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3日星期六

孙思邈:修炼之道 以德为本(1)

孙思邈感叹世风日下,世俗之人追求名利,巧取豪夺,,最后放纵而亡。孙思邈说,只有修养“道德”,不祈求善报,而自有福报;不祈求长寿,而自延寿命。

孙思邈,是隋之前到唐初陕西西耀人,(581年-682年)享年102岁。隐居终南山。他七岁开始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老庄和百家学说,也喜欢阅读佛经。当时的洛阳总管独孤信见了他之后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圣童,只怕他器大识小,很难被任用。”后周宣帝之时,孙思邈以王室多变故的原因,去山里隐居了。隋文帝辅政的时候传令让他做国子博士,他却称病不受。并对周围亲近他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将助他济世救人。”

五十年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即皇帝位,把他召到京城,非常感叹他的容貌之年轻,对他说:“看见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仰慕,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太宗再三要授给他爵位,他坚辞不受。唐显庆四年,召见他,请他做谏议大夫,他再次坚辞不受。上元元年时,他托病请求还乡,高宗特赐良马给他,并把鄱阳公主的城邑赐给他居住。

他一生一边行医,一边采药,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他为后人留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本巨著。这两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曾经多次出版过《千金要方》。孙思邈仙逝之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民众都要举行庙会,庙会时间长达半月之久。

八斤半的草鞋

孙思邈在高山随师学医多年,因为学得勤奋刻苦,加之人品医德深得师父赞许,所以尽得师父真传。临下山辞别师父时,师父谆谆告诫他:“人间的事皆有定数,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消磨了济世救人的愿望,相信你更不会做出败德害人、有辱师门的事来。初衷不改,必有大成。”

孙思邈含泪拜别师父下山之后,谨遵师父的教诲,全心全意的给人们看病。但事与愿违,不管他走到哪里,不但治不好病,而且一出手病人就死。人们指责、谩骂他,后来简直象躲避瘟疫一样赶走他。他不但要忍受风餐路宿的苦难,更要承受人们风刀霜剑的折辱。

有一天,他终于承受不住了,便含泪回山向师父一诉苦衷,师父没有责备他,只是慈祥的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你所受的苦我都知道,但这只是个过程,等你时来运转的时候一切都会改观。不要灰心,你的草鞋长到八斤半的时候就好了。”

孙思邈再次拜别师父下山,同样又经历了以往的遭遇,但他不灰心、不气馁,在苦难中激励自己。有一天他穿行在一个涝泥塘子里,把草鞋几乎都拽碎了,好不容易走出塘子,倚在一棵大树旁用揉韧的草编穿捆绑草鞋,完事之后一看草鞋又肥又重,没办法也只好穿在脚上。

过不多时,忽然一队送殡的伴着哭声经过这里,而抬的里还往外滴着血。孙思邈走过去仔细观察一下血迹,心里顿时明白人还有救。所以就追上去高喊:“站住!站住!人还有救,人还有救……”

人们先还以为他是个疯子在说胡话,他让人们把棺材放下,人们就更不听他的了。因为当地有个习俗,出殡途中放下棺材不吉利。没办法,他只好边随着走边说:“人是死的对不对?不但孩子没生下来,大人也流血不止疼死了,直到入棺出殡还滴着血。这人还有救,赶快放下棺材,不然就来不及了。”

人们听他说得全都对,就象亲眼看见了一样准,所以便放下棺材,打开棺材让他治。孙思邈拿出一根银针,找准穴位扎了进去,时间不长,便听见产妇“啊”的一声醒了过来,众人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正在这时,又传出了孩子的清脆哭声,大人和孩子都得救啦!人们几乎欢呼跳跃起来。

自此以后,一根银针救二命的事迹被人们广泛传为佳话。

人们简直象奉神明般地把孙思邈请回家里,全家人是谢了又谢,拜了又拜,不知道怎样盛情款待才能报答这

第二天,孙思邈执意要走,全家人苦留不住。送一些银钱作谢礼他也坚拒不收,只收下了一双新鞋。产妇的丈夫想把旧草鞋扔掉,孙思邈却怎么也舍不得,找秤量了量正好八斤半。

自此,他更坚信师父的话,普救世人于疾病痛苦之中。说来也神奇,从此看病真是手到病除。当然“草鞋神医”的神迹也越传越广。

(待续)转自明慧网


from 气功

朝廷中人信神后,大多弃恶从善!(六文)

文:陆真 整理 来源:

一、皇甫迁变猪托梦

大业八年,宜州城东南,有家姓皇甫的村民,兄弟四人,老大和老三老四,都辛勤劳动,只有老二皇甫迁,交结恶友,不事生产。他母亲曾取出钱,准备到集市上买东西,暂且放在床上,自己到屋后去做事。这时,老二从外面回来。进堂屋不见人,就把钱偷走了。母亲回来找不到钱,就查问全家主仆,都说不知道。母亲生气了。把每人都打了一顿鞭子,大小人都有怨气。到了后年,老二死了。他家的猪生了个崽子,八月间,姓社的人家,办节庆时,买走这猪,准备杀猪办节庆。

这天,老二托梦给他妻子,说:“我是你丈夫,因为盗取婆婆(母亲)的钱,让全家人受冤枉,凭白挨打。如今我做猪来偿债,又被卖给社家,我被捆起,要宰掉。你是我妻子,能忍心不告诉赎我吗?”他妻子梦醒后,还不太相信。再睡下,作梦如旧。便起来告诉婆婆。婆婆也说:做了同样的梦。天色刚明,就让老大,带着钱去找姓社的,赎回了那口猪。过了二年,这猪才死。长安城弘法寺的静琳法师,是皇甫迁的邻居.亲眼见到那口猪.曾说起此事。

二、韦官长杀生,一病呜乎!
贞观年间.魏王府的长官韦庆植,有个女儿早死,夫妇很是痛惜。过了二年,韦庆植要宴请宾客,准备食物,家人买了羊,还没有宰杀。这天夜里,韦庆植的妻子梦见亡女,身穿青裙白衫,头发上戴一对玉钗。是生前从未戴过的,来见母亲,涕泣言道:“我过去使用什么东西,从来不对父母说,受此业报,如今化为羊身,来偿还父母。明天一早,我就要被杀了。那只白头的青羊就是我,愿您慈悲救我一命。”母亲惊醒,到了天亮,亲自去观看。果然有一头青羊,脖子和前膊,都是白的.头侧有两条白纹,正相当玉钗模样。母亲对着羊悲泣。让家人不要杀羊,等韦庆植来后再放掉。过了一会儿,韦庆植来催作饭。厨子说:“夫人不许杀青羊。”但韦庆植一听,生气了,便吩咐立即杀掉。屠夫把羊吊起来要杀,已经来了几位,都见是一个容貌端正的女子,她向客人们哀诉道:“我是韦长史的女儿,请救我一命。”客人们惊愕地制止曙夫。但屠夫害怕韦庆植发睥气,而且他只看见是羊在叫,并未见人。便把羊杀了。

到吃饭时,客人们却不吃羊肉,韦庆植很奇怪,问起来,客人才讲述了所见、所闻。韦庆植万分悲痛,一病呜乎,死了。京城中的士人,很多都知道这事。

三、女死变羊,现身诉罪

唐代,长安城的习俗,每年过了年,在初一以后,轮番以酒食相邀,叫做“传坐”。东市卖笔的赵太太,轮着他请客了。有个客人先到,走到后院,见他家的石碓上有个女孩,十三四岁,青衫白帽,用绳子系着脖子,拴在碓柱上,流着泪对客人说:“我是主人(赵太太)的女儿,当年还没死之前,我偷了父母的钱,想买脂粉,还没来得及买,就死了。那钱现在厨房西北角的墙洞中。但我虽然没花掉,既然偷了,就算有罪,这辈子要以命偿还父母。”说罢,又变成了一只白脑袋的青羊。

客人吃惊地告诉主人。赵太太问起形状外貌,正是自己的女儿,死去已经两年了。他到厨房,在一个墙洞里取到钱,把羊送到佛寺,从此全家不再吃肉。

四、李信的母亲变马还债

唐代,有一位居士李信,是并州文水县太平里地方的人。他担任隆政府的卫士,在高宗显庆年间的冬天,按照常例,前往朔州赴审。他骑着一匹红色的母马,带着小马驹,当时正是年底,阴云密布,风雪交加,去了十几里,马就不向前进了。

李信因为限期很紧迫,向马抽了几十鞭,马便说起人话,道:“我是你母亲,因为生前背着你父亲,把一石多米给了女儿,所以受此报应。这匹小驹,就是你妹妹。我用力气还债,已经快还清了,你又何苦如此相逼!”

李信听了,惊愕哭泣,不能自胜,便向马拜谢,解下了鞍辔,说:“如果你是我母亲,定能自己回家。”那马便向前走去。李信自己背着鞍辔,随着马回到家。李信的兄弟们听他讲了,相对悲哀。

另外准备了棚屋饲养,像供奉母亲一般。他们又请来和尚设斋,全家无不信奉佛教。本乡的僧俗人等,无不惊叹。

当时工部侍郎孙无隐、岐州司司法张金庭,因为居丧在家,听说此事,甚为惊奇,便到李信家访问,见那马还在,问其原委,正如传闻的一样。

五、朝廷中人后,大多

唐代,雍州万年县阎村,处于灞河、渭河之间,有个姓谢,嫁给了周县一家姓元的。她有个女儿,嫁给回龙村的来阿照。唐高宗永徽末年,谢氏亡故。到龙朔元年八月,谢氏托梦给女儿,说:“我生前卖酒,量酒的升做得小,而取价太多,量酒又少,如今受罪,托生于北山下的一家,当牛。近日被卖给“法界寺”的夏侯师父,今天带我到城南耕稻田,辛苦非常。”女儿醒来,哭着对丈夫来阿照说了。到了龙朔二年正月,有个法界寺的尼姑,来到来阿照的村中,女儿便问起尼姑。尼姑答道:“我们寺中确实有个夏侯师父。”女儿便前往法界寺,拜访夏侯师父。师父说:“近日在北山下买了头牛,现在城南耕地。”女儿涕泣请求,寺中尼姑便派人送她去看牛。这牛平日只有一个人能控制,如果遇见别人,一定是乱跳乱顶。此时见女儿来了,便舐遍她的身体,眼中流下了泪水。女儿便到夏侯师父那里,买回这牛,牛便跟随着她而去。这牛现在来阿照家喂养,女儿对她娘经常是奉养无缺。京城中的王侯妃妾们,常去观看那牛,并施舍了很多财物。

王侯妃妾们,人多嘴快,谢氏卖酒奸诈,死后变牛的事,很快传开。此后朝廷中人,大多敬信神佛,弃恶从善!

