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举出唐代三位最伟大的诗人,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李白、杜甫和王维。说来有趣,这三个人恰恰非常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古代三种不同的哲学思想。李白代表道家,被称为"诗仙";杜甫代表儒家,被称为"诗圣";而王维则代表了禅宗,被称为"诗佛"。
这三位诗人的作品的确是风格迥异。李白的诗大多意境开阔,思接千里,正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颇有点神龙不见首尾的意思,很得老庄浪漫主义的真谛。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这不是活脱脱一个庄子版的李白吗?这和庄子笔下那个"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的神人不是有几分神似吗?实际上,李白 的思想确实受了道家的熏染,唯其如此,他的诗歌才能如此豪放、浪漫、大气。这种感觉不是作者苦心营造出来的,而是他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是学也学不来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试问,除了李白,谁还能描摹出如此气势磅礴的流水?相比之下,恐怕连"气蒸云 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之水也稍逊一筹吧。除此之外,李白的思想中还有一点"空"的观念,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又如"孤帆远影碧空 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恐怕也与老庄"遗世而独立"的思想有关。如果要我为李白画一幅像,我愿意借用《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境:"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 力弥漫,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后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也许,坐在龟背上在大海中洗脚,也是李白所愿意的吧。
而杜甫的诗呢,可以说"字字句句皆是泪",饱含着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甚至有一种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是他对家人真挚的思恋;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是他对政局强烈的关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是他对国家深厚的感情。如此看来,杜甫真是按照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信条来要求自己了。然而杜甫的仕途是很不顺利的,一生潦倒落魄, 空有一腔报国热忱却无施展之处。直到晚年,他也是颠沛流离,"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可谓晚境凄凉。尽管如此,杜甫也从未放 弃他忠君报国的信念,这难道不是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吗?能够如此,杜甫也真无愧与"诗圣"的这个"圣"字了。我还想再借《二十四诗品》中的几句话 来描述杜甫:"大风卷水,林木为摧。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叶,漏雨苍苔。"此品名为"悲慨",也比较符合杜甫的儒士气质。
放下杜甫的沉重,再来谈王维的空灵。王维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地位是特殊的,他浓厚的禅宗意味给中国艺术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王维的境界是"空"的境界。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多么清幽空寂的所在。然而这里的"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生机勃勃。你看,这里有花的开落、月的升移,最妙的是还有鸟的鸣叫。写动正是为了反衬 静,试问,如果环境不是够幽静,谁还会注意到鸟鸣花落呢?进一步说,作者要表现的不仅仅是环境的幽静,更是赏景之人心的静定。因为如果用一颗空灵的心去体 悟外景外物,那么空境呈空,实境也空;静境呈静,动境也静。这正如天山上的天池,怀着无限的静定,才能映现出纤尘不染的碧空。这种空的感觉最得禅宗之真 味,真的有点"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韵味。王维诗的意境,我想用下面的文字来形容: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 自天,泠然希音。 有仙,有圣,有佛,唐代怎能不成为诗歌的巅峰时代呢? 相关文章:from 气功修炼网 | |||
| |||
| |||
|
2012年12月25日星期二
诗歌巅峰的唐代-诗仙、诗圣、诗佛(组图)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