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国的土生土长汉民族固有的宗教, 具有中国历史和民族的特点。道教创始于汉代, 形成于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时期得到了充份发展, 达到鼎盛时期, 不仅为广大民众所信奉, 而且渗入统治阶层, 成为中国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任 愈于 <中国道教史> 中论及中国道教的起源, 整体而言, 道教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 战国至秦汉的神仙人传说与方士方术; 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 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和古代医学及体育卫生知识. 道教的起源和思想渊源可上溯古代原始宗教信仰、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中国的原始宗教,信仰对象繁多, 而大抵不出天、地、人三界; 天神主要包括天、日、月、星辰、风雨和雷电诸神; 地神包括地、社稷、山川诸神; 人鬼就是死去的祖先, 其中是一些古代有功于人民的先王先哲, 如神农、帝尧、帝舜、黄帝及商汤等。在鬼神和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是 「巫」。 巫大多是女子, 她们大多代表鬼神发言, 在周以前有著高的地位, 一切祭祀、祝赞、征兆的事情都由她们管理。巫之法术主要用以祈禳、禁咒, 用桃枝或画虎形驱鬼等。 自周公以祖先配享于神, 减轻了人们对神超乎人以上的权能信仰; 同时又因礼乐的推广,使精神生活中的宗教色彩淡薄. 春秋以后, 儒学视为显学, 重视礼乐的实践而不重宗教的整体. <论语> 中载孔子语:「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未知生, 焉知死. 」 又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 」 不过, 儒家的入世精神, 并不能彻底解决心灵上的空虚感觉及生命上的死生无常的忧惧, 而这便有利于神仙方术的兴起和各地巫术乃至于淫祀杂祀的盛行. 神仙的信仰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心灵上的空虚及人生命生死无常的忧惧. 这些思想到战国时发展及丰富起来. 神仙学说大概是由庄子的寓言发轫而稍后为燕齐的方士引伸扩充, 成为神仙信仰的根据. 方士在战国时出现, 宣扬神仙的存在, 并谓人服仙药可以成仙. 战国末年, 神仙的信仰大盛, 齐威王, 齐宣王, 燕昭王和秦始皇都先后派人到渤海中寻找传说中的三神山 (蓬莱, 方丈、瀛洲)和那与地同寿的仙人。 其后, 汉武帝亦继续求仙, 喜与方士接近。 从寻求神仙到自炼丹药服食成仙, 是神仙信仰进一步发展。 在<战国策>及<韩非子>中俱有献不死药的记载。至汉代更发展成服不死药之风; 另一方面, 自春秋以后, 随著原始宗教的祀祖化和礼乐化, 巫的威信逐渐下降, 除楚国尚重巫外, 其他诸侯多轻视巫; 然而民间的信奉仍未衰落。两汉时, 巫祀的风气仍不断发展。 当时很多巫祀, 用以祭祀天地、五帝和山川诸神, 这些巫祀后来成为道教崇拜的对象。 黄老学者与神仙家的结合, 成功地创立了黄老的信仰; 从政治上的黄老学说演变成宗教的黄老信仰。 这一过程从汉武帝时开始, 东汉时完成。 自汉武帝表彰六经, 儒学渐兴, 黄老失势。 此后黄老学者与神仙家密切结合, 朝向宗教发展。 东汉初年, 佛教的明确传入中国更促成了这一趋势定向。东汉时, 黄老已成为宗教信仰的名称。 <后汉书。楚王英传>言: 「英少时好游侠,交通宾客, 学为浮戒祭祀。」 <后汉书。王宠传> 亦言: 「 宠与国相魏□, 共祭黄老君,求长生福。」 由此可见, 当时黄老信仰的含义相当广泛。大抵而言, 宗教上的黄老信仰大概是道教前身, 具备了一定的宗教规模。 东汉末年, 天下大乱, 分裂割据, 政变战争, 连年不息。 上自帝王, 下至百姓, 地位和生命都缺乏保障, 整个社会比以往更加渴望安慰及精神寄托。