六、王珍不知不恨,神却令她变羊!王珍又买羊放生

唐代,定州安嘉县人王珍,会金银手艺。他曾给寺庙中造功德,得了五百匹绢报酬。和他一起做活的人,偷偷用了十匹,王珍并不知道。王珍善良,她虽不知不计,神却令偷者变羊!这人死了以后,王珍家办喜事,买了一只羊,还没有杀,这羊见了王珍,立即向她下跪,王珍觉得很奇怪,夜里就把羊拴在屋柱上。

王珍正要入睡,忽然有人叩门,声音很急,起身看看,什么都没有。他刚躺下,又听见叩门声,起来看,还是什么也没有。他觉得奇怪,就打开房门躺下,还没睡着,见一人来说:“当年,我与您同作功德,偷了你的十匹绢私用,您不知道。后来我变成了羊,现在将要被您杀掉,请您饶命。”他叩头恳求再三,然后走出房门,就又变成了羊。王珍的妹妹在别的屋,也看见这人叩头,和王珍所见相同。王珍为人善良,不忌恨偷者的过失。于是,他们把这羊放了长生。王珍和妹妹家,从此断了荤腥。

唐高宗咸亨五年,王珍坐船,航行于海上,船上没有菜,人们都吃肉。王珍不吃肉,只以米饭为餐而已。

(以上均据宋代《太平广记》)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42):太宗君臣 解君子真义

文:刘如 来源:

通过前文,我们已经领教了魏征劝诫太宗的奏疏,言辞是何等大胆直白,在太宗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时,给了太宗当头一棒,列举了十条败德行为。让人非常地吃惊,魏征何以如此大胆,即使是现代人对待朋友,恐怕也要有所顾虑。我们看完太宗的反应,就会恍然大悟。

列为屏障 朝夕瞻仰

原文:疏奏,太宗谓征曰:“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公作朕耳目股肱,常论思献纳。朕今闻过能改,庶几克终善事。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自得公疏,反复研寻,深觉词强理直,遂列为屏障,朝夕瞻仰。又寻付史司,冀千载之下识君臣之义。”乃赐征黄金十斤,厩马二匹。

大意:看罢奏疏,对魏征说:“臣子侍奉君主,顺从旨意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忤逆君王的心意可就太难了。你作为我的监察辅助之臣,能常常想着向我进谏,的确难能可贵。现在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过错,一定能够改正,在政务上做到善始善终。如果有违此言,我又有何颜面再见到你?还有何办法能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呢?我得到你的奏疏之后,反复研读思考,深深感到你的意见言辞虽然激烈但道理非常坦直,所以我将它贴在屏风上,以便早晚都能够瞻仰到,得到你的警戒和教诲。再者,我会把奏疏交付给编写史书的官员抄录,希望千年之后,人们都能够知道我们君臣之间的情义。”事后,唐太宗赏赐给魏征黄金十斤,良马二匹。

解读:看圣王的境界

面对臣子列举的十条不德,太宗的第一句话,出人意料,居然是“人臣事主,顺旨甚易,忤情尤难。“不但不动怒,反而忠奸分明,十分明智,可谓英明之君。非常体谅臣子,知道臣子敢言的勇气最为难得可贵。只有真心待自己的臣子,真心为国着想的臣子,才会不顾自己的前途与性命,冒险得罪君主讲出真话,所以不但不动怒,反而十分珍惜。

太宗的度量是惊人的,人人皆知,看出别人的过错很容易,指出别人的过错虽然需要勇气,难度也不算很大,但能接受别人的指责批评,高兴地改过,是非常难的。何况身为高高在上的帝王,且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最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被人当头一棒,列举了这么多罪过,不降罪已算是大度,何况完全接受,不但接受,还要做成屏风,丝毫不觉有损帝王的颜面,且言辞十分礼敬,充满感恩之情,用了瞻仰二字,以师礼待臣子。不仅做到了孔子的教诲:“君使臣以礼”,这个礼已经超出了君臣普通的礼。颇有周文王拜请姜太公的谦恭气度。对贤臣,十分礼敬。不仅如此,太宗还要把这篇写满自己不德行为的文章,公开于史书,让后世都能看到,作为对未来帝王的训诫,这就不仅是明君的境界了,而是圣人才有的气度。为千秋后世着想的心,绝非常人,因而太宗被后人称为圣王。也正如此,才有了史上最完美的贞观

君子与小人  区别不在是否有错

太宗是帝王的典范,也是君子的典范,根据儒典,“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与小人的区别,不在会不会出错,而是在于出错后,如何面对过错的态度与做法上。小人闻听到自己的过错,必然文过饰非,进行掩盖,但君子有了过错,如同顶头日月的盈亏,人人得以发现,很快就会纠正更改,因此人人都会敬仰他。

显然,太宗在处理政事上的态度与做法,就是最好的明证。太宗闻过则改,且太宗的过错,人人皆知,也不掩盖,反而写入。因此得到后世的敬仰。因此,君子不是不会犯错,关键在于要知错能改,这是与小人最大的区别。

今天的人在评论古人时,往往因为人的一时过失,就否定古代人道德的高尚,认为古今毫无区别,因而对道德的沦丧不以为然,不以为耻,这是歪曲儒家教育的结果。古人对君子与小人的概念,十分清晰,对待错误,更是知错能改,十分坦荡。在《论慎终》的最后一段,太宗与魏征论政,尤其是魏征的回答,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结论:

原文:贞观十六年,太宗问魏征曰:“观近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或恐抚养生民不得其所,或恐心生骄逸,喜怒过度。然不自知,卿可为朕言之,当以为楷则。”征对曰:“嗜欲喜怒之情,贤愚皆同。贤者能节之,不使过度,愚者纵之,多至失所。陛下圣德玄远,居安思危,伏愿陛下常能自制,以保克终之美,则万代永赖。”

大意:贞观十六年,唐太宗对魏征说:“我看近代的帝王,有的能传位十代,有的仅一代两代,也有自己取得天下又自己丢失的。我因此常感忧虑恐惧,或因害怕抚养百姓未能做到各得其所;或因怕自己心生骄逸,喜怒过度,而自己又不能觉察到。因而希望你能提醒我,为我讲明其中的道理,我将把它们当做准则。”魏征说:“嗜欲喜怒的情感,人生而有之,无论贤者、愚者都在所难免,只是贤者能够有所控制,凡事不过度,愚者却恣意放纵,以致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陛下圣德高远,能够居安思危,衷心希望陛下能抑制私欲,善始善终,成就完美的功业,造福千秋万代。”

解读:近古帝王因失德而导致国家短命败亡,太宗想要牢记教训,因此嘱咐魏征,看到过错,一定要指出来,他必定会遵照臣子的教导进行改正。而魏征是一介大儒,对做人的道理非常明晰。他告诉太宗,私欲嗜好,喜怒情感,不分贤者还是愚者,人人皆有,贤者在古代,已被视作君子,愚者与贤者相对应,其实泛指包括小人在内的,也就是说,这些私欲私情,自私与的一面,人人都有,因此劝太宗不必太过紧张,关键在于,能否节制,控制欲望和过度的情感,对不好的一面进行抑制,不让这些东西过度,能不断这样做,就是贤者了。也就是君子了。而愚者小人,就差在这里,不知道节制克制,最后放纵到毁灭自己的地步。

魏征的话,其道理就来自《论语》,很清楚地阐明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是否能理性面对欲望等人性中恶的一面,能否节制欲望和情感,并非君子就没有私欲和情感,也并非让君子变得毫无欲望与情感,说白了,就是要有度,也就是孔子教导的中庸之道。后世学者把道家修道者放弃一切人的欲望的境界要求掺进做人的标准,这是不对的,孔子讲的始终是做人的道理,只要守住人的仁义,并不要求普通人要绝对放弃人的欲望,只要求适当、节制,不因此犯罪伤害他人就行。所以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来自《论语.里仁》,孔子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句话。)

我们一直对儒家教育认识不清,概念混乱,这是宋代开始,派别林立,争论不休的原因,也是今天孔子被歪曲的根本原因之一。儒家扬善,正因人善恶同在,必须时时警惕恶的一面,才能守住善的一面,不至于道德下滑,毁灭自己。因此需要教育。

到此为止,整部《贞观》基本解读完毕,从《论君道》开笔,以《论慎终》结尾,核心就一个,讲的就是唐太宗如何重德,奉为君道,并坚持到最后的道理。写成史书,教导后人。


from 气功

2019年7月12日星期五

龚遂忠谏奉主 和平息盗

龚遂是西时期的一名地方官员,官职不大,但人却非常耿直,忠心侍主,是位诤谏之臣。他为官清廉,爱护百姓,曾不动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地区的叛乱,深受皇帝赏识。

忠心谏主

通晓经术的龚遂在昌邑国做郎中令,事奉昌邑王刘贺。刘贺是个,行为不端,龚遂很是着急。他谴责太傅和国相不能规劝刘贺走上正道,龚遂引经据典、痛陈得失,述其要害,常常说到伤心处,哭泣流泪。

龚遂在大事上从不含糊,也从不奉承刘贺,经常直面述说他的过错,说得刘贺非常狼狈。一次,龚遂正说着,刘贺掩着耳朵跑掉了,说:“郎中令的话,真的羞愧人的话啊!”昌邑国上下都很敬畏龚遂。

可这个刘贺就是恶习难改,依旧吃喝玩乐,挥金如土。龚遂就双膝跪地而行,进宫劝谏。泪流满面的龚遂感动得周围人直掉泪。刘贺还荒唐地问:“郎中令为何而哭?”

龚遂说:“国家危矣,我心伤悲!希望您能静心听听臣的愚见。”刘贺只好喝退左右。龚遂问道:“大王您知不知道胶西王作恶灭亡的事呢?”刘贺茫然,说不知道。

龚遂说:“胶西王有一个非常会的臣子叫侯得,胶西王象夏桀商纣一样的胡作非为,侯得却把他比作尧舜,胶西王只喜欢听好听的话,越来越听信侯得的妖言,最后身死国亡。大王您如今亲近小人,是在步胶西王后尘啊。”

刘贺愣住了,龚遂借机说:“您要不想亡国,就请允许我推荐一些精通、品德高尚的士同大王一起生活。安坐时就读《诗》、《书》,行立是就演习礼仪,这样才能管理国家啊。”

刘贺于是勉强同意。龚遂就精心挑选学问好品行高的张安等十人侍奉刘贺。可是刘贺顽劣不化,没几天就把他们赶走了。

之后,王宫里经常出现诡秘怪异的现象。刘贺时常能看到一些犬颈人身、熊和飞鸟等怪物异象,左右随从却看不到。一次刘贺的坐席上出现血污,刘贺有些发怵,问龚遂是什么原因。

龚遂说:“这是天帝的告诫,您读过,可是其中的礼仪规范您做到了吗?身贵为王,您的言行却比庶民百姓还污浊,这样下去要招致灾祸啊!血是阴灾之像,不久国家将有大祸,您还不快反省自己啊?!”刘贺仍然姑妄听之。

再谏废帝

恰逢昭帝驾崩,大臣霍光和众朝臣迎立刘贺为帝,刘贺就带着他的那帮不学无术的随从和手下进京即位。一路上,刘贺还强抢民女,到了京城附近,不下跪行国丧之礼仪。

进宫后,刘贺更是如鱼得水,目无法度,骄横自满。龚遂心急如焚,对着长乐宫卫尉安乐说:“大王立为天子以来,日益骄奢淫逸,听不进去劝了。如今还在先帝守丧期间,就同属下饮酒作乐,赶着飘着九条彩带大旗的车,到处乱跑,这上不符合天理国法,下辜负黎民百姓,和正道偏离太远。”

“古时法制宽厚,大臣们如遇国君无道,可以避隐。如今不能辞官,我想装疯作傻,辞官避祸,又怕被朝臣知道,一朝身死,将为天下人耻笑。您过去是皇上的相国,应该赶紧直言劝谏啊。”

可惜,忠耿仁厚的龚遂最终没能使刘贺心回意转。刘贺只在位27天就被朝臣赶下了台,在这短短一个月期间,刘贺平均每天要犯将近40个不合法度的罪错。

刘贺被废后,从昌邑国来的那些群臣和随从由于犯了纵容国王陷入无道的罪,统统被处死。唯独龚遂和中尉王阳因多次劝谏刘贺,履行了自己的职责而免除死罪。

对策宣帝

刘贺被废,宣帝即位。汉宣帝上台一段时间后,渤海郡及其相邻地区闹饥荒,于是盗贼四起,百姓不能安宁,有的饥民就想起来造反。当时的郡太守没有能力制服他们。

宣帝想要选一个能够平息事态的人去做渤海郡太守。丞相和御史大夫都向皇上极力举荐龚遂,认为他有担当,可以临危受命。皇上就赶紧发布了任命书,让龚遂去渤海郡做太守。

当时龚遂已年过古稀,七十多岁了,身材矮小。宣帝召见时看到龚遂的相貌,心中有些失望,感觉和重臣们推荐的那个龚遂相去甚远。

宣帝问龚遂:“渤海郡一片荒乱、法纪废弛、民不安定,您有什么良策治理那里,能使我高枕无忧呢?”

