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见网
有名无实的汉献帝长期在位,既然是为了让天下有定主和无定主的两种思想基点同时并行,用以展现义的内涵,那么,利用残暴的董卓推他上位,必会成为一种必然。恶人会在无知中,自我毁灭的狂妄中,成为搭建和启动既定历史格局的工具。
利用董卓恶行 启动演义格局
“历史天定,文化神传”,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创作视角。也就是说,五千年的神州,是天定的舞台,是神用来安排各段历史,演绎不同的朝代,从而给人留下不同阶段的文化所用。因此,五千年的历史,是安排好的,五千年的文化,是神通过各朝历史,传给人的。作者正是以这个视角,在解读三国的文化实质,把这段历史给人留下义的文化目的,通过小说展现出来。这就是我们民族正统的历史观和文化观。站在这个视角,才能读懂古人和古人留下的文化。才能读懂这部小说每个故事与人物存在和出现的目的。
因此董卓荒淫残暴,看似恶势力无法无天,为所欲为,权倾天下,绑架群臣,逼走卢植,收买吕布杀害仗义护主的丁原,解除了一切汉少帝身边的军事力量,废少帝不费吹灰之力,其实不过是为了达成汉献帝上位的结果。他的成功,便正式启动名义上属于汉献帝的天下,启动这台用以演义的历史大戏的序幕。表面上看汉献帝受尽欺辱,但真相却是,恶人董卓,无论多么成功和嚣张狂妄,只能是为了启动属于汉献帝的天下而存在,让他定下汉献帝皇帝不象皇帝的格局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必然让他退出历史的舞台,不仅如此,还要让他遭受天打雷劈、触目惊心,令人闻之色变的恶报。
因此,古人常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旦达成既定的历史目的,报应就会开始,这样的教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千万莫被现代勾心斗角的历史剧所蒙骗,将恶人当成主角和做人的榜样,将各种阴谋诡计,当作津津乐道的所谓智慧。误解了历史的主调,看不清历史的主线,就会毁掉自己的人生。
董卓残暴荒淫 杀帝辱君
董卓利用金珠与赤兔马,收买吕布,解除吕布与丁原的结义父子关系,利用吕布杀掉最具抗衡实力的丁原,又逼走袁绍,解除外援与宫中这两支主要军事力量后,少帝轻易被废,降为弘农王,与母亲何太后以及妃子一起被囚禁起来,失去一切自由,不得与任何人相见。而董卓,从此大权在握,欺辱九岁的新帝,也就是汉献帝刘协,作威作福,尽情地让他“表演”流氓土匪般的残暴无耻。
“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董卓成为开辟挟天子令诸侯这段献帝历史的领头者,第一个欺凌君主的权臣,献帝完全变成他操控的摆设。他名为相国,实为绑架君臣的窃国贼,拜见帝王不报名字,入朝大摇大摆极端无礼,还佩剑上殿,表面的礼节都不要了,连形式上的臣子的样子,都不用装了,说他是权臣,还真的不配,只能是国贼。后来被废的少帝因饮食衣物渐渐短缺,十分凄惨,于是吟诗泄恨,被董卓命心腹李儒以毒酒灌杀,太后被活生生地拖下楼阁,而妃子也被绞死,少帝一家,死得十分凄惨,草芥不如。
这还不算,书中描述董卓“自此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下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
这段描述,可谓道尽土匪恶霸一朝得势,获得政权后的嘴脸,豺狼当道,必然危害天下,无论帝王群臣,还是百姓,全被绑架在手,他们随意操控人的生死,视生命为草芥,毫无顾忌地公开展露他们无耻残暴的恶行。
那么,有人会问了,那他既然如此嚣张,为何不自己坐上皇位,亲自当皇帝呢?原因在于,他还没有本事控制天下,令各地州郡抛弃汉室,服从于他这个人,认他为主。但只要汉朝的帝王在位,天下诸侯即使知道帝王无权,但名义却在,以帝王名义发出的任何诏令,各地诸侯州郡不敢违背,违背就等于叛逆,董卓就可以讨伐不听命的各地诸侯,其他诸侯也不敢给以救助。因此就可以控制各地诸侯听从自己的号令。如果董卓自己坐上皇位,各地诸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联合起来讨伐董卓了,就不是谋逆了。因此董卓一开始并不敢太放肆。但他邪恶的本性根本无法控制和掩盖,一旦大权在握,杀害少帝后,毫不遮掩地公开演示他的欺天暴行,这就等于在预告,他很快就会被抛弃,被这台历史大戏的主导者抛弃。
换句话说,董卓得以恣意妄为,不是苍天无眼,正是苍天淘汰恶人的方式,让一个人疯狂作恶得到短暂的成功,走到天怒人怨,人人恨之入骨的地步,就是等待这个人的罪恶人尽皆知,达到被天下人看清从而抛弃他的地步。这样一来,举起忠义旗帜,捍卫君主的战争格局就会成型,之后天下分裂,渐渐演变成实际上天下无主,各地诸侯逐鹿中原,各为其主展忠义的局面。献帝身边的权臣不断更换,两种忠义的基点就此并行,各自“演义”。
正因如此,忠义之臣便开始了各自的方法,要铲除董卓。自此,轰轰烈烈的演“义”历史正式开始。先是越骑校尉伍孚,以性命践行忠义,喊出忠臣的正见,留下千古美名。
(待续)
from 气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