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星期六

名医重医道 救人展奇功

文/洪熙

的根本,《黄帝内经》开篇讲到的其实是如何顺应“道”。中医的传承顺序是上帝-先师-岐伯-。“上帝”是天上的最高主宰。中国道教信仰的“上帝”,祭祀的是“玄天上帝”。因为,中医的根源于天道,自然会涉及到神和道,自然是名正言顺的神传医学。那些保持传统医道的人,因为能参透天地人之间的道理,所以会出现一些人们想像不到的奇特能力。

中国古代有不少神医,比如华佗、扁鹊、等等,他们的医术不仅高超,而且还伴有功能,能够透过表层,看到身体内部发生疾病的原因。这些神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修道向道之心。在元朝时也有一位神医,除了能治病,还有呼风唤雨的力量。

短短银针 济人展

元朝时,安徽宣州的一位神医名叫。他擅长针灸,能够解决许多疑难杂症。他用针很巧,往往只需要扎上几针,便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徐文中平日行医,对金钱十分淡泊,对做官也不太感兴趣。一次,他到吴郡游历,吴郡的一个大户人家有人患有风湿病,躺在床上苦不堪言。这家人听说徐文中路过吴郡,便请他去治疗。徐文中没有开药方,只是在患者的腿上扎了几针,病人就从床上坐了起来,转眼就可以下地走动了。

当时,镇南王王妃生病卧床,坐不起来。王府里的御医都不能治好。镇南王听说徐文中医术高超,就马上派人驰快马跑到吴郡去请他。

徐文中到王府后,镇南王以礼相待。徐文中诊视王妃的病症后,只从一盒子里取出几根银针,他按住王妃的合谷、曲池两个穴位,随即将银针一点点的扎进去,王妃的神经处于麻痹状态,一点儿都没有感觉到疼痛。

过了一会儿,他请王妃抬起手脚,活动一下,看看效果。王妃不敢相信这么快就能好,推辞说不能。徐文中对她说:“针气已经运行了,您抬抬手活动一下。”王妃就试着把手举了一下,很轻松的就抬起来了。徐文中又让她抬脚试一试,她也很轻松的就把脚抬起来了。

自从王妃生病以来,一直卧床,手脚都不利索。就这么几下,王妃的病就好的差不多了。镇南王在一旁凝神屏息静静地看着,亲眼看到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王妃的手脚就能活动了。镇南王非常高兴。第二天,王妃就已经坐起来了。因为这件事,徐文中的名声震动了整个广陵,人们都以为扁鹊在世,又复活了。

呼风唤雨解旱情

经过上次为王妃诊治后,镇南王很信赖徐文中,觉得他是难得一见的高人,所以平常遇到什么解不开的事,他都愿意找徐文中说一说。广陵一带久旱不雨,镇南王请来方士祈雨,却都无济于事。眼看着旱情日愈严重,镇南王异常忧心。

徐文中听到镇南王正为此事忧愁,于是对他说:“您怎么不早说?不就是想要一场大雨吗?那就请大王允许我使用法术求雨。”说着,又诙谐地问了一句:“您是要先响雷后下雨,还是先下雨后响雷?”镇南王只知道徐文中看病一流,可从来没有听人说过,他还会什么法术。于是,他也幽默地说了一句:“当然是先下雨后响雷!”

徐文中说了一声“好”,就走出屋子,他朝西北方向举起衣袖一挥!倾刻间,天空乌云迅速弥漫,晴朗的天马上沉下来,刹时但见大雨倾盆,犹如倾覆一般。待大雨下得差不多,基本把整个广陵全都浇透后,徐文中才收起了法术。雨过天晴,真的还能听到隆隆的雷声。

谁也没有料到,四处行医,为人治病的徐文中还有呼风唤雨的能力。镇南王数次目睹神迹,再也不敢把他当做凡人相待。

名医却难出高徒

徐文中一生行医,辗转了很多地方,也教授了很多的弟子,但他们的医术却一直徘徊不前,鲜少有谁能像他一样拥有精湛的技艺。对此,徐文中说:“我传授的弟子不少,但是为什么他们的医术不如我的灵验呢?不是因为我私藏着秘诀不教给他们,而是很多人只注重利益而忽视了道义。我游方行医已经四十多年了,治好的病人我自己都数不过来,但我却从来没有要求有人回报我。我只是尽自己的所能实施医术罢了。”


from 气功

天涯寻法:蓬莱海市

文:石方行 来源:正见网

说起山东的,人们第一反应就会觉得这里是仙境,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地方,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寻仙访道之地和八仙过海之所在,更是以海市蜃楼而闻名的地方。

现今受现代科学影响,人们来到蓬莱的时候,看着海边的美景心旷神怡,即便真的看到了海市蜃楼(特指那种不是我们这个空间显像出来的,是人们在人间找不到“参照物”的那种),只是觉得难得与惊异,不再有神圣的感觉。古代的正史,如《史记》中记载的神仙事情,人们也就当作了传说,莞尔一笑过之,不再真的相信。

其实古代的人所看到的与现代人所看到的事情是有一个空间差异的。也就是说在道德普遍很高尚的时期,人们最起码会看到比人更有些能力的生命(或者叫做神),而且神也经常在人们面前显现出来,这在古代文献记录中是很多的;而现代人完全受现代科学和的封闭,所见到的都是最为表面这层空间,而且神看到人都不相信神,甚至经常做着亵渎神灵的事情,那么神也就越来越少的显现了。

其实海市蜃楼这个现象令很多人迷惑不解,如果说能够把表面空间有的人物、房屋、山脉等等都倒映在半空中,这可以用是一种“光学现象”解释的通。若是这个表面空间没有的风景和人物出现在半空中,那用光学中的任何一种说法(反射、折射、全反射等)都解释不通了。在海洋中出现的幽灵船、幽灵岛现象也是如此。

很多人就把这个现象称作“神秘现象”。其实在创始人李洪志大师的著作《法轮大法 瑞士法会讲法》中对此有明确解释。

我们看看蓬莱所处的位置,正好是黄海与渤海交界之地,蓬莱与辽宁大连旅顺口区老铁山连线正好是黄渤海的分界线。表面上是两个大海的分界线,而实质上是两位海龙王不同辖地的分界。两种海水在分界线处颜色分明,不相混淆,堪称奇观。

蓬莱作为上天安排的另外空间景象显现的一扇门户,自然会被人记录在书(《山海经》等)中,而且会被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实践,彰显后世。后来人如果慕名而来,到这里寻访神仙,如果有缘者自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本文要说的寻法故事就发生在蓬莱。

北宋时期,慕容飘雪和上官鸿鹄,分别来自西南和西北,她们个性比较像,都有很好的武艺和男孩子那般勇毅与豪爽。长大了,父母、亲戚给她们介绍对像,她们都觉得不满意,觉得最好能在中土找个相中的。于是她们二人不约而同来到了东京汴梁城(开封府),并在一个酒馆中相遇。慕容飘雪那种洒脱和上官鸿鹄那开阔的胸襟让两人顿觉相见恨晚,又聊到出来游走的初衷,更是觉得志趣相投。她俩都是豪爽之人,再加上穿着打扮都是外族人的形像,很是惹人注意。当时有个当差的正好也在这里吃酒,听她们的谈话觉得两个女孩很有个性,于是回去找府尹商量,看能否帮她们物色个对像。当时的开封府府尹正好是包拯。

包拯,可以说在中土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是清官的化身。以铁面无私而著称。其实真实的包拯不但是清官,而且是位很热心的人,他有一个很要好的道人。此人很有能力。民间传说包拯有个“阴阳枕”,白天可以断人间的官司,晚上可以断阴间的官司。这个事情其实说明包公拥有不一般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其实就来自于那位道人。其实包公身边的公孙先生也不是一般的人。这方面暂且就说这些。

当那位官差把在酒馆遇到的事情对包公说了。包公一听心肠就开始“热”起来了,正好此时那位道人也在。包公说:“想我大宋,海外藩国(不说明某国,是为了避免该国人们产生民族主义情绪。这在中国的正史中是有明确记录的。粗通文史的人都会知晓。)的女人都曾远道而来找中土之人借种,而今西南夷(用到是西汉王朝的说法)和西域之女又来中土寻郎君,可想我大宋……”话还未说完,那位道人就截住包公的话茬:“不是大宋有德那么简单,将来这方土地还得经过血与火的洗刷(指的是‘靖康之耻’)其实这些人现在不远千里都愿意往中土跑,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将来这里要有一件震撼的大事发生。”包公想想说:“我记得有一次在去阴曹地府办事,当时阎王就曾对我说过:别看现在这些小鬼们比较忙活,在将来有一阶段小鬼会稍事休息一下,然后更忙了。当时我就问阎王为什么?阎王说,如果将来有谁来人间传让众生真正得救的大法,那得法的那些人,即便是在历史上做过什么坏事,小鬼们也惩罚不了他们了。如果出现当政的人迫害这些佛法的人,那他们自然会下地狱,不但如此,那些随从的,跟随迫害佛法的人跑的,也都会落到如此下场。所以我(阎王)才对小鬼们说,到时候该休息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休息,休息好了,该干活就要多干活。

当时我没觉得太吃惊,因为我其实也能知道一些关于自己的事情,但你这样一说要出现震惊宇宙的的事情,我看问题就显得更大了。”道人神秘的一笑,岔开话题说:“大人,我看应该找来个女道友出去看看她们吧。”包公同意了。道人开始用咒语唤来一位女道人,对女道人说:“目前有两位外族女孩与你有宿世因缘,你去看看她们吧。”女道人说:“那好吧。”

慕容飘雪和上官鸿鹄吃完酒之后,就一同回到客栈。刚要休息,女道人敲门進屋。她俩开始觉得奇怪,怎么会遇到女道人?!女道人也不客气,進来之后找个凳子坐下来,就问她们俩:“听说你们不远千里万里到这里为了找如意郎君,你们能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吗?难道在当地找不到如意的?”慕容飘雪和上官鸿鹄再豪爽,但她们都是女孩子,听了女道人的话,不免满脸通红,慕容飘雪小声的说:“听说这里的男人好,不像我们那里的男人比较粗野。”上官鸿鹄压低了声音说:“听说这里的男人认识字多,会写上好的诗词歌赋。”听了她俩这番话,女道人笑得都有些岔气了。笑过之后随之收起了笑脸,严肃的对她们说:“如果你们相信我的话,今生你们与好男人无缘!所以你们赶快打消来中土找好男人的想法!”她俩一听还不服气,甚至完全抛开了女孩的娇羞的心态:“怎么会与好男人无缘?中土这么大,论我们的美貌和技能,难道就没有一个好男人相中我们?”女道人看她们有些着急了就慢慢的说:“好男人是有,可是都驾驭不了你们,所以你们也别试着去‘害’那些好男人,他们还给中土别的女子留着哪!”这话让她俩更不解了。女见状安慰她俩:“其实我是说你俩今生有更好的安排。别看表面上你们因为要找个好对像而来中土,可是阴差阳错,你们要遇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俩一听,来了兴趣了,于是让女道人说下去。“明天你们如果愿意的话,就跟我一起去蓬莱,到那里看看说不定会遇到什么事情。你们先休息一夜,明早跟我动身去蓬莱。”说完女道人不等她们回答就离开了。

