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星期六

古人的道德与智慧(二十四)(数文)

文:陆善
来源:正见网

一、陈平智驳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 即位那年,汉高祖刘邦,留下的股肱之臣陈平和周勃,出任左、右丞相。汉文帝颇赏识这两位对西汉王朝忠心耿耿的大臣。

有一次,文帝临朝,笑问右丞相周勃:“周爱卿,你是先帝托孤之臣。你可知,汉朝天下,一年要判多少案件?”周勃心里一慌,忙低声答道:“臣直话相告,实是不知。”

文帝略皱皱眉,再问一句:“那,爱卿可知道天下一年钱币和粮食要进进出出多少?”周勃支支吾吾,终于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文帝心中大为不快。顿一顿,转过脸,问左丞相陈平:“陈爱卿,先帝在时,常夸你神机妙算,聪明过人。那两笔帐,你可知道?”

陈平利索地发话:“陛下,恕臣直言。陛下要知道判刑的大事,请只管问廷尉,陛下要打听钱币粮食的大事,请只管问治粟内史。”

文帝听罢,心中肝火大旺,马上拉下脸:“陈爱卿真是高见!既然各自有主官的官员,要你这位丞相干什么?”

陈平忙抢步走出大臣行列,深施一礼,然后高声回答:“陛下,请恕臣直言之过。为臣的再斗胆进一言,做宰相的,对上要辅佐天子料理国家大事,顺应四季,考虑各种大事;对外要威服、抚顾外邦和各路诸侯;对内要让民心归附,亲如一家,使卿们各司其职。”

听罢此言,汉文帝手抚龙椅,低头沉思。这陈平不仅机智、擅长辞令,更深悟从诀——总理大政,把握关键。想到这儿,汉文帝赞不绝口:“爱卿一番高见,真让孤家茅塞顿开。有道理,太有道理啦。”接着,他转过脸问周勃:“周爱卿,你说呢?”

周勃惭愧得低下了头,心中自叹不如。

不久,周勃称病辞相。丞相一职,由陈平一人担任。

当官第一要明白当什么官,做什么事?不可无所事事;第二当官要敢于担当,要善于担当。

(如今的老百姓讲:中共官员,不是善于、敢于担当,而是善于嫖娼,敢于贪赃!)

二、冯唐妙语救魏尚

云中太守魏尚,镇守边疆,屡建奇功,在朝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可是,在一次向汉文帝报请战功时,他因为误差六颗敌军的头颅,被汉文帝捉拿下狱。不久,南北边塞,频频出事,军情紧急。

当时,有个老郎官叫冯唐,对魏尚遭到如此不公正的处罚,心中不服。他一心想救出魏尚,苦于没有机会接近汉文帝。

有一天,汉文帝乘着漂亮的宫车,在京城里漫游,路过郎署的时候,看见有个老人在迎接他,一问知道他是冯唐,两人热乎地说起话来。

汉文帝在闲聊中,知道冯唐的祖先是赵国人,就夸奖起上的赵将李齐如何勇敢。冯唐认为,李齐的骁勇,还比不上廉颇、李牧。文帝叹了一口气,说:“现在匈奴逞强,屡犯边塞,如果廉颇、李牧尚在,我以他俩为将,还怕匈奴吗?

冯唐见来了机会,赶快想要为魏尚说几句公正话,于是大声说道:“陛下就是得了廉颇、李牧,也不一定就会重用他们……”

魏尚的名字未提到,汉文帝就气呼呼地起身回宫。冯唐感到很沮丧,魏尚救不出来,自己的厄运,却要降临了。

不一会儿,宫中派来一个侍臣,把冯唐带去了。汉文帝和颜悦色地说:“刚才听了你说的话,我一时生气回了宫,这是我的不对。不过,你也得说说,我为什么就一定不能重用廉颇和李牧呢?”

冯唐刚被带进宫殿的时候,是准备受汉文帝处罚的,现在见皇上那副诚心诚意的样子,一颗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

他回答说:“我听说:古时候贤明的君王,派遣将帅出征,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亲自为将帅备车,并授权给将帅,在行军作战中,对军功的奖励和处罚,都由将帅们去决定,再向君王报告。就是以前赵国的李牧,在镇守边塞的时候,赵王命令规定:边关的租税,都由李用来奖励战士们,不要向朝廷缴纳。可是陛下现在能不能也像当年的赵王那样,信任和器重一个镇守边疆的大将呢?举个例说,云中太守魏尚,在守卫边疆的时候,他的忠心和才能,并不比李牧差,全军上下,都愿意为他效力。可是,陛下却为他报功中,敌首相差六个,而将他下狱。魏尚的这些过失,同他的功劳相比,算得了什么呢?所以,我认为陛下即使得了廉颇、李牧,也不一定能重用他们。”

汉文帝听到这里,恳切地说:“我以前这样对待魏尚是错了,你赶快拿了我的命令,到狱中释放魏尚,让他官复原职,立即出镇边疆。”

于是,魏尚又官复原职。

匈奴畏惧魏尚,不敢冒犯,边陲又安定起来。

 三、东方朔三答汉武帝

汉武帝的宫中,有个人名叫东方朔,他滑稽多智,三寸不烂之舌,能令人惊奇。

汉武帝为了长生不老,竟寻求仙丹妙药。据说有一次,一个方士,献给汉武帝一坛“仙酒”,胡绉说是饮了它,真的可以“活一万岁而不死”!

汉武帝当时正忙着,就把它珍藏起来,准备好好享用。谁知东方朔知道此事后,竟把这坛酒,偷偷地喝掉了。汉武帝知道后,龙颜大怒,喝令立斩东方朔。

东方朔被捆后,却大笑不已。

武帝惊问道:“你死到临头了,还笑什么?”东方朔说:“方士说那酒是‘不死之酒’,如果这酒真能让人长生不死,那么,你就无法将我杀死。如果一刀下去,我还是死了,这酒还称得上是‘不死之酒’吗?人哪有不死的?如果皇上为了这‘假仙酒,而将我杀死,不是要令天下人,耻笑吗?”

汉武帝觉得杀了机智的东方朔很可惜,而且也真的怕天下人耻笑他,而终于放了东方朔。

又有一次,汉武帝对大臣们说:“我觉得《相书》上,有一句话是很对的:‘人的人中,如果长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岁。”

肃立在下面两边的文武官员,一齐鸡啄米似地点头称是:“对对对!皇上所言极是!”

只有东方朔却哈哈大笑起来。

汉武帝面露不悦之色:“爱卿为什么要笑朕,难道朕说得不对吗?”

东方朔摇头说:“我哪里是笑陛下呢?我是笑彭祖面长!”

汉武帝不解地问:“彭祖面长,有什么好笑的呢?”

东方期说:“传说彭祖活到八百岁。如果《相书》真的很准的话,那么彭祖的人中,就应有八寸长,而他的脸,就该有一丈多长了。想到这儿,我怎么还忍得住不笑呢?”

汉武帝一听,也不禁大笑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游览“上林苑”,看见有一棵树,长得很奇特,就问东方朔:“你知道这棵是什么树?”

东方朔并不知道此树的名称,随口胡说了一句:“它叫‘善哉’。”

武帝听后也不应声,暗中派人削掉它的枝干,为记号。

一晃几年过去,汉武帝又来到上林苑游玩,又问东方朔那棵树是什么树?东方朔早就把上次的答案忘了,又胡说了一句:“叫做‘瞿所’。”

汉武帝却没忘记,把脸一沉说:“上次你说这树叫‘善哉’,这次又称这树叫‘瞿所’,怎么两次说的不一样呢?”

东方朔愣了一下,但马上笑着辩解道:“大的马叫马,小的马叫驹;大的鸡叫鸡,小的鸡叫雏;大的牛叫牛,小的牛叫犊,人初生时叫小儿,老了叫老头。以前这树叫善哉,现在这树叫瞿所。世上人的老小、生死,万物的衰败、成长,哪有十分固定的名称呢?”

东方朔的巧辩,使汉武帝很是佩服,他连连称赞东方朔:“说得好,说得好!”东方朔讲:“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农夫常年劳作,他们做得好!”

四、徐福上书汉宣帝

汉宣帝的龙案上,放着一封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茂陵的徐福,写来的,信上说:“霍家(霍光的家人们)掌权的时间太长了,他们的子孙人人封侯,连霍家的女婿,都掌握了兵权,权势实在太盛了,连皇上都不放在他们的眼里。皇上如果不采取措施,抑制他们的势力,说不定霍家要走上反叛灭族之路呀!”

汉宣帝虽然对霍家也有成见,可是皇后都是霍家的人,如何下得了手呢?再说,自己对霍家恩重如山,他们也不至于会心怀二心,谋反篡权。他把书信,丢在一边,不予理睬。

没有几天,徐福的书信,又到了汉宣帝的案头,再次提醒皇上,对霍家要提高警惕。汉宣帝仍然把信,搁置一边不理。

几个月后,当汉宣帝第三次收到徐福上书的时候,开始讨厌这个人了。事隔不久,霍家果然阴谋政变,幸好被人告发,没有造成大害。汉宣帝大怒,咬牙切齿地严令将霍家消灭,重赏告发的人,唯独没有赏赐三次上书的徐福。

有人为徐福受到皇上的冷遇,忿忿不平,上书汉宣帝说:“我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个客人,到人家去玩,看见这家的烟囱,是笔直向上的,旁边还堆着不少柴草,就劝告他们说,这种状况很容易发生火灾,应该把烟囱砌成弯曲的,把柴草搬到较远的地方去。那家说:烟囱已经砌了几年了,都是这个样子,从没有出过事。不久这家真的失火了,附近的人都赶去救火。火灾扑灭了,主人请救火的人,到他家去吃酒,唯独没有请那个提醒注意火灾的客人赴宴。后来经人批评后,才把那位客人,请到宴席上坐了上位。

汉宣帝看到这里,觉得那家失火的人,把提建议的客人忘了,这是不足取的。接着,他又读了下去:“茂林徐福三次上书陛下,指出霍家权势太重,应该防止他们走上谋反的邪路上去。如果皇上采纳了徐福的意见,限制了霍家的权力,那么,霍家就没有力量谋叛了,也不致遭到灭族之祸,国家也就没有必要拿出大量的土地和官侯去分封众人。可是,陛下却偏偏不赏徐福,这同遭到火灾的主人独独不请提建议的客人上酒宴一样,是不公平的。这样,以后谁还敢冒着危险上书陛下,去揭露你身边潜伏着的隐患呢?”

汉宣帝觉得这个上书人,说得合情合理,就把徐福召进宫殿,予以重赏,还让他当了个郎官。

五、何武凭剑判遗产,“生死知己!”

西汉的时候,沛郡太守何武,某日受理一件遗产继承案,原告是个15岁的少年。被告是他的姐和姐夫。原来,这少年3岁丧母。是个家产有20余万的大富翁,几年后,父亲病危。他觉得大女儿很不贤惠,女婿又是一个十分贪婪的人,恐怕他们为了争夺财产,而祸及儿子的性命。他家已没有其他亲戚,那富翁于是召集族人在场,写下遗书,决定将全部遗产,都交给女儿,只留下一支宝剑,说是等儿子长到15岁时,再给他。

儿子终于长到了15岁,已经懂事了。一日,他向姐姐、姐夫要那支宝剑。可是姐姐、姐夫哪里肯给。少年就告到郡府。

太守何武,传来富翁的女儿、女婿,并要他们把那把宝剑带来。

太守在大堂上对原告、被告宣读了一遍富翁的遗嘱,问道:“此遗书是否系伪造?”

富翁的女儿、女婿忙说:“不是伪造。”

何武道:“既然不是伪造,你等为何还不把宝剑送上来?”

那两个贪心不足的人,很不情愿地递上了宝剑。

何武对左右的官吏说:“你们看,那富翁的女儿、女婿,连一把宝剑都不肯自觉留给自家兄弟,可见是多么心狠贪财啊!那老翁事先是料到的。所以他认为,如果把财产留给儿子,儿子的性命必然难保。只得把财产暂时寄放在女儿、女婿那里。”

何武说到这里,扬了扬宝剑,又说:“而这把剑,意味着要决断这件事情!他估计,今后女儿、女婿必定不肯把剑给他儿子,到那时,儿子长到15岁了,其智力和体力,足以保护自己。这样,告到州县,如遇到清正廉明的官员,或许能明白他这番苦心,就可为他的小儿作主。你们看,这老翁考虑得是多么深远啊!”众官吏,齐声称是!

