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

名人轮回:陆秀夫和南宋末代小皇帝的前世今生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石方行

诗云:

其一

由来边寇最难降,王气将钟在土邦。

可喜忠良长倚辅,君臣相守到沧江。

(引自:《宋太祖三下南唐》清 好古山人著“第51回 询国运太祖求判 泄天机陈抟预征”)

其二

湖山一梦事全非

再见云龙向北飞

三百年来终一日

长天碧水叹弥弥

(引自:北宋邵雍《梅花诗》第二节)

这两首诗最后一句都是写宋元崖山之战时的最悲壮的一幕:左丞相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赴海而死,据史料记载:当时投海而死的南宋军士有十万之众!有的后人感叹其悲壮,甚至说出:“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话。可见其悲壮程度。

陆秀夫生长在一个“天亡大宋”的时代,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巨变中,是忠君保国还是变节苟活,这就成了当时南宋朝臣们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如果人为了荣华富贵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变节投敌,那对方虽然能用你一时,但也不会真诚相待。所以后来的乾隆皇帝才下令编撰《贰臣录》,把一些投敌的明朝官僚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贪生怕死,卖国求荣”和“弃暗投明”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摆正的呢?

那咱就先看看陆秀夫的性格特点和其人生的主要经历: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秀夫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

时君臣播越海滨,庶事疏略,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每时节朝会,秀夫 俨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时在行中,凄然泣下,以朝衣拭泪,衣尽浥,左右无不悲动者。属井澳风,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 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乃杖剑驱妻子入海,即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资料来源:《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在面对选择的时候,是选择纲常道义还是明哲保身,这是区分是“卖国求荣”还是“弃暗投明”的关键。

作为一名大臣,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君主把再造江山的重责托付给一位或几位大臣,作为大臣理应“义不屈节”,尽己所能。这是对于一个正常的朝代更替时而言。那么对于纣王那种因亵渎女娲娘娘而招致妲己祸乱朝政,荒淫无道的昏君而言,再维护他,其实就是置万千黎民福祉于不顾,就是不对的了。伯夷、叔齐就是例子。他们只看重于纲常而不顾天命和百姓,那就十分的不应该。虽然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

那么作为陆秀夫和文天祥包括南宋初期的他们不是不知道宋朝灭亡是天命所归。但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的“逆天意而为之”呢?正如《说岳全传》中说的因为他们要成就几个字:“忠、孝、节、义”。用一种鲜活而生动的例子成就了这些。

陆秀夫前生是一位在洛阳白马寺修行的人,当他看到国家江河日下和中原百姓所受颠沛之苦,心生慨叹。因此执着而未修成。临圆寂的时候,他师父对他说:“既然你的心想着是国家和百姓,那下一生你就尽己所能的做吧。”此时他看到了茫茫大海,就说:“如果真是天命归北(就是来自北方的君主称王一统中华),那我入海尽忠,以慰告中土父老!”他师父见其坚决,于是安排了另外一位神仙身边的童女转生成那时的小皇帝。因为这位也想来转生,而且想当皇帝,但又不想当的过长,于是就促成了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位小皇帝蹈海赴国难的慷慨悲歌

也是因为时局按照先前定的剧本,两个人演的很默契,在一起魂归上苍(因为前生他们一个是修行的人,另外一位是神仙身边的女童,终了之后,不归地下的低神管辖,但他们的层次远不仅于此。)的时候,有一位更高境界的见其在南宋时期的经历,于是笑着说:将来你们在人间安稳的一起走过一生吧。只不过这次让他苦一点,女童条件好一点,然后彼此遇到,相守一生,共勉一世。

今生这位陆秀夫转生在一个山里的农村之家,自小父亲就去世,哥几个和相依为命。认识女孩的时候,几位哥哥们日子过得也非常的苦,根本无法顾及到他,此时他做买卖还赔了,他把这一切都告诉对方,并想分手的时候,女孩哭了,说:“你要饭我也和你要饭去,你租房我也和你租房住,你看怎样?!”这下子原本能说会道的他一下子没词儿了。当时他就想:凭此一句话,今生我就要好好对她!

后来他们结婚之后一起努力,房子也有了,家境也逐渐的好起来了。

其实他们那种“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忠贞,不就是来自于从前一同“崖山赴海”之缘嘛!

2015/9/30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5年9月30日星期三

宿命通功能所见:赵匡胤死亡之谜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石方行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之谜,一直以来让史学家挠头不解。正史中不是语焉不详(如:《宋史》),在不就是为宋太宗美化(《续资治通鉴长编》)很多野史说法不一,经不起推断和论证,一直是为历史上悬案。

赵匡胤,当初夺了后周的孤儿寡母的江山,后来又把南唐后主的宠妃花蕊夫人抢来纳为己有。喜欢女人,爱喝酒,这些都是遭受报应的因素。只不过因他还没有嗜杀成性,善待了后周的小皇帝母子和一班大臣,两次杯酒释兵权,善待了随自己出生入死的武将们,而留下一份阴德。

同时也因为赵光义本来也该有天命,从这个角度来说,烛影下的斧声,也是历史的必然。因赵匡胤阴德的庇佑,其后事子孙依然能当了皇帝。以致在整个宋朝皇帝中,赵匡胤和其子孙与赵光义和其子孙当皇帝的数量是相当的。

赵匡胤称帝和死亡其实都是有定数的。一切的变化都是有序的安排。据文献记载:“赵匡胤发迹前曾与一名道士来往,常相约饮酒至醉。一次醉酒后,道士以吟唱预言赵匡胤将当皇帝,醒后却推说酒醉胡言。赵匡胤称帝后两人再也没相见。十六年后的开宝九年(976年)上巳节,赵匡胤至西沼行祓禊礼,道士坐于岸边树荫下,对赵匡胤说:‘别来无恙。’赵匡胤大喜,即请至后宫饮酒欢续。赵匡胤说:‘我想请你预测一事以久,无他事,我还有几年寿命?’道士说:‘只要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晚天气晴朗,就可延续十二年;否则,即当从速安排后事。’当日夜,赵匡胤登太清阁观象,天气先晴朗而后转恶,骤下大雪。赵匡胤急忙下阁传令开皇宫端门,召晋王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于内寝对坐饮酒,并屏去所有宦官、宫女。内侍们遥见寝室烛影下,赵光义时而起座离席,露出不可胜之情状。两人喝完已是午夜时分,室外积雪已达数寸,赵匡胤拿柱斧戳雪,一边回头对赵光义说:‘好做,好做!’接着就宽衣就寝,鼾声如雷。天将五更,寝室周围寂静无声,赵匡胤驾崩,享年四十九岁。赵光义受遗诏于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

在宋朝的史书中,为了美化宋太宗继位的正当性,而突出赵匡胤暴死的说法。宋太宗后来也抬出“金匮之盟”的说法为自己正当继位找理由。这个是宋太宗继位之后假托“太后”的名义伪造的。既然是太后留下来的,那么为什么在继位之初不拿出来,而五年之后拿出来,为什么他死后不把皇位传给赵匡胤的?或者弟弟赵廷美?

