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乐舞诗、词、曲、赋精华赏析
文:仰岳、文逸飞
来源:正见网
元和秋七[1],羽林裴公[2]献戎捷于京师。上御花萼楼[3],大置酒;酒酣,诏将军舞剑,为天下壮观,遂赋之,其词曰:
将军以幽燕[4]劲卒,耀武穷发[5]。俘海夷[6],虏山羯[7],左执律[8],右秉钺。[9]振旅[10]阗阗,献功于魏阙[11]。上享[12]之,则钟以悍虡[13],鼓以灵鼍[14]。千伎度舞[15],万人高歌。秦云[16]动色[17],渭水跃波[18]。有肉如山,有酒如河[19]。君臣乐饮而一醉,夷夏[20]薰薰[21]而载和[22]。帝谓将军,拔剑起舞,以张皇[23]师旅,以烜赫[24]戎虏,节八音[25]而行八风[26],奋两阶[27]之干羽[28]。
公于是乎贝胄[29]朱綅[30]而作色,虎裘[31]锦裼[32]而攘臂[33]。抗棱威[34],飘锐气。陆离[35]乎武备,婆娑[36]乎文事[37]。合《桑林》之容[38]以尽其意,照莲花之彩以宣其利。翕然[39]鹰扬[40],翼尔龙骧[41]。锋随指顾[42],锷应徊翔[43]。取诸身而耸跃[44],上其手以激昂[45]。纵横耀颖[46],左右交光[47]。观乎此剑之跃也,乍[48]雄飞,俄[49]虎吼,摇辘轳[50],射牛斗[51]。空中悍剽[52],不下将久。歘风[53]落崦雨[54]来,累惬心[55]而应手。
尔其陵厉[56]清浮[57],绚练[58]敻绝[59]。青天兮可倚[60],白云兮可决[61]。睹二龙之追飞[62],见七星之明灭[63]。杂朱干[64]之逸势[65],应金奏[66]之繁节[67]。至乃天轮[68]宛转[69],贯索[70]回环;光冲融[71]乎其外,气浑合[72]乎其间。若涌云涛,如飞雪山。万夫为之雨汗[73],八佾[74]为之惭颜。及乎度曲[75]将终,发机[76]尤捷;或连翩[77]而七纵[78],或瞬息而三接[79]。风生兮蒨旆[80]襜襜[81],雷走兮彤庭[82]煜煜[83]。阴明变见[84],灵怪离猎[85];将鬼神之无所遁逃,岂蛮夷之不足震慑[86]?
嗟夫!兰子之迭跃[87],其技未雄[88];仲由之自卫[89],其舞未工[90]。岂若将军为百夫之特[91],宝剑有千金之饰,奋紫髯[921之白刃[93],发帝庭[94]之光色。所以象大君[95]之功,亦以宣忠臣之力。
或歌曰:洸洸[96]武臣,耀雄剑兮清边尘[97],威戎夷兮率来宾[98]。焉用轻裙[99]之妓女,长袖之才人[100]?天子穆然[101],诏伶官[102]斥郑卫[103]。选色者[104]使觇[105]乎军容[106],教舞者俾[107]观乎兵势[108]。《激楚》、《结风》[109],发扬蹈厉[110]。佥[111]谓将军之剑舞,古未之制[112]。
参考注释
[1]元和秋七:元和年是唐宪宗年号,对应为西元806年~820年之间,而裴旻为唐代睿宗到玄宗时期间人物。作者乔潭为天宝十三年(西元754年)的进士,考量年代实际情况不太可能在元和年间做赋献给裴将军,可能是史料记载有误。另一方面《文苑英华》、《唐文粹》、《全唐文》都对元和年有不同记录。
据《新唐书》记载裴旻在唐睿宗年间曾经北伐,《旧唐书》也记载玄宗在天宝元年(西元742年)九月于花萼楼摆宴席见外族,所以裴将军舞剑事应发生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旧唐书.玄宗纪上》:天宝元年九月辛卯,上御花萼楼,出宫女宴毗伽可汗妻可登及男女等,赏赐不可胜纪。
[2]羽林裴公:即裴旻,传说为李白的剑术老师,官至左金吾大将军,曾被唐文宗称为三绝之一,后人尊其为“剑圣”。
《明人五王醉归图》,唐玄宗少时与四位兄弟感情和睦,经常相从宴饮,此幅画描叙五位皇子夜宴欢饮的情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3]花萼楼:唐玄宗开元年间建造,在长安兴庆宫内。用以表兄爱弟,弟敬兄,兄弟亲爱相扶之情。唐代文人高盖有作《花萼楼赋》:“开元中岁,天子筑宫于长安东郛,有以眷夫代邸之义。旧者中宫起楼,临瞰于外,乃以花萼相辉为名,盖所以敦友悌之义也。”
[4]幽燕: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一带。唐代以前属幽州、战国时期属燕国。
