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1日星期三

#明太祖 #朱元璋 缘何尊孔而删《 #孟子 》?

tian.jpg

文:楚若薇 来源:正见网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372年—前289年),年八十四岁。本是鲁公族孟孙之后,后迁居邹地(今山东邹城市),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是邹人。

据说,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受业子思之门人”’,晚于孔子179年,约与庄子同时。学成以后,他以孔子的继承者自任,招收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王道”的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获尊称亚圣(仅次于“至圣”孔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期,诸侯均穷兵黩武,积极求取富国强兵,攻城掠地的权谋之士。而孟子守着先王之道,不肯阿世取容,赞尧舜,崇孔子,阐发和平王道的民本思想,觉民救世,维护儒家道统,希望各国国君用儒家的仁义精神来治理国家,实行仁政。虽然各位诸侯对孟子十分礼遇,却都认为其主张迂阔而不可用,纷纷拒绝了他。《史记》中这样记述:太史公说:我读《孟子》一书,看到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没有一次不放下书而发出叹息的。我说:唉,利益真是祸乱的开端啊!孔子很少谈论关于利益的问题,就是想从根本上防范这个罪恶的根源。所以说“每件事都依据利益去处理,就会招致很多怨恨”。从天子到平民,喜好利益的弊病有什么不同呢!

只有滕文公曾经试图推行孟子的政治主张,可是滕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没有能力全面实施他的宏伟规划。到了晚年,他只好回乡讲学,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讲义论道,弘扬儒家仁义的思想,并完成《孟子》一书的七篇论述。自从唐代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提出: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北宋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南宋光宗将《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列入儒家 “十三经” 之中。朱熹把《孟子》列为“四书”之一。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阐发详尽,气势如虹,说理畅达,激昂善辩。

一千六百年之后,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原名朱重八,淮南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县)人,推翻了元朝统治,于1368年建立了明王朝,年号“洪武”,据《明史·礼四》记载:“明太祖入江淮府,首谒孔子庙。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孔子于国学,仍遣使诣曲阜致祭。临行谕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有天下者莫不虔修祀事。朕为天下主,期大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成均,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并表示:“孔子万世帝王之师,待其后嗣,秩止三品,弗称褒崇,其授希学秩二品,赐以银印。”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不仅如此,璋又于同年“诏以孟子五十四代孙思谅奉祀,世复其家”,“命复孔、颜、孟三家子孙徭役”,由此可见,朱元璋在沿袭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对儒家尊崇和优礼,由孔子而孟子、颜子,而遍及所有圣贤。  朱元璋对孔、孟的尊崇,当然是归因于尊孔重儒的治国策略。

据《明实录》记载,明立国后,一次朱元璋去白虎殿,看到诸子有读《孟子》者,便问身边大臣:“《孟子》何说为要?”对曰:“劝国君行王道,施仁政,省刑簿赋,乃其要也。”朱元璋听后感慨道:“孟子专言仁义,使当时有一贤君能用其言,天下岂不定于一乎!”

然而,在洪武五年发生了一次逆转,传说朱元璋读《孟子》,对其“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之类不尊专制权威的话深为不满,以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罢其配享”。《明史·礼四》记载了这件事:“五年,罢孟子配享。逾年,帝曰:‘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 此次罢享也就持续了十个月。

罢配享事件旋踵即逝,但在二十多年后,即洪武二十七年(1394),朱元璋命大学士刘三吾编《孟子节文》,删去《孟子》中“词气之间,抑扬大过者八十五条”,“八十五条之内,课试不以命题,科举不以取士,一以圣贤中正之学为本。”  这部《孟子节文》并没有在社会上流行。十七年后,成祖永乐九年(1411),福建连江人孙芝上疏,才使得《孟子》重新得以恢复原貌。

朱元璋对孟子的态度变化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呢?这就要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和迁移说起。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有素王之称。素王的意思是他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是文化意义上的王。那么,孔子对中华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本源的那个“道”,又是如何开示的呢?《论语‧里仁》中有这样的一段对话。“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段话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衣钵传人曾子的一段对话,意思是:孔子告诉曾子说自己的道是“一以贯之”的。孔子说完这句话之后就离开了。随后门人问曾子孔夫子讲的这个“一”是指什么,曾子答:忠恕而已。那么,曾子解释的“忠恕”是不是孔子所说的“一”或者“道”?

