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日星期六

不以仇恨的眼睛看世界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文/皇甫容

“我们的生命太短,来不及见证那些遥远到令人恍惚的词语,比如天长地久、海角天涯、碧落黄泉、沧海桑田。 所以,要活下去。”所以,在人生的路中,“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日本动画《幽灵

日本经典动画影片《幽灵公主》讲述的是,在古老的年代,所有的森林都是由各方守护神守护着。在森林的深处隐居着一个长达500多年的古老族群——虾夷族。由于族群遭到一只携带“魔鬼诅咒”的山猪的袭击,为挽救村民,虾夷族少年阿西达卡杀了山猪,却不幸受伤并受到诅咒,当伤口渗入骨头,他的生命就会陷入危险。

因此为了破解诅咒,阿西达卡决定远赴西方,寻找解决之道。临行前,族里的神婆告诉他:“凡事要眼见为凭,不带恶意,就能找到解除诅咒的办法。”影片通过阿西达卡寻找解除诅咒的游侠经历,描绘了人界、灵界的生存景象,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在这段游侠的经历中,阿西达卡意外结识了从小被山犬抚养长大的幽灵公主——小珊。为了守护森林,幽灵公主与无度开采铁矿的黑贸大人对峙大战。在这场大自然与的决斗中,阿西达卡以他没有仇恨的心,阻止了更大杀戮的发生,也顺利解除了仇恨的诅咒。

影片通过阿西达卡的经历,告诉观众:怨恨是产生诅咒的原因。当人能不以仇恨的看待世界时,就会像剧中的阿西达卡一样,最终走出怨恨建起的诅咒牢笼,就能改变贪婪的黑贸大人,就能平息灾难的持续衍生,也就有机会和众人一起感恩,劫后余生的喜悦,以及灾难过后神赋予大地的勃勃生机。

在这部影片中,也传递出神祇的宽厚与慈悲。当阿西达卡第一次看到麒麟神时,受伤的仆人立刻减轻了疼痛,而他也好奇的说身体变轻了。当阿西达卡受到重创,奄奄一息时,是仁慈的麒麟神亲吻了他的伤口,使其痊愈复活。

影片中的黑贸大人代表着崇尚科技、开采铁矿锻造金属、研制火器,为了利益不惜与森林的守护神开战的势力。这支势力也因贪婪的心受到蛊惑,以火枪杀害麒麟神。但神是慈悲的宽容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以自己的身躯摧毁了象征贪婪、欲望、狂妄的达达拉城。

麒麟神以他的宽容,宽恕了人类的罪孽,在最后时刻,在被人类疯狂掠夺的土地上,从新赋予新的生机。神的眼里没有仇恨,所以在自己遭到重大的痛苦时,甚至面临失去生命的危险时刻,也会把那颗仁爱厚道的心,展现在他曾经守护的大地。

影片中,疙瘩和尚说:“你说你被诅咒了,活在世上就是个诅咒。”因为他看到,因洪水、地震、泥石流死了很多人,也看到很多病死的、战死的、饿死的、到处都是聚满了仇恨的冤魂。于是他问阿西达卡,你想要什么?阿西达卡说,想以没有仇恨的眼睛看世界,也正是他信赖的这一愿望,化解了自身的邪恶诅咒。

贪婪的心,为自己和更多的人招致了灭顶之灾;但是这颗没有仇恨的心,对人类的贪婪施以惩戒后,又赋予他们新的生机。当人能以没有仇恨的眼睛看待世界时,他所均衡的天地,就会充满了生机和包容。

来源:新生网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5年4月30日星期四

酌古鉴今:老子的老师,点化老子(道家故事 三文)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作者:慧淳 来源:

一、,点化老子

老子小时曾有位老师,名叫常枞(读匆,常绿乔木)。这位老师细心地向他讲授殷周的礼仪。殷周的礼仪特别多,使幼小的老子感到:人要守那么多的礼仪,活在这世上,真是太难太难。

很多年后,老子成了大人,常枞已十分衰老。有一次,常枞病得特别重,看样子就快不行了。老子听说后,自然要去探视。

到了常枞的病榻前,常枞只把嘴张着,对着老子,然后抬起手,指着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感到好奇怪:老师是不是病糊涂了呀?怎么会问这个呢?没有舌头,老师你怎么讲话?

常枞又问老子:“我的牙齿呢?”

常枞嘴里没有一颗牙。老子如实做了回答。

常枞说:“你知道我问这个,是为的什么吗?”

老子这才意识到,老师是在点拨自己:舌头是软的,所以它存在;牙齿是硬的,所以它容易崩落。世上的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后来,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写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由此而又领悟到:处人处世,应当“守其雌”。小时,老师(常枞)给自己讲的殷周的礼仪,其核心是:谦卑。此时,才得到了深层的认识。

二、真话不中听

老子的家乡亳(读博)州,是著名的牡丹之乡。有一天,村里来了个卖“牡丹根”的人,把貌似牡丹根的狗尿蒺子树根,摊在红布上,用动听的言辞,招揽顾客说:

一朵牡丹放红光,
光彩照人满院香;
花朵足有盆口大,
艳丽无比花中王!

老子听他说得那么美,便买了一株。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栽在院里。不久,那根便发了芽,长出了叶子。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开花,而茎慢慢变粗,渐渐露出了狗尿蒺子树的原形。

第二年春天,村里又来了个卖牡丹根的人。老子因上了一回当,便冲着卖牡丹根的人说:“你卖的是狗尿蒺子树、还是牡丹?”那人不多话,先是瞪了老子一眼,接着漫不经心、粗声粗气地说:“就这一堆,你想买就买,不想买拉倒!”

老子觉得这个人奇怪:他怎么不夸自己的货呢?

但是,他还是买了一株,回家栽到院中。十天后,地皮上拱出嫩芽,不久,那牡丹竟开了十几朵碗口大小的花,招得左邻右舍的人,都来观赏。老子高兴极了,逢人便说自己先后两次买牡丹花根的事。

后来,老子著《道德经》,特地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写进经书中,个人理解为:真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是真话。

三、干哭了三声

老子死了,秦失(人名,是老子的朋友)前往吊丧。秦失到老子尸体前,干哭了几声,就出来了。

老子的弟子,问秦失:“他不是你朋友吗?”

秦失回答说:“是的。”

老子的弟子,又问:“那你这个样子吊唁,也可以?”

秦失说:“可以。开始时,我还以为你的老师(指老子)还活着,而看后,才知道他已死了。所以我才干哭了三声。刚才我进来吊唁时,有老年人哭他,就像哭自己 儿子一样;有年青人哭他,就像哭自己的妈妈一样。他们之所以会聚到这儿,一定有不想讲话而讲话、不想哭而哭的。他们这样做,违背了自然法则,也违背了人的 真情。他们忘掉了:人的生死,乃受之于自然。该你老师(指老子)生的时候,你的老师应时而生;该你老师死的时候,你的老师顺势而去。知道应时顺势,哀乐的 情绪,就不会进入心中。古时候,把死称做‘帝之悬解’,意思是:人生在世,是上天把你捆吊在那儿;死了,是上天把你给解脱啦。”

(均据《渊鉴类涵》)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2015年4月29日星期三

一念善因 终有善报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4日】

阴铿与宾友宴饮,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授之,众坐皆笑。曰,吾侪终日酣酒,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之乱,铿为贼擒,或救之获免,问之,乃前之行觞者。(梁阴子春传)

阴铿字子坚,南朝时陈人,博览史传,能诵诗赋,尤善于作五言诗,名震当世,深受陈文帝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

有一次与宾友聚会宴饮,见斟酒的人来回辛劳,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于是转过身来,亲授美酒一杯,烤肉些许,让他分享;在座宾友,都以奇异的眼光笑他。阴铿解释说:“我辈终日畅快饮酒,然而执酒杯斟酒的人,却为人忙碌,而不得品尝酒味,这不近乎人情。……”一片体念关顾之情,流露言表,斟酒的人,默默地感念在心。

到了侯景之乱,阴铿将被贼寇擒获时,在这紧急关头,忽然有人奋不顾身地营救他脱离贼难。询问之下,原来营救他的,竟是昔日宴饮会中斟酒的人。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修身自励 化及家国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5日】

薛聪,方正有理识,虽在闇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父忧庐墓,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婚宦,恒不免杖罚。除徐州刺史,政存易简,卒于州,吏人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谥简懿侯,子孝通,最知名。(薛辩传)

薛聪后魏人,字延智,品行端方正直,为人重道义,有见识。虽处在无人窥见之地,也是终日庄重,谨慎自持。望见他的人,莫不肃然敬佩。

居家孝悌,其父时,薛聪在墓旁结草棚居住,哀思孝行,感泣路人。家中兄弟,友爱和睦,而家教非常严格,弟辈虽已成家做官,犯了过错,仍然不免挨受杖打责罚。

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任治书侍御史(平决廷尉奏事,职掌纠察非法推弹杂事)检举失职不法官吏,公正无私,不怕强权势力。孝文帝寄望为最亲信的臣子,常想进封他的官位,薛聪苦苦辞谢,始终不受。魏孝文帝感叹地对人说:“朕见薛聪方正庄敬的风范,尚且由衷敬畏,何况是他人呢?要进封他的爵位,可是他却不肯接受。”帝称赞薛聪说:“卿天然尊贵的爵位(仁义忠信,修德不倦)高超自持,这种荣耀,绝非人为爵位(公卿大夫名位)所能与之比拟。”

后来任都督徐州刺史,治理政事,简约便利,百姓感德。后来在徐州去世,属吏留他生前所坐床榻,以纪念他对属下百姓的遗爱。谥号简懿侯,其子薛孝通,声望最为显著。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廉介诚实 终受厚禄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6日】

孟信,除赵平太守。及去官,居贫无食,唯一老牛,其兄子卖之,拟供薪米,券契已讫,信适从外来,因告之曰,此牛有病,小用便发,君不须也,杖兄子二十,买牛人嗟异良久。周文帝闻之,举为太子少师。(孟信传)

孟信后魏广川索卢人(今山东省长山县),字修仁,家境贫寒,放弃读书,自愿从军,累官至赵平太守,为政崇尚宽厚和平,地方权势土豪,都不敢为非犯法。在任期间,清廉自持,直到去官后,两袖清风,居家贫困,三餐难继,只有一只病牛。其侄子隐瞒病情,打算将牛卖掉,换些柴米,以供生活。买卖券契,双方写好,正巧孟信从外回来得知,对买者说:“这只牛有病,稍微劳力,便会发作,对你没有用处。”说罢转身,责打侄子,同时训斥他,不该欺瞒。买者见此情景,深觉奇异,站立一边,嗟叹很久才去。

周文帝得知,非常赞赏孟信这种廉介诚信的美德。于是举用为太子太傅,并特予加封散骑常侍,直到年老才辞官荣归。当时儒者学士,都深引为荣。

后汉书内也有一段相同事迹记载:汉朝人朱穆,家中养猪,猪有病,命家人到市场去卖,并特别吩咐说,这只猪有病,当以便宜价格卖出。不料家人来到市场就卖,不说有病,所得价钱,超过预料。朱穆得知其故,随即赶到市场,以半价送还买者。买者不接受,朱穆留下钱就走,其诚实德量与孟信先后可相媲美。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重恩义 富贵不移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7日】

尉迟敬德,以战功封鄂国公。太宗尝谓敬德曰,朕欲以女妻卿,何如。敬德叩头谢曰,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通鉴太宗纪)

尉迟敬德名恭,善阳人,隋朝末年归顺唐朝。未即位前,在所居潜邸,任用尉迟敬德为右府参军。敬德英勇善战,常单骑突袭敌阵,敌兵不能伤他,屡次从征,都有显著战绩。太宗即位后,以战功封为鄂国公,后赐谥号“忠武”。

太宗赏识他英勇忠贞,辅佐有功,曾经对敬德说:“朕要将女儿许配与卿为妻,不知意下如何?”敬德叩头辞谢道:“臣妻虽然浅薄卑陋,但是长久跟随着臣,同过贫贱,共历患难,臣虽不学无术,曾闻古人富贵不易妻的典范,臣愿以古人为法,不忍离弃糟糠之妻,请陛下赐谅开恩。”婚姻虽然不成,但更深得太宗嘉许赏识。后来尉迟敬德的子孙历经千余年仍然富贵昌盛,重义之人所得善报惠泽后代。

这段事迹与汉朝宋弘相同。

宋弘,汉朝长安人(今陕西省),汉光武帝在位时,风闻宋弘为人清正有德望,特予征召为大中大夫,宋弘守正立朝,仪容端方,更博得光武帝赞赏,于是提升为大司空,宋弘持身节俭,所得俸禄,分发赡养九族乡亲,家中不蓄积余资,后来受封为宜平侯。

当时正逢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丧夫寡居,光武帝想以其姊湖阳公主下嫁宋弘,于是对宋弘说:“俗语说:“贵易交,富易妻。”这是人情之常,卿可知朕的心意否?”宋弘正色回答说:“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以富贵而易妻,非臣所愿……。”此事与尉迟敬德的故事,传为美谈。足见古人夫妇不但讲情,更重视恩义,令人敬佩。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得法前的几次经历启示我神的存在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7日】我的经历和所悟告诉我:佛、道、神是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自然中,看着我们、提示我们、校正我们的言行。

我溺水经历的启示:

1982年7月29日,在江上游玩(团委组织的活动),我被江上客轮带入深水区,不会游泳的我在水下20分钟,自知生命要结束时,眼前快速回放自己所有记忆,很轻松的感觉,并无痛苦之感;只因想到妈妈才用全身的力量向水面试探了两次;当同事在水下找到我的时候,我的姿势双腿双臂合抱在前胸,像妈妈腹中的胎儿一样。这件事:使我反思了不知多少遍,生与死哪个更难?为什么在水下20分钟没有死?