第二天她们跟女道人一起启程去蓬莱。她们经过河南省的濮阳,经山东北部的石谷、聊城、高唐、德州、滨州、昌邑、栖霞最后到达蓬莱。上官鸿鹄问女道人:“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女道人说:“这一路上与我们曾经有缘的人很多。而目前走别的路线,也许距离比较近,但是就遇不到这么多的有缘的人。这些都是将来对我们很有意义的人。所以缘份一定要在此时连上。”这些我们都不必细说。一路上女道人从的角度跟她们说了人生的意义和一些道家修炼故事。她们对人生和修炼有了更深的认识。

咱们长话短说,这一天她们终于来到了蓬莱,正巧赶上下雨,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天上有一道美丽的彩虹。本来这条彩虹很“正常”的悬挂在天边,可是女道人口中开始念咒,彩虹忽而变做一条龙、忽而变做一只凤凰,甚至变做一只大雁,忽上忽下的飞舞着,这下子让她俩和周围的人看得目瞪口呆。过了半天大家才回过神来,再找女道人却找不到了,女道人早已带着她俩躲進一个偏僻的小屋里去了。進到小屋内,女道人说:“我就是想让你们看看生命还可以更好的活着,这比找个如意郎君可有意思多了。”她俩此时找对像的想法都很淡、很淡了,听女道人这样调侃她们,都不好意思起来。

在这里女道人教她们打坐修行。把一些道家的东西传授给她们,因为她们根基很好,领悟的也很快,经过大约半年的时间一些基础的东西已经铺垫的差不多了。有一天女道人对她俩说:“现在我带你们见见世面去吧。”她俩不解,觉得我们从那很远的地方来中土和从东京汴梁来到这里,这些不都是见世面的表现吗?还要见怎样的世面哪?”女道人看出她们的狐疑,但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在前面走,她俩充满了好奇也随后跟着。当走到蓬莱海边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当时世间没有的景致——海市蜃楼,女道人语气急促:“快跟我来!”她俩一听,紧跟着女道人的脚步,一下子飞也似的進到了另外的时空形式当中,(这也是女道人教给她们道家修炼方法的原因,那里完全用平常人的身体结构是去不了的,必须得具备一定的修炼素质。)在这里她俩看什么都非常的新奇,因为那里的东西没有一样她们见过。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东西还能与她们沟通上。这样她们在女道人的带领下来到一个亭子里坐了下来。在这里女道人还是念动咒语,这个亭子自己慢慢的起空,慢慢的飞了起来,让她俩好好领略一下这里的山川地貌与风土神采。那真是:

仙气十足神光显
山川大河尽收揽
祥云四海飘无尽
天女婀娜仙姿展……

用人间的词汇是无法描绘出那里的美妙和神圣。(这里空间层次并不高,但已经比人间的一切美好的多得多了。)

正在她们尽情的包揽仙界神韵之时,从天上飘过来一位道家的神仙和一位佛家的神仙,道家的神仙长得有一点像我们所见过的寿星模样,但不是寿星,而是另外一位神;佛家的神长得很慈悲,耳垂很大。

首先道家的那位神开口说:“慕容飘雪,你知道你们为什么能来到这里吗?”她们两位一见立即上前施礼,聆听神的教诲。那位道家的神继续说:“拿你来说,你从前负责比现在美好无数倍的天体宇宙,在那层宇宙之内,你是展现佛法为那层生命开创的多姿多彩为特点的。所以在你所在境界中,不用太多变化,本身就十分的丰富。在漫长的岁月中你和那一层次的众生快乐的在一起。接下来你和上官鸿鹄所遇到的问题有点类似,这里就先不说了。至于说你们也是因为机缘所致才来到了这里。”说着那位道人拿出一只玉镯,接着说:“慕容飘雪,你将与玉有缘,只是这份缘你们在不同空间与人间的历史中会经常遇到,但在主佛传大法的最后阶段中,你们会再次相遇,但能怎么把握就看你自己了。”说完这些,也不管慕容飘雪听明白与否,这位道人转向那位佛家的神:“你说说上官鸿鹄的事情吧。”那位佛家的神没有用口说,而是用他的神通(佛家大手印的形式展现):“上官鸿鹄所在的是一个无比高的境界,她在那里负责在事关那层宇宙天体的纯净程度和法理展现的重大问题。有一次,她发现有一位形状的生命出现了偏移和败坏,这一下子让她很吃惊,这种吃惊就如同女人第一次看到自己长了一根白发一般,非常的震惊,觉得这种兆头是非常可怕的。她就极力的清除这种变异。当时这些清理完毕了,众生也松了一口气。可是不久这个境界中又出现了变异,而且更多、更大,她就不断的归正和清理,好一阶段,但以后的变异和败坏更大,她也越来越发现自己真的是力不从心,但见到众神众生出现败坏,她又本能的清理,但效果是越来越弱,此时她的心情正如法轮大法创始人大师在《洪吟五》“归”中说的:“满天神佛束手望绝泪”。此时她真切的体会到神的“绝望”是一种什么心情!要知道觉得自己在这个境界中曾经无所不能,可是现在又都什么都做不了,那种巨大的落差足以让神自毁!就在她无奈踌躇之际,从天外飘来几缕清音,接着数朵祥云从天而降,慈悲的主佛降临到那个境界之中,天乐齐鸣,各种天女散出多种美妙的花朵,她自然带着广大的众神一起下拜,主佛慈悲的说:因为你的慈悲感动了上天,我也恰好经过这里,宇宙都发生了变异了,所以你们原本很有神通的神都神不起来了。这一切都要彻底的改变和扭转。你们可以随我一起下走,最后在人间你们到洪传大法的时候当我的弟子,我会在人间彻底扭转这一切(以人间为基础连带着整个宇宙的因素),但你们可要想好,下走意味着迷,不断的迷住本性,更加神不起来了。有可能在迷中做坏了坏事,也许因为如此永远的都回不来了。

她一想在这里也解决不了这层众生和宇宙的问题,那还不如随着主佛下走,最起码还有机会。即便是在真的在无名的迷中做了什么,甚至永远也无法回来了,但那种概率(这是现代的词,就说这个意思)不会很大,得度的机会还是有的。而且自己毕竟在这个层次中遇到主佛,那就凭这份机缘,自己在下走和人间得度的机会就会很大。因为神都明白机缘不是简单的,一种机缘一旦形成,那种神的力量自然就会加载在其中,会发挥很大作用的。这个就如同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说月下老人给一对(在人间的)男女的脚上拴上红线一般,无论两个人的阶层、年龄和距离有着怎样的不同,最终都会在一起的。在天上与主佛相遇机缘的力量,要远比这种姻缘要大的不知道有多少倍……总而言之,她是带着对主佛无比纯净的正信下来,在下面的层次也遇到很多的神(注:其中的一位神今生成了她的丈夫。)当然在下走过程中也有神因为干了大坏事而被销毁的现象存在。

在下面的层次,她也遇到很多屈辱和痛苦的事情,有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坏事。但因为她心怀对主佛无比的正信,主佛都帮她把所造下的不好的物质因素去掉。她也更加坚定的追随主佛……

当上官鸿鹄看到这一幕,早已是泪流满面;慕容飘雪也不例外。当她俩回头再找这一道一佛的时候,他们早已隐去了。她俩回头望女道人,上官鸿鹄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能来到这里并能知道这些过去的事情?难道都是因为当初我们跟主佛亲自结过缘吗?主佛才安排其他的神在某个时间点和某个时空中找到我们?”

不等女道人回答,慕容飘雪接着问:“那些都是我们过去的事情,今朝和以后的事情是怎样的呢?”女道人一笑:“看完这些你们还想今生在中土找个好男人吗?”她俩都摇头。女道人说:“你们都是悟性很好的人,主佛为了安排与之结缘的生命在将来传大法之时能够真正的得法,真是费了很多的心血,也调用了很相当大范围的力量。”看着她俩非常认真的在听,女道人继续说:“其实今生我的那位月老道友没有给你们安排姻缘,就是想让你们清净的修行一生,为将来做个铺垫。将来在主佛真正要传法的时代,你们如果想找对像,你们就去找。”然后回头对上官鸿鹄说:“你到时候要演绎出修炼人对婚姻的真情真爱来!这是你的责任。因为到时候很多修炼人在这方面会做的不是那么完美,你一定要完善这件事,给将来留下恢宏的见证。”回头对慕容飘雪说:“你到时候会出生在殷实的家庭中,也会遇到很多的诱惑,感情方面你自己选,记住一定要选择对你修行有好处的,否则就不要选。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的责任!”女道人说完带着她们到这个境界中吃了一些她们从来没吃过的东西,然后就带她们回到这个时空中来了。

回来之后,上官鸿鹄对女道人说:“那主佛将来在什么时候传大法呢?”女道人一笑:“等到人们都把蓬莱仙境当成故事而不当作真实的存在的时候。换句话说是当执政政者开始大规模的批判神以后、百姓们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不信神的时候。”

最后她俩问女道人:她俩之间她俩与她(女道人)之间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缘呢?女道人神秘的回答:“法缘,以后这些你们自己就知道了,或者你们将来如果有缘等到主佛来人间传大法时再见面的时候自会有人告诉你们。要记得:‘你们再见面时才有人告诉你们,你们那生没有见面之前是不许,也不能说的。’”

后来她俩被女道人带着在黄海的一座海岛中修行,直至那生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女道人与她们俩曾经一起回到开封府,见过包拯和那位道人,她俩都对包拯的热心表示感谢。包拯还在自谦:“我没有给你找到如意郎君,却找来道人引导你们修道,真是……”说完大家一起大笑了起来……

今朝,当中共邪党篡政之后不久开始大规模的批判宗教,严酷打压信仰,后来虽然在经济上开放,但因为没有信仰的支撑,全民一切向钱看,人们普遍的都把历史上对神和神迹的记载当作了传说和故事。甚至把信神当作自己求得发财、求子的手段了。法轮大法在这个时间段洪传于世。大法的传出如同春雨一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人们真正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大法在中传世的短短几年中,学炼人数达到上亿,而且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慕容飘雪出生在西南,家境很好,大学毕业之后属于那种白领阶层,经常在大公司任重要职务,面对着各种诱惑,她都能洁身自好的做好。曾经在中共邪党镇压法轮功以后的第二年,二十五岁的她因为受别人的牵连而被中共邪党非法抓捕过一次,此后一直与父母流离在外,多年以来在证实法中尽自己所能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感情上一直处于慎重选择的范畴。后来遇到一枚玉,和这枚玉成就了一段难得法缘(而非姻缘)。因为彼此都抱着一颗纯净的心,使之这份法缘变得越来越神圣。因为都是无求于对方的什么,在任何时候也依然用正念对待对方,……在此希望她以后做的更好,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与责任。

上官鸿鹄,今生出生在工人家庭,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出众,但因为高考过程中有一科因为休克而发挥失常(零分)而考到一所普通大学,在这里遇到她的真命王子,两人一起演绎了让人荡气回肠的真爱。这种真爱,在现代社会都是少见的。有一次在因修炼法轮大法被非法抓捕后,她跟警察聊起自己幸福的婚姻时,她说:“能够配得上谈真情真爱的只有我们!……”一席话让警察听得都佩服的五体投地,警察甚至说:“回家我得让我老婆好好炼这个功,你们这个功真是太好了。”同时也让受电视宣传(不要家庭、不照顾孩子等等)误解的警察真正明白了修炼人究竟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态对待他人的!她丈夫今生虽然不修,但对大法非常的支持。当然上官鸿鹄今生与丈夫经济条件都十分的优越,她与慕容飘雪都在比较高的阶层中证实着大法的美好与神圣。

