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星期六

薛守维:日本天皇赐赠“大光普照国师”的中国高僧隐元禅师

作者:薛守维

历史上谁曾为中华文化传播作出重要贡献的呢?一个是大家熟知的鉴真和尚,另一个就是世人鲜为知晓的隐元。由于隐元禅师所处的年代距今较近,因而他对日本的宗教、文化、建筑、雕塑、书法、习俗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鉴真和尚。

那么隐元究竟何许人呢?隐元禅师(公元1592——1673年),号隐元,名隆琦,今福建省福清市上迳镇东林村人。俗姓林,名曾,号子房。万历48年,落发为僧,后住持黄檗寺。顺治11年,率弟子30多人渡海赴日弘法,创立了日本黄檗宗,并将中国文化传播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巨大的贡献。

隐元是明末清初僧人,幼年曾入学三年,20岁时拒绝娶妻,而把为他招亲的钱于次年用做外出寻父的盘缠。他的多年前离家出外谋生竟音讯全无,他遍寻南昌、南京、宁波、舟山等地却毫无结果,心灰意冷之下,他产生了皈依佛门的念头,不久他就在淅江普陀山潮音洞门下当了一名茶头执事。

1620年,28岁的隐元回到家乡,在福建省福清黄檗山万福寺拜鉴源禅师为师,落发为僧,法号“隐元”。隐元出家后,他刻苦钻研佛法,遍访名师,足迹遍及浙江兴善寺、云岫庵、碧云寺、积善庵、广慧寺,他体验禅理,道业精进,而且在诗偈、书法、等方面颇有造诣。

1630年,隐元随密云圆悟二次赴黄檗祖席,他一方面率僧四处募缘,扩建寺院;另方面研读、讲解佛经,重修寺志。1636年,44岁的隐元升任黄檗山万福寺住持,在隐元前后两次长达17年的苦心经营下,临济宗风大振,黄檗禅寺名播四海,从此以后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光耀华夏禅林。

1654年,63岁的隐元应日本长崎兴福寺住持逸然之请,不顾年事已高,毅然东渡弘法。此前逸然久闻隐元盛名,曾三次托人力邀隐元赴日,但都被他婉拒。当逸然派弟子古石第四次发出邀请时,他被其至诚深深打动了,加上当时他受弟子也懒性圭溺毙日本途中的刺激,更促成了他离开故乡赴日的决心。隐元把自己住持了17年的黄檗寺托付弟子慧门如沛,带着30多个弟子历尽艰险从厦门来到日本长崎,受到当地僧俗的热烈欢迎和隆重款待。隐元到来之后,他先后在长崎兴福寺和大阪普门寺传播黄檗山临济宗禅理,听众逾万人,有贵族,也有平民,后来连、公卿都来听他讲经。隐元坐禅为信徒析疑解惑,倾力教化,使原有消沉、衰败的日本佛教界为之一振,从而直接推动了日本禅宗的革新。

因隐元常以忠孝慈悲教化信众,扭转了日本佛教的颓风,也缓和了民众对德川幕府的矛盾,所以在1658年11月,德川家纲亲自接见隐元,并赐衣赠金,后来又同意择地建寺。于是隐元正式在京都宇治创建寺院,从而开创了日本佛教新宗派——黄檗宗。隐元把日本新建的寺院仍取名“黄檗山万福寺”,以示其不忘祖庭和故土。新寺的建筑、雕塑一律按照福清万福寺样式,保持明代的风格,气势宏伟,金碧辉煌。寺院的造像也由来自泉州的名匠范道生负责。此后,日本新建的禅寺都仿照万福寺,不仅建筑式样,连装饰色彩也是一样。

隐元以日本的“新黄檗”为中心,重刻出版《弘戒法仪》,制定清规戒律,整顿禅风,倾力传法,成为日本黄檗宗开山鼻祖,邀请他前往各寺院讲经的络绎不绝,皈依其门下的僧人也与日俱增,黄檗文化迅速在日本传播开来。黄檗宗最盛时有1100多座寺院、33个塔头、僧俗信徒达2500多万人。

隐元作为一代高僧,他的著作甚富,主要有《黄檗语录》、《大和集》、《云涛集》、《松隐集》、《松堂集》、《黄檗清规》、《弘戒法仪》、《黄檗山志》等,以上各类资料载于日本平久保章所编的十六册《隐元全集》,这些都是隐元留给大和民族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隐元是个博学多才的高僧,他带去的30多人也都是学问僧,他们不仅在日本创立了黄檗宗,在建造寺院时把的建筑、雕塑传到日本,而且他和他的弟子还把诗词、书法、绘画、印刷、音乐、医学、茶艺、饮食方面的文化传到日本,对近代大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隐元还是个功力深厚的书法家,他与其弟子木庵、即非三人的书法,被称为“黄檗流派”,当时向他们求诗求字的日本人趋之若骛。日本黄檗山万福寺中至今还珍藏着大量隐元新题的匾额、书幅、诗文。在东渡的僧人中,有不少跟隐元一样喜爱绘画,他们把中国江南的画风带入日本,使日本喜欢作画的人受到了很好的熏陶和启发。此外,福建僧人多有喝茶习惯,而且隐元早年曾在普陀山当茶头执事,他们深谙荼道,所以自然而然就把煎茶技术传授开来,后来“煎茶道”慢慢地就在日本盛行起来,连全国“煎茶道”联盟总部也设在宇治万福寺内。被日本人称为“隐元豆”、“黄檗莲”的菜类,也是隐元当时带到日本的。

黄檗宗得以在日本创立并迅速发展,这与隐元在嗣法中对握有实权的的幕府将军感化分不开的。1664年,隐元退位,命木庵继为第二位住持,宇治黄檗寺由于得到历代幕府将军的支持,所以自隐元始历经13代住持都是中国人,在九十多年光阴里寺院日常用语、诵经均为汉语,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宇治万福寺成为人才荟萃和人才辈出之处。

1673年4月,隐元走过了82个年头后溘然长逝。他为传播中华文化,缔结中日两国佛缘法谊竭尽心力。为褒扬隐元的杰出贡献,日本后水尾天皇在他去世的前一天特地赐赠“大光普照”尊号,以后历代天皇对隐元同样尊崇有加,先后追赠谥号。300多年来,日本的许多皇室、贵族、平民一直信奉隐元开创的黄檗宗,推崇他传播的黄檗文化,继而把福清的黄檗万福寺视为日本万福寺的祖庭,前往朝拜的人士络绎不绝。雄伟壮观的“东西两黄檗”见证了隐元及其弟子传播中华文化的不朽功绩,隐元禅师作为一代名僧,其不辞辛苦拓展对外交流的事迹也将永远彪炳史册。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转自:澳洲新闻网


from 气功

古代奇事:居士骑的马竟是自己的母亲转世

文:真愿

从古到今的母亲,都有偏向自己的习惯。特别是自己女儿家条件不好时,母亲往往会背着自己的丈夫,将钱财送给自己的女儿。这样做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看了下面这个故事,或许就不那么淡定了。

一、居士骑的马竟是自己的母亲

据《冥报拾遗》记载,时有个叫李信的居士,是并州文水县太平里人,在隆政府担任卫士。显庆年的冬天,他去朔州赴审,骑了一匹赤草马,还带着它的小马驹。当时正值年末,凝云蔽日,风大雪厚,走了十多里路,马就不能往前走了。李信因为时间很紧,就连打了这匹马几十下。没想到,马象人似的说起话来。马说:“我是你的母亲,因一生中背着你,把一石多米给了我的女儿,所以得到了这样的报应。这个小马驹就是你的妹妹。我们凭着力气来偿还过去的债,你又为什么这样的逼迫我们。”李信听了马言,惊讶的流下了眼泪,不能自控。就下拜谢罪,并放松了鞍辔,对马说:“若是,就应当自己回家。”马于是就向前走,李信背着鞍辔,跟着马到了家里。李信的兄弟们看见了马,都悲哀的互相看着,另外盖了一个马棚,把马饲养起来,就象侍奉母亲一样。他们又请来和尚烧香念佛,全家都精诚向佛。

乡里人听说这件事,都非常感叹。当时的工部侍郎孙无隐和岐州司司法张金庭都因为亡故在家服丧,听说此事都很惊奇,就去李信家看望访问,见那马犹在。问其原委,正如人们所传。

二、欠债要还是天理

无论是谁的钱财,哪怕是自己的钱,也不能乱花的。当然和抚都是人间的理,是没有错的也是应该的。父母就应该抚养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但是从文中可知,夫妻间的钱,即便私自送给自己的女儿也不行,因为她没有这个福气去消受,到头来还得还,甚至会转生成牛羊、猪马来还。

很多人,只在需要的时候骑马,平时不随便骑他们。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或许他面前的牛马,就是自己曾经的亲人,出于对人的感情而不忍心骑。

人与人之间是应该坦诚相待的,即使是至亲也不能欺骗,那也是一种欠债,要还的。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

大雄有问有答2 犀利提问,脑洞大开

作者: 画里话外 ,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大雄有问有答2 犀利提问,脑洞大开

一个一无是处找机会的失败青年,成为油腻中年后,看着别人赚了钱开始狂酸。神和人可以吗?木棉袈裟现在何处?面对犀利或者的问题,大雄呢?#大雄画里话外 #Q&A #雄出没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如何加速观看YouTube?