得法后才悟到:人是有轮回的,就我当时的情景分析:假如我不得“救”,就转生了(应了俗话所说的那句话:再过20年又是一条“好汉”!)。

我车祸经历的启示:

1983年1月8日傍晚,所居城市(这年冬天)第一场大雪,乘车难困扰着上班族。103电车要進站台,被人群挤停,为進站台,司机又开车靠向站台路边,将站台路边上的等车人带倒一大片。我在这群人后面的站台上,我前面是一位老人,手提一蓝鸡蛋,马上就要倒了,我扶住了他,自己却被人流撞倒。当车停下来,人们将我围住时,我才意识到右腿不受支配了。听到乘客说:车咣当一声,车摇晃一下就停下了。车上所有的乘客都下了车。司机背我到最近的市级医院:他紧张的同说:“她腿一定保不住了,那么多人连车压过去……。”医生为我检查腿部:皮下淤血紫黑色,且肿得很厉害,也说:“那当然好不了,快通知她家人,决定如何处理。”我把父亲的电话告诉他们通知了我家人。这边医生,先为我做了照相拍片,他反复对照我的腿部现状及照片,惊讶和疑惑的表情,使我们都不理解。他问清当时车下并无其它可能垫伏的东西时说:从你们的陈述和她裤子上车轮压痕看,不用照片,凭我的经验判断:她的腿百分之百粉碎性骨折。但照片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只有半月板损伤(可自然修复)和软组织损伤,真是不可思议——应该是不可能的事,但却是事实(得法前,我也一直想不通)。”司机松了一口气。我见到了父亲的车来了,才觉得伤腿有些痛。46天后,我就可以走路,一年半,恢复健康,参加全省职工高校体育运动会女子800米跑,获小组第二名。

得法后,才明白:三尺头上有神灵是真的——你做好事,神灵在帮助你;你有这一难,也让你过去。

父亲临终前后的启示:

我父亲是建国前参加的知识分子,离休前,多年单位分房他都排在第一号,他都没要,而是给了其他有困难的同事。腿受伤离休后,不按医嘱:不做手术(得法后才理解:他是为了不破坏身体部位器官);病故前提出:不通报、不扰民、不开追悼会、不盖党旗、不入黄山,从简办丧事。家人虽照办,却不理解真正含意,有人以为是老班干部的党性强。父亲讲真话,经历坎坷,多次受排挤:“五七”年打成文化大革命打成反革命,后来下放劳改,平反恢复工作后,依然保持讲真话……。父亲去世时,按工作性质着装。

父亲去世两个月后,我做梦梦见父亲却身穿深色长袍(并非去世时所着的衣服),行如轻云、站如松柏,没有腿部受伤的迹象;所处环境前面远处高山流水,山下似水田成方,绿地上坐有男女老幼面向青山,绿草下清水流动,流水声催人入静。我为父亲所在环境感到欣慰——人间尚见有此景,我父可在!?得法后悟到:净土之地真的是有!父亲是看到了自己的路,做出了最好的选择

由以上启示,所悟到的:我要选择我自己的路,走好每一步。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忠孝义烈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8日】

安金藏,在太常工籍。睿宗为皇嗣,有诬其异谋者,诏来俊臣问状。金藏呼曰,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引刀刺腹,肠出而仆。武后舆至禁中医治,阅夕而苏,后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不如汝忠也。即诏停狱,睿宗乃安。金藏,爵代国公,子承恩,庐州长史。(安金藏传)

安金藏唐朝长安人,为人孝义忠烈。后谥号“忠”。

安金藏事亲至孝,其母去世时,筑茅庐于墓侧,哀思守丧,亲自为母建造石坟石塔,日夜不息,墓地附近,本来无水,由于孝心感应,忽然涌泉出水,墓侧李树,也在寒冬开花,朝廷闻知,特赐匾额表扬他的孝行。

唐睿宗李旦为太子时,安金藏当太常乐工(掌宗庙礼仪的乐工)。当时武后(武则天)临朝执政,武承嗣妄想非分夺取太子位,屡次进谗诬告太子李旦在外图谋反叛,武后即命御史中丞来俊臣,查问推治。来俊臣将太子平时左右侍者,都拘捕到案,用重刑拷打,再三迫令供认,众人因忍受不起痛楚,将要诬招之际,安金藏突然挺身冲入法庭,大声呼叫道:“冤枉!天大的冤枉!这样重刑交加之下,何愁不能诬枉招供?皇太子根本没有谋反,奈何硬要加他罪名?我是乐工,虽然事不关我,但是关系国家社稷,不能不辨,我愿剖心,为皇太子证明冤诬。”说罢,解衣露出胸腹,取出利刃,向胸前腹部,猛力刺划,顿时鲜血直喷,内脏露出,仆倒僵卧在血泊中,人事不省,一时法庭震动,消息传入宫中,武后料想案情重大,即刻下令将安金藏用舆抬入宫内,这时来俊臣才将全案人犯暂时押入狱中,停止审判。

武后亲自验看,果然伤势严重,即刻传召御医救治,终一日一夜才渐渐苏醒,性命侥幸保住。武后又亲临询问他姓氏籍贯,这时安金藏已少微有所知觉,强撑应声说道:“臣是太常乐工,长安人安金藏……”说罢泣下如雨,武后见状,也不觉悲感叹息道:“我有子不能自我表明,累你这样受苦,你真是一位难得的忠臣啊!”于是命御医将他医治痊愈,并派人悉心服侍,让他好好静养。同时传谕来俊臣停止刑狱,将太子左右侍者,一律释放。一场大狱,终得消释,睿宗才得平安,脱免劫难。

后来安金藏受封代国公爵位,其子安承恩官任庐州长史。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原文链接:忠孝义烈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三字经选译:经子通,读诸史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9日】

【原文】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白话译解】通晓经书和子书后,再读各种史书。从中考究各朝代相承的系统,了解历史兴衰的过程和原因。

* * * * * * * * *
史书分为两种,一种是通史,一种是断代史。

通史指通贯古今的史书,记载古今之事,如司马迁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

司马迁是西汉夏阳人,今山西韩城人,曾任汉武帝的侍从,后来继承父亲司马谈太史令之职。后因得罪了汉武帝,遭受宫刑。遇赦出狱后,奉旨当了中书令,他继续发奋著述,终于完成了纪传体的历史著作《史记》。

《史记》所记的史事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一直到作者生活的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全书以“本纪”“世家”“列传”记人物、民族、外国,以“书”记制度,以“表”贯串史事。这种写法对中国史学和文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资治通鉴》属编年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撰。全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内容以、军事为主,经济、较为简略。在书中,司马光常以“臣光曰”的方式,议论封建统治之道。书名“资治”,目的在于供封建统治者从历代治乱兴亡中取得鉴戒。

断代史是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记载一国一朝的历史,始于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正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外,都属于这一类,如《三国志》《晋书》《宋史》《明史》等。阅读各种史书,能使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始末。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知恩报德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19日】

李大亮,迁安州刺史。辅公祏破,以功赐奴婢百口。谓曰,而曹皆衣冠子女,不幸破亡,吾何忍录而为隶乎。纵遣之,高祖咨美,封武阳县公。

初大亮为李密所擒,张弼释之,与定交。大亮归唐,至尚书,常以弼脱其死,念有以报之,弼匿不见。一日识诸途,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乃言于帝曰,臣及事陛下,张弼力也,愿悉臣官爵授之。帝迁弼代州都督,世皆贤大亮能报,而多弼不自伐也。(李大亮传)

李大亮唐朝泾阳(今甘肃省平凉县西)人,具有文武才略。唐高祖入关时,授官士门令。时累升为剑南道巡省大使,因讨伐吐谷浑有功,进封武阳县公,其后官任右卫大将军,兼右卫率工部尚书。李大亮为人忠诚谨厚,个性刚正义烈,深得唐太宗赏识。后,赐谥号为懿,追赠兵部尚书,秦州都督,陪葬昭陵。

当李大亮任安州刺史时,因攻破辅公祏之乱有功,太宗赏赐他奴婢一百人。大亮对百名奴婢说:“你们都是士族人家的子女不幸家破逃亡,我怎么忍心收录你们为奴婢呢?”于是一一释放,发送他们还乡。

早年,李大亮尚未出身以前,曾经被李密所擒获拘禁,当时有位张弼,暗中解救大亮,帮助他逃生,从此两人定下交情。

其后,李大亮归投唐朝,累官至尚书时,怀念昔日张弼救命之恩,念念想要报答恩德,于是四处探听张弼的下落,但是张弼却隐藏行踪,避不与大亮见面。

有一天,两人偶然在路上碰面,大亮紧握住张弼的手,喜极而泣,于是延请到家中,要将家财全部赠送给张弼,以报恩德,但是张弼拒绝,不肯接受。大亮无可如何,便上朝禀奏皇上说:“臣所以有今日,能以侍奉陛下,报效朝廷,完全是张弼昔日救臣一命之功,臣愿将官禄爵位,转授给张弼,恳请陛下赐准。”唐太宗听罢,深受感动,于是任命张弼为代州都督官职。一时世人,对于大亮如此知恩报德,以及张弼不自矜功德的德量,称扬赞颂之声,传遍天下。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原文链接:知恩报德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宋朝王旦 德量恢宏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0日】

王旦,幼沉默好学。父祐曰,此儿当至公相。初知平江县,其廨传有物怪,居多不宁。旦将至,前一夕,守吏闻群鬼啸呼云,相君至矣,当避去,自是遂绝。及为相,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帝曰,卿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阙失必多,准无所隐,益见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罢枢密,私求为使相。旦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耶。准深憾之,已而除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见,谢曰,非陛下知臣,安能至此。帝具道旦所荐,准愧叹,以为不可及。薛奎为江淮运使,辞旦。旦无他言,但云,东南民力竭矣。奎退曰,真之言也。张士逊为江西运使,辞旦求教。旦曰,朝廷榷利至矣。士逊思旦之言,未尝求利。卒赠太师,魏国公,谥文正。家人未尝见其怒,试以少埃墨投羹中,旦惟啖饭。问,何不啜羹。曰,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不置田宅,曰,子孙当自立,何必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耳,遗令削发披缁以殓。(王旦传)

王旦,宋朝人,字子明,自幼沉静好学,其父王祐曾说:“此子将来必定官至三公宰相。”宋太宗时中举进士,起初任平江知县,当时县府内传说常闹怪物,不得安宁,王旦将到任前一夜,看守官听到群鬼在大声呼叫说:“宰相公要来了,我们应该避开离去了。”于是怪物从此绝迹。

宋真宗时,王旦累升知枢密院,又任宰相,进封太保。受朝廷重用,居相位最久。他凡事不固执己见,受人毁谤不与计较,军国大事都参与决策,常为国家荐引贤才,却不让其人知道。

当王旦任宰相时,寇准屡次在皇上面前说王旦的短处,然而王旦却极力称赞寇准的长处。有一天真宗笑着对王旦说:“卿虽然常称赞寇准的长处,但是准却专说卿的短处呢!”王旦回答说:“臣居相位参与国政年久,必然难免有许多缺失,准事奉陛下无所隐瞒,由此更见准的忠直,臣所以一再保荐。”真宗由此更赏识王旦。当寇准任枢密院直学士时,王旦在中书有事送枢密院,偶尔不合诏令格式,准便上奏皇帝,王旦因而受到责问,但是王旦并不介意,只是再拜谢过而已。不到一个月,枢密院有事送中书,也不合诏令格式,堂吏发现很高兴地呈给王旦,认为这下逮到机会了,可是王旦却命送回枢密院更正,并不上奏。寇准大为惭愧,见王旦说:“同年怎么有这样大度量呢?”王旦不答。

当寇准免去枢密职位后,曾私下求王旦提拔他为相,王旦惊异地回答说:“国家将相重任,怎可用求来的呢?”准心中很不愉快。其后皇上果然授予寇准节度使同平章事。准入朝拜谢说:“臣若不是承蒙陛下知遇提拔,哪有今日?”皇上便将王旦一再推荐之事告知,寇准非常惭愧感叹,自觉德量远不及王旦。后来寇准终于不负王旦,成为宋朝贤相。

当时有位卢某,深夜送黄金百两来求王旦提拔为江淮盐运使,王旦正色推辞说:“你的才能,不可担当这个职务,我哪敢私受贿赂而废弃公道呢?”卢某惭愧而退,便整天焚香诅咒王旦快死,有一天晚上,卢某梦见神明呵叱他说:“王公尽心于国家,你竟然心存恶念,要他快死,上天将要惩罚你了。”卢某惊醒,汗流全身,经过几天就了。

薛奎初任江淮运使,将赴任前,来向王旦辞行,王旦不谈其他,只说:“东南地方,民生非常困苦啊……”奎退出后说:“听宰相的话,可见他时刻都在关怀百姓啊!”