今天我们就还原“烛影斧声”的真相:

赵匡胤当时自知天命所归,活不过第二天,于是急召开封府尹晋王赵光义入宫商量后事。晋王入宫,哥俩饮酒,叙旧,屏退左右,敞开心扉聊聊几十年一同征战的往事。末了,赵匡胤说:三弟,为兄征战四方,天下马上就要一统,此时我的天命已到,你辅佐我这么多年,功勋卓著,我走之后,你要继续辅佐皇子德芳,一统天下。赵光义闻听心里很纠结说:“当初在陈桥驿发动兵变的前后,是我教人散布北军(北汉和契丹)入侵的谎言,唆使军人哗变,拥戴您为皇帝,我有拥立之功。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让您把皇帝大位“禅让”给我,怎奈天下未定,时机不太成熟。今朝您已经知道您的大限已到,无论从哪个角度上来说,都应该把皇位让给我!”说完偷偷的在赵匡胤的酒杯中放入毒蜈蚣。

在此说明一个问题:这种毒蜈蚣虽然毒性很大,发作时间很短,但剧烈程度不是很大,所造成人表面上除了吐血之外,没有太大异常现象和反应。更不会导致人翻滚,或者其他剧烈疼痛难忍的感觉。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肚痛,无力,然后毒液入血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人就会在无声无息中死去。这种毒蜈蚣甚至可以制出让能安排对方什么时间死亡的效果。这是属于江湖中人的一门非常厉害和霸道的东西。后来被赵光义的那位懂医理的亲信程德玄所得到。呈给赵光义。

赵匡胤此时已经喝的很多,醉眼迷离,没有注意赵光义的这个动作。听赵光义这样一说,很是生气:“我儿子已经早已成年,这个江山是我打下来的,那当然是我儿子做呀!我儿子做完我孙子做。…”说着喝下那杯毒蜈蚣酒,此时赵光义眼见赵匡胤饮下毒蜈蚣酒,于是起身向赵匡胤请旨继位(其实是要挟),赵匡胤饮酒之后感到不适,胃里有东西乱窜并伴随疼痛,乃知其酒中下毒起身而想用手中所把玩的“柱斧”, (根据资料记载:“柱斧”,并不是用来砍人的斧头,而是一种可以把玩于手中的文具类用品,形状似一支轻巧的如意。由玉或水晶制成。君主一般用这东西在图纸上勾画,拿在手中正合适。)砍赵光义,赵光义起身离座,围着桌子走、摆手推拒,为的是不让赵匡胤砍到。

赵匡胤站立两分钟左右忽然觉得身体无力,肚痛难忍于是墩身,而且见无法砍到赵光义并进行理论,只好拿着这把“柱斧”戳地泄愤:好做!好做!(就是我让你好好做!我让你好好做!这句的意思这就如同我们在非常生气的时候说反话的情形。在诅咒赵光义死。如果赵匡胤高兴的让赵光义继位,他绝不会用“柱斧”戳地“嚓嚓”,“斧声清晰可闻”。)此时赵光义也是本能的躲避,说完太祖就晕倒在那里。此时还没有完全死亡。

赵光义见哥哥倒在地上,也是泪眼婆娑,毕竟是自己亲哥哥,风雨这么多年也不容易,这样下此毒手也是“情非得已”的事情。把他扶上龙榻,擦去嘴角的血迹,盖上被子。为了避嫌,赵光义擦干眼泪出宫回府等消息。

因为赵匡胤喝得太多了,喘气时不自觉的出现鼾声,开始很大(达到了赵光义所要达到的效果,如果赵光义走后,赵匡胤不正常,那会让人们起疑心。),随着毒蜈蚣把毒液在体内的运行,渐渐的赵匡胤的鼾声越来越小,越来越微弱,最后赵匡胤在梦中死去了。

离开赵匡胤寝宫前,他安排内线宦官王继恩随时给他提供消息,并托王继恩要打理好赵匡胤的身体和面容。(他怕别人看出赵匡胤是被毒死的),并让赵光义的亲信程德玄(精通医理)在自己的府门外等候。以防赵匡胤不死他们好再次借看病之机弄死赵匡胤。这是半夜的事情。

在五更的时候赵匡胤的侍从门发现他已经死亡,因为这个侍从是王继恩的心腹,他马上报告给王继恩。宦官王继恩随即安排心腹查看了赵匡胤的遗体,并迅速在赵匡胤身上显出异常的部份擦上特殊(和正常皮肤颜色一样)的东西,这样就把外露的一点点异常欺瞒过去了。宋皇后得知赵匡胤已经死亡,知其天数难违,也没有多想,便让宦官王继恩召德芳入宫继位,因为宦官王继恩已经成为赵光义的心腹,于是去开封府把晋王赵光义找来。

此时的赵光义根本没有脱衣睡觉,在等消息。见王继恩和程德玄一同到来,让其继位,赵光义先是客气一番,然后直入赵匡胤灵前继位。这是另一次陈桥兵变的翻版,让外界看来似乎是不得已在别人的推举之下而为之的。

赵光义毒兄篡位成功后很快改元,当时离年终只差两个月。他急什么?一般按照惯例都是原来的皇帝死了,新皇帝第二年改元。而赵光义改元的匆忙性,就说明:让别人马上认同他这个皇帝,从赵匡胤的影子下早点走出来。这也是他心虚的一个重要标志。

后来,在宋太宗的威逼下(979年,赵德昭(赵匡胤的儿子,时年30岁)自杀;981年,赵德芳(赵匡胤另外一个儿子,时年26岁)猝死;984年,赵廷美(赵光义的弟弟)遭贬,忧悸而死)。赵匡胤的遗孀死后,赵光义没有按皇后礼仪发丧。

历史是循环的。史载“北宋除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外,历任皇帝皆为其三弟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而南宋除首任皇帝宋高宗赵构为赵光义后代外,历任皇帝则均为赵匡胤的后代,其中属赵匡胤四子赵德芳后代的有宋孝宗赵昚、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属赵匡胤次子赵德昭后代的有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禥、宋恭帝赵?、宋端宗赵昰、宋幼主赵昺。”

关于赵光义的子孙怎么舍得把皇位让给赵匡胤的子孙呢?这里面其实也是天意使然:“据说南宋高宗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贬责。忽然有一天,他又改变主意,说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的‘烛光斧影’的全部情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构终于找到了赵匡胤的七世孙,1162年把皇位传给了他(宋孝宗)。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经有186年了。”

当历史上的一切恩怨与计谋都化作云烟之后,赵匡胤和赵光义又都在今生为人,长得和从前有些相像,性格中都有那种气吞山河的豪气,他们原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中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业。因为从前的恩怨所致,从而导致今生他们一碰到就心里开始赌气。开公司合作了一段时间就在矛盾重重中分道扬镳了。

这正是:

烛影斧声千年迷

正史囫囵扑迷离

今朝还原看真相

天数茫茫定不移!

一切都是皆有定数呀!

(完)

2015/9/29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文苑逸事:禽兽居之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郑重

中唐大诗人白居易,考取进士后,曾被任命为谏官左拾遗。面对朝廷的腐败和权臣奸宦的卑鄙龌龊,他不仅屡次上书,请求皇帝革除弊政,并且写了许多使“豪贵相目变色”、使“执政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的讽喻诗。昏君唐宪宗,深恶白居易僭越言事,将他贬谪到忠州(今四川忠县),当了一名架空的刺史。

当地有个大盐商薛良兴,为人刻薄,心狠手毒,吃人不吐骨头。一年秋天,薛良兴在城东修了一座占地十多亩的走马转阁楼。落成之日,薛良兴特地请诗名赫赫的白居易题匾,以抬高自己身价。

白居易来忠州后,素闻百姓暗骂这家伙(薛良兴)为“黑良心”,很想为受害百姓出出气,于是佯笑应喏,要他次日,派人来取。

翌日,薛良兴一见白刺史亲笔书写的堂匾乃“极其广大”四字,以为是赞他家房高屋大,田产无边,于是满脸得意,令大放鞭炮,高高挂起。

后来,一位熟读古书的亲戚,告诉他:“‘极其广大’乃出自《诗经》。”并附耳悄言, “《诗经》中写道:‘极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他听后,肺都气炸了,跳脚高呼:“快把那骂人匾,取下来!取下来!”