龚遂不慌不忙地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体恤救济,积怨已久,才导致陛下的子民偷盗圣朝的兵器,在池塘岸边耍弄几下,而不是他们存心叛乱啊!”

宣帝觉得龚遂说得很有道理,龙颜喜悦。龚遂接着反问皇上:“您打算让我去剿灭他们,还是去安抚他们?”

皇上说:“朕选贤良能臣前去渤海,当然是想对他们进行安抚。”龚遂于是进一步说出他的施政方针:“我听说治理失去秩序的百姓,如同理顺乱绳一样,欲速则不达,只能慢慢来,才会达到目的。我希望到任后,丞相和御史们对我的工作暂时不要按常规加以限制,允许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处置。”

和平息盗

宣帝答应了龚遂这一要求,并特赐他黄金,为他增派驿车。龚遂乘坐御赐车马进入到渤海郡的地界,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太守已到任,便派官兵列队迎接,龚遂见状,让他们统统都回去,随即发出公文,命令所属各县把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与岗位撤除。

龚遂还智慧地将良民与盗贼做了一个区分: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而携带兵器的人,才算是盗贼。接着龚遂不带任何随从,独自一人乘车来到郡府。龚遂的做法得到了人们的信任,很快郡中百姓就纷纷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

渤海郡中还有一些结伙的人,听到龚遂的教令后,便自动解散,放下了手里的兵器而拿起了农具。这样龚遂不费一兵一卒,平息了盗抢叛乱,百姓开始安居乐业。

龚遂于是打开粮仓,把粮食借给贫民,还选任了一些清廉的官吏安抚百姓。龚遂发现渤海地区的人好奢侈之风,不重视农田耕种,只喜欢贩卖商品。于是他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劝导百姓务农勤耕,叫每人都种一棵榆树、一百棵薤、五十棵葱、一畦韭菜,每家养两头母猪、五只鸡,帮助他们建立务农基础。

发现百姓中还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劝他们卖掉剑买耕牛、卖掉刀买牛犊,并幽默地说:“为什么把‘牛和牛犊’配在身上?”逢春夏之季,龚遂就力劝百姓都要下地劳作,逢秋冬就督促他们收割。

龚遂还鼓励人们多积蓄些果实、菱角等农副产品,由于龚遂的勤勉督耕,渤海郡内,家家有储粮,吏民渐次殷实富足,社会上的讼诉和犯罪少多了。

惜才举贤

几年后,汉宣帝欲将龚遂召回京城,议曹(郡守的属吏)王生要求同去。功曹(郡守的主要佐吏)认为王生贪杯没有节制,不适合跟着去。龚遂却不忍心拒绝,就同意让王生跟着自己去京城。

到了京城后,王生每天喝得昏天黑地的,也不去看龚遂。一天,龚遂被皇上召见入宫,路上正赶上王生酩酊大醉,王生醉醺醺地在后面大声将龚遂喊住,龚遂回头问有什么事,王生说:“假如皇上要问您怎样治理渤海的,您就说‘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全凭皇上的威德’。”龚遂明白,王生是提醒他不能居功自傲。

见了皇上后,皇上果然问龚遂治理渤海的情况,龚遂就按王生的话回了陛下。皇上非常欣赏龚遂的谦卑礼让,就问:“您这样忠厚谦逊,是如何做到的呢?”

龚遂就趁着机会,奏请皇上说:“臣不贤,这都是我的议曹王生告诫我的啊。”

皇上更加佩服龚遂的大度与雅量,不揽属下之功,惜才举贤。因龚遂年事已高,皇上珍惜他的身体,就让他负责上林苑宫廷陈设,留在天子身边,管理宗庙祭祀事宜,官拜水衡都尉,命王生任水衡丞,以示对二人的褒奖与提携。

转自明慧网,参考:
《汉书·循吏传·龚遂》
《汉书·昌邑王传》


from 气功

小葫芦应有尽有 穷老人有大富贵

文:荣归 来源:

神话中把葫芦称作宝贝,很多神仙都有个宝葫芦。而宝葫芦的里面往往是应有尽有,成了神的一个法器。

元和年间,大风刚停,有一个老人拄着拐杖敲嵩山的大门请求寄宿。寺里的僧人以大门已关为由,不肯开门,就指点寺外两间空屋子,让老人自行歇宿。老人进了空屋。二更以后,僧人起夜,忽然发现寺门外非常明亮,觉得奇怪就去看,看见老人所住的那个屋子里,摆设着垫子、褥子和翠绿色的帐幕,异常豪华;又看到陈列着菜肴食品,老人在那里又吃又喝,左右也没有随从。僧人由于老人的神秘而感到惊讶,又不敢开门去探看,大家就一起等着。五更以后,老人睡醒起来,洗漱完毕,就从怀中取出一个小葫芦,像拳头那么大,就把床、席、帐幕,以及所有用具用品,全都装在小葫芦里,没有装不下的东西。装完东西,老头又把葫芦放到怀里,空屋子还是原来的样子。

寺里的僧人很惊异,打开门一起去拜见老人,老人用言辞谢绝。僧人问他的姓名,他说姓潘,从南岳来,往北走去游太原。以后时而有人看到这个老人。(出自《原化记》)

西游记》中的宝贝都是应有尽有无所不能的,而且可大可小包容万物,太上老君的宝葫芦和的玉淨瓶都是这样的宝贝。在人的眼里是不可思议的,而神通本来就如此的。我们不理解这些现象,其实是因为现代科学把人的思维局限在物质世界之内。真正的科学掌握在神的手里。的知识其实只是而已。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41):魏征谏太宗 莫好奇珍异宝

文:刘如 来源:

贞观十三年,魏征的奏疏指出了太宗十处不能慎终的具体表现,我们仅仅选取开头的一、三、五这三个部分,普通人看了其内容,都会感到十分吃惊,不要说是尊贵的帝王,即使一介平民,没有一定的修养和容量,根本无法承受。但是太宗却能做到冷静地接受,还为此赐予奖赏,表示对魏征的感谢,令人敬服不已。我们先看魏征的谏言。

不慎终之一

原文:陛下贞观之初,无为无欲,清静之化,远被遐荒。考之于今,其风渐坠,听言则远超于上圣,论事则未逾于中主。何以言之?汉文、晋武俱非上哲,汉文辞千里之马,晋武焚雉头之裘。今则求骏马于,市珍奇于域外,取怪于道路,见轻于戎狄,此其渐不克终一也。

大意:陛下在贞观初期,实行无为无欲的德政,对国民清静祥和的教化甚至恩泽边远的蛮荒之地,他们也受到了此风的感化。但如今看来,这种风气正在慢慢消失,听言谈似乎比上古圣王高明多了,但要论及您做出的事情,则连一般平庸的君主都不如。为什么这样说呢?汉文帝、晋武帝都不是具有上哲之智的圣明之君,但汉文帝拒绝别人进献的,晋武帝因为国家法典禁止奇装异服,焚烧了大臣献上的雉头裘。而今天,陛下到千里之外去寻找骏马,到边远异城去搜求,这些行为都被老百姓和戎狄等见怪和轻视。这是朝廷不能克制私欲,无法做到善终的表现之一。

解读:这一段是告诫太宗已经在无意中开始放纵欲望,偏离原先的无为无欲的德政,对奇珍异宝开始追求,这已经被百姓发觉指责,也让边远异族瞧不起了。这样发展下去,帝王的行为就是失德,必然被国内的人责怪和四周的各族轻视,人格不正,就不能让天下人敬服,不能继续感化人心,那么太平盛世如何保持下去,这当然就是不能克制欲望,不能坚守德政做到有始有终的表现。

魏征指出的第一个具体表现,就是问题的核心,直接针对人品,批评太宗说起德政的道理来比上古圣王还要高明,但并没有付诸实践,意思是指出太宗“您如今只说漂亮话,却不实际去做了,做得还不如一般的平庸帝王。”说话直白,毫不掩饰。直指问题实质。让太宗赶紧返回到贞观初年的言行。莫要对珍宝感兴趣。

不慎终之三

原文:陛下贞观之初,损己以利物,至于今日,纵欲以劳人,卑俭之迹岁改,骄侈之情日异。虽忧人之言不绝于口,而乐身之事实切于心。或时欲有所营,虑人致谏,乃云:“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人臣之情,何可复争?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而行者乎?此其渐不克终三也。

大意:陛下在贞观初期,损害自己的利益以满足别人的需要。而如今,放纵自己的欲望以此役使百姓,谦逊节俭的风气一年年在消失,而骄纵奢侈的恶习在与日俱增。虽然牵挂老百姓的话语还不绝于口,但实际上自身享乐之事更显得迫切。有时候,陛下想营造宫室,又担心有人进行劝阻,就说:“如果不修宫殿,我的生活就会不方便。”根据君臣之谊,臣子怎么可能再进谏呢?陛下此言意在杜绝谏言,哪里谈得上是择善而从呢?这是朝廷渐渐不能克制私欲,无法善终的表现之三。

解读:这一段还在讲太宗开始渐渐放纵自己,变得追求物欲享乐了,关注自己的享乐胜过担忧百姓了,但重点落在为了满足个人享受的欲望,开始回避和杜绝大臣的谏言了,不再像当初那样愿意听忠言劝告了(不能择善言而从)。放纵私欲,又不听劝告,视为不能慎终的表现。列于第三位。

不慎终之五

原文:《书》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人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弗育于国。”陛下贞观之初,动遵尧、舜,捐金抵璧,反朴还淳。顷年以来,好尚奇异,难得之货,无远不臻,珍玩之作,无时能止。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末作滋兴,而求丰实,其不可得亦已明矣。此其渐不克终五也。

大意:《尚书》说:“不做徒劳无益的事来妨碍有益的事,大功才会告成;不要用奇珍异宝来迷惑人们的心灵,使他们轻贱日常之物,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知足。狗、马这些家畜不是本土的就不饲养,而珍禽异兽并不出产在国内,因此不必追求它们,去做徒劳无益的事情。”陛下在贞观初期,时时记得仿效古代圣王尧帝、舜帝,弃绝金银珠宝,返璞归真。可是近年来,猎奇之心日起,奇珍异宝之类中原罕见之物,源源不断地从偏远的异域运送过来。皇上身居上位者,自己嗜好奢侈品,却希望底下的黎民百姓保持淳朴节俭的民风,这样的事情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朝廷不为民造福,却奢望国富民强,很显然这是办不到的。这是朝廷不能克己善终的表现之五。

解读:这一段,还在讲太宗偏离原来的德行,走向了爱好奇珍异宝,看似内容重复,实则是对物欲享乐方面不能恪守德政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告诫太宗,这些行为已经渐渐远离了古代尧舜圣君的为君之道,并以《尚书》经典为依据,想说服太宗奇珍异宝不能追求,因为帝王是万民的表率,上梁不正,下梁必歪,所谓上行下效,尤为可怕,因此要谨慎对待。民风如何,全看主政者的言行。《尚书》讲的是帝王如何做人与治国的道理,追求物欲,就会劳民伤财,徒劳无益,损害国体,怎能实现帝王伟大的功业呢?

