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星期六

做官不讲理 惹来灾祸


文/默安


周朝时代,鲁国的公乘子皮(人名)族里死了人,公乘子皮的姐姐哭得很伤心。


公乘子皮就对姐姐说:“其实我知道你并不为死者哭。你是想到自己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而烦恼痛苦,是吧?”


姐姐觉得弟弟在这种场合说此种话,太不应该了,很生气。


过了一阵子,公乘子皮告诉姐姐:“鲁国的国君,要请我去做宰相。”


姐姐却对他说:“你不要去。”


公乘子皮问:“你为什么这样讲呢?”姐姐说:“你上一次在别人家的丧礼上,非但不说什么安慰的话,却说什么嫁人不嫁人的问题 ,我觉得你是一个没有礼仪的人。没有礼仪,怎么能出去做官呢?”


公乘子皮狡辩说:“你痛哭本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婚事嘛!”


姐姐说:“我是为了辩护我自己,才劝说你的吗?我是怕你不懂礼仪,出去做官,也对别人无礼无敬、蛮不讲理,这样若不遭天谴,也会有人祸 啊!(原文是:子不习于礼而相国,非有天咎,必有人祸!)”


公乘子皮不理会姐姐的劝说,仍然得意忘形地出去做官了。果然,做了宰相不到一年,就因为无礼、放言无忌、乱讲话而犯了罪,被杀死了。


刘向说:“公乘子皮的姐姐,能推测到弟弟将来会有祸患,真是料事如神啊!其实,礼是很重要的东西,只有懂得礼、执行礼,才能治理好国家,并且在管理做事中保全自己。”







from 气功

梦中传奇


来源:正见网


我没有开天目,我在另外空间 的经历都是在那种特别的梦中,在正念强大时会有神奇的状态,简单整理一点有趣的和大家分享。


一次我看到一个空间,李洪志 师父的功无比的洪大,远远的通天灌地的来到了,就在我看到的那一瞬间,那层空间就被更新,立刻封存了。


一次我在一个空间消灭邪灵,很多乱七八糟的怪物只一念 就消除了,我又看到一个僵尸般的怪物,我发出宝剑把它的黑气灭掉了,可是却杀不死它,这时一旁的护法神说不符合法,原来这个家伙也不是很坏,也有同化法的意识,它还冲我笑呢,虽然笑的很难看,不过也算可爱了,知道同化大法就会走向新生 啊,难得!


一次我下到了黑暗地狱,念诵法轮大法好,让很多枯骨般的死亡 生命获得了新生,这时我听到有个神对我说,这是收集垃圾。我才不理呢,因为李洪志师父的法让我明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救度,天上地下所有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就会尽量救度他们的!



一次我来到一层天界,双手合十念诵“法轮常转,佛法无边”度化众生,这时有一个神捂着耳朵对我说可以默念,我就默念了。因为当时震的整个天界嗡嗡的。记得李洪志师父说过:“当然随着你开功开悟后你就明白了,到很高层次你还不能念口诀,你念的震动力太大,你老念震的人家难受,嗡嗡的。”(《法轮大法义解》- 为长春法轮大法辅导员解法)



一次我来到一个古庙,那里有很多石雕的菩萨和神像,我念诵“法轮大法好”,带给他们福音,那石像都冲我乐呢。有一个菩萨石像说我曾经在那里生活过,是一个小孩子,呵呵,我的元神就是一个孩子形像的。

一次我脚踏法轮飞在空中,念诵着法轮大法好!我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也在学我喊着法轮大法好,我飞下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白白胖胖的虫虫宝宝,呵呵,嗯,你是真可爱呀!

一次我飞到一个同修家,同修们在交流着什么没看到我,一个小孩子却睁大了眼睛好奇的朝我喊,因为我脚踏法轮,背后还转动着一个大法轮,是一个神奇的孩子神,呵呵。

一次我来到一个大寺院,那里的护法神很激动的欢迎我,我飞進寺院念诵法轮大法好,以神力度化那里的和尚,对着他们念,去除他们不好的思想。或许某个寺院的和尚第二天醒来发现大家共同做了一个神奇的梦,叫他们同化大法走向新生!

一次我脚踏法轮,双手合十,飞在一个城市的上空,当时感觉自己心境澄明,静静的看着人世间……一旦我有一层身体真正的走向神,那层神体就会被立刻隔离封存。

一次旧势力的神给我制造各种幻境,想让我迷在其中,生死险境,荣华富贵风花雪月种种,当我的正念升起时,我就想到了法,我就走出了幻境,我看到我的周围原来有无数的护法的神,最底层的是玉帝这样三界内的神,当我飞升而起,看到的就是层层无尽的神佛围绕着我。李洪志师父曾经封我很多种王集中于一身,对应中华大地宇宙苍穹,因为我是一个帝星。

在另外空间的经历整体来说太多太多了,很多过后就遗忘了,也记不清了,很多是难以言表的玄妙。我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默默的人生,在梦中另外空间还有一个神奇的人生。

一次我看到一本金装的书,打开一看是我不断走向神同化法的记载,也对应着我代表的天体大穹的新生,后面几页是空白的,因为正法还没有结束,还得接着向前走……!

坚持就是胜利!合十!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2014年11月7日星期五

“陛下”怎么成了皇帝的尊称(图)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陛”的解释简单明了:陛,宫殿的台阶。如,石陛。在《辞海》中,“陛”字条目下的解释又多了“帝王”二字,即 “帝王宫殿的台阶。同时,举出《战国策?燕策三》:“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蔡邕《独断》卷上:“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显然,“陛下”乃是“台阶之下”的意思。“陛下”何时成了对帝王的称呼?在很多历史 题材的影视剧中,大臣见了皇上,常常是“陛下”、“陛下”的不绝于耳。“台阶之下”,怎么成了对帝王的尊称呢?



北京故宫太和殿


中国 古代,陛字最早确实是指宫殿外由台榭下段通向台顶的台阶。“陛”有时是土筑,有时是木构,有时还有更花哨的样式,如“飞陛”。又因为古代只有王或者诸侯有资格建造台榭作为自己的居所,久而久之,“陛”就特指君主宫殿的台阶。那么, “陛下”一词为什么由建筑构件变成了帝王的尊称呢?因为在古代,这条通往君主的台阶是有侍卫把守的,只有经过把守在陛下侍卫的允许才可登阶升殿,见到君王。“皇帝陛下”即是通过陛下的卫士向皇帝转达的意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自秦代以后,“陛下”一词就专用来称呼皇帝了。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此中的“陛下”即指的是“秦始皇”。


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对为何将君王称为陛下作过详细说明:“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也就是说,称呼陛下的原因是缘于群臣向天子禀报事情的时候,不敢直呼天子本人让他知道有人在向他禀告,所以只是说“在台阶下的人进行禀告”,用这种说法既让天子知道有臣子向他禀告事情,又体现了臣子对天子的尊敬之意。如对天子上书,书中也是用这种称呼法。由此可见,用“陛下”称呼“天子”乃是由“不敢指斥天子”而来。虽称天子为“陛下”,但不是指“天子在陛下”,而是指“向天子禀告事情的人在陛下”。《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史记》是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秦始皇本纪》中的这段记载表明,到了西汉,以“陛下”代指皇帝已经被普遍接受了。与“陛下”一词相似的还有“阁下”、“殿下”等,也是循此例而来的。


来源: 北京晚报






from 气功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

今日是立冬:有什么习俗?(图)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 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


那么你想知道立冬有什么习俗吗?



1、冬泳


有意思的是,庆祝立冬的方式现在也有了创新,在哈尔滨,立冬之日,黑龙江省冬泳协会的健儿横渡松花江,以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对于冬泳爱好者,一定要有一定基础,循序渐进,应该从天气暖和时坚持每天下水,持续进行锻炼。另外,要选择 熟悉水岸情况的地点冬泳,如果不熟悉水中及岸边的情况,就不要轻易下水,以免发生意外。另外,要结伴而行,以便互相照顾。


其实,无论室内运动还是户外运动,都要做好 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冬季里场地、器械等密度加大,对人体的冲击力也加大。而且,天冷时人体的肌肉、关节组织活动性降低,具有一定惰性,因此锻炼时更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循序渐进。


2、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 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3、祭祖祭天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岁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4、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现代人延续着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卖得很火。


“好吃不过饺子”,在秋冬之交,饺子当然是最不可少的美食了。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一带有立冬吃饺子的习俗。


我国河东水西“老天津卫”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买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在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即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藮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5、补冬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中药为当归、川芎、芍药、生地四味药。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据常州一些老人回忆,旧时就有补冬的风气,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所以每到立冬,各大医院的膏方门诊就开始热起来了。


专家提醒,冬季进补宜“温补”,不宜“寒凉”,并不是所有的碱性食物都适合在冬季进补,应多食温性或平性食物。蔬菜类如山药、洋葱、南瓜、大头菜、黑木耳、荠菜、红薯、土豆、芋头等。水果类如山楂、石榴、木瓜、龙眼、橘子、柠檬等。坚果类如栗子、杏仁、核桃等。饮料类如:咖啡、牛奶、豆浆等。


来源: 中华养生网






from 气功

风水师揭央视“大裤衩”玄机(图)


作者: 水星




北京央視的“大褲衩樓”


日前风水 大师文相濡在刊文,从风水玄学角度,解读“大裤衩”玄机。


》今日(24日)刊发玄学家文相濡的文章 《央视“大裤衩”的风水观》,从央视大楼风水揭示今年央视的奥秘。资料显示,文相濡为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既是国际认可工程师,又是诗人 、书法家、玄学家、古物收藏家。


文章称,央视大楼的造型奇特,尽管获得英国《泰晤时报》选为“2007年全球十大建筑工程”,但大楼给人的感觉是一座极度危险和扭曲的建筑物。从风水角度看,称为“2007年全球十大风水差劲建筑外型”更适合,这样差的风水外型是先天的坏因素。


据悉,位于北京东部商业中心地带的央视大楼,由两座倾斜的大楼连接构成,楼顶呈90度但又弯曲地互相连接,外观如同倒写的U字型。央视大楼被北京市民戏称外型似一条“大裤衩”,网民更指像女人 下蹲姿势,或像“劈腿”形状。


文章称,表面上看,连不懂风水的人都会感觉到这种建筑外型不会可靠的,好像勉强站着的样子。从风水角度,央视大楼后面没有什么高过它和大过它的建筑物,周围空空的,没有靠山,这便是“失靠”。靠山空了,便容易出现人事问题


文章称,“劈腿型的建筑物,自然桃色新闻多多”,“在一座感觉危危乎的建筑物内工作,心里还可以踏实吗?”


