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星期一

做‘贪泉’ 诗以明志 吴隐之廉洁奉公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年方弱冠即能独立,有清廉洁操,虽然家无储粮,也不取非分之食。事母至孝严谨,及其母死执行丧礼,隐之哀毁逾恒。他与太常韩康伯比邻而居,康伯之母是个贤明妇人,每回听闻隐之的哭声,就放下碗筷、停止進食,为之悲泣。接着告诉康伯说:"你将来倘若位极人臣,有权推荐人才,就该举荐如隐之这样的人。"后来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于是被越级拔擢,累迁晋陵太守。在郡为官清廉俭约,妻子每日亲自背负柴薪。后再迁左卫将军。虽位居显要,可所领的朝廷俸禄赏赐,全都分给亲族享用,冬月无被御寒,有回洗衣时,就披着棉絮,一家生活勤苦与贫庶无异。

广州地区环山抱海,山珍海产丰富异于其他地方所出,拥有一箧柜的宝物,一家就可以生活数代而不虞匮乏,所以前后任刺史多数渎职、囤积财货。朝廷想要革除岭南为官之流弊,就调隐之任广州刺史。

离广州二十里,有一地,名石门,该处有水曰贪泉,只要饮上一口者,立即怀有贪得无厌的欲望。隐之到达之后,告诉他身边的亲信说:"不接触、不亲近可引起贪欲的事物,就能使自己的心不扰不乱。传言中说越过岭南即丧失清白的原因,我知道啦。"于是走至该泉,亲酌泉水而饮,因赋诗一首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古人传说此泉水,一喝立刻染上千金贪念,倘若请那周末隐居的伯夷叔齐试喝,肯定动摇不了他们坚定的心志。)果然隐之治理广州,清廉洁操更显突出,日常食用不过菜蔬及干鱼而已,公家给付的帷帐、日用品及服饰,尽皆存付外库,当时人都认为他太过矫情,可他始终不改。

后来卢循進犯南海,隐之被卢循所俘。刘裕写信给卢循,令他遣返隐之,过了许久方得获释返回。乘船归来之日,所装载之物,除生活起居需用之外,没有任何资财。到达家乡,居处只是几亩薄田小宅,篱笆墙垣简陋倾颓,内外只有茅屋六间,简直容不下妻子安身。于是刘裕致赐车牛,更想重新为他建屋起宅,可隐之硬是固辞不接受。后来迁中领军,但清俭洁操依然不变,每月初领得俸禄,留下自身一口粮,其余悉数分别振济亲族,而自己家人织布纺纱换钱以供朝夕所需。有时碰到青黄不接,就两日方一進食,身上永远穿着布衣,妻子也永远不占用他所得的微薄寸禄而是自食其力。

晋安帝义熙八年,隐之以年老请求退休。九年,卒。隐之廉洁不渝的清操,屡次被朝廷褒奖,在他退休及去世时,受到优厚的赏赐,并赠予显要的官职,廉洁的士大夫们皆以此为荣。

他的儿子吴延之也坚持清廉的操守,曾任鄱阳太守。延之的弟弟以及儿子担任郡、县长官的,常以廉洁谨慎作为家门传统,虽然他们的才学比不上吴隐之,然而仍保持着孝敬友爱,廉洁恭顺的作风。因此,人们时常交相赞誉。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曾命魏征等人编写《晋书》,魏征评价吴隐之为"晋代良能,此焉为最"。时至今日,在吴隐之曾就任刺史的广州,百姓们为了感激其任内德政以及两袖清风的廉洁德操,将其生平事迹编写入县志和名人大典里。

(事据《晋书卷九.吴隐之传》)

No tags for this post.

from 气功修炼网




ifttt
Put the internet to work for you. via Personal Recipe 35061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