何武最后对老翁的女婿说:“根据你岳父的这番苦心,本州判决把遗产全部判给你的小舅子。”

那女儿、女婿,一齐跪在地上,求何武重新判决。

何武说:“你们这两个贪心不足之徒,已经得到10年的好处,难道还不满足吗?”

乡里的老百姓都说:“何武县令,深懂老翁的用心,堪称是老翁的生死知已!判得公平。”

六、张敞宴请众

汉朝,张敞出任京城的行政长官。当时城内小偷很多,扰得人心惶惶。晚上尽管密窗紧门,但无济于事。就连旅店宾客的财物,也时常失踪,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皇帝令张敞,限期捉拿小偷。

张敞微服私访,从一些地方乡官那里,了解到小偷有头领数人,他们靠官府当后台,贪不义之财,筑高楼、建亭榭、置美器、纳丽妾,尽情享乐。张敞按照线索,全部把头领召来。头领们自知罪行深重,个个磕头告饶,情愿把不义之财全部充公。

张敞捋须微笑道:“你们只要协助官府捉拿众贼,立功自赎,非但既往不咎,而且还可补为小吏。”头领们听罢张敞的话,一个个惊喜不已。这下可是因祸得福,遇难呈祥了。可头领又担心一旦小偷们知道自己供出他们,刑满释放后,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张敞说:…如此,这般…一番交待,几多谋略,打消了头领们的顾虑。

头领们回到家,马上准备酒宴,各自邀请本门所有的小偷全来聚餐。小偷听说有好酒喝,一个个洗肠涤喉,准时赴宴,无一缺席。觥筹交错,杯盘狼藉,酒酣近醉,小偷吆三喝四,自诩起窃技高超,赃物颇丰。喝到后来,醉态百出。这时,小偷的头领,神不知鬼不觉地用红土染在他们的衣襟上。

喝得醉醺醺的小偷们,离开头领家后,即被吏卒们包围起来了。小偷们有的突围逃跑,可到了街上,马上被捉住了。原来,小偷衣襟上染的红土,成了明显的标记,他们自己还不知:吏卒是如何识破他们的呢。这天,官府共捕到数百人。从此长安市上,警鼓稀鸣,市无偷盗。

七、晏子劝齐景公施恩于民

齐景公常赏赐后宫,台榭都披上文绣之衣,凫、雁(鸭、雁,喻家畜)吃粟菽(喻粮食)。出巡而看见路上有死人,就对晏子说:“这人怎么死的?”晏子回答:“是饿死的。”景公听了,说:“唉,寡人没有德行,怎么如此严重啊!”晏子答道:“国君的德行十分明显,怎么说是没有德行呢?”

景公说:“你这话什么意思?”晏子答道:“国君的德行施及后宫和台榭;国君的玩物都穿着文绣之衣;国君的凫、雁,都吃着菽粟。国君的享乐,延及后宫的人与家畜,怎能说是没有德行呢?只是臣请大王把这种心意,推而广之,及于百姓,那样还有什么饿死的人呢?国君不推及百姓,而是只求宫内安好,使财物偏聚于宫内,菽粟币帛在仓库内都腐烂了,恩惠不施于百姓,不用公心对待全国,这是桀(夏桀王)纣(商纣王)亡国的原因,百姓叛乱的原因。也都是因为君主偏而不公啊!国君如果明察臣晏婴的话,把国君的盛德,公布到天下百姓那里,那么,即使成汤、周武,也都能赶上并超过他们,也就自然没有饿死的人的现象了!”

八、晏子劝齐景公听谏

齐景公有一次披散头发,乘坐六匹马驾驶的车,带着宫女,驰出宫门。刖跪(断足的看门人)见了,就击打景公的马,又回过身去、背对着景公,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啊!”景公惭愧得不肯上朝。

晏子看到裔敖(人名),便问道:“国君为什么不临朝呢?”裔敖说:“国君披发、乘六马、载妇人而出宫门,遇到刖跪,刖跪打国君的马,又回身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国君羞愧而回,不再出来,因此就不上朝了。”

晏子入宫,拜见景公,景公说:“几天前,寡人做了错事,披发、乘六马、而出宫门,刖跪击我的马,并且回身,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寡人受天下大夫的赏赐,得做齐国百姓的国君,卫护宗庙社稷,今被刖跪责备,羞辱社稷,我还能处在诸侯之列吗?”

晏子答:“国君不要担心。臣听说:臣下没有直辞(直言敢谏),就没有可靠的君上;百姓不敢说话,君上一定有骄矜之行。古代只有明君在上,臣下才敢直言劝谏;君主向善,百姓才不避讳,敢于说话。现在国君有错事,而刖跪直言敢谏,这是国君的福啊。因此,臣特来庆贺!请国君以明君的好善,而赏赐刖跪;以明君的受谏,而礼待刖跪。”

齐景公解开了心头的疙瘩,笑着说:“可以这样做吗?”

晏子说:“可以的。”于是,齐景公下令:加倍赏赐刖跪。

当时的朝野听了,万众欣喜,平安吉祥。

(笔者附言:中共是魔,传统文化是除魔的神药。中共一见,吓得哆嗦;一带一路,谎言被戳;卖国贼皮,即将剥落;窃偷骗抢,黑手被捉;魂飞天外,梦断南柯!好人欢迎,越读越乐。雄鸡一唱,天下大亮。欢声雷响,邪党将亡!)

(均据清代康熙御定《渊鉴类函》)


from 气功

佛家故事:留下不坏肉身的柯云尘

来源:

清代福建福州象园村有位名叫的村民,又名柯普谋,生于道光四年(1824年)。柯云尘十三岁时就立志一定要修炼佛法,然而世间俗事很多,最终无法出家为僧,只能在家信佛修佛。他就利用空余时间经常到莲花山面壁打坐。长大后,柯云尘以制伞为业,成为一名制伞工人。他做的伞选用青竹为伞骨,工艺精致考究,非常经久耐用,顾客无不称赞。因此伞店老板很器重他,给他的工薪也特别高,但他一贯省吃俭用,把剩下的钱救济别人。很多人都被他的善良与无私感动,有的人甚至将其誉为活菩萨。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黄历九月十五日,他在家中忽然召集众人告诉他们道:“吾将西归”,说完就盘腿打坐而逝,世寿七十三。在当时人的宗教观念中“西归”就是去佛国世界。而且他逝世时,还有祥瑞彩云环绕其居所,令众人惊叹不已。按常规逝世后数日之内就要入棺埋葬,因为受过他恩惠的人很多,大家纷纷赶来祭拜告别,所以没有立刻入棺。这样人们又发现一件奇事:柯云尘去世后多日遗体没有经任何特殊处理,依然面色如生,绝无丝毫腐坏的迹象。

柯云尘遗体不坏的神迹,使众人认为他已在佛法中修成正果,便将柯云尘不腐坏的肉身供奉起来,将他生前居所改建为寺院。因为曾有瑞云环绕,便起名为“瑞云寺”。在收拾柯云尘遗物时,发现了一方刻有篆书“柯文”的印章,于是人们又尊称柯云尘为“柯文佛”。瑞云寺建成后香火旺盛闻名遐迩,成为福建百年名寺,柯云尘的遗体也一直在其中保存不坏。民国35年(1946年),中华民国海军元老,萨镇冰还特地送来一块题有“佛法无边”四字的横匾。

可惜后来中共发动文革,完好保存了七十年的不坏肉身竟就此被毁。2013年12月象园村瑞云寺这座百年古寺,在未经驻寺同意,未获得补偿款的情况下被强拆,中共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偏袒纵容毁寺驱僧,此事当时已有大陆多家媒体报道。

柯云尘虽未出家,但遗体自然不腐坏,可见他是真正的人。修炼不是只有出家这一种形式。从不坏肉身及瑞云寺的遭遇,可知中共几十年来不仅不尊重宗教信仰,而且一直在破坏宗教,亵渎信仰。前期不断发动各种运动直接破坏,后期则利用人们的信仰、善念,将寺院宫观都当成搞旅游发财的工具,一旦有更大的利益,例如开发商圈地等便不惜使用强拆等手段毁坏。中共之罪恶触怒上天,人神共愤,最终必有遭恶报的那一天。然而无数中国人都曾在被动加入中共党、团、队组织时,在无知无奈中发毒誓为其奉献一切,如果毒誓不解除,当中共遭报时必受其牵连。要想在那时,唯有声明(可用化名)退出中共的一切组织。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五)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日本自古将《贞观政要》视为帝王教科书,不仅源于其具体讲述了很多守成时期的要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此书一直围绕着“为君之道”在展开具体各个方面的论述,非常系统完备,也即是说,该书不仅仅在讲具体的君王的业务处理,而是把唐太宗这位君王为何会这样做决断,为何会这样处理政务的道理,宗旨,讲的明明白白,这不仅对高层领导能起到培训的作用,对一般人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交流,处理工作和业务也是大有启发和裨益的。

帝王关系百姓的命运

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会把帝王教育看得最重要,原因很简单,他的言行举措,关系到整个和百姓的安危,一国民众的命运,几乎就掌握在他的手中,因此作为帝王,中国讲帝王无私事,会被赋予极高的要求,现代人所说的随性而为,是不被允许的,比如宋徽宗,之所以会被金国掳走,并非因为他个人有多么残暴,相反如果他仅仅是一位普通人,还是一位难得的才子,诗词歌赋等文学修养也很高,历史对他的评价,也是精通音律和书画,文艺素养很高。如果他只是一位普通文人,只从事自己所好,也不为过,但是宋朝却因此积贫积弱,这不是音律书画本身有罪过,而是作为帝王,不可以此作为要务。

帝王是奉天命照顾国民的天子,能够履行好这个天命,勤于政事,忧虑天下大事,才是其要务,而宋徽宗,却沉迷于音律书画(只把音乐等技能的修习当作娱乐消遣所用,失去了古代圣王用音乐等治国修德的正用),对选贤任能的大事不用心,以至于奸臣为祸,小人得志,蒙蔽视听,这才使得国家民不聊生,外族侵犯。奸臣尽管有罪,但毕竟最后却是宋徽宗自己所选择任命的,自己不明忠奸给小人机会为恶所造成的。岳飞最后被奸臣秦桧所害,国家百姓备受欺辱,就是奸臣当道的后果。

从这个意义来看,坐在帝王的位置,却不履行帝王的要务,不管作为一个普通人,你在其他技能上是如何突出和优秀,都是犯了大罪。帝王的喜好和为人,决定着国家的走向,所以是首先要接受严格教育的对象,不仅仅要接受一般的基本教育,还要在自己的本分和要务上,亲自去实践作为帝王的仁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古代的大儒,之所以被国家请为帝王之师,严格教导皇子,为的正是这一点。而古代一开始的教育,原为贵族皇族的教育,也是这个原因,越是地位高,责任越大,影响越大,对其个人的要求也就越高,这就是为何在儒家首部经典中,阐明学习的基本要点就是成为有的君子后,第二篇就是“为政”篇的原因。

经典的价值:开宗明义  匡扶正道

那么针对从政者,这些具体管理国家,影响百姓和国家命运的君臣,孔子是如何教导的呢?是不是很复杂很难懂呢?是不是很高深,一般人无法理解呢?绝对不是的。

著书立言,有一个特点,就是开宗明义,恨不能将自己所要留给后人的道理,讲的清清楚楚,谁看都能理解,马上就能实践,这原本就是立言写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懂得多少深奥难懂的辞藻,如何能把人给绕糊涂了为能事,而是要匡正人的思想,造福后代。只不过当年古代的语言,是古语,当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很难懂,其实对于当时的人来说,就是很普通的语言,所以真的不难。人活在世间碰到的烦恼和难题,几千年来,没有本质的改变,是相通的,不过是语言表述不同罢了。

