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

隶书的渊源

文/耀文

《洪吟》·缘

《洪吟》· 缘


汉字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流传数千载,具有高度艺术成就。其书体变化丰富多彩,概括起来大体可以分为:篆书(包括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也叫作真书,包括魏碑和唐碑等)、行书、草书。在这五种书体中,篆书、隶书和楷书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依次孕育、转化,逐渐形成的。

隶书始创于秦代,普及于汉魏。晋代人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注:指吏役)佐书,曰隶字。"后世也有"秦狱吏程邈创隶书"的说法,其实程邈应该是将当时这种来自民间的书写体加以搜集整理而已。

秦代是书体继承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时期。《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当时字体的面貌。

秦朝官方用的书体是篆书,称为"秦篆",又叫"小篆",但是当时的各种量器都需刻有诏书,而书刻时间紧迫,不能拘泥于篆书圆转的笔划、谨严的体势,于是利用了趋向横直方拆、便于写刻的笔划。这种变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在转变处采取折笔,不用篆书的转笔,的确比篆书的写刻要快捷、方便得多。故古人说:"篆之捷,隶也。"

早期隶书的字形构造,保留篆书形迹较多。后来在使用过程中加以发展,成为笔势和结构与小篆完全不同的一种字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

隶书在汉代获得发展和成熟

西汉前期,农业经济的逐渐恢复,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国家的统一,各地交通的发展,都促成文字书写的相应发展。这样,隶书的应用广泛了,逐渐取代了篆书的地位,而成为汉代普遍使用的书体。隶书发展到东汉达到了成熟阶段,并被逐渐加工、整理和规范化。其笔划的趋向工整,波势的产生,点划的俯仰,以及带装饰性的挑法,都是这种规范化的结果。

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不但日臻纯熟,而且书体风格多样。与篆书相比,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从书法的技巧来看,西汉隶书之点萌如儿童用笔,其后渐次进步,执笔正直,起笔、止笔、波磔等,亦能逆笔突进,或捩、或押、或浮,故至东汉隶书用笔的技巧,比篆书圆转的线要复杂丰富得多。故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刘勰在《文心雕龙.碑》说:"自后汉以来,碑碣云起。"东汉是隶书进入型体娴熟,流派纷呈的阶段,其碑刻文字,数量比较多,又各具风貌,五彩缤纷,姿态万千,各臻其妙,是汉隶书体一大宝库。

东汉二百多年间,是"八分"体的全盛之时。

在此期间,采用"八分"字体的碑碣,数不胜数,仅传世的拓本就约有一百余种,东汉年间的碑碣,如"石门颂"碑、"乙锳"碑、"礼器"碑、"孔庙"碑、"华山庙"碑、"史晨"碑、"西狭颂"碑、"熹平石经"碑、"韩仁"碑、"尹宙"碑、"曹全"碑、"张迁"碑等,其碑文有纵长茂密者、有宽平疏落者、有朴茂雄万者、有骏爽疏宕者、有高浑凝整者、有华艳秀丽者、有丰厚温润者,无不各极其态,琳琅满目,蔚为大观。

到了晋唐,虽然楷书已非常盛行,但隶书依然不废,直至今日,这也正是由于隶书的结体和运笔都很富于变化、风格多样和艺术性强的缘故。

Tags:


from 气功修炼网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3506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