[5]穷发:荒远无草木的地方,不毛之地。
[6]海夷:古代边境少数民族和外国人。
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象筵照室会词客,铜鼓临轩舞海夷。”
[7]山羯(jie):古匈奴族别部。
[8]律:军法。钺(yue):古兵器,状如大斧。执律秉钺引申为出师胜利有功
《周礼.夏官.大司马》:“若师有功,则左执律,右秉钺,以先恺乐献于社。”
[9]振旅:整顿部队。
[10]阗(tian)阗:声势浩大。
《诗经.小雅.采芑》:伐鼓渊渊,振旅阗阗。
[11]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为悬布法令处,此代指朝廷。
《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12]享:犒劳。
[13]悍,一作捍。虡(ju):钟、磬等架子两旁所立的柱子。
[14]灵鼍(tuo):即鼍龙。一种与鳄鱼相似的动物,皮可鞔鼓,因借指鼓。
[15]度舞:有节奏的跳舞。千、万比喻极多。
[16]秦云:陕西、秦岭一带山河。
[17]动色:景色变化之意。
[18]跃波:水波激荡。
[19]有肉如山,有酒如河:形容宴会的盛大。
[20]夷:泛指边地民族。夏:华夏,中原。
[21]薰(xn)薰:和乐融洽。
[22]载和:和平的样子。
[23]张皇:光辉炫耀,盛大显赫的样子。
[24]烜(xuǎn)赫:声威震撼。
[25]八音:泛指音乐。《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26]八风:八方之风。《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节八音而行八风。”
[27]两阶:古宫廷有东、西阶梯。主人走东阶,客人走西阶。
唐王维《兵部起请露布文》:“武功则我有七德,文教则舞于两阶。”
[28]干羽:干,盾。羽,鸟羽。皆为舞者所执舞具。武舞执干,文舞执羽。泛称庙堂舞蹈。
《尚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孔传:“干,楯;羽,翳也。皆舞者所执。修阐文教,舞文舞于宾主阶间,抑武事。”
[29]贝胄:文贝装饰的头盔。
[30]朱綅(qīn):红线,用于编缀固定贝壳。
《诗经.鲁颂.閟宫》:“公徒三万,贝胄朱綅。”
[31]虎裘:虎皮大衣。《礼记.玉藻》:“君衣狐白裘,锦衣以裼之。君之右虎裘,厥左狼裘。”古时国君穿狐白裘,外披锦衣,象其尊贵。其左、右卫士身穿虎皮、狼皮大衣,象其威猛。
[32]锦裼(xī):外披一件以朱锦为领缘的罩衣。锡:裘上加的外衣,罩衣。
《礼记.玉藻》:“裘之裼也,见美也。”孔颖达疏:“裘之裼者,谓裘上加裼衣,裼衣上虽加他服,犹开露裼衣,见裼衣之美,以为敬也。”
[33]攘臂:捋衣出臂。
[34]抗:高扬。棱威:威势,神灵之威。
[35]陆离:参差,美好貌。
[36]婆娑:轻扬盘旋的舞姿。《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37]文事:礼乐制度等文德教化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38]桑林之容:舞姿如同上古圣王的“桑林”之舞。桑林:商朝的乐舞,古于桑林举行国家祭典,祭典中使用的乐舞亦沿用其祭名。相传商朝曾逢大旱,商汤为民祈雨,以己为牺牲祷于桑林,大雨乃至。故桑林为圣王之乐舞。容:舞姿。
《吕氏春秋.顺民》:“昔者商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于是剪其发,磨其手,以身为牺牲,用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
成汤桑林祷雨。(公有领域)
[39]翕(xī)然:鸟飞前收翅貌,此指收剑欲张之势。
《说文解字》注:“翕,起也。释诂、毛传皆云。翕、合也。许云起也者、但言合则不见起。言起而合在其中矣。翕从合者、鸟将起必敛翼也。”
[40]鹰扬:如老鹰展翅奋飞。
[41]翼尔:伸展貌。龙骧(xiāng):如飞龙腾跃、昂举。骧:头高昂。
[42]指顾:手指目视。
[43]锷(e):剑刃。回翔:鸟盘旋飞行,此指剑回旋转折。
[44]耸跃:跳跃的意思。
