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7日星期六

定中经历:穆桂英传奇(下)

作者:根据西人大法弟子口述,华人同修翻译整理  来源:正见网、

(接中部)
七,白龙忠马

白龙马实在通人性。它一身纯白,跑的像飞似的,是那种百年不遇的良马神驹。穆桂英刚开始骑它打仗的时候,发现它经常偏离方向奔跑,之后才熟悉了这匹 马的特点,它不仅识途还十分机警,它知道抄小路直取敌营,还知道敌人的快马从哪侧追上来,它自动偏转方向甩掉敌人。比如说敌人的快马从左侧包抄,白龙马会 自动向右前方奔跑,甩掉敌人。不是一般的精灵。

在行军打仗粮草接济不上的时候,将士们不得不靠杀马充饥,可是没人舍得打白龙马的主意,这不仅仅因为它是元帅的座骑,还因为老马识途能起到向导的作用。白龙马常常一马当先,驮着元帅带领部队,找准方向袭击敌人。大破天门阵的时候,元帅杨六郎主动将白龙马借给穆桂英。

感谢李洪志师父的安排,我在美国见到了昔日的白龙马。它告诉我,说它宁愿再做一次动物也要转生到美国,等穆桂英到来,再续前缘。

也许动物转生前不用洗脑,往事对它来说如数家珍。白龙马讲述了不少珍贵的历史,说的尽是穆桂英怎么对它好。它说(用思维传感传递):每次出征前,穆 桂英必去察看它的饮食、状态,视它为整体的一部份;回来后,穆桂英亲自为它梳理鬃毛,一只蹄子、一只蹄子的检察是否轧了碎石;别的马吃花生皮,白龙马没少 吃花生仁;穆桂英出征时总是带一袋苹果,马累的时候,她会亲手递给它吃;别的马要拴着,穆桂英从不拴它,下马之后,只要把僵绳往栅栏上或树上一搭,白龙马 就知道了,那个地方就是等穆桂英回来的地方,如果它想到附近喝水、吃草,吃喝完还回到那个地方等,从来不乱走。

后来人们渐渐的知道了这个情况,结果半夜招来偷马贼,骑上它挥鞭子就打。一般的马挨了鞭子撒腿就跑,可是白龙马反被激怒,把贼人使劲摔在马下断了他的骨头。

今生它走到外面,招来周围家犬狂吠,它从来不理睬,像个国王或家长。白龙马告诉我:它们不信它是马,嘲笑它,妒嫉它。有时候白龙马去外面和各众动物们显摆,说自己吃了多少好东西,说自己是多快乐的一匹马,它甚至还找出证据证明它是马。前世的记忆挥之不去

八,义隼

至于信隼,它和白龙马是一种心理,宁可再做一次动物,也要回来和穆桂英(今生已是法轮大法弟子)再续前缘。

感恩主佛安排,让我碰到当年的大隼,它告诉了我它的故事。到现在它还认为自己是鸟类,即使不会飞也坚持说自己是鸟类,我纠正它,给它摆事实证明它现在已经不是鸟了,都不能动摇它的想法。它的主元神在天上确实是鸟类,它没有忘记自己是谁。

我在打坐的入定中看到了它:在虎狼峡敌人重兵包围之际,穆桂英放飞了大隼回去送信,可大隼在半空中盘旋着就是不肯离去。当它看到主人被敌兵射中,它 愤怒的一头扎向那个无名小卒,以厉爪血淋淋的抠出贼人两眼,它还想叼断仇人的喉咙,被敌人上来扑打而不得不飞走,结果在低空中惨遭敌人弓箭齐发。

义隼提起往事相当自豪,它津津乐道的告诉我们:它不仅会送信,在行军打仗途中,它还为穆桂英打猎,抓野猫野鼠野兔飞鸟之类的,给士兵增加伙食。它经常饿着肚子把野物叼回来给穆桂英,然后等在一旁,任凭主人赏赐些动物杂碎,非常忠诚。

它还说有一次,战争打的非常艰难,穆桂英心情沉重,独自骑马外出,它说穆桂英去到一个山洞,她一手拿着火把,一手提着宝剑,进洞之后,穆桂英盘腿而 坐入定了很长时间,出来之后,一仗而大获全胜。它很骄傲的说,那次没带白龙马进去,只带了自己(其实是洞太矮),它站在穆桂英的肩膀上,如果洞里有什么不 测,它随时准备保护主人。

它还说,因为常年行军打仗,穆桂英不爱红妆,也习惯了风餐露宿,在马背上风尘仆仆。闲暇之余,奶奶(佘老太君)和婆婆(柴郡主)常命人一起动手,给她梳头洗澡,她不习惯也得顺从。这事义隼至今记忆犹新,被它偷窥见了。义隼平时生活在穆桂英的室内,为穆桂英放哨站岗。

白龙马和义隼都表示:它们知道别的很多动物在想方设法获取能量,它们明白动物不能修炼,它们尊敬法轮大法和真善忍原则。我的朋友四大金刚之首(百年老宅 至今仍留有他的画像,妖魔鬼怪和动物界都怕他。他人的这面是西人法轮大法弟子。)曾对它们先礼后兵,警告它们如果偷能量,他会不徇私情的就地正法。

它俩都说,李洪志师父已经安排好了,它们下一站转生成人,做下一批法轮大法弟子。白龙马曾表示,将来主佛离开我们的大穹之后,自己不能再跟随左右(做信使,背负地图送信。),它希望将来圆满在穆桂英所在的天庭乐园。

动物一旦跟定了主人,从一而终,比多少人类忠诚而有道义?!它们自己说:早知道法轮大法好、李洪志师父好;完全相信李洪志师父的慈悲与法力。

九,虎狼峡,滴泪崖

在杨门女将不幸遇难之际,祖母佘太君率领大军随后赶到,击毁敌人。在为杨门女将收尸的时候,发现她们的身体被砍的七零八落,最后只能将众女将尸骨合葬在一处。

在虎狼峡祭奠亡灵之时,佘老太君悲声大恸,声震山岳,感动山神流下石泪,滚落悬崖,千年陪伴杨门女将之赤胆忠心。

在“滴泪崖”前至今还立着一座牌坊,牌坊上一幅对联:“滴泪悬崖埋忠骨,天波巾帼丧西征”。

有关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事迹,在民间不胫而走,默默的被人们世代相传着, “滴泪崖”与“杨家将坟”被完整保存到近代,老百姓不曾遗忘他们。

不幸的是中国共产邪党来了,共产邪党这个魔鬼邪灵战天斗地,坏事干绝,以建路为名,山神的石泪它也敢炸毁大半,现已不复原貌。

因为副元神的原因,穆桂英一生精力过人,容颜不老,确实有“被奉若神女”这回事,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人们才传说“神女下世传授其武功”,可能人们自然而然的认为:神女的师父肯定也是神女。足见百姓对她的敬仰和喜爱。

穆桂英生平能征善战,北阀打败辽国;南下平定叛乱;西征虽途中殉难,杨家仍大获全胜,迫使西夏称臣。穆桂英戎马一生,为国为民为民族,可谓劳苦功高。

后记

当我们知道了这段历史,最大的感触是悲壮。历史何其沉重,往事一幕一幕,惹人心酸。李洪志师父讲过:

“悲壮历史流水去 浩气忠魂留世间”(《洪吟》)

法轮大法弟子不会因为自己曾经是穆桂英而津津乐道,相反,穆桂英因为自己今天是一名法轮大法弟子而倍觉殊荣。历史的安排不过是一场大戏,过程中扮演的只 是角色,那些英雄将相的角色不会荣耀你,而你,因为根基与使命,因为是法轮大法弟子才能圆满,因为和李洪志师父的圣缘,因为在李洪志师父的一念下,而成就了那个角色。

“此生若不能在大法中功成圆满,无论自己曾经是谁都没用”这个道理,在另外空间,师父对我们讲的很明白。

大法为修炼人开智开慧,否则,我们不可能知道历史上不为记载的部份。凭空杜撰是经不起推敲的,明眼人一下子可以捕捉到编造的蛛丝马迹。我还知道:人有轮回转世,另外空间有天堂地狱;善待法轮大法有福报,而迫害法轮大法死不悔改者,必下炼狱遭受无尽的极刑。阻挡正法与迫害修炼人犯的是永世不得超生的滔天大罪。

如今法轮大法弟子们在反迫害、讲真相、劝人退出中共邪党组织(邪灵的党、团、队),在天灭中共到来之际,救苍生于水火。已经三退、相信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的人得平安。

愿世人珍惜与法轮大法的缘份,在大淘汰中都能逢凶化吉。愿世人不忘下世初衷,如愿返回天国家园。

(全文完)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唐宫美人】宫院深深 生死相随

唐宫.名花倾国系列.忆之五 作者:柳笛

《九成宫醴泉铭》石碑文字局部拓本(维基百科)

谈起后宫,任是艳妃美人千娇百媚,谁又能对端居正宫的皇后娘娘视而不见。那是永远站在君王身边,共同守护天下的万民之母。恰如花之娇艳有千万种,而唯有牡丹真国色。国之盛世,莫出于唐,而后宫之最,莫出于长孙皇后。

五、宫院深深 生死相随

九成宫,九重宫阙,九曲回廊。这座唐朝第一离宫,在隋开国时就已存在,时名“仁寿”,却非仁非寿。开皇十五年,在它建成时,役夫死者相次于道,为了迎接隋文帝驾临避暑,不得不以火焚之。四年后的除夕之夜,杨坚远望仁寿宫磷火弥漫,隐有鬼哭。得知是鬼火后,隋帝幡然醒悟,这是为修建殿宇而冤死的无辜百姓在悲号,遂派人酾酒祭奠。之后杨坚因新立太子,改元“仁寿”,大赦天下。

而亡羊补牢已晚,一统天下的大隋,偏学了那易冷的烟花,轰轰烈烈绚烂了三十八年后,便嘎然而止,大好河山、琼楼玉宇改由李唐接管。那压着万余冤魂的避暑离宫,也终于迎来脱胎换骨的时刻。

历史流转至贞观五年,太宗李世民与节俭的长孙皇后一样爱惜民力,下诏改仁寿宫为九成宫,并于次年携爱妻游览避暑。这第一次游览,历经春的煦暖、夏的清凉与秋的温柔,九成宫更因仁君贤后的驾临焕发出非凡的神采。

某一天,日光晴好,熏风宜人,太宗兴之所至,带着长孙氏在九成宫中散步闲谈,沿着宫墙历览台观。太宗从九成宫的建成与变迁说起,又讲到治国得失和朝代兴替,一时间踌躇满志,意气飞扬。长孙氏难得与共享这承平时代的温静时光,噙着浅笑细细听着,偶尔应对几句,引得一代帝王益发畅怀。这片刻温情,是他们风雨同舟换来的平静岁月,如若早知这执手相伴的缘分短暂得令人唏嘘,真希望时光能在这一处超越空间的局限,拉得再长一点,更远一些。

不觉走到西侧背阴处,二人忽然停下,发现这里的泥土异常湿润。太宗端详一阵,拿起自己的手杖朝湿土挖掘。不多时,洞口越来越深,居然汩汩冒出了泉水。再品尝一下,泉水甘冽爽口,像极了久酿的醇酒。长孙氏知道,丈夫一直为九成宫缺乏水源而烦恼,宫内用水都是从山涧引来的,耗费人力,而这次天降甘泉,真是天助大唐。太宗与长孙氏一样的兴奋,再一次拉起她的手。在他眼里,皇后是他命中的贵人和福星。有了长孙氏,他便有了坚硬的铠甲和无穷的动力,抵挡外界的明枪暗箭,坚守环抱长安的万里江山。今天,他又何其有幸,与结发妻子一同见证这动人的时刻。

不需史家记录,今人也相信,长孙氏一定会谦逊地回应,是陛下爱民的诚心和圣德感动了神明,才感召出这甘如醴酪的泉水。太宗当即命名为“醴泉”,更召魏征撰文、欧阳询书刻一篇《九成宫醴泉铭》。魏征从天命所归的意旨出发,引用“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歌颂了大唐圣主的无量功德。一座书、文俱佳的石碑便永远地留在九成宫内,传唱着贞观帝后的善行嘉名。

《九成宫醴泉铭》石碑(维基百科)
贞观六年,天降祥瑞,而两年后,还是在九成宫,帝后的转向忧伤的基调。一个深夜,已故平阳公主的驸马柴绍忽然入宫告变,太宗立刻披坚执锐,出宫稳定局面。本已就寝的长孙氏,素有气疾,此时正在养病安神时期,见丈夫匆忙外出,顾不得的虚弱,也穿戴齐整尾随其后。宫人们力劝皇后珍重凤体,外面有武将守卫,不要以身犯险。然长孙氏一心顾念丈夫安危,正色道:“上震惊,吾可自安?”她执意追随夫君,毫不顾惜病情的严重。

历史没有告诉我们,那一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兵变,但从太宗全副武装可以看出,他一定是遇到了分外凶险棘手的难事。长孙氏见识过玄武门血流满地的惨象,即使她相信太宗天神一般的人物,任何危险都能遇难呈祥,也必须亲眼看着他每一步都平安无事,方可安心。其实,有些事理,可以从书册中学来;而有些行为,却是出于挚爱的本能。

