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9日星期六

三藏法师的神奇之旅

文:古风

来源:

玄奘, 俗名陈祎,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后世俗称。为了求法,他于贞观元年(627年)去天竺,贞观十九年(645年)回到长安,前后历时十九年,行程五万里!他的西行之旅艰苦卓绝(大漠、雪山、冰川、激流、山贼、土匪……),也充满了神奇。

下面摘录的是玄奘一路上看到的、亲历的部分神奇之事。

一.穿越大漠

莫贺延碛沙漠八百多里,白天狂风卷沙,夜里鬼火闪烁,玄奘一路念着佛号前行。他五天四夜滴水未沾,极度的疲劳和口渴,让他再也无法支撑,倒在地上气息奄奄。死亡步步逼近,玄奘心中仍默念佛号。

也许是他的诚心感动了菩萨,到了第五夜,一阵凉风吹来,玄奘精神为之一振,感觉元气恢复不少,身旁的老赤马也一跃而起。

又前行了十多里路,老赤马不听使唤,执意要往另外一个方向走,玄奘怎么也拉不回来。最后,玄奘被老赤马拉到了一片绿洲前面,那里有清澈的泉水和绿油油的青草。玄奘终于穿越了恐怖的莫贺延碛大沙漠!

二.神泉之水

在阿耆尼国有一个著名的阿父师泉。阿父师泉为过往商旅解除危难。随人数的多少,泉水可大可小,没人时,泉水就似溢非溢。

玄奘带着弟子虔诚的在泉边朝它礼拜,并在泉边住了一夜。

三.挖掘宝藏

在迦毕试国的沙落迦寺,玄奘听僧侣说这座寺庙是汉天子出钱建造的,因为以前有一位汉族在迦毕试做人质。(后来玄奘弄明白了,他们所说的汉天子和王子是西域某国人,其容貌和服饰象汉人)。

传说那位做人质的王子有一大批财宝被埋藏在寺里的一座大神像的右脚下,附近还刻着“伽蓝朽坏,取以修治”的字样。但长久以来,从未有人能成功挖掘出这些宝藏,每次挖掘都被一些奇异的景象所吓退,要么突发地震,要么神像顶上的鹦鹉像展翅惊叫等。寺中僧人觉得既然玄奘与那位王子来自同一国度,就请他试试。

玄奘在神像前焚香祷告,说道:“这地下的财宝原是王子为修理寺庙而准备的,现在寺庙已经需要重新修整了,请容许我亲自指挥挖掘并清点移交,一切都将遵照殿下的意思使用,愿殿下神灵见谅。”祷告一番后,玄奘就开始命人挖掘,最终顺利的在地下七八尺处掘出一个大铜器,里面装有数百斤黄金和数十颗珠宝。寺庙里的人都非常欢喜,对玄奘感激不已。

四.佛影显现

在那揭罗曷国,玄奘最感兴趣的是佛影石窟。传说窟中有释迦佛的影像。因为当时兵荒马乱,盗贼横行,山路难走,两三年来都没有人看见佛影了,大家也就不再有兴趣前往了。

玄奘不管随行人员的劝阻,自己一个人跟着引路人前往石窟。半途果然遇到了山贼。

强盗们问:你难道没听说这里有很多山贼吗?

玄奘平静的回答:为了膜拜佛影,即使猛兽当前我也不怕,何况你们!山贼听了他的话深受感动,还陪同他前往。

他们在一条溪流旁边找到了石窟。玄奘按照引路人的说法往里走,然后向正东方拜了一百多次,却什么也没看见。玄奘不由伤心的想,可能是自己前世罪障太重,所以看不见佛影?

玄奘虔诚的念经,接着又拜了一百多次,石壁上终于出现了钵那么大的一团光,但那光转瞬即逝。玄奘信心大增,继续不停的膜拜,并在心中发誓,不见佛影决不离开。玄奘拜了四百多次时候,石窟内突然大放光明,释迦牟尼的像清晰的浮现在岩壁上,佛的面孔散发着耀眼的光辉。佛左右背后,还可以清楚的看到诸位菩萨和圣徒。

玄奘赶紧唤引路人和山贼進来。他们拿着火把一進洞,佛影就了。玄奘连忙叫人把火熄灭,并恭敬的请求佛陀再现,佛影才又显现。众人中除一人以外,都看到了佛陀的影像。每个人都激动不已,纷纷膜拜。片刻之后,佛影渐渐消失。那些山贼走出石窟后,立刻放下屠刀,改邪归正,从此皈依佛门。

五.众僧同梦

在迦湿弥罗城里,玄奘起先投宿在城外三十里的护瑟迦罗寺。据说夜里寺中僧人都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有神人告诉他们:“夜宿此寺的这位客人来自支那,他要到印度,一路参拜佛迹到此,获无数善神护佑。他的到来是你们前世修来的福分。你们一定要用心招待。千万不要偷懒!”僧人们一起被惊醒,大家赶紧起床念经祷告。天一亮就来见玄奘,对他敬重有加。

六.恒河遇险

玄奘一行前往阿耶穆佉国,不料船在恒河行了一百多里时,遇到了土匪。劫匪都是突伽神的信徒,不仅劫走了他们的财物,还要杀玄奘血祭他们的女神。

土匪头目下令就地筑坛,然后将玄奘架到坛上,准备立刻举行祭祀。玄奘既不求饶也不谩骂,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很令土匪纳闷。只是在最后玄奘才提出一个请求:“请稍后片刻,让我心里作个准备,以便安心的到彼岸。”土匪被他的镇定和真诚所感,答应了他的请求。

玄奘端坐默念菩萨法号,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玄奘觉得自己轻轻的,元神离体往上飘,而后一重天、一重天的上升,见到了菩萨及诸位天神。他完全听不见土匪的喧嚷。

忽然间整个树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恒河水骤然掀起巨浪,吞没了河上的船只。土匪们大惊失色,忙问玄奘的随行人员:“这个人到底是谁?”有人说:“他就是从支那来求法的高僧啊!杀死他会惹怒天神的!”

