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1日星期五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一)

文:刘如 来源:

学而篇,从起头的“学而时习之”讲到“民德归厚矣”,基本上,儒家的首部经典——的核心()主旨,通过师徒四人的论答,已经阐述清楚了:学习是为了明白如何做人,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只要在家孝悌,在外忠信,亲近仁德的人,无论是否接受过教育,都算是的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追忆和继承先祖的高德要道,使得天下民德仁厚,获得太平。此为孔子教育的目标——德化天下,守护人善良的本性。让人心免于败坏。

那么接下来的最后几段话,显然换了角度,涩泽荣一的解读讲义,跳跃了几段,我先把他跳跃过去的部分,先行读解,然后大家就会明白,这最后的部分,为何换了角度。看似随意的论答,实为人生关键的智慧。

先看第十段。这里出现了中国人常说的温良恭俭让。

原文第十段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子禽问子贡:“我们的夫子(对孔子的称呼,相当于现在的先生或者老师)每到一个(邦国,诸侯国)必会听闻到(得知)这个国家的政事,是我们的夫子自己求问得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我们的夫子为人具有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的德行,因德高而自然得到的,夫子的所谓求得(轻而易举得知诸侯国的政事),那都是不同于一般人的所求的。”

解读:赞美孔子德高望重

这一段,很明显,切换了角度。就是前边已经把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主旨阐述清楚了, 教育就是为了民风归厚,为了让人学会正确的做人的道理,那么,孔子自己是如何做的呢,人们对他是如何评价的呢?他自己是否像教育别人那样,做到了仁德,成为厚德的,让人因此人心归附,自觉仰慕他了呢?于是这一段就开始总结孔子自己平时都在做什么,以此体现出他的德行有多高,我们后世的人和弟子,都要明白这一点,向恩师看齐,突出孔子圣人的德行,能够不求而得,所有人都信任他,仰慕他,向他告知国政,同时请教他治国的道理。

所以这一段看似与前边内容大不相同,突然像断了联系,实则紧密相关。大有深意。《论语》一直读下去,将来就明白,很多人向孔子请教治国的道理。虽然请教后,很多国君却做不到,或者说一时做了,最后还是急功近利,把孔子以德为政的教导付诸实践后,获得一时的强盛,就马上要称霸天下,最终又走向败灭,霸主因此不停地更替,这都是因为大家没有真心地重德,把孔子的教导当作手段,一旦获得兴盛,马上就霸道起来,半途而废了,自然也就无法坚持到最后,国家就从新败落或者灭亡。

但是也说明了一点,人们因孔子的高德而仰慕他,即使做不到,也想请教他指点迷津。因为相信孔子没有私心,到哪个国家,都在劝善,一心为人行善。从不谋求个人的功名利禄。告诉他自己国家的政事,不会被拿来搞阴谋,不会构成对自己国家的任何威胁,反而能得到孔子的指教,解决国家眼前的困境。所以很多人包括国君,都主动来找孔子,慕名求教,告知国政实态。自然,这就是孔子不求自得的原因。与别人不同的求的方式。

就是说,这段话是通过两位弟子的问答,告诉大家,孔子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具有圣德的君子,我们要像孔子看齐,关心天下百姓,关心国政的得失,成为让人信任,安心,仰慕,能无私地教化人心,让人真心追随的人。实现导正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何“学而”篇结束后,马上就进入“为政”篇的原因。弟子们非常明白,在他们那个时代,春秋时代,诸国争霸,百姓罹难,首先要导正国家,辅佐国君走正途,有德行,关心百姓,向先祖帝王学习,治理好国家,才是最关键的,上边正则百姓安泰,上行下效,所以,孔子办教育,希望从上辅助和教导君王效仿先祖尧舜以来的圣君,为政以德,民风仁厚。自然国家太平。

所以,儒家教育,非常关心国家和百姓,讲求无私奉献,为国尽力,认为这是君子的要务和责任,就连帝王之师,也多为大儒,原因就在这里。把国君教导好了,整个国家和百姓才能重德,国家才能安泰。尽管孔子时代,很少国君做到,但是他真的教育出了一大批弟子,都能传承他的志向,最后使得儒学成为帝王的正统教育,也成为天下正统的教育,一直到文革前,都是教育的核心,所以我们过去的华人,以道义为荣,以功利为耻。孔子真的实现了他的理想。

关于“温良恭俭让”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后世常说的温良恭俭让,就出现在这里,就是从这里来的。其实就是孔子的五大德行,仁德的具体表现,所以,一直被后世的中国人当作具体的道德规范来奉行。

温,就是态度温和,令人感觉平易近人,很亲切,不会给人高高在上,很高傲,难接近,难伺候的感觉,让人很放松很安心,很愿意靠近和信任。向他倾吐烦恼。

良,就是良心,对人好,不会害人,也是让人安心信任。恭,就是态度恭敬,尊重别人,体谅别人,不伤害别人的心。让人很舒服,很感动。这也是善待别人的表现。

俭,生活简单质朴,不奢华,不过度,节俭常常合在一起,就是此意,一个人讲求节俭,就不会追求物质享乐,也就不会被利诱,能坚守原则和德行,当然也是仁德的表现。

让,忍让大度,不会跟人计较。这样的心胸,自然能容人,人们就会喜欢他,也自然会信赖他。

这就是温良恭俭让,这五德的主要含义,能这样做,人们就会信你服你,所谓众望所归,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孔子显然是做到了,二千五百年来,被世界奉为至圣先师,这个地位不是孔子自己要来的,而是后人的自然仰慕和追随的结果。所以涩泽荣一才认为,孔子才是真正的成功者。他是帝王之师,百姓之师,只求人心重德,国泰民安,不求个人得失,却因此获得了千秋功业。

本文标签:, , , , , , , , ,

from 气功

天佑中华(五):初始三朝(2)洪水奇缘

文:石方行 来源:正见网

始于尧帝时代的大是世界性的,现今各民族都流传着关于那场的神话传说。在这个危难重重的时代,我们似乎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后稷和契这两位都是跟随治水的能臣。在舜帝和大禹时代,后稷负责耕种,契为司徒负责管理人。而他们都是帝喾的“儿子”(叫养子应该更为恰当),来历都不寻常。后稷后来为周的始祖;契为商朝始祖。而夏朝的后裔就直接是大禹的子孙。伯益后来成为秦朝和赵国的始祖。

《史记》从善德福报的角度有所解读:“天命难言,非圣人莫能见。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黄帝策天命而治天下,德泽深后世,故其子孙皆复立为天子,是天之报有德也。” 天命有其神秘的渊源,也唯有天赋异禀的圣人才能明澈于心。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北狄、西方的犬戎、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引自维基百科“黄帝”词条)按照蔡东藩《中华全史演义》中的说法更为具体:蒙满藏回等民族都直接出自于黄帝后裔。(见该书17——18页)

我们可以说,是这场通过治理这场大洪水让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从种族承传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把后来的“蒙元、满清灭我中华论”彻底证伪。都是黄帝子孙,为啥非得汉族可以入主中原,别的民族不可以吗?更何况为啥同是黄帝子孙却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与语言习惯?这本身也有着神的因素。这种机缘看似偶然,其中充满了玄机。

在《史记》的“殷本纪”和“周本纪”以及“秦本纪”开篇中都谈到了其祖上来源的传说。其中商和秦的始祖都是吞玄鸟之卵而产生;而周的始祖是其母亲在野外看见一个巨人的脚印,踩到了上面,而感应怀孕。与伏羲的母亲华胥氏的经历很相像。

这个细节很有意思,不知历代研究者是否注意到其中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联系。伏羲后来演绎了先天,周的始祖而经过许多代到周文王那一辈也演绎了后天八卦。只不过巨人脚印的“所有人”不同。周始祖的母亲踩的是上帝(一般在中华文化提到上帝和西方说的“上帝”是不一样的,基本上或可叫“天帝”——作者说明)的脚印(《史记》友谊出版公司p13页注释4)而华胥氏所踩的是雷神的脚印。从级别看来周始祖母亲比华胥氏遇到了更高级别的神的因素。那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将会更为深远。再说的明白一点是神通过感应让神的因素通过人体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伏羲因为上天赋予的责任就是创立八卦、和女娲一起开创人最初的基础文化,制定人这一层次最为基本的生存方式。而周文王是其始祖多少代的后人,也是上天安排其在商朝末期开创后天八卦。只有文化内涵丰富的很多了,上天才能安排一个生命出来将一定范围的天体运行规律总结出来,传给人。让人们从此懂得了运用其理解天象,下传天命,告诫当今与后世。

从实践中看,周文王所演绎的后天八卦直接影响了中华的历史传承。很多的易学、预言等“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理论都是受周文王的后天八卦影响。而且整个周朝树立了“宗法”制度,规范了很多人与人人与君王甚至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神的因素通过一个在人中的生命与多少代之后的生命而展现,这不同的本身不正显出神的智慧与力量嘛!如果都是一种模式,那也就不丰富了,也无法展现神的法力无边了。

夏朝,因为处在人神同在状态的末期,很多时候可以直接与神沟通,按照神的旨意来办事。在人间也有很多的神人、神迹出现。正因为这样,很多的历史遗迹才被神有意隐去,以致到现在很多人还觉得没有找到夏王朝存在的是直接考古证据。从而不承认有这样一个朝代。特别是以考古实证为基础的西方人根本不承认中国有夏朝存在。然而最近陕西石峁古城遗址的发现,经过测定其存在的时间与夏王朝重合。

这个遗址是1976年被正式发现的,经过四十多年的发掘和研究,最近才证明这个遗址最少有4300年的历史。被埋没几千年的遗址现在被发现、确认,这才得到西方考古界的认可。这其中的充满了神的有意安排。就是让人们从新认识传统文化,特别是不要把上古时期的文献记录中,现代人不理解的,都说成是神话或者传说。

为什么神将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藏的如此之深?限于篇幅我们只能简单的说有两点原因:一方面,因为创世主在人间洪传神传文化的目地是为了在今朝洪传真正让人得道回升的修炼之法。那么宇宙中就会有一股旧的败坏了的势力纠结在一起阻挡人们真正的理解法。怎么阻挡:宣扬无神论、進化论和弄一套所谓的科学方法以及一套粗俗、鄙陋的文化系统党文化)加上中华文化中一些负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留下一点文献记录,但用现有的科学与认知方式就是找不到。即便是找到了,也会让研究者以及当今世界的人们震惊于当时的辉煌。这是用進化论所无法理解的。从而让人们反思目前科学(思想、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局限性。当然还有别的原因。

无论在《尚书》等记载上古事情的文献中出现“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的事情还是后羿(武夫、猎人)、寒浞(野心家)的篡政,以至后来的孔甲食龙,以及末帝夏桀的“不务德而武伤百姓”(《史记》“夏本纪第二”p9出版社同上)我们能从中看出夏王朝整体人的素质还是很朴素的,没有那么多的计谋,即便是干坏事,沉湎于酒色和杀人等都很直接。

说到沉湎于酒色,咱这里补充一句:根据《战国策.魏策》中提到的:“昔者帝女另仪狄做酒而美,進之禹。禹饮而甘之。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来亡国者固然因素诸多,但酒的因素也不该忽略。夏桀、商纣等等都是如此。

还有一个细节不知历史学家是否注意到:太康失国之后,他的五个兄弟到河边作《五子之歌》。说的都是歌颂与缅怀祖上圣德以及对现实情况的哀叹。如果要是秦朝之后,包括当代,谁敢这么干,那就是“祸乱黔首”必死无疑。哪个篡政者都不许。而当时的篡政者后羿(尧帝时射日那个人的几世后人)却对之没采取什么措施,还是一门心思的打猎。旁边人也没有谏言。最后即便是不得人心的夏桀被商汤夺取了江山却也只是流放。他自己无法自食其力,那是他个人“自理能力”较差和媳妇妹喜一同饿死在流放地。商汤没有杀他。不但如此还封其后人,以致后来周朝在建立之后还继续这项政策。这是后世王朝根本不多见的。一般的都是对前朝王室遗族斩尽杀绝的。

