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4日星期六

酌古鉴今:冯唐批评及汉文帝改错的故事

辛弃名冯唐当时只是一个小郎官,但他有高度的爱国热情,敢于向汉文帝进谏,汉文帝则虚心纳谏,于是中国历史上就留下了冯唐论将、文帝赦魏尚的故事。(图:Sunny/大纪元)

冯唐当时只是一个小郎官,但他有高度的爱国热情,敢于向汉文帝进谏,汉文帝则虚心纳谏,于是中国历史上就留下了冯唐论将、文帝赦魏尚的。(图:Sunny/大纪元)

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四十岁时贬官出京,任密州知州,但他时刻不忘国家安危,希望报国出力。公元1075年,北方辽国胁迫北宋割让大片边地;西北西夏也时常犯边。苏轼渴望有冯唐这样的人,识才举荐,使自己能从新得到朝廷重用,效力疆场。他写了一首《江城子》的词,纪念一次打猎活动,题为《密州出猎》,发抒自己的报国感概。这是一首有名的述志词,其中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词句。苏轼自比汉代的云中太守魏尚。笔者在这里,就来讲说冯唐批评汉文帝及汉文帝改错赦魏尚的故事。根据《史记》记载:

冯唐是西汉文帝时人。冯唐祖上是战国时的赵国人,汉初迁入关中安陵县,在今咸阳东北。冯唐任汉文帝的中郎署长。中郎是的警卫队,署长是中郎里的一个小长官。郎官在皇帝身边,皇帝高兴了就问长问短,郎官就有与皇帝说话的机会。

有一天,汉文帝车驾经过中郎署,出来一位老郎官接驾,这位老郎官就是冯唐。汉文帝是上有名的开明之君,举贤良,就是由汉文帝开创的。举贤良,就是由中央或地方高官,按朝廷要求的条件和名额,推举敢讲真话、实话的人,到朝廷评议政治,朝廷出题,贤良答卷,直言得失。这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也是皇帝纳谏的机会。冯唐是多年的老郎官,年事已高,还未得到升迁。汉文帝见冯唐年岁大,就尊称他为“父老”,就是“老人家”的意思。文帝问:“老人家,你是什么时候出来做郎官的?家在哪里?”冯唐说:“臣家世居赵国代地,本朝时迁到安陵。”冯唐讲说他的身世。汉文帝原来就是封为代王。代地在今山西东北部与河北西北部一带,在汉时是边地,与匈奴接攘。汉文帝得知冯唐祖籍是代地,就是同乡!一下拉近了君臣关系,话也多了起来。

汉文帝感慨地说:“我在当代王时,我的尚食监高祛,多次谈起秦末巨鹿之战赵将李齐的非凡才干,直到今天,我每端起饭碗,脑子里就浮现出李齐骁勇善战的身影,我的心就飞到了巨鹿城下。老人家可知道李齐的事吗?”冯唐说:“臣当然知道。但李齐与战国时赵将廉颇、李牧比起来,那就差得多了。”文帝说:“你怎么知道的呢?”冯唐说:“臣祖父在李牧帐下,做百人之长,臣父亲做过代国相,与李齐同僚,深知他们各自的为人。”文帝听了很兴奋,情不自禁地慨叹起来,拍著大腿说:“我恨不能得到廉颇、李牧为将,若有此二人,还怕匈奴吗?”

冯唐接着冲口而出,他说:“陛下,臣斗胆说一句,只怕有了廉颇、李牧,陛下也未必能用!”

文帝脸色一沉,怒气冲冲,进入宫中,把冯唐晾在一边。左右的人都受到惊吓,大家埋怨冯唐说话没分寸,又都替冯唐捏一把汗。过了好一阵,汉文帝消了气,正式召见冯唐说话。文帝问冯唐:“你为何当众给我难看,难道不能单独对我讲吗?”冯唐陪罪说:“臣是一个大老粗,说话没轻重,还望陛下宽恕。”

汉文帝不愧是一个开明之君。他原谅了冯唐的冲撞,感到冯唐话中有话,朝廷可能有什么过失?所以他才召见冯唐,询问为什么有了廉颇、李牧不能用。冯唐一一道出了原委。

原来云中太守魏尚,抵抗匈奴有功,只是在申报战功时,差了六个首级,皇上就把魏尚抓起来,以虚报战功的罪名,将他投入监狱。冯唐说:“臣认为陛下法太严,处事赏轻罚重,对良将不信任,因此才那样说:陛下虽得廉颇、李牧也不会用,魏尚就是例子。”冯唐还滔滔不绝的讲了一番君臣信任的用将之道。文帝见冯唐指出了他的过失,不但不生气,而且非常高兴,立即特委冯唐为钦差大臣,带着皇帝的诏书,前往云中,赦出魏尚,官复原职。

冯唐当时只是一个小郎官,但他有高度的爱国热情,敢于向汉文帝进谏,汉文帝则虚心纳谏,于是中国历史上就留下了冯唐论将、文帝赦魏尚的故事。

魏尚复出后,匈奴再也不敢进犯汉朝云中的边境。(事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梁馨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文史】诸葛亮北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

游凤阳——明朝之龙脉(组图)

2016/06/03/20160603001432440.jpg
凤阳明鼓楼 (图片)

作者: 李晓径
因为喜欢旅游,也曾游览过多处名胜古迹,可是凤阳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与众不同,我因此去过二次。

凤阳是明太祖的家乡,是有名的历史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

凤阳中都鼓楼

凤阳明鼓楼十分有名,据说是中国最大的鼓楼。鼓楼建于明洪武八年(西元1375年),矗立在城中的广场之上,由台基和殿楼两部分组成。鼓楼是中都城的重要附属建筑,和西边的钟楼相距六里,遥遥对峙于中都城中轴线的两侧。在尽显斑驳但又坚实牢固的砖墙之上,远远的就可见城楼上方嵌着“万世根本”四个的楷书大字,是明朝开国朱元璋亲笔所书。大字之下的砖墙上,还有用同色砖条拼砌出的佛教的“万”字符。穿过鼓楼城下类似天安门一样的门洞,从另一边出来,回身望去,砖墙之上同样嵌着“万世根本”的四个大字。

“万世根本”留给后人一个迷思,有人猜想着朱元璋写这四个字究竟是何用意?是想用这样的一座建筑,这样的四个字来告诉后人大明朝的万世基业其根本就在这凤阳城内,还是另有他意?前几日在写《道者,所以历久弥新也》一文时,一个答案竟然跃然纸上:“古人想到的不是一世,而是万世根基。”何为万世根基?是坚固的城池和精良的军备吗?强大的军事力量固然是开国、护国之需,而正统的中华文化方才是立国、守国之本啊!

2016/06/03/20160603002001122.jpg
凤阳明鼓楼 (网络图片)

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楹联:

凤阳鼓楼(怀抱昆仑)

问谁个识万世根基,三千年史册读来,无不是民生疾苦;

登斯楼忆当时人物,八百记钟声敲破,教听取风雨苍茫。

凤阳是明朝的龙脉

凤阳还有许多旅游景点,如龙兴寺、明皇陵、禅窟寺、狼巷迷谷、韭山洞等。

龙兴寺的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礼佛的皇觉寺,因该寺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祥之地,与整个朱明王朝有着渊源关系,被称为圣庙。

狼巷迷谷和韭山洞在县城的南边30里,乘车行驶在山路之中,青山绿水,绵延不绝,让人心旷神怡。不禁想起风水学家们所讲的,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风水学把起伏的山脉称为龙脉,根据《雪心赋正解》:“龙者,山之行度,起伏转折,变化多端,有似于龙,故以龙明之”。因为龙的活动范围是变动不定的,但大多数龙脉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进门后首先游的是禅窟寺,始建于汉武年间,据说比中国第一禅寺白马寺还早几百年。狼巷迷谷是石林地貌,地形奇特、沟壑纵横、明谷暗涧、沟沟相连、谷谷相通。记得还看到过一尊达摩芦苇渡江的石像。

2016/06/03/20160603010327612.jpg
狼巷迷窟一线天 (网络图片)

韭山洞因山暖多产野韭而得名,距今已有五亿年的地质历史,为喀斯特溶洞。此洞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水经注》中已有记载。山洞全长一千四百七十二米,据史料记,明太祖朱元璋初起义兵时,韭山洞就是其藏兵议事的地方。

明皇陵位于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园初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占地2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

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

来源: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家教珍事:杨维桢安于禁楼苦读,终成大器!

作者: 默安 来源:正见网

元末明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杨维桢,字廉夫,晚号东维子,又号铁笛道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因早年读书于铁崖山,因而又自号铁崖。他于元代元贞二年(1296)出生,泰定四年(1327)考中进士,授天台县尹,后改钱清场盐司令。因耿直得罪上司,十年未得升调。后官至江西儒学提举。他为官能够关心民生疾苦,有政绩。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居浙江富春山,后来徙居松江(今属上海)。他很懂音律,每日与才俊之士交游,或舞文弄墨(他又是书法家),或横吹铁笛,唱歌起舞。入明,召他修礼乐书志,他应召修定后,即还家家居。

杨维桢一生主要以书法家、文学家、诗人著称,著有《东维子文集》三十卷,《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乐府补》六卷,《复古诗集》六卷等。他的书法长于行书、草书,又能文、工诗。其诗文名,在当时都甚高,是元末诗坛的领袖人物。

杨维桢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与他年少时候的一段苦读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少时天资较高,每天能记诵古文数千言。杨维桢的父亲杨宏,不以此为满足,又特意在铁崖山中筑了一座小楼,在小楼的周围,植梅花上百株,以培养的高雅节操。他在楼中放置了数万卷的图书,让杨维桢在楼上苦读。又特意将上下楼的梯子拿走,不让儿子下楼,以防止他分散精力。杨维桢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潜下心来,苦读了五年。由于通读了经史百家,故很有学问,即使是一些名望很高的老,学问也不及他。杨维桢考中进士做官以后,曾经参与修撰辽、金、元三朝史书。在修史书中,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曾作《正统辩》数千言,以至总裁官欧阳元功,对他也十分赞赏,叹息道:“百年后,公论定于此矣!”