王旦居家,未曾发过脾气,家人要试验他,在他食用的肉羹内,投入尘灰,王旦只吃饭而已,家人问他何以不吃肉羹,旦说:“偶尔不想吃肉。”其后连饭也将它弄脏,王旦也不责问只说:“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弄些稀饭来。”家中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自立,何必田宅,田宅会让子孙因争财而作出不义之事呢!”临终时召集子弟到跟前嘱咐说:“我们家世清白,不要遗忘往日槐庭阴德,今后大家应当守持勤俭朴素的美德,共同保持我王家的门楣。我死后,可为我削发,披穿缁衣,依照僧道例殓葬即可。”说完便瞑目而逝。真宗临丧哀恸。追赠为尚书令魏国公,赐谥号文正。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诚实不欺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1日】

鲁宗道,拜参知政事。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为人刚直,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尝就饮酒肆中,真宗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肆来,使者谓,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言,以实言之。曰,公当得罪。曰,欺君罪更大也。入谢曰,有故人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常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鲁宗道传)

鲁宗道宋朝谯(今安徽省亳县)人,字贯之,号退思岩,为人刚正直爽。真宗天禧年间进士,官右正言(掌谏议)。仁宗时累升为参知政事。

当鲁宗道为太子谕德(东宫官属)时,有一次在酒店中饮酒,可巧真宗有事要召他进见。传达命令的使者到鲁宗道家,等候很久,宗道才从酒市回来。使者很不安地对宗道说:“皇上如果责怪公迟延这么久才到,公将如何回答?”宗道说:“照实回答。”使者说:“如果照实回答,公必定会受皇上怪罪呢!”宗道回答说:“欺君之罪,罪过更大。”于是进宫谢罪说:“臣有老友来访,臣家贫,没有杯盘,陪老友同往酒店宴饮,因而延误,请陛下治臣之罪……。”真宗闻言不但不加责怪,反而更加赏识他那种忠实不欺的个性,认为将来可以大用,并常将自己的看法告诉太后。到了仁宗即位后,太后因仁宗年幼,临朝听政,宗道终于受到大用,升任参知政事(副职位)。

宗道担任参知政事,刚正无私,不畏权贵,遇事敢言。枢密使曹利用,仗恃旧日功勋,气势骄横,鲁宗道对其作为绝不挠屈,每当会朝时,常据理与其争论。于是当权贵戚都为之畏惧,不敢嚣张,朝廷内外,都称他为鱼头参政,以忠鲠名臣,留传于世。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原文链接:诚实不欺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唐寅学画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2日】唐寅,字伯虎,是明朝的大画家。他擅长画山水,兼善书法,能诗文,但禀性疏朗,放逸不羁,少年时恃才傲物。他最终能与沈周、文徵明、仇英等画家齐名成为:“明四家”,全仗的教育和名师沈周的指导。

少年唐寅的画画得不错,富豪人家常请他作画,唐寅也就慢慢骄傲起来了。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天,她对唐寅说:“,你学画还只是刚刚起步,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她随手递给唐寅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当今大画师沈周离此不远,拜他为师吧,画不好就别回来见我!”

唐寅当然知道沈周的画很出名,欢欢喜喜上路拜师去了。

转眼就是一年。在沈周的指点下,唐寅的画技很有长进。这一天,小唐寅拿出自己的画和师傅的画比了比,觉得已经不相上下了,不禁暗暗自喜:我自己已成名手,该出师看望母亲了。沈周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叫妻子准备饭菜为唐寅饯行。

饭菜摆在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紧锁着,谁也不让进去。唐寅一进屋就四处张望,只见有四个门,却没有一扇窗子。他好奇地顺着门格子向外望去,见门外花红柳绿,山鸟飞翔,仿佛那山涧流水声都能听到。他想:这么好的风景,师傅平时不让我进来,大概是怕徒弟从这里出去游山逛水,无心学画了。他正看得发呆,听到师傅说话了:“你的画本来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你想到后花园痛痛快快地玩玩吗?”小唐寅顾不上满桌的饭菜,站起来就去开门,也许是走得急了,让门格子碰了一下;他便去开另一个门,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再去开第三个门,这回碰得更厉害了。原来这三个“门”都是沈周画在壁上的!唐寅从兴奋中醒悟过来,他转身扑通一声,双膝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我不想回家了,让我再跟您学三年吧!”

从此以后,小唐寅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画,再也不提出师回家的事了。

三年转眼过去了,冬日将尽。唐寅为感谢师父的教育,亲自动手烧菜,宴请师傅。当他把烧好的鱼端上桌时,一只大狸猫从门外呼呼地跑进来,跳上桌子就想吃。唐寅急了,骂道:“大胆畜牲,师傅还没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啪”的就是一掌,那大狸猫“呼”的一声就往窗上跳,跳了一个窗户又一个窗户,就是跳不出去,最后“呜呜”地叫着从门口逃出去了。原来,那窗户是唐寅画在墙上的。

师傅见了这情景,哈哈大笑起来:“唐寅呀,你已经四年没有见到你娘的面了,要过年了,快回去了吧……”

原文链接:唐寅学画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仁恕风范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2日】

罗伦,五岁,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不受。居父母丧,逾大祥始食盐酪。(丧礼期年而小祥。再期而大祥。)成化二年,廷试对策,直斥时弊,名震都下,擢第一,授修撰。旋引疾归,不复出。伦为人严于律己,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里居,行乡约,相率无敢犯。粗衣恶食,或遗之衣,见道馑,解以覆之。晨留客饭,妻子贷粟邻家,及午方炊不为意。以金牛山,人罕至,筑室著书其中,四方从学者甚众。卒谥文毅。(罗伦传)

罗伦明朝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字彝正,号一峰,宪宗成化初年及第,官任修撰(状元专就之职)。

罗伦五岁时,曾跟随其母,进入果园,树上果实成熟掉落地上,大家都争相捡取,只有罗伦,与众不同,人家赏赐给他,他才接受。

罗伦从小家境贫穷,以采柴放羊维生,爱好读书,每次出门都挟带书本,一路读诵不停。后来当了秀才,便立志要学圣贤,知县官张瑄怜悯他的处境,他粟米,可是罗伦婉辞不肯接受。父母时,居丧三年期间,哀伤守孝,粗衣劣食,过了丧期,才吃盐乳酪。

宪宗成化二年,罗伦赴京会考进士,来到苏州时,梦见范文正公对他说:“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楼中的善行,感动上天,明年状元,当属于你了……。”罗伦醒来回忆从前,曾在某楼中,有一女子前来挑引调戏,罗伦以严正的态度,予以拒绝这件往事。

罗伦又再前行,途中随从仆人经过一家门前,拾到一只金手镯,行走五天路程后,罗伦偶然忧虑路费不够,仆人才告诉罗伦拾到金镯,罗伦听了非常生气,马上要返回原地送还失主,仆人说:“这样往返,会延误考期……。”罗伦说:“这金镯,必定是人家婢女或仆人不小心失落,如果被他主人逼问拷打致死,是谁的罪过呢?我宁愿不参加会试,也不能使人因而致死。”于是主仆两人风尘仆仆,竟然又返回原来地处。果然是那家婢女,因泼弃洗面水时,不小心遗失在地。主母怀疑婢女私藏起来,因而挨受鞭笞流血。婢女深受委屈,几次想要寻死。主母丈夫又怀疑其妻,私下送人,追根究底,痛加责骂。其妻被冤枉,气忿不平,要上吊自尽。幸而罗伦赶到,送还金镯,才保全了两条人命。

事后再赶回京都会试,殿试策问时,罗伦率直针对时弊对答,一时名望大震京都,果然被选拔为第一名状元。 罗伦为人严以律己,凡道义所在必定毅然去作,对富贵名利很淡泊,后来引病回乡不再出仕。居住乡里订立乡约,乡民相率遵守,不敢毁犯,于是风俗由此淳厚。罗伦平日居家,穿粗布衣裳,吃粗劣食物,有人送他衣服,他看见路上有贫困人家,便解下衣服,转送给人。其妻有时向邻家借粟,直到中午才煮饭,罗伦也不在意。

后来在金牛山,人迹少到幽静地处,建筑房屋,居住在此,著作书籍,四方学者闻风前来追随他求学的甚多。去世后赐谥号文毅。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原文链接:仁恕风范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古人重义轻财的故事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3日】古代很多有德行的人都是重义轻财、仗义疏财、重德而视钱财如粪土的有德、侠义之士;甘于贫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认识或不认识的人。

比如:倪闪,宋朝人,家居福建沙县,聪慧好学,喜好施舍。每逢外出,总随身带着钱财,遇见贫穷的人就将钱放在他家里,不管人家知道不知道。

倪闪多次考试都未考中,于是有人讥笑他说:“先生每天穷人,为什么却多次落榜呢?莫非老天爷不长眼吗?”倪闪则更加奋发布施,绝无悔心。有一年闹饥荒,路旁饿死的人一个紧挨一个,倪闪设了个粥棚周济灾民,救活了上万人。第二年,倪闪又去赴试,乡里人很多都梦见倪家门外锦旗高竖,上写着“粥阴骘功”四个大字。当年,倪闪果然中了,后来官做到尚书。

谭元春,是明朝时期楚地人,父亲曾离家去襄阳。一天早上,刚开船,忽然听到岸上有啼哭声。他急忙停下船去问讯,原来是乡上的差役丢失了一大笔钱,无法赔偿给官府,想投水自杀。谭父安慰他,说:“你的钱并没有丢失。”马上去取了一大包钱给他。那人说:“这不是我的钱,我怎么敢乱拿呢?”谭父说:“拿去就是,不要多说。”

文征明在一个富贵人家住宿。见一个朋友来了,他四处看了看,看见桌上有只金杯,急忙装在袖筒中走了,这人是文公的老熟人。主人出来时,文公迎上去对他说:“我今天因为一件十分紧急的事要钱用,看见你桌上的金杯,想借去到当铺中去典当一点钱来用,等不及了,已命仆人拿走了。你看怎么办?”主人只好答应。文公又说:“杯子有多重?值多少钱?过几天如果拿不回来,我就赔偿银子给你。”主人又说好好。文公后卖了自己的田赔偿杯子,但始终没有说出其中的缘故。

(选自《太上感应篇》)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明朝马俊 仁恕贻泽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3日】

马森,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历太平知府。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调大理卿,屡驳疑狱。迁户部尚书,列上钱榖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命中官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以母老乞养归。森初为考官时,夏言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里居,赞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卒谥恭敏。(马森传)

马俊是明朝贤臣马森的父亲,怀安(今察哈尔省怀安县)人。四十多岁才生一个,长得眉清目秀,夫妇非常钟爱,如同宝璧一样的珍惜。

当这个儿子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婢女抱他出去游玩,婢女一不小心失手,小儿从高处跌落下来,伤到左边额头,不幸因而死亡。马俊看到这种情景,悲痛之余,知道后果将不堪设想,便叫婢女赶快奔走离开隐避起来,一切由自己来承担,于是欺骗其妻说:“是我不小心失手,跌伤了儿子的性命……。”真是晴天霹雳,其妻顿失爱子,痛心疾首,好几次举身猛撞马俊仆倒在地,事后到处要找婢女来追究鞭打,却不知下落。

