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从中国的少数民族看神传文化(六):天工开物

文:GZ
来源: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進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進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六)

前文我们回顾了自上古时期,炎黄子孙们经过不断分化和融合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融的格局。在上万年的历史演变中,众神又不断传授人类各种技能和知识:伏羲创立八卦,燧人氏传播火种,有巢氏构木为巢,神农氏尝百草开农耕,黄帝创造文字,嫘祖养蚕缫丝……正可谓“神授天工,开物成务”,形成了人类社会丰富的各行各业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近200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代替了人类沿袭几千年的传统生活,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关系随着技术竞争和资源掠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今天人类的生活方式彻底被科学技术改变了。在科技信息充斥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做什么呢?开启电脑,移动鼠标,用手机收发短信,大多时候我们双手触摸到的都是工业制品。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双手的功能被抑制的越来越多,我们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文化的血脉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旧世代相传,这些古老的民族在近万年的风云变换中历尽磨难,他们躲过了大洪水、西下昆仑山、挺進中原、渡黄河穿长江,自先秦时代起進入西南的群山峻岭中形成了今天少数民族的版图。所幸的是,时至今日他们远离了中原地区的动荡,一些地方仍然维系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发现在他们身上一些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背后都和宇宙、天体、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闪耀着神传文化的光芒(图1)。

图1:云南省阿佤山翁丁古寨

传统文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人类通过手工技艺来创造生活,这是与工业文明相对立的,这些技艺不光是传统生活的表现,还有其更深刻的内涵。在宇宙末劫之时,假如当一切现代科技荡然无存的时候,人类将如何继续生存呢?也许我们从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中可以找到一些启示。本文仅以少数民族衣、食、住、行中的“衣”为例,列举几个传统的手工技艺,供大家参考。

如今南方很多民族仍然保持着用手工制作衣物的传统,他们眼中最有价值的衣服不是时尚名牌,而是一件顺应天时,完完全全靠手工制成的衣服。所以他们可以耗费4年时间来制作一件衣服,但是它却可以穿其一生、承传几代人。这种理念使少数民族们对待传统服饰的态度非常慎重,衣服就是他们的名片,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像苗族就拥有一百多种服饰,被称为“中国民族服饰之最”。唐代大诗人杜甫途经五溪地区时(今天湘、黔、渝、鄂地区),看到当地穿着绚丽衣裳的少数民族,写下了“五彩衣裳共云天”的千古绝句。而这正是宇宙天象的人文对映,《史记.天官书》中写道:“七星为员官,辰星庙,蛮夷星也。”这讲了南方诸民族和天上星宿的对映关系:四象之一的南宫“朱雀”,由“井、贵、柳、星、张、翼、轸”七宿组成,第四宿“星”又叫“七星”,她从属于朱雀,是辰星的庙宇,对映的是人间南方诸民族。《开元占经》又写道:“七星,赤帝也,主衣裳帝冠被服绣之属。”七星是赤帝的象征,赤帝为南方的天帝,五行中属火德,又称“炎帝”,号神农氏,共传17代。在上古时期,最后一代炎帝榆罔和黄帝一起组成华夏部落。七星在天上的职能就是掌管衣裳被服刺绣等手工艺,又司管南方诸族,所以这就是南方很多民族擅长刺绣、印染、纺织等手工技艺的原因。在少数民族女性的服饰上经常可以看到“朱雀”的形象,是其“天格”的身份象征(图2),羌族、京族、苗族等民族皆以炎帝供为先祖。


图2: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苗族“朱雀”银冠

1.纺线工艺

在四川大凉山深处,彝族妇女们转动着纺轮纺羊毛,这种工具可能已经使用了30,000多年,在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遗址中都找了纺轮的身影,当人们将纤维捻成纱线时,实际上是在形成螺旋,这正是制作一件衣物的开始。在浩瀚的宇宙中,从外太空俯视我们的星系时,看到的也是一个螺旋,螺旋形是宇宙创造的姿态(图3)。我们在自然界许多地方都发现了螺旋,人类的头顶上和双手的指印上也都有螺旋,恒星的周日视运动也形成螺旋,而甲骨文中的螺旋就是回家的“回”字。回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深沉的记忆(图4)。从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整个宇宙,一切有着内在联系的事物都遵循着相同的秩序,而人类的文明正是在这种秩序中诞生的。