说完夏朝,咱聊聊商朝。

从现在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商朝是崇尚占卜巫术的朝代。很多甲骨文刻的都是卜辞。这逐渐的与夏朝神直接在人间大量出现就有所着很大的区别了。逐渐的神直接显现的就不那么多了。而是靠巫师(有些能力的人)用卜辞的方式告诉人们怎样做。这时候铸鼎已经蔚然成风。这些咱专门用一篇说明。

从文献记载来看,商汤是一位仁德之君,他爱惜鸟类,“网开一面”;为民祈雨不惜献身。曾是陪嫁奴隶的伊尹登台演绎千古贤相的角色,帮助商汤以及后世君王治理国家。后来商汤的孙子太甲不够清明,扰乱被伊尹流放,当他改好了,伊尹又还政于他。盘庚迁都之后,他的后人武丁即位,这位君王的媳妇就是有名的“妇好”。其墓在当代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等绝世珍品。这位君王一心恢复当年殷国的风采,就四处察访贤人,找了一段时间也没有找到,后来还是上天在梦中给他一个线索:他看到了那位圣人和知道他的名字有个“说”,后来经过在外面察访终于找到。当这个人来到武丁面前,武丁一见就说是那位圣人,当即就拜相。(事情详见《史记》殷本纪卷三)

为啥咱要提到傅说这个人,因为他算是殷最后一位贤相,而且处于武丁时代。武丁时代相对于前期各代帝王而言现今而言通过实物和甲骨文记录了解得最多的了。

还有武丁之所以能够见到傅说就能把重大权力给他,这说明武丁是多么的虔诚的相信上天的旨意。所以在武丁时代殷才能出现复兴的局面。

武丁的很多代之后武乙射天狂妄之极,后来被雷劈死。到纣王的时候,他自恃力气大、见识广,听不得别人的劝谏,建露台,宠妲己,在酒池肉林中浸淫,对待不满的人用炮烙之刑,非常的暴虐、残忍。面对这样一个暴君,一些人出来演绎忠臣的角色,也许明知会受到迫害,但为了给未来奠定“忠”的文化基础,他们还是站出来了。其中少师比干進谏被剖心。太师進谏,纣王不听,箕子哪怕装疯,也感动不了纣王,反而也被囚禁起来。

西伯侯(后来的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之后,他的属下有几个人找来美女、良马和珍奇异宝献给纣王。纣王才释放了他。这段史实奠定了一位王者出于劣势时候的做法。以致有了战国时期勾践被困自己和妻子与大臣去侍候吴王夫差和汉高祖刘邦曾被项羽约在鸿门宴,哪怕逃跑张良也要给项羽和范曾相应的礼物和后来的被匈奴单于围困于白登山,也是找人贿赂单于的老婆,才得以安全脱身。

人间就是按照“兵争天下,王者治国”的道理来走,那么在王者争天下的过程中,用怎样的方式,这就需要历史不断的奠定了。

同样纣王自焚而死之后,头虽然被周武王砍下,但周武王还是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为的是承袭血脉,祭祀,诸侯待遇。后来武庚与蔡叔、管叔作乱,被周公杀掉,即便是这样还是立纣王的后裔微子在宋国。来延续殷的血脉和文化。

商朝有一部分人看到武王伐纣,不愿意做周的臣子,而北迁、南走,箕子带领一群人走入朝鲜半岛,单独立国;有的跨过白令海峡(此时水水位没有现在高,或者可以叫亚美大陆桥),而走入北极和北美洲。产生了爱斯基摩人和印第安人。有的向南到达澳洲,成为澳洲的土著的一部份(这些人也不是一个时期的亚洲移民。根据《DK儿童历史大百科全书》p20页记载:大约13000年前亚洲第一批移民到达北美洲,9000年前到达南美洲的尽头),所以后来人们在印第安部落的居住地发现甲骨文符号。就是这个原因。

关于周朝我们限于篇幅就简单说说。这里的周朝主要指“西周”而东周部份因为和春秋战国连在一起,我们后面在论述。

《史记》周本纪卷四中借用商朝大臣崇侯虎的话说:“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西伯侯通过一次卜卦而遇到了吕尚,与之谈了之后,就拜相。可见西伯侯也同样是对上天的旨意严格遵守。后来在武王之时,吕尚为太师,周公旦为辅助,还有其他人帮助后来一起伐纣。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不能不提,就是孤竹国的两个王子伯夷、叔齐,在孤竹国君去世之后互相谦让,最后都离开孤竹国,投奔西伯侯。在武王伐纣出兵之时,拦马请谏,后来周朝建立后耻做周臣,不食周粟,做《采薇》歌,饿死首阳山。

这两个人如果用现代人的功利眼光来看,似乎智商有问题。其实不然。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人们都没有那么多的心计,好与坏都表现的很明显。他们不看重名利和生死,只想做个“义”人,只是这种“义”对于当时而言过于理想与局限化,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举例说,不让武王去伐纣,那让纣王继续为害百姓和国家就是“仁”和“孝”吗?)或者说,他们这种行为与思想是“义”文化在人间初级和不成熟的反映。为了后来在三国时期成熟的演绎“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吕尚就是后来《封神演义》中提到的姜子牙。(姓姜,祖上在虞夏之际被封在吕城),做预言《乾坤万年歌》,和兵法类著作《六韬》和《三略》等。后来封在齐地。

周公在武王和成王执政的时候,尽心辅佐,甚至“舍身”为质,希望武王病好。因为成王患病,他自剪其指爪投在河里,祝告神明,把罪过都揽在自己身上。(详见文白对照《史记》(白话文部份)“鲁周公世家第三” 延边人民出版社p485页)周公一生的德行很大,正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在《短歌行》中提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许正因为如此周公才有能对各种梦等现象有所解释。原本被封在鲁地,但都城中需要他,没办法,他让儿子去做鲁国的国君。鲁国周礼为什么保存的比较好,原因就在于其始祖周公旦的作用。

封土建国(分封制)的例子就从武王伐纣之后开始。夏商和以前也有这种现象,但大多数属于原来部落的首领。

成王之后,是康王,康王之后是昭王。昭王无意中通过其死亡的过程,展现“胶”这种东西的粘结性和水溶性。这种东西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昭王德衰,征南渡汉水,南人用胶船渡,至中流,胶溶解,昭王死于水中。事见《史记》“周本纪第四”p17页 附注2,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昭王之后出了一位穆王。在《穆天子传》“卷三”中提到了穆王去昆仑山见西王母的事情。此书收入清朝乾隆年间编定的“钦定四库全书”之中。西王母这位神在舜的时候到中原来朝见过;在汉武帝时期也来过。后来就不曾出现在历史记录中。而后人根据历史资料整理的《神龟记》中西王母见周穆王之后,不久瑶池发生变故就消失了。在明代小说《西游记》记载孙悟空出现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可见王母娘娘这个人物经过历代的演绎早已深入人心。

穆王之后过了几代,传到了厉王那里。这位历王“好利”、暴虐百姓都对他很不满。厉王找人监视那些对他不满、说坏话的人。人们都不敢再说什么了。厉王很高兴,但这位召公(武王、成王时期召公的后人)说了一句经典的话:“防民之口,甚于防水。”(《史记》原文)结果厉王不听。结果过了几年,国人发生暴动。厉王逃走。

召公和周公(不是武王成王时的周公旦)开始共同执政。这是公元前48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到了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甫说:“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王国之征也。川竭必山崩。若国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天之所弃,不过其纪。”后来幽王去了美女褒姒,因废立太子的事情埋下祸患。等到烽火戏诸侯之后,原来的太子的姥姥申候联合别的部落就将幽王杀死在骊山。褒姒被掳走。

原来的太子也自然被立为平王。东迁都城于洛邑东周开始。

需要补充的是,在这个时期西南和东北地区的部落都向周朝進贡,加强了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周武王姬发率周军及诸侯伐灭殷商的纣王之后,便将其一位宗亲封在巴地。这是一个疆域不小的邦国,它东至鱼凫(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西达焚道(今湖北宜宾市西南安边场),北接汉中(今陕西秦岭以南地区),南极黔涪(相当今四川涪陵地区)。巴王作为诸侯,理所当然要向周武王(天子)上贡。《巴志》中为我们开具了这样一份“贡单”:五谷六畜、桑蚕麻纻、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鹪、黄润鲜粉。(周武王)“十五年,肃慎氏来宾。”(《今本竹书纪年》)“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信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于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分异姓以远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史记》“孔子世家”)

肅慎氏是位于中国东北的古老少数民族之一,位于松花江以东。(详见《黑龙江省史话》p9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周朝逐渐确立宗法制度。这是与今天的发展姓氏有直接关联的制度,这是给史一大贡献。限于篇幅咱就不细说了。

夏商和周的始祖都与洪水有关,都是在大洪水时代建立功业,因其所表现出来的德行,其后人才能够被赋予开创和发展一个朝代的重任。

在有关夏商周的史料里多次出现龙和凤的记载。黄帝乘龙飞升,孔甲养龙,褒姒与龙的关系等;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凤凰来仪。以及后来的史书上都多次记载关于龙和凤的事情。(详见互联网文章文“中国史书典籍中龙的记载”和 “史书中记载的神鸟凤凰”)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以史为鉴:为政以德,民心所向

文:郑重 来源:

在《论语.为政》中说:“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说:“(周朝的国君)以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诚心实意的拥护它。”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的原则。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也强调了以德治国的方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在孔子看来,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孔子的主张启示我们,德治在治理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治理国家不能光靠法制,更不能依靠严刑峻法。

关于德治,在《论语?颜渊》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季康子问政于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执政者的德行好比风,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往一边去。”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执政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还是以德治国,是有者的所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道德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因素,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不同,法律具有强制性,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依靠强制手段来实行的;道德则是靠人们的理想信念、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教育等力量来维持的。正如一个国家和社会不能没有法律和法治一样,一个国家和社会同样不能缺少道德和德治。

孔子“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一些英明的统治者,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唐朝初期出现了为后世长久称道的“贞观之治”,与李世民在位时 有一套比较完备的道德体系,并运用政治、法律的手段加以推行,是分不开的。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纵观潮流,横看眼前现状,作为一个管理者,如果拥有了一定的仁德,大家就会以你为核心,把你当作北极星一样,围绕着你转。否则,管理者如果以权谋私,徇私枉法,无才无德,独裁恶棍,作出了违背仁德的一系列行为,人心就会发生背离,管理者也就会成为孤家寡人。你以为你掌握了千军万马?立刻会变成光杆司令!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的根本是仁德。有了仁德,才能有“众星拱之”。有人问:“中共一贯以斗(以恶、以骗、以贪、以杀…)治国,怎么它现在还不死呢?”笔者诚告诸君:“稍安勿躁,恶有恶报;神的安排,万般精妙。时辰将到(真的将到!),兆民欢笑(您一定会欢笑)!”

