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星期六

【传统文化】贪利酿祸 失德丢命


二零零六年九月十九日】清康熙辛亥年,因为天旱,七月十五日那天,在昆山榭麓这个地方,有夫妇两人正在汲水灌田,谁知道忽然雷雨大作,一声惊雷过后,丈夫遭雷击而死。认识的人都说他平时的品行还是很诚实的,怎么会遇到这样的事呢?


妻子哀叹道:“只为十八斤肉啊!”人们很纳闷,争相询问。其妻子说道:“去年冬天他到城里交纳租税,把船停靠到岸边时,发现一空船上有一块肉,没人来取,便趁机拿了肉赶紧转船头回来了。称量后,那块肉有十八斤重。其实这块肉是住在岸边的一富户人家的,富户家中的奴婢在船上洗肉,因为遇到其它事暂时离去,等回来时发现肉已经没有了。回到家后,女主人非常生气的责打她,结果失手将她打死。男主人为此恼怒于妻子,责怪妻子做出这种事会家破人亡的,妻子一气之下也上吊自杀了。我丈夫之所以遭雷击而死,就是这个原因啊!”


贪图不义之财,不明的人还认为自己得了好处,其实这只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灾祸,这是失德的事,即使小利也可能酿成大祸,这个故事不就是这样吗。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贪利害人 恶报迟早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日】康熙乙亥年,苏郡发大水,某村有个孕妇,因为丈夫重病卧床不起,家中已经没有吃的东西,所以抱着刚满三岁的孩子到城中去借米。借了四斗米后就往家返,在离家还有一里多路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孕妇抱着孩子又背着米,举步维艰。忽然发现一户人家门口有一个小孩,便把米暂时寄放在这里一会儿,说自己先把孩子送回家再回来取米。


孕妇走后,小孩与母亲商量一下,便把米藏匿了起来。孕妇回来取米时,母子两人拒不承认,孕妇因为害怕丈夫责怪而不敢回家,而且自己也已经饥饿难耐,一气之下就自缢而死。家中久病的丈夫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没几天也过世了。


第二年六月,藏米的这家人搬迁到了郡城的养育巷,忽然听到耳边有声音说:“我已经在某处告了你,很快雷神就要惩罚你了。”


不到三天,这对母子便在自家庭院中遭雷击而死,妇人死时还抱着自己的孩子。这一天是康熙丙子年七月初三。此事是该郡的人亲眼所见。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为藏匿四斗米,却害死了两条人命,要知道生命是轮回 不息的,给他人造成的痛苦自己将来要一一如数偿还,做了恶事迟早要遭恶报,像故事中的母子那样,为了蝇头小利而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孰轻孰重呢?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积德得福 失德遭祸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一日】陈公才很有文才,有一天,在梦中有一神人告诉他:“你是‘醉魁’,而且会在各级考试中接连及第。”陈公才醒后很奇怪,便对人讲了自己的那个梦。有一人说:“‘醉’不就是‘辛酉’吗?可能是说你将于辛酉年科举夺魁。”


后来,陈公才果然于辛酉年的乡试中中举,但在会试时却没有考中,陈公才心想,看来先前做的那个梦并不准确。


结果,陈公才在晚上又一次梦境中遇到那位神人,神人这次告诉他:“天数是一定的,但是福是祸是人自己说的算。就比如天子宠幸一位大臣,厚赐他功名利禄,结果这位大臣却并不效忠,难道天子不可以夺回赐予他的爵禄吗?如有大臣恃宠蛮横专权、滥施刑罚,不也可以这样吗?天数其实同世间的律法一样。你在乡举后做的五件事,受人贿赂,这损德太多了。你怎么还能去怨上天剥夺 了你的福禄呢?你如果从今以后行善积德、修养德行,或许可以安享天年,如果不然,连性命上天都可能会夺去的。”


陈公才听后,在哭泣拜谢中惊醒过来。从此以后,他悔过迁善,努力行善积德,最后安享天年后寿终而逝。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民间故事】筷盘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一日】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流传在民国时期,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对面有个江东寺,有个和尚在那个寺院修成了。他预知浦市镇有一场大灾难,就用事物的谐音来启悟世人,他拿一个盘子,拿一双筷子,天天在街上叫“筷盘”(快搬),叫了三个月,人们都说这个和尚疯了,没有一个人领悟。


一直到腊月三九严寒的一个傍晚,和尚躺在一户富户人家门边。那家富人起了善心,对和尚说:“老者,天气这么冷,躺在外边不冷么?快到我家 来住。”和尚进去了,看到这个富人还有善心,就想救他。和尚对富人说:“我在外面化缘,也结交了一些朋友,你明天把你所有的布匹全部搬到河边码头上去,我叫我朋友和你来谈生意,用船来装,切莫耽误时间。”


第二天富人按和尚的话做了,可和尚走了。当晚,浦市镇起了大火,那时没有消防车,有的人被烧死了,有的猪被烧死了,有的人财产被烧光了。这个富人才明白了:是和尚救了他一家。


当今末法时期,邪灵,保平安。大法弟子善心救众生,有缘的人们哪,你们相信大法弟子就和上边故事里的善心富人一样得救了。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朋友相交 以义为重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三日】张千载,字毅甫,号一鹗,是南宋庐陵人,他年轻时就与文天祥是好朋友。文天祥后来官位显赫,位至丞相。很多人一见朋友显达富贵了,便会理所当然的“攀龙附凤”,利用或借助于朋友的权势来捞取私利。文天祥显达后,曾多次推举张千载出来做官。但他的好朋友张千载却多次故意避让,始终都不肯出来为官。


等到文天祥抗元被抓后,可以说即将大难临头之时,张千载却义无反顾的站出来救助文天祥。文天祥被押到吉州城下时,张千载偷偷跑去见文天祥,痛哭着说道:“丞相您去燕京,我张千载也去那里。”


文天祥被押到北方关入大牢中后,张千载便住到了大牢的附近,每天给文天祥供送饮食,这样一直三年时间没有间断。期间还冒险将文天祥在狱中写的诗文传带出来。


文天祥遇害的当天,张千载冒着杀头的危险偷藏了文天祥的尸首,然后安葬。后经多方打探得知文天祥夫人的下落后,又历尽艰险,将文天祥的头发、牙齿,及其生前的文稿等送到了文天祥夫人的手中。


后来人们便把朋友之间重情重义的生死之交,称为“生死交情,千载一鹗。”