图3:古老的螺旋来自宇宙和自然的形态


图4:甲骨文中的“回”字。回家——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最深沉的记忆。

2.刺绣工艺

苗族少女们自7、8岁时便开始和母亲学习刺绣,制作女红。到了14、5岁时几乎每个女孩都掌握了纯熟的技艺,而后终其一生刺绣直到手拿不稳针线、眼睛看不清针脚为止。贵州黔东南州施洞镇的 “剖线绣”是苗绣中的极致工艺,刺绣时要把一根正常的丝线均分成8-16根细线再進行刺绣,通常一件上好的绣衣耗时4年以上(图5)。这种精益求精的心态体现了苗族人对刺绣工艺的极致追求。当地女孩在出嫁前要和家人缝制好3-5件绣衣作为嫁妆,这是证明女性具有“贤惠和勤劳”品德的重要资本。


图5:施洞苗族的“剖线绣”是苗绣中的极致工艺

针如笔,线如墨,苗族这个没有文字的民族把他们的历史用丰富的纹饰语言绣在了衣服上。祖先神灵、史诗古歌、神话传说以及先人的迁徙之路都变成了苗族女性身上的一个个精美的图案。每逢重大节日庆典便是苗族女性展现自己的时刻,她们有太丰富的精神世界需要表达,而一身华丽的盛装胜过千言万语,这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使这些古老的苗绣具有不可复制的特质(图6)。


图6:身着盛装的台江苗寨妇女欢庆苗年

3.银饰工艺

苗族的祖先们是最早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的古老氏族,所以苗族人承传了制作精美银饰的手工艺。苗族女性尤其喜爱佩戴多种银饰,她们认为银子是可以避邪的神物,家里银饰越多,和幸福也就越多。因此从苗族女孩一出生,父母就开始为她攒银子制作银饰,直到出嫁那天,新娘子全身佩戴几十斤重的银饰出嫁,那是证明自己生存地位的象征。此外,不同的银饰还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贵州雷山地区苗族女性的“大牛角”头冠代表着对祖先蚩尤的怀念;黄平地区苗族女性的“朱雀冠”对应天上的四象之一朱雀;革一地区的银衣则嵌满太阳、神龙、凤凰、大象、莲花等吉祥图案的银片。这样一件嵌满银饰的盛装在少数民族眼中是与祖先同在的神衣,他们认为祖先就是来自天上的神灵,所以下手的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在神灵的注视下完成的,那里面富含了整个民族的宇宙观、以及对天地、自然和生命的认识。(图7)


图7:贵州省黄平谷陇县,头顶朱雀银冠、身穿银衣的苗族妇女儿童参加传统节日芦笙会

4.背扇工艺

在少数民族眼中,背扇不仅仅是母亲背着婴儿的工具,还是母亲连接孩子生命的纽带,是护佑孩子成长的护身符,更是神灵的化身。少数民族的女性,无论贫富贵贱,对她们后代的繁荣昌盛都怀有无限美好的期盼,因此她们从姑娘时就开始一针一线精心缝制着充满情感的背扇。苗族人制作背扇时极为慎重,一般要在农闲时选一个安静的环境,避开闲杂人员静心的缝制。如果遇到春播季节青蛙开叫就必须停工,否则将来生下的娃娃爱哭不好带。许多少数民族对背扇的使用有严格的规矩,在日常生活、节日庆典和走亲访友时要使用不同的背扇。像贵州省镇宁县布依族的织锦背扇,平常不能随便使用,按照布依族的规矩,只有在人生命的两头——幼童时期和死亡时才用。当吃满月酒时,家人会用准备好的背扇把婴儿背出来与亲友见面,并接受祝福。从这一天起这件背扇就是孩子的保护神,一直妥善保存直到生命的结束(图8)。


图8:贵州省镇宁县布依族的织锦背扇

背扇上的图案有着深刻的内涵,它们是连接宇宙和神灵的纽带,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神性思维和古老宇宙观。毛南族的背扇上绣有古老的洛书符和八卦,用以保佑孩子平安(图9);布依族背扇上连续的万字符代表着生命永恒和吉祥连绵不断(图10);水族背扇上的蝴蝶和代表生命初始状态的“混沌花” 是护佑族人的生命之神(图11);侗族背扇上的十个太阳是远古十日齐出的神话记忆(图12);壮族背扇上盛开的莲花象征着圣洁的品德(图13)。


