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武则天长安元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诗谪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先世流入西域。人说李白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后随父亲迁徙到蜀地,居住在四川绵州昌隆县的青莲乡(今四川绵县北)。
李白早期受过很好的教育,并才华过人。他自述“五岁诵六甲”(《上安州裴长史书》)。(注:天干地支,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故称。《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注: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西汉大辞赋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注:干: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诸侯:此指地方长官。)(《与韩荆州书》);“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感兴》八首其五)。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信道,喜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怀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直到晚年。李白青壮年时曾试图通过达官显贵的引荐而走上仕途,但现实中他的仕途毫不顺畅,人们欣赏他的文学才华,却不认为他具有足够的政治细胞。晚年的李白终于看透,唱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豁达之句。
据载李白不仅诗才超群,而且精通剑术,他生平总是“剑不离身,身不离剑”。《宣和书谱》中说他“卯岁知通书,及长好击剑,落落不羁束”。他自幼跟随父亲李客学剑,十五岁就能练一手好剑术,据《五月东鲁行答上翁》中说,他35岁时“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李白的诗中有很多写到剑的,如“抽剑步霜月,夜行空庭遍”,“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长剑一杯酒,男儿放寸心”,“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等等,由此对剑在李白生活和心灵中的位置可见一斑。
剑是道家常用道器,蜀地也是道家宝地。求道应是“谪仙”回天之途。李白似乎自少年起就学道。李白的访道生活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首诗中有所体现。他早年曾在戴天山的大明寺读书。戴天山在今四川昌隆县北。一次李白去拜访此山中的一位道士,却未得相见,写下这首优美的五言律诗,记录了自己早年访道不遇一幕。
李白从青年时期便不断出外漫游。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24岁的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象《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42岁时,李白得唐玄宗召入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供奉翰林。不到三年,李白离开长安,游河南、山东、东南各地。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李白当时隐居在庐山。756年12月,李白为了平复叛乱,曾经应邀作为永王李璘的幕僚。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后,李白也获罪入狱。不久以后,唐朝名将郭子仪出面为李白说情,使李白免于死罪,改为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县一带)。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此时他已59岁。
安史之乱经过八年时间才被平定。据正史《旧唐书》记载,李白流放虽然遇赦,但因途中饮酒过度,公元762年(肃宗宝应元年)醉死于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也有人说,李白晚年来往于金陵、宣城一带,死于当涂(今安徽当涂县)。无论哪种说法,李白享年61岁。
李白一生留下诸多优美的古诗、律诗,还有乐府诗,其中李白的绝句又独受好评。李白的五绝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奇葩,历来很受人们的喜爱,有许多五绝达到了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程度。据说他的存世诗文有千余篇,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月下独酌》、《静夜思》、《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并有《李太白集》传世。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9折优惠中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新生网
发稿:2021年9月8日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