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星期六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十大经典家训

《四童吟读》清代(图:公有领域)
传统伦理规范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标的“齐家”的,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图:公有领域)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20日】(编辑:勇舒)在我国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家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伦理规范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密切联系,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标的“齐家”的家训,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从先秦到明清,流传下来的家训可谓汗牛充栋。现遴选出十份家训,既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又是经典中的经典,与读者一起来赏析。

一、《诫伯禽书》

太姒(图:维基)
周公制礼作乐,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图为周公之母太姒(图:维基)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

“一饭三吐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君王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即使贵为天子,之所以富有四海,也是因为遵循了这些品德。不知谦逊从而招致身死国丧,桀纣就是这样的例子。你怎能不慎重呢?”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二、《命子迁》

司马迁(图:维基)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图:维基)

作者,司马谈(?—前110),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

“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他感到自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圈点: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三、《诫子书》、《诫外甥书》

诸葛亮(图:维基)
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诫子书》和《诫外甥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图:维基)

作者诸葛亮(181-234),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民间传说中著名的智慧人物。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

圈点:《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四、《

颜氏家训(图:公有领域)
颜之推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图:公有领域)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等等。

圈点: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五、《诫皇属》

唐太宗(图:维基)
在《诫皇属》中唐太宗告诫皇子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珍惜财物,不可奢侈。(图:维基)

作者,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时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帝王家训占有特殊位置,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诫皇属》。太宗非常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经常告诫后代,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

在《诫皇属》中,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

圈点: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

六、《家训》

包拯(图:维基)
北宋名臣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图:维基)

作者,包拯(999—1062),北宋名臣,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之美誉。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为世人风范。

圈点: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七、《诲学说》

欧阳修(图:维基)
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图:维基)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玉不琢,不成器”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于是他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圈点:欧阳修以“玉”喻“人”,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

八、《袁氏世范》

袁氏世范(图:公有领域)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图:公有领域)

作者,袁采,生年不详,卒于1195年,1163年进士,后官至监登闻鼓院,类似负责信访接待,为官刚正。

“小人为恶不必谏”

袁采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

《袁氏世范》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又称《俗训》。

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

《袁氏世范》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奉为至宝。

圈点:《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九、《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图: 公有领域)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文字通俗易懂。(图: 公有领域)

作者,朱柏庐(1627—1698),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毋临渴而掘井”

朱柏庐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朝的博学鸿儒科,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圈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十、《弟子规

弟子规(图:希望之声合成)
《弟子规》清代后期广为流传,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图:合成)

作者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采三。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凡是人皆须爱”

李毓秀科举不中后,就致力于治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后期广为流传,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圈点:《弟子规》看似一本不显眼的小书,实际上汇集了中国至圣先贤的大智慧。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十大经典家训


from 气功

文昭-古琴的故事:蔡氏五弄与文姬归汉

蔡邕的女儿蔡文姬更是才学出众,精通音律。(维基)
蔡邕的女儿更是才学出众,精通音律。(维基)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20日】

悠悠五千载,华夏大地犹如一个大舞台,末起没落朝代更迭,谁能洞穿那一幕幕令人痴醉的情节,看见冥冥中贯穿那整排大戏的主线,欢迎收听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五千年

:亲爱的观众朋友,欢迎您收听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我是主持人曦雯,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继续邀请文化学者先生,来为我们继续讲述古琴的故事,文昭先生您好。

文昭:主持人好,希望之声的听众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您上一次谈到从司马相如以后,汉朝的古琴故事就稍显沉闷,没那么浪漫了,可是,到了汉朝后期就又浪漫起来了,那我们今天就等着听这浪漫的故事喔。

文昭:当然我们说浪漫主要是说,汉朝后期他这个古琴的事蹟故事性比较强,但其实他是比较有悲剧色彩的,西汉和东汉史称前汉和后汉,前汉的古琴大家有司马相如和扬雄,谈到东汉当然我们要首推蔡邕了。

蔡邕(清宫殿藏画本. 北京: 故宫博物馆出版社. 1994.)
蔡邕(清宫殿藏画本. 北京: 故宫博物馆出版社. 1994.)

主持人:这个蔡邕我知道,他是一个历史史学家,好像是《后汉书》的作者。

文昭:嗯,不错,蔡邕在历史上留下最主要的名声是来自于他的后汉书这部著作,其实他不仅是个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家、文学家、科学家,精通天文历算、诗赋文章、术数音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主持人:又是一位十项全能选手啊博学的才子,不过,从司马相如到扬雄再到蔡邕,他们好像都是,没有春秋时期那样地位很高的职业音乐家了,是吧?

文昭:看起来是这样,我想这也许和汉代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系,政府以儒家的思想为依据选拔人才,所以世人的出入他也就变窄了,不像春秋战国时期那么思想活跃,士子们凭一技之长就可以得到国君的注意,所以,乐官的地位他相对也变低了,像心算、历法这一部份内容在汉代是归到了太史令的职权之内,春秋时期,人们对音乐与宇宙之间的奥秘这种联系、推崇备至,那这种社会氛围我们在前几集曾经谈到过,那么到了汉代以后,这种氛围也有所变化了。

主持人:咦,这时期的音乐看起来是更接近人了。

文昭:看起来是这样,从汉代开始儒生们普遍尊为师,而孔子对于古琴艺术的推荐也就使得儒生当中有较多的人去学习研究琴艺,所以基本上从这一时期开始吧,古琴艺术的主流就是在文人士大夫之中了。

主持人:那相比起司马相如和扬雄,这位蔡邕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

文昭:至少和司马相如相比吧,蔡邕的人格是要高出一筹的,因为他秉性正直甚至有些愚钝,那这也导致他自己后来的杀身之祸,但是他是一位真正的心系民生疾苦,而且比较淡薄名利这么一个人,汉桓帝,就是汉朝末年桓灵二帝那个汉桓帝,他是一个昏君,比较喜爱音乐,听说蔡邕很精通音律,就招他进京弹琴,在进京途中蔡邕看到了这个宦官的胡作非为,滥用民利导致民不聊生,在面对一些残酷的现实,蔡邕十分悲痛没有去,他就借口说有病,就半路退回去了,并且提笔写下了叫做述行簿,述是讲述的“述”,行是旅行的“行”,就述行簿,用来讽刺这个荒淫的景象,又通过描写凄凉的情景表达自己的愤火。

后来蔡邕担任过郎中(继郎),在汉灵帝的时候他看到朝廷穷途末路,非常担忧国家的前途命运,当时就上书皇帝,指名道姓的就揭露一些贪官污吏的胡作非为,但没想到这个汉灵帝也是一个非常空匮的皇帝,非但没有理会他,还把上书的内容透露出去,就相当于泄漏了举报人的信息嘛,就使得这个贪官污吏都知道,喔,原来是蔡邕揭发他的,所以他们就恨透了蔡邕,想方设法要置他于死地。

蔡邕没有办法就只好逃到吴郡会稽一带避难,就是现在的江苏省那一带,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在蔡邕避难无日的这段时间就发生了古琴艺术史上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就是这个〝焦尾琴〞的来历,焦就是这个烧焦的焦,尾就是这个尾巴的尾。

主持人:诶,焦尾这个名字我也听说过,据说是一把很了不起的琴。

文昭:对,中国古代古琴呢有四大名琴之说,就是四把琴非常有名,分别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这个绕梁就是歌声绕梁三日,绕就是围绕的“绕”,梁就是防梁的“梁”;司马相如的〝绿绮〞,那这个绿绮我们上一集已经介绍过了,「蜀僧抱绿绮,膝下峨眉峰」这个绿绮就是指琴的名字,最后一个就是蔡邕所制的〝焦尾琴〞。

主持人:〝焦尾琴〞。

文昭:这个焦尾的来历喔,相传是蔡邕在吴郡避难的时候,他曾经入过一户人家,他看见主人把一段头木塞进炉子里,这木头刚刚点燃起来就发出劈哩啪啦的声音,而且散发出一股很浓郁的香味,蔡邕从这个木头在火中爆裂的声音,他一听就知道这是一段上好的制琴的木材,于是冲进去用手伸进炉子把这个木头取了出来,但是主人就很困惑,看见外面冲进来一个人,然后二话不说直奔那个炉子去,主人看着他说:你干什么呢?

蔡邕就恳求这个主人说,这是一块上等的制琴的木材,你能不能送给我呀?说着就也掏出钱就要去买这一段木材,那主人看见蔡邕是一脸的真诚,双手都是黑炭,又看着烧焦的木头也觉得没多大用处了,就说你要是觉得有用,那你就拿去吧,蔡邕就很高兴连声道谢,回去以后用这块木头精心地制作了一张七弦琴。

这张琴演奏起来果然声音不同凡响,因为这琴美是木头烧焦的部分,当时木头塞进炉子里,有一截是在炉子里边,另有一截在炉子外边,烧焦这部分不能够去乾净,所以就留那么一截烧焦的部分在,故取名叫做〝焦尾琴〞。

主持人: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看来这位蔡邕除了你前面说的所有才能之外,还有一个本事就是会做琴,还是一位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呢。

文昭:这个焦尾琴呢,是不是蔡邕亲手加工完成的还真不知道,但是历史上有许多古琴演奏家,其实就是比我们现在这一辈再老一两倍的很多老的琴家,这些老师傅们自己动手做自己弹的琴,这个倒是事实,很多人都这样,因为别人做的琴他总感觉到不称手,他还是觉得自己动手做的琴最符合自己性格,特别在增毫细微之处最称自己的心意,因为有些音乐家他特别是弹琴时间长了以后,他就很在乎一些小的地方是不是合自己的心,蔡邕在避难期间除了做这把琴之外,也是他创作的高峰期,创作了一系列对后代影响很大的琴曲和琴学著作。