杨维桢父亲杨宏,把儿子置于禁楼苦读,成为中国史上一个著名的

文章,写了父亲把儿子禁在楼上,让孩子专心静气地读书,终成大器。他不让孩子接交赌朋酒友等不良之辈,不染恶习。这一点非常重要!只读正义书,不交坏朋友。这样的孩子必成大器,这是毫无疑问的。

(《明史•杨维桢传》)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一念既出的报应

来源:

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清代人朱介如说,他曾因中暑,头晕眼花,昏卧在榻。恍惚之中,觉得忽然来到一片旷野之中。清风飒飒,极为凉爽舒适。举目四望,渺无人迹,竟不知往哪儿去。

忽然,他发现,前方有数十人在走动,便姑且跟随在他们身后。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处官府,那数十人走了进去,他也随着走进去。只见殿宇宏伟,厅堂宽敞,正殿的左右两侧,都有长廊,一些官吏、差役模样的人,正在忙碌奔走,来去匆匆,似乎是在为某大官升堂审案,做准备工作。

这时候,忽有一吏走来,握住他(朱介如)的手说:“您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是已经过世的老友张恒照,他这才省悟,自己是来到阴曹地府了。便把自己因迷路来到这里的经过,告诉张。张恒照说:“生魂迷路,误入阴司,这样的事,倒也常有。阎王爷就是看见了,也不会责怪,但免不了要讯问几句。为了少找麻烦,你不如暂且到我那廊屋里去坐坐。等阎王爷退了堂,我再送你回去,也顺便问问我家里的情况。”朱点头称是,便被领进廊下的堂屋里。

刚坐一会儿,便听堂鼓轰鸣,皂役齐声呼吓,阎王爷已经升堂了。朱介如禁不住好奇地由窗户眼,向堂上偷看。只见刚才一路同来的数十人依次受审。阎王问些什么,他们答了什么,已听不清楚了。只见其中的一个人,他伸直脖子,昂着头,似乎是与阎王争辩,一副很不服罪的样子。

只见阎王把衣袖一挥,那大殿的左侧,忽然出现了一面大圆镜,直径足有丈余。那大圆镜中,顿时呈现出一个妇女被反绑着双手,正在受人鞭挞的场面。忽而,镜中又像电光似的一闪,镜中又出现一个妇女流着眼泪,忍受着被人强暴的场面。那人看了,立刻脸色苍白,趴在地上磕头,口称:“伏罪!”(承认他曾经对那两妇女有犯罪行为)阎王便命人将他拉下去。

过了许久时间,审判才算终结。等阎王退了堂,吏役们散去,张恒照又来到堂屋,与朱介如说了一会儿话,也打听了家里子孙的近况。朱把所知道的略说一二。张恒照听了不免叹息,摆摆手说:“算了!不要再说了。不知道,想打听打听;听了,又无端地给人增添烦恼!”

朱岔开话题,问道:“刚才公堂上所显示的那面大镜,大概就是所谓的‘业镜’吧?”张恒照说:“是的。”朱介如又问:“镜里的影像,应该像她本人的原形。但是,现在那两个妇女没来,镜中怎么会出现那两个妇女的原形、影像呢?”张恒照说:“的镜子,只可照出人的外表形貌,而神镜却可以照出人的内心世界。人每做一件事,他自己的心里,都是非常明白的。也就是说,有心去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在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只消用‘业镜’一照,一切都会一目了然,原形毕露。如果是无意中做了一些过失,自己心中本来就没有这种印象,任凭‘业镜’如何去照,也看不见有什么影子。这是因为心中不存在这件事,‘业镜’自然显不出影像来。阴间断狱,主要便是根据有心或无心,来判断善、恶。神最看重的是人心!这一点你应当认识清楚。”朱又问:“神镜何以竟能照见人心呢?”

张恒照说:“心,虽然是不可见的,但任何事物都可能在心中留下了形迹。人死后体魄虽离,而性灵却是存在的。神识不灭,犹如荧荧灯火,永照不熄。业镜,照外没有遮蔽,照内则虚灵通明。这样,内外晶莹透澈,虽是极微细的事物,也会很清楚地显现出来。任何人做过的事,都会在自己心里,留下影象,被业镜照出。”

张恒照说罢,便拉着朱走出来。朱介如只觉得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犹如一片随风飘摇的败叶。倏忽之间惊醒过来,却是躺在家里的床上。

这故事发生在乾隆甲子(1744)年七月,正是乡试开考期间。我(纪晓岚)曾纳闷朱介如为何来迟?他就给我说了以上这个故事。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6年6月3日星期五

老和尚与巡抚官

文/林灵

清代有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毕沅,是江苏镇汀人,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媲美的《续资治通鉴》,就是他编篡的。

乾隆三十八年(1773),毕沅任巡抚,赴任的时候,经过一座古庙,毕沅进庙内休息。一位和尚正坐在佛堂上念经,人报巡抚毕大人来了,这个既不起身,也不开口,只顾念经。

毕沅当时只有四十出头,英年得志,自己又中过状元,名满天下。他见老和尚这样傲慢,心里很不高兴。

老和尚念完一卷经后,才离座起身,合掌施礼,说道:“老衲适才佛事未毕,有疏接待,望大人恕罪。”

毕沅说:“佛家有三宝,老法师为三宝之一,何言疏慢?”随即,毕沅上坐,老和尚侧坐相陪。交谈中,毕沅问:“老法师诵的何经?”

老和尚说:“《法华经》。”

毕沅说:“老法师一心向佛,摒除俗务,诵经不辍,这部《法华经》想来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阿弥陀佛’?”

老和尚听了,知道毕沅心中不满,有意出这道题难他。他不慌不忙,从容地答道:“老衲资质鲁钝,随诵随忘。大人文曲星下凡,屡考屡中, 一部《四书》想来也应该烂熟如泥,不知其中有多少个‘子曰’?”毕沅听了,不觉大笑,对老和尚的回答,极为赞赏。

献茶之后,老和尚陪毕沅观赏菩萨殿宇,来到一尊弥勒佛的佛像前,毕沅指着弥勒佛的大肚子,说:“你知道他这个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老和尚马上回答:“满腹经纶,乐事。”毕沅不由得连声称好,因而问他:“老法师如此捷才,取功名容易得很,为什么要抛去红尘,皈依三宝?”

老和尚答说:“富贵如过眼烟云,怎么比得上西方一片净土!”

两人一同来到殿,殿中十八尊罗汉各种表情,各种姿态,栩栩如生。毕沅指着一尊笑罗汉,又问老和尚:“他笑什么呢?”

老和尚回答说:“他笑天下可笑之人。”

毕沅一顿,又问:“天下哪些人可笑呢?”

老和尚说:“恃才傲物的人,可笑;贪恋富贵的人,可笑;倚势凌人的人,可笑;钻营求宠的人,可笑;自作聪明的人,可笑……”

毕沅越听越不是滋味,连忙打断他的话,说道:“老法师妙语连珠,针砭俗子,下官领教了。”

毕泥说完,深深一揖!便带领仆从,离寺而去。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文史】诸葛亮北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上)

【文史】鲁智深的鲁莽和豁达

神仙故事:白日飞升的裴玄静

作者: 汉风 来源:

道家很多修炼人得道升天时,大都会采取尸解的方法离开,很少采用白日飞升的。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本是一个迷,一旦白日飞升就会破迷,人们都会去信神,也就很难从本性上看到一个人的好坏了。

据《续仙传》记载,裴玄静是缑氏县令裴升的女儿,鄠县县尉李言的妻子。玄静小时就很聪明伶俐,母亲教她诗书,她都能背诵下来不忘记。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就以妇功、妇容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特别好道,就向父母请求,给她设置一间静室让她修道。她的父母也好修道,就答应了她的要求。她就每天烧香瞻仰礼拜道像,婢女服侍她,她便把婢女赶出去。她独居一室,另有女伴和她一起说说笑笑。父母去看她的女伴,又看不到人,问她,她又不说。她思虑纯静,闲适淡泊,虽然骨肉之亲常见,也还是恭守礼节,一点也没有轻慢的表示。

