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被曲解的“小康”与“大同”

tian.jpg

文:笔耕

一提起小康,许多中国人就会下意识联想到“小康社会”、“全面脱贫”等中共政治宣传语。一谈到大同,则误以为是“物质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些被长期用来洗脑中国民众的政治口号,不但曲解了词语的原意,更让人们对传统文化【相关阅读: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的内涵造成了很深的误解。

其实小康和大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早在《礼记·礼运篇》就有记载。有一次,孔子登上高台,感叹自己没有赶上尧舜禹的时代,也遗憾没有出生在文王、武王等贤王的时代,故而和学生讲述起了他所向往的那两种社会形态——小康、大同。

孔子指出大同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那时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社会“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如果要实现大同,必然是大道行于世间,整个国家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每个人都恪守“大道”,自愿为别人而为,为别人而活。而这一切,都是以敬天信神为基础,人们以谦卑的姿态审视内心,心思纯净的人们明了了为善的内涵和行恶的结局,并将其推而广之。

如此一来,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把别人的亲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对待。人们没有了伤害别人的想法,为了私利使用机谋算计别人的事情就没有了,犯罪的人也就自然消亡了。

晋代陶渊明曾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社会:那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平坦的土地上屋舍俨然。有精耕细作的良田,碧波荡漾的池塘,房前屋后栽满了绿桑翠竹,道路纵横交错,村落间不时传来鸡鸣狗吠之声。其间男女辛勤耕作,儿童天真活泼地唱着歌,老者安闲自得来往悠游,人们皆有怡然之色。这里的人没经历过世事纷纭的战乱,不会尔虞我诈的争斗。他们不需要管理人们的官府衙役,更没有亟待处理的邻里纠纷,人与人之间互相谦让,亲如一家,这就是诗人所向往的桃花源——一个人见人亲的大同社会。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大道衰微,人类道德普遍下滑,私心私欲日重。正所谓“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因而人们需要遵循“礼义以为纪”,“如有不如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因为大道已经隐去,人们只是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关爱不再遍及他人,所以必须遵循礼仪纲纪。如果有人不遵从礼义规范,人们就会把他当作祸害使他陷入孤立,这就是小康。

正如四五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在中共还未来的及破坏之前,那时的人们还非常重规矩讲礼数,传统观念很重,乡风淳朴,邻里之间关系单纯融洽,互帮互助的行为也很普遍,哪个人要是作出了不道德的行为,一定会受到乡民的指责而难以立足。

而中共所谓的小康、大同则完全不同,共产党篡政后,摧毁了几千年来善良的传统观念和博大精深的神传文化,将人对神的正信视作精神鸦片,在无神论唯物论的指导下,宣扬人定胜天的斗争哲学,要创造所谓的“人间天堂”,欲使“世界大同”。

那么,在没有了传统精神内核的社会能结出什么样的恶之果实呢?现在的中国,已经被中共改造成了一个钱权即真理的纯物欲社会。许多中国人在无信仰的状态中,一切皆往“钱”看,以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故而假货遍地,骗子横行,罪犯越打击越多,贪官越反越腐,贫富差距越拉越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异常紧张,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了私利用尽机谋,甚至连偏远的乡村也不能幸免。

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一个被物欲驱动的社会,即便民众的财富有所增长,但人们似乎已不再有感受宁静祥和的时间与能力,更不明白小富即安和安贫乐道的内涵了。这使得许多身心俱疲的年轻人不得不放慢脚步,静静思索起了“躺平”的意义。而中共却把这样的社会称之为小康,着实有点黑色幽默了。那么,再这样发展下去,那个“大同”的共产主义社会又将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如果它有可能实现的话,那将是一个除了领导者们以外人人都恐惧厌恶的“人间天堂”:社会上黄赌毒更加泛滥,失控的欲望导致各种疾病流行,在无神论和唯物论的思想指导下,无数反人类的法律条文将被实施,美德和传统被视作愚蠢和罪恶,丑陋和无序的艺术被奉为潮流和进步。婚姻与家庭早已解体,婴儿由公共医院养护,残疾和智力低下的幼儿将不被视作有生命权的个体。公民不再有对任何财物的所有权,但法律上却规定国家的财物属于全体公民。全国只有一种合法的宗教——共产主义教,其他则都被视为异端邪说。阶级的鸿沟前所未有的巨大而不可跨越,科技被用以24小时监控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而普通民众的一切行为都需要被“上级”批准。人们丧失了所有自由言论和思考的空间,因为思考罪成了这个社会最恐怖的罪行。如果打个比方,那时的人们更像是生活在养鸡场里的鸡。而外界,天灾人祸连绵不绝,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