来源:新生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5年9月29日星期二

白话文与古文的根本区别 怎样解读古文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 作者:钟华人

现代人的古文解读方式都是不准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一下现代白话文与古文的根本区别,现代文与古文有两大区别:

一、现代文语法太多,太死板,像笼子一样,将现代文固定死了。古文语法很少,非常,随意而用。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是限制语言的,将语言 秩序化的。没有语法肯定不行,没有语法那就形不成词,组不成句,更成不了文章。没有语法,无法表达,只是纯粹一堆文字的胡乱堆积。所以必须有语法。

那古文与今文的语法差异在哪呢?

打个比方:法律是限制人的言行的。唯有在人心生恶,要做坏事的时候,才需要法律。

在古时候,人心很淳朴、善良,社会很高的时候,夜不闭户,路不拾遗,那个时候几乎是没有什么法律的,非常少,只有非常简单的几条王法。

而现在,人心不古,人心变得非常复杂,崇尚暴力,尔虞我诈,社会道德非常低,所以就必须制定许多的法律来全方位约束人,使人不做坏事。即使是这样, 还是不断有人在钻法律的漏洞,所以法律还在不断地增多,不断补充,最后将有一天,法律会形成一张天罗地网,将死死封住,人类将没有喘息的机会。所以现 代法律条文不计其数,以至于任何一个专业的律师和法官,都不可能记住所有的法律条文,一些律师自己犯了法自己都不知道,更何况普通人。

再打个比方:像绵羊、小鹿等这些很温驯的动物,它们不会害人,所以将它们放回无边的大自然,让它们自由生活、奔跑就行了。唯一要防范的就是它们可能会无意中伤害了庄稼,所以只需将庄稼地防护起来,不让它们靠近就行了。其它广阔的天地,任由它们驰骋。

而对于豺狼虎豹等凶残的动物就不行,就要将它们关进笼子中去。

以上两个比方,不是很恰当,所要说明的就是:法律、规定是根据被施加对象的特性而制定的。

这个原理可称为多重法则。

就像法律,它其实是建立在人类道德法则之上的第二重法则。人类自身的道德是第一重法则,它是源自于人类自身的内层法则,这个才是根本。人的一切言行 都是受人心道德所约束的,在任何法律看不见的地方都是如此,只有当人心道德不行了,不能约束人的言行时,才需要第二重法则来继续约束,就产生了法律。

第一重法则所无法约束的部分,就会溢出。这溢出的部分,就没有法则来约束了,就会胡来,失去秩序。那么就需要第二重法则来约束这溢出的部分。

所以第一重法则强大时,第二重法则就弱小,第一重弱小时,第二重就相应强大。若第一重法则足够强大,足以约束一切时,就不需要第二重法则。所以人心道德高尚时,法律就少就弱,道德不行时,法律就多就强。

古文和现代文的语法就是如此。语法相当于文章的二重法则,制约于文章一重法则的溢出部分。那一重法则是什么?一重法则就是文章的基本构成元素其本身的道。

法律的最基本施加对象是人,是制约人的二重法则,人本身的道德是一重法则。

那古文和现代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什么?这就引出了古文与现代人的第二个根本区别:

二、古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字,现代文的基本构成元素是词。将古文拆开,是一个一个的字(除典故成语外),解读古文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去读。而今文拆开,最小只能拆成一个一个的词,再拆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词虽然是由字构成的,但字和词的区别太大了。打个比方:就像原子和分子。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是它们的能量相差太大了。一小颗原子弹可以摧毁一座城市,而同样份量的炸弹,只能炸很小很小的一块地方。

古文的字和今文的词,其能量、内涵的悬殊就有这么大。

中华是道传文化,源于道,上古传说中都是人神同在的,神秘莫测,不可用人类今日之狭隘智慧去妄自揣测,当年仓颉造字时,“天雨粟,鬼夜哭”,中华文字便是如此,源自于道,高深莫测。

要了解古文的字本身所隐含的道,要解开这个字,得从这个字的源头开始,这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得查它的字源,查它的甲骨文、金文,隶书等,看它的起 源和发展演变,看它最原始的字形,看它造出时,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由哪些偏旁部首和基本元素构成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明白它的本义。

知道了本义是第一步,这是解开了这个字的道源,还要结合这个字的道统和演化去解读它后天的过程和内涵。

首先根据这个字的本义,根据它的道源,去无限拓展和引申,这就是这个字的先天内涵,是它本义所涵盖的范围,是它的能量场。就像一块磁铁一样,这块磁 铁就是这个字本身、本义,而它所引申、拓展了来的意义,就是这块磁铁周围的磁场,可延伸至无限远,越近磁力越强,越远磁力越弱,直至慢慢淡化消失。凡进入 其场范围内的,都受其磁力作用。

然后还要结合这个字的道统和演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变化,生成的一字多义,通假字等去解读。这是后天附加内涵。

个人认为:字的先天内涵才是最纯净的。后来附加的这些,其实是对字道的污染和变异,是对字先天内涵的污染、强加。但历史发展到这一步已没办法倒回去净化字义了。

就如道家认为天地万物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的,道生万物,万物中都含有道,都含有阴阳。那么这个阴阳二气就可看作是道源,看作是天地万物的本义,然 后根据这个本义去拓展,去引申,就生出了天地万物,生出了大自然和整个世界。那这个道源所生出的整个自然和世界就是它的内涵,它所涵盖的范围。

所以古文中的每个字它所拓展、引申,所包纳隐含的内涵,就是一个世界。这个字的本义、来源,就是生成这个世界的道源,这个字就是这个世界的王和主 宰。用了这个字,就牵动了这个世界,等于把这个世界引用了,这个世界有它自身的道和法则,有它自身道所生成的多姿多彩的万事万物,等于把这一切都牵用。

而现代文的基本单位是词,它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单一的,它有单一固定的指向,而古文的字的内涵,则是向所有方向无限扩散的。词是由字构成的,虽然字的内涵非常大,是一个世界,但是字一旦构成了现代的词后,就将意义和方向固定下来了,单一化了,内涵大部分都失去了。

打个比方:古文的字是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是活的。而现代文的词,就是鸟笼和鱼缸,是固定死的。古文的字可在它的能力和内涵范围之内,无所不在,任意翱游,随心所欲。而现代文的词只有一个固定的狭小空间。

所以古文的字,它本身就包纳着巨大无边的内涵和道,也就是说它的一重法则非常强大,所以它的二重法则就相对很弱小,因此古文的语法非常简单、自由,随意而用。

而现代文的词,它的意义和内涵固定住了,非常单一,自身的道法太狭隘弱小,也就是一重法则太弱小,所以二重法则就相应强大,因此现代文的语法非常庞大、死板。

以上则是古文与现代文的两大根本区别。

了解了其根本的区别后,接着就可以根据不同,制定最合适的解读古文的方案了。

儒生,从小学习古文,都是靠背、靠读,通过慢慢积累,而形成对古文的心灵感应,形成与古文内涵的对应和共振。也称作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古代的私塾老师教小孩的时候,一开始就让背,根本不讲意思,不作任何讲解,只是一味地要求背。小孩刚开始也是根本不懂,一窍不通,背熟后也不知什么 意思。但几年背下来,这种对古文的感觉就在小孩的心中不断孕育,孕育到一定的时候,当将四书五经等全部背熟了以后,就种感应就产生了,就一下子全部通了, 全部懂了。