[45]激昂:奋发昂扬。傅毅〈舞赋〉:“明诗表指,嘳息激昂。”
[46]耀颖:显扬出众的才华,这里形容剑舞的动作出众(或指剑光闪耀的样子)。
[47]交光:剑的光影在空中交错飞舞的态势。
[48]乍:刚。
[49]俄:顷刻。
[50]辘轳:剑柄用玉作成辘轳形的宝剑。辘轳,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
[51]牛斗:星宿名。此句意思应为其剑光直射牛斗星。
[52]悍(han)剽(piao):矫捷勇猛貌。
[53]歘风:(xū fēng)迅急的风。
[54]崦雨:大雨。崦:崦嵫山,传说日落之处。《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明 吴静婉〈别思〉:“西崦雨未收,东崦风又作。留住绿蓑衣,莫与篙师着。”
[55]惬心(qie xīn):心胸畅快、心意满足。
[56]陵厉:超越、凌驾于其上。
《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及整兰筋,挥劲翮,陵厉清浮,顾盼千里。”
[57]清浮:天空。
[58]绚练:疾速。
[59]夐(xiong)绝:寥远,高远意思。
梁 陶弘景 《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九垓夐绝,七度虚悬,分空置境,聚气构天。”
[60]青天兮可倚:形容宝剑极长甚至可倚靠着天空。
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
[61]白云兮可决:形容宝剑之利可以断云。
《庄子.说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62]二龙之追飞:形容宝剑如两条龙相互飞跃追逐。
[63]七星之明灭:剑光如北斗七星明亮闪烁。
[64]朱干:红色大盾。
[65]逸势:超绝的气势。
[66]金奏:击钟、奏乐。
[67]繁节:急促的节拍。
[68]天轮:天之轮。《浑天仪注》曰:“天转如车毂之运。”
[69]宛转:曲折盘旋。
[70]贯索:星宿名,属天市垣,共九星。
[71]冲融:充溢弥漫貌。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72]浑合:浑然合成。刘大櫆 《一掌园记》:“夫山渊之平,田海之迁,大地之浑合,曾不能以自主,而况于一园之兴废与!”
[73]雨汗:汗流如雨。
[74]八佾(yi):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纵横各八人,共六十四人。
[75]度(duo)曲:按曲谱歌唱,此指专供舞剑的音乐。
[76]发机:本为弩弓的拨动机关,此指剑舞中发招出势时的微小动作、征兆。
[77]连翩:接继不断。
[78]七纵:多数跳起动作。
[79]三接:数度交错动作。其中三,意思为其数之频繁。
唐 符载 《保安镇图记》:“红旗拉风,长戟如倚,晨暮三接,朱殷溪渎。”
[80]蒨(qian)旆:红色旗子。
[81]襜(chān)襜:摇动貌。
[82]彤庭:指皇宫中庭。
[83]煜煜:光明照耀的样子。苏轼《武昌铜剑歌》:“蛇行空中如枉矢, 电光煜煜烧蛇尾。”
[84]变见(xian):变化显现。
[85]离躐(lie):逃跑。躐,踏。
[86]震慑:震惊恐惧而屈服。
[87]兰子:战国时期的江湖艺人,曾在宋元君面前表演高超技艺而得到赏赐。迭跃:连续跳起。
《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88]未雄:称不上雄壮。
[89]仲由之自卫:仲由用于防卫的剑舞。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
《孔子家语》:“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子路曰:‘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
[90]未工:未能称善。工,完善。
[91]百夫之特:才能杰出超过百人,一人当百之力。
《诗.鄘风》“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传》特,匹也。