文章还指,大楼外墙玻璃的线条成交叉网状,是八卦中属火的离卦象,央视象被鱼网覆盖住,隐示两种情况:一是多官非、是非纒身;二是难于发展,缚手缚脚,限制太多。另外,离卦是桃花卦,所以性丑闻特别多。


文章称,2014年 的央视流年最凶的煞星是五黄飞星,它飞到西北的干位,原来八运的火星也在西北方,变成“火烧天”,加上网状离卦的火,就变成了“大火烧天”。


还有就是位于东南方的大楼大门,2014流年有震动的卦像出现,因为桃色事件引起的领导和主持人更替的事件就会发生。


来源: 作者博客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道家修炼故事:遇仙人萌善心 死而复生得超度


阮基是河南人。南北朝周武帝建德七年时,阮基因为射熊进了王屋山的东北,看见一个道士坐在松树下,外貌神态很不凡。阮基就扔掉弓箭,向道士跪拜问候。道士让阮基先到他的道观中眺望远处。


这时山岩中忽然来了一个童子,领着阮基来到道观的门前。见道观里的楼阁殿堂庄严华丽,都镶着金玉,地面上也铺着碧蓝的琉璃,清净光洁,道旁是成行的树木,树上结着鲜红的果实。阵阵清风吹得树木摇动发出金属的声音。阮基在门前站着,心里很惶然。向童子施了礼就回到了道士那里。道士笑着说:“你是不是没敢进那道观里去呀?”阮基说:“我是个凡夫俗人,不懂得道家的玄奥,今天忽然看见了天堂,万分欣喜,不知所措了。恳望仙师指点迷津,使我这个凡俗之辈能够超度。”道士说:“你是个罪孽深重的人,由于你的前世和我有缘分,才得遇见我。你的阳寿快要到头了,你打算怎么办呢?”阮基听了这话,更加惶恐,不断向道士磕头乞求延长寿命。道士就告诉他只有弃恶从善才是出路,让他发誓扔掉弓箭从今以后不再杀生害命,然后给他授戒,并给他安排了素食让他吃。吃完后,道士说:“你死了以后,我会使你超度的。”


这年冬天,阮基得急病突然死亡 ,但左手有一个指头还是暖的。家里人没有马上葬他,三天后阮基又复活了,过了很久才能说话。据他说,刚死时,看见两个穿黄衣的使者手里握着公文领着他走,来到了一个像官府的地方,使者领他进了门。看见大厅上影影绰绰有位官人,台阶前有好几十个官员,每人手里都拿着个本子,本子有青色的有黑色的。这时有个官员手里拿着黑本子对他说:“你罪孽深重,该入地狱!”他十分恐惧不知该怎么回答,好半天才忽然想起那位仙师。就心里默默祈求说:“我和仙师辞别时,他曾说我死后会来超度我,现在我眼看要入地狱了,仙师快来救我啊!”果然不一会儿西北天边涌起祥云,一辆云车从空中慢慢 降下来,在大厅阶前离地一丈多悬在那里不动了。只见他遇到的那位仙师在车里坐着,阴曹里的官员们忙向他跪拜行礼。仙师对冥府的官员们说:“我有位弟子在这里,我是来超度他的。”说罢拿了一卷道经授给阮基,阮基忙跪下接了过来。仙师让阮基把这卷经念一遍,阮基就念了,那些冥官都恭敬地低着头听。阮基念完经后,仙师说:“你可以走了,不要在这儿停留。以后要刻苦修道,我还会和你相见的。”说完,仙师就突然不见了,只留下很浓重的香气很久不散。这时有一个黄衣使者把阮基领到他家门口,只听见家里一片哭声,阮基就复活了。复活后,坐在那里长时间地回忆梦中得到的那卷经文,竟一字不漏地默写下来了。以后阮基就天天持斋念经。后来阮基辞家出走,进了王屋山修道。


故事中阮基杀生害命罪孽深重,但因前世缘分今世遇仙,善心萌发发誓不再杀生,并得仙师授戒,后来得急病时元神离体在地府里念了一卷道经而免入地狱,死而复活。


(资料来源: 《太平广记》)【明慧网】






from 气功

八仙的传说:度人不得的吕洞宾


吕洞宾曾向汉钟离发誓要度尽天下众生。想想到现在还未度过一人,于是他又去岳阳一带游历。


吕洞宾装扮成一个卖油翁,以卖油为名,暗想如果有人买油时不要求多添点,就度化他。如此卖油卖了几年,所遇到的顾客都是有过份要求的利己者。唯有一个老妇来买油时,买多少就是多少,没有半点奢求。吕洞宾很惊讶,想这世上还是有一个可度之人的。就问老妇:“凡是买油的都想多要点,为什么唯独你不多要点呢?”老妇说:“我只要一壶油就心满意足了,你卖油也不容易,怎敢多要呢?”她又用酒来酬谢吕洞宾。


吕洞宾有心要度化她,发现她的院子里有口井,就投了几粒米于井中,并对老妇说:“你卖这井水就可致富。”老妇留他多坐一会,他也不答话,就走了。老妇转身一看井中的水都变成了酒。老妇依着吕洞宾的留言,卖了一年的井酒,果然成了大富。


一天,吕洞宾来到老妇的家里,碰巧老妇不在家,只有儿子在家。吕洞宾就问其子:“这几年酒卖得如何?”其子说:“好是好,就是没有可以喂猪的酒糟。”听完他的话,吕洞宾哀叹道:“人心贪得无厌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于是将井里的米取了回来,就离开了老妇家。不一会儿,老妇回到家,她儿子将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老妇,老妇走到井边一看,井中的酒又都变成了水。老妇急忙追了出来,哪里还能见到吕洞宾的影子。


吕洞宾从岳阳来到洞庭,同汉钟离一道去度化韩湘子去了。吕洞宾留诗一首,感叹“三至岳阳人不识,吟诗飞过洞庭湖。”


(资料来源:《东游记》)【明慧网】






from 气功

神仙故事:韦仙翁


唐朝大历年间,唐代宗白天睡觉的时候,梦见一个人对他说:“在西岳太华山中,有一个皇帝坛,如果你派人寻访到了,祭拜它,你就能得到极大的福荫。”代宗当天就派监察御史韦君骑马到太华山寻访。


韦君来到山下,州县令把山下一个客店摆设齐整,在店中准备好饭,命令店里其他客人搬走。有一个老人对店主说:“韦侍御吃一顿饭就走,我又老又病不能走远,我只在屋里坐着不出来,可以吗?”店主答应了他。不多时韦君来到店中。过了很久,忽然听到屋里有咳嗽的声音,韦君便问:“有什么人在这里?”并派人去查看。看的人回来说:“有一个老父。”韦君就去见老人问他姓什么。老人回答说:“姓韦。”韦君说:“咱们是同一宗姓,应该叙一叙辈份。”于是邀请老人和自己同席而坐。老头就问韦君的祖父叫什么名字。又问他的高祖是谁。韦君说出祖父叫什么名,做什么官,又说高祖信奉道教不做官,隋朝时进到这山里,不知如今在哪里。老头感慨地叹道:“我就是你的高祖。我叫韦集,有两个儿子,你就是我小儿子的重孙子。哪知道能在这儿与你相遇!”韦君泪流满面地跪拜。老人制止他,对他说:“你祖母还在,你有两个姑奶奶也在山中。现在到寒食节了,所以我进城来给她们买些脂粉。我这里有一个布包,包里有茯苓粉片,想卖了这些茯苓片再买脂粉。”老人又问韦君:“你现在要到哪儿去?”韦君说:“我奉皇帝的旨令在这山里寻找真坛。州县和山里的人都不知道它在哪里,不知道您老人家是否知道这个地方?”老人说:“莲花峰中峰西南的上边,有一个古坛,好象就是你找的地方。这应当就是真坛,但是我不能很肯定。”当晚老人和韦君住在一起。老人不吃饭,只喝少量的酒和人参茯苓汤。


第二天,韦君要进山,老人说:“我和你一块去。”韦君就要把自己的马让给老人骑。老人说:“你自己 骑吧,我得拄着拐棍儿先走了。”韦君骑着马奔跑,竟追不上老人,老人总是在马前三十步的地方。到了山脚下,道路险峻,马不能前进了。韦君就下了马,跟着老头走进山谷。走了一里来地,来到一个屋里,看见三个老太太。老人说:“这就是你的奶奶和你的两个姑奶奶。”韦君洒泪跪拜。他的奶奶有七、八十岁了,姑奶奶各都四十多岁的样子,都披散着头发,穿着用树叶做的衣服。她们见了韦君非常高兴,对他说:“时间过得真快,现在都见到了重孙子!”她们高兴了许久。于是韦君与老人上山寻访真坛。攀登险山峻岭,韦君几乎支持不住了,老人却走得飞快,回头看着韦君笑。他们来到中峰西南角,果然有一个坛。韦君把坛洒扫一番,拜祭之后立上标志,又回到老人的石屋,向老人说自己要出山谷了。韦君对老人说:“等我到京城奏报完了,我就请假回来探望您。”老人说:“你要努力,好好辅佐皇帝。”


韦君下了山,回到京城,详细地向皇帝讲述了经过。代宗惊异感叹,就派韦君带着他的亲笔诏书入山,让韦君按照礼仪把仙人邀请来参政。韦君到山里寻找,找不到原来的道路了,找了好几天也没有结果。他访问山下的老人,老人们都说:“从我们年轻的时候至今,每隔二、三年就看到这个老人进一趟城,相貌总是不变,但不知他住在哪里。”韦君望着山峰恸哭一场就回来了。代宗感到怅惘遗憾,让史官把这件事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明慧网】






from 气功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 773─819),字子厚,是与白居易同时的大诗人 、大文学家。他与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 风格“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司马迁)”[1]。他与同时代的大诗人韦应物常被相提并论,合称“韦柳”,是继“王孟”(王维、孟浩然)之后两个有名的田园诗人。他的诗风格清峭,“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是唐代诗人中学陶渊明学得比较成功的一个。也有诗论家认为他的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2]


最能反映柳宗元清峭风格的诗当然要首推他的代表作《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诗别裁》说此诗“清峭已绝”;苏轼则认为是“殆天所赋,不可及也。”老天爷给他的礼物,别人比不了。他的《渔翁》一诗极有艺术 特色,苏轼称“熟味此诗有奇趣”;而对他的《南涧中题》一诗,则认为“忧中有乐,绝妙古今”。他在《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友》一诗中从佛经中化身的说法,炼成“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的佳句,以极美的形象思维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3]


柳宗元出生在一个世代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官至中书令,因得罪武则天而死。其父柳镇,在高宗时遇到安禄山之乱,携家避隐于王屋山。后上书言事而授官,在郭子仪属下任职,并累次升官。柳宗元是个神童型的天才,史书称其小时候“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二十岁时与刘禹锡为同科进士,官授校书郎。三十岁时与刘禹锡、吕温等结识王叔文。王叔文等人看他是个奇才,把他提升为礼部员外郎,并准备大加重用。不久“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也因为和王叔文的关系而被贬为邵州刺史。在去上任的半路上,又再次被贬为永州司马。与此同时,刘禹锡和其他六人也都受到类似处分,这就是历史 上的“二王八司马事件”。他在永州一呆就是十年,那里属“荒疠”之地,他便“自放山泽间”,与山水为伴。元和十年(公元815),他返京后复出为柳州刺史,直到公元819年于柳州逝世。[4]


象他这样的奇才,从极有希望、前途无量的境地一头栽下来,从此再也没有受到过重用和迁升,满腹才华一无所用,其心理上的打击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他也不只一次地想到过自杀,终因各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毫无顾忌地去死,但他自己似乎也预感到了会死于“蛮夷”之地而不能终老故乡。[5]


他在《瓶赋》中表白自己“清白”的为人,希望能被人理解:“清白可鉴,终不媚私。利泽广大,孰能去之。绠绝身破,何足怨咨。功成事遂,复于土泥。”他在《牛赋》中自我安慰地说,“人的命运有好有坏,但不是按照你的能力来安排的。千万不要抱怨和不满,这样才能享受到你应有的福份。”他甚至作《惩咎赋》来表示自己悔过和自罚之心。但这一切并未使他的处境有丝毫改善。真正使他能顶住巨大磨难而没有倒下去的,还是他对“道”的认识和理解,因为这种理解认识提高了他的眼界、开阔了他的心胸。就在他的《瓶赋》和《惩咎赋》中,他已经显示出对于“道”的深刻理解:“归根反初,无虑无思。”“曰道有象兮,而无其形。推变乘时兮,与志相迎。不及则殆兮,过则失真。谨守而中兮,与时偕行。万类芸芸兮,率由以宁。刚柔驰张兮,出入纶经。”[6]


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一个极度聪明的奇才,被贬谪到荒远的不毛之地,心中自有难言的痛苦。然而任何一种痛苦都可能磨励人的意志、深化人的思考。正如后人指出的“于迁谪中始收文章之极功。盖以其落浮夸之气,得忧患之助,言从字顺,遂造真理耳。”正是十多年的贬谪生活所带来的大磨难,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成就了他千古文章一大家的不朽地位。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不仅指出他的文才得益于生活中的磨励,而且进一步揭示了他的文风都明显地带有他生活经历的痕迹:“苦其危虑心,尝使名声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溯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宋代大文学家、大家王安石则对“八司马”作了整体的评价,认为他们都是能在“无所用于世”的困境中“自强”的“奇才”。[7]