而这种本能,并非仅出现在长孙氏去世的前两年,早在太宗登基之后,就已悄然发生。那时,太宗缠绵病榻,累年不愈。长孙氏悉心照料,昼夜弗怠。她还抱了殉夫的念头,偷偷将致命毒药藏在衣带间,若有何不测,她就服毒自尽,到阴阳的另一端继续陪伴丈夫。这件事,像《女则》一样瞒了太宗许多年,直到长孙氏生命的最后一刻,才亲手把藏了多年的毒药拿给太宗看。她只是想让他了解,她无意欲荣华权势,决不重蹈西汉吕后之恶行。

九成宫之变,让患病的皇后更加虚弱,海内外进贡的灵丹妙药都无法恢复长孙氏的健康,孝顺的太子承干遂把希望寄托于无所不能的神灵。他密奏皇后,希望通过大赦天下、度人修道的方式,来为她祈福。长孙氏不忘“观音婢”之名,对生命的流逝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告诫太子死生有命,不用为了她一个妇人,强行改变国法和天意。太子继而求告重臣房玄龄,太宗和侍臣听说了皇后一番不畏生死的言论,无不唏嘘流泪。

在前朝,满朝文武请命,大赦天下换皇后之福寿;而后宫,长孙氏坚决不同意为了她一人安危,舍本逐末。太宗本来准许了大臣的请求,但他更了解妻子的心性,即使此举能换来她的健康,她也注定活得不快活,只好忍痛收回皇命。但在养病期间,太宗请来得道法师昙藏入宫祈福,长孙氏的病情奇迹般恢复。

日子又平静地过了一年,贞观九年,太子承干纳妃,宫中上下一派喜庆。但喜悦之后却接连着悲凉。不久,长孙氏的母亲、当时的赵国太夫人薨逝,太上皇李渊也突然驾崩,至亲的离世仿佛把帝后又拉回到少年时代。那时候,新婚的小夫妻双双面临亲人的离别,彼此扶持走出人生的困境,而这一次,大病初愈的皇后却没有挺过来。

长孙氏的病又拖了一年,贞观十年的一个秋天,凉风平地而起,黄叶笼着诀别的愁绪瑟瑟而舞。立政殿中最娇艳无双的国花,在她最美的三十六岁年华,安然静美如枝头摇曳的秋叶,对她挚爱一生的君王絮絮话别。她说,有个被贬的忠臣是个奇才,不重用就太可惜了;她说,我在你重病时还准备了毒药,现在终于用不上了;她还说,请把我葬在宫外的青山里,让我永远都能看到皇宫里日理万机的陛下。

她是那么平静,如果不是苍白的面庞、微弱的气息,他们就好像这两年中最寻常的一天,天子下朝归来,第一时间赶来探望妻子的病情。她的素手落下,正如那秋叶零落尘土。

而以后,他不必再来了,立政殿再不会弥漫着草药的气味,也不会有佳人徘徊的倩影,他将在视野之外的青山秀水间,看她杜鹃红边,看她诗书不辍。

她是他一生读不完的思念。#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婧铖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客厅若有水晶灯必须注意那些风水事项?(组图)


水晶灯。(图片)

水晶灯位置的摆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意,学提及水晶具有蕴藏天地丰富磁场的晶体,按照摆放位置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作用,在客厅中摆放水晶灯要注意其位置,位置的好坏能够影响主人聚财纳气,而且还会影响装修效果。接着,就带大家了解客厅风水吧。


欧式现代客厅水晶灯。(网络图片)

一、形状怪异的灯饰

灯饰的造型以圆形、方形为佳,形状怪异的灯饰会在风水上产生不好的寓意,对主人产生不利的影响。红色灯光易令人产生烦躁、不安、紧张,不宜在家居中使用。特别是卧室,最好不用。

款式选圆形最佳,在五光十色的灯饰世界中由黄、白水晶做成吊灯十分常见,传说中的黄水晶有利招财,且有利于头脑思考功效,白水晶则被称为“官运石”,据说有利于仕途、活络亲友情谊的作用,两者在炽热的灯光照射下,磁场效果必定会加强。

家居最常用的吸顶式圆形吊灯基本上符合“天圆地方”的堪舆理论,喻意天高地厚,家运安稳,而且绝对不会形成“角煞”或造成“压顶”类心理压抑。


水晶灯。(网络图片)

二、客厅水晶吊灯风水影响

水晶能够帮助财运提升,一般可以选择紫水晶、黄水晶、绿幽灵。紫水晶和绿幽灵的作用都是旺财,黄水晶则是帮助旺偏财运的。

客厅灯饰的风水作用:

一、增旺财运

黄色五行属土,从五行相生的角度而言,土生金,黄色的灯有招财的效果。黄水晶本身就有招偏财的能量,黄色水晶灯的招财旺财功能更强,所以照耀在家居财位上的黄色水晶灯可以增加主人的财运。

二、提升桃花指数

粉色素来被称为浪漫的色彩,粉水晶更有招桃花的功效,卧室中选粉色水晶灯,可以提振能量,发挥双重功效,提升你的桃花指数。

三、长明灯有利于提振家居生气

家居中留一盏彻夜明亮的灯,既可以在夜间出入时提供照明,又可以补充家居的能量。人们于夜间入睡后,家中的活力降低,长明灯则可提振生气。

责任编辑: 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民间故事】风水故事 (组图)

大夫家的杏树


杏树。(图片)

在我邻近的一个村里,有一个医术挺高的大夫,他们家院里有一棵杏树。誉满杏林,是对医者医术高超的赞美。因此,那位大夫家里有一棵茂盛的杏树,则是好兆头的象征。

前些年因为他的医术好,以及家住农村,看病不方便等原因,使得他的生意很好。后来因为农村医疗合作的推广,前往他家看病的患者越来越少了,在一次医疗事故后,这位大夫不得不彻底放弃医生这一职业。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个病人,只是小小的感冒,使用青霉素皮试(青霉素皮内敏感试验,简称皮试)时,没看出什么不妥,就给打上了吊瓶,没想到悲剧发生了,这个病人出现了过敏情况,抢救无效后死亡。病人刚好是大夫的亲戚,病人的家人虽然没有太为难大夫,但是大夫仍给了亲戚一大笔钱,随后也就关门了。

后来我路过他家门,无意中看到他家那棵杏树竟然把树顶给削去了,只有主干和刚刚长出来的新芽,长得又急又长,多向侧面及下垂生长,远远看去就像一把撑开的伞。询问后得知,树砍后不久,开始了农村医疗合作,不到一年就出了事故。

,讲究天、人、事的全息对应。不论树种在何处,是凶方还是吉方,它本身茂盛就是一种象征。大夫家的杏树头顶被砍,是由高变矮由茂盛变稀疏,明显的就是吉变凶了。

风水先生使坏不成


风水先生。(网络图片)

有一年,夏季中午时分,天气十分炎热,有位风水先生,身背着罗盘,从深山中行走至赵姓门前,坐在门洞中休息,又热又渴,急向里边讨凉水喝。里边的人出来一看,即答应去取凉水来。

风水先生等了好久,渴得心如火烧,连催几次,主人方才送了一碗凉水出来,水面上洒了好多谷糠。风水先生渴得不行,恨不能一口吞到腹中。谁知水面浮有谷糠,必须用口吹之,方能小小的喝一点,不得大口往肚子里吞,一直喝了大半天,方将这碗凉水喝完,人才觉得爽快。

风水先生暗想,只是同你要点凉水,你都不爽爽快快的拿来,拿出来了,水面上还洒些糠,令人难喝下,真正可恼可恨。他抬头往院里一看,只见里面停了一口棺材。这位风水先生便问老太太说:“棺材停的是你何人?”

老太太说:“是我当家的。”风水先生心想,我泄恨的机会来了。他立即说道:“我是看风水的,新近在前面山中,看到一块好穴地,如果你没择妥风水,可以用那块地。”

老太太一听,说:“待我同商议商议。”即请风水先生到家中同她儿子相见,大家很欢喜,从此就用了那块穴地将他父亲安葬了,风水先生亦告辞而去。

这家葬坟不到三日,忽然坟后面被大风吹起一堵围墙来了,好像一条龙,旁边冲出一条水沟,绕坟而行,好像天公修改风水一般。这家自从入葬以后,家产年增,诸凡如意,不到几年,居然成了巨富,阖家常常感谢这位风水老先生。再说这位风水先生,过了十年,又走到这里,想起往事,暗忖,赵姓经过十年,大概总得全部败光,家破人亡了。原来他所指点的地方是个绝户穴。

真是绝户穴?

当他走到讨凉水喝的地方一看,房子也新了,大门也新,修的非常好,暗想一定是赵姓卖给了别的人家。走到门口,正好从门里走出一位壮年人来,一手就把风水先生拉住,倒把这位风水先生吓了一跳,以为人家知道了他的恶意,要同他算帐哩。哪知少年说:“先生,你可来啦,我家总想谢你,总是问你不到,快请进我家里来吧。”

风水先生到了赵宅,赵宅款以上宾之礼,并说:“多谢你给我看的好风水,自从葬在那里后,家中处处顺,这十年来真是好。”赵家的款待与感谢,弄得风水先生是莫明其妙,只好含糊答应之。食毕,风水先生说:“我们再到坟上去看看。”

到了坟上一看,倒把风水先生吃了一惊,原来这块坟地,好似移山倒海似的大变化了,这种活龙活水,绝非人力所能为,极坏的风水,目下已改成极好的风水了,不但发富,而且还发贵。

风水先生天良发现,对赵先生说:“当年这块地,原是一块绝户穴,谁葬在这里,不到十年,就要家败人亡,必成了绝户!因为当年走到贵府门口,又热又渴,向尊府讨点凉水喝。结果,尊府送来茶水的速度过慢,又在水面上洒了些谷糠,龌龊的不得了,想不喝又渴,喝又喝不进,只气得我无处发泄,所以把这块绝户穴送给你,本来为的是泄愤。今者,上天把风水给你改好,府上必定是积德之家,否则绝不会这样,仍望尊府多积阴德,以迎天祥,小老儿这是向你真心实告,作为忏悔赎罪。”

赵先生说:“你错会了意啦,因为你正热得不得了,如果急急的给你凉水喝,你一定会大口吞下,身里热被凉水一激,内脏就会激出病来。所以家母吩咐慢点儿给你水,还要在上面洒些糠,使你不得不慢慢喝。”

风水先生一听,作揖曰:“莫怪天公作美,原来你家行善,无微不至,天助善家,真不虚也。”

赵姓欲厚赠之,风水先生不受,告辞而去。赵氏至今子孙绵延,富贵不绝,而这个绝户坟,也成了黎川名胜之一。

责任编辑: 云淡风轻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十试吕洞宾 一正压百邪




八仙之一图片)

吕洞宾,唐朝蒲州永乐县人,姓吕名品,字洞宾。八仙之一。父亲吕让,为海州刺史,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生,号为纯阳子。

传说吕洞宾降生之时,异香满室,天乐浮空,有一只白鹤从天而下,飞入帐中不见。据说他生来金形木质,道骨仙丰,鹤顶龟背,虎体龙腮,凤眼朝天,双眉入鬓,颈修颧露,额阔身圆,鼻梁耸直,面色白黄,左眉角有一黑痣,如锄头大小。他自幼聪明强记,出口成章。成人后,身长八尺二寸。淡黄笑脸,微麻、三髭须,喜欢戴华阳巾。形貌很像张子房。唐会昌年间,奉父母之命,前往长安赴试。一天,在长安酒肆闲游,只见一羽士青衣白袍。在一处墙壁上写下了三首绝句:

其一云:
“坐卧长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其二道:
“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古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

其三为:
“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可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待到清平有凡人。”

洞宾惊叹这人状貌奇古,诗意飘逸,便上前行礼。羽士道:“你可先吟一绝,我想观你之志。”洞宾便接过笔来写道:“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欲事天皇上玉清。”羽士见诗后,说:“我是,住在终南鹤岭,你能与我从游吗?”洞宾没有应允。

云房和他一同在这家铺子中住下。云房亲自为他烧饭,洞宾却忽然就枕昏睡。梦见自己中了状元,做了高官,并两娶富家女儿,生子婚嫁之后,子孙满室,簪纺满门,如此过了将近40年,接着又做了丞相,专权10年,权势薰炙。然而无意中犯下重罪,抄尽家资,妻离子散,流落于荒岭野谷中,孑然一身,穷苦憔悴。立马于风雪之中,刚发长叹,恍然间醒来,锅中之米尚未煮熟。云房一旁笑吟道:“黄梁犹未熟,一梦到华胥。”洞宾惊问:“先生知我梦了什么吗?”云房说:“你刚才的梦,升沉万态,荣辱千端。50年间不过一瞬罢了。得不足喜,丧又何足一悲。世人要经过所谓大彻大悟,才能明白人世不过一场大梦罢了。”洞宾感悟,于是便拜云房为师求教度世之术。(俗语所谓“一枕黄梁”的典故便由此而出)。云房考验他说:“你骨节尚未完善,要求仙度性,还必须历经数世才行。”说罢翩然而去,洞宾当即弃儒归隐。

