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星期六

义解三国(15):利用董卓 启动演义格局

来源:

有名无实的汉献帝长期在位,既然是为了让天下有定主和无定主的两种思想基点同时并行,用以展现义的内涵,那么,利用残暴的董卓推他上位,必会成为一种必然。恶人会在无知中,自我毁灭的狂妄中,成为搭建和启动既定格局的工具。

利用董卓恶行   启动演义格局

“历史天定,神传”,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创作视角。也就是说,五千年的神州,是天定的舞台,是神用来安排各段历史,演绎不同的朝代,从而给人留下不同阶段的文化所用。因此,的历史,是安排好的,五千年的文化,是神通过各朝历史,传给人的。作者正是以这个视角,在解读三国的文化实质,把这段历史给人留下义的文化目的,通过小说展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民族正统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站在这个视角,才能读懂古人和古人留下的文化。才能读懂这部小说每个故事与人物存在和出现的目的。

因此董卓荒淫残暴,看似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权倾天下,绑架群臣,逼走,收买吕布杀害仗义护主的丁原,解除了一切汉少帝身边的军事力量,废少帝不费吹灰之力,其实不过是为了达成汉献帝上位的结果。他的成功,便正式启动名义上属于汉献帝的天下,启动这台用以演义的历史大戏的序幕。表面上看汉献帝受尽欺辱,但却是,恶人董卓,无论多么成功和嚣张狂妄,只能是为了启动属于汉献帝的天下而存在,让他定下汉献帝皇帝不象皇帝的格局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必然让他退出历史的舞台,不仅如此,还要让他遭受天打雷劈、触目惊心,令人闻之色变的恶报。

因此,古人常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旦达成既定的历史目的,就会开始,这样的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千万莫被现代勾心斗角的历史剧所蒙骗,将恶人当成主角和做人的榜样,将各种阴谋诡计,当作津津乐道的所谓智慧。误解了历史的主调,看不清历史的主线,就会毁掉自己的人生。

董卓残暴荒淫  杀帝辱君

董卓利用金珠与赤兔马,收买吕布,解除吕布与丁原的结义父子关系,利用吕布杀掉最具抗衡实力的丁原,又逼走袁绍,解除外援与宫中这两支主要军事力量后,少帝轻易被废,降为弘农王,与母亲何太后以及妃子一起起来,失去一切自由,不得与任何人相见。而董卓,从此大权在握,欺辱九岁的新帝,也就是汉献帝刘协,作威作福,尽情地让他“表演”流氓土匪般的残暴无耻。

“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董卓成为开辟挟天子令诸侯这段献帝历史的领头者,第一个欺凌君主的权臣,献帝完全变成他操控的摆设。他名为相国,实为绑架君臣的窃国贼,拜见帝王不报名字,入朝大摇大摆极端无礼,还佩剑上殿,表面的礼节都不要了,连形式上的臣子的样子,都不用装了,说他是权臣,还真的不配,只能是国贼。后来被废的少帝因饮食衣物渐渐短缺,十分凄惨,于是吟诗泄恨,被董卓命心腹李儒以毒酒灌杀,太后被活生生地拖下楼阁,而妃子也被绞死,少帝一家,死得十分凄惨,草芥不如。

这还不算,书中描述董卓“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下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这段描述,可谓道尽土匪恶霸一朝得势,获得政权后的嘴脸,豺狼当道,必然危害天下,无论帝王群臣,还是百姓,全被绑架在手,他们随意操控人的生死,视生命为草芥,毫无顾忌地公开展露他们无耻残暴的恶行。

那么,有人会问了,那他既然如此嚣张,为何不自己坐上皇位,亲自当皇帝呢?原因在于,他还没有本事控制天下,令各地州郡抛弃汉室,服从于他这个人,认他为主。但只要汉朝的帝王在位,天下诸侯即使知道帝王无权,但名义却在,以帝王名义发出的任何诏令,各地诸侯州郡不敢违背,违背就等于叛逆,董卓就可以讨伐不听命的各地诸侯,其他诸侯也不敢给以救助。因此就可以控制各地诸侯听从自己的号令。如果董卓自己坐上皇位,各地诸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联合起来讨伐董卓了,就不是谋逆了。因此董卓一开始并不敢太放肆。但他邪恶的本性根本无法控制和掩盖,一旦大权在握,杀害少帝后,毫不遮掩地公开演示他的欺天暴行,这就等于在预告,他很快就会被抛弃,被这台历史大戏的主导者抛弃。

换句话说,董卓得以恣意妄为,不是苍天无眼,正是苍天淘汰恶人的方式,让一个人疯狂作恶得到短暂的成功,走到天怒人怨,人人恨之入骨的地步,就是等待这个人的罪恶人尽皆知,达到被天下人看清从而抛弃他的地步。这样一来,举起忠义旗帜,捍卫君主的战争格局就会成型,之后天下分裂,渐渐演变成实际上天下无主,各地诸侯逐鹿中原,各为其主展忠义的局面。献帝身边的权臣不断更换,两种忠义的基点就此并行,各自“演义”。

正因如此,忠义之臣便开始了各自的方法,要铲除董卓。自此,轰轰烈烈的演“义”历史正式开始。先是越骑校尉伍孚,以性命践行忠义,喊出忠臣的正见,留下千古美名。

(待续)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25日星期五

义解三国(14):献帝位长 令义理两大基点得以并行

文:刘如 来源:

在作者罗贯中的眼中,三国的安排,既是以天地人三才的形式在传达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告知人们的主导者,在天不在人,但同时整部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点明这段是要在地上让人去“演”出不同角度和层次的“义”的内涵。因此汉末天下才出现了有帝王又无帝王,也就是“帝非帝,王非王”的汉献帝长期在位的奇特历史现象。

也就是说,认为天下有无定主,就会促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奉行义的基点,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让人看到人对义理的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义的内涵,才能展现得十分详尽。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兴义军平黄巾之乱时的战役谈起。

天下明确有定主时   义理的运用

大家都记得《三国演义》的第一个经典故事就是“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结义,为的就是平定黄巾军的叛乱,还国家太平,以此上报国家,下安黎民。这是第一个故事义的内涵。因此在展现战争的同时,作者绝对不会忘记表现刘备兄弟三人对义的理解和实践。

刘备一开始先是协助幽州太守击退叛军,这本身就是在兑现三人结义的目的,表现着三人对国家大义的实践,之后,因得知自己的老师以中郎将的身份领军,正在广宗与张角对峙,於是辞别太守的,领着本部义军到卢植处助战,一为师恩,二为国家,得以同时报效。但卢植见到刘备后,却让刘备去探听其他两路由朱儁和皇甫嵩带领的朝廷大军的情况,好约期剿贼,於是刘备奉命星夜赶到颍川,见到朱儁两位将军后,得知张角的弟弟张宝和张梁都被打败,正带着残余逃往广宗,於是又星夜返回广宗,不料正在途中,就遇见卢植获罪被囚,正押解进京问罪。原来卢植被张角妖术所阻,迟迟未见获胜,朝廷派来的使者因得不到卢植给的贿赂,因此谎报军情,卢植因此被囚禁解职,由代替卢植领军。

刘备见卢植被囚禁问罪,无计可施,于是计划回涿郡太守处,途中却遇到董卓被张角打的狼狈逃命,汉军惨败,三人二话不说,舍命救下董卓,也就是那位之后拥兵进京废掉少帝的董卓。董卓当时任河东太守,自来性情残暴,傲慢无礼,被刘备三人相救,不但不知感恩,听说刘备是无官职的白丁,待刘备十分无礼,张飞因此大怒,要杀了这无义之徒,被刘备关羽以朝廷命官不可杀的理由拦住。但张飞认为,这样的不义之徒,既使不能杀他,也无法跟在其手下听命,如果两位哥哥选择跟着董卓,他也不会听从。刘备和关羽认为三人义同生死,自然一同进退,於是离开了董卓,引军转投朱儁,帮助朱儁剿灭张宝,平定诸郡,大获全胜。

这里我们看到了刘备三人对义的实践,他们先是对自己本地涿郡进行了守护,之后报师恩,讲的是师徒之义,后帮助董卓扭转败局,救下汉军,毫无个人的私心,只因董卓奉朝廷之命,因此不问亲疏关系,照样,但一旦发现董卓的品性,是个傲慢无礼的不义之徒,张飞刚直守义的性情就开始展现,他体现的是“贤臣择主而事”的义理。这个“贤臣择主而事”不单单狭义的指君臣关系,可以指广义的上下级的关系,张飞虽然性情刚直,这个义理,却毫不糊涂。他离开董卓的选择,跟赵子龙选择刘备,徐庶和选择刘备,都是遵从义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助纣为虐。

但刘备有刘备的考虑和选择,朝廷当时是天下正统,灵帝虽然昏庸,但当时还是天下定主。奉命领军的将军,皆为朝廷官员,杀了他,等于背叛朝廷,名义上是不妥的。会被人诬蔑跟黄巾为伍,因此,刘备的判断也是对的,所以,他们当时的做法,最为合理的选择,就是不能杀朝廷命官,但可以选择离开不义之徒。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面对具体情况时的义的选择,各有角度,合在一起,就是当时最好的判断。这个例子是天下有定主时的判断。