社会对宗教的强烈需求, 加上佛教的传入的示范和刺激作用; 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因素重新活跃和发展起来。东汉以后, 便从方士、道术及神仙信仰中产生了具有组织系统宗教, 后世称为早期的道教。 早期道教起自民间, 有很大的自发性, 故颇难确定明显的创教人物和时间, 大抵而言, 在西方的五斗米道和东方的太平道是这时期道教中最大的两大组织。 建安二十年, 张鲁以其地投降曹操。自此「位尊上将, 体极人臣」, 且五子俱为列侯, 而三子张盛则继承父业。 西晋永嘉中, 张氏从四川中迁居至江西贵溪龙虎山; 自是世世相传, 历代称为天师, 成为道教的正统。 除张陵一系外, 五斗米道另有巴郡张修一系。张修与张衡同时, 于灵帝中平元年率众起事。张修死后, 五斗米道在巴蜀, 汉中一带仍很盛行. 其后, 张鲁据汉中, 得 「因其民信行修业」. 与五斗米同时或稍晚又有「太平道」 的兴起. 太平道的名称出于东汉中业的 <太平经>. 约与张陵同时, 有道士于吉, 琅琊郡人, 自称得神书百余卷于曲阳泉水上, 号<太平清领书>. 顺帝时, 其徒宫崇上其书于朝廷, 「顺帝不从」, 「有司乃收藏之」。 据<后汉书.襄揩传>载, 宫崇所上于吉神书, 「号太平清领书, 张角颇有其书」. 张角遂采用 <太平清领书> 为道名而创立太平道. 张角, 河北钜鹿人, 自称「大贤良师」, 广收徒众, 并遣弟子四出传道. 其活动方式, 主要是用符水咒语以疗病. 东汉朝廷以张角「奉事黄老道, 以善道教化天下」, 没有阻止太平道的活动. 张角势力由是愈盛, 十余年间, 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徒众多达数十万。 张角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 大方万余人, 小方六、七千人, 各设将领统率; 自称「天公将军」, 其弟张宝和张梁分称「地公将军」和 「人公将军」. 中平元年, 张角以太平道起事, 以头戴黄布为标帜, 称为「黄巾军」 , 各地纷纷响应, 声势浩大, 仅青州一地, 参加起事者即有三十万人. 东汉王朝大为震动, 镇压颇力. 不到一年, 张角死, 起事部渐趋瓦解, 太平道的活动也随之终止.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之异同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虽同为东汉晚期道教的两大宗派,但彼此各有异同。大概来说,太平道一名出于东汉中叶之太平经,五斗米道则由受道者出米五斗而得名。太平道之领袖有张角、张宝、张梁兄弟三人;五斗米道之领袖有张陵、张衡及张鲁祖孙三人。太平道发展于东,方,其活动区域以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即今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为主,而五斗米道则发展于汉中及巴蜀一带。 至于二者所据之经书,太平道以琅琊人于吉所得神书百卷,称为太平青领书(即太平经)为主;五斗米道则因张陵自称受老子秘□而著成道论二十四卷,而以老子五千言为主。太平青领书乃混合神仙方士、阴阳五行、民间巫术等文献而成;而道论则依据巴蜀地区少数的宗教信仰,以及融合神仙、法术、阴阳五行之说,参以易理而成。 传教方式方面,两者都借为人治病来传教,且同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于治病时,太平道「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而五斗米道遇民有病,便使病者饮符水,或将病者姓名,作三通,揭其中一份于山上,埋其中一份于地下,又沉其中一份于水中,称为三官手书,祈祷于三官(即天帝、地祗和水神),病愈之后,病者须出米五斗为酬。至其病不愈,则二者皆称病者信道未深。 于传教时,五斗米道由祭酒负责,并于各地设置免费旅舍及米肉,任由旅客自由取之,但不能过多,否则会忽染疾病。至于太平道方面,并无记载。同时,五斗米道信徒须念老子道德经,并以剑、印及都功□为其传教法宝。又依月令,每春夏禁杀生酿酒,太平道亦无此规例,可见五斗米道较太平道为严密。 太平道传教以符水禁咒为主。五斗米道之传教方法除以符水咒语外,并以金丹、扶乩、捉鬼、治邪等手段吸收徒众。 