总评

魏征为何从不同角度来讲同样的表现呢?苦口婆心进行劝谏呢?就是看到了帝王最关键的根本,就在于帝王自身的修为,他高尚,臣民必然效仿,他失德,纵欲,国家民风也必然跟着下滑,人心败坏,国家必乱,靠法律是不能长久维持太平的,官员都跟风,腐败,百姓必然苦不堪言,动乱由此而生,何来安定与繁荣。非常危险。魏征看到了后果,因此,反复劝太宗要意识到自身不正的表现,赶紧改正,恢复原先的勤政爱民的淳朴节俭的德行,谦虚爱听善言劝告的德行。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太宗让唐朝成为后世典范的宏图大愿,其帝王之志。魏征言语虽然看似不留情面,实则是真心为太宗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忠臣。

谨防纵欲奢侈,列出这些表现,放在最前面,是紧扣前文提到的奏疏开头的那段主旨——“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

无论是讲为人道理,用人择官,还是法律制度,物产方面,都崇尚淳朴节俭、克制奢欲,不重奇珍,当然就会远离奸佞小人。因此,整个奏疏的具体内容,无一例外,全都围绕帝王如何展开,围绕开头的这段主旨来写。我们仅仅截取这几段话,就已经看到了魏征的用心。其余的关于用人,制度等方面的劝诫,就不多说了。接下来,就看太宗惊人的度量了。(待续)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教师的幸福吟唱

文:童欣 来源:正见网

我一九九六年开始修炼,从二零零九年开始系统教授传统文化,主要是讲《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蒙学经典,至今十年了。既自己,又弘扬纯正的文化,我感到非常幸福!

1、修炼大法身心受益,反迫害中逐渐领悟传统文化真意

修炼大法前,我有多种疾病,修炼后都不翼而飞。修炼前,自以为很善良、人不错,其实不知道做人的真正标准。我曾为二十元奖金,当众骂校长缺德,还以为自己正直;也曾经常把学校的电池、灯泡等拿到自家来用,觉得这种事很正常。是大法彻底改变了我,让我成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修炼后,我工作认真了,同事关系特别和睦。我的家庭由于修炼人多,更是幸福美满。一九九九年前,和大家一起学法炼功,到各个乡镇洪扬大法,是我最幸福的事。

一九九九年七二零邪恶迫害大法后,我因坚持修炼先后被非法绑架拘留、劳教、判刑,还曾流离失所,并被开除公职。不理解的人,觉得我非常苦,很不值得。可我得到的是世人难以想象的,修炼的美好,坚定的正念,纯善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失去的是自私的小我,得到的是心灵的净化,生命的永恒美好。没学过传统文化知识,却能担当起弘扬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这完全是因为我修炼法轮大法。

学习李洪志的《音乐与美术创作会讲法》,很受触动,知道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巨大差异,其实我熟悉的行业也是一样的。大纪元系列专著《九评共产党》、《解体党文化》、《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和《魔鬼在统治我们的世界》等,让我更加清晰的看到了今天人类败坏的状态。师父指导的神韵新年晚会至善至美,让我看到了中华文明神圣之美、道德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和环境之美。天堂胜境宏伟壮丽,圣皇明君开创盛世,李洪志师父以不可思议的慈悲智慧为人类开启了回归传统之路。大法弟子的网站登载的传统文化文章,使我明白了人类应有的美好状态。师父通过这些方式,为我打开了智慧,让我轻易的就能理解古代圣贤之心,明了传统经典的内涵真意。

我讲的传统文化课,是古代圣贤神采的复活,是中华真谛的从新展现。每堂课、每次讲座我都请师父加持,提前发正念,在另外空间把教室、礼堂挂上“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法正乾坤,邪恶全灭。法正天地,现世现报”、“天灭中共,三退保平安”和“法轮常转,无边”等横幅。我把每堂课当做唤醒众生的神韵,使学生为中华文化自豪,为神传文化赞叹,为圣贤美德感动。

有的学生说:“每次课感受到的是快乐、欣喜、幸福和美好,好似等待甘甜的水在缓缓的流下来,充实了生命,也洗涤了灵魂。”还有同学说:老师,您讲课的时候背后都是金光。有的同学写道:“您淡淡微笑时,我仿佛可以从中看到众多诗人聚在月下一起作诗;您情绪激昂时,我仿佛可以感受到唐朝盛世的辉煌;而您神情严肃时,我竟能听到沙场上战马的嘶鸣……是的,在您的带领下,与远古对话变得如此轻而易举。”我想,这都是慈悲的李洪志师父在唤醒众生尘封的记忆,是大法救度众生、法正人间的一部分。

2、弘扬传统文化 助师法正人间

我通过讲解经典与古代圣贤故事,使更多的人认识传统文化的美好,明白做人道理,提升自己道德。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我去了周边多个省市的城镇乡村,将传统文化的神圣美好展现给世人。

在邪恶的中心,我曾经流着泪讲圣人武训行乞兴办三所义学的艰辛与伟大,令幼儿园的几十名教师非常震撼。在学生的毕业典礼,我用心创作了具有传统韵味的开篇词和十几首串场诗,使活动充满神采。我还在公司讲过《弟子规》,效果同样很好。

我的传统文化讲座,给学生带来惊喜与内心实实在在的改变。一位同学说:“无论外边是怎样的浮躁不堪,我们的校园依然那样宁静美好,我们在弟子规课上总是能收获美好,而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向社会、向人间撒下美好的鲜花,种下美好的种子,将美好和幸福洒遍人间。”一位年轻的园长参加完培训感慨的说:“来之前倒了几次车,出了一身汗,老师们也一样,心里有些不高兴,又培训啊!但是我们所有的老师听完您的讲座变化都特别大,觉得自己幸福了,这是一种改变,您呼唤了大家心里的那份善良。其实每个人都是善良的,只是有些东西把咱们蒙蔽了,就像您举的例子特别好,不要让这小小的尘埃蒙蔽住自己的心。”

3、利用传统文化教师的身份救度众生

传统文化教师让人尊重信任,我有机会就利用这个身份讲真相救人。一次,我到学校上课,四个毕业生坐在楼门口台阶上,等园长接他们去工作单位。离开学校前又看到《弟子规》老师,他们非常开心。我就和他们讲了三退保平安的事,他们都高兴的同意了。我说:你们就要去其它城市工作了,我祝你们今天一路顺风,平安顺利!我就给你们起个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化名,退团退队,也祝你们一生都平安顺利!他们笑的特别灿烂,都说好。还有的同学毕业后到公司看我,我就给他们做三退,告诉他们法轮大法好。

我也与主流社会的人讲真相,许多学校的校长、园长、公司领导都了解了大法真相,有的是邪党书记,有的还在法院、信访等部门工作,他们明白真相,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有个知名大企业的董事长,我们一起说起传统文化很投缘,最后给他讲大法真相,他和几个身边的人都愉快的做了三退。

一位校长热心弘扬传统文化,大面积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我们配合非常默契,他完全明白真相。一次,他的父亲半身不遂住院,我下课就赶去看望他,告诉他“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当时就能下床走路了。后来一个大病室的人相互打听,都知道了真相,说看着那几个人那么好,原来人家是炼法轮功的,看来电视里演的是假的。我每次到学校,都先发正念清理环境,清除迫害众生的邪恶。校长有个朋友带附体,打电话说到学校门口,另外的啪啪打他嘴巴,不叫进去。校长知道,是大法师父在保护他。这位校长和父亲都非常善良,支持大法,所以得到福报。当地公安局知道我们是大法弟子,找他进行威胁,不让我讲,教育局也多次施压,他都坚决智慧的抵制了。

我利用暑假,给单位几位年轻教师放师父讲法录像,并教他们炼功动作。其中一位教师后来一直坚持修炼,到家庭学法小组学习,家里的直系亲属都做了三退,还都在营救被绑架大法弟子的征签中签字摁手印,家庭更加美好。二零一五年诉江大潮,我向两高起诉迫害大法元凶江泽民,她也自己主动向两高邮寄了起诉书。她还写出自己的修炼故事投到明慧网,并发表出来。

4、大法弟子的一切幸福美好来源于伟大的师父

这么多年弘扬传统文化,我走过的地方留下了许多幸福美好的记忆,做为传统文化教师我感到荣耀。无比感恩师父给我的无限美好,所有的感谢献给伟大的师父!

今年的神韵晚会,当听到创世主“随我下世,法正人间”的慈悲呼唤,我震撼、感动、喜悦。我愿更多的人回归传统,得到创世主的慈悲救度,走進美好的未来!


from 气功

2019年7月11日星期四

郑居中尸解成仙

文:路绩 来源:正见网

道家的修炼方式,气宗一种方式是以尸解的方式圆满成仙。尸解就是演化一个自己给世人看,自己的真身则去离开了。

舍人郑居中, 是高雅之士,非常喜欢道术。他常和张山人一起,人们只叫他为小张山人,也不知道他会什么法术。他住在襄汉一带,被授以中书舍人的官职,但他没有去就职。唐文宗开成二年春,郑居中带着三四个前往东洛嵩山,与和尚一起登山游历了足足几个月,在那里。

一天晚上,他来到一个地方,那里山林秀美泉水洁净,令他流连忘返。是掌烛点火将要歇宿的时间,他就让仆人去借火,顺便取笔,似有写诗的意思。郑居中拿笔正写的时候,灯尽。一个仆人在他身旁,听到他倒地的声音。郑居中喉咙中发出很粗的气息,有象鸡子的亮光,环绕他的脖子而出。仆人急忙吹着薪火去照看他,已经无法可救了。纸上写有四个字:“香火愿毕”。毕字几乎没写成。

后来住在山里的人及有时见到他,穿的象是出游的

躺在地上的郑居中其实是指物化物演化的,真正的郑居中早已经走了,成仙了。

原文:
郑舍人居中,高雅之士,好道术。常遇张山人者,多同游处,人但呼为小张山人,亦不知其所能也。居襄汉间,除中书舍人,不就。开成二年春,往东洛嵩岳,携家僮三四人,与僧登历,无所不到,数月淹止。日晚至一处,林泉秀洁,爱甚忘返。会院僧不在,张烛热火将宿,遣仆者求之,兼取笔,似欲为诗者。操笔之次,灯灭火尽。一僮在侧,闻郑地之声。喉中气粗,有光如鸡子,绕颈而出。遽吹薪明之,已不救矣。纸上有四字云:“香火愿毕。”毕字仅不成。后居山者及猎人时见之,衣服如游涉之状。(出自《逸史》)


from 气功

冤杀无辜 殃及子孙

文:正源 来源:

中国人有句话叫“父债子还”,或许也是有道理的。因为祖辈的产业可以继承,那么债也是了。

宋朝元嘉年间,丹阳人陶继之任秣陵时,有人在夜间掠夺,被县令抓获。是太乐伎引路抓到的。当天夜里,太乐伎和同伴们去别人家住宿也被抓去了。陶继之没有认真,给他判了个不真实的罪状,上报了朝廷。尽管太乐伎所住宿的房主和宾客们都证明太乐伎没有参加。后来陶县令也知道自己冤枉了太乐伎,上报材料不真实。但是上报的文书已经发走了,他不想自找麻烦,就将错就错了,太乐伎和抢劫者都判在郡门斩首。太乐伎将要被处死那天说:“我们虽是贫贱的下等人,但是少年时心里就善良的人,从来没作过坏事。陶县令已经全都知道了。现在我们冤枉也被杀害。如果有鬼我一定要到天府去。”然后弹着琵琶,唱了几首歌被处死了。大家都知道他太冤枉,没有不掉的。

经过一个多月,陶县令就梦到太乐伎来到他的桌案前说:“过去我们冤枉被杀,现在我告到天帝那里,所以今天来杀你。”说完便跳到陶继之的嘴里,然后就落到肚子里,陶继之立刻吓醒了。不一会倒在地上,象得了疯癫病一样,很长时间才苏醒,不一定什么时候发病,四天就死了。他死以后家里变穷了,两个儿子也死得早,还剩下个孙子,穷得在路边受冻。(出自《还冤记》)

明知是冤案还要坚持,是当官的大忌。结局往往都是非常悲惨的。今天的人应该从里面得到一些警示吧。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40):德政慎终 在于克己复礼

文:刘如 来源:

前文记述,唐太宗立志让唐朝成为万世的典范,后人的荣耀,并意识到了历史上的千古帝王,多有励精图治的抱负,但皆因国家稍见太平就图谋享乐,无法慎终,从而衰败,于是君臣皆意识到了慎终的重要与实践的难度。

出现太平盛世之后,帝王是最容易放松自己,贪图安乐享受的,只要是人,皆有此心,因此才要牢记克己复礼,克制欲望,不能放纵。太宗也不例外,出现了问题,于是魏征写了一篇奏疏,罗列了十条太宗不能克服私心,开始放纵私欲的表现,我们看看魏征这位著名的忠谏之臣,是如何直言劝诫的。

魏征奏疏  开门见山(原文如下)

贞观十三年,魏征恐太宗不能克终(克制欲望,直到最后的意思)俭约,近岁颇好奢纵,上疏谏曰:

臣观自古帝王受图定鼎,皆欲传之万代,贻厥孙谋。故其垂拱岩廊,布政天下。其语道也,必先淳朴而抑浮华;其论人也,必贵忠良而鄙邪佞;言制度也,则绝奢靡而崇俭约;谈物产也,则重谷帛而贱珍奇。然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其故何哉?岂不以居万乘之尊,有四海之富,出言而莫己逆,所为而人必从,公道溺于私情,礼节亏于嗜欲故也?语曰:“非知之难,行之为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所言信矣。

伏惟陛下年甫弱冠,大拯横流,削平区宇,肇开帝业。贞观之初,时方克壮,抑损嗜欲,躬行节俭,内外康宁,遂臻至治。论功则汤、武不足方,语德则尧、舜未为远。臣自擢居左右,十有余年,每侍帷幄,屡奉明旨。常许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一言兴邦,斯之谓也。德音在耳,敢忘之乎?而顷年以来,稍乖曩志,敦朴之理,渐不克终。谨以所闻,列之于左:

大意

贞观十三年,魏征担心唐太宗不能将克服私欲、勤俭爱民的德政坚持到底,近年来很爱铺张,开始放纵欲望,于是向唐太宗呈上了一篇奏疏:

我发现,历朝历代的帝王奉天承运,创下基业之后,都希望将帝业传至千秋万代,所以他们崇尚,以德治天下。他们谈起为人之道,必然以崇尚朴实为重为先,牢记要克制为人浮华的弊病;择官论人,则重用忠臣良将,鄙视奸佞小人;讲到制度,会杜绝奢侈崇尚俭约;谈物产,重视谷物棉帛,轻视奇珍异宝。他们在治国初期,都能遵守这些德政,达成太平,可是国家稍一安定,他们很多人就开始违背初衷,反其道而行,导致伤风败俗。这是为什么呢?这难道不是因为君王乃万民之尊,富有天下,他说的话没有谁敢违抗,他的意愿人人必须依从,而造成的吗?古语说:“知并不难,难的是行;行也不难,难的是善终。”说得太正确了。

想起陛下二十岁就在乱世中力挽狂澜,威服四方,创下了帝王的基业。贞观初年,天下初定时,陛下能克服自己的嗜好私欲,克勤克俭,身体力行,致使国泰民安,达到至治。论武功,则商汤、周武王都无法与你相比,若论仁德,你与古代尧、舜等圣王相差不远。我在陛下身边已十多年了,常常在帷幄之中接受陛下圣明的旨意。陛下时常告诫臣下要坚守仁义之道,不可丧失;保持节俭的习惯,不可改变。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起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陛下的圣德之音至今仍在我耳边时时响起,臣怎敢忘记呢?但是这几年来,陛下稍稍偏离了以往的志向,敦厚淳朴的风气渐渐亏损,没能自始至终地保持下来。现在我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列在下面,以备陛下参阅:

解读:知易行难  克己复礼方可慎终

儒家经常讲克己复礼,很多人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意,但看完魏征的奏疏,就会明白,克己就是克制、抑制个人的私欲,不可过度放纵,复礼是表面的目的也是方法,只有遵照古时圣王定下的敬天爱民的礼教来修正自身,以仁道表率天下,杜绝纵欲享乐的浮华风气,才能避免德行的败坏,风俗的恶化。其最终目标,就是从开始到最后保证德政不变,实现太宗万世典范的宏愿。他针对帝王的太宗,劝太宗不能“使公道被私情隐溺,礼节被嗜欲所淹没”,讲的正是克己复礼的道理,是帝王应该实践这个道理的劝诫。一句话,只有克制人过分追求享乐纵欲的心,才能符合人道,不至于上行下效,最后风尚,王朝必然不能长久。

魏征写这篇奏疏,是以“我发现,历朝历代的帝王奉天承运,创下基业之后,都希望将帝业传至千秋万代,所以他们崇尚无为而治,以德治天下。”开头的。注意,这句开头是劝诫太宗慎终的核心宗旨,就是为君之道,若要成就太平盛世的长久,必需奉行德政,德政就是古代圣王三皇五帝时代无为而治的做法:以德治理天下,以德服人,以德修正自身,教导臣民。

魏征告诫太宗,奉行德政,这是历代帝王都明白和敬奉过的道理,但是保持到最后,实在太难。就是这个德,最后被欲望淹没,导致了王朝的败坏。无论魏征讲任何事情,都在劝善重德,帝王不德,就违背天道和人道,失去的当然是整个国家,而个人不德,失去的就是个人的前途或者家门的败落,因此才说,就是修身,修德,帝王能做到,就是之王,境界再提高,就能得道,黄帝先祖为首,就是修道者,治国本身就能修道,就要首先在自己的言行中做到重德,因此老子的那本书才叫做《道德经》。孔子说过,政者,正也。政治,本就是走正路归正民风,治好不正的社会弊病的,跟治病一个道理的,扶正人体,就能平安,国体也是如此,走正道,重德行,就能扶正社会,治好国体。必然平安无事。所以才叫做政治。

魏征见太宗开始偏离正道,德行有亏,开始放纵欲望,贪图享乐的苗头已经出现,于是赶紧提醒他莫忘历史的教训和太宗自己早就明白的道理,并且是太宗自己教导过,提醒过臣子的道理。讲得核心明确,言语真诚,毫不回避问题的实质——帝王开始偏离德行。但绝对没有不敬的语气。所以忠臣不会讨好谄媚,言听计从,敢于犯颜直谏,但也绝对不会语气傲慢。有理有据,但并不咄咄逼人。这是为臣子该有的态度。魏征做得非常好。

我们从这些古代留下的历史,文章,能够看到圣君与忠臣的具体表现,看到他们始终尊奉古代三皇五帝的德政,虽然不时会出现偏颇,离开正道而不知,但因为有祖先的教导在,历史在,在,因此代代传承,从君臣如何相处,做人重德,到百姓各阶层如何忠孝为人,一直传承,即使有人出现偏颇,背离,也会从新发现和归正,但如果连传统留下的教育和历史都被否定了,祖先被嘲讽了被怀疑和批判了,必然找不到回归的路,失去宗旨和参照,必然人心道德不断下滑,道德全面崩坏。因此,克己复礼,恢复以德为核心的做人的教育,怎能忘记,怎可批判呢?

魏征接着会给出哪些具体的忠告呢?我们下次再谈。


from 气功

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

苦难妇女万里求法记

文: 河南弟子/明慧网

我家在河南乡下,我和父母、子女都修炼法轮大法。

二零零四年深秋的一天,我家来了一位四十多岁的陌生女士,叫兰,说是经我在新疆定居的二弟介绍,从之遥的新疆来的。二弟与她丈夫关系很好,是二十多年的干亲家。二弟讲了兰的经历:娘家在四川,婆家在河南淮阳,然后落户新疆。

兰从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幸的是,她十四岁时被人贩子拐骗,卖到淮阳农村一个三口之家――父亲和两个成年的儿子,三个人都是光棍。这家很穷,卖了一头驴,给大儿子买下了兰这个正在读初中的小媳妇。

与仨爷们生活在一起,兰屈辱,尴尬,孤独,郁闷,没人关心她,有病不给看,天天紧锁大门不让出去,唯恐逃走。

邻居大嫂可怜她,给介绍了一个对象,附近村的,媳妇死了,说那男的为人实诚,心地好,跟着他不会受气。兰在大嫂的帮助下,成功出逃,来到了那个男人家,俩人悄悄结为夫妻。

在新家,兰不敢轻易露面,唯恐那爷仨闻讯,找上门来要人。为长久之计,她和丈夫远离家门,到西部边陲新疆打工谋生。

到新疆以后,兰生了两个儿子,含辛茹苦抚养成人。长子当兵,退伍后,与几个小混混搅在一起,不务正业,把父母气的肚子疼,愁的头疼。

二零零四年秋,我二弟回家探亲。返疆后,兰俩口找他说话,一见面,大吃一惊:与以前相比,干亲家简直是两个人。过去,二弟被胃病折磨,身体瘦弱,脸色苍白,整天眉头皱着。现在的他,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人也明显的胖多了。兰问他:“哥,你这一趟回老家,变化这么大,你得了什么宝啦?”二弟笑着说:“得了宝了,而且是无价之宝。”

二弟说:这次到家后,耳目一新。以前,母亲肺脓疡病,吐血吐脓,久治不愈,看着她痛苦的样子,一家人都不好受。大侄子(我的大儿子)小儿麻痹症,大哥天南地北的给他看,花了好多钱,除不了根,还落了个的后遗症,犯的还勤,发作起来翻白眼,抽搐,口吐白沫。如今的老母亲,无病一身轻,脸色白里透红,身板硬朗。大侄子长的健壮帅气,已结婚生子。一大家子人都是乐呵呵的。大哥告诉我,是因为全家都法轮功,才有今天的一切。在家乡期间,我看了大法书,明白了人生在世的真正目地,是为了同化大法,返本归真。还学会了五套炼功动作。无意间,我几十年的老胃病、痔疮都好了。大法如此神奇,真是无价之宝。”

兰听了以后,说:“哥,这些年,我感觉自己象大海里的小船,没有航向,随波漂流,活的苦闷无聊,没啥意义。听你这一说,我也想学大法。”

二弟说:“想学是好事,可是,我刚刚入门,理解的不深。你要真想学,就到我老家去一趟。只是往返一趟太不容易了。”兰说:“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把经书取回来了。大法比唐僧取的经更加珍贵。我这几天就动身去临颍。”

