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星期六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上篇)

文:GZ
来源: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上篇)

中国就是一个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无论剧本怎么编排,历史人物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其实都是为了配合最后一刻正法而做得系统安排。

上篇我们讲到少数民族创世史诗中记载了众神发动一场大洪水把当时不符合标准的所有生命毁掉,只保留了极少数心怀正念的人并给予了他们封赠,让他们作为下一期的人种开始繁衍生息,这时中国人的主场慢慢开始转向了中原大地,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呢?

关于中国人的起源,李洪志大师在《美国法会讲法》〈纽约法会讲法〉讲法讲到过。

这些上古时期从大洪水中保留下来的古老人种如今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群山之中并成为了见证历史的“活化石”。有些民族仍保留了关于祖先来源的传说,比如在广西那坡县和云南富宁县流传的彝族创世古歌《铜鼓歌》中唱到:
“彝家先辈人,
居住在昆仑。
巍巍昆仑山,
绿草嫩生生。
祖辈养牛马
游牧度光阴。
古老昆仑山,
处处是畜群
……”

彝族古称“夷族”,在1956年中共土改运动中被改为“彝族”,他们是上古时期西羌人中的一支,祖先来自于昆仑山。(图1)

图1:身着民族服装的云南富宁县彝族妇女,他们的祖先来自昆仑山

这些生活在中国西部昆仑山脉的古老氏族在大洪水之前曾拥有高度的,当时那里的地理环境和现在不同,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于耕种,并且是连接东亚、中亚和西南亚的重要枢纽。昆仑山自古以来就被称为万山之祖,是神灵和圣人所在之处,《山海经》记载:“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北。”上古的帝王均在此修建“帝台”用以先祖和观测,是凡人不可侵犯的神域。在大洪水之前这些古老氏族中的有熊氏、神农氏、有蟜氏等大氏族又分化出不同的部落,其中神农氏的祖先因教化人们掌握医学、农业和贸易而成为众部落联盟的宗主。随着农业的发展,西部的先民们不断和中原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他们用玉石、牛羊、马匹等物品和中原地区换取谷物和种子,历史上对这些西来的人有一个统一的称呼——“西羌人”(又叫古羌人,图2)。


图2:庄学本在20世纪30年代拍摄到一对羌人老夫妇

那么这些被称为“西羌人”的先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向中原地区迁徙的呢?

在大洪水之前,宇宙的天象正在悄悄发生着一个重要变化:公元前3000年-2800年闲的这段时间里,世界各大文明地区的神职人员们都惊讶地发现被视为宇宙中心位置的“天帝”北极星消失了。直到公元前2800年左右,新的北极星又出现了——它就是天龙星座的α星,它替代了原来的织女星成为新的“帝星”(现在变为小熊星座的α星,图3)。这是大洪水到来前一个重要的天象变化,在2000多年后人们才发现这个天文现象是每25,771.5年出现一次的“岁差”,它是在一个漫长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的,尽管如此观象授时的古人们仍然捕捉到了天上星体的微妙变动,持续的星座位移导致了地表上一切神性活动和天象的对应都出现了偏差,这个极轴运动在很多时代的末期都带来了大洪水。


图3:从14000年前至今总共发生了3次北极星的变动

在天体发生岁差的这期间地球上的变动也随之而起。法老胡夫在大金字塔下面修建了一条百米长的隧道,直对着天龙星座的α星,他命令神官们在隧道里昼夜不停的观测着这颗新诞生的北极星;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建立的超级城市Uluk正渐渐失去神的护佑,周围的城邦中充满动荡并酝酿着一场场暴乱;美洲古玛雅的大祭司们根据岁差现象推算出了在5000多年后也就是2012年人类将走向终结,随后新的纪元即将到来。

此时神农氏炎帝的天下传到榆罔手中时,道德已经衰败,诸侯氏族间恃强凌弱,争战不断,百姓遭难,天灾人祸持续发生……宇宙的规律就是成住坏灭,表现在物质空间就是整个人类文明都走到了尽头。

天象的变化导致了中国文明的中心从昆仑山开始转向中原地区,表现在人间就是种族的大迁徙。这是由三位对华夏文明影响巨大的人物促成的:神农氏末代炎帝榆罔、有熊国的轩辕和九黎族的蚩尤,这三位都是神农氏的族人,同样也是神农氏时代的终结者。

对于这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从修炼人角度来看每一个剧情都是有精心安排的,每也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黑就有白,有主就有次,阴阳运作,相生相克。这时随着天象的变化他们要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 “问鼎中原”。

最先占领中原地区的是被称作“战神”的蚩尤。他首先脱离了炎帝的管辖,带领着威猛善战的九黎军团占领了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八十一个部落成为中原地区的新霸主。而随着轩辕威望的不断提升,诸侯们不断归附于他,最终炎帝榆罔与轩辕在阪泉的旷野展开了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阪泉之战。双方经历三场大战后,轩辕大胜,炎帝臣服,并主动让位于轩辕,轩辕属土德,从此被称之为“”。接下来黄帝和炎帝要联手做一件大事——征讨蚩尤。在各地诸侯的支持下炎黄二帝发动了这次被载入史册的世纪之战(图4)。


图4:黄帝和炎帝结盟

中华文明的大幕就是以这场战争为序幕开启的,很多史书上都记载了关于这场战争的情景: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风后在北斗星座的启示下发明了指南车,才助黄帝冲出大雾。随后黄帝又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制作了80面夔皮鼓,夔是东海中的神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黄帝用其皮蒙鼓,又用雷兽之骨作鼓槌,“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延续了不少时日,最后的决战进行于冀州之野,《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述到: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一时风雨大作,黄帝军队再次陷入困境,危急中黄帝只得请下天女旱魃阻止风雨,天气突然晴霁,蚩尤军队惊诧万分,黄帝乘机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了最后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战(图5)。


图5:涿鹿之战

黄帝的胜利来之不易,而胜利以后又遇到很多新的困难,不仅旱神女魃制止了大风雨后神力大减,不能马上回去;应龙参战以后,也没有及时回到天庭行使作雨的职责,使地上连续大旱数年。近代环境考古研究发现:距今5000年至4000年间发生过一次自然气候的聚变,不断升高的气温,持续的降雨和不断融化的冰川都在聚变中骤然停止。距今5000年前后从辽东半岛到长江三角洲留下了海退的遗迹,从距今4700年开始又发生了小的波动。涿鹿之战中那些被神力招唤来的暴风雨及其后的干旱,正好与气候由平稳到波动的情况相合,可见这些神话不是全无根据的,它们浓缩了对过去的回忆。

史书记载:黄帝大胜后“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清角(清角是古代一支悲凉激越的乐曲)”,意思是说黄帝胜利了,原来的敌人——蚩尤、风伯、雨师和东方的神灵都降服了。涿鹿之战的胜利有力地奠定了华夏文明在中原的基础,并起到了进一步融合各诸侯部落的推动作用。

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史记》五帝本纪),获得了天下各族的一致拥戴。战争之后,他以德治国的思想还表现在对九黎族战俘的仁慈上。据《拾遗记》记载:黄帝杀了蚩尤之后将九黎部落中善良本分的人迁徙到邹(今山东济宁微山湖壹带)、屠(今陕西西安)以及黎国(今山西省长治县)这三个地方,并给予他们封地。这些就是今天汉族中邹姓、屠姓、蚩姓、黎姓等姓氏的先祖,他们后来渐渐融合成为华夏部族的一部分。同时黄帝将凶残暴恶者迁居到北方的寒冷之地,其余的蚩尤残部则四处流散并退回到长江中游的湖北、江西、湖南一带建立了三苗部落联盟,成为“三苗”(《国语·楚语》中写道:“三苗,九黎之后也。”)。三苗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今天的苗族,苗族妇女的“大牛角”头冠正是对祖先蚩尤的纪念(图6)。


图6: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地区苗族服饰,大牛角头饰是对祖先蚩尤的纪念

史书中这寥寥几笔在历史进程中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神农氏从此分化出两支:以黄帝血脉承传的华夏一族成为五千年文明大戏的主角;以蚩尤血脉承传的九黎族后裔则盘踞于周边地区,在日后逐渐发展成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不断扩充着中国的版图并一起上演了一场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大戏。此时最早的民族概念逐渐形成了,开始由“氏族”转向“民族”,而这一切都为相生相克、阴阳运化的结果。

(未完待续)


from 气功

《夷坚志》中的三件神奇器物

文:德惠
来源:正见网

《夷坚志》是名臣洪迈多年记录的笔记合集,其中记载了许多他所知的神奇事件。其中记载了用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三件神奇器物,在此介绍给大家。

一、点燃纸捻就可把做熟的铜铫(diào)

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陈达善先生,在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一1189年)由“监左藏库”的职务,升任开州(今四川开县)太守。他在开州得到了一个铜铫,“铫”字的解释为:便携的小金属锅。这个铜铫直径才刚刚三寸,象小圆鼎一样下面有三只脚,上面有象纸一样薄的盖子,陈达善开始并没有在意它。

