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3日星期日

宋辽地下古战道与英雄杨六郎

文:荣欣整理

来源:正见网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军事工程,它巍峨雄伟、气势磅礴、举世瞩目,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冀中平原的燕南大地上,筑有一条可与其相媲美的地下长城—

宋辽地下古战道又称宋辽边关地道,位于保定市雄县、廊坊市永清县、霸州市境内的平原地带,为宋辽边界附近的军事设施。雄县境内的地道,现已查明的位于雄县双堂乡祁岗村地道和雄州镇邢村大台地道。最大的洞室长8米,宽3米,高3米,甬道最低处仅0.6米,据《雄县志》记载,此地道由雄州通向霸州城,两城相距35公里,由于未勘查、发掘,地道长度不明。祁岗地段发掘修复了30米。邢村大台地道宽1.2—2米,高1.65米,巷道、阶梯障道宽0.46—0.65米,高1.25米,现已发掘修复200余米,可对外开放参观。根据地道的结构、走向、的器物,初步认定此地道在军事上有三个用途:一是藏、运兵;二是迅速传递情报;三是用声学原理监测敌情。古地道曾出土有酱釉缸、弹丸、铁镞等。

古地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具有窄小的迷魂洞、迷障巷道、翻板、闸门等军事设施。古地道还有以下特征:一、古地道中有通气孔、灯台、蓄水缸、土坑等生活设施。二、古地道却全部都是用砖石铺砌而成,显然可以供人们在里面长期栖息;在建造方法上,古地道是先在地面上象挖地基那样挖出深浅不一、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各种坑道,然后在底上辅砖,在两侧镶砖,在上面用砖打旋顶,最后在旋顶上填土夯实并加以伪装。建造这样的地道要烧很多的砖,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没有统一的组织,单靠老百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古地道就像一个永备工事,经数百年乃至千年而不至崩塌损坏。

经过1988年的挖掘调查认定:永清县古地道涉及6个乡镇11个村,分布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它不仅分布面广,而且有相当严密的布局。它以南关为起点,呈两条主线分别向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延伸,犹如一只展翅的凤凰,一翅直指信安镇(古淤口关),另一翅指向霸州镇(古益津关)。洞体结构呈立体分布,最浅处据地表不足一米,深处则达五米;洞体高矮不一,宽窄不一,延伸曲折,走向不定。建筑材料均为30×16×18厘米的巨型青砖。

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古地道是古代军民经过精心策划、在统一组织领导下建造的大型永久性地下军事工程,也是边关御敌的配套工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它所起的作用不逊于万里长城,堪称“地下长城”。

对于修建该古战道的目的,专家们也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为了抵御辽军入侵。它是宋朝政府为了抵御辽军组织军民统一建造的,不是由辽国辽军组织建造。因为辽军主要是骑兵,以运动战为主,无须修建地道。历史文献记载,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以后的宋辽对峙时期,永清属霸州,为宋辽边界以南的宋国领土[见顾祖禹(公元1631—1692)《读史方舆记要》正文,卷十一北直二],辽国也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内挖掘用于防御的地道。

那么,当年宋朝为什么要在宋辽边境的永清地区开挖这种防御性的地道呢?这还得从五代说起。在古代,中原的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时有发生。在五代时期的公元936年,后晋石敬瑭为了答谢他的“父皇”契丹王助其登上皇位,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之后,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分界线就从长城、秦岭一线南移到了河北平原地带。燕云十六州大约相当于北京市和山西的北部这一带,北京这一带有太行山和燕山山脉,割让给辽朝以后,北京以南就是500里或800里平川,无险可守,辽朝的骑兵在这里可以任意驰骋纵横。

后周是五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第二任皇帝周世宗柴荣于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率军北伐,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莫州(今河北任丘市)、瀛州(今河北河间)、易州(今河北易县)三州以及瓦桥(今河北雄县)、益津(今河北霸州)、淤口(今霸州信安镇)三关。遂以瓦桥关置雄州,以益津关置霸州,后又以淤口关置信安军。这时永清也随之被收复,属霸州。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后周殿前禁军的最高首领—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建立北宋政权之后,赵匡胤建都开封,平息了后周方镇的武装叛乱,发动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他在消灭南唐(公元978年)后死去。其弟弟赵光义继位后继续南北征战。他完成了对南方的统一,并且打败了北方的北汉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的战略目标。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汉灭亡以后,宋辽直接对峙。双方实际控制线大体是东起泥沽口(今天津大沽口),西沿拒马河流域的信安(今河北霸县东),霸州、容城(今河北容城),然后向西至飞狐(今河北涞源)及灵丘(今山西灵丘)以南,直达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北)。此界线以北为辽控制的燕云地区,以南为北宋控制区。从地形地势上看,辽军处于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有利地位。