洞宾从师云房后,云房曾十试洞宾。

第一试:一次洞宾出外远游回来,忽见家人全都病死。洞宾心无悔恨,只是厚备棺裹火葬。然而须臾之际,死者却全都活过来,无病无恙。

第二试:洞宾到市上卖货,本来已议定了价钱,买的人却突然翻脸,只给一半的钱。洞宾不加任何争执,丢下货物离去了。

第三试:洞宾元日出家门,碰见一个乞丐倚门求他施舍,洞宾当即拿钱物给他。不想那乞丐不但索要起没完,还恶言恶语,洞宾却只有再三地笑谢。

第四试:洞宾在山中放羊,见一饿虎奔来,追赶羊群,洞宾把羊阻拦在山坡下面,自己以身相挡,饿虎却走开了。

第五试:洞宾在山中草舍中读书,有一女子年龄在十七八的样子,容华绝世,光艳照人。自说归省娘家,迷了路,天已将晚,脚下无力,想借此稍加休息,洞宾答应了。可那女子竟百般调弄洞宾,夜晚竟逼洞宾与她同寝。洞宾不为所动。这样一连三日,那女子方才离去。

第六试:洞宾一日到郊外去,待回到家时,家里财物全都被盗贼劫去,几乎没有朝夕之用。洞宾毫无怒色,亲自耕种自给。一日,忽然见到锄下有数十片金子,洞宾立即把他们掩埋起来,一无所取。

第七试:洞宾碰到一个卖铜的人,买回来一看,全都是金子。他就当即找到卖铜的人,把金子还给了他。

第八试:有一疯狂道士在市场上卖药,说是人服下去立即就死,可以再转世得道。10天过去了,不曾售出。洞宾前去买下,那道士说:“你可以速备后事了。”然而洞宾服下后却安然无恙。

第九试:那是一个春天,河水泛滥,洞宾与众人一道过河,走到中间时,风涛汹涌,众人全都十分恐惧,洞宾却端坐不动。

第十试:洞宾独坐一室中,忽见眼前出现无数奇形怪状的鬼魅,有的要打他,有的要杀他,洞宾毫不畏惧。又见有数十个夜叉,押来一个死囚,死囚血肉淋漓,号泣说道:“你前世杀我,今天应偿还我命。”洞宾道:“杀人偿命是应该的。”说着起身寻刀,就要自尽偿还其性命,忽然听到空中一声吆喝,鬼神全都不见了。有一人抚掌大笑而下,原来是云房先生,云房道:“我考试你十次,你都不曾动心,如此可见,你肯定会成仙得道的。”

于是,洞宾随他一同来到鹤岭,云房将所有上真秘诀全都传授给洞宾。不久清溪郑思远、太华施真人从东南凌云而来,相互问候之后,一起落座。施真人问:“站在一旁的是什么人啊?”云房道:“是吕海州之子。”说罢使命洞宾上前拜见二仙。二仙去后,云房对洞宾说:“我就要去朝见天帝,到时会表奏你的功德,使你也得到入仙籍,你也不要久住于此,10年之后,我与你在洞庭湖相见。”说着又把灵宝毕法及灵丹数粒,授给洞宾。这时,有二仙手捧金简宝符对云房说,“天帝下诏你为九天金阙选仙,要你马上起行。”云房又对洞宾说:“我赴诏朝见天帝,你在人间好自为之,修功立德,他时也会和我一样。”洞宾再拜说:“我的志向不同于先生,我必要度尽天下众生,才愿上升。”于是云房乘云冉冉而去。

洞宾南游到澧水之上,登庐山钟楼时,与祝融君相遇。祝融君便传授给他天遁剑法,说:“我是大龙真君,过去曾持此剑斩杀邪魔,现赠给您斩断烦恼。”后来,洞宾初游江淮,斩杀巨蛟兽一试灵剑。10年后到洞庭湖,登上岳阳楼,云房忽然从天而降,说:“我来践前约,天帝命你的眷属全都居于荆山洞府,你的名字已注入玉清籍中。”

传说洞宾此后隐显变化400余年,常游于湘潭岳鄂及两浙江淮间。宋徽宗政和年间,封为好道真人。

一个修炼者要能够经受得起种种触及心灵、关系个人利益得失的考验,看是否能够坚定那颗修炼向善之心。吕洞宾所过十关,关关涉及切身利益,甚至危及其生命,然而凭着正念,他都闯过去了。

 

来源:结缘,作者:史雯

责任编辑:祥和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唐宫美人】贤哉长孙皇后 母仪何炜

唐宫.名花倾国系列.忆之四 作者:柳笛

谈起后宫,任是艳妃美人千娇百媚,谁又能对端居正宫的娘娘视而不见?那是永远站在君王身边,共同守护天下的万民之母。恰如花之娇艳有千万种,而唯有牡丹真国色。国之盛世,莫出于唐,而后宫之最,莫出于长孙皇后。

四、贤哉长孙 母仪何炜

长孙氏作了皇后,登上人生的巅峰,可谓拥有了世间一切稀缺的珍宝。帝王的宠爱,至尊的册封,儿女双全的美满,德高望重的亲族……而唯一缺憾的,似乎是她美好而短暂的年华,这般富丽堂皇的岁月,她却只享用了十年。

这十年,说享用并不合适,因为长孙氏走的每一步都不轻松。面对她的不再是秦王府的一方天地,却是一座佳丽三千、宫人无数的后宫,背后承载的,是李唐的天下。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往事为镜,可以知进退。善于从史书中汲取智慧的皇后,更善于从生活经历中总结治理后宫的经验,才能在复杂多变的深宫里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作秦王妃时,长孙氏就已对后宫有清醒的认识。后妃的言行与前朝乃至国运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微妙而互为因果。高祖李渊一朝的后宫,不设皇后,大小事务悉由地位最高的万贵妃协理。万贵妃性情恭顺,是早年跟着李渊打天下的妃子,多年下来在宫中声望最高,也极受礼待。而礼待不等于宠爱,万氏并没有实权掌控后宫的大局,德行也难以教化嫔妃。

这时,以美貌迷惑高祖的尹德妃和张婕妤,恃宠而娇,品行不端,渐渐把高祖的后宫搅扰得乌烟瘴气。她二人为了巩固宫中的地位,暗中勾结皇子,行乱伦之事,祸乱宫闱;又挑唆高祖疏远秦王及其部下,更借外戚势力扰乱国法,欺压忠臣。这样的结果便是李渊偏听偏信,与正义的秦王渐行渐远,助长隐太子建成一党的嚣张气焰。

可以说,玄武门之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后宫妖妃推波助澜煽动起来的。

出入后宫尽力修复父子关系的长孙氏,目睹君王蒙蔽、忠臣贬谪的可悲下场。幸而有秦王力挽狂澜,大义灭亲,避免大唐步隋朝后尘。当长孙氏成为后宫的新主人,她更加体会到万众瞩目的高寒之感。那是独一无二的尊贵,也是独一无二的举步维艰。她唯有时刻牢记前辈的教训,从正身正行做起,母仪炜炜以端正宫规,仁德浩浩而教化宫壶。

长孙氏的平和与仁爱如暖春一般,温润着后宫的每一个角落。宫女下人患病,她不仅亲自探望安抚,还缩减自己的药物饮食,资助她们的治疗费用。有嫔妃难产而亡,她就多担一份母亲的责任,收养婴儿,视如己出。后宫千百人,是是非非更是成千上万,长孙氏却向勤勉于政事的太宗学习,认真对待宫中发生的大小事件,绝不使冤情在她的治下发生。

有一次,太宗一匹心爱的骏马无端死掉了,武人爱马犹如美人爱惜红妆,太宗一时冲动,把对痛失爱马的不舍转嫁于对养马人的怒气。他下令处死养马人,长孙氏听说了,没有直接为其求情,而是给夫君讲了一个老。春秋时期齐景公也曾因马暴亡而欲杀人,晏子表面上历数养马人的“罪状”帮景公“出气”:“你养的马死了,这是第一宗罪;国君因马死而杀人,会让知情的百姓心生埋怨,这是第二宗罪;诸侯听说这个消息,也会看清我们国家,这是第三宗罪。”善于纳谏的齐景公听出晏子的弦外之音,马上赦免了养马人。

结果不言而喻,文治武功旷古烁今的太宗皇帝,当即领会了爱妻的良苦用心,养马人也得以保命。

在夫君做秦王时腹背受敌,长孙氏尽心侍奉高祖与诸皇妃,而当高祖退位闲居时,她非但不怨恨公公对丈夫的伤害,也没有冷落这个孤独的老人,反而同太宗诚心尽孝,让他安度晚年。贞观六年,太宗和长孙皇后在大安宫为高祖摆宴,二人亲自服侍,殷勤周到,相继进献酒食、服饰等用品,到深夜才停止。八年,高祖在两仪殿宴请西突厥使者,庆贺太宗开创的贞观功业。帝后两人又先后进献御膳及衣物,长孙氏还上前为公公梳理头发、戴上华冠。

长孙氏的举动,自然得就像普通人家里向慈父尽孝的小女儿一样。她忽然从高祖斑白的双鬓发现,曾经叱诧风云的英雄如今晚景凄凉,膝下子女也大多早早先他而去。逝者如斯的沧桑和世事无常的惆怅,渐渐浸透长孙氏的心,不知何日,高祖和健在的长辈们,终将永远离开尘世。她不觉悲从中来,泪染衣襟。

长孙氏待人,以礼法,以仁爱,以无私,上事君王,下御妃嫔。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娇美皇后,却无一人微言妒忌,她的端方雅量,赢得宫里所有人的衷心爱戴。历史上做皇后的女子有很多,而堪称国母的,长孙氏定是不能被遗忘的那一位。

在她竭尽心力善待周遭每一人时,她对自己和亲人却异常“苛刻”。她平素节俭,不喜奢华,宫中用度都以满足基本需求为标准,还时常以此教育子女,一扫隋宫的奢靡风气。同样,她的亲哥哥长孙无忌,他们是相依为命长大的,情分比别的兄弟大不同。无忌不仅是名门公子,更是栋梁之才,从唐王的布衣之交到开国功臣,于公于私对社稷都是有大贡献的。而长孙氏,却再三阻挡兄长在仕途上的青云之路。

太宗登基之初,就任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晋封齐国公,赞他为功臣第一。无忌不仅大权在握,更能够自由出入皇帝寝宫,成为太宗心腹,恩宠之极无人为俦。长孙氏以盈满为戒,牢记汉朝外戚专权给国家带来的不幸,决心从自身断绝一切外戚的隐患,多次劝阻丈夫对兄长授权。她认为自己做了皇后,尊贵至极,并不希望亲族再布列朝廷。太宗岂不知外戚擅权的弊端,但他一再恩宠皇后,重用无忌,他的无私给予,不仅是出于对长孙家族的回报和厚爱,更是源于一个大唐天子的自信和豪情。

尽管妻子一再阻止,太宗却又加封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尚书右仆射。长孙氏只得暗中授意兄长,让他请求辞职,切莫给大唐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太宗不得已答应了无忌的请求,采取折衷策略,改授开府仪同三司,用一个有名无实的高位,既消解皇后的顾虑,也不辜负无忌的显赫功劳。果然,思虑多日的长孙皇后终于展露笑颜,皆大欢喜。

谦卑谨慎的长孙皇后,行事低调,常言自己无德而禄,无益于时,可是历史从未忘记她的付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旧唐书·后妃传》盛赞她:“贤哉长孙,母仪何炜。”长孙氏变成了后妃贤良的典范,她的芳名永远铭刻在大唐最美的时刻。#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张宪义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日本古都之美(图)

文/贯明

秋天的禅寺叠印在灯影红叶里,世界便芬芳于眼前的一灯一叶之间。

前几天有一个跟随我学习了一年多日语的青年兴冲冲地对我说:“老师,下个月的假期我决定到到日本旅行一个星期,但是日本有那么多的城市和名胜古迹,我应该先去哪儿呢?”我听后不假思索的回答他:“那你就先去京都和奈良吧。京都是日本的千年古都,也是日本人心灵的故乡。看到了古都之美你就看到了日本之美。”

学生时代我有幸在日本京都大学留学多年,期间留恋山水,时常独自一人漫步在京都的哲学之路上,与日本友人赏景对谈,大得其乐。此后虽然游历了许多具有异色风光的欧美国家,然而梦境至今仍被京都所吸引,内心时常浮现出重游京都的念头。飒飒秋风,烈烈红叶,寂寂寺院,袅袅琴声,总是在我的思绪中挥之不去

大美无形

俗话说:“大美无形”。京都之美,在于这所古都处处都有美的要素。京都全城共有大、小规模不同的寺院六百六十七所,还有许多难以数计的神社和其他名胜古迹。我在学生时代,最大的享受就是每个周末骑着自行车观赏京都的各个寺院。有些寺院间彼此仅数步之遥。古朴的民风、历史的积淀,勾勒出这座城市安详沉静的剪影。

京都最为著名的寺院有金阁寺、银阁寺、龙安寺、清水寺、妙心寺、大德寺、醍醐寺、天龙寺、大原三千院和曼殊院等,虽同为东洋建筑风格,却又各具特色。

堂则是另一美好的去处,它的正堂内挂有中国唐朝时代的三十六名诗仙的画像,其庭院曲径交错,溪流潺潺,颇有诗意。我当年的学生宿舍,与诗仙堂仅有一墙之隔。茶足饭饱之余,雨天休闲之际,时常漫步在诗仙堂的庭院,灵魂深处就能感受到那冥冥之中的诗情画意。