婢女满怀愧疚,跑中,向她父母叙述原由,父母感动涕泣,日夜焚香对天祷告,愿上天保佑马恩公,早生贵子。

第二年马家果然生了马森,左边额头上,隐隐约约好像有赤色痕迹。马森自幼聪敏好学,天性贤孝,嘉靖年间中举进士,历任太平知府,政绩良好,曾有兄弟两人前来诉讼,马森拿出镜子,让他们自己照照,并开导他们说:“你们兄弟两人看看自己,年纪已经老了,兄弟相处时日能有多少?怎么忍心为点小事,伤害兄弟笃厚的天性呢?”两人听了训诲,都感动流泪谢罪而去。

其后马森累迁为大里寺卿,屡次平反很多有疑的冤狱案件,当时人都尊称他“明允”,隆庆初年升为户部尚书,曾列上户税出入之数量。劝谏皇上力行节俭,皇上发户部银钱六万购买黄金,马森谏正坚持不可行,又命购买珠宝,马森也极力谏止。后来以母老乞求辞官归乡孝养,乡人为他建立报功祠堂。后,皇上特赐谥号“恭敏”。

(源自《历史感应统记语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三字经选译:子不学,非所宜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4日】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白话译解】小不学习,这是不应该的。年轻时不努力读书学习,到年老时就不会有什么作为了。
* * * * * * * * *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十岁那年,他就跟定武林高手周侗读兵法,学武艺。

岳飞练功十分刻苦。三九严寒,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大早,和岳飞住在一起的小师弟王贵、张显、汤怀等都因怕冷不肯起床练功。岳飞却想,功夫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少年不努力,将来用什么去报效国家呢?他一个鲤鱼打挺,从被窝里跃起,穿衣提剑,迎风斗雪,挥剑起舞。早在一边仔细观察的周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暗称赞:“小小年纪就如此刻苦练武,将来一定能成国家栋梁!”他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到岳飞身后,说:“来,孩子,我再教你几套剑法!”

师父周侗从岳飞手中接过剑舞了起来。只见那剑在飞雪中来回穿梭,犹如一根银丝在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岳飞凝神记下师父的套路,等师父练完,就凭着自己的记忆,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的练了起来。周侗见岳飞悟性很好,基本功又扎实,非常高兴,说:“这就是我祖传的剑法绝招,叫‘巧女纫针’!”接着,他又教了“暗渡陈仓”“蛟龙过海”等几套素不外传的绝招。

天大亮了,王贵、汤怀、张显等人才慢腾腾的出来练剑。见岳飞练得满面红光,汗流浃背,一个个羞红了脸不敢吱声。周侗师父厉声教训了他们几个:“你们应该好好向岳飞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

“我们今后再也不偷懒了!学好武艺,精忠报国。”王贵几人不约而同地回答。从此以后,他们也像岳飞一样,不分酷暑寒冬,刻苦操练,武艺日高。当北方女真族南侵宋朝时,他们全都毅然投军杀敌。岳飞更成立一员名将,率领岳家军驰骋疆场,建立了赫赫战功。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击鼓救父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4日】南北朝时期,南朝出了个少年英雄姓吉,他从小就非常孝敬父母,对年老多病的双亲十分体贴。邻居们都夸他是好

小吉十一岁时,病死了。此后不久,又一不幸降临到他的身上。他的父亲当县令不久,就被人陷害,抓进监狱,并准备押送京城处死。小吉得知父亲即将冤死,真是如雷轰顶,历尽千难万苦赶到京城,不顾守门卫士的阻拦,闯到皇宫门口,击响了朝堂门前的登闻鼓。

坐朝的梁武帝一看带进来的竟然是个小孩子,觉得很奇怪,厉声说:“小小年纪有什么冤屈?你可知道乱闯皇宫是要杀头的!”

小吉向梁武帝陈说了父亲的遭遇,并请求代替父亲受死。这番孝心让梁武帝惊异,但梁武帝不相信一个孩子做得出这样的事情来,怀疑他一定是受人指使的。他命令廷尉蔡法度严加讯问。

法庭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刑具,几个如狼似虎的差役将小吉按倒在地,手中挥舞着刑具。蔡法度严厉地讯问:“你是个小孩子,能懂得什么?一定是有人指使你来告状的!快将此人如实招来,免你一死!”

小吉镇定自若地说:“我虽然年幼,但也懂得死的可怕。但想到幼年丧母,几个弟弟还小,如果父亲死了,谁来照顾他们?所以我才下定决心冒犯皇上,请求替父去死。我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为什么还会受人指使呢?”

蔡法度又换上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说:“皇上了解你父亲没有罪,就要把他释放了。我看你聪明俊秀,前途不可限量,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苦苦要求代刑受死呢?”

小吉回答说:“鱼虾蝼蚁尚且爱惜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是人!谁愿意无缘无故地粉身碎骨呢?我只是因为父亲受人陷害,不久就要被处死,所以才要求替代父亲去死,希望父亲活下来。”

蔡法度见小吉说得义正词严,合情合理,不由得暗暗佩服。于是他命令狱卒为小吉除去沉重的脚镣手铐,换上一副小些的。哪知小吉坚决不同意,说:“我既然要求替代父亲去死,怎么能减轻刑具呢?我只求早日释放我父亲,让我马上去死也心甘情愿。”

蔡法度把这些情况向梁武帝汇报了,梁武帝便宽恕了小吉的父亲。

原文链接:击鼓救父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重道德教化的管宁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5日】后汉的大儒管宁,曾与华歆一齐锄地耕种,管宁有次锄到了一块黄金,连看都不看它一眼;而华歆却拿起黄金,把它丢到一边去。管宁教化当地的人明礼义知廉耻;管宁的教化,不久就风行了整个辽东,老百姓也都受到了管宁崇高的影响而移风易俗。管宁每次和公孙度见面,只是谈有关道德方面的事,绝口不谈世间的俗事。

一次乘船过海返回京城;这时候海上的风浪突然大作,船快翻了!管宁这时正襟危坐说道:“我管宁一生当中,曾经有过一次早晨没戴帽子,三次太晚起床,一次上厕所没戴帽子,我一生所犯的过失,必定就只是这些了!”与管宁同行的其他船只都沉没了,只有管宁坐的船没沉;到了京师,朝廷要授给管宁中大夫的官职,管宁没有接受。管宁的亲戚邻居们,因为穷困而家中缺米,管宁则必定会分自己的米去救济他们。

管宁活到了八十四岁才

(选自《太上感应篇》)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古人教子故事:岳飞严以律子(图)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2005年4月25日】有五个。作为一位带领千军万马的统帅,一个官高权重的大将,岳飞深明“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一向严格要求自己的,规定他们只着麻布,不穿丝绸,平时只吃麦面蔬菜,不近酒肉,告诫他们在军队里接受严格训练,掌握杀敌本领,教育他们忠心爱国,许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岳云

他的长子岳云十二岁就被编入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一名小军士。在军营里,小岳云同大人一样,披重铠,跨战马,疾驰劈杀……又一次,岳云练习骑马下坡,一时兴起,飞奔而下,却没注意坡陡路滑,结果连人带马翻进沟里。岳飞一见,非常生气,怒冲冲地说:“如果同敌人打仗,也能这样吗?”说着就下令按军法处治。将士们上前劝阻,请求原谅岳云年幼。但岳飞坚持不予赦免,硬是打了一百军棍。主帅对公子要求如此严厉,使全军上下大为震动,大家训练得更加刻苦认真了。

岳飞要求岳云平时刻苦训练,战时冲锋在前,做大家的榜样。岳云不负父望,很快成为一位武艺超群、英勇善战的小将。

1134年,岳家军举行一次北伐,十六岁的岳云参加了攻打随州的战斗。他挥舞八十斤重的铁锤,勇冠三军,率先登城,“功在第一”。

1140年,金兵统帅兀术以优势兵力围困岳家军驻地河南郾城。岳飞命令岳云带骑兵冲入敌阵,并严厉地对岳云说:“不胜,先斩你!”岳云以少击众,奋勇杀敌,鏖战数十个回合,杀得金兵尸横遍野。

郾城之战刚结束,岳飞又命令岳云火速去颍昌增援部将王贵,抗击金兵的反扑。岳云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带兵直奔战场,与数万金兵展开厮杀,负伤一百多处,人成了血人,马成了血马,犹奋然前行,亲手斩了兀术的女婿,再立大功。由于岳云每次打仗都冲锋在前,屡建殊勋,岳家军的将士都称他常胜小将军。

岳飞治军,历来赏罚分明,但对岳云则是有功不赏,有过必罚。“玉不琢不成器”,岳飞这种严以律子的精神,其实包含了非常深厚的父爱之情。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你认识“一”字吗?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6日】你认识“一”字吗?看到我提出这么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很多人会非常好笑。心想,虽然我不是什么博士、硕士,也算受过严格而系统的多年教育了,怎么也不是个大文盲啊!现在即使大文盲,也不至于连个“一”字也不认识啊!

的写法而言,“一”字有“一”、“壹”、“弌”等三种写法。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公元58-147年),字叔重,召陵(汉属汝南郡,今河南偃城县东)人,官至太尉南阁祭酒。曾从贾逵(公元30-101年)受业,博通经籍,当时的人称赞他“《五经》无双许叔重”。他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即公元100年),编撰成了一部按形体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这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学专著。该字典凡十四篇,连《叙目》一篇为十五篇,分540部,收字(小篆)9353个,重文(即古文和大篆)1163个,注解有133440字。字典以“六书”推究汉字本义兼及其声音训诂,分部类从,至为精密。

那么,“一”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这样定义这个“一”字的:“一,惟初。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弌,古文一。”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是说在太极产生之前,在太极产生之初有个东西,叫做“道”,叫做“一”。那时还没有阴阳,没有天地,没有两仪,没有太极。所以这个“一”就是“无极”。那个“惚恍”,那个“混沌”,那个“原始之气”,那个先天之“炁”,就是“一”。正因为有了这个“道”,有了这个“一”,在一定的条件下,从它里面就产生了天地,产生了阴阳,产生了两仪,产生了太极。所以说:“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他还说:“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古代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一开篇也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这就是一个“一”分为“二”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极”到“太极”的过程。我还觉得,我们任何人来到一个一望无际的旷野(或海洋),我们会直观的感到那条地平线(或海平线)就是“一”,它是天和地(或海)的分界线。

关于这个“一”,是这样认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老子》第39章)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从这个“一”中产生的,而“一”呢,又是从这个“道”中产生的。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不要背离这个“一”,这样才能长久。天也好,地也好,神也好,谷也好,万物也好,侯王也好,如果离开了这个“一”,你就完了。“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老子》第39章)你看,离开了这个“一”,你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你就会“裂”啊、“废”啊、“歇”啊、“竭”啊、“灭”啊、“蹶”啊,反正没一个好字,你就应该被销毁了,你就应该被消灭了。所以,道家总是讲什么“知一”呀、“抱一”呀、“守一”呀、“得一”呀等等。我们的人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我们的个人修炼,都要往“道”去靠拢,都要往“一”去靠拢,都要回归到“道”那儿去,都要回归到“一”那儿去,直到最后和“道”完全同化,和“一”完全同化。否则,你就是死路一条哩!

所以,中文里面这个最简单的“一”字,竟然具有这样深刻的哲学和修炼上的意义。有不少较低的人爱说:“扁担倒下来,我都不认识是个‘一’字!”对于文化层次较高的人而言,也许你是一位颇为聪明自信的知识分子,也许你是一位某方面卓有成就的专家,你真的认识这个“一”字吗?道家认为:“能知一,万事毕。”你敢说自己达到这种程度了吗?