到这个时候,再拿起古文来,就直接能够感应了,直接懂了,像第一语言一样,根本不必去通过翻译成白话来理解。

这是古人学习古文的方式,现在人学习、解读古文的方式是先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然后来理解。现在基本全部都是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对吗?肯定不对。前面说了古文与现代文的两大根本区别,古文是活的,现代文是死的。

打个比方:古文就像是一条河流里的游鱼,将它翻译成现代文以后,相当于将这条鱼抓起来,装进鱼缸中,从而丢失了整条河流。

因为古文中字的内涵是非常大的,非常宽广的,而现代文的词含义就固定下来了,是固定死的,将古文翻译成现代文,那么内涵就大部分丢失了,得到了鱼缸而丢失了河流。

我们从史料中可知道,古人读书的时候,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情不自禁,现代人不理解这些,现代人读书永远不会情不自禁地抑扬顿挫,摇头晃脑,因为现 代人根本无法体会古文的精微与玄妙。等哪一天,你能够真正感应到古文的内涵和微妙时,能与古文相通时,你也会读得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脑,心中生出莫名的喜 悦。

古代儒生学习古文,那是经过多年痛苦的积累和孕育,才能达到相通、豁然开朗的。现代人根本没有这个时间去从头积累、孕育,对古文又理解不了,而翻成白话,内涵又都丢失了,变得枯而无味。

那现代人应当怎样解读古文?

这里有一个比较取中的方法,且称其为会意法。

读通古文首先必须明白“两境”。

何谓两境?其一曰语境,其二曰意境。

语境就是古文通篇文字所表达的整体意思范围以及作者写文章时所处的环境。意境就是古文背后所表达引申出的内涵。

打个比方:古文是河中游鱼,那语境就是河流,游鱼虽然是活的,但无论怎么游,都不可能游出河去,河是它的范围。所以古文文字所表达的内涵虽然无限宽广,但不可能超出语境,在语境范围内的内涵都可保留,超出语境的内涵都得舍出。

如果顺着这条河流一直追寻下去,可能会发现世外桃源,河流流入桃源中消失。或者追寻下去,会发现河流最终流向了大海。这个桃源和大海就是古文的意境。

古文的表达和内涵,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并不是每篇古文都有意境,也并不是每篇古文的意境都像大海一样沉长高阔、广袤无际。这取决于写文章的人的层 次和境界,取决于他的智慧和容量。如果作者的智慧和容量像大海一样广袤无边,那么他写的的文章内涵和意境就是无边的大海。如果作者的容量和智慧,只有鱼塘 那么大,那么他写出的文章内涵最大也只能是鱼塘,这只与作者的修为境界有关,与古文无关。

也并不是内涵如大海的文章,人人都能读出整个大海来。这取决于读者的智慧和容量,只与读者的修为境界有关。如果读者的智慧和容量只有鱼缸大小,那么意境如大海的文章,他只能读出鱼缸来。因为他只有这容量,内涵再大,他顶多也只能舀出一鱼缸的海水来。

所以古文的解读非常重要,我发现现代人解读古文尤其是那些圣人的经典,都是把大海装进了鱼缸里,而且将这当作了全部大海。

所以古文要用会意法来读,那什么是会意法呢?

前面说了,古文是河流的游鱼,如果翻译成现代文来解读,就相当于将鱼抓起来放进鱼缸中,丢失了整条河流。

会意法就是,饰意于鱼钩。然后将鱼钩投入河流之中,鱼就上钩了。

所以必先弄清语境。语境就是河流,游鱼再怎么遨游,都不可能游出河流。弄清了河流后,再在河流中放钩,这就是会意,鱼自然就上钩了。所以会意,先必了解语境,正如,如果在后院的水井中放钩去钓河鱼,这肯定是不行的,会错意了,钓鱼必先摸清河流的范围,再来投钩。

会了意,鱼钓上来后,那么这篇古文的表面意思和内涵就明白了,语境就清晰了起来,就知道了这条河流的来源和流向。再顺着这个河流去追寻下去,可能就找到了神秘的世外桃源或广阔无垠的大海,这就是河流的意境。

所以会意法读古文,其实就是通过钓出活鱼,来钓到整条河流的和河流背后的整个大海。

现在举个例子,以会意法解读一下《中庸》的开篇第一句:天命之谓性。

第一步了解整篇的语境和成文环境,这个写出来太长了就在此不提。然后在这个语境范围内垂钩。

通篇语境了解好了以后,就知道了钓鱼的大概范围了,这时就可以下钩垂钓了。

但在下钩之前必须得先下饵,将鱼引过来。那鱼饵在哪?鱼饵就是先将这句古文的本义翻译成白话,不作任何修饰,直翻,表达出最纯真简单的本义就行。然后再回过头来,将这段白话文投进语境范围内引鱼。

这句翻译成简单直白的白话就是:天生的称为本性。

现代人读古文到这一步就算是完了,这样古文的内涵就大部分丢失了,非常可惜,变成了枯燥无味的白开水。

而会意法解读,到这一步只是刚下好了饵,接着还要用这鱼饵和鱼钩去把鱼钓上来。

怎么钓?得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字眼来,也就是得找出这句话的灵魂,这句话能不能活,全靠它,它就是游鱼。我们找了一下,发现这句话的字眼是“天命” 二字,这就是这句话的游鱼,得钓它。有的一句话中只有一个字眼,而有的可能有几个字眼,这个一般人凭感觉就能分辨了来。接着就是往这个字眼里下钩钓鱼。

怎么钓,最关键的时候到了,到了这一步就是考验钓鱼者的技术和方法了。

得先将这个字眼拆开,拆成最基本的单位――字,“天命”可拆成“天”与“命”。接着就是一个一个地去解这些字。

怎么解?得查这个字的来源,和道统,查它的造字,查它最原始的字形,查它的甲骨文。再将原始字形拆成零散的偏旁部首,再将这些零散的部首组装起来,这时这个字的本义和道源就明白了。我们来查一下“天”字。甲骨文的天“ ”,是在大“ ”的顶部加一圆圈 。 《说文解字》中说: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查到了字源后,就知道了“天”字的本义了,表示高处,至高无上,这就是“天”字的道源。

然后我们再来引申、拓展。

从至高,我们可以引申拓展出,:

一、 空间上的至高,如天空。又可进一步延伸,拓展出方位上的至上,如天头。
二、 时间上的至高,即元始、初始。如先天。
三、 层次、境界上的高,如天国。
四、 地位的至高,即帝王。如天子。
五、 并由时间、境界、地位以及其它意识形态上的高,模糊拓展出生育万物大自然和主宰人类的神,如天工、上天。
六、 引申扩展出一切能存在于意识形态中的全方位的至高,至理想状态。如天道、天人合一。
七、 还有介于一至六之间,没有明显概念边界的模糊内涵,或在一至六之外,人类还没有涉足到的内涵,这部分称为未知内涵,有待人类去拓展等等。

这样引申拓展下去,“天”字的内涵已扩展到整个宇宙了,全方位了,这就是“天”的先天内涵,也就是“天”的道所生出的世界。

然后我们接合语境来筛选,将语境之外的内涵都舍掉,语境内的都保留。最后我们完全舍去了一和四。全部或部分保留了二、三、五、六和七的未知内涵,并将它们都结合在一起,模糊其边缘概念,留下神意所在。

这样就将“天”字会了意了,“天”字钓上来了。

接着钓“命”字。用同样的方法,不再重复。

最后得出“命”字保留的部分内涵有:造化、由至高者制定。

这样将二字结合起来,内涵就出来了,这句话就活了。

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来解读古文。简单点来说,古文是活的,如果想从A点达到B点,对古文来说,它是没有路的,是活的,它只有起点和目地,没有固定的路,但哪都是路。而现代文就是一条固定的路。