[92]紫髯:紫色的胡须,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为紫髯,以举贤任能知名。
《三国志?孙策传》:“请张昭等谓曰:‘中国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呼权佩以印绶,谓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
[93]白刃:雪亮的剑刃。
[94]帝庭:宫廷;朝廷。
[95]大君:天子,沈佺期《和户部岑尚书参迹枢揆》诗:“大君制六合,良佐参万机。”
[96]洸(guāng):威武貌。
[97]边尘:边境的战事。
[98]率来宾:都来做宾,臣服之意。率:都。
[99]轻裾:轻薄的衣裙。裾:衣服的前后襟。
[100]长袖才人:善言辞、有手腕的外交人员。
《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101]穆然:严肃恭敬貌。
[102]伶官:乐官。
[103]郑卫: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地方音乐,是为俗乐,容易令人放荡,儒家斥之为淫声。《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
[104]色者:宫中貌美好修饰者。
[105]觇:观看。
[106]军容:军队的仪容、威严气象。
《文选.左思.魏都赋》:“其军容弗犯,信其果毅。”
[107]俾(bi):使。
[108]兵势:用兵布阵。
[109]激楚、结风:均古歌名,曲调高亢凄清。李白 《白纻辞》之三:“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
[110]发扬蹈厉: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形容舞蹈动作精神奋发,意气昂扬。《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
[111]佥(qiān):皆,众。
[112]制:这里指舞蹈动作。
参考译文
在元和秋七时期,左金吾大将军裴旻作战胜利归来,他回到京师后向朝廷献上战果,皇帝在花萼楼设下酒席大宴群臣,在宴会上在大家喝得尽兴时,皇上诏令裴旻舞剑,那场景真是普天之下难得一见的壮观雄伟,所以我就作了这首赋歌颂,它的内容如此说着:
裴旻将军率领着幽州地区的强劲部队,在蛮荒之地耀武扬威。他平伏了边境的外族、俘虏了匈奴恶寇,左手持着军法,右手执着斧钺,他的部队声势是如此的浩大,扬威异域后献功于朝廷。皇帝设宴慰勉将军,让乐队击钟鸣鼓,宴席间千人跳舞,万人高歌。使得秦岭的风云变色,渭水也波涛翻腾。堆积如山的肉,丰盈如河的酒。君臣们快乐地饮酒,中原与外族都乐融融。皇帝命将军:“拔剑起舞吧,来光耀天子的大军,让声威震摄边疆诸国。随那音律节奏,执盾牌和羽饰舞动,将我大唐的教化传播四方。”
明代武学专家程宗猷所著,古代武艺书《耕余剩技》的部份插图。(公有领域)
于是将军头戴用红线缀缝文贝的头盔端正面容,穿上虎皮大衣外披朱锦为缘的罩衫,伸出手臂,他的威势高大若神灵,凌厉之气向周围发散。既显参差美好的武备,又展示了丰盛曼妙的文教。他的身姿如桑林之舞尽显护民之德,宝剑绽放如莲花祥和的光焰而无坚不摧。
忽然收剑腾起,如老鹰展翅,接着伸展飞跃,似飞龙昂首,剑锋随着手指目视而至,剑刃回转若鸟之盘旋,有时持剑耸身而跃,有时出手击刺激昂,剑势纵横锐利,剑光交错闪烁。我看着这剑飞跃的样子:忽而雄健飞起,忽而如虎啸盘踞。将军摇动剑柄,剑光直射天边的牛斗星,光芒在空中矫捷奋进,许久都不下落。像疾风卷落暴雨,如此酣畅而自如。剑光超越了天空,迅急飞向那遥远的苍穹。青天都可以倚靠,白云都能够斩断。仿佛看见两条龙相互飞翔追逐,目睹北斗七星明灭闪烁。
红色大盾气势超绝的配合着急速的节拍舞动,剑势如天轮在空中曲折盘旋绕着贯索星宿后返回;剑光充溢弥漫于其外,剑气浑然充沛其中。如同涛浪般的云海涌现,又像大雪飞落山巅。至此在场数以万计的宾客们不禁汗如雨下,天子的八佾乐舞队也喟叹不如。乐曲即将结束了,将军的出势更为迅捷难辨,有时连续不断地飞跃,有时数个动作交错于瞬间。风吹得红旗翻动,雷电一路击去,皇庭耀眼光明,阴暗与光明的瞬间改变,低灵精怪物惊恐逃逸。就连鬼神都无处藏躲,四方蛮夷怎能不震伏畏惧?