这正是:
女孩中土寻伴侣
开封酒馆偶相聚
道人开示明真理
蓬莱仙境奇缘遇


from 气功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文:清风 来源:

“众鸟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般认为的这首《独坐敬亭山》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我近日偶然再次读到此诗却有了另外的感悟。

李白好道,也是一个修炼人,仕途失意后在方面比较精进,也修到了一定的层次。我们知道任何都是有生命的,山也是如此,而天目达到层次是可以和物质沟通的,这首诗的后两句就是讲的李白用功能和敬亭山沟通,他们彼此交流得很愉快,所以才”两不厌”,”看”在这里是交流,沟通,对话的意思。前两句表面上是借写景表达李白的孤独和失落,其实是讲环境的安静,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深度入定,在一个人声嘈杂的环境中一般层次的很难静得下来更不用说入定了。

李白和敬亭山的沟通是超越常人层次的,具体的内容也绝非一般士大夫的功名,这次入定的时间也比较长,带给李白很大和持久的愉悦,所以李白写下此诗作为纪念。


from 气功

揭秘释迦牟尼佛拈花一笑

文:清风 来源:正见网

拈花一笑是佛教的一个典故,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修炼的角度来看是很清楚的,这是无声的思维传感。其实常人有时也讲心领神会,但那只是思维传感在一个极次的表现,只表达一种意思,和这种思维传感根本不能比。佛祖把他所在境界中看到的理的一部分,他所证悟到的东西的一部分,直接传给了迦叶。常人传授什么东西要讲,解释,示范等,很麻烦,而则要简洁的多,那一瞬间传的东西是相当丰富的,当然接受者也必须有很高的层次和一个很恭敬的心态,不然根本接受不了,有些类似于的接收要和电台的发射频率一致。

因为毕竟迦叶的层次不及佛祖,所以佛祖无法将他知道的全部都传给迦叶。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11日星期五

义解三国(9):以书传道 为人解惑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天经地义:天在导  地在演

做人讲“天经地义”,不仅仅指符合天理与人道。《三国演义》其实就在揭示“天经地义”的另一深层内涵:朝代的更替,是天在经营,地在演义。

因此,天经地义,既是道德标准,更体现观。懂天象,顺天意,合人道,才能真正懂得天经地义的内涵,才会明白古人为何讲“尽人事,听天命”“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们因此活得坚定无悔,豁达而坦荡。

经又指经书,有儒家、和佛家的,儒家讲的是做人这层、但是是神传授给人的义理,因此,无论修道修佛还是做人,其道理都来自天授。所以“天经地义”天人合一。

今天讲经济社会,讲经营,其实“经营”二字已经揭示真机,要以“经”这个神传给人的道理,不变的道义,来指导和运营公司企业,才是真正天经地义的经营之道,才能越来越好,越做越顺。以道义救济社会,才是真正的经济社会。这样一来,你就是在经营一种企业的,功德无量,必能获得天助。钱在你的眼中,不再是个人的享受所用,而是属于整个公司以至于社会的,只不过暂时交由自己保管和运营罢了,有多宽广无私的胸怀,就有多高的眼界,多大的公司。但你的心,却只是尽人事,去留成败,会看得十分豁达。这样做人,身虽忙,心却安。

《三国演义》既然站在“天经”的角度,来讲“地义”,就必然要通过天象、预言和各种具体的故事来讲三国历史的实质意义,而不是概括的交代何时何地何人,干了何事,结果是什么,就结束了,作者会让天象与预言成为这部三国戏剧的若隐若现的“导演”,同时展开事件中关键人物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让你觉察到“导演”的存在,同时具体展现古人思考问题的原则与方式,古人在碰到问题时,怎样思考,以什么作为标准来选择进退和处世,都要具体展现出来。这是史书无法做到的部分。

因此,我们看到,作者开笔讲背景时,讲汉末灵帝宦官乱政时,用了一定篇幅,叙述各种不详的天象和灾变,这就是天意的警告,汉朝君臣失德即将覆灭,三国即将开始,人世间出现张角举兵叛乱,关羽和张飞因此遇到政府招募义兵,我们的主人公就出场了,留下了桃园结义的故事。这个故事就要讲男子遇到国难如何思考行动,因此,张飞对刘备说的那句——“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故叹气?”就是他们三人在遇到国家问题时,体现出来的古代男子做人的思考原则:为国出力。这就是古代男子讲的义。读书就是这个目的。就要晓得义理。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个思想就是我们传统义理的传承。古人因此遇事不慌,明明白白,在生死与取义的人生选择面前毫不含糊,生死不悔。在乱世中,以义为原则,就会清晰地体现出来,正邪善恶的较量与选择,根本无法回避,连负面人物,也无法逃避。义,因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演义》  以书传道  为人解惑

作者写三国,以天为导演,以义为原则,以他的小说的方式,传道,授业,解惑。完成师道。成为他献给的特别精彩的教本、教育人如何做人的教本。这就是为何老师讲课的内容,现在会被叫做“讲义”的原因。讲的应该是“义”理,这是根本。今天已经失去内涵了。

古代教育,传道为本,老师的本职,是传道,给学生传如何做人的道理,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而开课授业,之后在遇到现实具体问题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学到的道理来判断对错,实际处理问题,做出决断和选择。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不断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传道的同时,在不断为弟子碰到不同问题时解惑的过程。这就是古代的教育。因此《三国演义》也在通过不同的事件和人物,实际解答各种人生难题。为人解惑。

比如为君讲仁义,那么碰到敌军投降,是否马上允许,该如何决断;遇到类似董卓拥兵,无端逼迫大臣们废立帝王的时候,该怎么判断对错,以什么为标准;当刘备不忍夺取同宗基业时,为何出现军师庞统教导的逆取顺守?当忠孝不能两全时,弃明投暗,只顾及孝道,对不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故事就在讲解这个问题,看懂这个故事,就看懂了古人的思维方式,就会明白,古代绝对不会出现“母亲和媳妇同时掉到水里,你该先救谁?”的问题,也还会明白,为妻,通晓大义,绝非受欺压的对象,她们很多人,深明大义,劝导夫君,见识甚至超过男子,令人敬仰,这些也都在《三国演义》里多处在展现。就是如何运用义理处理问题的案例,全都写出来了。

看懂这部书,无论男女,都会活得正义坦荡,明白果断。现代教育,法律,和社会的种种乱象问题,也都能看出实质的病根,得出毫不迷惑的见解。我们五千年的文化,治世与乱世,反复上演,人类为何会出现各种问题,出现后,又该如何解决,拿什么作为标准,早就给出了各种层次的解答。如果学生接受过自古传承下来的正统的教育,懂得传统的义理,自然就会知道如何处理国政,如何处理家庭问题。对于今天的社会乱象,也就能一眼看透。会活得明明白白。

关于这些,我们将在三国故事的进程中一一为大家展现,展现古人的思维方式。

懂得了作者顺天意传人道的目的,那么回过头来,我们就要接着上次的内容往下走。上次讲到灵帝很快驾崩,天下就要出现群雄并起,天下无主的局面,这个过程 ,作者讲的很详细,涉及两件大事,一个就是新帝遭宦官所劫,夜走北邙山,丢失传国玉玺,帝位名存实亡;一个就是董卓进京强行废掉少帝,立汉献帝的过程,这个过程以洛阳童谣为预言,宣告末代皇帝“帝非帝,王非王”的必然命运,并以此展现为臣者该如何践行臣道的正见。故事中,天意与人道必会同时展现。

(待续)


from 气功

乐工师延不侍武王 原来远古人神同在

文:玉霖 来源:

从人知道的有记载的文化看,文化是从周朝开始的。夏商的时代没有太多文字留下来。但那时是人神同在的时候,神迹非常多。也有很多的神在世创造文化。周朝也是人神同在,却少了。越往后越接近近代,神迹越少。

殷朝的乐工。历朝历代他家世袭这个职务。到了师延这一代,可以精确地讲述出阴阳之声,判明内涵的象纬之意,世人对其了解不多。他历经久远,时而出世时而隐没。到了轩辕氏时,师延是司乐的官员。殷商时他全面修编了时的大部分乐章,已经达到了弹拔一弦琴,地神都出来听;吹玉琯,引来天神都降临凡世。师延在轩辕氏时代,已经有几百岁了。他能从听各国的乐声中听出世代兴亡的预兆。殷纣王时,由于纣王浸淫于声色之中,将师延幽拘在阴宫中,准备处以极刑。师延在阴宫中奏清商流徵调角等雅乐,看守阴宫的狱卒已在纣王宫里听到过,于是厌烦地说:“这都是很久以前的淳朴的乐音,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可以享受的啊!”不释放他。师延又奏迷魂淫魄的靡靡之音,用这种来表现修夜的欢娱,使看守他的狱吏们听得神迷心荡,他乘机逃出来,免去了受炮烙这种刑罚。师延听说周武王兴师伐纣,于是他在涉过濮水时沉没水中了。(出《王子年拾遗记》)

以师延的能力是可以通神的,为什么会在涉过濮水时沉没水中呢?这不是矛盾吗?其实是其以这种方式离开了,回到了天上。或许他本身就是天上的乐神下来吧。上很多的在某些领域有才华的人,都是天神下世,师延也不例外吧。

周朝是真正这一茬文化的开始,前面都没有文化留下来。从更高的理来看,或许前面的文化更高,只是没有留下来罢了。也是与人的心性标准有关吧。为什么今天在神韵会超越今天的一切音乐,从技巧到乐理都是最好的,因为那是神传的高超艺术。很多看神韵的人都看到了人神在同台演出,才会这样的高超。

为什么今天的乱世会出现神韵呢?是因为神韵在救人,把人从无神论的邪恶中拯救出来,从的魔爪中救出来。因此,世人都该珍惜今天的机缘的。


from 气功

孙悟空的来源与正法(一)

文:汉明

来源藏玄机

谈起悟空的来源,令人马上联想起孕育他的仙石,《西游记》原著中说此石正是:“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开篇上来便讲盘古开天地、的结构等,描述三界范围内的事,我理解“擎天柱”指的就是这块石头。所以前半句是说,孕育的这块仙石是整个三界所有脉络交汇之处、主脉的意思。

仙石的尺寸也透露着玄机:“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明显都是道家的信息,似乎来源已说明悟空是道家的,并且尺寸都和宇宙的精华、中华神传文化相关。个人理解,道家是很讲究安排的,尤其是大道讲历代单传,谁来当徒弟早就铺垫安排好了,就像是层层叠叠纵横交错的脉络却有条不紊,又好比钟表的齿轮般紧密有序的运作。

那么后半句的“万劫”是什么意思呢?对宇宙来讲就是多次的毁灭与重建,所以这仙石不单止是三界众多脉络交汇的地方,而且无论历经过多次的毁灭与重建,他依然纹丝不动,也就说不受旧宇宙成、住、坏、灭的制约,其来源更高更微观。

再来看看悟空的花果山,用道家的话讲花果山水帘洞乃悟空的世界。一般道家修炼,要在自己门派或体系所对应的那些山洞内修方可修成,人虽在洞中,其实已在天上,对应着宇宙天体,说白了洞天其实就是修炼人的世界。书中写到:“此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但是,开篇又明确说“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 ,遂分为四大部洲”,实际上找遍整部《》好像都只讲了四大部洲,“十洲”为何物?