宋军消灭北汉后,随即向辽国发起进攻,力图全部收回燕云十六州。辽国当然不肯放弃这块丰美的土地,双方在实际控制线南北展开激战。结果,北宋倾国之力的两次进攻均遭惨败,陷入被动应付的局面。辽国在取得这两次胜利后即发兵南侵,双方又经历了残酷的君子馆之战和易州(今河北易县)诸战,互有胜负。后来,辽军在徐河(今河北满城、徐水境)之战受挫后的数年中未大举南攻,而宋朝因精锐部队基本消耗殆尽,不得不在战略上发生重大转变,即放弃以武力收复幽蓟的打算,将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永清最靠近北京,位于霸州的北部,于是永清一带便成为双方反复争夺的战场。而今永清县发现的古战道是处于古战道的最北端,位于宋国北部防线的最前沿。它由县城城南分两处走向:一是从永清县城南关西南通往霸州城,一是自永清县城东南通向霸州信安镇。霸州城和霸州信安镇都是宋军屯兵的重镇,前线辽军一有动向,即可迅速将情报送达指挥部。据此即可知,永清古战道就是北宋军民为防御辽军而规划修建的。

雄县、霸州、永清一带作为宋辽时期的边关地带,这里战事频繁,加之此处为平原地区,在战场上无天险可守,北宋名将在此地镇守达16年之久,寸土未失,而杨延昭屡战屡胜,与当时所修地下战道不无关系。

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是杨业的长子。为何他被称作“杨六郎”呢?据说古人称天狼星为六郎星,并认定其是将星,而杨延昭“智勇善战”,威震辽国,因此被辽国人看成是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之为“杨六郎”。《宋史》记载,杨延昭小时候沉默寡言,儿时,常作行军列阵的游戏,他的父亲杨业说:“此儿像我。”每次出征,必定让他跟从。北汉时期杨延昭便任杨武都巡检一职,跟随父亲杨业四处征战,遍及雁门关全线几乎都有杨六郎城及六郎寨,因其勇敢善战,早年名声便已遍及全军。

自古以来,杨家将大战辽兵的就在永清县广为流传。永清县城西老君堂村西北方向有个叫“磨齿地”的地方。这里灌木丛林茂密,其中有不少斜坡和沙岗。村里老人讲,“磨齿地”原有一片长年生长的野草,它的颜色是鲜红的。相传,那是穆桂英分娩时染红的。民间传说,穆桂英巧借这里的复杂地形,摆了一个“迷魂阵”,辽国元帅韩昌带着全军将士闯入“迷魂阵”后,突见狂风大作,尘沙飞扬难辨;而此时宋军号角齐鸣杀声震天,辽兵失魂落魄,死伤惨重。县城北10公处,有一片林木丛中凸起的沙丘,高十几米,方圆达几千亩,永清人把这连绵起伏的沙丘称之为“金沙滩”。传说,当年辽国皇帝御驾亲征,曾在这里摆下战场。结果由于奸臣出卖,宋军大败,杨家将血染沙场。

永清县后奕村有一土台,相传此台“高数丈,广七亩”,据县志记载,为“宋将杨业所筑”。此台亦称“六郎台”,宋军曾在这里操练人马,以备辽军进犯。据调查,永清县建于宋代的55个村庄中,村名与宋辽战事有关的村就达36个(含沿用宋朝营名,明代建村3个)。如几个乡中以营命名的村子有数十个,相传正是宋军七十二座连营。此外还有“杨官营”,据传杨延昭曾在此地运筹帷幄;“千人目”,据传有宋军阵亡将士合葬于此。“目”与“墓”谐音;“寇家垡”,传说宋景德年间宋辽交兵时,寇准随宋军曾在此住过;“老君堂”,村南200米处原有一庙,名老君观,传说佘大君率兵在此驻扎过,故取名“老君堂”;“东解口”、“西解口”。宋辽交战时,双方伤亡惨重,故立村后取名“血口”,后改为“解口”;“韩台”,相传辽军大元帅韩昌在此建台点将,故得名。

据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引马洞,为杨延昭所治,始自城中,通雄县,每遇虏至,必以出师。”这一记载非常明确地指出霸州(含永清)的地道为杨延昭(杨六郎)所治,也与杨延昭在宋辽边境的一段经历相合。

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是河北边防的重要关口,都曾经为杨延昭的管辖区之内。所以历史上留有“杨六郎威震三关”的美谈。在杨延昭等将领的率领下,霸州(含永清)等地的边民同仇敌忾共御辽敌,妇童都能骑马射箭,此情此景,在北宋欧阳修在《边户》诗的上半首中有生动的描述:“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僮习鞍马,妇女能弯弧。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邂逅辄相射,杀伤两长俱。“

宋辽地下古战道所处的位置是当年杨延昭的防区之一。根据杨延昭在宋辽交战之际镇守河北边防十五、六年这一历史事实,根据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编的《霸州志》记载,不少专家断言,宋辽地下古战道即使不是杨延昭主持修建,他也一定参与过具体的修建。古战道工程浩瀚,沉睡千年;杨延昭功勋卓著,名垂千秋;古战道和英雄杨延昭密不可分。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