现代中文的字典、辞典等都是“五四”以后的产物,自以为又新又全,其实割断了中国的历史,抛弃了中华神传文化的精华,抛弃了神传汉字的真义。《新华字典》这样解释:“一 yi ㄧ①数目字,最小的整数。”再以后就是“一”字的一些转义了。《辞源》这样解释:“一 yi ㄧ 于悉切,入,质韵,影。㈠ 数词。大写作‘壹’。《书•皋陶谟》:‘一日二日万几。’”再以后就是“一”字的一些转义了。《袖珍字海》这样解释:“一(yi)①数词。”再以后就是“一”字的一些转义了。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三字经选译:亲师友,习礼仪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6日】

【原文】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白话译解】做儿女的,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多亲近名师贤友,学习礼节仪文之事。
* * * * * * * * *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位乐师,名叫师文。他听说鲁国出了一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师襄,钦佩极了,于是就离开郑国去鲁国拜师襄为师。师襄待人严厉,从不轻易收弟子。师文苦苦哀求道:“请师父手下我这个学生吧,我决不会半途而废。”师襄终于被师文的诚意和决心感动,收下了这个弟子。

师文很懂礼仪,对师襄十分尊敬,练琴也非常认真,他对师襄示范的每个动作都仔细揣摩。但三年过去了,师襄从未听师文弹过一支完整的曲子。师襄很纳闷,心想:“可能是师文缺乏音乐天赋吧。看来,只有让他了。”他真有些舍不得这个勤奋努力的学生,但他终于开口说:“师文啊,不是要赶你走,整整三年了,你连一支曲子都不会弹,你还是回家去吧!”师文恭恭敬敬地回答说:“老师,你传授的技艺我都认真体会,并不是我不能调弦,弹不出一支曲子,我只担心心、手、乐器三者不能协调,发不出和谐的乐音来,让老师失望。请老师允许我留下来学习,看我今后学习的效果再决定吧。”

过了一些日子,师文拜见师襄,说:“我终于悟出曲子中的道理了。请允许我给您弹一支曲子吧!”

师文拨弦弹奏起来。顿时,琴声仿佛带来了一股凉爽的秋风,一会儿又仿佛带来一阵和煦的春风,一会儿琴弦发出急促的乐音,好似天上降下了霜雪,一会儿又像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下来,坚冰立即融化了……师襄听着听着,仿佛甜美的甘露从天而降,清冽的甘泉流过心田……他高声赞道:“太妙了,太妙了!你弹奏的乐曲妙极了!我现在就捧琴向你学习!”

尊师习礼的师文连忙说:“老师过奖了。弟子这是细心琢磨您教给我弹琴的道理,才有今天的一点长进的呀!”

从此以后,师徒两人互相学习,技艺都越来越高。这就是师文拜师的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神奇的天开口,天“笑”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来源:

我看了《古代记载的天门开》后,我想起了我曾经经常给我们讲的一件事。大概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间吧,一个夏天的傍晚,奶奶去邀塆里的一个我也叫奶奶的人到门口塘边去乘凉,当她喊那个奶奶时,那奶奶说她先去洗个澡。就叫我奶奶在她家门口等她,就在奶奶等她的时候,我奶奶突然发现天上裂开了一个大口子,照得地上好亮,口子的形状象是椭圆形一样,中间大,两头小,里面红红绿绿的非常好看。

这突如其来的神奇景象吓的奶奶直喊:“哎呀!哎呀!......”那屋里人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连忙问奶奶:“你怎么啦!”奶奶惊慌的说:“你快出来呀!不知怎么天上裂开了一个好大的口子啊!里面红红绿绿的非常漂亮。”屋里人就急忙喊:“你赶快跪下求富、求贵,那是天“笑”啊!”

后来听说我们塆里只有我奶奶和另外一个我叫他爷爷的人看到了,其他人都没看到。这爷爷我还记得他,他是一个非常善良的老人,活到九十二岁无病而去世。

奶奶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经常给我们讲做人的,我小的时候奶奶总是说:“有事骂人三分罪,无事骂人罪难当。”她还说,过去有一个人心性非常的好,不管别人怎么骂他,可他从来不生气,有一天有个人叫着他的名字骂他,旁边的人看着很不服气,就跟他说:“他在骂你呢,”可他马上回答:“他不是骂我,他怎么会骂我呢,”那人说:“你还说不是骂你,你看他叫着你的名字骂。”他却说:“同名字的人很多,又不是我一个人叫这名字。”结果那个人再也没有骂过他。总之她教我们做人要学会忍、要善待他人。

奶奶是一个非常坚强、正值、善良的人。奶奶二十九岁时,那时我父亲只有两岁,我爷爷就被抓走了(听奶奶说是抓壮丁抓去的)一直没有音信。奶奶是裹小脚的,那时候奶奶艰难的把我父亲拉扯大。

后来有我们姊妹六个,都非常孝顺我奶奶,奶奶也非常疼爱我们。一九九三年奶奶无疾而去,终年九十二岁。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惊奇!真有特异功能(组图)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作者: 金智深

总有一些人对未解之谜,试图用现在的科学技术知识来解释。可是,这世上就是存在着许多奇妙莫测的怪事,用现在人们的知识无法理解。下面几个例子是具有权威性质的报道,然而用现代科技却根本无从解释。

一、亲自检查表演

1984年3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王震亲自检查507所张宝胜的特异功能表演,由于张宝胜情绪较好表演顺利,在三个小时内共进行了15项表演。

在表演前,王震手中一直抓着一封由秘书写的信,没有其他任何人接触此信。表演开始,让张宝胜写出信中内容,并回信,还要把五根火柴梗转移到信中。表演过程中,王震一直坐在张宝胜的旁边仔细观看。还有国防科工委主任吴绍祖等人观看。然后当众剪开信封,王震亲自拆信,里面信纸上的内容与张宝胜写出来的相对照,只有一个“久闻大名”的“闻”字,张宝胜写成“问”字;还有五根火柴梗也被转移到信封中了;更神奇的是张宝胜写在信封外面的的回信,居然在信纸的背面重现!

接着,张宝胜表演从密封的蜂王精药瓶里取出了23粒蜂王精胶囊,以及在一个放有一块小橡皮、两粒胶囊和一节小电池的密封小瓶中,取出了小橡皮和两粒胶囊。这些表演都是紧坐在旁边的王震和许多干部在场看牢下做的,摄像机录下了实况。

二、千家驹谈《特异功能与鬼神》

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1909—2002)曾任第二至第五届全国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香港1988年第11期《杂人》月刊,在一篇题为《特异功能与鬼神》的文章里,千家驹先生以他亲身所经历的事实阐述了他对“奇怪现象”的看法。

千家驹说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对鬼神之类的东西,从小时候起就根本不相信,认为这些都不过是封建迷信。但年岁既长,更事已多,知道有些事情单凭常识是不能判断的。对于人体的特异功能,最初是半信半疑,但亲眼看到之后,才深信不疑。世界上的确有许许多多的现象,所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用常识以及目前的科学水平尚不能说明,但它确实客观存在,不容否认。接着千老讲了他亲眼目睹张宝胜的特异功能表演。

千老说,人体的特异功能是一门新型科学,目前尚未为现代科学所能解释,所以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但某些人具有特异功能,我想这该是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

三、李有甫见证人体特异功能的存在

八十年代后期应聘到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中心担任副研究员的李有甫,参与了许多特异功能的研究,也亲眼见证了特异功能的神奇。

一次,几位可以用手心识字的小孩在山西大学礼堂进行实验和表演,由不相信气功的人在另一个房间里写好字条,密封在一个小瓶子里,让小孩辨认。别人很快都说出了纸条上写的字,而一位名叫赵丽红的12岁女孩说,她拿的小瓶子里的纸条上没有字,“那你说是什么呢?”放纸条的人问,“是猪八戒。”结果敲碎瓶子把纸条拿出来验证,果然纸上画着猪八戒。

李有甫回忆,钱学森作为科学界的泰斗,以超越实证科学的高度,提出了“人体科学”的理论。他反复告诉人们,、中医理论和人体特异功能蕴育着人体科学最根本的道理。他还提出“唯像学”,并将其纳入“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三大科学体系中。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客观存在的,虽然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但要如实记录下来,了解过程,将来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总会揭开其中的奥妙。

四、重庆某网站悬赏10万破解遁术

据重庆商报报导,这名表演奇人叫杨德贵,万州区新田镇人。在重庆高新区西亚大酒店,并在摄像机和数十市民的监督下表演奇门遁术绝活。50分钟内捞出近3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欧元、美元和硬币以及粮票等。

道具很简单一根红绳,半盆清水,三条毛巾。为避嫌疑,杨德贵赤裸上身,裤子里的钱物等也被市民临时拿开,据说若没有女士在场,他可以一丝不挂的表演。杨德贵将一根红绳子挂在窗户上,拉上窗帘,微闭双眼,口中念念有词,随后,现场观众排队感受盆中捞钱,共有20余自发前来的市民体验了杨德贵的这套绝活。杨德贵说,他表演的不是魔术,而是遁术,遁来的这些钱,必须全部遁回。

迄今,杨德贵的遁术表演,先后有国家级、重庆市级官员以及万州区的一些部门负责人都曾亲眼目睹过。他先后出席过北京、上海、南京、苏杭、成渝、港澳等几十个地区演示,并以中华民间遁术大师的身份应邀访问过韩国、朝鲜、泰国、日本等近10个国家。有一次,他在家乡表演,遁过来远远大于小水盆的青铜鼎,就看着慢慢升上来,在场有公安警察,司法干部,高级教师,专业作家和普通市民等多人。据万州区保护非物质遗产办公室何荣国描述,那次当时除了现金,还有朋友摸出了古佛,玉佩,古刀币,古铜钱,青铜鼎,甚至还摸出了瓶装酒……最令人不解的是那尊缓缓出水的青铜鼎,那么重,那么大,毅然从小小的水盆儿中冒出,升高,再升高……真是让人目瞪口呆!

2010年7月12日晚,浙江师大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的邵邻相教授、马里兰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中心的陈科文教授等一行数人,来万州考查奇人杨德贵的“无中生有”遁法之术,并进行了录像。邵教授说,为了保证杨德贵的表演没有作弊的可能,表演地点不安排在杨德贵家,而是选在重庆万州新田镇兴隆宾馆201房。所有表演需要的道具由来宾自己去新田镇的店铺代买。杨德贵的遁术表演所需道具很简单,一桌、一大瓷碗、一红线、一能盖住大碗的红布、几张报纸。红线、红布、报纸,邵教授事先已经准备好了。其余由现场朋友在新田街上去买,包括大瓷碗、桌子。

以上这些权威性的报道,说明特异功能现象确实存在。还在迷信马列无神论的,确实该好好认识这个世界,彻底破除自己的迷信。中共“CCTV7”的“乡村大世界”之重庆万州篇(2010.4.3)曾公开播放录像现场。

下面是几张视频截图:

责任编辑: 叶语桓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2015年4月28日星期二

神仙故事:八仙之一张果老的传奇(图)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作者: 予新


倒骑驴的八仙之一张果老。(网络图片)

张果,隐居在恒州条山,他时常往来于汾、晋之间。当时的人传说张果拥有长寿的秘术。老者云:“我身为孩童的时候见过他,张果当时说他自己已经几百岁了。”

唐太宗与高宗屡次征召他,但是张果都不应允前往。武则天召他出山,张果则装死于妒女庙前。当时气候正炎热,张果的尸体不久就开始发臭、变烂及生虫。武则天得知消息后,相信他已逝去。

后来有人在恒州山再度看到他,张果经常骑着一头白驴,一日行走数万里。他休息的时候,会把驴折叠起来,厚度如纸般,他将之放置于衣箱中。他若是要再骑驴,便用水喷一下纸,它即会变成一头驴了。

求仙若渴 张果施展返老还壮年术

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派遣通事舍人裴晤骑马至恒州迎接张果,张果却在裴晤的面前气绝身亡。裴晤焚香请张果起来,对他表示天子有求道的诚意。不久,张果逐渐苏醒。裴晤不敢再去逼迫张果,便骑马返宫秉奏皇帝。

皇帝便让中书舍人徐峤携带盖有皇帝玉玺的书信前去迎接张果。张果随着徐峤来到东都后,徐峤将之安置于集贤院,接着再用轿子将张果抬进宫,非常恭敬有礼的对待他。

唐玄宗从容地对张果说:“先生既已是得道成仙之人,为何牙齿、头发皆已衰败?张果答道:“现在正处于衰老的年岁,没有道术能够依凭,就让它这样。这样已经很难看了,如果再将它全部去除,岂不是更加难看?”