后来有人告诉他:这是一件,“投食物于中,然纸炬燎之,少顷即熟”,只要把食品放到里面,点燃一张纸捻在下面烤,很快食物就熟了。陈达善听后决定做实验,他拿一双猪石(一对猪肾、猪腰子),让厨师像平时那样切好,上面撒上盐和酒,放入铜铫再加水,盖好盖。他亲自点燃个纸捻放到铜铫下面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顷刻间就听到水烧开的汩汩声,纸捻烧完后揭开盖子一看,猪肾已烂熟。从此他每天早上都用铜铫自己做早饭,吃完再办公。后来他又当了湖北转运使,洪迈的长子从湖北鄂州江边经过时,听他说了这事。

二、让食物一个月不坏的铁甑

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北人东路总管李邦也,派仆人带了几种异物来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委托当地统领陈涉替他卖掉。其中有一件异物是一铁鼎,这铁鼎可装下一斗东西,口径有七寸,看起来粗陋拙劣。还有一口铁甑(zèng),甑是蒸饭的器物,好像现代的蒸锅,外观就像一只瓦鼎,甑底的宽度与鼎口的宽度一样,甑口径一尺七寸。铁鼎、铁甑都是一尺五寸高,甑底有孔,以透蒸饭的蒸汽。铁鼎、铁甑可能是一套,所以两样东西打包价五千缗(mín)铜钱。缗的原意是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在这里用作计量单位,指一串钱。五千缗就是五千串铜钱,古代一般每串一千文,就是五百万文铜钱。

陈涉不明白为什么要价这么高,李邦也的仆人说:“三伏内炊物于中,经一月不馊腐”。陈涉让人做了二斗米饭放铁甑里试验,果真一个月不坏。陈涉这才相信了。铁鼎、铁甑都没有铭文记载制造时间,也没人知道这两件奇物是哪朝哪代的东西。可惜大家认为这个功能不重要又太贵,所以无人购买。李邦也的仆人只好又把它们带回去了。

三、完颜亮的镇国奇石

刘通判曾告诉洪迈说,他过去在江陵时,见过一个淮甸(淮河流域)客商,刘通判与他聊起世间奇珍异宝,谈的很是投缘。这客商说:南宋高宗绍兴辛巳年(公元1161年)冬,金主完颜亮死于内乱,宋军趁机反攻,很多金军运载财物的随行舟船都被宋军缴获。客商当时还是个小军官,也俘虏了一个金人,拿剑威胁要杀他,那金人哀求说:船上有宝物,我拿过来,你不要杀我。

他把捆绑金人的绳索放开,派两个士兵跟着他。不久,那金人抱着一个匣子来了,打开一看,里面还是一个匣子,两个匣子都是金玉装饰,再打开第二道匣子,里面还是一个匣子,就这第三层匣子里装着宝物。宝物是一块,三棱的,上尖下大,颜色微黄。石头腰部有条玉龙缠绕。龙仰首抬头,左爪在扑一颗玉珠,龙爪、龙牙狰狞雄健,如同活物般逼真。这龙的形象跟世间所画的龙不太一样。那金人说:我们金国的完颜亮把它当作镇国之宝。要看这宝物的神奇之处,只要打盆净水,等到夜半将石头放到水里,很快那石头上方会升起一层黑云,覆盖在石头上。当黑云出现,完颜亮就会赶紧把这奇石收起来,认为如果稍微晚一点,它没准就会飞升离去!于是当场试验,一看果真如此!于是就把这奇石珍藏至今。

刘通判说我当时听完他的讲诉,就问那客商:此物还在吗?客商说:我这些年经常随身带着。刘通判提出要看一看,第二天客商就把石头拿来了。刘通判在夜半时打一盆水,一试,果真石头上方出现了黑云。天亮后刘通判就把石头还了回去,这宝物后来的下落他就不知道了。

这三件器物都经过了实际的检验,而且有明确见证者,见证者还都是朝廷官员。铜铫只要纸捻燃烧的很小热量就能让食物烂熟,似乎可以放大热量;铁甑保存食物的功效,类似现代的冰箱、冰柜,但不用能源,这两件都是超越了现代科学的认识,说明古代存在着超越当今科技的另外一条科学发展道路。完颜亮的镇国奇石能产生黑云,还怕它飞升离去,看起来更加神奇,可能来自于另外空间。其实认识宇宙、发展科技的道路不止一条,现代西方科学不过是走了很低能的一条路,一切的发展都被死死的局限在这一个空间中。现代科学并不值得迷信,希望所有人都能放下成见重新认识古老的与当今洪传的修炼功法。为什么古代都推崇,绝非古人迷信,恰恰是因为他们在古文化熏陶下更能认识宇宙的真相。各种修炼方法中我特别推荐,法轮功功效特别显著,其法理直言了许多修炼的真机,最适合于现代众生修炼。

资料来源:《夷坚志》

原文一:天台陈达善,淳熙中自监左藏库出知开州。得一铜铫,不知其为异物阔径刚三寸,下列三足,上有盖其薄如纸。或告之曰:“投食物于中,然纸炬燎之,少顷即熟。”陈试取猪石一双,使疱人如常法批切,瀲以盐酒,仍注水焉。自持一炬燎其腹,俄闻铫中汩汩有声,及炬尽举盖,石子已糜熟。自是每夙兴,必用此法,食毕,乃出视事。后为湖北转运。大儿过鄂渚,闻其说。

原文二:乾道三年,北人东路总管李邦也遣间仆持异物数种至楚州,托统领陈涉货易,一铁鼎,容一斗,口广七寸,状甚粗拙,一铁甑,形类瓦鼎,其底广与鼎等,口广一尺七寸。二物之高皆尺有五寸,甑底有窍,以透气。需钱五千缗。涉问其所以异,曰:“三伏内炊物于中,经一月不馊腐。”命蒸饭二斗试之,信然,莫知为何代物。然于用不甚急,无肯售者,复携归。

原文三:刘通判云:曩在江陵,见淮甸一客,因语世间异物。言绍兴辛巳之冬,虏亮戕灭,随行帑藏舟车多为王师所掠。吾亦从而奋获一生首,将挥之以剑,其人哀鸣乞命曰:“舟中有宝,当取献以自赎。”乃释其缚,遣二卒随之以往。少顷,携一匣来。启视,又一匣,两重皆金玉装饰。第三匣内一石,三稜,上尖而下大。色微黄,石之腰有玉龙旋绕,仰首,左爪扑一玉珠,爪牙鳞鬣狰雄,熟视如生,不与世间绘画者类。其人云:“虏主以此宝为镇国。寻常欲观其变化,则用净盆贮水,候夜半置于水中。须臾间,黑云蒙覆其上,必急收之。稍缓,恐或升去。”某如所言试之,果然尔,遂珍藏到今。刘曰:“物今在此否?”曰:“常以随行。”因从借观。明日出示,留之至夜,亦一试之,悉然。又明日,复归之,不知其后存与亡也。


from 气功

2020年6月5日星期五

中华智慧:四、中医的顺势智慧

作者:

接前文
中华智慧:一、治国中的顺势智慧
中华智慧:二、武术中的顺势智慧
中华智慧:三、兵法中的顺势智慧

中医目前在西方越来越流行,因其对人体没有副作用的自然式疗法和神奇的疗效,不断引起西方人的重视,这次里约奥运会上,美国泳坛巨星菲尔普斯、美国体操运动员艾利克斯•纳杜等人身上的拔罐印儿,让中医再度引起世界注目。

中医内涵博大精深,源自道家修炼养身之术,其治病所针对的不是表层肉体,而是比表面肉体更微观的深层人体层面。如中医治病所依据的经络、穴位等人体机制与阴阳、五行等基础,都不存在于我们这个表层空间,而是处于现代科学所无法触及到的深层层面,在更高维度时空之中,人类触摸不到,但客观上冥冥存在着。

中医认为人体主要是因为外邪入侵或内部七情所伤而致病。中医将所有致病的外邪按照自然界四季六气的变化,归为六类,称为六淫,分别为: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的不和谐变化,与人体不正确保养,产生六淫,从而影响到人体,成为破坏人体平衡,使人致病的外邪。外邪首先从人体表面的十二皮部侵入浮络,络脉满,便从络脉侵入经脉,经脉失守,邪气就进一步侵入经脉所对应的脏腑,如果六经层层失守,邪气就会在六经中层层传递,并在所对应的不同脏腑间传递,使病情层层加深、加重。

人体自有存在,正气为人体之精气的总称,包括先天精元之气与后天之气,后天之气主要由五脏六腑所产生,在经络中运行,有精气、真气、荣气、卫气、营气等等,人体有一套完美的防御和修复系统,在时时产生、运行着正气,抵御着邪气的侵入。