朋友相交,除了以义为重,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呢?明朝大儒王阳明先生就曾说道:“结交朋友时,能够彼此谦虚卑下是非常重要的。朋友交往时,彼此应当虚心谦逊、亲近敬重、宽容包涵对方,劝诫指责的地方少一点,诚恳的赞叹和鼓励多一点。”温节孝先生曾说:“朋友交往,应当只看对方的长处,不计较对方的短处。遇到刚直强硬的人,应当忍耐他的暴戾之气;遇到超群拔俗的人,应当忍耐他的狂傲之气;遇到朴实憨厚的人,应当忍耐他的迟钝之气;遇到轻浮放荡的人,应当忍耐他的轻浮之气。这样不但能够得到很多好处,也是朋友交往的诀窍啊!”《世范》中也说:“人的本性与行为虽然有短处,但也同样必然有长处。所以与人交往时,如果只看重对方的短处,而不去看对方的长处,那么交往时间虽短也不能相处;如果能够只看对方的长处,而不去计较对方的短处,那么就可以交往一辈子了。”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积德的福报


以前,东京有位焦公,因为焦家已经三代没有嫡嗣了,于是他以到各地经商为名,游历各地名山,四处寻访高人,希望能知道此事的因 果。


后来他在五台山遇到了一位修行有术的老僧,便向老僧询问自己三代没有嫡嗣的原因。老僧告诉他说:“有三个原因,一是祖宗没有积德,你自己 也没有积德;二是夫妻年命可能犯了禁忌;三是不知保养精神,妻妾血寒。”焦公说:“自身没有积德,夫妇年命都能明白,但妻妾血寒有什么办呢?”老僧说:“不难,你要先修德后修身,三年后你再来这里,我会传授你药方的。”


回去以后,焦公时时行方便,处处积阴德。遇到他人有困难,便慷慨救济;遇到杀生做恶之事,便一心救护劝善,如此施恩布德整整三年。三年后,焦公再次前往五台山寻访老僧,一连几天都没有找到,正要回去时,一位童子手持药方出现在面前,对他说:“师父让我告诉你,你功成行满了,回家服用此药后,必定有富贵子着你的心念降生。”焦公说:“只求有个嫡子就满足了,哪还去奢望富贵呢?”


回去后,焦公按药方服用,后来果然生了个嫡子,就是焦员外。


焦员外后来又生了个儿子,但其儿子非常不肖,焦员外悔恨自己怎么会损德到如此地步。于是他也前往五台山,希望求教于老僧。结果并没有见到老僧,有位童子对他说:“师父昨天已经知道你今天会到,所以命我前来接待你。其实师父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你何必再来问呢?你只要能像你父亲那样行事待人,那么愚昧之人会自己变的贤良起来,贫穷者也会得到富贵。”


焦员外说:“贫穷者能够变得富有这是命数,愚钝之人是天生就这样,怎能再变的贤良起来呢?”童子说道:“以前后山的窦禹钧的五个孩子都形体不全,但自他行善积德后,他的孩子都痊愈了,而且因为积德的报应,都科举登第。这难道不是真的吗?”


焦员外拜谢后回去了,从此依奉父亲那样去努力行善积德,他刊印医书赠送予人,并且按照老僧传授的药方制成药,赠送给需要的人,都很灵验。不到二十年,他的子孙果真都变的很尊贵显要。其后代也都秉持延续焦家行善积德的传统 ,用药方去帮助他人,也都很有德行。


现在的很多人都认为“德”是人精神方面的东西,其实他是物质存在的。这只有正法修炼的气功 才能揭示导致人生病和不幸的根本原因。创始人先生在《转法轮》里告诉我们:


“人在另外许多空间都有一个特定的身体,而在一个特定空间里,人体周围存在着那么一个场。什么场啊?这个场就是我们所说的德。德是一种白色物质……”“同时存在的还有一种黑色物质,我们这里叫做业力,在佛教中把它叫做恶业。白色物质和黑色物质,两种物质同时存在。这两种物质之间是怎么个关系呢?德这种物质是我们吃了苦,承受了打击,做了好事得到的;而那个黑色物质是人做了坏事,做了不好的事,欺负了人,得到了这种黑色物质。”


黑色的业力渗透到这个空间就是病毒和细菌等,会给人带来灾祸和不幸;而白色物质反映到我们的这个物质空间,他可以给人带来福份,在身体方面的表现就是经络通畅,五行平衡,身体健康等。因此故事中的老僧要焦公“先修德后修身”,作为修炼人的老僧知道药方只不过是治病的辅助手段,只有让焦公先做好 人,行善积德,转化业力,这样才能治本,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身体和福份。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唯利是图 损德丢命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宋朝时,浙江宜兴有个段承务,他医术精湛,但为人很高傲、唯利是图,如非大富大贵或有权势者都休想请动他。翟公巽在常熟任职时,想见他一面,还需梁仲谟尚书从中牵线搭桥,方才能如愿。


当时平江有一个富人生了病,因此把段承务请来医治,段承务看后说:“你的病只要几剂汤药服了就可痊愈了,但必须给我五百贯作为报酬。”富人的家人答应只能付给他一半,即二百五十贯作为报酬,结果段承务听后拂袖而去。


富户人家无奈,只好紧跟着再去请段承务。段承务这次居然说要五十两作为药费,后又想了想,说要增至一百两,说只有给他这么多钱,他才肯出药。富户人家无计可施,只有答应了他的所有要求,段承务这才开了药方。


段承务拿着所得的银子可以说是满载而归,在途中休息时,在睡梦中,他见到一位身穿红色衣服的神人对他叱责道:“上帝让你行医,但你只为贪图钱财,没有一点救助他人之心。”随即下令罚他杖脊二十,并让左右差吏抓住他立即行刑。


等段承务醒了过来,真的感觉自己的脊背疼痛,于是就让旁边的人帮忙看看,一看,他的脊背好象有被杖打过的痕迹。段承务回家后,没几天就死了。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天佑善人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明朝嘉靖初年,仪真县的金某在镇上开了个典当铺。有一次,当地出现盗贼抢掠,几乎镇上所有富户人家的钱财都被劫掠一空,唯独金某的当铺平安无事。县令因此怀疑 金某可能与盗贼互相勾结,所以他家才能免于抢掠。


盗贼后来被官府抓获了,县令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抢金家的东西,盗贼说:“我们几次都想去抢劫他家的东西,可每次都看见他家屋上面有无数的金甲神守护,所以始终不敢侵犯金家。”


县令听后不相信,又把金某的邻居叫来询问,邻居们纷纷说:“金某是积德的善人,其他的典当铺总是出轻入重,只有金家的当铺出入公平,估价高,期限长。如果知道有老弱贫困的亲邻,他还免掉利息;到了冬天时,他就免掉冬衣的利息;到了夏天就免掉夏衣的利息,年年都是这样。要知道天佑善人,所以吉神庇护他啊!”