唉!兰子高超的跳跃,称不上雄壮扎实。子路出于防卫剑舞,算不上境界完美,哪及得上将军为百人中的精英,宝剑有千金的价值。奋起紫髯公(孙权)的剑刃,发扬帝王的气势光辉。所以将军的剑舞既展现了君王的功业,也表达了忠臣的赤忱之心。
有人歌唱赞颂:将军是如此雄壮威武啊,那雄壮光辉的宝剑清除了边境的兵尘,威震了戎夷纷纷都来归顺。哪还用得着穿着薄纱的女乐,或手腕高妙的外交人员。皇帝肃穆了,诏来乐官,废除宫中令人浮靡的音乐,让貌美的宫女去观看军人的威仪,让舞者去观摩军队的行伍,宫中音乐变得高亢清扬,舞者动作精神焕发,众人都说将军的剑舞,真是从古未见的形制啊!
题解及赏析:
南宋忠义堂本 颜真卿《裴将军诗》(局部)。(公有领域)
乔潭,字德源,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的进士(西元755年),是知名诗人元德秀的学生,此篇为其代表作,也是目前现存文学作品中对剑舞描述得最精采、传神的作品之一。作为主角的裴将军当指裴旻,唐睿宗至玄宗时期人士,唐文宗时曾下诏把李白的诗、张旭的书法、裴旻的剑舞并称为“三绝”。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
裴旻是李白的剑术老师,书法家颜真卿也作诗歌颂他,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公孙大娘最知名的“裴将军满堂势”亦是根据裴将军舞剑改编而得。可见裴旻剑术之精妙,冠绝古今。
此赋区分几个部分:
开始叙述裴将军作战胜利归来,皇帝在花萼楼设宴款待群臣,席间诏令将军表演剑舞,为下文作了铺陈,将军受命后穿上正式服装上场舞剑,在这充满威势的剑舞中展现了文武之道。
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舞干羽于两阶”。《尚书.虞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尚书》记载,舜帝在位时,南方的部族三苗兴兵作乱,舜派大禹率军讨伐,但是徒劳未果,三苗仍持续作乱。于是禹就开始了文德教化,他令人手执羽毛、盾牌,在皇宫的东西两阶之间演奏乐舞。不久后这悠扬的雅乐传到了三苗部落,他们受到感化,不战而前来归顺。
这里说明了将军剑舞的文德教化的功效。
之后开始了对将军舞技的叙述:如老鹰展翅,如飞龙般腾跃,剑光飞耀直射星辰。宝剑似可倚天,利能断云,如飞鸟追逐,甚至遁入其他空间。作者以巧妙的修辞技巧将裴将军舞剑的场景跃如纸上,此段用了《庄子》一书中的两个典故:一为〈说剑〉,形容天下王者之剑上倚天下断云;一为〈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故事,于击杀中合于〈桑林〉乐舞之道。
《庄子.说剑》中讲到一个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惠文王特别喜爱击剑之术,以致终日不理朝政,国力日渐衰亡,太子及文武百官们极为忧心,就请了庄子规劝惠文王。
庄子授命后扮成剑客进谏赵王,他巧妙的将自所用的剑比喻为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及庶人之剑三种。
庄子说道:天子之剑是以燕国的石城为刀尖、以齐国的泰山为刃、以晋魏二国为剑背、周朝宋国为剑环、韩魏二国为剑铗。…它以阴阳五行之道来支配天地,无人能抵挡、无人能躲,拔出来向上可以劈开浮云,向下可以斩断大地。只要用此剑,就可以镇抚诸侯,一统天下。庄子暗喻惠文王抛弃天子剑而沉溺于庶人之剑极为不智,惠文王听后整整三个月不出宫门,痛改前非,之后他重用蔺相如、廉颇、李牧、赵奢等文武大臣让赵国国力空前强大。
接着是“庖丁解牛”的典故: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
梁惠王的厨师庖丁,他杀牛的过程,不论是用手抓、用膝靠、用脚踩、用刀割,一切动作发出的声音无不合于音节,如同上古的《桑林》乐舞。
梁惠王不由得赞叹地问:“真妙啊!你的技巧何以高明至此?”庖丁回说:我所爱好的是“道”,这已超过一般技巧的阶段了:我刚开始学杀牛的时候,眼睛所看的就是现实这头牛的外表。经过了三年,我才有所领略,眼睛不再看到整头牛了,我看到的只有它的筋骨结构了。到了现在我是以心神与牛体接触,而不是以感官去看。”