京都的东山区,寺院与神社最多。观建筑之美,清水寺为首选;看富贵辉煌,以金阁寺为尊;赏花草馥郁,平安神社最盛;若论池林之秀,当首推妙心寺。妙心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禅宗寺院,由数座幽深精緻的寺院组成,以日本传统的“枯山水”庭园风光著称,地位极为崇高。记得以前参观其中的退藏院时,有幸观赏了日本的传统音乐。一位身着和服的女子抱琴款款碎步而出,手指拨弄间,一曲日本古乐从古琴中袅袅而起,美妙悦耳。稍后,一名中年男士出场,手持“丈八”(一种日本吹奏乐器)凑至微启的双唇,传出的乐声如裂帛断锦一般,令人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

四季之美

春天樱花盛开时节,即使被称为“狂”的日本人,也会成群结队露宿在樱花树下,饮酒赏花。

京都之美,还在于它的一年四季中都有美的气息。在春天,可以到哲学之路观赏盛开的樱花。在这个时节,即使是被称为“工作狂”的日本人,也会成群结队地露宿在樱花树下,欢歌笑语,饮酒赏花。

京都的夏天虽有酷暑,然而披满绿装的比壑山顶峰四明岳上却是凉风习习。在这个季节登一次山,既可以消除长期在都市工作所产生的精神疲劳,又可以在顶峰俯瞰滋贺县境内的琵琶湖,一览日本第一大湖泊的壮观景色。

夏日酷暑,然而披满绿装的比壑山顶峰四明岳上却是凉风习习。

秋天是京都的黄金季节,处处都能够感觉到天高云淡、明月当空的诗情画意。京郊的岚山风景秀美,雨中的岚山气氛独特,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然而,岚山秋天的红叶更是誉满日本。每逢这个季节,从遥远的关东各地来观赏红叶的日本国内游客络绎不绝。每到红叶最盛时,清水寺等古老院寺均在夜里亮起灯光,一幕幕红叶灯光秀令人过目难忘。在暖暖灯光的映照下,片片红叶更显剔透莹澈,平添几分神祕美。夜晚的禅寺,叠印在灯影红叶里,彷彿弹奏着光与影的完美和弦,心中不由得涌出淡淡的感动,世界,便芬芳于眼前的一灯一叶之间。

即使是在严寒的冬天,茫茫积雪覆盖之下的京都与四周的群山交相互映,那漫无边际的洁白之色无限地延伸到望不见的尽头,给人一种柔美、平和的感觉。与其他三个季节相比,自有一番清新明妍的气象。

京都之美,也在于一天之中的每个时辰都有美的要素。旭日初照的清晨自不待言,即使是烈日当空的中午,被定为传统文化都市而保存原貌的京都,没有其他大都市那样的喧闹,平安神宫、京都御所、南禅寺和二条城等观光胜地,依然以特有的风貌和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至于晚霞升空的黄昏,时常可以看到夕阳的余晖与霞光交织在一起,从树枝稀薄处穿出,把京都全城照耀得发出淡红色。到了晚上夜幕临空的时候,不管居住在城内的哪个方向,都能隐隐约约地听到从远处的寺院中传来的和尚诵经的声音,忽大忽小,却节然有序,繁忙地奔跑或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可以借助柔和的诵经声轻松地进入梦乡。

大唐遗风

京都的扇子是最有名的特产,来京都观光的游客几乎人人都要买几把留作纪念或分赠亲友。其中有一种团扇,其实就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仕女图中常见的那种式样。唐朝诗人王建的〈调笑令〉中就有描述的佳句:“团扇,团扇,美人羞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因此,京都风情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大唐遗风。许多日本的小学生能背诵孔子的《论语》,从小就勤于书法(书道)的练习,对围棋的钻研也达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反观我中华民族,传统的半神文化在近代受到了西来幽灵的极大摧残,诚心祝愿那些正统的神传中华文化能早日回归到大地!

来源:新生网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2015年11月5日星期四

【故国神游】扶摇直上希夷境 太华顶上白云深

北宋篇(5) 作者:宋紫凤

远远望见太华诸峰。竟是山如削成,骨如剑戟,比起武当之苍秀,又是不同。(网路图片)

扶摇子站在太华山云台峰顶,俯仰大千。其下,正值五代乱世,天下板荡;其上则是景云含彩,明星璀璨;其内,尽是布阵,太极演像;其外,更有汗漫之宇,希夷之境。所谓希夷者,听之不闻是为希,视之不见是为夷,不过扶摇子却于那希夷之境中,恍惚时见云光鹤影,依稀可辨广乐天音,而这些却不是凡夫所能知晓的了。

扶摇子,姓陈,名抟,字图南。没有人说的清他的来历,只知道他前几年从武当山一路云游过来时,已是古稀之年,可看起来实在不过三四十岁。而此刻扶摇子站在太华山的云台峰顶,真如景云之出,望之若神。

扶摇子自幼颖悟异常,自束发开始就每日读书,不为儿戏。于诗书礼数,无所不读,一见成诵,一诵无忘。十五岁时,经史百家,莫不精通。青年时的扶摇子见五代丧乱,不仅怀经世之才,更抱拔乱之志,有时坐于案前,揽镜自照,自谓此生非仙即帝。说起来,这也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不过,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情却使他有了一些改变。一件是亲人的故去,使扶摇子突然感到这世事的无常;另一件事则是举进士落第,使他觉得这一生大概与仕禄无缘。于是扶摇子不再学这些皇王帝伯之道,而是潜心读《易》,探究这天地间的玄机与奥秘。此外,则是寄情山水,寻幽探奇,而他时常带在身边的,唯一石铛而已。至于石铛之用,自然是煮茶。只是荒野之中,所谓茶者可能只是某种不知名的叶或根,以山间清泉或天降灵雨煮之,别有一番野趣与清味。

扶摇子如此且行且住,游走四方,直到一天,遇到当世高人孙君仿和獐皮处士,他们告诉扶摇子,武当山九室岩可以隐居。于是扶摇子丢了石铛,直上武当山,服气辟榖,一去二十春秋。

一夜,月色皎洁,清光耿耿,扶摇子立于庭中,仰观天象,却于恍惚中见到一位金甲神人,神人对他说:“子道已成,当去归成之地。”说罢即隐去了。扶摇子当下悟到武当非是自己的归隐之地,而西方的华山才是自己的栖真之所。于是离了武当山九室岩,一路向北,望西岳太华而去。

扶摇子才入红尘,方知此时又是时过境迁,初入武当时尚为后唐之世,而此时已是晋世。晋世儿皇帝石敬塘为了坐上皇帝之位,居然引狼入室,将燕云十六州拱手奉与契丹,无怪乎夜观天象见一天星斗黯淡。扶摇子摇首叹息,想来中原有难,此亦天数,只是不知道这人间的劫数何时方尽。而他此刻尚怀揣着完成了一半的《无极图》和《易龙图》,又想到了神人的话,隐隐感到自己虽然仙道已成,却任重而道远,而这以后的岁月,大概就是留给自己完成大命的。

扶摇子如此一路思忖,又心不在焉地看了一程山水,终于远远望见太华诸峰。竟是山如削成,骨如剑戟,比起武当之苍秀,又是不同。而诸峰中又以云台峰最为险峻陡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扶摇子心中一动,望云台峰攀藤引萝而上。行至半山,却于一片荒榛之中发现了云台观的故基与残垣。在一片夕阳下,不见了宫观当年的壮丽,亦不见了那位北朝道士的玄踪。北朝时,有道士焦道广居于云台观,常接紫泥之诏,时来三青之鸟,如今皆化作满目荆榛,偶有山狐与野鼠出没其间。想来,人世光阴之速,真如飘风野马。于是扶摇子不再前行,就在这里稍加修整,落脚安身。

初至太华,自少不了狼虫虎豹之侵,山精木魅之扰。尤有一恶虎食人,为害境内。扶摇子之来,叱虎令去,从此不复为害。而日久年长,当地山民渐渐知道云台观中来了一位异人,远近求道者亦慕名来访。而扶摇子却尤其嗜睡,一睡百日不起,访客不敢惊扰,悻悻而去。百余日后再至,扶摇子却已下山出游,一去又不知时日。于是远来造访者虽多,而竟得一见者甚少。不过也有运气极好的时候,譬如道士贾德升,不但求见到扶摇子,还被留下收作了徒弟,想来也是宿缘在先。

山中无甲子,岁月任寂寥——这只是在世人看来。而灵山自有希夷境,或在一洞之内,或于一水之源,或即回眸之处,只是凡人不识而已。譬如山下有五龙潭。常人只见水色空清,只道水味甘甜,却不见潭底常居五龙,忽而化为五位老者,扶摇子早在武当时,就与此五龙有旧,此时,更是常相造访。而他们所谈论的大多是易学精要或仙家伏气之法。又如山之阳,有唐世奇人李琪遁隐于是,于今数百岁矣,鹤发童颜,须臾间可行数百里,常从扶摇子游,二人更相酬倡。又或是山之阴,有秦世仙人毛女结庐于此,结草为衣,有如鹤翎,身轻如飞。常与扶摇子采药山间,扶摇子有时问起她秦宫故事,她却望太虚而不语,惟拈花一笑而已。此外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又有吕洞宾、麻衣神僧、李八百、白鹿先生诸仙道僧,常相往来,真是玄妙希夷境,万古宅。

如此悠游岁月,又二十年矣,此时的扶摇子已至耄耋之年。一夜,扶摇子独步中庭,仰见紫微帝星甚明,心中思量道:“莫非天下将定?常言道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自己于五季乱世一直遁身世外,潜心研究河图、洛书,于今小有所成。若五季将终,圣主将出,自己也该出世走上一遭,以助先天大数??” 再举首时,已是淡月将坠,残星渐隐,扶摇子带上斗笠,踏着草露,下山而去了。#

(未完待续,接【故国神游】北宋篇6)

来源: 责任编辑:李婧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定中经历:穆桂英传奇(中)

作者: 根据西人大法弟子口述,华人同修翻译整理  来源:正见网

(接上部)

五,穆桂英殉难之迷

话说西征路上,虎狼峡。

祖母佘老太君不仅力挺穆桂英挂帅西征,还以古稀之年甘愿随军护航。事实上,自从大破天门阵以后,杨家十分看好穆桂英的将帅之才,而佘老太君更是从一开始就认准了穆桂英这个孙媳妇,全然不顾当朝皇上有以公主联姻之意。

西征地区地势诡异,敌人事先已经猜到穆桂英势必先来察看地形,于是孤注一掷,在虎狼峡一带埋下重兵。

事实上,以穆桂英的功夫,杀出重围也是没问题的。可历史是被安排过的,时候一到,人得去转生,即使是同一个人的主元神和副元神,也得各走各路。既然一切都是注定,落实到每个环节上就没有一件事偶然。

古时候打仗,为了避免战马受伤,会在马身上和面部套上很重的盔甲面具防护,白龙马长年随军征战,脊背被反反复复磨伤,西征地区福建那边天气炎热,白 龙马穿上那一身行头实在辛苦,所以那次出门,穆桂英没舍得给白龙马穿戴盔甲。当穆桂英身中埋伏,白龙马首先中箭,箭头上带着火。

白龙马的坚韧不是普通的马所具备的,即使中箭依然四蹄如飞,那箭柄和羽毛扎着它一路颠簸,箭头随着马的奔跑在马腿内不断割伤筋骨。穆桂英俯身一把掰断箭柄,疼的宝马险些昏厥,硬是忍住驮着她甩掉了敌人。

到了虎狼峡脚下,白龙马实在爬不上去,訇然倒下,肺子里的血从马嘴里流出来。穆桂英忍着痛苦和饥饿,掏出剩下的最后一个小苹果,像以往一样自己只啃一小口,然后递给爱驹。就这样,驮过两代人三位将军的白龙宝马,累死沙场,吐血而亡,圆满完成创世主授予的使命。

再说穆桂英,眼看着追兵越来越近,白龙马战死不能复生,她不能在此逗留,须按计划爬上虎狼峡,择高处射杀敌军主帅。

穆桂英徒手攀崖,攀到一半处,被追上来的敌人中一个无名小卒射中。

不知道是否有人对穆桂英的死因表示疑惑?穆桂英福大命硬,有天龙护法,怎么会轻易的遇害呢?她本人料事如神,又有杨宗宝遭遇埋伏在先,难道她没预料到敌人会再设埋伏吗?一代巾帼从小开始舞刀弄枪,历经百战而毫发未伤,最后怎么会轻易死在无名小卒箭下?