只有在正气不足,防御系统失守时,邪气才能层层侵入身体而致病。中医根据五脏六腑与十二正经等在不同层面的对应循环机制,将人体的防御机制划分为六个层面,称为六经,分别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层面层层防御着邪气的侵入,构成了一套完美的防御和修复系统。当人体平衡,正气充实,经络通畅时,这套防御机制就非常强盛,邪气就不能侵入。即使邪气太盛,一时侵入了人体,也会被人体防御机制抵挡在一定的层面,不能深入,并且会随着人体防御机制的自我修复和平衡,慢慢将病邪逼出体外,人体便会保持健康强盛。当人体失衡,经络不畅,正气不足时,人体的防御系统就会失守,邪气就能侵入不同的人体层面,导致不同程度的疾病,若六个层面都被邪气攻破,人就没救了。

所以中医治病是以针灸、中药、按摩等等手法,来扶持人体正气,驱除邪气,通过畅通人体经络,调整人体平衡,加强、辅助人体先天的机制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在这一点上,所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线。比如西医认为不同的病菌侵入人体而导致了各种疾病,就使用各种针剂药物等去杀死体内的病菌,但所有杀菌的针剂药物都是有毒、有副作用的,在杀死病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破坏和伤害了人体自身,只能尽量将对人体的伤害减小而无法杜绝这种伤害。尤其是抗生素的滥用,极大的破坏了人体平衡,这其实是一种慢性自杀式抗病――以牺牲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人体平衡来对抗疾病。幸亏人体有一套完美的自我修复功能,但当这种对人体的伤害积累到一定程度,或对人体的破坏超过人体修复功能的极限时,人就没救了,就会在治病的同时,加速了人的死亡。

再比如西医治疗癌症,就是通过手术去切除癌变器官和组织,或通过化疗等手段去杀死癌细胞,但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大量的正常人体细胞也被一起杀死,往往杀敌八百,自损三千。很多癌症最终都是因为人体自身被化疗伤害得太严重,而正常细胞的繁殖速度又赶不上癌细胞,所以人体修复功能被慢慢破坏,癌细胞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扩散,而癌细胞扩散又加大了化疗次数,这样人体就会因抗不住化疗药物,导致修复功能崩溃而死亡。这些都是西医所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某种程度地牺牲自身,来达到治病的目的。

随着传统文化与中医在西方社会越来越引起关注与重视,其发源地中国,却在无神论的领导下,高喊着恢复传统文化的口号,努力“发扬”中医。但因为其无知与愚蠢,而的智慧又太过于博大深奥,所以它的发扬方式所起到的实际是破坏作用。正如让一个农民工去修补世界名画一样,结果可相而知。

现在偷梁换柱,将中医西化,把中医的内脏和最精华的东西都掏出来扔掉,并将其斥之为迷信,只留下一个空壳,然后把西医套进去,披上中医的外皮,杂合出一个怪胎,败坏着中医的形象。

现在中国的中医大夫基本都是西医培养出来的,培养出来的中医,几乎都不懂望、闻、问、切,六脉二十八象没有人能摸得出来,全部依赖于西医的现代设备来检查疾病。中医高深莫测的治病养生理论也没多少人真正知道,中医依据每个病患自身的不同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与药方的辩证施治的原则也被抛弃了,现在大量使用中成药,将药方固定下来,不再针对每个病患的具体情况辩证施治,只要是同一疾病基本都使用同一药方,傻瓜式地套用西医的方式来治疗,从而使中医神奇的疗效一落千丈,越来越走下坡路,从内部毁灭了中医。

中医通过扶持人体自身的机制,调整人体平衡等来治病;而西医则是通过直接杀死致病因素,同时以伤害人体自身为代价来治病。这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也是文化与西方科学之间的根本区别,它们走的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南辕北辙,是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的。

在艺术中,也同样存在这两条路线,前一篇《艺术欣赏之道》中也曾谈到过:真正善的艺术,就是效法自然、升华自然,从而在自然中提炼出美,以达到引人向善、提升道德、纯化心灵的作用。而变异的现代艺术则是打破自然之美与世界的构成规则,然后按照他自己的标准,重新组合出一个变异扭曲的新世界,只强调个人情绪的宣泄与自我个性的张扬,堕落人的道德。

若将这两条路线提炼出来,分别是:顺势-提升()、打破-重组(西方科学),将在后篇详细与大家探讨这两条不同的文明发展路线。


from 气功

中华智慧:三、兵法中的顺势智慧

作者:

接前文
中华智慧:一、治国中的顺势智慧
中华智慧:二、武术中的顺势智慧

兵法讲究造势、借势,《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石头原本是沉于水底的,但在激流之中,石头也能浮出水面,那是因为借助了激水之势。

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尽占者,不可战胜。

《阴符经》常被归为兵法类,被视为兵家心法,据说时下比较流行,但大都不解其真意,这里就与大家探讨一下《阴符经》。

《阴符经》其内涵,也是借势顺势,但它所顺应的是阴阳五行克杀相胜之势,借助的是天地万物之杀机。所以开篇曰:“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此“五贼”为天地万物、阴阳五行克胜相杀之机,不可言,因为“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也,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所以不能言破,只能留给天下高人自己去参悟,无德之人必不可得。

在人间,是违法的,是要受到死刑处罚的,所以谁也不敢随便杀人。但、行刑者却可以杀人,他们杀人不但不违法,反而维护了。这就是借势,借助阴阳五行克胜相杀之机。正如刽子手借助人间法律之杀机,奉法杀人,不违法,反得庇护。

杀人者死,必伏法被诛,奉法杀人者却不犯法,而战争杀人亦不犯法,反受嘉奖。这是借助天地万物之杀机,顺应之势,乘其机而得庇护。所以《阴符经》曰:“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又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道生万物,伤命者罪,而世间万物,食链循环,易身相食,此人间之道,乘道之机,亦无罪之有。所以小偷窃财,大偷窃道,窃钩者诛,窃国者王,亦为此理。

大道无形,世人皆因不见,而为眼前所迷。“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之所以神也。”人皆以善窃者为神偷,不知依法而窃者才是更高的神偷。学会顺势的智慧,才能借助天地万物之力,乘道之机,得天地之庇护,而成大事,这就是《阴符经》的智慧。

有人将《阴符经》与老子的《道德经》相提并论,这是对大道的亵渎,《》的智慧远远高于《阴符经》,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个人所见,《阴符经》的智慧不是大道,可归为魔道范围,藏伏杀机,不是大智慧,但境界远高于人,所以对人来说也高深莫测的。但魔道并不都是邪道,魔是分种类的,有邪魔、天魔,也有为正道护法的护法魔。

道,中间为大道正道,极端上生出了魔道(护法魔道)。正如人间法律,法律制定了刑法,以各种手段惩罚罪人,用以明示法律的界线,不可跨线触犯法律。行于法律之中,可任意而行,法律与你无关,若走到法律的边界,触犯了法律,那刑法就会对你进行制裁。道亦如此,行于道中,仿佛道不存在一样,若走极端,自行无道,那就在魔道之中,魔道就会对你进行制裁,天地万物都会灭杀你。若没有刑法处罚,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谁也不会遵守,刑法明示了法律的界线,维护了法律的尊严。魔道生于道的极端,不是正道,但亦为维护宇宙大道而生,为正道护法,《阴符经》之智慧即源于此,不是邪道,但也不是正道,所以我们不能在这上用心,否则可能会给自己遭致大灾祸。


from 气功

中华智慧:二、武术中的顺势智慧

作者:

接前文
中华智慧:一、治国中的顺势智慧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武术中一个最杰出代表则是

东方朔将“武”字解为:止戈为武。

武的更高境界,不是用来争斗、纷争,而是化解红尘纷争,武术的更高内涵也即如此。

拳的内涵非常高,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太极拳是修炼功法,可以使凡人修炼,在低层次上还能强身健体,用于实战。

太极拳用于实战的部分,有几大特点:其一为缠,就是如丝线一般,绕住对方,人动我随,人进我退,人退我跟,随对方之动而动,与之沾连黏随,如胶如漆,不丢不顶,不即不离,使对方力无可发。如同水一般,没有固定形状,但可成一切形状,随着外界容器的变化而变化,让对方如同击水,随击而化,无处着力。

其二特点为引,讲究避实就虚,避开对方正面冲击,不顶不抗,顺从对方来势,接住彼力,顺势导引,避其实,趁其虚,将彼力化开,化为己用,从而借力打力,以彼之力还施彼身,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般武术讲究先发制人,而太极拳从不主动出击,必须借助对方的势力,化为己用,而后发制人。武术实战的目的皆为制敌取胜,而太极拳不以制胜为目的,却化解一切拳脚。中华武术种类繁多,不同武术都有自己不同的套路,不同的武术套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大都以刚克刚,杀敌三千而自损八百。而太极拳如行云流水,以柔克刚,任凭对方千变万化,而我皆随变而化,使一切拳法套路空为摆设,自行化解。

