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星期六

元神不灭:汉赵皇子刘约元神游历另外空间

tian.jpg

文:德惠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各族豪杰层出不穷,其中匈奴贵族刘渊,字“元海”,他是匈奴王冒顿单于的后代。因为在汉朝初年曾有汉朝公主与匈奴和亲,嫁给冒顿单于。所以在匈奴族后来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匈奴族首领渐渐改姓为刘,也自视为汉朝后人。

刘渊抓住西晋八王之乱的时机,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他在永兴元年(公元304年)追尊蜀汉后主刘禅,建立了汉国,因为统治的主要范围在战国时期的赵国境内,又因其政权的末代皇帝改国号为“赵”,所以史称“汉赵”,又称“前赵”。

刘渊去世后,其子刘聪继位。刘聪有个儿子叫刘约,一天昏死了过去,但手指一直是温热的,没有僵硬,所以一直没有殡葬。过了几天,刘约竟又活了过来。刘约讲述了他昏迷时,元神离体所经历的奇闻。

他先是元神离体来到一处地方,在此处见到了死去的祖父刘渊,刘渊告诉他此处就是“不周山”。随后刘渊又带着刘约的元神花了五天时间游历了不周山,之后又来到了昆仑山,用三天时间游历了昆仑山,然后返回不周山。很多在战乱中死去的王、公、将、相、大臣们都在那里某空间中生活着,住的宫殿豪宅都很壮丽,号曰“蒙珠离国”。

刘渊还向他说:孙儿,这里东北方还有个“遮须夷国”,有很长时间没有国王了,就是为了等待你的父皇过去当他们的国王。你父皇三年后就要来了。他来后人间的汉赵国会大乱,为了权力,贵人们互相杀害,我们刘家将“死亡略尽”,只有刘曜(字“永明”,也是汉赵的末代皇帝)等十几个人活下来。你先回去,后年你就会再来此地了,不久我们就重逢了。

刘约的元神拜谢后就离开了,回去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猗尼渠余国”,被带入王宫。这个国家的王交给他一个皮囊说:请把此皮囊交给汉皇帝,也就是刘约的父皇刘聪。刘约离开时,王还对他说:你后年必来此处,到时我会把小女儿嫁给你。

刘约的元神返回肉体时,将皮囊放在桌案上。刘约的元神一回到肉体,人间的身体就苏醒了,让下人们将皮囊拿过来,打开里面是一方白玉,上面刻的有文字“猗尼渠余国天王敬信遮须夷国天王,岁在摄提,当相见也”,也就是猗尼渠余国的天王向未来的遮须夷国天王敬礼并致信:在岁星,也就是木星走到摄提位的时候,就是我们相见于另外空间的时刻。刘约命人将此白玉送呈给刘聪。刘聪听儿子刘约讲了元神游历另外空间的全过程,非常高兴说:如此我就不惧怕死亡了。刘聪死时,此白玉随葬于皇陵中。

后来刘约、刘聪的死期都如其所说,刘聪死后,汉赵政权内部大乱,只有刘曜(字“永明”)等少数人活了下来,刘曜继任为帝。一切都如刘约所说。看来他昏迷时元神离体所见是真实的。可见生命的实质是元神,肉体死了,元神会在另外空间继续生存。对于德大、福分大的生命来说可能多生多世都会当帝、王、将、相,当贵人、富人,刘聪可能就是这样的情况,这世人间当帝王,死了到另外空间还当“遮须夷国”的王。那么人的德与福分从何而来,就从人的善行中来。人真的要多行善,生命才会有好的未来。

资料来源:《晋书·载记·第二章》

原文:时聪子约死,一指犹暖,遂不殡殓。及苏,言见元海于不周山,经五日,遂复从至昆仑山,三日而复返于不周,见诸王公卿将相死者悉在,宫室甚壮丽,号曰蒙珠离国。元海谓约曰:“东北有遮须夷国,无主久,待汝父为之。汝父后三年当来,来后国中大乱相杀害,吾家死亡略尽,但可永明辈十数人在耳。汝且还,后年当来,见汝不久。”约拜辞而归,道遇一国曰猗尼渠余国,引约入宫,与约皮囊一枚,曰:“为吾遗汉皇帝。”约辞而归,谓约曰:“刘郎后年来必见过,当以小女相妻。”约归,置皮囊于机上。俄而苏,使左右机上取皮囊开之,有一方白玉,题文曰:“猗尼渠余国天王敬信遮须夷国天王,岁在摄提,当相见也。”驰使呈聪,聪曰:“若审如此,吾不惧死也。”及聪死,与此玉并葬焉。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