无定主时  陈宫对义的选择

刘备三人这个不杀而离开的义的选择方式,书中多次在展现,当天下出现无定主的情形时,也就是汉献帝无法做主,认为他不算实际意义的定主的时期,同样有表现。比如中牟县令陈宫为了支持行义举刺杀董卓而甘愿放弃官职,冒着性命私自释放被抓的曹操,之后了解曹操打算回故乡召集义军讨伐董卓,於是定下跟随曹操,但途中投宿曹操义伯父家,曹操因多疑,杀了义伯父一家,(书中为与刘备形成对比,曹操被刻画成奸雄,不再是历史真实的曹操,这个大家要明确),因此断定曹操不义,想杀了曹操,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为大义明确选择跟随的曹操,意思是没明言选择离开前就还是该侍奉的主君,本应忠义辅佐,此时杀了曹操,自己就成了杀主君的不义之徒,但如今发现曹操不义,不能跟随,於是只能离开,不能杀他。所以,陈宫判断只能离开他,不愿跟随他将来把才智用在做不道义的事情上,这就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对忠义的理解。

后来陈宫跟随了吕布,被曹操抓住,不投降曹操,至死不悔,表现的是天下无定主后,以各为其主的基点来履行忠义的思想。也就是天下无定主了,汉献帝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天下主人,於是群雄逐鹿,他选择吕布来辅佐,是他个人认定的主君,因此忠义待吕布,不离不弃,生死不悔。

陈宫与曹操的因缘始末,这个故事的表现,不管是关于曹操,还是陈宫,所写的情节,未必属实,这个不是历史本身,大家当成是小说的虚构即可,作者的重点,不在故事本身是否为真,而是要借助这个故事,具体展现古人在无定主的时候,如何以义来选择和行动的思维方式。

但是,这个历史过程,很有意思,说他无定主,但汉朝依旧存在,汉献帝帝王的名义尚在,且本人并不昏庸,也不残暴,并无丝毫过失,以他为主,也合义理,也是一种奉行忠义的方式,因此,天下无定主和有定主,两种思维都不能说是错的,在当时,都可以运用,都不能绝对说谁对谁错。

卢植义举  劝谏后辞官

再来看卢植,卢植因无法劝谏何进,何进当权无谋,引来董卓进京,卢植因此认为天下尚无定主而辞官,免得身为汉臣,在位需行臣子的忠义,不得不奉何进之命做不对的事情。这就是卢植选择辞官离开的原因。但他辞官后还未及离开就目睹宦官劫持少帝,不忍弃少帝不顾,救了太后和少帝,还对董卓的废帝之举进行了有力的辩驳。做了他最后该做的义举,这才离开。可谓仁至义尽。为官时,忠义劝谏,辞官后,已非君臣,依旧舍命对抗董卓,护卫君主。是真正的君子。

以上这些故事,正是把古人如何思考义,怎样避免愚忠,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写的非常详尽。正因为有名无实的汉献帝存在了几十年,才有了有定主和无定主的两种思考基点的并存,才有了不同基点下如何奉行道义的不同认识和选择,成了充分展现义的舞台。

各为其主,展现的是无定主时的义的认识和选择,比如追随曹操、袁绍、吕布等其他英雄的选择;而奉汉室讲的忠义,跟随刘备,则是依旧承认汉献帝为定主的认识和选择,让历史通过这个特殊的时代,具体而全面地展现不同角度的义的内涵。这就是“帝非帝”的汉献帝能够不可思议地长期在位的根本原因。本为天定的舞台,专为“演义”而成。


from 气功

“天下”与“全球化”之文化背景对比

文:梅花一點 来源:

“天下”与“”这对词汇,有相近的意思关联在一起,都与整体地球和整体世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在此,本文不想过多探讨他们的词汇含义的相关性,而是想通过对比他们这样的词汇构成的背景来试试探讨人们的一种古今的文化背景差异。

(一)

天下,可翻译为:“under heaven”,有天国之下的意思。
全球化,是译自:“globalization”,有整体星球的意思。

(二)

天下,其含义起源于古代的有神论或者半神文化。比如,“天”这字词,可以涵指“天国”“天神”“”“天意”“”等神传文化或半神文化的语义意思,而“天下”这个词汇的“天”确实都包含着这些或半神文化的语义。 “天下”把人世间的时空,置于神界之下,把地球及太阳系的星体运动规律也置于神界之下。那么神界的天界与天体直接在影响和安排着地球及其生命体的一切运动机制和规律。 “天下”的概念承认,人类社会是神界与人界的复合体或者关联体。没有神及神界,就没有“天”,没有“天”就没有地球及太阳系,没有太阳系与地球就没有人类及其社会。所以,“天下”依托的文化背景就是神人结合的“天人合一”的神传文化意义。

全球化,其含义起源自近现代的科技认识,其来源于现代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的结合。那么,对于地球星体的认识就衍生出了“全球化”词汇。虽然现当代的星体文化认识,包括许多天体物理学和微观物理学已经触及到各种时空的理论开拓,但是都没有探索出神界和天界的真实现象和本质意义。尤其上个世纪的科学的发展,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技术及各种交通工具的发明等等的发展,将人类社会的个方面空间距离由远而拉近。那么,“全球化”一词的文化背景,依赖的是科学技术能力的增长和提高。没有相应的科技能力,就没有相应的“全球化”效果。但是,“全球化”的文化背景里,找不出人类与神界、天界的直接相关点,而只是从物质规律和物理(广义的物理)规律上面依据科技的发现来掌握一些技术上的应用。如果没有发现或者发明相关的技术,就没有得出相关的“全球化”效果。就像人们如果没有发明飞行器,就无法做到飞行全球各国的能力一样。所以,“全球化”依托的文化背景就是人类发现和发明的科技知识及其技术能力。

(三)

天下,从层面而言,秉承了“天神”“天意”“天国”“天道”的神界意义,并构连人类社会发生的方方面面的历史现象,都与神界安排(包括神界之许可)或者人类变化相对映或者照应。 “天下”的意义也包含着“人类共同体”的意义,但其是以正信信仰的道德道义为基础的。因为,这样的基础才能够从人世间对映到合理合道法之天界及神界。具备关怀或护卫“天下”的能力的担当之人,必然是神界和天界的选择。历史就出现如孔子、老子、耶稣、释迦牟尼等等,奠定人类的信仰文化,同时也在指引人类的各个方面的社会文化。在“天下”的历史观念指引下,人类历史发展可以有从“道德和睦”到“礼崩乐坏”的各种社会变化历程,其判定的基点乃是人心的道德变化。

全球化,从历史层面而言,就是人类社会的科技能力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一系列系统的科技知识体系的发展和提供相关的技术能力,其“全球化”能力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全球化”的历史背景就是科技文化的发展为背景。没有科技文化,就没有“全球化”。那么,“全球化”的历史发展就依赖科技的历史发展。而当代科技文化,就是从古代的各种数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等学科延伸到近当代一步一步历史性的发展起来的。而这些科学知识并没有探讨天界及神界的神传文化,也很难做出对神传文化正确基点性质的认识。所以,“全球化”的文化背景很难追求人类道德的基础性认识,也无法探索神界及天界对映人类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和规则模式。反而,科技文化的发展很容易产生对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构建出“排神”的作用,就是排斥神传文化的精髓。而神传文化是人类基本道德的依存。往往是“全球化”技能使用者带着错觉的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自己发明的,人类可追求出来自己追求的东西。在“全球化”的历史观念指引下,人类通过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各种状态和社会生存方式,其判定的基点是人类掌握的科技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

(四)

天下,其知识体系有其严格的系统,主要是藉由神传文化或者半神文化来指引。比如像“天界”“天意”“天国”“天道”等等,都可以在人世间找到对映的模式或者表象。人类的历史发展也如此,如佛家的“成、住、坏”等等各个阶段,也是如此对映着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的各种状态。而“天道”“天象”也影响着人世间的许多人物与事物,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历史运作规律,是“天下”历史的基础性认知。而这样的“天下”知识体系,如同“中医”的知识体系一样,不完全能够和“西医”的知识体系对映和照映。也就是说,“天下”的知识体系不完全等同于“全球化”知识体系,也不一定能够相互照映到。

全球化,其知识体系是在科技文化的指引下,目标在于通过技术改变人类的生存状态。比如:跨文化,跨国,跨种族乃至融合人种,具有广泛通用性的技术操控全球社会和人类等等。而“全球化”文化追求的的许多人类社会体制性思维,未必完全符合“天下”文化或者神传文化的给予人类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文化规范。 “全球化”知识体系模式不理解也不完全了解“神界”与“天道”的文化意义和与“天道”相互紧密联系的人类生存意义。因为,“全球化”知识模式会把“天下”文化当作某一方面宗教性质的文化目标。那么,如同上面的比喻,如果把“天下”文化比作“中医”,那么“全球化”文化可比作“西医”。当然如此之比喻之中未必切中实质而恰当,但可给予读者们由其管窥其貌。但在此,笔者认为,“天道”仍然有可能在限制着“全球化”的诸多技术进程。因为,人类的历史从来就是有怎么样的因,就有怎么样的果,这是无法回避的因果关联。更何况,现今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文化追求,并不能够涵盖和对映“神界”和“天道”的目标和规范。