大雄有问有答2 犀利提问,脑洞大开

from 气功

“不耻下问”与伯禽趋跪

文:甘露

中国晚辈见长辈要行跪拜之礼,现在有的学生向讨教完问题,告别时说:“有问题我还要向您请教,我会不耻下问的。” 好像是说老师比自己低一样。

“不耻下问”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文子,名圉,卫国,是一个聪明好学、非常谦虚的人。孔圉死后,卫国国君特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文”是其谥号),后人尊称他为“孔文子”。

子贡问孔子:“故问卫大夫孔圉有何善行,而得谓之文也?” (孔圉做过什么高尚的事,得到‘文公’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勤奋好学,如果有不懂的事情,都会向人请教,哪怕对方的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虚心请教,不会因此感到羞耻,这是他的美行,所以赐给他‘文公’的称号。”

“不耻下问”后来作为,是指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而觉得不好意思,形容虚心好学。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耻”是“不以为耻”的意思,不是“不知羞耻”的意思。

第二,成语中的“下问”的“下”字表示着一定级别的含义。所以,“不耻下问”通常指学问大的人,或者职位高的人虚心好学,一般不适合于来说自己。

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把“不耻下问”用错了,弄得场面非常尴尬。说自己“不耻下问”,有贬低别人的意思,好象是说人家比你差了。因为自己不懂向人家请教,就不能说“不耻下问”。所以千万不可乱用“不耻下问”,否则把人家得罪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 “不耻下问”说的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敬畏的精神与谦卑的心态。

古代有一个伯禽趋跪的故事:西周初年,有个儿子,名叫伯禽,跟周公的弟弟康叔去见周公三次,被痛打了三次。伯禽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打自己?就去问商子。商子让伯禽去看山阳面的桥木,阴面的梓木。伯禽看了后告诉商子说:桥木仰着生得很高;梓木俯着长得很低。商子就对伯禽说:桥木好比父亲,梓木好比儿子。伯禽再去见父亲时,一登堂就跪下去,周公称许他受了君子的教导。

古代晚辈见长辈要行如此之礼,何况向他人请教学问,更要谦虚谨慎。当然现在不要求给老师行大礼,可是也不能乱用成语吧!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道家修炼故事:李常明

文:德惠

李常明是明末清初著名道士,号“紫气真人”。他原名“李基”,人,本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他从小就仰慕修炼,后来离开家庭,出家至青州白云洞,道教全真派中的道法,得口授心传,苦心修行三十载。在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夙慕崂山仙踪”东游即墨崂山,遍访仙人遗迹,后来发现即墨马山中竟有荒芜的,可惜只剩断瓦颓垣,没于寒烟衰草间。他决定在马山修道,并重修道观开始传道。

随着他传道开始显露神迹。例如:马山原有的道观荒凉已久,都被各种山精鬼怪占据,时有光怪陆离之事,妖精甚至作祟殃及居民。李常明于是独坐山中,历经十五昼夜,山中终于恶祟宁息,从此悄无声影,众人都十分惊讶,也知道了他是有道之人,有神通可以驱邪除魔。而且他传道时用泥土搓成丸就可以给人治好病,“初以药剂活人,后应接不暇,和土为丸,以治百病,未有不愈者”,故而人称他“泥丸祖师”或“泥丸道人”。修庙过程中,如有巨石大木,众人实在举不起来,李常明就焚香念咒,再搬巨石大木便行走如飞,有如神助,非常轻松。

李常明不仅发动信众修建道观,还,为改变民众行走不方便的情况,在附近各地修桥修路方面出力不少,县北河、沽河、店口河、五龙河各处石桥,皆其募建。为彰显他为民造福的精神,康熙十三年(西元1674年),有人在福仙口的峭壁上刻了一块功德碑。碑顶上横书“天盛人善”四个大字。中间竖刻“开山修路道人李讳常明之碑”,虽经百年的风吹雨晒,依然清晰可见。

李常明修道、传道时严守戒律,在财务方面绝不私用任何善款,留下了“骑马追金”的故事。李常明平日严持戒律淡泊自奉,穿的都是布衣草鞋,行为端正,一派苦行者的作风。一次李常明出家前的孩子到山中看望,离开时,李常明的弟子将信众布施给道观的善款赠给他一些。李常明知道后怒道:“吾儿数百里来,子无以玉成之,反乃送于乎!”立刻乘马将财物追回。从李常明的话中可知善款是绝对不能私用、滥用、挪用、贪污、浪费的,否则可能真的就会被打入地狱之中,现代的在这方面也一定要严肃对待,万万不能在金钱、财物上出问题呀!

康熙十九年(西元1680年),李常明经常对弟子说:明年,吾就要与你们告别了。康熙二十年(西元1681年)三月三日,他果然端坐离世,离世时“祥烟满室”,葬于马山涧南,一生弟子百余人,遍及大江南北。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资料来源:《马山志》、清乾隆版《即墨县志》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古人的智慧:童谣传预言

文:真愿

历史上有很多的预言,采取了不同的流传方式。有书籍流传的,如《推背图》、《烧饼歌》等,有卦象流传的,如《马前课》,而最明了和流传最广的其实是“”。

一、“童谣”三位丞相的命运

元和年间,宰相武元衡和李吉甫同岁,又是同一天当的宰相。及出任镇守。又分领扬州和盖州。等到李吉甫回京城,武元衡也回来了。李吉甫在前一年武元衡出生的那个月份死亡,武元衡在第二年李吉甫出生的那个月份遇害,死时五十八岁。在这之前,长安有小孩念童谣说:“打麦,麦打,三三三。”然后旋转身体说:“舞完了!”有人解释说:“打麦就是割麦子的时候,‘麦打’是暗中袭击的意思,‘三三三’是说六月三日,‘舞完了’是说武元衡完了。反贼刺杀武元衡,割下他的头颅而去。武元衡刚从蜀郡回来,火星侵犯相星。相士说:“对三个宰相都不利。开始的轻,后面的重。”一个月后,李绛因为患了脚病免了官,第二年十月李吉甫突然死了,又过了一年,武元衡遇害。(出自《感定录》)

二、不知源头的“童谣”预言

使用“童谣”来预言一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其一是流传广,因为“童谣”脍炙人口,就像游戏一样,很快就可以流传开来。其二是难找源头,小孩子年龄小,说不出是谁告诉他的(一般是有高人变化成小孩,流传开的),这样可以保护流传预言的人。其三,其实所有的预言都有隐晦的一面,在没有发生之前是很难解开谜团的,一般都是才明白。

当然与今天有关的预言更多,方式也多种多样。如预言灭亡的真相石,多少年来一直封闭着,到了今天却裂开了,这种预言很有意思;还有的预言《金陵塔碑文》是蒋介石挖开金陵塔才问世的;还有一个预言是地震后,刘伯温的墓被震开才发现的,这种预言的流传方式也是非常妙的。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1年7月28日星期三

金庸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之一,一个平凡小婢女突然开挂的大唐传奇。

作者: 画里话外 ,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金庸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之一,一个平凡小婢女突然开挂的大唐传奇。

一代庸医,一个失误导致一尸三命,为平凡的小婢女。为报知遇之恩,开挂成为一代。#大雄画里话外 #笔墨传说 #红线 #唐传奇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如何加速观看YouTube?

最喜欢的之一,一个平凡小婢女突然开挂的传奇。

from 气功

民间传说系列:棋盘岩的传说

民间传说系列:棋盘岩的传说

作者:宇光

浙东四明山中有一座大山峰,名为棋盘山,山峰耸入云霄,白云缭绕,山顶半年以上是积雪的。岩石的一端是万丈深渊,有一瀑布象白链直奔而下,由于有融化的雪水,瀑布终年不断。昔日的山顶上古松苍劲挺拔,岩石上似有人曾在这里烧水饮茶、居住一样,每一个做饭菜的水锅,盛水的木瓢,大的碗,这些家用的东西都有序的嵌在巨大的岩石上,岩石中间有一个下棋的棋盘,两边都有可以坐的石凳,但这些石凳都是自然生成的,而不是人工雕成的。棋盘山因此而得名。

在这么高的山顶上,是谁留下这些似人生活过的痕迹呢?这里边有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自古至今,方圆百里居住在此的老百姓,几乎人人都知晓这一传说。

当夜幕垂下,天鹅绒般的天空中闪烁着姣洁的月亮,棋盘岩几乎与月亮近在咫尺,万籁俱寂的时刻有东海的神、南海的神等各路神仙踏着祥云,先后来到棋盘岩。众神们有的开始烧水沏茶,有的谈古论今,有的开始坐在棋盘石边下棋。

此时仙乐在广宇中回荡,热闹非凡,广寒宫里的嫦娥娘娘也前来与各路神仙相聚,月宫中的仙女们随着翩翩起舞,这时神仙们的聚会也推向了最高潮。当旭日东升的时候,各路神仙挥袖相别,预约下一次聚会再见,嫦娥也率众仙女回到月宫。

这个美丽的传说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无限的憧憬。每当明媚的月亮升起的时候,人们遥望着棋盘山,渴望一睹众仙的风采,虽是可望不可及,但无数人度过了一个个向往神、净化心灵的美好圣洁的夜晚。

当历史进入了不的时代之后,人们开始崇尚物质,道德趋向败坏,不灵。当地老百姓开始劈山伐木,采石开矿,美丽的棋盘岩已不复存在,人们心目中的仙人一去不复返。

据说当年的曾参与炸石开矿的,得绝症而亡。而参与炸石者也几乎都被闷炮炸得断手断脚,终生残疾。对神佛的敬仰让人相信万物皆有灵,懂得维护。尊重神创造的一切,包括人类和自然,人才是真正的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真正的对自己好。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新闻网


from 气功

传统色彩的奥妙

文:Arnaud H.