土匪们闻言纷纷跪倒在地,连声忏悔。一个土匪上前为他松绑。玄奘惊醒过来问:“时候到了是吗?”土匪又惊又怕,连忙说:“不!不!我们决不杀您,请您原谅我们吧!”

玄奘接受了土匪们的忏悔,还劝他们放弃作恶,免受恶报。土匪们把兵器丢入河中,把劫来的财宝归还给原主,然后接受玄奘的五戒,决心弃恶从善。

七. 神圣使命

那烂陀寺是是印度当时的佛学研究中心。这是玄奘万里跋涉的目的地。那烂陀寺的首席大德是已经一百多岁的戒贤大师,大家称他为“藏”。

僧侣们陪同玄奘去拜见戒贤。玄奘恭敬的走到戒贤前方行大礼。一番寒暄之后,戒贤让玄奘和高僧们一同坐下。

戒贤问:“你从哪里来?”

玄奘答:“我从遥远的东土大唐而来,目的是来向大师学习《瑜伽师地论》,以便在东土弘扬佛法。”

戒贤听了他的话竟然老泪纵横。发现玄奘一脸困惑,戒贤就把他的弟子,也是他的侄子觉贤叫来。戒贤要觉贤当众把他三年前患病的经历讲给玄奘听。

觉贤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说:“正法藏患有风湿病,每次发作起来都痛苦难当。三年前的发病尤为严重,痛到使他不想活下去。于是他打算绝食了断。他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忽然梦见三位天人来找他,一人是金黄色,一人是碧绿色,另一人是银白色。他们对正法藏说:‘经典里虽有苦修的说法,但绝没有教人自绝生命的地方。你现在受这种苦,是源于你上辈子造的孽。为今之计应该忍耐,尽力弘扬经论,以抵消你过去的罪孽。这样才能避免来世遭受同样的痛苦。’ 正法藏连忙向他们膜拜。这时金黄色人指着碧绿色人说:‘这位是观世音菩萨。’接着指着银白色人说:‘这位是慈氏菩萨。’正法藏就向慈氏菩萨说:‘我一直希望能转生到菩萨身边,不知可不可能?’慈氏菩萨回答:‘只要你全力弘扬佛法,就可以实现愿望。’金黄色人自我介绍他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对他说:‘我知道你要自绝,所以特地赶来劝你。只要你能把《瑜伽师地论》传扬到还没看到这部经法的地方去,你的病痛会自然痊愈。’接着他又说:‘你不必主动派人去宣扬,很快就会有一位支那高僧来这里向你求教。他会把《瑜伽师地论》带回去并发扬光大。你一定要等他、教他!’然后三位天人不见了踪影。正法藏从梦中醒来,不可思议的事就发生了,从那天以后,他的风湿病就完全好了。”

众僧听了觉贤的话都啧啧称奇,玄奘更是悲喜交集,说:“如果真是这样,弟子必竭尽所能,努力学习《瑜伽师地论》。”

戒贤问:“你来到这里,从出发到现在一共花了多少时间?”

玄奘屈指一算,从贞观元年秋天从长安出发,到现在贞观三年秋,正好满三年,而戒贤的那场梦,也正好发生在三年前。这些时空的吻合,使他们越发相信彼此间的缘分实属天意。他们明白:此刻的相逢是久远年代就安排好了的,他们都是身负神圣使命的人。

八.菩萨托梦

玄奘在杖林山跟胜军论师学习了两年时间。

一天夜里,玄奘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里的那烂陀寺一片荒凉,好几条水牛被拴着,却四处不见僧侣人影。只见四重阁上的金色神人忽然站在他面前。他想上楼却被神人阻挡。金色神人说:“我是文殊菩萨,你前世罪业未了,不能上来。”然后向外面一指说:“你看外面!”玄奘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只见寺外的天空通红,整个村落都陷在火中。玄奘正要询问,菩萨说:“你赶紧回国去吧。从现在起,十年后戒日王就要驾崩,印度将有一场大动乱。切记!”

玄奘从梦中惊醒,把梦中的情景和文殊菩萨说的话告诉了胜军。胜军说:“人世本无常。梦中菩萨所说的事很可能会发生。既然菩萨这样指点,你就好自为之吧!”