这就是中共所谓的“物质极大丰富”的代价。就如同共产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从其出生伊始就带着杀戮、破坏和欺骗。退出中共,抛弃共产主义,寻回传统和正信,已经成为所有中国人走入新生之门的唯一入场券了。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Wise国际汇款汇率好费用低-可汇到银联支付宝微信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2022年10月5日星期三

诵读《幼学琼林》:文臣(九)

tian.jpg

文:紫穹

【原文】 

民爱邓侯之政,挽之不留;人言谢令之贪,推之不去。廉范守蜀郡,民歌五袴;张堪守渔阳,麦穗两歧。

【注释】

邓侯、谢令:邓侯指的是晋代人邓攸,曾任吴郡太守,为政清明,深得民心,史称“中兴良守”。他离职时,郡人馈赠数百万送迎钱,他分文不受。见其坐船离去,数千百姓拉住他苦苦挽留,以致船只无法行驶。夜间方得悄悄离去。而其前任谢太守,非常贪财。吴人为此作歌道:“邓侯挽不留,谢令推不去。”见《晋书.邓攸传》。

廉范:战国名将廉颇的后人,汉朝人,任蜀郡太守时,鼓励百姓开垦农田,百姓和乐富足,感念其恩,编曲唱道:“平生无襦今五绔(大意:过去没有衣服穿,如今有了五条裤子)。”

张堪:汉朝人,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的祖父。因品行卓著,十六岁时已被赞为“圣童”。他是个文武全才,曾任渔阳太守八年,不仅把匈奴打得不敢侵犯边境,还开辟稻田八千多顷,鼓励耕作,百姓生活变得十分殷实,于是做歌曰:“桑树茂盛无旁枝,麦结双穗丰收时。张君治理郡中事,其乐融融不可支。” 史称“渔阳惠政”。

【译文】

百姓爱戴郑侯为政清廉,他离职时,大家苦苦挽留却没能留住;民众憎恨前任太守谢令贪婪,希望他赶紧离任却推也推不走。廉范任蜀郡太守时政令便民,百姓因而唱五袴之歌;张堪为渔阳太守广施仁政劝农耕稼,使麦子都长出了两穗。

【点评】

现代中国,面对男子,出现了令人左右为难的选择题:如果妻子和母亲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呢?大家仿佛无从选择,然而这个问题在古代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回答起来也很简单。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借邓攸弃儿保侄的故事讲讲其缘故。邓攸为官爱民如子,誉为中兴之守,大家都很赞赏,但只有一件事,褒贬不一。

西晋末年,邓攸因永嘉之乱落到汉国大将石勒手中,他想返回晋朝,于是伺机带着妻儿逃难。当他自知不能同时保住儿子与侄子时,毅然劝妻子放弃自己的儿子,只带弟弟留下的唯一儿子。理由是弟弟已死,不能让弟弟绝后嗣,而自己还有机会再生。妻子在无法两全的情况下含泪应允。到这一步,古人普遍理解和认同,符合古人坚守的道义和孝悌之道。

所以,在这样传统的人伦道德社会,如果遇到妻子和母亲同时有难又不能两全时,作为男子,必然先救母亲。这就是答案。很简单,因为有明确的遵循孝道的道德标准。作为妻子,不但不会责怪丈夫无情,反而会认为理所当然。相反,如果丈夫选择先救下自己,放弃母亲,母亲因自己而死,妻子会羞愧难当,没脸存活于世,反而会责备丈夫陷自己于不义。在传统社会,这是做人的标准,道义胜过生死。

那为何邓攸此事有争议呢?原因在于做的过度了。孔子讲过儒家最高心法是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儿子被丢弃后,却总是追上父母。邓攸忍痛将儿子绑在树上,带着妻子与侄子离去。

在不能两全时弃儿保侄,是可贵的,但也不该把儿子绑在树上,让人难以接受。不过这件事站在当时的情形,也不难理解。

那时逃难很可能一家都活不了,但保住弟弟的儿子,在当时可能就是必然的选择。古代孩子是遵从孝道的,邓攸儿子碰到这样的情况,虽然难过,但本应理解父亲的决定。但他却执意要赶上父母,显然不认同父亲的做法,这可能是让邓攸生气的原因,认为他不明为人子的道理——非要跟上来令父母为难。所以,见儿子不听话,他才在气恼下做出了过分的举动。估计过后也是后悔的。还有一点,古人相信生死有命,不会太纠结生死。相信绑住儿子的他,应该也是基于这样的心态。因此只有站在古人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天命观和具体情形,才能理解得了。