这个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不同的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色彩。这些色彩带给人的不仅是表面的视觉感受,还承载着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底蕴与传统内涵。不过,在当今现代化了的人文环境中,真正的传统虽然与大众的普遍认知似曾相识,但又有所不同,其中不少甚至大相径庭。由于各地传统色彩丰富多样,种类庞杂,在一篇文章中实难尽述,因此本文只针对读者们比较熟悉的几种颜色略微举例,并与大家一同探寻这些色彩的奥妙。

五德与五色

在现代中国人的观念里,谈起传统色彩,很多人可能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红色。不少人认为红色是喜庆的颜色:人们结婚时会在房屋装饰大量的红色,新郎、新娘都穿红色的婚服;过年的时候,人们会在红纸上写春联;各类庆典也都习惯于做成红色基调的……且抛开红色政权出于政治原因对所谓“红”的宣传不谈,在许多人的脑海中,红色仿佛被赋予了极为正面的内涵,他们确实认为红红火火就是大吉大利的传统象征。

然而,如果研究一下中国的文化就能发现,中国传统的三教中,无论是中正平和的儒教、清静无为的道教,还是四大皆空的佛教,都与现代这种极具视觉刺激感的大红色格格不入。中国自古以来各个时代的色彩基调或庄严,或平和,或古朴,或高雅……但都不会如此激烈刺眼。中国人内敛的民族性格与眩目的大红色相比,给人的感受可谓天渊之别。

那么,到底什么颜色才是中国的传统色彩呢?

这里就需要先了解一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在五行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学说,叫作“五德终始说”。不过,尽管在历史上影响巨大,但今天可能很多人根本就没听说过,因为大量传统的文化在中国这几十年来一直被定性为“封建残余”,视为“糟粕”,导致不少很基础的东西都被弃若敝屣了。

“五德终始说”里的“五德”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所代表的五种德性,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而“终始”则表示“五德”周而复始循环运转的意思。此学说最为著名之处在于它从五行生克的角度对朝代的更替进行了解释,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这一理论,一个朝代之所以能统治天下,是因为得到了上天赐予的五德中的一德,统治者因为此德而受命于天,所以才能成为天子。而当其德逐渐衰弱,朝代便难以继续维持统治,这时就会有下一朝出现,持有五德排序中的下一德,取代原来德行衰弱的旧朝。

举个具体例子,邹衍认为:“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昭明文选》李善注引)按照五行生克来讲: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所以每朝都取代了前一朝。到了后面秦始皇一统诸国,便是以水德君临天下。按邹衍的理论,周为火德,因此到了秦朝,就是水克火。

随着历史的发展,后面又出现了以五行相生来承接前朝的理论,然后又有其它建立在生克理论基础上的变体理论……由于和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关联不大,就不多讲了。

“五德终始说”在历史上被广泛承认,自秦汉直至宋辽金时代,历代官方都会正式讨论并确定其德运,昭告天下。这是因为,即使某方势力能以强大的武力推翻前朝,但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拥有必须的德性,乃是受命于天的正统,也难以服众,无法长久,所以它也是这些朝代阐释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理论依据。元、明、清三朝官方虽然不曾正式宣告其德运属性,但从明朝开始的皇帝都称“奉天承运皇帝”,也是源于这种思想。


图例:五行的颜色与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

不同的朝代对应着五德之中不同的德性,而传统文化里的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在色彩上分别对应着白、青、黑、赤、黄这五种颜色,因此,不同朝代所尊崇的色彩也就各有不同。像前面所述,秦灭周,认为是顺应天道,以水克火,而水所对应的颜色是黑色,秦朝便以黑色为尊,那么秦朝皇帝穿的朝服就采用了黑色。《史记·秦始皇本纪》也佐证了这一点:“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同样道理,唐玄宗李隆基在《封泰山玉牒文》里写道:“天启李氏,运兴土德。”从中就能看出,唐朝是土德,因此唐朝崇尚。不过,崇尚黄色却不意味着家家户户谁都能穿黄衣服。恰恰相反,作为皇室专用的色彩,民间是不允许穿的,否则岂不成了“黄袍加身”?

在崇尚火德的朝代里,服饰的颜色就有赤色的,但是由于染色工艺的特点和对刺眼色彩的排斥,古代的赤色完全不同于今天刺眼的大红色。严格说来,古语中的绛、赤、朱、丹、红、绯、茜等色都是不同的颜色,传统赤红在色泽上要暗淡柔和一些,相对容易让人眼接受。以明清皇宫为例,宫墙上的朱砂红其实是介于橙色和红色之间的一种颜色,而且色泽更灰,并非现代的大红色。同时,如果崇尚火德之赤,那么就不是谁都能随便用的了。试想一下,平民百姓能穿和皇上同样颜色的衣服吗?所以与其他朝代相比,对这种色彩的限制就更多了。

举个例子,明朝官方虽然不曾正式昭告天下其德运属性,但在不少公文中也都谈到了明朝是以火德立朝,比如明初大臣刘辰在《国初事迹》中就有“太祖以火德王,色尚赤”的明确说法。明朝在色彩上崇尚火德之赤,因此不得滥用。红色系按色泽的区别被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红,对使用的场合与阶层都有详细的规定。民间是禁止使用正赤色的,普通平民想用红色只能使用桃红之类较为浅淡的颜色,在少数重大仪式上才能根据情况放宽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红”与现代中文中的“红”并非同一概念。东汉的《说文》里有解释:“红,帛赤白色也。”也就是说,古文中的“红”其实是一种粉红色,而不是今天人们印象中的红色。不过,为了便于现代读者们理解,笔者在后文中仍然按照现代人的观念,将绛、赤、朱、丹等色统称为红色。

另外,从更高层次看,历朝历代下世书写历史,留下文化,各朝所带来的文化本身来源就不同,所体现的色彩自然也不一样,这也是传统色彩多元性的表现。因此,五德与五色理论只是世间一定层面的解释,而并非根本。

由于各朝所崇尚的颜色不同,所谓“红色是传统喜庆色”的说法便不能成立了。商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那个时代的人认为红色是血的颜色,象征着死亡,所以红色就成了当时办丧事和葬礼时所使用的色彩。

古人结婚时穿的婚服也是同样的情况。在不同的时代,黑、白、深、浅、青、赤等诸多颜色都出现过,而且中国古代鲜有听说新郎新娘全像现在那样到处都裹成红色的。大多数时候,即使有穿红的也只是一方,因为男女有别,古人对此更为讲究。

再如春联,其起源众说纷纭,经过漫长的历史逐渐发展成类似今天的样子,但原先也不是写在红纸上的。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一些亚洲国家自古就继承了过年或者立春的时候贴春联的习俗,延续至今。比如韩国人也贴春联,大家都能看到他们大多使用白纸黑字。

中国人对红色春联的印象是从明朝开始的,文人们在色泽较浅的红纸上写春联贴在墙或门上。从色彩学上看,这种颜色只作为对周围环境的点缀色来使用。

但到了清朝,皇宫里写春联却不用红纸。据《清稗类钞》记载:“大内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谨书呈进。”今天不少人到故宫游览,看到里面白色的春联觉得惊奇,因为这有悖于他们以为红色春联才是传统的观念。

另外,中国传统的宗教场所,例如古代那些庵观寺院的春联一般都是使用浅黄色的纸张,也不用红色。

忌讳之色

从正史的记载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并非世代崇尚红色,尤其是现在的大红色,以古代的染色工艺更难见到。而在民间流传下来的一些习俗中,看似被许多人当作吉利象征的红色,却有不少禁忌和讲究。

很多懂民俗的人都知道,民间盛传钱包不能是红色的,否则会破财。对于这个说法,各种解释都有:有人说因为红色属火,在五行生克中火克金,所以红钱包克金钱;也有人说红色隐喻“赤字”,也就意味着容易把钱花光,或者血本无归……是不是这么回事另当别论,但人们不会无缘无故就对一种颜色有这些忌讳。从心理学上看,想必人们在潜意识中一直对它抱有防备心理吧。

在住宅方面,大多数风水师都反对家里放置太多红色的物件和图画,导致五行失衡,破坏家中的风水格局,有损住户运势。心理学家也认为大量的红色容易使人情绪暴躁,不建议人们过多接触这种颜色。而医生们则从健康角度出发,反对把红色作为房屋里的主色调。因为长时间处于红色的环境中,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引发一些相关疾病,危害健康。