二十岁那年,父母要把她嫁给李言。她听说这件事,坚决不同意,只愿意入道,以求度世。父母劝解她说:“女孩子生来就是要嫁人的,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出嫁的时机不可错过,礼节不可亏缺。倘若你入道没有得到正果,就没有归宿了。南岳魏夫人也嫁过人生过孩子,后来成为上仙。”玄静听了父母的劝告,就嫁给了李言,执守妇礼很周到。但是还不到一个月,她就告诉李言:“因为我一心向道,神人不允许我做您的妻子,请终止这种关系。”李言也慕道,就听从她的话答应了。玄静就在静室独自居住烧香修行。夜间听到玄静屋里有说笑的声音,李言稍稍产生了疑心,没敢惊动玄静她们,就悄悄地从墙缝偷看。 看到玄静屋子里满屋光明,闻到浓郁的异香。又看到有两个,年龄有十七八岁,梳着凤髻,穿着霓裳,姿态妩媚俏丽。还有几个侍女,都留着云髻,穿着绡衣,姿态柔美地站在旁边。玄静则与两个女子谈论着。李言觉得这事奇怪,就回去了。

等到天亮向玄静询问,玄静回答说:“有这回事,这是昆仑山的仙侣来看望我。 仙已经知道您偷看了,用法术禁止您,而您没觉察出来。再来的时候千万不要再偷看了,恐怕您被仙官责罚。但我与您宿缘很薄,不是久在人间之道。念您还没有后代,等上仙到来时,我能替您说说。”后来的一天晚上,有个降临到李言的卧室。过一年多,那个仙女又降临了,把一个小孩送给了李言,说:“这是您的儿子啊,玄静该走了。”三天后,有五彩祥云在李家上空盘旋,仙女奏着天乐,凤凰驮着玄静升了天,向西北方向而去。这时是大中八年八月十八日,地点在温县供道村李家置买的田庄。

我们大都认为修炼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却原来神仙也有他们的快乐,甚至比我们快乐百倍而不止。人为什么还要留恋人间的那些蝇头小利呢?这样看来,修炼人才是最聪明的,修炼才是明智之举。

原文:裴玄静,缑氏县令升之女,鄠县尉李言妻也。幼而聪慧,母教以诗书,皆诵之不忘。及笄,以妇功容自饰。而好道,请于父母,置一静室披戴。父母亦好道,许之。 日以香火瞻礼道像,女使侍之,必逐于外。独居,别有女伴言笑。父母看之,复不见人,诘之不言。洁思闲淡,虽骨肉常见,亦执礼,曾无慢容。及年二十,父母欲 归于李言。闻之,固不可,唯愿入道,以求度世。父母抑之曰:“女生有归是礼,妇时不可失,礼不可亏。倘入道不果,是无所归也。南岳魏夫人亦从人育嗣,后为上仙。”遂适李言,妇礼臻备。未一月,告于李言:“以素修道,神人不许为君妻,请绝之。”李言亦慕道,从而许焉。乃独居静室焚修。夜中闻言笑声,李言稍疑,未之敢惊,潜壁隙窥之。见光明满室,异香芬馥。有二女子,年十七八,凤髻霓衣,姿态婉丽。侍女数人,皆云髻绡服,绰约在侧。玄静与二女子言谈。李言异之而退。及旦问于玄静,答曰: “有之,此昆仑仙侣相省。上仙已知君窥,以术止之,而君未觉。更来慎勿窥也,恐君为仙官所责。然玄静与君宿缘甚薄,非久在人间之道。念君后嗣未立,候上仙来,当为言之。”后一夕,有天女降李言之室。经年,复降,送一儿与李言:“此君之子也,玄静即当去矣。”后三日,有五云盘旋,仙女奏乐,白凤载玄静升天,向西北而去。时大中八年八月十八日,在温县供道村李氏别业。(出《续仙传》)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民间传说:天师泉的传说

作者: 文仙 来源:

我们所知道的名胜古迹,大都有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

叶法善在天台之东数年,五月一日,忽有老人号哭求救道:“我东海龙王也,天帝命我守护八海之宝,一千年一换,若无失脱,便超登仙品。我今已守了九百七十年,有一妖僧逞其幻法,住在海峰,日夜禁咒,积三十年矣。其法将成,海水如云卷在天半。五月五日,海将竭矣。统天镇海之宝,制灵之物,决为妖僧所取,小神受责非轻。五日午时,乞赐丹符垂救。”

至期,叶法善飞丹符往救,海水复旧,妖僧羞愧,赴海水而死。龙王于是用车子拉着明珠、宝贝来报答,叶法善说:“村野之人,要珠宝何用?但此崖石之上,去水甚远,能有一眼泉水就好了。”是夕只听得风雨之声,次日绕山麓四面成一道石渠,泉水流注,终冬不竭,人称之为“天师泉”。(出自《西湖二集》有删节修改)

注:叶法善(616年-720年),字道元、太素、罗浮真人,括州括苍县人。据传叶生于隋炀帝大业十二年(西元616年),卒于唐明皇开元十年(西元722年),一说尸解于720年,地曰景龙观。年一百又七岁。无病而终,羽化成仙。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家教珍事:胡安国锁屋教子,竟成名家!

作者: 默安 来源:

胡安国,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崇安)人。他是宋代著名,平生以圣人为榜样,潜心研究《春秋》达二十余年,有《春秋传》等著作,另有文集十五卷。

胡寅,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他原是胡安国弟弟的。他出生以后,因胡安国的弟弟多子,其弟媳便不想再抚养胡寅,准备将他溺死。幸亏胡安国的夫人,急忙相救,才保住了性命。胡安国便将胡寅收为己子抚养。胡寅小时候十分顽劣,性格桀傲,又好耍小聪明。

胡安国实在没有办法他,便找一间堆柴木之类杂物的屋子,将胡寅锁在里面。没有料到的是,过了多日,胡安国去看儿子,发现胡寅因关在屋中闲得无聊,竟将屋中的柴木,均刻成各种各样的人形。胡安国从中看到了胡寅身上的聪明资质,他想,必须要想个办法,让他这些难以发挥的才智,转移到正道上来。于是便把屋里的柴木之类的杂物,统统搬走。又有意识地放置了几千卷书。仍然将胡寅像原来那样,锁在屋中。

胡寅身上的才智,无处可施,便将整个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过了一年有余,胡寅竟能将屋中放置的几千卷书,全部背诵,几乎一字不落。胡寅的读书,实是经历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胡安国的这种强迫式教育方法,对于胡寅倒是卓有成效的。胡寅于宣和年间(1119—1125)中进士,先后担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官职。他为官和为人,都很正直,任宰相时,他因讥讪朝政而落职,一直到秦桧死后,才官复原职。而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著名的学者,秦桧当政,将他贬官,他在谪居时,所著之《读史管见》,数十万言,并有《论语详说》、文集《斐然集》等,流传于世。

(《宋史•胡寅传》)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猪为何突然跑到枯井里?

作者: 陈必谦 来源:

离我们(纪晓岚自称)老家十几里的地方,有位姓卫的盲。乾隆戊午(1738)年,除夕之前,他走家串户,为各家演唱辞年贺岁的小曲。每家也纷纷赠送给他一些食物,他便用口袋背着这些食物,往家走。半路上,他不幸失足,掉入一口枯井中。这口枯井,地处荒郊旷野,又刚好是除夕,家家团圆守岁,路上几乎没有行人。

盲艺人在枯井里,喊哑了嗓子,也没人听见。幸亏枯井底下温度暖和,又有口袋里的干粮可吃,渴了便细细地嚼几口水果,竟然几天不死。

正巧碰上有位叫王以胜的屠夫,驱赶着一头猪,回家去。在离枯井半里多的地方,那猪忽然挣断绳索,在田野里狂奔乱跑,结果也掉进了这口枯井里。王以胜用挠钩,把猪钩上来时,发现枯井中,还有一个人,正在唉唉的喘气。盲艺人因此得救。

这口枯井,原本不在王以胜所要走的路边上,他之所以被引到这里来,完全是有鬼神,在暗中指使。

先兄纪晴湖,曾问过盲艺人:“身处枯井中,是何心情状态?”

盲艺人说:“我当时万念俱空,心如死灰。只惦念家中,有老卧病在床,还等着我这个瞎,回来赡养呢!如今她连个瞎儿子也失去了,恐怕此时早己饿得不行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心潮汹涌,肝胆欲裂,痛不可忍!”

先兄纪晴湖说:“如果盲艺人当时没有这个孝亲之念,想必王以胜拴猪的绳子,也不会折断,这头猪也就跑不到枯井里。那位盲艺人可就无人搭救了。”

(事据《阅微草堂笔记》)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2016年6月2日星期四

中华传统美德之——忠孝节义(一)

文/静远

忠孝节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统四字准则。忠、孝是中国古代社会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与做人应坚守的“节”,与人类应遵循之行为标准“义”一起,成为主流社会观念

数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用以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砥砺自己的品格和节操,愈是沧海横流,愈是如此。从特定意义上说,中国一部卷帙浩繁的二十四史,就是一部气节与信念写成的忠孝节义列传,从中使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经典的智慧,做人做事的真谛及古圣先贤伟大的胸襟。忠孝节义内涵博大精深,本文试作探讨。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忠,乃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份内义务之美德。

忠者,德之正也。从造字可见忠是存心居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于心为敬,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忠,敬也,尽心曰忠”(《说文解字》),人要做到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忠”是学说的重要内涵与范畴。孔子提出君子行事以忠信为主,一次,他的学生子张问什么是可以到处都能行得通的办法,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话要忠信,行事要笃敬,即使到了蛮貊之邦也会畅通无阻;反之,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

曾子曾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认为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是“忠恕”。曾子还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意即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首先就是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每日察照自己“忠诚”的程度如何。朱熹在《四书集注》中也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意即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即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他人。忠恕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

古时“忠孝两全”是对一个人的高度评价。东汉马融因有感于孔子写了孝经,而独缺忠经,因而补之,使忠孝的德行得以两全。《忠经》是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其中《天地神明章第一》把忠说成是天地间的至理至德。《忠经》对忠的含义、标准、目的作了全方位的阐释,并分章对人类社会各阶层应履行的忠道一一进行了阐述,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须各尽其忠,同心同德,因此可感动天心,各种美好的祥瑞都来相应,这就是忠的力量所致。

《忠经》提出君王要“上事于天,下事于地,中事于宗庙,以临于人。《诗》云:‘昭事上帝,聿怀多福。’”意思是:君王要以他的德行去事奉天地、宗庙,并将其德行展现在举国百姓的面前,如诗经上所说“敬事上帝,无私爱民,就能获得上帝所赐的无量福份”。用这个“忠”的德行来保全国家,这就是一个明君的忠心所在啊!因此说“为国之本,何莫由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治理国家的根本,哪件事情能不从“忠”这个字出发呢?