历史大戏表面是这样演的,在符合着常人状态進行,不修炼的人又怎么能参透实质?因为穆桂英的副元神已经准备好了与之诀别,所以不再发挥作用,而静静 的看着穆桂英于悬崖之上,徒手扒岩难以抽剑抵挡,她神的那面明知道会发生什么,也只能忍痛演完穆桂英这个角色的最后一幕,圆满走完她的一生。

当时,穆桂英强忍着痛苦爬上山崖,看到敌人主帅指挥着大部队上来围攻,他身上穿戴着厚重的铠甲。穆桂英心里清楚,这么远的距离,自己的箭很难穿透敌 人的铁甲,于是穆桂英在殉难之前,缔造了她一生中最后一个神话:她凭借强大的意念,将带有自己灵性的箭(万物有灵)射向半空中,当箭下落的时候,因为重力 拉扯而快速坠落,正正好好从敌将的脖子根处扎下,成功射死敌人主帅。穆桂英创造了当时史上最远程成功射杀记录,不愧为一代巾帼英雄,难怪后人传说她的武功 是神女下世传授的。(到了南宋,射程最远之人当属英雄岳飞。)

由于流血过多,穆桂英于痛苦中慢慢死去,过程中非常痛苦。白龙马的灵魂腾空而起,一路护送着穆桂英前往她下一世转生之处,然后白龙马又去恳求主佛安排,发愿与穆桂英再续前缘。

(穆桂英的副元神只有一位,人的那种副元神不一定越多越厉害。她在历史上的转生次数屈指可数,“千年轮回”也可以指“上千年轮上一回”。)

六,“来生再见”

穆桂英一直有两名随身女将,她俩都是杨家人,都相当年轻,小妹在穆桂英左,大姐在右。

危急之时,姐妹俩决定留下阻截敌人,掩护穆桂英顺利攀崖。穆桂英有意共同突围,但小妹和大姐坚持以击溃敌人为大,力劝穆桂英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将帅 不倒士气不败,更何况需要利用好这个机会,射杀敌人主帅头领,确保西征大捷。穆桂英在攀崖途中,几次转过头来想救她俩,都被她俩示意阻止。

杨门女将个个都是巾帼英雄。在战场上,她们像铁骨铮铮的男儿一样,为国为民舍身忘死,不计个人安危。杨门女将艺高胆大,在战场上的表现相当震撼,事迹可歌可泣。可惜了,如此撼人的历史篇章,愣是不见在史记中留下半笔,没有为后世留下查询的依据。

小妹尤为英勇,她见势不妙,大喊“姐姐先走,我来断后”。没过多久,敌人先杀害了姐姐,挑开她的衣甲,才发现她是个姑娘。阴险的敌将转而下令活捉小妹。

敌人如狼似虎,里三层外三层将小妹围住,以长矛从不同的角度同时刺过去,最多的时候十几条一齐上,那都碰不着小妹的身体。小妹的剑法相当快,一般人挡的了八支枪挡不了十支,说不定哪支枪架上她的脖子让她动弹不了。 她终因架不住敌人的疲劳战,被敌人生擒。

当敌将把她的头盔挑下,看到她乌黑及腰的长发垂落,只有十八、九岁模样。当时小妹已经许配了人家,因为要保家卫国而来不及出嫁。敌将看到小妹高贵美 丽的模样和娇小的身材,可想而之会干出什么。他岂止禽兽不如,这个该死的恶魔下令贼人们反复凌辱小妹,但也有不少士兵直往后躲,他们做人还算有底线。即使 是敌人也是可杀不可辱,不能去污辱和虐待。

对于一个小女孩、同时又是一名杨们女将,被和她有国恨家仇的敌人活捉和摧残,那种伤害与羞辱是双重的。小妹绝不是第一个被敌人祸害的杨们女将。也许 因为这点,善良的人们不忍心去传言女英雄们的悲惨结局,尤其是她们的这种遭遇,所以有些事情,在大宋子民的心里被自动抹去,没有往下流传。

在惨烈的血与火的厮杀中,在无情的敌我对决中,杨门女将为保卫中原所缔造的壮举,所遭受的悲凉,因为没有被载入史册而无从考证。

到了现代,甚至有人质疑在历史上有没有穆桂英这个人和杨门女将这一说。从的角度看,旧势力恶神出于妒嫉做了大量阴险安排,它们容不下女子也能不 畏生死,驰骋疆场,圆满完成创世主的安排力保中原;并且,旧势力非常清楚,在它们的操纵下对大宋妇孺做出的那些奸淫掳掠是根本见不得光的,所以极力掩盖历 史。

在敌人发泄完淫威之后,准备用剑刺死小妹。没想到小妹以双手夹住剑头,反手拽下。当小妹握剑在手的时候,眼里自动流露出武将的神情,武术能量注入于剑,在衣不覆体的情况下,小妹又杀敌无数,最后再次被敌人活捉,再次被禽兽凌辱,直至害死。

这段经历在小妹的心灵上刻下了惨重的烙印,旧势力有意恶毒安排,让她带着巨大痛苦与恐惧转生,给她将来在修炼设置障碍。

小妹和大姐在临死前都曾对着穆桂英所在山崖立约:“今生不能保护你,下辈子决不辜负。咱们来生再见。”

小妹的记忆深处一直有一份自责,她认为,由于自己断后失利而间接造成穆桂英的牺牲,所以来生找到穆桂英的愿望份外强烈。

主佛慈悲!今生让我们又走到一起!当年无比英勇的两员女将,再次回到人中的时候不知道有多高兴,看到白龙马在,义隼在,穆桂英在,降龙木调遣的天龙 在,还知道了大法在世上洪传到了一百一十四个国家和地区,大法师父在人中普度着众生,自己生生世世的苦没有白吃,终于等到了正法必成的最后时期。

昔日时光不能重现,你我有缘今生重见。不论是人、动物或是万物,常言道:“无缘对面不相逢”。愿我们珍惜相逢的缘份,愿生命对大法心存正念,愿生命记住“法轮大法好,真善忍好!”,愿生命遇难呈祥得福报。

(待续)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法轮功解释了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图)

图:电脑工程师、法轮功学员张羽博。
图:电脑工程师、法轮功学员张羽博。

文: 若思

二零一五年十一月五日】二零一五年十月中旬, 在洛杉矶见到一位圆脸、笑容可掬的中国小伙子。他叫张羽博,几年前到美国留学,在康州布里奇波特大学(University Of Bridgeport)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目前在康州一家公司任电脑工程师。

迫害中走入法轮功修炼

交谈中得知,他是二零零七年开始法轮功的,当时他十九岁,刚刚上大学。在中共宣传机器一面倒的抹黑法轮功的情况下,是什么机缘使这位年轻人走入大法修炼?

张羽博说:“我原来特别喜欢自然科学,物理呀,化学呀,在初中和高中,我的物理很拔尖。我总是在探索自然是怎么回事?生命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

我有一个亲戚修炼法轮功,她知道我对这些很感兴趣,就给了我师父(创始人李洪志先生,下同)的讲法录音。

我 听了之后,觉得师父说的很对。例如,师父讲的史前文明另外空间,很多文献中都有记载、有论述和说明;还有关于灵魂的存在,我看到很多书都介绍过,有各种 各样的科学实验。但是,那些书上说的只是发现了很多现象和证据,却无法解释。但是大法把这些都说明白了,大法解释了很多科学不能解释的现象。”

从张羽博懂事以来,由于中共的迫害政策,大陆媒体对法轮功都是负面宣传。但是当他听了李洪志先生的讲法录音,又看了几遍《转法轮》后,发现和中共宣传的完全不一样。

就这样,刚刚读大一的张羽博走入了法轮功修炼,那位亲戚给了他一本《转法轮》, 他就自己看。 由于迫害的大环境,也没有完全公开。

张羽博说:“我当时很兴奋,也没有害怕。我思考的问题在《转法轮》中都得到了答案,我找到了自己要找的。”

家人的改变:从害怕到理解

但是,家里人刚开始对张羽博修炼法轮功还是挺担心的。

他说:“家里人开始挺害怕,我就慢慢和他们说,告诉他们法轮功讲“真、善、忍”, 当然也不只是说, 他们也是看到了我修炼法轮功以后的变化。”

“我原来喜欢玩,已经好多年了,上大学后,男生宿舍都在玩游戏。学大法后,我知道玩游戏不好,结果很容易就戒掉了,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另外,我妈的脾气并不是太好,我急起来的时候脾气也不太好。读了《转法轮》后,我觉得这个脾气要改。再遇到矛盾时,发现我不一样了。

以前看到地上有钱,我都会去捡,修炼后妈妈发现我变了,她说:你现在看到地上的钱,都不会去捡了。”

“妈妈开始不太愿意听大法真相,后来就比较愿意听了。因为她发现,大法确实是正法,教人向善,能提高人的道德。现在家里人都比较理解我了。”

亲戚们都做了三退

张羽博说,这么好的大法,如果不停止迫害,如果大家都误解了大法, 对我们自己,对家人,对国家,对都是很大的损失。

“我觉得非常迫切地需要让大家知道真相。所以,平时家人聚会、串门,我都会和亲戚们讲真相,大多数都能接受,我的亲戚,大约有二十、三十人吧,他们基本上都做了三退。”

盼同胞了解真相

大学毕业后,张羽博顺利地到美国留学、工作。从中国那个环境中走出来,张羽博觉得美国与中国非常不一样的是, 这里有言论自由,可以自由地修炼大法,这是别的什么都比不上的。

最后,张羽博希望中国同胞一定要了解真相,他说:“现在整个社会道德急速下滑,对人、对家庭、对社会的伤害都非常大,既然法轮大法可以使大家道德升华,可以使人得到救度,我觉得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我希望中国大陆同胞都能了解真相,赶紧了解真相。”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文史】助秦王一统天下 兵家尉缭

兵家(3) 作者:皇甫容

尉缭对他的弟子说,秦王有一统天下大业的鸿图大愿,但因秦王大志大愿远超于个人喜怒,所以将来一统天下后,百姓必为他所役所虏。(维基百科)

古往今来,东西方兵家泰斗、兵法大师层出不穷,各民族各种兵书也灿若星河,但都无法企及孙子、孙膑、尉缭等这几位兵家奇人的智慧与高度。由孙武创作的《孙子兵法》、孙膑写就的《孙膑兵法》及尉缭的兵书《尉缭子》像是浩瀚星河中的璀璨将星,赋予人出奇不意的谋略和奇策,至今引人乐道和推崇。本文将要介绍的是秦始皇的国尉——尉缭。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首次完成中国统一的帝王。明朝思想家李贽称他为“千古一帝”。

为秦王统一大业立下卓越功勋的人,其中包括秦国国尉——尉缭。尉缭本姓魏,名缭,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因被秦王封为国尉,因此改称为“尉缭”。

尉缭献策 三十万金可灭六国

一天,秦王与李斯议事,秦王夸韩非有才,可惜已经作古。于是李斯就向秦王推荐深通兵法的尉缭。据说,尉缭之才胜过韩非十倍。由于尉缭自负清高,秦王就以宾礼召见他。尉缭见到秦王后,只作揖而不跪拜,秦王也没在意,就请他坐于上宾,称他为先生。

尉缭对秦王说:“列国对于强秦,就像郡县一般。倘若他们各自为政,则易于攻伐;倘若联盟,则难以抗衡。三晋联合灭了智伯;五国结盟灭了齐湣王。大王不可不虑!”秦王就问:“我想使他们不再‘合纵’,以便秦军能以千钧之势,迅速平定六国。”

尉缭说:“现今列国政事皆取决于宠臣,宠臣岂有全部尽心尽忠之人?无非以贪财敛物为乐罢了。大王不要吝惜府库财物,重金贿赂权臣,以乱他国。大王不过损失三十万金,而诸国尽可灭除!”秦王听过尉缭的计谋后,就大开府库,倾尽内帑财物,分别派使者奔走列国,以重金贿赂列国宠臣,探测他国国情。

秦王英伟 度量超迈

秦王拜尉缭为国之上宾,并和他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当时尉缭还没有官职,秦王就和这一布衣平起平坐。秦王为了完成统一大业,他能包容,把自己放到很低的地方。

当时秦王嬴政年方二十二岁,二十多岁的人就有如此度量,不管来者是否是外国人,也不看对方说的话是否入耳,只要合乎道理,秦王就会采纳。

秦王十三岁登基,碰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晋阳反”,秦国大将军蒙骜(音熬)出兵平定了叛乱。成年后的秦王,史载“英伟非常,质性聪明,志气超迈,每事自能主张”,他既能平定长安君之乱,又能独自召集群臣商议伐赵之事。秦王二十岁时,亲自主政派兵攻打赵国。二十二岁时,就已平定了嫪毐之流,除去摄政隐患。从中可以看到秦王天资禀赋极高。

秦王常常造访尉缭所居住的客馆,每次都是长跪于地请教治国之策。这么年轻的国君,为了大业,甘于向一介布衣屈身跪拜。尉缭认为,秦王的度量将来也足以承载天下。

中国历史很有特点,每逢改朝换代、时局大变时,很多的有道之人、世外高人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改平日隐逸之风,聚焦天下大事,为顺同世事巨变出谋划策。对于他们,或许天意让其归隐,瞬时就会隐居山林;天意命其下山辅佐,立时就会风云板荡。尉缭就是其中之一。

尉缭精通兵法,也善观。他见秦王面相“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认为秦王面相刚烈神武,求教于人时虚怀若谷;一旦被冒犯时,又会变得极其苛严。所以尉缭就对他的弟子说,秦王有一统天下大业的鸿图大愿,但因秦王大志大愿远超于个人喜怒,所以将来一统天下后,百姓必为他所役所虏。

诛暴乱,禁不义

唐朝初年,唐太宗命谏官魏征、虞世南、褚亮等人编撰辑录前人著述,用以匡政警示太宗偃武修文、治国安邦。历时五年,一部匡政巨著由此诞生,这就是《群书治要》。其中,魏征等人收录了尉缭的兵法。

尉缭兵法反对杀人越货的非正义之战,支持“诛暴乱、禁不义”的义战。他认为“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王者所以伐暴乱而定仁义也。”战争毕竟是违逆道义的凶器,所以王者兴兵在于讨伐暴乱,为国奠定仁义。

尉缭也明确指出:“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货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凡是出兵,不攻打无罪无过之城,不滥杀无辜无罪之人。为了贪图财利,杀害别人的父亲兄弟,奸淫他人的妻妾子女,这些都是强盗所为。

