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4日星期五

能忍自安 为善最乐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文/陈必谦

唐朝时代,有个叫张公艺的人,他家里九代人都同住一块儿,没有分家,并且大家都非常友爱和睦。

唐高宗皇帝十分惊奇,便问张公艺:“你们家有何特别的治家之道?”

张公艺便请求拿纸笔,来写答案。待人拿来纸笔,只见张公艺只写了一个字:忍。继而又将忍字,重复写了一百来个,便将这“答案”,上呈给了高宗。人们便也明白了,原来,张公艺九代同居,而不分家,和睦友爱之道,就在于一“忍”字呀。

一大家子人,在一起,长幼尊卑很多,肯定会免不了有不均、不备之处,若互相责备争吵,不能相互忍让宽容。则哪能九代同住一起,而不起纷争之心呢!

李文耕评论说:处家之道,当然也不是单一个“忍”、就能一字道尽的。但“忍”则是基本,一切争端、憎嫌,起初往往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忍”,慢慢便发展得大了,嫌隙便深了,所以若人人都能“忍”,则一切不快、不当,都泯灭于萌芽中了。

有一联语:“能忍自安;为善最乐!”真是金言呀!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史海寻踪】偏激的东西能长久吗?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2005年6月11日】蒋介石很早就看透了,坚决不与其为伍。1925年叶挺从苏联回国后,蒋介石接见了他,两人之间有一场颇值得玩味的对话:

“你参加了共产党?”
“是的。”
“你原来是国民党员,中山先生的信徒,现在还信仰三义吗?”
“信仰。”
“那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
原是共产党员,不是也参加了国民党?”
“他是为了到国民党里工作的。”
“我是为了能够到苏联红军学校学军事。”

接着,叶挺反守为攻,问起蒋介石来。
“有一个问题,我想向校长请教。”
“请讲。”
“1923年你曾去苏联考察三个月,请问你对苏联的印象如何?”
“你在那里学习了一年多,印象应该比我深。”
“我在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参加了共产党。苏联,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难忘的印象?什么内容?最主要的是什么?”
苏联共产党人那种忘我的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嗯……你可曾发现什么问题?可有什么疑问?”
“没有。”
“你要学会独立思考,应该有疑问。没有疑问,说明你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请问蒋校长,你曾发现什么疑问?”
“你今天想考考我。”
“我是诚心请教。”
“你读过《四书》没有?”
“读过。”
“什么叫中庸之道?”
“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
“世界上有许多偏激的东西,偏激的东西能够蛊惑人心,容易煽动群众。可是偏激的东西能长久吗?”

共产主义不仅偏激,且是人类的大害。苏共已垮,克里姆林宫的红星早已不再具有象征意义。“共产党人那种忘我的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其实是被共产主义体系毒害、党文化洗脑的结果,是在堂而皇之的理想主义掩盖下,鼓动人为斧头帮卖命。现在的退党潮,秉天意、承正气、顺仁义,正在结束着中共——这最后一个建立在集邪恶与偏激思想之大全的硕大邪教集团。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端阳之际话端午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二零零五年六月十一日】农历五月初五为,和中秋、中国新年并列为华人最重要的三个节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人们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在笔者听来,这后一种说法,更符合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午、重午、午日、夏节。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华人过端午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的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份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 屈原的故事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著名诗篇。

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汨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这位诗人。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相传这就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也开始有龙舟竞渡。

荆楚之人则在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 更多故事

相传端午节的另一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钟馗捉鬼,也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相传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佩香囊同样是端午习俗之一。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原本是避邪驱瘟之意,后来发展出兼备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本文标签:, , , , , , , , , ,

from 气功

【传统文化】为众生摆渡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13日】有三位比丘谈论着:世界上什么东西最难得?