“天下”文化和“全球化”文化的背景差异,是古今文化的差异,是神传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差异,也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的历史现象而出现道德变化的一个重要表征。 “全球化”的文化或许仅仅是“天下”变化背景下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而已。当然人类现今所需要做出的许多抉择,也不似古代文明背景下那么容易和简单,这也证明全人类整体社会道德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节口。那么,人类历史潮流何去何从,想必有“天道”隐隐在作用着吧?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24日星期四

义解三国(13):定三国 传三才

文:刘如 来源:

逼迫大臣废帝的事情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帝非帝,王非王”的预言完全应验。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历史是天定的,那么为何在汉末会是三国并存的设定,而不是四国或者五国六国;为何不像之前的朝代出现暴君或者昏君就正常结束,非要反复出现权臣挟天子或者奉天子令诸侯的现象,让人永远记住呢?

三国传三才

作者写演义,既然是站在神传文化的角度在写,当然会明白,一切不仅皆有定数,还有为人留下何种文化的目的。当历史出现三国,就意味着要明确定下和运用天地人三才的概念,这个概念要普遍被大众认知,让人永远不会忘记天人合一的观,让后世的帝王将相、贤才名士,对天地怀有敬畏和感恩之心,永远记住自己的来源,不敢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三国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内涵,在《演义》中是通过诸葛亮讲出来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明确地道明了这一概念。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不管我们对这个故事是否能够完整记住,至少知道了三国各自拥有的优势,那就是曹操占据“天时”,刘备拥有“人和”,而东吴得到的是“地利”。也就是说,诸葛亮将三国各自拥有的天安排好的突出的因素,按天地人三才的概念进行了划分,表面讲的是战争各自拥有的优势,实际上就在传递三才必须合在一起的文化观,等于早早给出了提示:这三个国家,虽然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能暂时出现一段并存和鼎立的局面,终究不能长久,只有天地人三个条件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中原的统一,因此,三个国家最后都会灭亡。哪个国家的君主也无法达成目标,没有天命最后统一这块土地。

三国的出现,很显然,就是告知人们,天地人三才,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都不能成就大业。这就是作者看到的诸葛亮的大才和大智,用生动的故事,配合人当时的战时状态和成就大业的欲求,讲出了这个三才的文化实质,配合这段历史,将这段历史要传达的一个宏大的文化观,生动地传递给了广大的普通百姓。因为有这段三国的历史,这个三才的内涵,才会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刘备与曹操  皆有豁达的天命观

这个天地人三才的文化,到了,被正式写进了《三字经》,成为学童教育的教科书内容。因此,我们五千年的正统文化,从来都是敬天信神的文化,人们因此顺天意,,恪守道义,不敢违背,在这样的心态下尽心完成人的事情,成败,都会交给天命。刘备,曹操,这两大书中刻画的对立面的英雄,尽管很多细节也许并非等同历史,但无论如何刻画,他们都具有豁达的天命观。

比如曹操仗义刺杀董卓不成,自己就承认这是天意,又比如赤壁之战,曹操损失了百万大军,最后败走华容道,他几次在逃命途中,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几乎没命,依然还能豪放地大笑,大家想想,若非深信天命,生死定数,哪能如此洒脱地对待损失百万大军的胜败,一般人早就崩溃了。

再看看刘备,当诸葛亮告知刘备,让受过曹操厚恩的关羽守华容道,原因就在曹操命不该绝,天像如此,自己是在顺天意,所以就故意安排让关羽放过曹操,顺天意的同时,也成全了关羽的义举,还了之前曹操厚待关羽的恩情。这时,刘备,一点也没怪罪诸葛亮放过了除掉对手曹操最为难得的机会。这些故事,都在讲述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没有这样的天命观,不懂世间人的历史是天象的演化,人各有命,就会将得失成败看得很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因此知天命,并非消极,反而会豁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历朝历代辅佐帝王开国的名臣贤相,都非常人,尤其是被看成第一代帝王之师的商朝的贤相,也就是上次卢植提到的有资格废除太甲王的丞相,其智慧不会比诸葛亮低,三国中的诸葛亮,我们说过,几乎就是他的角色,他们这些王佐大才,是天赋的,早就明白自己的天命,对天下大势一清二楚,每一件事,不过都是顺天意而行,绝对不会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看得有多重,对帝王之位,根本不会动心。因此,这样的毫无私欲的大才,才有资格论及帝王的废立。

帝非帝  几十年  难解之谜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董卓废少帝后,就会正式开始了权臣挟持汉献帝的历史,当然曹操的真实历史真相应该是奉天子令诸侯,这个我们不去分辨,因为这里讲的是小说中被艺术加工后的文学形象,我们只讲这段历史很特殊,明明汉灵帝这个昏君驾崩后,很快就应该结束汉朝了,偏偏从董卓开始,经历了好几拨权臣的替换,汉献帝这个末代天子实际上都是没有实权了的,等于留下了一个帝王的虚名,维持了几十年“帝非帝”的历史,说天下有定主吧,其实已经做不了任何事情,等同没有,说没有吧,名义尚在。而且他本人还天资聪慧,毫无过失,既不昏庸也不暴虐,结束在这样的帝王手中,延续了32年,这样的历史安排真的很特殊,让人感到十分意外,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会感到困惑,也有很多人因此十分同情汉献帝的遭遇。

要想解开这个迷团,我们就要从天意重新返回到人理。这两个问题都解开后,就可以接着董卓废帝的章回往下走了。(待续)


from 气功

明朝大清官赵邦清的清廉及神奇事迹

文:德惠 来源:

赵邦清,字“仲一”,号“乾所”,明朝时真宁 (今庆阳市正宁县 )永和乡于家庄人,是明朝时期著名清官之一。今天简介一下他的清廉,以及一些关于他不太为人所知的迹。

为官清廉

赵邦清生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中進士,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赵邦清出任山东滕县县令。滕县这个远离京城的偏远地方,当时正逢大灾荒,“民至相食”(《滕侯德政考最序》)。赵邦清一到任,明察暗访倾听民众疾苦,采取了整顿吏治、赈济安置灾民、减轻税赋、发展生产等一系列措施,使原本凋敝不堪的滕县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吏部考核人员驻足滕县赞叹道:“以贫弱之滕,三年而暴富”(《滕侯赵仲一实政录序》),转眼成“河洛之间,葱然一善国也”(《赵子瞑眩录序》)。滕县百姓感念其恩德,为其建“生人祠”。当时有这样的民谣:“赵邦清、赵邦清,为官一任一邦清;清正清廉清滕县,百姓为他塑清身!”万历下旨褒扬:“尔益矢公忠,坚持清白。”

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由于其卓越的政绩,升任京官。先任吏部验封司主事,又晋升为吏部稽勋司郎中。身居高位的赵邦清,廉洁自律,拒绝贿赂,嫉恶如仇,严惩贪官,贪官污吏都惧怕他,“六部大老不敢嘱一言”。赵邦清在吏部任职期间,他的上司吏部尚书李戴、文选郎中邓祚、验封郎中侯执躬,结党营私,,舞弊受贿,并依仗权势,排除异己,残害清直之士,人称“三恶”。群臣对此敢怒不敢言。但赵邦清不畏权势、挺身而出,多次上书参奏,历数其罪行。终于在赵邦清舍生忘死之下,“三恶”被罢官查办。刑部王理怕赵邦清弹劾自己,暗地里给赵邦清送了一千两白银,赵邦清不但拒收,还将白银抬到御殿面君,使王理受到制裁。

赵邦清清廉自守,不随波逐流,因此得罪了奸佞,屡遭诽谤。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先被连降三级,不久又被削职为民回到故乡。赵邦清回乡后,清贫度日。他住居茅屋,身着布衣,头戴草帽,躬耕于田。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举人李复初,平时与赵邦清交往甚深,他千里迢迢来真宁看望赵邦清,和赵邦清同住茅舍,夜夜倾谈,经常到雄鸡报晓。时值严冬,滴水成冰,赵邦清被褥衣着单薄。其夫人衣服单薄,她向丈夫索要一件衣服御寒,赵邦清却“默默然无一应”。过了几天,赵邦清从柜子里取出三件官服,官服颜色已褪,让夫人翻新改做御寒。李复初见到此景,百感交集,不禁为赵邦清的清廉泪若泉涌,随即吟诗道:“无人不道北地苦,公复与世相睽违。袱被而来袱被往,夫人自是泣寒衣。清臣维风臣节扬,处世大洁众所忌。汉臣贤妇数王章,贫时羞向牛衣泣。”

