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如 来源:正见网
【原文】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字词义解释】
(1)苏老泉:就是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北宋著名文学家。
(2)始:才。
(3)发愤:下定决心,力求精进。
(4)彼:他。此指苏洵。
(5)既:已经。
(6)老:指年纪不小了。
(7)犹:还,尚且。
(8)悔:后悔。
(9)迟:晚。
(10)尔:你、你们。
(11)小生:年轻一辈。
(12)宜:应该。
(13)早思:早一点思考,想个明白。
(14)若:好像
(15)梁灏:宋朝人,非常喜欢读书,在八十二岁那一年考中了状元。
(16)对:应对
(17)大廷:朝廷。
(18)魁:第一名。
(19)多士:许多读书人。
(20)彼:那,指的是梁灏。
(21)成:成功。
(22)称异:称赞他的特殊、卓越。
(23)尔:你们。
(24)小生:年轻人。
【译文参考】
宋朝的苏洵,直到二十七岁时才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像苏洵那样,年纪已经不小了,还尚且为自己读书太晚而后悔,你们这些年轻小辈,应该早一点思考,想清楚其中的道理。
像宋朝时的梁灏,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而且在朝廷的殿试中对答如流,从所有应试的读书人中脱颖而出,成为状元。
像那梁灏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努力不懈考中状元,达成自己立定的志向,大家都称赞他卓越的成就。而你们这些年轻学子,更应该效法他的精神,趁年少时立定志向、及早用功。
【读书笔谈】
记得前两课,是从家境贫寒,处于逆境的角度勉励人不要被客观条件所阻碍,只要有决心就能克服困难,学有所成。这一课还是勉励人要勤于读书,不过换了一个角度,从年龄的角度劝解,并举出了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洵和梁灏。
他们一个起步晚,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时,追悔莫及,敢于迎头赶上。为的是劝人多晚起步都不要紧,但还是要吸取教训,早读书莫要耽误好时光。但究其根本,苏洵最后能自觉读书,是因为明白自己读书的目的不应该为了功名(见下边的故事天地),朝廷通过科举择取有才之士,为的是求得安邦治国的贤才,但如果学子只是为了功名而参加考试,则违背了读书人立志的初衷。也就是说,勉励人早早学习读书的同时,不忘告诉人读书要目的纯正。
另一个则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学到老考到老,中举与不中举不是目的,读到老学到老,让自己有见识,明道理才是目的,这本身就是乐趣,修养与见识就在不断提高。他和苏洵一样都是真正懂得读书目的的人,因此才能奋起直追,不用人劝,也才能不怕别人的嘲笑,因为他们心中都懂得自己读书是为了修正自己,向圣贤看齐,如果考不中,那就做到独善其身,如果中举,那就兼济天下,可退可进,并不执着,心中有数。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动摇自己的方向和意志,所写的文章就会有思想深度和广度,因为文如其人。
可见早读书与早立志,并懂得何为真正的立志,对于读书人来说非常重要。
【故事天地】
发奋读书的苏洵
苏洵是宋朝眉州眉山人,他和长子苏轼,次子苏辙,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很有名的人物,后人合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
苏洵在少年时期是个不喜欢读书的人,二十七岁时,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他才猛然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读书。于是他下定决心,专心一意的钻研六经百家的学说。一年后,苏洵参加考试,不幸落榜。回到家后,他长长的叹气说:“我一定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才不能榜上有名。但是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实在不是读书学习的目的。”于是把这一年多所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用功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
经过五、六年的苦读,苏洵自觉学识大有增长,可以再拿笔写文章了。当他下笔时,由于知识渊博,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一篇数千字的文章,文章论点正确,见解独到,很受当时读书人的推崇。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到京师汴京。欧阳修看到苏洵的文章后,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将他推荐给当时的宰相韩琦。韩琦也很赞赏他的文才,对他礼遇有加。从此苏洵名闻天下,人人争相诵读他的文章,并模仿他的写作方法。对当时及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
梁灏八十中状元
宋朝的梁灏,从小就喜爱读书。但是在他年轻时,虽然年年都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年都名落孙山。梁灏并不气馁,始终坚持不懈地读书,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他只是淡淡的一笑,继续准备参加下一年的科举考试。
即使后来他的儿子考中状元了,梁灏还是在家中苦读。朋友们见了,都笑着劝他说:“你的儿子都已经考中状元了,以后你也衣食无忧了,何必年年考科举呢?”可是梁灏却只是笑笑,并不为之所动。 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在他八十二岁的那一年考中了进士。
在殿堂上,他对答如流,老当益壮,大臣们都很钦佩他,皇帝也很赏识他。最终中了状元。后来,他深有感触的对着儿孙们说:“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坚持不懈、铁杵也能磨成针啊!”
(注:根据正见网《三字经》教材改编)
from 气功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