主持人:好像是文人们的遭遇越不顺利就越能写出好的东西,要是一帆风顺,反而创作不出这么好的作品了。

文昭:对,有一句话叫做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 嘛,不平他就会鸣,鸣就是那个鸣叫的“鸣”,他就会发出声音,“穷而后工”,穷,现在把它当作这个贫穷(家),其实在古文中他主要是指窘迫,工就是这个工巧的“工”,所以叫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就说越穷越穷途末路处境越窘迫的时候,越能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思想,他就越活跃从而激发出创作热情,写出杰出的作品,这是文学和艺术史上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屈原的最杰出的作品代表作是《离骚》,他就是牢骚,是古代诗歌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他从自己的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被诽谤、被迫害的苦闷,对昏君和小人也加以痛斥,这就是《离骚》这部作品的一个主要情感基调,那司马迁也是这样,如果他没有受到李陵案的牵连,没有受到宫廷的屈辱,也不会有一股愤激之气憋在心头,那么今天《史记》这部著作大家读起来可能就会觉得比较平淡了。

主持人:对,所以文人骚客的“骚”就是《离骚》的“骚”,是牢骚的意思。

文昭:对,文人骚客嘛,就是大凡文人有很多牢骚,他就比较爱批评和抱怨,这个是文人的通病吧,大概从屈原老先生开始就是这样,司马迁在《报任绍兴书》,就是《报任安书》那本曾经说过:“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周文王像(明人绘/维基)
周文王像(明人绘/维基)

也就是说周文王在被殷纣王囚禁期间,他被囚禁在羑里长达七年,在这种环境下,他推演出了《周易》,而孔子是在颠沛流离的这种困厄中写出了《春秋》,屈原是在被放逐的情况下写出了《离骚》,而孙膑,孙膑就是战国时期那个孙膑,他其实是春秋末期孙武的第五代孙,孙膑是在受到了膑刑,就是一种切掉膝盖的这种酷刑,他是受到庞涓的陷害这样一种情况下,后来完成了《孙膑兵法》。

主持人:这些听起来都是很惨的事呀。

文昭:对,但是你回过头来问这些先贤们,在官场上飞黄腾达与经历苦难再留下这些不朽的著作,两个里面挑一个你会挑哪个呢?那我相信他们还是会很痛快地选择后者,因为古人对人生的成就啊是有一句评语嘛,叫做“太上立德,其次立言,其次立功”。

主持人:其次立功,嗯。

文昭:人生最高的成就是成为后世所仰慕的道德楷模,像周公、孔子还有伊尹、霍光这样的人,但这一目标呢实现起来呢是太难了一点,因为历史上能够达到这一境界的毕竟是少数嘛,所以其次是立言,就是要留下自己的思想学说传诸后世,像诸子百家、司马迁的《史记》,不朽的文学作品《离骚》这些都属于立言,这也非常了不起喔,再其次才是立功,就是治军尧圣上,治理国家天下太平大功告成这叫立功,那从文人士大夫的人生目标来讲,让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流传下去 显然是比当官比飞黄腾达要重要多了,对吧?

主持人:嗯。

文昭:所以我想刚才说这些很惨的事,让这些先贤们在选择一次我想他们并不会后悔的。那回到蔡邕,他在避难这段时间,创作了〝蔡氏五弄〞,就是五首琴曲,分别是《游春》、《渌水》、《幽思》、《坐愁》和《秋思》。

主持人:《秋思》。

文昭:他还写作了《琴赋》。

主持人:《琴赋》。

文昭:《琴赋》这篇簿里面提供的曲目是琴曲源于民歌的一个很可贵史料,他还撰写有《琴操》这部著作,是早期最丰富的琴学专注,其中包括50首琴曲的解题和解词,像《秋月照茅亭》和《山中思友人》也是相传是蔡邕的作品。

主持人:那好听众朋友,那我们现在来听一下这首古琴曲《山中思友人》。

主持人:文昭,你说蔡邕的结局很悲剧,是怎么回事呢?

文昭:是因为东汉末年专权,强迫蔡邕出来做官,蔡邕并不愿意,大家都知道董卓不是一个好人,那他本心不愿意与这样的人为伍,但是董卓说(吾立能族人),意思就是要把你灭族,满门抄斩的意思,你要不出来做官我就杀你全家,在这种威胁之下,蔡邕不得已出仕出来做官,后来官拜左中郎将,又被封高阳乡侯,他很受董卓的器重,颇受重用,在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就是司徒王允他用貂蝉,这个设计的美人计连环计,挑拨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使得吕布造反杀了董卓,但是政变成功以后,蔡邕他出于一种文人的情感,他感念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对这件事情流露出伤感,那就被这个政变的主谋王允所记恨,就将蔡邕下狱,但是满朝公卿都很惋惜蔡邕的才学,劝王允赦免蔡邕来完成《后汉书》这本著作,但是王允是出于私心,他害怕蔡邕在写《后汉书》的时候丑化自己,就像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对汉武帝颇有微词一样,他害怕今天这种情况,他就不同意释放蔡邕,最后蔡邕还是死于狱中,这也是由于蔡邕这个性格比较愚直,对董卓表达同情所惹来的祸,对吧?所以我刚才说其实他这种性格跟他最后的这个遭遇到的不幸有很大关系,这是一出悲剧,但蔡邕之死,又引出了另一个琴学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甚至比蔡邕还要有名,这就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蔡文姬(Harvard-Yenching Library.)
蔡文姬(Harvard-Yenching Library.)

主持人:蔡文姬,她可是鼎鼎有名啊,可能普通人知道蔡邕的不多,知道蔡文姬的可是不在少数,是不是就是文姬归汉里的那个蔡文姬呢?

文昭:对,就是这个蔡文姬,蔡文姬是蔡邕的女儿,她由于家学渊源的薰陶,才学出众也精通音律,父亲是个大学者、大音乐家,所以他女儿当然自然是近水楼台,这方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可以这么说,蔡邕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所以蔡文姬和曹操也有一段缘分。

再有一次的闲谈当中,曹操曾经表示出很羡慕家中原来的藏书,因为蔡邕原来是收罗天下藏书,他这方面是积累了很丰富的文献资料,那蔡文姬就告诉曹操他原来家中藏书有四千多卷,但是历经东汉末年的战乱,基本上都已经遗失了,那曹操就流露出很深的失望,但他听到蔡文姬还能背诵出其中的四百篇文章而且文无遗物,所以可见蔡文姬的才学之高。

主持人:真是才女。

文昭:音律,他父亲是个大学者、大音乐家,所以他女儿当然自然是近水楼台这方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可以这么说,蔡邕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所以蔡文姬和曹操也有一段缘分。

再有一次的闲谈当中,曹操曾经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书,因为蔡邕原来收罗天下藏书,他这方面是积累了很丰富的文献资料,蔡文姬就告诉曹操她原来家中藏书有四千多卷,但是历经东汉末年的战乱,基本上都已经遗失了,曹操流露出很深的失望,但他听到蔡文姬还能背诵出其中的四百篇的时候又大喜过望,于是蔡文姬仅凭记忆就默写出了其中的四百篇文章,而且文无遗物,所以可见蔡文姬的才学之高。

主持人:啊,真是才女。

文昭:对,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女子当中,我觉得除了班昭,大概蔡文姬的才学可以算是无出其右了吧。

主持人:对。

文昭:后来当然也有一些才女,像上官婉儿这些,但我觉得跟蔡文姬还是没有办法比的,但是蔡邕死后家门就败落了,蔡文姬所以后来的人生的经历非常坎坷,她其实结过一次婚,结婚不久以后她丈夫就死了,夫家就怨她是克死丈夫,蔡文姬心气很高,她就受不了这个气,所以她就回到了娘家,就寡居在自己的娘家,后来由于战乱以后社会动荡,蔡文姬被匈奴给掳走了。

想当年王昭君是嫁给了匈奴的呼韩邪单于,虽然说是和亲嘛,但毕竟是风风光光嫁过去的,可是文姬是被这个胡人给抢走的,她一路上还要忍受蕃兵的凌辱虐待,所以你说她原来一个千金小姐、一个才女她却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情,她的经历是很凄惨的。

主持人:是啊。

文昭:她后来又嫁给了虎背熊腰、不通文墨的匈奴左贤王,蔡文姬在南匈奴一待就待了十二年,她还和左贤王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嫁给匈奴的左贤王啊,我觉得这可能还是后世写历史的人的一种曲笔,就是一种委婉、一种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她就是匈奴左贤王所拥有的众多女人当中的一个,如果是正经嫁过去的是左贤王的妻子的话,那后来我想也就不存在曹操花重金把她赎回来的问题了。

主持人:哎呀,所以自古说的是红颜薄命,这段婚姻真是太不匹配了。

文昭:对啊,作为德高望重的学者之女失身于胡人,这在当时人们眼中确实是一件很耻辱、很没面子的一件事情,后来曹操统一了北方,也是因为他和蔡家有一段缘分,曹操花重金把她赎了回来,所以才有了“文姬归汉”这个典故,鼎鼎大名的长诗《胡笳十八拍》这个就是蔡文姬所写。

曹操赋诗(Shizhao/维基)
曹操赋诗(Shizhao/维基)

当然现在也有些人质疑说不是文姬所写的,但这个里面学术上的争论我们就不去探讨了,这首诗的内容就是文姬非常思念故乡,可是要回乡又面临着和自己在匈奴所生的两个孩子骨肉分离,处于极端矛盾的心情之中,古琴曲中也有一首《胡笳十八拍》弦歌,那这也是一边弹古琴一边唱的这样一首乐曲,以及有《大胡笳》、《小胡笳》几个不同的版本,有人说是后人根据文姬的诗所做的曲,也有人说《胡笳十八拍》这首琴曲是蔡文姬所做,曲调就是《胡笳十八拍》、《大胡笳》和《小胡笳》,虽然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又不忍骨肉分离这种极端矛盾痛苦的心情,音乐委婉悲伤,听起来是撕裂肝肠的感觉。

主持人:听起来果然是比较悲,那我们时间也不多了,最后我们来听这一首《胡笳十八拍》的片段。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文昭-古琴的故事:蔡氏五弄与文姬归汉


from 气功

2019年12月20日星期五

成语典故:华封三祝

文:德惠 来源:

据《庄子·天地》记载上古时代的圣王唐尧,就是“尧、舜、禹、汤”中的那位尧帝,到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及周边地区)来巡视了。当地的“封人”看见了他。“封人”是古代官名,掌管修筑王畿、封国、都邑四周疆界上作为标记的封土堆和树木。这位封人当即就向唐尧表示敬意,说:“请祝,使圣人富,使圣人寿,使圣人多男子”,意思就是请上天赐福圣王唐尧,使他富有、长寿、多子。

不料唐尧却当即推辞道:请不要这样向上天祈祷,封人不明白便问:富有、长寿、多子,都是人们所希望的,为何您却偏偏不喜欢?唐尧回答道:“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这段记载虽然简单,却蕴含很深的道理,圣王唐尧与那位封人的思想明显不在一个境界上,唐尧想的是如何“养德”,封人则是希求人间的富有、长寿等世间的利益。虽然唐尧志在道德,却不禁止封人对富有、长寿、多子的渴望。久而久之演变出来“华封三祝”这个表示祝颂别人富有、长寿、多子等人间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成语。

例如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曾写诗句“愿效华封陈敬祝”,就是运用了华封三祝这个。此外亦有据此典故绘画的,后成为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通常是以竹谐“祝”字音,再配上其它两种吉祥花卉,凑成“三”数来表达“三祝”寓意;或画三棵竹,寓意“三祝”的,例如清代文人曾在题画诗中写道:“写来三祝乃三竹,画出华封是两峰”。

此外从这个典故中,可以看出唐尧是以德行为重的圣人。他也是奠定根基的圣人之一,中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道德为重的文化。当然作为常人在不干坏事,不损德的前提下,追求人间的利益并不为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嘛。而之所为则恰恰相反,它搞无神论让人不敬天,,让人失去对神灵与道德的敬畏后,人对世间利益的追求,让人向钱看,钻到钱眼里,为了钱为了利益可以无恶不作,最终彻底毁掉人的道德。这样看来中共真的是与中华文明彻底背道而驰的邪恶组织。


from 气功

简介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中的弥勒说法图

文:归真 来源:正见网

多年前在有幸参观了ROM的William White主教中国寺庙艺术厅。这个艺术厅中的布置非常特别,一进展厅,最醒目是正面墙壁上是佛率领众佛家弟子的巨大,该壁画的主题即预言中来世间传法度人的


图: 弥勒说法图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的这幅壁画是《弥勒说法图》,又名《弥勒的净土》(The Paradise of Maitreya),宽11.6米,高5.8米,世所罕见,非常珍贵。该壁画由元代晋南著名画师朱好古与其弟子张伯渊,于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一说是元代延佑七年即1320年)为山西稷山县兴龙寺所绘。

壁画正中间弥勒佛高大雄伟,面部表情淡定,沉稳,肃穆,弥勒佛身边的四位菩萨、两位弟子等人物各具特点。画像正中的弥勒佛坐在宝座上,脚踩莲花,身披褐色袈裟,充满了祥和与宁静。

弥勒佛左右各侍立着一位菩萨,右侧菩萨手持两只盛开的莲花;左侧菩萨则一手挽飘带,一手托碗。而半坐在莲花座上的两位协侍菩萨,则头戴宝冠,束高髻,身上装饰有华美的璎珞。

站立在弥勒佛后面的两位弟子,一位神色刚毅,一位和善可亲。

宇宙至尊

展厅正面北墙上是精美的弥勒说法图,展厅东西两侧墙壁上则都是《朝元图》(又名《神仙赴会图》),与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朝元图》类同相仿,但规模较小,来源于山西平阳府道观(一说是万圣观),也属于元代朱好古的作品。


图:东面墙壁上的朝元图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


图: 西面墙壁上的朝元图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藏)

两侧壁画大小均约为宽10.3米,高3.2米,比正面的弥勒说法图小。东壁上描绘了28位神仙,是玉皇、后土、真武、等;西壁上则有31位神仙,是、东王父、老子、九宫太乙等。

这两幅朝元图的神仙们原先在万圣观时可能是面向元始天尊在敬礼,移至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展厅中后,这个展厅的布置呈现两侧的数十位道家神仙们均面向弥勒佛在礼敬,仿佛体现了弥勒佛是宇宙至尊。

国学专家季羡林及其弟子钱文忠曾考证弥勒佛即是西方宗教流传的弥赛亚,William White主教寺庙艺术厅三幅壁画的位置来体现了弥勒佛是佛家和道家尊崇的宇宙至尊。


from 气功

2019年12月19日星期四

她10岁总理家务 一生没有生育 却成为盛世后宫之主

马太后含饴弄孙(清 焦秉贞《历代贤后故事图册》)
含饴弄孙(清 焦秉贞《历代贤后故事图册》)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19日】(编辑:楊述之)俗话说“母以子贵”,在中国古代宫廷如果一个女人未能,未能诞下一位准皇族继承人,她将很难在后宫立足,更不用说母仪天下了。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不仅未能生育,也从不弄权,却因为贤德获得的专宠,成为母仪天下的。她不仅协助父子两位君王开创了一代,而且她还是第一位女史学家。曹植赞美她:“美于色,厚于德。”

命当大贵,其兆不可言说

马氏出身名门,马援文武双全,是东汉的开国大将军,不仅立下彪炳战功,而且文学修养很高,一些成语如“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画虎不成反类犬”等,都源出于马援。

征战中,马援染疾离世。因他生前得罪皇亲国戚而遭到诬陷,死后被削去了爵位。马氏的长兄早夭,母亲因悲伤过度而神志恍惚,不能自理。

三亚天涯海角的马援雕塑。(Huangdan2060/维基)
三亚天涯海角的马援雕塑。(Huangdan2060/维基)

但马家内外事务照常运行,仆役咨询禀报、忙进忙出,都井然有序。原来这一切都是马氏这个女孩在主持,小小年纪就总理,亲戚邻居知道后无不惊异赞叹,那时她只有十岁(虚岁)。

马氏年幼时多病,占卜者说:“此女看上去有病,但命当大贵,其兆不可言说。”相面的人,一见到她,便大惊:“我必将对此女称臣!”

虽未生育,德冠后宫

十三岁时,端庄漂亮的马氏被选入太子宫,她身材修长,又长得一头美发。

因为她婉静贤惠,谦逊懂礼,深得光武帝的皇后阴皇后的欣赏和喜爱。对待其他妃嫔,她也不骄不妒,后宫上下都相处得很和睦。

《古帝王图》里的汉光武帝画像(阎立本)
《古帝王图》里的汉光武帝画像(阎立本)

她因此获得太子刘庄的专宠,经常被留在太子寝宫后室居住。刘庄即位为汉明帝后,册封她为贵人。

马贵人未能生育,汉明帝就让她抚养贾贵人生下的皇子刘炟,并且对她说:“人未必一定要自己生儿子,怕的只是不精心爱护养育啊!”

从此马贵人待刘炟视如己出,比亲生母亲还尽心。母慈子爱,刘炟天性也极孝顺淳厚,二人关系始终很好,从未有过嫌隙。在她悉心调教下,刘炟后来成为一代明君。

汉明帝子嗣不多,马贵人常忧虑皇室子嗣,就主动引荐身边的宫女为皇帝侍寝,对那些女子照顾备至;如有人被多次临幸,她还会增加赏赐。

马贵人的不妒之德,使明帝更加敬重。

以德配天,母仪天下

当大臣们奏请册立皇后时,还没等明帝开口,阴太后就一锤定音:“马贵人德冠后宫,就立她吧。”虽然作为竞争者的贾贵人已生下皇子,阴贵人是阴太后的侄女,她还是毫无争议地成了皇后。

阴太后(清朝 颜希源、王翙, )
阴太后(清朝 颜希源、王翙, )

做了皇后,她愈加谦恭谨慎,时时自省,生怕不能以德配天,有负于天命。

喜爱读书的能够背诵《易经》,喜欢读《春秋》、《楚辞》,尤其精通《周礼》和董仲舒的著作。东汉推崇儒学,她不仅熟悉儒家思想,而且将其实践到所能及之处。

她身居至尊,却不曾恃宠而骄,始终对所有人都礼数周全,温和可亲。对六宫妃嫔就像亲姐妹一样。对她们生的子嗣,都视如自己的孩子。六宫对她莫不拜服。在她的主导下,后宫各项事务都处置妥善,从不让明帝为之烦恼。

马皇后生活俭朴,眉不施黛,时常身穿粗帛衣袍,裙子也不加边饰,开创史上皇后着布衣的范例。初一、十五众妃和公主前来朝拜,远远望去,马皇后显得华贵出众,以为她穿着精细的丝绸,走近一看,原来不过是极粗疏的衣料,都笑了。她解释说:这种料子适宜染色。皇后如此俭朴,嫔妃们无不叹服。

高明的为妻之道

马皇后比汉明帝小十岁,他们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感情从未衰减。

两人言笑无忌中透着志趣相投。一次,路过虞舜庙,见到尧的画像,马皇后指着画像对明帝说:“群臣百官,恨不得做君王的都像他这样。”

明帝环顾周围笑而不答;一会又见到娥皇女英(舜的)像,明帝指着画像对皇后笑着说:“(君王)恨不得妃嫔都如此啊。”

娥皇女英 (王翙/维基)
娥皇女英 (王翙/维基)

马皇后知书达理,深明大义。生活上,她对明帝无微不至地体贴服侍;当明帝为政事烦恼时,她替他分忧解难。有时明帝会把大臣议而不决的政事与她议论,她总能提出中肯的见解,对明帝的决策多有补益。但她却从不主动干预朝政,也不曾以自家私事求明帝。

为了表彰中兴功臣,明帝绘制了云台二十八名将的画像,立下赫赫战功的马援却未列入。明帝笑问皇后:“因为卿是皇后,为避嫌就没列,卿有意见吗?”马皇后笑答:“陛下圣明!对外戚严格些是应该的,功劳自有公论,与立不立画像关系不大。”

对待外戚、官吏,明帝尤其执政严苛。马皇后劝谏他要以仁爱治天下。明帝有所感悟,后来法律终于有所宽缓。

约束外戚干政

汉明帝去世后,汉章帝刘炟即位,尊养母马皇后为皇太后。

章帝即位后,想加封太后的三位哥哥,一些大臣也上奏支持,马太后坚决反对。她深知,西汉末年正是由于外戚专权,导致了王莽篡位。她下诏书告诫皇帝,那些上书对外戚加爵的人,无非是想献媚于她,从中谋取好处;要记住先帝遗训和前朝的教训,不要因宠贵外戚而招来倾覆大祸!