图9:毛南族的背扇“扇心”


图10:布依族的背扇


图11:水族的背扇


图12:侗族的背扇


图13:壮族的背扇

还有些民族用精湛的手工艺在背扇上记录了当地的风俗,比如下图这件广西环江地区毛南族在祭祀大典中使用的背扇,在只有25厘米见方的丝绸上绣出108个人物,表现了毛南族的“肥套”还愿活动,描绘了人们祭祀天地祖先的整个过程,可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图14)。

图14:广西环江地区毛南族背扇的“扇心”

5.印染工艺

少数民族的染色工艺遵循自然之道,染料取自植物,表现的是白、青、黑、赤、黄五色,对应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苗族一百多个支系,以颜色区分又分为白苗、青苗、黑苗、红苗和花苗;彝族以颜色区分,分为黑彝、白彝和红彝,自然之色转换为传统的观念和制度,这是“天文和人文”的对应,是古人传统的宇宙观。玄色和青色是少数民族特有的颜色。什么是玄色呢?“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色是指宇宙之初天地闲鸿蒙状态的颜色,是一种特殊的黑色。在《说文》中解释为“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在古代玄色是代表尊贵身份的高级颜色,其染色工艺极为复杂繁琐,在中原地区久已失传,而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苗族仍然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染色工艺。一匹上好的玄色布料首先需要熟练的织工用手工织出极为细密紧实的平纹或斗纹棉布,再用复杂的染色工艺经过两个月不停歇的反复染色方可制成一匹上等的玄色布料。经过这种工艺制作的布料挺阔而又平整,黑中透红,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散发出阵阵的植物清香,显得高贵而古朴。当玄色布料完成后,苗族妇女们首先用布料制成中国传统的“右襟”式制衣,再用精湛的“剖线绣”工艺在丝绸上耗时4年進行刺绣,最后再将这些绣片拼接在玄色衣服上,这样一件可以传承几代人的盛装才最终完成。(图15)


图15:古老的颜色——“玄色”

青色也是少数民族喜爱的颜色,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青色的独到之处。用菘蓝、蓼蓝、马蓝、板蓝根等中草药制成青色的靛蓝染料,不仅气味芳香,而且还具有防虫驱邪的功能。很多少数民族女性都喜欢在棉布上用融化的蜡液绘制出丰富的图案和纹饰,再用靛蓝染布,显得古朴而典雅(图16)。


图16:贵州贵定地区的苗族蜡染头帕

6.编织工艺

为家人制作衣物是每一位少数民族女性的基本职责之一,所以她们的嫁妆中必然有台织布机。人类使用织布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在浙江河姆渡和良渚等史前遗址中都出土了踞织机的零部件,海南的黎族女性至今仍然使用着这种最古老的踞织机進行编织(图17)。除此以外,少数民族女性还保留了踏板提综织机、提花织机、竹笼机、丁桥织机、侗锦机等几十种古老织机的编织工艺,这些精美的织锦都展现了文明的璀璨光芒(图18)。


图17:海南的黎族女性至今仍然使用最古老的踞织机進行编织


图18:广西毛南族满“卍”字底纹的朱雀真丝织锦

时至今日,当您走進西南地区的村落时仍然可以看到当地妇女家家织布的情景,我们发现这些在当地看似平凡的日常行为,背后其实蕴藏着传统文化的伟大智慧。这不禁引起我们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人类应该有的文明?古人对此有着精审的认识: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周易.蕡.彖》)

刚柔交错即阴阳运转,这种变化的规律形成时间和空间的系统。而人们面对天象的变化,反而需要保持思想和道德的相对不变。其表现为恒守不变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把传统的人文制度和思想道德观念传承下去,人类的文明才能长久。“文明以止”是在告示人们:文明的发展不是建立在人类技术進步的基础上的,物质的过度追求,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的开发反而是导致人类文明衰败的原因。因此人类的文明应该是重精神而轻物质的,这也许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风云变幻中能传承至今的原因吧。