他的兵法强调“王国富民”,强调王者发动战争是为了“诛暴乱,禁不义”,并且指出战争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农不离其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只诛杀首恶之人足矣。

千古兴亡 半由人事半由天

尉缭主张“并兼广大,以一其制度”,他为秦王一统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对于六国被灭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列国志》中有一首诗:

“卜世虽然八百年,半由人事半由天。
绵延过历缘忠厚,陵替随波为倒颠。
六国媚秦甘北面,二周失祀恨东迁。
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

一句“总观千古兴亡局,尽在朝中用佞贤”道出列国被灭的主要原因:朝臣的奸佞和贪婪。因为权臣的贪婪,所以被尉缭一语说中,用三十万金就可以灭掉六国。数百年的国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和传统,但三十万金就可以使这些国家灭亡,难怪让后人唏嘘感叹:“半由人事半由天。”#

来源:大纪元 责任编辑:李婧铖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定中经历:穆桂英传奇(上)

作者: 根据西人大法弟子口述,华人翻译整理  来源:

前言

几年前,西人同修于自己生日那晚,在法轮大法炼功的入定中,在另外空间,师父带着他(主元神)去到一千年前,让他看了一遍穆桂英从小到大的传 奇;后来,在另外空间师父又让他看了一遍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过程,师父讲解了穆桂英破阵的战术;而在西人同修近些年的修炼中,由于因缘所致,他在人中通过 穆桂英曾经的白龙战马、左膀右臂两员女将以及穆桂英的信隼,了解到了更多珍贵的史实。

穆桂英和杨门女将的故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到了近代,人们主要从文艺作品中了解到一些,由于种种原因,穆桂英她们的历史从不见于经典古籍,而民间流传出来的部份,或者已经不连续,或者没说清,或者早早被遗忘。这让我们觉得有义务尽所能,把知道的情况整理出来。弹去风尘,还原那段历史。

一,关于穆桂英的武功

历史上一直传说有神女传授穆桂英武艺,这种说法证明了百姓对穆桂英的喜爱和尊敬程度,也说明她的武功出神入化。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穆桂英的父亲慕羽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用现在的话说是山大王,是强盗头子。古时候盗亦有道,像穆坷寨主这么大的强盗头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穆羽为人侠肝义胆,武艺高强,最乐意结交江湖上的异士,与高人切磋,他平时不仅喜欢习武练兵,还喜欢排兵布阵,研习兵法。

他有个习惯,每当这个时候,总让人把穆桂英抱来坐一边聆听、观望,穆桂英从小耳濡目染,在“高手过招”中长大。穆父培养桂英可谓用心良苦,在她稍微年长一些后,更加不惜重金聘请各路英豪传授她十八般武艺,指导她骑马射箭。

穆桂英的功夫和军事才能,表面上讲,可以说是在她父亲精心培养下练就的。

二,夜袭穆坷寨,日娶穆桂英

当时北宋杨家为破天门阵,四处寻访降龙木。朝廷知道了穆坷寨规模日益强大,也有意出兵平定,军令下到杨府。主帅杨延昭先派人对山寨做了充分的了解,制定了万无一失的作战方案,然后派小将杨宗宝带先锋队夜袭穆坷寨。

杨家的先锋部队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而且还是夜袭,穆坷寨一点准备都没有,杨宗宝一举拿下穆羽,迫使穆桂英等人不得不放下武器。当灯火点亮,杨宗宝一眼看到穆桂英,从此穆坷寨的命运被彻底改变。

穆羽的英雄气概那叫头可断,膝盖不能弯,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杨宗宝不忍加害于他,可是降龙木就拿不到了。

穆桂英当然猜到他的心思和他来的目地,为救穆坷寨和自己的父亲,她心生一计,声言单挑杨宗宝,一决胜负。

杨宗宝正求之不得呢,多好的机会。二人跳上战马就开始打,一边打一边跑出人们的视线,于是有了众所周知的佳话:穆桂英生擒杨宗保,偃月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声称陪嫁就是降龙木,逼他立刻成亲。

为什么要求立刻成亲?这也说明穆桂英料事如神:杨宗宝是“官三代”,自己是占山贼,这门不当户不对的,小英雄一旦回了家,婚姻这么大的事那可由不得他作主,“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嫁娶就在今朝,一旦生米煮成熟饭,谁能说自己不是杨宗宝的媳妇?

对于穆桂英的武功、气度、美貌,杨宗宝样样满意,他俩是一见钟情,更何况穆姑娘说了:“没有降龙木怎么破敌?怎么保家卫国呀?”

姻缘前定,时间一到,由天不由人。穆坷寨当日张灯结彩,举寨欢庆,风风光光迎接金龟婿,大悲变大喜。

三,先破天门阵,后被杨家正式认可

次日天明,宗保急急先行,回去复命。穆桂英把自己的隼(读笋)交给杨宗宝,以便报信。

关于穆桂英的隼,后人从没有提起。在那个年代,穆坷寨全靠隼迅速传递消息,是穆父聘请奇人精心训练出来的,穆桂英有自己最喜爱的一只。

不出穆桂英所料,大将军杨延昭听罢杨宗宝汇报当场震怒,大骂宗保不忠不孝,罪名大致有那么几项:

一来忠义之家,名门之后,岂可匹配草寇之女?二来不经父母同意,不经明媒正娶,擅自作主,眼里还有没有祖宗和家法?第三,取木不成,缴寨不得,出师不力,还弄成临阵招亲,这还了得?为示我大宋军纪严明,杨六郎大义灭亲,命人把杨宗宝五花大绑押入大牢,择日砍头。

这边一有闪失,那边信隼很快把消息带回来了。穆桂英二话不说,背上龙凤双剑,抄起偃月大刀,跨上纯白龙马,带上降龙真木,蒙上信隼的眼睛安置于自己肩头让它紧紧扒住,风驰电掣直奔杨家大营。寨主穆羽随后率领骑兵数百,一路追踪着穆桂英而去。

穆桂英为救夫婿无所畏惧,到了营前直接往里闯。杨家帐内高手如云,岂容他人乱来?众人问都不问,先上弓箭拦劫。一排排的冷箭迎面飞来,又快又准,越射越多。情况眼看着越来越危急,如果穆桂英再往前走一步,都有中箭的可能。

偏偏历史不是这样安排的,事关生死存亡之际,穆桂英的副元神开始发挥作用。

在历史上,穆桂英的武功和谋略可谓出神入化,加上宝物降龙木(顾名思义,能够屈降神龙相助的宝物),可想而知她表现出来的能力有多大。当穆桂英副元神主导的时候,人中就很难找到挡得住她的了。

最后,主帅杨延昭不得不亲自披马上阵,将士们汇集两旁,这时候大家也听说了来者何人,他们凑上来主要还是想看看,杨宗宝到底娶了个什么样的媳妇。

英雄杨六郎一见穆桂英,真是眼睛一亮,眼底顿时充满慈爱,完全明白了为什么宗保迫不急待成亲。当时穆桂英横刀立马,气场强大,超凡脱俗。英雄杨延昭又是什么人物?!一看便知,此女天命不凡。

穆桂英十分有智慧,立刻下马施礼,不亢不卑,表示“以降龙木破天门阵”为条件,和宗保一起带罪立功,为杨家建功立业。主帅杨六郎听罢心里高兴,当场答应穆桂英:如能破妖阵,杨府定用八抬大轿迎娶过门。

众所周知,穆桂英不负众望,一举大破天门阵。从此辽国不敢南侵北宋。

四,杨宗宝遇害原因

穆桂英不仅随军征战,还为杨家生儿育女。每次出征,她皆与夫婿并肩作战;每临沙场,必身先士卒,常常连挑敌人十几员猛将,锐不可挡。穆桂英的弓箭相 当好,她可以一边杀敌,一边照应着自己的将士,两不耽误,她常常是一弓三箭,百发百中,箭用完了,她用刀尖挑下敌人的箭囊为自己所用。

只有一次,杨宗保外出探查敌情,因为不是两军交战,所以穆桂英没有同行。孰料杨宗宝惨遭敌人埋伏落入陷阱,遇害身亡,随从将士几乎全部遇难。

他的座骑白龙马原是父帅杨六郎的座骑,后来给了杨宗宝。古代打仗不能没有一匹好马。(同修说,英雄岳飞除外,他的身手太厉害,杀入敌人大军面前,岳 元帅反而跳下战马,一路闯到敌人主帅面前,擒贼先擒王,速战速决,完全出乎敌人意料。)来给历史上一朝一代中的人物当战马,就不能是一般的生命,是要经过 创世主选择而带有使命的。因为不是正式打仗,白龙马被留在军营休息,否则,以白龙马的灵性,轻易不会驮着杨宗宝一脚踏进敌人的陷阱;而且,如果杨宗宝和随 从全部遇难,白龙马在劫难逃,也就没有了后来它跟随穆桂英出生入死的缘份。

(待续)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惠虎宇:陕西神传文化对习近平的启示

“法轮功打不倒,是因为人心打不倒啊”

特殊的新年“礼物”

我妈今年七十九岁,独自生活。我们姊妹几个经常回家看她、陪她。她过去曾与我一同修炼法轮功,身体非常健康。但一九九九年邪恶大法以后,她不敢炼了,随着年龄增大,各种疾病都出来了。从去年开始,她又从新走入了修炼,不长时间,病症都消失了,身体好了,打电话给我表妹说,不要从国外寄药了,不需要了,家里的一大瓶美国钙片都给了三妹了。

上次我去看我妈,她给我讲了这么一件事,早晨出门,看见自家门口有一垃圾袋,就随手带下去扔了,没想到,第二天,大妹出门,见门口又一袋垃圾,生气的说:“这是哪个不自觉的干的?”拿走了。第三天、第四天,连续几天,都有垃圾在门口。大妹火了,站在楼道里骂起来:“是谁干的这缺德事?听清楚了,下次别让我看见,看我不骂你个底朝天!”

大妹本来就脾气大、性子急,我妈吓坏了,急忙拉她的胳膊往家里拽,说:“别骂了,我现在修大法了,不能跟人一般见识,师父让我们宽容、忍让。”大妹说:“你先别跟我说这个,都气死我了。肯定是她们家(指楼上)小六子干的,你看那中药渣子天天倒,撒在马路上,脏东西直接从厨房窗户往下扔,垃圾桶周围全是污水药渣子,都是她们家干的,谁不知道她妈是有名的母老虎,现在都欺负到家门口来了。”

从此以后,大妹不让妈打扫楼道、楼门口,看见就往家叫:“妈,快回来,受累不讨好,扫什么扫?!”我妈便不情愿的往回走,嘴里说着:“只当是活动活动腿脚,干净了,自己看着也舒服不是?”

快到年底了,大妹回家了,我也要走了。我提醒我妈:“出了问题向内找,看看自己哪做的不好。”妈说:“是呀,我在想说话办事是不是有伤害人的地方呢?”

腊月二十六,我们一家去那过年,大年初一,我与我妈从三妹家回来,开门想拿。我妈住的是旧楼,门后靠墙有一酸菜缸,缸上面放一竹筐,邮递员将报纸放在筐里面。打开竹筐盖一看,我们俩都愣住了:两只黑色垃圾袋躺在里面。我俩睁大眼睛,四目相对,随即约定不要让家里人知道,悄悄扔掉算了,大过年的,收到如此“礼物”,都会生气。

初三、初五,又收到同样的“礼物”,我俩也不在意了,家人也不知道。

初五下午,我们一家走了,三月十六日,我们再次赶回去给母亲过七十九岁生日。我问妈:“我走了以后,又有人给你送过‘礼物’没有?”我妈说:“送,一直送到正月二十八,偶尔间断二天,每次两包。”我想,从年前到正月二十八共四十多天。我说:“妈,这些天真是给你提高心性了。”我妈说:“有时自己心态也不好,当打开竹筐盖的那一会儿,真是心都在跳,提起来那两包东西,流水冒汤的。我把缸里的酸菜捞出来,搬進屋里,筐底的污水倒掉,再垫上报纸,铺上塑料布,心里酸酸的。心想,这个岁数了,还受这份欺辱,可是只要坐下来学学法,心里就好过了。后来,就越来越不在意了,你拿来,我就扔,举手之劳,无所谓了。我们修炼人讲缘份,大家住在一起,都是有缘人,过去老人也讲冤冤相报,说不定哪世欠了人家的呢?自己吃点亏,受点委屈,把欠下的那个债还掉了,心性也提高上来了,这不是好事么?

我俩说话,让三妹听见了,说:“大姐,你不知道这太气人了,我真想到他家评评理去,我也不骂她,我就是想跟她理论理论,应不应这样做?!”三妹嫌我妈太老实,一辈子受人欺负,说:“她要再这样的话,我立刻找她去!”