诏书中还说:前几天我路过娘家濯龙园的门前,见前来拜候、请安的,车如流水,马似游龙,马家的舅父个个富贵,我这个太后和他们相比差远了。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成语“车水马龙”就是从马太后此诏书中简化来的。

过了四年,国富民强,章帝再次对外戚封爵。马太后就召集自己的家人,训诫一番后,她的几个兄弟辞掉爵位,回家颐养天年去了。

太后的哥哥为母亲下葬,起坟比别人家略高了些,太后提醒家人,把坟修整到了合适的高度。

对外戚中谦和、朴素的,太后就赏赐勉励;犯有小过错的,就给以颜色和训诫;不守法度的,便取消资格,遣送回乡。朝廷内外都受到感化,谁也不敢骄纵侍宠了。

马太后曾对汉章帝说:等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了,我就可以含饴弄孙,不再过问政事了。果然,太后后来设置了织布房,还在濯龙园中植桑养蚕,有时前往观看,以此为娱乐。早晚她还会与章帝谈论国家政事,但主要是教导诸位小王子,为他们讲解经书,讲自己所经历的故事,其乐融融。

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做太后时,她亲自编撰了《显宗起居注》,记录汉明帝的生活。这是史上第一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开创了“起居注”这种史书体例。《续列女传》称赞她“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她写史比班昭补写《汉书》早了约二十多年,是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班昭(维基)
班昭(维基)

东汉明帝、章帝的“明章之治”堪称盛世,吏治清明,社稷安定,百姓温饱无忧,儒学、佛教大获发展。这一切都与马皇后的协助分不开。

公元79年(建初四年)六月三十日,马太后逝世,终年四十岁,谥号明德皇后。七月初九日,与汉明帝合葬在显节陵。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她10岁总理家务 一生没有生育 却成为盛世后宫之主


from 气功

文昭:古琴的故事-酒狂阮籍竟是推不掉的官运亨通!

北宋宋徽宗所绘听琴图 局部(图:wikimedia)
北宋宋徽宗所绘听琴图 局部(图:wikimedia)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19日】悠悠五千载,华夏大地犹如一个大舞台,幕起幕落,朝代更迭,谁能够洞穿那一幕幕令人痴醉的情节,看见冥冥中贯穿整台大戏的主线。

这次的《华夏文明五千年》节目我们依然邀请到了文化学者文昭先生,与我们继续来谈古琴的故事。

最近几集我们的故事都与「七贤」有关,嵇康作为《广陵散》这首名曲的正宗传人,在历史上留下了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临刑前弹奏《广陵散》的故事也使这首琴曲在后世名声大噪,没有《广陵散》,嵇康的名士风度又会大打折扣了,所以是人与琴曲互相映衬,在历史上留下了动人的故事。

竹林七贤(图:维基)
竹林七贤是指魏末晋初的七位名士,是当时玄学的代表人物。(图:维基)

「竹林七贤」中有另一位名叫阮籍,也是在后世非常的有名,而且也有很高的音乐造诣,那么阮籍是否也留下了和古琴有关的有趣故事呢?

阮籍在古琴史上确实是一位名人。他留下了一首重要的琴曲《酒狂》,可以说是在古琴史上脍炙人口,是现在学习古琴的必学曲目之一。一般古琴曲不太符合现代的乐理逻辑,节奏感不是很好。而《酒狂》这首曲的节奏感很好,旋律性比较接近现代人们熟悉的音乐,是3/4拍,所以今天的学琴者多数都很喜欢。而且它运用了一些很重要的指法,像跪指、长锁,因此在教学上也都把它作为教材,也是今天古琴考级的曲目之一。竹林七贤中嵇康和阮籍的名声最高,世称「嵇阮」。

《晋书阮籍传》记录了阮籍一生很多有趣的经历,阮籍的一生有三大特点,第一是好酒,第二是善啸,第三是弹琴。 「嵇琴阮啸」我们之前有谈到过了,「啸」比较类似于我们今天的吹口哨,是一种古代的声乐。围绕这三点就演绎出了很多故事。 《酒狂》这首曲就是结合了古琴与酒,用艺术的方式体现出了阮籍独特的性格。

阮籍出身名门 家族三代文人名满天下

阮籍算是出生于艺术世家,是名门之后,他的阮瑀名列「建安七子」之一,是东汉末年建安年间七个文学造诣非常高的人之一,阮瑀的诗歌、表彰、散文都写得非常出色,曾经受学于蔡邕,被蔡邕夸奖为「奇才」,他的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这篇文章入选了梁朝的《昭明文选》,这篇文章是阮瑀在马背上起草的,写好草稿以后呈给曹操,曹操想删改竟然不知从何下笔,可见他的文才,他的代表诗作有《驾出北郭门行》,这首诗读起来也很动人,他描述的是孤儿丧失了母亲之后被后母虐待的凄惨处境,「亲母舍我殁,后母憎孤儿。饥寒无衣食,举动鞭捶施。骨消肌肉尽,体若枯树皮。藏我空室中,父还不能知。」,这篇诗作也是中学语文的选修课文。阮瑀的音乐修养也是非常高,阮籍是阮瑀的次子,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受到了父亲的直接影响。

三国志.步骘传残卷,东晋隶书抄本,高24.2厘米,宽42厘米,现存25行,440字,保存了传记的后半部和评语的前半部,藏经洞出土,敦煌研究院藏。(猫猫的日记本/Wikimedia Commons)
阮瑀写好草稿以后呈给曹操,曹操想删改竟然不知从何下笔,可见他的文才。(示意图:Wikimedia Commons)

「竹林七贤」中有二阮,就是阮籍、阮咸,阮咸是阮瑀的孙子,阮籍的姪子,所以父亲为「建安七子」,子孙为「竹林七贤」,是三代名士,这个在中国历史上文人当中都是很罕见的。汉代的司马谈和也是父子俩辈都是史学巨匠,司马谈写了《论六家要旨》,还是一个思想家。宋代的三苏是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父亲,苏轼就是苏东坡,是苏辙的兄长。父子俩辈都是很有名的文人就很少了,而阮氏家族是三代人文名满天下,更是罕见。

阮籍师从老庄 醉写《劝进表》

阮籍是师从老庄,这是魏晋名士的共同特点,他的基本观点叫做「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用老庄「道法自然」的思想,与当时权贵集团假借礼法名教来压制思想的一种反抗。好酒是阮籍本身任性豁达的一种表现,可以说是他性格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他故意的选择,两方面都有,所以说他虽然经常做一些荒诞不经的事情,但他的下场还不像嵇康那么悲惨,所以可以说他是托了酒的福,嵇康在当时司马家把持曹魏政权的情况下,他的处世智慧不如阮籍老炼,嵇康是表现的锋芒太露,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嘛,招来了杀身之祸,三千太学生为嵇康请愿,要以他为师,请司马昭饶了他,可是司马昭看他声望这么高,就更要杀他了。司马昭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他认为嵇康有这么高的声望又一直表现出跟他对抗的话,长此下去,他的威望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这一点上来讲,阮籍比嵇康多了一些处事的智慧。我们上次谈过一个阮籍喝酒的故事,他看到一个酒店老板娘长的漂亮,就天天去她的店里喝酒,喝醉了就在店里睡,睡醒了就走,很像现在这种行为艺术家的作风,也是体现出他行为坦荡、秉性真诚,他的真性情映出了那个时代下很多人的虚伪,所以他很可能是有意去做的。还有一次阮籍听说步兵军营里面的一个军厨,擅长酿酒,他就主动跑去要求做步兵校尉,当了步兵校尉之后就跑去喝酒,喝的不省人事,什么事也不管。

公卿大臣都劝司马昭做皇帝,司马昭表面上是推辞啦,这些大臣们就抓着阮籍,说阮籍文章写得好,让他写文章劝进,也就是劝司马昭当皇帝,阮籍就答应了,醉了酒就忘记写了,公卿大臣派人到阮籍府上去取文章,看到阮籍正醉酒后趴在桌子上,根本就没写,来的人就着急了,怎么办呢?阮籍就在他的几案上用手指写字,这个来的人把字记下来,没有任何改动,拿回去一看,文辞非常有气势,大家都很欣赏。有人觉得他的行事作风与唐代诗人李白有些相像,明清小说里也有李白醉草吓蛮书这一出,李白喝醉了酒写的书表都能吓跑番邦的使臣。这个故事多半是有借鉴阮籍的成分,而阮籍的醉写《劝进表》是正史,记录在《晋书》里面。

阮籍醉酒是半真半假,因为如果他拒绝跟司马昭合作,他就会像嵇康一样招来杀身之祸,但是如果他和司马昭合作的话,又不符合自己的道德操守,他不屑于这样做,所以他就喝个烂醉,以这样的方式来交差。阮籍才学突出,在士大夫阶层有一定的声望,司马昭就想让他留在身边做官,曾任命他做大从仕中郎,当时司马昭是大将军。

阮籍极有官运 因政治黑暗 不愿出仕做官

有一次执掌审判的官员说有儿子杀母亲的,这种案件在古代是非常严重,属于逆伦。阮籍就说,「杀父亲还说得过去,竟然至于杀母亲吗」?在座的人都责怪他,司马昭说,「杀父亲是罪大恶极啊,你怎么这么说呢」?阮籍说,「禽兽是只认识母亲不认识父亲,所以杀父亲和禽兽同类,杀母亲就是禽兽不如」。这么一说大家才心悦诚服。