所以,我们看宋朝开国宰相赵普,就凭孔子这部《论语》,就能辅佐开国帝王赵匡胤开创天下,也能治理天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孔子的教导,记录进《论语》的,都是简单易懂的语言和道理,都是开宗明义的,谁都易学易懂的。那么《贞观政要》的作者也不会例外,他不就是儒生吗?他当然知道儒生的要务和著书的目的就是导正国家。他当然也会把自己记录太宗君臣处理政务的目的写的清清楚楚,那就是针对从政者,尤其是君王,讲明为君之道。所以,一切的内容,都会围绕为君之道来记录和整理。期望成为后世帝王最好的榜样和培训内容。绝不是历史事实的简单流水帐的记录。因此开篇就是“论君道”。

那么回归正题,看看孔子到底在“为政篇”中,讲了什么样的“为政要道”。懂得了这个要道,再来看《贞观政要》,就会变得十分简单。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真义

在《论语》的第二篇“为政第二”中,开宗明义,起笔就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一语道破天机,那就是“为政以德”四个字。是不是很简单呢,很好懂呢?孔子一生讲的就是仁德,为政以德,那不就是以仁德治国施政吗?仁德是什么,仁德不就是“人德”吗?不就是人该奉行的做人的道德标准“仁义之理”吗?作为君王或者臣子,手中握有权力,其仁义不就体现在要拿手中的权力来仁爱百姓,施行仁政吗?今天讲的人道精神不就是仁道精神吗?仁者,人也,这能是偶然的吗?所以帝王的手中权力,不是为私的,是用来照顾百姓的。

那有人可能说了,哪里会这么简单,“为政以德”底下,不是还有话吗?对,就是底下的话,让今天的人感到很是困惑,以为孔子讲的是要维护帝王的权利和地位似的,要完全不分是非地服从于帝王的感觉,这是后人误导的结果。我们看看这句话的原文全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大家看看,这句话其实多简单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孔夫子说,治国为政,要重德,怎么重德呢?譬如北辰,也就是北极星,定位在核心,不变不动,其他众多的星辰都要围着北辰,以北辰为核心来运行。

这里哪个字提到权力地位呢?没有,那个譬如北辰,明显就是在打比喻,给如何理解“为政以德”在打比方,让人进一步理解,如何具体以仁德为政,德就是一切政务展开和执行的核心,任何政事都要围绕德这个北辰来展开,以它为标准。以德为核心,德就像北辰一样,是你们治国者的方向,准则,宗旨,绝对是不变不动的。

真不知道到了最后,为何会被后人歪曲成权利和地位。成了强调至高无上的帝王权威,不可违背,绝对服从的解释了。明明讲的是道德为核心,明明是在教导帝王要把德看作北辰,不可动摇,结果在中国大陆的解释和电视剧的解读中,变成了现在的曲解。

日本经济之父的,在其讲义中,也对此论述得十分清楚,他也说,孔子告诉我们,要把德看成是跟北辰一样,是不变不动的原则,所有的行为和举措,都要以德为核心,围绕德来展开。那么具体的,我们留待下次再续。看看最终,古人有宗旨的施政和我们今天个人的人生,有什么本质上的联系和启迪。


from 气功

2018年11月2日星期五

古人的道德与智慧(23)(数文)

文: 陆善
来源:

 一、秦惠王“特送”屙金牛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富强,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惠王为了与六国争雄,不断蚕食其他小国。在夺回河西以后,又加紧了对蜀国(在今四川中西部)的进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论兵力,蜀国远不如秦国,但蜀国凭借险要地势,集中兵力扼守险关,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使敌人攻入,也是断前绝后,瓮中捉鳖。所以秦国对蜀,屡攻,屡败,折了许多兵将,仍难以通过秦岭。秦惠王为此寝食不安,多次亲自察看地形,多方打探蜀国虚实,终于,灵机一动,茅塞顿开。

从此以后,秦军停止了对蜀军的的攻打。蜀军恐有偷袭,不敢怠慢,仍严守险关。半个月后,蜀军上下,都在议论一件稀奇事:说是在离蜀军关隘不远的艰险地段,有一头金牛,屙的屎—全是!消息很快传到了蜀国国君那里,他将信将疑,派了一个心腹之人,前去察看。

心腹之人,前去一看,果然如此:一头三倍于大黄牛的大石牛,屹立在道旁,屁股下面,有几堆碎黄金。那个心腹,把这些黄金收起来,疾马回宫,将黄金献给蜀国国君。

蜀国国君,正愁国库空虚。听到这个喜讯,不由得心花怒放。为防止别的国家,抢先下手,他立即派出军队,前往保护,同时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遇山开路,逢水架桥,使天堑变通途,筑成了一条通到都城的运输道,金牛终于顺利地运到了蜀国宫中。

蜀国国君,迫不及待想看金牛屙黄金。可是等了几天,没有什么黄金从牛屁股里落下来。他困惑不解,绕着金牛,转了好几圈,生气地问心腹:“这金牛怎么不会屙黄金了?”

心腹战战兢兢地说:“启禀大王,小的实在不知。”国君大怒:“你竟然谎报军情,戏弄寡人!来人,将他拖下去斩了!”可话音刚落,卫士进门来报:“秦军已经兵临城下!”蜀国国君,大吃一惊,宫中顿时乱作一团。

原来,秦惠王察看地形后,觉得强攻蜀国不行,得用智术。当他打听到蜀国兵少力弱,国君求富贪财,心思迫切 时,就派人秘密凿制了这头庞大的石牛,悄悄运到通往蜀国的最艰险的地段,暗中在石牛屁股后,撒放了几堆碎黄金。然后叫他的部下,四处散布谎言,骗蜀国国君上当。

这样,蜀国在前面开路运“牛”,秦军就在后面悄悄尾随。当金牛运到蜀国都城时,秦军自然也尾随、暗到了蜀国。

做人必须正派,莫贪意外之财。国君更须养亷,不可贪财淫乱。多少昏君,皆因贪淫亡国,真是可悲可叹!

二、 燕昭王从善如流

纪元前318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乘机攻打燕国,杀死了燕王哙。

不久,燕昭王即位。为了收复失地,他亲自登门,向燕国贤者郭槐,请教,向他寻求贤能人才的计策。

郭槐说:“成帝业的国君,把贤人作为老师看待;成王业的国君,把贤人作为朋友看待;成霸业的人,把贤人作为大臣看待。但是,连国家也保不住的国君,则把贤人作为奴隶看待。大王如果虚心听取贤人的教导,恭恭敬敬地拜他为师,那么,天下的贤人,就会归附到燕国来。”

燕昭王说:“我倒真想向所有的贤人学习,只是不知道先去召见谁最合适?” 郭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国王想用千金,去买一匹,但三年过去了,也没有买到。有个大臣对国王说;“让我来为大王效劳吧!”过了三个月,那个大臣,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可已经死了,就花了五百两黄金,把马骨买了回来。国王大怒道:“谁让你用重金去买马骨的?”大臣说:“一匹千里马的骨头,尚且花了五百黄金,更何况活的千里马呢?天下的人,必然认为大王是诚心买千里马的人,肯定会把千里马,送上门来的!”果然,不到一年时间,就得到三匹千里马。

郭槐讲完故事,又说:“现在,大王如果真想寻求贤人做老师,那就请从我开始吧。连我郭槐,都能受到重用,何况比我更有能力的人呢?他们一定会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燕昭王觉得他讲很有道理,就为郭槐修建了宫室,并把他作为老师看待。

这件事传开以后,很多贤能的人,从各国前来,投奔从善如流的燕昭王。燕国依靠了这些人才,最后终于打败了齐国。

三、孟尝君幼时难父

薛公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曾在齐国当。他有个儿子叫田文,是农历五月初五生的,田婴认为这个出生日子,是不吉利的,就对田文的母亲说:“扔了,不要养他了!”但田文的母亲,偷偷地将他哺养。

有一天,田婴看见田文,就大骂妻子道:“谁让你养大他的?”田文的,吓得不敢讲话。田文向父亲叩头后,问道:“父亲大人,您为什么不让养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田婴说:“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会长到大门那么高,将来对我们父母不利。” 田文问父亲:“人的命运,是由天支配的呢,还是由大门支配的?”

“这……这……”父亲被问住了。田文又接着说:“人的命运.如果由天支配的话,父亲何必忧愁呢?如果是由大门支配的话,可以把大门开得更高些,谁能长得那么高呢?”

过了些日子,田文问父亲说:“儿子的儿子,叫什么?”田婴答:“孙子。”“孙子的孙子叫什么?”“玄孙。”田文又追问:“玄孙的孙子又叫什么?”田婴答;“这我就不知道了。”

于是,田文紧接着说:“您在齐国受重视,当了宰相,历经三位君王,齐国的疆域并没变大,但是,您私人的财富却积累了万金,幕僚之中一个贤人都没有。您后宫的人,身穿精纱细绫,可是一般才士,连粗服也穿不上;您的仆妾有剩余的饭粱肉食,而一般才士,竟连糟糠都吃不饱。现在您还尽力地积蓄贮藏,想把它留给您方才所说的那不知道的孙子、玄孙和玄孙的孙子,却忘掉国家的政事,一天比一天地败坏了!我真觉得好奇怪呢。”

田婴听了,觉得儿子十分明事理,将来一定是有用之才。从此之后,开始喜欢他了。

后来,田婴派他主持家事,接待宾客.田文的名声,也逐渐传开了。田婴死后,田文继承父亲的职位,做了薛公,他就是孟尝君。

四、齐王封丑女为后

战国时代,齐宣王主政时,采取了一些清明的政治措施,使得齐国国力得以发展。可是,在齐国强盛后,他自认为国泰民安,便开始追求享乐,不理朝政,平日亲信和重用一班阿谀奉承的奸臣,对忠臣良将却猜忌和排斥,使齐国面临着重大的政治、经济危机。一天,齐宣王在富丽堂皇的雪宫里,大设筵席,同亲近的大臣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观赏宫女们翩翩起舞。正在高兴时.宫廷侍卫,赶来禀报:“大王,大门外有个长得很丑的女人,吵着要面见大王.说有要事报告,还要入宫侍候您呢。”

齐王听了,很不高兴,但又好奇地想:“我后宫聪明活泼的美女,多得数不清。再漂亮的女人,也不敢说有资格侍候我,这个丑陋的女人要么是神经病,要么真的有些本事吧?”想着,便传令丑女晋见。

齐宣王一见丑女,果然长得奇丑:前额宽宽的,眼窝深深的,背有点驼,身体粗胖,头发黄乱,肤色黝黑,穿戴破旧不堪。在场的宫女和大臣们,没有不掩嘴暗笑的。

齐宣王冷冷地问道:“你这个丑女人,为什么要闯进来见我?”丑女说:“我叫钟离春,今年已过了40岁,找了很多人家,没有一个男人肯要我。听说大王在雪宫里设宴作乐,特来要求大王收留我做侍妾。”

齐王哑然失笑道:“听着,钟离春!我宫里美丽的嫔妃有的是。你如此奇丑,乡下人都不要你,我怎么会要您?难道您有什么奇才吗?”

钟离春笑了笑,说:“我没有什幺奇才、天才,只不过会表演各种动作,以它们来暗示和比拟国家大事。”

齐宣王惊奇道:“那你就试试吧,说得好,我收留你;说谎呢,立即推出宫门斩首!”

于是,钟离春睁圆,咬紧牙齿,挥动手臂,拍着膝盖,大声喊道:“危险!危险!”停了一下,便问齐宣王:“您懂我表演的动作的意思吗?”

齐宣王莫名其妙,问问左右,他们也都摇摇头。齐宣王只好问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啊?”

钟离春回答道:“睁圆眼睛,就是要您提高警惕,消灭战祸;咬紧牙齿,就是望您忍痛接受忠臣清官的规劝批评;挥动手臂,就是把那班不干事、专捣鬼的奸邪小人赶跑;拍膝盖,就是要您拆除供人游乐的雪宫!”

齐宣王听罢大发雷霆,说:“好大胆的乡下丑女,竟敢胡说八道!”命令侍卫将钟离春推出门外斩首。

钟离春大笑遭:“我死不足惜,只可惜您不久也要死了。”

齐宣王大怒:“我怎么会死?!”