县令听后这才相信了,他对金某的善行美德大加赞赏。朝廷专管巡视的官员听说后,也旌表金家。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命中注定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六日】蔡确,字持正,是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他在任府界提举时,当时县中有一人在梦中来到一所官府之中,只见殿堂高远深邃,里面坐着四位身份尊贵的人,都身穿绘有卷龙的礼服,头戴礼冠。这时,旁边有人指着对他说:“这是宋朝宰相的次序座位。”此人抬头视之,发现蔡确坐在最后面。醒了后,此人困惑不解,因为蔡确当时刚升任府界提举。


直到蔡确后来果真做了宰相,后又被贬到新州(在岭南)时,这人才恍然大悟,原来除了卢多逊、寇准、丁渭、而蔡确正是第四位被贬岭南的宰相啊!


据说蔡确年轻时自己也曾做过一个梦。在梦中,有位仙人告诉他,说他的父亲做状元时,他就可以做执政了。蔡确醒来觉着可笑,自己父亲已经年迈,是即将退休的人了,怎么可能再做状元呢?后来蔡确真的做了执政,恰巧当天金殿科举唱名,状元居然真的是他的父亲蔡黄裳。


不仅如此,蔡确年轻时还遇到过一位道人,道人对他的将来做了预测。当时蔡确有位好朋友叫张湜,两人家中都很穷困。有一次,两人结伴出游,在路上遇到一位道人,道人一直盯着蔡确看,并说:“你长的像李德裕。”(李德裕是唐朝宰相,后被流放海南)蔡确以为道人戏弄他,便准备同他开个玩笑,问道:“那我将来可以做宰相吗?”道人说:“可以。”蔡确听了大笑,又问:“那我是否同李德裕一样会被贬往南方。”道人说:“是的。”道人又告诉旁边的张湜,说当他家中有五十口人时,他就可以做卿监了,又告诉蔡确:“这个时候你就会死了。”蔡确和张湜都哈哈大笑,以为遇到了疯子。


后来这一切果真如道人所言,蔡确当了宰相,又被贬往新州,在新州住了五年,有一天,他收到好友张湜的来信,说他最近已经升任司农卿了,一家五十口人在京城生活困难。蔡确这才想起当年道人的话,其中只差自己没死这条还没有应验了。接着没几天,蔡确就旧病复发死了。


看来人的一生皆早有安排,这岂是人所能左右和主宰的。


其实,不管是在睡梦中,还是那位道人,他们都是看到了在另外空间 早已安排好,但尚未发生的事。为什么历史 上有很多的预言 家和修炼人的预言很准确呢?其实也是这个道理,就是他们通过一定的功能或推算,能够看到或预测到将来要发生的事,这种事在真正的修炼人看来,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心诚敬畏 可感苍天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六日】宋仁宗庆历年夏天,京师发生大旱。谏官王素请求仁宗皇帝亲自祈神降雨,皇帝说:“太史官说本月二日下雨,我准备等一日那天再去求神降雨。”


王素说:“我虽然不是史官,但我知道二日那天肯定不会下雨了。”皇帝问为什么,王素说:“陛下您在知道即将下雨时再去求雨,这是不诚,心不诚怎么能感动上天呢?所以臣知道不会下雨了。”


皇帝说:“那我明天就到醴泉观去求雨。”王素说:“醴泉这么近,几乎就在宫廷外面,难道您是害怕酷暑炎热不愿走远路吗?”


皇帝一听,面红耳赤的说道:“那到西太乙宫去。”王素又让皇帝传旨,将此事告知百姓。


第二天,皇帝叫上王素,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起前往西太乙宫而去。此时正艳阳高照,尘埃满天,皇帝的脸色有些忧虑。


等到祈雨完毕,在往回走的路上,再回望太乙宫上空,只见天上已经有云气渐渐起来了,仅片刻间,雷电大雨齐降。而此时,皇帝还没有返回宫中。


第二天,皇帝高兴的对王素说:“多亏你才能天降喜雨啊!”并说自己昨晚在雨中焚香拜谢上天,直到半夜,以致全身都被雨湿透了。


王素见皇帝事天如此恭畏,也非常高兴,劝皇帝要注意身体,皇帝说:“我当时想,如果再不下雨,就拿我的身体来当祭品,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君臣都能如此心系百姓,以至诚、敬畏之心来侍奉上天,上天怎么会不被感动呢?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历史故事:亡灵借体退赃,坚持操守清白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七日】这是一则在明代轰动朝野的“还魂退金”的故事。毛吉(约1426-1465):字宗吉,明代进士,任刑部广东司主事。该司归锦衣卫管辖,但毛吉秉公执法,不畏强豪,对锦衣卫中的犯罪者同样严惩不贷。


有一年,敌军来犯,凶猛异常,官军兵败如山倒。这时毛吉挺身而出,大声疾呼,以阻止官兵溃逃。他的下属劝他避敌自保,毛吉严词拒绝。在敌众我寡之际,他英勇顽强,力竭遇难。过了八天,人们才找到他的尸体,但见他的面貌栩栩如生。


毛吉受命于危难之时,出征前,上峰犒赏将士,他交给余文管理这笔钱,到他战死时只用掉十分之三。余文感念毛吉家境清贫,便将剩余的这笔犒赏金,交给毛的家仆,以便归里治丧。


这天夜里,那个家仆的妻子,忽然端坐到厅堂,用毛吉办公时的姿势和声音,对手下人发话说:“快去请夏宪长来!”全家人对她的举动大为震惊,赶忙报告广东按察史夏宪长。夏赶到毛家,她向夏起身作揖,迎客的姿态也跟毛吉生前一样,夏宪长也很诧异。她向夏宪长说:“我毛吉身受国恩,不幸死于贼手。如今余文把剩下的犒赏金交给我家 ,此事虽无帐可查,但使我在九泉之下蒙受玷污,我不愿贪占公款。请你尽快帮我把这笔钱归还公家,勿污我!”话说完后,家仆的妻子倒扑在地,过了一会才苏醒过来。


夏宪长且惊且佩,迅即将该款收回交官入库。事迹载于《明史》。


毛吉为国捐躯,一生廉洁奉公,可歌可泣。他死后尚且急于退赃,可见在阴曹地府,也是以奉公守法为荣,以贪赃枉法为耻。并且善恶有报,一切都是要算总账的。


有人问道:“那些污吏,死后都明白了恶有恶报的道理,他们为什么不还魂退赃?”应该说:他们没有这个机会了,也没有这个福了。毛吉蒙赃是被动的,并非本人有意为之;那些贪官污吏,他们的赃款赃物,哪个不是主动掠夺而得?他们如虎似狼,贪婪无耻,其心可诛,人怨 天怒 ,他们一旦寿限到期,立即便下地狱,遭受其应得的酷刑严惩。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奉劝世人皆为善,生生世世心坦然。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害人减寿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七日】孙亮是合州的都吏,有一天,他看到阴间的使者前来追捕他,孙亮说:“看相的人说我能活到七十三岁,我现在才六十二岁,你们是不是追错了?”