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赵邦清复出,任四川遵义道监军参议。同年,四川、贵州等地叛军作乱,赵邦清奉诏率兵前去征讨,卒于贵州水西山林的军旅途中,时年六十四岁。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 赵邦清已离世两载,当时文坛领袖钱谦益返回京城时于山东滕县赵邦清祠堂前立马凭吊,抚今思昔,写下《题滕县赵宰祠堂》一诗,追忆往事。

与高僧为友

在明代佛教史上,有四位最负盛名、影响深广的和尚,被誉为明代“四大高僧”,真可即为其中之一。真可字“达观”,号“紫柏”。紫柏老人和时任吏部稽勋司郎中的赵邦清,由时任礼部主事的汤显祖介绍结识,交往密切,时有诗文酬答。汤显祖为赵邦清所作《滕赵仲一生祠记序》载:紫柏老人要去长安,汤显祖止之曰:“公之精神才力体貌,固不可以之长安矣。”紫柏老人笑答:“第求有威智人,可与言天下事者。”汤显祖说:“若此必赵君可”(赵君指赵邦清),紫柏老人还赠赵邦清道号曰“直心”。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前后,汤显祖还作诗《奉寄赵仲一真宁并问达师》,表达对挚友赵邦清、高僧真可的遥想之情。也说明了高僧真可和赵邦清的交谊之深。《紫柏老人集》卷二十四有致赵邦清信七封,足见两人之友谊。

修炼道法

赵邦清的好友汤显祖是明朝著名文人、戏曲家。汤显祖有一篇文章《赵乾所梦记序》,里面记载了他的好友赵邦清的一段自述。大意如下:赵邦清在吏部任职期间,一年秋天得了重病,“神气委顿”,感觉人马上要死了。这时他想起过去有位仙姑传他的一种名叫“中黄术”的道家法,于是开始,“垂目脐轮”(内视丹田)等一套下来,当时就感觉好多了,喝了一杯汤,半夜又吃了一碗粥,就感觉活过来了。

从此日夜坚持了一年多,只要有空就修行。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正在读书,突然何仙姑出现了,“授药一片,类桂皮,其大若掌,食之香彻五内”,整个梦境非常清晰,第二天起来,顿觉精力充沛,见到他的人都感觉奇怪,突然一下精力变的旺盛。而且他内心中“欣欣然若有所得”,至于究竟得到了什么,就没有对他的好友汤显祖透露。

后来又过了好长时间,他又对汤显祖说:修行日久,身体发生了神奇变化,內视发现“脐间若胎有年”(都知道这是丹田出现了元婴),现在他修行更加精進了,“更行禁闭”(闭关修行)。

上应天象,神柏感应

据古籍《赵天官清官式》中记载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彼时,京师星垂象,荧惑星犯执法星甚急,主上初有拿科道意,观者谓科道系执法星,科道必受难。既而又有观者谓,执法星不必科道,但有执法者,即是执法星。赵乾所,执法人,执法星也”,“是时,真宁儒学丹墀西古柏一枝,亭亭参天,围丈余,俄而出烟三日。两事皆先生被参五六日内。”赵邦清号“乾所”,赵乾所就是赵邦清。赵邦清当时在吏部执法,荧惑星就是火星,古代占星术认为火星是灾星,当年果然赵邦清就被奸臣诽谤,最后被革职为民。人们认为赵邦清被革职,这是天象所致,这也说明他是上应天象之人,绝非寻常。

上面说的“真宁儒学丹墀西古柏”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正宁县(古名“真宁”)赵邦清故乡,有一座黉(hóng)宫,就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的祠庙兼学校,《幼学琼林》中说“黉宫胶序,乃乡学之称”。幼时的赵邦清就是在这里,发愤苦读,连中举人、進士的。这黉宫中孔庙大成殿后,巍然矗立着一棵树高茎粗、气势威武、枝形奇特的柏树,相传为东汉时期栽植。相传这古柏准确预示了清正高洁的赵邦清的两次灾难。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这颗古柏树梢突然冒烟三日,全县的民众,都看到了这一奇特景象。曾多年担任过赵邦清老师的三水县(今陕西旬邑)文少白,善观天象,精通地理,叹息说:松柏是君子啊。我的学生赵邦清,职任吏部稽勋郎,清正执法,一帕不受,朝中人人都惧怕他。他是人中的松柏啊。今天柏树出烟,这是赵邦清有难的先兆。果不其然,赵邦清不久就被陷害贬逐故里。

在赵邦清已经赋闲二十年后的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他又一次重新被起用。这年七月,贵州水西同知安邦彦反叛,年迈的赵邦清奉命率军征剿,竟在途中去世。古柏树梢再一次冒烟,烟气上冲于天,整整一天一夜。从此人们就将这颗古柏尊称为“黉宫神柏”。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

义解三国(12):乱世难题 唯德能解

文:刘如 来源:

在《》里,我们会吃惊地发现,这部书中描绘的古代社会,跟我们在电视剧看到的完全不同。古人断事,德为核心,礼法和武力,都是辅助,歪理无法立足。即使胆小的人一时迫于武力,不敢说话,但思想却不胡涂,绝不会轻易被人洗脑和利用,这也就是邪恶之徒,最为害怕的,因此,暴虐的才如此地惧怕明理的,要把他除掉。我们今天就卢植说的话,仔细分析古人断事的智慧。

之志   断董卓篡逆

我们先来重温卢植的那段话:

卢植曰:“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卢植这段话的大意是说:(董卓)您说的话(要废掉少帝)是不对的,古时商朝的太甲王因德行败坏,丞相伊尹将他放逐于桐宫,令他反省,自己暂时代理国政。(三年后太甲醒悟改正,又把太甲迎回恢复王位,成为一代明君);汉昌邑王登位才27日,就造恶三千多条,因此,大臣霍光才会秉明皇室太庙将他废掉。如今我们的少帝虽然年幼,但聪明仁德,有才智,并未犯下任何过失;而且您是都城外郡的刺史,平日根本无权参与国政,又没有伊尹,霍光的奉天命济世的大才,怎可倒行逆施,强行主持君主废立的大事?圣人说过,有伊尹不图王位,教导帝王归正德行的公心,怀抱济世安民的大志就没问题,没有这样的大志就是篡位的叛逆之举。

这段话,说白了,就是被废者要严重失德,而执行者,负责主持的人,必须出于公心,还要有代祖先执行教导责任的资格和威信,还必须获得天地神明的认可,才能做这件事情。

伊尹是商朝开国丞相,辅助五代君王,活了百岁,死后以王礼下葬,是承天命下世的通天理合人道的大才,是以尧舜仁孝的治国之道教导历代商王的帝王之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伊尹的象征,三请才出山。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这些大智者,明天理,知天命,顺天意而行,国运与天下大事,了然于胸,根本不会对权力王位产生兴趣。

伊尹放逐太甲的故事,出自《史记》等诸多历史的记载。不少人以一些完全相反的以宣扬恶为的另类史书来否定伊尹,否定传统圣王与贤相留下的典范,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企图魔化祖先来毁掉后代子孙和整个民族道德的事情,会成为千古罪人,是魔鬼才会做的。如果孩子相信了,就会彻底地嘲笑祖先,嘲笑道德。做了这件事的人,就会将后代子孙变成不择手段,为权利可以为所欲为的邪恶之徒。我们到底是在扬善,还是要毁人,要将人变成禽兽呢?我们的所谓学问和聪明,难道不是在被魔鬼利用和操控吗?想一想都会毛骨悚然。将历史反过来写或想要证实邪恶价值观的人,千万要三思,我们的才智,真的要用在毁灭民族道德上吗?我们搞学问研究,我们的时光和人生价值,真的是为了这个可怕的目的吗?