人们仿佛对红色有一种本能的警惕与提防,并将其运用到社会生活中,比如,路上红色的标识大多都表示危险或禁止。有研究认为,这或许与人类在大自然中积累的经验相关。在自然界,无论动物、植物还是昆虫,虽然不是所有的,但确实很多鲜红色的生物都有毒。因此,人们看见鲜红色外表的生物总会感到危险,从而引发对这种色彩的本能警惕。

在文化上也有类似情况。中国民间素有“丹书不祥”这一说法,意思是收到用红笔写的信不吉利。所以今天也有人说写信不能用红笔写,因为绝交信里的字一般都是红色的。

这种说法也是有历史原因的。古代衙门纪录死刑犯的名字时,就是用红笔书写;另外,民间还有阎王惯用朱砂笔勾划生死簿之说。这也导致了不少人认为用红墨水写别人的名字意味着诅咒那人去死。

民间还盛传红色容易招鬼,所以一些老人不让家人在夜间穿红色的衣服。传言是真是假不去说它,不过这里牵扯到一个许多人都不太了解的古代文化,就是中国早期中所描述的鬼怪很多都是红色的。

比如唐代佛教典籍《法苑珠林》卷六里描写了一个鬼的样子是“肤体赤色,身甚长壮”;东晋的《灵鬼志》中,也谈到“一赤鬼,长可丈许”;东汉的《论衡》中则有“人见鬼者,言其色赤”的记载。

不仅如此,很多鬼还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太平广记》第三百一十九卷中就讲述了一人被四五百个鬼包围,它们“皆赤衣,长二丈”,后来由于被围之人一心默念北斗,那几百个红衣鬼认为此人“正心在神”,便放过了他。

不但身上是红的,鬼的攻击手段也是红色的。《论衡》卷二十二·订鬼篇中有“鬼、毒同色”之说,所以鬼发出的毒性攻击也是红色的;文中描写其“弓矢皆硃彤”,则是说连它的武器都是红色的……

以上种种实例都足以表明,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没有现代人想象的那么吉利。当然,作为色谱中的一员,红色也不应该受到歧视,因为色彩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在不同的层面,其内涵也完全不同。由于这里讲的只是在世间民俗层面的表现,所以与更高层次中的红色完全不是一回事。

血与火之色

从医学角度看,人类对不同色彩的神经感受是类似的,所以在文化上也会有相似之处。当询问一个西方人,在西方传统故事中哪里充斥着大量的红色时,最常见的答案有两个:一个是血流成河的战场,另一个是烈火焚烧的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主要来源于血与火这两大因素,尽管引申出的象征意义各有不同,但整体而言,这种色彩给人的负面感受要超过正面感受。甚至一些本来用于正面的表达,往往也带有一定的负面成份。比如天主教会里枢机主教(Cardinal,俗称“红衣主教”)的服装是红色的,据说此色象征着基督为众生流出的宝血,并且代表着教徒为信仰舍身流血也在所不辞的决心。虽然这是一种带有正面色彩的解释,但流血的本身毕竟会让人感到难受。

从事美术工作的人甚至能从某些颜料的名称中看到这种色彩在文化上的体现。了解一点绘画材料学的人都知道,如果在颜料里看到“马斯红”(Mars Red)、“马斯黑”(Mars Black)这类名字时,则意味着那种颜料含有氧化铁的成份。而这里的“马斯”(Mars)其实是罗马战神玛尔斯(Mars)的中文略称,在材料学上对应着铁元素。


图例:罗马战神玛尔斯(Mars)雕像,约作于公元一世纪末或二世纪初,现存于意大利罗马的卡比托利欧博物馆(Musei Capitolini)。

那么为什么罗马战神对应着铁呢?因为在罗马神话流传盛期,人们早已进入了铁器时代,在当时的战争中,武器就是用铁制造的;战争中人会流血,人的血液里也含有铁的成份。所以在文化上,“铁血战争”之说可谓名副其实。

更进一步看,人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的主要成份就是铁;用铁制造的武器饮血后容易生锈,而铁锈也是红色的……因此,在更早的西方文化里,罗马战神玛尔斯对应着红色,同时,红色也象征着战争。

地球的邻居火星在地表广泛分布着氧化铁,造成了这颗行星红色的外观。正因为这火红色,火星(Mars)在西方语言中也是以“玛尔斯”来命名的,所以两者在西方占星学上也有对应关系。

血与火的人间战争已经相当负面了,而更为负面的则是地狱里的血与火之色。基督教对烈火燃烧的地狱有很多描述,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在大量的艺术作品中也有展现,更加增强了人们脑海里红色地狱的概念。


图例:十二世纪的基督教百科全书《乐园》(Hortus deliciarum)中描绘地狱的插图,约作于1180年,图中的地狱里处处燃烧着熊熊烈火,代表着当时西方人对地狱环境的认知。

与地狱火相关的还有一种低层生物,原本是西方地狱里的一种会喷阴火的恶兽。但随着神话时代的远去,各类超凡知识的不断遗失,再加上西方各民族对上古物种称呼的不一致,造成了大量认知上的混淆,在此基础上的翻译更是乱上加乱。我们看到,仅英语而言,传说中与之类似的动物就有Dragon、Wyvern、Amphiptere、Lindwurm、Wyrm、Drake等一大堆不同的名字,让人无所适从。普通人无法分辨那么多稀奇古怪但又长得差不多的动物,因此最为大众化的称呼就是把这种地狱喷火兽叫作“Dragon”,在中文里翻译为“龙”。

不过,中国人概念里的龙可不是这副模样的,因此很多人认为“Dragon”不应该被翻译成“龙”,也有人叫它“西方龙”。但事实上,类似今天影视作品里那种形象的西方龙是过去翻译错位造成的,而在更久远的时代,西方美术中出现的龙与中国龙的形象区别并不大。可见,地狱喷火兽与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图例: 1969年出土于意大利考洛尼亚(Caulonia)周边的古希腊考伦古城(Kaulon)遗迹里的龙图,由马赛克拼贴而成,作于公元前三世纪。

“Dragon”这个词源于拉丁语“Draco”,意思是大蛇或蛇状大型水中动物。“Draco”在古法语中写作“Dragon”,十三世纪初传入英语,沿用至今。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一直有不少关于龙主题的美术作品,所描绘的龙很多都是长条状动物,而不是今天西方人心目中的那种长着类似蝙蝠翅膀的大蜥蜴。


图例: 十二世纪拜占庭的浮雕残片圣乔治(St. George)屠龙,可以看到雕刻的龙是蛇状动物。


图例: 德国安克斯哈根乡村教堂(Dorfkirche Ankershagen)壁画中的圣乔治屠龙,作于十三世纪,虽然画工较为粗糙,但仍可看出画中的龙与中国龙形态类似。

《圣经·启示录》里对龙也有非常形象的描述。在《启示录12:3》中讲过“有一条大红龙”;《启示录12:9》中还写道:“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

从《启示录》里的描述也能看出,这里所说的大红龙既然是古蛇,那么它就是蛇状长条形的,就像中国龙的形状,而并非现代人以为的“西方龙”。

众所周知,《启示录》作为《新约圣经》的最后一部份,主要内容是对未来的预警。从连绵不断的巨大劫难到最后的审判,所描绘的末日情景震慑人心。很多人都知道红色巨龙就是邪恶的化身,因为《圣经》里写得很直白——大红龙就是魔鬼撒旦。要知道,被那红龙迷惑就意味着地狱中的永死,而当蛊惑天下的红色毒龙魔乱人世之时,全世界的人都面临着最终的生死抉择。

金与黄

如果说哪种色彩在各国的传统中都能被普遍认可,那一定是金色了。不过,现在很多人一看见“金”字就会想到钱;甚至一些人为了表现出藐视钱财的态度而有意排斥这种颜色;还有人看见金色就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张扬”、“乍富”的评价……其实大可不必。事实上,不执著于钱财的人对财富的态度是平和的,也不会一看到金就条件反射地联想到钱。当然,在经济社会,黄金确实与财富有关。但从古至今,这种物质始终能在人类社会稳居高位,以至于人类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不得不承认它的价值,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即使早在原始社会或文明初期,世界各地也都不约而同地视黄金为尊贵的物质。据远古的文字记载,在那些年代久远的古文明中,人们都尊崇黄金,但这种态度却与现代的贪财拜金思想无关,而是源于对神的敬仰。

由于留下了较为丰富的遗迹和史料可供研究,学术界对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古埃及为何尊崇黄金有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益于数千年悠久的神传文化,古埃及人从他们灿烂辉煌的文明中承传到一个天机——黄金是神的身体,具有永恒不朽的特性。

从表面空间看,这种来自高层生命的残骸在超新星爆发或中子星碰撞中散落,从天而降,坠于凡尘,其来源都是超出人类层次的,与普通的金属元素完全不是一回事。现代科学已经能制造很多高科技材料,也多次尝试过“人造黄金”的实验,却连一克真金都没能造出来,因为在本质上存在着一个境界的天堑。

古代真传的(Alchemia)都要求炼金士必须在心性上达到极高层次的彻悟,否则毫无成功的可能。炼金术中讲的“贤者之石”(Lapis Philosophorum,也译作“哲人石”)从字面的名称上就已经告诉了术士们需要修成“贤者”、“哲人”,而这里的“哲人”也不是今天人们概念中的哲学家。我在《混乱的神话与传统的哲思》中谈到过哲学(Philosophia)一词意为“智慧之爱”,从这层意义上看,哲人即领悟了“智慧之爱”的慧悟者,也就是西方修炼中的觉悟者。历史上有些研究炼金术的人,并没有得到过什么真传,而是出于贪财的心理,通过些许粗陋的化学实验或一点世间小道的手段,就妄图拥有点石成金的能力,幻想依靠凡尘的技术制造出神佛层面的物质来,那怎么可能?