因果报应实录:拾金不昧得善报(两则)

tian.jpg

文:德惠

一、衙役拾金不昧,债主离开

明代时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有个衙役起的很早,就到县衙上班。在县衙门口他发现一包银子,共六两五钱,一时贪心就自己收下了。他认为自己得了便宜,正高兴时,一个白发老人一边嚎哭,一边找了过来,自述家里贫寒,为了交税不得不卖了女儿,才得了六两五钱白银,不料竟刚刚在路上遗失了,找不到自己也难以活下去了。衙役一听他描述,就知道自己刚拾到的就是他丢的钱,本想占为己有,可听他悲惨哭诉,于心不忍,动了恻隐之心,就把钱还给了他。一时间围过来很多人,纷纷赞扬衙役。

县令听说后,非常赞赏衙役拾金不昧的义举,命人赐给酒食红花,大家喧喧闹闹、敲锣打鼓的送到衙役家里。衙役有个五岁的儿子,不曾想竟因此受惊得病,几天后就病死了。衙役妻子大哭,仰头对天喊道:人都说行善事得好报,为什么我儿子会死?当天夜里,衙役就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个神人对他说:你还记得当年的事吧?那时你谋财害命杀死某人,自以为隐蔽,可阴间都有记载,你刚死的儿子就是那人讨债而来。因为拾金不昧救人性命一事,善恶相抵,阴曹已经让他离开,去别处投生了。

衙役明白了此事的因果,告诉了妻子,从此努力向善。一年后,衙役又生了一个儿子,长大后也做了衙役。

二、拾金不昧,从此温饱

明神宗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某日苏州的阊门,也就是苏州古城的西门(又名“破楚门”)失火,火势蔓延了一百多家。有些流氓地痞乘火打劫,甚至有的人家没着火也被恶徒抢劫。当天有位名叫徐玉的贫苦村民,入城办事,不料错过出城时间,城门关闭,只能滞留在城里,恰好在阊门附近过夜,等待第二天出城。

失火时,他在路边看火势时,有个老太太忽然递给他一个箱子,嘱咐好好看护,转头就急忙忙走了。他知道肯定是老太太认错了人,但在火灾的慌乱中没来得及解释。他本想把箱子放地上,可手感和声音却告诉他里面是金银珠宝类的贵重财物。于是他只得抱着箱子认真守候,等待物主前来认领。到了深夜,大火终于被扑灭,但给他箱子的老太太依然没有出现。徐玉怕箱子的主人着急,就在附近挨家挨户寻找,终于找到了老太太物归原主。老太太的家人当面打开箱子,里面果真是各种金银首饰价值百余两银子。

徐玉回家将此事告诉了他夫人,夫人问他是怎么想的,徐玉说:人家遭了火灾,有这些财物,生活还可以维持,如果我拿走,就是要了这一家人的命,实在是于心不忍。后来,他们夫妻都梦到神人说:你们夫妻俩原本命薄,命里是要穷苦一辈子的,因为做了善事,有了福报从此可以温饱了。果真他家的经济情况就此好转了许多,温饱不愁。

记载中这两则事例的主人公行善后,得善报的方式不一样:事例一中表面上衙役的儿子死了,实质上是债主离开,未来的灾祸免除了;事例二中,徐玉夫妻本来福薄,如果他没有行善而是自己把财物贪了下来,那么就会有大的灾难耗尽不义之财,并且使其受惩罚,得不偿失,但他选择了向善、拾金不昧,于是便有了福报,生活好转。可见善报方式各有不同,但善有善报的理是绝对不会错的,只要一心行善,上天一定会有公正的安排。

资料来源:明代古籍《集异新抄》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3年2月6日星期一

郑穆公乃先祖转世 生死皆因兰

tian.jpg

文:刘晓

佛家认为,人有轮回,人在世间的富贵与前世的德行和业力有关。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的,之后人们才了解了轮回之说。然而,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史籍记载了关于轮回的故事。

这部记载了轮回故事的史籍就是国学经典《左传》,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有人说编者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人编写的。