就臣道而言:“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伤物,不惮势以举任。惟善是与,惟恶是除……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忠谏”是让君王做符合公理的事,并且还要避免君王胡作非为,要直言以使其改过迁善,希望其德行更完美。因此忠臣的职守是要替大众维护正理,不仅是在对于君王的忠,更重要的是在对于天下众生的忠,他既不愧对自己的国家,也不愧对自己的君王,这才是大公无私的忠。忠臣重要的责任就是在规谏君王的过失,当君王有任何不对的事时,忠臣是不能不力争到底的,故云“从道不从君”。

《忠经》还提出了许多对后世忠德观念有深远影响的重要原则:“邪则不忠,忠则必正”,意思是一个充满私心邪念的人,必定不忠;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心思必定是公正为大众设想的。“大哉,忠之为道也!施之于迩,则可以保家邦;施之于远,则可以极天地”,意思是伟大呀,忠之道,用在切近处,可以保全家国;用到了远大处,那股浩然之气充沛于天地之间,是可以扶正天地正气的。“惟天鉴人,善恶必应。善莫大于作忠,恶莫大于不忠。忠则福禄至焉,不忠则刑罚加焉。”指出上天明鉴,善恶必报。天下尽忠,淳化行也,可以导正每个人的心性,使人心向善。做到忠的尽善尽美、做到忠的极致,这就是古圣先贤的治道所在!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中的“忠”绝不是“愚忠”,并非单指臣对君忠,更不是无原则的臣对君忠。在民众眼中,是“天子”,上面还有“天”。皇帝并非永远正确,所以才需要设立谏官指出皇帝的过失,同时中国的信史制度使得史官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士大夫可以“为帝王师”,皇帝做得好与不好是用儒家经典来衡量的。甚至在昏君无道的时候,人们可以起来去推翻他,一如成汤伐桀、武王伐纣,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不但不是不忠、不是大逆不道,反而是替天行道。

在对待君臣关系上,孔孟都是从相对关系切入的,孔子提出:“如果君王能按照礼来对待大臣,那么大臣就会尽心去做君所任命的份内之事。”大臣事君所采取的原则,应首先看君是明君还是昏君。子路问事君,孔子说:“勿欺也。而犯之。”意思是忠臣不欺瞒君王,但君王做错事,可以不惜犯颜诤谏的。孟子和孔子一样,绝没有认为忠是无原则地听从君王、上司之命,孟子说“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能勇敢地指出君王的过错才是忠臣的恭;能导君明德,避免不好的行为,才是忠臣的敬。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在《臣道》中说:“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墨子也提出忠臣应能正君王的偏邪,实行兼爱,不结党营私等。《左传》说:“上思利民,忠也”,指出“君王及官吏要忠于民”。

儒家提倡道统,指出人君应顺应天道,天子的行为应符合天的意志。儒家的天命观认为,天道规范一切。这种立场,形成了千百年来以儒家安身立命的士大夫知识分子阶层的精神支撑点与道德力量。这种道德的自主性形成的社会舆论,就是所谓的清流,也就是社会上以儒家为本位的话语权。历代儒家士大夫知识分子正是运用这一话语权,来抵制帝王违反道统的行为,亦即忠臣“从道不从君”。

谈起“忠”的时候人们会自然想到历史上的那些名臣清官爱国将士如屈原、苏武、、魏征、范仲淹、包拯、岳飞、文天祥、于谦等等,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萦怀在胸的是民族大义,百姓的安危,这正是他们的忠贞之处。如三国时诸葛亮心怀济世安民的夙愿,择仁君而辅之,感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白帝托孤的信任,在《出师表》中写道:“……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他临危受命,忠心如初,独支大局,力挽狂澜,直至南中平定,百姓丰衣足食,后继续辅助后主渴望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他的忠于职守、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一直为后人所传颂。

南宋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金兵大举进兵中原之时,面临中原沦陷、山河残破、人民流离,岳飞力主抗战,率领岳家军抗金破敌,屡建奇功。他严于治军,体恤士卒,爱民如子,缔造的“岳家军”军纪严明,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著称,每战必胜,令金兵闻风丧胆,众元帅皆称赞说:“难得岳元帅帐下都是忠义之人,所以兀术屡败。”连金兵也不得不叹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然而奸臣秦桧却卖国求荣,陷害忠良,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岳飞“还我河山”的凛然正气及“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千百年来,人们是多么怀念岳飞等忠臣良将,而对秦桧等奸臣又是何等地痛恨和憎恶,有诗曰:“万古共称秦桧恶,千年难没岳飞忠。日月同明唯赤胆,天人共鉴在清衷!”

忠的要点在于“一其心”,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说:“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不一者,故患之所由生也。”儒家的忠所传示的精深内涵本身便是仁义。传统价值观中对“忠义”极力赞美,自《汉书》后,《晋书》、两《唐书》、《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都设有《忠义传》。尽忠确实是做人的根本,因此无论人们成就什么事业,要想真正做好,须臾都不能离开忠字。忠,既不拘于时空,也不拘于地域,推之古今而公行,放之四海而皆然。

(待续)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

【文史】明成祖仁孝皇后 同勤开国母仪天下

家教珍事:隋文帝处罚奢侈子杨俊

作者: 曾敬贤 来源:正见网

隋文帝杨坚,总共有五个,长子名杨勇、次子名杨广(即继杨坚之位的隋炀帝)、第三子杨俊、第四子杨秀、第五子杨谅。杨坚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创下了隋朝的基业。因为是开国,所以深深懂得创业的艰难、守成的不易,故平时十分注意对他的儿子们进行,要求十分严格。在历代帝王中,家教之严,可说是极为突出的。下面的事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隋文帝的第三子杨俊,字阿祗,被封为秦王。杨坚对他较重视,在他三十三岁时,就任命他担任许多要职,在外领兵镇守。开始的时候,杨俊治理地方,很有政声,杨坚听到他的好名声,十分高兴,命他任扬州总管,管辖四十四州军事,镇守扬州。一年多以后,又改任并州总管,管辖二十四州军事。这时候,杨俊仍然一心任事,因此名声颇好。隋文帝听说了,还特意赐书,予以奖励。谁知过了一段时间,杨俊渐渐变得奢侈起来,竟公然违反朝廷法令,在地方上放债收息,使下面的百姓、官吏等,都深受其苦。杨坚此时正提倡励精图治,崇尚俭朴,听说儿子的事情后,特意派使者前往调查此事。结果,使者查实确有其事,因此还牵连到一百多人。按理说,朝廷派人调查这件不法之事,而且已经查实,杨俊应该吸取教训,赶快改过才是。但是他却仗着自己是皇帝之子,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又大兴土木,修造宫室,极尽奢侈华丽之能事。杨俊自己也可算得上是个能工巧匠,常亲自操刀弄斧,制作工巧之器,用珠宝为王妃们装饰宝器。宫室中更是以香粉涂抹墙壁,用金玉砌造台阶。房梁屋柱,也用明镜或珠玉加以装饰。杨俊常常和宾客、妓女等,在这金碧辉煌的宫室中,吹拉弹唱,饮酒作乐。

隋文帝杨坚对儿子的骄奢淫逸很不满,便将他的官职全都免去,让他闲居在京城中。这时,左武卫将军刘升,为杨俊求情,上奏隋文帝道:“秦王也没有什么别的过错,就是过于奢华了一点,花费了不少公家的钱财,臣觉得还是可以原谅的。”杨坚却十分干脆地答复道:“法令是不可违背的。”刘升还不甘心,一再进谏,隋文帝为此怒形于色,刘升才作罢。后来,大臣杨素找了个机会,又向隋文帝进谏道:“按照秦王的过错,似也不应该受这么重的处罚,请陛下再重新考虑一下。”

杨坚对杨素说道:“我是五个儿子的父亲,如果按照你的意思办,何不为我的皇子们另外制定一部法律,以便宽容他们?像过去周公这样的人,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企图作乱,尚且依法诛杀管叔、囚禁蔡叔。我远远比不上周公,又怎么能不顾法律,任意而为呢!”始终不允许重新启用杨俊。

杨俊后来病重,派使者去见隋文帝谢罪,杨坚十分严肃地教诫儿子道:“我竭尽全力,创下这宏大基业,又亲自带头作表率、施教育,希望天下官吏百姓,都好好守住江山,不要失去它。你是我的儿子,却想要败坏掉这千辛万苦创下的大业,我真不知道如何责罚你才好!”杨俊听了父亲的一番话,真是又觉得害怕,又感到惭愧。