张果在皇帝面前拔除鬓发,将牙齿击落,满嘴充溢着鲜血。皇帝非常吃惊,对他说:“先生先返回屋舍休息,过一会儿再谈。”皇帝过一会儿再召见张果。张果则已呈现黑发皓齿的模样,样态更胜于壮年者。

张果年龄难辨 仙术无穷尽

有一日,秘书监王迥质、太常少卿萧华同时拜访张果。当时唐玄宗欲让张果娶,但是张果尚未得知消息。他忽然笑着对两人说:“娶公主为妻,挺可怕的。”王迥质与萧华互看彼此,不懂张果话中的意思。不一会儿,有中使到来,对张果说:“玉真公主自小即喜欢道教,皇帝欲将公主嫁给你。”张果大笑,竟不承受诏令。这时,两人才知道张果刚才所言之意。

许多公卿都会前往拜访张果,询问他有关世外之事,张果皆诡诈回之。张果屡次说道:“我是尧帝时期丙子年生的人。”但是,人们皆无法推测。张果又说:“我在尧帝时期是个侍中。”张果善于养胎术,能够数日不进食,进食时只饮用美酒与服用三黄丸。

唐玄宗将之留在内殿,赐予美酒。张果推辞表示,自己无法饮用超过二升,而他有名弟子能够饮用一斗。玄宗听了非常高兴,便召他前来。不久,有名小道士自宫殿屋簷飞下,年纪有十六七岁,长得相当美丽,情致雅淡。他上前拜见皇帝,言语清爽且非常礼貌。玄宗让他就座。张果说:“这名弟子时常站立于旁侧,不适合赐予座位就座。”玄宗看着小道士,就越喜欢他了,便赐酒给他。这名弟子饮了一斗,并未推辞。

张果则推辞表示:“不可以再赐酒了,饮酒过度必会产生过失,让皇上您见笑的。“皇帝又硬逼地赐予酒。美酒忽然自小道士的头顶涌出,他的冠帽掉落于地,变成一个酒盒盖子。玄宗、妃嫔与仕卫们皆吃了一惊,并笑了起来。一看,小道士已经不见了,只看到一个金色的酒盒盖子盖在地上,这盒子正好能够装一斗酒。将这个盒盖检查过后,方知是集贤院的盖子。

玄宗屡次测试张果的仙术,却始终未能将之纪录穷尽。有一名善于查看鬼神、名为夜光的法师,玄宗时常把张果召来,要张果坐在他面前,而命令夜光法师探看张果。可是,夜光法师至皇帝面前回奏道:“不知道张果现在在何处,我愿意前往查看之。”可是张果已经坐在御前已久,夜光法师却始终未能见着他。

有一名叫邢和璞的人,他会算命。每次帮人算命,都会将竹签摆在面前。不一会儿,就已经能够详细的知道对方的姓名、贫穷还是富贵、善与恶、短命或是长寿。邢和璞前前后后已经帮数千人算过命,没有一位不是被他分析得极为详细、透彻的。玄宗对此情况惊奇已久,便命令他帮张果算命。邢和璞摆弄了竹签许久,却殚精竭虑、神色沮丧,始终都无法判定张果的年岁。

张果能饮毒酒 昔日随汉武帝狩猎

玄宗对中贵人高力士说:“我听说已经成仙的人,寒冷炎热都无法使他的身体得病,外物无法污染他的内心。现在的张果,善于算命的人都无法得知他的年岁,善于视察鬼神的人都无法看见他的形貌。行径倏忽极速,张果难道是真正的神仙?我常听说饮用谨斟酒的人会死,若不是仙人,喝了此酒,身体即会发生败坏,让张果试着饮用谨斟酒看看。”

连天大雪,甚为寒冷。玄宗命人倒谨斟酒赐予张果,张果举杯饮尽,一连喝了三杯后,他醉醺醺地看着左右说:“这酒不好喝。”说完,他即倒地而眠,一顿饭的时间后方才醒过来。

他忽然揽镜,检视着他的牙齿。他的牙齿已经呈现斑驳、焦黑。张果急忙命令侍童取来铁如意,他用铁如意将牙齿全部击落,并将之收入衣带中,再缓缓解开衣服,取出一帖颜色微红、呈现莹光的药。张果将药敷在牙床上,接着倒头又睡,过了许久他又忽然醒来,再拿着镜子,自己检视牙齿。他的牙齿已经全部都生出来了,不仅坚固、亮白,还比以往长得更加好。

玄宗这才相信他的神奇能力,对高力士说:“这岂不是真的神仙?”玄宗遂下诏:“恒州张果先生,是云游四方的仙人。他的形迹高尚,内在已经进入冥冥深远的境界中。长久以来,他将光荣与尘浊混同待之,应该将他召进宫来。只是不知道张果的岁数,只知道他说自己是羲皇前的人。向他请教道术,而他的道术已经高深到极致的程度。现今将举行朝礼,特别申明赐予他的任命,授与他‘银青光禄大夫’,以及赐号‘通玄先生。”

不久,玄宗至咸阳狩猎,猎得一只大鹿。这只鹿比一般的鹿稍有不同。厨师正要杀鹿烹煮时,张果见状,即说道:“这是一头仙鹿,已经满千岁了。昔日汉武帝元狩五年的时候,我曾身为侍从跟随汉武帝前往上林打猎。当时曾捕获此鹿,随后又将之放走。”

玄宗道:“鹿那么多,朝代变迁,当时的那头鹿,难道不会被其他猎人捉捕去吗?”张果道:“汉武帝放走鹿的时候,曾经将铜牌志放在鹿的左耳下方。”玄宗便命人检查看看,果然发现一块二寸长的铜牌,只是文字已经损毁凋落。玄宗又对张果说道:“元狩是哪一年?距离现在是多少年了?”张果说:“是癸亥年,那年武帝开始开凿昆明池。现在则是甲戌年,距今已经八百五十二年了。”玄宗命太史查看这段历史,发现没有丝毫差错。玄宗更觉惊奇。

混沌初分白蝙蝠精 叶法善道出张果身分

当时有位名为叶法善的道士,擅长法术。玄宗问他:“张果是何许人也?”叶法善回答:“微臣知道,可是微臣说完就会死去,因此不敢说。若是陛下能够脱去冠帽、光着脚来解救,微臣便能活过来。”

玄宗应允。叶法善说:“张果是混沌初分时的一只白蝙蝠精。”叶法善话一说完,立刻七窍流血,僵直卧倒于地。玄宗立即前往张果的住所,脱下官帽、光着脚,声称自己有罪。

张果缓缓说道:“这小子嘴巴不严实,不惩罚他,恐怕会败坏天地间的大事。”玄宗又再三地哀求了张果许久。张果以水喷了叶法善的脸后,叶法善随即复活。

后来张果向皇帝陈情自己年岁已老、生病,希望能够返回恒州。玄宗便下诏,派遣人员将张果送至恒州。天宝年初,玄宗又派遣人员征召张果。张果得知消息,忽然逝世。弟子们将张果埋葬。后来打开棺材后发现,只是一个空棺而已。

责任编辑: 云天月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大水来前就上船的人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文/慧心

正史记载,西汉末年有个叫“任文公”的人,跟随他父亲修炼看天象。

汉哀帝时,有人说越巂太守要造反。刺史大为惊惧,派任文公等五位官吏巡视那个郡的边界。五人一起住在传舍。正逢暴风忽至,任文公急促地催促各位同僚赶快冒着暴风离开,说叛军就要到了。任文公起身驾马迅速离开。但其他同僚将信将疑,没及时离开,果然被叛军所杀。任文公独自得免。

后来他担任益州的官吏。正逢天大旱,他对刺史说:“五月一日,当有大水,其变已至,不可防救,应下令衙吏百姓早作准备。”刺史不听。任文公独自储备大船,有百姓听说了,也做了防备。

到了发大水的那天,烈日高照,地干旱得更加厉害。任文公急切地让人赶快上船,派人通知刺史。刺史嘲笑他。快到中午时,北面的天空突然起了阴云,不一会儿大雨就下起来。湔河的水涌起十余丈,突然冲坏房屋。数千人丧生。于是任文公以预知未来的法术,远近闻名。

王莽篡位后,任文公推算天象气数,知道天下当会大乱,于是,让家人背负上百斤的重物,每天绕着房屋走数十圈。当时的人不知其故。后来兵革四起,逃亡的人少有能脱身的,唯独任文公家的人,无论老少,都能背着粮食,健步快走,全部逃了出去,就是因为预知未来、事先锻炼的缘故。任文公全家逃到一座山上,十余年没有受到兵革之苦。

当时的人说:“任文公,智无双。”他的智慧,不在于当灾祸发生时,让亲友逃了命,更在于在灾祸发生前,就知道了灾祸,提前做了准备。这是记载在正史《后汉书》里的,是真实的历史,而不是传说。

现在,很多人看到了天灭的天象,告诉世人,就是为了让人在天灭中共前,快作选择,及时退出党、团、队,选择美好未来,远离灾祸,不要错过得救的希望。

(参考资料:《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上》)

来源:新生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

古人教子故事:两种教子方法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7日】中国是一个典型的血缘宗法社会,家族的绵延被视为极重要的事项,所以都十分重视养子教子。但教法不同,对照来看,其后果大相径庭。

先看汉代疏广、疏受叔侄两人的教子方法。

疏广是汉宣帝时的太子太傅,他的侄子疏受同时为太子少傅,都是辅导太子的官。每次太子朝见皇帝,他们都一起陪同,太傅在前,少傅在后。五年以后,太子读通了《论语》、《孝经》。疏广对疏受说:“我们官也当了,名声也有了,这个时候再不引退,怕有后悔之事。我们叔侄还是辞官归故乡,以享天年,何如?”疏受叩头道:“听长辈的。”于是两人辞官回乡,去过悠闲的生活。

回到家乡后,他们每日摆酒,宴请族人和以前的老朋友。过了些时候,疏广的子孙实在心疼,托人向疏广说情,让疏广买点田宅,以便留给后代子孙。疏广听后,慢悠悠地说:“我难道已糊涂到成为想不到自己子孙的人了吗?只因为家中原来薄有田产,子孙们如果勤奋劳作,可以享有和人家差不多的生活。倘使我现在给他们多买田产,增加他们的盈余,只会让他们变得懒惰。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而且人一旦富有了,总被旁人嫉妒怨恨。我既然没有什么用来教他们,总不能增加他们的过失,让他们遭嫉恨。至于我带回来的金子,那是皇上让我养老的,我拿来和族人、朋友共同享受,不是很好吗?”大家听了,心悦诚服。

和两疏教子比起来,汉代御史大夫陈万年的教子则截然不同。

陈万年,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他好结交权势,对皇后的家人更是卑躬屈膝。他的陈咸却跟老子完全不一样,疾恶如仇,不畏权势,经常上书讥讽皇帝的近臣。陈万年觉得儿子这样必将得罪于人,一次,生病休息时,将儿子叫到床前训话,讲到半夜,言犹未尽,陈咸竟睡着了,突然头磕到屏风上,“砰”的一声,把陈万年吓了一大跳。陈万年大怒,要拿杖来打他,并严厉责问道:“我今天这样诚信教你,你倒睡起觉来,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为什么这样?”陈咸说:“我都听见了,总的意思不过是叫我拍马屁讨好人家。”陈万年默然无语,挥手让陈咸离开。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三字经选译:首孝悌,次见闻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8日】

【原文】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白话译解】人生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是多见识天下事理,学会算术,懂得文理,先认得一,再从一到十,从十到百,从千到万,以此类推。

* * * * * * * * *
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名叫忽必烈,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物。他的兄长蒙哥当蒙古可汗的时候,忽必烈曾出过大力。蒙哥信任他,让他管理汉族人居住的中原一带地方。

忽必烈与那些只会骑马打仗的蒙古贵族不一样,他喜欢读书,又喜欢和汉人中有学问的人来往,所以他得到汉族能人的帮助,把中原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他的名声也一天比一天大。

可是,有一天,有人向忽必烈报告:“您知道吗?大汗派人到中原来了,说是要调查我们这儿地方管理的所作所为,已经列出了一百多条罪状,查明后一律处死!”忽必烈听后,非常诧异。心想:那些被查出的官员,差不多都是自己平时最信任的人,如果被杀了,还靠谁来治理中原呢?又想:大汗对自己一向信任,一定有人向大汗说我的坏话,引起了大汗的怀疑

汉人谋士姚枢知道了这件事,对忽必烈说:“大汗是您兄长,是一国之主,您是他的弟弟,是臣子,他有权这样办。现在您受了委屈,可不能多计较。我有一个办法。您不如干脆把自己的全家人都送到大汗身边去住。大汗见您这样忠心,自然不会听信谗言怀疑您了。”

忽必烈听后,马上把妻子儿女都送到了都城和林。到了这年年底,他又亲自到和林朝见蒙哥。

大白了。兄弟间消除了误会,又像当初那样友好合作了。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三字经选译:曰春夏,曰秋冬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29日】

【原文】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本乎数。

【白话译解】一年之中有四个季节,叫做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循环交替,运行不止,没有尽头。南方、北方、西方、东方是四面的方位,这四个方位对应存在,又围绕着中央。水火木金土,这五种常见的物质,都来自自然之理。

* * * * * * * * *
五行学说是古代中国特有的一种朴素认识,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所说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常见的物质。他们认为这五种物质是构成物质和滋生万物的基础,而它们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相生相克。相生,即滋助、养长、促进的关系;相克,则包含克制、压抑、排斥、约束之意。依照五行法则,相生相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之间的这种生克关系,是事物在正常情况下的内在联系,它们维持着事物的正常生化和协调发展。

古人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促使人们从系统结构的观点观察,有助于比较辩证地认识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生活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使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系统化。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三字经选译:曰仁义,礼智信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30日】

【原文】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白话译解】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五条准则,必须遵守,不容许紊乱。

* * * * * * * * *

守信笃义的千古良朋

朱晖是东汉南阳人,在太学读书时,即以人品高尚、尊师爱友受到学友们的尊敬。

朱晖有一个同郡好友叫陈揖,他们常常在一起探讨论文,饮酒赏花。陈揖不幸早逝,留下遗腹子陈友,家境很困难。朱晖不仅在经济上经常资助陈家,还着力培养好友之子陈友读书成才。

后来南阳太守司徒桓虞闻知朱晖的人品,有意提携朱晖的朱撷到府中任职。朱晖想到好友陈揖之子陈友品学兼优、德才俱佳,生活却很困难,便对太守司徒桓虞说:“大人盛情,朱晖深为感激。小儿朱撷无才寡德,难当重任。书生陈友,家贫为学,才识过人,请大人召见!”