第一位比丘说:“世界上,最难得的是青春永驻,长寿。一个人即使家财万贯,但是老病来时,再也享受不到五欲的快乐。”第二位比丘说:“最难得的是知心伴侣,能够患难与共。一个人赚到全世界的权势,如果没有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寂寞孤单,就像失去香味的花,不会有蜂蝶的环绕。”第三位比丘说:“我认为最难得的是美满的眷属。一个人有健康的身体,有知心的朋友,但是眷属相怨争斗,又有何用?每天像生活在人间的炼狱,求出无期。”

佛陀听到三位比丘的议论,于是决定召集大众。秋天的节气,散发清爽怡人的氛围,空旷的绿野,微风徐徐吹来。佛陀告诸比丘说:“世界上什么最难得?不是健康长寿,不是知心伴侣,不是美满眷属。我来说一个给你们听。

大海中,有一只盲龟,它的寿命无量劫数,历经千百亿的沧海桑田。它平时深藏于千丈深海,百年才得以出水一次。又有一块浮木,中有一孔,漂流海浪,随风东西。盲龟百年才出水一次,想要遇到浮木,已经是机会渺茫,更何况要值遇浮木的孔洞,驮负它登岸?盲龟和木孔相遇,尚有千万分之一的机会,但是凡夫漂流五趣之海,想要还复人身,比盲龟登岸难上万倍!”

佛陀撮取地上的泥尘,打开手掌,对比丘说:“众生得人身者,如我手上泥,失人身者,如大地尘。什么最难得?人身最难得。比丘们!你们要谛听思惟呀!”

一失人身,万劫难逢,这不是佛经的古老格言,而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认知,使我们珍惜此生,珍惜当前的因缘。什么最难得?人身难得。人是万物之灵,也只有人可以,可以修成佛,修成道。所以要珍惜机缘。名利是带不走的,来时一身空,走时还是一身空。而且迷在人世中,为名利所驱,又会造下更多的罪业,善恶必报是天理,这样就使得生命的下一世更加痛苦。珍惜现在,遵循正法大道,返本归真才是当人的目的。(选自《明慧周末》)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另一种国情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14日】我曾出访和土耳其,所到之处无不为那里的另一种国情所感动。

埃及街头有许多工艺品商店,四门大敞大开,里面常常没有人,金银物品就那么摆着,店老板和伙计有出去聊天的习惯。你要拿了什么一般没人看到。一天,我和朋友在一家小店买东西,现从街上把老板叫回来。谁想老板又找不开钱,去换零钱了,半天不回来。店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中国人,钱箱是开着的,就放在柜台上,里面少说有几千美元。我们望着钱箱很不自在,不免生出恐慌。虽然我们不会偷人家的钱,但钱要是少了怎么办?我们吓得一身冷汗,恨不得赶紧走开。

更让我们惊奇的是,老板回来后,竟然不往钱箱里看一眼,笑着把零钱找给我们,和我们友好地“拜拜”。

在埃及,人看人都是好人,人与人都如此信任。

一天夜晚,我坐小公共汽车回宾馆,由于语言不通,上街全凭手势。我给了钱,售票员却不干,还拼命比划。我用手势告诉他,我已经给了不少钱,可对方还是不干。随着车子的不断前行,他的嗓门越来越大。我想是碰到敲竹杠的了。无奈,我又拿出几块钱。对方竟然还不答应。这下我急了,心想如此宰客怎么行。我把钱硬塞到他的手里,他竟急得要哭。半天,我终于从他的手势中看出,他不是在要钱,是要我宾馆的钥匙牌。我掏出钥匙牌,他看后终于笑了。原来他是怕把我拉错了地方。车子一直把我送到宾馆门前,他这才满意地对我点点头。原来人家是为我才急成这样,而我却误认为是宰客,真不好意思。

还有一次,我在尼罗河边迷了路,找不到我坐的游轮了。而游轮要在半小时后开走。埃及的游轮都是一个样,我急得要命,求助路边的一位妇女。我把船上房门的钥匙牌给她看。妇女看后,跟她的小说了几句,小女孩也就十二三岁。女孩便带着我向相反的路上走去。她一直把我领到我住的那条船上。那时离开船仅差两分钟,我由衷地感谢小女孩。感谢这个把所有人都看作是好人的国家。

在土耳其的大街上,到处都有兑换货币的小。让我们惊奇的是,如此多的银行,竟然没有任何保安设施,甚至没有监视镜头。小店里一般只有两名工作人员,柜台很低,里面的钱箱,外边人伸手就能提走。我们心里都不免为人家捏着一把汗,心说,这要是被坏人抢了怎么办?