随着我自己修炼往前推进,李洪志大师渐渐的开启了我的智慧,结合修炼中所得,第二次看原著开篇时恍然大悟。《西游记》原著中藏着不少玄机和字谜,这个“十洲”也是其中一个。“十”,有十字交叉之意,意思是宇宙的中心、交汇点,正是三界本身。同时三界是被封闭的,下降到这里的生命没有一个能真正出去,所以这个“十”同时也寓意封印的意思。故十洲,乃封印之洲也。有人通过一些文献,好像挖掘到十洲还有具体的十个名字。

其实这方面在《西游记》原著开篇中也有论述,开篇就是一首诗,其中一句:“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这里的“覆”、“载”指的就是“天”、“地”,群生就是万物众生,“仰”就是仰仗、依仗的意思,那什么是“至仁”?正如后一句说的生发万物用的是“善”这种因素。所以简单说,盘古用“善”这种因素创造了三界。佛家重点修善,我理解三界就是佛家的生命与因素所开创的。说到这想起前不久也有同修发表过交流文章,说看到银河系创造时的情景,他所看到的盘古正是佛的形象。

宇宙从上至下是贯串的,层层对应下来。无论从宇宙任何层次任何部份的天体往下追查到最底层都是三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像整个宇宙所有生命的“根”,都有一只脚插在这里。也就说三界虽然层次低,但范围面积涵盖了整个大宇宙,所以是宇宙交汇的地方、中心之处。那么反过来看,孕育悟空的仙石又是三界百脉的汇聚点,那不就是整个宇宙中心的中心吗?

除了“十洲之祖脉”,悟空的世界同时也是“三岛之来龙”,三岛在《山海经》中可以找到一些论述,就是三仙山,这跟道家有关系;按佛教经典来讲,四大部洲就是跟佛门有关系了。而孙悟空的世界是他们的祖脉,也就说悟空来源最起码高于三界的佛道两家。而且不难发现,在悟空刚出山时,这些神仙们都无法知道他真正的来源是什么,三界内没有他的名字与仙位,都不知道他是如何修上去的。这说明悟空的来源起码高于三界体系内这些神仙,当然这跟他的第一个师父菩提祖师有关系,在此暂且不表,留待后话。像高于佛道两家的这种来源,在大纪元系列文章《千古英雄人物》—张三丰《大道论》中也可找到相关论述。张三丰讲大道是儒、佛、道的共源,是更高的大道大法。儒、佛、道都在此大道下各展所长。我悟到,正是红蓝的先天大道。我从《转法轮》中理解到,先天就是与生俱来的意思,在宇宙最根本的特性之下与生俱来的、历史最长最原始的道,也就是最高的大道。宇宙特性越往下表现越庞杂,红蓝太极的先天大道往下发展,就生成越来越多的生命,包括儒、佛、道,以及各种各样不同的神。

真正的师父

孙悟空的第一位师父菩提祖师来源也不一般。当悟空刚出修炼的心四处寻找师父时遇到的就是菩提祖师,而且没等悟空叫门菩提祖师已经知道他在洞外及来意。悟空是他的真传弟子,精华的东西只传给了悟空,而且以委婉的方式预言出悟空修炼路上所有的魔难,包括后面的大闹天宫、被收服等,我理解只有真正的师父才能做出这样的安排,而唐三藏没有真正传授悟空什么东西,悟空只是在护送三藏取经路上的魔难中修炼提高而已。

在描述菩提祖师的词汇中同时涵盖了儒家、佛教跟道家,又称其为“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对于一位能与天地同寿的神来讲怎样才算已经历劫呢?那就是他的历史跨越了宇宙的毁灭与重建。后来悟空大闹天宫时没有一位神能知道他的修炼过程,而他又一直在菩提祖师的洞天内修炼没离开过,也就说祖师有足够的神通法力让悟空在三界中“凭空消失”而没有任何生命能察觉得到。

其实在孙悟空入门七年后正式听道时,菩提祖师已跟他讲过历史上、世间中所有修炼方法都因未经过真正的历炼而无法达到生命真正的永驻,当中包括儒、释、道三家。

就像性命双修,从微观中改变着层层细胞、粒子,但是排列程序没变。为救更多的众生将计就计,背后更多的业力和因素大师已经为我们承受了,无论表面空间的形式上如何险恶,不过都是真实感超强的假象而已,必成!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法轮功学员获得好莱坞大奖(组图、视频)

好莱坞大奖获得者 一位北京青年的音乐路

他曾在2013年和2014年两度获得传媒音乐大奖,他也曾荣获第三届印度“班加罗尔短片电影节”(Bangalore shorts Film Festival)的最佳音乐奖,他还曾经被成功列入第86届奥斯卡奖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原创歌曲奖的官方竞争者。

故事的主人是一位来自北京的年轻音乐人,目前陈东列为葛莱美奖投票评审专家。

2002年上高中时,陈东一位老师给了他一本小册子,里面讲述了栽赃、陷害天安门自焚假案的真相。他这才知道原来老师也是一位法轮学员。

一开始陈东只是帮助修炼法轮功的母亲和老师打印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先生在海外各地的讲法,在打印过程,他也开始阅读这些内容。渐渐地,他发现不只是祛病健身气功,还讲了很多深奥、有科学根据的道理。

2003年,高中毕业之后,独自前往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的陈东,仍然记得母亲临行前的叮咛,希望他有机会在海外修炼法轮功。

陈东到了英国后,开始寻找法轮功,他在书店里买到了《转法轮》和先生的其他著作。

2004年1月1日,伦敦新年大游行,住在哈德斯菲尔德小镇的陈东抱着“去看看”的心情前往,当他遇到法轮大法游行队伍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加入了其中,他说:“我感到很自豪,我可以在自由社会中为法轮大法发声。”

陈东5岁开始学习钢琴,16岁自学电脑作曲,他在音乐方面一直有特殊的造诣,但是到了英国学习音乐方面的课程之后,他一直没有找到方向。

在修炼法轮大法之前,陈东很容易沉溺于复杂的情绪之中,难以自拔。

陈东说,很多音乐家都有在情绪上的困扰,在这个音乐圈子里,习以为常,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曾经也有抑郁倾向的陈东,庆幸自己修炼了法轮大法。

他说:“不管做音乐也好,做其它事情也好,人的是非常重要的。法轮功大法要求我们炼功要重德,我们做出来产品或音乐,自然就会在其中体现出道德提升的状态,我认为这对整个社会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至今为止,陈东已经创作出四张专辑,50多首佳作,如此高产,在音乐界并不多见。

谈及此事,陈东表示,任何一个音乐人,都不愿意重复自己,但是超越自己实在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他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了一种规律。

“优秀作品的旋律,似乎与文化的阴阳平衡,相生相克,有种自然而又奇妙的对应,是一种天然的呼应。你符合了它,这个音乐就有说不出来的魅力,你不符合他,怎么听都听不出感觉来。”

陈东说:“当有了这种对规律的掌握,好像就不存在没有灵感的问题了。”

借着这把“钥匙”,陈东可以在短时间内谱写满意的旋律,他把掌握这种规律视为修炼的提升,视为“是在法轮大法修炼中获得的可贵领悟”。

2010年至2011年间,陈东参与了纪录片《自由中国》的全片配乐以及主题歌的创作。该纪录片是有一群爱好和平的志愿者筹资拍摄,是为了维护人权和,反映远在中国大陆遭受残酷迫害的法轮功学员的现状,让国际社会有直观而深刻的认知。

对陈东来说,这是一次令人无比震撼的心灵历程,修炼者对于信仰的坚韧,那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气魄,只有真正的正法,才有在世俗中脱颖而出的力量。

陈东感受到了这种力量。他说:“音乐不但是给整个社会带来正向文化的作用,同时在具体的事情当中,音乐可以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这也是很重要的使命之一。”

当纪录片《自由中国》打动了屏幕下一拨又一拨的观众时,陈东感觉到一种神圣的力量在支撑着他。“那是一种温暖,而有说不出来的强大感。”

2013年,陈东凭借为纪录片《自由中国》所做的主题曲《有勇气相信》获得好莱坞传媒大奖中的独立纪录片最佳主题曲奖。

过去,听众反馈说陈东东音乐很美,现在渐渐有人称赞他的音乐纯正,气势磅礡。

洞开音乐之门的陈东已经走在平和中展现辉煌的正途上。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古人“为政以德”的智慧

春秋早期的宋国,称得上是一个强国,而作为小国的曹国,却不肯顺服。于是,宋襄公指挥军队包围了它。大臣子鱼对宋襄公说:“听到崇国的昏乱,而去攻打崇国,攻了三十天,崇国仍不投降。周文王退兵回国,在国内修明教化,然后再去攻打,崇国人感受到周文王的德行高隆,就来到周文王过去所筑营垒中投降了。现在,君王(指宋襄公)您的德行,怕还有欠缺吧?就这样攻打曹国,能把它怎么样?还不如先退回国,检查一下自己的德行,如果确实没有欠缺,再发兵不迟。”宋襄公就学习周文王的办法,退兵回国,在国内修明教化,崇德尊老爱幼。

后来,宋国是否征服了曹国,史书没有续写、交代。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道德具有如此重大的影响,既可以引起一场战争,又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在中国古代,在《左传》、《国语》这样的史书中,却相当多见,上述故事即见于《左传》。还可再举一例,也出自《左传》。

晋国的荀吴,带兵攻伐鲜虞,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人暗中前来联络,准备带着城邑里的人投降。荀吴不接受,不答应。左右随从说:“不使用军队而得到城邑,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干?”

荀吴说:“如果有人带着我们的城邑叛变,我们肯定仇恨这人。现在别人带着城邑来降,我们为什么独独喜欢?奖赏了我们所厌恶的(鼓国)叛徒,我们以后怎么树立威信?如果(对叛徒)不加奖赏,我们等于失信,又怎么取信于人?力量达得到,就进攻,达不到就退走,量力而行,我们不应该想得到城邑而接近奸邪,这样做,是在做缺德事,所丧失的将更多!”于是杀了叛徒,整顿防御措施,继续包围了鼓国

此时,鼓国又有人请求投降,荀吴让鼓国人进见,说:“从你们的脸色看,你们还能吃上饭菜,姑且回去修缮你们的城墙。”军吏们说:“能得到城邑了却不占取,又劳累军人百姓,损耗武器物资,回去怎么跟国君交待?”荀吴答道:“获得一个城邑事小,让人民懂得道义事大。获得城邑而使人民懈怠,要这城邑何用?城邑得到的同时,让百姓懂得道义之所在,肯拼命而无三心二意,不是最好吗?”后来,得知鼓国人已吃完,力量用尽,荀吴才攻下鼓国,而不杀一人!