乱世  唯德能解

卢植是东汉大儒,我们看他说的话,针对废立帝王的国家头等大事,毫不惊慌,也不回避,语言文雅,但论点分明,直截了当地驳斥了董卓的谬论。告诉他,选择帝王,也就是判断谁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不是以表面的威仪为标准的,而是以人的德行为标准的,历史上发生过的例子,都是因为帝王本身严重失德,失信于天下才被废掉的,因此少帝不符合这个条件,谁也不能这样做。

卢植的话,就是在讲德是判断大事的核心原则,注意,卢植这里并未一上来就给大家讲君臣或者立长不立幼等长幼有序的礼法,那是因为,真正懂学问的人,都清楚,礼是普遍通用的日常规定,便于人们正常地工作,交往和生活,是为方便表达尊敬,问候,友谊和善意等等人的行为的一个通用的规矩。不同民族,不同朝代,会有不同的具体的表达形式,因此,礼是外在形式会变的,但它维护道德的作用,以德为核心的原则,却是永远不会变的,因此在非常时期,极端的情况下,在帝王严重失德,危及国家和百姓,失去资格的时期,君臣之礼就可以暂时放在一边,臣子可以在帝王的宗庙面前,不是以臣子的身份,而是以替帝王先祖教导帝王的身份,非常正规地严肃地祭告天地和帝王的先祖,来执行帝王的废立。必须是堂堂正正的,当着宗庙和天地以及众大臣的面来进行的。因此,历史上在非常时期,的确发生过这样的先例,臣子也可以废掉帝王,但必须是严重失德的情形下,而且一定是公开地,严肃地执行。绝不能有丝毫的不公正和为己的私心,否则都会被人看的一清二楚。

因此,一个人仅仅手握屠刀,就想瞒天过海逼人就范,随随便便,就要顺利完成这件天大的政事,再笨的人也知道那就是篡逆。何况少帝根本谈不上有任何的失德行为。因此,董卓的行为,毫无疑问,就是违背君臣之义的谋逆之举,不管他是否做成这件事情,都会被人骂成倒行逆施的不义之徒。所以,尽管董卓最后做成了此事,他也很快就变成天下英雄举起义旗共同讨伐的国贼,人人都会骂他。因为无论人们是否敢怒而不敢言,整个社会都以德为美从而自觉奉行义理,自然断定出他的行为是不义之举。礼和法都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但做人的道理,是不能改变的,因此,古人活得明白。

董卓废帝后,日日提防,连睡觉都无法安稳,随时要防范被人刺杀,这样仅仅靠暴力得来的政权,能长久吗?值得推崇和效仿吗?肯定是不能的。但是否因此就否定武力存在的作用呢?当然不是,因此,《三国演义》会在合适的时机,也就是刘备入川时,通过庞统军师,讲解以德用武、逆取顺守的非常之理,为我们解答这个疑惑。

大家看《三国演义》,会注意到,礼不是讨论问题的核心,德才是核心,有学问的君子,都非常明白这一点,只有回到德的原点来衡量事物,才能说明白一切乱象和歪理,才能破除谬论。这说明古人,一直懂得灵活运用孔子“为政以德”的教导来处理国家大事,明白道德,才是根本判断一切事物、包括礼在内的标准。才是一切政事运转的核心。有这样的见识,不会流于教条。现代诸多的法律,教育,社会,和经济问题,只要用古人的善恶道德观来衡量,就能抓到症结,理出头绪。因此,读圣贤书,不但不会迂腐,反倒能破除迂腐,还原我们民族文化的

那么卢植性命如何呢?书中写道有谏臣阻止:“卢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于是董卓不敢动手。公然杀害代表天下道义的君子,等于向天下人公开宣布自己与道义为敌,会立即引发全国各州郡对他的讨伐,反倒妨碍他的废帝阴谋。(待续)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22日星期二

婚姻有深义 毁人姻缘的代价

婚姻有深义,坏人姻缘要付出代价的。(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有深义,坏人要付出代价的。(图片:合成)

在婚姻礼堂中,新人起誓:“无论贫穷或富贵,疾病或健康,彼此都相爱、珍重,直到死亡”。在时,很多浪漫地山盟海誓“永远在一起”。人们都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永不分离。在古代,婚姻的涵义中,同样包括这些意义。

古时,有个少年无意中替人写了协议书,结果被革除了功名,幸亏弥补了他人的婚姻,才挽回了功名。举人临考前,被查出笔管中藏着一份离婚书,被监考官打了一顿,还被除掉了资格。古朴的故事,犹如涓涓细流,读来抚慰人心。

婚姻有深义,坏人姻缘要付出代价的。(图片:合成)
婚姻有深义,毁人姻缘是要付出代价的。(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毁人婚姻 少年改过得功名

侍郎孙公,原来名洪。少年时代,曾和一个同窗一起在太学读书。二人互相约定,如果收到家书,都不隐瞒。

有一天,学友收到家书,违背了约定,将家书藏了起来,不给孙洪看。当孙洪发觉后,责问他,友人说:“信中有句话,恐怕会败了兄长的兴致。”孙同学执意要看,同窗无奈,只好取出父亲的信给他看。

信中说:“昨天,我于梦中来到一座官府,清楚地看见了录取榜单。你和孙洪都在名册上,但是孙兄的名字下还有一行红字说:某年某月某天,替某姓人写了一份书。因此遭到上天谴责,取消了他的名籍。”

孙洪很惊讶,学友问他是否真有此事。孙回答:“这是最近才发生的事啊!我在某地,遇见一对老年夫妇,彼此吵着要离婚,无人为他们代写离婚书,于是请我代写。可是,当初我并没有其它的想法。”

学友说:“梦境恍惚,不必在意。像兄长这么有才学的人,怎会考不上呢?”然而,等到放榜时,发现学友榜上有名,孙洪却落榜了。这时,他们才相信,学友父亲做的梦是真的。

孙洪倍受打击,精神不振。学友说:“兄长不要忧虑,等我回去时,替你劝合两老复婚,怎么样?”

学友记下二老的姓名和住地,到了那里后,得知他们都还没有再婚,于是就把孙洪的事告诉了他们。学友热情地为他们安排了酒席,撮合他们,为其复婚。处理好此事之后,学友赶紧写信告诉了孙洪。孙洪不胜感激。

后来,孙洪以太学内舍生的名义,免除了省试。此后一路扶摇直上,当上了大官,主宰大郡。孙洪在任期间,每到一处,凡是遇到离婚之事,他都想办法调解,因此保全了许多家庭。

破坏他人的姻缘,打乱神明的安排,会招致罪责。
破坏他人的姻缘,打乱神明的安排,会招致罪责。(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出谋划策抢夺人妻 孝廉遭打

顺治戊戍年,,点名时,差役从浙江某孝廉的笔管中搜出一纸离婚书。监考官大怒,当场打了他一顿板子,并撤销了孝廉的举人资格。

原来这名孝廉的学友想要抢夺别人的妻子为妾,孝廉就为他出谋划策。先是造谣中伤那名女子的名节,引起她丈夫的愤怒,动念想要休妻。然后,孝廉又从中替学友撮合婚事,代人写好离婚书,惟误将此书塞入应考用的笔管中。

也许,上天最痛恨破坏别人婚姻的人,某孝廉遭到,被监考官打了一顿板子,还被革除了考试资格。

古人认为,姻缘的来源,分为两种。因善缘结成的夫妻,双方彼此会相爱互敬,以成其善缘;因恶缘产生的姻缘,彼此或为了报复而产生伤人的恶毒之念,且不达到目的就不会停止,以了其业债。

婚姻不只是两姓合好,还关系到承传子嗣,使家族成员和睦相处,涉及到很大很多的因缘。破坏他人的姻缘,打乱神明的安排,或许这才是招致罪责的所在吧。

(本篇文章和图片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原文链接:婚姻有深义 毁人姻缘的代价

来源:大纪元/杜若


from 气功

唐代女歌唱家:许永新

文:德惠 来源:正见网

大唐盛世时期有位女家名叫新,她原名“许合子”或“许和子”。因为籍贯江西永新,在开元末年,她被选入唐朝教坊(就是皇家歌舞团)后改艺名为。她“既美且慧,善歌”,逐渐成为大唐盛世的顶级歌者。《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许永新“每对御奏歌,则丝竹之声莫能遏”,声音高的超过了乐器的声音,“帝尝谓左右曰:此女歌值千金”。

按照当时人的评价说,她的可以与历史上并列,韩娥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歌者,形容音乐歌声优美的成语“余音绕梁”最开始就是用来形容韩娥的;而西汉的李延年创作的《佳人曲》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个著名成语“倾国倾城”。

许永新的歌声高广优美,有一次“高秋朗月”之下,许永新为献唱,只听她“喉啭一声,响传九陌”,皇上听的来了兴致,召请李谟来吹笛应和她的歌声。李谟是当时宫廷梨园曲部中的笛技大师,开元年间出名的神笛手。俩位顶级艺人在台上展现绝技,最终“曲终管裂”。为了跟上她的女高音,在高音达到顶点而结束的那一刻,李谟竟将竹制笛管也吹的炸裂了。

还有一次唐玄宗设大宴于勤政楼,现场观看者人数众多,喧哗嘈杂,爱好音乐的唐玄宗已经听不清“鱼龙百戏”的音乐演奏声了。唐玄宗有点生气了,就想罢宴离开。此时宦官高力士奏请道“命永新出楼歌一曲,必可止喧”,皇上准奏,当即请许永新上来高歌一曲,当她“直奏曼声”,用“曼声”技法开唱时,顿时“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喜者闻之气勇,愁者闻之肠绝”,可见其歌声响亮,声域非常高,富有感染力。

当代词典里对“曼声”仅仅解释为“拉长声音”。实际上据记载曼声是一位古代歌手,《淮南子》里说“韩娥、秦青、薛谈之讴,侯同、曼声之歌”,秦青、薛谈、侯同、曼声和韩娥一样都是古代著名歌手的名字。据《博物志》里说秦青歌声高的可以振动林木,响遏行云,而曼声作为与秦青并列的歌手,想必歌声也很高。后来“曼声”成为一种古代歌唱技法的名称,《文心雕龙》里对李延年的描述也是“延年以曼声协律”。从以上记载中看这种曼声技法可能类似于中的高音,而不仅仅是今天人理解的拉长声音。中国古代很可能存在过美声高音唱法,只不过后来渐渐失传了。

今天海外的神韵艺术团,也有多位华人男女用美声唱法演唱原创中文歌曲,歌词内涵深远,韵律优雅,他们再现的正是已经失传的美声唱法,能有缘一观神韵演出,您绝对会感叹:不虚此行!

