯接受。使者一见老头这么固执,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了朝廷。

王莽一见使者自己回来,赶忙问道:“龚胜呢?是不是没请来?”“这……”使者刚想实话实说,突然眼珠一转,说道:“陛下,其实龚胜很愿意出来。不过现在正是夏天,天气太热了,而且龚胜又有病在身,所以他说打算等到天气凉快一点的时候再过来。”

王莽一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知道是使者怕受责罚编的瞎话,于是就同意了龚胜的“要求”。使者一见暂时蒙混过去了,长出了一口气。接着,他每隔五天就和郡太守一起去看望龚胜,希望他能早日答应入朝做官。

为了能使龚胜出山,使者还对龚胜的儿子龚高晖及们说:“这龚老先生也真是…(太固执了),朝廷这次是真心真意地请他入朝为官,而且是用封侯的礼仪来对待他,这是多大的光荣啊!就算是龚先生身染重病,可是也应该先移到官舍去居住啊!那样的话,才是向朝廷表示他确实有进京做官的诚意啊!可是现在呢?他的做法有点不太合适吧!再说,如果龚先生做了官,也可以为你们这些子孙后代,留下不小的产业啊!”

龚高晖等人把使者的话,转告给了龚胜。龚胜知道,不管自己怎么推辞,王莽恐怕都不会放过自己。于是,他把高晖等人叫到自己的跟前,对他们说:“我龚胜虽然不才,但也知道什么叫做廉耻。我接受了汉王朝的厚恩,不管怎么做,都无法报答。从道义上讲,我一个将死的人,怎么可以再去侍奉另一个搐阴谋而纂位的君王呢?如果我真的那样做了,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地下的故主啊?”

接着,龚胜又开始吩咐他们为自己准备后事,说道:“我为官一生清廉,所以死后也不能奢侈。记住,我死后穿的衣服只要能包住身体就行了,棺材只要能放得下我就可以了。还有,不要给我种什么松柏、建什么祠堂,这些都是没用的东西啊!”

从此以后,龚胜绝食,死去,终年七十九岁。

(事据《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2017年3月9日星期四

中国历史正述-夏之三:大禹诞生

来源:正见新闻网 作者名: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夏朝:大禹时代之二

大禹诞生

大禹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鲧的。大禹的诞生亦十分神奇。《帝王世纪》中记载,大禹的母亲叫修己。一天,她出门在外时看到了流星贯昴,晚上,在梦中她接下了这颗星,以意念和流星交感,而后吞下神珠。修己破开自己的背部,在石纽(今蜀地西川)生下了大禹。禹胸前有玉斗七星,脚上有纹路,好似一个“巳”字,所以为他取名叫文命。禹,姒姓,身高九尺九寸,即使站在上古身材威武的半神半人之间,禹也显得特别的高大威武。

“大禹生而具有圣人的异相。他的两只耳朵上各有三个孔,是大通的象征,可以兴利除害,疏河决江。”(《淮南子修务训》)这样看来,大禹一双耳朵象征着大通,头上又戴着钩诞生,相貌峥嵘特异,天生就是要来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的。
大禹像,出自《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大禹像,出自《历代帝王圣贤名臣大儒遗像》,18世纪绘制,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公有领域)

失败,付出了自己的。对于接续父亲事业的大禹,治水之事别有一番意义,他所背负的使命也更加重大。

舜和禹的对话

就像当年尧帝任命鲧治水留下了一段君臣之间的对话,在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尧典》中,也有一段舜帝命禹治水的生动对话。

舜帝问身边的人:“啊!四方诸侯之长,有谁能奋起光大尧帝的事业,管理百官,辅佐政务?”

众人回答说:“禹能行。”

舜帝转头望着禹说:“啊!禹,你去平水土,要勤奋,要努力!”

禹起身拜辞说:“稷、契和皋陶都比我有德,不如让他们去吧。”

舜把禹扶了起来,望着他说:“不,你去!”

大舜帝的朝廷中云集了当时天下一流的人才。判案如神严明公正的法官皋陶、通晓谷物耕作的农官后稷、能驯鸟兽听鸟语的林官伯益、主掌火和教育的司徒契,这些臣子个个才能出众,在的事业中各自扛起了独当一面的重任。在众多的天才和各国诸侯中,禹不单高大威武,他的智慧和能力也是多方面的。于是,治水的大任落到了禹的肩上。
大禹治水,出明仇英绘《帝王道统万年图》册页。(公有领域)

禹为了治水奋不顾身。《史记》上是这么写的:“他劳心劳力,在外地居住了十三年,多次走过了家门前而不敢进去。”他的吃穿都十分简单,居住的地方也非常简陋。面对浩浩的大水,禹劳心劳力,付出所有,在所不辞。

在大禹后裔越王无余的外传中,对于大禹勤恳治水、不遗余力的描述十分生动:“禹伤父功不成,循江,溯河,尽济,甄淮,乃劳身焦思以行。七年,闻乐不听,过门不入,冠挂不顾,履遗不蹑。功未及成,愁然沉思。”大禹治水心无旁骛,耳边传来也不去聆听,经过家门而不入,帽子挂着也顾不上取下来,丢了鞋子也不去捡。功业未成,沉思愀然。

河图宝书

在得到了舜的任命之后,禹来到了河岸上,眼前是浩浩荡荡的河水。只见远处有个身子老长、白面鱼身的人鱼忽地游过来,“唰”一下浮出水面,把上半身立着,撑著颈子先道一声:“我是黄河之神。”然后只聼他朝禹一声声高声呼唤:“文命!文命治水!”禹不由得迈上前去,河神把臂伸得老长,授禹一张《河图》,指点他大水难驯的野性子,又亲授他如何治水。叮嘱完后,河伯沉入渊水之中。

禹展开手中秘笈一般的宝图,那是一张纵横交错的河图,上面详细描绘了河流山川的脉络。在还没有地图的上古时代,这是一张河神亲自馈赠的河脉密图,可见这张河图的份量。

另外,《尚书》中还有神龟背上驮著河图献给大禹的。“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尚书洪范》孔安国传)

有了河图,禹治水进展神速。然而在《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的记载中,大禹获得治水之法却这么简单的。

禹王治水没有进展,心中郁闷。他在《黄帝中经》中读到:在南岳山岭上,有一册金简玉书,载有治水之策。于是大禹东行到衡山,献祭上白马,但没有得到所求。于是禹王仰天呼啸,夜里梦见穿红色绣衣的男子,自称是玄夷苍水的使者,听说天帝使文命到这里来在此等候。红衣人告诉禹王:“要得到金简玉书,就得在黄帝岩诚心斋戒,待到三月庚子日那天登上山来,找到一块发出响声的大磬石,朝着石头呼唤即起回声。这时把石头掀开,就可以得到《金简玉书》,书里是治水要诀。”

在黄帝岩 (即南岳金简峰),禹果然发现一块磐石,便对着它呼唤,果然有回声传来。巨石上长著一株珊瑚状的灵芝,撬开岩石,只见红灿灿的金简、晶莹剔透的玉书,书简用白银丝绒编织起来,看起来金光耀目。(《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就这样,大禹从南岳衡山获得了内含治水要诀的金简。#

参考文献:
1. 《春秋左传正义》
2. 《拾遗记》
3. 《帝王世纪》
4. 《山海经》
5. 《史记》
6. 《拾遗记》
7. 《淮南子》
8. 《尚书正义》
9. 《水经注》
10. 《吴越春秋》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向导被老虎吃掉,自己还要不要前行?