十年后,大唐特使王玄策到印度时,戒日王确实已驾崩,后来还发生了王玄策借兵,生擒戒日王叛臣之事。此是后话。

本文所述之事,见于《大唐西域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韦后独目 原来是这个原因

文:缘归

来源:

高宗母亲韦后曾双目失明,后来遇到一位高人,给她治好了一只眼睛,却留一只不明。

据宋《高宗偏安耽逸》记载:豫绍兴间,和议已成,高宗母亲韦后将还中国,徽宗挽住韦后车轮泣道:“但得与你同归中国,为太一宫主足矣,他无望于九哥也。”韦后不能却,只得发誓道:“我若回去,不差官来迎接,当瞽吾目。”说毕升车。回来见高宗并无迎接之意,韦后心中不乐,遂两目俱盲。有道士应募入疗,金针一拨,左目豁然。韦后大喜,要道士再医右目,自有重赏。道士笑道:“太后以一目视足矣,以一目存誓可也。”韦后说着心事,起拜道:“吾师真圣人也,知吾之隐。”倏忽之间,道士不见。所以韦后只得一目能视,盖高宗之过也。(出自西湖二集)

虽然韦后做不了主,违背誓言也是无奈。然而誓言就是要兑现的,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是网开一面给她留了一只眼睛。今天的人把誓言当作一种语言技巧,不负责任。其实谁说的话都要兑现的,只是时间问题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

华胥梦琐言

文:梦佳

来源:

《帝王世纪》曰: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号。治五气,设五量,及神农氏衰,黄帝修德抚民,诸候咸去梦杀之于凶黎之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大服,有妃。

是说在公元前2550年之时,炎帝扰乱各,黄帝得到各部落的拥戴,在阪泉打败炎帝,后蚩尤扰乱,他又率领各部落在涿鹿击杀蚩尤。从此他由部落首领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他把各部落统一,并建立了华夏民族。在位十五过去了,黄帝统一天下,受到了天下人民的爱戴,他看到当时社会发展,各行各业还很落后,社会风尚还不很高尚,他很想不负苍生之重望,把治理更好,使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日益繁荣昌盛,但是,因不得治国之法,往往事与愿违,以至弄得自己枯瘦憔悴,神情恍惚,担忧天下没有治理好,常常寝食难安。

《列子》曰:“黄帝喜天下之戴,已也养正命,娱耳目,乃喟然叹曰:养一已,治万物,其患如此,于是放万机,舍宫寝,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他烦躁不安地放下了那种日理万机的事务,决定给自己放假三个月,离开宫殿,独自闲居,到一个环境幽静的地方去专心思过,反省自己,希望苦思冥想得到一个治国的最佳方案,顺便也好让自己修心调养一番。一天中午,他在桌边扶几而眠,梦游到了一个叫华胥的国家里去了,这个华胥国离他的国家很远很远,爬山涉水,乘车坐船是不能到达的,只能靠神行而至之。他看到这华胥国里,没有君主长官,民众没有欲望,没有偏爱和畏惧,不恋生存不惧死亡,没有违背和顺从,这里的人走到水里淹不死,走到火里也毫发无损,刀砍不进,枪刺不死,他们腾云驾雾,犹如平地那云雾遮不住他们的眼睛,即使电闪雷鸣,还可以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们所有的人生活无忧无虑,来去自由如风,一切听其自然,可以说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的大同理想社会。

黄帝从梦中醒了过来,过了很久,他的思想仍然沉浸在那个梦境中,他重新回到宫殿,召来了手下三名大臣,把他梦见的一切讲给他们听,最后说:“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原本想找到一个治国的良策,没想到做了这么一个奇怪而美好的梦,这场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明白了和谐理想的社会是要靠无为而治的,我现在已经知道该怎样去治理国家了。”此后,他励精图治,最后终于把天下治理得几乎和华胥国一样美好了。《淮南子》曰: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理日月星辰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得掩弱,众不得暴寡,人民保命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辅弼公而不阿,道不拾遗,市不预贾,城廓不闭,邑无盗贼,商贾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道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豹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凰翔于庭,麒麟逰于郊,青龙进驾,飞蝗伏皂,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联。

黄帝做了个华胥梦找到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法,依此法,用之实践而把现实的国家治理得如梦境一般美好。黄帝在领导国人生活不断进步之余,还专门从事修仙了道的修炼,他诚心跪求广成子,得到了的真谛。他做的华胥梦也不是偶然的,可以想象到,作为一个修炼人——黄帝的修炼是精進有成的。他的梦境是他的元神在另外空间中看到的那里的众生的真实生活的展现。可以说华夏始祖黄帝,他不仅是中华千古一帝,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修炼者,“故能毕记秘要,穷尽道真,遂勒升龙以高济与天地乎冈极。”(《报朴子》)(是说黄帝骑着龙,白日飞升天界,与天地同寿。)他在人间人类还处在最初的社会部落之间,除恶平乱,受命于天,担当起统一华夏之重任。

原文链接:华胥梦琐言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西游记》:一个神奇的修炼故事

文:周明理

来源:

小时候很爱看《西游记》,最喜欢神通广大、降妖除魔的孙悟空。长大后,受无神论的毒害,认为不过是一部供人消遣的神怪小说而已,哪有什么神佛啊?

成人后,我知道历史上真有唐僧其人。他俗名陈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人,法名玄奘,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他为了探究佛教原典,西行五万里到天竺求法,前后历时十九年!受唐太宗敕命,玄奘把他西行的经历见闻写成一本书《大唐西域记》。此书由玄奘口述,辩机笔撰。这部著作的记述与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十分吻合,其真实性已举世公认。后来的《》就是以玄奘事迹为原型而创作的。

我读了《大唐西域记》之后,觉的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比小说中的唐僧更令人起敬!他完成了常人完成不了的任务:穿越八百里的大沙漠,翻越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越过千年不化的冰川,一路还有强盗和土匪的骚扰,及各种意想不到的伤害。这远远不止八十一难!

