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玉
一、头发留有神的印记
人是神的杰作。不同的神造了不同的人,我们仅从头发上就能看出不同的神留下的先天印记:黄种人是黑色的直发,白种人是淡黄色的波发,黑种人是细密卷曲的黑发。
达尔文进化论说人是因适应环境而一步步进化到现在这个样子的,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谬论。我们就拿头发来说吧。头发对于人而言,主要有三个用处:夏天防晒、冬天防寒、给人美感。前两个用处对于人来说几乎可以忽略,许多光头不也生活的好好的吗?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为适应环境,比如防晒防寒等,人的面部也同样有此需求,也同样应该长毛发来保护,为什么只有眉丘这个地方长眉毛,而在额头、脸颊处却不长毛发?这说明头发和眉毛长在哪里是被“先天设定”的,并不是因为适应什么环境而如此。而且头发和眉毛虽都在头上,但其生长速度不同,形状也不同。神的安排是非常巧妙的。
再说美感,应该是先有此物,后有其美感。眉毛是因为长在眉丘那儿我们才觉的好看,还是我们觉的长在眉丘那儿好看,它才长在那儿呢?肯定是前者。如果造物主在造人的时候,让人在额头长毛(姑且叫它额毛吧),而不长头发,那么人类今天一定会以额毛为美,以头发为丑。
再者,美感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其作用之于人很有限。古往今来人类一直赞美翱翔的雄鹰、喜欢自由飞翔的小鸟。一双美丽的大翅膀对于人类而言,既有实用价值(出行方便),又有十足的美感。但人类哪怕把脑子想破了,也不可能长出一对翅膀!你以为真象中共所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可能。
看起来无足重轻的头发,其实背后有很多秘密,这一切都是上天的造化。
二、头发与年纪
从头发可以看出生命的痕迹,不同年纪的人头发一般是不同的。
中国人常把小孩叫黄毛小子、黄毛丫头,是因为小孩的头发带点黄色。青年时期头发乌黑亮泽。古代女孩15岁叫“及笄”(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没到壮年,故称“弱冠”。人老了,头发慢慢变灰、发白,两鬓斑白、白发苍苍是也。特别高寿的人,有的头发由白转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中的“垂髫”指小孩(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黄发”指老人。
当然也有例外,很多老人经过修炼后能返老还童,白发转黑,这在古书中有许多记载,今天在法轮功修炼者中很常见。
古诗文中有许多以头发指代年纪的名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发型
不同的时代流行不同的发型;从发型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中国古时被称为华夏。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讲“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是文明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在服饰与发型上都是很讲究的。
古代幼儿大多是“垂髫”式。稍大点就把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角之交”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幼学琼林》中有句“总角好,孙策与周瑜”,是说孙策和周瑜从小就是很好的朋友。男子到了15岁,就把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叫“束发”。女子到了15岁,要把头发簪起来,称为“及笄”,语出《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成年人的发型每朝每代是花样百出,争妍斗艳,我们从古书古画中可略知一二。古诗《陌上桑》描述罗敷“头上窝堕髻,耳中明月珠”,“窝堕髻”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木兰辞》中描述花木兰回家后“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云鬓”就是象云朵一样的乌黑秀发。
《炙毂子》记载:“汉武帝时,王母降,诸仙髻皆异人间,帝令宫中效之,号飞仙髻。”(汉武帝时,王母降临人间,神仙们美丽的发髻让凡人惊叹,武帝让宫中女子效仿仙人,故称飞仙髻。)《采兰杂志》记载,魏文帝之妻甄后据宫中一条绿蛇之形变而创造了灵蛇髻。《中华古今注》记载:“隋有凌虚髻、祥云髻”,这种发式如云盘回于头顶,摇而不落。
唐代是我国国力最鼎盛时期,发型也不同凡响。螺髻、百合髻等盘叠式发髻在唐代比较多见;但最能体现出大唐恢弘气象的发髻是盛唐时期的一些反绾式发髻,如双刀髻、朝天髻、元宝髻等。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和张萱的《捣练图》等名画忠实的记录了那个时代壮阔的片段。画中女子面容圆润饱满,体态丰盈健康,服饰华美,发髻高盘,配以金银珠宝翡翠等首饰,反映出盛唐雍容华贵的审美风尚。
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五代时期的生活场景,画中仕女的发型都是向后高高绾起,再配以各种漂亮发饰,显得优雅多姿。
《妆台记》载:“宋理宗朝宫妃梳高髻于顶,巍峨高耸,号高椎髻。”宋代山西晋祠的女塑像中就有此发式。
受佛教之宝冠、道教之莲花冠的影响,唐宋时期人们还喜欢在头上戴各种花冠,比如莲花冠、凤冠、重楼子冠等。最具宋朝特色的花冠是“一年景”。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宋朝女性多将“桃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花作为头饰,谓之“一年景”。漂亮的发髻与鲜艳的花冠互相映衬,美不胜收。
而修炼人则是另一番样子。出家为僧者剃去“三千烦恼丝”,着袈裟,伴青灯古佛精修;道士则头顶溜光的道士髻,着一袭道袍,透出仙风道骨。
变异的现代人就没什么规矩了,发型也奇形怪状的,什么莫西干、杀马特、蘑菇头、爆炸式、板寸、孙小果式黑老大发型(脖子上配一条粗大金项链)……五花八门。
四、头发与健康
头发虽长在体表,但它与人体各部分都有密切联系。一根头发如果放大千万倍,其如一根大柱子,里面是巨大而奇妙的世界。修炼者大周天打通之后,真气贯通全身,连每根头发都要走一遍的。
中医认为头发与血和肾有关,有“血为发之本”、“肾者,其华在发”等说法。高明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中的“望”诊——观察人的头发,即可看出其身体状况。健康的人头发一般乌黑亮泽;身体不好的人,头发往往发黄干枯,如枯草,易分叉断裂。有经验的理发师讲:将死之人的头发很僵。