之后就是他自请去当步兵校尉,去军营喝酒这个事。虽然他后来不再做侍中了,可是司马昭的大将军府每有宴会他必定参加,他去就是去喝酒的,所以相对来说他的处世智慧就比较圆融一些。故作荒诞之论和去兵营喝酒,就是借酒为名,想远离权力的中枢,远离政治斗争很黑暗、很尖锐的地方,他不想和这些人为伍,也是为了保全自己内心的品德,但是他去司马昭府上喝酒呢又表示他不和司马昭对抗,这样就避免司马昭对他起猜疑、动杀心。这一点就和李白不一样了,李白一生就想得到皇帝的信任,以施展抱负。而阮籍则是逃避权力不想做官。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局部。(公有领域)
大将军府每有宴会阮籍必定参加,他是去喝酒的,所以相对来说他的处世智慧就比较老练一些。(图:公有领域)

《晋书》、《阮籍传》里说:籍,本有济世志。就是本来有安邦的志向,但是由于适逢乱世,名士在官场上很少有保全天年的,所以他就放弃了求官的想法,所以我推测他的父亲阮瑀是蔡邕的高徒,蔡邕的遭遇一定给他们父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也不是阮籍一个,当年诸葛亮不也是在南阳当农民吗?如果不是刘备三顾茅庐,体现出诚意,君臣二人能够心意相合,他也绝不会出山的。所以对名士来说出来当官一展抱负也是有条件的,要么政治清平,要么遇到知音式的君主,两人心心相映才可以。显然阮籍没有孔明遇见刘备的缘分,所以他只好选择赋闲在家。

其实阮籍他极有官运,他不想当官别人还非让他当不可,一个是因为他的才学和声望,第二个是因为他是名门之后,是当权者要拢络的对象。一直到隋唐科举考试之前,士族的门阀声望是统治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本,很多当权者都要去拢络这些大的士族。当时有一个太尉蒋济想招阮籍做官,担心他不出来,就派士兵去迎接,但阮籍不想做官,他写了一封信之后不辞而别,蒋济大怒认为不给自己面子,阮籍的乡邻亲友都怕他惹祸上身,都劝说他,这样他才出仕为官,但不久就辞职回家了。后来他又做了尚书郎,其后又以病为由辞官了。到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军曹爽掌权的时候,找他做参军,他又说生病,躲在乡下,没过多久司马懿就发动政变了,曹爽就被杀了,这时人们就很佩服阮籍有远见,结果司马懿和前面几位一样,也想找阮籍做官,这回他就跑不掉了,他就做了从侍中郎,司马懿之后司马师主政,他又做大司马从侍中郎,侍中是皇帝或者是最高掌权者身边的官员,所以阮籍一直是身在权力的中枢,后来他又改任散骑常侍,封官内侯,司马昭时期他又做大将军从侍中郎。

阮籍借酒拒司马昭提亲 创作《酒狂》

当权者一直对阮籍其实是恩宠有加。一个著名的故事就是司马昭想和阮籍结成儿女亲家,想让后来的晋武帝司马炎娶阮籍的女儿。阮籍不想答应,但又不敢公然拒绝,于是天天喝的大醉,连醉了六十天,让提亲的人没法开口,最后提亲的人丧失了耐心,自行告退,这事就不了了之了。著名的古琴曲《酒狂》就是在描绘阮籍的弹琴纵歌,借酒佯狂。 《酒狂》开始有一段快板,就是用这种音乐形式,描绘阮籍喝醉了酒踉踉跄跄的步态。它也是古琴曲里比较少有的快节奏的乐曲。可以想像,当时阮籍借酒来推托司马昭的提亲,本身心情是非常压抑的。所以《酒狂》名为「狂」,其实不是真的狂,实际是压抑和愤懑。这是我们在欣赏这首琴曲时要具备的一个基本的背景知识,和要理解的情绪基调

本文章或节目经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文昭:古琴的故事-酒狂阮籍竟是推不掉的官运亨通!


from 气功

读《论语·学而》,结交一位善良的老伯伯

文:真真 来源:

My him笑着,“嗯——”递给我一枚金属扇形书签。扇面镂空雕刻了月亮、亭台、莲花、云雾,扇柄系了一只趴着的粉耳朵兔子。这枚书签或许是模仿嫦娥的扇子制作的吧?我把这枚书签理解为My him对我写作的鼓励。

,是一位伯。他的智慧要高于他的弟子。所以,《》中,孔子弟子的话,不能等同于孔子的话。理解了《论语·学而》,可以超脱于俗世,来指导俗世的生活。做人会变得轻松而又清醒,豁达而又庄重,乐观而又正直。

,就是结交一位善良的伯伯。这位伯伯很正派,很朴素,很简单,很轻松,很快乐,很庄重,很认真,很诚实。读孔子的话,就像一缕温和的春阳,暖暖地洒在了身上,42度,不烫不凉,恰恰正好。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论语》,不是圣经,也不是毒药。读它的心态,可以很轻松。不必抱着极端的去审视它。就像认识一个老伯伯,读一下他发来的短讯息。

我想重点说一下孔子的“仁善”。
他的“仁善”,是简单的。所以他会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他的“仁善”,是庄重的。所以他会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他的“仁善”,是博大的。所以他会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他的“仁善”,是积极的。所以他会说“过则勿惮改”“就有道而正焉”。
他的“仁善”,是朴素的。所以他会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他的“仁善”,是平和的。所以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他的“仁善”,不是极端的。他会说“贫而乐”,也会说“富而好礼”。他会说“食无求饱”,也会说“食不厌精”。理解孔子的话,不能,要通透。

读《论语》,不要把孔子当成圣人,就看作一位普通的善良的老伯伯,就好了。不必亦步亦趋,也不必焦虑。轻松简单,是最好。


from 气功

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故事新编大家听】青天白日(下)

故事新编大家聴logo

希望之声2019年12月17日】

今天我们接着给大家讲‘青天白日‘ 这个故事。

上次我们讲到南宫认庵过江找叔叔,遇到风暴。天空中出现四个金字“青天白日“,众人都说这是天公昭示, 要坏人自己自裁,不要连累满船的人。

认庵这时,向众人说:” 这是在下自己的隐私, 实在是难以启齿,不能告诉别人的。 但也不敢因自己连累大家 。有缘来世再见吧。“

说着纵身一跃, 投入急流之中。 昏昏朦朦中, 抓住了一根枯木, 紧紧抱住, 随浪颠簸。只听见雷雨哗哗急骤而下, 电光闪耀如同金蛇狂舞。 不一会全停了。看自己抱着枯木, 漂在宽阔的水面上, 就如一叶浮萍,飘荡在万里浪涛中。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远远看到有一艘官船鸣锣而来, 船上有人高喊:”赶快救出那个抱着枯木的人! 赏钱十贯!“

很快的来了一艘红色的船,把认庵救上了船。 一看那官船之上, 不是别人,竟然是自己的叔叔 ! 叔侄二人都很吃惊。 认庵问:”叔叔从哪里来?“

原来叔叔已移居通州, 这次是来紫琅山游玩的,没想到碰上了认庵落水。

叔叔还说:” 你父母的坟墓都保护的很好。 你的心事我也全都知道。娟娘已经随秦家小姐陪嫁到她夫家。 你的事缘分还未到,不要着急。 “

认庵也不知道叔叔怎么 知道的那些事。惊魂甫 定,和叔叔到了通州的寓所,比原先在的居室还要好, 奴仆婢女比那时也更多。认庵也不敢多问。 过了两天, 从袖中拿出小折子记账本,给叔父, 说:“这是两年来侄儿做生意盈利往来的总账, 请叔叔过目。”

叔叔摆摆手说:“烦人, 我不要看这个, 你都拿走吧。”

第二天辞别叔叔, 要回江北。 叔叔又赠给他好几百两金子。

回到了苏州, 认庵打听娟娘的消息, 果然象叔叔说的那样。记得叔叔说‘缘分还没到,只有静待。 一天走在街上, 忽然碰到过江时乘的船的船主,那人看到他, 大惊,说:“ 君子还活着?知道吗? 那天你跳江后, 船就翻了, 满船的人都死了。我是紧紧抱着船缆, 才得以存活。 现在是停泊在此修船呢。” 认庵给了他许多钱帮助他修船, 就暂时寄住在这个船家。

一天认庵偶然闲坐远望。 看到一个美人, 乘着一个小轿,有仆妇跟随;还有一个婢女, 坐在一个小车上。 看着十分象娟娘。 于是自己就悄悄跟着这一行人, 看他们到哪里去。 跟了约有三、四里地,看她们进了一个尼庵。那美人进入大殿,叩拜如来。进香拜佛。 那些仆妇们就到处游逛。那个坐车的小丫鬟偶然看见认庵,面现喜色,低声唤道:“ 青天白日。”

认庵失声道:" 噫! 真是娟娘吗?"

娟娘问:" 你怎么竟然穿着如此华贵了?"

认庵从头细说, 告诉原委。那娟娘问他:" 不知当年的有情人还念旧吗?"

认庵指着自己的心口说:” 心中无一刻忘记娘子!“

娟娘点点头又说:" 彼此皆有情, 却连对方姓名都不知道, 真令人好笑。"

于是认庵又详细的告诉了。 正谈说间, 里面有人唤娟娘, 于是娟娘赶紧匆匆离去, 认庵眼巴巴的看着仆妇众人拥着那位美人和娟娘一块儿离开了。

这里认庵又剩下孤单一人, 眼看娟娘离去, 自己百无聊赖, 在那外的一片墓地随意转转。 看到一个特别大的大墓,墓碑上写道: "东浙寓公南宫讳璧玉人先生之墓"。

认庵不由心惊,怎么?! 竟然有同名同姓还同字的? 急忙看下去, 只见那墓碑志文详细写道南宫璧夫妇五年前一同在苏州离世,埋葬于此地。等待将来侄子南宫认庵寻觅来此。底下署名撰写碑文的人是当地秀才, 名叫郁访的。

认庵这时真的是如堕五里雾中, 想自己刚刚还与叔叔婶婶见过面,可是这墓中人, 不仅与叔叔同名,而且就连他的侄子也和自己同名! 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啊!道理上讲是不可能的。于是就打听郁访这个人, 找到了他的家,自己送进名片请求拜访。

郁访把他迎入大堂, 上来就问:“ 君子脖颈之上是不是有个月牙痕迹呢?”