会意法读古文,就是先走出一条固定的路,走出这条固定的路目地是明白起点和目地所在,找到根本方向,不至于迷失。方向确定了以后,再把这条路给铲掉,使没有路了,大道无形,只剩下方向,任意而行。

这句话意会了以后,接着就是沿着这个语境去追寻,找到它背后的意境。

这句话根据它的语境追寻下去,会发现它的意境归于了大道之中,涉及到大道造化自然万物的方式和过程等等,涉及到自然万物的起缘等等,牵扯到天人合 一、返本归真的内涵,若具体细说,将牵扯到很多、很大,篇幅有限,本文就不具体解读了。在后面文章中解读《中庸》的时候,将会具体解读意境,敬请等待。

古文所能表达容纳的内涵是无限的,凡人思想所无法企及的地方都能表达。但凡人作文章,并没有如此大的内涵,因为这是由作者的层次境界,智慧容量所决 定的。历史上唯有至高至圣的真道神人等,才能作出内涵博大无际的文章来。也唯有这样的经书神作,才需要用上面列出的会意法来一步步解读。

而对于一般的文人学者的文章,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它内涵不会有如此博大。

所以古文其实某种意义上去认识,它也是一种,因为它有自己的道,非常博大深远,与人的修为境界是紧密相连的,人的境界层次越高,智慧容量越大, 他所写出来的,他所能读出来的古文的意境就越博大、深远。随着境界的提高,智慧的提升,对于古文的运用和读写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随心而用,直至“从心所 欲而不逾规”,“笔落惊风雨,文成泣鬼神”。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2015年9月28日星期一

黎氏育儿 深谋远虑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辛弃名

郑珍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的学者,字子尹,晚号紫翁,遵义(今属贵州)人。他是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任荔波县训导,后由大学士祁寯推荐,到江苏当候补知县。未等到正式授职,便去世了,年五十九岁。郑珍崇尚考据,研究“三礼”很有创见,尤其长于《说文》之学,有《说文逸字》、《说文新附考》、《古今文献》、《仪礼私笺》等许多学术著作。他又是清一代著名的诗人

郑珍的,基本上是学者、的一生。他年幼时,黎氏,对他要求十分严格,时时督促他刻苦认真地学习。郑珍从学馆回到家中,黎氏常叫跟着在田地里劳动。这种学习和劳动相结合的方式,使郑珍更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又成了认真读书的动力。

劳动间隙,黎氏见儿子不读书,便问他道:“现在空闲下来了,你为什么不读书啊?”

郑珍回答母亲说:“田地中没有地方可以读书。”黎氏听儿子这样说,责备他道:“书什么地方不可以读?树下、屋檐下都可以读。一定要窗明几净,一点事情也没有,才能开口诵读、用心记忆,你没有这个福气啊!更何况,真正的读书,也不都是这样的!”

郑珍在母亲的教诲下,果然养成了随处都读书的好习惯。

有一天,有个书贩子,来到郑珍家中。郑珍选中了几本《礼记》之类的古籍,对书真是爱不释手,可又拿不出钱来购买,真是无法可想。郑母黎氏,见了这个情景,立刻毫不犹豫地脱下自己的一只金耳环,换下了这几本书。黎氏翻看着刚刚买下的书,不禁喜形于色,对儿子说:“想不到一只小小的耳环,就换来这么多的好书!”

有一次,郑母黎氏到郑珍的书房里去,见房中堆满了书,高兴的感叹道:“书可真多啊!”当时,郑珍家中的生活十分贫困,郑珍听母亲这样感慨,便回答道:“书多倒是很多,但马上也不可能都读过来,倒不如把买书的钱,用在生活上,对生活倒有点帮助。”

黎氏听后,大不以为然,说:“如果把这些钱买米粮果腹,到现在早就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俗话说:一世买书三世读!我们家境贫困,就只剩下了这一大批书。能教给你知识的,也就是这些书。如果当时少了一部,你也就少读一部了!书是读不尽的,但能从一卷书中,学到一句两句,就受益不浅了!”

郑珍就是这样在母亲的不断教诲下,成长为一个著名的经学家、诗人。

(《清史稿?郑珍传》、郑珍《母教录》)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5年9月27日星期日

轮回故事:神偷时迁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石方行

古往今来,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名人存在,在明朝传世小说《水浒传》中就写了一个鼓上蚤——时迁这个神偷式的人物。虽然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纵观北宋时期,其实还是存在这一位行侠仗义的神偷的。

在写正文前先说明一个问题:偷盗抢劫这类的行当就算“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但也是属于“强盗”之类的。首先是偷抢别人然后行善事。古龙小说《楚留香》中也是对“盗帅”现象的一种美化。反过来说,这类事情因为有钱人“为富不仁”一般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一些人采取了一些不得已的办法。解决这类问题,其实就是让一个社会常在,不同阶层的人互相体恤,也就好了。

在北宋初年太祖赵匡胤时期,当时江山初定,在杭州一带的原有的官僚有的就不体恤民情,有的乡绅也压榨百姓。结果一个人被逼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就铤而走险,开始偷有钱人家的东西,来接济穷苦百姓。当地百姓都很感激。后来一次失手被乡绅的家人打死。

这个人有个自小接受父亲的“劫富济贫”的思想,后来随一位道人学习飞檐走壁的功夫,加上这个天份很高,于是逐渐的这类功夫练到来无踪去无影的程度。

咱为了简便起见也叫他“时迁”吧,这样读者看起来能更加形象化一些。

这位时迁,身材矮小,1.5米多一点,尖嘴猴腮,很瘦的一个男孩,爱穿一件暗红色披风,内衬黑色窄袖衣衫(披风一般是为了掩盖面目和包裹东西而用,窄袖衣衫为了偷东西方便)。性格爱动,爱开玩笑、爱作弄人。

从19岁起,他就爱偷东西,偷来的东西他几乎都分给了那些穷苦的人。

一次一对老年夫妇正为过年没有年货而发愁,因为他们那个不孝的儿子把仅有的买年货的钱都赌博输光了。时迁知道了此事,于是到本镇最大的杂货店偷出一些米和肉还有酒,在晚上放在这对夫妇的大门口。

有一位贫寒的要出嫁,而家人正愁没有钱给孩子买嫁妆,最起码没有钱给孩子买一身新衣服,他就偷来一批上好的丝绸,偷偷的送给这家,惹得女孩的父母,感激的泪眼对苍天(因为女孩的父母不知是时迁偷来东西送给他们的,他们觉得是上天恩赐的)。

时间一长,无论百姓和有钱人都知道时迁是一位讲义气的小偷。

有一次,时迁觉得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到一位府尹家里去偷了,不知他家近来又有什么稀罕物,于是在一个雨夜他去了。见府尹家灯火通明,让一些家人模样的人正在打小姐。府尹在旁生气的看着。后来细听旁边人的对话,才知道,小姐不想与府尹所选定的人结婚,于是府尹非常生气,让下人打小姐。

只听府尹大人说:“你不想嫁给那个英俊和有学识的人,难道你就喜欢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吗?”小姐生气的说:“那个人外表很好,可是内心却一点也不好,我听说他甚至能把他父母气的吐血,这样的人我绝对不嫁。而那些表面上鸡鸣狗盗之徒,虽然表面上行为不好,但有的人内心却很仗义,这样的人才是我最佩服的。”府尹闻听生气的说:“那我看你就嫁给那个猴崽子时迁算了,他还很仗义,到时候有一天他被官府抓住,你好给他送牢饭,守空房,多有意思!”小姐闻听父亲这样说,也是在气头上:“我宁可身体那样的受苦,但心里却是安乐的!”府尹一看实在说不动女儿,就下令把她关入柴房,不给她饭吃。并说:“你想给他送牢饭没那么容易,除非他先给你送饭!”说完就走了。