资料来源:《乐府杂录》


from 气功

义解三国(11):董卓谋废帝 卢植驳谬论

文:刘如 来源:

百官众将,找到被宦官劫持的汉少帝与陈留王后,来到京城的西凉刺史,便趁乱而入,以保驾的正当名义,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直接冲到了少帝的身边。等于直接将朝廷众臣和帝王,绑架在手,因此,他很快做出了废帝之事,这件事引发出汉末大儒、富有海内极高人望的(唐朝时配享孔子庙),针对帝王废立,反驳董卓的一段精辟的正见。

董卓谋废帝

》第三回交代,少帝与陈留王在董卓的所谓保驾下,返回宫中后,玉玺丢失,而董卓则叛逆之心开始显露。“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宫庭,略无忌惮。后军校尉鲍信,来见袁绍,言董卓必有异心,可速除之。”

汉灵帝时,宠信宦官,建立了由宦官为最高统领的直属“西园八校尉”,因此分成八部,袁绍、曹操、鲍信等人均是校尉,主要职责是护卫帝王。当时袁绍是中军校尉,宦官被灭后,八部校尉势力分散,实力名存实亡。因此,根本无法与董卓的军队抗衡,袁绍与朝臣司徒王允,均不敢听从鲍信的建议,鲍信带着本部军马离去。少帝身边的校尉军,越发单薄无力。

而董卓,则将原先大将军何进兄弟的军队,尽皆掌握,于是与身边的谋臣李儒商议废少帝立陈留王为新帝之事。李儒出主意说:“今朝廷无主,不就此时行事,迟则有变矣。来日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谕以废立;有不从者斩之,则威权之行,正在今日。”李儒建议董卓趁着君王无权自主的机会,利用宴请,以刀剑逼迫大臣们同意此事,不听从的大臣,就直接杀掉。想以武力臣服众人。

丁原仗义  道破篡逆居心

于是第二天,董卓在温明园大排宴席,遍请公卿大臣。因董卓手握重兵,公卿都不敢不到。文中关键的行文,就从这里开始。原文写道:

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酒行数巡,卓教停酒止乐,乃厉声曰:“吾有一言,众官静听。”众官侧耳。卓曰:“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陈留王聪明好学,可承大位。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诸官听罢,不敢出声。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于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卓视之,乃荆州刺史丁原也。卓怒叱曰:“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

这一段讲到了跟董卓一样同为外臣的荆州刺史丁原,针对董卓的反驳。他直接反对废帝,将董卓定位篡逆。并提到三项标准。那就是:一为少帝是先帝嫡子,名正言顺,二为少帝初登帝位,并无失德的行为。这两项讲的是被废的帝王本人,必须要有正当的被废的理由,祖宗礼法和德行。三是,这样的惊天大事,绝非一般人有资格议论和执行的。说的是执行这件事的臣子,必须有相应的资格。这正是忠臣普遍的正见。他也是外臣,也是应何进当初的诏令带兵进京勤王的,他的见解,具有普遍性,证明当时的为官为将者,均有这样的见识,正常情况下,若非出现宦官劫持帝王,以及何进愚笨给了董卓正当名义进入洛阳京城的机会,哪位臣子敢当众,讲出这些大逆不道的歪理,这样的废帝的行为,在正常的朝廷,是极为罕见的,也是很难出现的。无论君王还是臣子,均受过正统经书和史书的教育,都有基本的判断力,君臣谁也无法为所欲为。

董卓的例子,说白了,作者是站在即将改朝换代的天意的角度在写,也就是说,天像异常,曾给灵帝示警,没能改变,必然收回君权,因此儿子登位,玉玺丢失,失去君权,汉灭成了定数,而且必会利用恶人完成这件事,但过后,董卓会死于非命,遭受天谴,到那时,关于他的预言也会出现。这也是作者很快就要揭示的最终的结局。

可见特殊时期,这些奸臣的狂妄之言——“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并非历史主流,也非常态,不过短期的得逞。如果以这些乱世末世出现的恶人的行为,来否定和抹黑正常时期的中国,丑化自己的祖先,那就大错特错了。

丁原毕竟是外臣,他的话,力度显然不够,作者于是又引出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尚书卢植,来进行详尽的有理有据的论证,这段论证,代表作者对臣子废帝正确与否的贤明见解。让人看了,就能在乱象面前,掌握正确的判断依据,惊叹古人处世论政精辟的见解,贤明的见识。

尚书卢植  力驳谬论

丁原因身边有吕布在,李儒劝阻了董卓,因此丁原并未马上被杀,离开了宴会。董卓见带兵的丁原离开,更加放肆,逼问朝廷平日参与国政的文臣,他建议废帝的事情,是否公道?这时卢植站出来了,讲了这样一段话:

卢植曰:“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于桐宫。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恶三千余条,故霍光告太庙而废之。今上虽幼,聪明仁智,并无分毫过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参与国政,又无伊、霍之大才,何可强主废立之事?圣人云‘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

卢植的话,代表着当代大儒和朝廷最有见识的大臣的意见,最有资格,因此也最具说服力,几乎等于对丁原的见解,给出了有力的实证。他举出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两次臣子将君王废掉的例子,把废帝的正当理由,和执行这件事的臣子的资格,以及圣人的教导,讲的清清楚楚。有理有据。因此卢植话音刚落,董卓就马上大怒,要杀了卢植。可见这段话破解谬论的力度。

那么,这段话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卢植是否能保住性命呢?我们下文详解。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21日星期一

四季养生的启示

文/明心

中医学中,自古就有:四季对应五脏之道,所以一年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心,长夏养脾,养肺,冬天养肾。

春季,对应于人体则为肝,所以春季是人体肝气最畅旺的时候,古老养生学认为,春季是调养肝脏的好时机。保持肝脏健康,最重要的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所以在生气时,气不要压抑而是要调达;凡事想开点,让自己心态保持祥和,平静。

夏季,是养心的季节。此时心阳旺盛,随着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因此,要顺应节气的这种变化,保养心脏,做好“精神养生”。

夏季宜多做安静的事情,如、书法、、下棋等,保持精神安静、心情舒畅,怡养心神, 切勿发怒,否则,损伤心脏,到秋天容易发生疟疾,冬天再次发生疾病。

秋季,是养肺的季节。肺气在秋季最旺盛。这时,肺的制约和收敛功效强盛。如果您秋天还一天到晚想事情,那您的肺就不够调和了,身体就会变得不好,所以,提醒您,要开始收敛思绪,控制心情,遇事不急不躁,平静自然,使肺气保持通利调畅。

冬季,是养肾的季节。冬天万物敛藏,人体应顺应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

会养心者,则会长生。明代《养生四要》中说: 一个人如果有仁德之心,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忍世间难忍之事,善心待人,即是仁者,“仁者寿”。

来源:新生网  


from 气功

紫玉金砂(6) :紫砂炼泥法和步骤解析

文:意文 来源:

清代诗人汪文柏登临古阳羡后写下”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一丸土就是名闻天下享有“泥中泥”美誉的的唯一原料——紫砂泥,又有”五色土”、”富贵土”之美称。至今,世上尚未找到与之相媲美的矿土。

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的紫砂矿,是紫泥、本山绿泥和红泥这三大类的统称。紫砂矿具有高强度、抗热震性和透气性,以及优良的结合性和稳定的可塑性,因此能赋予紫砂茗壶手工成型、拍、压、塑、镂、刻等多种工艺技法。

古法练泥步骤解析

矿层开挖出来的泥块状似岩石,俗称“生料”,是无法制壶的,需经过一系列的炼泥处理,才能成为制壶泥料。

古人在没有机械化设备的情况下如何练泥呢?