钟离春说道:“秦国商鞅变法后,非常强盛,常派兵向东作战,现在齐国边防松弛,岂不是战祸吗?所以我要睁大眼睛。有忠臣,国家才平安,现在您一味沉醉于酒色,忠言听不进,难道不应硬着头皮广开言路吗?所以我要您咬紧牙关,听取逆耳的忠言。大王又被一班只会吹牛不干实事的小人包围,他们是要贻误国家大事的,所以我提醒您,挥动手臂,驱赶他们。您修建这么豪华奢侈的行宫,搞得国库空虚,百姓,这等于坐在火山上啊,难道雪宫不应拆除吗?大王有以上四大过失,国家形势十分危险,自己还蒙在鼓里呢!这样下去,您不是迟早要给人杀头吗?我怀着一颗忠心来劝告您,您要杀就杀,我死而无怨。”

这一番有情有理的话,顿使齐宣王浑身冒着冷汗,猛然惊醒。他立即宣布撤去筵席,将钟离春带回王宫,封她做了王后。在她的帮助下,励精图治,齐国很快恢复了强盛局面。

五、季梁劝魏王息战

季梁日夜兼程,向魏国的都城赶去。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高照,他都不敢停一停步。他必须赶在魏王发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之前,回到魏国,劝阻魏王不要做这种蠢事。

当他回到魏国都城,一打听情况,许多大臣都反对攻赵这件事,只是无法劝醒魏王,都在摇头叹气。他们提醒季梁说:“这么多大臣都没有办法改变魏王的主意,你何必去自讨苦吃呢?”

季梁早把个人得失、甚至生命,都置之脑后,直向王宫奔去。魏王看见季梁大汗淋漓地走进宫中,以为外面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就要他静下心来,慢慢地说。

“我这次外出,遇见一个很奇怪的人。”季梁告诉魏王说。

“这个人怪在什么地方呢?”魏王这几天被大臣们反对发兵攻打赵国的事,搅得昏头转向。听见说遇到怪人,感到很新鲜,催着季梁说下去。“事情是这样的,”季梁接着说,”我在路上碰到一个坐在马车上的人,正往北方赶路,我问他到哪里去呀?他回答说要到楚国去。我告诉他楚国在南方,怎么往北方走呢? 他不以为然地说:‘你不用担心,我的马跑得快极了。’我又劝告他说:‘马跑得快又有什么用呢?你是方向搞反了!’他依然十分自信,说:‘你瞎嚷嚷什么呀?我有很充足的路费。我的车夫有很娴熟的驾驭技术,何愁走不到楚国呢?’我知道再劝也没用,叹了口气说:‘可惜你把好车好马用歪了,你这样走下去,离楚国不是越来越远了吗?’那个人不再答话,驾着车还是向北方飞驰而去。”

“真是一个怪人!”魏王感慨地说。

“这个人能不能走到楚国,这不用我们担心。”季梁不失时机地转换了话题:“可是如今大王要发兵攻打赵国,却直接关系到我们魏国的成败得失。大王依仗地域辽阔,兵精粮足,就无缘无故地去攻打赵国,借以扩张魏国的领土,成就霸主之业。可是,这样不明智的行动,必然遭到赵国和天下人民的强烈反对,那么,大王要做天下霸主又怎能够得到呢?这种举动越多,离大王的目的地就越远,这同驾车向北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魏王听了季梁的话,没有像以前那样大发雷霆,而是夸奖季梁说得很有道理,当即取消了攻打赵国的计划。

六、优旃三次谏秦帝

优旃是秦国的宫殿演员。别看个儿矮矮的,长得挺丑,可是能说会道,令人发笑。

初冬的一天,秦始皇在宫中设宴,犒劳文武大臣。不巧下起了雨。在宫外台阶下站岗的卫士们,衣服淋得湿漉漉的,一个个冷得嘴唇发紫,牙齿打颤。优旃唱了一段戏,走出来看到这种情景,同情地对他们说:“我来想办法让你们休息。不过,一会儿我呼唤你们,你们就得高声回答说‘有!”卫士们点头称是。

优旃回到宫中,高声呼道:“卫士们!”卫士们在外面齐声答道:“有!”优旃说:“你们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却要在雨中站立着,而我虽然长得又矮又小,却很幸运地在宫中休息呢。”

秦始皇听出优旃在诉说卫士们的艰苦,就说:“一半卫士,回屋休息,到时再出去换岗。”

又有一次,秦始皇召集群臣商议,想修一个几百里长的大苑囿,养各种各样珍兽奇禽,供他玩赏。优旃故意赞叹地说:“陛下,这主意真是太妙啦!多养些兽在里面,待敌人打来,您只要命令它们用角去抵挡就是了。”秦始皇笑笑,放弃了修大苑囿的想法。

秦始皇死后,儿子胡亥为秦二世。为了使京城咸阳,更加美观,竟下令把城墙油漆一遍。这下可要消耗很多很多钱财、劳力呢。

优旃听了这命令,拍手吟唱道:
城墙漆得溜光光,
敌寇来了不能上;
城墙漆得油荡荡,
敌寇一爬准粘上!

优旃唱完,却又故作为难的样子说:“只是油漆过的东西,不能曝晒,要阴干,漆才不会脱落。我看陛下还是先建一座能把整个城罩起来的大屋子,再油漆城墙吧。”秦二世一听,只得摇摇手说:“那就算了吧。”

七、 赵后婉词责齐王

齐王想讨好赵国,派了一个使者,去看望赵威后。赵威后接过使者递上的书信,放到案桌上,也不拆读,就问使者道:“这几年,贵国的收成好吗?百姓还好吗?齐王也好吗?”

齐国使者,见赵后把齐王的书信,置之一边,心中不悦,又听威后先问齐国的收成和百姓,最后,才问齐王,更是不满。

他提高声音说道;“尊敬的威后,我奉齐王之命来看望您,现在您不先问齐王如何,却先问起年成和百姓了,这不是尊卑贵贱颠倒了吗?”

威后笑笑说:“我可不敢苟同你的话。试想,如果齐国颗粒不收,百姓们就不会存在。没了百姓,哪里还有国君呢?我问的话,恰恰是先根本、后枝节的。”

使者撇撇嘴,站在那里没有答理。

“齐国有个叫钟离子的隐士,他很好吧?”赵威后也不计较使者的态度,继续说了下去,“这个人对于没粮的人,他都给他们东西吃!对于无衣服的人,他都给他们衣服穿。他是个帮助齐王抚养百姓的人,为什么现在还没让他 功成名就呢?”

齐国使者静静地听着,原来傲慢轻侮的神色,减少了许多。“还有个叫叶阳子的人,常常同情那些丧妻丧夫的人,抚恤那些失去父亲、没有孩子的人,救济贫困穷苦的人,补助那些衣食不足的人。这样一个辅助国君、养育齐国百姓的人,为什么到如今,还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呢?”威后如数家珍,侃侃而谈。使者坐立不安起来,不时地瞅着威后的脸色,见她仍像原来那样温温和和的,才安下心来,继续听下去。

“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也很好吧?她摘掉自己的首饰,至老不嫁,奉养父母。这是一个引导百姓 一心向孝的人,怎么至今仍未受到齐王的接见呢?两个贤士没有成就功业。一个孝女没有受封。齐王如何能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尽管赵威后的语气,仍是那样的平静温柔,可是,齐国使者的脸上,己渗出一颗颗汗珠。

赵威后似乎没有看见使者的窘态,缓缓地站了起来,在房子里踱着步子。突然,她像看见一个丑陋的怪物、令她厌恶似的,带着十分不快的语气说道:“于陵仲子还在吗?这个人,上,不对齐王称臣,下,不治理自己的家,对自己 不求结交诸侯。这样一个引导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至今还不杀掉他呢?”

使者满脸通红,大汗淋漓,唯唯而退。

(均据清代御定《渊鉴类函》)


from 气功

2018年11月1日星期四

历史故事:色心渎神招奇报

来源:正见网

晚清文人李庆辰,字“筱筠”,别号“醉茶子”,生平家世不详,晚年居住于天津。他将自己亲历和听说的各种奇闻异事加以整理,于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成书,取名《醉茶志怪》。这本书中记录了一则色心亵渎神灵而遭报的事例,在此简介给大家。

在庆都(地名,在今保定)有一座古庙,多年失修,无人主持,供奉的神像大都色彩剥落。唯独庙宇后殿中有一个婢女,衣裳鲜丽光洁,美丽动人。有个狂生姚某,自诩风流能做几首歪诗,见到了塑像后色心大动,于是就提笔在婢女塑像胸前提了一首含有下流挑逗意味的淫诗。

姚某回到家里依旧色心不息,到了晚上,忽然听到院子里响起了一阵身上佩戴的玉环玉佩因走路而发出的相互碰撞之声,他扒着窗子看过去,只见月光映照下一个走了过来,赫然便是庙中所见的婢女。他思想里全是色欲念头,根本不去考虑事情是否正常,反而欢喜异常的连忙开门让女子進来,甚至对方一進来他就要拥抱。女子怒道:“再这样粗鲁,我马上就走!”

姚某放开女子,女子则主动坐到他腿上,他神魂颠倒的不知所措,心里正陶醉着,忽然感觉腿上的女子变重了,双腿顿时被压的痛不可忍了。再仔细一看,哪里是什么美女,根本就是庙里驮石碑的赑屃,也就是石刻大乌龟压在自己腿上!双腿无法移动,腿骨几乎要被压断了,他扯开喉咙哀嚎求救,其他人听到后赶紧找了几个力气大的人才把石龟搬开。石龟虽然移开了,可姚生的双膝已被压坏残疾了。

我看了姚某的故事,不由想起《封神演义》中开头就是讲对女神动了色心,提了淫诗亵渎神,导致亡国大祸,今天人们把其当成小说。然而姚某的例子却是作者亲自收集来的,有很大的,由此推想也许《》中的许多故事并非文人虚构,而是真实。由此進一步分析可得出结论:神是真实存在的,亵渎神明是有罪的,是要招致恶报的,狂生姚某就是前车之鉴。今天中共宣扬的“无神论”对神的亵渎远超纣王和姚某,未来必有大祸临头之日,“”绝非虚言。

资料来源:《醉茶志怪  泥女》

原文如下:庆都有古寺,多年剥落,亦无僧住持。后殿站像有侍婢,衣裳鲜洁,容光鉴人。有狂生姚某,见而情动,戏题一诗于其襟云:“巫峡巫山几万重,不知神女在何峰。阳台料得难相遇,从此思萦五夜钟。”归斋冥想,梦寝颇劳。忽闻院中环佩琤然,隔窗视之,一女子步月而来,叩扉请入,即庙中之侍婢也。士狂喜,纳入求欢。女曰:“如此狂暴,妾即去。”生释手。

女含笑坐生膝,回顾流盼,芳香袭衣。生神荡情摇,莫知所措。俄觉双股重压,痛不可忍。细视非女,乃庙中石屃赑也。转侧不能,腿骨欲折。急呼人至,觅数健夫始舁下,双膝废矣。轻薄之行出于士子,岂习气然与?而以淫词亵渎神,宜其获显报也。舞笔弄墨者戒之。


from 气功

兰陵公主杨阿五

文:古韵
来源:

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第五个女儿。她温柔婉顺,知书识礼,美丽可人,杨坚对她特别宠爱。

北周重臣王谊在帮助杨坚平定司马消难的叛乱中立了大功,且与杨坚是老朋友。为表达信任和感谢,杨坚与其结成儿女亲家。于是,年少的阿五以准公主的身份嫁给王谊之子王奉孝。杨坚的隋朝取代北周后,杨阿五被封为。隋文帝夫妇亲幸其第以示恩宠。

然而好景不长,王奉孝因病夭亡,杨阿五按制须守孝三年。一年多后,阿五的公公王谊上书文帝,请求让公主除服。此事被御史杨素弹劾,把文帝弄的很尴尬。王谊虽没有受责罚,但认为好心没好报,不免抱怨。后来有人告发,文帝就赐死了王谊。

阿五婚姻受挫、公公又被赐死,爱怜小女的文帝夫妇十分愧疚,决心为她再选一门好亲。当时有两个优秀人选:阿五的二哥——晋王杨广的小舅子萧瑒、文帝的宠臣柳机之子柳述。文帝拿不定主意,就请著名相士韦鼎来帮忙定夺。

这个韦鼎可了不得!他通晓阴阳八卦,尤其擅长相术。他曾经先后预言:“陈霸先将称帝建立陈朝;杨坚将称帝取代北周;陈朝在陈后主手上灭亡”等,这些预言都全部应验。

韦鼎把两个人好好看了看,对文帝说:“萧瑒会封侯,却没有让妻子尊贵的相貌;柳述也会通达显耀,但最终却不能保住自己的职位。”文帝心想:我贵为皇帝,对人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决定一个人的职位,这不算个什么事儿。他非常自信的说:“职位是由我决定的。”于是选定柳述为驸马。文帝对柳述恩宠有加,悉心栽培,不在话下。