我妈忙说:“不用找了,现在不但不给我送垃圾了,还主动帮我拖地呢,时不时的把门口拖的干干净净的。那天,我和你王婶(四楼的邻居)买菜回来,见门口拖的干干净净。我说,你看,这勤快人帮我收拾的多干净,不好意思呀,真是应该谢谢人家哪。”正说着,小六子从楼上下来听到了,三个人都开心的笑了。

我说,是你的善感动了她,善解了怨缘。因为我们是按照李洪志师父的要求,做好人,更好的人,超越常人的好人。

三妹余怨未消,仍带着怨气说:“把别人都气的够呛,你们俩却能说到一块儿。”心底坦然,我们娘俩会心的笑了。

三妹起身回家,走到门口,突然停住脚步,忽然有所悟说:“现在我算明白了,我们全家就数你俩没病、身体好,是因为心态不一样,打不倒,是因为人心打不倒啊。”

我和母亲欣然一笑,惊讶于三妹有这样的认识,感到欣慰。

看来,这份新年“礼物”没白收呀,尝到了它的甜头,那就是大家都有所提高,有所领悟。

(明慧网第十二届中国大陆大法弟子修炼心得交流会)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诗境与心境

文/智真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释、道三家思想交相辉映,凭着传统的信仰和正信,中华民族才得以延续至今。

在正统文化的影响下,历史上杰出的诗人们以睿智的思想、哲理的思维感悟人生,以美妙、凝练的语言使人们产生心灵的共鸣,启迪人们追求真理,升华,回归人的本性和良知。

例如:东晋时的陶渊明,从小受儒、道思想影响,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立身行己有严正”之志。他曾几次出仕,先后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为官清正,每次做官的时间都不长,最终因实在看不惯当时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才决心辞官归隐。

最后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世俗权贵折腰——向小人贿赂献慇勤,毅然挂冠而去,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他在诗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其一》),表达了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心志。

陶渊明从此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其三》)。他追求完善道德、返朴归真的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坚守人格和气节,不趋炎附势,不为世上任何名利浮华所改变。他写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充满了对人生真谛的渴望与追求,对美好未来充满了向往。

读陶渊明的诗,使人体悟到做人要始终保持淡泊明志的心境,保持质朴、善良、纯真的本性,“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

唐代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葱茏氤氲,融文学、绘画、音乐的意境于一体,“清逸”、“淡远”、“脱俗”,达到了澄澈之境,形成了盛唐诗风自然的特色,展现出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描绘出新雨涤去山中尘埃而愈益清明,抛弃物欲纷扰,洗尽心境, 方显澄净广阔。“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体现出诗人以清静之心观照自然,无论一山一石、一花一木、一虫一鸟,都与其心境契合。

王维天性至孝,事奉崔氏,以“孝”闻名当时,其母笃信佛法,王维受其母影响,敬信神佛。他每天退朝回府,便焚香独自静坐,摒除妄念,诵读佛经。

他的善念逐渐使他走上了修佛的道路,修佛使他明白了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缘关系的和善恶有报的道理。他劝勉鼓励亲朋好友要信奉佛法,修持心性,慈悲心志,切不可执著名利,否则自招灾祸。

王维一生“好道”,以修心向善、淡泊名利的超然心境,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的神妙,聆听到天籁之音。

读王维的诗,使人感受到大自然永恒无限的静谧之美和蕴含的无限生机,“静则生慧”,使人明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坚守心灵的那份纯净。

南宋的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所存诗歌最多的诗人,流传下来的诗歌有九千多首。他从小受儒家思想薰陶,有济世之志,主张抗金,收复失地。29岁参加进士考试,名列前茅,因“喜论恢复”、“语触秦桧”而被秦桧黜免。后来担任过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和几任地方官,“行善政,受百姓爱戴”,因多次为民请命触怒权贵而屡遭罢免。

他平生崇佛敬神、相信因果,几次到名山朝圣,即使随军或在幕府任上的时候,也总要到附近的寺院礼佛,并向周围人劝善,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的诗作中蕴涵着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着“气吞残虏”的精神,渴望救民于水火,恢复中原,即使个人身处逆境,仍然“尚思为国戍轮台”。

他欣赏、赞美报春的梅花,“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并以梅花品格自励“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梅花绝句》)。

他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其富有哲理的内涵使人领悟到思想境界升华后的豁然开朗,眼前展现出的是更高更广阔的新天地。

诗人们的千古佳作展现出天人合一、壮阔宏大的境界,是因为他们拥有济世安民之志和仁爱博大的胸怀,是因为他们推崇道德和正信,诗境无不是诗人高尚而祥和的心境的自然流露。

其实,一切正统文化无不使人坚定对真理的追求、坚定为善的意志、坚定尊道贵德的理念。

来源:新生网  

原文链接:诗境与心境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5年11月3日星期二

喇嘛庙密室惊现外星人遗体

作者:善东 来源:看中国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过四五百年的演变和改良,到唐代为止,逐渐形成了大乘佛教的各大宗派。改良后的佛教与原始的佛教,也就是释迦牟尼时代的佛教,已经大相径庭。被公认的对此一改良贡献最大的要属龙树菩萨。他是大乘佛教的「千部论师」、「八宗共祖」,如:禅宗、密宗、唯识(法相)、天台、华严、三论、成实、净土等。

据《大藏经》上记载,出家后的龙树菩萨来到了龙宫的“图书馆”,骑著白马,走马看佛经的题目,三个月还没有全部看完。他从龙王那里取来人世尚未流传的《华严经》一部,后来龙树登台说法,时常显现神通,使听众们只见座上有一圆满的光轮,但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佛经上记载的龙族会不会是属于另外空间的生物,或者哪一颗地外星球呢?

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里阐述男女双修时肯定的指出:

“我们首先跟大家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地球上,不只是我们中国受了儒家影响,我们整个人类,在上几个世纪的古代,人类的道德观念都差不多少。所以这种修炼方法其实不来源于我们这个地球,它是另外星球传来的,但是这种方法确实能够修炼。”

在德国人豪威格豪斯夺夫撰写的《中国的罗斯威尔:远东幽浮见闻古今谈》中有一段文字记载了密宗和外星文明之间的联系,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故事发生在1920年,主人公名叫约翰斯班瑟 (John Spencer),美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曾经长住中国从事非法军火和毒品交易。然而,连年的军阀混战不得不使他放弃舒适的生活并最终流离失所。由于种种原因约翰不能够体面的直接从海上离开,只得颠簸流离,绕道内陆,最后徒步跋涉来到外蒙古。精疲力竭的他饥肠辘辘,发起了高烧,终于不支而晕倒在路上。

也是约翰命不该绝,一名过路的行脚僧发现后将他带回 Tuerin 的一座的喇嘛庙。在僧人们夜以继日的细心照料下,不久约翰就恢复了。

原来这座庙里还住著另外一个美国人,学者兼商人的威廉汤母森 (William Thompson)。对东方的宗教和文化情有独中的威廉已经在庙里住了几个星期了。两个同乡人第一次见面时威廉向还在调养中的约翰讲诉了寺庙的情况,引起了约翰对东方文化的极大兴趣。

一天,大病初愈的约翰起了个早,在寺庙周围溜达探奇。沿着庙墙,他发现了一座风化了的石阶。石阶下是一扇铁门。天性好奇的约翰走下石阶,小心翼翼的推开了那扇门。

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高大宽敞房间。这个奇怪的房间有12面墙壁,每一面墙上都画着颜色鲜艳的似乎是展现星座的图案。约翰只认的其中一幅画--他自己出生的金牛星座。约翰的很多饰物都是牛的形像,包括他颈子上挂的饰物。

好奇的约翰用手指顺着壁画一幅幅的描。当他描到最后一幅画时(威廉事后说那是西方星座中的六姐妹的 Pleiades ,也就是东方所说的昴宿星团) ,墙壁在他手指的触碰下悄无声息的打开了,一条幽深的地道跃入眼帘。

约翰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进去看个究竟。他将一块大石推到隧道的入口处以防止墙壁突然关闭。隧道的深处透着一丝淡淡的绿光,约翰向前摸索著,却找不到那绿光的来源,好像到处都是但又到处都不是。但是,他可以肯定这条狭隘的地道不是天然形成的。不久约翰来到了第一个分叉口。为了不迷失方向,只要有分叉的地方他都向右拐。后来威廉发现他走的路乃是根据入口处的星座图案来决定的。

几分钟后,约翰来到了地道的尽头:原来是一间巨大的石室。那无处不在的绿光异常强烈,约翰可以清楚的看见沿著一面墙立着摆放着一行棺材,大概有25到30具左右。

约翰当时感觉那些棺材是悬在离地1到2英尺的空中,但是他事后记不清了。在贪婪心的驱使下他企图在棺材中找值钱的东西。机不可失,约翰立即下手,他兴奋的发现棺盖应手而开。前三个棺材里装著三位僧人的尸体,穿戴都与约翰在寺庙看见的僧人一样。第四个棺材里面是一个著男装的女比丘的尸体,第五个装着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印度人。所有的尸体都没有一点腐败的迹象。一路看过去,越往后那棺材就越古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所有的棺材没有一具装有任何财宝。

约翰越加不奈烦,每一具棺材他都检查的十分仔细。倒数第三具棺材里装着一具穿着白色纱衣的男尸,再下一个里面是一个女性,但是约翰分辨不出她的种族。当他打开最后一个棺盖,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他从没见过的小个头的生物,穿着闪烁着银色光芒的衣服。生物的头部也是银色的,眼睛闭着,眼皮非常的大,鼻子很短,但是看不出来有嘴巴。当约翰弯过腰去碰那尸体时,那硕大的眼睛突然睁开了!一道刺眼的绿光使约翰睁不开眼睛。

巨大的恐惧感使约翰吓得差点昏死过去。那一瞬间,他把棺盖猛的关上,掉头就跑,尖叫着狂奔出了地室。长期从事非法交易的约翰毕竟久经摔打,很快就使自己镇静下来。慢慢的他寻找来路走出了迷宫一般的地道,为了不走错路,比他进来时多花了好多时间。当他终于推开进来的那扇墙壁,走过画有星座的房间,再出来拾阶而上,约翰惊奇的发现已经是晚上了。

当约翰回到喇嘛庙,他马上找到了威廉并告诉他自己刚刚经历的一切,尤其是那失去的时间。约翰估计自己不过在地道里呆了两三个小时,但是一整天却过去了。

威廉的第一反应是对约翰的行为非常气愤,在没有寺院主人同意的情况下到处乱走,擅闯禁地。在数落了约翰一通后,威廉告诉了寺里的主持僧人。

第二天一早,约翰被叫到一名级别极高的大喇嘛面前。大喇嘛非常友善,他微笑着试图说服约翰他所经历的一切不过是出自想象,是被高烧烧糊涂了。约翰可不是那么轻易被说服的。终于,大喇嘛陪他来到那间画有星座的多边行房间。星座的壁画真的在墙上。喇嘛触碰了一面墙壁,墙壁也打开了。他们俩走过狭隘的地道,很快就来到了一个比约翰记忆中小很多的石室。

这个石室的中间有一座神坛。上面拜访着约翰头一天看到的那些棺材--不同的是,它们只有巴掌大。每一具微缩形棺材里装有一尊人像,每一尊都对应着约翰见到的尸体。

这肯定是和尚们弄出来糊弄我的!约翰觉得既然如此,也没有必要与面前这位大喇嘛理论。不过他还是鼓起勇气寻问他所见到的银色生物。大喇嘛回答说那尊人像是“一位来自星星上的大师。”

回到住所,约翰又试图说服朋友威廉自己的神奇经历确实是真实的。

“你想一想,我的手被刮伤,一只靴子的跟也跑掉了。如果不是因为恐惧感的真实,加上漆黑的地道,怎么会这么狼狈不堪呢?”

“我碰到了那些尸体上的衣服,我看见它们的皱纹和凸出的血管。我打开的那堵墙在房间的左边,喇嘛打开的在右边。那些喇嘛为了让我觉得自己在幻想,故意做了那些人像糊弄我,但却不是我看到的。”

几天以后,约翰离开了喇嘛庙,之后就再没有关于他的任何音讯了。威廉回到美国后,将所见所闻写下并发表在“探险”杂志上。他坚持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约翰亲口跟他讲的。

呆在蒙古和中国的时日里,威廉自己也不曾一次见到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不腐肉身。不过,从来没有听说过约翰说到的神秘的银色生物,而且是很久以前来自外星球上的大师。

参考资料:

李洪志《转法轮》

【正见网】佛家故事:龙树菩萨传

豪威格豪斯夺夫,《中国的罗 斯威 尔:远东幽浮见闻古今谈》
Hartwig Hausdorf, “The Chinese Roswell: UFO Encounters in the Far Eas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from 气功

龙树菩萨的修炼故事

作者: 来仪 来源:正见网

龙树是大乘佛教的创始人,生于约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印度的婆罗门种姓,传说其父姓龙,母生他于树下,故名龙树。

龙树少时聪明颖慧,博闻强记,天文、地理、图纬秘藏等无不通晓,青年时已名气很大。

青少年时,龙树菩萨和他的三个好友学得隐身术,?此常常夜入王宫,恣情取乐。后来,事情败露。龙树的三个好友都被国王所斩。龙树侥幸逃脱。通过这一劫难,龙树觉醒,于是下决心皈依佛门

他寻到一座山上的佛塔,向一位沙门虔诚请求出家受戒。在一佛塔待了九十多天后,读遍了所有经论。在已无其它经文可得情况下,龙树辞师下山,后来到雪山(喜玛拉雅山),向一位老比丘恳求,得到了《摩诃衍》大乘经典,他潜心研究。三个月后,竟能理解并熟背,仍感不满足,于是就周游列国,搜集各种经论。一路上,他还和诸门派佛学者辩论,其他人都辩不过他。逐渐产生了骄傲之心,萌生非分之想,欲另自立一派,广收徒弟,宣扬他的学说。
正在这时,有一位叫目光炯炯,长髯突眼大龙的比丘特地来找他。对他说:“年轻人啊,你不能持井蛙之见,你的学识再高能超过佛陀吗?你且跟我到一个地方,让你看看大乘经典,你再下结论吧。”这位大龙比丘就把他领到一个深山的石洞,入洞数步,竟是另外一个世界,殿宇金碧辉煌,这即是海龙王的宫殿。大龙长老把他领入龙宫后,开启水底龙宫之藏经阁,里面藏着数不尽的稀世经典,宝库里发出阵阵幽香,这下龙树真的满足了。他如饥似渴地昼夜阅读,大龙长老授予密法,视野顿时开阔,他在龙宫待了很久,终于体悟教理,此外大龙长老还授予他一些神通术。别师后,龙树仍回到南印度。从此大力宣扬佛法,推广大乘佛教。

龙树菩萨在世时,著述丰富,成就斐然,享有“千部论主”之称。是中国的八宗(禅宗、净土、律宗、密宗…等等)之祖。

有关龙树菩萨显神通的很多,有一次他参拜南天竺铁塔时,曾以七粒白芥子打开铁塔,进入塔中。

当时有位婆罗门上师,会咒术,心生嫉妒,欲与龙树比高下。他奏明国王,请王以观究竟。比赛的那天,国王与龙树先坐在听政殿上。婆罗门后到,他见国王如此尊重龙树,心中更是不悦,便于殿前作法,只见面前即刻现出一个广大的黄金池子,水波粼粼,中央升起一株千叶莲花,那婆罗门高坐其上傲慢地说:“龙树,你看我坐在莲花之上,宛如天神,而你屈居地下,卑微可笑,你敢与我辩论吗?”