时迁闻听心里不知是一种什么滋味,觉得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竟然还有这种女孩。正想着自己该咋办,看有一个家人端着饭食从厨房走出,看样子是送给哪位夫人,于是他跑到厨房里拿了一些吃的东西,又找到柴房。在房上看家人都陆续睡去,他用他的办法把柴房的门打开,轻推小姐,把饭食送上。小姐本来也没有睡着,但他这样一推,还是让小姐吃惊不小,正要喊叫,他马上把小姐的嘴捂住,压低声音说:我是“猴崽子”,饭食在此赶紧吃吧。小姐闻听,叹口气:“唉,还是不能啥都说呀!说啥来啥。”因为腹内饥饿,一下子把时迁偷来东西吃个精光。吃完,时迁逗她:“你父亲不是说除非我给你送饭吃,就让你嫁给我吗?这回我给你送饭了,你父亲不能说话不算数吧?”女孩脸一红,说咱俩现在就去找我父亲。时迁假装害怕:“你父亲不能把我送官府吧?”女孩一笑:“我爹再狠好像也舍不得他的女儿整日的给你送牢饭和独守空房。”

此时府尹已经睡下了,见女儿带着那个“猴崽子”来很不高兴,听女儿一说,府尹开始非常的生气,要把时迁关入大牢,小姐说:“那您就看着女儿整日的给他送牢饭吧!他偷东西不假,可是他不是为了他自己而偷东西,我听丫鬟们说,他把偷来的东西都给了那些穷人,而你们这些为官的却不体恤民情,而造成百姓困苦。…..”没等小姐再往下说什么,府尹的脸就挂不住了,非常无奈的说:“既然你真的愿意和他好,那你们就一起走吧,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女儿。”小姐拉着时迁一起跪在地上叩头,哭着离开了家。

此事迅速的传遍周围附近的城镇,甚至邻省都知道了。

有了家的时迁,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做事情前他先把媳妇藏好,然后再去偷,偷完了还是分给穷人。

他这种义举被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神偷。因为他飞檐走壁的功夫高超,在后来的三十多年的偷盗生涯中没有什么闪失。有的原本为富不仁的乡绅,因为时迁的缘故(后来人们都认可了一种观念:是凡时迁偷的人家都是不为富不仁或者为害一方的人家,谁家丢东西了,丢东西的人家自己的面子上就过不去了)有很多有钱的人家就开始主动接济那些穷苦的人。这样一来,他家也就不再是时迁的偷盗对象。

再后来,时迁觉得当地也“无人可偷”了,百姓随着整个宋朝江山的稳定和修生养息生活也好多了,于是也就金盆洗手了。在年老时经常和一双儿女们说着他年轻时候偷盗济贫的…..

今生这位神偷转生成我认识的一个人。性格和从前差不多。个头和长相比从前强多了。他从前的媳妇,今生还是他媳妇。

2015/9/27中秋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名人轮回:哪咤的前世今生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石方行

我在一个特殊场合中认识这位小哥,这里就叫阿礼吧。当我第一眼见到他的时候,他虽然说话不多,但我一眼就看出其是一个非常淘气和顽皮的人。只不过作为成年人和小那种淘气与顽皮的方式不同罢了。

他表面上不是很爱说,很深沉。但是如果话题要适合他的口味他是非常的能说。表面上很多时候不多说什么,但骨子里却是一个非常爱玩,爱交朋友,很具有浪漫色彩的一个人。曾经把很多时间都用于那些充满浪漫色彩的事情的上,但很多时候都终因在残酷的现实中无法实现而作罢。

他是一个非常有主意和主见的一个人,他认准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而且反复希望别人和他一样。

哪吒太子,《辞海》中的条目是“那咋”,梵语音译的略称,全名那咋俱伐罗,佛教护法神,为毗沙门(四大天王之北方多闻天王)第三子,称那咋太子。在唐朝时期传入中国。

在中国本土关于哪吒的记述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这是明代时期的作品。看过这里那个本书的人会有些困惑:

按照小说中记载:哪吒闹海之后,“托塔天王怕他长大再惹大祸,想杀哪吒以绝后患,谁知哪吒奋怒,拿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

《西游记》中记述如来佛“以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使哪吒得了性命(第八十三回);《封神演义》中记述:“太乙真人用荷叶、莲花使哪吒莲花化身(第十四回)。”《封神演义》中哪吒的师父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第十二回),《西游记》中没有明确说哪吒的师父是谁。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西游记》其实是以西天取经为主线,是以佛家修炼故事为侧重点而写的一部小说。而《封神演义》却是以姜子牙助周文王和周武王伐纣封神为主线,是一部道家修炼故事小说。那么作为作者而言,有这个责任也好使命也好,还是其本身就是有这种修佛或者修道的偏好也罢,他都会把哪吒“量身打造”于自己以佛道任意一方为主线的作品中。

其实当“哪吒”一词被引入中国的那一天开始,哪吒就开始了中国本土化的过程。

这是在人间的表面上来说。其实后来人说:近几年来据专家考证,哪吒的诞生地和故里在河南西峡的奎文关一带。这里有杏花村哪吒出生地,哪吒父亲李靖镇守陈堰关遗址。

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因为上界的神仙会下界或者说在人间转世。当转生在中土,那就真正的成了中国“本土”上的哪吒了。

哪吒很淘气,本事很大,睚眦必报的性格特点突出,铲奸除恶,无惧权贵的气概令人佩服。所以深得中土百姓的喜爱。

因为其原本也是佛家护法天神,当在中土转生多次之后,因其性格中过于淘气的东西在有的转生中曾经闯祸:

一个人很有钱,但却为富不仁,经常干出伤害百姓的勾当。但他为人很好,吃斋念佛很是虔诚。这个有钱人吩咐下人买些灯油回来,待日后他母亲去附近寺庙进香时带着。结果哪吒把灯油换成水,放在原来的小罐子里(大约三四斤吧)。所有人都不知道此事。后来这位有钱人的老母亲拿着这罐子灯油到庙里作为布施。庙里把这些水都和其他的灯油倒在一起。结果,因这罐子水不少,导致一大罐子(十斤左右)灯油都不能用了。

上天怪罪下来,哪吒还振振有词:“谁让那个有钱人实在为富不仁了。”负责查办他的人说:“那个人为富不仁是不应该的。但那是人对人;而你这样做是亵渎佛。”所以罚下哪吒在人间受苦二百年。

这二百年的苦,可真够他受的,转生成贫民,然后被官府抓取采石,双眼被石头嘣瞎,双腿被石头砸断,露尸荒野,那一辈子活了32年;下一生出生在富贵人家,但出生之后就有病,后来变成植物人,躺在床上15年,最终活了40岁;后来转生成柳树,十年之后,在没有被砍伐的情况下被人用作房屋周围的支柱,一百多年。整个受压迫一百多年。

当哪吒这二百年苦受完,回去到跟诸神诉苦,在那里遇到一位很高境界的神,语重心长的说:“其实你不仅是北方多闻天王的儿子,你的生命有更高层次的来源。你在人间淘气的表现,亵渎佛是一个方面,其实上天是罚你多吃一些苦,为了将来在人间得到真正能脱离生死轮回的宇宙大法(法轮大法)积累威德呀!所以你一定要理解上天的苦心呀!”哪吒听他这样一说,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后来哪吒在人间又多次转世,在最后一次转世前,阎王看看他从前的经历,觉得他的淘气性格的确很强。于是对判官说:“来生(就是这辈子),让其有那种淘气的性格,要安排其把其淘气性格中“爱闯祸”、“不合实际”等负面的不好的东西磨掉,加之此时法轮大法在世间的洪传,他也会用法理去不断的归正。到时候有着现实意义的事情或者说能实在的对别人和自己有意义的事情一点点的会让其实现,否则很难实现。”