大师在讲法中说:“在高层次上就是这样看的,你觉的往前進,实际上是往后退。人类觉的在发展科学在進步,其实也只不过是按着宇宙规律在走。八仙中张果老倒骑驴,很少人知道他为什么倒骑驴。他发现往前走就是后退,他就掉过来骑。”(《转法轮》第三讲)

文字在漫长的岁月中也许会遗失,家园也许会迁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服饰就像一本无字天书,用图案和符号记载了那些被封尘的历史和神话。他们怀着古老的信仰,坚信神的存在,用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当代社会中延续着远古的智慧。

结语

本系列文章立足于“民族”的基点,简要回顾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万祖归宗”,中华文明其实是由炎黄子孙分化出的多个民族历经各朝代所共同演绎而成的,在这五千年的民族发展过程中,神所铺陈的一切文化都是为今天大法的洪传而奠定的,我们看到的少数民族所传承的文化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其神性思维、古老宇宙观和精神内涵都和佛、道、神是相连的,只不过中共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断的破坏传统文化和篡改真实历史,为了达到独裁专制的目地,刻意制造出其他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在一场场蓄意制造的冲突中,不断去除各民族神传文化的精神特质和内涵,这种“假、恶、斗”的党文化最终将使国家分裂直至崩溃。近年来中共又加速了对物质资源的开发和掠夺,在名利的刺激下,整个社会物欲横流,传统的生活方式被抛弃,因此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传统文化”在中国成了一个形式上的空壳,背后的精神内涵和道德体系荡然无存。同时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生态和人文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尽管如此,在一些偏远地区我们仍然可以找到传统文化的踪迹,那里人们怀着对祖先神灵的信仰,维系着天、地、人之间的平衡关系,虽然生活简朴但仍然精神富足,这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些少数民族背负着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一代代传颂着来自远古的史诗,传承着神所给予的手工技艺,他们的存在应证了史前文明的意义,这是对无神论和進化论最有力的抨击,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史前文明的活化石”。

(全文结束)


from 气功

2020年7月7日星期二

矮门进高人

文:高洁
来源:

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学院校,它除了建筑悠久、培养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之外,还有一个与其它佛学院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只有1.5米高的小门,每一个要想过去,必须低头弯腰。这个小门令在孟买佛学院就读的学子们受益无穷。

孟买佛学院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课是:教师们引导学生到这个小门旁,让他们每个人都进出一次,体会其中的内涵。正是有了这个“ 矮门进”这一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使来此学习佛学的学子们深刻的感受到,只有低下高昂的头,放下身段,谦逊、谦恭的学习,为人处事,才能在佛学上有所得。

我的爷爷是个泥水匠,给别人盖了一辈子房,晚年时想给家里盖一所房,却给发生了争执。父亲想用土垫高院子,不让院子聚水,方便水很快排出去;门楼要高大气派,人出入抬头挺胸等。爷爷想按照传统方式,院子要低洼,便于聚水聚财;门楼要方正、低矮;房子样式保持传统风格等。最后房子按照爷爷的想法盖好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门楼,方正低矮,1.5米高,每一个进出的成年人都要低头弯腰。当时我也觉的父亲的想法是对的。

等到我走向社会后,有点传统文化常识后,才明白爷爷的做法是对的。人仅仅能明白一点传统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形式上的约束。低矮的门楼何尝不是对人的提醒与启示呢?做人要方正、谦卑,也只有这样的矮门才能成就出高人。

这个矮门楼在九十年代被父亲拆除了,换成了高大宽阔的气派门楼,然而人的心胸却越来越狭隘,眼光短浅,在利益面前一点也不放,甚至为了钱权可以不顾一切。高门楼成就的却是一批矮了道德一大截的现代人,正所谓“矮门进高人,高门进矮人”。

原文链接:矮门进高人 - 传统文化

from 气功

2020年7月6日星期一

古代金言赠当今:古训数则(之三)

文: 整理
来源:

【古训1】推贤让能,庶官乃和。(《•周官》)
【今译】推荐有才有德的人,并把职位让给他们,这样一来,各级就会和谐一致。

【古训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系辞下》)
【今译】德行不厚,但地位却很高;智力低下,却谋划(军国)大事;能力小,却担当大任。这是很少不遭受灾祸的。

