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

诵读《幼学琼林》:天文(六)

【原文】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恩深者,如雨露之恩。 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羿妻,奔月宫而为;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

【注释】

云霓之望:云出现在雨前,是下雨的征兆,即形容久旱非常盼望下雨。霓,即虹,出现在雨后。

雨露:认为夜气之露是上天降下的祥瑞。

参商:参星与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互不相见。传说高辛氏(帝喾)的儿子中,老大叫阏伯,老四叫实沈,两人都很聪明,但互相不服,争斗不已,于是高辛氏找到尧帝,请他下诏,把阏伯封在商地,主商星,把实沈封在大夏,主参星。参商常用来比喻兄弟不和,彼此对立,或形容亲友隔绝,不能相见。

牛女两宿:牛郎星和织女星。

傅说:商朝的大臣。

箕尾:两个星宿名。传说傅说死后精神寄托在箕尾两个星宿之间。

沐雨栉风:让雨来洗头,让风来梳头,形容经常在外不避风雨地辛苦奔波。沐,洗头发。栉,梳头发。《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阳春有脚: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宋璟爱民恤物,朝野归美,时人咸谓璟为有脚阳春,言所至之处,如阳春煦物也。”

【译文】

期盼之心殷切,好比大旱之年企盼天空出现云霓;恩泽深厚,如同万物得到雨露的滋润;参星与商星此出彼没,永远没有机会相见;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才能相会一次。 后羿的妻子嫦娥成仙后升天,飞奔到月宫里;商朝高宗的贤相傅说,死后其精神寄托在箕、尾二星之间。 披星戴月是说早晚不停奔波,整日操劳,非常艰苦;栉风沐雨是强调奔波在外,不避风雨地辛苦经营。 事情在无意中做成,好像浮云的无心出岫;恩泽广施,好像阳春滋长着万物一样。

【点评】

这部分内容,今天的人们看来,可以用词脱离平庸,获得文雅而贴切的表达方式。表达情感,形容兄弟夫妻等人生境遇,都会感到得心应手,文学素养得以迅速提升。

其实更可贵的是,云霓之望,雨露之恩,参商二星,牛女两宿,云出无心等用词,都很自然地将与人文合而为一,体现着相互关联的关系。运用的如此自然,原因在于古人不会将天文与人文割裂,比如雨露之恩,就体现古人对雨露滋润万物的厚德的感恩,有着宏大的敬意,用词之间,就会懂得感恩天地的恩赐,也会有谦卑敬畏的心态。

古人懂得效仿自然,顺天而行。的思想与智慧,处处自然流露。贯通在每一天的生活当中。行文与做人,体现“道法自然”的特性。比如“云出无心”,出自陶渊明辞官归隐写下的《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明自己做官如云出无心,,做而无求,不恋权势,顺应归真的自然天性,可以毫不犹豫地辞官归隐。修道归真的思想表露无遗。

【故事】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诗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他在诗中以参商二星来形容人生的别离之苦,很多人甚至一生再不得相见,就像天上的参、商二星宿,永世不见。不过一开始的远古传说却十分有趣。

参商二星的远古传说

传说上古时期,高辛氏帝喾(五帝之一)的长子叫阏伯,幼子叫实沈。他们居住在旷林(河南新乡东北的林乡城),平日相处很不友善。二人每天寻衅滋事,争斗不休,片刻不得安宁。

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排解他们的纷争,帝喾就将阏伯迁到商丘(县),令他负责辰星(大火星)的运行,他的后代子孙在此繁衍,商人由此而来,所以辰星也叫商星。帝喾将实沈迁到大夏(山西夏县东北的夏墟),命他负责参星的运行。

参星在西,于酉时(下午五点至晚上七点)出现;商星在东,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出现。二个星宿在星空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后来参商二星被文人搬到文艺作品中,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使君夫妇为参商

《天可度》有一句曰:“劝君掩鼻君莫掩,使君夫妇为参商。”诗文引用典故出自《战国策·楚策四》。昔日,魏王送给楚怀王一位美人。怀王夫人郑袖看到夫君如此宠爱她,非常嫉恨,心生毒计。她先将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宫室卧具等都送给那个魏美人,表现得比怀王还要喜爱她。当怀王认为郑袖没有妒嫉之心时,这时郑袖转而对美人说:“大王很爱你的美貌,唯独讨厌你的鼻子。以后你见大王时,记得把鼻子遮住。大王会更爱你了。”

魏美人信以为真,所以每次见到楚怀王,都会把鼻子遮起来。如此数次之后,楚怀王不解其意。于是去问郑袖。郑袖说:“魏美人好像讨厌大王身上散发的臭味吧。”怀王最忌有人说他有臭疾,当即大发雷霆,竟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白居易以“参商”形容夫妇失和,失去比翼之情。

“参商”入文翰 如影随形

参商除了比喻彼此对立,不相和睦,还用来形容亲朋好友分离,距离遥远,难以相见,甚至音信杳无。比如,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云:“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唐朝诗人杜甫《赠卫八处士》曰:“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二处的参商指亲友隔绝,难以相见。

而在《红楼梦》中,“参商”也用得很巧。其第5回说:“就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这里以“无参商”表达贾宝玉和言语和谐,鲜有分歧。

尽管“参商”的用法,常常表达人世的缺憾,但是,上古时期,这对永不相见的兄弟——阏伯与实沈,终是被聪慧的后人撮合到一起,以词汇组合的方式,意外地“合体”。在浩瀚的星空,他们此出彼没,而在文海,他们则是同出同没,如影随行。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故事出自:大纪元《这对永不相见的兄弟 在文海如影随行》
来源:正见网


from 气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