同时我还有很多不解疑团:他前后经过了110个国家,怎么懂这么多国家的语言?这19年中,生病了怎么办?一路上,特别在一些广袤的无人区,他是怎么解决食物问题的?怎么那么多人都崇拜他,包括土匪、强盗和他的对手,以及很多君主(高昌王、戒日王、鸠摩罗王、唐太宗、唐高宗等)。更不可思议的是书中记述了玄奘亲历的许多神迹,例如,他用丝绸裹着香泥在佛顶骨上取印,得到了菩提树图案;穿越八百里莫贺延碛沙漠时,他五天四夜滴水未沾,凭着念佛号走了出来;他在佛影窟虔诚膜拜之后,释迦牟尼佛竟在岩壁上显现出来……这一切,对于信奉无神论的我冲击非常大。

2005年,因为晚期及多种疾病,医院没办法解决,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修炼了法轮佛法,一切病症很快不翼而飞,还有很多神迹也在我身上显现:我看到了李洪志的法身;师父在《转法轮》中写的一些神奇的东西在我身上也体现了。我周围修炼法轮功的人也有许多神迹展现。我终于明白:神是真实存在的!玄奘没有骗我!

现在,当我以修炼者的眼光来看《西游记》时,发现这是一部关于修炼的小说。

一、修炼者的修炼道路是师父给安排好的,每一关每一难的安排都是有目地的,都是要去弟子有关的执着心的。比如,“三打白骨精”是要去孙悟空的魔性;“偷吃人参果”是要去八戒的贪吃之心;“盘丝洞”“女儿国”是去他们的情和色欲心;“通天河遇鼋湿经书”是去他们的欢喜心。

二、师徒四人取经的过程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是一个考验正信的过程,也是一个吃苦消业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协调配合的过程。谁做主要协调人合适呢?唐僧。

孙悟空虽然本领高强,但名利心重(嫌弃弼马温的名号,要当美猴王、齐天大圣),魔性大,争斗心强(曾大闹天宫)。猪八戒好吃懒做、安逸心色欲心都重,搞不好就要回高老庄。沙和尚虽然中规中矩,但固执,贤愚不分,根基太浅,难当大任。

唐僧才是“大根器之人”。他看起来没什么本事,甚至显得愚笨,但他最坚定,立誓“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无论什么艰难险阻都没有动摇他取经的决心;他对师父和佛法坚信不疑,在为难的时候,总是祷告师父;他最守戒律;最有慈悲心。这些才是修炼人的根本!因此,他才堪当取经项目的主要负责人。

三、修炼者的根基不同、修炼中的付出不同、修炼的表现不同,其最终的果位也就不同。师父的安排都是恰如其分的。

师徒四人中,唐僧的根基最高,他本来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他最坚定,最守戒律,最有慈悲心;孙悟空来头也不小——日精月华孕育出的灵猴,取经过程中付出非常大。所以,他俩最后都成了佛。猪八戒原本是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他好吃懒做,安逸心色欲心重,爱打退堂鼓;取经过程中付出也不少,最后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曾是卷帘大将,触犯天条贬出天界。西行路上任劳任怨,老实本分,毕竟根基较浅,最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这些上界生命,经过修炼终成正果,给人类以启示。

历史上真正的玄奘事迹也好,《西游记》小说也好,都是奠定神传文化,为今天的人类所参照。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命运的迷雾】厉鬼索命司马懿

2018年6月5日星期二

【魏武大帝曹操】第11集 联军讨董卓

【成语故事】门可罗雀

我见过天上的神仙

文: 北京市法轮功学员/明慧网

今天我要把埋藏在我心中三十年的秘密告诉世人:天上有神仙,我见过!谁说没有神仙?

很小的时候我就想:人为什么来到这里?难道就是为了吃好的、穿好的?又有什么意思呢?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我就觉的天上也有人。那时家里的白面很少,很长时间才吃一次包子,每当妈妈蒸了白白、大大的包子时,我就先拿起一个走到院子里(小时候家住平房),双手举过头顶让天上的人吃。

长大后,進入医学专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在医院上班。因在工作中做事认真,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欢迎,有的找我签字、有的给我塞红包,有一些病人或家属给我钱,一个个都被我拒绝了。我觉的这钱不能要,我干的就是这份工作,我有工资。那时候我总是有一种感觉:人就像演戏一样,头上有一根看不见的小绳儿,天上的人拽着它在管我,我不能干不好的事情!

我说的那个秘密就出现在三十年前我做剖腹产的时候。

我平时很好,直到剖腹产的前一天我还在上班,没请过一天假。身体好能吃饭,孩子长得就大,自然分娩困难,需要剖腹产。那天上午,一切准备就绪后,我被推到手术室。为了安慰我,同事们都来和我聊天,我倒也不紧张。给我选的麻醉师也是最好的。麻醉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手术中没有感到一点儿痛苦,直到把孩子取出来,他们抱给我看,我才睁开眼。

这时,就听到手术室的护士长说:“血管太细了,扎不進去!”因为孩子大,取出来后,宫缩不好,大出血,需要快速静脉输入催产素止血。出血太多,原来很充盈的静脉血管就变细了,所以静脉穿刺就非常困难。后来我就像睡过去了,什么时候输的液一点儿都不知道了,耳边只听见麻醉师说了一句:“血压60/0”(毫米汞柱)!什么时候出的手术室、什么时候把我推到的病房就更不清楚了。

我好像没有穿衣服,就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人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头脑非常清醒,边走边想:我这一生没有干过坏事,再仔细想想:我还有一个孩子,刚出生……这时,我又从上到下的看看自己的身体:我没有穿衣服,正在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来到了一个干干净净、地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鲜嫩的小绿草,看不到一点儿土地,空气无比清新,是个很明亮、不冷不热的地方。