认庵答:“是。”

于是郁访就说:“ 令尊叔叔在世时, 与家父是至交,情同莫逆。 家父先去世,后来令叔叔伉俪也相继去世。 去世前谆谆叮嘱在下,给他们寻找,操办后事, 一定要做墓志铭。还嘱咐说一旦你回到苏州,就由你继承遗产。 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我, 找到我的呢?”

认庵告诉他见到墓志铭的事。郁访庆幸说:“ 幸亏如此,才能够找到你, 在下也可以不辜负令叔叔的嘱托了。”

认庵却是满腹疑团未解, 皱着眉头,把自己两次遇到叔叔的事如实告诉了, 问这真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难道人死还可以复生吗?

郁访回答说:“ 令叔叔生前修道养生, 修习吐纳之术, 听你所说,莫不是令叔叔已经修成,得道仙去了? ”

认庵派人又去通州再访叔叔的住处。 却又是人去楼空, 杳无踪迹了。 于是认庵就把自己父母的骨殖取出, 移葬到和叔叔一起。在墓周围种植树木。 自己还亲自写了一篇墓志铭, 雇人刻在石碑上。

郁访来看了, 不由欢喜的夸赞道:“ 你还有文字根底, 写的文章很好, 立意正, 不流俗。我劝你还是继续攻读,考个功名,不要自弃。 ”

于是就留认庵住在家中, 每天教他读书。

到了秋天,认庵回到浙江参加乡试,成了贡生。 回来后郁访大开宴席, 为他庆贺。来了不少高朋俊友, 席中郁访举杯敬酒对认庵说:“ 南宫君如今身为贵人, 也已年华二十一,金榜题名日, 也应有”洞房花烛时“ , 难道还要独唱一曲”雉朝飞“不成? (雉朝飞是古诗,写人看到雉鸟双飞感叹自己身单影只的。)

认庵说道:"仁兄有所不知, 弟有旧萌, 心有所寄, 一直在痴心等待着玉人入月来啊。"

郁访说:" 愚兄今日已为你寻觅到一个佳人, 做你的夫人,依愚兄之见, 择日不如撞日, 今日今时, 就是良辰。"

说着不由分说,早有那准备好的笙竹管乐,吹了起来,更有婢女数人,簇拥着一位盛装美人, 凤冠霞披,出来众人搀扶着两人拜了天地, 行了婚姻大礼。认庵事出意外,被人们送入了洞房。 原来郁访都做好了准备, 洞房花烛一切齐备。

临了, 郁访关上洞房门,对着屋内说:"好了, 今天夜里可以偿还大愿,报答恩人了!"

人去夜静, 认庵揭开那个红色盖头, 举目观看: 只见红粉娇娃,似曾相识!颇似娟娘 !于是低声说道:" 青天白日。"

那新娘子听了, 抬起头来, 微微笑道:" 闷葫芦终于打破了!"

不是娟娘是谁!认庵不由大喜,听了娟娘告诉,才知道, 原来那天在尼庵遇到的美人,就是郁访的妻子。当年娟娘为她传达书信的小姐。

郁访就是那个收信人,后来果然科考中举, 富贵还乡, 迎娶了小姐, 两人结婚已有两年, 伉俪, 十分恩爱。 那日在尼庵相遇后,娟娘才把发生的一切告诉了小姐。二人说着,不由感叹。新婚燕尔, 童男处子, 云雨绸缪。

转天夫妻二人同去拜谢郁访夫妻。郁访也谢认庵:“ 君, 成全了我夫妻, 才有今日。恩恩相报,自应如此!” 从此秦越一家,亲如手足。

后人评论说:拾金不昧, 成人之美, 作为乞丐,已是不易。至美色当前,,此等功夫,更是不易,真真堪比柳下惠。伟哉南宫!宜乎苍苍者,报以厚德也。吾愿普天下男儿,无论富贵贫贱,当人人书“青天白日” 四字于座右。以为铭记!

听众朋友,这是一段佳话,流传千古。

好,‘青天白日‘的故事,今天就讲完了。希望您喜欢。 谢谢您的收听, 我是东方, 我是雪莉。 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本文章或节目经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16kbps收听:

128kbps收听:

原文链接:【故事新编大家听】青天白日(下)


from 气功

浅议“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文:向上 来源:正见网

一天,一个中学生问我:“刘备是不是假?”我问他依据是什么,他说:“有句歇后语可以证明,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旁边的几个中学生都随声附和:“是的,刘备很虚伪。这句歇后语我们也知道。”问他们看没看过《三国演义》,都说没有看过原著,这儿听点,那儿看点,有的从学生们的作文中看到一些故事。我就告诉他们,先把原著看几遍,看看书中怎么描述的再下结论。

我当初看《三国演义》时,好象文中没有这个意思。我回来把《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完整的看了一遍,也没有看出刘备怎么“摔”阿斗,怎么收买人心的意思。后人对这个事也有个评价:“曹操军中飞虎出,怀内小龙眠。无有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从这个评价中可以看出赵云七进七出,把刘备的儿子阿斗从曹操的军中舍命救出,刘备当时的情况,自顾都不暇,那有什么可以封赏赵云的,既不能封官进爵,又没有金银财宝可以赐予,还不能抱拳跪谢,只能把亲儿掷马前,表达感谢之情,同时也说明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

原著中这样描述:玄德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意愿大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赵云的忠义之气跃然纸上,完全能领会刘备对自己的珍惜和看重。文中用的是“掷”,不是“摔”。“摔”字有刻骨仇恨之意,恨不得把对方摔死;“掷”字有分寸,表达出刘备对赵云的感激与信任。

而且从后人的评价诗中也看不出收买人心与刘备的假仁义。刘备“把亲儿掷马前”,是为了“抚慰忠臣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而且刘备与赵云肝胆相照,彼此并不相互怀疑。当糜芳告诉刘备,赵云投奔曹操去了,刘备根本就不相信。糜芳与张飞都认为赵云背主,但是刘备始终相信赵云另有隐情,正象关羽不得已降操一样。所以刘备不需要用“摔”阿斗的方式收买赵云的人心;刘备在兵败逃亡途中,不放弃老百姓,要与民同在,就这一点手下的将官臣民都心服口服,还需要用“摔”阿斗的方式来收买臣民之心吗?人心本来都是向着刘备的。

如果说刘备这是假仁义,他完全可以不顾老百姓逃命去,何必要携民渡江?如果说这样的行为是假仁义,那么中共的一个少将曾公开讲:如果和美国打原子战,中共可以舍弃西安以西的所有地方。请问,这叫真仁义吗?

我也在网上查了一下。“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这句歇后语没有出处,与原著根本不符,完全是相反的意思。这应该是中共的御用文人迎合中共的假、恶、斗编造出来的。这句话混到歇后语中害人不浅。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时,开篇都有中共的御用文人写的序,至今我都没有完全摆脱这篇序给我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看书前,都想看一看名人如何看待《三国演义》,可以让自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阅读,汲取营养。这个御用文人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抱着尊刘贬曹的思想写作,曹操是奸雄,刘备假仁义,诸葛亮的智“近乎妖”。我看了这篇序言后,整部《三国演义》读起来如同嚼蜡,没有什么可以吸取的。关羽的“义薄云天”也是为封建统治,愚弄民众服务的,告诫读者要批判的学,剔除糟粕,吸取精华。

不看序言还好点,一看序言,完全被中共的党文化给框住了。有个成语叫“先入为主”,人很容易被第一时间打入脑中的判断所左右,即使遇到真理都会本能的排斥。中共深喑其中的道理。中共摧毁传统文化,把假、恶、斗附体到传统上,真假难辨,最能害人,许多人自认为很有知识、文化,实际上一肚子党文化,拿出来都是害人的。如同“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本来是个错误的判断,附体到歇后语形式上,后人会认为是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时间总结出来的,就会不加思考的接受、认同,实际上是与原著完全违背的。

就象中共迫害法轮功,把法轮功的所有书籍销毁,在一言堂的谎言灌输下,说法轮功如何不好,依据是完全编造好的谎言,什么杀人、自杀、自焚、投毒等,“围攻中南海”,“1400例”等,再打压抓捕站出来,民众在谎言的天天围攻与暴力震慑下,不由得不信。而中共背地里更加阴毒的法轮功学员,活摘法轮功学员牟取暴利的罪恶勾当都干的出来,完全无道道德底线的作恶。

江泽民的儿子江绵恒创办中国联通公司,用他的话说:“让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这个声音就是中共无时无刻都在制造出的谎言,这些谎言附体在各种形式上害人。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完全是中共编造出的谎言,目的是隔断中国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彻底断了中国人的根,让中国人彻底陷在中共党文化的深渊里,真假不分,善恶不分,除了跟着中共走,追随着中共干尽坏事,最后因为罪业深重被销毁。

否定古人,是为了变异今人的思维,堕落人类的道德水平,最终目的是毁灭人类。认清中共邪党的罪恶本质,看清中共党文化对人的影响与毒害,肃清中共邪党的流毒,正本清源,正其实也。

2020年神韵艺术团已经开启了世界巡演之旅,有条件的可以到现场观看演出,在欣赏世界一流的正统艺术的同时,领略五千年传统文化之美仑美奂、博大精深的精髓,这是一场难得的精神盛宴,不仅能唤醒人的正念与良知,还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一举多得。


from 气功

2019年12月17日星期二

托梦的故事

文:心空 来源:

托梦,不是封建迷信,我在小的时候就认识到这一点。那时村子里,或是附近村有得病去世的,或是遭遇天灾人祸死去的,都会有托梦的故事出现。我听我母亲讲的最多。

至今记忆最深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村里的一个电工,不幸触电而亡。晚上托梦给他的,说自己欠了哪些人多少钱,时间、地点都讲的很清楚,他的妻子感觉人就在床前,睁开眼什么也没有,合上眼声音就出现。白天,她一家家证实,结果说的都对。那时的人很守信用,不需要借条。他的妻子后来把钱都还上了,有的人一再表明不用还了,但他的妻子还是觉的还了钱才能了了丈夫的心愿。

另一件事是邻居的孩子,比我小几岁,好不容易说了个媳妇,在上山干活时,被飞石打死了。媳妇有点犹豫是不是再找个家时,他晚上托梦说:“你还不走?在这儿有什么意思呢?”他的媳妇才下决心改嫁。

这两件事说明人根本不是猴子变的,人也不是一再宣称的没有来世,人是有来世与轮回转生的,人死了不是一死了之。人既然有前世今生,那么佛家讲的就是真实的。人行善积德一定有福报,人作恶造业一定有

托梦在传统文化古籍中也有记载。清朝戴延年所著《秋灯丛话》有个转世托梦的故事。清康熙年间,山东莱郡有位姓来的司马(“司马”是官职)。他本是浙江人,到任时家人都不在身旁。来司马不敬佛法,常利用职权阻止修建寺院。来司马上任后不久,被属下孙秀所杀,并且右手四个手指都被砍断。就在来司马被杀害的当晚,他的夫人做了一个梦。梦中,她的丈夫全身是血,向她告别。来司马对夫人说,今天我马上就要投胎到莱郡西边某村某户的人家,你在奔丧回家的路上就会看到我了,那户人家那个右手缺四指的婴儿就是我。来夫人顿时从梦中惊醒,心想自己的丈夫恐怕已遭不测了。

数日后,有人从莱郡报丧,夫人知道那晚的梦是真的。她护送丈夫灵柩回浙江安葬,路上遇到大雨,她找了一户人家避雨,一问才知道,这个村子与这户人家,正是那晚丈夫亡灵托梦时所说的村子与那户人家。她连忙询问主人家里有没有刚出世的孩子,一问果然有,而且出生的日子正好是来司马遇害的当晚。抱过孩子一看,这孩子的右手正好缺四个手指。

既然托梦的故事是真的,中共不管怎么掩盖,也掩盖不了。在中共迫害法轮功中,有一则打妻烧书恶报暴死,阴魂托梦跪地求救的故事,读来很令人深思。四川省米易县撒莲乡二大队农民因被恶党的宣传毒害而敌视法轮大法,从而侮辱谩骂法轮功师父,烧毁法轮大法书籍,遭到恶报身亡。

曾国献的妻子原来体弱多病,修炼法轮功后,折磨她多年的风湿麻木、病等多种疾病一扫而光,从此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家务农活都能干。法轮大法的神奇使她下决心坚修大法到底。

1999年7月20日开始恶党和江氏流氓集团对法轮功铺天盖地的造谣污蔑、诽谤,对法轮功修炼者大打出手、残酷镇压。曾国献听信了恶党的造谣,不准其妻上访为大法讨回清白,也不准其妻继续炼功。深得大法好处的妻子决不放弃,坚决要修大法,曾国献用拳脚暴力阻止。

1999年9月30日曾国献把其妻的所有大法书籍和师父的法像搜出来,搬到客厅撕毁,用打火机烧毁,边烧边骂师父和大法。他妻子奋不顾身冲上前去夺回大法书籍,却被曾国献拳打脚踢,抓住头发往墙上撞,当场被打昏死过去,头上被撞了几个大包,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整整三天才能下地走路。大法弟子对曾国献多次讲,希望他善待妻子、善待大法,可是他却一意孤行,敌视大法,坚决跟恶党走。原本身体健壮,十二日还在干农活担了二百多斤丝瓜回家,晚上吃了一大碗面条的曾国献,于2000年5月13日凌晨四点左右暴死在家中。这就是被恶党宣传毒害敌视大法就会招来的恶果。

人犯了罪是要偿还的,对大法犯罪更是不可饶恕。不要以为人的肉身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到了阴间照样追究。曾国献死的当天晚上就托梦给他的妹夫:受到酷刑的曾国献跪在他妹夫面前,请求救他,痛悔不该敌视大法、不该出手殴打大法弟子。

中共否定人是造的,否定人有轮回转生,否定因果报应,诋毁高层次修炼大法——法轮功,诋毁真、善、忍,用谎言欺骗世人接受中共的假、恶、斗,接受进化论与斗争哲学,把人的善良本性摧毁,让人魔性丛生,人从炎黄子孙变成中共魔鬼式的马列子孙,人从福报变成恶报不断,目的只有一个:毁灭人。

人都相信传统文化,都坚信善恶有报,都自觉要求自己做好人积德,只能得到神佛赐予的福报,怎么会遭受这么可怕的恶报呢?!人的生命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加长久,所以中共要摧毁传统文化,把人能得到福报的一切东西摧毁,把世人引向遭受恶报的方向上去,中共利用谎言加暴力迫害法轮功就是这样的目的。

但愿托梦的故事能引起人的思考,赶快了解真相,作出选择,决裂中共,“枪口抬高一厘米”,善待法轮功学员,从中共恶报的深渊中解脱出来,广传真相积大德,生命得到大福报!

原文链接:托梦的故事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2019年12月16日星期一

惊曝:操盘中共常委家族海外隐秘资产的神秘大咖

作者:大纪元特约撰稿人:于若木

摄于美国一私人会所。居中坐主位者是Michael Xu,(作者提供/大纪元合成)
图:摄于一私人会所。居中坐主位者是Michael Xu,(作者提供/合成)

在海外的巨额隐密离岸资产已经广为人知,但是这些年有一位神秘的境外红色资产的操盘人物,一直被外界所忽视。

在圈内(包括中共太子党,红色家族后代),这些权贵家族有很多向海外转移大量隐秘资产的“路径”,有的是因私,有的则是以商业并购收购的名义收购企业,变相为海外战略服务。其中有一条路径,从2009开始活跃至今,在美国的商业并购收购交易,多由一个不为外界所知的物操作。

此人跟现任常委Z的家族在其地方执政时期就开始有密切联系。包括戴相龙、尚福林、等中共领导家族后代控制的中国企业完成的多项北美商业收购,也是透过他进行的,达到了匿名向境外转移资产的目的。即便在中共大力宣传反美贸易战的时候,中共高层家族控制的企业也没有停止类似的操作。

据可靠消息源透露,此人是红三代,爷爷是中共开国将领,父亲为现役将军。20年前,为了规避中共军方高层家属出国的规定,此人有可能换了姓名,被政府公派送至美国高中学习,后曾在阿克曼的旗下的投行任职高管负责资产收并购业务。此人在圈内常用的公开名字是Michael P. Xu (中文名或为许鹏) 。

中共高层利用特权,用国家公派名义送红三代至美国深造,等到其在美国进入精英阶层后,再继续为中共领导层家族进行资本的海外布局,以此循环,变相以权谋私,真可谓是洋为中用的典范。

但不得不说的是,Michael Xu在圈内很有口碑,“年轻干练,寡言缜密,办事很稳”,他在美国和岛的能量很大,跟犹太利益集团走得近(特别是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简称AIPAC),经常出入美国受邀请会员制精英会所“加州俱乐部”。他曾经为中冶集团、招商银行、广东某世界级科技企业等策划北美业务战略,对美国和法规进行游说。他虽是年幼出国,但因为有红色背景的原因,很懂“政治”,不张扬,所以一些中共领导家族掌控的“中企”在美国的收购并购,都觉得由他来“把关”很放心。但是基本不太跟子的人来往,少有影像流出,且多隐藏在交易线的背后,使得外界对此人所知甚少。

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戴相龙女婿车峰,在和“小马奔腾”收购好莱坞的digital domain(Titanic、变形金刚的制作公司)时,由于U.S. Bankruptcy Court给出的交易窗口很窄,当时资金缺口的压力很大,因要求必须是美国境内资金,香港新加坡都帮不上忙。正是Michael Xu当时动用在美国和的能量,确保了几千万美元紧急资金在短时间内到位,保障了最后的成功收购,这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少有的以小吞大的成功收购案例。

用参与者当时的说法是出了“高招”。在此期间都是车峰单线跟此人联系,“小马奔腾”和车峰那边的人多不清楚当时具体的资金操作,以至于后期在“奥亮”套“小马奔腾”的过程中,天行联合的谢安都无法直接和Michael Xu联系,一些重要文件都由车的亲戚和私人秘书小心代转。

在这笔关乎收购全局的紧急资金运作中,就有中共领导人家族控制的海外企业的资金,经过洗白操作后匿名进入,虽然这只是冰山一角,但也由此可见,中共权贵阶层在海外巨额离岸资产之庞大,隐藏之深。

人民银行行长女婿车峰拥有的其中一架私人商务机,尾号,购买时有Michael Xu安排去的人协助。很多中共领导的亲属和红二代也经常用这架飞机秘密往来于北京香港美国之间。据消息源提供的一次出行插曲,有一次中共常委的子女与车峰等人,在出行美国后的返港途中,发现车的香港身份证忘在了Michael Xu处,一行人又乘坐此飞机中途折返,花了数小时返程取回,让整个机组极为头疼,后导致一副机长辞职。

Michael Xu,车峰,中共曾姓国家领导人的子女,戴姓富商,以及时任国安部主要领导的子女,还有一位当红女明星同机出行的起飞现场照片。(因保护消息源的安全需要,故部分人物头像作模糊处理。)(作者提供/大纪元)

Z的家族是在其地方任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香港并向海外转移资产,根据可靠消息,Z的一位机要秘书是Michael Xu的亲戚,(跟戴姓富商,油田是一个圈子的人,)当时Z的女儿逐渐开始在圈内活跃,为了仕途安稳所以Z调走后避嫌没有带走这位秘书,但是离开后给他安排了重要领导职位。后期Z家的事多由女婿和Michael Xu通过港新的渠道单线联系。