华夏诗醇:“山,依旧好;人,憔悴了…”

作者: 郑重 来源:正见网

陈草庵:《山坡羊•叹人》
晨鸡初叫,
昏鸦争噪,
哪个不去红尘闹。
路遥遥,
水迢迢,
功名尽在道。
今日明日老!
山,依旧好;
人,憔悴了……

【注解】
山坡羊:元代散曲(通称小令)中吕里的一个曲牌名。
昏鸦争噪:黄昏时分的乌鸦,竞相鸣叫。噪(读灶):群鸟的鸣叫。
哪个不去红尘闹:哪个人不到繁华的城市,去尽力地追求。红尘:闹市的飞尘,这里指繁华的城市。闹:轰轰烈烈地干,如“闹生产”“闹元宵”。
路遥遥:路途遥远。
水迢迢:水程漫长。迢(读条):遥远的样子。
功名尽在长安道:追求荣华富贵的人,都奔波在长安路上。功名:功绩和名声。长安:古代帝王的京城,在今陕西西安。
憔悴:困顿萎靡的样子。《楚辞•渔父》;“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赏析】
陈草庵是元代作家中的“前辈名公",《录鬼簿》中称他为“陈草庵中丞”。生平事迹不详。

这首小令意在说明:奔走仕途,争名夺利,耗心瘁力,实在是浪费青春和的愚蠢行为。

头三句,写:从清早晨鸡初鸣,一直到晚上群鸦归巢,许多人终日忙碌,去到那繁华的城市钻营奔走,何等辛劳!中间三句,进一步地叙述:更有许多人,或跋山、或涉水,不辞千里,来到京城,为寻求功名富贵,不知耗尽了多少心血。

以上六句,都是叙述性语言。最后五句,则是议论:今天这些为功名而奔波的人,都是青春少年;到了明天,却会在钻营奔波之中耗尽年华,变成一个龙钟老人,衰朽不堪。到那时——“山,依旧好;人,憔悴了!”是多么可惜呀!

此曲的结末数句,将“山”与“人”对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现了它的主题思想。其特色是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比的作用,他在《修辞学》中指出:“相对观念之意义,易为人觉察;其于并列排出时,尤为明显。”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并列排出”使“相对观念”更为“明显”的技巧,就是我们所说的对比。

此曲以“山,依旧好”来和“人,憔悴了”并列排比,使读者从中领悟到:起早贪黑,为功名而终日碌碌的愚蠢和可笑。“今日少年明日老”一句,也以对比的手法,说明了为贪图富贵而浪费青春,实在可惜。

如今,有不少人为了多挣些钱,而奋斗不息。特别是中共里的那些人,为了名利地位去营营苟苟,业力很大,身体内外,都是黑的,这些人己经“来日方长”,而是“枯槁憔悴,余时不多”了!奉劝这些人赶快“三退”,切勿再误!

这首小令,至今仍然有着十分现实的教育意义。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从宋玉之《风赋》,看阳春白雪的温文尔雅之道

作者: 观心 来源:

中国文化,文以载道而化人入道,是道这一层次的半神文化。半神文化,重悟道之意的表达,表面文字对应着作者高境界的悟道之理,重悟性,天地人一体的逻辑自在其中。对于修道者的文章,没有悟性的人,只能看懂文章表面论述的现象而知做人的道理和事理,深层次的道理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历史上有佛家有八万四千法门,有三千六百法门之说,小道出家,大道修炼不离世俗,屈原和李白都是大道修炼者。以宋玉答楚问,屈原和其弟子宋玉都是阳春白雪之流,非下里巴人可理解。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李白不被世俗所容,表面看被嫉贤妒能者排挤而离开唐玄宗,其实这是李白修炼过程中的必然经历。李白辞官以后周游名山大川,遇到王子乔和安期公及道家的紫皇。看到李白描写奇遇诗记以后的唐玄宗,还派使者去访道。屈原被放逐以后,同样在《远游》中生出求道之心,“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后在南方遇到王乔,被王子乔传道于他:

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之和德。
曰“道可受兮,不可传;
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
毋滑而魂兮,彼将自然;
壹气孔神兮,于中夜存。
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
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

为什么说屈原遇王乔的经历是真实的?其一,因为王乔说的话,只有得道的人才能明悟!其二,王乔所言的宇宙和道的奥秘“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这句话和释迦牟尼说的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一模一样!而佛经传入中国,是屈原以后几百年的事情了。翻译佛经的后来人,是否受到屈原“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的启发?

《远游》中,屈原最后以“超无为以至清兮,与泰初而为邻。”结束。屈原修道,达到超越一般道者的无为,超越道家最高的太虚境界,而与泰初为邻居。屈原是不是超越一般大道的更高境界来的?短暂一生,屈原师徒留下了中化中独一无二的“楚辞”之文风体裁之天界文化,影响中国士大夫精神几千年至今,“阳春白雪”之古朴高雅,余韵不绝!

公元前291年,宋玉8岁时随屈原入鄢郢。公元前284年,五国灭齐,楚将淖齿救齐时杀了齐王。当年屈原逐放,宋玉15岁。公元前280年夏,19岁的宋玉作《风赋》。

《风赋》的精神内涵比较深刻,表面讲王者之风,雄风的演变过程,其实包含修炼中精神和物质的演化原理。以《西游记》中的变化而论就一目了然:

孙悟空原先是修道者,得到与心性相辅相成的功能以后魔性大发,被天界加持成铜头铁脑和火眼金睛。没有孙悟空大无畏的勇猛降妖及火眼金睛来辨别真伪,唐僧早就被妖魔吃掉;没有唐僧善良天性的抑制,孙悟空也早就在无法无天中被天诛地灭!孙悟空的修炼之道,是从以恶制恶的降妖服魔开始,这就是最初的勇气,雄气!然后,孙悟空在修炼过程中不断的修去恶念,最终勇气逐步转化成清净的高能量物质,修成纯阳之体,肃清魔性圆满佛性而成斗战胜佛。

《风赋》开篇: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宋玉引用了师父屈原的两句话:枳句(zhigou)来巢,空穴来风。这句话与《远游》中屈原得王乔之教的“虚以待之存,无为之先;庶类以成兮,此德之门。”一脉相承。

枳句来巢:弯曲的枳树,会引鸟来筑巢。一方面指人不正直,会遭来外来因素;另一方面指大德者会招来贤者的帮助。

空穴来风:人的德性有漏,会导致外邪入侵,另指改过从善,修去不好的物质以后,空白的地方会被好的物质填补。枳句(zhigou)来巢,空穴来风,包括道家损之又损,乃至无为的道理。然后,宋玉又以雌雄两气来做具体论述,这就是年方19岁的宋玉之《风赋》的来历!

《离骚》中,屈原遇到上古的神仙巫咸的劝导,屈原追求美玉一样洁白无瑕之温文尔雅,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品质的一生,最终得道而离骚回归!留下美人之美好的人文精神,于人百利而无一害的优良品质之道德化世的人文熏陶:一如既往的初心不改,锲而不舍的坚贞不渝!既具备美玉一样温文尔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坚守,又以本性之善良的柔顺而劝善化世,以道德修养的完美品质以示人而利益世人!形成中国文化中独树一帜的香草美人之道。

精神与物质之一性的精致大雅,温文尔雅,重道德修养与技能修炼的德艺双馨,这就是完美人格的香草美人!宋玉继承了屈原道的精神体现在对王者和而不同的雅谏,面对怀疑及野蛮或残暴者的质问,祥和安宁的劝善,言论得体的随机而行的答疑,这种境界当属凡圣之别!