由于在文章上的突飞猛进,加上对佛、道、儒三教经典的精研,柳宗元一生为许多高僧写过碑铭、塔记一类的文章,而他对佛理的深刻理解、超人的见地也通过这些碑铭塔记而得以广泛传播。他在禅宗第六祖慧能的碑铭中写到:“其道以无为为有,以空洞为实,以广大不荡为归。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礼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真是言简意赅,几句话就把佛经要理概括无遗;他在《南岳弥陀和尚碑》中则以其独特的诗风,形象化地描述了自己对道的精微理解:“一气回薄茫无穷,其上无初下无终。离而为合蔽而通,始末或异今焉同。虚无混冥道乃融,圣神无迹示教功。…形游无际交大雄,夫子稽首师顺风。”;他在“无姓和尚”的碑铭中说道,“生物流动,趋向混乱,惟极乐正路为得其归。”已经从大的格局中认识到了宇宙生命的败坏,最终只能以佛法才能拯救的结论。在该碑的“碑阴”上则说,“凡吾之求,非在外也,吾不动矣。”明白了“向内求”“心不被外物所动”的高深法理;他又把儒家的“礼”和佛家的“律”相比较,指出其平行的作用,并且认为大小乘的分别是无意义的,“定”“慧”和“归真源”才是终极的目的。这一超人见地实在让人惊讶,因为佛教中许多层次极高的高僧甚至一代传人都曾卷入大、小乘之争,而且佛教最后也没能摆脱分裂为大、小乘两支的命运!除了佛教经典外,他对道家的理论也有很深的造诣。《阴符经》是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他研读之后撰文指出该经乃后人假托,并非黄帝之书。精于道教理论的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曾以佩服的口吻谈到此事。[8]


他对佛理的精深理解反过来又使他独具慧眼,能对佛教内部以及儒教中人对佛教的错误认识和作法有着特别清晰的认识,并能明白地加以剖析。他对禅宗内部南北两派的内斗,以及“狂禅”一派的邪悟作法有清楚的叙述:“故传道益微而言禅最病。拘则泥乎物,诞则离乎真。真离而诞益胜。故今之空愚失惑纵傲自我者,皆诬禅以乱其教。…空有互斗,南北相残。”“而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他在《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的《碑阴》上指出,许多高僧在圆寂时都有异象产生。比如夜晚间突现光明,有仙音妙乐,“笙磬之音”,周围的许多人都能看到和听到。这类事实很多,而“儒者”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闭口不谈。


北宋时有位“儒释兼通,道学纯备”的“长老”,准备好了碑石,来请苏东坡书写柳宗元为六祖慧能作的碑铭(旧碑残破后要立新碑)。据他声称,“自唐至今,颂述祖师者多矣。未有通亮简正如子厚者。”苏东坡也说,“柳子厚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今。”说柳宗元的碑铭“妙绝古今”没有错,但说他“南迁”之后“始究佛法”则是不对的。根据柳宗元的自述,“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即永州),吾独有得焉。”原来对于佛教,他竟然是一位“幼儿学”,有着“三十年”的钻研和探求。可惜一直没有碰到过使他心服的精通佛法的人,直到贬官永州后才有了重大的突破和收获。到永州后,除了身世遭遇迫使他进一步去深思几十年来学佛过程中不解的问题 外,他与佛教高僧巽上人的交往对他真正走入佛教修炼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0]


他初到永州时连房子都没有,只好暂时住在永州龙兴寺的庙里并因此结识了高僧巽上人。以后他曾多次在诗文中称赞巽上人,可知巽上人在佛法上的精研和修为是令他心服的。而在《巽公院五咏·净土堂》一诗中,他直称巽上人为“导师”,足见他是在巽上人的指导下修佛的。反过来想,能让他这样的“奇才”和文章圣手心服,又岂能是泛泛之辈?他后来可能帮助寺庙修了一个“净土院”和其它建筑,自己就住在那里和巽上人修禅。他曾在一首诗中详细描述了早上“读禅经”的情形:“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贞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澹然难言说,悟悦心自足。”修禅的人大多静坐、内观,修净土的人喜欢大声颂唱佛号。而他在这里是大清早把“禅经”拿到室外去读,并能从周围景致中生出“澹然难言说”的“悟悦”心态,确实有趣。[11]


他似乎没有留下谈论自己修炼层次和感受的专题诗文,但从他的《巽公院五咏》这几首题咏诗中,我们仍然可以管窥到一些修炼层次的体现:“结习自无始,沦溺穷苦源。流形及兹世,始悟三空门。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清冷焚众香,微妙歌法言。稽首愧导师,超遥谢尘昏。”(《净土堂》)结合上下文以及其它诗中所谈现象,这里的“华堂开净域,图像焕且繁”应为天目初开时的表现,能看到图像了,但还不能选择 观看的对象;“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趣中即空假,名相谁与期。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曲讲堂》)此处“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是心静不扰、耳无所闻,已达“忘言”而“思维”还勉强能感觉得到的高境界;“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心镜本同如,鸟飞无遗迹。”(《禅堂》)此处“团团抱虚白”即“虚室生白”,而“忘机”与上面的“忘意”皆指“忘言”,可互相佐证。“心镜本同如,鸟飞无遗迹”则是外尘不染、心静而能定深的形象描述。这里描述的境界,在以往的修炼法门中已经是相当高的层次才能体验到的了。[12]


修炼的层次主要表现在心性道德的提高上,超常的体验(即所谓“宗教体验”)只是心性道德标准的表征之一。一个人心性道德的提高必然会反映到他的言行上来:守真、行善、戒“贪嗔痴”和忍苦,这些都是言行的标准。柳宗元自己也说,“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佛法博大精深,包容万有,但凡有志于挣脱物欲羁绊,不愿为世俗桎梏的人,都会认同佛理、皈依佛法。这也是他自己修佛的原因。[13]


作为刺史,他为柳州人民作了好些“公益事业”。比如他在柳州的柳江边亲自种了许多柳树,又在柳州城西北隅种了两百株良种甘桔,这在刺史一类地方官中确是罕见的。这些小事虽然还不足以载入史册,但他确曾有过两件感人至深的事迹垂名青史,令后人乃至今人读之动情。[14]


就在柳宗元调任柳州刺史时,刘禹锡也调任播州。柳宗元认为播州太苦,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而刘禹锡上有老母在堂,因此不忍心老人去那里吃苦。但如果其母不随刘禹锡同往,则可能是母子永诀。因此他上书皇上,请求把自己的柳州刺史位置与刘禹锡交换,让刘禹锡去柳州而自己去播州。为成全朋友孝行而自愿去那“非人所居”的地方受罪,而且可能是终身出不来,其崇高精神确实令人感佩。由于柳宗元的请求,加上碰巧还有其他大臣也去说情,最后终于把刘禹锡改调到连州,柳宗元仍然去柳州任职。这件事不但载入史册,而且后人编辑唐人诗集、写作者简介时也经常把这件事写进去。[4]


柳宗元去柳州后,发现柳州的穷人常把家里的儿女拿去典当换钱。如果典当过期不能赎回,则被典当的人和出面典当的人都要沦为富家奴婢。柳宗元想方设法去赎这些被典当的人回家与家人团聚。他想法让特别穷的人用劳动换取典当的钱,而家中人已经死了的,他便自己拿钱去赎那些被典当的人,使他们免于沦为他人奴婢的悲惨命运。他这种真正是“父母官”的善行,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尊敬与爱戴,“南方为进士者走数千里从宗元游”,人们仰慕他的为人和文章,经过他亲自指点的读书人,文章都大有进步,人们尊称他“柳柳州”,其名声不胫而走。[4]


柳宗元去世后,当地人民怀念他,有人说他曾显灵。因此地方官和当地人共同努力,在罗池为他修了一座庙,把他作为神来贡奉。当地人遇到甚么天灾人祸 的,就去庙里祈祷求助,许多人都得到感应和帮助。这样一直持续了近三百年,到宋哲宗元佑七年(公元1093),宋王朝颁发牒文赐了一块“灵文庙”扁额,牒文声称在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70)和宋哲宗六年(公元1092)之间,便有十多次祈祷感应的事件,并称其“系前代明贤”;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5),又追封柳宗元为“文惠侯”,告词赞颂其“文章在册,功德在民。昔有其人,是为不朽。生而昭爽,后且不忘。惠我一方,是宜崇显。”并再次强调其“英灵犹在。祈祷祷祀,如响应声,水旱疾忧,咸有归赖。”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9),又特以皇上口吻加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侯”,告词称颂其“生传道学,文章百世之师。没以神灵,福佑一方之庇,是有功德于人者。……其才足以命世,其政足以裕民。”这一次加封告词中对他的评价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封赠或加封都是出于当地人民和地方官的请求,可见人民始终记得他。[26]


注释:

[1] 韩愈语。参见 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卷首;(书名见最后)

[2] 苏东坡:《又书黄子思诗集后》“李杜之后,诗人继出。虽有远韵,而才不逮意。独韦应物柳子厚,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评柳子厚诗》“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黄山谷:《书柳子厚诗赠王观复》“欲知柳子厚如此学陶渊明,乃为能近之耳。”附录卷下;沈德潜:《唐诗别裁》“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

[3] 《江雪》卷四十三,东坡评语见诗后;其余东坡评语见《唐诗别裁》;

[4] 《唐书本传》,书末集传;

[5] 《惩咎赋》“将沉渊而陨命兮,讵蔽罪以塞祸。惟灭身而无后兮,顾前志犹未可。……死蛮夷固吾所兮,虽显宠其焉加。”卷二;《同刘二十八院长……通赠二君子》“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卷四十二;

[6] 《瓶赋》,《牛赋》:“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惩咎赋》,卷二;

[7] 《河东先生集叙说》,卷首; 欧阳修:《题万石亭诗》;王荆公(安石):《读柳子厚传》“余观八司马,皆天下之奇才也。…然此八人者既困矣。无所用于世。往往能自强以求列于后世,而其名卒不废焉。”附录卷上;

[8] 《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南岳弥陀和尚碑》;《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道本于一,离为异门。以性为姓,乃归其根。无名而名,师教是尊。”《碑阴记》,卷六;《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儒以礼立仁义。……佛以律持定慧。……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大小乘。大明之律,是定是慧。”卷七;黄山谷:《又跋阴符经后》:“阴符经出于唐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附录卷下;

[9]《龙安海禅师碑》,卷六;《送琛上人南游序》,卷二十五;《碑阴》:“凡葬大浮图,其徒广,则能为碑。…将终,夜有光明。笙磬之音,众咸见闻。若是类甚众,以儒者所不道。”卷七; 欧阳修:《又般舟和尚碑跋》,附录卷上;《送僧浩初序》:“儒者韩退之与余善。尝病余嗜浮图言,訾余与浮图游。……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退之所罪者其迹也。……退之忿其外而遗其中,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且凡为其道者,不爱官、不争能,乐山水而嗜闲安者为多。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卷二十五;

[10] 苏东坡:《又跋大鉴禅师碑》附录卷下;《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卷二十五;

[11]《永州龙兴寺西轩记》《永州龙兴寺修净土院记》卷二十八;《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卷四十二;

[12]《巽公院五咏ܭ净土堂》《巽公院五咏·曲讲堂》:“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曲堂何为设,高士方在斯。圣默寄言宣,分别乃无知。趣中即空假,名相谁与期。愿言绝闻得,忘意聊思惟。”《巽公院五咏·禅堂》:“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心镜本同如,鸟飞无遗迹。”卷四十三;

[13]《送玄举归幽泉寺序》卷二十五;

[14]《种柳戏题》《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卷四十二;

[15]《唐书本传》书末集传;《重修罗池庙记》附录卷下;《[来力]赐灵文庙额牒》,《初封文惠侯告词》,《加封文惠昭灵侯告词》附录卷上;