使者说:“你干了三件不为人知,应受天谴的事,所以才削减去你十一年的寿命。你同县人马清打官司时,本来理由正当,你却不秉公办事,故意冤枉他,这减了你三年寿命;公差孙侑本无过错,你为讨好太守,编造说他的坏话,结果使他受到责打,因此又减你三年寿命;你的姨母骂你,你就把他推倒在地使其受伤,这减了你五年寿命,所以你的寿命现在已经尽了。”


孙亮听了,使者说的这些事都的确属实,自己真的无话可说,便一命呜呼了。


不要以为做了坏事没人知道,就能够欺瞒上天。要知道天理昭彰,善恶必报,伤害了别人,做了违背宇宙特性“真善忍”的事,就一定会受到恶报,小到失德招祸,甚者福禄寿命被削减殆尽。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逆境造就成功者


二零零六年九月二十八日】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原文意为孟子说:“舜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从筑城的奴隶中被提拔出来,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提拔上来,管仲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从海边隐居地被王提拔上来,百里奚在贩卖奴隶的市场上被秦穆公赎身并举为宰相。所以说,上天要把重任降临给某个人的话,一定会先磨砺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身体,让他穷困,让他事事不能如愿。以此来触动他的心灵,考验磨炼他的忍耐性,以达到增强和提高他(未来 担当重任)的能力。”


古时许多有大志者,都是在逆境中磨砺出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而终成大器的!他们虽身处艰苦恶劣的环境,但却以非凡的意志和忍耐力,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动摇。从而流芳千古,为历代世人所传颂并引以为榜样,激励着逆境中的人们不断去战胜一切艰难困苦,赢得最后的成功。


而在修炼界,历史 上像释迦牟尼佛 、耶稣、密勒日巴 佛,他们为了宇宙的真理而舍尽了自己的一切,所体现出来的惊人意志和对真理坚如磐石的信念,更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引以为楷模!


自古以来,在人世间要成就一番丰功伟业,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而要修成一个超常的伟大觉者,更须具备非凡的毅力和勇气,能吃苦中之苦,能忍难忍之事,才能迈向最后的成功!正如马尔巴上师对闻喜(密勒日巴佛)所教诲的:“一个人没有勇气是不能修法的,你却像是一个有毅力能精進的人。即生成佛或不成佛,完全要看你自己 的精進如何。”(《佛家人物参考材料•密勒日巴佛修炼故事 》)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宽恕谅人 人人敬重


二零零六年九月三十日】唐朝人任迪简,是京兆万年人。考中进士后,在天德军使李景略那里任判官。


有一天,李景略在军中宴请宾客,结果任迪简迟到了,所以被罚要饮一大杯酒。可侍吏在倒酒时,不小心将醋当成酒,给任迪简整整倒了一大杯。任迪简刚放到嘴边,已经尝出是醋了,但想到李景略平常严厉苛刻,如让他知道此事,那个倒错酒的侍吏肯定性命难保,于是自己便硬是把那一大杯醋全喝了下去,帮助那个侍吏掩盖了过错,又找借口说这酒太淡了,请求李景略另换酒。


任迪简回家后,接着就病倒了,咯血不止,但仍没有把此事外传出去。后来军中将士不知怎么知道了,都被感动的流泪,李景略也深受感动,便没有去责罚那位侍吏。


谁能永远没有过错和失误呢?善于去理解和宽恕他人的过失,这是胸襟宽广的表现。正是因为任迪简宽宏大度,能够宽恕和原谅他人的过失,因此受到了军中上下的敬重。在李景略去世后,将士们纷纷请求让任迪简为主帅,德宗听说了此事,授任他为丰州刺史、天德军使,后升任御史大夫、散骑常侍,直至工部侍郎,追赠刑部尚书。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感德推功


二零零六年十月一日】隋末唐初,曹州离狐有个叫徐世勣的人,又名徐勣,后来因为他“感德推功”,而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氏,改名叫李勣。


原来徐世勣曾是魏公李密手下的左武侯大将军。武德二年,魏公李密因兵败王世充而归附于大唐,徐世勣仍驻守在旧地。


有一天,他对长史郭孝恪说:“现在魏公已经归附大唐,这里的人和土地都归魏公所有,我如果自己上表献给朝廷,这就是利用主上的失败,来为自己邀功,以求换取富贵,我视此为耻辱。现在应该把州县的所有土地和户口等整理登记造册,然后全部呈交给魏公,让魏公自己献给朝廷,这样就是魏公的功劳了。”


决定后,徐世勣便派出使者前去给李密送信。使者到后,唐高祖李渊听说没有要上表的奏章,反而只有要呈送给李密的信件,因此感到非常奇怪,使者无奈只有如实相告,将徐世勣的真实想法上奏李渊。


李渊听后,高兴的说道:“徐世勣感念恩德推让功劳,真是位忠纯厚道的臣子啊!”于是授徐世勣为黎阳总管,莱国公,不久又加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氏。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大度有量


二零零六年十月五日】唐朝人夏侯孜,字妤学,亳州谯人。他年轻时曾与王生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王生在当时很有些名气,两人落榜后,结伴一起到京西的凤翔游玩,住在凤翔节度使的馆舍中。有一天,节度使的从事宴请大家,酒酣之后,从事拿出骰子开玩笑说:“两位秀才如果明年能够登第,就掷个“印堂”出来。”


王生平时颇为高傲自负,他生气的说道:“我确实浅薄,但也不至于同夏侯孜同年登第吧!”说完生气的走了。


第二年,夏侯孜登第,累官至宰相。而王生却始终没有中榜,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夏侯孜到河中时,王生的儿子偶然看到了父亲与夏侯孜以前的书信,可他却并不知道父亲以前曾当众取笑过夏侯孜,便拿上书信去找夏侯孜办事。


夏侯孜见了书信后,知道了是王生的儿子,他胸襟大度,并没有去计较先前的往事,只是问明什么事后,尽力帮助解决。


人们知道后,都说夏侯孜是位大度有量的人。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正直重义 守节知足