没过多久,杨俊便病死了。隋文帝吩咐将杨俊生前的奢侈之物都烧掉,为杨俊送葬之物,尽可能地俭朴节约,为后来的人留下一个榜样。手下官员请示杨坚,想为杨俊立一块碑,杨坚没有同意,说:“想要求名,史书中能记上一笔就足够了,何必要立碑呢?如果后代子孙不能好好保家,立的碑不过是给后人留下一块石头而已。”

隋文帝杨坚就是这样,即使对自己的儿子,也决不肯姑息。他的好几个儿子,因为犯有过失,均被他毫不客气地削去封号,贬为庶人。

(《隋书•文四子传》)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6年6月1日星期三

【文史】明成祖北征漠北 南定安南

家教珍事:贾玭夫妇严格教子读书

作者: 曾敬贤 来源:

贾玭(读品,蚌的珠),字仲宝,沧州南皮(今属河南)人。他于后晋天福三年(938)中进士。北宋初,官刑部郎中,后来又任水部员外郎。

贾玭生性谨严,任官时,乐于助人。他在镇州任通判时,其乡亲中,凡有死后无力下葬者,均帮助其安葬;凡是年少孤贫,生活难以维持者,他都热心抚养,他们,并帮助他们婚娶。他又很热心于教育后辈,士大夫子弟到他那里去拜见他,他总是要不厌其烦地加以教诲。

尤其值得一叙的是,他特别重视对其贾黄中的教育,从小就对儿子严格要求,毫不放松。贾黄中自幼就很聪明,从五岁开始,贾玭就严格督促儿子认真读书。每天早上,贾玭让贾黄中直立,拿出书卷展开,比量着儿子的身体长度,要儿子每天都要将与他身长相等的书卷读完。贾玭将这叫做“等身书”。由于贾玭的严格要求,贾黄中六岁就中了童子科,七岁就能作文,而且还能作点诗赋之类。十五岁时,贾黄中便中了进士,任校书郎,后又升著作佐郎,进了史馆。贾玭仍严格督促儿子认真苦读,而且在别的方面,也时时注意激励儿子的读书积极性。他常常让贾黄中吃蔬菜之类素食,不给肉吃,对儿子说:“等你学业有成以后,才能够吃肉。”

贾黄中在宋太祖建隆三年(962)迁官为左拾遗。宋太宗赵匡义即位后,又任礼部员外郎。后来,与李沆一道,任给事中参知政事。

贾黄中任官很有政绩,宋太宗赵匡义对他十分赞赏。贾黄中的母亲王氏,也有贤能之名,宋太宗曾经特意召见她,赐她坐,赞赏她道:“你教出这样的儿子,真是比得上古代孟子的母亲啊!”还特意将自已作的诗赐给她,并赏赐了不少财物。

贾玭严格教子,精神可嘉,但其方式方法,应该是根据自己儿子的接受能力而定下的,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孩子。就以每天要求贾黄中读“等身书”而言,实不是一般的年幼儿童所能做到的。为人父母,还需因材施教。

(《宋史•贾黄中传》)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无处不在的预言——音乐

作者: 夏风 来源:

我们了解最多的大概就是预言诗了,古人采用诗的方式留下,而作为一种精神的东西,会直接显示出一些端倪,懂音乐的人,只要听一下音乐就会明白未来要发生什么。这种预言看似隐晦,其实对那些懂音乐的人来讲,根本就掩饰不住,大概音乐有超越现实的先觉能力吧。

唐玄宗时期,西凉州素有喜好音乐的风俗,制作新曲叫《凉州》,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郭知远将这支曲子进献给玄宗。玄宗召集诸王在便殿一同观赏。曲终,诸王齐声道贺,喜不自胜,唯有宁王不祝贺。玄宗问他,宁王回答说:“这支曲子听起来是很美,但是臣听人说,一支乐曲从宫音开始,商音结束,中间由角、徵、羽诸音组成,没有不头、尾都相因宫、商的。这支乐曲,开头离开宫调而且中间也很少用宫,徵、商用的乱而且加强。臣闻宫是君,商是臣,宫不强盛则势力小,商有余则臣有僭越的欲望。势力小必然被下所逼,有僭越之欲必然犯上。事情引发在微细之端,而现形在音声之表;传播在咏歌,而见之在人事。臣恐有一天国人上下有生死逃亡灾难,乱臣有作乱逼上之犯,都预兆在这支曲子上啊。”

玄宗皇帝听了默然无语。待到安史之乱发生后,举国上下一片混乱,才证实了宁王审音度势的绝妙。

宁王可以在细微之间,发现宇宙运行的规律,预示未来发生的事情,也算是了不起。而作为历史上最精通音乐的皇帝唐玄宗自然会听的懂,然而历史是被安排的,知道了也是无能为力的。

今天人们喜欢听一些靡靡之音,情欲很重,也是预示着人类危难时刻的到来,高人大概早就预感到了吧。

原文:西凉州俗好音乐,制新曲曰《凉州》。开元中,列上献之,上召诸王于便殿同观焉。曲终,(终原作江,据明抄本改)诸王拜贺,蹈舞称善,独宁王不拜。上顾问之,宁王进曰:“此曲虽佳。臣有所闻焉。夫音也,始之于宫,散之于商,成之于角徵羽,莫不根蒂而袭于宫商也。斯曲也,宫离而少,徵商乱而加暴。臣闻宫君 也,商臣也。宫不胜则君势卑,商有余则臣事僭。卑则逼下,僭则犯上。发于忽微,形于音声;播之于咏歌,见之于人事。臣恐一日有播越之祸,悖逼之患,莫不兆 于斯曲也。”上闻之默然。及安史乱作,华夏鼎沸,所以见宁王审音之妙也。(出《开天传信记》)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文史】诸葛亮以德服人 平定南中

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

【家教珍事】徐干学传书给后代

作者:秦如初

清人徐干学,字原一,号健庵,昆山(今属江苏)人。他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的外甥。康熙九年(1670)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后一直做到礼部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

上看,徐干学的一生,并无多少政绩可言。有一次,户部郎中色楞额等人,向朝廷建议:禁用明代旧钱,一律改铸新钱使用。徐干学力陈不可采取这种办法,历朝以来,都是新旧钱混合使用,以利于百姓,不然的话,就会造成社会混乱。他又考证从汉代到明代新旧钱兼用的史实,汇集起来上奏朝廷,终于被皇帝采纳,没有禁绝旧钱。这件事可以算作是他的政绩之一。

而除此之外,作为一个文人,徐干学曾主持修撰过《明史》(任总裁官)、《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均任副总裁官)。又集唐、宋、元、明历朝解经之书,编成《通志堂经解》;纂集历代丧制,编成《读礼通考》等,在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而他一生中最值得称道的,要算是作为一个藏书家的事迹和贡献。

据史料记载,徐干学自幼就十分喜爱读书、抄书、藏书。到清初时,正逢战乱之后,徐干学除自己精心搜求外,还托门生故吏,于各地代为搜集,所以“南北大家之藏书,尽归先生。”(黄宗羲语),藏书多达数万卷。他特意精心建造了一座楼房,专作藏书之用。他收藏的各种图书,共装了七十二书橱。楼房建成以后,徐干学把自己的们全都叫到楼上,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许多做上辈的人,都给子孙们留下田地钱财,但子孙们,却不见得能世世代代都富裕;也有的给子孙们留下金银珠宝,也未必能够世世代代保藏;还有的给子孙们留下亭台楼阁,后代却不一定能够世世代代保有。我并不想学这些人的榜样,我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遗产呢?留给你们的,就是这满屋子的图书!”

看来,徐干学认为给子孙们留下物质财富,并不是很明智的。给子孙们留下可以借此增长知识、培养才能的精神食粮—书籍,这才是最聪明的举措。

出于这样的动机,徐干学将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为“传是楼”(“是”是这、这个的意思,语法上叫做指示代词,即指书籍)。不仅如此,徐干学还精心整理自己的藏书,编成《传是楼宋元本书目》一卷、《传是楼书目》八卷,以便他的子孙们,能更方便地利用他所留下的藏书,求得学问,增长知识才能。当时有很多士子、名流向他借书学习。

遗憾的是,徐干学将藏书传给子孙的梦想,并没有能够完全实现。后来他的藏书,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归了别人。但是广义而言,这也是助益于社会,济惠于士子。并为社会传留下许多书籍、珍典。其德博矣!

