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星期二

拨乱反正 给封建礼教平反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是华夏文化的首要特点,也是六艺之首。《说文》中讲:“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礼”最首先最主要的作用是要表达对天地神明的敬;对祖宗的诚;在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谦与和。

孔子被视为的始祖,读了《》以及其外二篇之后,才知儒家并非自孔子时开始,按孔子的话说,道之不行后,儒、墨并起,而且他只是把古人的话记录下来,并不敢擅自篡改;且他曾向道家始祖老子问道,还算是老子的学生。《论语》里有许多非常人性话的东西,比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恕、忠、敬……”有许多道德层面的金玉良言,“打倒孔家店”其实造成了广大中国民众精神上的饥荒,也许从此,国人开始走向蛮佧。

中国的礼仪文化可追溯到尧命舜推行的“五典之教”。舜时主管教育的官职有三,其一为司徒,负责“敬敷五教”;其二为秩宗,负责“典朕三礼”;其三为典乐,负责“教胄子”。“五教”即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所谓“三礼”,即天神、地祗、人鬼之礼。

“礼”规定了上下、尊卑、亲疏、长幼之间的关系,维护着道德的稳定和社会的公平。一提到“上下”、“尊卑”,中共治下的、受党文化洗脑的中国大陆人就会马上联想到“不公平”,“封建礼教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吃人的礼教”等等。其实“尊卑”并不意味着“剥削欺压”,在严格的道德约束下,作为“尊”者,对下级、下一辈仁爱、保护,下级对上级忠行谏言,是和谐顺承的社会关系。比如为了出行安全,人人都要遵守规则,交警的职责就是指挥交通。按照中共的逻辑,交通规则也是约束、束缚人的,不应该听交警的指挥,这样不公平,这完全是罔顾事实的片面之词。为了破坏礼制,它就是这样混淆视听的,完全不顾礼制制定的社会秩序所起到的作用。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从一个到整个国家,我们所有的准则都是由“礼”来笼罩的。我们中国幅员如此辽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各地的风俗差别非常之大。但是不管你的风俗有多么不同、方言有多大的差别,在“礼”这个层面上都是认同的。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行为准则。所以,要了解中国文化,就非要了解“礼”不可。遗憾得很,近代以来,中共对文化采取了极端偏激的态度,把它当作沉重的历史包袱,总是想丢掉它,甚至不惜对它進行扫荡和摧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更是屡屡受到抨击,被指责为“吃人的礼教”,是“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甚至将礼与奴隶封建制画等号。人们曾经用非常幼稚甚至是非常无知的眼光来看待礼。比如说,人和人见面,为什么要行礼?为什么要鞠躬?鞠躬不就是卑躬屈膝吗?“”中,“大老粗”是褒义词,是光荣的。举止粗鲁,说粗话,成了无产阶级的“本色”,是引以自豪的表现。久而久之,礼就日益远离了我们,我们由此生活在了一个没有礼的社会。殊不知,大凡文明一点的国家都是有礼仪的,没有礼的社会是失范的社会,是有问题的社会。几代人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也不觉得什么。其实,问题已经严重到令人焦虑的程度了。

礼乐文化是古人将“礼教”与“乐教”并提而形成的教化体系,是中国的主流文化,古人认为“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人的外在的言行举止,要通过“礼”来加以规范,其基本特征是恭敬;而人内在的德性及心性,则要通过“乐”来提升,其基本特征是和。

现代人批判“封建礼教”。其实真正的“礼教”是圣人传给人用以维持道德的心法和约束。这个“礼”就好比佛教的戒律,给人规定了一套行为规范,照着做就不容易作出违背道德的行为。“礼教”的“教”就是圣人的教化,就是维持道德的心法。“礼教”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确实起到了维护人类道德的作用。后来随着社会的败坏,人类没有心法的约束了,这个“礼”也就成了表面的东西不起作用了。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