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铮
柳公权擅写楷书,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字,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柳公权现存的书法有:《金刚经碑》、《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内容多为赞誉和弘扬佛法。《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建立于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是柳公权晚年的成熟的书法作品。该碑由当时的宰相撰文,内容是一个叫“端甫”的和尚弘扬佛法、受到唐朝德宗皇帝、顺宗皇帝、宪宗皇帝礼遇、使“天子益知佛为大圣人”的故事。该碑,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体现了唐代上至皇帝、宰相、下至百姓普遍敬佛的风貌。
柳公权不但书法造诣很深,还具有讲真话、向皇帝提出批评、意见的美德。史载,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幼年嗜好读书,十二岁就能作辞赋。元和初年,中进士。唐穆宗自从在佛寺中看到柳公权的笔迹,就想见柳公权一面。唐穆宗在召见柳公权时,问怎样用笔才能尽善尽美。因为唐穆宗执政乖僻,荒唐放纵,柳公权趁机劝谏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唐穆宗改容,醒悟。
一次,唐文宗在便殿召见六位学士。唐文宗说起汉文帝的节俭,举起自己的衣袖说:“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学士们都颂扬文宗的节俭,只有柳公权闭口不说话。文宗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柳公权说:“君主应当进用贤良的人,罢免不正派的人,采纳劝谏的直言。穿洗过的衣服,只是小节罢了,不足为奇,并非有益于治国之道。”当时周墀也在场,听了他的言论,吓得两腿发抖,但柳公权却理直气壮。文宗是维护言论自由的皇帝,就任命他为谏议大夫。
开成三年,柳公权改任工部侍郎。文宗皇上问他:“近日外议如何?”柳公权回答说:“自从郭旼被任命为邠宁节度使,外面的议论颇为否定。”皇帝说:“郭旼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太后(懿安郭皇后)的叔父,在职时无过。他从金吾大将的职位到邠宁小镇上任,有什么事能被议论呢?”柳公权曰:“郭旼诚然是功勋旧臣,然而外面的人们议论郭旼把两个女儿送进宫,导致了这次的任职,真有这事吗?”皇帝说:“他的两个女儿入宫是为了参见太后,不是进献作妃子的。”柳公权说:“如果不是因为有瓜田李下之嫌,何以嚷得家喻户晓呢?”因而引用王珪劝谏唐太宗让庐江王妃出宫的旧事,来劝谏皇帝避嫌,说明利害。文宗皇帝不是容不得批评的皇帝,接受了意见,下令送郭旼的两个女儿出宫回家。柳公权直言进谏,使皇帝受益,大都和这事一样。
柳公权最初学习王羲之的书法,遍览近世书法,形成遒劲、明媚的风格,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为过世的先人立碑,如果得不到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碑文,会被认为是不孝。外国使者来进贡,都专门封上货币,注明这是购买柳公权书法作品的专款。京城的西明寺的《金刚经碑》是柳公权的尤为得意之作。
柳公权是进士出身,不但书法出众,他才思敏捷,诗文也俱佳,有出口成章的文才。一次,皇帝说:“朕有一喜,边关的戎衣很久不能按时发下,今年春天,戎衣就已发下去了。你当作诗祝贺我。”柳公权不加思索、停顿,应声而成。天子很高兴,说:“曹植七步成诗,你三步就作成诗了。”
文宗在夏天和学士们联句作诗,文宗作了上句:“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柳公权作了下句:“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文宗命柳公权题写在宫殿的墙壁上,赞叹说:“(就算)钟繇、王羲之复生,也无以复加啊。”
柳公权的志向在于书法艺术,不擅长治理营生。他替勋贵皇戚家书写碑文,每年得到馈赠的金钱巨万,大都被他的仆人“海鸥”(人名)、“龙安”(人名)偷去。他存有一筐银酒杯,筐上的封条仍在,但银器却不翼而飞。他讯问海鸥,海鸥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丢的。”柳公权笑道:“大概银杯羽化(成仙)去了。”就不再说什么了,没有让仆人偿还银器,对仆人很宽容。只有笔砚、书画是他的宝贝,都被他亲自锁起来。他通晓音律,却不喜欢沉湎于奏乐,他说:“这是由于(沉湎于)奏乐容易使人骄纵懈怠的缘故。”
(《旧唐书 卷一百六十五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新唐书 卷一百六十三 列传第八十八》)
来源:新生网
发稿:2015年9月27日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