宋玉是屈原的弟子,当师父被迫害时候,宋玉无怨无恨的劝善楚王,这与我们当今大法弟子的讲真相是多么的相似?!面对被残暴中共党文化洗脑和欺骗的无辜百姓,面对残暴的警察和邪恶的助纣为虐者,大法弟子一视同仁的救度,是多么的可贵和值得尊重。再看《神韵》的大雅之道,对中西方众生中上流的启蒙和救度力度,师父正法的风采,演员真修为体现的大雅和文明,这是我们大法弟子要普遍认真对待和学习的事情。

师父2016年07月31日至近期连续共六篇经文,个人体会:修得越好,越能自然体现修炼者的道德文明和神采,道德修为深浅体现讲真相和劝善言辞的清浊和平时为人处世的理性分明与通达,对中国、世界乃至修炼者周围环境整体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法弟子讲真相,不仅仅满足于敢讲,还要尽善尽美的讲好,讲出王者的风度,慈悲与威严同在的讲得优雅得体,神采飞扬!

《风赋》原文: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惨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正见知音系列节目《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5):帝尧识英才穷小子衣锦还乡

来源:

编者按:本节目是正见网《正见知音》广播节目中的系列节目,改编自大纪元系列文章《千古》,在尊重原稿与史实的基础上,以形式为听众们一一介绍中华五千年来德才兼备留芳千古的。敬请收听。

MP3 文件

下载:按鼠标器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目标文件保存为…」(Save Target As...)。

上集说到老张头壹家为了地里庄稼和邻居老王家大打出手,老俩口吃了败仗就跑到村外抱头痛哭。舜正好在地里收割,看见这情景就过来劝解。老张头说今后我们这日子咋过啊?要么到帝尧那儿上访去?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神韵北美继续热演 各界精英推崇

联苑奇葩——析字联

作者: 天成 来源:正见网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由于其雅俗共赏的特点,为人们所亲近之。有了如此好的“人缘”,就会注入众多智慧的参与,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便是一种必然。在绚丽的联苑“百花”里,有一种联颇具意趣,芳名“”。

析字联是利用汉字可拆分离合的特点,将汉字以一拆多,或以多合一而制成联语。优秀的析字联,析字巧妙、对偶工致、富含寓意,这是此“”的三美所在。品读之,或觉妙趣横生,或觉曲折有致,或可启迪智慧,或感丰富韵味。而此种对联,除了品读、增趣之外,还会派上什么用场呢?

“妙人兒倪家

据说过去有位倪姓姑娘,才貌双绝,想觅一有才华的如意郎君,便以联征婚。所出上联为:

妙人兒倪家少女

慕名而来求婚的男子可谓络绎不绝,但因上联难度太大,不易对出下联,皆丧气而归。

我们来看看这个难倒众多男儿的联语,这是一句巧妙的析字联:首字“妙”拆开为句末的“少女”,而“人兒”正合成“倪”字。整句既离合巧妙,读来顺畅自然,又切合出联者身份,展现了姑娘的聪慧才智。

虽然当时没有觅得佳对,但历来这类难联都会激发人们试对、续对的兴趣。现今已有了几个对句,择取两个:

大言者诸葛一人

仙王公玜宇山人(玜古同“玒”,音hóng;玒,玉名。玜宇取琼楼玉宇的玉宇意)。

这两个对句与出句运用了同样的方法,拆分离合的位置相同,构成下联。您觉得哪个能与上联相匹配,或都有不尽人意之处?

那么,也期待联苑高手们妙手制出更贴切的下联、与之匹配成双,这样也可了了倪家姑娘的一桩憾事呢!

汉字的或分或合,变化奇巧而成联,正似这上联中娇俏慧中的“倪家少女”,为我们小小展示了一把!

在对联盛行的清代,上为学士文人,下为妇人孺子皆喜闻乐道,由对联自然引出不少趣话!

牧童出联难

“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的李调元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以善对闻名,但据说有一次被一个小牧童出对所难倒。(注2)

一天,有一牧童在路玩耍,以三块石头垒成一座石桥。正逢李调元坐轿途径此处,见石桥被轿夫踢倒,牧童便吵闹了起来。李下轿探究竟。牧童听闻是李调元后,说:“听闻李大人善于联对,那么今天我出一联,如果你能对得出,我便不再计较。”李调元觉得这小孩很有趣,于是点头应允。牧童言道:

踏破磊桥三块石

“磊”可拆分成“三块石”,牧童的这个出句是以刚才发生的事件入联。李调元左思右想,竟未对出。只好说回去考虑考虑,并约明天再来此处应对。

回家后,李调元茶饭无心,仍在思觅下联。其夫人也是善对之人,问明缘由后,笑道:“这有何难!”只见她在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出”字,然后用剪刀在字中间一剪,剪成了两个“山”字。李调元恍然大悟。

次日一早到约定地点,牧童已等在那儿,李调元对出下联:

剪开出字两重山

哪知牧童听后哈哈大笑:“李大人,这恐怕是你夫人对出来的吧?”李调元大惊,问:“你怎么知道?”牧童答道:“妇人常与针线、剪刀打交道,可见这下联应是出自妇人;你是男子汉,要用也应用刀、斧之类的吧。何不将下联改成‘劈开出路两重山’?”李调元听后不由得赞赏道:“你这真是聪明!”于是将下联改成:

劈开出路两重山

其他析字联略举

明朝苏州才子唐伯虎与人作析字联:

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此联巧妙之处在于“十口心”合“思”,“八目尚”成“赏”( 繁体賞),且运用了顶针、复字的手法。整联文义通畅,上联显报国之心,下联示悠然雅致。

据说郑板桥为山东县令时,一方丈投诉,说寺庙周围林木常遭滥伐,他出一禁令。于是郑板桥写下提倡保护寺旁林木的“离合字联”禁令: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上联寸土拼成“寺”,寺言合成“诗”,“月”乃“明”字出;下联双木拼成“林”,林示合为“禁”,“斤”自“斧”中来,且句间兼用顶针格。上联末句取唐诗一句,下联末句出自《孟子•粱惠王上》。制联可谓巧妙。

清朝乾隆年间一次乡试,直隶学政吴省钦任主考。此人公然贪赃行贿,营私舞弊,录取不才。落第考生们愤愤不平,其中一学子将“吴省钦”三字拆开,制成一妙联:

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岂可望功名。
横批:口大欺天

上联嵌“省”字(少目合为省),下联嵌“钦”字(欠金合为钦),横披嵌“吴”字(口天合为吴)。主考行贿之举的确令人不齿,而学子揭露科场舞弊的方式竟也可以这样文绉绉!所制对联既巧妙又犀利,张贴到考场门口后,全城惊动,吴省钦声名狼藉。

此为还有人们所熟知的: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横七刀,竖八刀。
(上联拆“冻”、“洒”字;下联拆“切”、“分”字。)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白水泉边好,少女更妙。
(上联拼“岩、枯、柴”字;下联拼“泉、好、妙”字。)

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
木门闲可至,两山出大小尖峰。
(上联合“竹寺”为等,“双手”为拜,“四维”为罗繁体;下联合“木门”为闲,“两山”为出,“大小”为尖。)

鸟入风中,衔去虫而作凤;(注2)
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一明分日月
五岳各丘山
……

中华文字,美哉,妙哉;对联,嘉趣,奇趣。汉字的可拆分离合,对联的其雅俗共赏,当它们融为一体时,意趣横生,精彩绽放,让人足以记住这联苑奇葩一朵——析字联。

注1:此对联的来历亦有其他说法。
注2:“鸟”、“风”、“凤”取繁体。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张纲太守与造反农民

作者: 陆文 来源:正见网

梁商死后,儿子梁冀掌权,他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却装模作样,建议东汉顺帝,派大臣下地方巡视,了解情况。

朝廷派遣杜乔、周举等人,下乡巡视。他们二人,都很快出发了。

只有张纲(108—143,东汉名臣),拒不接受诏令。他驾着马车,走到洛阳县的都亭,解下马鞍,把大车的轮子拆下来,埋在亭边的土坑里,表示抗议。他厌憎梁冀一帮人专制横暴,不禁愤怒地大骂道:“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他是说,猛兽在大道上横冲直撞,没人敢管;却要去巡察那些狐狸和兔子,这有什么用?还不是大惊小怪吗?他转回朝廷,就告了大将军梁冀一状。自然不会有结果。

但却惹恼了梁冀,他心中十分憎恨张纲。当时,广陵人张婴,聚集好几万人造反,没人能制得住。梁冀心生毒计:立刻调张纲去当广陵太守,看他怎么办?