龙树也从容地离座,用咒言化了一头庞大的六牙白象,自坐其上,绕黄金池子一周;然后举步池中用象鼻把那婆罗门高高举起,摔于地下,莲池与白象瞬间隐去,惟见那婆罗门腿折腰伤,一副可怜之相。他自知非龙树对手,匍匐于地,叩首恳求从此愿意皈依佛门。
据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介绍:龙树在晚年制作了一种药,过百年后也不见衰老,国王也得到了长寿。年过半百的太子急了,对说:“这样下去到那一年接位啊?”母后说:“佛教主张一切可舍,连生命也可施舍。如今人们尊称龙树为菩萨,你就去求他施舍吧。”太子就来到龙树跟前,跪下求道:“龙树菩萨,我不幸得了一种病,非人脑不能医治,如今升平时代,到那里去觅人头啊,只有求菩萨施舍了。”龙树知道王子的来意,说道:“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只是你父王也不能长久了,你要负不孝之罪啊!”王子不吭一声,只是叩头。龙树就随手取了一根干茅草,吹口气,化作利剑,立刻自刎了。国王听到此事,不胜悲哀,缺了制作长寿药之人,不久也就死了。

另传,在南印度,龙树菩萨曾使南桥萨罗国王皈依佛教,又使无数外道皈依佛教,从而引起了小乘行者及诸外道之争。于是,龙树菩萨自行入寂。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文史】兵家奇人篇(2)计圣孙膑 落拓将风

作者:皇甫容

孙膑(网路图片)

古往今来,东西方兵家泰斗、兵法大师层出不穷,各民族各种兵书也灿若星河,但都无法企及孙子、孙膑、尉缭等这几位兵家的智慧与高度。由孙武创作的《孙子兵法》、孙膑写就的《孙膑兵法》及尉缭的兵书《尉缭子》像是浩瀚星河中的璀璨将星,赋予人出奇不意的谋略和奇策,至今引人乐道和推崇。本篇将要介绍的是孙武的后世子孙“计圣”—— 孙膑。

在今河南省有一个风景极为秀丽的地方——云梦山。围绕这座山留下了很多的传奇,伴随着历史风云的足迹,名家风流人物也在此引出历史一线脉络,鬼谷子、黄石公、孙膑、庞涓、吕不韦、商鞅、毛遂等人,在此山巍峨的气度下,或圣或贤或佞各自造化。有人心胸如山高耸入云;有人气度如山巍然屹立;也有人如山的危峰兀立、濒于悬崖绝壁。

鬼谷奇人 策划风云

就在这座云梦山的深处有一个鬼谷。战国时期,这里曾居住着一位隐士,自号“鬼谷子”。这位鬼谷先生颇有通天彻底之才,他深知日星象纬、占卜八卦;又精通兵法,行军布阵、六韬三略,其计变化无穷鬼神莫测;擅长游学辩才、广记多闻;而且他还深通修身养性之道,学究精深。

鬼谷先生兼有旷世之才,屈身深幽洞谷,因他善观天象,预见战国七雄即将分足鼎立。他身负天命,要向世间传递方术、辩才、兵法等,成就各方各国人才,以助七雄分鼎中原。因此鬼谷对有心前来学艺之人,一向是来者不拒、去者不追。

回顾历史,看看鬼谷先生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除了孙膑、庞涓、苏秦、张仪之外,还有商鞅、毛遂、甘茂、乐毅、范雎、邹忌、黄石公、公孙衍、尉缭、李斯、吕不韦等等。这些风云人物曾在历史的舞台上左右着战国七雄的命脉和归宿。或许,鬼谷先生就像一个时代的导演,策划着战国的风云。

孙子兵法 缘结忠厚

孙膑和庞涓一同在鬼谷学习兵法。三年之后,庞涓认为已经尽得兵法之要。一次下山打水时,偶然听说魏国正在以重金招纳贤才。一心梦想求取富贵的庞涓,决定向鬼谷先生辞别。庞涓下山前,曾向孙膑发下重誓:“誓同富贵,同立功业。否则,就死于万箭之下。”孙膑不忍离别,情不自禁流下眼泪。

此情此景,鬼谷先生看在眼里,等到无人之时,取出《孙子兵法》十三篇,交给孙膑说:“这是你的先祖孙武所写。吴王运用他的计谋,大破楚国。吴王不想广传于人,就把兵书锁在铁柜中,藏在姑苏台的屋顶上。后来越国灭吴,焚烧姑苏台,此书被焚。你的先祖赠我兵书,我又亲自加注,此书还不曾教授他人。因见你心术忠厚,特把此书传给你。”

孙膑就好奇地问为何不传庞涓?鬼谷先生说:“能得此书,善用能造福天下;恶用就会危害天下。庞涓不是佳士,怎能轻易传给他?”

虽有残害,不为大凶

庞涓来到魏国,等待朝见时,看到庖人正向惠王进献蒸羊,庞涓暗自窃喜:“鬼谷先生真是神算,师言‘遇羊而荣’,果然不差! ”惠王听到庞涓所述兵法非常高兴,就封他为元帅,兼职魏国军师。庞涓练兵打败了宋、鲁、卫、郑等国。因此,庞涓在魏国的威望如日中天。

墨翟拜访鬼谷时遇到孙膑,听他言辞谈吐深相契合,就有意向魏惠王推荐孙膑。鬼谷先生知庞涓是刻薄忘本之人,也知道孙膑此次下山会有断足大难,就将孙膑本名的“宾”字改成了“膑”字。由于天机不能泄漏,鬼谷先生就为他准备了一个锦囊,叮嘱他遇到危急之事,才能打开。

孙膑来到魏国,寄居在庞涓府中。言谈中,庞涓发现孙膑在兵法上比他更胜一筹,生性妒忌的庞涓就急欲除去孙膑而后快。于是设计伪造书信,陷害孙膑。惠王以孙膑有背魏之心、私通齐使为由,听信了庞涓对孙膑的诽谤,削去孙膑的官爵,在他脸上刺下“私通外国”四字,又下令剜去他的膝盖骨。陡然生变,孙膑忽然想起鬼谷子所说:“虽有残害,不为大凶”。当下恍然明白此意所指。每一步,似乎就像早有剧本,名家名流轮番前来,上演真人实境秀。

孙膑刚受过大刑,行动极为不便,庞涓迫不及待地役使他默写兵法。庞涓的一个侍从诚儿见孙膑无辜受冤,非常同情他,终于忍不住告诉了孙膑实情:“庞涓之所以留着孙君性命,只是为了兵法一事。一旦写完,就要灭掉先生”。此时,孙膑猛然惊醒,原来庞涓是忘恩负义之辈。

锦囊妙计 忍辱诈疯

孙膑左思右想脱身之计,忽然想到鬼谷子所赐的锦囊,打开一看写着“诈疯魔”。孙膑装疯后,庞涓命人把孙膑拖到肮脏污秽的猪圈中,孙膑披头散发,倒身就躺在污泥粪便中。 庞涓心腹拿起一块狗屎递给他,孙膑张口就吃。庞涓想:看来孙膑是真的疯了。渐渐的就放松了对他的监管,但还是命人每天汇报孙膑的情况。

孙膑腿断不能行走,每天就爬着到街上,晚上回到猪圈里睡。每次爬到市井中,孙膑或狂言诞语不绝于口,或悲号长泣,其形之惨令人不忍目睹。

墨翟定计 智救孙膑

墨翟云游天下,专行济人利物之事,救人摆脱苦厄、危难。他云游到齐国,到名将田忌家中做客。墨翟听说孙膑的遭遇后,就和田忌商量拯救孙膑。

齐威王命客卿淳于髡(音昆)以进茶为名来到魏国。墨翟弟子禽滑厘扮做侍从随行,等到半夜时,禽滑厘来到孙膑身边。当时孙膑正靠着井边的栏杆坐着,禽滑厘流着眼泪说:“孙卿含冤,困至此乎?现在我们就要以贡茶之名,救孙卿出去。”

孙膑听后,当即泪如雨下:“我以为日后将死在沟渠中,没想到还会有今日。”之后,两人密约相会日期。次日深夜,禽滑厘将孙膑藏在车里,让一名仆人王义披头散发,以泥涂面,穿上孙膑的衣服,照样躺在井边。几天后,王义揣测禽滑厘带孙膑已经安全离开魏国后,就脱下衣服悄然离去。

禽滑厘等人带着孙膑飞速驾车,到达齐国。齐国国君齐威王听闻孙膑谈及兵法,吐辞义正,韬略宏畅。心中大喜,当下就要封他官爵。孙膑说:“臣还未建寸功,不敢受爵。”为了避免庞涓再生妒忌之事,孙膑请求暂隐身名,以后自有他用。

庞涓背信 遇马而瘁

齐威王拜孙膑为国师后,孙膑两次对魏国用兵,第一次是“围魏救赵”,孙膑打败庞涓,也是这一次,庞涓才知道孙膑还活着;第二次,马陵之战,孙膑再次打败庞涓。

庞涓下山前曾发重誓,如果背信弃义,应当死于万箭之下。马陵之战,齐军万弩齐发,箭如骤雨,魏军立时大乱。庞涓走投无路,挥剑自杀而亡。这也应验了他下山时,鬼谷先生所说“遇马而瘁”的预言

庞涓自杀后,他的侄儿庞葱被齐军所虏。田忌想要杀掉庞葱,以报庞涓对孙膑的断膑之仇。当时孙膑就阻止了田忌,劝道:“为恶者只有庞涓一人,连他的都没有罪,更何况侄儿?”于是释放庞葱回到魏国。

孙膑身受酷刑奇辱,能行寻常人难行之事,大忍之心落拓伟岸,忠厚宽恕更是令人感佩。兵家奇人,留下的传奇,奇在时势造化,计圣应运而生;奇在众人皆醉而其独醒的落拓;奇在功成名就,不贪官爵,隐逸淡泊的豁达。当时光飘然而去,他以“难行能行”的大忍,乘风御龙洒逸四方。#

来源: 责任编辑:李婧铖

本文标签:, ,

from 气功

“欲”字漫谈

文/照远

“欲”字的正体写法是“慾”,意思是“內心想要”,由谷、欠、心三个字组成。“谷”代表粮食、食物,下面有口,因为民以食为天,所以人的第一欲望就是食欲;“欠”是代表还不够、不满足、不知足;“心”是指凡是对某人某事起心动念、有了想法就是欲望。

对人来说,有七情六欲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也仅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古人一直告诫我们不可纵欲,因为人除了七情六欲之外,还应该有,有仁义礼智信,同时告诫我们不应该为欲望而活着,提高自己的道德才是关键。

“欲”字和“余”字同音,说明欲望是人的生命中多余的因素,曰: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对人来说,欲望有余而道德不足,所以欲望满身的人容易招损,诸事不顺。

“欲”字又和“愚”字同音,是说明欲望会使人变得愚蠢。因为人的本性是纯真善良和大智慧的,如果被欲望控制了,那么就会变得非常自私、狡猾和狭隘,这时他的思想就像被乌云遮挡的太阳一样,再也无法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欲”字又和“狱”字同音,是说明一个人如果完全被欲望控制的话,他的最终结局就是进监狱、下地狱。我们看到“狱”字的结构是“两犬对言”,说明欲望会使人变得行为丑陋、言语粗俗、不说人话。

人的欲望是永远都不会得到满足的,因为“欲”字的结构就说明了你永远都是“欠”它的,而且它一旦控制了人,人的喜怒哀乐就不由自主了,人就会成为它的奴隶,人就会因此迷失了自己。老子有句话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自己的欲望才是强者。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无欲则刚。因为所谓解脱,就是自己的思想不再受欲望的控制了,自己善良的本性开始做主了,这个过程,就叫做超凡入圣。

来源:新生网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