几番转车,兰从新疆来到了我家。大家如同久别重逢的亲人,开开心心的在一起读大法书,看的讲法、教功录像,学炼动作,交流心得。兰前后住了七天。那时节,我家的柿子正好成熟,品种好,又面又甜,个头又大。回去时,给她带了一些柿子。

五天以后,兰的丈夫带着长子来到我家,住了四天。爷俩都说,他们万里奔波来临颍,“如梦初醒,不虚此行。”

兰一家四口都与大法结了缘,人人按真、善、忍的标准去做,凡事为别人着想,遇到矛盾找自己,家庭气氛变的温馨祥和。长子浪子回头,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和称心的伴侣,有了可爱的小宝宝。

兰在电话中还说,前不久,她专门回了一趟四川,让娘家的至亲都明白了真相,母亲已经开始修炼法轮大法。

相关文章:


from 气功

浅说“封神演义”:妲己恶行令神怒 今日暴行无不及

来源:正见网

封神演义》中曾使用‘虿盆’来残害宫人制造恐惧,然后行恶。此种前所未闻。而今天的人或许也在重复着妲己的恶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妲己残害宫人

妲己曰:“陛下传旨,可将前日暂寄不游宫宫人,跣剥乾净,用绳背,推下坑中,此蛇。若无此极刑,宫中深弊难除。”纣王曰:“御妻所设此刑,真是除奸之要法。”蛇既纳完,命奉御官:“将不游宫前日送下宫人绑出,推落虿盆。”奉御官得旨,不一时将宫人绑至坑边;那宫人一见蛇狰狞,扬头吐舌。恶相难看,七十二名宫人一齐叫苦。那日胶鬲在文书房,也为这件事逐日打听;只听得一片悲声惨切,大夫出了文书房来,见执殿官忙忙来报:“启老爷!前日天子取蛇放在坑中,今日将七十二名宫人,跣剥入坑,此蛇。卑职探得实情,前来报知。”

二:胶鬲以死谏君

纣王大怒曰:“好匹夫!怎敢无知侮谤圣君!罪在不赦!”叫左右:“即将此匹夫剥尽衣服,送入‘虿盆’,以正国法。”众人方欲来拿,被胶鬲大喝曰:“昏君无道,杀戮谏臣,此国家大患,吾不忍见成汤数百年天下,一旦付於他人,虽死我不瞑目。况吾官居谏议,怎入虿盆?”手指纣王大骂:“昏君!这等横暴,终应西伯之言。”大夫言罢,望摘星楼下一跃,撞将下来,跌了个脑浆迸流,死於非命。

三:看今朝

其实我们看妲己的恶,似乎达到了极点。那么我们看一下今天的社会,是不是惊人的相似。弟子”和其实一些的器官卖钱,是不是比妲己更坏呢?

还有什么犬决、炮决是不是都非常恐怖。这些制造这种恶行的目的就是对信仰自由的善良人的赤裸裸的恐吓,使其因恐惧而不敢反抗。那么结局是什么呢?当然也会和历史一样,作恶者必将遭报,好人迎来美好的未来。这一天不会太久了。

注:内容出自《》第十七回 苏坦己置造虿盆


from 气功

华东游记

文:笔莲 来源:

今年的六月初我和母亲去了华东游玩,的婉约清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行的第一站我们去了惠山,小镇感觉不大,但是游人很多。刚一走進去就能看见路两边古色古香的建筑。古镇里的祠堂很多,有一条街上几乎是一座挨着一座,大多数的祠堂都是供游人免费参观的。走在这样的老街上,感觉古风古韵扑面而来,心中也不免升起对这些先贤们的敬仰。

听说这里的天下第二泉和寄畅园很有名,我们就买了门票進去。寄畅园是无锡著名的古典园林,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薛先生为我和妈妈做导游,他带我们大致的走了一下寄畅园。这座园林给我的总体感觉是很精致奇巧,在曲折幽深的回廊尽头,总意想不到的别有洞天。有好几次我和妈妈都以为路走到头了,前面没什么可看的了,结果推开身侧的小门,眼前竟显出另一番别样景致,真是感慨设计者的巧妙用心,仿佛也把人生的哲理智慧融入了整座建筑里。

薛先生告诉我们,这里的假山是用太湖石做的,观赏假山你要静静的看,细细的品。有的假山造型玲珑奇特,很有十二生肖的影子,配上四周回廊幽婉,绿荫捶地,石影、树影、亭影、花影,相映成趣。

从寄畅园出来我们去了天下第二泉,这口泉眼不大,但是清澈见底,里面还有很多游人投進的硬币。泉口的前方有鱼池,附近的居民不少都在这里消遣避暑。说到天下第二泉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阿炳就是在这里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二泉映月》。

从惠山古镇离开我们又去了江南另一个古镇木渎,看了另一个景点虹饮山房。据说这里是乾隆皇帝下江南必到的地方。乾隆在这召见大臣、看戏、品茗,这里还保存着清朝皇帝的十二道圣旨。从正门進去,穿过大厅,就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空地,空地中间是个戏台,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就是坐在这里看戏的。导游还为我们介绍了满汉全席,及皇室的。听导游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在古代即便是贵为天子也是要遵纪守礼的,皇帝用膳一道菜不能吃多过三口,即使喜欢吃也只能吃三口,如果超过三口,这道菜就只能等到下个月再上了。据说这个规定是为了保护皇帝不被谋害。

在木渎古镇我们还坐了回摇橹的小船,乘小船悠悠,观两岸绿荫垂柳,白墙黛瓦,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

此次华东之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莫过于最后的枕水人家——。我们那天到的比较早,所以游人还不是很多,我们得以好好的欣赏它的美。个人认为,乌镇与惠山和木渎古镇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江南水乡的原汁原味。当清晨我们伴着翠竹的幽香,踏过一条青石小路的时候,乌镇像一个温婉恬静的少女出现在我们面前。一条不太宽的小河就像是少女顾盼多情的双眼,清雅静谧。河的两边是临水而建的小屋,远处有石桥在轻薄的晨雾中若隐若现。我想晨曦里的乌镇也许是最美的,没有白日里的热闹喧嚣,沉浸在此刻的宁静温馨之中,才能真正的感受江南水乡的隽秀婉约。

沿河岸漫步,时而停下来看看小船在河中悠然划过;时而走在老街上体验一下这里的慢生活。乌镇的美在于它淡然恬静的气质,你要细细的感受,才能品味出它的风情神韵。在这幅清秀温婉的里,乌镇满足了我对江南水乡的所有想象。

江南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不论是祠堂牌坊还是古典园林,都透显着中国古代人们、修身向善的道德理念。帝王百姓,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事准则,和人伦纲常不能越矩。这是神给人定的,人该有的理念和行为。也只有敬天知命、心怀善念的人才会被神保护垂青。我们本是神的子民,希望现今所有中共邪党治下的中国人,都能早日看清和摆脱这个西来幽灵,找回自我回归传统的人伦道德。

原文链接:华东游记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39):帝王自古多行善 只是慎终难

文:刘如 来源:

前文讲到,唐太宗在贞观九年,已获得太平盛世,于是在众臣面前立下志向,要把唐朝治理成万世楷模,为此,鼓励大家一起坚守德政,直至最后。此为慎终。

自古立志易,实现难,实现易,守成难,太宗内心既然立下如此大的志向,内心必然不会轻松,会站在帝王的角度不断思考慎终这个问题,那么他会如何做呢?一个办法,就是继续手不释卷地翻看史书,从过去的帝王身上,得到教训,不断提醒自己,莫忘慎终。我们接着看《论慎终》第四段——君臣论史,深刻揭示慎终的难度与帝王自古多

第四段原文

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 诚以为贤。 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魏征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曰:“诚如卿言。”

第四段大意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通过读史书,发现以前的君王做善事,都身体力行,不知疲倦,他们所任用的数位大臣,按理说也都算是很贤德的。然而和三皇五帝的时代相比,还是无法企及,为什么呢?”魏征回答说:“现在周边各地臣服,天下太平无事,的确是自古以来都没有过的盛事。然而,历代的帝王刚刚即位的时候,都想要励精图治,勤于政务,以尧、舜为楷模,可是等到天下太平,富裕安乐了,就开始放纵自己,骄奢淫逸,没有谁做到善终。至于臣子,在一开始被任用时,都追慕古代良臣稷、契的风范,怀有匡扶君主、济世救民的宏愿。等到他们荣华富贵了,就开始处心积虑地盘算如何才能保住乌纱,苟全性命,没有谁能够做到尽忠职守,真正地为国为民担忧了。如果君臣双方都能不懈怠,铭记善终的道理,那么就可以无为而治,天下无忧了,这样做的话,自然可以超越古人。”唐太宗说:“正如你所说。”

解读:帝王自古多行善  只是慎终难

这段话,透露出三个信息,一个就是太宗当年读到的史书,其记录的,并非什么阶级斗争,而是以帝王为首的不同人的得失的教训,这个教训,始终围绕与否展开。这段话虽然没有提到读的是什么史书,也没提到具体的君王,而是一个读史书后的总的观感,但是我们前边提过,史书,最早是孔子整理为教材的经典,无论《尚书》还是《春秋》,都表明,一开始,历史的记载,专门是记录一朝帝王、或各国君主的为政言行和事件的。直到汉代的《史记》,才系统地为大臣,甚至民间各种典型人物立传。即便如此,帝王列传依旧是放在最核心最首要的位置,称为本纪,意思是最根本的历史。原因在于,我们看一国主政者的思想志向,为证举措,才能看懂那个朝代兴衰的源头,文化艺术的价值取向,国民的素养特点。无论是编写历史的史官,还是读书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跟如今浅陋的历史解读,毫不相干。

我们看太宗,读历史看到,古代的君主与臣子,大多并不糊涂,他们也都受过,熟知历史,为君者仁义,懂得选贤,而为官臣子则有济世救民之志,也懂得施行德政,因此,才获得太平。只是,太宗志向宏大,认为他们既然这样做了,应该可以达到三皇五帝时期的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才对,但是却没能做到。可见我国历史,昏君不多,主流还是清明仁义,懂得为善的。只不过,达到先古圣王的程度的,能够不被人的欲望左右,坚守到最后的,十分罕见罢了。而太宗的志向,就是要达到最高的志向。

第二个就是,这段话也告诉我们,自古帝王和学者,都以三皇五帝为榜样,是为人和治国的宗旨,不变的道理。如果诋毁他们,歪曲丑化他们的形象,鼓励人们怀疑祖先,那么道德必然败坏。古人从来不会把这些圣王,叫做部落首领,今天的丑化,可谓对祖先的贬低和嘲笑,是历代帝王都不敢做的事情。我们这样做,等于辱骂自己,来源野蛮,没有高贵的文化源头,何其可悲。道德为何迅速败坏,不言自明。

最后一点,就是魏征回答了太宗的疑问,为太宗肯定了德政的正确,让太宗不要动摇和怀疑,只管坚守下去,慎终与否,才是最大的考验,是能否达致圣王境界,创出理想盛世,超越历代帝王业绩的根本要领。

这就是古人读史书的原因:为了修身。现代人若懂得这一点,便可以获得管理公司的大智慧。有的公司,可以代代传承,历经几百年不倒,都因谨守社训,有严格的宗旨,经营的形式与具体手法可以变,甚至业务内容也可以变化,但诚信,奉献社会,不见利忘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等坚守仁义的做人的宗旨,不会变,谁能一直守住初衷,办事业是为大众造福的初衷,谁就能守住商道,使得公司繁荣不败,道理跟治国并无不同。也有很多公司盛极一时,经营一代两代,很快退出舞台,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商的正确宗旨,即使有,也没能传承坚守。就像魏征说的,富裕安乐了,就开始放纵了。不能慎终,必然败落直至消亡。