再看《论语‧卫灵公》中的另一段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你以为我的学问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书而得来的吗?子贡反问: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一以贯之”。这里又出来个“一以贯之”,孔子为什么不能直说呢?

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仁”,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要求,是儒家道德的核心思想和最高准则。《论语·颜渊》中回答学生樊迟问仁时最为简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 的小篆写法从人从二, 此 “二”在甲骨金文的古文系统中是个重文符号, 因此仁即 “人人”,意思就是把人看作人,显现了人道精神,也是人道的起点。 后人逐渐加上仁爱和仁厚等道德意义,使仁的意涵扩大为众德之和,而把“德”当作是一种达成目标的外在行为方式或手段。《礼记·乐记》中所说的“德者,性之端也”。意思是说,德是指那些发源于人性的原初表现,也就是指“德行”了。同时,孔子对子路(仲由)感叹,懂得德的人太少了:“由,知德者鲜矣。” (《论语·卫灵公》)

有人说,孔子的思想中既有出世,又有入世,入世也是为了出世。 从《论语·述而篇》中的记述可以得到某种印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建立的“入世”的人道思想以仁为核心及边界;同时,孔子的思想也指向形而上的天道,要做“泛爱众”的仁德君子,但又要“志于道,据于德”,即以德为基石向道进发,指向出世。所以说,孔子的思想是一种“涉世”的基调,经历世事,但不沉湎世尘;尚德不器而非后人流变后的“经世致用”。

《周易·系辞上》中说: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无形不可见的叫做道,有形而可见的叫做器。孔子第三十二代孙,唐代经学家、易学家孔颖达在《周易正义》注疏中阐释: “道是无体之名,形是有质之称。凡有从无而生,形由道而立,是先道而后形,是道在形之上,形在道之下。故自形外已上者谓之道也,自形内而下者谓之器也。”在中国文化【小编推荐:探寻复兴中华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中,“道”字用的非常宽泛和普遍,其实,所谓的道,意思是中一层层的理,但不同的理是有层次的高低之分的,不同层次的理的认识甚至会是完全相反的,与人所处的境界直接相关。人道的理与出世间后的理,注定是有着很大差异的。

子曰:“君子不器。”(《为政》)皇侃在《论语集解义疏》中阐释说:“此章明君子之人不系守一业也。器者,给用之物也,犹如舟可泛于海不可登山,车可陆行不可济海。君子当才业周普,不得如器之守一也。”意思是“大道不器”,君子秉持大道,大开大合,水无常形,不执于某一种偏狭之见。大千世界中,山川河流,走兽飞禽,形形色色,无非“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两大构成。形而下的“器”之于人类,诚然不可或缺;但形而上的超然,“圣而不可知之”的神性内心才是人类的存在要义。黑格尔说:“一个没有形而上学的民族就好像是一个没有祭坛的神庙。” 而信仰是通往神的途径;守德是悟道的基石。中庸和仁、义、礼、智、信都是由德这个核心而延展开来的德行方式和守德方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易传·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当源于“道”所生“一”。孔子的涉世思想中体现出的是,以这个太初和太一为基点向形而朝着形而上方向“志于道”,“修己安人”是修己之后的仁德外化的展现,而不是向形而下方向以“治人”和“事功”为目标。

孟子隐然以继承孔子自任,但孟子的思想表现方式为“一生二”。如: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这里将生与义分为两个对立的选项。触怒朱元璋的则是《孟子·离娄下》中孟子对齐宣王说的这一段:“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此外,当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孟子· 梁惠王下》)  这里都体现出孟子的入世思想,仁爱之心也是有条件的,取决于对方的态度,不再是无条件的“修己以敬”。表现上不再是修己向道的提升角度,而是向着“修齐治平”的经世致用方向滑移。

有评价说,孔子的《论语》平实、平和、气平;《孟子》则宏肆、激昂、气激。这大概就是一和二的不同之处。到了明朝末期,王夫之(1619年—1692年)则认为“天下惟器”,道是器之道,而非道之器。有形的事物是世间唯一存在的实体,事物的规律在事物之中,“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周易外传·大有》)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的变迁和道德的下滑,儒家思想发生着从无形向有形,从尚德不器向经世致用,从守德志道向入世事功的流变。中国传统文化归正、归新和人类返本归真的路又在哪里呢?