但柳述与重臣杨素结怨,又卷入仁寿宫变风波。隋炀帝杨广登基后,把他流放岭南。炀帝又令兰陵公主改嫁。生性刚烈的阿五以死相拒,上书要求免去公主封号与夫同徙。隋炀帝大怒不从。挚爱的父母离开人世、兄弟们为争王位而、两次婚姻不幸,一系列的悲剧熬干了阿五,她的身体迅速垮掉了。临死前她对兄上表:“生既不得从夫,死乞葬于柳氏。”不久,兰陵公主忧愤而死,时年三十二岁。

兰陵公主志节坚贞,《隋书》收录其事,赞曰“质迈寒松”。

兰陵公主的事迹感动了一代代人,在现在的许多影视作品中也时有表现。不过,我最感兴趣的却是那个韦鼎,他的预测怎么那么神奇、准确?如果隋文帝地下有知,对于爱女阿五的遭遇,不知作何感想——痛心?无奈?——也许在命运之神面前,连皇帝也不过一枚棋子而已。


from 气功

古风悠悠:田子方不回礼

来源:

侯是魏文侯的儿子,战国初期魏国的国君,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推向高峰。魏武侯之所以成为一代明君,与他的一位分不开。田子方身为国师,经常以言行劝导国君。

有一次魏武侯出行,途中遇见国师田子方下车行礼。田子方却没有回礼。魏武侯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有钱的人能对人骄傲,还是的人能对人骄傲?”田子方说:“当然是贫穷的人能对人骄傲啦,有钱的人哪里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对人骄傲就会亡国,对人骄傲就会失去封地。失去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主对待他的;失去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以家主对待他的。贫贱的人呢,话不听,不和自己的意愿,就穿上鞋子就可以走了,到哪里得不到贫贱呢!”魏武侯马上向田子方谢罪。

田子方以言行来教导国君,必须要国君。如果一个国君好大喜功,不能听进别人的建议,十个田子方也被驱逐或杀掉了。

注:内容出自《资治通鉴》周纪.周纪一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31日星期三

日本商界之父涩泽荣一尊奉孔子《论语》为宗师

作者:刘如

日本商界之父涩泽荣一尊奉孔子《论语》为宗师。(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在现代中国人的心中,认为孔孟之道,是落后的老古董,殊不知,日本近代资本经济的根基,文化理念,价值观,都是通过涩泽荣一(1840年~1931年,被誉为日本资本经济之父、商界之父)企业界之父终身追随孔子的教导而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孔子论语》的智慧,被日本资本家巨商活学活用,成为了指导日本资本经济、领导各界商才的导师。

涩泽荣一,一生熟读儒家经典,最后以孔子的《论语》为宗师,投入商界40年,以建立银行开始,导入资本经济模式,毕生实践《论语》的教导创建了500多家企业,奠定今天日本经济的模式和根基。毕生心得融进他的着述

写读书笔记的目的

今天读他的《论语与算盘》(也就是论述义和利完美结合的书)感慨很深,使我想起历史上唯一一个,独奉《论语》二十篇就成为宋代一代著名宰相的赵普。为何一本《论语》,就能使他们拥有和经营之才,秘诀何在呢?

赵普很遗憾没有留下如何运用《论语》的专门的着述,如果有,应该叫做《论语与治国》。而涩泽荣一,日本儒者,为了解答后世的疑问,揭开孔子被后世学者蒙蔽误解的智慧的真谛,他以儒者的灵魂和头脑亲自从商,驾驭商才,以40年的事业生涯和巨大的成功,亲自证实了孔子的伟大。为我们留下宝贵而现实的见证。

宋代名相赵普,清宫殿藏画本。(图片来源:公有领域)

所以,今天拿出他的《论语与算盘》,并写下点滴随读感悟,跟着一代儒商的思路,与大家共用祖先的智慧,领悟真正的,期待大家都能活用祖先的智慧,解开现代人生和的各种难题。此为读书随感的目的。旨在抛砖引玉,复兴传统,智慧地应对人生。

孔子的金钱与富贵观被严重曲解

《论语与算盘》是涩泽荣一晚年为培养后代企业家的演讲稿。被视为日本近现代商界的经营哲学基本论,直到今天,都无人可代替他的地位。他一边讲与利益的关系,一边破解人们对孔子的曲解之处,道出孔子的本意。我们首先看第四章里,有一节论述孔子富贵观的内容。

涩泽荣一说,孔子被历代儒者误解最严重的就是关于富贵和财富的认识。这些儒者自以为是,毫无根据地断定,“富贵之人没有仁义王道之心,所以要想成为仁者和君子,就不能有富贵的念头”。他们把这样的偏激的认识归于孔子。“其实翻遍《论语》的全部二十篇,也找不到任何类似的句子,反而看到一些孔子关于经商的间接论述。”“如果我断言说,为了获得财富,孔子甚至愿意成为地位低贱的马车夫,恐怕世上的道学者们(空谈理论、并不是用孔子的教导修正自己言行的小儒)会惊得目瞪口呆。但事实如此,这是孔子亲口所言。”

不要说道学者,就是我们这些没读过私塾的,没受过传统教育的现代人,听了以上涩泽荣一的话,都会很震惊,这是真的吗?看来要读原著才行。涩泽荣一给出了真实的证据。他写道:《论语》中有这样的话,“富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意思很明白,就是说,富贵可以求得,即使是成为赶车的车夫,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可求,那就从事自己喜欢的。这句话,本没有轻视富贵的意思,但是儒学研究家们,都将他理解成孔子鄙视富贵,这是极大的误解。

书中还举例《论语》“里仁”篇记载的句子:“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涩泽荣一认为,这句话,孔子并非轻视富贵,而是让人走正道来获得富贵,让人“以其道”得之,以正道经营的意思。下句,是说,如果不能以正道获得财富,那就安贫乐道。

我个人理解,“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以理解成:不以正道得到财富,贫贱就无法摆脱。不去也,就是不能去掉贫困的意思。所以,根本不是鄙视富贵,否则,孔子让弟子学成为官,参与国政,不正是为了管理,治理国家,经营好百姓的生活,如果百姓都很穷,怎么叫好官呢,怎么能太平呢?这不是很矛盾吗?孔子绝对不会对富贵和金钱本身有排斥和贬低之意,而是让人正用财富,以正道取得。也就是经商要符合道义。看孔子的原话,也根本没有鄙视富贵和金钱的意思。涩泽荣一正是读原文获得的真知。

读书随感:莫忘孔子教育的初衷

儒家经典,浩瀚如海,然而,人们忘记了孔子教导做学问的本来目的和意义是学以致用,这原本就是国学(儒家学问)的本意。孔子兴办教育的初衷,是要培养君子,用以驾驭各种治国之才,帮助管理国家,经营事业,让天下百姓过上太平富足的生活,改变春秋战国时因人心不古、道德下滑而造成的纷乱社会,让百姓远离战争之苦。

这些思想都涵盖在《论语》中,《论语》被视作经典之首,也就是后世认为的四书五经之首。然而后世学者,却忘记了孔子创办教育的初衷,把研究各种典籍,熟记各种学问为荣。好像记住了多少典籍,就是有学问了,殊不知,孔子让人读书,读古代各种经书典籍,为的是做人,成为有仁义的君子。先以高尚的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己的言行,然后驾驭各种才能和技能,或入朝为官,或经营商业。孔子的教导,是为了弟子们修正自己,而非显示自己懂得多少经书,然后死读书,死抠字眼,并仅仅以自己书本上学到的纸上谈兵的见识来给孔子的《论语》进行各种所谓的研究和限制人的狭隘注释,然后形成各种学派。人们盲目跟从和崇拜这些各种学派下的定义,误导了后世的学者。

真正的读书,应该自己读原文,各种注解,因为古语难懂,可以作为参考,却不可下定义。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学派,不管多么著名,都不可盲目跟随。偏听偏信。孔子说:君子不器。就是不要形成固定而狭隘的见识,限制自己和别人,可偏偏人们都给忘记了。

都能学习涩泽荣一的学习态度,必然能自己领悟到很多东西,活学的智慧。


from 气功

忠孝两全百邑考

文:百鸣
来源:

姬昌第五子百邑考为救其父西伯侯,被杀死。虽然因不听其父临行之言,险害了其父性命。而作为一名臣子儿子,愿意舍命救父也算是忠孝两全了。

一:西伯侯临行嘱咐 来见者会临大难

西伯侯告众臣曰:“吾今东去朝歌见帝去也。吾闻纣王不设朝政,宠着妲己之言,自乱天下。吾若到朝歌入内,亦因命必谏。我有七年囚阻,众文武不得来见我,若来见我者,吾身必与您惹大灾临身。吾身灾退时,方可归国,那时破无道之君。众文武并吾子皆听吾言者。”众群臣、皆应喏。

二:西伯侯辞母特嘱 莫让武王去朝歌

西伯侯先去辞老母太任。西伯侯曰:“上启母亲,如今儿子东去朝歌见帝去也。更后七年方可来也。我母保重岁寒,休忧儿子。”老母哭泣与儿子相别。太任曰:“尔若到朝歌至内,可以着善言谏之。纣王是不仁无道之君,恐误我儿之命。”西伯侯曰:“我母善保岁寒,儿命不妨,只合有七年大囚之灾也。”姬昌当日自课吉凶,告母曰:“去后誓不得教武王子来觑我,必有大祸临身。”姬昌道罢,别武王上路。

三:百邑考救父遭大难

有姬昌第五子百邑考言曰:“孙儿乞去探吾父姬昌。”众大臣依言,有大臣散宜生来谏:“臣启,曰莫教百邑考去。姬昌去时,曾言但不得来吊问,恐惹大祸临身。”百邑考不从之言,便辞祖母,将物上路,言道:“拚我一命,去见我父。”言了东行。有大夫上奏太任曰:“令教祁宏,将兵保护姬昌之事。”

四:大戏开锣演 人人有戏份

其实人生如大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说白了就是在开创。百邑考扮演的是忠孝的长子,而武王是后来的明君。所以西伯侯在见母亲时曾叮嘱,千万不要让武王去见他。说明西伯侯知道武王将来会成为一代明君。而百邑考没有这份责任,他的存在就是忠孝的代表。没有对和错,只是角色不同而已。

或许他们都是天上的神仙转世,来开创人间文化的,否则怎么会如此巧合呢?

出自:《平话》中卷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四)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一直把看作是守成时期的明君,不断研究他的思想和策略,并活用于现实社会,这跟《》里的一段君臣问答有关,而且这段问答,就出在开宗明义的首篇《论君道》。从这段话里,看出太宗的三大素养:仁明武。

创业与守成,哪个更难?