这是太极拳的外太极:二力相战,对方为阳,我为阴,与之相推相合,化为太极,从而运转阴阳太极之道,以柔克刚,化解纷争。

另外太极拳,还要形成内太极。道家认为自有阴阳存在,后背为阳前胸为阴,左为阳右为阴,头为阳足为阴,可谐调全身,自成太极,是为内太极。太极拳动作缓慢圆,如行云流水,圆而不破,讲究全身谐调,如太极运转。一般武术,用拳击打,基本依靠臂力而发,而太极拳任何一个地方发力,都是运转全身之力,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全身的全息,圆如太极,浑然一体。如太极拳以手发力,会运转内太极,将全身头、颈、胸;足、腿、胯、腰、腹等之力都调动起来,通过全身的谐调,内太极的运转,而传导于手,以之发出,使力量相乘,无懈可击,后劲无穷。而对方的击打之力,又可通过内太极的运转,分化全身,或借力还力,令其自克。

太极拳内外两太极,相生相化,圆而不破。

太极拳是大道高人所创,本是内家功法,内外兼修,用于修炼提升,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所以其动作表面看起来缓慢,实则疾速,表面柔弱,实则刚劲,这背后是有很深厚的内家功作支撑的。只可惜,现在太极拳的内功心法已失传,空留下一个花架子,即使留下个架子,也被后人改得面目皆非,什么这个式,那个式,失去了真面目,现在主要成了老头、们锻炼身体用的体操了,无法用于实战,更无法修炼提升。现在凡人中,已无人能懂太极拳,人间的那些各路“大师”们,打着太极的旗号,败坏着太极之名。

盖世高人张三丰,以道化拳,以拳行道,拳脚相行,道化万物,因创太极拳。自然万物皆因道而生,无道而亡,乘道而行。道无形而成一切形,道无所在而无所不在。道生一切,亦化解一切,道化为拳,其名太极,太极成,天下拳脚始无纷争。

得道者,与道合一,聚之成形而散之成物,无所在又无所不在,其与自然万物合一,遨游于天地之间,一念于八极之外,从心所欲,具大自在,得大智慧。此所谓真人、大道,亦谓之神仙。

中华文化源自神授,出神入化,藏机伏秘,这是中华文化的神性所在,不识神性,乃为空谈。


from 气功

中华智慧:一、治国中的顺势智慧

作者:

的故事在中国已路人皆知,他顺应五行、水性,观察地形,依据地势,采用因势利导,疏通导引的方法,开山划渠,将洪水归引入海,历十三年,治水大成。

而禹的父亲鲧治水则不是这样,他违背五行、水性,采用围堵的办法治水,水来土掩,堕高埋卑,高筑堤坝,结果水势越堵越大,最后冲毁堤坝,引发洪灾。鲧治水九年,没有任何成效,反而给百姓带来无穷灾害。

这就是两种不同的智慧所产生的结果,一个是顺势,一个是逆势。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小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有一天北风与太阳较劲,看谁先让地上的人脱下衣服。北风自恃力量强大,便鼓足劲,刮起狂风,要强行将衣服从人身上扒下来。但风越大,人反而把衣服裹得越紧,包得越严,最后将人吹翻了,衣服都无法吹开,被人死死裹在身上。

而太阳微笑着,轻轻散发出热气,温暖着大地。地上慢慢暖和了起来,气温渐渐升高,人感觉到热了,便一件件把自己衣服脱了下来。

这同样是顺势与逆势的智慧。

中国历朝历代君王治国,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

何为无为而治?古人有皇道、王道、霸道等等区分,有以道治国、以儒家治国、以法治国等,但古帝王治国基本都是综合运用、兼而施之,没有单一的以某种手段治国。而真正的无为而治,则是纯粹的以道治国,成就皇道。

无为而治是一个极高的治世成就,几乎是治世所能达到的巅峰。在这次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据记载唯黄帝、尧、舜三位帝王在晚年的时候达到了无为而治。

《淮南子》记载:黄帝大治天下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没有盗贼,市场没有欺诈,天下无争,乡野村夫都相让以财产,连猪狗都将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让食……

《高士传》记载说:帝尧时,天下太平、和谐,百姓生活悠闲自在、无忧无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天下到处一派人间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田野路边击壤而歌,唱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这就是无为而治下的民风民德,它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是通过长期的教化和引导,使天下百姓皆归于大道,合于自然,一切依道而行,从心所欲而不逾规,不再需要帝王和政府的任何干涉,仿佛他们不存在一样,这就是无为而治。

认为,天地万物皆生于自然,生于道,人之先天皆在道中,只是后天慢慢堕落了,背离了自然,远离了道。

无为而治,要求帝王建立皇极,德被苍生,道化天下,润物无声。帝王与政府从不强加给百姓什么,从不会要求百姓这样做,那样做,不会强制百姓必须这样,必须那样,而只是疏通引导。因为万物皆生于自然,生于道,人的先天本性就是在道中的,只是后天迷失了本性,才背离了道,违背了自然;正如江河生来就是归于大海的,只是后天泥沙等的堵塞,才使江河淤塞、改道而成灾患,无法归于大海。此时就应像大禹治水一样,因势利导,疏通归引,使天下百姓皆自然归于先天本性,即回归大道。

这对帝王自身的要求极高,要求帝王具备极高的道德,极博大的胸襟,足以承载天下万物,建立起至高的皇极楷模,使普天之下皆仰望而跟从,正如太阳散发出万丈光芒,百姓自然顺从于先天的本性,回归大道。

现代实行机械电气化,有的工厂实现全自动生产,不需要,甚至不需要工人,只要启动了机器,全是一条龙自动运作。

打个很不恰当的比方,这全自动的机械与电气原理,就是道,一旦启动,它就会自动运行,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预,而是依据这套设计好的机械和电路原理自动运行。一旦将天下百姓归引于道中,那么无为而治就启动了,从而帝王与政府不需要再有任何的干涉,天下皆顺道而行,越来越美好、和谐。因为道是至完美、至高的,一切人的智慧都不可能超越道,所以无为而治,道行天下,天下就会达到最完美状态。

这里只是极简单的介绍,具体的请参阅笔者的《治国大道》系列。

这就是顺势的智慧在治的运用。


from 气功

一个诗意盎然、奶奶成仙的故事

文:华翰 整理
来源:

许宣平,新安歙县人。景云年间,他隐居在城阳山的南坞,盖了一所草屋居住,不知他药,只见他不吃饭。他的脸色像四十来岁的人,走起路来,像奔跑的马。他有时候,担着柴到城里来卖,柴担上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每次喝醉后,拄着竹杖回山,独自吟唱道:

负薪朝出卖,
沽酒日西归。
路人莫问归何处?
穿入白云行翠微。

三十多年来,有时候,他把人从危难中拯救出来;有时候,他把人从疾病困苦中,救治出来。很多城里人,都去拜访他。但见不到他,只见到他住的草屋墙壁上,题诗说:

隐居三十载,
石室南山巅。
静夜玩明月,
明朝饮碧泉。
樵人歌垅上,
谷鸟戏岩前。
乐矣不知老.
都忘甲子年!

许多好学者,都诵读他的诗,使他的诗在长安盛行一时,在官道上从洛阳到同华之间的驿站里,到处都是好学者们题写的他的诗。

天宝年间,李白从翰林院出来,向东游历,路过驿站,读了他的诗,并且吟诵之后,感叹地说:“这是的诗啊!” 于是,李白就向别人打听:“这是谁写的诗?”知道了许宣平的情况后,李白就游历到了新安,翻山涉水,多次求访,也没有找到许宣平。于是,李白在他的草屋的墙壁上,题诗道:

我吟传舍诗,
来访真人居。
烟岭迷高迹,
云林隔太虚。
窥庭但萧索,
倚柱空踌躇。
应化辽天鹤,
归当千岁余!

这年冬天,野火烧毁了这所草屋。人们就更不知道许宣平的行踪了。

一百多年以后,成通七年,郡中人许明奴家,有一位老,曾经伴进山打柴,独自在南山中,见到,坐在石头上,正在吃桃,桃子很大。那人问老妇人说:“你是许明奴家的人吧?我是许明奴的祖先许宣平。”

老奶奶说:“人们常说:你已经得道了!”他说:“你回去后,替我告诉许明奴,我在这山里头。你是个敬神礼佛的忠厚长者。我给你一个桃吃,就在这里吃完,不能拿出去。这山里虎狼很多,山神很珍惜这桃子。”

老奶奶就吃桃子,味道很美,不一会儿就吃光了。许宣平打发老奶奶和打柴的人们,一起回家。老奶奶说了此事,许明奴家族中的人听后,都感到非常惊异。全郡的人,都传闻此事。

从此以后,那位奶奶就不爱吃饭,一天天变得年轻,更加地轻捷健壮。数年以后,接连发生兵乱,百姓不安,许明奴搬家避难,奶奶进山后,就不再回来,后来,有人进山打柴,还有见到那位奶奶的,看见她身上穿着藤叶做的衣服,走路像飞一样快。人们追赶她,她就升到林木之上,离去升天了。

正是:
忠厚老实敬神仙,
心性高洁有仙缘;
一桃下肚不吃饭,
敬佛之人神喜欢。
神不管,
跌入魔共地狱惨;
她愿信佛有神助,
成仙升天返家园!