然而,大街上,人们的脸上却是那样的坦然,带着如春风一般温暖的微笑,完全没有抢银行的迹象。在许多国度里,人看人,看到的都是好人。既然是好人,还用什么防范、担忧和警觉吗?人看人,看到的都是美好,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明慧周报》副刊)

原文链接:另一种国情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人的称谓(1)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二零零五年六月十七日】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 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史书编写方式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五年十七日】

史书编写方式分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三种。

(1)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

(2)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

(3)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这种体裁在南宋时才出现,如《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人的称谓(2)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五年十八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农历常识:夏至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19日】夏至从每年6月21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90(夏至)时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至,是极的意思,是日形长到终极的意思。夏至这一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天气开始炎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就是万物生长茂盛,开始成熟。《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意思是:夏至之日阳气至极阴气始生。夏至这天太阳的高度最长,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过了夏至日,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白天开始一天比一天缩短。

夏至日祭祀,周代已有之,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周礼春官神仕》中说:“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魅,以〔礻会〕国之凶荒、民之札丧。”冬至日阳气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阴气升而祭地祗物魅 (魅:百物之神)。致人鬼于祖庙,致物魅于〔土单,音为shan〕坛。《周礼春官大司乐》:“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之,地祗皆出。”祭天地人神,都为顺其为人与物也。

医家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的说法。认为人体合于四时阴阳则不会生病,这是中国古代医学“天人合一”的阴阳消长规律的观点。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将人体、生命和宇宙融合为一体去探索和认识的。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人的称谓(3)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五年十九日】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特殊称谓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五年二十日】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拯救国语教育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五年二十日】(中央社记者刘嘉韵台北十八日电)培养良好国语文能力,必须从小奠基,小学国语教科书尤其扮演重要角色,协会今天公布国语文教科书谬误,呼吁教科书商编写教科书能更用心,才能让儿童学习使用正确的国语文法。

“十二年前,我是一位身体强壮的小学老师”、“外公一走进活动中心,也热络的向大家问候”,这些课文词句,或许一般成人都分辨不出哪里有错。

教改协会教科书研究订正小组召集人韩圣和解释,“位”是尊称用法,自称不能用“位”,而“问候”是下对上的用词,属于敬称用法,如果小学教科书的用法混淆不清,孩子永远不能分辨敬称与自称用词的使用方式。

国语教科书中还有许多文意矛盾的用法,例如“细雨绵绵的午后…… 豆大的雨点打在莲叶上”、“飞机慢慢的起飞了,窗外,晴空”;韩圣和说,细雨绵绵怎么会出现“豆大”的雨点?飞机以数百公里的速度起飞,怎么会是“慢慢”?

此外,还包括许多历史谬误,例如“春秋时代……晏子的个子虽矮……齐王非常信赖他……”;“诸葛亮……协助刘备建立蜀国”;韩圣和解释,春秋时代各地诸侯秉持尊王攘夷政策,只称“公”或国君(例如齐景公,或齐国国君),不称齐王,而诸葛亮是协助刘备在“蜀地”建立“汉”这个国家,并非建立蜀国。

除了历史知识错误,课文插图也出错,一幅唐朝“雍丘城”的漫画插图,城墙上的城名居然是由左到右排列;韩圣和说,中国文字横书,全部都是从右到左排列。

国小四、五年级各版本国语课本中,教改协会挑出了八十多个错误,其中仁林版占了四成六最多,其次是康轩版二成一、南一版一成七、翰林版一成三。

教改协会表示,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现代学生国语文能力低落,却以低标准检视国语文教科书,没发现国文教材内文充斥着许多幼稚可笑的语句、历史性与文法结构错误。

教改协会呼吁,家长、老师应以更严谨标准,审核国语教科书,教科书商与审查单位也应以更严谨态度编审国语教材,才能让孩子的国语能力更扎实。

本文标签:, , ,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二零零五年二十一日】

】指古诗文中经常提到的松、竹、梅。

松,是耐寒树木,经冬不凋,常被看作刚正节操的象征。
竹,也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
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竹、兰、菊。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它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梅、竹”见上条。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公道巷”的来历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22日】蔚县城有条“公道巷”,您可能常常从“公道巷”走过。然而,您可曾想过这“公道巷”的来历?