这则故事,至少可以说明二点:一,无论哪种社会事件(包括战争),都是为了实践和体现道义,是一种道义的宣讲过程,如果违背、有损于道义,就不该做。二、战争的结局,并不仅仅体现于战场的胜负,只有从道德高度,将敌对者在精神上摧垮,人心收服,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同样,可以确定无疑地说,要推行政治,如果不从道德出发,并最终归结为道德,就注定行不通,不可能真正得到好处。讲的“仁义与利益的一致性”,这个原则,是不可违背的。

孔子视政治中的根本问题,为道德问题,他把它归结为四个字“为政以德”。(《论语.为政》)为政以德,就是道德的政治化,就是以道德高下,作为政治好坏的检验标准,就是将政治的实施过程,等同于道德的感化过程。

“为政以德”在不同的政治那里,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孔子称为“有道”,孟子称为“仁政”,墨子的“兼爱”、荀子的“王制”中,也有浓重的道德和政治的成分。

有迹象表明,“德”字在西周时,开始被广泛应用,且多与政治行为有关,金文中,可频繁地发现这个被镌刻得相当醒目的文字“德”,它记载了商纣王如何因丧德而失国,周文王如何有大德而受到上帝的庇佑。在庄严的赐封仪式中,周王对大小贵族,总是再三强调保有道德,对巩固其政治地位的重要性。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但被如此系统化,具有如此崇高地位,对维护社会秩序发挥如此重大作用,却是绝无仅有的,这决非偶然,它与特殊的社会性质及特殊的进程密切相关。

周族最早是一个小邦,人力物力都远逊于殷商,逐渐“三分天下有其二”,一步步完成对殷商之大包抄,最后据有整个中原的土地与人民,这不仅仅是战略的运用,也不仅仅是依据强大武力建立起政治权威,而是一个天下归仁的过程(“仁义与利益的一致性”)。前面所述文王因崇国德乱,而去攻伐它,又以自身无懈可击的道德,征服对方的故事以及“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动人传说,正是这种“为政以德”的智慧展现。

来源:新生网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10日星期四

古风悠悠:宋仁宗心性仁恕(数文)

文:曾敬贤 来源:

一、仁德,慈善为怀

北宋之初,江南尚未统一。吴越王钱俶入朝,宋太祖对他非常礼遇。然而,朝臣从宰相以下,都向太祖上奏章,请求扣留钱俶,而收取其地。太祖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后来,太祖赐吴越王归国,在便殿设宴为他饯行。太祖命内侍,取出一个小黄包,封得十分严密。太祖把它赐给吴越王,并告诉他:“在途中秘密观览。”在归途之中,钱俶打开黄包一看,内里包着几十件群臣奏疏,都是请求太祖扣留吴越王,收取他的土地的。

钱俶从这以后,既感戴太祖之恩,又惧怕宋朝之威,于是,便献地称臣。

(据《东轩笔录》)

二、姐弟互关心

生母李太后,刚进宫时,只有十几岁,当时有个弟弟七岁。临别时,太后将一个刻丝革裹,交给弟弟,抚着他的背,哭着嘱咐说:“你以后不管流落到什么地方,一定不要把这件东西失落,以后如果我交了好运,一定设法找你,以这件东西为凭证。”说罢泣不成声而去。

后来其弟,在一位凿纸钱匠人家里,当佣工,谨遵姐姐的嘱咐,将革囊,挂在胸前,一刻也不离身。有一天,他得了痢疾,眼看没救了,被纸匠扔到道旁,正巧宫内的一个看门人路过看见了,见他可怜,就将其领回家中收养。

看门人见他衣服破烂,但革囊却总是挂在胸前。怪而问之。其弟便把经过,告诉了他,他感到十分惊异。因为太后曾经说过此事,并让他到处访求失踪的弟弟。看门人又问他小名、姓氏、家世,然后把革囊解下,第二天进宫禀报太后。当时李太后,已为真宗生下仁宗,得封宸妃。得到这个消息后,惊喜万分,立即告知真宗,将其弟接进宫中相认。真宗封他为右班殿直,人称李国舅。李国舅名叫李用和,后官至殿前都指挥使。

姐弟互关心,多年风霜劲,诚情挚意不变心。神助其相认!

(据《东轩笔录》)

三、宋仁宗心性仁恕

宋仁宗心性仁恕,尤其忌恶“深文周纳”(拐弯抹角,无限上纲,陷害好人),狱官如果制造冤狱的,终身不再录用。而仁民爱物,惟恐不及。一天清晨起来,仁宗对近臣说:“昨天夜里,朕因睡不着觉,而甚感饥饿,很想吃。”侍臣马上说:“陛下何不降旨取索?”

仁宗说:“近年,听说宫廷一有取索,外面就变成了常例。我实在担心从此,而逐夜宰杀,以备不时之供应。天长日久,害物恐多。哪能不忍耐一夜之饥,而开启无穷之杀?”

左右之人听后,皆呼万岁,有人感动得流了眼泪。

(据《东轩笔录》)

四、狂生责相,宰相赞好!

宋真宗大中祥符末年,王旦在中书省任职。这一年大旱。一天,王旦由中书省回家,途中经过潘氏酒楼,有一个名叫王行的狂生,在楼上,指着王旦,大喊:“百姓们遭受旱灾,穷愁困苦,相公却稳稳当当地享受着朝廷丰厚的俸禄,心里就这么坦然吗?”说着,又用手里拿着的经书,向王旦打来,正中王旦头部。王旦的随从人员,立即将王行捉住,准备扭送他至执法部门,却被王旦拦住了。他说:“此人之言,正说中了我的过错,他有什么罪呢?”于是命人将王行放了。

(据《国老谈苑》)

五、窦仪戒太祖,太祖立改正

宋太祖赵匡胤,曾有一次在后苑乘凉,召翰林学士窦仪,草拟诏书,处理边疆事宜。窦仪来到苑门口,见太祖头巾推在脑后,光着两只脚坐在那儿,窦仪便退回立于门口。太祖让人催促他进见,窦仪说:“官家(指皇帝)正处在无拘束的状态,我不敢进门。”使者怒而奏,太祖看了自己这副样子,微笑了一下,马上使人取来衣冠、靴子之类,穿戴齐整,方召窦仪进来。还未开口宣示诏书内容,窦仪便说:“陛下新即帝位,四方之人瞻望,应当以礼仪,来给天下人做出样子来。臣不才,不足以让陛下看重,但恐贤能之人,闻知陛下待贤人不恭,而离去。”太祖严肃地向他道谢。

从此以后,即使接见近臣,也从未有过冠带不整之事。

(据《国老谈苑》)

六、善待降将

明太祖朱元璋,俘获元将纳哈出,认为他是元世臣子孙,待他非常好,而纳哈出,终日闷闷不乐。朱元璋让降将黄俦,探察他的心意。纳哈出说:“蒙主公不杀,实难报答。然而我是北人,终不能忘本。”黄俦将他的话,报知朱元璋,朱元璋说:“我本来就知他有此心。”于是对徐达说:“纳哈出是元之世臣,终有归还北方之心,现在即便强留住他,也不合情理,不如放他回去。”徐达认为其心难测,如果把他放走,恐怕遗留后患,不如杀了他。

朱元璋说:“无缘无故就杀了他,不合情理。我已经决定了,暂时放他回去吧。”于是召见纳哈出和降臣张御史,对他们说:“为人臣者,各为其主,何况你还有父母、妻子,怎能不思念。现在放你回去吧!” 就给他路费让他回家。纳哈出辞谢而行。

后于洪武二十六年,他前来归降了明王朝。

(据《国初群雄事略》)


from 气功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

紫玉金砂(5) :带你下井去看紫砂矿层

文:意文 来源:


早期的黄龙山西段(图片)

黄龙山紫砂泥矿井列入“保护”

由于紫砂是不可再生性资源和几近疯狂的滥采,宜兴丁蜀镇黄龙山紫砂泥矿井于2014年列入省级保护单位名单,成为中国唯一被列入文物保护的紫砂泥矿井。同时也可以说是世界唯一。

矿井是多种泥层的

紫砂矿料并非孤立存在的,它大多赋存于黄石岩层下部的甲泥矿层中,呈多种泥层的组合,有深有浅。泥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1公尺左右,有的仅数公分厚。紫砂矿体一般呈“透镜状”、“穴状”、“薄层状”等形态,杂生于甲泥矿内,所以紫砂泥又有“岩中岩”“泥中泥”之称。


夹层中的紫砂矿(网路图片)

有人将它归类细分为 :
“泥中泥” : 紫砂泥层之间的夹脂(也称绵头),如天青泥的夹脂梨皮泥,降坡绿泥的夹脂降坡红泥称之。
“岩中岩” : 采出时大多呈坚硬、半坚硬的石块状,因产于矿层石英顶板、底板之间,故称之。
“岩中泥” : 是夹存于黄石岩层中间的一层紫砂矿料,质地较软,如朱泥、紫泥等均有这种形态产出数量极少。

因紫砂矿料是以多种夹层形式存在,采掘时通常可以顺层剥离,分类选取,部分矿料因上、下不同泥层呈融合共生状,这矿料一般作为团泥类单独选取。


(网路图片)

各种紫砂矿料在矿层中的分布没有绝对

由于地质成因的多变,各种紫砂矿料在矿层中的分布并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即使是同类矿料,由于出产矿区、矿层的不同,在泥层中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

如绿泥一般产于龙骨下部贴层,但有时却产于其他泥层之间;紫泥在矿层中一般产于乌泥下部,但有时却出产于团泥下部。

所以现在一般按采掘时矿层的深浅状况给矿料进行基本分类。
矿料,如山体浅层采掘出产的矿料;
中层矿料,如一号矿井、二号矿井、三号矿井、台西矿井、台西露天矿;
深层矿料,如四号矿井、五号矿井深井采掘出产的矿料。

黄龙山矿区主要矿层分布及开采剖面图


黄龙山台西矿区,是紫泥、底槽青、野山红棕紫泥、绿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台西矿区,是中层紫泥、嫩紫泥、绿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矿层状况根据所处位置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

台西矿区黄龙山南面山体,是中层紫泥(南山紫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台西矿区浅表层,是浅层紫泥(皮青)、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台西矿区浅表层,是浅层绿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台西矿区浅表层,是红皮龙(野山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浅表层山体,是大红泥、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西端的青龙山甲泥矿,是绿泥、红棕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矿区北侧的浅表层山体,是降坡绿泥、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宝山矿区浅表层,是朱泥、绿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宝山矿区东面浅表层,是红泥、墨绿泥、朱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黄龙山东南面的蠡墅大水潭矿区北侧,是天青泥、梨皮泥、青灰紫泥、团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该矿层是少见的竖层结构。

赵庄沙山,红卫香山一带主要嫩泥矿层分布及开采剖面图


该矿层主要位于赵庄、红卫一带黄石山体,是朱泥、青泥、嫩泥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以上矿层剖面图来自网路图片)
该矿层主要位于赵庄、红卫一带露天嫩泥矿区,是朱泥、石黄泥、嫩泥及石黄(石红)等矿料的主要出产矿层。

(待续)


from 气功

酌古鉴今:不禽不兽(数文)

文:陆真 整理 来源:

一、文侯赴约

魏文侯和管理山林狩猎的官员,约好了出外打猎的日期。到了那一天,文侯和臣子们饮酒作乐,非常痛快,这时,外面下雨了。文侯起身要走,他手下的人问:“今天酒喝得这样高兴,外面又下着大雨,大王要到哪里去呀?”