在修炼界,金所蕴含的意义与现代经济学或物理学上的概念已然是天渊之隔。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神佛的描述,皆与金有关:寺院里的佛像多用“金装”,因为佛是“金身” ;过去道家讲修炼“金丹”,修成“金仙”。这些理论与古埃及人的认识不谋而合,神佛那种“金”的概念早已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因此也不属于五行中的金。

人间的黄金虽然没有高层的那么纯净,但毕竟其神圣来源与俗世凡尘天差地别,所以黄金自古就被认为具有驱邪的能力,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写着它能“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金色则被视为高境界的象征,超越了前面所说的“五色”的概念,具有神圣、尊贵、高尚的特质。同时,黄金拥有非凡的稳定性,而且质地柔和,这也赋予了其色彩恒久、稳定、中和的象征意义。

从色彩学上看,金的颜色其实是由多种不同的渐变色彩共同烘托出来,建立在黄金质感基础上的一种整体性的色彩感受,而并非普通的单色。不过由于其整体色调偏黄,人们便容易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把物质称为“黄金”,把颜色称为“金黄”,金这种物质就与黄色相联了。

东汉刘熙的《释名》中写道:“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敬天知命的古人自然非常尊崇这种从天而降、普照大地的光色。唐朝的《通典》里也有“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的说法。可见,在古人看来,黄色是象征着中正平和的美丽色彩,承载着来自上天的品德,是最为醇美的颜色。今天遗留下来的明清皇宫、太庙及其它皇家建筑,屋顶都使用黄色建造,也是这个原因。

除了承接天德外,大地整体也偏黄色调,正如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说:“黄,地之色也。”大地属土,因此五行中就把五行之土与黄色联系在一起了。由于五行同时也对应着五个方位,所以前面谈到的“五色”在传统中也被称为“五方正色”,即东方之青(对应五行之木)、南方之赤(对应五行之火)、西方之白(对应五行之金)、北方之黑(对应五行之水)、中方之黄(对应五行之土)。

黄色作为中心正色,上承天德,下接地德,因此被视为位居诸色之上的正统中和之色;同时,在《易经》中有“黄裳,元吉”的说法,就是说穿黄色的衣服吉利,所以中国皇帝的龙袍慢慢便采用了这种祥瑞的颜色,尤其是从隋唐时期往后,黄色龙袍一直受到重视,成为传统。

紫之祥贵

在传统中,另一种可以与金黄相提并论的颜色是紫色。这种色彩最为人知的地方可能出自道家“紫气东来”的典故,世人认为紫气代表了祥瑞,而道家也的确讲究紫色,比如仙人居住的地方叫作“紫府”,道家经文被称为“紫书”。

由于其来源超凡,“紫”很快便在传统文化中成为尊贵的象征。《后汉书》卷四十八里写道:“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因为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所以城市的规划也要求切合天道。既然天上的帝君居住在紫微宫,而紫微星自古都被称为“帝星”,那么作为在人间受命于天的“天子”,其居所也应与上界的紫微宫有联系。所以,从历史上可以看到,隋唐洛阳宫城就取名叫“紫微城”,明清皇宫被称为“紫禁城”。

可见,传统上既以金为贵,也以紫为贵。两种颜色从表面上看区别很大,但实际上并不矛盾,甚至这两个字还时常被放在一起使用。大藏经里对诸佛的描述,就大量用到了“紫金”一词。比如在《观佛三昧海经》中这样形容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身长丈六,放紫金光住行者前。”对其他佛的描述也多用“紫金”,例如对毗婆尸佛以“身紫金色八万四千相”来形容,而迦叶佛则是“身紫金色相好具足”……

修炼界里很多人都知道,同一种颜色在不同的空间能显现出不同的色彩反差。甚至普通人都能通过经验了解到一些类似的情况,比如一直盯着红色看,闭上眼睛之后眼前就会出现一个绿色的视觉残象。不仅如此,一些研究还发现,黄金也能是紫色的。

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微观粒子组成更大的粒子。就黄金而言,如果在微观层面上改变其纳米量级的微观颗粒大小(1纳米等于0.000001毫米),将黄金的纳米颗粒在流体介质中制成胶态金粒子悬浮溶液(流体介质可以是水或凝胶),那么在溶液中,尺寸大小低于100纳米的胶态金粒子会让溶液变成红色,而高于100纳米的粒子则使溶液呈现蓝色或紫色。当然,不论它们呈现什么颜色,这些物质在本质上都是黄金。


图例: 从红到紫的纳米黄金色彩实验。上部分五个瓶里装的都是黄金,只是每个瓶里黄金的微观颗粒大小被改变了;下部分为不同尺寸的纳米级黄金粒子示意图。在微观层面,不同大小的纳米金粒子造成了黄金呈现不同的颜色。

这种现象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一些典籍里的叙述。在记载的神佛世界中,什么都是金光闪闪的,但仔细看时,里面的生命、事物又各有自己的色彩。被现代机械化思维模式禁锢了思想的人就以为传统经典中的内容自相矛盾了,却没想到低维度的平面化思考方式封闭了触及更高维度立体时空的可能。而且,金还有不同层次的金,往纵深看去也是不同的……

美术界也存在紫金颜料,史上比较著名的例子是十七世纪来自德国的一种名为“卡西乌斯紫”(Cassius’scher Purpur)的紫红色釉料,在十九世纪中期经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研究,发现这种颜料的成份其实是极为细小的黄金颗粒。

当然,人们不会都拿黄金去制造紫色。不过,在近代工业文明成型之前, 色料的提取大多只能依靠天然材料,因此,东西方用来制造紫色的原料同样非常稀少。中国古代的紫色染料一般是从产量较低的紫草根部提取的,但需要大量的紫草多次加工浸染才行,而且容易褪色。西方早期则是从体型很小的骨螺内提取紫色,由于每只骨螺所能提供的色量太少且操作繁琐,所以价格极其昂贵;也有从蓝莓的汁液中提取的,但其偏蓝的色泽与骨螺紫差别不小。另外,还有其它产量极低的来源,就不逐一介绍了。

这些稀少而昂贵的原料导致古代市场上紫色的地位居高不下,从经济层面也让这种颜色在东西方俗世中显得贵重。比如中国唐朝就规定三品以上的大员穿紫衣官服,民间不可僭越;西方则有凯撒大帝热衷身着全紫的长袍,并逐渐让以紫为贵的观念成为传统,以至于数百年后的拜占庭王族甚至用“生于紫色”(Porphyrogenitus)来表示出身正统。

天之蓝,金之青

在没有污染的环境下,蓝色是人们出门后能看到的最大面积的颜色,因为它是广阔天空的基本色彩。

天空的颜色也并非单一无变化的蓝。根据时间的不同,它白天是天蓝色, 晚上呈深蓝色;而根据季节与天气的变化,它时而偏紫蓝色,时而现碧蓝色……

不少民族的传统文化里都有类似“天地对应”的说法,这种天空之蓝在色彩上正好能与地上的一种蓝色的宝石相对应,其色泽可呈深蓝、天蓝、紫蓝、碧蓝等多种蓝色,被称为“青金石”,西方叫作“Lapis lazuli”。


图例: 青金石(Lapis lazuli)图片。

不同的民族在他们远古文化的传承中,不约而同地认识到,这种宝石是天穹与神圣的象征。数千年前,无论是苏美尔人还是古埃及人,亦或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印第安人,都将青金石视为非凡的珍宝,在祭祀、供奉、驱邪等法事中使用。这些传统文化底蕴非凡,甚至在一些古文明消失后仍然流传于世,并被其他文明所继承。哪怕到了中国清代,当举办祭天大祀的时候,皇帝还要身着蓝色朝服,并按规定佩戴108颗青金石串成的祭天朝珠。

很多人都知道,自然界里蓝色的矿物其实不少,远不止这一种矿石。所谓“色相如天”的蓝石头随随便便就能找出好几种来,那么为什么偏偏青金石受到如此优待呢?