本文标签:, , , , , , , , ,

from 气功

《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七)(数文)

文:陆善 来源:正见网

一、丞相护法除弊

宋朝赵普,做丞相时,设置了两口大瓮,放在座位的屏风后,凡是有人投递陈说利害的文章、建议等,对其中有价值的文章留下外,其余文章,一律放到瓮中,装满了以后,就拿到大街上去烧掉。

李文靖(沆)说:“我官居宰相之位,确实不能对任何小事,都能做得好。只有对内外呈上来的陈说治国利害的文字材料,一般都不予理睬,姑且算是于国家有所补益罢了。如今国家的防卫制度,非常细致,而且都已落实,如果对人们陈说的意见,轻易就接受,一 一去实行,那么,使国家受到的损害,一定很大。许多人只是一时的想法,呈递上来,为的是邀取个人的功名,他们哪里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呢?百姓惧怕朝令夕改,胡乱折腾。”

陆象山说:“过去,我在“详定编敕所”做事,总以为白吃俸禄可耻。那时候,四面八方上的奏章,朝廷上的大臣当面提纳的意见,有很多建设、改革的建议。对此,大多都要拿来,看一看其中的异议。分子,到处游乐,并不熟悉民情,又轻意地喜爱献计献策。一旦按他们的办法去做,计策虽然出自一张纸、几句话,可千千万万的百姓,就要受害。我每每与同事们尽力辩论驳斥,因为朝廷清明,这些争论才得以消停下来。安排研究各种事情,考察核实种种议论的辛苦,当然报答不了做大官所吃的俸禄。不过,这样去做,总算可以补偿其万分之一罢了。”

【冯梦龙评曰】

罗景伦说:“古人云‘好处不达到十分,是不能变法革新的。”这是说改革之类的事情,不能轻易进行。有人怀疑这种说法,认为“难道可以坐视天下的弊病,而不想法挽救吗?”他们不懂得:“革除弊病,保存法,是可以的;认为有弊病而变法,是不可以的。这是因为不守法,才产生弊病;不是因为有法、守法,才产生弊病的!历史上主张变法(改法)的人,往往是想排除异己,自欲独断专权;而主张革除弊病的人,则是要反对贪污、贿赂、淫乱,以利国惠民。”

韩琦、范仲淹在庆历年间的措施,是“革除弊端,保存大法。”而王安石在熙宁年间施行的,则是“因为有了弊端,而改变大法。”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大概可以从此中,看出一定的问题了。

(笔者附言:外国有的宪法,多年遵守,不改一字,而国泰民安。某人一上台,就乱改宪法,灾祸频生。要革除的是弊端,而不可乱改法!)

二、御史台衙门有个老仆役

宋朝御史台衙门,有一名老仆役,向来以刚强正直闻名,每逢御史(名叫范讽)有过失,他(老仆役)就把梃棍(一种象征性惩罚刑具)竖直。衙门中,就把这梃棍,作为验证贤与不贤、对与不对的标尺。

有一天,范讽接待客人,亲自嘱咐厨师给做饭,一连叮嘱好几次。厨师刚离开,又召呼回来,一再叮咛告诉。范讽看见老仆役又竖起梃棍,觉得奇怪,就问他什么原因?老仆役回答说:“凡是指使人的,都是教给他方法,然后要求他完成任务。如果不按法去做,自然有常刑去处罚,何必亲自喋喋不休呢?假使让您掌管天下,你能做到每一个人都去多次告诉他怎么做吗?”

御史范讽,既惭愧,又佩服。

【冯梦龙评曰】

这人真是做宰相的贤才,可惜因老仆役的身分,给埋没了。

三、光武帝刘秀不记下人恩怨

汉朝,光武帝刘秀,杀了王郎,收缴其很多文书信件,找到手下官吏与王郎,互相谤毁他的信几千封信。光武帝并不细看,便会同诸位将官,将信统统烧掉了,说:“让那些睡不着觉的人,得以心安吧。”

南朝宋桂阳王刘休范,在浔阳起兵反叛。萧道成去进攻,并将他斩首,而跟他起兵的许多人,并不知道,还在破阵、攻城、前进。这时,宫中传言,刘休范已经到了新亭。一些知识分子和平民,都恐慌了,纷纷到叛军营垒中去报名、依附他,总共有好几千人。等到军队到了,原来是萧道成。萧道成当时得到许多报名信,就立即烧掉了。他登上城楼,跟大家说:“刘体范父子反叛,我已经杀掉了,死尸在南冈下。我是萧道成。你们这些人的信件和名字,我都已经烧掉,不用害怕了。”

萧道成的做法,也是来源于光武帝的智谋。

四、薛简肃镇反不扩大

薛简肃在四川做元帅,一天在大东门外设酒宴,城中有兵士叛乱,不一会儿,就被抓住了。都监跑来向他禀报,薛简肃命令:就在抓住他的地方,斩首处决。

民间认为他断案如神。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必然乱加牵扯众人,十天半月,也不能了结此案。这样不能稳住众人不安的心理。

如果稍稍有意扩大自己的功绩,便不能这样痛快地把事情处理完了。

五、国君在德,不在鼎!

天顺初年,鞑靼酋长孛来,靠近。因传闻国宝在边境处,镇朔大将军石亨,想要领导军队巡视边境,乘机获取国宝。皇上(明?英宗)因而问李贤。李贤说:“孛来虽然靠近边境,但不曾侵犯我国,现在无故增加边境的兵马,不可以。何况国宝玉玺,原为秦始皇所造,李斯篆刻的,乃是亡国之物,不值得宝贵。”古人王孙满,曾经说过:“(当国君的)在德,不在鼎。”不要找鼎,也不要找玉玺之类。皇上认为他(李贤)说的对。梅国桢的见解,与李贤的看法很一致。

六、诸葛亮平叛不设汉官

诸葛丞相平定南中以后,一一根据夷人的情况,任为各种官职。有人建议说:“您天威加到此地,南人都服顺了,然而夷人的情况变化莫测,今天服顺了,明天又会反叛。应该趁他们现在来降顺的时候,设汉人的官吏,分别统治他们,使他们归顺,而且得到管束,让他们渐渐习惯我们的政治教化。十年之内,使这帮梳着辫子的野人,变成我们在编的百姓,这是最好的办法!”

诸葛亮说:“假如设立汉官,那么,就得留下军队。军队留下来,又没有粮饷,这是第一件不容易的事。夷人刚刚被战胜攻破,父兄死的死、伤的伤,设立汉官而无兵保卫,一定造成祸患,这是第二件不容易的事。加上当地官吏,积累有可废可杀的罪过,自己内心都有很重的隔膜,如设立汉官,始终互不信任,这是第三件不容易的事。现在,我不留下军队,不用运送粮草;而且把纪律、法令大致确定下来,使夷汉相安,这也就够了。”从那时起,一直到诸葛亮去世,夷人也没有再反叛。人们都称赞诸葛亮的这种安排,做得妥当。

【冯梦龙评曰】

载,桓温伐蜀时,诸葛亮的秘书还活着,当时已经一百七十岁了。桓温问他:“诸葛公有什么超过常人的地方?”秘书回答说:“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地方。”桓温便显出很自己得意的样子。那个秘书,呆了半天又说:“不过自诸葛先生以后,还没有见过谁有先生那样妥当的人。”桓温一听,立即感到惭愧,佩服。因为凡事最难做到的就是“妥当”,这二字,就是诸葛孔明的才智啊!

 七、高拱论安抚贵州土官内哄

隆庆年间,贵州的土官,安国亨和安智,各自起兵,互相。当地的巡抚,以叛逆的罪名,奏报给朝廷,发兵征剿,没有成功,并且将要酿成变乱。

新任巡抚阮文中,将要去赴任,拜见丞相高拱。高拱向阮文中讲:“安国亨最初受一群坏人挑弄,仇杀安信,致使安信的母亲疏穷和哥哥安智,怀恨报复。他们互相仇视、攻击,交织在一起,他们相互仇视的语言,难以作为凭证。当地巡抚,偏信安智,所以安国亨既怀疑又畏惧,不服伙朝廷拘系提京,巡抚就以叛逆罪名上奏,说:‘那些叛逆的人,是胆敢冒犯朝廷的人。’帽子扣得很大!现在,他们是民间自相仇杀,于朝廷有什么关系?纵然不服从拘系提调,也只能算是违拗而已。仅就这一点,就奏请朝廷,轻易发兵剿杀,那么,老百姓肯于束手就戮吗?就是各有伤残,也并未听说安国亨有领兵抵抗的迹象。而巡抚一定要以叛逆罪名,加在他身上,不是太过分了吗?做人臣的,有人专干欺骗、瞒哄皇上的事。地方上出了事,隐匿起来不让上边知道;而那些生事邀功的人,又往往把小事说成大事,把没影儿的事说成真事。一开始则往严重里说,用来为自己邀功留有余地,最终则极力促成,以证实自己从前的看法正确。这难道真是忠于国家吗?你不大知道其中实在的情形,应当虚心平气对待这件事。去掉他们的叛逆的罪名;而制止住他们仇杀的行为;只定他违拗不听令的罪过,那安国亨一定会出来听凭理论,不是叛逆的实情,自然就清楚了。象这样,只判以本来的罪过,这样就没有不服的了。这才叫做执法准正、天理公道嘛!现今做官的人,往往好在前任的事务上,加重情节,以表现自己的风采,这是小丈夫的行为,不是大道之人 所应当做的。你还是应该努力去做好!”(高拱这段话,非常深刻,也切中官场弊病,且有现实意义!)

阮文中到达贵州之后,秘密进行探访,果然象高拱所说的那样。于是绽公开办五件事:一是责令安国亨献出挑拨离间的人员;二是按照民俗,命令做出赔偿,以抚慰安信等人的性命;三是命令:分配、安置好疏穷母子的生活;四是撤销当时为安国亨所授予的职衔,及废除他儿子的权利;五是从重处罚,以惩治其邪恶。可是,安国亨见安智住在省府中,更加疑虑畏惧,怕抚臣把他引诱出来杀掉,所以拥兵如前,始终不出来接受审查,而是上书辨白自己的冤枉。阮文中习惯于不切实际的议论,又上疏皇帝请求清剿。高拱考虑到清剿总不是办法,不剿吧,又有损朝廷威信,于是,援意军事部门,把出兵的请求打回去,最后让吏科 (任命官员的部门)的给事贾三近,前往贵州去审问。安国亨听说吏科的官员,前来审问,高兴地说:“我是听凭审问的人,抚臣一定不敢杀我,我现在可以自己说清楚了。”于是交出那些坏人,而到省衙听审。五件事都按命令去做,愿意罚银三万五千两自赎。安智还是不服,阮文中处置了从中挑拨的人,这才服从了。安智也被撤销了所管的事情,跟着他母亲,一起予以安插。科官贾三近,还未到达贵州,而事情已然安定下来了。

【冯梦龙评曰】

少数民族的头人们,他们世代享受富贵,没有道理要叛乱。从道理上分析:一定是这样。都是当事人,有的严刻剥削,有的轻慢残暴,有的处理不当,激成他们反叛,尚可原谅,何况未必是反叛呢?象安国亨这一事件,若不是高拱极力掌握,势必动用军队。就算是有幸战胜,并抓获了他,可也消耗掉好几个省的兵和粮,结果是打胜一伙,却互相仇杀、损害了老百姓。太不值得了!是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今天怎能不思念高拱这样伟岸卓越之人呢!