可见,太宗不仅有远大的志向,使得治国早早就有了目标,而且从开始到最后,都能实践三皇五帝留下的德政,也就是无为治国之道,才达成了目标。也就是说,使得中国人引以为荣,代表中华文明鼎盛时代的,并非偶然,而是出自太宗的人生目标,没有这个目标,群臣就没有努力的方向,但光有目标,不能坚守德政到最后,也是枉然。太宗做到了慎终,这才有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超越了一般帝王的普通太平,这就是贞观盛世留给后人最大的教导,最根本的智慧,并非依靠什么技术的高级、法制的严密或者不为人知的高明手段。

从那之后,太宗只要有违背之处,就被魏征指出,让太宗记起自己要慎终的志向,在《论慎终》中,记录了魏征写给太宗的一篇奏疏,在十个方面提醒太宗已经开始有放纵的迹象,这篇奏章被完整记录下来,对太宗出错之处毫无掩盖,直言不讳,更加显示出太宗的坦荡胸怀,他并非没有过错,而是被指出错误后的敢于直视和接纳的态度。(待续)


from 气功

2019年7月9日星期二

宋仁宗轶事:顶戴佛像,礼敬佛法

文:德惠 来源:

北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也是北宋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为人仁慈,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有人将其称之为“仁宗盛治”。关于他的仁慈,有很多文章都描写了,这里不多说了。

今天就说一件他礼敬的事迹吧。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宋仁宗当皇帝的第二年,他常常头戴一顶玉冠作为皇冠,玉冠上有一尊雕琢出的。左右随从常劝仁宗,玉冠太重了,请他另换一顶皇冠。仁宗拒绝道:三公百官等众位大臣们,在下面对我行礼朝拜,他们都是天下英贤,我怕受之不起,不敢当啊。然而君臣之礼就是如此以别尊卑的,所以我才想了个办法,顶戴观音,“回礼于大士也”。

宋仁宗的女儿庆寿公主收藏了一个小金盒,内有玉佛十数尊,大者如铜钱,小者如指头,她告诉别人:父皇“每日头上戴一枚(玉佛),大者幞头帽子里戴,小者冠子里戴,尝言:我无德,每日人呼万岁,教佛当之”。

现在有人用的思维,认为这是宋仁宗的不自信。其实只要平心而论都可以从中看出,第一:宋仁宗尊重、信任大臣们,认为他们都是天下英贤,君臣关系和睦;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宋仁宗是一位礼敬佛法、崇拜神佛的帝王,所以才会在玉冠上雕刻观音像,或头戴,让天下臣民在对他行礼时,也都能礼敬神佛。

无论宋仁宗皇帝后期有没有再戴这顶比较沉重的玉冠,礼敬佛法的形式可能会有所变化,可他敬佛的真心却是不变的。宋仁宗敬佛的资料,翻看历史可谓比比皆是,例如他写过《赞佛舍利》诗,赞叹道“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他以一代帝王之尊,称佛为师,实际上表明了他佛弟子的身份。正是因为他的敬佛,最终形成了司马光所说“近来朝野客,无座不谈禅”的全社会敬佛风气。我想这也是仁宗皇帝开创出“仁宗盛治”的根本原因。

其实回首看一看历史,凡是在古代开创出盛世、太平时代的君王们都是信奉佛、道、神的。相信有神论,敬仰神佛才是中华。由此观之,当今的中共靠无神论起家,趁着日军侵华的机会发展势力,武装篡夺权力,建政后不断迫害信仰,迫害人民,根本就是与中华正统完全对立的乱贼团伙。曾经在无知中加入过中共组织,那不是荣誉而是耻辱,只有尽快退出中共党、团、队组织,才能洗清耻辱,恢复后人的身份,得神佛庇佑,走入未来没有共产党的新时代。

资料来源:《佛祖统纪》、《钱氏私志》


from 气功

晨鐘暮鼓:“既已得道,切勿恋情!”(共二文)

文:慧勉 整理 来源:

一、李主簿为朋友补救过错!

天宝年间,扶风地区有个,出身权贵,仗势欺人,那些出身寒素的宾客,就没有途径谒见他。他的官声很不好。当时的李主簿、裴县尉,喜好结交宾客。裴县尉又很好道,也曾经隐居于名山。还喜欢施舍。李主簿为人亲切厚道,平时能对朋友的缺点,有所补救。一个人如果交上了能补救自己过失的朋友,还真是大幸!

有一天空暇,县令在城中宴请宾客,宾客都是贵显之人,裴县尉正好有病,没能参加。宾客刚刚到齐,忽然来了一位,广额头,身高七尺有余,持着手杖,戴着帽子,神色高古,对守门人说:“拓跋大郎,要见府君(扶风县令)。”

守门人说:“我们长官刚进餐,不能通报,请等宴会散了,你再来吧。”客人发怒道:“这小子(骂县令)是什么东西?就敢拒见客人!我自己会进去!”守门人害怕了,赶紧跑去报告县令。县令不得已,就命令让他进来!县令满脸不悦,客人心里也恼火。接着宴会开始,互相也不谦让,这位不速之客,也坐下来就餐。及至宴会结束,满座都不愉快。客人不揖而去,县令也只是长揖而已。客人满面怒色,嘟嘟囔囔地走了。

当时,李主簿疑心客人不是凡人,回去以后,就召来裴县尉,告诉了他,说:“宴会很不愉快,就为这个客人。看他的样子,好像是个侠客,恐怕要受到他的报复,我们应该召请他来,向他表示歉意。”便与裴县尉一起相侯,吩咐胥吏,去邀请那位客人,那客人也不谦让,就来了。

当时,天色已经很晚,李主簿见了他,很是恭敬;裴尉见了他,赶紧躲到另外一间屋子中。李主簿揖让客人坐定,又起身来找裴县尉。裴县尉神色惶惧,对李主簿说:“他果然是异人,他是峨嵋山上的人,道术极高。我曾经拜他为师,相从数年,中途我离开他,逃走了。现在我没脸,害怕见他。”

于是,李主簿先为裴县尉请求客人(拓跋大郎)原谅,然后,教裴县尉穿上官服,趋走入见,鞠躬再拜,而谢罪。客人看着他(裴县尉),很久不吭声。李主簿又为裴县尉,说了一些好话,客人才让裴县尉坐下。李主簿为裴县尉的过失,请客人多多原谅,客人也就与裴县尉友好如初。

客人的言谈议论,高深玄妙,他们二人都不能相及。裴县尉越发肃然起敬,而李主簿也更是礼敬有加了。客人谈起县令的过错,李主簿再三向他谢罪。客人也就对县令心平气和了。

客人当晚就住宿在李主簿的厅堂中。李主簿夜间去问候他时,客人已经不见了,但门户却依然关闭得好好的。于是,他更加感到这位客人,不同凡响!

到了天明,衙门中的胥吏,跑来报告说:“县令忽然,气息将绝,只有心头还有些温暖。”僚佐们都前往省视,到吃午饭的时候,县令才苏醒过来,只召李主簿一人入内。县令叩头拜谢说:“多亏了您,我才得以免死呀!”

李主簿问:“是何缘故?”县令说:“昨天的那个客人,原来是位神仙。我昨夜被鬼卒捉去,鬼卒要我的命!还用桑树枝条鞭打我。枝条虽然细小,但打在身上却很疼。拓跋大郎来了,他三脚两拳,打跑鬼卒。他说:‘亏得有李主簿为你说情,不然我就不来救你。’然后,命令左右,把我送回,我这才苏醒过来。”县令抬起腿让李主簿看,伤痕犹在。

县令吩咐车驾,往县北寻找那位拓跋大郎。而拓跋大郎,却不知去向。
(出自《原化记》)

二、“既已得道,切勿恋情!”

,北海郡人,经营染业。他少年时,修习道术,经常延请齐鲁一带的术士、道流,总是诚敬接待,可是始终没有遇见过异人,但他勤勉求道的志愿,更加恳切了。他家很有钱财,广施济惠,帮助州里的子弟以及内外姻亲,让许多人家,都能度日、赚钱。因此,每逢李清的生日,他们都来祝寿,争先馈赠,总共积累了有百余万。

李清禀性节俭,送来也不拒绝,收下也不分散,如此积累,仓库里的钱物,都堆积满了。

他六十九岁的时候,在生日的前一旬,忽然召集亲友,大摆宴席,然后对众人说:“我仰赖你们,都能勤勤恳恳,不犯过失,各自能独立营生,所以我才得以生活富足。可是我布衣蔬食,已经有三十多年,哪里还有意于豪华奢侈呢?你们因为我的年岁大、辈份高,每到我生日的时候,就馈送我衣服玩物,这也够奢侈的了。但我把长久以来所得的的馈送,都封存于一间屋子里,从来没有省视过,白白损失你们自己的资用,来增加我的粪土,这是干什么呢!幸亏上天,还没有收走我的灵魂,很快又要到我的生辰了。我知道你们又开始要营措我的续寿的礼品,所以我提前召集你们,为的是制止你们的老做法。”亲友们都说:“续寿自古就有,没有这个,还怎么表达我们对您的感谢、孝敬之心呢?希望不要制止,使得亲友们都感到不安。”

李清说:“如果你们不打算改变主意,那么就按照我的意愿来准备,可以么?”众人都说:“愿意听您的意见。”

李清说:“你们每人给我粗、细麻绳各百尺,总计起来,我就能得到数千百丈了。用来为我续寿,岂不绵长么?”众人都说:“谨遵命,但您的打算必有缘故,我们很想知道。”李清笑着对他们说:“早晚也是要让你们知道的。我是个下界俗人,妄想求道,夙夜勤劳,至今已经有六十年了,确毫无影响。我现在年纪已经很老,衰朽将尽,自己估摸也不过二三年了。我想趁着还能听见、看见、能走路的时候,实现早年的志愿,希望你们不要阻挡。”

在青州城南十里处,有座高山,俯压郡城,峰顶中裂,豁成一个关隘似的悬崖,州中人家,坐对山岚,归云过鸟,历历可见,《图经》上叫这山为云门山,民间则叫劈山。李清蓄意已久,到这时,就对亲友们说:“云门山是神仙的住处,我准备前往。我生日那天,让我坐在一个大竹筐中,用辘轳和粗绳,把我缒下。我用细绳做引媒,如果不可再下,我就急忙拉动细绳,你们就把我拉上来。假如我遇上神仙,而能实现我的志愿,我也一定会回来的。”子孙亲友都哭泣着劝阻说:“悬崖下邈冥深渊,难于测料,况且还有山精木魅、毒蛇怪兽,什么东西没有?您怎能忍心以千金之躯,自投于此,把它看成是达到长寿的阶梯呢?”