组织方面,太平道由于信徒众多,便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师,设置将帅统率。五斗米道则在各地设立道场,作为道教地方中心,称为「治」,共二十四治,后增至廿八治。张自称师君,其下设有祭酒、奸令、鬼吏等官职,祭酒专管信徒学习道德经,奸令等专管用咒术治病。初学道者则称鬼卒。 最后,于政治方面,太平道利用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作为推翻政府的口号,张角兄弟惑众作乱,头裹黄巾,时人称为黄巾贼。其后黄巾之乱为政府所平,而太平道便逐渐消声匿迹。至于五斗米道张鲁初依附刘焉,焉死后,张割据汉中达三十年之久,后投降曹操,拜为镇南将军,其子张盛迁居于江西龙虎山,自为教主,继续传教。以上为二者之异同。 道教对东汉政治、社会的影响 道教自东汉末创立以后,信者日多,因而对当时之政治、社会,均有非常深远之影响。 当时影响最深者,莫如东汉灵帝时,张角所创之太平道。当时于十余年间,广收门徒,达数十万人。自青、徐、幽、冀、扬、衮、豫八州之人,莫不响应。张角将徒众分为三十六方,设置将帅统率各方,并利用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为号召,于184年到处扰乱。当时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率领民众,头裹黄巾,起兵作乱,史称黄巾之乱。所到之处,杀人放火,燔烧官府,劫掠城邑,扰攘多年,终为灵帝所派之皇甫嵩、卢植等所平。由此可见道教对东汉政治影响之大。 在社会方面:由于道教特别著重修炼、禳灾、祈福等环节,与中国上古及秦汉方士之方术相若,所以自道教成立后,把中国传统各种信仰和仪式,除礼乐化和祀祖化的祭祀典礼外,其余多数混合于道教之内,继续在中国流行。而道教混合神仙方士、阴阳五行、谶讳学说及民间巫术而成,又以符水咒语为人治病驱魔,教人炼丹服药,使当时社会的迷信色彩更为浓厚。 道教所敬奉之神,极为混杂,兼有天神、人鬼、地祗、仙人等。又以为人身中也有神祗存在,若能善自持养,则可得长寿,否则神离人去,人便死亡。而中国各地,多为神仙治所,即洞天福地,处于各地名山之中,使汉代社会充满神仙之说。其实不独汉代如此,即以后的中国社会亦如此。 魏晋南北朝道教发展的经过 黄巾起事失败后, 太平道的组织被打散, 从此销声匿迹. 与此同时, 因为五斗米道因为只是局部起事, 没有遭受重大的打击, 而张鲁一系的五斗米道不但在汉中建立了二十多年的稳定的割据政权, 而且投降曹操后更受到礼遇. 因此,五斗米道得以保存, 并乘太平道遭镇压之机, 吸收其残余信徒, 逐渐成为整个道教的统称. 张鲁投降曹操后, 曹操一方面对张鲁及其子、臣僚等均拜官封候, 利用他们的影响来笼络群众; 另一方面, 曹操却把他们及汉中的人民大量北迁, 对五斗米道的根据地进行瓦解. 张鲁迁邺次年卒, 而五斗米道自此失去统一领导. 北迁后的主者祭酒各自设「治」传教, 陷入组织涣散, 纪律松弛的状态. 因而五斗米道的发展顿趋不振. 大抵而言, 于三国时期, 五斗米道的活动虽不太活跃, 但仍未中断传播. 在北方的曹魏, 五斗米道的统一纪律和号令已 无法维持, 散处各地的小头目各行其是. 在西蜀, 由于诸葛亮执政务尽人事, 不尚天命鬼神, 故五斗米道较难活动. 在东吴, 有李宽「到东吴而蜀籍 , 能祝水, 治病颇愈, 于是远近翕然….., 宽弟子转相传授, 布满江表, 动有千计.」 两晋时期, 五斗米道出现了分化的趋势, 一部份道派仍采用符水治病等宗教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 另一部份道徒则向上层发展, 或参与统治阶层内部的政治活动, 或站在仕族的立场对丰期民间道教进行改造; 还有一些道徒继承神仙家的传统, 偏重个人的养身修仙, 而不重视符□斋醮之类群众性宗教活动, 葛洪则可说是这一派的突出代表和集大成的理论家. 葛洪(283-343), 西晋武帝人, 自号「抱朴子」, 出身江南士族. 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 十六岁起, 博览经史百家, 以儒学知名, 后又从郑隐学道, 著有 < 抱朴子> , 分内、外二篇. 内篇凡二十卷, 「 言神仙方鬼怪, 养生延年, 禳邪却祸之事, 属道家」, 并系统总结战国以来神仙信仰和方术, 建立一套修炼成仙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大大丰富了道教思想的神仙内容. 