(《清史稿·徐干学传》、《清代野史大观》卷九)@

来源: 责任编辑:王愉悦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史】明成祖五次亲征漠北 武功赫赫

【命运的迷雾】秦琼罗成毒誓应验死于非命

   下 载连接: 16K

   下 载连接: 128K 分秒


神圣庄严的誓约、誓言,现在已经被搞得如儿戏一般,沦为了口是心非的闹剧、做秀的表演。尽管如此,宣誓的性质并不因为人们在认识上的变异而随之改变。看了这个就明白了誓言可是不能拿来当儿戏的!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命运的迷雾】宋高宗母亲双目失明

   下 载连接: 16K

   下 载连接: 128K 3分23秒


宋高宗的双目失明和别人都不同。她是在兑现自己的誓约!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名人轶事:唐太宗拒出文集

作者: 文仙 来源:

历史上很多的名人,大都有把自己一生作品编成文集的爱好,一则可以流芳百世,二则又防止后人篡改,一举两得。大唐开国明君却拒绝了大臣们提出的这一要求,为什么?原来唐太宗对出文集有个人的看法。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上书请求把唐太宗的编成文集。唐太宗说:“我的诏书和命令,如果有益于百姓的,史书都已经记载了,足以流传千古了。如果我的命令不遵循古训,扰乱了政务,即使辞藻华丽,也终将让后人耻笑,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像梁武帝父子、陈后主、隋炀帝,他们都有文集传世,可是他们的行为大都不可取,最后,社稷江山统统断送在他们手中。君主圣明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品性和行为,何必一定要有文章流传后世呢?”太宗最终不许编文集。

虽然唐太宗拒绝出文集,但唐朝的,最美的唐诗各行各业的繁荣都是在唐太宗时期达到顶峰,整个盛唐历史就是唐太宗的一部大文集。

原文:贞观十一年,著作佐郎邓隆表请编次太宗文章为集。太宗谓曰:“朕若制事出令,有益于人者,史则书之,足为不朽。若事不师古,乱政害物,虽有词藻,终贻后代笑,非所须也。只如梁武帝父子及陈后主、隋炀帝,亦大有文集,而所为多不法,宗社皆须臾倾覆。凡人主惟在德行,何必要事文章耶?”竟不许。

(出自《贞观政要》)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

【文史】方孝孺案被夸大 朱棣蒙冤数百年

贯明文集(二)中华传统文化之光 临窗品茶听雨声 第十八集

   下 载连接: 16K

   下 载连接: 128K 9分56秒 【摘要】喝茶醒神,读书清心,临窗独坐,放眼窗外,雨声潇潇,如天籁之音,那一刻,内心没有任何渴望与焦虑。那种平淡恬静的意境,心静澄明,无忧无虑,自在而豁达。


 道贯古今德参造化

  忠昭日月义薄云天

听众朋友,您好!欢迎您收听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

我是甄静
我是田园

 甄静:今天我们为您播讲的是《贯明文集》第二部分--《中华传统文化之光》。题目是: 临窗品茶听雨声

 

临窗品茶听雨声(图片)

古人云:茶能怡情,茶可清心。可见茶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安心定神的妙用。尽管我在西方国家生活了许多年,咖啡也能提神,但是在我的心目中,茶的作用是其他饮料所无法代替的。在身心疲劳之时,我喜欢一个人临窗独坐,泡上一杯清茶,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尤其是暂时不能外出的雨天,雨在窗外淅淅沥沥,滴滴嗒嗒,似乐似诗,这时临窗品茶细细地听那雨声,就能感受到那份难以言传的诗情画意。

心平气和地静听雨打树叶的声音,细品茶的清苦,漫想久远的往事,自然就能牵出悠长的思绪。这时如果写诗作文,最容易触发内心深处的灵感,妙语佳句接踵而来,也许这就是古代的文人们喜欢雨的缘故吧。

小时候生长在中国,那里一年四季分明,对雨按程度和季节不同有多种不同的称呼。诸如:倾盆大雨、毛毛细雨、暴雨、雷阵雨及春雨、夏雨和秋雨等。在童年的记忆中,雨天的时光是非常快活的。由于乡村的原始雨具如斗笠和蓑衣等不可能挡住暴雨打湿裤角,所以那时干脆与小伙伴们打赤脚在雨水泥泞中行走。有时还在风雨中互相追逐取乐,唱着用方言编成的儿歌,齐声高喊:「风来了,雨来了,和尚背着鼓来了。」大雨过后,河沟中的水都溢满了,平时看不到的鱼虾则游到了河边沟沿,只要使用不太精緻的小网就能轻易的捕获到它们,这可是在晴天难有的收穫。夏天闷热,有些人就在雨中跳到河里游泳,人们贫乏郁闷的心情似乎都在雨声中消失了。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天真而快乐,永远难以忘怀。

长大之后,我非常喜欢在雨天读书,当然不是说晴天就不读书了。只是在雨天读书的心态更加轻松纯净,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一边聆听雨声的悠扬,一边凝神阅读圣贤之作,顿感心旷神怡。在外国留学的那段日子里买不到上等的茶叶,所以从国内带来的那盒铁观音我总是在雨天才捨得打开品用。雨中品茶读书,时常让我忘记疲劳。茶与书相伴,茶香和书香萦绕其间,在漫天的细雨声中不自觉地浑然忘我。喝茶醒神,读书清心,此刻万虑俱释,心宁神谧,独自享用着那一份只有自己才能感觉到的宁静……临窗独坐,放眼窗外,雨声潇潇,如天籁之音,那一刻,内心没有任何渴望与焦虑。那种平淡恬静的意境,心静澄明,无忧无虑,自在而豁达。

记不住多少次了,我的许多诗歌作品都是伴随着雨声诞生的;数不清多少篇了,我的许多散文作品就是在品茶中写出来的。雨声曾经给我带来了无限的灵感,茶香则帮助我催生了许多难得的诗文。雨天虽然不方便外出,我却从没有感觉到孤独;茶虽然不是最好喝的饮料,它却让我感受到了它特有的魅力。

有朋友对我说,他思念亲友的心,总是在雨中萌发,那缠绵的雨丝把他的思绪牵扯得好远好远,下雨了,他就会回想起远方的亲朋好友。不管怎么样调整心情,总是摆脱不掉内心深处的一丝莫名的忧伤。细思之,人生中的很多苦难,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放不下。功名利禄,亲情友情,红尘中的形形色色的诱惑让人们恋恋不捨。我时常想,也许正是因为人们有太多的执着,太多的牵挂,人们才会感觉到人生这样苦闷吧。一个人一旦明白了「放下就是解脱」的道理,他的忧愁就能在无形中消失。不管人生中有多少放不下的牵挂,人最终都要像潇洒的雨滴一样,回归于大地,回归于尘泥。因此,人只有拥有一份清淡寡欲的心境,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拥抱世间的一切缘生缘起,才能坦然面对生活,笑对人生,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活力,才能拥有真正的快乐与洒脱。

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贯明文集】节目。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咱们下次节目再会。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纪晓岚的<四莫>诗

慧淳纪晓岚的这首<戒后>诗,是他对儿孙的告诫,也是他自身做人准则的表白。(图:薯饼/大纪元)纪晓岚的这首<四莫>诗,是他对儿孙的告诫,也是他自身做人准则的表白。(图:薯饼/)

宋代大诗人陆游,有一首<示儿>诗,名垂千古: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这是陆游死前嘱咐儿孙的话,希望宋朝南北统一后,儿孙在祭拜时不要忘了告诉他,反映了他强烈的爱国精神。纪晓岚没有处在那样的时代,他是置身清代鼎盛的太平盛世之中。但他对儿孙的要求,有他自己的说法。他从为人的立身行事出发,也写有一首<戒后>诗,中有四个“莫”字,所以也可以叫<四莫>诗。诗云:

贫莫断书香。
富莫入盐行。
贱莫作奴役。
贵莫贪贿赃。

纪晓岚认为,即使再穷,也要读书,只有读书才能知书达礼。富了也不要做坑人害己之事。在清代,管理盐务,最易捞钱。既可掺水掺杂,又可敲榨勒索,所以说“富莫入盐行。”

“贱莫作奴役”,纪晓岚觉得,做奴役地位最低,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宁肯扶著棍子要饭,也比做奴役强。

“贵莫贪贿赃”,这是纪晓岚的一贯宗旨。他为官五十年,官职屡升,权高位显,从不索贿。他在给正在贵州做官的弟子陆平泉的诗说:

一札迢迢自日南,

只将倰刺贮空函。(倰读凌,全句说;只有一张长长的文字信纸装在盒中)
老夫得此心原喜,
知汝居官定不贪。

陆平泉到贵州后,致书向纪晓岚问安,并致歉因路远无法送礼物。纪晓岚接信后,便写了这首诗,可见他对对方的不送礼,十分赞赏。

与纪晓岚交往甚密的朋友,也都是如此。例如朱琏,他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士,后为体仁阁大学士,他也是“半生唯独宿,一世不贪钱”。刘墉与他父亲刘统勋,两人均为相国,死后亦“室无长物”。刘统勋死后,乾隆见其如此清廉,也不觉大恸。

纪晓岚的这首<戒后>诗,是他对儿孙的告诫,也是他自身做人准则的表白。

正是:
一代文师气若虹,
四莫为戒话由衷;
从来文章千古事,
清风两袖钱财空!@*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梁馨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史】诸葛亮治蜀 道不拾遗 风化肃然

酌古鉴今:“其人蠢头蠢脑,何来如此大福?”(二文)

作者: 程实 来源:

一、神最看重的是人心!