李清说:“这是我的志愿,你们要是阻挡,我就偷偷自己去了。这样就连竹筐大绳的安全都没有了。”众人知道他的主意,不可改变,就一起准备这事。

到那一天,李清的亲友乡邻,成百上千的人,竞相携带着酒食,到天蒙蒙亮的时候,大家会于山脚,然后李清就挥手辞别众人而缒下悬崖。过了很久,才缒至崖底,那里很是黑暗,仰视天空,才像巴掌那么大,手扪四壁,底下的,才只能放下两张席子。东南角上有个洞穴,可以佝偻着身子进去。李清就丢下竹筐往里面走,开始时很狭窄,再走就可以伸直腰了。这样走了约有三十里,渐渐开朗,见些光明。不久就到了洞口,只见山川景象,云烟草树,宛然不像人世。他嘹望了很久,只有东南方十余里处,隐隐约约似乎有人居住。于是他缓步前往,走到后,见到一个高台,阶梯很是陡峻,只有南面,可以登攀。

于是他虔诚地登上阶梯,心中很有些恐惧。等上到了台顶,窥见上面的堂宇,很是庄严,其中有四五个道士。李清便叩门,一会儿就有个青童,应门询问,李清答道:“我是青州的染工李清。”青童照样回报上人,李清听见中堂上,有人说道:“李清你来了?”就让他近前。李清惶遽趋拜。临轩有一人远远地对他说:“你还不该来,怎么突然到此?”便让他向诸人行拜礼。当时日头已经中午,忽然有个白发老翁,从门口进来,行礼谒见,启禀道:“蓬莱霞明观的丁尊师新到,众圣命诸真人,登上清赴会。”于是诸真人一同前往,对李清说:“你暂且住在这里。”

临出门时,有位尊长,郑重的嘱咐他说:“千万不要打开北面的门!”后来,李清巡视院宇。并打开东、西两扇门,情意飘飘然,自以为永远栖居于仙境。他走至堂北,见北面的门虚掩着,便忘掉尊长郑重的嘱咐,打开北门,出去观望,只见下面就是青州,宛然在目,于是生出离情别绪,好久才平息下来。等到他悔恨自己思恋旧情、错开北门的时候,诸真人已经返回,其中那位尊长说:“让他不要打开北门,他竟然自行迷惑,可知仙界是不能随便就来的。”接着对他说:“你可以先回去。”

李清磕头哀求留下。又说:没有路可回。众仙对他说:“你是应该来这里的,只是时限未到而已。你不必为没有归途发愁,只要闭上眼睛,脚踏到地上就是到家了。”李清不得已,只得流着眼泪辞别。有人说:“既然打发他回去,也应该让他有以为生的。”李清心里自恃豪富,很惊讶这话对自己那么不了解。有一个人看着李清说:“你到堂内的阁中,取一轴书去。”李清拿了一轴书去,那人又说:“假如回去没有依靠,可用此书,自给衣食。”李清便闭上眼睛,只觉得身体像飞鸟一样,听见风水激荡之声,须臾之间,就踏到地上,睁开眼,就是青州的南门。

这时,正是傍晚时分,城池田野,仿佛依旧,至于房屋树木、居民服饰,已经完全不同了。他独自行走到天黑,竟然没有一个认识的人。于是他就前往自己的家,早晨离开时的高屋大门,全然改变了模样。左侧有家染布作坊,他就进去询问。那人自称姓李,说:“我本来是北海的富室。”便指着前后的房屋说:“这些过去都是我祖先的产业。我曾听说,我的祖先在隋朝开皇四年生日那天,自己缒下南山,从此不知所终,而家道就沦落了。”

李清抑郁怅惘了很久,便改换姓氏,寓居于城中。他拿出所得的书翻阅,原来是治疗各种病症的药方。这一年,青州的小儿闹传染病,李清所医治的,无不立即痊愈,不过旬月之间,家业重新振兴。当时是永徽元年,天下富庶,而北海郡有不少知道李清的,于是齐鲁之人,来随从他学习道术的,总有成百上千。到永徽五年,他便辞别门徒说:“我要去泰山,观看封禅大典。”从此就不知所终了。

唉!既已得道,切勿恋情!情思一起,便坠凡尘。李清大悔,未遵师训!再还人间,远离仙境。由彩云掉到泥坑:一瞬!从泥坑爬升彩云:无门!

(出自《集异记》)


from 气功

帝王学《贞观政要》笔谈(38)太宗“慎终追远” 自然“民德归厚”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我们一直提到曾子的那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原因在于,这就是唐太宗贞观政治的写照,他因敬奉远祖圣贤的教导,善始慎终,带领群臣以德教化百姓,得以“端拱无为,四夷咸服”,而今天的中共则背道而驰,诋毁先祖,篡改,歪曲内涵,放纵人穷奢极欲,争名夺利,导致道德急速下滑,天灾人祸。古今对比,怎不痛心。为此,我们进入《贞观》<论慎终>这一章,彻底明了“慎终”与“无为而治”的思想是如何被太宗君臣运用的。

原文第三段(根据语义分成三部分)

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朕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

房玄龄因进曰:“陛下撝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

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

第三段大意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各位公卿大臣说:“我自登基临朝,治理天下,奉行先圣无为而治的教导,使得如今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都心甘情愿地臣服归顺了,这岂是我一人之力?实在是仰赖各位大臣的辅佐之功啊!现在应当是我们思考如何使得这个善始(好的开始)一直保持下去,得以善终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唐的太平繁盛永远稳固,代代传承,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得我们大唐的丰功伟业、恩德福祉流芳百世,泽被四方,使数百年之后的人读到大唐的历史,无不为我们灿烂辉煌的业绩而赞叹不已。难道历史上就只有周代、汉代以及光武、明帝的功绩才称得上是万世的楷模吗?”

房玄龄说:“陛下雄韬大略,功德无量,把功劳推让给群臣,今天下得以大治太平,这是您的圣德所致,我们臣下有什么功劳呢?只希望陛下能有始有终,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有保障了,能一直仰赖您的恩泽了。”

唐太宗又说:“我常读史书,发现平定乱世的君主年龄一般都超过四十岁,只有光武帝年仅三十三岁。但我十八岁就起兵征战,二十四岁就平定了天下,二十九岁就做了天子,这表明我的武功胜过古往拨乱之主。我少年时代就开始了戎马生涯,没有时间读书,所以贞观以来,我一有时间就阅读书籍,可谓手不释卷。我谨记以史为鉴的古训,从古代圣贤书中,我知道了风化的根本,政治的关键在于德。依此施行了几年,天下终于获得了治理。如今民风习俗得到教化,变得敦厚淳朴,子孝臣忠,社会因此太平,这显然是文治教化已经胜过古代。从周代、秦朝以来,戎狄等边境少数民族时常侵犯中原,现在他们都已归顺了朝廷,这是在民族关系方面又胜过了古代。我究竟有何德何能,居然能够取得这样显赫的功业?既然已经取得了这三个方面的业绩,奠定了如此坚实的治国基础,我们又怎能不善始慎终呢?”

解读:武功、文治、外交  全面慎终

这一段,主要记录太宗作为一朝帝王,天下之主,在获得太平盛世之后,对要领,以及如何把这个要领和成果保持下去的深切思考。其要领就是武以止戈,文以德化,如此一来,父慈子孝,君仁臣忠,上下和睦,太平自出,内外感服。但若要一直保持,就必须慎终。就是将德治的做法,一直从开始坚持到最后。因此,这段话,从太宗讲的“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起头,最后以太宗的“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结束,整个话题的讨论,就是围绕“慎终”来展开。

贞观九年,出太平盛世,太宗很欢喜,面对群臣,十分感慨,他感谢群臣的辅佐,帮助他治理出如此丰功伟业,让他可以端拱无为地治国。端拱,古语,对帝王而言,就是他端端正正拱手礼敬天地,爱护天下臣民的态度,常与无为相连,表示一个人,能够敬天爱民,对臣民以礼相待,行教化之功,必然让天下人心思归,自觉效仿,甘心臣服。无需严刑峻法或者仰仗武力征服来强行管束臣民,此为德治获得的无为之治。绝非今天理解的消极。

因此,太宗希望这种无为的太平能够持续下去,为此他要善始令终,让后世子孙代代传承,恩泽后人,让大唐历史成为民族的骄傲与楷模。这个帝王的开讲,核心落在令终,目的是实现他让唐朝成为万世楷模的远大抱负。等于将他帝王的人生抱负和目标,向群臣进行了通告。就是希望群臣与他一同完成这个伟大的功业,能够善终。有好的开始很容易,但要保持下去,很难,提醒大家慎重对待,一直到最后。

房玄龄听后,也非常高兴,代表大臣感谢君主的仁爱体谅,把功劳归于大臣,谦虚地认为,这是君主圣德所致。同样希望太宗能狗慎终,莫忘自己的宏愿,这样,百姓就有福了。

最后部分,是太宗对为何慎终,如何慎终的具体展开。他从武功,文治,和外交三个治国最主要的政务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我们看到,他以历史为鉴,以圣贤书教导为本,对比历史上与自己相似的文武双全、拨乱治国的帝王,面对众多的大臣,直言自己这三个主要方面,都超过了他们,既是鼓励自己也是鼓励群臣,这个功绩,不是他一个人的德行所致,既有天赐,也有群臣的同心同德,只要坚守不变,一定有希望能够达到流芳百世的宏愿,如今已经超过了这些古代的楷模,那么今后,更加应该时时警惕保持初心,莫要半途而废,有始无终。因此,他最后一句,就是“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

可见,太宗大兴儒学教育,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他自己就手不释卷,读圣贤书,读历史,从历史看治国的得失,明德治的重要,知的教诲有史为证,必须遵从,才是教化与治国的根本,是文的主要功用。因此读书人,所谓文章或是著书,莫忘弘扬道德,教化民风才是根本。太宗说“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这正是古代读圣贤书的原因,知道修身,对照历史教训,方能治国。

所以说,慎终追远,就是追随和敬奉远祖先圣以德治国和做人的教导,一直不变,直至最后。能这样做,当然就能教化百姓,自然“民德归厚”。太宗正是践行此道,使大唐成为天下闻名的礼仪之邦,流芳百世,完成宏愿。

我们有过如此伟大的圣王,如此圣明的文化和历史,炎黄子孙,怎会无路可走,怎可自甘堕落,行小人之道,争权夺利;回归传统,还原,抛弃邪党对民族文化的诋毁谎言、斗争与暴力,重建民族的辉煌与尊荣,正其时也。


from 气功

谈老字号

文:清风 来源:

老字号是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极品,也是中华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们的美好记忆和情感,不仅是一种商贸景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传统文化现象。

老字号背后真正的因素是对神的正信。

老字号几乎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维系整个社会的存在和稳定,而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一个或者几个各方面都不错的代表者作为这一个行业的榜样,老字号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这样的格局也是神安排的。

我们可以看到老字号的产品无一不是质量的代名词,我们知道任何东西在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的质量好坏和从业者在从业时的心态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古代的社会,人们总体上信神敬天,相信,表现在具体产品的制作和生产上就是把所制造的商品看成是有生命的东西,抱着对一个生命负责任的态度去做,而不仅仅是赚钱,这样的产品质量可想而知,而在产品的流通和销售的过程中则是恪守诚信的原则(真),互利互惠的原则(善),容忍和宽容的原则(忍),因为他们相信头上三尺有神灵,凭良心做事,其言行和宇宙的特性是融洽的,所以古代远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商业规则,老字号们却都能够走过风风雨雨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时至今日,许多当年名冠四方的中国老品牌早已衰败,甚至消失殆尽;表面上看原因多种多样,如工艺落后,西方产品的冲击,不思变革等,但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邪党破坏,给公众强行灌输的毒液,使人们没有了对神的正信,在从业的过程中没有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负责任的态度,丧失了的理念。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当然不绝对,也有很少数的老字号继承者们内心保留了传统的神传理念,并将其贯穿到生产和经营中,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这样这些老字号就能依然活的很好。

原文链接:谈老字号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