这是蔚县城一街的一条小巷。笔直,整洁。

早在清初顺治年间,在朝官为刑部尚书的魏相枢的家人要在这里兴土木筑庭院。同时,在朝官居阁老的郝家也要在这不远的地方大兴门庭。两家因占地发生了争执,都凭着势力各不相让。于是,魏家便给在朝的亲人尚书写信,欲以势多占几尺地方。

月余之后,魏家接到了尚书的一封亲笔信。拆开一看,只有四句话:

千里捎书为一墙,
让人三尺有何妨?
长城今安在,
谁念当时秦始皇?

这四句道出了尚书处世为善的胸怀和淡泊名利的品德。

魏家接到此书后,顿开茅塞,主动让出五尺地方。郝家见魏家如此大度,也主动后撤五尺,于是中间空出了一条小巷。时人为赞扬他们两家的高尚风格,将此巷取名为“公道巷”。

几百年来,千车过,万人行,方便了过往行人,成为道德高尚的体现。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永字八法;汉字结构;阳文阴文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汉字结构】分析汉字的结构,传统上用“六书”理论。东汉学者许慎在他著的《说文解字》中,对六书作了解释。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后世学者认为,六书中只有前四书是造字的方法,后两书是用字的方法。

1. 象形是描画事物外形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叫象形字。例如:篆字的像鸟形,像流动的水形。

2. 指事是在象形符号的基础上加上抽象符号来表示意义,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叫指事字。例如:在“女”中加两点,指出哺乳妇女的特徵;在“衣”上加一撇,指士卒穿的有标志的衣服。

3. 会意是把几个表意符号组合在一起,表示新的意义,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

 

字叫会意字。例如:像水在器皿中满溢的样子,后来写作“溢”。用眼睛向有水的器皿看,照镜子,后来写作“监”。

4. 形声是由表意的意符和表音的音符结合起来造成的字,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字叫形声字。例如:从金令声,表示铃铛。从水工声,表示长江。

【阳文阴文】我国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本文标签:,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古代地理(1)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四日】

【中国】在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辛弃疾词《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陆游《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指整个黄河流域。

本文标签:, , , , ,

from 气功

【神传文化】古代地理(2)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明慧网二零零五年二十五日】

【海内】古代传说中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司马光《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

【四海】参见“海内”条。指天下、全国。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过秦论》“旷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骰函为宫”。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如《鸿门宴》:“将军战,臣战河北。”《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殽之战》:“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过秦论》:“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份地区称作江东。《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李清照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

【江左】即江东。以东为左,以西为右。《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白居易词云:“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王安石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淮左】淮水东面。《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在淮水东面。

】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下面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如《汉书》曾提到“山东出相,山西出将”。《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曹操《蒿里行》:“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指潼关以东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赤壁之战》:“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过秦论》:“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雁荡山》:“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

【岭峤】五岭的别称,指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五岭。《采草药》:“岭峤微草,凌冬不雕。”(这里特指两广一带)。

【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单称“朔”,泛指北方。《采草药》:“朔漠则桃李夏荣。”《木兰诗》:“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朔气指北方的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仍旧迎着朔风回来”,指北风。

【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

【三辅】西汉时本指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后指这三位官员管辖的地区。《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记王忠肃公翱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隋唐以后简称“辅”。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

【州】参见“郡”条。《隆中对》:“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赤壁之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道】汉代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道,这是一种行政特区,与县相当。唐代的道,先为监察区,后演变为行政区,是州以上一级行政单位。明清在省内设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区,而巡道只有监察区性质。《谭嗣同》“旋升宁夏道”,这里的“道”,指道的长官。

【路】宋元时期行政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又如扬州称广陵、维扬,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姜夔《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再如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柳敬亭传》:“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后序》:“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

本文标签:, , , , , ,

from 气功

季札赠剑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25日】吴国宗室季札,在出使北方大国途中,顺道访问了徐国国君。徐君非常喜欢季札的宝剑,但知它是吴国国宝,所以不好意思索要。

季札心知徐君很喜欢这宝剑,想立即将它送给徐君,但碍于自己仍需前往其他国家,所以需要带着这宝剑以代表吴国出使。于是,季札心中暗暗向徐君许下诺言:“当我结束这次行程后,我会再到徐国,届时定将这宝剑送给您。”