(事据李昉《太平广记》)


from 气功

2020年6月3日星期三

向神祈祷为何不灵 自求多福怎么求

文/允嘉徽

曾问宰相李藩道:“穰灾祈福的做法,真实可信吗?”换句话说,向天祈祷能灵验吗?

宰相李藩不奉承拍马,他怎么回答宪宗的问题呢?李藩用实例回答了宪宗的问题。这些例子中,有人能够明辨福是怎么来的,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己所求向神祈祷,但是得不到祝福。

明辨获罪之因

以前楚昭王(约公元前523年—前489年)有疾,卜人说是黄河神作祟。昭王虽然生病了,可是心中还很亮堂,他说“寡人虽不德,获罪的原因不在河神,楚国历代先王的祭祀不过国界江、汉、雎、漳四水。”而且,他又说自己若无大罪,天怎能加祸于己身?必定是身有大罪,有罪要受罚,所以他不举行禳灾之祭。

左传》记载,楚昭王出兵救陈国,在营中患重病,他看见“云儿好像一大群赤乌鸟,夹着太阳飞”的景象。三天后,昭王派使者见周太史,详细描述了此事并询问对应的办法。

周太史答道,这梦表示楚王将有祸事临身,可以设禜祭,移祸于令尹,来消灾除祸 。

楚国的各个将相知道后,请求为昭王承祸。昭王不允许,他说:“诸位将相对寡人来说,就像是寡人的腿、寡人的胳膊,现在移寡人之祸到将相身上,那祸不还在寡人身上吗,这也去不了啊!”昭王又说:“若寡人这次必死的话,是寡人昔日游乐过度的不德所致啊!”不多久楚昭王死了,军队罢兵回国。楚昭王临死前要让位给三个弟弟,他们都辞让王位,后来共推了昭王与贤惠的越姬所生的儿子继任王位。

孔子那时在陈国,赞叹道:“楚昭王通大道,可以不失其国!”

敬神不祈 唐文宗敬神罪己

汉文帝每次举行国家社稷的祭祀大礼时,他都昭令司礼官“敬而不祈”,也就是以盛大祭祀礼敬神明,呈现对神明的虔诚敬意,但是不祈求神的赐福或保佑等等。

唐文宗开成年中,久旱无雨,就命各郡的郡官都来宫中紫宸殿祭祀祈祷。文宗整个脸上满布忧虑,宰臣都看得到。有宰臣禀告文宗,天文星官上奏的内容,说:“这久旱是天时的反映,请圣上不要过度劳心。”

文宗皇上严正地说:“朕为天下君主,无德保护人民,导致这场灾旱。现在又受到上天的谴责,如果三日内不下雨,朕应当退位,另改选贤明君主来领导天下。”宰臣们听了都哭泣流涕,各自请罪乞免相位。就在那天夜里,降下了及时雨遍润旱地。

汉文帝明见超然,有盛德;唐文宗敬神,能罪己。他们都能虔诚礼敬神明,虔诚内省,而不妄求神明的赐福,然而福分却自然降临。唐宪宗的宰相李藩这样劝喻圣上:

如果说神明无知,也不能降福给人;如果神明有知,也不会降福给祈求私利而谄媚的人,因为对有所求的行为,君子都不会悦纳的,何况是天上神明呢!由此来看,人们能够对人对事履行信用,顺从上天的旨意,神自然保祐这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向天祈祷实际上也无法得到福。

暴虐不仁 求神不灵

虢国是春秋时代的一小国,末代君王虢公丑为政无道、残暴昏庸。他轻民又贪婪专横,对外交恶,又穷兵黩武。

一年初秋,虢公梦见神降临虢国的莘地。虢公派祝应、宗区、史嚚准备丰盛的祭品祭神。虢公祭神不是出于诚敬,而是求神赐给他土地。他梦见了神赐给他土田。

史嚚说:“虢要亡了!我听说:国将兴,听人民的心声;将亡,有求于神。神,无所不知,始终公正如一,依人的行为决定人的祸福。虢公败德,怎能得土地呢?” 周太子的内史到了虢国考察这件事,也说:“虢必定要亡了,王暴虐无道又有求于神。”后来,晋献公之师灭虢,虢公丑亡国成了末代之君。

还有篡汉的也兴建庙求神之事。据《汉书.王莽传下》,王莽是个“外慕古义,内实奸邪”、“色取仁而行违”的贼臣伪君子,假奉仁义欺骗天下人,趁汉室微弱之时而窃位,并以黄帝、虞舜苗裔自居,甚至自命为黄帝、虞舜复出。王莽篡位后,行政不顺时令,造成饥馑,政烦教虐,百姓怨恨,王莽犹安之若素,又下令兴建九庙,以举行盛大的祭祀,奉祀新朝的袓宗、社稷神祉。祭祀求福,妄求至极。

王莽博征工匠和各种图画,并且征集吏民的钱谷助建,破坏了原西苑中的宫馆凡十余所,取用材瓦来起建九庙。

建造时,大雨下了六十余日,建成的九庙,穷极百工之巧,功费数百万钜资,工人死者上万。 此时国中已饥民遍地,盗贼蜂起,王莽仍然赐治庙的司徒、大司空各千万钱,侍中、中常侍以下都加封。 王莽骄纵暴虐,害遍生民,连墓中朽骨也不放过,他将汉孝武、孝昭庙破坏,用来分葬自己子孙。

天下饥民众多,光是青州、徐州因为饥饿而作贼的民众就有数十万人。最后王莽在渐台,被宫中美人泄漏行迹被杀,莽首被斩下,争相分裂莽的身躯、支解肌骨的军人有数十人。这是王莽无道、众怨神怒的结果。

《诗经.大雅.文王》说修德以“自求多福”:“无念尔祖,聿脩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祸福的降临,是随着人所作所为感应而来。生命永远不忘修德,不离天道,才能永远享受福报。如果所作所为背离正道,竟向天祈祷,怎会灵验呢?怎能求得福分呢?《书经》说:“惠迪吉,从逆凶”,更明白说出“顺天则吉;逆天则凶”的道理。为何有人毕恭毕敬祭祀祈祷,也不灵验?因为他们为非作歹、离德无道,当然是得不到神明的福祐。

(参考书:《太平御览》、《春秋左传正义》、、《汉书.王莽传》、《列女传.节义.楚姬越姬》、《诗经》、《书经》)


from 气功

冥冥之中有定数:金主完颜亮之死

文:明古
来源:正见网

大家知道第四位完颜亮是在攻打,于瓜洲(今江苏省扬州市邗(hán)江区)预备渡江作战时死于内乱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切也是有安排,冥冥中注定的。

金朝皇帝完颜亮,在位十二年,为人残暴狂傲,好色欲,坏人伦,淫恶不堪,杀人无数,是上有名的暴君、荒淫无道之君。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完颜亮野心勃勃意图消灭南宋,于是发大军南征。金朝大军对南宋发动全面攻击,完颜亮亲自率领一部份金军,“众六十万,号百万,毡帐相望,钲鼓之声不绝,远近大震”。很多人都认为南宋将灭了。

南宋方面,《夷坚志》的作者洪迈,当时以枢密行府官员的身份来到建康(今南京)。当时有个客人前来拜访,到了洪迈住处留下一行字,大意是说:以太一局推算,金朝会在冬至前有萧墙之变。“太一局”应该是指《太一局遁甲经》,一部关于奇门遁甲的占卜书。“萧墙”是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萧墙之变”是指产生于家中的祸乱,比喻由内部原因所致的灾祸、变乱。

等到了冬至这天,天色阴暗,又来了一个人找洪迈,他是某位提举官,“提举”就是主管某方面专门事务的官员。这位提举官懂预测学,跟洪迈说:昨日凌晨四更天,东北方向浓云密布,忽然有一道亮光,穿破云层,原来是“一大星坠焉”!一般天象学上,大的流星陨落往往意味着大人物的死亡,或是重大事件的发生。东北方向正是金朝发源地的方向,金朝起源于东北嘛。所以这预示着金朝发生了大事变,很可能是指完颜亮死亡。

果然不一会儿,完颜亮在内乱中死亡的消息传来。太一局占卜与天象学,两种不同的预测方法殊途同归,指向了同一结果。这显示历史是有安排的,所以不同的预测法才能有效。那么历史是谁安排的呢?答案只能是:神,比层次更高,更大的高层生命。