本文所引诗文,除已注明出处者外,可参《柳河东集》,王云五主编“国学 基本丛书(四百种)”,商务印书馆,五十七年九月台一版。【明慧网】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贺知章


【明慧网】贺知章(公元 约659─约744),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 。他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他的写景诗清新通俗。他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是“饮中八仙 ”之一。


贺知章流传下来的诗不多,收录于《全唐诗》中的只有二十首。其中七首是祭神乐章,三首是应制诗(即按皇帝的要求写的诗),但仅仅在剩下的十首中就至少有三首堪称唐诗精品,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他的《咏柳》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写柳的精品,特别是“二月春风似剪刀”一句已成千古名句;他的《回乡偶书二首》,感情真实自然,语言朴实无华,发自心底,感人肺腑。特别是其中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每一个从小学过唐诗的人都能背诵,而其深情厚意却非人人都能完全体味得到[1]。


公元695年,贺知章进士及第,后来官至秘书监。在大约公元706年前后,他与包括张若虚、包融在内的一批江南来京的文人相好,以“文词俊秀,名闻上京”[2]。


元年(公元742)时,李白与道士吴筠一起在剡中隐居。吴筠奉皇上诏书进京,李白也因吴筠举荐而一同前往,后来被授予“翰林供奉”。其间他们拜访了贺知章。李白把自己写的一些诗文给贺知章看。读了李白的《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含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贺知章赞道,“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读了李白的名篇《蜀道难》后,贺知章禁不住扬起眉毛对李白说道:“公非人世人,岂非太白星精耶!”读过了李白的诗文后,贺知章感叹地说道,“子,谪仙人也。”(你是从天上贬谪下来的神仙啊。)[3]


贺知章是修道的人,修的是“真”,不能说假话。而且他当时官居高位,诗文也很有名,他不至于、也用不着对一个初出茅庐的李白如此夸奖甚至赞叹。从后来人们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所得结论来看,贺知章确实是一个具有“超感”能力的非凡的人。因此他和李白一见如故、成为好朋友,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从李白这边来说,知音难得,能够在自己成名之前,一眼就看出自己超群出众诗才的人中,贺知章还是第一个。


他和李白都极其喜欢喝酒,都是有名的“酒仙”。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篇《饮中八仙歌》中第一个就说的是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就象坐在船上一样。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头,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哪怕喝得烂醉如泥,冷水一喷也就醒过来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过来,所以够得上头号“酒仙”。这杜甫也真会说话,难怪后来名气很大。


贺知章没有留下足够多的诗文,让人知道他修炼的细节。但从他留下的七首祭神乐章可以看得出来,他不但是个虔诚而严肃的修炼者,而且对修炼理论的钻研也是很深入的[1]。而他最终弃官归隐并且正式成为道士,则是他多年修炼、道心精坚的明证。


贺知章在86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躺在床上已经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后来死里逃生 ,又回过来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请求恩准他回乡当道士。唐明皇准许了他的请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赠出来作为道观,还特地赐名“千秋”。又下诏在京城东门设立帐幕,让百官为之饯行。这还不算,唐明皇又亲自写诗为他送行。诗的序言中说:“天宝二年,太子宾客贺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迟暮,用循挂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将归会稽。遂饯东路,…乃赋诗赠行。”唐明皇在诗中写道:“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英怅别深。”大概是意犹未尽,又写了第二首:“筵开百壶饯,诏许二疏归。仙记题金(竹录),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满光辉。”[2]


在那个时代,一个人看淡红尘、转而入道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但象贺知章这样由皇帝亲自出面召集百官为之饯行,并且还写诗相赠、以壮行色,就很不一般了。实际上,这在历史 上也是一个千古奇观。


贺知章回乡后的情况史载不详,甚至他什么时候去世也不知道。其实,他去没去世也没有人知道。听说一个人在某时某地死了,结果许多年后又有人看到他,并且与之交谈,甚至留下诗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还不只一个两个。


注释:

[1] 《全唐诗》卷一百一十二;

[2] 《唐诗纪事》卷第十七,“贺知章”;

[3] 《唐诗纪事》卷第十八,“李白”。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仙故事:道术玄妙,深不可测的石旻


有个叫石旻的人,不知来自何处,他浪迹江湖已有许多年了。他的道术玄妙,深不可测。


长庆年间,他在宛陵郡作客。有一位姓雷的男子,曾经做过宣城部将。一天,他与数位友人在郡南别墅中聚会饮酒,当时石旻也在座。雷家的家僮用网捕到一条数尺长的鱼,送到别墅来。这一日,雷生与客人都酩酊大醉。诸位客人都已散了,唯独石旻还住在雷家的别墅中。时当盛夏酷暑,到第二天看那鱼,已经臭烂不能吃了。家僮要把鱼给扔掉,石旻对他说:“这条鱼虽然腐烂了,可我有良药,可以让它活过来,怎能将它丢弃呢?”雷生笑着说:“先生随便乱说,即使有良药,怎么可能使这条烂鱼复活呢?”石旻说:“那你就看看它如何被复活的吧”于是石旻从衣服内掏出一个小口袋,口袋中有数粒药,他把药倒在那烂鱼身上。也就一顿饭的功夫,那鱼就鲜润如初,不一会儿,就摇鳍振鳞,像在洪流中游动。雷生甚感惊异,对石旻拜谢说:“先生的道术,可以说是神了!我们象尘俗中的聋子瞎子,与先生高踪相比,如同井中的虾蟆与云中飞禽相比一样,您哪能与我们为伍呢?”


雷生患病多年,于是就向石旻讨求丹药,指望减轻长久的病痛。石旻没有答应,并且说:“我的丹药至清至廉,你是世俗之人,不知节制,放纵嗜好。体内脏腑腥膻堆集。假使求得我的丹药,吃入腹中,那么脏腑中的污气与药力相攻,就如同水火交战,你的性命不保,万万不可食用。”石旻又说:“神仙不难修成。只是人们多被尘俗所牵累,像槛中猿、笼中鸟一样,空有飞翔超腾之心,哪能修成神仙?”


( 资料来源:《太平广记》) 【明慧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医华佗留下的不传之密!一定要收藏!!(图)


神医华佗留下的不传之密!一定要收藏!!(图)


1、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忌吃花椒、胡椒。


2、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次,连用7天有特效。忌吃酒、辣。


3、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4、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5、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6、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不怕辣者,可,早中晚食生蒜2头,有降血压、血脂特效。


7、心脏病、冠心病:花生壳一次一两,绿豆5钱,煎一碗汤服下,一日二次,需半月。


8、肠胃炎、腹泻:每次用麦面粉半两炒焦,加适量白糖用开水调匀,饭前服,一日二次,2-3天有特效。忌吃柿子、香蕉、油腻。


9、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同):鸡盹皮4两炒黄研成粉,饭前用白糖水冲服、一日二次,一次2钱(约半调羹)、儿童减半、一剂服完即可,忌吃田螺。


10、胸闷气胀:白萝卜籽*5钱、煎一碗汤服,一日三次,连用3天有消积顺气之功效。


11、神经衰落:猪脑1两,加入蜂蜜一调羹,蒸熟吃,一日一次,连吃5-10天。


12、内热口干:芦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吃豆喝汤,日服二次,连服3天。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13、胆、肾、尿道结石:用鸡内金、玉米须50克,煎一碗汤一次服下,一日2-3次,连服10天。忌吃肝脏、肥肉、蛋黄。


14、急、慢性肾脏炎:4两重左右黑鱼一条,去鳞、肠等,绿茶叶2钱,包入鱼肚内用线捆好,加一碗水煮熟,吃鱼喝汤,一日一剂,连吃10-15天。忌酒、盐、香蕉、房事。


15、糖尿病:猪胰一条,冬瓜皮1两,加水煮熟(生吃亦佳),少加些油、盐和调料(勿加酒、糖)吃下,一日一剂,连吃20天。


16、记忆力差:鹅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适量白糖搅匀,蒸熟早晨空服,连吃5天,有清脑益智功能,对增强记忆有特效,忌吃海带、花椒、动物血、酒、绿豆。


17、小便失禁(尿急、控制不住):鸡肠一付,洗净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三次,服完即愈。忌姜、辣。


18、便秘(大便燥结、排便困难):用煮熟的南瓜一碗,加入猪油5钱和适量的盐吃下,一日一次,一次见效,3日可愈。


19、打鼾: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服下),连服5天,以后再也不打鼾。


20、中风:每日喝1两生芹菜只汁,病轻者服半月,病重者服一月可愈,忌吃羊肉、鸭血。


2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黄药子*9-12克,用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一次;另可用50克泡1斤白酒,日服1两,5-8周代谢率明显降低。


22、慢性肠炎:鸡蛋清1只,白酒半两,混合,每晚睡前服。


23、打蛔虫:生南瓜籽20粒,去壳饭前空服,一次吃下,第二天虫子即可随大便排出。


24、腹痛(成人腹痛同):用一片桔皮敷在肚脐上。再用半斤盐炒热(不要太烫),敷在桔皮上,可立即止痛。


25、误食杂物:韭菜半斤,不要切碎,炒熟多加些猪油,一次吃光,杂物可随大便排出。


26、磨牙:每晚睡前吃一块生桔皮,连吃2-3天,可治小儿及成人睡觉磨牙。


27、流口水(成人、老人睡觉流口水方法同):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研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一次,服完即可。


28、考场镇静良方:学生进考场如临战场,往往由于过度紧张,使自己产生心慌、怯场现象,从而不能正常发挥而名落孙山。现介绍一种单方:酸枣仁*、绿豆各一两,煮一碗汤一次吃完,一日二次,次方要在考试前两天开始服,至考试结束,有镇静安神功效。


29、关节炎、肩周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食用细盐1斤,放锅内炒热,再加葱须,生姜各3钱,一起用布包好,趁热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一星期,有追风祛湿之功效。


30、肾亏腰痛: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1钱,一日二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


31、颈椎痛:羊骨头(生的,煮过均可)二两,砸碎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擦颈部,一日三次,一般不过15天,可以根治。


32、骨刺(骨质增生):狗骨头三两,砸碎炒黄浸白酒1斤,三日后用酒擦患处(最好带吃此酒一盅),一日三次,需用半月可愈。


33、腿抽筋:桑树果*一两,煎一碗汤一次喝下,一日二次,5天痊愈。


34、口眼歪(面部神经麻痹):黄鳝血涂面部,向左歪涂左边,并用手掌从左向右反复抹,每次2分钟,一日二次,向右歪则反做,连用三四天即正。


35、脱肛(解大便时肛门脱下):每次用韭菜半斤,水2斤煎开洗肛门,一日二次,洗三天。


36、落枕(睡觉时由于枕头或姿势不适,而引起的颈痛):韭菜汁加热擦颈部,日擦七八次。2-3天可治好。


37、戒烟:干南瓜藤*一两,煎一碗汤加适量红糖一次服,一日三次,7天后永不想抽烟。


38、戒酒:活黄鳝一条,放一瓶白酒内浸二天后此酒,1次1-2两,一日三次,将酒服完后永远不想再喝一滴酒。


39、喝酒不醉:葛根*1钱,在喝酒前泡一杯开水喝下再喝酒,酒精可解,所以人不会醉。


40、长寿保健药酒:磁石、何首乌*、大枣、核桃、枸杞*各一两,浸白酒或黄酒二斤,两天后按常日酒量吃此酒,如常饮能使老人面部红润,增强抗病力,有延迟衰老功效。


41、手气、脚气:生大蒜头两只,去皮放入半斤醋内泡3天,再用大蒜头擦患处,每日3次。连用7-10日,有消炎和杀死细菌之特效。


42、手汗、脚汗太多:明矾*5钱、热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脚、一次10分钟、浸后让其自然凉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脚汗正常。