后来,当季札返回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来到徐君墓前,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旁的树上。随从连忙问道:“人都死了,还赠他宝剑干什么?”季札说:“我早在心中答应将这宝剑送给徐君,如今徐君虽已离世,但不可因此改变我的承诺,我仍要履行诺言。”

季札这种重诺守信,言行相符的品格是值得称赞的,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亦对季札赠剑这件事加以赞扬。季札“心诺”尚能守信,而“言诺”或“合同”就更应该重诺守信了。

中国哲人要求言行一致,《礼记.中庸》曰:“言顾行,行顾言。”切不可“自食其言”、“面诺背违”、“阳是阴非”,所以朱熹认为“信是言行相顾之谓。”要求“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这才是“国宝”;如果“口言美,身行恶”,那是“国妖”,是君子所不取的。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原文链接:季札赠剑 - 传统文化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宋就以诚感人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2005年6月26日】宋就曾在梁、楚交界处当县令,梁、楚边亭四周都种瓜。由于梁亭人勤劳,所以瓜长得很好;而楚亭人懒惰,所以瓜长得不好。

于是,楚亭人心生嫉妒和恼恨,在深夜践踏和扯断梁亭的瓜藤。梁亭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要报复,去践踏楚亭瓜藤。宋就即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呢!你们如果听我的话,那应以诚感人,每夜派人暗中为楚亭浇瓜地,不要让他们知道。”

楚亭人每天早晨到瓜地一看,知道梁亭人已把瓜地浇过了,瓜长得愈来愈好。楚国县令和楚王知道这件事后,深深受到宋就以德报怨的行为所感动,自觉惭愧,就以重礼对梁王表示感谢,并请求两国交好。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

李白《梦游天姥》探秘

大陆直连看禁闻https://bit.ly/jinews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十岁通诗书,吟诗作赋,博学广览。贺知章读了他的诗,不禁感叹:“这人是天上谪贬下来的仙人啊!”于是将他推荐给唐玄宗,倍受玄宗礼遇,任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沉醉于皇宫,得罪权贵后浪迹江湖。后被永王李璘任命为从事。永王谋反失败,李白受到牵连,被流放到夜郎。史书记载,他遇赦后还都,因饮酒过度,坠江而死。但元和初年,有人在海上见到他和一个道士高谈阔论。白居易的后人白龟年游嵩山时,曾有一人对他说:“李翰林想见你。”白龟年随人而进,也见到李白。李白对他说:“天帝令我负责公文奏章,已近百年。你的祖父白居易先在五台山掌管公德所。”临别还送给他一卷书,并告诉他读了这本书,可以听懂鸟禽的语言。

李白所写《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至今仍被许多世人喜爱,并视为完美的审美示范。然而很多人认为,此诗中所有关于天姥山的描述都是作者的一种虚拟和想象,或者是其理想幻灭的一个概括,等等。其实在人的眼里,这首诗的主体,记述的是作者在睡梦中一次“元神离体”的真实经历。修炼者中,很多人也都有过这类生动美好的神奇经历。

修佛,都是在打坐中入定,在定中修。而古代修道,很多则是除了白天在打坐中修,晚间入梦后师父也会将其元神调出到其它空间,或炼功、或通过见识一些能人、事物、景物点化和启迪修者的悟性,等等。李白诗中所述,就是他某次元神离体后在天姥山的世外部份所见的仙景与仙人: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修炼讲身在世间、心在世外。李白在朝廷为官多时,心里对朝廷、政治等世俗之事难免暂时难以释怀。这次元神出游天姥的见识,起到了让他看穿世事、洞悉人生的唤醒作用。诗歌结尾处所写“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正是这种重要感悟的写照--在世间行乐也很畅快尽兴,但事过境迁一切不过似水东流;而“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则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和他看淡俗物后一种超凡的洒脱与坦然。这种充满灵性的韵致,并非一个愤世嫉俗、或叛逆不羁、或仍对世间名利念念不忘的俗人所能拥有。

美哉,天姥之旅!◇(《明慧周报》晨光煦语版)