二零零六年十月六日】李纲,字文纪,观州蓨人。为人豪爽正直,推崇风骨节操,很重义气。


南北朝时,李纲任齐王宇文宪的参军事,后来宣帝准备杀宇文宪,特地将李纲等这些宇文宪身边的人召来,让他们编造罗织罪名诬陷宇文宪,但李纲誓死不屈从,没有昧着良心说以求开脱自己和邀功请赏。宇文宪最终被杀,此时,他生前身边的大小官吏都躲的远远的,只有李纲亲自去用车子运回尸体,并且扶着棺材嚎啕痛苦,安葬后方才离去。后来,宇文宪的女儿寡居,李纲总是尽力去接济帮助她,宇文宪的女儿视其为亲生父亲一样。


后来李纲在隋朝太子身边任洗马,杨勇荒淫无道,李纲多次苦心规劝,他都拒不采纳。后来隋文帝废掉了杨勇的太子之位,并且严厉谴责杨勇身边的官吏,这些人没人敢说话,只有李纲说道:“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太子才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太子资质中等,如果能让贤良的人辅佐完全可以从善,继承皇业了,如果让不肖之徒引导,就会从恶,为什么总让那些擅长歌舞的仆役和小人每天待候在太子身边呢?这难道是太子一人的罪过?”隋文帝听后,惋惜道:“是朕的过失啊!”见李纲如此正直敢谏,便授任他为尚书右丞。


当时杨素等奸臣掌权,李纲始终不肯曲意逢迎,因此受到杨素等人的仇视,多次加害侮辱他,几乎把他置于死地,可李纲仍旧一如既往的坚守自己的原则。

曾有精通占卜预测的人对李纲说:“你会担任卿相,但要等改朝换代后才能如愿。”并告诉他:“做官不知引退,最终会因为不能胜任而身败名裂的。”李纲于是便隐居了起来。


后来改朝换代,大唐立国,李纲進京拜见唐高祖李渊,李渊敬重他的贤良正直和气节,所以非常重用他,先后授为礼部尚书、太子詹事。李纲起先在东宫辅佐太子建成,但建成渐渐开始疏远贤良,亲近奸臣,李纲進谏无果后请求退休,李渊生气的骂他:“你能去给何潘仁当长史,却羞于给朕当尚书吗?”李纲叩头说:“何潘仁是个贼帅,志在残杀,然而臣每次進谏他都能停止,任他的长史,所以心中无愧。陛下现在大功告成,常常自以为是,臣的话就象拿石头扔進水里,我还敢久任尚书吗?而且臣侍奉东宫,太子又不听我的劝告,所以要上交官印。”李渊拒绝说:“朕知道你是个正直的人,希望你自始至终都能辅助我的儿子。”后来建成越来越不成器,李纲再次坚持请求退休,李渊无奈只好解除了他的尚书之职,但仍非常尊敬他。


后来太宗登基,把李纲任为太子少师,让他辅佐教导太子,并且每次临朝听政,都会让李纲、房玄龄、王珪陪同坐在身边。


李纲一生,正直为人,以义待人,不曾因胁迫和私利而改变初衷,但求问心无愧。他虽居高位,但乐天知命,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所以在任职期间,曾多次称病辞职归隐。自李纲起,李家五世同居,他的两个孙子也都因为舍生取义而闻名于世,为人们所称道。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尽人事听天命 君子坦荡无愧


二零零六年十月七日】陈良谟,字士亮,鄞人,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大理推官。


陈良谟年轻时,有一次到江西广德游学。他的同学张司训对他说:“归安的武大尹一定是今年秋考的主考官,我介绍你去拜见他,这样你在考场上就能得到他的照顾了。”


陈良谟随声附和着走了出来,心想:考的如何那是各人的命运,用这种不正当的方式来谋求功名,这只会让有识之士瞧不起。于是便以自己身体不适为借口,没有去拜见武大尹。这可真是君子坦荡荡,但求无愧于心。


秋考到了,陈良谟及第,而选中他的正是主考官武大尹。


由此看来,陈良谟及第乃是其命中注定,而他当初如果去求武大尹照顾,虽能同样及第,但毕竟两人都留下了不可视人的污点。要知道人的一生皆是命中注定,命中没有的,任其再如何争抢也难得到,如果真把属于别人的东西抢来了,那么就要伤人造大业,他日还要偿还。反之,如果能以一种敬天知命的态度去待人处世,“尽人事、听天命”,这才是智者之举。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平冤积德 子孙显贵


二零零六年十月八日】明朝人商辂的父亲曾在严州做府吏,他常常劝同事们要奉公守法,不要冤枉害人,官员们都听从他。所属各县凡是有囚犯押解到严州府,只要有冤屈的,他一定替囚犯申诉,救助他们,许多人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一天夜间,太守远远就看见府吏的家中有光亮闪烁,过去查看,并不是火光,因此颇为诧异。


第二天早上,太守问府吏昨夜家中发生了什么事,府吏说:“我家 生了一个儿子。”太守联想到昨夜的奇异光亮,心想商家必定生了个贵子,待满月后,特地让府吏抱来让他看看,又惊奇又羡慕。


府吏家生的这个孩子就是商辂,字弘载,号素廷,正统十年,他连中解元、会元第一,继而又殿试夺魁,连中三元,这在明朝三百年来只此一人,商辂后历任三朝内阁重臣,官至吏部尚书,人称“三元宰相”。


商家子孙有如此成就,人们都说是其家父当年替人洗刷冤屈,广积阴德的缘故。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历代史料典籍证小人真实存在


二零零六年十月八日】法轮佛法创始人大师在《巡回 讲法》讲过:“大体上在这个地球上的一亿年中分两个大的时期,五千万年为一个时期。前五千万年是大人、小人、中人同时存在的时期。大人平均五米高;中人就是现在我们今天的人类,平均不到两米;小人呢只有几寸高。当时神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同时造出这三种人出来呢?因为要试验这三种人哪一种人适合于在地球上生存到最后那一步,适合于得法。………不是一下淘汰的,是五千万年以后开始渐渐在历史 上淘汰的。大人最后在我们视线中消失是上两个世纪,也就是两百多年前,大人才最后的看不见了;而小人在七八十年前,还有人看见过,是到了近代以后才绝迹的,也不是都没了,有的去了其它空间,有的去了地下。他们知道是属于淘汰人,所以不和现代人接触。”


以下是历代史书、史料和典籍中关于小人的一些记载,粗略按作者朝代先后排序。


《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有小人国,名靖人。”《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载“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又写道:“有小人,名曰菌人。”《山海经》海外 南经记载“周饶国在东,其为人短小,冠带。”