而这一切在人间是怎样体现的呢?原来,完颜亮在金国早就不得人心了。完颜亮的堂弟完颜雍,乘他南征在外就发动政变,在东京(今辽宁省辽阳市)称帝。完颜雍登位的消息传到前线,军心动摇,军无斗志。完颜亮却不愿放弃,集中兵力,勒令将士说:“三日渡江不得,将随军大臣尽行处斩”。这激起了兵变,兵马都统领耶律元宜等联兵反叛,与完颜亮近卫军将士共谋,于次日拂晓发动兵变。完颜亮听闻兵变喧哗之声,以为是宋军劫营,急忙起身穿衣。这时一支箭射入帐内,他拿起一看很吃惊,说:这是我方的兵器啊,刚伸手取弓,便中箭倒地,叛将们缢杀了他,带领金兵退回北方。

这次事变,提举官在四更天(凌晨一点至三点)看到大流星陨落,人间金朝的兵变发生于拂晓,时间是在大流星陨落之后。可见此次事件中,先有天象变化,再有人间兵变的。天象学真的很神奇呀,人类历史真的是由神按宇宙的规律安排的。通晓占卜与天象学的之所以都找到洪迈,也许是他们知道洪迈将会写《夷坚志》,将其记录下来,从而给后人留下历史借鉴。

当今也有几位精通天象或占卜的奇人,他们不约而同的向众生预警:目前肺炎瘟疫好象过去了,其实还将卷土重来,而且会更加可怕,中共终将在大瘟疫及一系列天灾人祸中灭亡。要想在的灾祸中保平安,唯有赶快退出中共的一切党、团、队组织。希望众生能从历史中得到启示,尽快退出中共,迎接没有共产党的新时代。

资料来源:《夷坚志》


from 气功

德慧巾帼:母亲以死劝子,要礼贤下士!(数文)

文:金川 整理
来源:

一、夫人智救奴仆

屠渐山,名应竣,字文井,平湖人。一天,屠渐山大怒,要惩治一个仆人。仆人吓坏了,仓猝间,向夫人求救。夫人笑着,嘱咐他买一条大鱼来。仆人不晓得夫人的用意是什么。

屠渐山好吃鱼。到了吃饭的时辰,他见吃的鱼很肥,十分欣喜。

夫人在旁边,微微笑着说:“鱼之所以肥,不过是因为河水宽广,能够容鱼罢了!”屠渐山一听,感到惊异。细心一想,仆人因此而免遭惩罚。

(《见闻录》)

二、母亲以死劝子,要礼贤下士!

功曹魏腾,抵触孙策的意见,孙策要派将士杀他。孙策的母亲,靠着井,对孙策说:“你新辟江南,事业尚未成功,正是应当礼贤下士、舍过录功的时候。魏功曹(魏腾)为公办事,合于法度,你现在杀了他,那么,明天,所有的人,都要背叛你。我不忍见大祸临头,所以应先投进这个井中而死!”

孙策大骇,马上把母亲抱住,下令放了魏腾。

(《吴志.妃嫔传》)

三、两位奇女,慧眼识真人

骆文牙,字旗门,吴兴临安人。梁代太清末年,陈文帝到临安避难,前来讨杯茶喝。骆文牙的母亲,观察陈文帝的容貌、姿态,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就像宾友一样,盛情款待他。后来,陈文帝任吴兴太守,引用骆文牙为将帅。

史臣评论说:“当年穿着平民服装,到柏谷去,亭长拒绝招待他。而旅馆的,却为汉武帝杀鸡做菜。

骆文牙的母亲,智虑深远,所以像柏谷女人,对待汉武帝一样厚待陈文帝。”

(《陈书?骆牙传》)

四、能预知成败的奇女子

杜有道的,名字叫严宪,京都人。她贞节善良,有见识和度量,女儿杜韦华,也有美好的品德。傅玄要娶杜韦华为继室,严宪痛快地答应了。

当时,傅玄与当权的何晏、邓飚不和,何晏等常想害他,所以没有人肯与他成亲。有人说:“何晏、邓飚,掌握朝政大权,必然要除掉傅玄,这就好似用山来压鸡蛋,用开水浇雪一样。”

严宪说:“何晏等人骄横奢侈,肯定早晚会自取灭亡。太傅,是一头睡着的猛兽,我料想:卵破雪消,自有人在。”就叫女儿和傅玄成了婚。何晏等人,不久,也就被晋宣帝司马懿,给除掉了。

(《晋书?杜有道妻严氏传》)

五、贤母戒子:为官勿贪

的母亲姓湛,是豫章新淦人。当初,陶侃的陶丹,聘湛氏为妾,生养了陶侃。陶侃年轻时,任寻阳县小吏,有一次,监造捕鱼的设施鱼梁,拿回一瓮腌鱼,送给母亲。湛氏封好鱼,并写了一封信,退给陶侃,批评他说:“你任县吏,拿官家的东西,送给我,这对我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增加了我的忧虑。为官勿贪,这是戒律。”

(《晋书?陶侃母湛氏传》)

六、母亲骂儿子靠拍马升官

王琚,是怀州河内人。当初,王琚任中书侍郎时,王琚的母亲,从洛阳到京城来,当面骂王琚说:“你家前辈,作州县的官。现在,你没有攻城略地的功劳,只靠花言巧语、奉承献媚,来取悦上边。国人对你,恨得咬牙切齿。我担心你家的祖坟,再也没人打扫了。”

后来,王琚果然不得善终。

(《唐书.王琚传》)

七、女店主善待帝王得赏赐

汉武帝曾经穿着的服装,来到桓谷,投宿旅店。开店的老汉,怀疑他是盗贼,立刻聚集起一群,要攻击他。

女主人看汉武帝的相貌,非同寻常,就制止老汉,说:“这位客人不是坏人,况且他又有防备,不要打他的坏主意!”老汉不听,就灌醉了老汉,捆起他来。那群年轻人见此,也都一哄而散。

老太太于是杀鸡,款待汉武帝,向他赔罪。避免了一场大祸。并且,后来得了赏赐。

(《汉书》)

八、田氏女善心待人得善报

刘公夏,担任上都(地名) 留守之职,当时,有一叫亢子春的令史,遇刘留守退朝进食,偶然与其同在朝班。二人遂成朋友。

亢子春为人正直,但有一次,因为审理案件不细心,被仇人揭发出来。刘留守大怒,给他戴上枷锁示众。

刘留守的夫人田氏,相信亢子春是误判。马上叫人唤来亢子春,让自己的丈夫刘留守,为他打开枷锁,并且赐给他酒,安慰他说:“这第一杯酒,为你(亢子春)压惊;第二杯酒,为你贺喜。男子汉大丈夫,正派人跌倒了,还能站起来!以后,你不愁达不到留守这个官职。”

亢子春十分感激田氏。过了没几年,刘留守就去世了。刘留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嫁给田直长,田直长又很快死掉了。女儿因病,双目失明。此时,亢子春己经升任湖广参政,他将田氏母女二人,接到自己家中,一直养活到老。

俗话讲:“关照别人,等于关照自己!”田氏对人善良,终于得到善报。因果报应,信不诬也!

(《辍耕录》)


from 气功

2020年6月2日星期二

东方朔解谜 “忧患”原来是生命

文:乐风
来源:

有句话叫“,死于安乐”或许我们会认为忧患是一个虚拟的词语。却不知原来它们都是实实在在的生命。

刘彻东游到达函谷关时,被一物挡住了前进的道路。这个东西几丈,形状像一头牛,青色的闪闪发光,四脚深深陷入土中,谁也挪不动它。百官惊惧。让人拿来酒灌那东西,灌了几十斛酒后,那东西就消失了。

汉武帝问他这是什么缘故,东方朔说:“这叫‘忧’,是‘患’所生的。此地应该是秦监狱的所在地。以前罪犯们在这里聚在一起。因为只有喝酒才能忘‘忧’,所以就能用酒消除它。”汉武帝感叹地说:“你可真是博物之士啊!”

很多我们认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其实在背后都有实实在在的存在原因。我们所知道的这个世界其实是非常的,真实的是非常复杂玄妙的。

原文:
汉武帝东游,至函谷关,有物当道,其身长数丈,其状象牛。青眼而曜精,四足入土,动而不徙。百官惊惧,东方朔乃请酒灌之,灌之数十斛而消。帝问其故,答曰:“此名忧,患之所生也。此必是秦之狱地。不然,罪人徙作地聚。夫酒忘忧,故能消之也。”帝曰:“博物之士,至于此乎?”

(出自《搜神记》)


from 气功

古风悠悠:一道篱笆墙(数文)

文:艾益民
来源:

一、一道篱笆墙

谢瞻的弟弟谢晦,担任宋台右卫将军,权势已经很大。从彭城回到京城,欢迎他的宾客盈门填巷。当时,哥哥谢瞻在家,十分惊骇地对弟弟谢晦说:“你官职不大,趋附你的人却如此之多!我们家一向讲究谦让,不愿干预时事,与外面交往的,都是亲戚朋友。可是,你现在却势倾朝廷内外。这难道是我们家的传统作风吗?”