在《论君道》里,记录了这样一段太宗与和魏征的君臣问答:贞观十年时,唐太宗问身边侍从的大臣:“在帝王的事业中,创业与守成,哪件事比较艰难呢?”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业的时候,各地豪杰竞起,你攻破他他才投降,你战胜他他才屈服,这样看来,还是创业艰难。”魏征回答:“帝王的兴起,一定是在前朝衰乱的时候,这时推翻昏乱的旧主,百姓就乐于拥戴,四海之内也都会先后归顺,这正是天授人与,如此看来创业并不艰难。然而已经取得天下之后,骄傲放纵,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而徭役没有休止,百姓已经穷困凋敝而奢侈的事务还仍然不停,国家的衰败,常常就是这样开始的。这样看来,守成更难。”太宗说:“玄龄当初跟随我平定天下,历尽了艰辛,多次死里逃生,所以知道创业的艰难。魏征替我安定天下,忧心出现骄奢淫逸的苗头,必使国家陷入危亡的境地,所以知道守成的艰难。如今创业的艰难既已过去,守成这一难事就成当务之急,得考虑和诸公一道慎之才好。”

日本家守屋洋在其《讲义》中,对这段话是这样理解的:“太宗即位时,唐王朝已经摆脱创业的危机,正要进入守成的时期,太宗的话,正是面对这样的时候,表明自己的治国意向和决断。”守屋洋认为,从太宗的回答,可以看出要回答创业与守成,哪个更难,本就是个大难题,两者都各有各的难处,难的内容不同罢了。不过,创业就如开辟自己独自的道路来登山,仿佛找不到类似的雷同的经验和方法,即使想学,也很难学习。但是守成则不同,通过对王朝灭亡过程的分析,大致能找到某种程度上相似的共同点,这样就能找到一定的方法,避免国家的灭亡。所以,即使是素质一般的人,也能摸索到一定的规律,学到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因此,他认为,《贞观政要》这本书,是守成时代的君主,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对应政务,处理国事的心得,是历代天皇和幕府将它视为帝王教科书的最大理由。

高层领导的要责:定方向

不管日本人如何看待太宗关于守成的心得,我们却能领悟到一点,那就是高层领导者,必须非常明白自己的主要职责,就是首先明确将来的方向,也就是说,懂得如何带领大家,将这条国家的大船平稳地驶向正确的目标。要定出大致努力的方向。这就跟现在的企业董事长一样,必须懂得分析自己企业的现状,弄清自己的处境,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主要位置,定下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

太宗之所以会有这样一段对创业和守成的君臣问答,很显然,源自他所处的位置,一国之君,必须为国家定下努力的目标,否则一旦判断失误,就会导致沉船灭亡的危险。可见太宗非常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父亲那一代,而是真正的获得了一个新的王朝。面临的主要业务,不再是到处征战,要征服四方威胁的豪强,而是基本稳定下来,也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于是他不得不思量,如何把父亲辛苦开创的,传至自己的基业,平稳安定地传承下去。

太宗由于正好处于创业过度到守成的时期,也同时经历过帮助父亲创业的过程,因此,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不仅对创业的艰难和做法十分清楚,也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未来如何守住基业的问题,征战不能用来治国,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虑。可见他是一位非常理性而明智的君王。对自己的要务和责任,十分清楚。那就是一定要根据现实的处境和位置,定出合理的治国施政的方向。此为识时务者。绝不脱离现实。

谦恭的态度  明智的决断

太宗是国家首领,当然最后需要自己下判断,他为了明确自己未来的航向,不敢刚愎自用,而是明白兼听则明的道理,毕竟一个人的见识和信息是有限的,领导的决断,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必须谨慎,因此,他每逢有疑虑,就会跟群臣商议,再三考虑,把自己的思路,打开来,表明自己的思想,共同研究。君主勤政懂得自己的要务,思虑国家大事和方略,大臣们必然会根据君主的思考方向,踊跃出谋划策,这才有了这场论答。于是跟随太宗创业的房玄龄道明创业的艰难,而魏征主要在守住基业上用心,所以强调守业的难度。两个大臣各有见解,我们看太宗,不仅不被大臣各执己见的观点所带动,反而非常明白两位大臣都是为了国家担忧,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很快做出合情合理的决断,两者都对,但是魏征说的,更加符合现在的现实,所以他不仅道出自己的最后决断,而且是整个细致分析为何会这样决定,让大家在守成上用心,杜绝守成时期最容易犯下的错误,谨慎对待,不可骄奢放纵。

这样处理政务,大家想想,不仅体谅创业时期,曾为他出生入死的老臣,认同、感激老臣的艰辛付出,同时,分析现状,让持有不同政见的臣子都能心服口服,原来自己的君主是这样考虑问题的,真的是明智通透,还交代的清清楚楚,毫无隐瞒,开诚布公,让创业的老臣不至于心寒,还理解了君主的英明决断,大臣之间也绝对不会因政见不同而闹出矛盾和帮派。这就是太宗堂堂正正,谦虚谨慎,推心置腹的素养。关键还是为人的修养。带臣子既能谦恭体谅,又能拥有英明的见识,不会被大臣的偏执所左右,勇于决断。

帝王三大素养:仁明武

这就是太宗作为帝王的三大最优秀的素养——仁、明、武。仁,就是要体恤臣民,君王最大的仁,就是清醒认识自己的主要责任,永远要把握正确的航向,善用各种人才,治好国家。为此就要兼听谦恭,广开言路。天下事和大局才能把握好,不至于判断失误,陷入灭亡的处境。能仁者,必懂体恤百姓,也就能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这才能区分大臣不同的见解,哪个才是当务之急,哪个是长远的方向,哪个不合时宜。此为明。有了明智的见识,就能够当机立断,此为武。

附原文:贞观十年,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对曰:“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言之,草创为难。”魏征对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欲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我定天下,备尝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30日星期二

视频:2018年神韵艺术团新秀技巧表演

来源:神韵官方Youtube频道。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Technique Collection 2018 (2018年神韵艺术团新秀技巧表演)

Shen Yun Performing Arts’ rising stars present a range of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techniques. Physically rigorous and exquisitely expressive,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involves systematic training in dance fundamentals as well as difficult flips, spins, leaps, postures, and tumbling techniques. It is an incredibly rich art form that has developed over 5,000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is now being revived and popularized again by a group of performing artists based in upstate New York.

NOTE: This video only showcases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techniques and combinations. It does not depict an actual Shen Yun performance, which involves a live orchestra, costumes, backdrops, and often storytelling, and which tours nearly 200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each year (https://www.shenyun.com/tickets).

艺术团年轻的领舞演员们近日来展示了高超的技术技巧。您看到的中国古典舞是传承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形式。自2006年起,总部设立於纽约的神韵艺术团,每年巡演五大洲,令这种艺术形式为全世界人所熟知。

身韵、身法、技巧加上表演是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基础。视频中展示的是中国古典舞技巧组合,与神韵演出也不是一回事。神韵演出还包含现场乐队伴奏、服装、天幕、舞蹈和舞剧,每年在全世界的18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https://www.shenyun.com/tickets)。

Classical Chinese Dance Technique Collection 2018 (2018年技巧表演)


from 气功

《封神演义》有感:子牙降妖法术高 堪比悟空火眼睛

文:刘易 来源:

在《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悟空的本事可谓高,其实悟空的本事确实很高,而姜子牙降妖的能力似乎更高一筹。

一:精被姜子牙定住

过了里面坐下,子牙曰:“借小娘子右手一看。”妖精曰:“先生算命,难道也会风鉴?”子牙曰:“先看相,後算命。”妖精暗笑,把右手递与子牙看。子牙一把,将妖精的寸关尺脉住,将丹田中先天元气运上金睛,把妖光钉住了;子牙不言,只管看着。妇人曰:“不相不言,我乃女流,如何拿住我手?快放手,傍人看着,这是何说?”傍人多不知奥妙,齐声大呼:“姜子牙!你年纪太大,怎干这样事?你贪爱此女姿色,对众欺骗,此乃天子日月脚下,怎这等无礼,赏为可恶。”子牙曰:“列住!此女非人,乃是妖精。”众人大喝曰:“好胡说!明明一个女子,怎说是妖精?”

二:打死肉身困住琵琶精

外面围看的挤拥不开,子牙暗思:若放了女子,妖精一去,青白难辨;我既在此,当降妖怪,显我姓名。子牙手中无物,止有一紫石砚台,用手抓起石砚,照妖精顶上响一声,打得脑浆喷出,血染衣襟。子牙不放手,还摺住了命门,使妖精不得变化。两边人大叫:“莫等他走了!”众人皆喊:“算命的打死人!”重重叠叠围住了子牙命馆。

三:琵琶精显原形 姜子牙洗清嫌疑

话说子牙用叁昧真火烧这妖精,此火非同凡火,从眼鼻口中喷将出来,乃是精气神炼成叁昧,养就离经,与凡火共成一处。此妖精怎麽经得起?妖精在火光中扒将起来,大叫曰:“姜子牙!我与你无冤无仇,怎将叁昧真火烧我?”听见火里妖精说话,赫的汗流浃背,目瞪口呆。子牙曰:“陛下请驾进楼,雷来了。”子牙双手齐放,只见霹雳交加,一声响亮,火灭烟消;现出一面玉石琵琶来。纣王与妲己曰:“此妖已现真形。”

四:姜子牙高超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虽然将白骨精的肉身打死,却难以洗清自己的嫌疑,让唐僧认为自己是被冤枉的。而姜子牙同样也是火眼金睛,却可以将妖精的魂魄定住,用真火将琵琶精的原形烧出,可见姜子牙的能力非同一般。

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也曾想将孙悟空从丹炉里烧出原形(悟空的原形是一块石头)都没有做到,看来这位被元始天尊认为修不成仙,只能在人间享福的姜子牙的真正来历并不简单。或许他才是《封神演义》中的高人吧。

注:内容出自《》第十六回 子牙火烧琵琶精和第十七回 苏坦己置造虿盆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29日星期一

西人美女博士:从瑜伽、太极拳到法轮功(组图)

澳洲珀斯的(Tegan Davies)从事环境工作。她谈及中国音乐、古人修身养性与天人合一的关系时,总是让中国人感到惊讶。

戴维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源自于中国一门上乘的佛家修炼大法——法轮功。戴维斯在西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时常和中国学生谈论中国的文化,法轮功成为她们之间必谈的话题。

2014年11月,戴维斯参加一个学术会议,空闲时教有兴趣的人炼法轮功。一位来自中国的博士生听到炼功音乐,不禁“哇”了一声。他说,“我记得小时候常听到这个音乐,后来就没再听到。”他当场跟戴维斯学炼法轮功。这事发生在澳洲昆士兰州凯恩斯(Cairns)。

曾经有一位来自台湾的女孩学完功后,十分感谢戴维斯,“你以一个西方人的角度给我讲法轮功的故事,我很感动。”她握著戴维斯的手,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你……”

很多人感谢过戴维斯,因为从她那里知道了法轮功。戴维斯说,“我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感谢,而是想要人们知道法轮功对他们有益,就像我一样,法轮功让我获益良多。”


2014年11月19日,戴维斯(Tegan Davies,中间拿横幅的女士)参加法轮功在西澳海港城市弗里曼特尔(Fremantle)的游行

解决压力的秘方

戴维斯开始学炼法轮功是为了减缓精神压力。2012年,戴维斯攻读博士时,学习压力很大,常掉头发。因为她的个性是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许多很小的事情,别人根本不在意的小事,都会让她烦恼和困惑,带给她不小的精神负担。

为了缓解压力,戴维斯一到周末就喝酒,但酒精麻醉过后,压力依然不减。她尝试过瑜伽和太极拳,但也只是能缓解一时的压力,最后,她也都放弃了。

这些努力失败后,戴维斯想起了法轮功。几年前戴维斯的拿到一张法轮功传单,并给了她。炼法轮功的效果立竿见影。很快,戴维斯不再脱发,还长出不少新的头发。原先很多的忧虑一下子减轻或没了,精力更能集中,戴维斯感觉“学习上的压力减轻了很多”。

法轮功简单舒缓的功法动作很容易学会,但对于法轮功经书中阐述的修炼道理,戴维斯坦承,作为西方人,并且从事科学研究的她“一开始很难理解”。但她保持开放的心态,因为“妈妈教过我,我们人并不一定知道每件事”。

渐渐地,戴维斯能理解这来自中国的修炼文化;而且很快,她发现她学到的科学知识跟法轮功讲述的修炼道理有相通之处,也能帮助她理解修炼的道理。

修炼法轮功后,戴维斯内在的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独立,生活更快乐。

“以前,别人工作出了成果,我总要说我也能做出来。现在,我会真诚地恭贺对方。”按照法轮功的要求去修炼,戴维斯觉得自己能越来越多地考虑别人,而不是自己,所以,压力和烦恼越来越轻,越来越少。


图为戴维斯(右)在西澳内陆城市Kalgoorlie接受当地媒体采访

妈妈的改变

虽然妈妈为戴维斯牵上与法轮功的缘分,但戴维斯炼功以后,妈妈并不太支持。每年戴维斯回到西澳南部的家乡两三次,每次回家,她都因为一些事情和妈妈吵架。

终于,戴维斯意识到自己的不对。法轮功教导的“打不还手,骂不还手”,她没有做到。“我跟朋友说话都很友善和气,为什么不能对妈妈也这样呢?”戴维斯说。

于是,戴维斯努力改变跟妈妈说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并跟妈妈分享自己修炼法轮功的点滴体会,逐步消除妈妈的疑虑。

2016年11月,戴维斯参加澳洲“反活摘SOS汽车之旅”活动,和其他七名中西一起,驾车前往西澳州远郊的中小城镇,向当地民众、媒体和政府揭露活体摘取法轮功学员器官的事实。

戴维斯的妈妈见到了汽车之旅的两位成员,她们都遭受过中共酷刑、刚从中国来到西澳。面对活生生的见证人,戴维斯的妈妈明白中共对法轮功学员的迫害离她并不遥远,并非与她毫无关系,她理解了女儿的行为与用心。

这两位老年法轮功学员,尽管遭受精神与肉体上的双重迫害与打击,都很乐观、豁达,这种精神风貌让戴维斯的妈妈很佩服。

“终于,妈妈也开始炼功。”戴维斯说。


戴维斯(Tegan Davies)参加在澳洲西澳州首府珀斯城市中心的活动,向民众介绍法轮功

生围着听她讲

因为修炼的缘故,戴维斯开始了解原本完全陌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帮助她更好地和中国学生沟通。

有一次,戴维斯跟一群中国学生说,“我认识三个中文字,就是真、善、忍。”他们都很惊讶,问她怎么知道的。戴维斯回答,“我炼法轮功,所以知道这三个字。”中国学生更震惊了,“什么?你炼法轮功?”他们让戴维斯坐下来,围着她,问她一系列问题。

“是不是生病了,法轮功不让你上医院去看病?”