葛洪提出「玄道一」 的思想, 认为「玄」 与 「道」 、 「一」 相通, 同是产生万有的神秘本体; 修仙的人须以「守一」 的方法, 才可通于「玄道」, 从而使人饿不死、杀不伤、猛兽毒虫及凶鬼均不敢为害. 这种思想发挥了<老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说法, 使神仙道教的教义更富于理论色彩, 也可说是为道教建立了一套宗教思想体系. 此外葛洪又集魏晋时代炼丹术的人成而创立一套详密的炼丹的方法, 这对后来的丹鼎派有很大的影响. 葛洪亦站在士族的立场攻讦早期民间道教, 谓为 「妖道」, 主张把符水治病的巫祝「刑之无赦, 肆之市路」. 再者, 葛洪儒道双修的主张, 将道教的神仙方术和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 「以神仙养生为内, 儒术应世为外」, 并宣扬 「欲求仙者, 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若德行不修, 而但务方术, 皆不得长生也」. 东晋哀帝时,杨羲等人率先制造了大批道经,创上清派。 上清派不尊五斗米道太上老君为最高神, 而另创一批新神, 如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等。在修行方术上, 上清派等重孝神服气; 同时也重诵经及修功德. 宋人陶弘景生平勤求道法, 校正并整理了不少道经. 年四十余, 隐居于句容茅山, 自号「华阳居士」, 开创茅山宗. 梁武帝萧衍即位后, 曾派人礼请陶弘景入京, 陶弘景屡请不出, 但梁武帝仍经常派人向其谘诣朝庭政事, 时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对道教的发展实有大著重大的贡献. 他广泛搜集、整理上清经书, 并在这些原始材料基础上编撰了带有道教性质的 <真诰>, 对上清经的产生及其传授历史作了有系统的叙述, 保存了很多道教史的重要资料, 又撰有 <真灵位业图>一书, 将家等级制度思想引入道教理论中; 在理论方面, 陶弘景继承老庄思想和葛洪的方术理论, 认为 "道" 是宇宙万物的本质. 此外, 陶弘景又企图融和佛,道两教理论. <真诰> 内容即有类似佛教戒律和地狱托生地说教, 如说「人自生至老, 自老至病, 护身至死, 其苦无量」 这与佛教所说的人生充满苦难十分相似, 而 <真诰>的地狱托生之说, 即窃取佛教 <四十二章经>之意而为之. 再者, 对道教的修炼理论如养生学, 医药学和炼丹学等作了很多补充, 著有 <养生延命录>、<炼化杂术> 四卷等. 上清派开创三十多年后. 在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以 <灵宝经> 为主的「灵宝派」 . 在修行方法上, 灵宝道士除讲存神, 诵经, 修功德外, 特别重视斋醮科仪, 通过礼拜, 诵经, 思神等活动来束身, 心, 口 "三业"., 加强身心的修养, 当灵宝经问世后, 迅即风教大行. 至南朝刘宋时, 陆修静「更加增修, 立成轨仪, 于是灵宝之教, 大行于世.」陆修静幼习儒学. 及长, 弃绝妻子, 历游名山大川, 寻访仙踪. 以修灵宝为主, 在南方仙道长期发展的基础上, 创建了统一的新道教. 陆修静广泛搜集及整理道经, 对当时大量出现的灵宝经书的真伪进行考订辨别, 并将道教经戒、方药和符图等书加以整理, 编成 「三洞」经书一千一百二十八卷. 此外, 陆修静又编制了<三洞经书目录>, 对整个道教经书进行分类编目, 成为中国最早的道经目录专著. 自陆修静创「三洞」 之名, 并确立了这三类经书在道教的正统, 核心地位之后, 历代相传不变. 再者, 陆修静在组织上意图改革天师道, 曾著 <道门科略> 一文, 论述了天师道的一整套制度, 主要是: 立治置职, 使道民编户著籍, 各有所统, 并须一年三会, 民各投集本治, 宅录制度即把各家人口登记为「命籍」, 每年各教团交纳 「命信」, 以便天曹派守宅之官以保护, 佩□和任职都有很多等级, 教徒可以逐步升迁. 北魏寇谦之亦出而改革五斗米道. 寇谦之「 少修张鲁之术, 服食药饵, 历年无效」; 后遇道人成公兴, 先后在华山、崇山随之修道七年, 名声渐著. 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24), 寇谦之至魏都平城, 献道书于太武帝, 并在左光禄大夫崔浩的大力帮助下, 取得太武帝的崇信. 