张纲为人正直,办事直爽。带着十几名随从,直抵张婴的城堡门边,停了下来。张婴大惊,赶快关紧营门。张纲太守,站在外面,亲自喊话:“我奉诏命,特地来见张寨主说话,请开门吧。”

张婴见太守的态度很诚恳,带的人又少,就打开营门,亲自走到张纲面前,施礼致敬。

张纲把他和他的几位副手,邀请到自己的驻所军营里,摆好酒席,请他们上座,然后说开了心里话:

“诸位聚众闹事,也是迫不得已的。这些年来,官吏为非作歹,百姓怨声载道,政府是有罪的!但是,诸位造反,也不合乎大义。皇帝仁爱,愿意用恩德,来感化叛乱,特叫我来说清道理,只要你们洗手不干,就是好老百姓。不然,天子震怒,大军包围,诸位就要身首异处,祸及子孙断绝。可是,转祸为福,也就在今天!还望诸位三思!”

张婴等人听了,感动得热泪满面,连连赔罪:

“我们都是乡下愚民,有苦没法告诉朝廷,受不住欺侮,才聚在一起,求活命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性命,就像锅里的游鱼,不多了,活得一天是一天!现在听了太守的开导,我们明白,今天就是新生的日子。”

张婴回到城堡里,带着妻子儿女,反绑双手,领着一万多人,主动找太守投降。

张纲按照受降的礼节,解开绑缚,与他们携手,进入营房,吩咐设酒席庆贺,和造反的农民,一同干杯。接着又为他们安排生活,分给田地,送回老家团圆。

扬州一带,十多年的混乱局面,就这样结束了。

朝廷要封赏张纲。但是,梁冀原想借刀杀人,不料反而让他立下大功,更加妒恨,便一手遮天,阻住了这事:未行赏赐。

张纲当了一年多太守,不幸因病去世。张婴等,带领五百多人,披麻带孝,从广陵出发,一直把张纲太守的灵柩,送回张纲的故乡——蜀郡犍为(地名),从东到西,总约三千多里水路,来回半年时间。张婴他们五百多人,该是何等的虔诚!(善良的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善良:都是这样的源远流长啊!---笔者附赞)

当时,像张纲这样的好人,还不少,只不过表现有所不同,在历史上,也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事据《资冶通鉴》)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善恶必报并非戏言

作者: 陆文 来源:正见网

今天的中国大陆,天灾人祸太多了,身边时不时的都会遇到一些事:谁出车祸了,谁得癌症去世了,那个被双规了等等,时间长了,因为没有一个正确的思想作主导,在党文化的蛊惑下,都当作人生的自然规律了,归结为人自己不小心了,开快车了,吃东西不注意了,卫生条件差等,不相信有报应的存在,包括那些有各种信仰的,在人云亦云面前,也会说一句:“不可不信,不可全信。”对善恶必报的天理也不敢坚信了。

传统文化故事里,都包含着善恶必报的天理,每一篇故事都是完整的记述,主人公做了什么事,后来才有什么福报或恶报。前有因,后有果,真实的呈现在今天人的面前。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都是他一生中耳闻目睹真实故事的记载,里面有这么一则故事:献县官吏王某,善于写刑讼,很会巧取别人的钱。然而每次有金钱积累,必然有一事耗去。城隍庙里有一个道童,他在晚上时听到两个鬼吏拿着官簿对算。一个说:“他今年得的钱很多,应当用什么法销掉这些钱?”正沉思的时候,另一个说:“一个翠云足矣,不用更麻烦了。”因为这个庙常常有鬼出没,道童已习以为常,也不害怕,只是不知道翠云是何许人也,也不知这两个鬼吏在为谁销算。

过了不久,有一个妓女翠云来到献县,王某非常宠爱她,在翠云那儿花费了八、九成积蓄,又染上了恶疮,求医问药,等到痊愈,所积蓄的已经荡然无存。有人计算他平生巧取的,能算出来的就有三、四万金。后王某突然发狂暴死,竟然没有买棺材的钱。

王某利用善写诉讼巧取别人的钱,违背了天理,最后落得个突然发狂暴死,买棺材的钱也没有,这不是报应加身了吗?

去年的一月到十二月,被中共法律判刑的官员有多少,原公安部副部长、中央“主任李东生被判15年,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被判无期徒刑,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被判无期徒刑,原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被判12年半,原山西省副省长杜善学,被判无期徒刑等等,他们落马的背后,都有迫害法轮功的罪恶,甚至活摘法轮功学员器官牟取暴利的罪恶,中共当局出于保党的需要,掩盖了他们的罪恶,导致他们重罪轻判,这也只是一时,更大的报应在后边等着呢。

从中也说明了一点,不是中共恣意妄为的乐园,了法轮功,中共也不是他们作恶后的保护伞,善恶有报的天理仍然在主宰着人类社会。中共说善恶有报不存在就不存在了吗?自2012年以来的中共高官落马潮就是善恶报应天理在人间的体现。是迫害法轮功的罪恶导致他们今天的报应,这还是中共掩盖了真相后的结果。

神韵艺术团正在全球巡回演出,中共还在不断的干扰和破坏;今年1月初,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公开向“司法独立”宣战,紧接着两高出台司法解释,妄图掀起新一轮的迫害法轮功的浪潮。到了今天,遍天下,世人已经越来越清醒了,还在迷惑或观望的中共官员该清醒了,中共一日不亡,它要害死人的本质就不会改变,临死前还想害人一把,妄图继续绑架众生迫害法轮功。

善恶有报是千真万确的天理,绝非儿戏与戏言。天灭中共也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中共作恶多端的必然报应。“放下屠刀,回头是岸。”上天有好生之德,给了每个人均等的得救之缘,除了那几个迫害法轮功的元凶与帮凶之外,每个人都有了解真相,真诚忏悔得救的机会。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了这个店。抓不住这个机会,就会知道自己失去的是什么。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冥冥之中有定数:王阳明石刻“嘉靖我邦国”

作者: 吕文 来源:正见网

明代最著名的大儒王阳明(西元1472—1529年),名“守仁”,自号“阳明子”,故后人多称其王阳明。他是儒家的修行人,是通过打坐修炼而拥有超能力的神人,历史上留下了不少这方面的记载。

例如,正德十四年(西元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叛乱,仅过四十三天就被王阳明带兵平定。朱宸濠被俘后没有被立刻处死,而是被押至南京,献给明武宗。第二年(正德十五年,西元1520年)正月,王阳明亲笔写了一篇题词,并刻于庐山石壁之上。

题词全文如下:“正德己卯(西元1519年)六月乙亥,宁藩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还救,大战鄱阳湖。丁巳,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靡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式昭皇灵,天下已定,嘉靖我邦国。”

最初人们看到这篇石刻,只以为是王阳明以这种方式自述此事件始末。然而当年(西元1520年)九月,明武宗不小心翻船落水,从此生病,于次年(西元1521年)三月驾崩。明武宗没有儿子,经朝廷大臣商议,迎立兴献王之子为新君,第二年(西元1522年)改年号为嘉靖。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王阳明竟有未卜先知之能,他在石刻中的最后一句“嘉靖我邦国”,早已预示大明下一位天子的年号。