八、郭绪艰辛勇敢,制止云南叛乱

孝宗时期,云南孟养地区、思叠(人名)的部落,不服教化。驻地大臣,商议要剿灭。司马公,上疏认为,当今内外疲困,灾害接连发生,怎么还能用兵呢?应当派遣京中朝廷命官,前往训诫。倪文毅说:“用兵作战的方法中,有这一种:即使兵力不够,也要显示出兵力雄厚。如果象司马公所说的,莫非向天下人表示朝廷软弱吗?而且让思叠听到轻视我们吗?派朝廷命官去劝诫,固然很好,可是如果劝诫后,仍不听从,那么不就没办法了吗?不如开始时,派遣边境大臣中有威望的人前往。那些人应该自己就服从了。假如他们真不服从,再商议剿灭也不晚。于是,下令云南府参议郭绪、和按察副使曹玉,一同前往云南:十多天后,一行人到达金齿。参将卢和(人名)领兵,距离思叠占据的地方 有二段路, 驻扎下来,派人拿朝廷文书去劝诫。去的人都被扣留了。卢和领兵回到千崖,遇见郭绪,告诉他发生的情况,并且告戒郭绪,不要靠近。郭绪说:“我受国家恩惠,报答国恩正是好时机。要是你说的那样,作为臣子的名节该如何呢?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最后还是活着回来了,何况现在的事情非匈奴可比。万一不能回来,也是我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有人对郭绪说:“苏武是带着黑头发去的,回来时头发已经白了,可您现在头发已经白了,难道能带着黑头发回来吗?”郭绪脸色变得非常严肃,没有回答。当天曹玉副使因有病退回,郭绪一人骑马,带了跟随数人,前去了。走了十来天,到达南甸,道路险要,不能骑马,于是披荆斩棘,徒步前往,大家用绳索牵扯着走。又走了十来天,到了一个大湖,当地的土官,用象车来接。郭绪坐上大象,头顶迷雾,脚踩黄沙,天阴路滑,方向不清,跌跌撞撞,而郭绪更加用力前进。又十来天,到达盂濑,离金沙江仅一舍之地了。郭绪派一官员,拿着文书过江。告知朝廷招抚的意思。土人互相看着,吃惊道:“中国官员,也到这里了吗?”马上派出许多兵,率领象队数万,过金沙江来到郭绪的驻地。拿着长枪硬弓,围起来好几层。有一个翻译,哭着报告说:“贼人马上就要烧杀了。”郭绪申斥道:“你可是要做间细吗?”于是拔出剑,指着他说:“明天渡江,胆敢再说这种话的,斩首!”

思叠(部落首领)看见朝廷晓谕的文书以后,福和祸已经讲得非常清楚,又听说郭绪为人正义,意志非常坚决,见他只身而来,十分钦佩。立即派了几位酋长,来接受命令,并馈赠土特产。郭绪把赠品,全部退还回去,并邀请思叠来面谈。先讲述他的劳苦,接着替他伸冤,然后责备他反叛。听到的人,都哭得前仰后合,请求归还侵占的地方。郭绪同意了,他们都叩头称万岁,欢声动地!郭绪借机问先前卢参将所派的人,放出来还给郭绪带回。卢和得到郭绪报的信儿,骑马快跑而来。这时,思叠已经撤兵,回到自己的领地了。

【冯梦龙评曰】

象郭绪这样的干才,正义堂堂,磊落皇皇。爱民若子,辛勤奔忙。他没有辜负倪公的信任和派遣。然而这次事件的记录表明,只给郭绪晋升一级。而那些小人、编织(说谎)防卫有功的、横杀无辜的,却得到封官荫子。真是令人心寒!

九、吴惠爱民,安抚义宁洞苗人

吴惠,任桂林的知府,恰巧义宁洞蛮主,勾结湖南苗人作乱。,正商议进兵征讨。吴惠急忙报告说:“义宁是我管辖的地方,请允许我自己去招抚,不服从时,再征讨也不晚。于是带着十几个人,坐着滑竿,进入洞里。洞所在处,十分险峻,山石攒起象剑戟一样。汉人走路连放脚的地方都没有,而瑶人则光着脚跑,上山下岭象飞一样。听说桂林太守到了,启禀他们的首领才得以入洞。吴惠告诉他们说:“我是你们的父母官,想来救活你们,没有别的意思。”众人都认真听着,吴惠乘机反复陈说利害,他们的首领,感动得流了泪。挽留吴惠住了好几天,到处参观了他们的城堡地形,几千人护卫着送出境,杀了羊和猪在境上。吴惠说:“好好生活,不要做下后悔的事。”几千人都放下佩刀叩拜,发誓不再反叛。吴惠回来,报告给监管部门,于是停止出兵征讨。第二年,武冈州盗贼兴起,他们宣扬推戴义宁洞主为帅。监管部门都怪罪吴惠。吴惠说:“地方主张安抚,监管部门主张征讨。蛮苗之人反复无常,我承担责任。”又派人到义宁。义宁瑶人从山顶望见是吴惠,派人详细说明武冈的事,是冤枉的。监管部门非常惭愧,武冈的盗贼,也就没有兴起来。义宁人感激吴惠,象父母一样,一直到吴惠在桂林为止,没有人敢在境上骚乱、偷盗的。

(均据明代冯梦龙《全书》)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9月19日星期三

天佑中华(五):初始三朝(1)皋陶伯益

文:石方行 来源:

史载: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舜的禅让之后,本来想把王位禅让给,但皋陶却在大禹禅让之前因年事已高去世,后来大禹决定把帝位禅让给。然而到了大禹去世之后,诸侯却离开伯益而朝拜于大禹的儿子:启。理由是:“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史记》“夏本纪第二”)

然而看皋陶和伯益二人在历史上的功勋却是非常大的。他们二人作为舜帝时期的臣子,根据《中国历史正述》系列“夏之十四:上古法官皋陶”记述到:“皋陶对于上古有重要贡献,被称为大贤之臣。皋陶在文明初立的上古传出教化万民的准则,他通天地之理,有德行,率领众民而垂下高明久远的典范。皋陶的能力集法治、教化、思想、音乐于一身,是上古少有的全才。”皋陶长得一张马嘴,还有一种叫做“獬豸”的兽,帮助他断案。而伯益是林官,帮助百姓凿井,懂得鸟语,后来帮助大禹治水和整理《山海经》。

很多人会想,如果皋陶不因为年岁大而去世,伯益不因为资历浅而得不到诸侯的拥戴,那禅让制还能存在一段时间,不会马上变成世袭的“家天下”。

历史的发展進程不是按照我们的思想或者推论而進行的。该到什么时候给未来奠定和开创什么,是早已安排好了的。

这里就来说说舜帝和大禹以及皋陶、伯益之间的因缘。

在一个很高的境界之中,有一座大山唤作顺机山,此山在天界高耸入云,极为庞大。在山顶有块巨石,唤作天缘石。这块巨石长百丈,宽数十丈,一端与山巅相连,一端突兀在外。这块巨石乃天界神石,可以自由飞旋,颜色和形状有着诸般变化。若端坐于巨石之上,就会感到巨石中蕴含无比美妙的世界。

一日,这里来了一尊道长。这位道长很瘦,但双眼非常的有神气。盘坐于巨石之上,深度入定。在定中他不自觉的就進入巨石的世界中,发现这里真是青山绿水美妙无限。進入之后不久,在里面遇到一位尊者,这位尊者请他到大殿上一叙。本来他想尊者的大殿应该比外面的境界更为美妙。但到这里一看,却相对冷清和简陋的多。道长不解,于是问尊者,尊者说:“我与创世主约好将来要下到人间,帮助他开创五千年,我负责开创与大洪水有关的那一段文明,为了能牢记这个使命,因为我下走的机缘未到,故而在这里我先将大殿和其周围的环境变得冷清一点。”而后又仔细看看道长又说到“大洪水存在的时间会很长,在将来的人间,生命的年限是远远低于这里的,所以不可能是我一个人开创的了得。我只负责中期开创,前期已经有人选了,既然你有次机缘能来到这里,那你就负责开创末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的文化吧。”,“我也有几位助手,到时候都会陪我一起下世。其中一位在这里是总揽这个境界事物的神,他有一个神兽,到时候也一并带着;另外一位是以‘能闻’而著称的随从。”道长想想说:“既然我来到这里,有这样的机缘,那我也就义不容辞。那能否敢问我以后谁来继续帮助开创文明?是您的这两位助手吗?”尊者摇头:“他们能力虽然很大,但创世主有更好的安排。”道长见尊者不明说,也不便多问,元神也就回到了盘坐在巨石的身体里。等道人睁开双目,巨石突然迸裂并浮于半空。道长于是与巨石世界中的尊者等人一起下界,帮助创世主一起开创中华五千年神传文明。

尊者是舜,道长就是大禹,总揽境界事物的神是皋陶,以“能闻”著称的神是伯益。而维护这块巨石的存在的神,恰恰就是启,夏朝的第一任国王。道人座于巨石之上,盘坐入定,成就了人间的父子之缘。可见缘份这是非常奇妙的。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神仙故事:正德祈禳,神木为移

文:陆源 来源:

人如果离开神的护佑,马上就会遇到麻烦。所以有真正信仰的人才会活得幸福,因为有他信仰的神在保护他。古代的中国人大都信仰道教或佛教,西方信基督的较多。没有信仰的人在社会上很少的。而一方的地方官,其实也都是神的委派,也大都是与神有联系或本身就是下凡。如我们常说的包公在传说中就是文曲星下凡。

葛祚这个人,是三国东吴的太守。衡阳郡境内,有一个大木筏子横在水上,兴妖作怪。老百姓没有办法,便为它修一座庙,过往行人均向它祭祀、祈祷。那木筏子才沉下去,否则浮在水面上了,过往的船只便遭到它的破坏。

后来,葛祚要离职而去,他想在临走之前为民解除这一忧患,便想大动刀斧。动手前夜,听见江里人声喧闹,葛祚带人去看,只见那木筏子竟然自己移动,顺流行了好几里地,停在一个湾子里。从此,过往船只再也不用担心被颠覆沉没了。衡阳的老百姓为葛祚立碑,上面写着:”正德祈禳,为移也。”

木筏子背后大概是有妖魔作怪,然而邪不胜正,太守一身正气自然可以使其粉身碎骨。所以才会使得其自己离开。我们知道的是太守除掉江中隐患,而不知道的却是他的正气在护佑这一方百姓吧。

原文:葛祚,吴时衡阳太守。郡境有大槎横水,能为妖怪,百姓为立庙。行旅祷祀,槎乃沈没,不者槎浮,则船为之破坏。祚将去官,乃大具斤斧,将去民累。明日当至, 其其,闻江中啕啕有人声。往视,槎移去,沿流下数里,驻湾中。自此行者无复沈覆之患。衡阳人为祚立碑曰:”正德祈禳,神木为移也。”(出《幽明录》)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今天,我们会学到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慎终追远。它就来自《》:“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话是孔子的高徒、四书之一《大学》的作者——曾子所说的话,而且就在孔子说完“君子不重则不威”这段话之后,紧接着就出现了。师徒二人之间的话,有何关联呢?为何慎终追远,民德就会归厚呢?对我们今天的人,有何助益呢?让我们先从涩泽荣一的一段有趣的见闻谈起。

涩泽眼人的奇特气质

这是涩泽荣一在明治维新后的晚年,为后辈企业家时公开讲出的一段对过去中国人的国民性的评判,被如实记载在《论语与算盘》的第十章“成败与命运”之中。

原话是这样说的:“的国民性,有一点非常奇特,他们即使非常草率地对待英雄豪杰,大家也都不以为怪,坦然处之。可是中国人唯独对于曲阜的孔庙,相当重视,郑重地加以保护。我有一个熟悉中国的朋友白岩君,我当面听他谈过,也在他所写的《心花》里,读到过他的游记,他看到孔庙至今仍然完美而庄严,孔子的后人,在世上普遍受到特别的尊敬。尽管孔夫子在生前未能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那样,在世时就在政绩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也没有获得很高的地位,更无富甲天下的财产,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是不成功的,但是他绝不是失败者,反而应该说是真正的成功者。”

这段话,道出了近代社会以前,真正的中国人的思想。他们普遍以人格道义为重,衡量一个人的轻重,不是金钱地位,不是家门是否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即使你出身贫寒,甚至身为乞丐(比如办义学的乞丐武训被后人立庙祭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都会让人敬重,中国人的所谓奇特的国民性,在于重道义,轻名利。功业显赫不如功成身退,功成身退不如一生默默德化民众。这就是孔子两千五百年来仁义教导的结果。使得古代的中国人把人格看得比金钱地位更重,即使是后世的帝王,也要礼敬孔子及其后人。