《阳羡茗壶系》记载“造壶之家,各穴门外一方地,取色土筛捣,部署迄,弇窖其中,名曰养土。取用配合,各有心法。”

第一步:选料


刚开采下的紫砂原矿(图片)

选料是决定紫砂泥料品质的关键环节,因紫砂材质内外不施釉,泥料的纯净与否,将直接影响烧成后的作品的色调和器表质感。

选料时,先把不同种类的矿料分类,分的越细致越有利于体现本质特性。剔除矿料中较明显的杂质物,如废土,锈片,夹石等,再把矿料摊晒在露天堆场稍做,待松散成小块状后,再经手工认真拣选。
开采千吨陶土,方能得一吨左右紫砂泥。

第二步:露天堆放、自然风化


(网路图片)

经过拣选后的紫砂料,要先露天存放3个月以上甚至数年,任其风吹雨打、日晒夜露冰冻,通过风化,使矿料逐渐分解称片状,也就是常说的“瓜片”。

并且由于雨雪的溶解作用,可部分溶解碱与碱土金属盐类〔1〕,使耐火度提高,以及提升外观色泽纯净度。

风化最好是历经冬夏两季,冬天主要起分散崩裂作用,夏天主要起闷料作用以增加矿料腐殖酸形成。矿料风化的时间越长,风化过程就越彻底。矿料在有氧分的条件下吸足水分,伏去火气,自然裂解,既可以形成腐殖酸,使泥性纯良,还可以增加矿料自然细度,有利于粉碎加工。

朱泥矿料属于嫩泥,为保留矿料中的颗粒含量,一般不进行风化处理,而是通过熟泥长时间的陈腐来改善泥料效能。

第三步:洗矿、分类


洗净分类的矿料(网路图片)

真正的黄龙山原矿伴生矿非常丰富,入水洗刷去除表面杂土后,矿料结构的层次一目了然。比如一块既有紫泥又有段泥的夹层原矿,入水后矿料变得疏松,可以将原矿进行不同矿料的分拣。而外山料不用洗泥这步骤,因为外山料的矿层结构较为单一,伴生矿少或者不明显。

风化后的原料在配料前,须要用人工剔除一些铁质、石灰岩、等杂质。方法是用一块巴掌大的磁铁,在矿料里穿梭,就能吸出泥料中含铁成分的杂质。通常只能除去强磁性矿物,如金属铁、磁铁矿等,而有些弱磁性含铁矿物如菱铁矿、黄铁矿、黑云母、等较难去除。


黄龙山紫砂矿青段壶的铁熔点(唐韵紫砂)


黄龙山老朱泥烧成後自然出现的碳素与铁熔点(唐韵紫砂)

紫砂泥中的内含物以石英、高岭土、赤铁矿和云母为主,上述步骤不可能完全去除铁质,所以纯正矿料烧出来的紫砂壶成品,多少会有黑色的铁熔点,或是黑碳素产生的黑晕。这些情况并非瑕疵品,视为自然材质美。没有这些特征反而说明原料非由正常练制的,可能是通过酸洗去杂质的。

第四步:粉碎、过筛

古法练泥在这一步骤,量大时用石磨,量少时用石臼捣杵的,两种方式在成品上并无太大区别。


古法石磨粉碎(网路图片)

紫砂泥料粉碎分为粗碎和细碎:

粗碎:是在摊晒拼料时以人工击碎,也可以采用破碎机进行。
细碎:通常采用轮碾机或粉碎机,将碾盘上的物料进行反复碾压,同时也具混合泥料的作用。
放大镜观察下,石磨制出的颗粒接近圆形;电摩制出的颗粒呈不规则形。


(网路图片)

现在多使用筛分机来进行操作,省去了大量不必要的人工劳动,并大大提高了筛分效率。

粉碎后反复过筛,直到所有的矿料过筛成统一目数的粉末。筛孔有60目、40目、32目和24目〔2〕。


紫砂烧成後会因目数的不同,而产生质感的差异性(网路图片)

第五步:水拌、静置


(网路图片)

将过筛的粉末加水放置于圆底大缸中,浸泡半年以上,且需要不定时的捣泥,拌泥,让其分解和结合得更加彻底,使泥组织各部分均匀和润。直到用手抓起后不黏手并留有指纹,而且指纹在两个小时后还清晰可见,不变形,则达到制壶所需的可塑性。

古时候和泥需用“无根水”(雨水)。若使用自来水,水中的净化剂成分,在烧制过程中会随着水分的挥发在坯表面形成盐析,使成品色泽变杂。现在一般练泥厂都使用井水来和泥。

第六步:陈腐

加水搅拌均匀制成制成约宽六寸、长一尺之湿泥块,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荫暗潮湿处(地窖),这个存放的过程就是紫砂泥料陈腐的过程。也称为陈化、困泥、养土、困料、储泥。


陈化、困泥、养土、困料、储泥(网路图片)

泥料在潮湿而不透风的环境中起物理、化学变化之后,可使泥料的性能得到以下改善:

1.有利于泥料氧化和水解反应的进行,同时兼具细菌作用,促使有机物的腐烂,并产生有机酸。泥料中的有机质成为胶状体后,增加泥料的粘性,利于制品的成型与烧成,不容易开裂和变形。

2.泥料的黏土颗粒在充分水化的状态下,进一步的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泥料破裂,使其松散而均匀,颗粒的棱角钝化,因此在烧成后“水色”佳,容易泡养,会呈现“紫砂如玉”般的质感。

陈腐时间越长越好吗?

陈腐的时间一般为一年以上,不一样的泥料陈腐时间有所不同,依据其粘性以及制作时的难易程度为标准。可以通过试片的烧制来判断是否到位。既掌握了烧制的温度,也能判定它的陈腐的时间。

陈腐时间不见得越长越好,比如一些嫩泥矿,如朱泥,陈腐时间如果过长,颗粒易出现溶解现象,成品颗粒质感就会减弱。

所谓泥料的新、老,不是指的陈腐时间,是指矿土出矿的时间。另一种物理矿物的说法是跟其形成的时间有关,紫砂矿脉愈下层它形成的时间越久,愈上层的矿脉形成就愈新时间较短。

泥料的陈腐不是这么简单扔在角落不管,那可能陈腐不到位,陈腐30年和陈腐1年并没有区别。

因为陈腐过程中要工人们不定期的查看泥料水分的情况,没水了就要添水。这一上一下的,几百上千斤的工作可不是简单的活儿。


(网路图片)

陈腐超过五年,泥料过度氧化烧出来的壶会有“花泥”现象。即使在二、三十年前,紫砂还不被热捧时,堆在房间里陈腐的泥料也不会超过五年。

网路上一些卖家的说法,“陈腐几十年老料”,放漏捡漏、听听就好,可别当真。

第七步:捶泥

陈腐过的泥块还需再用木锤捶打,逐渐排除泥中的空气,以加强泥料的韧性。

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还是沿用明清的老方法,把晒干捣碎的泥团围成一圈,用河水冲洗,人站在里面不停地踩踏,直到泥料软硬适中。到60年代后期开始采用机械粉碎机、、真空练泥机。

机械真空练泥的过程:


机械真空练泥机(网路图片)

泥料通过真空练泥机挤压,彻底排除空气,令其组织更均匀,致密度和可塑性更好更易成型,也提高了坯件的干燥强度和机械强度。省工、省时、省力,提高生产效率。也是现在紫砂练泥大多采用的方式。

但缺点是其颗粒呈定向排列,泥料中潜伏着应力会在高温烧成中释放出来,使坯件各部位呈不均一的收缩,从而引起制品收缩、变形率加大。


(网路图片)

手工练泥的过程

手工练泥是将泥料放置泥凳上,用大木槌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反覆捶打、挤压,或是采用脚踩踏的方式直到用刀划过后能看到泥料断面发亮,表示空气已基本排除,否则烧成后极易产生气泡。与揉面团原理相似。

手工泥的成品特点。其颗粒质感饱满,且颗粒粗中带细,细中有粗,完美保留了不同伴生矿的结构层次感,器表的肌理颗颗分明,胎质富有滋润的光泽质感。疏松的内壁因泥料矿物组成因素而形成的空隙,具有较优的气孔率和吸水率。这种原汁原味的颗粒特质与现代练泥的粗目数有着本质的区别,老味十足。


采用手工炼泥法的黄龙山老朱泥(唐韵紫砂)

经过几十年工业化生产后,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原始的手工泥料比机制泥料更能体现紫砂的本质和特性。近年来,一些高档紫砂作品的制作用料又开始恢复到原始的手工练制程序。

注:
〔1〕 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盐类
碱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除氢(H)外的六个金属元素,即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碱土金属指ⅡA族的所有元素,共计铍(Be)、镁(Mg)、钙(Ca)、锶(Sr)、钡(Ba)、镭(Ra)、*(ubn)七种。

〔2〕网目就是2.54厘米(1英寸)长度中的筛孔数目,简称为目。目,就是衡量颗粒大小的单位。目数越大说明颗粒越小,目数越小说明颗粒越大。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20日星期日

“十八滩头说与君” 因果报应故事

文:心空 来源:

有句俗话叫“作贼心虚”,作坏事的最怕被曝光,因此一言一行都有悖常规,捂着盖着怕被人知道,处处都是心虚的表现,然而者终究难逃的天理。

清代袁枚《子不语》记载了这么一则故事:某巡抚,平时敬奉关老爷,每逢正月初一,他必到关老爷庙里进香,拜神求签,预卜一年之内的祸福。他的预卜,总是很

乾隆三二年正月初一,他到关老爷庙里敬香求签,求得的签上,却有“十八滩头说与君”的句子,引起了他的戒心。这一年,他外出即使是涉浅水、有近路,也总是不乘船,宁可坐轿走陆路、走远路,以避开水滩。

这一年的秋天,为了审理“侯七”的案子,皇上特派钦差大臣,按临湖南,途中要经过某湖。走水路,路近而快速;走陆路,就要起早摸黑,路远而缓慢。钦差大臣,要乘船走水路,而他(指某巡抚,下文同此)却竭力主张走陆路,并把“十八滩头说与君”的签语,背诵给钦差大臣听。

钦差大臣,虽然勉强依从了他,但是,心里很不高兴。

不久,贵州铅厂发,有人揭发他在贵州巡抚任上受贿,他却矢口否认。而当时在贵州巡抚衙门看门的奴才李某,也牵进了这个案子。李某一口咬定银子是转交给这位巡抚老爷的,自己只是按主子的意思行事,并没有招摇撞骗。当时李某已受了重刑,两腿瘫痪。主子和奴才,两人正争辩得面红耳赤,吵个不停。这时,钦差大臣指着巡抚,厉声喝道:“你不必争辩了!‘十八滩头说与君’这个神签,已经应验了!你这个奴才姓李,‘李’字的上半部,就是‘十八’,这个奴才双腿已经瘫痪,就是‘滩’;‘说与君’,就是这个奴才(李某)所说的银子,都给你了。关老爷早就知道你会犯法,你还有什么好辩解的!”