王阳明用石刻的形式,提前两年暗示了明朝将要发生的变化,现在却有一块藏字石,其上天然生成的文字明示了中国未来的巨变:2002年,贵州平塘县发现一块藏字石,该石壁上显现“中国共产党亡”六个约一尺见方的横排大字,字体匀称方整,笔划凸出石面如浮雕,令人称奇叫绝,当然第六个字:“亡”字,在大陆没有人能公开报道。2003年贵州省乃至北京多批次的专家组团都先后来此考察,结论均是:“浑然天成”,字体凸出部分乃由海绵、海百合茎、腕足类等生物化石组成,绝不可能由人为造假而成。

这浑然天成的藏字石,其实是上天,是对人民的明示:中共气数将尽,灭亡在即。众多的中国人都曾加入过中共的党、团、队组织,加入时还都发过把自己的和一切献给它的毒誓,成了这个党所谓的“新鲜血液”,它的一份子。那么中共灭亡时,就像一个人死了,其所有的血液、细胞也都将随其一起死亡一样,届时中共所有的党团队成员也都将因此而遭殃,成为可悲的殉葬品。如何摆脱这未来的劫数,办法就是:声明退出中共邪党的一切组织(可用化名)。了,就不再是它的一部分了,中共灭亡时的灾难就与你无关了。

王阳明的石刻预言,只与明朝上层权贵利益相关,皇权更迭对普通人影响不大,然而这块藏字石透露的信息,就真的和广大的中国人民生死攸关啊。请千万不要忽视!请您不要说我只管自己挣钱生活好就行了,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关注社会变迁,响应历史发展的大势,顺应天意而行的人才能真正笑到最后。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不要和上天对着干,要“天人合一”,“顺天应人”方能长久。藏字石告诉我们:中共灭亡是天意所致的必然;从民心角度来看,中共已失尽民心,这个极权独裁体制必被淘汰。唯有退出中共,才能上合天意,下顺民心,才能進入一个没有共产党的新中国。

资料来源:《碧里杂存》

本文标签:, , , , , , , , ,

from 气功

2017年3月7日星期二

【中国历史正述】夏之二:鲧盗息壤

来源:正见新闻网 作者名:  神传文化中国历史研究组

夏朝:时代之一

鲧盗息壤 触犯天条

在帝尧的时代,洪水泛滥,野兽横行,天上飞的、地上奔跑的猛禽野兽远比人要多出许多倍来。先民在浑浊的黄水中奔走逃命,刺寒的风在水上刮,饥寒交迫,朝不保夕。为了治平这滔天的洪水,尧帝召集众臣子来到身边。

《淮南子齐俗训》中赞美尧之治:〝尧帝治理天下,以舜为司徒,掌理政事教化;以契为司马,主掌军令;以禹为司空,主掌工事;以后稷为大田,主掌农事;以奚仲为工师,掌百工。尧帝治理万民的法子就是让住在水边的打鱼、住在山林中的伐木、住在川谷中的牧猎、住在平原上的耕地。各地有其适合的事业,各事业又有其工具,各种工具又有其用,各种用途又有适合之人。〞

现在,这些贤能而又各得其位的臣子一个个围绕在尧帝身边,年岁已高的尧帝一头银发银须,人就如同阳光一般和煦。他望着身边的众臣,殷殷地问道:〝这水浩大比天高,有谁能治理呢?〞

讙兜说:〝共工聚拢又安抚民众有功,可以用他。〞这共工是古代的水官,是曾与颛顼争帝而撞断不周山的共工氏的后代。

尧帝回答:〝共工巧言善道,居心不正,貌似恭敬,欺骗上天,不能用他。〞

尧帝又开口问:〝四岳啊,如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民众都万分的愁苦,谁能治理这水呢?〞

这一回众臣都说鲧可以。尧帝说:〝鲧会违背天,毁败同族,不能聚拢民心,不能用他。〞

然而四岳说道:〝不如就任用他一回,真不行再说。〞

尧帝颔首说:〝也好。〞

《山海经》中记述鲧是黄帝的曾孙。他封在崇伯,也就是嵩山一带,是一位有着贵族血统的诸侯。嵩山在今天的河南中部,古时又叫嵩高、崇高,北临黄河洛水,南临颖水。由于鲧封在崇山,日后这里成为夏人世代居住的。《史记?夏本纪》、《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也有说鲧是颛顼的五世孙(《世本帝系》)。

在四岳的推荐下,尧帝命鲧治水。鲧以土筑,也就是筑堤阻挡的方式来治水。此外,鲧还以版筑,也就是筑城墙的方式来围堵洪水。《淮南子原道训》记载鲧发明了筑城墻的方法:〝鲧作三仞之城〞。然而洪水涛涛,鲧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没有法子治理这无边的

天上有一种神土叫息壤,能够自生自长,永不耗减。把它掷在水中会一直不停地生长,盖过大水。传説鲧最终去上天盗来了这神奇的息壤,以填土掩埋的方式来治理大水。

〝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山海经注》)说的就是这个神土。

大水无边无际,鲧一回又一回在滔天洪水中撒下息壤,用息壤在河岸上筑起河堤,水上涨一尺,息壤也长高一尺,然而河堤越筑越高,却挡不住不断漫延而来的大水。

此外鲧又修起三仞高的城墙,在城内囤积财物,大水暂时被挡在墙外,却并没有被真正根治。而诸侯却都渐渐背离了鲧。如此耗费了九年的时间,鲧指挥人们修高墙、修堤坝,却因为不〝修德于天下〞,大水依旧四处泛滥。鲧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上天盗取了天帝的息壤,拿到地上来治理上天用以警示的洪水。而他治理的方法,又是以防堵、堙塞为主,这既违背了水往低处流的本性,亦违背了〝金木水火土〞的之法。

天帝发现鲧盗取息壤,又以围堵的方法治水,勃然大怒,派遣祝融下来殛鲧于羽郊。《山海经?海内经》对鲧之死如此记述道:〝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侍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被杀后,其神化为熊,遁入了羽渊。亦有说鲧死后三年不腐,剖之以吴刀,于是化为黄龙。海民在羽山建庙四时祭拜鲧。庙一旁的水渊中,不时有大玄鱼或蛟龙从水面一跃而出。

天上的理与人间的理是相通的,鲧盗取息壤,不仅触犯了天条,也干扰了地上的法则,所以,当天帝震怒殛鲧于羽山时,对应到地上,也留下了大舜帝因鲧治水不利而放逐鲧的记载。《尚书舜典》中这样写道:〝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舜帝在处置四凶时,将鲧流放到羽山。#

参考文献:
1. 《淮南子》
2. 《史记》
3. 《通雅》
4. 《尚书》
5. 《山海经》
6. 《春秋左传
7. 晋.王嘉《拾遗记》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成语故事】先入为主

酌古鉴今:疯狂贪婪 落得千载骂名

作者: 林灵 来源:正见网

梁冀的妻子孙寿,封为襄城君,地位和皇室的大公主一样。她的封邑在阳翟(地名),每年收进租税五千万。这一对夫妇,品质同样坏,心肠同样毒,一起奢侈享受,贪婪纵欲,在中国历史上很少见。

秦宫(人名)是梁家奴仆,会巴结夫人,提升为太仓令,主管皇家仓库,威风凛凛,各州郡的长官,每年都要向他进贡。

梁家在城西,有一座深宅大院,专门窝藏各类凶犯。这些人蛮劲大,杀人不眨眼,被梁冀及其妻子,养作打手,有好几千人。梁家经常强迫平民百姓作奴婢,取名“自卖人”,大意是说他们自己愿意出卖的。梁派遣门客收集各地的富户名单,造成册子。看准某人后,突然说他有罪,逮捕入狱,酷刑拷打;再叫门客暗示这家,用钱求官府赎人,给少了就杀。碰到的人家,就要倾家荡产,不然就要人头落地。

