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园 现代生物学研究中,可重复性(Repeatable)是检验一个理论是否能站得住脚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个实验不可重复,那么它的可信性就会被大打折扣。 在巴克斯特1969年第一次发表关于植物生命奥秘的文章后,引起世界轰动。有5000多个科学家向他索取文章原稿,想要做进一步研究。可是,在随后的研究中,有许多科学家重复他的实验,却得不到预期的结果。于是,他们把这些现象戏称为「巴克斯特效应」。 举个例子,巴克斯特将一棵植物接到实验仪器上,在2点45分开始测定,然后他就去了一家商店。大约6分钟后,他已走出几个街区了。他想起忘了带钱包,便转身回去。这时的时间是2点51分20秒。在实验仪器的记录中,发现前5分钟一直是平缓的,然后突然出现一个高峰,时间恰好在2点51分20秒。也就是说,在他决定回来的那一瞬间,植物就已经知道并做出反应了。 再来重复一次这个试验,一切实验条件都一模一样。将植物接上仪器,开始测定。他出去了,走了6分钟,然后回来。可是,这一次植物却没有任何反应。有的科学家因此得出结论:「巴克斯特效应」不能被证实,因为它不可重复。 其实,通过可重复性来证实一个理论就已经把巴克斯特实验局限住了,因为这种方法论本身建立在排除植物能感知人的思维这一基础上。实际上一棵植物不仅仅是一堆叶绿素,糖,水和无机盐等的组合体,它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灵体。当它感知到第二次试验是已经计划好了的时,就没有理由感到「兴奋」了。 不转变人的思想,带着僵化观念的框框,用单纯的化学手段去研究生命的奥秘,即便发现了超越常理的现象,也揭示不了其背后的真象。 发稿:2002年12月16日 更新:2002年12月16日 相关文章:from 气功修炼网 | |||
| |||
| |||
|
2013年7月10日星期三
你做戏 它知道!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