但不管此举是否过分,可以肯定的是,古人虽有处理过度或不够的时候,但绝对以维护道义为准绳,把道义看得重于生死。所以就不会存在开头提出的现代选择题。真的出现两难的情形,该如何选择,也非常清楚。

【故事】廉范的孝心

东汉大臣廉范,先祖就是战国时大名鼎鼎的赵国名将廉颇。行事豪侠仗义,知恩图报,不图名利,不计生死,颇具先祖遗风,这里讲几个跟孝心相关的小故事。

抱父灵柩  一同沉江

廉范少时,父亲因战乱死在蜀汉地区,葬于西州,于是他流居西州多年才返回家乡。十五岁时,他惦记着让父亲灵柩归乡,便告别母亲到西州接回父亲的灵柩。蜀郡太守张穆,曾是其祖父廉丹的老部下,送给廉范许多财物,都被廉范拒收,坚持与众门客徒步背着灵柩返回。不料到葭萌关时,所坐的船碰到礁石,眼看就要沉没,廉范却不肯放弃灵柩逃命,紧紧抱着灵柩,一起沉到了水中。众人感其孝心,用杆子把他钩出来,因救治及时,得以保命。终于回到故乡安葬了父亲的灵柩。

侍奉邓融  如待亲父

永平初期,陇西太守邓融正准备征聘廉范为功曹时,自己却被人告发受到审查,廉范知道邓融此次必定入狱,打算到狱中照顾他,于是托病离开,邓融不解,对他心生怨恨。

廉范很快更名改姓,来到洛阳成为狱卒。不久,邓融果然被押解到洛阳关在监狱,廉范于是得以在他身边侍奉,尽心尽力。邓融奇怪他长的像廉范,对他说:“你怎么长的像我从前的一个部下。”廉范则说他因为困窘看花眼了。后邓融因病被押解出去养病,廉范又跟随他走,一直赡养探视他,直到邓融病死,廉范都没有说明自己真实的身份。他亲自赶车送邓融的灵柩到南阳安葬完毕才离开。如侍亲父。

收葬恩师 不惧生死

廉范曾师从博士薛汉,但薛汉因为受楚王谋逆案被处死,其故人、门生因此都不敢探视,恐遭连累,性命不保。只有廉范前去替薛汉收殓安葬。皇帝得知果然大怒,斥责他身为官员,反而替罪犯收殓,严厉地质问他这么做的原因。

廉范叩头说:“我愚蠢粗鲁,认为薛汉等人都已认罪被处死,忍不住师生的情谊,罪该万死。”皇帝见他有情有义,怒火顿减,当得知他是廉颇的后代,前代右将军廉褒是他曾祖父、大司马廉丹是他祖父。皇帝赞叹说:“难怪你有胆量敢这么做。”反而赏赐了他。廉范因此闻名天下。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Wise国际汇款汇率好费用低-可汇到银联支付宝微信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古文里的大智慧——张仲景《伤寒论》序言

tian.jpg

文: 高天韵

文以载道。中华古籍蕴藏着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治国韬略、礼乐之教、文学绘画、医药工艺、天象地理……多少宇宙与生命的奥妙就在其中。公元210年左右,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这部巨著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确立了六经辩证论治的原则,受到历代医家、国外医学界的推崇,被称作“众方之宗、群方之祖”。

在六百多字的序言里,张仲景阐述了养生之道、医道与天道。在瘟疫流行之今日,品读此文,正当其时。

伤寒杂病论序

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濛濛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序言开篇写道:我每次读到(史书中记载)秦越人在虢国为太子治病,在齐国见到齐侯的面色便知道他患病的事迹,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才艺突出。我对一个现象感到奇怪:当今社会上的读书人竟然不注重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于对上可以治疗国君和亲人的疾病,对下可以解救贫困者的病苦,而且能使自己长久健康,保养生命。(相反地)他们只是竞相追逐荣华权势,踮起脚仰望权贵豪门,只顾着追求名利;推崇、修饰对于自身最不重要的,却忽视、抛弃了根本,让自己的外表华丽,而使自己的内里憔悴。皮都不存在了,毛将依附于哪里呢?