接着又说:“我将刀切往牛原有的空隙处,经络的连接处都没碰到,何况是骨头呢?手段高明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割肉;一般的厨子一个月换一把刀,因为他用刀劈骨头;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杀过几千头牛,可是却仍然像新的一样,一点损伤都没有啊!虽然如此,每当遇到筋骨交错之处仍会谨慎处理,临事以惧,善刀而藏”。
梁惠王听完后连声赞叹:好啊!我听你这一番话,学到了养生的道理。
庖丁的行为是杀牛,但庄子却用“桑林之舞”形容他的动作。“桑林之舞”描述商代开国君王商汤决定牺牲自己祭天以救助百姓的历史,他是展现圣王仁德的乐舞。所以庖丁无一般屠夫的杀意,而是以“道” 行之,文惠君观后竟体悟了养生之理,而非死亡。
接下来众人的目光在二把凌空飞舞的宝剑,以及配合将军剑舞的舞队、乐队。他们拿着红色盾牌密切无间的配合着裴将军。将军的剑舞是属于即兴演出,事前无刻意排练,然而在文中却展现的密切无间,足可见到裴将军卓越的领导力,这一段演出让现场观舞的宾客及乐队为之汗如雨下、惭愧无言。将军剑舞对人心灵的洗涤让观众心诚乐服,演奏即将到了尾声,将军的动作更加迅速,舞台上红旗招展、电闪雷鸣,妖魔鬼怪惊而遁逃,将军的剑舞让地灵鬼怪及四方蛮夷都为之震摄。
最后一段是作者观舞后的感受,用先秦舞蹈家及先贤的典故衬托了将军剑舞之超绝。兰子一位歌舞艺人,他的演出仅为谋生,只求技巧上的娱乐。孔子弟子子路早年是个未受教化,孔武有力的武人。他第一次见到孔子时得意洋洋地舞剑展现高超的剑技,然而却遭孔子训诫:“君子不该逞匹夫之勇,而是行仁义之道,这样又何须仗恃着锋利的宝剑呢?”
而吴大帝孙权十九岁时便临危受命继承父兄之位当了江东六郡之主。他早年平定南方的蛮族山越,让他们与当地汉族融合,稳定后方基业。他知人善任,先后获得周瑜、鲁肃、甘宁、陆逊…等良将名臣之助,他身处的时代是战争不断、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在位五十二年期间几乎无主动的对外扩张的战役,都以守卫的战事居多;尤其是在夷陵之战后坚守孙刘同盟三十多年从未背信,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演义》有诗赞曰:“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磐虎踞在江东。”孙权展现的是王道精神,裴将军的剑舞不只是技巧的高超而是王道精神发扬的展现。
作者有序的引用一系列的典故:自上古舜帝以乐舞感化三苗部族的历史,到先秦庄子寓言、子路舞剑、三国孙权的王道。这首赋作表面上是观舞,背后却隐含著作者的王道精神、乐舞思想。
在汉字中“舞”和“武”二字同音,且系出同源。在《周易.系辞》记载着:“鼓之舞之以尽神。”意思是古人是以乐舞来敬神,赞颂神的伟大。舞做为文用是用于祭祀、宫廷的演出。而作为武用就是武功、作战。
过去唐太宗征伐高丽时在军中曾有教舞的记载,是将舞做为武用的例子。
《新唐书.礼乐志》:“帝将伐高丽,燕洛阳城门,观屯营教舞,按新征用武之势,名曰〈一戎大定乐〉,舞者百四十人,被五采甲,持槊而舞,歌者和之,曰〈八弦同轨乐〉。”象高丽平而天下大定也。”
“武”的含意在《说文解字》如此记载: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为武。” 所以就是止戈为武,制止战争。如同庄子说剑提到的天子之剑,是以王道服天下 。
这篇赋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观舞的感受:剑舞展现了国家的威势,使天下四方诸侯心悦诚服,那是一般俗世歌舞女子所不能比美;剑舞感动了皇上让朝政日新,他因此而屏除了俗世歌舞、郑卫之音,让宫女去除妖媚的追求而精神纯净专注,教导舞者振奋姿态而精神焕发,以王者的乐舞教化天下。而将军的剑舞展现了应有的作用后下了结语:“此舞自古未有!”结束了这篇剑舞赋。
在这篇文章中裴将军舞剑是将乐舞作为文用,作者乔潭巧妙的藉由观赏裴将军剑舞的过程说明了剑舞文武并用的深刻蕴含,其中对裴旻精湛的剑术更是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清代文学家李调元曾在其作品〈赋话〉中赞誉乔潭的作品是“虚实兼到,纸上有声”,在中国历代描写剑舞的作品中乔潭的这篇〈裴将军剑舞赋〉实为传世经典之作。
from
气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