原因再次涉及到了神佛。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阿卡德、亚述和巴比伦等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的月神叫作“欣”(Sin,在苏美尔语中叫“Nannar”)。相传,他在外貌上有个特点,就是留着由青金石构成的胡须。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古埃及也有类似的记载。前面已经谈到过,古埃及人认识到黄金是神体,但他们还有更细节的认识——即神的毛发是青金石构成的。

埃及神话中的最高神“拉”(Ra,古埃及的太阳神与创造神)就是这种神体的代表,古埃及人认为这位神的身体是金的,而他的头发则是纯净的青金石。

对于金身蓝发的神体概念,华人朋友们是否觉得似曾相识?因为在佛教艺术中,佛的形像大多也都是这样的。而且佛教美术里还有种颜料叫作“佛头青”(也叫“佛青”),用于给佛像的头发上彩。“佛头青”只是颜色的名称,而不限定原料,因此用蓝铜矿色粉、青金石色粉,甚至两者参杂混合制造的都有。清代的《绘事琐言》里谈到过这种颜料价格高昂:“今货石青者,有天青、大青、回回青、佛头青,种种不同,而佛头青尤贵。”

涂在佛像金身上的佛青饱和度较高且色泽略深,能与金色形成色彩对比。在古代,为了能很好地表现这种金身上的蓝色,比较理想的色料就是由青金石研磨并提纯制成。但因为用宝石做颜料十分昂贵,所以多见于以前西域受佛教影响较大地区的中小型佛像文物。而中国从千年前就更倾向于使用蓝铜矿作色料了。当然,也有不少佛像的头发是不上色的。但在西藏,手绘的唐卡上却经常能看到青金石制成的颜料。


图例:供奉于日本熊本县玉名市莲华院诞生寺的不空成就如来佛像,不空成就佛为密宗五方如来之一,主持北方莲花世界。佛像全身金色,但佛的头发呈蓝色,这是佛教艺术中的一个主要特点。

将青金石制成群青(Ultramarine)色粉的做法在西方美术史上更为常见。我在《解读文艺复兴之后两百年间的美术》一文里谈到过西方绘画中有用群青颜料来绘制圣玛利亚衣袍的传统,以这种昂贵的蓝色来表现神圣。当然,这种颜料并非仅限于绘制圣玛利亚的衣服,传统绘画中也常给描绘的上帝和耶稣的服装使用这种色彩。


图例:意大利画家萨索费拉托(Giovanni Battista Salvi da Sassoferrato)所绘的圣玛利亚,约作于1654年。画中圣玛利亚服装的群青色是由青金石研磨并提纯制成。


图例:法国画家德拉伊尔(Laurent de La Hyre)的油画《基督出现在以马忤斯路上的门徒面前》(L’Apparition du Christ aux pèlerins d’Emmaüs),作于1656年。画中耶稣的蓝色服装也是以青金石制成的群青色为基础绘制而成的。

美术史上经常能看见宗教美术作品中使用黄金和青金石作原料,人们往往认为这是源于人对神的敬仰,所以用昂贵的材料去绘制赞颂神的艺术作品。确实如此,但它也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其实,这些物质并不是仅仅因为价格高昂才被用来表达神圣的,而是它们昂贵的本身也有其渊源。其实万物皆有灵,凡事都存在着更深远的原因,材料的本身同样涉及到更高深的学问,也只能以慧心领悟,随缘而得。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青金石在明清以前并不叫现在这个名字。由于中国自古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这种宝石,不同的地区经历不同的时代后,在名称上显得很混乱;再加上古人命名时也可能与其它蓝矿石混淆,因此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考证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如果能辅以相关的外语文献,就容易弄清楚具体情况了。

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师佛”,琉璃世界的主持者。虽然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称呼,但很多人对“琉璃”的概念可能就比较模糊了。琉璃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么让我们参考一下其他国家的语言:“药师琉璃光王”在英语中叫作“Medicine Master and King of Lapis Lazuli Light”,法语里叫“Maître guérisseur de la Lumière de Lapis-lazuli”,意大利语是“Maestro della Medicina dalla Luce Lapislazzuli”;药师佛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在英文中被称作“Eastern pure land of Pure Lapis Lazuli”,法文里是“Terre pure de pur Lapis-lazuli”,意大利语叫“Pura terra di puro Lapislazzuli”。这些短语中所有对应“琉璃”的地方都写着“Lapis lazuli”(或极微小的变体),也就是中文里的“青金石”。


图例: 居中盘坐的药师佛和左右站立的两位。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王如来”,佛教中认为,青金石蓝色是药师佛的身色。

不过,“琉璃世界”只是一个简称。这里的“琉璃”却不是凡间的“琉璃”,而是“净琉璃”,英语叫“Pure Lapis Lazuli”,法语叫“Pur Lapis-lazuli”……翻译成现代中文就是“纯净的青金石”的意思。凡间的矿石其实很不纯正,与古代典籍里所记载的佛家珍宝相去甚远,所以本文并不为青金石做广告。虽然青金石作为佛教七宝之一,受到珠宝商们的推崇,但自古以来的修炼都要求放弃对物质的执著,真正重要的还是修者心性的提升,以及人对神佛的正信。

*   *   *   *   *   *   *   *   *

限于篇幅,就不多写了。本文只是简单列举了几种较有代表性的传统色彩,还有很多其他颜色未能一一提到。其实主要是想告诉世人,中国的传统色彩并非今天人们滥用到极点的大红色。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发现,真正传统的色彩都与神佛、天地紧密相关。无论是佛家讲的“金身”还是道家说的“紫气”,这些色彩都给人以非常正面的感受,有的高贵庄严,有的超凡脱俗,有的飘逸出尘。而相比之下,凡俗则被称为“红尘”……这些词语世人都在用,可见人们对色彩的感受是共通的。

当然,在色彩的功能性上,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用法。笔者并非排斥红色,因为红色也有不同层次的红。这里建议的是避免极端使用一种颜色,像当今这种红色崇拜的情况是不可取的。希望这篇文章能为崇尚传统色彩的朋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驱散矇昧环境的红雾,让人再度感受到传统世界的多彩与美好。

参考文献:
南北朝《昭明文选》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唐·李隆基《封泰山玉牒文》
明·刘辰《国初事迹》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民国·徐珂《清稗类钞》
唐·释道世《法苑珠林》
东晋·荀氏《灵鬼志》
东汉·王充《论衡》
宋《太平广记》
Herrade de Landsberg,《Hortus deliciarum》, 12th century
John the Apostle,《Book of Revelation》, 1st century
François Daumas,《La valeur de l’or dans la pensée égyptienne》, 195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汉·刘熙《释名》
唐·杜佑《通典》
《易经》
南朝·范晔《后汉书》
《观佛三昧海经》
清·迮朗《绘事琐言》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1年7月27日星期二

视频-民间传说:大灾之年菩萨唤善

視頻-民间传说:大灾之年菩萨唤善

文:翔龙

很多灾难发生之前,特别是巨大的灾难发生之前,都会有劝善的出现

杭州一带在很久以前曾遇到了连年的饥荒,伴随着饥荒又开始流行瘟疫,杭州的百姓饥寒与疾病交加境况十分凄惨。

有一天,西湖边上竟突然热闹起来,原来在码头停泊的一只大船上坐了一位极为美丽端庄的,她对围观的众人说:如果有人愿意出钱来买她,她就会随其回到他的家里作他的仆人,而所得的钱款将用来救济杭州的穷人。消息传的很快,不大时间杭州城里的很多殷商、富户都赶到湖畔,这些人看到有如此美丽的姑娘在卖自己便都争相购买,在相持不下时大家采用了一种投钱的方法,谁用钱能掷中她,便有权去购买她回去。于是,岸上人群中的铜钱、白银、黄金都纷纷往船上投去,很快这些钱就堆满了船头,然而竟没有一枚钱能落到姑娘身上,大家都十分失望,最后只好放弃了购买姑娘的想法。这时姑娘合掌微笑着向岸上的人们致谢,并把船头落下的所有钱财拿出来施舍给了周围的穷人。这一消息很快就轰动整个杭州城,很多富人在姑娘的感召下也纷纷慷慨解囊加入了募捐、赈济的行列。于是,很多饥饿的穷人得到了食物和金钱,很多有病的人都得到及时的医治,人们内心都安慰和满足。

几日后,美丽的姑娘又突然出现在西湖岸边的大船上,只是大家都惊奇极了,因为这次的姑娘竟是一位灿烂光明、毫彩万道、法相庄严、合掌微笑的菩萨形象,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善之心,同情、怜悯是最高贵的情操,,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们义不容辞的天职。很多人善良的表现应该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众人既感动又欢喜,纷纷跪倒在观音面前不约而同合起双掌、口中念着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承诺了誓言而把自己的画像送给那些善心被唤回的人们,她真的会住在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家中保佑着大家。其实,不只在杭州,也不只在,只要因为的下滑所引起之时都会有很多菩萨那样的善良之人着各种方式和办法再向人们劝善,他们也许就是你见过的极其普通的人们,但正因为他们的劝善才会阻止更大的灾难发生,才会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生命是宝贵的,为了你自己的生命,请拿出一颗慈悲之心对待这个世界和你周围的一切,当你遇到这些劝善的人时,请你相信他们,他们是真正的菩萨,是在大灾大难来临前拯救生命的使者。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一切随缘,就好

文:栗原 来源:正见网

年少时的我们,是有雄心壮志的。总是想要有一番作为,来完成我们的。可是真正能够达成梦想的却是寥寥无几。想想也有道理,因为梦想就是梦想,梦中的东西想成真,难度是非常大的。

很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梦想已经没有机会成真了。于是开始清醒,从梦中醒来。理智战胜了梦想,会发现有些东西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而有些东西不用太努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我们开始想明白了,一切,就好。

闲来无事翻一下,会发现原来很多的真理已经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了。《朝野佥载》中记载了一篇关于魏征的小故事。说魏征任仆射时,有两个主管为他办事。长参时,魏征刚刚躺下,两个人就在窗前议论。一个人说:“我们的官职,都是这个决定的。”另一个说:“都是由天定的。”魏征听到后,就写了一封信,派那个说“老翁定的”的人送了侍郎府。信上说:“请给此人一个好官职。”但这个人不知信的内容。不巧,他出了门就心口痛,不能去,只好靠那个说“由天定”的人送信。第二天下来批注“由老翁”那人被留放;“由天上”那人被留下。魏征很奇怪,问到他们,他们就把实情全告诉了魏征。魏征于是长叹说“官职俸禄认为是由天定的,大概不假啊!”