《国语》鲁语中记载:“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数之极也。”韦昭注:“焦侥,西南蛮之别也。”


《列子》汤问记载:“从中州以东四十,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


《管子》记载:“‘庆忌’者,其状若人,其长四寸,衣黄衣,冠黄冠,戴黄盖,乘小马,好疾驰,以其名呼之,可使千里外一日反报。”


旧题西汉东方朔撰《神异经》(张华注)称:“西海之外,有鹄国焉,男女皆长七寸,为人自然有礼好经纶,跪拜,其人皆寿三百岁,行如飞,日行千里,百物不敢犯之,惟畏海鹄,过辄吞之,亦寿三百岁,此人在鹄腹中不死,而鹄亦一举千里。”又“西北荒中有小人,其君朱衣黄冠,辂车乘马而出。人遇其出,抓而食之,其味辛。能识万物名字,杀腹中三尸虫。”


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第六十三括地志云:“小人国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时,惧鹤所食,大秦卫助之,即焦侥国,其人穴居也。”


西汉郭宪《洞冥记》卷二记载:“勒必国,人长三寸,有翼,善言语戏笑,因名‘善语国’。常群飞往日下自曝,身若热乃归。饮丹露为浆,丹露者,日初出有露汁如珠也。”


西汉《汉武故事》记载:“武帝时,东郡献短人,长五寸,上疑其山精,常令案上行。”


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中记载:“池阳县有小人景,长尺余,或乘车马,或步行,操持万物,小大各相称,三日止。”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对此也有记载。


晋朝张华《博物志》卷二记载:“东方有螗螂,沃焦。防风氏长三丈。短人身九寸。远夷之民雕题、黑齿、穿胸、檐耳、大足、岐首。”


晋朝葛洪《抱朴子》仙药记载:“行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肉芝也。”


晋朝陶潜《搜神后记》卷七记载:“会稽盛逸,常晨兴,路未有行人,见门外柳树上有一人,长二尺,衣朱衣朱冠,俯以舌舐叶上露。良久,忽见逸,神意惊遽,即隐不见。”


晋朝郭义恭《广志》卷上记载:“东方有人长三尺,君长出行,导卫威仪,有若中国 人,又有小人如蝼蛄,手撮之,满手,得二十枚。”(《太平御览》卷307引,又见《玉函山房辑佚书》)


魏晋南北朝时刘敬叔《异苑》卷四记载:“晋陵韦朗家在延陵,元嘉初,忽见庭前井中有人出,齐长尺余,被带组甲,麾伍相应,相随出门,良久乃尽。”


南北朝时祖冲之《述异记》记载:“魏时,河间王子充家,雨中有小儿八九 枚堕于庭,皆长五六寸许。自云:‘家在海东南,因有风雨 ,所飘至此。’与之言,甚有所知,皆如史传所述。”


唐朝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八记载:“焦侥国人长尺六寸,迎风则偃,背风则伏,眉目具足,但野宿。”


宋朝李昉《太平广记 》卷四百八十二引《博物志》记载:“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一寸,其君朱衣玄冠,乘辂车,马引,为威仪居处。人遇其乘车,抵而食之,其味辛。终年不为物所咋,并识万物名字。又杀腹中三虫,三虫死,便可食仙药也。”


宋朝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汉武帝与群臣宴于未央,方食枣,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诉。”不见其形,寻觅良久,梁上见一老翁长八九寸,面目靸皱,须发皓白,拄杖偻步,笃老之极。”“幸瓠子河,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前梁上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甚鲜,皆长八九寸,有一人,长尺余,凌波而出,衣不沾濡,或有挟乐器者。帝方食,为之辍膳,命列坐于食案前。”


元末明初时陶宗仪《辍耕录》记载:“海外有名靖人者,亦长七寸,然皆露处,不闻其有城郭也。”


明朝王同轨《耳谈》卷一记载:“万历己卯,严州建德县有渔者获一鳖,重八斤。一酒家买之,悬于室中,夜半常作人声。明日剖烹之,腹有老人长六寸许,五官皆具,首戴皮帽,大异之。以闻令,令以闻郡首杨公廷诰。杨时入觐,命以木匣载之,携之京师。诸贵人皆见,皮冠宛然逼真,无毫发不类。”卷十五记载:“何仁仲兄,于嘉靖乙卯赴试鄂城,见一丐者将茶盘捧一小人,云自江干拾得者。长尺余,如猴状,面上五官毕具,须发半白,手足衣裙与人无二。朝夕饮水食米与饭,惟声似鸟雀,未之能辨。丐者以此乞食糊口,赴试诸儒无不见者,岂小人国之遗耶!”


明朝李文凤《月山丛谈》记载:广西思恩县近村树杪,有二人约长一尺五寸,武人装束,白竹缠,芒罽(草鞋),其行如飞。此当是赤虾子之类,盖闽粤皆有之。”


明朝于慎行《谷山笔塵》卷十五记载:“万历甲戌,甘肃筑城,据地得小棺千余,皆长尺许,其中人皆不腐,衣裳颜色一一可辨。京师多有知之者,第不知其故,共相愕骇。”


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卷五记载:“短至三尺,时时有之,即衣冠之间或一遇。余在闽中,见一人年三十余,首如常人,自项以下才如数月婴儿,弱不能行立,髡首作僧,坐竹笼中舁之,能敲木鱼诵经,然此乃奇疾,不可谓之成人也。万历甲戌,甘肃掘地得小棺千余,皆长尺许,其中人颜色如生,不知何种人也。”


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八记载:“尝闻人言:今上初年,宁夏修城,掘墓稍深,得小柩数千,皆长尺许。发之,有男有女,亦有仕宦绯袍进贤冠。如今世服饰,无一作古昔装者。予笑以为诞。后偶与李本宁先生谈及,云此余宦彼中所目睹者,即命锸工日掩之,以事太缓,不敢闻之朝耳。又隆庆间古长城圮(毁),露出小棺无数,俱长数寸,开之衣冠俨然。有一僧棺,中有梵字小经一卷,一妇人棺,题铭旌曰:‘王某妃之柩’。此徐宪使名节者亲见之,以语王太仓相公,王以语王损太守而纪之者。王麟州太常又亲见徐公面谈。而笔之杂纪,爞州又别记之。二事俱在近时,诸公俱非妄语者。岂僬侥国果在中土,抑造物狡狯,作此伎俩博笑也?此虽在六合之内,亦存而不论可矣。”


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七记载:“又红毛舶至,常以白小子赠人——长仅尺许,面与手足皆白如雪,独发绀耳。见人辄能脱帽跪拜,语甚细,咿嘤不可辨。云:‘小人国所产男女皆然,不能耕种,有自然粉豆取时可以饱云。’”


清朝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中记载:“康熙三十一年五月,外国贡小人一,其长二尺余,面目肢体与人无异,似四十许人,四译馆为制小人衣冠,启奏进上。此人手持小伞蹒跚而行,伞式与中华同,人故嬲(戏弄)触之,辄吱吱作响如猴,观者塞路。”


清朝《熙朝新语》记载:“‘僬侥国曾遣使人贡,其使乌纱绛袍,后拥曲柄小伞’,然尚长如五岁儿不闻其如是之小也。藐矣么么!其所谓小人之尤者欤?”


