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Z
来源:正见网
前言:笔者多年从事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工作中涉及到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课题,在研究中发现少数民族有着非常久远古老的历史,但是他们保留下来的很多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都难以理解,只是当作神秘文化来猎奇。笔者自修炼法轮大法以来,摆脱了无神论和进化论的毒害,不断的被大法开启着智慧,当重新审视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时,发现很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东西都在师尊的讲法中一一得到了解答。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同样应证了神的存在,也是神传文化的一部分,但是进化论和无神论却阻碍了世人的回归传统之路。特此把这些领悟分享给大家,个人层次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请慈悲指正。
(四)问鼎中原——上古时代的民族融合(下篇)
上篇讲到黄帝和炎帝联手挫败了蚩尤之后,实行仁政“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史记》五帝本纪)获得了各个部落联盟的支持。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改变了部落联盟时代的格局,黄帝成为了新的宗主,为华夏文明的开创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黄帝之后又出了一位贤明的君主——尧,在他主政时期发生了三件大事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格局。第一件大事就是在舜的建议下把当时“四罪”——共工、欢兜、鲧和三苗流放到周边去开疆拓土。据《尚书·舜典》记载:“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这是继黄帝发配九黎族战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民族分化,“北狄、南蛮、东夷、西戎”就是中国现在各少数民族的起源,中国的版图开始以多民族共融的格局出现。(图1)
图1:中国上古时期多民族共融的格局
第二件大事就是尧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洪水。这场大洪水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文明和人类全部毁灭,一切都重新洗牌,建立新的秩序。上篇我们谈到:神只保留了极少数人作为新文明的人种,整个神州大地被洪水覆盖,之前的万国联盟时代在一片汪洋中成为历史,而居住在昆仑山附近的人被保留下来为日后华夏文明的开拓做准备。从这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当时尧帝一族所处的位置就是在昆仑山一带,所以他们能躲过洪水得以幸存。
在大洪水期间,尧把王位禅让给舜时说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谘!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引自《论语》的《尧曰》篇)。意思是“天的变化规律在你手中,要由你亲自来掌握,你要好好地把握住‘中’!否则我们的天禄将在这四海滔滔之中永远结束了。”这个 “中”是方位之中,是天下之中,这也预示着“中国”这个名称在近代的深刻含义。那么新的天下之“中”在哪里呢?夏至那一天,正午影长一尺五寸的地方就是天下之中。上篇我们说到在大洪水前后,宇宙天象发生的岁差现象使天下之“中”发生了偏移,随着天上星体的变动,“中”的位置由昆仑山一带逐渐转向了现在河南省嵩山地区,那里就是新的天下的中心,那里至今还留有周公当年的测影台(图2),而占据天下中心的国家就是——中国。自此以后各朝代的更迭变换都围绕“问鼎中原”而展开,这就是中国古人“居中而治”的政治观点,因为谁占据了“中心”的位置,谁就是中心之国的天子。
图2:河南嵩山周公的测影台
我们看 “中”字的甲骨文造型就来源于古代测量日影的工具(图3、4)。这种天文与人文的对应关系正是中国文明形成的基础,先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论述精审而深刻。
图3:“中”字的演变
图4:北京古天文台中用来观测日影的“表”
李洪志大师在《新加坡佛学会成立典礼讲法》讲法中曾谈及到这次大洪水,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近五千年来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
第三件大事就是大禹治水。禹姒姓,名文命,史称大禹、帝禹、神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同时大禹又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鲧的儿子,是黄帝真正的直系血脉。禹的父亲鲧及其他的族人们一起被发配到东部成为东夷,后因治水不力被处死。其子大禹负罪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史书中所记载的大禹的出身,证实了夏后氏一族的出处。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言:“禹兴于西羌。”《集解》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蜀王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很多史籍都记录了大禹为“西羌人”,石纽就是今天的四川西北汶川地区,那里从古至今都是羌人的聚居地(图5),现在流传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花灯戏”中有《大禹治水》的戏目,其中一段唱词如下:
先有天,后有地,后有人,有男有女。
先来唱,在下面,是戴帽子的汉人。
在我们上面,是穿靴子的藏人。
居中间的是羌人。在这喜庆的日子里,
歌唱我们的民族,歌唱我们的祖先。
山有树,树有根,我们来唱羌族的根。
最能干的“耶格西”,是他疏通了九条河,
时间用了八年整。第一次路过家门口,
听见孩子的哭声,可他心中只想到,
还有野兽未消灭。第二次路过家门口,
听见孩子的笑声,顿觉浑身是勇气。
第三次路过家门口,看见孩子已长高,
毅力倍增气昂昂,九条河水定疏通,
天大困难吓不倒
……
图5: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载歌载舞的羌族姑娘
这段唱词中的“耶格西”即大禹的羌族名字,歌颂的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典故,而当地人世代把大禹视为他们的先祖和英雄。
大禹治水之时有三件法器助阵:开山斧、避水剑和河图洛书。大禹反复观测天象,根据河图洛书的演化,推算出天地的对应关系。他走遍了大江南北仔细勘察地形,用开山斧劈开龙门和伊撅,凿通积石山、青铜峡及九条山脉,用避水剑疏通了九条大河使之畅通无阻流进大海,筑堤修治了九个大湖,耗费十三年终于治理了洪水,把新的地形地貌绘制成地图并重新命名,史称“禹迹图”(图6)。
图6:宋朝石刻“禹迹图”,传自大禹治水时所勘测绘制的九州地图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帝王,大禹一生中做了许多奠定中华文明基础的大事。他根据星象分野——也就是星空中二十八星宿和四象在大地上的投影(图7)重新划分了九州。他又创立了赋税制度和五服制度,每个州设立十二个师,每五个诸侯国任命一个五长,让他们恪尽职守,建功立业,最终使国界延伸至五千里。大禹为人勤勉仁厚,品德高尚,《史记.夏本纪》中这样描写大禹:“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在他的感召下,华夏族的声威教化传遍五湖四海。天下各诸侯都认为大禹贤明,因此都推崇和采用大禹所明确设立的法度礼数和声音乐律,尊奉他为山川神灵的主宰,这为后朝礼乐制度的确立和推行奠定了基础。众所周知,崇尚礼乐是华夏族区别于其他诸族的一个显著特征,“礼”作为一种维系社会各阶层等级秩序的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图7:中国古代星象分野图
由于大禹治水有功并具备高尚的德行,舜去世后传位给大禹,大禹在涂山召见三十三位诸侯,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部)。其后大禹制定《洪范九畴》作为管理国家的法则,并把各诸侯所供之金铸成九鼎,象征九州,代表着从此以后天下共主,九鼎至尊即为天子,享有统治天下的权力。
大家知道中华文明起源于华夏族,这个“华”字源于华胥氏。自华胥氏诞下女娲和伏羲后,女娲、伏羲又诞下少典,少典又生黄帝,直到大禹,至此“华夏族”形成,以“礼乐教化”成为圆融天下之道,和各族裔们胼手胝足在神州大地上演绎了一场中华文明的精彩大戏(图8)。
图8:宋代石刻地图:华夷图
(未完待续)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