43、手足开裂、粗糙:生猪油二两,加白糖1钱。捣匀擦手脚,一日2-3次。一般7天克愈,再擦几天以后永不复发。


44、烫伤:可选用蛋清、白糖水、醋、蜂蜜、在烫伤时马上涂伤处,就不会起泡又易好。


45、蚊虫咬伤(红肿、痒):用醋、牙膏、盐水、香烟灰加水调匀涂,均可立即见效止痒、解毒消肿。


46、妇女白带(白带多、有异味):生鸡蛋一只,从一头敲一小洞,将7粒白胡椒装入蛋内,用纸封好蒸熟,去胡椒吃蛋,每日一只,连吃一星期,忌吃猪血、绿豆。


47、外阴痒:葱白连根一两,花椒10粒,一起煎水一碗,洗阴部,每天二次,共洗3天。


48、子宫、卵巢肿瘤:红花6克、黑豆30克,水煎服,去红花食黑豆与汤,日2次。


49、阳痿(男子阳茎不能勃起):磁石(吸铁石)5钱,公鸡睾丸5只,浸白酒一斤,三日后按常日量吃酒,一般需吃半至一月。(磁石可反复使用)。如不吃酒人,每日炒二只公鸡睾丸吃,连吃半月至一月,完全恢复性功能。


50、早泄(男子在房事时过早射精):韭菜籽*半斤炎黄,用黄酒送服,一次2钱,一日三次,服完即痊愈。


51、男子性功能减退(不属于阳痿,只是性功能减弱力不重心,多见于年老体弱者,也有房事过度引起的):活大青虾或白虾一两,白酒1斤、浸5天后按常日酒量吃酒,酒完后将虾炒吃。连用半月,有补阴壮阳、补充男性激素、增强性机能之功效。


52、前列腺炎:麝香0.5克,白胡椒7粒,研成细末,装瓶备用。将脐用酒精洗净,将麝香放入肚脐内,再将胡椒粉盖在上面,后盖圆白纸一张,外用胶布贴紧,每隔7-10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53、前列腺肥大:冬瓜籽*30克、黑木耳15克、秦皮*15克,水煎服,日2次。


54、牙痛(神经性、过敏性、蛀牙痛均可):花椒10粒,白酒一两,将花椒浸在酒内,十分钟后用酒口含,几分钟即见效,一日2次每次10分钟,3-4天痊愈。


55、牙周炎、牙龈炎: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56、牙出血(经常出血或刷牙引起):花椒10粒,醋三两,浸2天后口含,一次3分钟,一日2次,连用5天有特效。


57、视力衰退(老光、老花、视物不清):白菊花*2钱,枸杞子*2钱,每日用开水泡饮(一剂可泡三遍),连饮半至一月,有清水明目之功效。忌吃辣物、海带。


58、白内障(晶状浑浊、使视力下降):白蒺藜*250克,羊肝250克,白糖200克,研为末,每次服15克,日服2次,8周见效。


59、虫入耳:用猫尿一滴,滴入耳内,虫子会自动出来。(提取猫尿法:用大瓣大蒜头,去皮擦猫鼻子,猫即撒尿)。


60、咽喉痛(咽部干燥疼痛、有异物感,急、慢性均可):用绿茶叶泡浓茶约2两水量,加入半两蜂蜜搅匀,每日分几次漱喉并慢咽下,每日一剂,连用3-5天,消炎镇痛,湿润咽喉,治急、慢性咽喉炎。忌吃烟、酒,一切有刺激性食物。


61、扁桃体炎(嗓子二侧发起红肿、痛、一般多发于着凉后):黑木耳一两,炒干研成粉,每次用半调羹粉与蜂蜜调匀口服,一日二次连服5天永不再发(此方在扁桃体炎正在发作时用)。


62、声音哑(咳嗽、讲话太多、唱歌、内火大等原因引起的音哑):鸡蛋一只、打入碗内,加醋一条羹、搅匀蒸熟食用,一日一剂,连吃2-3天,声音响亮。忌辣。


63、口臭: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64、鱼刺卡喉:较轻者用好醋喝一口即可。如果不行,可用鸭口水一调羹喝下,鱼刺可自动化掉。(取鸭口水法:用一片生姜,放入鸭嘴内,再将鸭倒吊,鸭即流口水)。


65、流鼻血:藕节*、芦根*等量,一起切碎,煎一碗水一次喝下,一日二次,连用5日,清热止血,永不复发。


66、除面部皱纹:鲜黄瓜汁二调羹,加入等量鸡蛋清(约一只蛋)搅匀,每晚睡前先洗脸,再涂抹面部皱纹处,次日晨用温水洗净,连用半至一月,能使皮肤逐渐收缩,消除皱纹有特效。


67、皮肤粗黑:靠化妆品增白皮肤,只能一时掩饰,治表不治本,现向你介绍一种治表治本能使皮肤增白而真白的妙方,既简单又有特效:用白醋甘油按5:1混合,常擦皮肤(一日二三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此方对遗传黑皮肤均有效)。


68、除面部色素斑:鲜西红柿汁蜂蜜,按5:1混合,涂面部,过10分钟后洗净,连用10-15日,能使黑色素分解,皮肤变白红润。


69、脱发头屑头痒:每次用桑皮*4钱,水二斤,烧开洗头,一日一次,洗后勿用清水过头连用5天,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有固发作用,并治头屑头痒,可再生发。


70、斑秃秃顶:按134条使用,并用老姜片每日擦头皮3-5次,与69条同用半月,以后不出一两月便会重新长出一头浓发。


71、头发增亮:啤酒醋按2:1混合.每日用毛巾吸湿再涂头发一次,连用半月。


72、白发变黑:何首乌*黑芝麻各三两,一起炒干研碎,用白糖水调服,每次3钱,一日一次,连服半月,可补肾健发.忌蚕豆。


73、减肥:干荷叶*干冬瓜皮*按1:2配好,每日用一两泡一斤左右热水喝,有去厚腻刮油手之功效,忌肥肉。


74、牙变白:用食盐小苏打等量,加入调成牙膏状,每日刷牙一次,3-4天可除牙齿表层所有色斑,使牙齿洁白。


75、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关键字:不传之密,收藏,神医华佗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定中经历:万法归宗,大法尽解


作者:根据西人大法弟子口述 翻译整理 来源:正见网


二零一四 年十月二十七日,晨,炼功定中,另外空间


只有大法能解救


李洪志 师父带着我的主元神,去到一座寺院入口。我放眼望去,寺院气势恢弘,一望无际,不仅深远还宽阔。寺院内佛光普照,紫气东来,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我纳闷儿,宇宙中怎么建的这么大座庙?大到可以装下从古到今全人类,可是,里面的人,我一个也不认识。


李洪志师父对我发出指令,叫我用强大的正念,赶到寺院的另一头,解救困在那里的大法弟子。李洪志师父说那里的大法弟子,必须全部安全出来。


我立即飞入寺院,沿着寺院中间金碧辉煌的长亭上半截,向寺院的另一端,全速直立飞行,快如离弦的箭。我脚下全是人头,他们方向一致的向寺院末截走去,速度很快。


我留意到自己,身穿贴身轻便的铠甲,里层黄金,外层是透明而耀眼的钻石,钻石的纯净成度可比空气,看到的人会认为,我有发光的金身。我头上盘着帝王的发髻,发簪由同样的黄金和钻石构成,发簪两侧稍宽,越往上越尖,中间用黄金钻石细棍横插过发髻。我剑不离身,胸部正前方,有一圆牌,上写着李洪志师父教过的两汉字,一字是正体的龍,一字是我的编号。



李洪志师父说:“地上的人是编了号的,他们叫号。”(摘自《美西国际法会讲法》)

寺院之长,我用天目一眼望不到头,但寺院之宽,有边有檐。寺院正中长亭雄伟开阔,两侧有墙壁直达棚顶,壁上有大门,一扇门直通后面的一个房间,门和房间不计其数。长亭两侧建筑整齐对称,长亭的宽度大概是每侧建筑的十倍。长亭两侧一字排开的房间尺寸全部一样,每一间可容下成千上万人,房间里面的布置没有重复,有各种各样的庙宇、宫殿、神寺,有各种各样的佛堂、古刹、道观,甚至象山崖、洞穴。


我卯足了劲儿向前飞行,又留意到两侧房间有门而无窗,左右各一扇小门(一个房间共计三个门)。房间里面的人,穿着打扮,每一群都不太一样,有元始,有古代,有现代,有各个民族的,有东西南北方的。


看得出,他们有着不同历史 文化和风俗习惯,信奉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宗教信仰,门类之繁多,远远超出了道家三千六百法门和佛家八万四千法门所能囊括的,看上去,从先天大道 、奇门功法、佛道两大家所普下来的各门各派各家各宗的修炼方法,甚至三百六十行职业的男男女女,这座大庙里都有。都在忙于从这间出来直接進下一间,走的速度有点慢,但方向一致的往大庙的末截走,没有一个往回返。


他们当中,没有老人也没有小孩。下世做人的生命,他们真正的自己,在另外空间,都很年轻,都是可以对自己负责的年龄。


遗憾的是,这些人越往末劫走,身上的虱子和跳蚤之类的脏东西越多,越与大庙正门背道而驰,身上的肥虱子圆虮子黑跳蚤越密密麻麻。他们刚开始串门的时候,脏东西只爬到他们的脚上,串到不二法门时间长了,那些害虫就上身了。害虫上了下半身的人,象穿了一条又重又黑的棉裤,靠大庙末截最近的人,虱子阵营快没了他们的脖子、快喝干了他们的血。他们都一边走一边挠,有些人恨不得抓烂自己才解痒。他们走走停停,越走越吃力,越走越可怜。


生命多么可贵,下世多么不易,一头扎進大庙保全了自己几千年,也等待了几千年,如今走到末法末劫。这么大个庙,这么多的门,这么多间屋,谁找到了来时的路,谁能离开大庙回天国?谁信奉的神回来带他们上天堂了?末法末劫的最末尾,谁敢对着全宇宙说,自己能解此大劫?



解大劫

多少人間亂事
歷經重重恩怨
心惡業大無望
大法盡解淵源

二零零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摘自《洪吟二》)

这时,我已经飞到寺院的二分之一处,我看到长廊的尽头有道后门,门后是寺院的最后一个区域,一个超大的地方,格局依然是中间长亭,两侧二房。那里人山人海,光线黯淡,阴森恐怖,妖气冲天。我看见里面满地腐烂的死尸,烂的不成形象;满地的硕鼠壮如熏黑了的乳猪,尾巴又粗又长又硬,大老鼠浑身长满虱子虮子跳蚤,没完没了的撕咬那些死尸。


因为有能说会道的人蛊惑寺院中的人,承诺他们,走到寺院的最后,他们信奉的神在那里,神带他们升天。有人听了,信了,去了,可他们没有见到谣传中的事情,他们全上当了。


偏离寺院大门越远的地方,尸臭味越熏天,他们当中有人开始警醒,更多人不知醒悟,盲目的往寺院深处走。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本性的一面复苏,为找到回家的路,有的徘徊,有的往回走。


我非常焦急,那里面困着大法弟子,我有使命在身,我必须用李洪志师父赋予的不容逆转的正念,唤醒他们,远离灭顶之灾。


我以最大的用心,使出最大能力,很快赶到长亭三分之二处。我看到情况十分危急,那些混杂的门派、那些动物附体学说、那些东拼西凑的理论、那些被弯曲篡改了的教义,那些为了满足个人利益、欲望和私心的不道德、不干净的言行,那些毁他们的乱法鬼,步步诱骗他们与正法真经背道而驰,最终让他们背弃造他们的佛道神主的嘱托。


我看到了这一切,忍不住大声疾呼。我的声音刚一启动,就见地面龟裂,寺院颤抖,如临震中。我赶紧收住声音,一下子回过神来。



李洪志师父说:“大家知道,佛不轻易开口的。要在我们这个空间张口说话,他可以使人类发生地震,那还了得!那轰轰的动静。有的人说:我的天目看见了,他跟我讲话了。他不是跟你讲话了。有的人看到我的法身也是,不是跟你讲话,他打出的意念是带有立体声音的,你听到了就象他讲话一样。”(摘自《转法轮》第三讲)

在大法的指导下,我找到了方法,从天目部位打出意念,那意念的立体声音如雷贯耳:哎---!你走错了道路!你选错了方向!