扶风(地名)的富翁士孙奋,生性吝啬。梁冀叫人送他一匹马,再向他借钱五千万。士孙奋愿出三千万,梁冀不满,向官府告发,说士孙奋的母亲,以前在梁家管仓库,偷走十斛白珠子、紫金一千斤,逃回老家,才富起来的。士孙奋的兄弟,都被关进监牢,在酷刑中折磨而死。一亿七千多万钱的家产,被没收后,都装进了梁家库房。

梁冀和孙寿各有府宅,前门相对,互通来往。他们嫌城里狭窄吵闹,专门开辟大花园,连绵几十里,堆土造山,栽种花木,里面有峭壁悬崖,深涧曲水,亭台楼阁,将山林野趣和皇室豪华,融为一体。园中驯养着大量的珍禽异兽,专供打猎取乐。夫妇俩常常驾着牛车,大批歌妓簇拥,一面游玩,一面歌舞,夜以继日。又在附近各县建筑园林式的宫苑,为休养地。

有一个兔苑,方圆几十里,全国各地最好的兔种都有了,皮毛上作有记号,分类放养。谁要伤害兔子,当场处死。有位商人,不晓得禁令,误伤了一只兔子,孙寿要追究责任,你扯我,我牵他,结果杀死十多人。

梁不疑是梁冀的亲兄弟,二人互相配合,做过不少坏事。不过,弟弟爱读经书,喜欢结交士大夫知识分子,装点门面。兄长动了疑心,把他从河南郡太守任上,调为光禄勋,再叫儿子梁胤,接任太守。这位公子才十六岁,相貌奇丑,官服穿得歪歪扭扭,不成人形。百姓见了,指指点点,当作笑料,可他照样当他的官!梁不疑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兄长怕他背后与人来往,派暗探盯住大门,凡有人来,便偷偷地记下,关系很紧张。

南郡太守马融,以前是梁冀的部属,也是梁不疑的。他去南方上任,和江夏太守田明一起,顺路到梁不疑府上告辞。梁冀竟暗示自己的爪牙,诬告马融贪污,也给田明按了个罪名,两人被判挨鞭刑,再剃光头,流放到朔方郡。马融自杀未成,田明在半路上病死了。

梁家人执掌朝政三十余年,前后有七个侯爵,三位皇后,六个贵人,两任大。夫人和女儿封“君”的,像侯爵一样的地位,也有七人;三人是皇帝的女婿,卿、相、尹、校(官阶名)共五十七人。各地进贡,总是把上等货色,先送入梁府,然后才交到皇宫。文武百官升降调迁,先到大将军府上谢恩,再去尚书府办理手续。中国上像这般威风的一家子人,是极少见到的!

梁冀心胸偏狭,不能容人,谁要是得罪了他,必遭杀身之祸。

吴树为人正义,他上任去宛县,当县令,辞别时,梁冀请他照顾境内的宾客族人。吴树说:“小人奸诈贪鄙,本来该杀。大将军是国家的主宰,我陪你半天,没听你提到一个仁人君子,向我托付的尽是无聊之辈,我是不敢奉命的!”说罢,拂衣而出。吴树到任后,一连诛杀虐民害物的梁家宾客几十人。梁冀得知,恨得要死了,却苦于找不到堂皇的理由加害他。后来,吴树调去荆州,向梁冀告辞,哪知饮水里,被梁冀放有毒药,刚走出府门,就死在车上了。

辽东太守侯猛,接到调令,没向大将军梁冀辞行,上任不久,竟遭诬陷,腰斩而死。

汝南人袁著,也是一位正义之士,在皇帝身边做郎中,刚十九岁,他向朝廷上书说:“春去秋来,各有定时,高官厚禄太久了,会发生灾祸。俗话说,‘枝叶太密,要损伤树心’。希望大将军主动让出权力,保护身家性命。”这些话很直率,也很实在。梁冀晓得了,不能容忍,马上派人追杀。袁著只好改名换姓,装病假死:用蒲草编成人形,放在棺材里作替身,按规矩出殡。不幸被密探查出伪装,随即把袁著抓住,一顿鞭子,活活地把袁著抽死了。

太原人郝絮和胡武,是袁著的朋友,也是两位正派做人、不怡杀头的义士,向朝廷上书,说:“推荐人才,不必一定要向大将军粱冀请示报告。”梁冀火了,下令追杀,胡武一家死了六十多人。郝絮打算出逃,又怕连累亲友,就请人抬上棺材,到大将军的府门前,递上一封解释的书信,然后服毒自杀,总算保全了家人的性命。

更有厉害的事呢:汉安帝的母亲耿贵人,死了,梁冀找她侄儿索取贵人的宝物,没有如愿,结果她们全家人。都遭诛杀。

涿郡人崔琦,文章极好,很受大将军器重。崔琦替他担心,专门写了《外戚箴》和《白鹄赋》,讽劝梁冀,劝他谦和些。他不但不领情,反而大发雷霆,想动手杀人。崔琦说:“管仲在齐国当宰相,爱听别人的讥讽话;萧何辅佐汉高帝,设有专门收集意见的机构。大将军您却不然,却耍封住别人的嘴巴,难道想要黑的变白、鹿也变成马么?”梁冀无言可答,便把崔琦打发走了。崔琦自知性命危险,赶快逃走,最后还是被追捕,杀死。

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梁冀后来跟一帮太监发生了矛盾,他派出刺客,杀死不少宦官。东汉桓帝忍耐不住,和中常侍单超、左倌等人,秘密商量,突然下令,要司隶校尉张彪,包围大将军府,收缴梁冀的印绶,把他降为侯爵。

梁冀和孙寿,遭到意外打击,崩溃了,他们也自知罪大恶极,最后双双自杀。牵扯到的文武大员,死了几十人,罢免门客故吏三百多。一时之间,朝廷变得空荡荡的没人了。梁家的财产被公开拍卖,合计三十多亿铜钱,统统上缴给了国库。所有的园林宫室,也拆还给老百姓了。

梁冀破败了。他们夫妻,是那样贪婪聚敛,巧取豪夺,不惜一切。到头来人财两空,死时没带走一个铜钱,还落得千载骂名。

(事据《资治通鉴》)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艺术与鉴赏:古代女子一生最美的情结,十指春风话刺绣

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华人学子加入悉尼大学法轮大法社团

来源:正见新闻网

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至三日,是澳洲大学新学年开学日,众多社团在校园里设立摊位招募新成员。大学的法轮社团也加入此活动并颇受欢迎,尽管三天持续下雨,还是有八十多名华人及西人学子注册加入社团,特别是很多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对法轮功表示出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年一度新生入学熟悉校园环境的时间,两名新到的中国学生路过法轮功社团的摊位时,起初露出惊愕的表情,随即向现场的学员们了解法轮功真相,好奇的问了许多问题,听得也很仔细。临走向学员们要了一些资料,并说回去后要仔细查查,好好了解一下法轮功。

图为社团摊位

另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留学生,主动来到法轮大法社团的摊位签名加入。他表示以前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对法轮功的宣传都是负面的。听取法轮大法教人修心向善及在国内遭受迫害的真相后,他当即在手机上跟随悉尼大学法轮大法社团的脸书页面,成为社团粉丝。

一位喜欢传统文化的中国女生和学员们交谈了很久,开始她认为法轮功与政治瓜葛,不爱国。了解到残酷的迫害真相及爱国与爱党的区别后,她顿感释然。

很多本来对东方打坐感兴趣的西人学生,也注册加入社团。据悉,悉尼大学法轮大法社团每周二在校园里免费教功。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感悟神韵(之九):感悟神韵的慈悲预警与开示(完结篇)