清朝王椷《秋灯丛话》卷十三记载:“予从侄某,于济南旅店见有持小木龛者,蔽以红幔,招摇索钱。欲观者投钱毕,始启幔呼之。乃一矮人,长六寸许,颌下垂白须数茎,道装朱履,徐步而出,声咿喔若蝇鸣,不可辨诘,以手挥之,仍退人。”


清朝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五记载:“山西兴县,去城十里许有一洞,洞中有二小人,长尺许,衣似树叶,时出洞门坐,立冬即罕出。


清朝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二十记载:““莱人张允恭,明天启壬戌进士,为南阳守,治河,役夫夜宿岸侧,闻桥下每夜有哭声,共伺之,乃一巨鳖。因置铁镬烹之。忽镬中人语曰:‘勿杀我,我当利汝。’众惧,益烈其火,少顷,无所闻,启视之,鳖已死。剖腹得一小人,长数寸许,眉目宛然,以献于守。携之归,识者谓,即管子‘涸泽之精,名曰庆忌’是也。康熙壬子岁,济南人炰鳖,亦于腹中得小人。……人多见之。”卷二十四称:“丙寅春,长山之苑城周村间,有短人,长可尺许,须眉手足皆具,能按拍而歌。问之,云:‘年三十余矣。’岂巨灵僬侥之类耶?”


清朝王士禛《居易录》记载:“德州兵器库自明季扃穀久,顺治初,开视之,于室奥壁下见一短人,身才尺许,形老翁,遍体有毛,左膝长跪,左手垂而拳右,足履地,右肘拊膝而手承颐,须发白,攒眉闭目,若悲苦之状,顷之,雷电绕屋,失所在。”


清朝宣鼎《夜雨秋灯录》记载:“树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长仅七八寸,有老幼男妇、妍媸尊卑之别,肤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系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与人称。……惊视之,见枯树最高处,有小城郭,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门大启,小人约千余,联臂而出。摇旗一呼,各树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听号令。其中有年轻者,面目端正,束发紫金冠,双雉尾,银锁甲,骑拳大鸡雏,指挥如意,口喃喃不知作何语……”


清朝袁枚《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卷九记载:“乾隆四年,山西蒲州修城,掘河滩土,得一棺,方扁如箱。启之,中有九槅,一槅藏两人,各长尺许,老幼男妇如生,不知何怪。”


清朝赵尊客《榆巢杂识》卷下记载:“郭罕,距叶尔羌马行四十日,其人短小,男女皆长二尺,魁梧者亦不过三尺,其余物产亦小,羊高八九寸,麦颗大如芝麻耳。”又记载:“红柳娃,产塞外山中,乃焦侥之民,并非山兽。色泽肤理明秀,端正如三四岁小儿。每折红柳为圈,戴之而舞。其声呦呦,或至行帐窃食。为人掩得,辄泣涕拜求去,不放之,则不食死;放之,则且行且顾,俟稍远乃疾驰。颇不易见,亦无能生畜之者。闻之河间师云。”


清朝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卷三记载:“乌鲁木齐深山中牧马者,恒见小人高尺许,男女老幼一一皆备,遇红柳吐花时,辄折柳盘为小圈,着顶上。作队跃舞,音呦呦如度曲。……邱县丞天锦,因巡视牧厂,曾得其一,腊以归。细视其须眉毛发,与人无二,知山海经所谓靖人,凿然有之。”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5年2月13日星期五

美国牧师:神韵美得令人“震惊(图)



RonaldRein牧师和太太Marlene赞叹完美,劝人们尽量争取去看神韵 ,也准备在他脸书上宣传神韵。(陆查理/


(大纪元记者陆查理底特律报导)2015年2月12日晚,美国神韵国际艺术团 于密西根州篮星城的沃顿中心(Wharton Center)的第二场演出 在观众热烈掌声中落下帷幕。神韵演出 精湛非凡的技巧、美妙华丽的色彩及传达的充满精深内涵的信息,都令观众赞叹不已。


Ronald Rein先生是位退休牧师,创立了Pinckney市最大的教会。看完神韵他和太太Marlene对神韵赞不绝口:“神韵太惊人了,太美丽了,无论是舞蹈,音乐,天幕,歌唱家的独唱,节目主持人的讲解,我们完全被征服,没有一点点保留。”


他说他看别的演出,总有这一点或那一点的不足和遗憾,神韵则没有一点点的缺陷。


作 为职业牧师,Rein先生首先谈及神韵节目里神佛的内容:“我看到节目里那些有神佛的故事感觉很好,很能跟我们西方的教义联系起来,比如创世主的概念,创 世主降临人间,天堂才是我们真正的家等等。虽然中西方的信仰有不同的名词,但实际他们有很大的共性,这一切和我有共鸣,我一定要去让更多的人来看神韵。”


他的太太Marlene是退休的高中教师,她透露说:“我们的老同学上星期在底特律歌剧院看了神韵后,马上电话要我们来看神韵。我们还奇怪他们如此强烈的口气,现在我们明白了。”


Rein牧师惊讶于神韵女演员身体超级柔软,男演员的各种高难度翻腾跳跃的技能。他的太太非常喜欢演员的面部表情,更惊讶于女演员穿的长裙竟然能旋转和翻腾。


Rein牧师说:“神韵让人尊重中国 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不像当今的这个样子。我们为神韵目前不能去中国演出而感到悲哀。”


他回顾自己在看演出时的体验,就一句话“震惊”,他说他要对朋友和教会的成员说:“如有你有一线机会,请一定来看神韵。你看的时候会感觉非常美好。我会在我的脸书上呼吁大家来看神韵。”


责任编辑:林慧心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2015年2月11日星期三

【传统文化】拾金不昧匾


二零零六年十月八日】安贤贤出生于清朝光绪年间,河北省赞皇县北街人,长大以后嫁到了南关姓郑的人家。安氏从小心地善良,敬佛行善,尊老爱幼,是出了名的大好人,民国年间,她的门前曾挂过三个匾,一个是贤孝匾、一个是拾金不昧匾,还有一个是合乡匾。合乡匾是说乡亲们没有一个不和她和睦相处的,人人敬佩她,是个大好人。