今生,阿礼的性格就出现文章开头的那些表现。可见什么事情都不会简单和偶然的。

后记:很多人会觉得《西游记》和《封神演义》等完全是神话故事。唐僧西天取经是一个人,没有带着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武王伐纣就是一场改朝换代的战争。其实不然。就算表面上是那样,但是其实质根本不是那样。

咱先看看《封神演义》中对天界的描写:(哪吒)“初登上界,乍见天堂,金光万道吐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璢璃造就,明晃晃宝鼎妆成。两旁有四根大柱,柱上盘绕的是兴云步雾赤须龙;正中有二座玉桥,桥上站立的是彩羽凌空丹顶凤。明霞灿烂映天光,碧雾朦胧遮斗日。天上有三十三座仙宫:遗云宫、昆沙宫、紫霄宫、太阳宫、太阴宫、化乐宫,一宫宫脊吞金獬豸;又有七十二重宝殿:乃朝会殿、凌虚殿、宝光殿、聚仙殿、传奏殿,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禄星台、福星台,台下有千千年不卸奇花;炼丹炉、八卦炉,水火炉,炉中有万万载常青的绣草。朝圣殿中绛纱衣,金霞灿烂;彤廷阶下芙蓉冠,金碧辉煌。灵霄宝殿,金打钉攒玉户;积圣楼前,彩凤舞朱门。伏道回廓,处 处玲珑剔透;三檐四簇,层层龙凤翱翔。上面有紫巍巍、明晃晃、圆丢丢、光灼灼、亮铮铮的葫芦顶;左右是紧簇簇、密层层、响叮叮、滴溜溜、明朗朗的玉佩声。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稀。金阙银鸾并紫府,奇花异草暨瑶天。朝王玉兔坛边过;参圣金乌着底飞。若人有福来天境,不堕人间免污泥。”(引自《封神演义》第十二回 陈塘关哪吒出世 )

人再能幻想怎么能幻想出那么形象而具体的东西呢?因为天上的东西往往是在地上见不到的,作者怎么能拿地上的事物作为参照而“幻想“呢?还有《西游记》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处处艰险。这八十一难难难都不一样,山川洞府、妖魔鬼怪,表现各有不同。作者怎么能想象得出这些呢?这就是关键问题

其实咱举个简单例子:唐僧西天取经,无论带没有带着那位象猴狲一样的胡人都不重要,哪怕是他自己一个人走在西域的沙漠中,风沙是表面现象,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仅仅是“自然现象”,龙王能“兴云布雨”,那沙漠也会有一些神的管着,因为人间什么事情都是相生相克,那在环境恶劣的地带,哪怕是在山清水秀的山里也会有一些妖魔鬼怪挡路,尤其是对于修炼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修炼人会有一些人心,这就需要检验,需要磨炼,那么作为修炼人还需要有人去保护他,帮助他,去克服那些困难,所以《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严格说来,去除作者自己添加的部分,在里面还是能看出历史上一些真实的事件,尽管在人类这个空间的表面没有发生,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于那时那地的另外空间。而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事情,在机缘到了的时候,就通过某个人的笔而揭示出来。就会有神安排作者通过多种方式知晓这些,从而公布于众。

这样一方面人们会觉得这属于“幻想”的故事,又能起到提醒人们要坚持真理,做好人的效果。而且又没有泄露天机。让人们在这真真假假中还有个“悟”的存在。根基好的会从中领悟到天界的一些事情和一些另外空间生命存在的方式,会真的感觉人间都是虚幻的,一切都在神有序的掌握之中。根基不好的愿意看书的最起码也会把这些故事一代一代的承传下去,教育后人。

借用一个另外的故事来表述着另外空间发生事情的概念:

是谁救了遇难船? (英国)

1828年的一天,在一艘来往于英格兰利物浦和加拿大的商船上,大副罗伯特?布鲁斯看见一个素不相识的坐在船长室里往一块记事板上写字。那人转过身,带着木然不动的严肃表情盯着他。这使布鲁斯感到惊恐。他赶快冲到甲板上,去向船长报告他所看到的情景。

“你一定在发疯了,布鲁斯先生,”船长说道。“一个陌生人?我们已经出来近六个星期了!下去看看是谁。”

“我从不相信鬼,”布鲁斯说。“但是,说句老实话,先生,我可不愿单独去见它。”于是,船长和大副一起去了船长室,发现里面空无一人。然而,当他们检查记事板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往西北方行驶。”

“先生,你是在戏弄我吧?”船长严厉地说。布鲁斯发誓他所说的全是真话。船长坐在办公桌前沉思了几分钟。然后,他把记事板翻到背面,让布鲁斯在上面写下“往西北方行驶”。石板两面的字迹完全不同。他很满意。他又把二副和其他乘务员依次叫来,让他们写这几个字。用这个办法,他检查了全体船员。没有一个人的笔迹与记事板上的有一丝相像。于是,他们从船头到船尾,把整条船彻底搜查了一遍,也没找到任何偷乘者的迹象。船长最后问道,“布鲁斯先生,你到底怎么理解这一切呢?”“我说不出来,先生。”布鲁斯说道。“我看到那个男人在写字,你看到了他的字,其中必定事有蹊跷。”

由于风向很好,绕道西北方只会多花几个小时,于是船长下令向西北方转航。大约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以后,监察哨报告说前方有冰山,冰山附近有一艘船。当再靠近的时候,船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那艘船,船上有很多人。实际上那是一艘遇难船,已经被牢牢地冻结在冰上了。他派出一些小船去营救幸存者。当第三艘救生船返回来,上面的乘客正在登上大船船舷时,布鲁斯惊讶地发现,其中就有他几个小时前在船长室里看到的那个人!

当大副认出了这位新乘客以后,船长说道,“老实说,布鲁斯,这真是越来越离奇了。我们去看看这个人吧。”

在船长的要求下,那个人在记事板的空白面上写了“往西北方行驶”这几个字。当记事板翻转过来时,他和其他人一样吃惊地发现,在另一面上有着一模一样的词语和一模一样的笔迹。他把记事板翻过来又翻过去,“我只写了一面,是谁写了另一面?”他完全记不得那件让布鲁斯惊恐的事情。不过,他记起一件可能与此有关的事。那天中午时分,他因精疲力竭而酣然入睡。他醒来后宣称他们一定会得救,因为他梦到自己登上了一艘来救他们的船。遇难船只的船长证实了他的说法。船长说,“他向我们讲述了船的外表和装备。让我们惊奇万分的是,你们的船出现了,与他描述的一模一样。”

这个故事发表于1860年罗伯特?戴尔?欧文的《走在灵界的边缘上》(Footfalls On The Boundary Of Another World, by Robert Dale Owe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1860),是由罗伯特?布鲁斯的好朋友克拉克船长向上述作者讲述的。他描述说布鲁斯是“他一生中所见过的最真诚,最直爽的一个人。”他跟欧文说,“我用生命来保证他没有说谎。”

这个故事不寻常之处是,灵魂不但离体显形,还到很远的船上留下了带有准确信息的字迹。这块记事板和上面的字迹可是“硬证据”,谁也无法否认的。

如果上述例子纯述“偶然”,下面例子中的历史人物至少在当时是可以反复提供“硬证据”的。

美籍黎巴嫩后裔阿列克塞?塔努斯具有许多特异功能,包括离开肉体,超越时空的旅行。有时候,有人声称在某处见过他,甚至与他交谈了,可是他的肉体却在另一个地方。有一次把他弄到一个实验室里监视起来,他竟然离开自己的肉体到了另外一间房里,并且移动了那间房里的一样东西。