张仲景从神医轶事谈起,继而分析他观察到的社会问题。文中批评的追名逐利、仰慕权势看似与疾病无关,但却是作者认为的养生保健之“本末”关键。对荣华的追求耗费了精力,导致个人修为的颓废,直至肉体的损毁。这种观点把健康与道德联系起来,阐明了物质(身体)与精神(品格)的一致性。

原文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与白话解释对照,更显简洁。主要原因是文言多依靠单字表意(尤其是西汉之前),而现代汉语则是双字词居多。例如:“每览”意为“每次阅读”,二字变四字。再有,词性活用也减少了字词的使用,例如:形容词用作动词,“怪”指“对……感到奇怪”,“华”指“使……变得华丽”。

另外,文言的词序灵活,可以烘托作者的情绪及语句的气势。例如,“惟名利是务”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正常顺序应为“惟务名利”(只追求名利)。“惟…是”结构将宾语前置,突出了中心词“名利”,正呼应其点评的“舍本逐末”之怪象。

文言文中有些字的字意与现代用法不同,例如“曾不留神医药”中的“曾”读作“zeng”,意思是“竟然”;“但竞逐荣势”里的“但”是“只管”的意思。

序言还写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夫”是文言中常见的发语词,置于句首,作用是发起议论,引领下文。此段大意是,大自然分布着五行之气,以此运转化生万物。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才有五藏(心、肝、脾、肺、肾)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变化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到其中的道理和意趣。

这一部分将宇宙运行与人体的奥妙变化相比较、连通,喻示中国古代生命观及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正体原文“五藏”(音cang二声)在中国大陆简体字变成了“五脏”,这一变异不仅窜改了中医“藏象”理论的意表,而且“脏”还可指“肮脏”,实在是扭曲了古文字的本意、正意。

一部《伤寒杂病论》救人无数,短小精悍之序言在千余年后依然光采四射。如今,面对乱世的乱象,人们常说:这个社会病了。何药可医?瘟疫突袭,人们惶恐不安,良方何在?其实,古代圣贤早已留下了济世、修身、养生的警训、道理和药方。传统文化【相关阅读: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可以为我们打开通向光明的大门。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Wise国际汇款汇率好费用低-可汇到银联支付宝微信

来源:新生


from 气功

2022年10月3日星期一

重阳节登高避疫的启示

tian.jpg

就象人控制不了自然气候一样,人也控制不了瘟疫的来和去。然而,在历次疫灾中,都留下了瘟疫“绕着走”的奇迹。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古称佳节,从汉到魏晋时代已有重九佳节登高的风俗。重九登高的源起和避瘟疫有关,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了这个故事。

桓景是东汉汝南人。桓景随着方士费长房游学多年学习仙道。有一年晚秋时节费长房警告他说,九月九日汝南将出现瘟疫!费长房教给他避疫的方法:事先准备好茱萸绛囊,九月九日一早让家中大大小小系在手臂上,然后出门登高并饮菊花酒,可以祛祸。桓景牢记费长房的警告,到了九月九日大清早,他将准备好的茱萸绛囊给家人系上,领着家人登高避疫。

一家人直到太阳下山才返家,到家中一看,家禽、家畜果然如费长房所言都染疫暴毙,景象真让人震惊。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也由此而来。

这个故事更深一层的意思在于,费长房是修道之人,能预知瘟疫的到来;桓景的家人和乡亲们相信了费长房的话才躲过了灾祸。古代的人信神,相信有人能预知未来,这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听从善意的提醒,顺天而行。

清水出芙蓉

芙蓉、荷花,又名莲花……,有人称之为“清水出芙蓉”。传说中释迦牟尼佛刚刚出生就会行走,且步步脚下莲花生,故修行者将莲花视为吉祥、慈悲,神圣与永恒。或许因为如此,一提及它,让人联想到好兆头。

莲花,则被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视为“君子”,认为其具有香、净、柔,出“污泥而不染”之特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干净纯粹,通透明镜。寥寥几字,总不忘强调其具领袖群伦之质。

诸多摄影爱好者对夏日荷花更是情有独钟。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也言明:“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繁花之中,兼有清雅与艳丽,当属荷花“出水芙蓉”,亭亭净植,孑孑于世,香远逸清。叶如绿波,花如云红,又如刚刚出浴的仙子,皎皎如月明,流照出酷夏最清凉的风景。

镜头中,那一池芙蓉。如约而来,步步生莲,一路脚踏清风。无需刻意,沿着早已对准的焦距,一落倾城。如孟浩然在〈题义公禅房〉中所云:“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一池“清水出芙蓉”总令人心生感叹。

只见它枝干立高贵,却有菩提心,一望无际的莲花境,小舟回荡呼唤声。一缕荷香扑面来,引人生发一帘幽梦,了悟初心不改,依然的坚守是如此的可贵。相信“清水出芙蓉”,总能留人一个永远、瞬间的永恒。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Wise国际汇款汇率好费用低-可汇到银联支付宝微信

来源:新生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