远远的我就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大月亮门和高大辉煌的建筑。我朝月亮门走去。这时,一群仙女从我来的方向飞来,她们身穿淡青色的、记忆中在图画中看到过的飞天穿的那种衣服,那个颜色漂亮、细腻的无法形容。她们一个个相貌端庄、漂亮,一边飞,一边说笑,高高兴兴的从我头上飘了过去,朝月亮门飞去,看到她们不走月亮门,是从空中飞進去的。我再看看自己,心想:不知道一会儿发给我一件什么样的衣服?这时,我也走到了大月亮门的一侧。正要進去,突然一位手拿拂尘的人,把那白色的拂尘往月亮门中间一甩,拦住了我的去路。他站在月亮门的另一侧。见他就像二十几岁的样子,但是脸上布满了小皱纹,穿着淡咖啡色、扎着布腰带的长袍,干净利索,头发高攀在头顶上,最难忘的就是他那双眼睛非常明亮、清澈、有神,站在我的面前看着我……

我睁开了双眼,知道自己是躺在床上,看到家人和医院的同事都围在我的床边,一个和我住在同一宿舍的化验室的朋友拉着我的手,叫着我的名字:“某某,你可醒了,吓死我了!”我看着她,什么都没说,因为我脑子里还是刚刚去过的那个地方,那些仙女,那个月亮门,还有那个拂尘和年轻老人,那里的人飘来飘去的真美,我不想再回到这里,世上太苦了……

这个秘密一直藏在我心里,我想这是天机,是不可以随便和别人讲的。

直到二零零四年春天的一天,我得到了《转法轮》这本书,翻开一看,立即高兴的喊起来:“太好了!终于找到了!这正是我要找的!我找的就是这个!”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飞快地跑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原来就修炼,只是不告诉我,后来就不炼了,听我这么一说,她马上捧出那本藏在一个很神秘地方的《转法轮》给我看,从那天起妈妈又走回了修炼之路。

直到近几年,为了证实法、讲真相、劝三退(退出党、团、队),我才把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件事告诉了几个好朋友,让他们知道:天上却有神佛,只是人的这双肉眼看不见罢了。科学没有发展到那一步,看不见的事情不代表就不存在。邪党宣传那个“无神论”是骗人的谎言,它是想毁灭人类。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西游》小趣:三藏一心求大道 八戒色心却难抛

文:乐宇

来源:

论及色心,唐僧师徒四人中只有八戒难去,其余三个都是非常坚决的。悟空是天生没有色心,是求道坚决,三藏虽然没有色心,但却与他们不同。区别就在于他有人身。

一:妇人欲招赘 唐僧装聋哑

妇人道:“此间乃西牛贺洲之地。小妇人娘家姓贾,夫家姓莫。幼年不幸,公姑早亡,与丈夫守承祖业,有家资万贯,良田千顷。夫妻们命里无子,止生了三个女孩儿,前年大不幸,又丧了丈夫,小妇居孀,今岁服满。空遗下田产家业,再无个眷族亲人,只是我娘女们承领。欲嫁他人,又难舍家业。适承长老下降,想是师徒四众。小妇娘女四人,意欲坐山招夫,四位恰好,不知尊意肯否如何。”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那妇人道:“舍下有水田三百余顷,旱田三百余顷,山场果木三百余顷。黄水牛有一千余只,况骡马成群,猪羊无数。东南西北,庄堡草场,共有六七十处。家下有八九年用不着的米谷,十来年穿不着的绫罗。一生有使不着的金银,胜强似那锦帐藏春,说什么金钗两行。你师徒们若肯回心转意,招赘在寒家,自自在在,享用荣华,却不强如往西劳碌?”那三藏也只是如痴如蠢,默默无言。(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二:悟空沙僧心坚定 八戒心生色魔心

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沙僧道:“你看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急抽身转进屏风,扑的把腰门关上。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再没人出。(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三:八戒受苦 三藏讲情

那长老、行者、沙僧正然唱念此颂,只听得林深处高声叫道:“师父啊,绷杀我了!救我一救!下次再不敢了!”三藏道:“悟空,那叫唤的可是悟能么?”沙僧道:“正是。”行者道:“兄弟,莫睬他,我们去罢。”三藏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灶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还看当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罢,料他以后再不敢了。”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人都是有情的,色心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题目为“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而神仙相对来讲,因为没有人身,很多心是不存在的。因此悟空和沙僧在色心考验面前比较好过。八戒是个另类就不提他了。

修炼最难去的就是色心,所以称三藏不忘本性。神仙因为可以看到一些神的事情,甚至可以与之沟通,修起来就容易多了。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8年6月4日星期一

酌古鉴今:荐贤不遗余力 美德诚醇高义(二文)

文:齐整升

来源:正见网

一、鲁肃竭诚荐庞统

三国时,东吴大都督死后,孙权即命鲁肃为大都督,鲁肃却对孙权说:“我是一个没能耐的人,误蒙周瑜重荐,其实不称所职,愿举一人,以助主公,此人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弱于管仲、乐毅,枢机可与孙武、吴起并列。往日周瑜常用他的计策,也很佩服他的才智。他现在江南,何不重用他呢?”