诸道末法,魔乱世间;
人心骤变,众神不管。
万法归宗,“真善忍”传;
大法能解,回头是盼!

知道,在场的大法弟子全部听到了我的声音,修炼学员一部分听到,常人鲜有听到的。听到我的人,一致把头转向我,他们身上的害虫败物大半摔倒在地,人也清醒了:盼望了数千年,尊者老子和释迦牟尼佛 不知去向,圣母玛丽亚和基督耶稣再没回来,苏格拉底和摩西一去无影无踪,神都撒手管不了了,法轮大法来了!派他的弟子来收救众生!朝着大法弟子指引的方向,才能飞升天国!


那里开始有人奔向我,渐渐汇成人流,越往我这边走,他们腿上的虱子跳蚤掉下去的越多,身边的臭味越淡。


还有学员看到人流,有所醒悟,开始闻到臭味了,也先后加入到大法弟子队伍中。我看到他们的心,从加入進来的那一刻起,变得对大法有信心,他们跟着队伍越走对大法的心越坚定,心性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大法弟子的标准。


我看到大家走上正道,一路往正门走,每当经过长亭两侧的房间,里面都不断有人加入人流。当我确定陷在那里的大法弟子全部安全撤离,才转身往回飞。


当我们的队伍接近寺院大门的时候,已经多达数百万人。我抬头仰望天空,以慧目追寻李洪志师父,李洪志师父已经在我们身处的这个大寺院之外的大金字塔的塔尖之上,正慈悲的关注着我们每个人。从李洪志师父的微笑里,我明确下一步。


我起身飞出寺院大门,院外阳光明媚,天空湛蓝,一片祥和。我身后的大法弟子们,他们的脚刚跨过寺院门槛,就开始离地,一根根通天大功柱子罩住了他们,把他拔了起来,慈悲伟大的李洪志师父,用自己的能量把大法弟子拔起来,接引他们圆满归位!他们越飞越高,有的圆满在不同方位,有的一路攀升,返回到更高位置。


今天,我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见证了:万法之中各个法门,走到今天,全部度不动人。陷在各大宗教、各家各派里面以为可以回天的人,我没见到一个回去,反而走向穷途末路。大法开传,度一切可度之人,只有万法之宗法、万经之祖廷的法轮大法,才能解此大劫,救众生出世!只有创世主即法轮大法李洪志大师,才真正有能力、够慈悲救度你和你的神!


寺院大堂的另一头,大老鼠还在那里,身上还在继续生养着跳蚤虱子,繁殖着虮子,那里还有不计其数各门各派修行人,被恶臭熏的辨不清方向。他们如果不及时迷途知返,将错过这次回归天国的万古机缘 。他们这些人将何去何从?未来 又能怎样呢?


我在另外空间看见了,法轮大法李洪志师父,凭借无以伦比的慈悲,和回天之力,已经安排好了下一步对众生的“生存营救恩,赎回”!



想起李洪志师父写的《洪吟二》:

漸齊

惡浪翻中見霞跡
各項劫數已漸齊
蒼穹法正乾坤定
返還世間掐蝨蟣

二零零一年七月十七日

药碗与圣


在另外空间,我感觉到用了很多天,才做完这件事。之后,我又進入第二个场景。


一只金子做的大碗,象小水缸那么大,光明透亮,于正在打坐的我和火凤凰之间浮起。


我曾经阅读过这只金碗,了解到宇宙中有治疗一切人、一切病、一切苦恼、一切业力、一切执着的药方。


两年前,我在另外空间曾与碗的主人结下巨大的善缘,那次我冒着被瞬间覆灭的危险,保下碗主。之后,他在另外空间向李洪志师父求了数千年,求李洪志师父恩准他来做下一批大法弟子,并向李洪志师父立下历史上伟大的助师救度众生的誓言。李洪志师父以一念 ,定下他必成的路。


大穹之中,碗主是尊贵的万佛之佛,在他的世界里,佛陀是他的众生。他的名号,让邪恶闻风丧胆,他的威严,让魔鬼无处躲藏;他的指尖,让雪山开满白莲,他的脚下,让沙漠流水涓涓。


他为了报答我,在李洪志师父的首肯和监护下,于转生前,想罄尽所有卸下能力赠与我,慈悲的李洪志师父没同意,特许他带必要的功能下世,以确保有能力完成誓约。将来一旦时机成熟,我将毫无保留的把所有应该回传给他的,全部回传给他,帮他实现助师救度的洪愿。


我和他之间结下的,是大法弟子之间的圣缘,我们以舍身护法的真心,肝胆相照。每次我在定中遇见他时,无论我向他合十鞠躬多深,他总是对我鞠躬更深,我曾试图鞠躬再深一些,结果还是不如他的深,我又第三次向他鞠更深更深的躬,想不到他还礼的时候,头低的几乎碰到腿。因为我的身材高大一些,所以我实在做不到鞠一个比他的还深的躬,以示礼节和尊敬。


李洪志师父曾经在另外空间教导我,大意是:越高层 次的生命,把自己放的越低,一旦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了,其实已经在往下掉;越有能力的人,越谦卑待人,越善,越对别人好。李洪志师父让我做一个为众生谦卑服务的人,把自己摆到最低处,象无罪而替罪的羊羔,象耶稣弯下腰,为他的门徒洗脚。


大法弟子珍惜圣缘,所形成的整体,在李洪志师父的能量里,无间无漏,绝对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黄金钻石桥


接着,我经历了第三个场景。


一架吊桥,桥身和桥两侧吊链,由纯金加钻石打造,一头在天外,一头在火凤凰面前,微微摇摆。


我看到李洪志师父挥洒着大手印,整座吊桥忽然之间,又被贴上一层通透而闪亮的钻石,与我铠甲的质地相近。吊桥随之稳定下来,纹丝不动。


我看见,在李洪志师父的手印面前,出现一股高能量,垂直砸向火凤凰头顶,冲洗她的身心,她一身黄金钻石铠甲外面,就这样再加固一层钻石。她胸前的圆牌上两正体汉字,一是注明李洪志师父为她选择 的最初生命形象“凤”,二是李洪志师父给她的编号。


这一瞬间,李洪志师父让我看到了她的整体变化,我亲眼见证到:我们的一切,没有一样是我们自己这么修、那么炼出来的,也不是做了大项目、大好事就能挣来的,我们拥有的一切,完全是李洪志师父用自己能量,为我们打造的。


若大法不施,若李洪志师父不失,苍穹之中的一切正负生命,从哪里得?


如果我们再精進一点,李洪志师父就可以为我们加持更多,只要我们的心再忠实一点,李洪志师父什么都可能为我们做。


以上为个人所在层次经历和有限的体悟,请同修严格的以法为师,用法衡量,不吝指教。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人际关系属轮回 劝君万事凭良心!


隋朝时候,代州这个地方有个名字叫赵良相的富人。他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赵盂为兄,次子名赵盈为弟。兄极忠厚,弟则非常凶悍。他父亲赵良相,因自己年衰,两子的秉性又强弱不同,所以将家产预为划分,免得将来纷争。谁知他死了不久,弟弟赵盈,就将兄长赵盂的财产强行霸占,只给其兄园屋一所。其兄只好为人佣工,勉强生活。


过了些时,弟弟死了,这也是上天有意弄巧,颠倒众生,以警醒世人,他竟投生为盂兄的儿子,名叫赵环。后来,兄长赵盂也死了,投生为盈的孙子,名叫赵先。以后二人长大,赵环家很贫,赵先家很富。赵环是赵先的叔父,不得已,竟给赵先做仆人为生。当时的人,不知其兄弟两人前生的来历,看了现世这种情形,都叹息说: “天道不平,盈者益盈。”都为赵环鸣不平。


有一天,赵环的母亲对环说道:“你叔父在日,恃强霸占了我家 的财产,致使我家贫不聊生,现在你反做他家的奴仆,这真是可耻可恨的事呀。”赵环听了这话,心中非常愤恨,就存心要杀死赵先雪忿。因此,随身带着利刀,等待有机会下手。及到开皇初年,赵先要朝五台山,叫赵环跟了同去。


两人入山,走到峨谷东面数十里的地方,赵环见此处幽旷无人,正是行凶的地方,就从怀中拔出利刀,怒目对赵先说道:“你的祖父同我父亲,是亲弟兄。你祖父强占了我家的财产,致使你家长富,我家长贫。现在我做叔父的,反做你的奴仆,这事公平么?我今天要杀死你,以平三世不公之怨!”说罢,就挥刀砍去,赵先转身就逃。赵环从后追赶。赵先逃入树林,见有一所草庵,就奔入庵内。赵环随后闯入,庵中有一老僧,将赵环竭力拦住,问他:“为什么要杀人?”赵环答道:“我要杀掉怨家。”老僧大笑道:“佛说:‘怨家怨家,当怨自家’!你且慢杀,我来使你们各自认识本来面目,就知谁是怨家了。”随即暗将一点异物,冲入汤中,使赵环和赵先同饮。两人饮了不久,天目暂时打开,都如梦初醒,忽然回忆前生之事:赵环原来就是恃强凌兄的赵盈;赵先原来就是忍辱让弟的赵盂。这时,二人都非常惭愧伤怀。老僧乃对他们道:“赵盈宿福深厚,就是不占兄产,也能致富。但因欺兄霸产,贪盗不仁,所以在转生时,上天就罚他将霸得的兄产,连同自己原有的财产,一并还奉其兄,自己受贫穷之报,并且身为奴仆,以偿前世欺凌之罪。赵盂前生布施,因为不是出于慈悲真诚,所以今生虽有财富,不能享受。但因其能安贫相让,所以转世 还能安享富乐。总之,因果无差,自作者还是自受。赵环何必怨人,再逞凶杀,以结来世不解之仇,加自已无穷之罪呢?”


他两人听了,明白这段因缘,知道为人使尽机巧,终属枉然,害人者适以自害,利人者就是利己。遂共悟:佛家所讲的因果报应之理,最足深信。轮回 六道之苦,非皈依佛法,无从超脱。遂皆弃家,从老僧学道,同在“弥陀庵”里,终老天年了。


正是:


人际关系属轮回,天道好还岁月催;

今生欠债下世还,天要摆平两不亏。

欠命还命命抵命,夺钱还钱钱两清。

尔虏我诈有何用?劝君万事凭良心!