特别是拾金不昧,民国初有一个山西商人把全年经营的一千多块大洋钱装在布袋里放到毛驴身上,准备回山西老家过年,可是转眼间毛驴驮着钱跑了,可把那个山西人给急坏了。


那头毛驴后来跑到了安贤贤家里,她一看有一头毛驴驮着个袋子跑进来了,她就到门口四处看了一下,“怎么没有人呀?”他把毛驴拴了起来,打开袋子一看装了许多洋钱,就赶紧喊大儿子让他写告示贴到了四个城门,怕有人冒来领钱,所以告示上只写了一头驴,没有写钱。


山西商人看到告示找到安氏家里一看果真是自己的,准备领走。安贤贤问他驴上面驮着东西没有?山西人说:“这驴都丢了,钱还会有吗?”安贤贤一看这是真的失主,就让儿子把钱袋拿给山西人看,说:“你数数看看对不对。”失主一看钱一分也没少,感激的说要分给她一半,但是她婉言谢绝了。其实安贤贤那时丈夫已经去世了,自己和三个未成家的儿子过着艰苦的日子。山西商人不知怎样报答,就跑到大街找了一家工匠做了个“拾金不昧”的匾,挂到了安贤贤的大门上。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仁君”风范:宽厚 节俭


二零零六年十月九日】宋仁宗,名赵祯,是宋朝在位最长的帝王,他性情宽厚,节俭,善于纳谏,能够采纳他人的建议,并约束克制自己。在他统治期间天下太平,国富民强,文化繁荣,被后人称为“仁君”和宋朝的“明君圣主”。


有一年初秋的一天,有官员献上蛤蜊给仁宗,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官员说是远道运来的,仁宗问多少钱,官员说每枚一万钱,总共二十八枚二十八万钱,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俭,现在吃几枚蛤蜊就要这么多钱,我吃不下。”他最终也没有吃。


有一天早晨起来,仁宗对近臣说:“我昨天夜里睡不着觉感到很饿,很想吃烧羊。”侍臣说:“那您为什么不降旨让他们准备呢?”仁宗说:“你听说过宫中每次索取东西,外面的臣民百姓就会跟风效仿吗?我怕我开口后,下人们会每天夜里都宰杀,以备我随时之需,这样久而久之,会杀害多少生命啊!我何不忍下一时的饥饿,而避免无穷的杀戮呢?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仁君”风范:纳言克己


二零零六年十月十日】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时朝廷中为什么要设立“谏官”一职呢?就是为了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对于他人的建议和指正,要包容和广泛采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取,避免“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身的过错“不识庐山真面目”,避免固步自封造成大的损失,这就是人们说的“忠言逆耳利于行”,宋仁宗就是这样一个闻过则喜的人。


有一次,谏官王素劝仁宗不要贪恋女色,宋仁宗说:“最近王德用的确进献了美女给我,现在正在宫中,我很喜欢,就让我留下吧。”王素说:“臣今日进谏,正是怕陛下被女色所惑。”仁宗听了,虽面有难色,但还是立即下令把进献的美女每个赠送三百贯钱后,遣送她们离开皇宫。看得出来,仁宗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于是王素说:“陛下认为我说的对,也不必这么匆忙的办理,那些女子既已进宫,过一段时间再送走也不迟。”仁宗说:“我怕把她们留久了,因为情深更不忍心送走了。”


一天,仁宗退朝后回到寝宫,让梳头的太监为他梳头。太监问仁宗怀中的奏折是关于什么的,仁宗告诉他这是谏官上奏建议减少宫中宫女和侍从。梳头太监说道:“大臣家中尚且都有歌伎舞女,而且一旦升官还会增加,陛下的侍从并不多,他们还建议要减少,这太过份了!”仁宗没有答话,太监又问这个建议是否准备采纳,仁宗说:“谏官的建议,朕当然要采纳了。”太监依仗自己是仁宗身边的亲信,平日受宠,便说:“如果要采纳这个建议,那就把我第一个削减了吧!”仁宗听后马上起身,命人按名册将二十九人及这个梳头的太监一起削减出宫。后来,皇后问仁宗为什么把身边多年的亲信,况且并不是多余人的梳头太监削减出宫呢?仁宗说:“他劝我拒绝谏官的忠言,我怎能将这种人留在身边!”


包拯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有时君臣之间争论激烈,仁宗即使一时生气,最终还是会采纳他的建议;有时甚至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脸上,但仁宗还是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听取建议。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口是心非 小人之恶


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二日】以前,有一个人叫任国佐,他生病很长时间还没有好,于是找来道士帮他向上天祈求平安健康。


当晚,任国佐做了一个梦,有位神人对他说:“任国佐,你一生为人口是心非,从小到大没有做过一件善事,你所犯的罪恶已经被定案了,你的死期很快就到了。”


后来,任国佐果然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口是心非,意思是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一套,心口不一,这种人在以前被称为小人中的小人,这种人事君必不忠,事亲必不孝,交友必不信,临下必不义。


古语云“天高听卑”,就是说上天神明虽然高高在上,但却能听察人世间所有善恶,据以降祸福。因此,一个人如果口是心非,即使人可能会被蒙骗一时,但在另外空间 的神佛看来那可是一目了然,任何的圆滑、掩盖和诡辩那都是自欺欺人而已。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远色重德 神目如电


二零零六年十月十三日】陆容,是明朝时江苏太仓人,字文量,号式斋,他年轻时很英俊,风度翩翩,天顺三年,他到南京应试,住在一馆舍中。


馆舍主人有一女儿,擅长吹箫,有一天晚上,她偷偷跑去找陆容。陆容推脱说自己生了病,有事请改天再来,以此把女子打发走了,并随即写下了一首诗:“风清月白夜窗虚,有女来窥笑读书。欲把琴心通一语,十年前已薄相如。”


第二天,陆容推脱说自己还要到别处去,立即离开了此馆舍。


“神目如电”说的真是一点不错,陆容的所作所为虽无人知晓,但上天很快便降下福报来彰显他远色重德的过人德行,在这年的秋试中,他一举中第。


而且远在家乡的父亲事先还做了一个梦,梦中郡守为陆家送来了旗匾,匾上题有“月白风清”四个字,父亲不明原委,将此事写信告诉了陆容,陆容看后惊讶万分。


明成化二年,陆容中進士,后累官至布政司右参政,人称“娄东三凤”之一。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