清代人朱介如说,他曾因中暑,头晕眼花,昏卧在榻。恍惚之中,觉得忽然来到一片旷野之中。清风飒飒,极为凉爽舒适。举目四望,渺无人迹,竟不知往哪儿去。

忽然,他发现,前方有数十人在走动,便姑且跟随在他们身后。不一会儿,便来到一处官府,那数十人走了进去,他也随着走进去。只见殿宇宏伟,厅堂宽敞,正殿的左右两侧,都有长廊,一些官吏、差役模样的人,正在忙碌奔走,来去匆匆,似乎是在为某大官升堂审案,做准备

这时候,忽有一吏走来,握住他(朱介如)的手说:“您怎么跑到这儿来了?”他仔细一看,认出是已经过世的老友张恒照,他这才省悟,自己是来到阴曹地府了。便把自己因迷路来到这里的经过,告诉张。张恒照说:“生魂迷路,误入阴司,这样的事,倒也常有。阎王爷就是看见了,也不会责怪,但免不了要讯问几句。为了少找麻烦,你不如暂且到我那廊屋里去坐坐。等阎王爷退了堂,我再送你回去,也顺便问问我家里的情况。”朱点头称是,便被领进廊下的堂屋里。

刚坐一会儿,便听堂鼓轰鸣,皂役齐声呼吓,阎王爷已经升堂了。朱介如禁不住好奇地由窗户眼,向堂上偷看。只见刚才一路同来的数十人依次受审。阎王问些什么,他们答了什么,已听不清楚了。只见其中的一个人,他伸直脖子,昂着头,似乎是与阎王争辩,一副很不服罪的样子。

只见阎王把衣袖一挥,那大殿的左侧,忽然出现了一面大圆镜,直径足有丈余。那大圆镜中,顿时呈现出一个妇女被反绑着双手,正在受人鞭挞的场面。忽而,镜中又像电光似的一闪,镜中又出现一个妇女流着眼泪,忍受着被人强暴的场面。那人看了,立刻脸色苍白,趴在地上磕头,口称:“伏罪!”(承认他曾经对那两妇女有犯罪行为)阎王便命人将他拉下去。

过了许久时间,审判才算终结。等阎王退了堂,吏役们散去,张恒照又来到堂屋,与朱介如说了一会儿话,也打听了家里子孙的近况。朱把所知道的略说一二。张恒照听了不免叹息,摆摆手说:“算了!不要再说了。不知道,想打听打听;听了,又无端地给人增添烦恼!”

朱岔开话题,问道:“刚才公堂上所显示的那面大镜,大概就是所谓的‘业镜’吧?”张恒照说:“是的。”朱介如又问:“镜里的影像,应该像她本人的原形。但是,现在那两个妇女没来,镜中怎么会出现那两个妇女的原形、影像呢?”张恒照说:“人间的镜子,只可照出人的外表形貌,而神镜却可以照出人的内心世界。人每做一件事,他自己的心里,都是非常明白的。也就是说,有心去做每一件事,都可能在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所以,只消用‘业镜’一照,一切都会一目了然,原形毕露。如果是无意中做了一些过失,自己心中本来就没有这种印象,任凭‘业镜’如何去照,也看不见有什么影子。这是因为心中不存在这件事,‘业镜’自然显不出影像来。阴间断狱,主要便是根据有心或无心,来判断善、恶。神最看重的是人心!这一点你应当认识清楚。”朱又问:“神镜何以竟能照见人心呢?”

张恒照说:“心,虽然是不可见的,但任何事物都可能在心中留下了形迹。人死后体魄虽离,而性灵却是存在的。神识不灭,犹如荧荧灯火,永照不熄。业镜,照外没有遮蔽,照内则虚灵通明。这样,内外晶莹透澈,虽是极微细的事物,也会很清楚地显现出来。任何人做过的事,都会在自己心里,留下影象,被业镜照出。”

张恒照说罢,便拉着朱走出来。朱介如只觉得身体忽高忽低,忽上忽下,犹如一片随风飘摇的败叶。倏忽之间惊醒过来,却是躺在家里的床上。

发生在乾隆甲子(1744)年七月,正是乡试开考期间。我曾纳闷朱介如为何来迟?他就给我说了以上这个故事。

二、“其人蠢头蠢脑,何来如此大福?”

清代人胡牧亭说,他的家乡有一位富翁,平时安于养尊处优,闭门不问天下事,人们很少看见他在公众场合露面。说起来也怪,这人并不善于赚钱谋生,但他的财富,总像是用不完。他不懂得调养身体,但他一辈子也没得过什么大病。偶尔发生了意外的祸患,又往往意外地得以解脱。

有一次,他家的一名婢女,忽然上吊自杀。乡里的公差,幸灾乐祸,以为有机可乘,大肆张扬并报了官。地方官接报后,也即时兴冲冲地带着大批皂役,前来验尸立案。及至勘验尸体时,忽然,那婢女的手脚微微颤动起来。众人正感诧异,不一会儿,只见她打了个哈欠,伸一伸腰,又侧转过身子,接着就坐了起来,她竟然又活了。

地方官还想以“逼奸上吊”来罗织罪名,便不断地用种种语言,对婢女加以暗示,诱供。这位婢女却向上磕头,说道:“青天大老爷!我的主人,姬妾成群,个个容貌如仙子,哪会钟情于我?假如他看上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肯自杀?实际上,因我听到我父亲不知何故,被当地官府杖责而死的消息,心中又悲痛,又气愤,所以才不想活了,实在没有别的原因!”地方官听了没辙,大失所望而去。

这位富人其他的一些经历,也往往类此。他乡里的人都说:“这人看起来蠢头蠢脑的,可他为什么偏有这么大的福分?真是莫名其妙。”

有一次,偶然有人扶乩召仙,乡人就以这个疑问,来请教乩仙。那乩仙判语说:“各位的想法全错了。他之所以有这福分,正因为他是个蠢人。这位富翁,上辈子是个地地道道的乡巴佬。他淳朴敦厚,丝毫没有与人计较之心。他悠悠忽忽,从来没有患得患失之虑。他虽然落落漠漠,但待人平等,心中无爱无憎。他襟怀坦荡,总是直心直行,无偏无私。有人欺侮他,他不与之争竞。有人欺骗他,他不心生巧诈。有人以恶言诽谤他,他既不心怀嗔恨,也不迁怒于人。有人捏造罪状故意陷害他,他也不图报复。一生平平庸庸,老死于茅舍,并没有什么功德,独有那颗淳朴善良的心,却为神明所赞赏!所以降福于他,使他今生终身幸福。他这辈子所表现出来的愚蠢无知,正说明他与上辈子身形虽异、而禀性犹存,并没有埋没了前世的善根。诸位似乎疑心像他这样碌碌无能的人,不该侥幸得福,那你们就想错了!”

当时在场的人,信与不信者,各占其半。胡先生(胡牧亭)认为:乩仙这段评语,很是耐人寻味。

(均据清代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6年5月29日星期日

【文史】明成祖依法治天下 施仁政关心民生

神留下的启示——法国夏尔特大教堂(图)

文/Hanna Wang

位于巴黎西南约80公里处的夏尔特大(La Cathédrale de Chartres)

夏尔特大教堂(La Cathédrale de Chartr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约80公里处的夏尔特市。教堂坐落在山上,经过几次的焚毁又重建,荟萃了罗马式和哥特式建筑风格,那里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彩绘玻璃画,工艺精湛,精美绝伦。中世纪的时候教堂雕塑都是有颜色的,红、蓝、金、绿,非常鲜艳的颜色。在十六、十七世纪时的建筑不太喜欢用颜色,就把颜色都擦掉了。如今,白天的教堂是石头本色,蓝天白云下,庄严而宁静;夜幕降临后,通过色彩斑斓的灯光秀,中世纪的原貌重现。

迷宫——生命之路

人们走入教堂的时候,眼前的地面上是一个迷宫的图案,这个图案与教堂的圆花窗直径大小一样,也叫“生命之路”。迷宫由272块白色的石头组成,272是报佳音之后到出生之前的天数,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孕育的过程。以前朝圣者来到这里,要一边祷告一边用膝盖前行走完整个“生命之路”。

教堂内部地面有一个由272块白色的石头组成迷宫图案,也叫“生命之路”。

迷宫的意义就是告诉人们:人生就像迷宫,虽然在艰难的时候经历了一些曲折的弯路,但是最后大家都会抵达同一个终点。走迷宫的过程需要非常地宽容,有时你会觉得那个人在你前面,但事实上却在你后面,在前行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的节奏。因为在你前面的那位也许行的很慢,但是你不能超过他,必须要等待。这就是迷宫,是要用宽容的心去走的人生的里程,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知道大家会在终点相遇。

玻璃画讲述的

教堂玻璃画既有讲故事的作用也有装饰的功用。在中世纪,神父用玻璃画给人们讲解传授基督教知识,那些远道而来做弥撒的信徒,有的可能不识字,看到图画就更容易明白。

大教堂里有2600平方米的玻璃画,172幅玻璃窗,有三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玻璃画,作于十二世纪。这三幅玻璃画上的蓝色与其它的不一样,十二世纪时的蓝色使用钴,蓝色非常清澈。十三世纪哥德艺术时期,建筑物上开了很多的玻璃画窗,钴就变得贵起来,后来用锰来代替。

彩色玻璃窗的设计在于使观者提高精神境界,因此观看的顺序是由下往上仰视。方形代表地上的世界,圆形代表天国世界。在基督教中蓝色通常代表着纯洁,如圣玛利亚的外衣为蓝色;红色代表承受苦难;绿色则象征希望。

有一整幅描述的是耶稣的故事。右边是耶稣的根,他的来源和家谱,他的祖先躺在那里,从肚子上长出一棵树,这棵树的每一个枝杈都是耶稣的一位祖先,最高处是耶稣本人。中间名为“下世”的画讲述的是耶稣下到世间,具有方形和圆形外框,因为他是上帝之子,所以他同时存在于地上世界和天国世界。