“不是,这是中共媒体故意造出的谎言。”戴维斯跟他们解释,“法轮功没有叫人不去看病,如果生病了想看医生,可以上医院。因为法轮功祛病健身效果好,我们通常无需看病。但如果有必要去看病,没有人拦着你不让去。”

戴维斯告诉他们“天安门自焚”是中共一手导演的骗局,中国学生也大吃一惊。“世界其它地方怎么没有听说过法轮功学员自焚?为什么只有中国才有这种事?”戴维斯说,“做这个事的不是法轮功学员,是为中共媒体做宣传用的。法轮功教人不能,因为自杀是有罪的。”

戴维斯讲了一个小时,回答这群中国学生的各种问题。最后因为戴维斯有事不得不离开,讨论才结束。

2016年2月,戴维斯所在系的教师和学生到Rottnest岛度假。期间,戴维斯跟大家说她将免费教法轮功。当时一位来自中国的教授还不理解,因为他觉得这是被中国当局禁止的。

戴维斯回答她,“我知道。但在澳洲这是合法的,我可以教。”“而且,她是很好的功法,让人健康。”

第二天清晨,几位中国学生和教授,包括戴维斯的博士生导师,来到海边跟她一起炼法轮功。海风很大,吹在身上凉飕飕的,但他们都坚持炼完了一个小时。

来源:正见网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历史故事:发毒誓赌咒毁全家

来源:正见网

在唐朝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至805年),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界村有个叫堰典的人。他的不守妇道,与别人有婚外的奸情。一天他的老婆又偷了家的一条手巾,被邻居发现了,直接追到了堰典家,向其讨要。

堰典却不辨是非对错,一味的袒护老婆,最后与老婆一起同邻居争执起来。邻居吵不过他们,觉的受了委屈,一怒之下就把堰典的老婆与人通奸,又偷窃之事当众说出来了。这堰典也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他居然用发的方式反驳:我老婆既没有私情,也不曾偷窃过。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那就让我全家都被雷霆劈死!大家见毒誓都发了,到了这一步,再争吵下去也没必要了,就各自散了。

当天夜里,起了大风暴雨,雷电如同发怒了一样打下来,把堰典家的房子给劈了,堰典和老婆以及家中男女五六人全部被雷打死了。到了天亮,雨还在下,邻居看见堰典家房子倒塌成了废墟,雷电引发的大火还在燃烧不已。村民们也都来了,众人在火里把堰典和他老婆搜了出来,俩人尸体都烧的如点燃的蜡烛一样,火焰久久不熄。大家赶紧对上天行礼跪拜,求神明不要再烧了,火才熄灭。但见堰典的肋骨上题了一行字:傻子想保住老婆的名声,却拿全家性命作赌注抵押。堰典妻子肋骨上写着:与人私通还偷盗。村民把这事禀告县令,请他派人下来调查,当地老百姓都知道了此事。

丈夫爱护妻子是对的,但不辨对错的袒护就不对了,拿全家人的性命发毒誓更是大错特错了。人在发誓、赌咒的时候会通达上天,神灵会听到这誓言,并使其兑现。记载中堰典发毒誓拿全家赌咒,神就让其誓言兑现,雷劈下来毁了其全家的例子就是典型。因为古人普遍都相信神的存在,也就知道不能随便发誓。当今的一边宣传无神论,让人不信神,另一边又不断的通过要人加入党、团、队的方式,让人发誓为其党“贡献出一切力量”“牺牲一切”。人们不信神后,不知道发誓时有神在听,就敢随意发誓,以为就是走个形式而已,然而不管你信不信神,神都将使你的誓言兑现。

共产党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可谓坏事做绝做尽,正如老百姓说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共产党做不到的”。善恶有报,共产党未来时,这些发过毒誓的人就要拿自己的性命去偿还共产党的罪业,真的“牺牲一切”给它当陪葬了,这不是和堰典一样大错特错了吗?那么发过毒誓,误入过党、团、队的人该怎么办呢?办法就是:声明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这样就可以破除毒誓,未来中共遭被淘汰时,就与你无关了。这退出不是到中共那里退,而是到海外退党网站上宣布退出,而且不必使用真名,化名或小名就可完成。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华亭堰典》

原文:唐贞元中,华亭县界村堰典,妻与人私,又于邻家盗一手巾。邻知觉,至典家寻觅。典与妻共讳诟骂,此人冤愤,乃报曰:“汝妻与他人私,又盗物。仍共讳骂,神道岂容汝乎?”典曰:“我妻的不奸私盗物,如汝所说,遣我一家为天霹。”既各散已。至夜,大风雨,雷震怒,击破典屋,典及妻男女五六人并死。至明,雨尤未歇,邻人但见此家屋倒,火烧不已。众共火中搜出,觅得典及妻,皆烧如燃烛状。为礼拜,求乞不更烧之,火方自熄。典肋上题字云:“痴人保妻贞将家口质。”妻肋上书:“行奸仍盗。”告县检视,远近咸知。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22)(数文)

文:陆善 来源:

一、“小诸葛,神机妙算!”

张鷟做河县的县尉时,有一客商的毛驴,断了缰绳,不知去向,且同时丢了驴鞍。客商寻访三日,音讯皆无,只好报给县尉,求助侦察。接到报案,张鷟心有良谋,但推却,说:“不要急于破案。”果然,那盗驴贼,当夜,将驴放出,而藏匿其鞍。因为一条毛驴,在那时,不值几个大钱。而鞍子却价值五千。

这时,张鷟说:“有办法了,此案破可,指日可待了。”于是,张鷟令失主摘掉驴笼头,不要喂驴食料,让它饿着,并放掉驴子,任它游走。

人只在远处,隐蔽跟踪。

驴子识途,饿了想吃料食,便又向昨日喂它的地方,走去。搜查其家,驴鞍子,正藏于草堆之下。

人们谈笑时,都称赞:“张县尉是小诸葛,神机妙算!”

二、断刀得盗,诚心为民

李复享,年八十,考中进士,调任临晋县主簿。有一次,李复事率人去州府,护送官马。中途,与其他马商,同宿于“骡马客栈”。夜,有个强盗,杀了一匹马。事发后,李复享说:“凭马,无利可图,必是借马复仇。”于是,逐个查索客栈的往来过客,发现马贩子中的一个人,袋里藏有佩刀一柄。主簿对这个马贩子说:“你这刀上沾有血污,如果是马血,置于火上,刀色必然变黑。”其人闻之,低头服罪,果因与同城人,有仇图报,而杀其马。

之后,李复享迁任南和。有盗作案,割去民家牛耳。李复享召集村民列队,使牛家牵牛走过。当行至一人面前,牛忽然惊悚跳跃。审讯其人,纶招认:是自己,割其牛耳,服罪。

评曰】

李复享所以能断刀破案,源于他通达物性的原理之故。然庐州之狱吏却不能断此类案件,而八旬老吏李复享,则能决断,这说明除了懂得物性的原理之外,尚需加以分析案情。

太常博士李处厚,得知庐州有人欧斗致死,前去验尸,采用“糟裁灰汤之法”,能使别人查不出伤害的痕迹。有老吏献计:以赤油涂之,以伞遮之,以水浇之,其伤必现,而发现痕迹。按照老书吏提示的验尸方法,果然是伤迹宛然。

知识从谦卑学習来,经验从刻苦积累来,这都靠有“诚心为民”的态度生发。所以诚心为民的态度,最可宝贵!

三、重证据不重口供,更不能逼供!

向敏中在西京时,办理一案。一个,夜过村寨,叩门投宿,不许。无奈,只好权且宿于主人家的车库内过夜。更阑入静之际,发现有盗,扶一妇人,并一包裹衣物,越墙而出。僧人自念:“我来住宿,并非主人同意接纳。如今主家,人财俱失,明日必定拿我是问。此地不可久留,走为上策。”不料,跌跌撞撞,竟误坠枯井之中。可巧,主家那位妇人,已经为盗所杀,投尸井内。

天明之后,主家寻踪至井,捉拿僧人,告到县衙。经过毒打,审讯逼供,僧人无奈,招认:假供“引诱妇人出逃。因害怕主人追捕,遂将她杀死投尸枯井,本人亦不慎失足井底。所盗财物,置于井旁,不知何人取去。”

结案之后,上报州府,府吏皆云:“僧人口供可信,可以判处。”唯白敏中,持不同意见,只凭口拱,不见赃证,令人生疑。

于是,向敏中再次提审僧人,叮嘱其:“实事求是,原原本本地讲出真情实况。”与此同时,向敏中又派出府吏出访。吏就食于此村中饭店。店中老妇,得知吏从州府中来,便问道:“那个僧人怎样?”府吏谎说;“昨天已被打死。”老妇又问:“如果再抓到贼怎么办?“答:“这宗案子,已经判了,既使抓住凶犯,也不再造究。”

这时老妇才说:“唉!你们冤枉了好人。其实,杀害妇人的,乃是村中少年某甲所为呀。”并悄悄指明,某甲的住处。

府吏悄悄地将某甲捉拿归案,某甲交赃认罪,人证物证俱全,僧人无罪释放。

人们都说:“向敏中大人,真是难得的清官呀!”

【冯梦龙评曰】
前代清官办案,多是采用得力之人。而得力之人,是自下而上的公认、公举。如今的一些官员,都是出钱买来的,把官吏视为交易的商品。这种人,办案必然是以权谋私,怎能不出冤案?

四、“周新如神,冤魂有幸!”

浙江按察使周新,赴任途中,偶见自己所骑的马头,蝇虫团聚,嗡嗡乱叫,周新心细入微,使人沿着形迹,察看所以然的原故,发现一具暴尸,弃于道旁。身边除一块印记的小布之外,别无它物。

周新细致的取此物证,带往任所。接任之初,按察使(周新)令人去市上买布,买了一次又一次,周新均不中意,屡嫌不佳。又打发人去别市的布店采购,终于买到一块印有标志的、同暴尸遗物相同的布。传讯布主,原来就是越货的劫布贼。

另有一次,按察使周新,正在官厅,办理公事。忽然一阵旋风,刮进一片异乎寻常、少见的树叶。众人说:“城中没有这种树木,唯独一座古寺里,才能见到。而古寺离城甚远,岂不怪哉?”

在众人的议论中,周新悟道:“必是寺中恶徒,杀人掩埋于树下,冤魂以飞叶,来告贼徒。”于是,周新发掘该寺树下,得女尸一具,冤魂昭雪,凶手伏法。

人们都说:“周新如神,冤魂有幸!”

【冯梦龙评曰】

周新,海南人,由乡试选御史。为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不讳,人称为“冷面铁心”。周公(周新)在浙江为政清明,当时,在朝庭掌管缉捕、刑狱的锦衣官纪纲(奸佞狠恶),持宠欺下,曾派一个千户官,前往浙江办案,作威作福,贪污受贿。周新拟捕办之。此千户逃脱,告于纪纲。纪纲网罗罪名,杀害了周新。呜呼!公(周新)能为他人申冤,而自身却未免冤死。可惜呀!