作者: 曾錚 来源:正见网

笔者在感悟神韵系列的第一篇,《感悟的主旨》中曾经写道,“每一年,神韵的第一个舞蹈一定是诗史般磅礴和惊心动魄的宇宙中的正邪大战,以及创世主為拯救偏离了法的宇宙、為挽救众生,而带领众神下世,在中原大地开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故事。而最后一个节目,也一定是表现在人类历经不同朝代、走过数千年历史,进入到迷茫的今天,善良被邪恶镇压,天灾人祸不断,人类走向自我毁灭的边缘之时,慈悲的巨佛光明大显,从天而降,救人类於千钧一发。获救的世人与天国的眾仙一同欢歌,感恩创世主的救度,庆祝新纪元的来临……”

这段描述是我追看神韵十年以后的一个总体记忆和印象,但若要细论,每一年的节目都是全新的,所表现的“末世天灾与人祸”,也不尽相同。笔者以前也没有太留意,只把这些当作一个个「节目」在看,直到2011年。

神韵2011年是2月份到澳洲的,在悉尼连演了16场。那年最后一个节目是大海啸来临时,神佛救人於危难关头的最后一刻。天幕上表现的海啸来临的场景非常逼真,撼人心魂。

一个月以后,2011年3月,发生有记录以来最大的近海地震,随之引发强烈海啸和核电站事故,海岸线3公里以内的大部分地区被海啸淹没,许多沿海城市与设施遭到摧毁,仅宫城一县死亡、失踪人数便接近11,000人,难以估量……该次震灾也因此成為日本歷史上伤亡最惨重、经济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当时在电视里看到日本海啸来临的画面时,心里不禁一震:这不跟在神韵演出中刚刚看到过的一模一样吗?原来,神韵早已告诉了我们……

意识到这点时,心中的震撼真是无以言表。但这种感觉,这种震撼,又不知怎样去说,该向谁说,於是就只能将之藏于心底。

2012年神韵再次在全球巡迴时,笔者已经从澳洲来到了美国,分别於4月及5月在纽约和费城两地观看了神韵。

那年最后一个节目也非常震撼,表现的是一个燃烧着的大陨石或小星球撞向地球,引发山崩地裂,在万分危急的最后一刻,慈悲的主佛再次从天而降,大放光明,挽救了人类。

2012年10月27日,神韵在早已结束了通常的全球巡迴演出之时,又蒞临新泽西州,在那里演出了当年最后一场,也是新泽西州那年的唯一一场神韵晚会

这场晚会我也看了。当最后一个节目出现时,我无比惊讶,因为演的不是当年的火球撞地球的新节目,而是前一年,2011年的大海啸来临的节目。而其他节目全是当年的新节目。

看到这里,我曾在心里不停的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麼要在新泽西演头一年的旧节目?

结果,第二天的事,大家联想到了吗?号称美国史上最致命、最具摧毁性的、经济损失第二大的颶风灾害——桑迪颶风从新泽西州登陆,重创美东,而新泽西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带,是受灾最严重的,经济损失达300亿,34万6千多房屋被毁或受损,200多万户断电,37人丧命……新泽西州长说,“损失几乎是无法计算的,很可能是新泽西沿岸史上最严重的灾害。”

颶风来临时,大浪和掠过并吞噬新泽西海边房屋的场景,也跟神韵天幕上表现出来的几乎一模一样。那场灾害给新泽西带来的损害,直到今天还在延续。

当时在电视里看到新泽西受灾的场景时,心里真的有想哭的感觉:终於明白头一天为何单单在新泽西,神韵要上演前一年的旧节目了……然而这种慈悲苦心,世上谁人能知?

也许,这件事我今天不讲出来,很少有人会知道、会发现,因为只看一场或只在同一个城市看神韵晚会的话,是看不到这种差别的。

事隔多年,在去年五月开始动笔写这个心中酝酿了很久的“感悟神韵”系列时,我终於决定,要将这份深藏於心底的记忆、震撼和“秘密”写出来,分享给更多的人。

,有更多的世人能够更加用心的去体悟,神韵的创作者和全体艺术家们呕心沥血、倾尽所有,打造这台完美的、已臻化境的、内涵博大精深的艺术精品,到底是想向人类传达和表述什么?那其中的慈悲苦心,我们又怎样才能真正地接收、体悟到,并传达给更多的人?

人类,可以说是非常善忘的。像前面讲到的日本大地震和桑迪颶风,在几年后的今天,可能除了直接受害人之外,大部分人都已基本忘却了。

然而,真正静下心来,看一看今天的人类,看一看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事,看一看近百年来、近几年来的历史,也许我们就会发现,一次次局部的、小型的,正在连结或演变成一次次更大型的,或新的类型的灾难;而小型的、局部的灾难,又焉知不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警示和惩处,让人类能够检讨自己的道德与行为,而避免更大的灾害呢?

神韵十年来耗尽心力、倾尽所有,马不停蹄的创作、演出、在全世界各地不停奔波,又焉知不是有更高的意志和生命,要通过神韵,赶在真正的大灾难来临之前,唤醒和抢出更多的生命?

神韵在做的事、要做的事,也许大过我们今天所有的人所能知道和想像到的。这是我十年来观看、报导、追踪神韵后所悟到的,也是我写作此“感悟神韵”系列,所希望能表达和传达的。个人之力非常微小,但我欣喜的看到,通过神韵艺术团、神韵全球无数义工、粉丝和热心观众的共同努力和口耳相传,神韵的美名,神韵所传达的美好信息和希望,正在全球洪传;而神韵的洪大使命,也一定能够达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7年3月5日星期日

从古今天象看天象预警人间异动(五)

烛影伴斧声千古看真容
烛影伴斧声千古看真容

记者/主持人:转载

烛影伴斧声,千古看真容(上)

(接前文)

烛影斧声,是北宋的千古迷案。后世除了北宋的大家司马光在给宋太宗申辩,更多的人都认为是宋太宗弑君夺位——因为宋太宗和儿子宋真宗极力修改史料,给后世造成了太多的迷茫,留下了太多的遐想。

但是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这个真相是最顺理成章的,它能解开一切疑团。下面我们就把这个真相简要地揭示出来,展开这段历史留给后世、给当代真正的借鉴和教训。

1.遗容之迷,曝光劣迹

近代很多人认为宋太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也有学者,并拿出一段史料作证:揭开蒙布让大臣们看太祖遗容,面色玉润象刚洗过澡一样,由此有人认定太祖不是被毒死的。其实破绽就在这里——宋代和现代不一样,没有瞻仰遗容之说,蒙布一旦盖在身上,谁也不能再掀开了,掀开是对逝者最大的不敬,令逝者在阴间不得安宁!这么编谎,这么记载,是实在没有办法掩盖了,冒着大不韪而编造,没想到能蒙住现代人。

2.金匮之盟,千古迷蒙

金匮之盟,一直令后世困惑。太祖是意外,没有遗诏,宋太宗是自立为帝,继位没有合法凭证。5年之后被贬到外地的赵普进献了“金匮之盟”之说,太宗大喜,招赵普回京,却不敢公开“金匮之盟”的内容。

后人有两种猜测。一种认为是“单传约”,杜太后临终让宋太祖传位给弟弟赵光义;另一种认为是“三传约”,杜太后让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位给小弟赵廷美,赵廷美再回传给太祖的儿子,循环下去。

其实都不是,我用慧眼通功能追查历史影像时看到:杜太后病危时,把三个儿子都叫来说遗嘱,还特意把赵普叫来做见证。当时杜太后对太祖说的大意是:“你之所以做皇帝,是前朝传位给幼子,你才有机会夺了人家的皇位。历来传位给幼子的,常常亡国;但是,即位的皇帝如果是成人,昏庸无道同样要断送江山。我想来想去,最好的确定储君的办法,是放下私心,不传位于子,在我赵家子孙中选皇储,选出一个最德高望重的、英明有能之人,定为储君,这样才能保证我赵家江山长久。儿能这样做么?”

