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

日本经济之父“涩泽荣一” 独奉孔子为师(三)

——读《与算盘》惊悟儒学真谛 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的资本经济,整个构架,从银行、保险,到各界事业的根基,都是从明治6年开始,带领大家逐一建立起来的,也知道他每天摆在案头用于指导自己一切行动的,就是一书,那么,他具体是如何,如何认识,如何运用的呢?我从他的另一部《论语讲义》中看到了明显的思想踪迹。

身体力行   方为学问

涩泽荣一认为,孔子的学问不是用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的,否则,所有的学问都会失去其价值和意义,或者说,根本无法成为自己真正的学问,最终成为读死书,不仅无法真正地领会和运用,反而把自己的曲解当成孔子的思想,这实在是误人子弟。

比如说《学而》篇里的这一段: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我们先看看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孔子说:“学子们在家要孝敬长辈,出到社会要敬重朋友师长,谨言慎行,言而有信,广泛地平等地敬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贤者,这些事都做好了,有闲暇余地,才去学习文章文学之类的书籍、著作。”

涩泽荣一在解读这句话时,非常明确地指出,孔子的,全部基于日常实践,而不是空谈,不会高谈阔论地卖弄理论。注重行动上的实践的同时,也注重行动的动机。也就是说,他认为孔子把日常生活的点滴,一个人如何在家在外都做到孝敬、仁爱所有人,看成是最重要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待人处事,全都要做到,要实际践行孝悌仁爱,才是第一位的,才是有用的。其他的知识,文艺等才能,是第二位的,有余力才去学习的。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学文章典籍、等,为的是更加理性,客观,不流于狭隘的自我,不使得行为迷失正道。读书做学问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实际的运用,指导自己人生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他说,从青年时代起,他就读懂了孔子的教育主旨,非常讨厌高谈阔论、空有豪言而自己不务实、不身体力行的做法。明治六年他投身实业界以来,一直坚守孔子务实的教导。因此非常明白,经济和道德并不矛盾,关键是如何在从事经济的时候同样实践的仁德,如今的人所学的和自己的行为不能合一,从而否定从商,鄙视商业和商人,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自己不敢从商,不敢在经济领域实践孔子要求的仁德,反倒曲解孔子,认为君子不能经商和富贵,或者干脆排斥和诋毁孔子,岂不是如同自己根本没有尝过某种食物,而认为它不好吃是一样的吗?知道某种食物而没有亲自尝过,就跟读了孔子的话,而根本没有亲自实践过是一样的。

金钱本身没有罪过,关键是自己面对它的态度,如果凭着正道赚取,把钱用在民族的公益事业,为的是富国富民,还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吗?

这就是涩泽荣一的观点,他对孔子这句话的看法。所以他毅然投身经济事业。要让大家看看经济界同样可以运用孔子的教导。

其实,多少人都读过孔子的这句话,但是有几个人认真想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这句话原本想来是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师生间一问一答时,孔子所说的话,并非文章,后代的弟子回忆起夫子当年说的话而记录下来,于是后代的弟子们便研究起文章来了,比起谁读的多,掌握的多,懂得的各种典籍多了。于是人们读书的目的都忘了,甚至为了求取功名而读书了。理解得非常狭隘、迂腐。

无悔的选择   来自坚定的信念

这里要说明的是,涩泽荣一当年决定从商,遭到亲朋好友的强烈反对。人们误解他是为了赚钱,不是君子所为,而且告诫他,商人被人看不起,你将来会后悔,但是他却说,不是商业本身有问题,而是当时的商人从商的目的和做法有问题,才被人鄙视。他明白,孔子教人成为君子,是指在一切事物,在家和在外都好好对人,要广泛爱人,仁爱他人,当然包括商人,并非不让人从事跟钱有关的事业和工作。做什么事都能做正,才是真正的君子,多少人都看不懂这一点,极端地理解孔子,所以全都反对他。

可见我们今天看到的受人尊重的日本的资本经济事业,在幕府末年和明治初年,根本不存在,从商是被看不起的。他能毅然辞去大藏省的高级政府官员职位,放弃大好前途,坚信只要在经济活动中,实践孔子的教导,就一定会使得资本经济在日本立足并繁荣起来,这样的想法和选择,需要很大的勇气,而这份勇气,并非豪言壮语,而是来自他对孔子真正的理解和坚信,所以心中有数,绝不后悔。

也正因此,他在众人的否定中,误解中,坚定地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创立银行,保险,铁路,海运等500多家实业设施,以实际行动造福社会,以信义仁德导正经济行为和交易原则,形成了良好的经济风气,使得商界,成为受到世人尊重的行业,商人地位终于得到了认可,也才有今天日本的繁荣。他的信念,他的实践,获得的成功,是真正地弘扬了传统的仁德,使得人们看到经济领域只有走正,才会获得长久的繁荣,才会得到尊重,如果孔子泉下有知,定然十分欣慰,十分满意在日本有这样一位得意门生。

本文标签:,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