不投机信天的人,而相信人的人得不到保护。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是有非常简单的道理在里面的。神总比人能力大吧,之人不投机取巧,不伤害别人的利益,顺从上天的安排。这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年的就深谙此理,可是毕竟要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明知道不会统一天下,也只能为之。却也留给我们后人一句“成事在天,谋生在人”的名言,来警示后人不要太执迷于得不到的东西。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该努力努力,该放下放下,只管努力不执结果,才是最好的。一切随缘,就好!


from 气功

2021年7月26日星期一

古籍传说中的透视镜

文:一心 来源:正见网

今天的医学中CT、B超等可以透视人体的设备被广泛的使用,有人称其为是科学进步的一种表现,其实中关于透视镜的说法一直是有的。

贞元年间,在苏州太湖入松江口,有打鱼人载着小网,好几条船十多个人,大半天也没有网到一条鱼,却网到一面,不大。打鱼人恼火没有打上来鱼,就将镜子丢入。移船再撒网,又将这面镜子打上来了。打鱼人感到非常奇怪,其中有一人就将这面镜子拿在手中仔细观看。镜子约有七八寸,但是照人却筋骨五脏六腑都能看到。这个打鱼人用它照视自己的肚腹,发现里面溃烂得让人恶心欲吐,一下在地。其他的打鱼人都大吃一惊,纷纷自照,都昏倒在地,不止。还剩下一个打鱼人不敢照了,慌忙将镜子又抛入水中。

过了许久,昏倒在地的那些打鱼人都苏醒过来了。这个打鱼人将他的这些同伙一一扶起来,相互搀扶着回到家里。大家都认为是遇上妖怪了。第二天整理好网具又驾船出去打鱼,打到的鱼是平常的好几倍。而且,这些打鱼人中,从前身上患有疾病的,都痊愈了。询问打鱼的老人们,有的说这面镜子在江湖间,几百年出现一次,有人曾经见到过。但是,却不知道是什么精灵所有。(出自《原化记》)

渔民捞到的“透视镜”不仅有透视功能,还有治病的功能。人的身体被照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骨骼内脏,同时可以将病治好。这就与今天的设备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今天的B超和CT等设备虽然可以照射到身体内部,却没有治疗的能力,不仅如此,在照射时因为一些射线的缘故,或多或少的都对人体有一些伤害。一般孕妇都不做胸部透视就是这个原因。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也许我们会认为这个记载有些离奇,不可信。事实并非如此,既然今天的人可以造成能够透视人体的机器,为什么会认为没有呢?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其实古代的是非常高的,远远的超过了今天的科技的,因为这是不同的科技之路。


from 气功

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钢之炼金术》作者辱华,牛姨回应:姐是故意的!

作者: 画里话外 ,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钢之炼金术》作者辱华,牛姨回应:姐是故意的!

《钢之》作者荒川弘,因为十年前的一部里有丑化腊肉的画面而被围攻。为什么十年前的作品今被拿出来声讨?为什么现今最著名的漫不向低头?同为漫画家的大雄聊一聊这个“漫画”到底讲了什么。#大雄画里话外 # 大雄漫慢聊 #雷电18号 #荒川弘 #辱华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如何加速观看YouTube?

《钢之炼金术》作者辱华,牛姨回应:姐是故意的!

from 气功

由周武王诗歌《支》说起

文:德惠 来源:正见网

天之所支,不可坏也;
其所坏,亦不可支也。

简简单单两句话,说出了上天要兴起的,人阻拦不了,上天要败坏灭亡的,人同样挡不住的道理,告诉了人历史巨变中的生存智慧。这句话来源于春秋时期国别体史书《国语》。其原文如下:“周诗有之曰: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昔武王克殷而作此诗也,以为饫(yù)歌,名之曰支,以遗后之人,使永监焉。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少典与焉。是以为之日惕,其欲教民戒也。然则夫《支》之所道者,必尽知天地之为也,不然不足以遗后之人。”

大致翻译如下:周代有首诗“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这是周武王姬发在攻克了商朝国都后作的诗,并将其作为周朝的“饫歌”,也就是行饫礼时演唱的歌曲,命名为《支》。周武王希望将之传唱给后人,永远牢记不可逆天的训诫。“饫礼”是天子、诸侯在讲军旅、议大事、昭明大节等重要场合,参与者均站立着举行的隆重礼仪。将《支》作为饫歌实在是周武王为了让后人日日警醒,教民众戒除逆天恶行的苦心孤诣。饫歌《支》真的讲出了天地间的规律啊,因此贤明的周武王才特意使它流传后世。

现代人在重大场合有时会集体站立合唱歌曲,古人其实亦如此。想象一下,周代的天子、诸侯、文武群臣们在商议国家大事“昭明大节”时站立着行饫礼,场内回响着“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的歌声,那是怎样的庄严肃穆。短短的歌词,道出人要顺天而行,万万不可逆天而行的。周武王之所以将《支》定为饫歌,一定是他在商灭周兴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天意不可违的道理。

其实人要顺天而为是一个古今通用的道理,当今最大的天象变化就是“天灭”,这股历史大潮是人绝对无法抗拒的。中共灭亡是注定的天意,套用《支》的歌词就是:天之所坏,不可支也。历史的今天人们在中共无神论的洗脑下,提起“天意”、“天象”这些神圣词汇,现代人已经很难升起神圣感了,甚至“逆天”好像都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

那就让我用实物、实景来说明“天灭中共”的天意吧。在贵州省平塘县,约五百年前一块百余吨重的巨石从山顶坠下后裂为两半,2002年6月人们发现在巨石裂面上清晰可见“中国共产党亡”六个一尺见方的横排大字,其中“亡”相对略大一点,人们称之为“藏字石”。细看那些字体匀称方整,笔划突出于石面如浮雕,经权威科学家们多次考察与鉴定:“”形成于2.7亿年前,“中国亡”六个大字主要由生物化石组成,组成的生物有海绵、海百合茎、腕足类等。从组成字的痕迹中可以清晰看到有许多椭圆形和柱状结构,正是这些化石堆积物,在这个节理剖开的断面上十分巧合的组成了有序的六个大字,字迹浑然天成,无任何人工雕琢、塑造、粘贴的痕迹。其成因是在沉积时和生物遗体顺层堆积,通过交代作用,碳酸钙交代了生物遗体中原有成分,形成生物化石。由于结构与原岩石有所差别,生物化石坠落到地面沿节理面裂开时显得突出,同时抵抗风化的能力又强于基岩,因而更加突显出来。“藏字石”坠落的位置恰好处在河左岸陡崖所形成的半洞下面,对这些字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一切巧到不能再巧:2.7亿年前生物堆积形成化石,两亿多年都不裂开,恰巧五百年前裂开;而且在裂开的断面,正好形成“亡”六个清晰大字,这种几率小的简直不能再小;而且裂开后又恰巧坠落在对它有保护作用的半洞下面;五百年风吹雨打不仅没有磨灭这六个大字,反而因为风化使其更为突出;五百年来都无人发现,偏偏在中共统治五十多年后被人发现。这一切的巧合未免太多了吧,大家知道:一个两个可以说是巧合,但巧合多了就是有意为之!谁有意为之?科学家的权威鉴定可都说了无任何人工雕琢、塑造、粘贴的痕迹,那就只能是老天爷在有意为之,在宣告中共做恶太多,已被上天判了死刑。“天灭中共”就是冥冥中的天意。

2021年7月1日,是中共建立百年的日子,中共在天安门广场举办大规模活动,上天都不给中共好脸色中途下起了雨。而且七一的前后中国大陆多地事故多发,异常天气多次出现,例如6月30日山东济南雷电交加,冰雹加十级大风;同一天新乡竟然大雪纷飞,雪花漫天。有明白人说:“百年来死在中共手里的亡灵们比窦娥冤多了,它们的怨恨在邪党庆祝生日时,达到了极点,冤情上达于天,于是夏天大雪纷飞”。

1999年7月20日中共对法轮功发动了迫害。而法轮功不是一般的气功,而是以气功形式传出的上乘佛家修炼功法,是佛法。中共迫害法轮功,是人对佛法犯罪,而且迫害手段极为卑鄙、邪恶,甚至活摘器官后焚尸灭迹,罪恶之大用罪业如山都不足以形容。这是中共诸多逆天恶行中罪恶最大最主要的一桩,也正因为这桩大罪导致了藏字石在三年后,也就是2002年现世,“中国共产党亡”这六个大字传遍世界,这也是上天对中共的判决书。22年后,2021年7月20日,河南暴雨成灾。河南是古中原,是本次中原文化发源地之一,据民俗和历史学的统计中国一百个大姓,七十八个根都在河南,中华五千年文明,河南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就长达三千年,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其四,就连日本京都也以“洛阳”为别称。上天就是在用河南7.20的暴雨,要大家知道,22年前,中共在7.20对法轮功发起迫害犯下了滔天大罪,中共的罪恶即将给中国带来灾难。

中国民众们要想免于灾祸,要想不跟着共产党倒霉,就必须顺应“天灭中共”的天意,赶快用化名、笔名、小名声明退出中共的党、团、队组织。只要你退出了中共的组织,未来上天对中共执行死刑判决时,毁灭中共的灾难就与你无关了。你就可以走入未来,看到一个没有共产党的新中华。有人说2002年藏字石现世,到现在快20年了,怎么共产党还没死。其实就是在古代,皇帝给罪犯判了死刑,也要等到今年甚至来年的秋后再执行,从下达死刑判决到执行总有个时间差吧。而且上天慈悲中国民众,总要尽力的多给时间让民赶快退党吧。不要拿上天的慈悲和等待开玩笑,赶快退党才是大事。如果不退党,甚至要保党,那就是逆天而行,注定失败的,三千多年前的老祖宗周武王早就说过“天之所支,不可坏也;其所坏,亦不可支也”。记住祖先的教诲,顺天而行吧。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资料来源:《国语·周语下》


from 气功

古人诠释“大义”的真实涵意

文:真愿 来源:正见网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义”,《封神演义》、《》、《七侠五义》等都是提倡义的。那么真正的“义”到底是什么呢?