哥哥谢瞻,就用一道篱笆墙,隔开了两家的门户,说:“我不希望看到这些。”

(《宋书.谢瞻传》)

二、爱吃醋芹的魏徵丞相

左丞相魏徵,为人忠诚正直。辅佐朝廷,日理万机,真是国家的重臣。

一日退朝,问侍臣说:“这个羊鼻公(指魏征),不知怎样投其所好,才能打动他的感情,使他快乐?”

侍臣回答说:“魏徵爱吃醋芹菜,每次吃它,都欣然称快。这个时候,才看到他真实的生活的情态。只能用芹菜,才能投其所好!但是,他家又不缺芹菜。”

(《龙城录》)

三、命有定分

顾顗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他曾说:“人生在命,命有定分,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所以,人应该安分守己,信天任命,老实做事。而那些不明此理的人,总想侥幸成功,违背了正道,却无法和得失(该得的必得,该失的必失)。”他曾经把这种思想作为题意,命弟子写《定命论》。

(《宋书?顾顗之传)

四、不随风倒

有人问卢钦:“徐邈在曹操那里的时候,被人们认为通脱;自从在凉州以及回到京城后,人们又认为他耿介。这是为什么?”

卢钦回答说:“从前,毛玢和崔琰等执政,重视清廉朴素的人士,所以那时人们都改变车子、服饰等,求得高名。而徐公则不改变他平日的,所以人们认为他通脱。近来,社会上风气奢侈浮靡,大家争相效仿。而徐公(徐邈)仍旧像过去一样,不为时动,不与时俗。所以从前的通脱,就是现在的耿介。是社会上的人,没有恒心,总在随风倒。而徐公则有恒心,不赶风头。”

(《魏志?徐邈传》)

五、自挑担子回家探亲的郎官

赵孝,字长平。他的赵普,在王莽执任时期,担任田禾将军。儿子赵孝,为郎官。

赵孝每次告假回家,都是穿着普通的布衣,挑着担子回去。有一次,赵孝从长安回乡,想要住在驿馆。驿馆的馆长,听说赵孝要从这里过,叫打扫驿馆迎接他。

赵孝到了后,未报自己的姓名,馆长见他穿着旧衣,挑着担子,不肯让他进去,问他说:“听说田禾将军的公子(即赵孝),要从长安来,不知什么时候到?”

赵孝说:“一会儿就到了。”说完他就离去了。

(《汉书》)

六、你捞你的钱,我安置我的百姓

刘璠善于安抚百姓。他到任不满一个月,投降归附的羌人,都又赶回家乡来,多达五百余家。

他相邻的郡守,都忙着借机会,捞钱财。只有刘璠一丝一毫也不拿。他的家小,都随从羌人的习俗,吃麦子,穿粗布衣,始终不改。

(《北史?刘璠传》)

七、怎能给大臣分贪官的赃物?

交趾太守张恢,因贪污千金,而伏法。他的钱财账簿,全都被大司农没收。下诏,把这些钱财,赏赐给大臣们。

钟离意把分到的珠宝,全都扔在地上,并不向皇帝谢恩。

皇帝很奇怪,问他什么原因?

钟离意回答说:“臣听说孔子,宁可忍着口渴,也不喝名叫盗泉的泉水;曾参在胜母里巷前,掉转车头,这都是因为厌恶地名。皇上分给我的这些贪官的赃物,我实在不敢接收!因此不谢。”皇帝感叹说:“尚书真是坚持清廉啊!”

(《晋书.王逊传》)


from 气功

迷在局中

文:薛忠易
来源:

有位象棋爱好者姓薛,喜欢看别人。一个的下午,闲来无事这位薛先生又来看别人下象棋。下象棋的是两位五十多岁的男子,我们称其为甲和乙吧。

这位薛先生看到两人下到激烈处,甲要将死乙的时候,乙有一步好棋可以转败为胜,便要支招。乙看了看薛先生,竟然站起来将位置让给了薛先生,请他帮其下完。薛先生也不客气,便坐下来。可是当坐下后,发现原来自己想的招有诸多,自己刚才的想法似乎是不切实际的。便红着脸站起来了。那位乙倒是非常的随和,又坐回了原来的位置,继续下棋。

非常奇怪的是这位薛先生,站起来后又发现妙招不断,完全可以在最快的招数下转败为胜。薛先生上,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一坐到那个位置,便没有了原来的智慧了呢?”想来想去,薛先生明白了,是利益。你在那个位置上,就会受到那个名利的和牵引,离开他就会思维清醒。下棋者,在众人面前输了面子上会挂不住,因此害怕输。而观棋者就没有这个顾虑。偶尔支招,输了也与己无关,没有了压力自然不怕输了。

今天的很多人,是不是都是如此呢?有人没有当官前都是想着如何的,而真正到了那个位置,就不是这样了。如果,在那个位置上,仍然可以设身世外的看问题,那就是圣人了。那位薛先生,其实就是我自己。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迷惑,不是吗?

原文链接:迷在局中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2020年6月1日星期一

汉字之道(6)

汉字之道(6)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做人处事不可伤天害理”

文:庄敬
来源:

一、代考中第是何人?

人刘之杰,参加,策论的考题,刚作了一道,便觉得腹疼、腹泻难忍,顺手拿起,奔向厕所,把试卷插在厕所的门缝上。腹泻之后,忘了试卷,直接回去,然后再回到厕所门前找试卷时,已经不见了试卷,他以为这次考试,肯定没有希望了。没想到,揭榜之后,他却名列前茅。

后来,刘之杰的官位,屡升到置制史。有一次,他到州邑去视察,邑宰向他禀告公事后,邑宰说:“以前时,我曾登第,恰好与大人您同榜。我有一语奉告。”

刘之杰听后,有所敏感察觉,便问道:“你是说考场中的事吗?”邑宰说:“正是。”

刘之杰便把邑宰,请到屏风后面密谈,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邑宰答道:“当时,我在考场上,也去上厕所,见到您的试卷,还欠第二、第三两道大题没作。我便带回去,为您代作、补足,然后,交给了考官。”

刘之杰十分感动,说:“我一生官场仕宦,都是您所赐给的呀!为何不早相见?不早告知?我被蒙得好苦啊!”刘之杰又呼、儿女,都来拜见这位恩公!他对邑宰说:“生我者,成我者恩公也!”

于是,从那以后,重重报答了这位邑宰的恩情。不久,刘之杰夜间忽然作梦,见一神人讲:“你前世有助于他,他今世报答于你。可见助人即是助己。”刘之杰惊醒,大受教益。

(宋代俞琰《书斋夜话》)

二、书生命苦,不

北宋时,镇守鄱阳,有一个书生,前来献诗,诗写得很好,范仲淹盛情招待了他。

书生自己说,他是普天下最受穷、挨饿的人。当时盛行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写的“荐福寺碑拓本”, 范仲淹准备纸墨,想拓印一千本,让书生带到京城去出售,这样可以解穷书生的困难。纸墨都准备齐全了。

但是,当天夜里,雷声大作,突然之间,把那块碑,击得粉碎。想帮那位书生,竟没有帮成!

范仲淹表示遗憾。书生叹道:“这是我自己命苦,不怨天尤人。”

(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

三、云庵法师救盲女

云庵法师住洞山时,有一次到某信徒家去,途经山林,猛听得有人哀叫,叫声中夹杂着流水之声,顺声音寻觅,发现有个人,蹲在山涧水中。

云庵法师急忙命两个跟随的力夫,下去相救,自己在涧旁石上伸手相拉。一看落难之人,原来是个双目失明的女子,年纪大约十七八岁。询问盲女为何坠涧?盲女对云庵说:“我妈妈死了,父亲给人家当长工,远离家门,我哥哥穷得没有饭吃,就把我带到这里,突然把我推下山涧。”

云庵法师听了,不觉泪下,对其中的一个力夫说:“你还没有成亲,就把她接回家去,我负责你们的一生衣食。”力夫答应了,就用云庵法师所乘的竹滑杆,把那个盲女,抬回庙里,云庵法师步行随后。

盲女后来与力夫连生三子,长大后都为庙里做事。云庵法师后来到别的地方做主持,仍派人不断地送来衣食。

(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

四、一举入高空

侯蒙从少年时,便投身科举,可一直到三十一岁,才弄了个乡贡生。人们都觉得他年长,而且貌丑,都不尊敬他。有个轻薄子弟,把侯蒙的形象,画在了风筝上,引线放飞。侯蒙的画像,随着风筝,飘来飘去,引得人们哄笑。

侯蒙的丑容,被人画像,到处飘展。这本来是件受侮辱的事。但是,侯蒙看了,不但没有生气,反倒忍辱,大笑起来,并且作了一首《临江仙》词,题在风筝上,词中写道:

未遇行藏谁肯信?
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
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
只疑远赴蟾宫。
雨晴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
看我碧空中!