这就是涩泽看到的孔子的成功。教人向善,功业千秋,永远得到敬重和怀念。其实那就是孔子慎终追远的结果。

慎终追远的孔子

孔子虽身处春秋战乱的时代,但他并没有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反而在逆境中坚守自己的志向。他认定上古圣王尧舜和周朝的文王周公等君臣,以臣服天下,以礼教规范人伦,认为只有恢复圣王的德政,教化人心,才能获得太平盛世,是国家兴亡的根本。所以他整理上古文献和留给后人,成为儒学之祖,他曾在鲁国为官,将鲁国治理得路不拾遗,民风仁厚,国力大增,此为追远的结果,就是不忘圣王留下的德政,追忆他们大公无私的胸襟,尤其是五帝时代尧舜的仁爱与择贤能禅让帝位的无私,加上周公的忠义,都是孔子最为缅怀和敬重的祖先。为此,他一生无论遇到何种挫折,都不改自己的志向,要复兴祖先的德政和人格教化。此为慎终。

所以孔子遭到排斥,离开官场后,并不因此怀疑自己的志向,消极不振,反而积极地带着弟子周游天下,希望能推行自己的仁政,希望有诸侯国能听进自己的劝导,采用他的想法,为政以德。但是,他的理想志向,一直受挫,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一生无法得志,没有建立显赫的功业。没有获得在世时的个人荣耀。

即使这样,看不到努力的成果,看不到将来付出的回报,他还是诲人不倦,干脆开办教育,晚年广收门徒,弟子遍及天下,以这样的方式坚持自己的志向。让弟子继承自己的思想,达成君子的修养,让所有阶层的人都能接受教育,播散仁善的种子,让先祖圣王的教化,得到千古传扬。孔子一生不改志向,一生追随祖先的教导,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慎终追远的习性,对祖先非常敬重,圣贤的地位远远胜过一般的帝王将相和英雄豪杰。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尊敬。

所以慎终追远,必然民德归厚。大家都以祖先,以圣德的尧舜、周公为荣,以厚德为荣,自觉缅怀,自觉追随,民风自然归正,社会的道德自然仁厚。

曾子道出孔子的志向

上次讲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句是孔子回答子夏的话,鼓励弟子们要敬重和追随仁德的贤者,这样才能有厚德,有了厚德才能让人自觉信服,追随。所以,重,就是德行厚重,态度稳重,此为君子。

显然孔子让人向圣贤学习做人的道理,必然包括广为流传的上古帝王和贤者的事迹、人格。

曾子等人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曾子最为懂得孔子的志向,所以,当他听到孔子的这句话时,很自然的就知道,孔子是让他们追随和实践古代圣王的为人和志向,以厚德治理天下,德化人心。不要注重个人的得失。所以很自然地就接过孔子的话,说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他很清楚,自己的师父孔子,认为战乱起于无穷尽的欲望,对土地权势和财富的争夺和占有,给人无穷的灾难,尧舜能舍帝位,将王权视为公器,传贤不传子,厚德至此,何人不敬,人能永远缅怀不忘先祖帝王的德行,君民不私,天下自然安宁。

对今天的助益

古代不是商业社会,重在教导君王和臣子,厚德为重,君子不重则不威,君王不重则同样不威,暴力和武力的征战,不会长久,民心向背,永远决定于人格的力量。涩泽荣一在商场和实业界,能够建立日本民族近代资本经济的构架,靠的就是人格的力量。

也就是说,他从中学到君子的处世之道,就运用于商业的组建,人才的选拔,归根到底,他懂得经商不重个人私利,选人看有德者,为的是百姓和国家的富裕,有了财富,贡献社会,实践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因此,追随者越来越多,人们因为信服他,纷纷将自己的财富拿出来,愿意交给他管理,用于发展经济事业。他以银行起手,经历过朋友的误解、嘲讽、甚至被人刺杀,也不改经商要贡献社会的初衷,最后获得尊敬和信服,奇迹般地建成500家以上的企业,被人们敬为日本资本经济之父。他的经历,可以说成是近代版的慎终追远。

受过儒家教育的人,能始终坚守君子的人格,做到慎终,都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伟人才会难得。今天很多当代日本的企业家,也学习他们,所以,整个商界,以忠信为基本,以贡献为美德,维持着公认的信誉。事业繁盛。尽管也有不少人一旦有了成绩,就开始享受,忘记初衷,不再努力,导致破产。不过整体商界以忠信和贡献为荣,偏离轨道后,人们懂得再次吸取教训,参照祖先或者创业者的精神,走回来,这就是追远的作用。

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祖先,诋毁祖先,丑化祖先,毁掉祖先留下的为教导人仁德的寺庙、文献和文物,让人想不起来祖先的德行,功绩,做法,不敬祖先,嘲笑贤德,就等于毁掉这个民族的灵魂和道德,是最大的罪恶,文革十年,毁掉的是中国人的道德,人们即使新修寺庙,也以不敬之心随意对待,不过是为了利用古人捞钱。古装剧和小说,依旧丑化古人,以阴险狡诈为主题,让人们以为,这些就是古代中国人的主流形象,让人自觉远离祖先,嘲笑祖先,怀疑祖先,民德何以归厚呢?只能败坏。这,正是中共毁掉传统文化的目的,让人遗忘和厌弃祖先。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

读《古文观止》 悟道德内涵

文/馨语

古语云:“文以载道”,《古文观止》可谓是文以载道的典范。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文读本。“观止”一词出自《左传》:吴国公子季札在鲁国观赏周乐,至《韶》舞时,说:“德至矣哉!大矣”,认为已达到尽善尽美,无以复加,赞叹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古文观止》书名中“观止”二字即由此而来,意即尽将古文之精华选编其中之意。

《古文观止》从中国古代散文中遴选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散文二百二十二篇,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的作品,并以时代为经,以历代作家作品为纬编排,有论、赞、传、记、书、表、序、赋、诏、疏、碑志等多种体裁。例如它精选了、《国语》、《战国策》、《礼记》、《史记》中的精髓,还有汉、六朝、唐、宋、明代的名人名作、至理名言等,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蕴涵着丰富的,既有文学美意,又有哲理教化。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诵。每篇文章的寓意之深厚,令人读后回味无穷,它不但教人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可以说篇篇都是做人做事的警示录,不愧堪称为“观止”。

《古文观止》选文以传统文化的正统思想和伦理为衡量标准,体现了“文以载道”这一文学的社会功能和传统,尊礼、崇德、敬神、重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儒家思想可谓此书的突出特点。

《左传》是《古文观止》选得最多的一部书,所选《左传》十九篇,皆贯穿崇礼尊德思想,以史事说明合礼则兴,失礼则亡。所谓“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上事天,下事地,酋先祖而隆君”(《史记》)。先人制礼,目的在于昭德、在于正人,用礼这一神圣的制度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

如《左传·臧哀伯谏纳郜鼎》一文讲述道:鲁桓公欲将贿赂得来的大鼎放在太庙,大夫臧哀伯认为这是严重违礼的行为,说:“作为国君,应该宣扬美德,杜绝邪恶,以此来为百官做出表率,即使这样,还担心有什么过失,于是通过宣扬美好的德行来示范给子孙后代。……可是现在,摒弃美德而标榜奸邪,竟然将别人行贿的器物安置在太庙里,显现在百官面前,如果百官照着做,那么你又能凭什么去惩罚他们呢?国家的衰败是由官吏奸邪引起的,官吏们丧失德行是由贿赂盛行昭著开始的。现在行贿的大鼎竟安放在太庙里,还有比这个更昭著的贿赂行为吗?”臧哀伯在国君违礼时能够以道德去规谏,可谓恪尽职守。

《左传·王孙满对楚子》讲述道:讨伐陆浑的戎族,到达雒水,在周朝境内陈兵示威。周定王于是派王孙满慰问楚庄王。楚庄王问起的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本身。从前夏朝正是有德的时候,远方的国家把物产画成各种图像进献,九州的首领进贡青铜,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各种东西上面都齐备,使百姓懂得哪些是神,哪些是邪恶的事物。因此能够使上下和协,而承受上天赐福。德行如果美好光明,九鼎虽小,也是重的;如果奸邪昏乱,九鼎再大,也是轻的。……九鼎的轻重,是不可以询问的。”

儒家一开始就把道德价值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古文观止》中政论类文章是占篇幅最大,影响力也最大的一类,这些文章皆体现了以道德为衡量一切的价值尺度。如《左传?宫之奇谏假道》中宫之奇说:“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写道:“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德政爱民是儒家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保民、爱民、养民、教民。因此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成为历代有为的知识分子具有的一种高尚意识,是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古文观止》这方面选文为人们展现出古人的博大胸襟。

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勾勒出一幅太守仁政安民,以能使百姓快乐而快乐、与民同乐的图画;王守仁在《象祠记》中描述了古时舜以德化人,以致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他感化了他的弟弟象,使人们知道:人的不善良,即使跟象一样,还能够改正;修养自己的品德,达到了完美,即使是跟象一样品行不端的人,也还能够感化的。

《古文观止》中也选了借景说理,对人生感悟的文章。如苏轼在《前赤壁赋》中写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从景物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渴望能与飞天的神仙一起遨游在永恒美妙的境界中。苏轼的散文,境界开旷,像行云流水,正如他在评说自己的散文《文说》中写的“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读《古文观止》可以领悟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有臣子对君王的谏言,有长辈对后代的谆谆教诲,有朋友赠序,有考试的论文,还有自荐的求职书等等,皆表达了文人的理想和忠孝仁义的道德追求。如的感人至深的《出师表》,陶渊明描绘的世外仙源《桃花源记》,王羲之的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王守仁倡导尊经重道的《尊经阁记》,刘基针砭时弊的奇文《卖柑者言》……

《古文观止》中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如:《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中写的“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东汉文?光武帝临淄劳耿弇》中写的“有志者事竟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的“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韩愈写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原毁》);苏洵写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辨奸论》)。

《古文观止》选入的作品注重“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理念,注重道德品行修养,而且辞章优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天目所见:天国的嘱托

天国世界

文:善勇 来源:

最近因一些因缘,我接触到一位同修。她是一位九九年之前开始修炼法轮的老学员,默默无闻,交流中她的事迹,坚定正念却非常震撼人心。在大陆邪恶迫害的重点地区,同修以坚定不移的正念堂堂正正走过了风雨十九年。在大陆红色恐怖的邪恶环境中,无论面对几十名恶警非法抓捕,还是在各种社会压力、家庭压力下同修都做到对中共邪党零妥协,零保证,听她的修炼体会是那么平和自然。

在与同修一起发正念时,我的天目看到了同修的。同修的神体形象是道家女性形象。同修神体端坐在粉红色十八层花瓣的莲花中。身穿白色古代式样服饰,头部发髻微偏向右侧,头发是蓝紫色,头周围有一白色光圈,身体周围有一巨大白色光环。由于不同时空差异,人世间暂短一瞬间,在另外不同空间会有相应不同的时空概念。在这暂短一瞬间中,我看到了同修过去生种种转生经历,她的一切及今生正法修炼对应另外空间建立起的无比伟大的功德。

因为同修对佛法的坚定正念,她所代表的宇宙体系绝大部份都在宇宙正法中得以保留同化到新宇宙中。

同修的天国世界是由构成的,放射着耀眼的五彩光芒。世界中一切生命与物质都放射着五彩斑斓、缤纷绚丽、五颜六色的光彩。

同修天国中仙气渺渺,庄严神圣,广大繁荣。众神服饰建筑风格类似中国古代商朝风格:古朴雄浑,简洁神秘。

天国中山河壮丽,有一望无际的森林草原,有众多江河湖泊,栖息着种类繁多的各类动植物。有些动植物尘世间根本不曾出现过。我看见人类神话传说中的一些神兽如貔貅,鸾,玄鸟等。在尘世间商朝文化中传说商的祖先是玄鸟后裔,这或许是宇宙天体文化在人类神传文化的一种对应体现。玄鸟在天国中是一种头部是白色绒羽,身体为五彩羽毛的类似如鹤大小的神鸟,叫声清脆响亮。