2024年8月19日星期一

数字漫谈:一和二、阴和阳(二)

tian.jpg

文:过客

“二”是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中 ,上面一个一,下面一个一,说明它是从一中分化而出的 ,其本义为由混沌分出的天、地两极。二在数术中和一相同都为金,八卦中为兑卦,方位为西方。一为太极,太极分为两仪,从此有了阴阳、有了男女、有了黑白、有了善恶、有了正邪。后引申为不专一、不忠诚等,如二心,连骂汉奸都叫二狗子。

“一”表示是混沌的存在,而“二”则分出了天和地,天和地从排序来说,天为一,地为二。二是阴数,从数,为阴为柔,有阳有阴,天地才会和谐,阴不阴,阳不阳的话,天地就会失衡。老二也想当老大,那就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太强势做第一往往容易惹来别人妒忌,儒家讲中庸之道,有能力也不做老大,收敛一下锋芒甘做老二。不过这可不是孔子在文革期间被骂孔老二的原因。鉴于时代的原因,这个称呼带有明显的不屑。不过孔子还真的跟老二有关。历史上的孔子姐妹很多,但兄弟只有两个,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孟皮。在他父亲六十四岁时,又娶了颜氏并生下孔子。孔子取字叫“仲尼”,伯仲的“仲”,即第二的意思,伯则是兄弟中的老大。

佛家讲不二法门,通常解释为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最好的方法。这个说法来自佛经中30位菩萨的交流,他们并没有解释为什么叫不二法门,他们只是在讲自己如何证悟的入不二法门的方法,方法很多,但是最后都是修到了这个境界。从字面上讲很简单,就是唯一的能解脱的法门,没有第二个。

佛教中有十几个法门,他们都认为自己所修的是不二法门,是唯一能修炼圆满的法,把其他法门称作外道。后来就慢慢承认了其他法门也可以修成正果,这可麻烦了,既然都能修成,那么他就乱来了,掺和着修。

事实上,佛教所有法门都是出自释迦牟尼佛的讲法,他可没有教弟子搞出这么多不同的法门来,是弟子在某一层次开悟了,自己根据释迦牟尼佛讲过的高层次的法创立的新的法门,但是他并没有达到释迦牟尼佛的境界,所以修炼他们创造的法门,最高也不会超过他们所在的层次。

现在佛教末法时期都乱套了,僧人们什么都修,什么都信,你看电影中,那少林和尚们一口一个阿弥陀佛,少林寺是禅宗祖庭,信奉的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别看都是修佛,将来要去的佛国世界不一样,修炼方法也不一样,怎么能乱来呢?

我去过一些寺庙,几乎都有类似情况,不管是什么法门的,大喇叭中提醒游客注意事项,最后来一句阿弥陀佛。

文化大革命中破坏了很多寺庙,赶跑了很多高僧,以前的传承断裂了,后来做方丈的这些小和尚什么也不懂,他连修炼的心都没有,自然不会去研究修习佛法,他把这个当做职业来做了。

一不存在比较,有了二,就有了比较,有了比较,就有了分别心,善恶就此两分开。

圣经中记载:上帝用泥土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一个人,给他取名叫亚当。后来又取下他一根肋骨,用这根肋骨造成了一个女人,取名叫夏娃。

男人和女人原本是一体,因此男人和女人长大以后,会互相吸引,与对方结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一个繁衍的规律。

上帝在东方的伊甸园为亚当和夏娃造了一个乐园,那里的地上撒满金子、珍珠、红玛瑙,各种树木从地里长出来,开满各种奇花异卉,非常好看;树上的果子还可以做食物。这里的描述看,伊甸园其实就是上帝在天国之中创造的一个极乐净土,最初的人类是天国的众生,层次很高。