摄于美国一私人会所。居中坐主位者是Michael Xu,其左手边第一位是中国海关总署领导,其左手第二位为车峰,其右一和右二为L姓中共领导人后代(一女一男),其右三是中共一开国元勋的孙女(香港华菁会成员)。(因保护消息来源的安全需要,故部分人物头像作模糊处理。)(作者提供/大纪元)
摄于中共某大型国企和美国公司的签约仪式现场,这是Michael Xu很少公开出现过的照片截图,曾出现在中共官媒和国企的网站,但后因不明原因被统一撤掉。(作者提供/大纪元)

自从中美贸易战和香港局势后,中共领导和控制的企业,利用信息和政治判断的天然前瞻能力,提前布局,向外转移资产,利用空壳公司进行海外并购。其中很多在北美的企业收购并购中至今依然有Michael Xu的身影,可想而知此人多年以来操作的红色资本数量之庞大。但是自从由车峰案的牵扯导致很多中共高层和商界人士落网,以及近年来与其曾有交集的银行高层如(国家开发银行原行务委员)郭林、项俊波、(中信银行前行长)孙德顺和(前永隆银行总经理)徐志宏等相继落马以后,为了避免受到波及或者是因为知道的越多越危险,此人现在更加少与外界接触,目前还生活在北美。

中共权贵家属们利用手中权力聚敛财富已经广为人知,但长期以来并无具体数据。中共高层及红色后代们用假名、匿名等现象已成惯例,长期属于红色权贵阶层的特权。调查机构因此也承认无法完整调查,最大的局限就是中共高层在境外的财产资金无法掌握,因为很多“中企”“红色权贵资产”的资产转移手段并非是通过公开化的国际商业收购并购完成,而是由Michael Xu(中文名为许鹏或徐鹏)这样的隐秘操盘者暗中单线秘密操作完成的。

但是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不为外界所知的中共红色权贵圈人物和资产转移路径会逐渐地浮出水面。中共一方面大力控制民间百姓正当的国际资本流通,同时另一方面,中共的权贵阶层却利用内部培养出的红三代精英进行不间断的资产秘密转移,真可谓是对中共政权的极大讽刺。

转自:大纪元

永乐帝敬佛礼佛 明代技艺举世无双

文/喻梅

永乐年间建造的北京紫禁城

明代朱棣(永乐大帝)在位22年(1402年—1424年),敬佛礼佛,出现万国来朝的盛况。在位期间有许多流传百世的经典,例如,建造(紫禁城),铸造迄今为止世界上无人能造的永乐大铜钟,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的《》,还有永乐等。

北京故宫,即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廿四位的皇宫。故宫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落成,用时14年;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

明代永乐年间铸造的永乐大铜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亦是世界铸造史上的奇迹。钟高6.75米,最奇妙的是钟壁厚度居然不等,最厚处185毫米,最薄处94毫米,重约46吨。铜钟合金成分为:铜80.54%、锡16.40%、铅1.12%,为泥范铸造。范铸法是一种金属器铸造方法,是古代中国青铜器最主要的成形方法。

永乐大钟的钟声悠扬悦耳,经专家测试,其声音振动频率与上的标准频率相同或相似,轻击时,圆润深沉;重击时,浑厚洪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优雅。声音最远可传90里,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每年中国新年来临之际,永乐大钟就会敲响。这口大钟已敲击了五百多年,至今仍完好无损。

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的《永乐大典》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全书22,87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儒释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神传文化的丰富知识。

还有,无人不知的郑和下西洋。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奉明成祖之命开始他的七次远航,历时28年,拜访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目地是传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另外,永乐青花瓷也是不能不提的珍品。在永乐青花瓷的精品中,尤其是永乐帝赏赐给高僧的物品中,包含特别烧造的以梵文作装饰的珍贵瓷器,瓷器的设计上还常常出现的莲花图案。

永乐时期的青花瓷用的青色料是从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也称苏勃泥青),色泽浓艳,接近西亚地区的品味,非常受到异邦人士的喜爱,通商时一定会购买各式的青花瓷的瓷器带回国。

明皇室崇敬佛教,永乐时期青花瓷纹饰有许多是当时首创的特殊风格,例如来自佛教色彩的梵文种子字纹饰,等等。

永乐帝对高僧很礼遇,赏赐高僧的物品中,包含了特烧的珍贵瓷器,以梵文作装饰的瓷器就是其中一种。官窑烧瓷以梵文装饰的样式,一直传到明末。

很典型的是,质坚细致、超级大的“青花朵莲梵文勺”,内面全以梵文作装饰,外面装饰朵莲二十四朵,突出佛教的特色。勺子内面的梵文称为“种子字”,每个字都是诸佛、菩萨的象征,具有吉祥和护佑之意。勺外面的朵莲和永乐时期佛经上的装饰相似。

还有,青花缠枝梵文双龙纹僧帽壶和青花高足碗,都是展示与佛教和梵文装饰有关联的精品。永乐时期的笔洗外壁碗口以波斯文作了一圈装饰,笔洗的卧足造形与西亚金属器相似,洋溢着异国文化色彩。

天球瓶是永乐时期首创的,造型受到西亚文化的影响。瓶腹有如圆球,腹上延伸直颈、小口,下有假圈足立地。硕大的圆球腹非常醒目,像是天上降下来的天球,所以名唤天球瓶。

壶身隆起的青花缠枝花卉纹大扁壶有个最大的特色,就是中央半球形的圆脐凸起和相对背面凹陷的造型,类似十三世纪西亚的黄铜扁壶。不同的是,铜壶的凹处可以插入一根木棍当作支撑座使用,以便倒出壶中的液体,而青花瓷大扁壶就无法有相同作用。但青花瓷扁壶比例的改变和双耳大小、型式、位置的改变,使得其别有风采。

永乐年间瓷器经典款之一的绶带耳扁壶型式青花瓷的造型,是受了马木路克王朝(位于中东西部和北非)铜器、陶器的影响。双耳可供穿系绳索挂在驴、马、骆驼或人身上,方便旅途上携带饮料使用,渐渐收小的口部防止液体在行进中溢出来,因为很实用,所以使用者众多。

另外,青花爵杯搭配山形托盘的瓷器首见于永乐时期,用来作为祭祀社稷之用的礼器。托盘盘座是吸收了西亚风格的型式。永乐开口折沿青花瓷盆也是借鉴了西亚地区金属和玻璃折沿盆造型,折沿盆是在宗教仪式中,用作沐浴净身的盆子。永乐帝之后,明朝停止了与西亚地区的友好交往,青花瓷也不再融合西亚文化的特色了。


from 气功

2019年12月15日星期日

视频:北岳恒山

文:宇莲

视频:北岳恒山

五岳之最的北岳恒山位于今曲阳县,与山西浑源县交界处。主峰海拔2017米,曾用名常山、大茂山、神尖山等。

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到浑源,见此山气势雄伟,若北天之门遂封“北岳”。《尚书?禹贡》记载“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汉朝著名著《史记》中言“北岳,恒山也。”

为什么称为恒山呢?因此山位于北方,为万物所伏,系恒常之所,故名。

恒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修道之人理想所在。相传茅山派祖师茅盈十八岁时离家到恒山修炼,在山中读《道德经》和《周易》。

《旧唐书》卷191记载,唐朝道士不知道哪里人,当政时他在中条山隐居,相传有之术
,他自己说已有几百岁。武则天派人召他进京,张果老就装死。后人见他往来恒州、恒山间。张果老曾撰写《阴符经玄解》,讲述玄妙之理。

玄宗赐其“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恒州刺史韦济向玄宗上书,陈说张果老仙迹。玄宗派人再次请他进京,张果在京城呆一段时间后请辞归山。等他回到恒山不知其踪。据说他已成仙
。后人将其列为“八仙”之一。恒山有“果老岭”。

到宋元时期有更多人到恒山修行。恒山有不少道观、佛寺。北魏建悬空寺矗立于恒山。悬空寺下南侧峭壁岩石上,唐朝大诗人李白写“壮观”二字。

恒山仙迹“果老岭”、悬空寺、元灵宫、会仙府、通元谷、十王殿、飞石窟。

唐朝诗人贾岛《恒岳庙》诗曰: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元朝元好问《登恒山》诗曰: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电子书:山岳仙迹探微(更新版)
来源:


from 气功

观首尔汉江南畔弥勒大佛像

文:归真 来源:

位于南畔江南区三星洞的千年古刹奉恩寺,于1986年在寺院北侧修道山上动工修建雕像,1996年工程完成,修成的弥勒大佛石像高达23米,是韩国最大的

这尊弥勒大佛像两侧及背后,建有大约十八尊菩萨像(见图片),此后的半圆围廊则有无数小佛像,这个布局也许在昭示未来佛的万王之王身份。

释迦牟尼佛预言弥勒佛来到人间度化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的法已经度不了的人。

多处巧合

首尔江南区于1996年建成弥勒大佛像,而同一年创始人李洪志大师在1996年的北京国际法会讲法中首次开释了弥勒佛的有关天机。

据相关佛经,被称作转轮圣王(弥勒佛)驻世正法的标志。而优昙婆罗花是1997年在韩国全罗南道顺天市须弥山禅院的佛像上首次被发现的。1997年,是首尔汉江南畔弥勒佛像建成后的第二年。18年后(2015年),优昙婆罗花在汉江对面、距离这座弥勒佛像约8公里的汉城天梯书店盛开,至今此花还在盛开着(见图片)。

奉恩寺弥勒大佛像南边建有弥勒殿,弥勒殿每个外墙廊柱各有一诗句。弥勒大佛像东南角有一钟楼,也是每个廊柱各挂有一诗句。这是仅摘录弥勒殿上两诗句:“紫金仪相化尘寰 白玉毫辉玄法界”。钟楼一廊柱的一句诗:“愿此钟声遍法界”。

在韩国综合展示馆COEX和高楼大厦环绕的繁华都市边建立弥勒大佛像,看来对应于弥勒佛度化世人。这正象九十年代开始盛行于世间的法轮功一样,开在常人社会中,与千百年来到深山出家的法门完全不同。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