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已四十余年。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我为"治病求源"而苦苦上下求索。 一九九六年春天,我有幸得法李洪志先生在《转法轮》卷二"佛性"一文中说,"一种观念形成后,会控制你的一生,左右这个人的思想,以至于这个人的喜怒哀乐。这是后天形成的。如果这个东西时间长了,会溶在人的思想中,溶在真正自己的大脑中,它会形成一个人的秉性。"我们不妨这样说,修炼就是在宇宙法理的指导下返本归真的过程。系统的了解宇宙最高法理和大法修炼,需静心通读《转法轮》。 * 初学园地 中国古中医是神传给人的半神文化之一。他始于伏羲时期。伏羲是中华上古之神,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 女娲是伏羲之妹,她用"黄土"造了东方之人。伏羲与女娲都是人首龙身之神,所以中华民族才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伏羲上观天象,下察地理后指出:宇宙(银河系)是一个不断旋转变化着的阴阳太极球,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给人绘制了《先天八卦》。 历史传承至商末周初,周文王被困时反复演算《先天八卦》,着书写成《后天八卦》,即世人所称的《周易》,简称《易经》。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第一部经典,又被称作"诸经之首"。它是论道之作,是后世诸子百家发明创造的源头。 所谓《易经》之易,是指变化的意思。有规律的变化乃是万事万物气机流动的本性。 我 们现在都把华夏族称为炎黄子孙。炎是谁呢?是指"炎帝"神农。黄是指黄帝。炎帝,神农氏,三皇五帝之一,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 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他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他是古中医学的医药之祖。 黄是指黄帝。黄帝也是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他首 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是承前启后中华文明 的先祖。他与当时的神医岐伯以易论医,留下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内经》是中国古代神 医们的杰作。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份。《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 帝内经》基本精神及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观念、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防养生和运气学说等等。"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 整体,同时人体结构和各个部份都是彼此联系的。"阴阳五行"是用来说明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藏象经络"是以研究人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 脉等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病因病机"阐述了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疾病发生和变化的内在机理。"诊法治则"是中医 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预防养生"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养生学说,是养生防病经验的重要总结。"运气学说"研究自然界气候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以 此为依据,指导人们趋利避害。 《黄帝内经》被视为中医学的元典之作,后世医家、医圣、药王皆视之为"龟镜"。 古中医学的先哲圣人们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把宇宙万事万物的变化,用《易经》的阴阳学说,结合五行学说加以解释说明,并以此来对照人体,用来解释说明人体的变化规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识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药王孙思邈也指出"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所以古人讲"易医同源",就是这个道理。 《素问•气流变大论》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大事,可以长长"。在此先哲们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后人应怎样去研究学习和发展中医学。 当历史发展到东汉时期,南阳太守张仲景在日常办公中,遇民事纠纷则断案审理,无案时就在大堂上为民看病疗疾。他不仅是位好官还是个神医。"坐堂行医"就是赞誉张仲景的功德。 张 仲景在多次与大型瘟疫的斗争实践中,他集易医之大成,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从而奠定了中医学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原则,这部中医学的经 典之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完整结合的著作,比西医学早了一千六百多年。后人为了纪念张仲景的不朽功绩尊称他为"医圣"。 (待续) 注: [1]李洪志师父诗词:《洪吟》〈同化〉 相关文章:from 气功修炼网 | |||
| |||
| |||
|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
一位气功修炼者对中西医的感悟(1)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