五、破案有术,治安有方

北齐人高浟,做定州刺史时,有报案人说,家中黑牛被盗,其牛的特征标记是:背上长有一撮长毛。高浟在市上放出风声,假托上方有令:急需牛皮,要出高价收购。同时,使失主,早己在收购处辨认,盗牛贼当场落网。

另有:定州老妇王氏,孤身寡居,种菜二亩,多次被偷。高浟使人在菜叶上,写下文字,作为暗号。次日晨,上市查觅菜叶上的文字标记,果然获贼。

民众称颂清官,精心细意,为民除害!自此之后,境内无盗。

高浟为两个老人的失窃,用心设法破案、抓贼。做的事虽小,付出的诚心实意,却很厚重!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全书》)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24节气中的修行故事: "霜降"凉水泼身,一桶暖过一桶

文:俞元  来源:

关键字:二十四,霜降,节气故事,霜降思亲
关键字说明:一个节气,一场修行。二十四个节气(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有着不同的修行故事与修炼感悟。

序言

霜降是别离的时节。黄叶曼舞,依依不舍告别树木;昆虫蛰伏,燕雀南飞殆尽,昔日喧闹的森林,一眼望去唯见光秃的树丫。

霜降是思念的日子,万物凋零,君子“感时念亲”。黄庭坚履霜思亲,“行于野兮,不敢有履声。恐亲心为予动兮,是以有履霜之忧。”

霜降是修行的良机,繁华落尽,宁静旷远,让心在“五色六欲七情”中沉淀、澄清,体悟生命的本真!

北京的霜降时节,文人相聚天宁寺、陶然亭举办“菊花会”,喝酒赏菊、赋诗泼墨;百姓们则忙于制作腌菜,三五亲友去餐馆涮羊肉。而二零零零年的霜降,我却是在北京的拘留所度过的。

正文

2000年十月的最后一天,早晨弟弟来北京崇文门拘留所看望我,分别给我和华带来了冬衣和食物。往日潇洒、谈笑风生的弟弟,此时却神情疲惫,脸上布满愁容。我和华在小区发传单被抓的那天,弟弟正在医院陪着临产的太太。弟弟说起当时的情景:“第二天她(弟媳)生了个女儿,我们却高兴不起来,她想起与我们相处的时光,哭了,督促我尽快来看你们。”

弟弟说:“妈妈还从美国打电话祝贺我们有了孩子,想跟你说两句话,我只好跟她说你出去买东西了。”后来我从北京团河劳教所出来,妈妈专程来北京看我。妈妈拉着我的手:“我每次打电话回国,弟弟都说你不在家,我觉的很奇怪,没想到你被劳教了一年。按照‘真、善、忍’准则做事做人的孩子,怎么会坐牢呢!?”妈妈说着说着,不禁老泪纵横。

弟弟走了。我回到监室,坐在硬木板铺上,望着从高墙小窗渗进来的一缕阳光,沉浸在对家人的回忆中。良久,突然听见牢头宣布:“今晚,新来的人都要冲凉!”我旁边的一个毒贩对我小声说:“你要遭罪了!”

晚上,窗外的寒风呼呼地刮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诈骗犯脱得只剩一条内裤,哆哆嗦嗦地走进板铺边没有门的厕所,高壮的二牢头在水池边接了一塑料桶水跟了进去。“哗啦”一桶水泼在身上,立刻响起一声凄厉的惨叫;二牢头出来再接水、再泼,又一声惨叫……每一桶水伴着一声惨叫。他出来了,冷的瑟瑟发抖,赶紧裹上了棉大衣,哆哆嗦嗦地坐在一边,缩成一团。

轮到我了。脱了衣服,一阵寒意袭来,我不由得打了几个寒颤,上下牙轻轻颤抖。“生无所求 死不惜留 荡尽妄念 佛不难修 ”师父《洪吟》里的一首诗出现在脑海,我一遍接一遍的背诵。

“哗啦”第一桶水泼到身上,没有想像的那么冷;第二桶水不冷;第三桶水温温的;接着一桶又一桶水泼在我身上,身体逐渐发热起来,仿佛打坐时能量在周身流动,热得好像要出汗了,此时冷水泼在身上,仿佛夏日里的“冲凉”,非常舒服。

泼完了水,二牢头惊讶地看着我:“够种,一声不吭!”监室的人议论开了:“他居然满面红光”,“他身上还散着热气”,“还真不一样!”我穿上衣服,默默地盘坐在板铺上,泪水涟涟,心中充满了对师父的感恩。

我体悟到:当弟子不再沉溺于人的情感中,想到自己是个修炼人,想到了师父和“大法”的时候,大法的威力就会显现出来,修炼人就有了超常的能力与表现。在此后近二十年的修炼中,我深深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历经何种魔难困厄,当我真正把自己的心融于“大法”中的时候,就能驱散心中的黑暗,就有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勇气与力量。

“冲凉”的第二天,监室里的人对法轮功充满了好奇,跟我问这问那。我告诉他们:法轮功祛病健身的奇效,人大委员长乔石调查法轮功“于国于民,有百利而无一害”……“法轮功这么好,为什么不让炼?就是因为炼的人多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谴责中共政府对法轮功的镇压。

霜降过去,便是立冬,天更冷了。监室里早进来的几个人,还穿着单薄的衣裤,冻的稀里哗啦。我把弟弟带给我的羽绒服、毛衣、毛裤送给他们,他们感到很意外,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连声称谢。

我穿着单衣单裤,渡过了2000年的立冬、小雪、大雪,一直到冬至。我每天都在背诵《转法轮》和师父的《洪吟》中度过,虽然拘留所里的生活艰难而又严厉,但是我的心沐浴在法光中,简单、充实、温暖,深深感念师父的救度!正如一首歌《得度》所唱:

落入凡间深处
迷失不知归路
辗转千百年
幸遇师尊普度
得度,得度
切莫机缘再误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8年10月28日星期日

《智囊》选粹:古人的道德与智慧(二十一)(数文)

文:陆善 收集整理
来源:

高柔巧劝皇帝爱民御敌

魏明帝(曹睿)青龙年间,皇家禁苑内,多鹿。原先下有诏书:“凡杀鹿的人都处死,并且抄没其家;有不向官府举报的,同罪。”皇家禁地广阔千余里,鹿一天天繁衍起来,残害庄稼。百姓深为不满。这时,蜀兵多次侵犯魏地,魏明帝就问高柔:“怎样才能得到猛士,使他防守西界,而使敌人不敢犯我呢?”

高柔答道:“臣听说圣王用兵,百兽都可用来作战。现在,禁地有鹿万头,陛下何不用鹿,去同敌人作战?”

明帝笑道:“听说有赶着虎豹上战场的,未听说用鹿对敌的。”

高柔说:“何止是鹿,连禽鸟,也可用来对敌呀!过去卫懿公,有乘着大车的鹤,而百姓却没有多余的稻粮,戎人(西戎)讨伐卫国,懿公要百姓抵抗敌人,百姓不去,都说:‘派鹤去迎战。’现在,天下尚未统一,戎马备在城外,正应当积谷养民,而最后成就统一大业。可现在,朝廷却有禁地,不让百姓除鹿、种粮吃饭。致使群鹿,残食庄稼,百姓即使设障防卫,但不敢抑制鹿的行动,以致荥阳左右,周围数百里地,颗粒不收。现在生财的人少,而鹿损害的庄稼多,仓猝间发生战争,或发生水旱之灾,用什么来抵抗敌人?”

明帝听了,内心大为惊恐!于是改变命令,让百姓捕鹿,保卫庄稼不受到损害。军民万众一心,奋勇抗敌。

李崇不摆官架子

李崇是顿丘人。北魏孝文帝(元宏)初年,任荆州刺史,镇守上洛。朝廷敕令调秦、陕二州兵,护送他(李崇)去上任。李崇拒绝用兵士护送,不摆官架子,不大张旗鼓,道:“边民不和,本怨刺史,所以我奉诏代替。只要宣读诏旨而已。不须发兵自防,而让人民心怀恐惧。”

于是,他只带领数十骑,驰道上洛,宣读诏令,抚慰军民。他在上,捉住了几个齐人(南朝齐),全都让他们吃饱饭,然后,遣还回南边的齐地,南人感动,高兴。两境从此,和平相处。

“办天下事,凭理不凭势!”

弘治十年(1497),明朝皇帝派户部的刘大夏,出任管理边饷。

有人劝刘大夏说:“北方边境粮草,一半是皇帝宠信的宦官子弟。你平素就与他们不和,恐怕免不了因刚直,而取祸受害。”

刘大夏说;“办天下事,凭理不凭势!到时候,再想办法。”他到任后,召集边地父老,仔细了解民情。早晚谈话,便了解、抓住了要害。

某一天,他张榜公告:某仓库缺粮若干石,收购每石、给官价若干。凡境内外,官民客商,只要自愿出卖,米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捆以上;全部收购。”不到两个月,仓库都装满了。以前规定,粮百石、草千捆,方予收购。因此一些宦官子弟,争做这笔生意,收买边地人的粮草,陆续运来卖给驻军,从中,宦官子弟牟利一半。

自从这项规定公布,有粮草的人家,就直接卖给驻军。一些宦官子弟,即使想收购,也买不到了。

这样,边防有了余粮储备,百姓也有了多余的收入。由于买卖公平,再无坏人中间盘剥之害。百姓大喜!

评曰】

刘大夏的办法确实好!但是不召集边地父老,了解情况,天天研究,怎么能想出这个办法呢?能这样虚心访问,诚心办好事,什么官都能当好,什么事都能办成!从前唐朝人,把朝廷台阁的坐位,看成是呆床,一旦坐上去,就骄奢傲慢,像个呆子。现在,当大官的坐的都是呆床。官人都呆了,百姓的利与害,怎么能让皇上听到呢?

重整茶马市

西域盛产马匹,但仰赖中国的茶叶,做饮料、治病。传统做法是,用四川的茶,换西域的马。时间久了,这种传统做法,也就松懈了。茶叶输出混乱,奸商从中渔利。而西域的马,也不按时供应。杨文襄便奏请重新实行太仆寺主管购买大宛马的官制,严禁个人私下买卖。把茶利控制在官府,统一收购,再通报西域,集中马匹,统一交换,茶马交易,得以恢复。

【冯梦龙评曰】
杨文襄任陕西巡抚,创建两座城,又临河筑墙,巩固边防,又策划诛除奸佞刘瑾。出为将,入为相。所有的谋划,无不实现。当时人,把他视为,又比之为姚崇,实在名不虚传!

召民归乡

东京多次经历战乱,百姓不足百户。张全义,任河南府尹后,选手下十八人,均有才干,每人执一面旗,拿一张告示,称他们为屯将。派他们分赴十八个已成废墟的县份,执旗张榜,召募流散的村民。动员他们种植,免除租税;对犯法者,判则死,其余则打几棍,以示警罚,就算了。从此百姓纷纷归乡,数年之后,又恢复了繁盛的规模。

植桑免罪

范忠宣公,任襄城太守。襄城习俗,不养蚕纺织,很少有种植桑树的人。范公很关心此事。因此借百姓有犯罪而情节较轻的,罚他们在家里栽种桑树。栽种多少,根据罪行轻重决定,然后按照桑树的成活情况。予以免罪。从此以后,百姓得到了好处,养蚕事业,也发展起来。

当范公离任后,百姓念念不忘。

君子平其政

楚王马殷,占据湖南,不向商人征税,所以四面八方的商人都集中到湖南做买卖。湖南盛产铅铁,军部判官高邰,请求以铅铁铸钱。商人得到钱,但出境后,就没有用了。所以都用钱买其他东西带出境,国库的经费,就大大丰富兴来。湖南百姓不习惯养蚕桑,就下令上缴官税,一律用帛代钱,不久民间的织布机,也就多起来。

【冯梦龙评曰】
官府不营私舞弊,用铅铁都可以铸钱通用,何况用铜铸钱?币制所以造成壅塞,不能流通,在于官府铸造发放,而官府却不回收。即使回收,也是放出坏钱,回收好钱。发放的价值高,而回收的价值低,百姓谁还愿意要这种钱呢?所以说:“君子平其政。”即上下平等,官民平等,这样,一些重要措施,才能行得通。

(均据冯梦龙《智囊全书》)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