后来,侯蒙果真一举中第,不到四十岁,便成为执政的大官。

有人评价说:“受辱心坦荡,前程更无量!——侯蒙之谓也!”

(宋代洪迈《》)

五、“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做人处事不可伤天害理”

宋朝大观年间,京城医官耿愚,买了一个侍婢,美丽又聪明。过了一年多,侍婢站在门外,有个小孩从此经过,把她当作母亲,眷恋她不肯离去。侍婢也爱怜地抚摸着小孩。

小孩回家后,对他父亲说:“我母亲在某某家。”当时,他母亲已经死后安葬了。他父亲没有相信,试着到坟地看一看,好像被盗贼挖过似的,而尸体也不见了。回家后,携带儿子拜访耿家的邻居,悄悄地询问耿家婢女的姓名,原来真是他死去的妻子!于是就假装成商贩,在道路上徘徊,等候耿愚的侍婢,出来后见她。耿愚的侍婢知道了,就把他叫到跟前,和他叙说别后的相思之情,接着就哭了,对人说:“这是我丈夫呀!这小孩是我儿子。”

医官耿愚听了后,非常生气,诟骂责备侍婢说:“去年买你时,你本没有丈夫,有契约和牙商可以验证,你怎么敢这样呢?” 侍婢的丈夫,到开封府,详细地述说了经过。侍婢昏昏然不能够回忆,只是说:“我走到一座桥上时,迷了路,被牙婆引去,由于饥寒交迫,所以把自己给卖了。”牙婆也说:“确实是和她相遇在广备桥,她想找个吃饭的地方,就把她给卖了,偿还债务。”

京兆尹没有追究事情的始末,叫侍婢原先的丈夫,将侍婢卖身的余钱,偿还给耿愚,然后把妻子领回家去。但是,耿愚不服,侍婢的丈夫又跑到御史台,去打官司。

审讯还没有开始,又忽然丢失了妇人,耿愚的侍婢突然不见了!再也找不到那个侍婢了。这时,京兆尹出来说话了,他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做人处事不可伤天害理。侍婢既然找不到,这场官司就暂时作罢。”

(宋代洪迈《夷坚志》)

六、狗认识强盗

福州人奉议郎郑某,宣和年间,担任乐平县知县,郑某从乡里携带一条狗来,平时,狗很温驯,不乱咬人。

这个县境内,有个做买卖的妇女,以卖花粉之类的东西为生,经常出入县署,郑某对她也很敬重。妇人曾经白天进入堂屋,狗迎上来,咬住她的乳头,妇人倒在地上,几乎死去。

郑某叫家人,把狗绑起来,念及它是从家乡那么远的地方带来的,不忍心杀它,把它送给本县寺庙的僧人。

当天晚上,郑家被盗,过了半个月捕到贼人,一一审讯,才知道这个卖花粉的妇人,是贼的向导。方领悟到狗的灵性,狗认识强盗。于是郑某又把那只狗,从寺庙里要了回来。

(宋代洪迈《夷坚志》)


from 气功

2020年5月31日星期日

真心行孝显神迹(五则)

文:心空
来源:正见网

“孝”在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地位,有“夫孝,德之本也”之说。行孝,能得到神佛的护佑,会有神迹显现。

一、“朱泰孝母,虎不敢餐!”

宋朝时,湖州武康人朱泰,服侍母亲非常孝顺。他家很穷,他就日日砍柴卖钱,来供养母亲,而且经常要走几十里路远的地方去卖柴,再买回食物来养母。朱泰自己布衣粗食,告诫妻子儿女要时刻观察母亲的情绪。

有一天,朱泰鸡叫第一遍的时候,就上山打柴了,天稍亮,他停下来休息。正在这时.忽然来了一只老虎,一下子擒住了朱泰的前腿,拖着就走。朱泰吓得神志模糊了,任老虎衔着走了一百多步路,才苏醒过来。一醒过来.他就尽了最大力气,大声地对老虎说:“老虎!你作恶竟要吃我!我并不怕你吃我,可憾的是:我母亲今后没人可以依靠了!”说也奇怪,朱泰讲完这句话,那老虎竟丢下朱泰,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像有人驱赶它一样。

朱泰忍着巨大的疼痛,爬着回到家,乡邻都非常惊异,并称赞他说:“朱泰孝母,虎不敢餐!”

二、孝子墓旁,忽然变得郁郁葱葱

宋朝时代,有个人名叫徐积,三岁时就死了。母亲教他读《孝经》,才几岁的徐积,一面读着书,一面想起了父亲,竟泪流满面。徐积服侍母亲是非常孝顺的,凡事皆亲力亲为,从不要别人代替,就是到京城去赶考,他也要把母亲载了同去,并每天照常早晚请安,嘘寒问暖。等到徐积二十多岁时,他中了进士,也还没娶亲。别人都要替他着急了,他却说:“要是娶回个妻子不贤孝,反而会让老母亲生气的,把母亲气病了,可怎么办呢?”

他因为父亲名字里有个“石”字,徐积便从来不使用石头做的器具。在路上走,遇到石子铺的路,他也避开了不踏。有人对他说:“你大可不必如此避讳的,连走路都避讳,是很难做到的呀!”

徐积却回答说:“我并非有意避讳,只是我一遇着石子路,就会凄然地想起自己的父亲来,所以哪里还忍心在上面踩踏?”

他的孝道,因此一传十,十传百,到了元丰年间,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特别赐了他绢料和米粮,来表彰他的孝行。

听说,徐积母亲死后,他竟在母亲墓前守孝三年。有一天,在寒冬雪夜,天空中忽然降下了甘露,墓旁边的树木,当即发芽长叶,并迅速变得郁郁葱葱。十分奇特!

李文耕说:因父之名,而避其物,真是一举一动,都未忘父母之恩呀!

三、,草人带引孝子路

元朝时代,有个叫史彦斌的人,很有孝行。一年,黄河,殃及大片田地,史彦斌家也被淹了,史彦斌母亲的墓地,竟都被水冲了,灵柩也随水漂浮,不知漂到了哪里。

史彦斌痛感母亲死后“居无定所”,决心要把灵柩找回。于是他扎了个草人,放到水里,仰天祷告说:“母亲的棺木被水漂走,不知漂到何处,愿,可怜我人子之心,借这个草人,揭示我母亲灵柩所在之地。”

祷告说完,彦斌泪流满面。然后,他便驾着小船,跟随着草人漂荡,这样漂流了十多天,漂荡了三百多里路程,那个草人,终于在一片有桑林的河边,停住了。史彦斌就走进这片桑林里去找寻,果然便看到了母亲的灵柩。他用船把母亲的灵柩载回来,重新好好安葬之后,他的心才安妥。

有人讲:“万物有灵,草人带引孝子路。”有人却说:“草人有什么灵?是神叫草人引的路!”双方的意见不能统一,但都承认有神灵。(事据清代蔡振绅《八德须知》)

四、孝妇冤死 郡旱三年

前汉时,于公为县的狱吏、郡的决曹(官职名),处理狱事,十分公平。

东海有一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儿子,奉养婆婆,非常恭谨。婆婆想要她改嫁,她始终不同意。婆婆想不使她受累,就自己上吊而死。

婆婆的,向官府告状,说是媳妇杀死了婆婆。狱吏逮捕孝妇,孝妇口供:没有杀死婆婆。狱吏审问时,动用了大刑,孝妇屈打成招。狱案已成,上报于郡的曹府。于公认为:这媳妇,奉养婆婆十余年,因为孝顺而闻名,一定不会杀死婆婆。

但是,那个太守不听于公之言,于公同他争论,但是不得太守认同,就抱着狱案,在府里痛哭。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托病辞去。

太守最终杀了孝妇。郡中干旱三年。

后任太守到来,卜筮占卦,求问原因。于公说:“孝妇不应当处死,前任太守蛮横断案,罪过或者就在于此吧!”

于是新太守杀牛,自己亲到孝妇坟墓祭祀,并题墓志表彰。天上即时下了大雨,年成丰收。

郡中之人,因此对于公,非常敬重。(事据《折狱龟鉴》)

五、寡妇冤死,石榴花长成了树!

宋代绍兴初年,汉阳军队里,有一位寡妇,奉养婆婆,非常勤谨。婆婆无病而亡,邻舍诬陷是寡妇投毒,向官府告状。寡妇经受不了拷打,承认了罪名。临到上刑场时,狱卒用一石榴花,插在她的发髻上。

到了街上,寡妇回头对刽子手说:“替我取石榴花,插在坡上的石缝中。”

插好后,她就祷告说:“我确实没有杀死婆婆,上天如果监察冤狱,希望使此花长成树。我如果有罪,那么石榴花,就当日枯死。”

听到的人,都可怜她。她被处死后。第二天,石榴花已生出了新叶,很快就长成了树,高三尺左右。至今每年结出果实。(事据宋代《》)

以上故事均摘录自正见网。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