天国的湖泊星罗棋布,波光粼粼,清澈幽蓝,倒影婆娑。在林地湖泊间有许多大面积田地整齐化一,此时已到了金秋收获季节。有些村落在森林中,村在林里,树在村中,阡陌纵横,里巷交错,在黄绿相间的枝叶中光影斑驳,如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彩色画卷。

各地城市、邑镇非常繁荣,店铺众多,各种商品极大丰富,人们摩肩接蹱,人流如织。有的物品是以物易物,那里流通的货币是类似黃铜铸造的钱币。

建筑大多是由类似白色、绿色水晶矿石建造。民宅三门五间为主房,房舍为单檐,用具多为水晶或原木制品,房舍四周由廊庑围绕庭院。

天国众生身体发出淡淡白光,上穿衣下着裳,上衣过膝,颜色为浅色居多。而有正果位神头部周围有彩色光圈,衣着色彩鲜艳,腰配玉带玉佩。

各地城市格局规划多为正方形,由于城市规模大小区别城门有两门和三门之分。城门上均有二座阙楼。城內广厦千万,高低错落,风格别致的楼阁鳞次栉比。

同修的天国世界中心的宫城为正方形,座北朝南前后各有九门占地面积极广大。从中轴线为基点宫城主要建筑如皇宫大殿,寑宫等呈左右对称状态分布。建筑由白色水晶构成构建,绿色水晶覆顶。建筑之间与内部有各种极其精美的类似黃铜材质雕塑或饰品装饰。皇宫大殿建在高大基台上,多层重檐。分左中右三座并列排列,三座建筑无比巍峨雄伟。皇宫大殿分九门,殿内基柱均刻有龙形浮雕装饰。基台下方有五只身长九米的并列铜铸神兽。之间有四条甬道通向皇宫大殿。神兽呈半蹲伏状,形状类似虎头豹身,狼吻长尾,头顶有一独角。兽瞳平视,獠牙呲出口外,大有睥睨天下的气势。大殿前方长方形广场上左右各有九根盘龙铜柱,铜柱高有十八米,直径约有两米。两排铜柱中间有一巨大四足青铜方鼎,上刻有山水图形。十八根铜柱象征天国地方行政的十八个州府,铜鼎代表天国王朝鼎立天下。皇宫大殿周围禁卫林立,静寂的气氛中满是肃穆。

后宫建筑中有塔式建筑,还有复合式、组合式的各种宏伟建筑群,层层叠叠,繁杂而精美。寝宫多以薄如轻雾的红纱或白纱为宫闱幕布幔帐。使用的器具为精美彩釉陶器。寝宫壁顶部悬有一颗直经一点五米的夜明珠四周有四颗较小夜明珠环绕。夜明珠放射着柔和明亮的光芒。寝宫基柱为红色水晶材质,上刻有圆形几何图案装饰,床踏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只半人高黃铜玄鸟口吐烟气,凫凫浮散,烟气香味类似檀香味道。依墙而立的木质案几上有琴瑟琵琶等各式乐器,置放整齐。宫中仕女身着淡雅宫装,神态温婉,素雅纤巧,风姿卓越。

后宫建筑廊庑环立,分布有序,殿宇深邃。宫苑内池水气氤氲,花海荡漾,水面盛开着紫色荷花,花朵硕大艳丽,随风摇曳,散发着幽幽馨香……

发完正念后我将看到的天国景象告诉同修,同修惊叹天国世界的美好与神圣。

我还看到同修在即将离开天国下走时,天国无量众神众生说“我王此去助佛主法正乾坤,路途艰险,万望我王自律自省,精進不怠。伟大的王,您的生即是我们的生,您的过即是我们的亡。我王身系无量众生安危,万望我王时刻自省,祝我王早日凯旋归位。”最后天国众生又同时屈膝拜倒叩首道:“万望我王精進自省,珍重自律”—–那时同修抬头仰望苍天,低头俯视大地,深深的凝望着天国众神的面容,在转身下走那一瞬间泪水已夺眶而出,同修并没有擦拭泪水,只是坚定飞向混沌渺茫的未来前程。

说到这里不知何时同修的双眸已被一层雾水润染,微澜渐起。

我还看到:从大法弟子从天国世界下走的那一刻开始,天国中有指派专职天神时刻关注同修的一切,尤其是在人中各个时期转生状况。正法开始后同修所遇到的重大修炼阶段考验及大法弟子境界实质提升升华,都将被天神抄录通报给各自所代表天国众神。

每一位同修的天国众神众生都在时刻关注着自己王的修炼進程,隨着同修修炼境界提高,神性逐渐觉悟觉醒,在众神眼中,大法弟子每一次心性的升华都是返本归真的路上又向天国家园走近了一步。当众神看见同修心性实质升华提高后,众神都会为同修欢呼!现阶段天国众神看到或认为大法弟子离最后圆满及返回天国家园只是一念之差,一步之遥。

在这位同修离开天国七千纪年的纪念日,天国世界举办了庄严肃穆的纪念活动:感恩创世主的慈悲救度!当夜晚降临,星河灿烂。无数焰火,礼花,照亮了夜空,许许多多小的焰火组合成巨大的烟花停留在夜空中,在众多烟花的中心有几个篆体大字——我的王,想念您!它长久停留在天国的夜空里,璀璨的光芒一直映照着众生的容颜。无量天国众神众生凝望绚丽的夜空,长久的凝视着—–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武王顺天意而行 众神助其成大业

文:小东 来源:

按照古籍的记载,都是真龙。开国皇帝更是如此,也一定会有神下世助其得天下。而在不同空间,神也会下来为其开路。

周武王伐纣时,曾建都于洛邑。次年气候阴冷,一连下了十几天雨雪,有的地方积水一丈多深。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五个大丈夫乘着马车而来,后面还跟着两个骑马的,他们停在武王的门口。国师吕望让人拿一盆稀粥出来,说:“大夫正在屋里同天子谈话,在武王没有出来之前,请那五个人先喝热粥,以避寒冷。”等他们喝完粥,吕望才对武王说:“现在,你可以召见他们了。那五车两骑,是四海之神和河神、风神及司雨之神。南海之神叫祝融,东海之神叫勾芒,北海之神叫颛顼, 西海之神叫蓐收。河神、风神、雨神,就这么称呼便可。”

他嘱咐传唤谒见者的人,一定要直呼其名召之。武王就坐在大殿之上,使谒者于殿下门内,把祝融领了进去,其余诸神大惊,相视而叹。祝融等都向武王下拜。武王说:“这天气如此不好,你们却远道而来,有何见教?”诸神皆说:“上天要伐殷立周,我们是来向你领任务的。”周武王看看风神和雨神说:“你们各供其职、各负其责就可以了。”(出《太公金匮》)

古人经常讲“天时地利人和”,其实真正的神下世,开创未来时他们都是同时拥有的。武王伐纣也是如此,各路神仙都下来为其助威行方便。天要兴周灭纣,谁又能挡得住呢?今天的天象也是在灭中共,谁能与天斗而成功呢?历史的教训足以使人醒悟了。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九)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通过子夏的话,我们明白了真正有学问的人,是指在家能尽孝,对外能做到忠信的人,跟我们今天认识的学问,完全不是一个概念。那么听到子夏的话,又会做何指教呢?让我们通过涩泽荣一的讲义,探明的真义。

孔子回答子夏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很多人因为对古文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只好照搬前人的翻译,读完后,似懂非懂,即使背下来,也并不入心,原因就出在,并不真正理解孔子到底为何会说出这样一段话,致使很多人,学了也不能用它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理论与实际,渐渐脱节,使得孔子的话,无法活用于生活,而是变成了摆设,学术上的知识。

其实孔子一生,都是围绕仁德在讲话,都是围绕如何践行仁德在教导弟子,为的就是教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善待别人的人。他希望通过,导正人心,从君王到百姓,都能重德行善,这才是天下获得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所以读孔子的话,一定要明白孔子教育的目的。

前边子夏所说的那句“贤贤易色;事,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正是对孔子教育实质的高度领悟,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是聪明绝顶、博闻强记的人,也不一定是上过学的、读过书的人,也不一定是技能高超的人,只要他生活中,工作中,能够尽心尽力孝敬父母,辅佐君王,言而有信,实际地去做一个有爱心,有仁德的人,那他就是有学问了。

可见,从有子,曾子,一直到子夏,三位孔子的高徒,被放到《》的开头,跟孔子相互讨论,都说出了同样的内涵,那就是在家孝悌,对外忠信,针对不同的关系,具体要求不同,对父母,叫做孝敬,对君王叫做忠心,对朋友叫做守信,都是仁德的不同角度的说法和具体展现。也是人生最为常见的必须首先要做到的,因此,才会在该书的开头师徒们进行反复的论述。一直论述到子夏,都不曾离开这个核心,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孝悌忠信,是仁德的基本,君子做学问的核心,做人的首要。无论你将来懂得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这个孝悌忠信,永远都是做人的基本态度,永远都是学问的核心。

明白了这一点,孔子的这段话,就很好理解了。

涩泽解读

涩泽荣一认为,这段话是说:君子,为人如果不稳重,举止轻浮狂傲,就不会得到他人的敬重,自然就没有威望,百姓就不会心甘情愿地臣服和敬畏,那么你平时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做人的道理,就无法一直坚持,因为并没有实际去做,实际运用来修正自己,那么这样的道理,没有真的理解透,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等于空谈。遇到具体事情,就不知如何是好,迷惑犹豫,这就是学问不经实践,没有融汇贯通的表现,学问当然就不会牢固。那么,要想成为有学问的君子,稳重的君子,最重要的是把握住忠信二字去做。那样就能以真诚感动别人,事情也必然就会顺畅。

交友要尽量选择比自己德行高尚的人,这样才能使自己发现不足,修正过失。这样做当然不是指拒绝不如自己的人,对不如自己的,也要友好、善待。因为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才是君子的美德。

还有,人都会犯错,不犯错的人几乎不存在。不同的是,圣贤者,发现错误,就会马上改正;而一般的人,刚好相反,明知不对,也不愿意改正,以至于最后演变成犯罪。有了过失,就应该鼓起勇气,毫不畏惧地改正。

涩泽荣一的理解,可以说是把握住了孔子的教育核心,懂得学问在于实践做人的仁德。因此,他的解读是相当准确的。

学则不固的真义

孔子的这段话是针对子夏的话(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而进行的回答。所以,我前边说过,这个色,是指态度,贤贤易色就是亲近有贤德的人,态度要变得庄重,举止要恭敬。以此态度来对待父母君主和朋友。所以,孔子接着就说君子要稳重,表示对子夏的肯定,然后回答原因,为何君子要稳重。因为不稳重,就等于行为举止轻浮随便,人格必然受损,必然没有威望,失去信赖感,谁都不会敬服于你。那么,这样的人,如何能真的明白老师所教的道理呢,如何称得上牢固掌握了呢?所以,所学就会不固。

有的将“学则不固”理解成不断学习知识,就不会固步自封。这是不合理的解释,因为师徒四人,一直在讲君子的仁德,一直讲孝悌忠信,讲泛爱众,讲亲近贤人,强调实际日常的实践,认为这样才是有学问的人。孔子不会离题,不会针对子夏讲的真正的学问,而绕开它,所以,反倒肯定子夏对学问本质的领悟,认为他理解的很对,所以,进一步强调,要好好去做,言行举止都要稳重,这才是君子,否则,让人无法信任你,也就没有威望了。自然所学的就不牢固了,不算真的有学问了。