上帝让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让他们修理并看守这个乐园。上帝吩咐他们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们都可以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死。”  亚当和夏娃赤裸着绝美的形体,品尝着甘美的果实。他们过着悠然自得的日子,就这样在伊甸乐园中幸福的生活着,履行着上帝分配的工作。

一天有个天使引诱夏娃吃下了善恶树上的果实,说可以如神一样能知道善恶。夏娃就摘下果子吃了,又给亚当吃了。他们二人立刻生出羞耻心来,觉得自己是赤身露体,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自己编做裙子。

上帝发现后就把他们赶出伊甸园去,贬到了人世间。那个引诱他们的天使也受到惩罚,被罚做蛇,必用肚子行走,人人厌恶。

亚当夏娃违犯上帝的意愿吃下善恶果时,就不符合那个空间的标准了,他们觉得有了羞耻之心,其实是他们心性掉下来了,没有那颗心,看见异性身体也不会动心。有人看见漂亮异性就害羞,就是他有那颗色欲之心在。羞耻之心是人这个层次必须有的,不知羞耻那是畜牲了。修炼人没有了私心,分别心,色欲心,那是更高的境界。

女性男性,一阴一阳,构成了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家庭。男人就要阳刚,女人就要温柔,社会才会和谐起来。现在阴阳颠倒的天象之下,男人娘娘腔,女人女汉子,比比皆是。颠倒了性格还好说,最可怕的是颠倒了是非黑白,颠倒了善恶正邪。

身上挂满了勋章,到处做正能量报告的你以为就是好人吗?不一定。被众人齐声辱骂、切齿痛恨的你以为就是坏人吗?也不一定。不久的将来,人们会从新审视近代和近年所发生的事件,所得出的结果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

来源:正见网

“ #名校 ”的迷思

tian.jpg

文:美国大法弟子 来源:正见网

我早年留学美国,在之后近三十年的学业和工作中,读了硕士,博士,博士后,经历了世界顶级研究所和大学,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科学家、学者、教授。其中不乏美国科学院的院士,也有诺贝尔奖得主。回头看看,几十年的经历真如黄粱一梦。最真切的体悟就是:大法才是真理,师父在法中讲的太对了。

我真切的体会到:科学其实也是一种信仰。比如大家都相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实相对论到底说了什么,知道的人非常少。有能力全方位验证这个理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的人只是“相信”罢了。当然,很多基本的东西的确经过了很多人多次的验证,被实践证实了。很多数学、物理、化学领域中基本的东西,因为相对简单,又经过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无数人的实验和实践,被证实了。

但生命科学面对的是复杂的多的课题。就我所研究的领域,真正前沿的新发现,有能力验证这些发现的实验室全世界就那么几个,而且要验证起来要耗费很长时间,消耗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在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中,有不少夸大其词,以偏概全,以致造假的文章。就科学家本身而言,他们也是人,不管多么有名望,所理解的一定受科学本身认识的局限,而且仅限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现代生命科学因为太复杂,领域越分越细,学术界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很多很有名望的专家,学者,其实对于他们专攻的领域之外的东西,很可能知之甚少。

好多人迷信科学,崇拜“名校”。中国有句老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比如清华大学,在2024世界大学排名第二十几位。和位列前几名的剑桥,牛津,哈佛相比,其实各方面差距非常大。再有,一个学者从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再到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过程中对自己的领域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同时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狭窄。比如和我有一面之缘的钱永健,在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一生获得大小几十个奖项。但他和我所遇到的很多知名科学家一样,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不随便发表意见。因为在这个层面的学者大都非常清楚:自己知道的东西其实很有限。对自己所了解的狭窄领域之外的东西,最好的态度是“不知为不知”,否则多半会落下笑柄。

当然,科学家们也是人,所以其中有严谨求实的,也有为了名利弄虚作假的。尤其是现在的科学界,被无神论进化论严重侵蚀和控制,真假难辨。知名科学家的言论,也不能不加分辨的一概接受。

所以,即便是一个名满天下的科学家,也不可能通晓人类科学的全部;人类科学的全部,对宇宙、生命的了解也是很肤浅的一点点;一个人如果不修炼,就更不可能理解超越人类从古到今一切学说的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