(事据清凉山志)


来源: 网文






from 气功

2014年11月5日星期三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张志和


张志和(约730~约810)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词人和诗人 [2]。其词多描写隐逸生活,写景明丽生动,是早期文人词中的著名作品。特别是《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 质朴、清新、淡泊而又寄意高远,以极其自然的手法把诗与画的美融为一体,使人读后只感到自然的美给人带来的愉悦,却连美本身的存在都忘了,不愧为千古传诵的词中精品。除诗词外,他对书画、音乐也无一不精。唐代朱景玄编撰《唐朝名画录》时,把他和另外两个人的画定为“逸品”。按照明代董其昌《画旨》的说法,“昔人以逸品置神品之上”,可见“逸品”比“神品”还高,是至高无上的极品了。但董其昌认为“历代唯张志和可无愧色”,把“逸品”画家定为只有张志和一个人。[5]


张志和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曾经有过一个梦,梦见一棵松树长在自己腹部,后来生下张志和[3]。张志和十六岁时“游大学”,以“明经”耀第,向肃宗献策,深受赏识和重用,任命为待诏翰林,并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又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贬官为南浦尉。但他并没有去上任,而是托词亲丧回到了老家,并且从此以后不再作官,长期过着隐逸的生活,悠然徜徉于太湖一带的山水之间。因常以扁舟垂钓,超然不在尘世中,自称“烟波钓徒”。后世称其“兴趣高远,人不能及”。[2][3][5]《全唐诗》中存有他五首《渔父》词,都是写他隐居生活的优秀作品,但因为第一首(见上引)写得太好,其余四首便被它的光辉所掩盖,显得不那样突出了。[1]


张志和的哥哥张鹤龄怕他遁世而去,便在越州东城外给他修了几间茅草房,周围花竹掩映,环境优美,让他在那里沿溪垂钓。当时的观察使陈少游经常前往问候他。皇上还曾经赐给他一奴一婢,专门侍候他,供他驱遣。而他却把他们配为夫妻,取名“渔童”和“憔青”。鲁国公颜真卿(唐代大书法家、诗人)在湖州作刺史时,他和隐逸诗人陆羽是颜家的常客。颜真卿初来时看到他的船破旧了,想给他换一只,他谢绝了,说是“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雨言]间足矣”。[2]


一次,颜真卿与众门客会饮,以渔父为题互相唱和。首唱的便是张志和的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颜真卿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一起共和了二十五首。他们传递欣赏并互相赞美。张志和则让人拿来丹青、剪下白绢,为词配画。不一会儿就画了五本。花木禽鱼,山水景像,古今奇绝,无与伦比。画在颜真卿和客人们之间传观、欣赏,大家都叹为观止。[5] 《唐才子传》称其“善画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就,曲尽天真”[2]。可见其不但“酒酣”以后有作画的兴致,“击鼓吹笛”也能激起他施展作画的绝技,并且他作起画来非常神速,所画景物饱含天真自然的神态。


唐宪宗听到了这些传闻之后,下诏书让人画了他的画像,拿着画像“访之江湖间”,到处找他,但是没找到,最后人们只好把他的诗歌收集起来呈献给皇上。[2][3]他的另一个哥哥张松龄怕他“放浪而不返”,会惹麻烦,特地针对他的《渔父》词写了一首和作《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1][3]


他修炼的情况在《续仙传》中有零星的披露,说他是个“守真养气”的人,可以“饮酒三斗不醉”,“卧雪不寒,入水不濡。天下山水,皆所游览”。在常人看来,躺在雪中不冷、跳进水里不湿,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那还只是道家修炼中显现出来的某些术类功夫而已。[5]


张志和的修炼方法很特别。他经常“沿溪垂钓”,但却“每不投饵”,因其“志不在鱼也”[2]。那他坐在那里干什么呢?借垂钓之名、行修炼之实!溪流在他面前就象一面镜子,他从那里面看到世间万物,看到超越世间的诸神并与之沟通交流 ,再一直看到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及其构成万物的运动方式。他长期“阅读”这面镜子,而镜中景像则随着他修炼层次的提高而一层层地深化,没完没了。他将自己的修炼心得记录下来,辑为一书,取名《玄真子》,并且把“玄真子”作为自己的道号。该书原有十二卷,总共三万言,但在南宋时已残缺不全,只剩下三卷,被收入《道藏》“太玄部”[6][7]。后人称其“著作玄妙,为神仙中人”。[5]


就从这残存的三卷来看,其内容也是相当丰富的。但因其义理深奥,不但常人难懂,就是修炼人,不到某一层次,也是很难明白的。《全唐诗》中所存张志和的《空洞歌》即是该书第一卷中的一小段[1]。其中“反尔之视,绝尔之思,可以观”,就隐含了全部读懂《玄真子》的关键:你首先得打通自己的天眼!因为他是在记录自己从另外时空中看到的现象和法理,你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明白他在说什么,就会越读越糊涂。对于道家理论,特别是《道德经》有一定了解的人,可能模糊地懂得其中一些内容,但会感到和《道德经》一样地不可捉摸。其实,《道德经》和《玄真子》的关系,也就一个是纲领、一个是细则;一个是抽象、一个是具体而已。如果把《玄真子》当作《道德经》的一个具体释例,则对两书都能获得更深的理解。


后来颜真卿东游平望驿,张志和喝酒喝到酣畅时,为大家表演水上游戏:他把坐席铺在水面上,独自坐在上面饮酒、谈笑和吟唱。那张坐席在水上一来一去、时快时慢,发出水上行舟一样的声音。接着又有云中飞来仙鹤跟随在他的头顶上。颜真卿等在岸上观看的人们,没有一个不惊异的。不多时,张志和在水上挥手,向颜真卿表示谢意,然后便上升飞去。[5]另一说法则称“后传一旦忽乘云鹤而去”,说他是乘着云鹤飞走了。[2]


历来修成“白日飞升”的人就少之又少,因此才不被人们普遍地承认。象他这样当着许多人的面,其中包括象颜真卿这种颇有名望的一代名臣、历代的大书法家,就悠悠然飞升而去,实在是古往今来历史 上罕见的奇观!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卷308;

[2] 《唐才子传》,[元]辛文房撰,卷三;

[3] 《唐诗纪事》卷第四十六;

[4] 《唐诗别裁》卷第十四;

[5] 《续仙传》,以及《太平广记》第二十七卷,神仙二十七;

[6] 《直斋书录解题》,[南宋]陈振孙着;

[7] 《玄真子外篇(三卷)》,参见《道藏ܫ太玄部》,《正统道藏》第242册,艺文印书馆印行;另外,《四库提要》中也有收录。


【明慧网】






from 气功

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颜真卿


颜真卿(公元 707 – 784)字清臣,人称“鲁公”(因曾封鲁郡开国公),唐朝诗人 和大书法家。《全唐诗》中存其诗一卷。其中《赠裴将军》一诗,笔力雄健,隐约有李白雄风:“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将军临八荒,烜赫耀英材。剑舞若游电,随风萦且回。登高望天山,白云正崔巍。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其《咏陶渊明》诗末四句写道:“手持山海经,头戴漉酒巾。兴逐孤云外,心随还鸟泯。”活脱脱画出一幅陶渊明特有的肖像。[1]


以诗而论,颜真卿还算不上唐代的著名诗人。但以书法而论,他却一直受到后人的推崇,被认为是古往今来中国 历史 上几个大书法家之一。后人评其书法“放而不流,拘而不拙,书之至也”,也就是达到了书法的最高成就了。他不但在楷书方面为后人留下了世代仿效的楷模,而且他还是草书大家张旭的传人之一。张旭,人称“张颠”,其草书被誉为神品。[2]


颜真卿是北齐时候黄门侍郎颜之推的第五代孙子。他小时候就勤奋学习,多次参加进士考试都考及格了。在他十八九 岁的时候,卧病在床一百多天,当时的医师都不能治。有一个自称是“北山君”的道士到他家里来,拿出米粒大小的丹砂让他服下,顷刻之间便痊愈了。道士对他说:“你有清廉简朴的美名,已经记录在黄金台上,可以度世成仙,到天上去做仙官,不要自己沉沦于名宦的大海中。如果不能摆脱尘世的羁绊,你可以在去世的那天,用你的形骸炼神阴景,然后得道成仙。”随后又交给他一粒丹药,告诫他说:“坚持节操辅佐君主,勤俭致身。百年之后,我在伊水和洛水之间等你。”[3]


颜真卿也颇为自负,觉得自己才高志大,是个栋梁之材,将来必被重用。并且在读书学习的余暇,他也常常留心修仙学道之类的事情。这样就使他有机会结交一些修炼中人,并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坚定自己的道心。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著名诗人张志和。


张志和不仅诗才出众,绘画更是超一流的高手。《唐才子传》称其“善画山水,酒酣或击鼓吹笛,舐笔辄就,曲尽天真”。颜真卿在湖州做刺史时,他和隐逸诗人陆羽是颜家的常客,并在一次宾客会饮中,当着颜真卿和客人们的面当场献技,画了许多花木禽鱼,山水景象,古今奇绝,无与伦比,令大家叹为观止。后来颜真卿东游平望驿,张志和喝酒喝到酣畅时,为大家表演水上游戏:他把坐席铺在水面上,独自坐在上面饮酒、谈笑和吟唱。那张坐席在水上一来一去、时快时慢,发出水上行舟一样的声音。接着又有云中飞来仙鹤跟随在他的头顶上。颜真卿等在岸上观看的人们都惊讶不已。不多时,张志和在水上挥手,向颜真卿表示谢意,然后便飞升而去。[4]。


吴门有清远道士同沈恭子游虎丘诗,该诗是从商周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在当时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人们不知道这位道士到底是鬼神还是隐士。那首诗的词藻健俊,颜真卿非常喜爱,把它刻在一块岩石上,并且自己写了一首长诗相继。清远道士诗曰:“我本长殷周,遭罹历。四渎与五岳,名山尽幽窜。及此环区中,始有近峰玩。近峰何郁郁,平湖渺弥漫。吟挽川之阴,步上山之岸。山川共澄澈,光彩交凌乱。白云蓊欲归,青松忽消半。客去川岛静,人来山鸟散。谷深中见日,崖幽晓非旦。闻子盛游遨,风流足词翰。嘉兹好松石,一言常累叹。勿谓余鬼神,忻君共幽赞。”颜真卿在继作诗中说:“不到东西寺,于今五十春。…… 剑池穿万仞,盘石坐千人。金气腾为虎,琴台化若神。…… 客有神仙者,于兹雅丽陈。名高清远峡,文聚斗牛津。迹异心宁间,声同质岂均。悠然千载后,知我揖光尘。”[5]


颜真卿曾经多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五原县有一起冤狱,久久不能决断。颜真卿来到五原,查清并明断了这起冤案。当时天气正旱,冤案解决之后天就下了雨,郡中人都称之为御史雨。河东有一个叫郑延祚的人,他母亲死了二十九年了,还埋葬在寺庙外面的墙下。颜真卿向皇帝检举了郑延祚的罪状,郑家兄弟三十年被人看不起。天下人都对颜真卿表示敬重,他被提升为殿中侍御史武部员外。但当时专权的杨国忠恨他不攀附自己,把他弄出京城作了平原太守。[3]


当时,安禄山叛逆大唐的野心已经很明显了。颜真卿以连连下雨为借口,修城墙,疏导护城河,暗中招兵买马,储备粮草,又假意与文士泛舟水上,饮酒赋诗。安禄山秘密地侦察他,认为他是一介书生,用不着担心。不久,安禄山造反,黄河 以北全部沦陷,只有平原城有所准备,派司兵参军骑马到京城报告。唐玄宗高兴地说:“黄河以北二十四郡,只有颜真卿这么一个有用的人罢了!我真恨自己没有亲见其人。”安禄山派兵守住土门。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是常山太守,他和颜真卿共同攻破了土门,十七个郡同一天归顺了大唐,推举颜真卿做元帅,得到军队二十万人。他指挥部队纵横燕赵一带。皇帝下诏书加封他为户部侍郎平原太守。当时清河郡的李萼,在军前拜谒,颜真卿与他共同谋划,一起在堂邑打败了安禄山的两万多人。[3]


唐肃宗亲临灵武,下诏封他为工部尚书御史大夫。颜真卿走偏僻的小道到凤翔朝见天子,又升他为宪部尚书,不久又加封为御史大夫。他每每弹劾、禀奏,使不称职的被贬,使有才干的升职,使朝纲大振。他连年治理蒲州和同州,都有仁爱遗留于后世。后来他被御史唐实陷害,又受到宰相的忌妒,被贬为饶州刺史,又被任命为升州浙西节度使,征召为刑部尚书。后来又被李辅国诽谤,贬为蓬州长史。[3]


唐代宗继位,他被拜为利州刺史,回京做了户部侍郎,荆南节度使,不久又做了右丞,封为鲁郡公。宰相元载,私立朋,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把颜真卿贬他为硖州别驾,后来又做了抚州湖州刺史。元载被诛杀之后,颜真卿又被拜为刑部尚书。代宗驾崩的时候,颜真卿是礼仪使。又因为唐高祖以下的七位皇帝,谥号繁多,他上疏议请取初谥的为准,被宰相杨炎忌妒,没被采纳,改任他为太子少傅,暗中夺了他的权。后来又改为太子太师。[3]