我们看到涩泽荣一对这一点非常清楚,所以知道,这里的学则不固,讲的并非学习知识的学,并非指“学习知识,就不会固步自封”的意思。如果是这个意思,突然后边又讲“主忠信”就很矛盾。所以,孔子一直在强调君子的品德,为人应该注意的地方,不注意实践,就会使所学流于空谈,不能牢牢掌握,成为真正有学问的君子。然后再讲主要在忠信下功夫,就很自然了。

无友不如己者的真义

之后讲“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就更加明显针对子夏的交友方面的内容在肯定。人们理解成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不太合理,涩泽说的尽量选择比自己好的人交友相对正确,是品行上的比较,希望见贤思齐,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不足。

我个人理解,孔子既然一直教育弟子要有君子的修养,让弟子们广泛地爱戴百姓(前边孔子就说过“泛爱众,而亲仁”),他自己收弟子也不分身份贵贱,强调,不会贬低他人,那么,他如何会在讲了“主忠信”之后,说出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这样矛盾的话呢?所以“无友不如己者”应该是指(朋友之间相互信任)朋友中,没有一个是不如自己的,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要谦恭待人,跟朋友相处,要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相反,对待自己,则要看到不足,一旦发现,要毫不畏惧地面对它,赶紧改正,这样才能真的成为有学问的人。

孔子的话,是针对子夏说的,也是同时讲给有子、曾子听的。理解孔子的话,一定要明确孔子一直围绕着仁德的实践在说话,一直教导弟子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身的不足,善待他人。要说孔子教弟子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友来往,与孔子的教导真的不合。说学习知识就不会孤陋寡闻,固步自封,更是偏离了仁德的教育主题。将知识的多少当成了孔子说的学问。

明白了学问的实质,就是仁德的实践,就绝对不会理解偏了,也不会觉得孔子的教导,有多么高不可及,我想既然孔子希望百姓都能人心向善,民风仁厚,他教的道理,就不可能是让人听不懂,难以理解的东西,必然是人人都能受益,非常实际的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做人的道理。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明朝天子的头盔

文:大陆学员 来源:


实物图》

文明是一个信奉神的文明,从帝王天子直到平民百姓,绝大多数人都是敬仰神的。而且中华对于各正教信仰都是相当宽容的,佛道二教交相辉映,留下了无数敬奉佛道神的相关记载和文物。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件反映明朝崇信道家神灵的文物:明朝天子的头盔。

明朝皇室和社会对道家是非常崇敬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称赞《道德经》:“惟知斯经乃万物之至根,王者之上师,臣民之极宝”;明成祖更是大修武当山,表示对的敬仰;以后的历代明朝皇帝也都敬道,甚至还曾直接设炼丹炉炼丹。记载明代典章制度、行政法规的书籍《大明会典》中,记载了明朝天子的头盔式样为:金护法顶六瓣铁盔,其上装饰金制的道家真武大帝神像和六甲护法神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土了头盔实物,收藏于定陵博物馆中。


《头盔示意图》

据实际测量该皇帝御用金冠铁盔为:圆顶,宽平沿,重一点六九公斤。通高三十三厘米、帽高十七厘米、真武大帝坐像高九点八厘米、六甲神高八点一至九点二厘米。盔顶用六块铁板构成,里用宽两厘米的铁条压缝,外用金饰条刻香草纹。盔缘与顶相接处用金饰莲瓣纹压缝,各用六段相接,接缝处有铆钉。盔里面用黄素绸作衬里,盔顶镶有束腰形仰覆莲座,上嵌金制真武大帝坐像,坐像披发跣足,右手持剑,左手置于膝上呈掐诀状,披道袍,腰束带,两肩系挂飘带。背后焊接有三个金管插座,中间一管内插有一段金管,顶饰旗缨。在盔的六面嵌金制六甲神像,气魄雄伟,姿态各异。除一神双手执旗外,其余各执兵器。

居于盔顶之上的真武大帝又号荡魔天尊,以扫尽妖魔为己任,又被称为玄天上帝,在传说中,他是净乐国的王子,在武当山修炼圆满,从明成祖开始得到了明代皇室的特别敬奉。古代以天干地支计算时间,六甲则居十天干首位,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故此六甲神,也具有非凡的能力,成为道家护法神。《隋书经籍志 六甲贯胎说》中记载:“六甲乃上帝造物之日”,人乃万物之灵,人体也是小宇宙,因此怀孕也被称为身怀六甲。神用六天创造万物的说法,同时出现于东西方文化中,可谓不谋而合。

这件头盔告诉我们:皇帝贵为天子,人间的地位再高也要将神灵顶戴敬奉于头顶之上,有力的证明了对神的信仰与尊崇。岁月悠悠,中华五千年从夏、商、周到元、明、清,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虽然王朝更迭,人对神的敬仰却从未改变。然而今天统治中国的中共却强制人们相信无神论,把西方马克思当祖宗,发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强制人们践踏信仰,甚至迫害人。中共与历史上任何王朝都截然不同,与中华文明根本上格格不入,截然相反。人只有退出它,找回丢失的敬神传统,才能自豪的宣称:我是中国人,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

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八)

文:刘如 来源:

前文留下子夏所说的那句“贤贤易色”没有解释。说,正是子夏的这段话使他读懂了孔子学问的真谛,敢于在明治前后,商人被人鄙视的时代,下定决心离开政坛,立志投身商界。因此,让我们一同看完他的解读后,再来详谈何为“贤贤易色”。

涩泽荣一的解读

在涩泽荣一解读的讲义中,他对于子夏的整段话(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是这样讲解的:

子夏说,“假如看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发现此人能够做到敬贤好德如同喜好美色般情不自禁地向往和追求;对父母能竭尽全力地侍奉;辅佐君王能抱着忠义之心,将自身奉献其中;与朋友交往,能以诚信为原则,言出必行。此人虽然谦虚地说自己没,没读过书,我敢断言,他已经是个拥有学问的人。”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人能够做到以上的行为,也就等于他已经明白了如何做人的人道,把人该奉行的道义的大致要领,都抓住了。既然此人已懂仁道,不管他是官员,还是农、工、商者,其学问都远在学者之上,绝非只学不做,流于空谈,仅限于所谓的理论研究的学者所能相比的。因此,这样的人即使未读书,也是有学问的人。

可见,涩泽荣一认为“贤贤易色”就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对贤德的向往和喜好,是发自内心的,情不自禁的,如同人见到美色,都会动心一般。也就是说,涩泽荣一对这句话的解释,跟原先的相差无几,认为第一个贤,是动词,“以喜好、向往的内心来自觉敬重和追求”的意思,所以,第二个贤,是名词,是指贤德的人。贤贤就是高兴快乐地亲近贤德,以他们为荣,乐于向贤德者学习看齐,换句话说,就是以提高修养为乐。而色,指的是美色,美丽女子的容貌,男子为此动心,非常容易,也是很自然的心理,这种喜好,不需要谁去劝导,都会自觉追求和喜欢,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但是说到要自觉地喜好仁德,就太难做到了。人会为了私欲,不公而争斗。说我被人误解了,受委屈了,还能不生气,原谅别人,成为这样的,太憋屈了,如何能做到?能心甘情愿就很了不起了,还要高高兴兴地做到,乐于做到,感到十分快乐,如同欣赏眼前的美女一样,这样的人,世上能有几个呢?

显然,他认为对这句话的解释没有错,道理上也是说得通的。所以《红楼梦》里才会有宝玉的先生劝他:如果好德能够像好色那样自觉,好好读书,就好了,这才是正途。

另一解释:改变脸色  端正态度

当然也有另外一个解释,认为这个色指的是脸色的意思,要端正态度,慎重恭敬、认真地待人。

那么哪个理解是对的呢?其实很难下断言。因为这本书历史太久远了,基本没有完整的时间地点和故事脉络,只是一句一句的对话而已。为何会说出来此话,也只能根据前后文来推断。不管是哪种理解,都有道理,都能警醒人把道德看重,至少第一种理解的“喜好贤德,容易到情不自禁,如同喜好美色”,又或者“以喜好贤德,换掉(易有更换的意思)喜好美色”等理解,都能让人重德轻色。只要能起到劝善的作用,应该都不算错。

不过,如果仅仅从开头那七段话来理解,显然,子夏是接过孔子的话而自然说出来的,色,更像是态度脸色的意思。孔子是总结有子的在家孝悌和曾子的对外忠信后,得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所以,子夏才接着说出了对学问的理解。并以“贤贤易色”作为自己的开头。

显然“贤贤”是指好德,亲近贤德之人,来自孔子刚说完的“泛爱众,而亲仁”,表示他明白了夫子的教导,是要以贤德的人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亲近他们,那么既然要亲近有仁德的人,当然要有敬意,表示自己的敬意,就要严肃谨慎,非常认真地对待,态度一定要注意,如果随随便便,就没有诚意了。所以,他认为孔子既然让弟子亲近仁德的人,首先就要端正态度,表示敬意,这是学好,重德的基本态度,于是贤贤易色,就可以理解为,亲近有德之人,向他们学习做人的道理,改变随意不恭的态度(孝敬父母、辅佐君王,对待朋友都要如此)。

而后,孔子回答子夏的话里,没有提到色字,而是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如果根据孔子的这段回答,子夏的“色”字与孔子的“重”字相对应,解释为脸色要庄重。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子夏说的贤贤易色是对的,君子讲仁德,亲近仁德,当然要谨慎,态度要认真严肃,对待贤人,父母,君王,朋友,都要态度端正,谨慎恭敬,不可随意,用现代最能理解的话来理解“君子不重”,就是指君子如果举止、容颜不庄重,轻慢浮躁,那么当然就没有威信,没有威望,谁也不敢轻易相信或跟随你了。一个人的脸色如何,基本上就是这个人的态度了,所以,色,应该在此处理解为态度,待人的态度,直译为脸色更加合理。

明学问真谛  涩泽立志从商  

其实不管哪种理解,只要能起到劝善的作用,就不必深究了。重要的是,涩泽荣一,读了子夏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是为了明白做人的道理,孔子讲的学问,其核心和关键指的是做人的学问,而不是现代理解的知识和技术。只有知识和技术,没有是非善恶来指导,态度傲慢轻狂,就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还可能可悲地成为险恶用心之徒的工具。

读了书,或者即使从老师那里知道了做人的道理,但如果与自己的行为脱节,不能指导自己的人生,只是停留于理论的研究,像是个学说那样,知道了有这样的说法就行了,是绝对不会真的把这些道理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学问的,那就不能算是个有学问的人。而有学问的人也不一定只是读过书的人,只要能领悟仁德,也就是人道,做人的道德,并切身实践,不管他懂得的做人的道理来自什么途径和方式,都是学问。他认为,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学问的实质——学问就是切身实践的人道(做人的仁德)。

涩泽荣一说,他敢于明治六年离开政界,放弃官位,立下了从商的志向,正是源自子夏的这段话,让他领悟了学问的实质。商人被人歧视,源于他们无缘读到孔子的教导,不懂得从商也要重德,一味追逐利益金钱而导致的;而读过书的人,又无法理解孔子的学问,并不真正用于自己的日常行为,停留于空谈,或者当成文学理论来研究,无人懂得只要经商重德,就是君子了,因而读过书的人,不去经商,以为不经营钱,就是君子,实乃大错特错。

为此,他下决心:从今往后,以孔子的《论语》为师,一生无论是自己的生活,还是经商,都要以《论语》来指导。他以经济的成功来证实孔子的学问是实践仁德的学问,完全可以让人成为商界的君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

天佑中华(四):文明启航(2)

文:石方行 来源:

轩辕乘龙飞升之后,中华文明在黄帝的后裔的带领下逐步有序的向前发展着。后来的尧和舜都是黄帝的后裔,他们都十分的有圣德,都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中华文明的文明成果進一步得到完善。