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文公有个地位卑微的妾,是南燕国女子,名叫燕姞(音jí)。一天她梦见一位天神送给自己一支兰花,并说道:“我是伯修,是你的先祖,即将转世做你的儿子。因为兰花有奇异的香气,佩带着它,别人就会象爱兰花一样爱你。”

不久后,郑文公宠幸她时,送给了她一支兰花。燕姞对文公说:“妾的地位卑微,倘若侥幸怀了孩子,别人恐怕难以相信,可以把兰花作为信物吗?”文公同意了。后来燕姞生了个儿子,取名为“兰”,即郑兰,这就是后来的郑穆公。

郑文公有三位夫人,共生育五个儿子,都因罪早死。在他们死后,郑文公很生气,担心国内生乱,就把其他庶出的几个公子都赶出了郑国,其中公子兰逃到了晋国。在晋国时,他小心谨慎的服侍在晋文公左右,晋文公也很宠信他。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因为晋文公重耳当初逃亡经过郑国时,郑文公让门吏紧闭城门,不准重耳一行入郑城。重耳很生气。在他即位后,一方面因为郑国帮助过楚国讨伐晋国,一方面记得郑文公对他的无礼,所以便与秦国国君秦穆公一起围攻郑国。

在晋文公围攻郑国时,他想用郑兰为先导。郑兰却恭敬的对晋文公说:“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可忘记父母之国。今日主公伐郑,臣不敢同往。”晋文公听了郑兰的话,不但不怪罪他,反而夸他不忘宗国,心中更喜欢他,并有意将他送回郑国做太子。

被两个强大国家围攻的郑国听说了晋国的想法后,一个叫石甲父的大夫对郑文公说:“姞是吉人的意思,我听说姬和姞姓通婚产生的后代都很昌盛,公子兰是姞姓所出,上天或许会帮助他成为国君,他的后代子孙也必然众多。再说夫人的儿子全都死了,剩下的庶子没有比公子兰更贤德的。今围攻紧急,晋国为公子兰请求,没有比这更大的益处啊。”

郑文公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将郑兰迎回郑国,立为太子,并以此和晋国讲和。晋国答应了,罢兵离去。

公元前628年四月,郑文公去世,太子郑兰继位,即郑穆公。郑穆公在位22年,在位期间,先后与楚国、晋国结盟,并在两国间摇摆,因此免遭了亡国之险。此外,他还帮助楚国讨伐宋国,大败宋军。

历史上有名的“弦高犒秦师”就发生在郑穆公元年。公元前627年春天,秦穆公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率领大军准备袭击郑国,到达滑国时,正好碰上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发现了秦国的图谋后,就诈称奉郑公之命用十二头牛来慰劳秦军,同时派人去郑国报信。秦军以为郑国已有准备,所以还没有到达郑国就折返,结果秦军在崤山被晋国军队拦截并打败。

由南燕先祖转世的郑穆公,不仅出生有传奇色彩,而且在郑文公众多的儿子中,是唯一得到大国晋国的支持的公子,并最终以庶子的身份当上了国君。这是否同样很神奇?这说明人的命运其实早已注定。

而郑穆公人生的落幕也同样富有神奇色彩。郑穆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06年十月,穆公生了重病。他似乎对于死亡的即将到来有了预感。郑穆公说:“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意思是兰花凋谢的时候,我大概也会死吧?因为我是应兰而生的。这表明郑穆公是知道自己转世的事情的。

果不其然,兰花凋谢了没多久,郑穆公就去世了。《左传》中说他“刈(yì)兰而卒”。“刈”是割的意思,“刈兰而卒”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割兰而死”。

为什么要割兰呢?据说兰花在花谢之后,为了利于它的成长,减少养分的流失,会在近兰花的根部3-5厘米处剪断花枝,然后换盆换土重新种,如此在来年,兰花才能更容易开花。也就是说,剪掉花枝这个过程就是刈兰了。郑穆公是在兰花谢了之后需要把花枝剪断的时候去世的。

郑穆公去世后,郑国根据谥法中“中情见貌曰穆”,为他定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中情见貌”的意思是内心所想表露于外。

纵观郑穆公这一生,应兰而生,应兰而死,可知生死皆是天定,而其转世的故事也表明,或许在佛教传入中国前的先秦时期,中国人大概就已经知晓了人不只有一世,而且人是可以轮回转世的吧。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