左侧一幅红色为底,一位绿翅膀天使告诉玛利亚:“妳将有一个孩子。”玛利亚去见她的表姐伊莎贝拉,告诉她:“我在等待一个小孩的降临。”伊莎贝拉说:“我也是。”她们两个人都怀孕了。接下来的这幅就是“耶稣的诞生”。第二层是“最后的晚餐”,有一个人在桌子的前方,就是犹大。第四层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十字架是绿色的,这里预示着耶稣的复活,人们期盼耶稣再来世间。在最高一层是“耶稣复活”。

看着这些讲述神的故事的玻璃彩绘,能感受到那些工匠在描绘和制作的时候那颗敬仰的心,他们用最好的材料、颜料和工艺赞美神。那时的人们都信神,非常虔诚,他们捐钱或捐物给教堂。在整幅玻璃画的最下面一层描绘的是捐助者,一般是当地的某一个行业。有一幅画上在做活儿的人脚边放着一些白色的靴子,可以断定这是修鞋行捐赠的。修鞋行是当时很热门的行业,他们很富有,所以捐助了两幅(整面)玻璃画。其它还有木匠、石匠、商人、运水工等等,几乎每个行业都捐赠了玻璃画。

门楣雕塑

教堂西门(王者之门)的门楣中心是耶稣在迎接大家,围绕他的是圣经启示录的四位象征:狮子马克、天使马蒂约、公牛吕克和雄鹰约翰。

在门楣的中心是“升天”,耶稣正在升向空中。周围的拱形建筑上刻着月份和星相。每个星相都有一项属于这个时间要做的事。比如在天蝎座下面的雕塑是人们在杀猪做火腿和香肠准备过冬的场景。它的下面是天牛星座,有一个两头的人,一个头是年青人,一个头是老人,这是一月,意味着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在一月人们分食一种面包,就是“国王饼”。

教堂外部南门上面的雕塑描述的是新约的故事。中间那座门是耶稣在传教。门楣上方横梁雕塑是最后的审判:圣米歇尔天使长用天平来衡量灵魂,好人在一边,坏人在另一边。左侧的人面带幸福的笑容,正在祈祷,由天使引领去天堂,就连死去的婴儿,天使也把他带到天堂。右侧的人都是不幸的表情,他们正在被魔鬼拖向地狱。有一个小鬼扛着一个裸体女人,有一个是偷钱的男人,小鬼拉着他连钱袋也一起拿走。目前雕塑上的天平已经损毁,正在修复中。

在中世纪,有大的朝圣活动的时候,教堂不分昼夜都是开着门的,有的朝圣者就睡在教堂里,在这里吃、住,这里既是生活的场所也是祭拜的地方。在围墙外有一圈商铺,为朝圣者提供方便。

因为朝圣的人走很多的路来到这里,所以在进教堂之前第一件事就是先修鞋。教堂附近这条街就是“修鞋铺街”。另外当时的王国内不同城市都有不同的货币,到异地就要换当地的钱。交换钱币的店铺所在的街叫“换币街”。而“鱼铺街”自然因为鱼铺而得名。

古屋的外部除了有标明这里是鱼铺的一条木雕鲑鱼外,屋檐下还有天使报佳音、圣米歇尔战胜恶龙等宗教题材雕刻,还有一只母猪纺线的木雕,因为牠的蹄子又大又笨拙,所以根本不能纺线,这是告诉那些来此朝圣的人:千万别做老天造你时没安排你做的事。有点像中国人说的“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儿”的意思。

走在夏尔特,看到无论是教堂、商肆还是民宅,建筑上都会有一些富有哲理的雕塑,告诉着人们善恶的报应,讲述着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人们好像随时被神眷顾着,只要你留心,就可以发现神的启示。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写作丛谈:同中出异,熟里求新

作者: 庄敬 来源:

文艺创作,贵在出新。清代人李笠翁说:“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但是,怎样才能出新呢?不错,开拓题材新领域,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能出新;从生活中,发掘他人未曾留意的新主题,道出他人笔下没有的新意,也能出新。除此以外,却还有一个出新的重要途径,那就是:变换构思角度,同中出异;写出独特感受,熟里求生。就象高明摄影师,你从正面拍摄此景此物的形象,他从侧面领略此景物的风采,我则改取俯角、仰角,这样也能出新展奇,揽他人所未揽之胜,现他人所未现之姿。

这种在构思角度上刻意运心,努力做到同中出异、熟中求新的作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很常见,历代吟咏杨柳的诗歌,多不胜数,单是借折柳以寄托离别之情的佳什,就不在少数。但由于诗人们能够不断变换构思角度,就使这类作品,千姿百态,各具新意。请看下边古人写的咏柳诗:

一、李商隐的《赠柳》:
章台从掩映,
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
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
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
青楼扑酒旗。

二、李商隐的《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三、唐彦谦的《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四、李山甫的《隋堤柳》:
曾傍龙舟拂翠华,
至今凝恨倚天涯。
但经春色还秋色,
不觉杨家是李家。
背日古阴从北朽,
逐波疏影向南斜。
年年只有晴风便,
遥为雷塘送雪花。

五、白居易的《勤政楼西老柳》:
半朽临风树,
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枝柳,
长庆二年春。

古人同是写杨柳,各抒胸襟异千秋。千首万言不重复,这就叫做诗坛创新的高手!

有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要从实际出发,善于发现生活中蕴藏的美,寻求新的表现角度,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即便是被人写过了的题材和主题,也依然能够做到:同中见异,熟中出新!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苑逸事:王禹偁幼年心中正!

作者: 郑重 来源:

北宋文学家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七、八岁时,已能属文。当时,毕文简担任郡府从事,闻知他的才名,又听说他家以磨面为生,就叫他以磨为题,作一副对联。王禹偁不假思索,随口吟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毕文简听后,心中称奇,便留他给官家子弟讲学。那些官家子弟,见他出身贫寒,衣衫破烂不整,有点不服气。

有一天,太守宴请宾客,于席上出一联,令众人对。句云:

鹦鹉能言难似凤;

当时的坐客们,个个自命清高,自居为凤,此时却鸦雀无声,无人应对。毕文简便把上联写在屏间,催促众人快对,众客依然一筹莫展。

这时,王禹偁在座见之,稍加思索,即挥毫书出下联:蜘蛛虽巧不如蚕。

毕文简惊叹地说:“经纶之才也!”于是赐给他衣冠,呼他为“小友"。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苑逸事:苏东坡视才如宝(三文)

作者: 郑重 来源:

视才如宝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有一次,他到江苏宜兴县,路遇孙仲益。当时孙仲益年纪尚幼,东坡问他:学习什么功课?孙仲益说:“正在学对句。"东坡于是出对考他,出句云:“衡门稚子璠玙器”; 孙仲益随口应道:“翰苑锦绣肠”。

东坡抚摸着他的脸,高兴地说;“真璠玙也!”璠玙,是两种宝玉。

苏东坡确是视才如宝呀!

陈桦巧对

福州人陈桦(1178—1260年),字子华,是学者陈孔硕之子,年方十一,气度英伟。南宋理学家朱熹,侨寓建阳(今属福建)时,有一次到他家拜访,陈桦侍立在朱熹身边,朱熹出对道:“一行朔雁,避风雨而南来”; 陈桦立即对道:“万古阳鸟,破烟云而东出”。

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出口不凡。朱熹感到惊奇,说:“这孩子长大,前途当不可限量!”

云间雁、檐前燕与篱边鷃

元末明初文学家王彝(?--1874年>,字常宗。他出身贫苦,幼时就很敏慧。有一次,客人命对: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上联)

此对中的“星"、“薪”、“心”,音同义别,下联也必须对等,才能符合要求。客人本想借此难倒他,谁知他不假思索,即应道:

“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下联)

下联中的“雁”、“燕”,“鷃”也是音同义别,而且都属于鸟类,对得不错!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船夫信神渡孝子

作者: 汉风 来源:

有些人喜欢冒险,而有些人看似做了冒险的事,其实他们不是冒险,而是心中有信仰,相信善有善报的道理,相信人间有正义,简而言之就是信神。

沧州有位轿夫田某,母亲得了鼓胀病快不行了。他听说景和镇上一个医生有奇药,但距离那儿有一百多里。天刚亮他就狂奔而去,天傍晚了才回来。 这天晚上河水猛涨,船不敢渡。田某仰天大哭,声泪俱下。大家虽然都可怜他,也没有办法。

这时一个船夫解开缆绳招呼道:“如果还有天理,这人就不会淹死。我渡你过去。”他奋然摇橹,弹指间船已到达东岸。观看的人都合掌念诵佛号:“阿弥陀佛”。

今天很多修炼人,之所以不畏惧死亡和恐吓,也是因为心中有神。所谓“朝闻道夕可死”的道理。

原文:沧州有轿夫田某,母患臌将殆,闻景和镇一医有奇药,相距百余里,昧爽狂奔去,薄暮已狂奔归,气息仅属,然是夕卫河暴涨,舟不敢渡,乃仰天大号,泪随声下。众 虽哀之,而无如何。忽一舟子解缆呼曰:苟有神理,此人不溺,来来,吾渡尔。奋然鼓楫,横冲白浪而行。一弹指顷,已抵东岸。观者皆合掌诵佛号。(出自《阅微草堂笔记》)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