关于事迹在《史记》、《尚书.尧典》等中都有记录。我们这里就说说几则传说的意义。

记得2011年我去山西平遥古城看看,在那里知道关于平遥古城来历的一个传说:此地本是尧的封地,称古陶地。尧帝时期天降大水,百姓无家可归,后来等退去,百姓回家,可是家园都被冲毁,在哪里安家好呢?这是萦绕在尧帝心中一个问题。此时出现一只乌龟,尧帝就对臣民们说:“这只乌龟爬到哪里,咱就在哪里建都城。”这只乌龟爬到这个地方,不动了。尧帝就觉得这是上天的指示,于是就在这里建造了城邑。在建造城池的过程中因为得到乌龟的启示,就建造了乌龟形状的城池。原为夯土城垣,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 ),现存的砖石城墙是明洪武三年,因军事防御的需要而扩建的。在古城中有一株汉柳,三次主干死去又从新发芽生长起来。

平遥古城的整个发展沿革过程我们自不必多说,就说近代,在这座城池中出现晋商的大票号“日升昌”,这对于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十分的深远的。(据史料记载,晚清时期,全国票号共有51家,其中43家总号设在山西,在平遥境内就有22家,且多数集中在西大街上,因此有人戏称此街为中国的“华尔街”。)

山西票号讲诚信,据说清末时一位老乞丐拿着三十年前开据的12000两日升昌张家口分号汇票来兑换,大掌柜查明底根问明缘由之后,都如数兑换了现银。

为什么说此事呢?因为当年尧帝建平遥古城不仅是为了安顿百姓,更是为了后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一个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那很可能很快就会被灭亡。如果文化传统被毁掉,那在今日洪传救人的大法,就会变的很困难。所以在文明的初始,创世主系统的安排了此事。

说到创世主系统安排此事,咱再说说尧帝“迁三苗于三危”的事情。舜在巡视四方的时候发现三苗在长江、淮河、荆州一带多次逞乱,就建议尧帝将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同化西戎。三危山在现在的敦煌附近。到了大禹时代,“三危既度,三苗大序”。(见《史记》“五帝本纪”“夏本纪”)可见圣王之功!

敦煌莫高窟后来成为著名的佛教石窟,里面保留大量的从北魏时期到元代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让人们能从这些雕塑与绘画中了解历史的真相和佛教理论。当然不仅这些,这里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学问“敦煌学”,其涵盖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

大山也好一方土地也好,长期荒芜、没有人烟,那可能就被很多邪的、不好的因素所占据,所以文明初始时期,尧帝迁徙三苗部落来这里,表面上是同化西戎部族,实质上是在这里多撒下文明的种子,也同时让三苗部族改变一下他们的习性,让正的、好的,这茬文明的神性因素渐渐的浸入其中,加之后来渐次来到这里的部族,为了以后佛法东传在这里开凿石窟从而留下神的见证做准备。

这就好比后来被称作“传国玉玺”的和氏璧一样,这玉本身成色、质地是最好的,但只凭这一点根本达不到上天对“传国玉玺”的要求,“传国玉玺”需要一种敢于直言上谏(“真”)的精神,只有这种精神才被赋予神通过天子来管理人间的“凭证”要知道:圣旨虽然是皇上写的,不盖上印章那也是不生效的。而恰好卞和就具备了这种精神。所以当卞和为真相忘我付出(哪怕双脚都被前两任君王斩断,也要向继任的君王证明手中所拿的,不是石头,而是美玉)的精神溶到这块玉中,这块玉才被“点石成金”从而成为代表皇权至高无上威严的象征。

尧帝以仁德治天下,舜帝以孝道著称,无论他的眼盲父亲和后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象如何虐待他,他心里都不生怨恨。而且在《列女传》中记述了娥皇、女英是如何帮助舜躲开弟象设下的圈套的。读起来挺有意思。不妨读者也找来看看。

这一点常人是很难做到的。以致在舜帝在九嶷山去世的时候有人说他尸解圆满。(《神龟记》中有此说。)其实包括尧帝以及先前的一些仁德的帝王在去世时都是尸解仙去,留下的都是衣冠冢。因为他们完成了上天赋予的使命,也算功成圆满。

舜帝走后,尧帝的两个娥皇、女英闻之踏来,因过于伤心,泪水洒在路边的竹叶上,从此竹叶上充满了点点斑痕,“湘妃竹”由此而来。

咱从常识而言,我们现在人的眼泪滴在竹叶上再多,也不会形成湘妃竹,其实这则传说就是表达了尧帝嫁给舜帝的两位女儿根本不是一般人。而都是“天界儿女下凡尘”,演绎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开创一段神传文化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9月17日星期一

站如松 ,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内藏大智慧!

来源:真相传媒

站如松 ,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内藏大智慧!

探讨

站如松 、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这四句形容人姿态的话,对今天的人来说,耳熟能详,有人常用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啊,表面的意思也挺简单,做起来似乎也很容易,可是能坚持成习惯就难了。而为什麽用“松、锺、风、弓”来形容人立坐行卧的这四种姿态?这四句话真正的内涵是什麽?对於普通人来说,恐怕就很少能有人说清了。

其实,这四句话既是对修炼人姿态的形像写照,也体现出了修炼的内涵。普通人要做到这四点,似乎下一番工夫也能形成一个好的习惯,至少在外观感受上是这样。但对真正的修炼人来讲,这却是自然而然就能达到的修炼初步功夫。

站如松,确切的讲,说的是站桩的要求,尤其是在道家的修炼功法中,便於弟子理解,站如松嘛,立地有根基、挺拔、不动摇。

坐如钟,是指在打坐中的状态,象锺一样好像中间是空的,坐那还稳如锺,怎麽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身体得保持正直,坐坐脊柱好像都感觉不到了,身体内似乎都空了,而全身还是松而不懈的状态。

行如风,则是修炼者大周天通了时候的一种表现,走路轻飘飘的,走路生风。同时也是说,修炼者要正道直行,目不斜视,不被五色五音所干扰。

睡如弓,我们发现,睡觉的时候象弓一样的侧卧,不仅是肉体容易放松,实际上身体的脉络也容易保持连通的状态,而仰卧则有些经脉是不通的。孔子也说不屍卧。他把仰卧(偃卧),叫成屍卧,象屍体一样的躺着当然听起来就不好了。而药王孙思邈也从养生的角度谈到了,“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按孔子不屍卧,故曰睡不厌蹙,觉不厌舒。”

“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在中国正统的传承当中,这四个姿态也是被古人所称道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好像是善於养生、很有的样子;而在修炼中,则体现出威仪肃穆、修炼有素的形像。这本来在修炼界中的术语流传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是因为那时的整体社会有非常普遍的修炼文化,人们都很容易理解,各行各业也都讲究静心、调息、打坐的。而今天的人一方面是传承断绝,另一方面是对物质的无度追求,其中一个表现就是怎麽舒服怎麽来。以前的人站那一天可能都仪容不改,现在的人多站一会儿就受不了了;以前的人坐的都是硬木的坐具,坐椅子还讲究坐三分之一,身体要保持正直,现在的人哪儿舒服哪儿靠,沙发往那一坐,整个人都窝进去了。不怪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老人说现在的年轻人,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这也是现在整体社会传承断绝的一种普遍表现。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三国最低调的开国大将,诸葛亮请他做秘书,孙权对他恋恋不舍。

来源:真相传媒

三国最低调的开国大将,诸葛亮请他做秘书,孙权对他恋恋不舍。

说到三国蜀汉资历最老的大将,大家肯定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廖化因为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让他尴尬的名闻天下可是廖化在蜀军中的资历虽然很老。但是有一个开国大将,资历比廖化都老,而且能力也非常出众。

只可惜知名度却非常低!他是谁呢?宗预,荆州南阳郡人。宗预从很早就跟随刘备。只不过他最开始是在张飞手下任职,所以知名度比较低。後来张飞率军从荆州支援刘备夺取益州时宗预的名字才第一次被人提起。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韩国小学校长:修炼法轮功令我峰回路转

来源:正见网

“我天生身体虚弱,很容易疲惫。因此就像生活在药罐子中,离不开药,但是没想到我的小又得了再生障碍性,得经常输血治疗,当时真的就像晴天霹雷一样打在我身上。”韩国金海二业国民崔英淑无奈地表示。

而现今56岁的崔英淑,作为一名妻子、一位妈妈、一个儿媳,却生活平安喜乐,笑容总是挂在她的脸上,但是这一切都不是平白得到的。

很多人羡慕崔英淑,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教职员,经常帮助她做家务活,她的婆婆会给她做各种美味的小菜。不仅如此,还有一对成绩优秀的儿女,儿子长得帅、女儿美丽可人,这是一个万里挑一的美满家庭。但是,之前健康问题却给这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投下难以挥去的阴影。

为了治疗小女儿的疾患,她四处奔波,寻找良方,但都没有明显的效果,作为母亲她至始至终没有放弃,总希望能有奇迹降临,使小女儿恢复健康快乐的生活。

“2004年的一天,我人生的大转机降临在我的头上,从此我开始了崭新的生活。”她兴奋地说。

那一天,崔英淑与女儿经常去的一家药膳坊的院长向她介绍了法轮功,说该功法有益于身心健康,对她女儿的疾病很有好处,就这样用她的话说,“我在疑惑中走上了没想到是终生修炼的幸福路。”

修炼后身心发生巨大变化

修炼后,崔英淑的身体状况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原来从脚到头,全身没有不痛的地方,修炼之后那些明显的症状一下子消失了。等老毛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也慢慢痊愈了。

她说,“修炼之前,每到换季的时候必须吃补药才能挺过去,中医给我号脉的时候,说五脏六腑都极其虚弱,四十岁之后身体将不堪重负。但是修炼14年过去了,这期间我没有吃过一次补药,也没去过一次医院。”

修炼法轮功让崔英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从法轮功指导修炼的《转法轮》书中,了解到人得病的根源是什么,如何才能将病根除,最终令她走出对女儿病情牵挂的漩涡。

“修炼之后,急躁心、恐惧心、悲观情绪和厌恶心等各种不好的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弱了。过去因为女儿的病情我很痛苦,修炼之后我很神奇地摆脱了郁闷,我心中充满了对法轮大法的感激。”

女儿 因修炼获得重生

崔英淑由于一直按照法轮功修炼的宗旨“真、善、忍”来要求自己,注重心性修炼且有规律地炼功,不仅身体恢复了健康,家庭也更加和睦了。与周围人相处和睦,在工作单位也顺利地升职为校长。

她说,“法轮功修炼要求遵照‘真、善、忍’,做到先他后我,随时随地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是责备对方,而是要反思自己的错误。从她开始修炼以来,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出现问题时,都会修自己的心,不会说打击对方的话,努力关心对方、尊重对方。”

“最幸运的是,患病的小女儿也随她走进法轮功修炼中,修炼十几年过去了,她现在不仅十分健康地活着,还参加了工作。”她感慨地说,“无法用语言表达对李洪志大师的感恩之情。”

法轮功在中国传出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引了数以亿计的人修炼,这是因为法轮功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促进社会得到提升。作为一名者,崔英淑认为修炼法轮功有助于帮助人们找回已经迷失于物质中的人性。

希望在中国也可以自由修炼

法轮功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在中国现今依旧受到中共的迫害,这让崔英淑感到很心痛。

“在中国,依旧不能公开说法轮功的基本原理‘真、善、忍’好,中国的老师和学生也被彻底洗脑,只要看到‘真、善、忍’三个字就打寒战、回避。我希望迫害能够尽快结束,中国的老师和学生们也都可以自由地按照‘真、善、忍’修炼,不仅能拥有一个用金钱换不来的健康体魄,同时道德也会提升。”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