太守见朱晖举贤不举亲,深为钦佩,召见陈友之后,发现果然如朱晖所言,就委任陈友为府中文案小吏。陈友勤奋努力,廉洁奉公,深得太守赏识。

朱晖热情照顾提携亡友之子之事传开后,人们都赞扬朱晖是守信笃义的千古良朋。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给人一个台阶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4月30日】一天闲逛商店,看见一位顾客来退西装。售货员发现西装有洗过的痕迹,但她没有揭穿,而是给顾客寻求了一条免于难堪的退路。她说:“可能您家人不小心搞错了,把这西装送去洗了。我也有类似的情况,有一次,我外出时洗衣店的人来了,我丈夫稀里糊涂的把一大堆衣服让人抱走了。和您一样,不是吗?您看,您的衣服上面有洗过的痕迹。”顾客听了无话可说,大概心里倒有些感激这位售货员。

这位售货员的心是善良的,因为她懂得给人一个台阶。在生活中,谁都可能有错误和失误,谁也有可能陷入尴尬的境地。因而,在指出别人错误的时候给人搭一个台阶,是为人处世时与人为善的重要表现之一。诗人华兹华斯说过:“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给人一个台阶,正是宽容的一种体现。

给人一个台阶,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良好修养。只有襟怀坦荡、关心他人的人,才会时刻牢记给人一个台阶。在受到伤害时,许多人都会与对方针锋相对的吵闹一番,结果使双方都十分难堪。而林肯发火的时候,却尽情的写信发泄,等花了很多时间把信写好后,自然就心平气和了,就能理智的处理问题

给人一个台阶,往往会赢得友谊,得到信赖。富兰克林少年时十分狂傲,凡是与他意见不同的人,都要遭到他的侮辱。后来,他及时改变了乖僻、好辩的性格,不再给人难堪,而是坦然接受反驳他的所有正确言论。在与人交谈时,他也和气了许多。这种转变使他结交了很多朋友,最终成为易于掌握公众言论的家。

的确,给人一个台阶,是用善良来感化一切的智慧,往往是拥有朋友的开始,也是自己成功的开始。◇

(《明慧周报》晨光煦语)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救命的锅巴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2日】晋朝时候,有个小官叫陈遗。陈遗的母亲很节俭,从不肯把剩菜剩饭倒掉,连锅底烧焦的锅巴也好好保存起来,留着自己吃。陈遗在母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养成了节俭朴素、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有一次,陈遗有事到厨房里去。他看到泔水桶里有好些锅巴,很痛惜地对厨子说:“好好的白米饭,怎么烧焦了?再说,锅巴焦黄喷香的,也可以吃嘛,倒掉多么可惜呀!”

厨子不高兴地说:“这么大个衙门,这么多人吃饭,哪能没有一点锅巴?锅巴又有谁愿意吃呢?”

陈遗说:“没有人吃,你就留着给我吧。”

从此以后,陈遗每天把厨房里的锅巴收起来,晒干了,收藏好。日积月累,居然积了好几口袋干锅巴。

有一年发生了战争。陈遗带兵去打仗,他把几口袋锅巴也随身带到军营。一次,他的军队打了败仗,队伍被冲散了。陈遗和十几个人在野地里躲了整整一天,没有东西吃,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陈遗突然记起军营里还有几口袋锅巴。他想:锅巴不是什么好东西,敌人一定不会抢走的。他就带了几个人偷偷地回到军营里去找。果然,锅巴口袋还在。

打开了口袋,只见装得满满的干锅巴,有焦黑的,有嫩黄的。大家把它背到野地里。这些平时被人嫌弃的锅巴,现在吃起来居然喷香可口呢!这十几个人在野地里躲了几天,就靠这几口袋锅巴过日子,一直等到援军到来。陈遗从小养成的爱惜粮食的好习惯,救了这十几个人的性命。

原文链接:救命的锅巴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六十岁的寿命变成了九十岁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2日】清朝崇明地方,有位叫黄永爵的人,有位相士曾替他算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岁;后来南洋有一条船遇到了大风,船快要翻了,黄永爵就急忙的拿出十两黄金,买渔船前往搭救,总共救活十三条的人命。

黄永爵后来又遇到那位相士,这时相士看到黄永爵非常惊讶的说:“黄先生,你满脸的阴骘纹,一定是积了大德,做了大好事,你不但会有,而且你的儿子还会考上功名,你也会活到高寿啊!”后来黄永爵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叫黄振凤,考中了康熙己未年会试的榜首,黄永爵也活到九十几岁,而且得到善终。由此可知,天道是如此的真实可信,人应该去做去恶为善的事。

(选自《太上感应篇》)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高山流水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3日】人的耳朵可以辨听乐器演奏出的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有修养的人还可以从中体会乐曲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山流水”这个典故讲的是乐曲的高妙,后常用来比喻能达到高度精神共鸣的知音难得。

俞伯牙是春秋时晋国一位擅长操琴的音乐家。有一天,他从楚国乘舟回晋,行至汉阳江口,忽见中秋月圆,就泊船于山崖之下,抚琴遣怀。正当他抚弄得高兴时,“噔”的一声,琴弦断了。

这时,从山崖背后走出一个樵夫打扮的人来。这人名叫钟子期,也精通乐理。他已听了多时,对俞伯牙的演奏很是欣赏。两人见面后,谈起音乐上的事,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伯牙说:“足下精通乐理,请指点一下我抚琴时的意念吧!”

钟子期说:“不敢,不敢。若是领悟不当,还望大人不要见罪。”

俞伯牙于是重整断弦,沉吟半晌,又抚弄起来。琴弦发出了一连串美妙的乐音,高昂而激越。伯牙刚刚停弦,钟子期就赞道:“美哉!峨峨乎,大人之志在高山。”

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再一次操琴弹琴,其乐音委婉动听,犹如山涧溪泉淙淙作响。一曲刚终,钟子期又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志在流水。”

钟子期的两次赞语都道出了伯牙的心事。伯牙推琴而起,热情地向子期重施宾主之礼,连声说:“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为不负知音好友,他主动提出,愿与钟子期结为异姓兄弟。

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音。当下,两人在船中顶礼入拜,结为兄弟。临别时约定,明年中秋再聚会。

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访子期。一路上,伯牙兴奋不已,只恨船速太慢。谁知上岸一打听,子期竟在数月之前染病身亡了。

伯牙闻此噩耗,悲伤万分,失声痛哭,一路跌跌撞撞,寻到了子期的墓地。伯牙在子期的墓前哭了很久,然后让童子取来瑶琴,热泪横流地为子期弹奏了一支曲子。曲罢,他从衣夹中取出刀子,割断了琴弦,双手举琴,猛力向祭台摔去……

从此以后,俞伯牙再也不弹琴了。由这段可见对精神知音的珍视程度。

原文链接:高山流水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孔子学琴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4日】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家、思想家和家。他也喜欢唱歌、作曲,还能鼓瑟、弹琴,会弹奏好几种乐器。有一段时间,孔子跟鲁国的乐师师襄子学弹七弦琴。

这一天,师襄子教完了一支乐曲,要他独自练习十天,然后再教新曲。可是十天过去了,孔子仍然埋头苦练老曲子,似乎把学新曲的事忘记了。师襄子提醒他说:“你已经把这首曲子弹熟了,可以另学新曲了。”孔子却说:“不行啊,我只是刚刚把音律弹熟,技法还很生疏哩!”

又过了几天,师襄子说:“你的技法熟练了,可以学新曲了。”不料孔子又说:“不行啊!我还没有明白它的内容呢!这不能说是真会。”于是又埋头弹起来。

再过了好几天,师襄子又提醒他说:“好啦,你不仅熟悉了它的音律、技法,连它的内容也明白了,可以弹新曲子了!”孔子仍然摇头说:“不行呀,我依然算不得真会,我还没有体会到作曲者的为人呢!”

师襄子觉得言之有理,也就不再催促他练新曲了,只是耐心地等待着。

时间又过去了好几天。这一天,孔子正埋头弹琴,弹着,弹着,忽然抬起头来两眼闪烁着喜悦的光芒。他对师襄子说:“好啦,我知道作曲家是怎样一个人了!这个人高高的个子,黑黝黝的脸,眼睛炯炯有神,是个具有王者气质的人。莫非这曲子是周文王所作?我想除了他,别人是作不出这样好的曲子来的!”

师襄子不禁大惊,他恍然醒悟道:“呵,若不是你今天这么一说,我倒把这一切都忘记了。是呀,很久以前,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这首曲子叫《文王操》,它的作者是周文王。”

师襄子对孔子佩服不已,身不由己地躬身相拜。孔子急忙回礼,说:“我现在可以学弹新曲了!”

原文链接:孔子学琴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孔子评《关雎》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29日】

【原文】子曰:“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

【译文】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感。”

【注释】 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写男主人公追求心上人的忧思,并想象追求到以后的快乐。 ②淫:取广义的解释,即过度的意思。

【读解】孔子对《关雎》的评价,表达了他认为凡事应该讲求适度的“中和之美”。以中庸之道来评价美与,处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这当然是一种古典的审美观,也是具有古典情趣和修养的人才能做到的。对现代人来说,崇尚歇斯底里的所谓“先锋艺术”,寻找强烈刺激,哪里还有什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涵养呢?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审美观念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30日】中国人的则与西方人大不相同。这世界既是不可认识的,万物又是始终处于变化之中的,准确地描绘客观事物似乎既不可能又无必要。中国人的倾向于重表现、重象征。“诗言志”三个字是最精炼的说明。因此在中国画里历来提倡传神写意。

在中国传统曲目中,用声音以描绘景物的作品亦不多,即使“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之类的音乐,摹仿亦只是片断性的。这些手法带有写意的性质。某些乐句,竟然可在几个截然不同意境的标题乐曲中找到,这与其说是描绘不如说是象征。

中国的艺术又是重节制、重理念的。在“天人合一”中解脱了因认识世界而感困惑的艺术家的心境,由于“道可道、非常道”的劝慰而由“空间恐惧”心理趋向宁静。神秘的“道”既是一切的主宰,它理当是艺术家表现的对象,然而它又是捉摸不到的。画家以画面的虚白清冷暗示它的无所不在,诗人则以淡泊空灵的境界表现“纵身大化”之后的“无我之境”。由于这一切并不是凭着感官就可能体味到的,因此要得到审美的愉悦还得通过想象、顿悟才能达到理念的快感。这就使艺术作品讲究含蓄。

孔夫子教导人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泠泠七弦上几个长音慢悠悠地滑动、正是“大音必希”的结果。与但丁逝于同一年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的28字罗列了一大堆名词,全凭暗示地使读者进入了作者未曾描述过的境界之中。

上述种种,使得中国艺术既以抒情为主而又不浪漫的特征延续千年之久,并成为中华艺术的智慧的体现。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德音雅乐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5月31日】国乐是指具有中华精神内涵的民族传统,亦是中国的古典音乐。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乐之邦”。有专家说,所谓“礼乐之邦”,就是以文化(包括音乐教育)安邦立国。中国可考证的音乐历史有9000年,其音乐教育的历史传统也相当悠久。