太祖深感意外,迟疑半晌,还是答应了。而那两个弟弟,看到了自己登基的希望,暗自窃喜。最后赵普写下了立约的字句,放入金匮作为凭证。

太宗篡位后,马上提高三弟的地位,把大哥、三弟的所有儿女,都和自己儿女一样对待,儿子都给皇子待遇,给所有人以“即位候选人”的希望,表示他在遵照“金匮之盟”做事。先堵住众人之口,稳定帝位再下手。

5年后赵普编造了假的“金匮之盟”——“三传约”,给太宗即位提供了唯一的合法凭证,太宗高兴但也不敢公开,他要扫清儿子即位的所有障碍。

3.迁都机遇,天赐不取

开宝九年(976年)三月,宋太祖领着文武西巡至洛阳,提出迁都洛阳,因为汴梁(开封)作为国都,无险可守。朝中虽然有人反对,但太祖坚持,索性在洛阳一住两个月,拒绝东返开封,甚至提出先迁洛阳,再迁长安。最后赵光义反对说:“在德不在险。”太祖默然,才作罢,回开封。途经巩县祭祖,选定了自己的陵墓地址,就是今天的“永昌陵”

150年后,北宋被金国所灭,开封四通八达、无险可守,是直接原因之一。为什么赵光义等人坚决不同意迁都呢?太祖迁都就是为了遏制晋王,扶植自己的儿子。而赵光义已经是晋王、开封府尹,在京城势力已经做大,如果迁都了,赵光义“亲王尹京”的貌似皇储的身份就废了。

其实这正是天赐给太祖的活命机遇。作为天子,在自己还说了不算么?决定历史走向的时刻,还要看臣子们的私心和脸色么?宋太祖拨乱反正、大兴佛法,开创的天大功德已经改变了底层旧天数安排的历史了,上天要根据太祖赵匡胤的功德从新安排以后的“天人合一”对应了。而此时,宋太祖效仿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却没有拓跋宏的果断,太仁慈软弱了;他想用年龄拖垮弟弟,太一厢情愿了。天赐不取,反受其咎。晋王赵光义回去就加紧筹备动手了。

4.预言的警示,宿命的遇弑

北宋文莹《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祖得天下前,曾经结交过一个叫混沌的道士,准确预言过太祖登基。太祖的最后一年,又遇到混沌,太祖秘密问自己的寿数。道士说:“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然,就赶紧安排后事。”这是在太祖延寿九年后,天象被改变后,新天数下的预言。

到了那天夜里,星斗明灿,太祖大喜,但不久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太祖赵匡胤急召晋王进宫议事,在寝室摆酒宴,退去左右。外人遥见屋中烛影之下,晋王赵光义起身退避、推辞。后传来太祖用柱斧的敲击声,对晋王说:“好自为之。”然后太祖睡觉,第二天一早驾崩了。

这就是千古疑案“烛影斧声”的由来,我追查看到:这两段记载大体上是对的,赵匡胤前世是修道的道士,和混沌有缘份,这世又碰到了一起。北宋僧人文莹记载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只言片语,丢了很多关键环节,后面还有听来的假话,说晋王按遗诏即位——意外死亡哪来的遗诏?所以让后人不知真伪。

其实混沌道士的预言,是天道又一次给太祖赵匡胤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太难悟了。史料记载太祖去世前几天病了,我用功能追查历史影像看到,是大太监被晋王赵光义收买,密让小太监给太祖下毒了,是慢性毒药,但是那天太祖喝酒不多,中毒不深,只是病了。赵光义接到密报后,很恐慌,他早就试验过,中毒不深,如果再喝酒,能促进毒性发作,就可以要命;但是皇帝病了就不再喝酒了,怎么办呢?

到了道士预言的那天,直到夜晚天一直很晴,皓月当空,但随后骤然阴霾大起,遮住了明月,风雪大作——这也是一个天象预示。赵匡胤,名字里有“月”字,明月忽然被阴霾遮掩,就是在预示天子的劫数到了。

太祖赵匡胤笃信道士混沌的预言,那就按预言所说,安排后事就自己安排呗。他中毒药之毒很浅,本来有足够的时间安排儿子来即位,完全可以自说了算,找野心勃勃的晋王商量什么呢?其实如果他遵照御医嘱咐,不再喝酒,悉心调养也不会速死。不过这可太难了,因为他太嗜酒、瘾太大,这个自身的弱点很难克服,真能克服,很可能赢得足够的时间。

他为什么找晋王商量呢?他是要试探一下,看晋王野心有多大,看怎么才能安排儿子平稳继位,结果反而引狼入室。

顺便一提,宋太祖身边没有识天象、懂天道的高人。最后太祖被下毒病重时,他唯一能找到的“高人”是请仙降神的张守真。张守真是民间跳大神的巫师级别,而且还是被赵光义收买的。这是赵匡胤没能认清一次次天赐的解数、完全跳出旧宿命的一个直接原因,也是他没能逃过的一劫。

5.烛影斧声,崭露真容

赵光义做贼心虚,不知大哥传自己进宫是何事。一见大哥并无恶意,又设宴款待,大喜,因为他只要让大哥喝了酒,就能促使他体内毒性发作,就大功告成。可是大哥让他喝酒,自己却没有喝酒的意思——道士都告诉赶紧安排后事了,还有心喝酒?需要绝对清醒的时候,怎么还能喝酒,何况御医嘱咐不能再喝酒了。

赵光义见大哥不喝酒,极力劝酒,花言巧语,太祖推脱再三,实在推脱不过去了,两杯酒下肚,身体骤然不适,几日前大病的感觉一下子上来了,瞬间他看到了弟弟显露的狰狞、得意的表情,心里一下明白了:身边的人都能被弟弟买通下毒,没想到他一直宽容善待的弟弟竟然如此狠毒。

他知道全家性命难保了。太祖试探问道:“我百年之后,位传给你如何?”

赵光义一听,连忙起身推辞:“使不得,使不得,我有何德能……”由于心虚,赵光义不自主地一边摆手,一边身子向后退。烛光之下,影子映在窗户纸上——这就是传说中的“烛影斧声”之“烛影”。

太祖又忍不住悲凉地说了一句:“你继位了,可要善待我的家人啊!”

“那是自然!”赵光义此言一出,自己也吓了一跳,这是他太心虚、太害怕、太紧张,一时失口了,马上改口,避席后退,“不不不,哪能呢?我无德无能,哥哥还是另选吧,另选吧。”

太祖凄凉地笑了,随手用玉斧咚咚地敲击——这就是传说中的“烛影斧声”之“斧声”。

惊慌失措的赵光义借机告退,匆匆离开皇宫。太祖的身体也顶不住了。

不是象《史书》掩盖说的太祖一人过夜的,都到了道士预言的临终的时候,怎么可能自己单独酣睡?他急忙叫来宋皇后,安排后事;其间几次吐血,比第一次中毒还重。宋皇后要找太医被太祖制止。太祖嘱咐说:“晋王前几天给我下毒了,治不好了。他现在势力太大了,篡位只能由他去了。我死之后,你切不可把我今天的话告诉任何人,以免留下杀身之祸。现在德昭、德芳还不到而立之年,还没有实力,绝对不能告诉他们我被毒死的事,一旦他们有一丝流露,都会被晋王灭口。为了你们能保全,我也没有在晋王面前流露。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就当这是我前世的冤孽业债吧。”

皇后哭罢,请太祖密立遗诏,作为凭证。太祖断续说:“立遗诏何用?咱现在不知道身边谁是晋王的人,你一旦让人拿纸笔,就会走漏风声,必然无法保全你们。”

太祖知道这位20多岁的新皇后,表面柔弱,却有刚烈的一面,他知道皇后一定会说出真相,让她永远不说,不过是拖延时间,多一分保全的希望。

(未完,待续)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