(《轮回转世研究》一书,摘译自“内在自我的秘密”(Mysteries of the Inner Self, by Stuart Holroyd, Bloomsbury Books, London, 1992))

2015/9/26

本文标签:, , , , , , , , , , ,

from 气功

预告:即将发布系列名人轮回故事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文/石方行

(一)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各国和历代正史以及其他各类史书中记载的名人多如牛毛。从国王到庶民,从神佛到妖怪,五行八作什么类别都有。有的名人是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之中,而有的名人是凭空杜撰出来,加上后人的想象。即便是刊载于正史,但在流传中,各种版本多样,让后人莫衷一是,有的甚至成为“历史悬案”或者“文化之谜”。这一方面与记述者所得到的资料有关,有的就与作者的喜好也有关系。这样人的喜好改变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人们整个社会的布局也是上天有意安排的,一部影响深远作品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那么作为作者而言有意无意的对历史人物原型进行再创作,也就成了必然。但有一点勿容置疑:如果对历史原型过于歪曲,甚至无道德约束的歪曲或者戏说,那这个作者就会遭受报应。

所以我就借着这个系列写作的机会,略谈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化上的谜团,但还是以为主。希望能驱散人们心中的一些迷雾。

还有,因为在尘世间每个人(当然名人也不例外)都是由一个主元神和几个副元神(副元神的数量每个人不一定一样)主宰这个身体。那么主元神和几个副元神之间的“组合方式”在轮回转世中会有所改变。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某主元神和副元神之间是ABC(A是主元神,B、C是不同的副元神)组合,下一生就是AEFG(A是主元神,E、F、G是不同的副元神)组合,那么上一生这位名人的B和C副元神,在下一生可能与别人的(一个或者两人不同人的)主元神和其他几个副元神组合成一个人或者两个人。这样一来,某一生的某位名人,在以后的中,可能有好几个不同的人,都曾经是历史上的某个名人。

在这个系列中我是以某个今生的人为例写历史上的某位名人的历史真实和转生,其实那位历史名人,也许还是你和他与她都说不定。

说句笑话:安排人比我们想像的要忙得多,如阎王和其他更高层次的神等。从这个角度而言,过去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其真实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所有的史料记载。

(二)

自从2005年我用不同的笔名写轮回文章以来,一直有人跟我说想知道自己从前当过哪些名人,我一直没有正面回答;即便说了,也是语焉不详。这样做原因有二。

其一,问我的人一般今生过得都有些不够理想,想知晓从前的当名人时的辉煌,为的是安慰自己。这其实就没啥意义。告诉他(她)了反倒让他(她)们的心里产生一些波动。而且人的好奇心是无止境的。所以就不想纵容别人的这方面。

其二,因为当时受无神论毒害的世人实在太多,所以为了能让一般人特别是受无神论毒害深重的人不起反感的作用,我就着重写了一些小人物和那些有地位而隐去其名的人物,没有多写历史上的名人。

当时有一些人自称什么历史名人转世而在世间招摇撞骗,即便是一篇普通没有任何经济和政治目地的文章,但不理解的人最起码会觉得,我是在借历史名人在抬高自己或者别人,给人以“拉大旗 做虎皮”的误解。

经过十年的风雨之后,“轮回转世”这种现象逐渐的被更多的人所认识,所接受,此时再写点关于人类文明史上的名人,一般人也就能够接受了。

因为我自从一九九六年开始学法轮功,身心受益。一切智慧都是法轮大法所给予的。为此在任何时候我都不会对尘世间的任何人、任何事有任何所求。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那些身处邪党无神论谎言中的人们能明白:生命绝非一世,谁做了什么都得自己偿还的道理。请记住: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

是为序。

2015/9/24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故事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j.mp/jproxy


柳公权书法《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原物

文/唐铮
柳公权擅写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字,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现存的书法有:《金刚经碑》、《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内容多为赞誉和弘扬佛法。《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建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是柳公权晚年的成熟的书法作品。该碑由当时的宰相撰文,内容是一个叫“端甫”的和尚弘扬佛法、受到唐朝德宗皇帝、顺宗皇帝、宪宗皇帝礼遇、使“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的。该碑,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体现了上至皇帝、宰相、下至百姓普遍敬佛的风貌。

柳公权不但书法造诣很深,还具有讲真话、向皇帝提出批评、意见的美德。史载,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幼年嗜好读书,十二岁就能作辞赋。元和初年,中进士。唐穆宗自从在佛寺中看到柳公权的笔迹,就想见柳公权一面。唐穆宗在召见柳公权时,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因为唐穆宗执政乖僻,荒唐放纵,柳公权趁机劝谏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唐穆宗改容,醒悟。

一次,唐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唐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颂扬文宗的节俭,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说:“君主应当进用贤良的人,罢免不正派的人,采纳劝谏的直言。穿洗过的衣服,只是小节罢了,不足为奇,并非有益于治国之道。”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两腿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文宗是维护言论自由的皇帝,就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开成三年,柳公权改任工部侍郎。文宗皇上问他:“近日外议如何?”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命为邠宁节度使,外面的议论颇为否定。”皇帝说:“郭旼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后(懿安郭皇后)的叔父,在职时无过。他从金吾大将的职位到邠宁小镇上任,有什么事能被议论呢?”柳公权曰:“郭旼诚然是功勋旧臣,然而外面的人们议论郭旼把两个女儿送进宫,导致了这次的任职,真有这事吗?”皇帝说:“他的两个女儿入宫是为了参见太后,不是进献作妃子的。”柳公权说:“如果不是因为有瓜田李下之嫌,何以嚷得家喻户晓呢?”因而引用王珪劝谏唐太宗让庐江王妃出宫的旧事,来劝谏皇帝避嫌,说明利害。文宗皇帝不是容不得批评的皇帝,接受了意见,下令送郭旼的两个女儿出宫。柳公权直言进谏,使皇帝受益,大都和这事一样。

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遍览近世书法,形成遒劲、明媚的风格,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为过世的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会被认为是不孝。外国使者来进贡,都专门封上货币,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专款。京城的西明寺的《金刚经碑》是柳公权的尤为得意之作。

柳公权是进士出身,不但书法出众,他才思敏捷,诗文也俱佳,有出口成章的文才。一次,皇帝说:“朕有一喜,边关的戎衣很久不能按时发下,今年春天,戎衣就已发下去了。你当作诗祝贺我。”柳公权不加思索、停顿,应声而成。天子很高兴,说:“曹植七步成诗,你三步就作成诗了。”

文宗在夏天和学士们联句作诗,文宗作了上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作了下句:“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文宗命柳公权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赞叹说:“(就算)钟繇、王羲之复生,也无以复加啊。”

柳公权的志向在于书法,不擅长治理营生。他替勋贵皇戚家书写碑文,每年得到馈赠的金钱巨万,大都被他的仆人“海鸥”(人名)、“龙安”(人名)偷去。他存有一筐银酒杯,筐上的封条仍在,但银器却不翼而飞。他讯问海鸥,海鸥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丢的。”柳公权笑道:“大概银杯羽化(成仙)去了。”就不再说什么了,没有让仆人偿还银器,对仆人很宽容。只有笔砚、书画是他的宝贝,都被他亲自锁起来。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沉湎于奏乐,他说:“这是由于(沉湎于)奏乐容易使人骄纵懈怠的缘故。”

(《旧唐书 卷一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新唐书 卷一百六十三 列传第八十八》)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