后来,烈称帝,攻破了汝州。宰相卢杞平常就忌恨颜真卿的刚正,要趁机陷害他,就上奏皇上说颜真卿德高望重,四方敬仰,让他去说服李希烈,可以不动刀枪不流血而平定强寇。皇上听了卢杞的话,着手行事,朝野人士全部大惊失色。李勉听说之后,认为这是失去一位国老,给朝廷带来耻辱,秘密地上奏章请求留下颜真卿。又派人到路上去截住颜真卿,但没有来得及。[3]


颜真卿见了李希烈之后,正宣读诏书,李希烈的养子等一千多人亮出兵刃争先恐后地要来杀他,团团围着他垢骂。他神色不动。李希烈用身体蔽护他,把他安置到馆舍里。李希烈宴请朋党,让颜真卿坐在那里观看。李希烈让演唱艺人攻击朝政当戏唱,颜真卿愤怒地说:“你也是人臣,怎么能让小辈们这样!”于是他就站了起来。李希烈让人向颜真卿问朝廷的礼仪制度,颜真卿回答说:“我老了,虽然曾经掌管过国礼,但是所记的都是诸侯朝觐皇上的礼仪罢了。”后来,李希烈让人在院子里堆积了柴禾,浇上油,让人对颜真卿说:“你不投降, 就烧死你!”颜真卿自己跳到火里去,那些叛贼又把他救出来。颜真卿便自己写了和皇帝诀别的奏章、墓志铭和祭文,以表示自己必死的决心。叛贼就派人把他吊死了。那天是兴元元年八月三日,颜真卿享年七十七岁。朝廷听到这一消息之后,停止办公五天,谥号文忠公。颜真卿是四朝元老,德高望重,正直敢言,老当益壮。由于被卢杞排挤而死在叛贼之手,天下人都为其深感不平。[3]


据《别传》所言,颜真卿将要被吊死的时候,解下金带送给使者说:“我曾经是修道之人,以保全躯体为先务。”来勒他的人按他的话做了,勒死之后又埋葬了他。叛贼被平定之后,颜真卿家里人来把他抬回京城去另葬。打开棺材一看,棺材朽烂了,但是他的躯体还是原来那样,肌肉象活人,手脚很柔软,胡须头发青黑,拳握着,手指甲透过手背。远近的人都感到很惊异。走在半路上,感到棺木越来越轻。后来到了下葬的地方,打开一看,是一口空棺而已。《开天传信记》里详细地记载了这件事。《别传》又说,颜真卿在去蔡州之前,对他儿子说: “我和元载都服用上药,他的药力被酒色破坏了,所以不如我。我这次去蔡州,一定会被逆贼杀害。你以后可以把我接回来埋葬到华阴。打开棺材看看,肯定与众不同。”等到后来开棺,果然看到与众不同。道士邢和璞说:“这就是所谓的‘形仙’。哪怕藏在铁石之中,一旦炼‘形’圆满时,自然会裂开而飞走。”


十多年后,颜真卿家从雍州派一个仆人到郑州去收租。回来的时候走到洛京,这个仆人偶然来到同德寺,见颜真卿穿着白色的长衫,头上撑着冠盖,坐在佛殿上。这个仆人急忙上前,想要参拜,颜真卿却转身离开,仰着头看佛寺的墙壁。仆人就或左或右地跟在他后边,但他始终不让仆人看到他的脸。然后他便走下佛殿,出了寺门。仆人也步步紧跟着他。他径直走到城东北角的荒菜园中。那里有两间破屋,门上悬挂着箔帘。颜真卿便挑帘走了进去。仆人就隔着帘子行礼,并高声问候。颜真卿说:“你是谁?”仆人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颜真卿说:“进来吧!”仆人进去之后,拜见完了就想哭,颜真卿急忙制止了他,然后大略问了问儿子侄儿的情况,便从怀中掏出十两黄金交给他,让他带回去补助一下家用,并打发他快快回去,又嘱咐他:“回去之后不要对别人讲。以后家里缺钱,可以再来。”仆人回到雍州,颜家的人大为惊异。去卖那黄金,却又是真正的金子。颜真卿的儿子便买了鞍马,和那个仆人一起飞驰而来探望。又到了以前那个地方,却只剩下了满眼的榛芜,其余什么也没有。当时的人们都说颜真卿尸解成仙了。 [3]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卷152;

[2] 《书法正传·书家小传》;

[3] 《太平广记》第三十二卷,神仙三十二;

[4] 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5/16/21636.html【古代诗人的修炼故事】(十二) 张志和,

[5] 《唐诗纪事》卷第二十四。


【明慧网】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佛家故事:历史上的唐僧


西游记 》中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万般辛苦终于到达西天修得正果,有人说这是小说 。其实在历史 上真实的唐僧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冒着生命的危险,凭着一颗赤诚的心和惊人的毅力,历经死地,孤身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才到达印度取得佛经。


一、十三岁破格为度僧


唐僧,世称唐三藏,俗姓陈名玮,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县南)人,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另说仁寿二年(602),开皇十六年(596)卒于唐麟德元年(664)。出家后法名为玄奘,故又称为玄奘法师。


陈玮的父亲潜心儒学、经术。他共有兄弟四人,二兄从小出家,法名长捷,住洛阳净土寺。玄奘排行第四,自幼赋性聪颖,仪表非凡,八岁即从父受业,勤学不懈。当听父讲书至孔融避席故事,忽然站立起来。父向其故,答以孔融见长辈避席,今父为儿解经,儿岂敢安座?父甚嘉许。且其幼时别具素质,不与顽童为伍,不听邪言媚语,常随二兄长捷法师学习佛教经典。


隋唐时代,佛教盛行,规定度僧出家的考试制度,甚为严格。凡欲出家学佛,皆由政府统一办理招考,凡经考试合格,才录取为僧,名叫“度僧”。隋炀帝大业十年,政府布告度僧十人,那时玄奘只有十三岁,不符合度僧之规定年龄,不得進入考场。玄奘很失望。徘徊考场不肯离开,主考官大理卿郑善果,是一位佛教信徒,闻知此事,召来相见,觉得他年少而温文尔雅,迥异常人。问他为何出家?答以“志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年纪虽轻,口气很大,令考官惊赞不已。故特准出家,破格入选。并对旁人说:“诵业易成,风竹难得,若度此子,必成佛门大器!”


二、为取经,九死一生


玄奘法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参访学习,觉得多年来在各地讲筵所闻,各家各派对某些问题 异说不一,内容有很大的出入,因而深感难以适从,故决意西行取经。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打定主意,要西行取经。可是当时唐朝初立,边境不宁,出国之禁很严。他两次正式表请赴印,都未获得许可。欲向西行除了偷渡,别无良策。其时荒年,朝廷允许百姓四出自行谋生,玄奘便乘机出长安西行,由西安经秦州、兰州、后到凉州,找到一个习武的胡人石盘陀作向导,昼睡夜行,偷渡出玉门关。不过石盘陀出关后,不堪沿途跋涉之苦,坚辞而去,并指出了关外尚有几处防守的堡垒,要玄奘谨慎行事。


其行不久,终被哨兵发现,扣留问话。恰巧哨兵也是佛教徒,听了玄奘道出取经来意,意志坚定,哨兵便放他走了。从此孑身冒险,孤影赶路,披星戴月,走了三天三夜,尚未走出八百里的戈壁沙漠地带。


此时已是人疲马倒,最后也因干渴难忍昏倒过去。忽被寒风吹醒,又继续前進,幸而奇迹 出现,在荒凉的沙漠地带上出现了一块绿洲。玄奘见到了泉水,如遇救星,生命得以延续。在沙漠上艰苦的历程,是很难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这里引用西域记里的一段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草木不生,人烟绝迹。时而飞砂卷石,时而暴雨湿蒸,无饮无食,昏去醒来。时而枯骨折剑,战场遗迹。时而凶恶恐怖,鬼魅形象。”此中足见在沙漠中的旅行实乃九死一生。


经过这片沙漠,才到高昌国。国王曲文泰是虔诚的佛教徒,他得知玄奘之事,遣使迎往。见玄奘到,如获至宝,敬礼备至,认作异姓兄弟。并要强留高昌,以“如不肯留下决将之送回中国 ”来威胁玄奘。玄奘乃绝食抗议,坚决不肯留下,终于使对方感动,准许放人。同时还派二三十人护送,盛治行装,赏赐了很多马匹财宝,并亲自修书知照各国当道,通容优待。于是,玄奘就沿着天山南麓西行,通过神秘的西域高原,经阿富汗,到达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国(即今之克什米尔)。


此后,又碰到了艰难的路程,要翻过终年白雪皑皑的高山峻岭,渡过一片没有人烟的大沙漠,牵着白马在严寒的冰山上穿过羊肠小径,稍有不慎,就有滑下千丈深渊,粉身碎骨的危险。同行的商客,不时有人被冻死在冰山上,或是滑下深渊中,葬身冰窖。玄奘游记上说:“连我自己亦不敢向渊底注视,因下面有数不清的千年不化的僵冻尸首。”在这艰难的历程中,所遇之险境确实数不胜数。经过七日七夜的行程,终于渡过冰山雪岭,再继续前進,便是印度境内了。


三、菩萨点化高僧传授


玄装经过两年的出生入死,西行途中历经一百一十国终于在贞观三年到达印度西北,進入加湿弥罗、犍陀罗等处。他便从小乘论师研究小乘经典。为了更好掌握佛教理论,他还向婆罗们学者研究吠驮哲学,专心学习梵文,以成为研究梵典之工具。在此地住了二、三年,便从北印度沿河东下中印度。


在恒河过渡,遇到一批强盗打劫,看到他生得眉清目秀,仪表非凡,要杀他祭天神,以为敬天徼福。危急之际,狂飙突起,雷电交加,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吓得强盗面无人色,以为触犯天怒 ,不敢下手。继而询问缘故,知是大唐三藏来西天取经,于是跪地哀求忏悔,改邪归正。这一消息不胫而走,使玄奘的名声,远近传闻,深为印度人所崇敬。


那烂陀寺是中印度一座著名佛刹,也是全印度最高佛教学府,住众一万三千人,其中知名高僧学者甚多。玄奘入寺时,那烂陀寺四大德出面欢迎,二百余僧众和千余施主手捧幢盖华香,赞叹围绕迎引,玄奘拜戒贤为师。住持戒贤论师,年高百岁,是全印度佛教领袖,尤其是唯识学的泰斗,深受国王尊重。虽然他智慧高深,但因身患奇疾,时时会痛得求生不得,欲死不能!


有一夕,忽梦见三位圣者,一是黄金色的文殊菩萨,一是银白色的观音菩萨,一是水晶色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他:“你前生曾在此土做国王,因伤杀太多生灵,今生招致此痛疾之报,虽是痛苦不堪,但不必寻死。三年后中国将有一僧来印求法,您可尽量将唯识学传授给他,使大法流传中土。其业愆便可消除,痛疾也即消灭”。梦后,戒贤论师常盼唐僧早来,后来果然玄奘求法来到那烂陀寺,证明梦中事是真实。他非常高兴,就将生平所学都传授给他,又让他出外参访明师数年。


玄奘法师在印度各地游学,前后参访十七年之久,特别是于当时学者云集的那烂陀寺学习五年,因而很想回国弘通所得。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经过长途的奔波,终于回到长安。长安城内文武百官夹道迎接,万人欢呼,欢庆之喜,盛况空前。


玄奘西行的非凡经历,引起唐太宗的重视。太宗在洛阳会见了玄奘,要求他写出在西域的游历见闻,修西域传,以方便后人考学,此书便是现存的《大唐三藏西域记》。全书共十二卷,记叙了他在西行途中亲历的一百一十国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国家、地区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物产气候、文化等情况,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自贞观十九(公元645年)年开始,玄奘主持译经,至公元663年的十九年中,共计译出各种经卷一千多卷,同时他又把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传播于印度。译经完成的第二年即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就圆寂于铜川玉华寺,遗体奉旨运回长安安葬。安葬之日,京城附近五百里内,百万人送葬,夜里庐宿墓旁的达三万余人。


(载自正见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