孙权闻言大喜,便问此人姓名。鲁肃回答说:“此人是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孙权接着说:“我也听说他的名字很久了,如今既在此地,可就请来相见。”于是鲁肃便邀请庞统来见孙权。

孙权见庞统浓眉掀鼻(鼻空朝上),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就对庞统说:“你平生所学,以什么为主呢?”庞统回答:“不必拘执,随机应变。”孙权又问:“你的才学,比周瑜如何?”庞统笑着说:“我之所学,与周瑜大不相同。”孙权平生最喜欢周瑜,而庞统却看不起他,心中更为不乐,便没好气地说:“你暂且回去吧,待有用你之处,再来相请。”庞统长叹一声而去。庞统一走,鲁肃就对孙权说:“主公为什么不用庞统呢?”孙权说:“这样狂妄的人,用他有什么好处!”鲁肃还想改变孙权对庞统的看法,就进一步启发他说:“赤壁鏖兵之时,庞统曾献连环计,成第一功。主公想必也知道吧。”不料孙权却说:“当时自己也想钉船,不见得是他的功劳。我决不用他!”鲁肃见孙权这样固执,知道再说也没用了,只好出来对庞统道歉说:“不是我不推荐您,无奈吴侯不肯用您,您就耐心等待一下吧。”

庞统低头不语。鲁肃又说:“您莫非不打算在吴国了吗?”庞统仍不答话。鲁肃见庞统心中不快,便劝他说:“象您这样抱有拯时济世之才的人,到哪里不能发挥作用呢?可实话对我讲,您想到哪里去?”庞统回答说:“我想投奔曹操去。”鲁肃一听,连忙劝止说:“这是明珠投暗呀!我看您最好到荆州去投奔刘备,必然得到重用。”庞统说:“我内心也是这样想的,刚才不过是说笑罢了。”

鲁肃就说:“我当作书奉荐。有了您去辅佐刘备,必然能使孙、刘两家和睦相处,同心破曹。”庞统说:“这是我平生的夙愿。”于是,庞统就带着鲁肃的荐书,径直往荆州来见刘备。

庞统来到荆州时,恰好诸葛亮巡察四郡未回,门吏报告刘备说:“江南名士庞统,特来相投。”刘备久闻庞统之名,便教人请他进来相见。庞统见了刘备,不卑不亢,长揖不拜。刘备见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喜欢,就不冷不热地说:“您这么远跑来,真不容易呀?"庞统见刘备态度冷淡,也就不把鲁肃和诸葛亮的荐书拿出来,只是随便回答说: “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刘备说:“您来,我很欢迎。只是现在荆州稍定,我身边没有恰当的位置空着,不好安排您的职务。刚好耒阳缺,就委屈您一下吧,如果以后有缺职,一定重用。”庞统心里寻思:“刘备待我何等淡薄啊!”本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学,以便打动刘备的心,但见诸葛亮不在,只得忍气吞声,勉强相辞而去。

庞统怀才不遇,来到耒阳县后,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都不理会。有人报知刘备,说庞统把耒阳县的事务都废弃了,刘备一听,大怒,说:“这小子竟敢乱我法度!”说完,吩咐张飞带领数人,去荆南各县巡视,并说:“如有不公不法者,就便究问,恐遇事有不明之处,可与孙乾同去。”

张飞领命,与孙乾来到耒阳,军民官吏等,见张飞来到,都出城迎接,独独不见县令出迎,张飞生气地问:“你们县令到哪里去了?”庞统的同僚回覆说:“庞县令自到任至今,将近百多天了,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从早到晚,都在醉乡之中。直到今日,昨晚的酒都还未醒,还睡在床上,没有起来呢!”张飞一听,大怒,就想将他抓起来。孙乾劝止张飞说:“庞统乃高明之人,不可轻举妄动,不如先到县里去,问问他再说。如果真是这样,再治他的罪也不晚。”张飞这才怒冲冲地进入县衙,在正厅上坐着,喝令县令来见。庞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张飞见庞统这个样子,不由更加大怒,圆睁豹眼,厉声责问庞统:“我主公把你当作一个人看待,令你作县官,你为什么要尽废县事呢?你说!你说!”庞统笑着说:“将军以为我废了县中何事呢?”张飞气呼呼地说:“你到任已经一百多天了,终日在醉乡之中,怎能不废政事?”庞统说:“量此百里小县,些小公事,有什么难于决断的?请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来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于是,县吏纷纷抱着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只见庞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正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所有百余日之事,都断完了,庞统投笔于地,从容不迫地对张飞说:“所废之事在那里?曹操、孙权,我都了如指掌;量此小县,何足介意!”

张飞看了庞统断案,大惊,张口结舌,干瞪大眼。连忙下席,向庞统请罪说:“先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小子我失敬了。请先生原谅我的鲁莽行为。我一定在主公那里,极力举荐您。”直到这时,庞统才将鲁肃的荐书,拿出来,交给张飞,张飞不解地问:“先生当初见我主公时,为什么不拿出来呢?"庞统说:“若当时就拿出来,似乎我是专藉荐书而来,那有什么意思呢?”张飞又对孙乾说:“若不是您及时提醒我,几乎失一大贤了。”于是,张飞便告辞庞统,回到荆州来见刘备,具说庞统之才。