魏文侯说:“我同管理山林狩猎的官员有约,今天和他们一块去打猎,现在虽然喝得很痛快,但是怎么能够失信,不按照规定的时间赴约呢?”于是文侯冒着大雨赴约,搞得精疲力竭才回来。

魏文侯坚守信用,从此,魏国日渐强大起来了。

(据《战国策.魏策一》)

【点评】

古谚云:“诚实守信,受人尊敬。轻言无果,满嘴喷粪!”这篇短文告诫人们,说话要讲信用,许诺过的事,不可轻易否定。一个人倘若不守信用,他以后说话,就没有人听了。国家要想强盛,君王必须守信!

 二、为盗之道

齐国有家姓国的人,很富有,而宋国有家姓向的人,很贫穷。

有一天,姓向的人,特地从宋国赶到齐国,向姓国的人,请教发财致富的诀窍。

姓国的人,告诉他说:“我不过会偷盗罢了。当我开始做盗贼时,一年就能自己养活自己,二年就有盈余,到了第三年,就大大富裕起来了。从那以后,我就有能力,接济周围的邻居,让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

姓向的人,听了非常高兴。但他只听懂了做盗贼的话,而没有领会怎样去“盗”的道理。于是他回去以后,便翻墙凿壁,凡是手所能摸到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没有一样不被他偷走。没有多久,他便因为被查出赃物,而判了罪,原先所有的财产,也都被没收了。

姓向的人,以为姓国的人哄骗他,便找上门去抱怨他。

姓国的人问:“你是怎样偷的呀?”

姓向的人,把自己偷盗的经过告诉了他。国氏说:“唉呀!你违反做贼的道理,竞达到如此地步啊!现在,我特意把这道理,告诉你吧:我听说,天有之时序,地有稻粱菽黍之出产。我偷的正是这种天时、地利。云雨可以滋润庄稼,山林沼泽可以植树养鱼,我利用这些来种植我的庄稼,修筑我的墙垣,建造我的房屋。在陆地上,我‘偷盗’飞禽走兽;在水里,我‘偷盗’鱼、鳖水产,真是无所不‘偷’。五谷、瓜果、庄稼、土地树木、飞禽走兽、鱼虾龟鳖,都是里生长的,哪一件是属于我的呢?然而,我偷自然界的东西,却是遭不到祸殃的。可是金银、珠玉、谷帛、钱财货物,都是人们积聚起来的,哪一件是自然界所赐予的呢?你去偷这些东西,而获罪被捕,那怪得了谁呢?”

(据《列子.天瑞》)

【点评】

这则故事说,向氏不懂得国氏所谓的“盗”:原是勤劳的诙谐说法,而去偷盗别人的财物,结果“以赃获罪”,碰了钉子。但他不知自责,还抱怨国氏。此文告诫人们,要向大自然索取,反对不劳而获。它还告诫人们,不求甚解,只从词句的表面意义去理解问题,结果必然导致失败。

三、王婆酿酒

河洑山的山脚下,有座王婆庙,谁也不知庙中所供的这个王婆是哪一代的人。乡亲父老,只是互相传说:这个王婆在世时,以酿酒为业。有个到她家借宿,每次都要讨酒喝,王婆总是满足他的要求。道士一共喝了几百壶酒,全不给报酬,王婆都不与他计较。

有一天,道士对王婆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没钱偿还,请让我给你挖一口井。”井挖成后,涌出来的泉水,都是上等的好酒。

道士说:“这就是我用来偿还你的报酬呀。”说完就走了。从此,王婆不再酿酒,只取井里涌出来的泉水,供应买酒的人。这水纫味道,比过去酿的酒更好,买酒的人,接踵而至。过了三年,王婆卖酒所得到的钱,足有好几万,家境就富裕了。

从前那个道士,忽然又来了,王婆深深地感谢他。

道士问道:“酒呀?”

王婆回答说:“酒倒是好,就是喂猪没有酒糟了。”

道士听了,笑着在墙上题了一首

天高不算高,
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
还道猪无糟。

写完,就走了。从此,这口井不再出酒了。

(据明代江盈科《雪涛小说》)

【点评】

这篇短文告诫人们,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好高骛远,贪心过盛。贪得无厌者,往往会因小失大,一败涂地!

四、千万买邻

南朝宋代的季雅,辞去南康郡守的官职之后,在吕僧珍家旁边,购买了一处宅院。

吕僧珍询问他购买宅院的价钱多少?
季雅回答说:“一千一百万钱。”

僧珍听到这么昂贵的价钱,很感奇怪。
季雅说:“我是用一百万钱买房宅,用一千万钱买邻居呀!”

(据唐代李延寿《南史?吕僧珍传》)

【点评】

李延寿,生卒年不详,唐初史学家。参加编撰《五代史志》、《晋书》,著有《太宗政典》。以一人之力,整理南、北八朝史事,经16年编成《南史》、《北史》两书。《南史》记叙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

这则短文与《》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说明找一个好邻居的重要。它告诉人们,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宁愿多花些钱,也要择邻而居。

五、不食待友

从前,有一天,吴起出门遇见了老朋友,就挽留他一起吃饭。老朋友说:“好的。”吴起说:“我等你来后再吃饭。”

老朋友到天黑还不来,吴起就一直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上,吴起派人去找那个老朋友,老朋友来了,吴起才与他一起吃饭。

吴起一直不吃饭,等着老朋友,是怕自己说的话不算数呀。他如此守信用,为的是养成诚实的習惯。他能够令三军服从他,自己非守信不可!

(据明代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点评】

宋濂(1310—1381年),元末明初散文家,别号龙门子。宋濂的散文,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最为出色。他的《燕书》和《龙门子凝道记》,以一些生动的故事,说明抽象的哲理,寓意深刻,耐人回味。

这则故事,肯定了吴起守信用,不自食其言的好品德。它告诫人们,说话要算数,要信守诺言。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把事情办好。

六、不禽不兽

凤凰做寿,百鸟飞来朝贺,唯独蝙蝠不到。凤凰责备它说:“你是我部下,为什么这样傲慢不恭?”

蝙蝠说:“我有脚,属于兽类,用什么名义,来祝贺你呢?”

又一天,麒麟过生目,蝙蝠又不到。麒麟也责怪它。

蝙蝠辩解说:“我有翅膀,属于飞禽,用什么名义来祝贺你呢?”

后来,麒麟和凤凰相会,谈到蝙蝠的事,互相慨叹说:“如今世界上,人的品性恶劣,很不厚道,偏偏生出这类不禽不兽的东西,真的拿它们没办法呀!”

(据明代冯梦龙《笑府.杂语》)

【点评】

这则寓言借用“不禽不兽”的故事,嘲笑那些刁钻、诡辩的家伙们无耻的嘴脸。


from 气功

历史故事:东汉名臣杨秉

文:李明朗 来源:正见网

杨秉,字叔节,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官至太尉(汉代三公之一)。他清白廉洁、、洁身自好,深受汉桓帝的厚爱。逝世后,桓帝在皇陵附近特赐墓地让其陪陵安葬,这对臣子而言可谓极尽尊荣。

计日受俸

杨秉的名臣杨震——典故“四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的主人公。他从小随父亲学习《欧阳尚书》《京氏易》等,博览群书。学成后,广收门生,授徒。四十多岁应司空的征辟,拜为侍御史。后出任豫、荆、徐、兖四州刺史,再迁任城相。杨秉每到一处为官,均按任职的天数领取俸禄,多余的丝毫不要。

清白度日

延熹三年(160年),杨秉因替白马李云辩护,被免官归乡。他平素清贫节俭,免官后家中贫困。他的故吏——任城人景虑给他送来一百多万钱。杨秉闭门拒不接受。

尽忠规谏

延熹五年(162年)冬,杨秉接替刘矩任太尉。当时宦官势力正盛,他们任人唯亲,,天下嗟叹怨恨。杨秉与司空周景共同上言,请求惩治这些奸猾贪腐之徒。桓帝听从了他们進谏。杨秉于是逐条上奏牧守以下匈奴中郎将燕瑗、青州刺史羊亮等五十余人,这些人或被处死,或,天下没有不肃然起敬的。

“三不惑”

杨秉生性不饮酒,又早年丧妻,不再续娶。他以清白著称于世。他曾从容的评价自己说:“我有‘三不惑’:酒、色、财也。”(指不受酒、色、财这三样东西的诱惑)。杨秉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因此青史留名。

范晔在《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赞曰:“杨氏载德,仍世柱国。震畏四知,秉去三惑”【杨家有大德啊,世代为国之重臣。杨震畏“四知”——“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杨秉远离“三惑”——指酒、色、财三种惑人之物。】

后世遂以“震畏四知,秉去三惑”为清廉之典。


from 气功

“东西”一词背后的博大精深文化内涵

文:长河 来源:

的博大精深,从神的角度看,亦是一个缓慢形成而沉淀的一个过程,因为三界内特别是人类的文明,是漫长的宇宙演变过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所以,人类文明的一点一滴,都需要生命参与来到人间去演绎阐述,包括简单的语言和文字,比如“东西”一词的来源与演变。

说起“东西”一词,不但我们猛一听起来难以回答上来,连宋朝大也为这一词的来历搞得茶饭不思,堂堂一代大儒也非常的好奇,为什么人们总是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呢?这个问题就是朱熹都在心里许久没办法解决。

朱熹有一次正在寒泉社中开堂讲解四书,堂下黑压压的一片人,有书生,有闲暇的农民,也有几个放牛的孩子,朱熹利用乡村俚语,把深奥的四书要义,生动的阐述给前来听课的人们。正在高谈阔论的时候,突然家中一个年轻的婢女挎着篮子从旁边走过,一个妙龄少女穿堂而过,自然会引起男人们的注意,朱熹发现,堂下有不少人,都斜着眼睛瞅着挎篮婢女,朱熹这个时候,突然停下了讲解,他笑着让婢女停下,婢女于是站在了人群的侧面,等候朱熹的吩咐。

然后朱熹问自己的学生与堂下众人:你们知道她是要干嘛去吗?学生抢答到:当然是去买东西啊。婢女也开口了,提着篮子不是去买东西还能干什么,先生为什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朱熹接着又问自己的学生,那你们知道为何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吗?婢女不做声响了,台下的学生也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最后大家倾向“东西”一词来源和使用,始于前朝京都长安城廓的布局。

在唐代,特别是都城,对民间商业行为有严格的规范,长安城里的商品买卖只能在东市和西市进行,出了这两个地方,都是违反当时律法的。东市和西市同是长安城工商业市场,但由于东市西市的位置不同,所经营的商品种类也略有区别。

“东西市”于唐代长安很繁盛,对东西一词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到了宋代,地域变迁,人们经商的地点已经不再局限于东西两地,也衍化出现了南行、北行。

况且隋唐以前的,木兰词中已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说,经过成百上千年长时间的积累,人们虽然习惯东西市的概念,并且把说买物品,说成是买东西,东西也逐渐代替了“物”这个词,但朱熹是个追根求源的人,对这种说法虽然认同,但觉得似乎还缺少一种最终的论断,他摇摇头,还是没有解开心中的谜团,这个时候见到下面鸦雀无声,竟然没有一人答上来,心里不免有些失望。