五、头发与个性
有句古语:相由心生。从头发也能看出人的一些个性特征。
从粗细来看,头发粗壮的人,一般比较刚毅执拗;头发细软的人,一般心思缜密。
从额头的发际来看,发际靠上的人,一般比较豁达,有智慧。
多数人额头的发际线略平而缓圆,极少数人的发际如一个“山”字,正中间突出一块很明显的尖尖,相书上将其称之为“参差”。发际有参差者脾气一般很大。
从头发颜色来看,乡下有句顺口溜“黄毛恶,白毛善,碰着个卷毛不好办”,意思是:头发偏黄、特别是带红色的人,一般脾气比较暴,性子急躁。《水浒传》中的赤发鬼刘唐就是这样的人,攻打杭州城为了争功他抢先进城。头发是白色的人,一般性情比较温和。头发卷曲的人性格比较古怪。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
六、头发的故事
“怒发冲冠”
……蔺相如见秦王轻蔑无礼,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说:“这璧上还有点小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他把和氏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着,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冠:帽子)。他激昂地说:“大王不在朝廷接见我,拿到璧后竟递给姬妾们传看,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威逼我,我将把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秦王连忙道歉,并答应斋戒五日后受璧。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回赵国。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
岳飞《满江红》起首一句就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割发代首”
一次曹操率兵出征,正是麦熟时节。他下令不要损坏麦子,如有践踏麦田者,一律斩首示众。不巧行军途中曹操的马受惊蹿入麦田。他立即叫来随行官员,要求治自己的罪。主簿说:怎么能给丞相治罪呢?曹操说:我自己说的若不遵守,谁还会守令?随即抽出宝剑要自刎。主簿说:“《春秋》上说: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重任在身,怎么能自杀呢?”曹操沉思良久,说:“既然古书有此说法,我又肩负着天子交给我的重任,那就割头发代替我的头吧。”【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随便割发是不孝的大罪。】曹操于是割下头发,以明军纪。
“头悬梁”
东汉的孙敬常通宵达旦的学习。为防止看书打瞌睡,他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只要迷糊一低头,头发就拽醒他。他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截发延宾”
陶侃年轻时家境贫寒。有一天下大雪,朋友范逵来访。陶侃心中为难,怎么招待朋友呢?母亲湛氏安慰他说:“你只管留客吧,我有办法。”她把铺床的干草切细后喂饱范逵的马,再把头发剪下来去换钱买米菜。
陶侃是古代治学和为官的表率。人们都说他的成功得益于他贤良的母亲。湛氏是中国历史上四大贤母之一。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
楚平王听信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还画影图形到处捉拿伍子胥。伍子胥先逃亡到宋国、郑国,皆不利,后逃往吴国。奔吴途中必经昭关,昭关上张贴着他的画像。他只好暂住在义士东皋公家里。由于着急和伤心等缘故,伍子胥的头发竟一夜变白。因头发变白了,次日他顺利的通过了昭关,来到了吴国。
“千钧一发”
枚乘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曾在吴王刘濞那儿做郎中。刘濞想反叛朝廷,枚乘劝阻他说:“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用一根头发系上千钧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没有尽头的高处,下边是无底的深渊,这种情景就是再愚蠢的人都知道是极其危险的。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但吴王不听劝阻,枚乘遂投梁孝王门下。后来吴王兵败国灭。人们都佩服枚乘的远见卓识。
七、神州
中国古称神州,是神的故乡,有数不尽的神迹和神奇显现。中华文化是神传文化,其博大精深体现在方方面面。单说对联,就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形式,世界其它语种没有对联。
旧时理发店有一副对联:“虽云毫毛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寥寥十二个字,却一语双关,既点明了理发师的工作特点——修理头发,在头顶作业;又风趣的道出理发师手艺虽小,但功夫了得!神传文化真的令人叫绝!
世界很多民族都留下了对人类今天的预言,而且这些预言都惊人的一致:末劫时期人类的道德非常败坏,将招致许多天灾人祸;到时候东方会有一位伟大的圣人来人间传法,使人心归正,众生得救。
明朝著名预言家刘伯温在其《烧饼歌》中如此描述这位救世的圣人:“不象僧来不象道,头戴四两羊绒帽。”意思是这位圣人不是僧人,也不是道士,他是以世俗形象来人间传法的——他头上有头发(“四两羊绒帽”喻指头发)。
放眼东方,现在教人信神重德且有世界影响力的人,唯有中国的李洪志师父!他于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三日传出的法轮大法以“真善忍”为指导修炼,现已洪传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使全球亿万人受益,而且影响力还在扩大!
神州出圣人,此言不虚啊!
作者注:网络上可以搜索到《簪花仕女图》、《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古代发髻”式样。
- 为何中国古代木匠不用钉子?33 张图让你一窥古人的智慧
- 【林澜时间:古今传奇】诸葛亮的超现代发明;木匠祖师被诅咒的“黑魔法”?鲁班从“坑爹”到蜕变,经历了什么?唐朝的“国际航班”;中国古代的“飞弹”雏形
- 探索传统疗法,中国古代传统“正能量”治病显奇效!
- 他以为这只是偶然,没想到却是真的,刚想不到的是,现代心灵感应其实中国古代早就有了
- 中国古代所谓兵家必争之地究竟指什么?
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来源:明慧网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