刘备大惊说:“屈待大贤,这是我的过错呀!”张飞又将鲁肃的荐书呈上,刘备拆开一看,只见书中写着:“庞统非百里之才,只有委以内政、外交这样的重任,才能发挥他的才干。如以貌取人,恐负所学,终为他人所用,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刘备看毕,正在嗟叹,忽报诸葛亮已回,刘备接入,施礼后,诸葛亮一开口就问:“庞军师近来好吗?”刘备说: “他近来治理耒阳县,好酒废事。”诸葛亮笑着说:“庞统非百里之才,胸中才学,胜亮十倍。亮曾有荐书在庞统那里,他送给主公了吗?”刘备说:“今日才看到鲁肃荐书,却未见先生之书。”诸葛亮说:“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刘备说;“若非张飞听言,险失大贤。”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去请庞统到荆州来。庞统一到,刘备立即下阶请罪。庞统这才拿出诸葛亮的荐书,交给刘备。刘备看书中之意,是讲风雏到日,宜即重用。刘备大喜说:“以前司马徽讲:‘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如今我二人都得到了,还愁汉室不兴吗!”说罢,就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诸葛亮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待机征伐。

二、细述萧何倾心竭力举韩信

纪元前207年,刘邦、先后进入秦国的都城咸阳后,项羽恃势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刘邦带领队伍,到了南郑后,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灌婴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与楚霸王比个高低。可是士兵们不愿在这种山地里过活,天天有人。急得汉王连饭都吃不下。正在他闷得慌的时候,突然有人来报告,说:“萧丞相逃走了!”

汉王一听萧何也逃走了,又是着急,又是生气,立刻派人去追。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却自己回来了。汉王又是高兴,又是怨恨,气呼呼地问他:“你怎么也逃了?”萧何说:“我怎么会逃?我是去追逃走的人。”汉王就问:“你追谁呀?”大家都很纳闷,不知丞相追的是谁?

原来萧何追的是淮阴人韩信,韩信小时候,也读过书,拜过老师,文的武的,都有一套。后来,双亡,一向很穷苦。他只知道用功,练习武艺,可是没有留心挣钱。别说不能做个小官,连当个小贩也不会,只好到别人家里去吃白饭,有人讨厌他。他跟下乡县的一个亭长,有点交情,就住在亭长家里。住了几个月,亭长的妻子,不仅想方设法不给他饭吃,还常常对着他指桑骂槐。气得韩信一去不回头,到城下淮水边钓鱼去了。钓到了鱼,就有几个钱过活;钓不到鱼,就饿肚子。

韩信虽然家里很穷,衣服也不整齐,可他还象武士、侠客一样,身上总佩着一把宝剑。淮阴城里的一班少年看了,对他很不顺眼,总取笑他。他也不计较。他们见他老实,就欺负他说:“韩信,你文不象文,武不象武,富不象富,穷不象穷,象个什么呀?还是把宝剑摘下来吧!”其中有个屠夫的儿子,特别刻薄,他说:“你总带着剑,好象有两下子,可我觉得你像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下吗?你敢,就拿剑来刺我;不敢,就从我的裤裆底下,钻过去!”说着,就叉开两条腿,在大街上来了个骑马蹲。韩信把他上下端详了一会儿,就趴下去,往他的裤裆底下,爬过去了。旁观的人,无不耻笑他。他却不以为辱,起身就走了。

这时,项梁(人名)渡过淮河,路过淮阴的时候,韩信带着宝剑,去投军,就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失败以后,韩信又跟着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小兵强,就任命他为执戟郎中。韩信当了执戟郎中之后,好几次向项羽献计,都未被采用。于是,他便决定弃楚归汉,投奔汉王。

韩信找到南郑,进了汉营。没想到,汉王对他也很淡漠,仅仅给了他一个叫做“连敖”的、很平常的官职。韩信仍不得志。有一天,他与十三个伙伴,喝了点酒,就发起牢骚来。大家的牢骚越发越多,不该说的也说了。有人去报告汉王,汉王怀疑他们叛变,就把他们十四人全都拿下,定了死罪,叫滕公夏侯婴,去监斩。当其他十三人被斩后,韩信仰着头,瞅着夏侯婴,大声嚷着说:“汉王不要打天下了吗?为什么杀死壮士?”夏侯婴吃了一惊,问了他几句话,就把他留下,详细盘问他。夏侯婴与韩信一谈,发觉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才,回去同汉王一说,免了他的罪,还升他为治粟都尉。但也只比连敖高一级,没什么了不起。

后来,萧何听说夏侯婴器重韩信,就与韩信谈了谈,认为他能耐不小。接着,萧何又专门与韩信谈了几次,从天下形势谈到刘、项两家将来的,以及怎样才能打到山东去,等等,韩信对答如流。萧何这才知道韩信是个 数一不数二(!)的人才,就在汉王面前,极力推荐他,还把他的出身说了一遍。汉王听了,却不觉得怎样,还是没有重用韩信。

过几天来,萧何又再三向汉王推荐韩信,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但汉王连听都不爱听。

萧何一连几天碰了钉子,只好不说了。可是萧何不去,汉王又来找他说:“我们家都在山东,士兵们不大安心,天天有人逃走,怎么办呢?”萧何说:“总得先拜大将啊!”汉王说:“又是韩信是不是?老实对你说:不行!拜大将不是闹着玩的。你想想,拜韩信为大将,从沛、丰跟着我出来的将士们,能服气吗?周勃、灌婴、樊哙他们,能不说我赏罚不明吗?”萧何说:“自古以来,英明的君主选拔人才,主要是看他的才能,不是计较他的出身。我知道韩信的才能,可以拜他为大将,我才三番五次地劝大王重用他,沛、丰的将士都有大功,可是他们不能跟韩信比!”汉王不好意思叫萧何下不了台阶,就说;“叫韩信安心点,再过几个月,我一定提拔他。”萧何只好出来,把汉王将来一定重用他的话,告诉了韩信。