突然,一个10岁左右的孩子打破了平静,站出来恭敬的说:“我知道。”朱熹示意他继续说下去,然后这个孩子就毫不怯场的说:“古之五行学说,东木西金,南火北水,此女拿着篮子,只能装下金木,水火无法装盛,所以只能是买东西,不能买南北。”听完这个神童的话,朱熹大喜,频频点头,然后就板起面孔对堂下的弟子训斥道:“这么明显的道理,连十岁孩童都知道,你们的思想却和一个空篮子一样,金木之思毫无,水火之念侵心,何以如此?何以至此!”座下众人窃笑,于是众人便散了。

从此,“东西”一词就有了定论,神传文化,从,夏商周秦,到唐宋元明清,就是这样一朝一代,一词一语积累出来的。


from 气功

天涯寻法:岱岳极顶

文:石方行 来源:正见网

被称作齐鲁大地,是有着深厚底蕴的省份。这里是当年西周时期姜子牙和周公旦儿子的封地,山东北部的蓬莱因为在春秋时代演绎了高山流水的故事以及秦始皇、汉武帝来这里寻仙访道和出现海市蜃楼而著称;而泰山就是以很多上古帝王来此封禅而闻名。(详见《史记》“封禅书”)而崂山,被称为中国海岸线上最高的山峰,算作修道的地方;山东的曲阜、邹城被称为孔、孟之乡。孔子和孟子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之巨大不用细述。潍坊是风筝的故乡,烟台剪纸,德州扒鸡很有名,济南被称作泉城。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遗址都记录着这里文明的古老与厚重。

山东人给我的印象很实在,比较好交往。记得几年前去蓬莱,遇到两位二十来岁的,她们一边照相一边说:要照出山东汉子的模样。至今想起来还觉得很有意思。也许在她俩的不经意之间表达了对山东男人的欣赏与敬意。而传统经典故事中描绘的好男人的特点,山东男人(或是跟山东有关的男人)是非常容易对号入座的。如诸葛亮。当然这只属于我的一家之言。其实我也是山东人的后裔,祖籍山东省登州府。

关于泰山,历代名家写了很多的诗篇和文章,如杜甫的《望岳》就是其中之一。其诗中的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道出作者的抱负与胸襟。

关于山东省的寻法故事我打算写三篇,蓬莱(烟台、威海等山东北部地区)、泰山(包括曲阜、邹城等中部地区)和崂山(包括胶州湾等南部地区)各写一篇。这样分类在于蓬莱是仙气十足的地方,泰山以及周边是人文意义重大的地方;而崂山周围是修行及海洋文化为侧重点的地方。

本文是第一篇,写泰山以及周围。

记得有一次我看《史记.封禅书》就在想,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上古帝王选择了去泰山封禅?难道仅仅是把泰山当作了国境的东端的屏障还是距离太阳(光明)很近,或许兼而有之?到这里封禅,就等于让天地承认自己的功业,取得执政的合法性?后来当我用另外一种方式了解了泰山之后,豁然间明白了泰山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和其为什么在华夏儿女心目中的位置是如此厚重!

泰山虽然表面在山东省的中部地区,并不直接靠海,但泰山的脉络早已深入海滨,泰山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一部天书,或叫上天之书。蕴含着天地的精华与内涵。根据权威性的评价: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家园。

为啥登泰山的起点叫红门,在一路上有经石峪……云步桥……十八盘,最终才能到达天街、玉皇顶以及周围的景点,在天街上看日出的壮观。这是一条修行的路,从红尘中走出,得到佛法之后要历经艰险,最终达到天街,看到在地面上看不到的壮观景象。也是象征着只有真正的超越于红尘,才能看到更高境界更美好的东西。

我所知道的泰山除了表面上这些景点和构成之外,在用我在法轮大法修炼中展现出来的能力看泰山,那就别有一番景致与恢宏了。

我看泰山的范围比表面上要大的多的多,后面就是碧蓝的大海。(这一点在维基百科上“泰山景点”词条中有古泰山岩石曾经完全在海中的记录)泰山的山门处有两条龙在把守,为的是不让邪恶的生命進来。泰山的石头分几大部份,各个部分功用和石质都不相同,整座山自然覆盖着大量的植被、各种动物欢乐的生活在其中。整个泰山,我见到的要比表面上陡峭的多,坡度接近85度左右,也就是差一点就到笔直了。管理泰山的山神都不是一般的山神,这里的山神和我们平时所说的山神、土地,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这里的山神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们能够把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部份浓缩到这里展现。而且在这里修行的神也很多,门类也不尽相同。为什么泰山有大量的历代石刻?甚至上古时期就已经有了,只是因为时间太久无法辨认了。而且从上古时期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泰山的山神能够把能够在人间展现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某位名人的智慧因素凝结在这里。让以后来到这里的人能够深刻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与智慧的生命力。如果一些有悟性的人来到这里,看到这些风景或者石刻,会与那种物质文化场连在一起,这对于他们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因为一些来泰山封禅或游玩的历史名人(包括上古时期),有很多都是上界的神派下来奠定文化的,尤其是在早期的名人都可以算得上是半人半神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当时是用人身来展现神迹,奠定着人世的文化。这样带着神因素的景点或者石刻,那当遇到有缘人(悟性好是其中因素之一)自然会展现出其的影响力来。这方面也很容易理解。佛度有缘人嘛!悟性不好或者无缘的生命走在这里这些因素就不会起什么作用。但是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随着历史的不断演绎,这里的石刻也变得复杂,一些有权势的但德行不高的也过来掺和,这样也会给后来的人带来一定的干扰和污染。这一点也要正视和分清。

因为泰山属于中华入世文化的核心山,而昆仑山属于修行方面的核心山,这一东(包括海洋文化,包容、充满生机)一西(包括沙漠文化,文明的坍塌,生命的顽强和无奈),形成了中华神传文化的立体布局。这样的中土山脉文化布局,也都在为创世主在人间传法奠定地理方面的文化。关于泰山的事情先简单的说说。在本文所说的寻法故事中我们会更详细的说。

本文所要写的寻法故事发生在明朝时期,本地人阿健是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为人非常善良,但就是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就愿意听什么,他原来娶过一房媳妇,但后来媳妇因病故去了。他与妻子原本非常恩爱,媳妇去世他很悲痛,经常的借酒消愁。因为当时他家境很好,也很爱结交朋友。有一个朋友看到他这样,就劝他出去散散心。结果二人在大街上看到各式各样的赌博游戏,他们本来都很爱玩,平时没有太多的机会,这下子可要玩个痛快了,不久他们就逐渐的迷上这些了,开始手气不错,赢了一些,后来越输越多,而且越想捞,赔的越多。后来阿健简直赔的倾家荡产。他这个时候越发想念贤惠的亡妻,觉得有她在自己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后来另外一位朋友劝他去曲阜孔庙拜拜,看看能不能借孔老夫子的光考个科举什么的,其实也是让他去那里散散心。

在曲阜的孔庙遇到立东,立东当时是孔子的后裔,对儒家文化领悟的很好。当时阿健带着这份受伤的心情来到这里,立东就从儒家文化的角度来劝导他。当阿健说出想要沾孔子的光考科举的时候,立东一笑:“你这种性格好像不适合于考科举,当官。因为你耳根子软,还非常善良。你即便是通过科举能当个小官,但很容易被人诬陷,而且那点俸禄你也自己花不着多少,都得给别人。所以我奉劝你还是别走科举这条路。你适合于游走于山水之间,……”

阿健想想也是,但又一想,我外出游走,也得需要资财呀,于是说:“我也很喜欢出游,但现在就是家境贫寒,…..”立东一听就明白了,说这个好办,我帮你。于是拿出一些钱财帮助阿健。阿健很感激。

为了表达感激,阿健提议邀请立东去泰山游玩。立东想想最近也没什么事,而且泰山离曲阜也不远,于是就答应了。他们一同上路了,刚出门不久,他们听路上的人说邹城出了一件奇事,一株荷花能开出好几种颜色的花朵(红、白、蓝)。他们深感好奇,就去了那里。

到那里才知道,这株荷花开在一座宅院的池子里,每天来观看这奇景的人络绎不绝。因为刚刚开放,慕名而来的人越来越多。立东看到这个情形,脑海中就有个主意。于是找来院主阿竹,当时她四十来岁,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女人,夫君早亡,没有孩子。他找来院主阿竹商量出资在这里开卖茶水和点心。这样收入归院主和阿健。院主站两成,阿健占八成。这样阿健以后的路费问题就能赚出来一些了。阿竹虽然是个女人,但为人也非常的善良与仗义。

就这样阿健他们在这里开始卖茶水和点心,为来此人等提供方便,按说卖这些小东西能赚几个钱?其实不然,表面上这些东西利润很薄,但别忘了借着荷花的奇景,很多富有的人都来一睹荷花的芳容,这些人看到这种神奇的荷花能开在这等宝地,那自然会对他们另眼相看,有很多人就会拿出很多的钱财赠给他们,哪怕是吃一杯茶、一份点心,在这些有钱人眼里也值千金、值万金。也是阿健有此财运,在这里赚了很多钱。

荷花开了十天左右,又从三种颜色,变成两种,变成一种,后来又变成三种,这下子人们更是将这株荷花,称作奇花。终于有一天,荷花的颜色由三种变做一种,在众人瞩目的情况下,一点点的化了,后来叶子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这个过程持续了半个时辰。正当人们很纳闷不知怎么回事的时候,这株荷花突然自己从池子里飞了出来,展现出原貌,带着三种颜色的花朵,不断的上升,上升到高空,叶片和花瓣散落了下来,但当人们伸手去接的时候,这些又都神奇的消失了。

这一幕看得大家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好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出来说:“我长这么大没有遇到此等奇事,看来这里的院主与神有着很深的缘份,否则奇景不会在她家展现。我们大家都多拿出一些银两来帮帮她,希望她能更好的把握与神之间的缘份,最后让大家都能够从中受益。

大家闻听都觉得非常的有道理,纷纷解囊相赠,阿竹家的院子里钱财堆的如同小山一般。

等大家都散去之后,三人围坐喝茶,阿竹说:“我能遇到这等奇缘,难道是神在点化我什么吧?”阿健想想说:“难道与我们要去的地方有关系?”立东就告知阿健的情况和两个人一起来到这里的缘由。(因为平时无论白天晚上人都很多,他们忙于,和管理院子,也无暇细说来由。)阿竹就说:“那我们就一起到泰山看看吧。”

他们把钱财妥善的处理好,带上银票走上泰山之路。

到了泰山附近,他们先去(现在的位置,当时的黄河已经改道)边上看看,在黄河边他们看到一位身着古怪衣服的人在河边坐着。这身衣服似乎是周朝时期的样式。立东上前施礼,问:“您从哪里来呀?”老者没抬头就说:“你的先祖孔子也许看过我这身衣服的依稀影像。”这样一说,他们三个大为吃惊。阿竹有些打趣的说:“那您得有好几千岁了。”听她一说,老人抬起头来大笑,你们这几个“孩子”(老人对比他岁数小得多的人的昵称)还真爱开玩笑,我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岁数不大,才二百三十五岁,我穿的是当年周公旦穿过的衣服(样式上,不是衣服本身,是当年西周初期某一朝臣穿过的,因为周公旦与齐鲁大地渊源颇深,所以老者借用周公旦的名号说明问题。)我是黄河这一河段的河神,属于最后一段,所以我负责与黄海的神沟通。(作者注:这种沟通从最表面上来说,是黄河河水入海,那河里面的一切因素也是要進入大海的,而大海的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黄河的,这也同样是物质循环结构。从实质的角度而言是物质能量场的相互沟通和相互影响。因为还有一些普通读者,限于其接受能力,这方面不能说的过多。)我一般时候是不在世间显现,这次我为了等你们来,特意找来其他的神珍藏的衣服穿上,在这里等你们。”