次年, 太武帝于平城东南立天师道场, 以供寇谦之及其弟子作宗教活动之用. 在太武帝的支持下, 寇谦之改造了天师道, 使之大行于世. 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层的需要, 寇谦之改革了五斗米道, 其改方针是「除去三张法, 租米钱税及男女□气之术」, 从<道藏>的记载, 寇谦之所谓「礼度」, 大概是指「臣忠, 子孝, 夫信, 妇贞, 兄敬, 弟顺, 内无二心」, 即传统儒家的礼教内容. 换言之,寇谦之的改革是要去除五斗米道那些可能犯上作乱者利用的思想、制度及粗鄙不雅的作风, 而以礼教为主, 辅以个人修炼. 再者, 寇谦之以假托神授的方式造出 <云中音诵诫经> 中有关于道官受□, 道官道民求,愿道民戒律解度, 为人治病以及为亡人超度等, 给后世道教斋仪奠下稳固的基础. 关于对天师道教团组织的整理, 寇谦之废除了道官收取信徒租米钱税的制度, 并打破了道官世袭的宗法制, 改用「简贤选明」 的原则, 设置道官. 经过寇谦之的改革后, 天师道在性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原来的民间宗教组织变成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宗教. 寇谦之所制定的新科律通过北魏王朝而颁行整个北方,后世为了和原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相区别, 一般称寇谦之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 或「北天师道」. 综而言之, 南北朝时期道徒的改革天师道, 大大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大抵南朝道教较重经法义理, 北朝道教讲究礼拜功德. 因,此南方制作的经典远较北方为多. 在宗教事业发展方面而言, 由于寇谦之多著力于参与政治, 未能专注于从思想上提高道教的质素, 为新天师道奠下长远发展的基础. 仅凭政治力量的推动而盛于北魏和东魏; 至于西魏和北周主要仍仍是南朝道教的影响, 南朝道教的改革, 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较北朝大, 而响影亦深远得多. 道教盛行的原因 1. 社会动荡: 魏晋南北朝以来,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生困苦。道教倡言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令当日饱遭战乱的人民得到心灵慰藉。 2. 深入民心: 道教融合中国民间传统信仰,所膜拜的神仙皆是民间所熟悉和敬重的,故易为人民信奉。 3. 附会老庄: 道教的教义与老子、庄子的学说十分吻合,因此魏晋名士清谈玄学,便间接传播了道教。 4. 君主提倡: 魏晋南北朝的君主,如北魏太武帝和梁武帝,皆信奉道教,宠信道士;唐高祖为老子立庙,玄宗立崇玄馆,上行下效,道教遂盛。 5. 改革更新: 早期道教哲理浅陋,仪式鄙俗,到魏晋南北朝,陶弘景、寇谦之等道士,取佛教的仪式和诫律,制定道教的教仪和教规,并编撰典籍,丰富教义,使道教发展趋于成熟。 道教于隋唐以后的发展 唐代— 唐代君主与道教所奉之老子同姓李,故道教受君主提倡。 道教对中国社会、思想、文艺、科学的影响 1. 社会方面:道教将传说故事中的仙人和历史人物奉为神灵,使民间拜祭玉皇、关帝、土地、天后之风甚盛。另一方面,道教教人炼丹以求益寿延年,不少人盲目追求长生不老药,不求进取,不事生产,影响社会及经济的发展。 2. 思想方面:道教以老、庄思想为本,再吸收佛教思想和儒家学说,令三教思想逐渐合流,演变成为宋明的理学。 3. 文艺方面:道教的神仙、鬼魅与法术,丰富了中国诗歌、小说、戏曲的题材。此外,中国的书法、音乐和山水画也表现了道教的色彩。 4. 科学方面:道教徒喜欢炼制丹药,逐步掌握了药物的特性,对中国医学贡献甚大;在炼丹的过程中,积累了对矿物的认识,更成为中国研究化学之始。火药的发明,便是源于道士炼丹之术。 from 气功修炼网 | |||
| |||
| |||
|
2011年11月14日星期一
道教的渊源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