本文标签:, , ,

from 气功

2015年4月19日星期日

一国速兴 一国短命

大陆直连看禁闻 https://bit.ly/jinews

文/慧淳


简政顺民 齐国速兴


据《史记?鲁世家》记载,西周初期,周公辅佐王室,立下了盖世功勋。周公的名字叫旦,他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为采邑在周,德才又很出众,因此人们尊称他为“周公”。


周公辅佐周武王进行伐纣战争,灭掉了商朝。周武王死后,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太小,周公以叔辅侄,代他摄政,费尽辛苦。他率领军队东征,班师后大封诸国,推行井田制,制定礼乐,注重礼贤下士,吸纳人才。


周公因为功大,被封在曲阜为鲁公。但他没有去鲁国,而是继续留在都城,帮助成王。他派遣长子伯禽,去曲阜为鲁公,教化鲁国的人民。


伯禽去了鲁国,直到三年之后,才返回京城,向周公禀报那里的状况。周公见伯禽的行动如此之慢,自然难以满意,就问他说:“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之久,你才告诉我鲁地的情势。你办事如此迟缓,到底是为了什么呀?”


伯禽回答说:“我要将那里的习俗改变,还要革新礼法,足足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因此回来晚了!”


这时,齐侯姜尚,也向周公汇报工作。他受封于齐地,只用了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就回来报告那里的政治局势。周公惊讶不已,就问他道:“你为什么这样快,就能进京回来报告情况呀?难道你已将齐地整顿好了吗?”


姜尚从容不迫地答道:“是这样。齐国的一切,都已井井有条,我将君臣之礼简化,简政顺民,从俗而为。”


周公思考了一会儿,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哎呀,鲁国的后世,恐怕要甘居人下,侍奉齐国了。政不简不行,不行不乐;不乐则不平易,不平易则百姓就不顺服。为政简易的人,百姓必然会亲近他,百姓亲近他,归顺他,他的国家,才能越来越强盛啊!” (原文是:“呜呼!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残杀无辜 短命之王


据《北齐书?元景安传》记载,南北朝时,东魏的丞相是高洋,他为人阴毒,大权在握,却还不知足,对帝位垂涎三尺。纪元550年,他终于撕下“忠心为主”的假面具,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北齐王朝。


高洋的心肠毒如蛇蝎,为了防止东魏残余势力东山再起,他在551年,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一齐杀死。此事传扬天下,天下人都觉得高洋做事太狠毒了。


高洋虽然坏事做绝,但他心里还是很害怕。纪元560年的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看到这个现象,不反躬自省,改恶从善,反而感到这是他的不祥之兆,心想:东魏势力,如果抬头.自己就会被他们千刀万剐,死得很难看。


于是,他就问自己的亲信:“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汉室天下,可是后来光武帝刘秀,居然又有本事,将汉室江山夺回。刘家的人,依旧称孤道寡。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这名亲信,对历史不熟悉,没法说明这些前朝旧事的正确的经验教训(如敬天顺民的重要性等等),就随意应付他,说:“这是因为王莽,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全杀干净。结果刘氏宗亲,才有机会反扑。”高洋以为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小孩都难逃一死。


高洋这么一干,使东魏的远房宗族,都感到非常恐惧,担心高洋的屠刀,有一天会砍向他们。于是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怎样才能免于一死。


宗族中有一个叫元景安的人,当时正担任县令。他出主意说:“以后咱们改姓高,不姓元,不就能逃过这场灾难了吗?”他的堂兄元景皓,听到后,觉得不对,说:“用改姓的方法苟活,谁也不能够接受。”他认为: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陶器保全下来。他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在世上。(原文是:“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后来,此句便成了成语)


元景安见堂兄不允,就跑到高洋那里,把元景皓的话,全抖搂出来。高洋大怒,将元景皓开刀问斩。


但高洋虽然以高压的方法,对待元氏宗族,却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三个月后,高洋忽得奇疾,这分明是神明之惩。高洋惨痛病死。只过了短短十八年,北齐王朝,就灭亡了。


正是:


阴谋篡权,狠毒邪险;


残杀无辜,天怒 人怨


日食示警,不思改善;


行恶愈烈,终致死惨。


人恶神治,天意使然!




本文标签:,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