国乐又被称为“德音雅乐”。德音雅乐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陶冶情操。“乐与人和,人与天和”——音乐、人、自然三者和声同律是中国音乐的美学原则,它也是人伦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传统的音乐之道是自然之道、育人之道,也是生存之道;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不仅重视音乐的美育功能,更注重音乐的道德教育功能。

国乐启蒙就是以“德音”培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道德风节,以“雅乐”培养孩子清逸淡远的儒雅性情。

传统音乐多用五声音阶、十二律吕,而五音通于五脏,律吕合天地而通神明。多让孩子聆听传统音乐,可以调节腑脏,平衡阴阳,调和身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用现代人的概念讲,国乐是高效的益智良方,可以开启心灵、增强记忆、触发灵感。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西方音乐】曼陀凡尼印象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1日】曼陀凡尼出身于世家,1905年生于威尼斯,少年时代就学于,18岁自组乐队,终成为世界三大著名轻音乐团之一(其他两支分别为詹姆斯拉斯特乐队和保罗莫里哀乐队。)

大量弦乐器织成的“弦瀑”是曼陀凡尼最大的特色。这是曼陀凡尼根据多年演奏小提琴的丰富经验独创的手法。他通常把小提琴分作三组,自高至低渐次增加音量,营造出一种瀑布般由高处向低处倾泻的音响效果,铸就了行云流水般的美妙音色,一出现便轰动当时的乐坛。这成为曼陀凡尼的一个金字招牌。

一波一浪的小提琴,静若花落水面,动如飞瀑流泻。曼陀凡尼的乐声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光阴易逝,不变的是曼陀凡尼永恒的温暖,如俗世一股清流,荡涤人们烦忧的心境,抚慰人们忧伤的灵魂。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西方音乐】小品音乐的感悟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2日】小品是一种瞬间性的感觉,它相比那些大型的作品有时更显得率真和可爱,而它的意境常有一种深层的魅力。如肖邦的《雨滴》、格鲁克的《旋律》等。

《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是西班牙作曲家、吉他之父塔雷加的杰作,据说是塔雷加在一天黄昏游览这座建造于十四世纪的宫殿时,突然内心有所触动,回家后写下了这首吉他曲中最著名的作品。

有音乐爱好者评论说,《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曲调凄迷忧伤,而轮指的演奏使全曲自始至终有一种烟雨蒙蒙的气氛,使人感觉这座宫殿的古老与沧桑。而这首曲子之所以迷人,还不在于它那优美的旋律,而在于曲子中所传递出来的那种悠长的意味,那种恍惚间对历史、对人生的一种无以言述的茫然,就像杜牧在《咏史》中所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一样。让人感觉到只有诗歌和音乐才能表述的对历史的一种感性的描述,它比任何其他的语言更能使世人感受到对逝去时光的回味和茫然。

哀而不伤是这首曲子最独特的品质,它给你一种奇特的人生感悟和对时间的下意识的迷惑。博尔赫斯曾经有两行诗写到:“那一夜的雨,我想起迦太基的庭院。”诗歌的意味和这首《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所描写的意境非常的相似。博尔赫斯在那一晚肯定是不由自主的进入到了历史的深处。(读者推荐)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棋盘岩的传说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3日】浙东四明山中有一座大山峰,名为棋盘山,山峰耸入云霄,白云缭绕,山顶半年以上是积雪的。岩石的一端是万丈深渊,有一瀑布象白练直奔而下,由于有融化的雪水,瀑布终年不断。昔日的山顶上古松苍劲挺拔,岩石上似有人曾在这里烧水饮茶、居住一样,每一个做饭菜的水锅,盛水的木瓢,大的碗,这些家用的东西都有序的嵌在巨大的岩石上,岩石中间有一个下棋的棋盘,两边都有可以坐的石凳,但这些石凳都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工雕成的。棋盘山因此而得名。

在这么高的山顶上,是谁留下这些似人生活过的痕迹呢?这里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自古至今,方圆百里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知晓这一传说。

当夜幕垂下,天鹅绒般的天空中闪烁着皎洁的月光,棋盘岩几乎与月亮近在咫尺,万籁俱寂的时刻有东海的神、的神等各路踏着祥云,先后来到棋盘岩。众神们有的开始烧水沏茶,有的谈古论今,有的开始坐在棋盘石边下棋。

此时仙乐在广宇中回荡,热闹非凡,广寒宫里的嫦娥仙子也前来与各路神仙相聚,月宫中的仙女们随着霓裳羽衣曲翩翩起舞,这时神仙们的聚会也推向了最高潮。当旭日东升的时候,各路神仙挥袖相别,预约下一次聚会再见,嫦娥也率众仙女回到月宫。

这个美丽的传说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无限的憧憬。每当明媚的月亮升起的时候,人们遥望着棋盘山,渴望一睹众仙的风采,虽是可望而不可即,但无数人度过了一个个向往神、净化心灵的美好圣洁的夜晚。

当历史进入了不信神的时代之后,人们开始崇尚物质,趋向败坏,不敬神灵。当地老百姓开始劈山伐木,采石开矿,美丽的棋盘岩已不复存在,人们心目中的仙人一去不复返。

据说当年不信神的曾参与炸石开矿的包工头已遭恶报,得绝症而亡。而参与炸石者也几乎都被闷炮炸得断手断脚,终生残疾。对神佛的敬仰让人相信万物皆有灵,懂得维护自然环境。尊重神创造的一切,包括人类和自然,人才是真正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真正的对自己好。(选自《明慧周末》)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三只小燕子与周先生的儿子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4日】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传奇小说《搜神后记》记载了一个

沛国有一个读书人,姓周。有三个大约二十岁左右的,那么大了,只能发声而不能言语。

一次,一位客人经过,向他讨水喝,听到他儿子们发出的声音,就问:“里头是什么声音啊?”

答曰:“是我的儿子,都只能发声,而不能说话。”

客人说:“你能否向自己的内心反省看看,找出为什么发生这事情的原因?”

周先生惊讶于客人所说的话语,心想他绝非一般常人。

隔了许久,出来说:“我实在想不起来犯了什么过错。”

客人说:“试着回想更幼年的事情看看!”

周先生入内,一再地想,隔一段时间出来跟客人说:“记得非常年幼的时候,正好在我睡卧的床头之上有个燕子窝,里面有三只小燕子,母燕从外觅得食物回来哺育之时,三只小燕子都伸出口来接受食物。每天如此。我试着用手指进入燕巢中,燕雏也张开口接受。后来就拿了三个蔷茨,每只小燕都吃了一个,之后都死了。母燕回来之时,不见小燕子,悲伤鸣叫飞走。现在,我很后悔曾经做过的这个事。”

客人听过他的这段故事及反悔的言语后,就变成了修道人的容貌,说:“你既已经自知悔过,罪孽现在就可除去了。”

说罢,就听到周家三个儿子的语言词句都正常了,忽然这个道人不见了。

人,如果发现自己的过错,立刻悔改了,真是很伟大的。

佛家的想法,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例如打人、骂人,都犯了罪业,将来都要偿还的。杀生,无故杀了不该死的动物或人,那个业力更是非常大的。故事中的周先生,幼年时候做的坏事,害死小燕子,造了那么大的杀业,不还,行吗?向内心去找,找出来所有苦难的原因,改掉它就好啦。(选自《明慧周末》)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人间神话】仙姑娘娘的故事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6日】仙姑娘娘在浙江四明山区非常出名,她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又是一个童养媳,从小没上过一天学,不识一个字,以上山打柴、放羊等为生,但她天性善良慈悲,助人为乐,孝敬公婆,体贴丈夫,辛勤抚养儿女。她虽不识字,但能够背诵佛经,精通民间中医,开方治病,帮助了很多危重病人,治好了很多疑难病症,近则邻近的几县,远则外省和海外侨胞。他们慕名而来,有的来时病魔缠身,有的来时满腹疑惑,但走时都轻松愉快,无病一身轻,她成了远近闻名的仙姑,人们都称她为“活观音”。

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被列入了牛鬼蛇神,被红卫兵关牛棚批斗游街,甚至被殴打,最残忍的一次是造反派决定用火烧她。造反派们说:“我们不信神也不信佛,看你本事有多大,神通有多大,今天用火烧你,你能逃得过吗?”于是造反派在批斗台上架起了炉子,用柴烧了火,它们把仙姑拖上台,拿起仙姑的双手放在火上,所有台下的人们都屏住了呼吸,看着这残忍的一幕。只见仙姑双眼微闭,脸上泛红,就象入定一样,没有哀求,甚至没有哼一声。过了一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乍起,飞沙走石,台上的火炉被吹灭了。造反派见状大惊失色,心里非常恐怖害怕,连忙将她的手从火炉上拿开,并查看她的双手,竟发现没有一点烧焦的痕迹,也没有一个水泡。

惊魂未定的造反派们交头接耳的说:“真是不可思议,神了!”连忙叫仙姑的把仙姑接回家中,做坏事的造反派们向仙姑连连道歉:“今天的事真是对不起,我们有眼不识泰山,请你量大福大,万望海涵。”仙姑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只是怜悯可怜他们这种愚昧无知的做法。

事后,仙姑告诉她的儿子,很多的神都来到了批斗会的上空,并向她解释:“我们来迟了,让你受委屈了。”在回家的路上仙姑一路有仙人护驾。路的两旁,各路仙人都站立在那里,非常肃穆敬仰。

这件事在当地轰动一时,传遍了临近几县,对正在搞打、砸、抢行恶的造反派们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再也不敢说无佛无神,无法无天了。(选自《明慧周末》)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参考资料:两个被中共毫无限制滥用的字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8日】党文化的第一大特征,就是凡人凡事随时随处都与“革命”相连。夺取阶段:

邪灵组织——曰革命党,
土匪流氓——曰革命党人,
打砸抢占——曰革命斗争。

1949年统治中国后:

目标——保卫胜利果实,永保革命江山;
理论——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手段——一个接一个的“革命化”群体灭绝政治运动;
老一辈——发扬革命精神,永葆革命青春;
后一代——继承革命传统,做革命接班人;
全国人民——高举革命大旗,继续革命前进。

就连小小的方方面面的事都冠以“革命”,使人永远不忘“革命到底,奋斗终身”。

相互称谓——革命同志;
老公老婆——革命夫妻;
人际交往——革命友谊。

唱歌要唱革命歌,看戏要看革命样板戏,敬礼要敬革命礼。

更有趣的是,教主是湖南人,每顿饭总是离不开吃辣子,他对身边的人说:“能吃辣子的人革命性强。”延安时代迎合毛编了一首歌《红辣椒》,歌词说红辣椒想过一种有革命意义的生活,它看不惯白菜、菠菜和青豆的浑浑噩噩,说它们没有骨气和革命精神,于是辣子领导蔬菜发动了一场革命起义。

毛泽东在延安抗大给学员作过一场报告,专门讲什么叫革命,什么是马列主义。毛问学员:“你们会不会吃小米呀?”回答:“会”。毛又问:“会不会打草鞋?”“会”。毛接着又问:“会不会爬山?”“会”。毛解释说:“能吃小米,会打草鞋,会爬山,这就是革命,这就是马列主义。

毛在另一篇文章中,终于露出了“革命”的狰狞面目: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

那么“革命”二字正确的内涵是什么呢?“革命”二字最早出于《易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意思是周武王起来推翻暴君商纣举,是顺天意得人心的“革命”。以后古人很少使用“革命”二字,农民起义等行动称之为“造反”、“起义”或“光复”。现代意义上的“革命”一事,是先生倡议采用的。《兴中会革命史要》一书详细记载了孙中山采用“革命”一说的由来,其意是推翻旧制,以三民主义创建新制。以上应为“革命”之真义。

然而却毫无限制的滥用“革命”二字,人必称“革命”,事必称”革命”,言必称”革命”,逐步的形成了一种极具欺骗性、煽动性又极具杀伤力的“革命文化”。在“革命”的名义下在“革命”的氛围里,生命被看成轻于鸿毛,残害生命就当儿戏;革天的命,革地的命,革人的命,其乐无穷;革命有理,造反无罪,父子相斗,师生反目,夫妻相残,闹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还要革死人的命,砸碎万恶的旧世界,连同承传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化,特别是观念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唯党文化是“革命的文化,先进的文化,积极进步的文化”。

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中共的“革命文化”是反动的,是有罪的。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法执政的中共现在最害怕的就是“人民革命”。为了继续混淆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他们已经开始把“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委员会”,“革命同志”改称为“人民同志”,等等。这一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原载人民报)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