“等我们?!而且黄河早已改道了,你这位河神不应该在这里呀!”三人不约而同的惊叹并提出疑问。惊叹之后阿竹最先变得平和一些,她也想弄明白三色荷花开在其院落中的缘故,于是说:“难道您也知道三色荷花开在我的院子中的事情?”河神说:“不但我知道连神仙都知道这个事情,换句话说,也是更高层次的神仙有意这样安排的。黄河是改道了,但我这个河神的职责却没有改,而且黄河的河道也会改回来的。关于黄河为什么改道,这不仅仅是自然灾害那么简单。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共同促成表面上的改道。……”这一番话让他们三个更为吃惊。河神接着说:“关于黄河改道的因素什么的,你们不用过多知道,咱就说说那株荷花吧。那株荷花其实是上界神仙所化,目地是唤醒人们的善念和把你们三个的缘份凝结到一起。你们三个生命的来源都不一般,都是不同境界上的高层生命,各负其责。后来看到众生出现败坏,心生慈悲,希望众生能更好的生活,于是主动下来,明知会吃很多的苦楚,但还是毅然决然的下来。在下走的过程中,你们遇到那在人间化成荷花的神,那位神告诉你们,因为你们的慈悲,而会得到一种奇缘。创世的主神要来人间传法。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更有信心了。在人间你们都曾经跟随着轩辕大战蚩尤,在后来的历次王朝转生中你们很多角色都曾演绎过。到了今朝,因缘际会,我们在这里相遇,简单的告诉你们这些,余下的你们就自己去找吧。”说完河神就隐去了。

他们三个对望了半天,半晌才回过神来。觉得自己真的是太幸运了,于是赶紧朝泰山的方向走去。

咱们长话短说,有一天他们来到了泰山脚下。因为立东是孔子的后裔,有一句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所以他们两个让立东先進红门。他俩随后跟着。在经石峪,他们看到石头刻的佛经烁烁生辉,感觉神的慈悲真是无处不在;当走到云步桥的时候,脚下流水轰鸣,在湍急的流水中他们看到一团金色的光,在光中似乎有一群人影在闪动。他们驻足,双手合十,希望得到神仙的眷顾。这团金色光缓慢的上升,距离他们总是有一丈左右的距离。飘忽间他们被这团金光引导一座佛家的寺院内。(不是表面空间)有意思的是这家寺院的入口处,同样有一株开着三种颜色的荷花。他们進到了寺院内,主持正在讲经。他们在外面听了一会儿。主持出来对他们说,你们三个与佛法都有缘份,你们不妨在此修行吧!女人可以到附近的尼姑庵中。他们三个说:“来泰山是为了寻找创世的主佛,看看在这里能否找到将来他在人间传法的消息,今生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出家修行。”主持带着遗憾的口吻说:“那好吧。既然如此,你们走到十八盘的时候要多留意,遇到事情要坚持住。”说完主持转身回禅房了。

他们三个从寺院出来,回头再望寺院,早已没有了踪迹。他们一路上沿着山道攀登,经过五松亭的时候,从这个秦始皇来此封禅避过雨的地方,他们明白了什么叫谦卑,无论是谁,在泰山面前都需要谨言慎行,都要怀着十足的诚心和敬意来对待。当想到此,秦始皇的面貌显现出来。看上去很慈祥不像史书中描绘的暴君模样。秦始皇当时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伸手将一轴圣旨模样的绢帛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看到,上面写着(大意)“我当年的亲随们,你们当初为了中华的第一次大统一做了你们该做的,今朝你们来泰山一定要克服艰险,找到你们要找的。祝你们好运。”过了一会儿秦始皇就隐去了。后来在路上遇到汉武帝显现,汉武帝说:“当初几次来泰山除了向上天表示自己的功业之外,另外也是向泰山注入修行的内涵,同时也是自己探索修行之路的一种尝试。正因为泰山有了秦皇汉武的彰显,让人们游玩的同时了解甚至可以实践修行的意义和乐趣。

咱们长话短说,当他们真的走到最陡峭的十八盘前的时候,一下子傻了,没想到传说中的最陡的山路是如此的陡峭(当时的山路没有现在修的这样好)。他们登上这条山路的几级“台阶”(不能完全叫台阶,所以用了引号),赫然发现这条路似乎变得更加险峻了,甚至达到无法下脚攀登的程度。他们想起那所不知名寺院中主持的话,一定要坚持住。就这样又走了一会,发现山路更加艰险甚至达到了无路可走的程度。这时阿竹本能的想起如果要求得神仙的帮助,我们一定能顺利的登顶。此念一出,此时这条山路好像从中间露出一条通向山中的通道,他们三个毫不犹豫的走了進去。当他们進去之后,通道口恢复原状,山路也不那么特别陡峭了,这些都是神有意让他们走入泰山这部份对应的空间形式当中,为的就是考验他们,看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否坚持,能否想到神。

再说他们三个,因为已经见过一些神奇的事情,心中有神,走入通道之内也并不害怕。走了约有半个时辰,走到一个大厅堂之内,在里面坐着很多装束各异的神。居中的一位神见他们来了,站起来笑着说,你们一路上也辛苦了。让侍者找“小凳子”(神仙坐的椅子,外观和我们平时看到小凳子相近,但功用和舒适程度相差甚大。)让他们坐在一边。居中的那位神接着对其他的众神说:“泰山我们一定守护好,人类社会其实也在变异和败坏,我们作为泰山各部份的守护神,一定不要随着走,因为上天让这茬创世主亲自开创的文明把我们称作‘泰山’,那就说明我们就应该守护好这茬神传文化的根基和血脉。为什么曲阜就在这附近,而且这里也很早就有了人。很多这茬历史上的名人都在这里(如李白)或者故居(柳下惠)在这里(注:不是说单指泰山,而是说泰山文化所覆盖的范围,涉及到整个山东省)。将来创世的主佛要来人间传法,会来这里,也会过来攀登这座山峰。我们一定要用最纯净的生命状态来等待创世的主神的到来。也唯有完成主佛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的生命才会真正的得救。”他们三个闻听感到很激动。本想说一些什么,那位中间的神说:“盘古大帝、碧霞元君、东岳大帝你们都站出来让他们看看。将来他们在主佛洪传大法的时候都要起着很大作用的。其中阿竹你到时候会用才女的方式竭尽所能的做好你该做的。至于说智和灵感之类的,很好办,只要你达到某一境界的标准神会给你的。立东你到时候用你所学之长做好你该做的。阿健你么……”那位神停顿了一下,似乎又看到了什么,然后接着说:“你会生长在修行者的家庭,但因为你从前欠下一些不好生命的东西,所以它们到时候会引诱你落入圈套,到时候真正的想解脱,那你就去真正的走上修行的路。(言外之意,早一些跟家人走上修行之路,也许就能避免此难。)否则会很危险。切记切记。”说完其他的神又聊一些别的事情,比如盘古大帝、东岳大帝及碧霞元君都各自说说自己的经历和给将来主佛传大法所奠定文化方面的情况和其他的神说了一些今后具体怎么做好的之类的事情。因为篇幅太长,而且与本文关系不大,这些咱就不一一详述了。

后来他们三个在这里吃了一顿从来没吃过的饭,让他们感受到神仙界的美好和神圣。末了到了该去天街的时候了。那位中间的神用他的神力为他们开辟(或叫演化)出一条通道,他们随着这条通道来到了天街。这条通道也就消失了,山体恢复如初。这个时候太阳刚落山,那万丈霞光非常的好看。后来立东提议,他们三个在这里留宿,第二天看日出。因为他们内心都有一个心愿,希望在那生一睹主佛的尊容。

他们俩也同意了。晚上这里很冷很凉,但因为他们已经吃过了神仙界的饭菜,这饭菜所携带的能量足以抵御住人间高山的寒冷。

在第二天一早,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之前,他们看到那株荷花在空中有节奏的摇曳着,似乎在点化他们。一会儿会出现奇景。他们用最虔诚的心等待着。

不一会儿随着太阳喷薄而出,在光球处,逐渐的有万千佛光闪动,各种形态的佛出现了,不一会儿出现天女散花,最后,一尊巨佛从太阳升起的地方缓缓、放大而来。当然这个过程会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来到他们面前的空中时已经变得涵盖了大半个天空。四周的神佛都跪在那里。他们哪见过这等殊胜的景象,早已激动的泪流满面跪在那里说不出话来。那尊巨佛伸手把他们握在手里,放入另外一只手掌,他们在巨佛的面前那是很小很小的。巨佛慈悲的说:“你们不是想看看到时在人间传法的主佛长得什么样吗?现在我就让你们看看。记住:到时候你们一定要完成使命!千万不要因为红尘中的牵绊而错过机缘!”他们都点头说:“好”。主佛将他们举起来让其他的神佛与飞天(天女)看得清楚,为的是将来好好一起配合。然后把他们放回原处。主佛一点点的变小,最后隐去了。

他们三个遥望主佛隐去的方向重重的叩头,朗声发愿到时候一定要珍惜机缘,竭尽全力做好该做的一切!这宏愿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着……

今朝阿竹按照从前那位神说的一切在走,希望她做的更好吧。立东我见过,生在右派的家庭,父亲四十多岁才有的他,为人非常的善良和信守承诺,几年前他可以在媳妇浑身溃烂、整个房间充满腐臭味道之际一直守在身边伺候,不离不弃,这让本想抓捕他们的警察深受感动。据我了解,他不仅是对他媳妇这样,对谁他都有一颗真心!这样的朋友是最值得结交和信赖的!最近我看网上报道长期流离失所的他被警察非法抓捕。而这一切的原因只因为他是一位法轮大法的修炼者!作为法轮大法的修炼者在此时此刻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能够摆脱邪党的谎言,从而得到真正的救度。而绝不是为了他们自己的什么。

阿健,今生如愿以偿的成长在修炼的家庭中,但因为他没有走入修炼,生命道路无法改变,就按照既定的安排在走,最终落入邪恶设下的圈套中,在经济上给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在此除了同情他的遭遇之外,希望他有时间真的看看法轮大法创始人的著作,真正的走上返本归真之路,否则最大的困扰不再是钱财的问题,而是无法了却当初面对普天众神所发下的宏愿的问题,那可是事关生命存亡的大问题。望君珍重!

今生法轮大法创始人多次来到山东传法,山东的人民为了大法洪传也做了能做的(如:印书、发行讲法录音磁带等等)。法轮大法创始人也真的来泰山,并写下《登泰山》一诗来劝勉弟子。希望广大的法轮大法修炼者们更加精進,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历史机缘,希望广大的善良人们都能明白真相,法轮大法修炼者们根本不是在搞什么政治或者其它的什么,而是在这充满着暴力与谎言的社会中救人!

说明:因为本文不是游记性质,同时也因为篇幅所限,无法对泰山所有景点的一一道出,在此请读者们见谅。如果想全面了解泰山景点,在下推荐一篇清朝人孔贞瑄写的《泰山记胜》一文,该文对泰山的景点做了全面而简单的说明以及正见网上刊载的与泰山有关的文章。


from 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