韩信左思右想,越来越苦闷:留在这里吧,人家不重用,走吧,又到哪里去呢?他想了想,于是,他便对手下的人说:“替我准备好我的马,明天五更,我要出远门。把我的行李也捆上,多备点干粮。”

第二天,东方才发白,韩信出了东门,走了。韩信手下的人,来到丞相府,报告萧何说:“听说韩都尉出了东门,不知到哪里去了?”萧何跺着脚说:“哎呀!真给他走了!那还了得?"他来不及报告汉王,自己立刻带了几个人,骑上快马,赶到东门,问守门官:“你有没有看见一位将军,从这里过去?”守门官回答说:“有,有,是韩信都尉。现在大概已经走了五、六十里了。”

萧何快马加鞭,急忙追上前去。到了中午,他来到一个村里,又问老乡们。他们说:“早已过去三四十里路了。”萧何两条腿往马肚子上使劲地一夹,又追过去了。他这么一路问、一路追,直到天黑了,月亮出来了,还没有追着韩信。他想:人也累了,马也乏了,明天再追吧,可是到了明天,不是更追不上了吗?他一看,月亮这么明,路上象洒满了水银似的,凉风吹来,汗也收了,精神反倒大振了。他就在月亮底下,又赶了一阵,转过山腰,下了坡,前面是一条雪亮的河。远远瞧见有个人,牵着马,在河边上来回溜达,那不是韩信吗?萧何使劲地加上两鞭,大声喊着说:“韩将军!韩将军!”他跑到河边,气呼呼地说:“韩将军,你也太绝情绝义了!”韩信呆呆地望着他,不说话。萧何说:“我们一见如故,够得上朋友。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这么走了呢?急得我好苦哇!回去!要走一块走!”

韩信向他行个礼,掉着眼泪,还是不说话。萧何又对他说了一大篇好话,韩信时而点点头,时而摇摇头,完了,叹口气说:“丞相的情义,我这一辈子也忘不了。可是汉王……”他又停住不说了。

这时候,夏侯婴也赶来了。两人非把韩信拉回去不可,并说:“要是大王再不听我们的劝告,那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好不好?”韩信很感激地说:“丞相这么瞧得起我,叫我还能说什么呢?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在你们二位手里,也是甘心的。”

到了第三天,他们才回到南郑。萧何把韩信留在丞相府,急忙去见汉王。汉王首先骂了他一顿,完了,问他:“你追谁呀?”萧何说:“淮阴人韩信!”汉王说:“逃走的将军也有十几个了,没听说你追过谁,怎么会去追韩信呢?"

萧何说:“将军有的是,容易找。象韩信这样独一无二的人才,哪里去找?大王要是准备一辈子在汉中做王,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办?”

汉王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老在这里憋着干嘛?”萧何说:“大王一定要往东边去,那就赶快重用韩信,不用他,他还是要走的。”

汉王刘邦,一直信任萧何,萧何这么坚决地、沒完没了的、要推荐韩信,到了这时候,他也不得不考虑了,就说:“我就依着丞相,请他做将军吧。”

萧何说:“请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

汉王又说:“那就拜他为大将怎么样?”

萧何说:“这是大王的英明,国家的造化!”汉王就要召韩信进来,拜他为大将。

萧何皱着眉头,说:“大王素来不讲礼貌,怠慢大臣。拜大将是多么重大的事,不能象呼唤小孩那样。大王若决定拜他为大将,就该郑重其事地择个好日子,斋戒沐浴,在广场上修好台子。举行拜大将的仪式,才象个样子。”

汉王又说:“好吧,就都依着你的去办。”

韩信当了大将后,为汉王夺取天下,出谋划策,驰骋疆场,立下了丰伟功绩。

(以上均据清代《渊鉴类函》)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6月3日星期日

改名中举当刺史 依梦修建“征梦亭”

文:一缘

来源:

冥冥之中一切是否有定数,有人改了名字竟然中举,梦中还有人指点迷津。

豆卢署,原名辅真。他考进士落榜后,去游览信安(今浙江衢州),并拿自己的诗文去拜见郡守郑武瞻。郑武瞻对他非常客气,留他住了数日。比较熟悉以后,郑武瞻对他说:“你是复姓,不适合起两个字的名字,把名字改了,怎么样?”豆卢署起身致谢,并请郑武瞻为他改名。郑武瞻写了几个字,有著、助、署字,然后说:“我考虑为了避免同你的亲属重名,所以写了好几个字,请你自己选择。”

当晚豆卢署梦见一个老人对他说:“听说郡守为你改名,你再考四次才能中榜。四字最好。再过二十年,你会是这里的郡守。”老人又指着一块空地说:“此地可以建一座亭台。”醒了以后,豆卢署想,“四者”就是署字呀!于是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署字。

考了两年,豆卢署仍未中榜,以为所做梦不准,知道这件事的人也嘲讽他。接着又考两年,终于中榜,算起来正是改名后的第四次考试。大和九年,豆卢署从秘书少监调任衢州刺史。上任后巡视郡府内外,发现了梦中所说的那块空地,便命人造了一座亭子,并命名为“征梦亭”。 (摘录自《前定录》有删减)

二十年后的事情都可以知道,不怪说有人算命的准确性。一切都是早有安排的。算命也就变得非常好理解了。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