一、两位“大义”之士

据《大唐新语》记载,凉州长史赵持满,是的亲属。礼部尚书秉承皇后的意旨,陷害长孙无忌。他唯恐留下赵持满对自己不利,就诬陷赵持满与长孙无忌一同阴谋反叛朝廷,将他召到京城长安后逮捕下狱严刑拷问。赵持满感慨地说:“你们可以杀死我,但是,让我改变供词,承认我跟长孙无忌一同阴谋反叛是不可能的。请上奏皇上,我愿意代替长孙无忌领受这份罪过。”于是,赵持满死在狱中,尸体被扔弃在城西,他的亲属没有一个人敢去收尸。

王方翼感叹地说:“从前,栾布为被杀害的彭越大哭,这是讲求情谊的最大的义举;下令掩埋已经朽烂的骨骸,这是施行的最大的仁政。跟朋友断绝义气,蒙蔽主上的仁德,这样的人怎么能侍奉国君呢?”说完后,让人去城西收殓赵持满的尸体,按照礼仪将他埋葬。认为王方翼的做法是侠义之举,听到这件事情后没有过问。

二、“義”的真实涵意

对义的理解是:义,一般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 “义者,宜也。”《釋名》:“义,宜也。裁制事物,使各宜也。”

古人认为义是符合人的普世价值的,而普世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仁义礼智信”。

赵持满坚持,宁可自己死也不诬陷别人,是坚持“真”的义;王方翼不忍好人暴尸街头,是坚持“善”的义;唐高宗推崇“善”的义,而不去问罪王方翼,是推崇正“义”。古人对义的理解是非常透彻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并非简单的一个标尺。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今天的人认为义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不管这件事是否是真的正义。甚至为此无恶不作伤害好人。已经与“义”的真实涵义背道而驰了。


from 气功

《三字经》读书笔谈 (续补):三才者,天地人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原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字词义解释】

(1)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才,本义是“草木初生”,引申有“基本”的意思。出自《易经・系辞下传》:“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2)者:代名词,指人或物。

(3)天:此指运行不息的天。

(4)地:此指养育万物的地。

(5)三光:即日光、月光、星光。光,辉。“三光”出自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天道莫不成于三,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师。”

(6)纲:本义是网上的粗绳,引申为事物的主要部分,也就是纲领、准则的意思。

(7)义:宜。合于义理,指各尽其应有的义务。

(8)亲:亲近、亲爱。

(9)顺:和顺、和睦。

【译文参考】

什么叫做三才呢?三才就是天才、人才、地才,是构成这个小宇宙的基本因素。什么叫做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是天上三种散发光辉的物体,也是地球上光线的主要来源。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就是君臣、父子、夫妇,指人与人之间有三种最重要的伦常关系。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各尽职守;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父慈子孝;夫妇之间要和顺相处,互相尊重。

常听老人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这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体现,也正是三才之说的依据。古人认为,凡间每一个人都与天上的某颗星星相对应,帝王将相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高人夜观天象便可预知人间朝野的气数。大的可推算几千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如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

这个思想体现最典型的就是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人们通过,而深刻记得这样的思想:天上陨落一颗星,凡间就会死去一个人。《三国演义》在描述诸葛孔明病危时有这样的话:“是夜,孔明令人扶出,仰观北斗,遥指一星曰:‘此吾之将星也。’从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孔明以剑指之,口中念咒。咒毕急回帐时,不省人事。”大家都为蜀国的命运担忧,可偏偏对方,魏国的司马懿也善观天象:“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于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懿惊喜曰:‘孔明死矣’。 ”古人观天象的神奇智慧,让今天的人惊异万分。但这些东西到了现代,渐渐失传了。

不管人们相信与否,三才的确是古人天人合一,神传文化的体现,认为宇宙的主要的因素就是这三者,天象决定人事的变迁,人的历史文化来自神传。神州五千年就是一部天定的剧本。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周朝开始姜子牙的《乾坤万年歌》、汉末诸葛亮的《马前课》、袁天罡的《推背图》,一直到明代刘伯温的《烧饼歌》等各种被应验了的预言都在证明这一点,几乎每个朝代都留下了对后世的惊准预言,都在以这种半藏半露的不泄天机的方式,揭示着一个天机——人类的文明历史是一部早就设计好的剧本,中华五千年王朝的更替就按着姜子牙、诸葛亮等历朝历代的著名修道者的预言不断展开,不断上演着不同身份的“忠奸善恶”与相应而来的“善恶有报”。明示给人:天地与人,从来就是一体的。人心败坏就会招来天谴。目的是以此警告人们莫把良心丢弃,人的一举一动皆在神明的注视之下。终有算账遭报的时候。人不信神,敢于辱骂神佛,普遍败坏人伦的时候,和瘟疫等大灾大难就会频频出现。

因此历史通过孔子规定下做人的人伦道德规范,主要关注三大人伦关系。人类最大的人伦就是君臣,国家管理中的君臣,所谓君君臣臣,就是君有君道,臣有臣道,各守本分,遵循各自不同身份的做人的道理,以达到各尽其责,相互扶持,照顾好百姓国家。违背君臣义理者,为私欲者,也就是不德者,必受天谴。父子和夫妇讲的是家庭中的人伦次序,人伦义理。父母要慈爱,子女要孝敬,夫妻更是要相敬如宾,有如家中的君臣,同样要恪尽本分。所以,定下这些主要的人伦道德规范,人就会尽职尽责,让道德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目的还是为了人守住自己的善良本性。至少可以避免恶报加身。佛家讲三世因果,则更加深层揭示古人重德行善,讲究人伦道德的根本原因。

【故事天地】

(一)造人

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经过一万八千年后精疲力尽的倒下了,他的头变成山岳,眼睛变成日月,毛发变成草木,血液变成海洋,声音变成雷,呼吸变成风,泪水变成江河。大地从此就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可是却没有人类。

盘古死后,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间出现了一个女神--女娲。但是,四处空荡荡的,只有女娲一个人孤零零的生活着,她觉得很孤独寂寞。有一天,女娲找到一处清澈的水池,用水和着黄泥,照着自己的模样捏了一个又一个小泥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她向这些泥人吹一口气,才刚把泥人放在地上,这些泥人竟然都活了起来,能跑能跳会说会笑。女娲有了小泥人陪伴,终于开心的笑了。

于是,女娲每天非常努力的用黄土捏造更多的小泥人,但是用手捏太慢了,所以女娲干脆把绳子浸到黄泥里,只要把绳子从泥巴里拉出来,一滴滴的泥巴掉在地上后,全都变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活人。

然而,小人的寿命很短,为了不使人类灭绝,这位慈祥的人类之母,就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关系,为他们作媒配对,让他们生儿育女,一代一代繁衍下去。

(二)聪慧的许允妇

许允,三国时人。他的是阮共的女儿、阮侃的妹妹,长相十分的丑陋。才完成婚礼,许允竟然嫌弃妻子的外貌,不肯踏入洞房,让家人深以为忧。正巧桓范来拜访,许允妻说:“不必忧心,桓范一定可以劝他入洞房的。”果然,桓范告诉许允:“阮家既然把长相丑陋的女儿嫁给你,一定有很深的用意,你应该用心观察、了解。”

许允听完便回到内房,一见到新婚妻子,转身就想离开。许允妇知道他一出房门,就不会再進来了,于是就拉住他的衣襟。许允原本想为难妻子,于是问:“妇女应具备四种美德(注),你有其中几种呢?”许允妇回答:“我缺少的只是容貌罢了!但是一个读书人必须具备许多美德,夫君具有几种呢?”许允自傲的说:“都具备。”许允妻说:“百行中最重要的是德,夫君你好色不好德,怎么能说都具备呢?”许允听了非常的惭愧,从此对妻子十分敬重。

(注)四种美德指的是妇德、妇功、妇言、妇容。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編)


from 气功

推背图真解(四)

推背图真解(四)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