【古训3】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周易•系辞下》)
【今译】君子处在平安的地位,但不要忘记有倾危的可能;政权牢固,但不要忘记有灭亡、丧失的可能;国家虽得到治理,但不要忘记有出现祸乱的可能。这样做了,不仅可以个人安全,而且国家也能保得住。

【古训4】举人之周也,与人之一也。(《左传•文公三年》)
【今译】提拔就要对他作全面的考虑,任用一个人就要对他一心一意(不乱猜疑)。

【古训5】使能,国之利也。(《左传•文公六年》)
【今译】使用有才能的人,对国家是有好处的。(使用“听话”的人,只是对自己暂时有益而已)

【古训6】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民也。(《左传•文公十三年》)
【今译】上天创造出百姓,还为他们树立君主,是让国君来给百姓谋利益的。

【古训7】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左传•襄公十四年》)
【今译】上天非常爱护百姓,难道会允许国君一人,在百姓的头上为所欲为,放纵他的邪恶,而丢弃天地抚育百姓的本意?一定是不会这样的啊!

【古训8】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左传•昭公四年》)
【今译】只要有利于国家,死生都不管它,置之度外。(这才是国君的良知、良能!)

【古训9】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左传•隐公四年》)
【今译】只听说用德行来安定老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来安定老百姓的。

【古训10】凭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左传•隐公四年》)
【今译】依仗武力而没有民众的支持,暴虐残忍而没有人亲近。民众背叛,亲人远离(妻子儿女都离他远去),这种国君不通人性,无济于世,只有

【古训11】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左传•隐公五年》)
【今译】急速的施行使国家混乱的政治措施,这是使国家败亡的原因。

【古训1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今译】亲近,与邻国良好的相处,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东西。

【古训13】政以治民。刑以正邪。(《左传•隐公十一年》)
【今译】政策是用来管理老百姓的。刑法是用来纠正邪恶的。
(不能用刑法、苛政,来镇压百姓)

【古训14】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彰也。(《左传•桓公二年》)
【今译】国家的衰败,是由于的邪恶;官吏没有德行,专宠、贿赂就会公开盛行。

【古训15】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左传•庄公十一年》)
【今译】夏禹和商汤这些贤明的君王经常检讨、责备自己,因此他们的国家很快便兴旺、发达;夏桀、商纣这些暴君,经常怪罪、责备别人,因此他们十分迅速地灭亡了。

【古训16】难不已,将自毙。(《左传•闵公元年》)
【今译】经常的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没完没了的乱折腾),这样的国君必将自取灭亡。

【古训17】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今译】讲信义,这是国家的宝贝。人民是靠它(国君讲信义)来得到庇护保障的啊!

【古训18】违民,欲犹多,民何安焉?(《左传•宣公十二年》)
【今译】违背老百姓的愿望,国君私欲又很多,老百姓怎么能平安地生活?

【古训19】举不失德,赏不失劳。(《左传•宣公十三年》)
【今译】选拔人才,不要有德行的人;赏赐功臣,不要遗忘曾经出过大力的人。

【古训20】(官员)背施,幸灾,民所怨也。(《左传•僖公十四年》)
【今译】(官员)背弃所受过的恩惠(受人民养育、拥待、支持、帮扶),又幸灾乐祸,这种官吏是百姓所怨恨的人!

【古训21】 无信,患作;失援,必毙。(《左传•僖公十四年》)
【今译】没有信义,祸患就会发生;失去援助,必定要灭亡。

【古训22】恃才与众等,亡之道也。(《左传•宣公十五年》)
【今译】依仗个人的才能和依附自己的人多(而不顾仁义和别的一切),这是走向亡国的路。


from 气功

2020年7月5日星期日

历史故事:染瘟疫命危听佛法,瘟疫、痼疾皆痊愈

文:明古
来源:正见网

宋代抚州宜黄(今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有个人名叫邹智明,他家很富有。有一次他突然患了瘟疫,已经病到“昏昏不知人”的程度,就是连家人都不认识了,大脑都病糊涂了,病情到这一步已经很重很危险了。病中某日,他稍稍清醒了一点能认人了,便赶快让他的妻子把师叔请来。他所说的“师叔”是指他的一位出家当和尚的族叔,其人正在临江寺当住持。