巡抚听了,哑口无言,一时犹如巨雷轰顶,六神无主,只得承认受贿枉法之事。终于受到了严厉的惩处。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湖南某巡抚心中有鬼,找出百般理由不走水路,等到事发才明白究竟,但也逃脱不了人间法律的惩处,这何尝不是的体现。


from 气功

义解三国(10):童谣 本是预言

文:刘如 来源:

“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这是书中出现的第一个预言了灵帝驾崩后,最后两位的命运。从此,作者以童谣作为依据,显示天意的存在,推演故事的发展。

一帝一王  皆非帝王命

汉灵帝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四月,灵帝病重,由于未立太子,也未留下继位的明文遗诏,就驾崩了,掌权的宦官按灵帝生前愿望,要立庶出的刘协为帝,但是灵帝的嫡长子刘辩,身边有国舅何进,是大将军,掌管国家兵权,母亲是名正言顺的何皇后、国母,因此,要刘协即位,就要除去何进。宦官们密谋招何进入宫,趁机杀了何进,结果机密泄露,何进反而要把宦官们一网打尽,他先统领百官在灵帝灵前扶助刘辩也就是汉少帝即位,然后告知少帝的母亲何太后,要诛杀全部宦官,太后不允许,何进就听袁绍的建议,明文下令,招外臣领兵前来洛阳,帮助他铲除宦官。

这就是西凉刺史董卓得以带领大批军马,进入都城洛阳的原因。招外臣领兵入京,原本就是历代帝王最忌讳的危险做法。一旦让人领兵进入京城,就极可能被颠覆江山。因此,没有皇帝的诏书,谁也不敢犯禁,一旦做了,大队人马刚一启程,就会被发现,认为是叛逆,根本无法接近京城。董卓再坏,也不敢轻易出动,很难有机会威胁皇帝和大臣来废掉少帝。因此,何进的行为,可以说是给了董卓千载难逢的机会。

卢植、曹操和其他大臣无论怎样劝说,何进都如鬼迷心窍,一意孤行,尚书卢植见道不同,辞官了,朝廷辞官过半,董卓名正言顺带兵进京,准备控制京城,绑架大臣听命。于此同时,张让等宦官见性命难保,先下手为强,利用太后找何进入宫,埋伏人手,将何进杀了,袁绍等人发现后,带兵冲进宫中,杀尽宦官,火烧宫殿,宫中一片混乱。

就这样张让等宦官为逃命,劫持少帝和其弟弟陈留王刘协,走北宫,突出后,深夜一路往北邙山而去,途中少帝与刘协因混乱与宦官们走失,藏在河边的草丛荆棘,少帝十四岁,陈留王未满十岁,兄弟俩吞声忍痛,露重衣湿,饥寒交迫,直到五更后,爬出岸边,才被百姓所救,后被百官和禁军寻到,簇拥回京。

此时书中写道:“先是洛阳小儿谣曰:‘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果应其谶。”谶,就是预言,真的应验了先前童谣的预言。

可见,洛阳童谣,在事情发生前,就给出了预告,但谁也不知这是何意,等事情过后,才恍然大悟。原来童谣说的意思是皇帝不像皇帝,藩王不像藩王,国家众臣和将士为寻找被劫持的帝王,千乘萬骑四处追寻,奔走于北邙山。

回宫后,象征帝王正统权威的玉玺,却失踪了,这也意味着,童谣预言了刘辩即将失去帝位,而刘协即将成为末代皇帝,但无论是哪位当皇帝,都注定名存实亡,没有了皇权。因此“帝非帝,王非王”。历史过去后,人们才恍然大悟。

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童谣不是儿歌吗?为何会变成预言,其实周朝时,就有史官对童谣下了定义,跟今天的含义完全不同。

童谣本预言  警人君  言未来

“上天儆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 (出自《东周列国志》)意思是说, 上天为警示人世间的君王,会让荧惑星,即火星(古代视为不详)变成小孩,造出适合儿童传唱的谣言,并让其他众多的儿童学会这些话,把它叫作童谣。这句定义,是东周太史伯阳父的解释。因此童谣在古代早期是谣谶,“谶”就是今天说的预言,相信这些由儿童传唱的歌谣,找不到来源和出处,代表天意,预告未来和灾祸。

史官之言,表明童谣,传自天上的荧惑星,主要目的是警戒人世间的为君者归正德行,否则天降灾难,无法避免。含义跟今天完全不同。既是对君王的警告,又有着未卜先知,代天预言未来世间走向和人物命运的神秘力量。很显然,童谣的预言,多为灾祸,极为不详。而汉末的童谣,在《》里,大致出现了8次之多,因为屡屡应验,令人闻之色变。

灵帝末年的“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这句童谣,出自《后汉书》的记载, 其实《三国演义》中,一半的童谣都有史书记载,比如大家熟知的预言董卓废掉汉少帝后死于非命的童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就是一例。《后汉书》解释:“千里草为董,十日卜为卓”“ 天意若曰:卓自下摩上,以臣陵君也。青青者,暴盛之貌也。不得生者,亦旋破亡。”史书认为,童谣在预告天意,大致是说,董卓以下犯上,以臣子的身份凌驾于君王之上,看似权势正盛,其实很快就要被灭,死于非命。

可见中国古代的史书,明确记载天意的存在,并非小说的虚构。同时表明,童谣不仅警告为君者,也一样警告为臣者,为臣不义,必遭惡报。作者正是以这样的神传文化的历史观在构思和推演三国的故事。表明义理,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神传天定的。用以规范人的。背离义理,必受天谴。

看《演义》明《红楼》

《红楼》是指《红楼梦》。其实不仅《三国演义》是站在神传的角度在构思小说,四大名著皆是如此,大家只要注意读原著开头的第一回,就能看到作者明写天意的安排,看到人世间发生的故事,与天紧密相关,只不过主题不同。

比如同样以书传道,但传的是让人看透世间梦幻般的假象,劝人悟道修道的理。让人以宝玉看懂身边姐妹们既定的命运的经历,看透名利情,明白人世是天定的大戏。提醒人赶紧悟道,走出苦海。它在第一回就交代该书的来历——来自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巨大的石头,是巨石下凡后经历的故事。

石头就是人间的贾宝玉,因慕人间,央求化成高僧和的神带他下凡转生,结束后回到青埂峰,将自己一生在凡间的经历变成文字刻在自己身上,希望将来遇到有缘人将他的经历抄写下来,传给人世,不枉他来人间一趟。结果等来了求道的空空道人,听了石头的话,就抄写下来,带到人世。这就是故事的来历。

而这个空空道人,因为看了这部书,便看透了人世间的因缘与命运,看破红尘的情爱,人与人之间,无论何种关系,不过是有恩报恩,有债还债,缘尽各走各的路,道人因此悟道得道。

这意味着,作者告诉大家,这部书看懂了,就算悟道了。绝对不是爱情悲剧。黛玉就是为了还宝玉在天上时的灌溉之恩,才跟随石头下凡的,因此一生都是泪,事事不如意。作者的目的,就是让人通过宝玉下凡的经历,看懂姐妹们定好的命运,最后悟道。在作者看来,宝玉就是千千万万个迷于世间的人,都来自天上,如果迷在这里,饱受轮回之苦,真的是苦海无边。

因此读古代小说,一定要读懂开头的部分,整部书因此常常呈现天意,定数,神佛的足迹和意志,给人意境开阔,神秘莫测之感。他们都是以书传道,劝人修道悟道或者做人重德行善、必须遵循义理。传这些理念,本就是神州历史要达成的两大目的,也是古代读书人的根本本分。这些小说,成为名著,定非偶然。

两位帝王遭难后,接着就是进京的董卓,趁机控制了朝廷,他不但没起到何进需要的作用,反倒将少帝废位。(待续)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