这位当和尚的族叔来了吩咐道“可于房内铺设佛像,而即床前诵经”。妻子赶紧照办,挂好了佛像,布置妥当。师叔便开始诵佛经,诵完两卷,就先出去吃饭了。这时邹智明在昏沉中看见在挂佛像的地方,出现了一只孔雀形象的神鸟正在用尾巴驱逐导致他得瘟疫的疠鬼。按佛经所说,佛国世界里有孔雀形象的神鸟。师叔吃完饭后,过来接着把经书念完了。到了当天快黄昏的时候,邹智明又看见一个疠鬼过来对他说:我们敬重,按佛的命令现在就要走了,不再让你继续得瘟疫了,但我们发现你头上还有钉子未拔,如果你能多烧些纸钱给我,我就帮你把钉子拔掉。

邹智明立刻让仆人买了纸钱,就在院中焚烧了。这时他又看见一些奇形怪状的疠鬼,大约有十多个,正欢喜的跳舞并感谢他烧过来的纸钱。接着,刚才跟他说话的疠鬼径直过来走上床,把他头上的钉子拔走后,他们就离开了。走时那疠鬼还说:我明天去县城集市里的曾打银家去行病。“曾打银”看称呼应该是位银匠。邹智明过去还有头疼病,发作起来就痛苦的不行,这次顿时觉的头部轻松了,到第二天早上,一切瘟疫症状都彻底消失了,可以下床走路了。为了验证昏沉中接触到疠鬼的景象,究竟是幻觉还是真实。邹智明走到集市曾姓银匠家去扣门打探,果然,曾家对他说:不知怎的今天突然全得了伤寒病。

这个历史记载告诉我们:疾病在另外空间中都是有原因,有体现的,瘟疫更是由的生命导致的。过去中国也一直认为:另外空间是分层次的,瘟疫是由高层次上的瘟神掌管,并指挥低层次上的瘟鬼来具体实施的。瘟鬼也有疫鬼、疠鬼等其它称呼。人真心的相信、敬重佛法,就可以使导致人得瘟疫的生命离开,瘟疫就会好。记载中邹智明在生命垂危中,能想到请僧人为他念经,说明他至少在那时动了敬信佛法的一念。这一念就挽救了他,甚至使他有机会治好了多年的头疼。

鉴古可明今,面对肆掠的瘟疫,我们该怎么办?当今佛教早已走入了末法时期,也就是只有表面的宗教形式在,可其中的佛法内涵已经没有了,宗教中的正神已经把法力都撤走了。这个世界就没有佛法了吗?不是的。佛法慈悲,当前洪传全世界的就是以气功的形式,传出的挽救世界、挽救众生、挽心的伟大佛法,又叫法轮。大家只要牢记“好”,真心相信并敬心诚意的念诵“”,就能使你得到大法法力的保护,一切瘟疫都会避开你。这是当今真正防治瘟疫的灵丹妙药。当初在武汉瘟疫大爆发时,有的人感染了瘟疫,医院都爆满住不進去,即使住進去也没有特效药,又情况危急,这时他们相信了法轮功弟子们讲的话,开始念“法轮大法好”,很快症状就缓解并最后消失了,身体也康复了。这一切神迹都说明法轮大法是真正度人、救人的正法。愿全世界所有善良人都能来念诵“法轮大法好”。

资料来源:《

原文:抚州宜黄人邹智明,家饶于财,暴得疠疾,昏昏不知人。一日少间,语其妻,使请师叔。师叔者,其族叔也,为僧,住持临江寺,能诵《孔雀明王经》,至则曰:“可于房内铺设佛像,而即床前诵经。”妻如其戒。僧诵两卷毕,出就饭。智明望见挂像处,一孔雀以尾逐疠鬼。僧竟经读疏去,日将暮,一小鬼来告曰:“我辈佩佛敕,行当去此,但公头上有钉未拔,愿多烧冥钱与我,便相为除之。”于是呼干仆饶山散买楮币,聚焚于庭,诸鬼竒形异状以十数,舞谢欢喜。其先告者径登床拔钉而去,且言曰:“我明日往县市曽打银家行病矣。”先是智明最苦头极痛,登时豁然如失,平旦即能起。欲验其事,走介扣曽匠家,果云忽害伤寒。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